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大鉴下第十七世¶ 第 679b 页
续传灯录卷第三十一
** 大鉴下第十七世
** 虎丘隆禅师法嗣
明州天童应庵昙华禅师。蕲州江氏子。生而
奇杰。年十七于东禅去发。首依水南遂禅师
染指法味。因遍历江湖。与诸老激扬无不契
者。至云居礼圆悟禅师。悟一见痛与提策。及
入蜀指见彰教。教移虎丘师侍行。未半载顿
明大事。去谒此庵。分座连云。开法妙严。后迁
诸巨刹。住归宗日大慧在梅阳。有僧传师垂
示语句。慧见之极口称叹。后以偈寄曰。坐断
金轮第一峰。千妖百怪尽潜踪。年来又得真
消息。报道杨岐正脉通。其归重如此。上堂。九
年面壁。坏却东土儿孙。只履西归。钝置黄面
老子。以拄杖画一画曰。石牛横古路一马生
三寅。上堂。德章老瞎秃。从来没滋味。拈得口
失却鼻。三更二点唱巴歌。无端惊起梵王睡。
喝一喝曰。我行荒草里。汝又入深村。上堂。临
济在黄檗处三度吃棒底意旨。尔诸人还觑
大鉴下第十七世¶ 第 679c 页 T51-0679.png

三世诸佛口挂壁上。天下老和尚将甚么吃
饭。上堂。十五日已前水长船高。十五日已后
泥多佛大。正当十五日。东海鲤鱼打一棒雨
似盆倾。直得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悉皆
欢喜谓言。打这一棒。不妨应时应节。报恩不
觉通身踊跃。遂作诗一首举似大众。蜻蜓许
是好蜻蜓。飞来飞去不曾停。被我捉来摘却
两边翼。恰似一枚大铁钉。上堂。若作一句商
量吃粥阿谁不会。不作一句商量。屎坑里虫
子笑杀阇黎。拈拄杖曰。拄杖子罪犯弥天。贬
向二铁围山。且道荐福还有过也无。卓拄杖
曰。迟一刻。上堂。明不见暗暗不见明。明暗双
忘无异流俗阿师。野干鸣师子吼。师子吼野
干鸣。三家村里臭猢狲价增十倍。骊龙颔下
明月珠分文不直。若作衲僧巴鼻。甚处得来。
三十年后换手槌胸未是苦在。上堂。饭箩边
漆桶里。相唾饶尔泼水。相骂饶尔接嘴。黄河
三千年一度清。蟠桃五百年一次开花。鹤勒
那咬定牙关。朱顶王呵呵大笑。归宗五十年
前有一则公案。今日举似诸人。且道是甚么
公案。王节级失却帖。上堂。吃粥吃饭。不觉嚼
破舌头血溅梵天。四天之下霈然有馀。玉皇
大帝。发追东海龙王。向金轮峰顶鞠勘。顷刻
之间追汝诸人作證见也。且各请依实供通。
切忌回避。傥若不实丧汝性命。上堂。五百力
士揭石义。万仞崖头撒手行。十方世界一团
铁。虚空背上白毛生。直饶拈却职脂帽子。脱
却鹘臭布衫。向报恩门下正好吃棒。何故半
大鉴下第十七世¶ 第 680a 页 T51-0680.png

诸佛眼里无筋。六代祖师皮下无血。分明咬
定牙关𨁝跳出他圈䙌不得。何故南泉斩猫
儿。上堂云。参禅人切忌错用心。悟明见性是
错用心。成佛作祖是错用心。看经讲教是错
用心。行住坐卧是错用心。吃粥吃饭是错用
心。屙屎送尿是错用心。一动一静一往一来
是错用心。更有一处错用心。归宗不敢与诸
人说破。何故一字入公门九牛车不出。上堂
云。良工未出玉石不分。巧冶无人金沙混杂。
纵使无师自悟。向天童门下正好朝打三千
暮打八百。蓦拈拄杖云。唤作拄杖玉石不分。
不唤作拄杖金沙混杂。其间一个半个善别
端由。管取平步丹霄。苟或未然。卓拄杖云。急
著眼看。僧问。婆子问岩头。呈桡舞棹则不问。
且道婆手中儿子甚处得来。岩头扣船舷三
下。意旨如何。师曰。焦砖打著连底冻。曰当时
若问和尚如何对它。师曰。一棒打杀。曰这老
和尚大似买帽相头。师曰。尔向甚处见岩头。
曰劄。师曰。杜撰禅和。曰婆生七子六个不遇
知音。秖这一个也不消得。掷向水中又且如
何师曰。少卖弄。曰岩头当时不觉吐舌意作
么生。师曰。乐则同欢。曰僧问云门。如何是清
净法身。云门曰。花药栏。此意如何。师曰。深
沙弩眼睛。问秖这是埋没自己。秖这不是孤
负先圣。去此二途和泥合水处请师道。师曰。
玉箸撑虎口。曰一言金石谈来重。万事鸿毛
脱去轻。师曰。莫谩老僧好。问人皆畏炎热。我
爱夏日长。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时如何。
大鉴下第十七世¶ 第 680b 页 T51-0680.png

撞著这无意智。老和尚做尽伎俩凑泊不得。
从此卸却干戈。随分著衣吃饭。二十年来坐
曲录床。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虽然
一年一度烧香日。千古令人恨转深。师于室
中能锻鍊耆艾。故世称大慧与师居处为二
甘露门。尝诫徒曰。衲僧家著草鞋住院。何啻
如蚖蛇恋窟乎。隆兴改元六月十三日奄然
而化。塔全身于本山。
** 育王裕禅师法嗣
福州清凉坦禅师。有僧举大慧竹篦话请益。
师示以偈曰。径山有个竹篦。直下别无道理。
佛殿厨库三门。穿过衲僧眼耳。其僧言下有
省。
临安府净慈水庵师一禅师。婺州马氏子。十
六披削首参雪峰慧照禅师。照举藏身无迹
话问之。师数日方明。呈偈曰。藏身无迹更无
藏。脱体无依便厮当。古镜不劳还自照。澹烟
和露湿秋光。照质之曰。毕竟那里是藏身无
迹处。师曰嗄照曰。无踪迹处因甚么莫藏身。
师曰。石虎吞却木羊儿。照深肯之。住后上堂
举。圆悟师翁道。参禅参到无参处。参到无参
始彻头。水庵则不然。参禅参到无参处参到
无参未彻头。若也欲穷千里目。直须更上一
层楼。上堂。冻云欲雪未雪。普贤象驾峥嵘。岭
梅半合半开。少室风光漏泄。便恁么去犹是
半提。作么生是全提底事。无智人前莫说。打
尔头破额裂。上堂。举法眼示众曰。尽十方世
界明皎皎地。若有一丝头即是一丝头。师竖
大鉴下第十七世¶ 第 680c 页 T51-0680.png

尽十方世界自然明皎皎地。若有一丝头不
是一丝头。师曰。夜来月色十分好。今日秋
山无限青。
安吉州道场无庵法全禅师。姑苏陈氏子。东
斋川和尚为落发。师久依佛智。每入室智以
狗子无佛性话问之。师罔对。一日闻僧举五
祖颂云。赵州露刀剑。忽大悟。有偈曰。鼓吹轰
轰袒半肩。龙楼香喷益州船。有时赤脚弄明
月。踏破五湖波底天。住后上堂。欲得现前莫
存顺逆。卓拄杖云。三祖大师变作马面夜叉。
向东弗于逮西瞿耶尼南赡部洲北郁单越。
却来山僧手里呈身。元来只是一条黑漆拄
杖。还见么。直饶见得入地狱如箭射。卓拄杖
下座。上堂。拈拄杖曰。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
地肩横楖栗。到处行脚勘验诸方。更来这里
觅个甚么。才轻轻拶著。便言。天台普请南岳
游山。我且问尔。还曾收得大食国里宝刀么。
卓拄杖曰。切忌口衔羊角。僧问。牛头未见四
祖时如何。师曰。天下无贫人。曰见后如何。师
曰。四海无富汉。乾道已丑七月二十五日将
入寂。众求偈。师瞪目下视。众请益坚。遂书无
无二字弃笔而逝。火后设利五色。塔于金斗
峰。
泉州延福寒岩慧升禅师。建宁人也。上堂。喝
一喝曰。尽十方世界会十世古今都卢。在里
许畐畐塞塞了也。若乃放开一针锋许。则大
海西流巨岳倒卓。鼋鼍鱼龙虾蟹蚯蚓。尽向
平地上涌出波澜游泳鼓舞。然虽如是。须向
大鉴下第十七世¶ 第 681a 页 T51-0681.png

方知道。鼻孔搭在上唇。眉毛不在眼下。还相
委悉么。复喝一喝曰。切忌转喉触讳。
** 大沩泰禅师法嗣
潭州慧通清旦禅师。蓬州严氏子。初出关至
德山直泰。上堂。举赵州曰。台山婆子已为汝
勘破了也。且道意在甚么处。良久曰。就地撮
将黄叶去。入山推出白云来。师闻释然翌日
入室。山问。前百丈不落因果。因甚么堕野狐。
后百丈不昧因果。因甚么脱野狐。师曰。好与
一坑埋却。住后上堂。说佛说祖正如好肉剜
疮。举古举今犹若残羹馊饭。一闻便悟已落
第二头。一举便行早是不著便。须知个事如
天普盖似地普擎。师子游行不求伴侣。壮士
展臂不借他力。佛祖拈掇不起。衲僧愿见无
门。迷悟双忘圣凡路绝。且道从上诸圣以何
法示人。喝一喝曰。莫妄想。佛性和尚忌日上
堂。三脚驴子弄蹄行。步步相随不相到。树头
惊起双双鱼。拈来一老一不老。为怜松竹引
清风。其奈出门便是草。因唤檀郎识得渠。大
机大用都推倒。烧香勘證见根源。粪扫堆头
拾得宝。丛林浩浩谩商量。劝君莫谤先师
好。
澧州灵岩仲安禅师。幼为比丘壮游讲肆。后
谒圆悟于蒋山。时佛性为座元。师扣之即领
旨。逮性住德山。遣师至钟阜通嗣书。圆悟问。
千里驰来不辱宗风。公案现成如何通信。师
曰。觌面相呈更无回互。曰此是德山底。那个
是上座底。师曰。岂有第二人。曰背后底聻。师
大鉴下第十七世¶ 第 681b 页 T51-0681.png

蒋山。次至僧堂前。师捧书问讯首座。座曰。玄
沙白纸此自何来。师曰。久默斯要不务速说。
今日拜呈幸希一览。座便喝。师曰。作家首座。
座又喝。师以书便打。座拟议。师曰。未明三八
九。不免自沈吟。师以书复打一下曰。接时圆
悟与佛眼见。悟曰。打我首座死了也。佛眼曰。
官马厮踢有甚凭据。师曰。说甚官马厮踢。正
是龙象蹴踏。悟唤师至曰。我五百人首座尔
为甚么打他。曰和尚也须吃一顿始得。悟顾
佛眼吐舌。眼曰。未在。却顾师问曰。空手把锄
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意
作么生。师鞠躬曰。所供并是诣实。眼笑曰。元
来是屋里人。又往见五祖自和尚通法眷书。
祖曰。书里说个甚么。师曰。文彩已彰。曰毕竟
说个甚么。师曰。当阳挥宝剑。曰近前来这里
不识几个字。师曰。莫诈败。祖顾侍者曰。是那
里僧。曰此上座向曾在和尚会下去。祖曰。怪
得恁么滑头。师曰。被和尚钝置来。祖乃将书
于香炉上熏曰南无三满多没陀南。师近前
弹指而已。祖便开书。回德山日佛果佛眼皆
有偈送之。未几灵岩虚席。衲子投牒乞师住
持。遂嗣大沩焉。上堂。参禅不究渊源。触途尽
为留碍。所以守其静默澄寂虚闲堕在毒海。
以弱胜强自是非他。立人我量见处偏枯。遂
致优劣不分照不搆用。用不离窠此乃学处
不玄尽为流俗。到这里须知有杀中透脱活
处藏机。佛不可知祖莫能测。所以古人道。有
时先照后用。且要共尔商量。有时先用后照。
大鉴下第十七世¶ 第 681c 页 T51-0681.png

生抵当。有时照用不同时。尔又向甚么处凑
泊。还知么。穿杨箭与惊人句。不是临时学得
来。
成都府正法灏禅师上堂。举永嘉到曹溪因
缘乃曰。要识永嘉么。掀翻海岳求知己。要识
祖师么。拨动乾坤建太平。二老不知何处去。
卓拄杖曰。宗风千古播嘉声。
成都府昭觉辩禅师上堂。毫釐有差天地悬
隔。隔江人唱鹧鸪词。错认胡笳十八拍。要会
么。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五湖烟浪有谁争。
自是不归归便得。
** 护国元禅师法嗣
台州国清简堂行机禅师。本郡人姓杨氏。风
姿挺异才压儒林。年二十五弃妻拿学出世
法。晚见此庵密有契识。出应莞山。刀耕火种
单丁者一十七年。尝有偈云。地炉无火客囊
空。雪似杨花落岁穷。拾得断麻穿坏衲。不知
身在寂寥中。每谓人曰。某犹未稳在。岂以住
山乐吾事耶。一日偶看斫树倒地忽然大悟。
平昔碍膺之物泮然冰释。未几有江州圆通
之命。乃曰。吾道将行。即欣然曳杖而去。登座
说法云。圆通不开生药铺。单单只卖死猫头。
不知那个无思算。吃著通身冷汗流。上堂。单
明自己乐是苦因。趣向宗乘地狱劫住。五日
一参三八普说自扬家丑。更若问理问事问
心问性充由叵耐。若是英灵汉。窥藩不入据
鼎不尝。便于未有生佛以前转得身。却于今
时大官路上捷行阔步。终不向老鼠窟草窠
大鉴下第十七世¶ 第 682a 页 T51-0682.png

咬嚼。遇著义学阿师递相锢鏴。直饶说得云
兴雨现。也是虾蟆化龙下梢依旧吃泥吃土。
堪作甚么。上堂。仲秋八月旦。庭户入新凉。不
露风骨句。愁人知夜长。上堂。无隔宿恩可参
临济禅。有肯诺意难续杨岐派。穷厮煎饿厮
炒。大海秖将折筋搅。尔死我活。猛火然铛煮
佛喋。恁么作用方可撑门拄户。更说声和响
顺形直影端。驴年也未梦见僧问。三圣问雪
峰。透网金鳞未审以何为食。峰云。待汝出网
来即向汝道意旨如何。师曰。同途不同辙。曰
三圣道。一千五百人善知识话头也不识。峰
云。老僧住持事繁又作么生。师曰。前箭犹轻
后箭深。曰秖如雪窦道。可惜放过好与三十
棒。这棒一棒也较不得。直是罕遇作家。意又
作么生。师曰。阵败说兵书。曰这棒是三圣合
吃雪峰合吃。师以拂子击禅床曰。这里荐取。
示众云。衲僧拄杖子不用则已。用则如鸩鸟
落水鱼鳖皆死。正按傍提风飒飒地。独步大
方杀活在我。所以道。千人排门不如一人拔
关。若一人拔关。千人万人得到安乐田地。还
知么。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示
众云。观色即空。成大智故不住生死。观空即
色。成大悲故不證涅槃。生死不住涅槃不證。
汉地不收秦地不管。且道在甚么处安身立
命。莫是昭昭于心目之间而相不可睹。晃晃
于色尘之内而理不可分么。莫是起坐镇相
随语默同居止么。若恁么总是髑髅前敲磕。
须知过量人自有过量用。且作么生是过量
大鉴下第十七世¶ 第 682b 页 T51-0682.png

镇江府焦山或庵师体禅师。台州罗氏子。上
堂。举临济示众四喝公案。乃召众曰。这个公
案天下老宿拈掇甚多。弟恐皆未尽善。焦山
不免四棱著地。与诸人分明注解一遍。如何
是踞地师子咄。如何是金刚王宝剑咄。如何
是探竿影草咄。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咄。
若也未会拄杖子与焦山吐露看。卓一下曰。
笑里有刀。又卓一下曰。毒蛇无眼。又卓一下
曰。忍俊不禁。又卓一下曰。出门是路。更有一
机举话。长老也理会不得。上堂。年年浴佛在
今朝。目击迦维路不遥。果是当时曾示现。宜
乎恶水蓦头浇。上堂。热月须摇扇。寒来旋著
衣。若言空过日。大似不知时。上堂。道生一。
无角铁牛眠少室。一生二。祖父开田说大义。
二生三。梁间紫燕语呢喃。三生万物。男儿活
计离窠窟。多处添少处减。大虫怕吃生人胆。
有若无实若虚。争掩骊龙明月珠。是则是。秖
如焦山坐断诸方舌头一句。作么生道。肚无
偏僻病。不怕冷油齑。拍禅床下座。僧问。如何
是即心即佛。师曰。鼎州出狞争神。曰如何是
非心非佛。师曰。闽蜀同风。曰如何是不是心
不是佛不是物。师曰。穷坑难满。问起灭不停
时如何。师曰。谢供养。问我有没弦琴。久居在
旷野。不是不会弹。未遇知音者。知音既遇。未
审如何品弄。师曰。钟作钟鸣。鼓作鼓响。曰云
门放洞山三顿棒意旨如何。师曰。和身倒和
身擂。曰饭袋子江西湖南便恁么去又作么
生。师曰。泪出痛肠。曰真金须是红炉煅。白玉
大鉴下第十七世¶ 第 682c 页 T51-0682.png

苕帚柄问学者曰。依稀苕帚柄。髣髴赤斑蛇。
众皆下语不契。有僧请益。师示以颂曰。依稀
苕帚柄。髣髴赤斑蛇。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识
爷。淳熙己亥八月朔示微疾。染翰别郡守曾
公。逮夜半书偈辞众曰。铁树开华。雄鸡生卵。
七十二年。摇篮绳断。掷笔云寂。
常州华藏湛堂智深禅师。武林人也。佛涅槃
日上堂。兜率降生双林示灭。掘地讨天虚空
钉橛。四十九年播土扬尘。三百馀会纳尽败
缺。尽力布网张罗。未免唤龟作鳖。末得拘
尸城畔椁示双趺。旁人冷眼看来。大似弄巧
成拙。卓拄杖曰。若无这个道理。千古之下
谁把口说。且道是甚么道理。痴人面前切
忌漏泄。参政钱端礼居士。字处和号松窗。
从此庵发明己事。后于宗门旨趣一一极之。
淳熙丙申冬简堂归住平田遂与往来。丁酉
秋微恙修书召堂及国清瑞岩主僧。有诀别
之语。堂与二禅诣榻次。公起趺坐言笑移时。
即书曰。浮世虚幻本无去来。四大五蕴必无
终尽。虽佛祖具大威德力。亦不能免这一著
子。天下老和尚一切善知识。还有跳得过者
无。盖为地水火风因缘和合暂时凑泊。不可
错认为己有。大丈夫磊磊落落。当用处把定
立处皆真。顺风使帆上下水。皆可因斋庆赞
去留自在。此是上来诸圣开大解脱一路涅
槃门。本来清净空寂境界无为之大道也。今
吾如是岂不快哉。尘劳外缘一时扫尽。荷诸
山垂顾咸愿證明。伏惟珍重。置笔顾简堂曰。
大鉴下第十七世¶ 第 683a 页 T51-0683.png

坐与卧耶。公笑曰。法兄当为祖道自爱。遂敛
目而逝。
** 灵隐远禅师法嗣
庆元府东山齐已禅师。邛州谢氏子。上堂。举
脩山主偈曰。是柱不见柱。非柱不见柱。是非
已去了。是非里荐取。召大众曰。荐得是移华
兼蝶至。荐得非担泉带月归。是也好。郑州梨
胜青州枣。非也好。象山路入蓬莱岛。是亦没
交涉。踏著秤锤硬似铁。非亦没交涉。金刚宝
剑当头截。阿呵呵会也么。知事少时烦恼少。
识人多处是非多。莲社会道友请上堂。渐渐
鸡皮鹤发。父少而子老。看看行步躘蹱。疑杀
木上座。直饶金玉满堂。照顾白拈贼。岂免衰
残老病。正好著精彩。任汝千般快乐。渠侬合
自由。无常终是到来。归堂吃茶去。唯有径路
修行依旧打之绕。但念阿弥陀佛。念得不济
事。复曰。哑这条活路。已被善导和尚直截指
出了也。是尔诸人朝夕在径路中往来。因甚
么当面蹉过阿弥陀佛。这里荐得便可除迷
倒障。拔犹预箭。截疑惑网。断痴爱河。伐心稠
林。浣心垢浊。正心谄曲。绝心生死。然后转入
那边。抬起脚向佛祖履践不到处进一步。开
却口向佛祖言诠不到处说一句。唤回善导
和尚别求径路修行。其或准前舍父逃走。流
落他乡撞东磕西。苦哉阿弥陀佛。
抚州疏山归云如本禅师。台州人也。上堂久
雨不晴戊在丙丁。通身泥水露出眼睛。且道
是甚么眼睛。卓拄杖曰。林间泥滑滑。时叫两
大鉴下第十七世¶ 第 683b 页 T51-0683.png

觉阿上人日本国滕氏子也。十四得度受具。
习大小乘有声。二十九属商者自中都回言
禅宗之盛。阿奋然拉法弟金庆航海而来。袖
香拜灵隐佛海禅师。海问其来。阿辄书而对。
复书曰。我国无禅宗。唯讲五宗经论。国主无
姓氏号金轮王。以嘉应改元舍位出家名行
真。年四十四。王子七岁令受位。今已五载。度
僧无进纳而讲义高者赐之。某等仰服。
圣朝远公禅师之名。特诣丈室礼拜。愿传心
印以度迷津。且如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离
相离言假言显之。禅师如何开示。海曰。众生
虚妄见见。佛见世界。阿书曰。无明因何而有。
海便打。阿即命海升座决疑。明年秋辞游金
陵抵长芦江岸。闻鼓声忽大悟。始知佛海垂
手旨趣旋灵隐。述五偈叙所见。辞海东归偈
曰。航海来探教外传。要离知见脱蹄筌。诸方
参遍草鞋破。水在澄潭月在天(其一)扫尽葛藤
与知见。信手拈来全体现。脑后圆光彻太虚。
千机万机一时转(其二)妙处如何说向人。倒地
便起自分明。蓦然踏著故田地。倒裹幞头孤
路行(其三)求真灭妄元非妙。即妄明真都是错。
堪笑灵山老古锥。当阳抛下破木杓(其四)竖拳
下喝少卖弄。说是说非入泥水。截断千差休
指注。一声归笛啰啰哩(其五)海称善书偈赠
行。归本国住睿山寺。洎通嗣法书海已入寂
矣。
内翰曾开居士字天游。久参圆悟。暨往来大
慧之门有日矣。绍兴辛未佛海补三衢光孝。
大鉴下第十七世¶ 第 683c 页 T51-0683.png

识。海曰灯笼露柱猫儿狗子。公曰。为甚么赞
即欢喜毁即烦恼。海曰。侍郎曾见善知识否。
公曰。某三十年参问何言不见。海曰。向欢喜
处见烦恼处见。公拟议。海震声便喝公拟对。
海曰。开口底不是。公罔然。海召曰侍郎向甚
么处去也。公猛省遂点头。说偈曰。咄哉瞎驴
丛林妖蘖。震地一声。天机漏泄。有人更问意
如何。拈起拂子劈口截。海曰。也秖得一橛。
知府葛郯居士。字谦问号信斋。少擢上第。玩
意禅悦首谒无庵全禅师求指南。庵令究即
心即佛久无所契。请曰。师有何方便使某得
入。庵曰。居士大无厌生已。而佛海来居剑池
公因从游。乃举无庵所示之语请为众普说。
海发挥之曰。即心即佛眉拖地。非心非佛双
眼横。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留
旬日而后返。一日举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豁然顿明颂曰。非心非佛亦非物。五凤楼前
山突兀。艳阳影里倒翻身。野狐跳入金师窟。
无庵肯之即遣书颂呈佛海。海报曰。此事非
纸笔可既。居士能过我当有所闻矣。遂复至
虎丘。海迎之曰居士见处止可入佛境界。入
魔境界犹未得在公加礼不已。海正容曰。何
不道金毛跳入野狐窟。公乃痛领。尝问诸禅
曰。夫妇二人相打通儿子作證。且道證父即
是證母即是。或庵体禅师著语曰。小出大遇。
淳熙六年守临川。八年感疾一夕忽索笔书
偈曰。大洋海里打鼓须弥山上闻钟。业镜忽
然扑破翻身跳出虚空。召僚属示之曰。生之
大鉴下第十七世¶ 第 684a 页 T51-0684.png

死。若作生死会则去道远矣。语毕端坐而
化。
** 华藏民禅师法嗣
临安府径山别峰宝印禅师。嘉州李氏子。自
幼通六经而厌俗务。乃从德山清素得度具
戒。后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中
峰。一日印举。僧问岩头起灭不停时如何。岩
叱曰。是谁起灭。师启悟即首肯。会圆悟归昭
觉。印遣师往省。因随众入室。悟问。从上诸圣
以何接人。师竖拳。悟曰。此是老僧用底。作么
生是从上诸圣用底。师以拳挥之。悟亦举拳。
相交大笑而止。后至径山谒大慧。慧问。甚处
来。师曰。西川。慧曰。未出剑门关。与汝三十棒
了也。师曰。不合起动和尚。慧忻然扫室延之。
慧南迁师乃西还。连主数刹。后再出峡住保
宁金山雪窦径山。开堂升座曰。世尊初成正
觉。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憍陈如比丘最
初悟道。后来真净禅师初住洞山。拈云。今日
新丰洞里。秖转个拄杖子。遂拈拄杖著左边
云。还有最初悟道者么。若无丈夫自有冲天
志。莫向如来行处行。遂喝一喝下座。若是印
上座则不然。今日向凤皇山里初无工夫转
四谛法轮。亦无气力转拄杖子。秖教诸人行
须缓步语要低声。何故欲得不招无间业。莫
谤如来正法轮。上堂。三世诸佛以一句演百
千万亿句。收百千万亿句秖在一句。祖师门
下半句也无。秖恁么合吃多少痛棒。诸仁者。
且诸佛是祖师是。若道佛是祖不是祖是佛
大鉴下第十七世¶ 第 684b 页 T51-0684.png

不是颟顸不少。且截断葛藤一句作么生道。
大虫裹纸帽。好笑又惊人。复举僧问岩头。浩
浩尘中如何辩主。头云。铜砂锣里满盛油。师
曰。大小岩头打失鼻孔。忽有人问保宁。浩浩
尘中如何辩主。秖对他道。天寒不及卸帽。上
堂。六月初一烧空赤日。十字街头雪深一尺。
扫除不暇回避不及。冻得东村廖胡子。半夜
著靴水上立。上堂。将心除妄妄难除。即妄明
心道转迂。桶底趯穿无忌讳。等闲一步一芙
蕖。师至径山弥浃 孝宗皇帝召对选德殿。
称旨入对。日赐肩舆于东华门内。十年二
月上注圆觉经。遣使驰赐命作序。师年迈
益厌住持。十五年冬奏乞庵居得请。绍熙元
年十一月往见交承智策禅师与之言别。策
问行日。师曰。水到渠成归索纸书十二月初
七夜鸡鸣时九字如期而化。奉蜕质返寺之
法堂留七日。颜色明润发长顶温。越七日葬
于庵之西岗。谥慈辩禅师。塔曰智光。
** 昭觉元禅师法嗣
凤栖慧观禅师上堂。前村落叶尽。深院桂花
残。此夜初冬节。从兹特地寒。所以道。欲识佛
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若至其理自彰。喝
一喝。恁么说话成人者少。败人者多。
** 文殊道禅师法嗣
潭州楚安慧方禅师。本郡许氏子。参道禅师
于大别。未几改寺为神霄宫。附商舟过湘南。
舟中闻岸人操乡音。厉声云叫那。由是有省。
即说偈曰。沔水江心唤一声。此时方得契平
大鉴下第十七世¶ 第 684c 页 T51-0684.png

上堂。临老方称住持。全无些子玄机。开口十
字九乖。问东便乃答西。如斯出世讨甚玄微。
有时拈三放两。有时就令而施。虽然如是同
道方知。且道知底事作么生。直须打翻鼻孔
始得。上堂。达磨祖师在脚底。踏不著兮提不
起。子细当头放下看。病在当时谁手里。张公
会看脉。李公会使药。两个竞头医一时用不
著药不相投。错错吃茶去。
常德府文殊思业禅师。世为屠宰。一日戮猪
次忽洞彻心源。即弃业为比丘。述偈曰。昨日
夜叉心。今朝菩萨面。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
线。往见文殊。殊曰。尔正杀猪时见个甚么便
乃剃头行脚。师遂作鼓刀势。殊喝曰。这屠儿
参堂去。师便下参堂。住文殊日上堂。举赵州
勘婆话。乃曰。勘破婆子。面青眼黑。赵州老
汉。瞒我不得。
** 何山珣禅师法嗣
婺州义乌稠岩了赟禅师上堂。举赵州狗子
无佛性话。乃曰。赵州狗子无佛性。万叠青山
藏古镜。赤脚波斯入大唐。八臂那吒行正令。
咄。
待制潘良贵居士字义荣。年四十回心祖闱。
所至挂钵随众参扣。后依佛灯久之不契。因
诉曰。某秖欲死去时如何。灯曰。好个封皮且
留著使用。而今不了不当。后去忽被他换却
封皮卒无整理处。公又以南泉斩猫儿话问
曰。某看此甚久终未透彻。告和尚慈悲。灯曰。
尔秖管理会别人家猫儿。不知走却自家狗
大鉴下第十七世¶ 第 685a 页 T51-0685.png

步。更须知有向上事始得。如今士大夫说禅
说道。秖依著义理便快活。大率似将钱买油
餈吃了便不饥。其馀便道是瞒他亦可笑也。
公唯唯。
** 泐潭明禅师法嗣
汉州无为随庵守缘禅师。本郡人姓史氏。年
十二病目。去依栖禅慧目能禅师圆具。出峡
至宝峰。值峰上堂举永嘉曰。一月普现一切
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师闻释然领悟。住后上
堂曰。以一统万。一月普现一切水。会万归一。
一切水月一月摄。展则弥纶法界。收来毫发
不存。虽然收展殊途。此事本无异致。但能
于根本上著得一只眼去。方见三世诸佛历
代祖师尽从此中示现。三藏十二部一切修
多罗尽从此中流出。天地日月万象森罗尽
从此中建立。三界九地七趣四生尽从此中
出没。百千法门无量妙义乃至世间工巧诸
技艺尽现行此事所以世尊拈华迦叶便乃微
笑。达磨面壁二祖于是安心。桃华盛开灵云
疑情尽净。击竹作响香严顿忘所知。以至盘
山于肉案头悟道。弥勒向鱼市里接人。诚谓
造次颠沛必于是。经行坐卧在其中。既有如
是奇特。更有如是光辉。既有如是广大。又有
如是周遍。尔辈诸人因甚么却有迷有悟。要
知么。幸无偏照处。刚有不明时。
续传灯录卷第三十一
大鉴下第十七世¶ 第 685b 页 T51-0685.png

** 续传灯录卷第三十二目录
大鉴下第十七世
*
径山大慧杲禅师法嗣九十四人
* 教忠弥光禅师
* 东林道颜禅师
* 西禅鼎需禅师
* 东禅思岳禅师
* 西禅守净禅师
* 开善道谦禅师
* 育王德光禅师
* 华藏宗演禅师
* 天童净全禅师
* 大沩法宝禅师
* 玉泉昙懿禅师
* 荐福悟本禅师
* 育王遵璞禅师
* 能仁祖元禅师
* 灵岩了性禅师
* 蒋山善直禅师
* 万寿自护禅师
* 大沩景晕禅师
* 灵隐了演禅师
* 光孝致远禅师
* 雪峰蕴闻禅师
* 连云道能禅师
* 灵隐道印禅师
* 竺原宗元庵主
* 近礼侍者
* 净居尼妙道禅师
* 资寿尼妙总禅师
* 侍郎张九成居士
* 参政李邴居士
* 宝学刘彦脩居士
* 提刑吴伟明居士
* 门司黄彦节居士
* 秦国夫人计氏
* 径山了明禅师(已上三十四人见录)
* 祖麟道者
* 清凉珠禅师
* 花药继明禅师
* 大云颖禅师
* 昭觉子文禅师
* 龙王自隐禅师
* 岳麓梵禅师
* 南华因禅师
* 超宗道人
* 大沩惠仰禅师
* 洛浦相禅师
* 径山祖庆禅师
大鉴下第十七世¶ 第 685c 页 T51-0685.png

* 祥符如本禅师
* 象田德禅师
* 象田信禅师
* 龙牙信禅师
* 岳侍者
* 光孝林禅师
* 云卧晓莹禅师
* 九鼎法生禅师
* 黄文昌编脩
* 郑昂居士
* 径山有才禅师
* 大悲间禅师
* 雪峰慧然禅师
* 华严觉印禅师
* 福严了贤禅师
* 庆成冲禅师
* 报恩崇海禅师
* 光孝祖彦禅师
* 荐福妙熙禅师
* 博山能禅师
* 石门仁禅师
* 龙翔宗常禅师
* 蒋山恩禅师
* 蒋山等诠禅师
* 光孝圆禅师
* 黑水昙振禅师
* 秀峰南禅师
* 法济僧鹗禅师
* 报恩行禅师
* 舟峰庆老禅师
* 荐福普仁禅师
* 水陆野庵和尚
* 大沩如晦禅师
* 玉泉道成禅师
* 明招观禅师
* 兴王如沼禅师
* 从庆庆禅师
* 法宏首座
* 石泉咏禅师
* 光孝立禅师
* 明昭微禅师
* 大明广容禅师
* 昭觉祖明禅师
* 正法秀禅师
* 仰山圆禅师
* 正焕首座
* 关西尼真如(已上六十人无录)
续传灯录卷第三十二目录(终)
大鉴下第十七世¶ 第 686a 页 T51-0686.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