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4a 页
续传灯录卷第十五
** 大鉴下第十三世
** 黄龙慧南禅师法嗣
洪州黄龙晦堂宝觉祖心禅师。南雄始兴人
生于邬氏。少为书生有声。年十九而目盲。父
母许以出家辄复见物。乃往依龙山寺沙门
惠全。明年试经业。而师独献诗得剃发。继住
受业院不奉戒律。一旦弃之入丛林谒云峰
悦禅师。留止三年。苦其孤硬告悦将去。悦云。
必往依黄檗南公。师至黄檗四年知有而机
不发。又辞而上云峰会悦没。因就止石霜无
所参决。试阅传灯。至僧问多福禅师。如何是
多福一丛竹。多福云。一茎两茎斜。僧云。不
会。多福云。三茎四茎曲。此时顿觉亲见二师。
径归黄檗方展坐具。南笑云。子入吾室矣。师
亦踊跃自喜即应曰。大事本来如是。和尚何
用教人看话下语百计搜寻。南云。若不令汝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4b 页 T51-056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564.png)
汝也。师从容游泳陆沈众中。时时往决云门
语句。南云。知是边事便休。汝用许多工夫作
什么。师曰。不然。但有纤疑在。不到无学安能
七纵八横天回地转哉。南肯之。已而往谒翠
岩真禅师。真与语大奇之。依止二年而真没。
乃还黄檗。南使分座接纳后来。及南迁住黄
龙。师往谒泐潭月禅师。月以经论精义入神。
闻诸方同列笑之。以谓政不自歇去耳。乃下
乔木入幽谷乎。师曰。彼以有得之得护前遮
后。我以无学之学朝宗百川。中以小疾医寓
章江。转运判官夏倚公立雅意禅学。见杨杰
次公而叹曰。吾至江西恨不识南公。次公云。
有心上座在章江。公能自屈不待见南也。公
立见师剧谈神思倾豁。至论肇论会万物为
自己者及情与无情共一体。时有狗卧香卓
下。师以压尺击狗。又击香卓曰。狗有情即去。
香卓无情自住。情与无情安得成一体。公立
不能对。师曰。才入思惟便成剩法。何曾会万
物为自己哉。又尝与僧论维摩。三万二千师
子宝座画入毗耶小室何故不碍。为是维摩
所现神力耶。为别假异术耶。夫难信之法故
现此瑞。有能信者始知本来自有之物。何故
复令更信。曰若无信入小必妨大。虽然既有
信。法何从而起耶。又作偈曰。楼阁门前才敛
念。不须弹指已开扃。善财一去无消息。门外
春来草自青。其指法亲切方便妙密多类此。
南入灭师继住持十有二年。然性真率不乐
从事于务。五求解去乃得谢事闲居。而学者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4c 页 T51-056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564.png)
辞不往。又嘱江西转运判官彭汝砺器资问
所以不赴长沙之意。师曰。愿见谢公不愿领
大沩也。马祖百丈以前无住持事道人相寻
于空闲寂莫之滨而已。其后虽有住持王臣
尊礼为天人师。今则不然。挂名官府如有户
籍之民。直遣五伯追之耳。此岂可复为也。师
直闻之不敢以院事屈。愿一见之。师至长沙。
师直愿受法要。师为举其纲。略曰。三乘十
二分教还同说食示人食味。既因他说其食。
要在自己亲尝。既自亲尝。便能了知其味是
甘是辛是咸是淡。达磨西来直指人心见性
成佛。亦复如是。真性既因文字而显。要在自
己亲见。若能亲见便能了知目前是真是妄
是生是死。既能了知真妄生死。反观一切语
言文字。皆是表显之说都无实义。如今不了
病在甚处。病在见闻觉知。为不如实知真际
所诣。认此见闻觉知为自己所见。殊不知。此
见闻觉知皆因前尘而有分别。若无前尘境
界。即此见闻觉知还同龟毛兔角并无所归。
师直闻所未闻。又答韩侍郎。宗古问曰。承谕
昔时开悟旷然无疑。但无始已来习气未能
顿尽。然心外无剩法者。不知烦恼习气是何
物而欲尽之。若起此心翻成认贼为子也。从
上以来但有言说。乃至随病设药。纵有烦恼
习气。但以如来知见治之。皆是善权方便诱
引之说。若是定有习气可治。却是心外有法
而可尽之。譬如灵龟曳尾于途拂迹迹生。可
谓将心用心转见病深。苟能明心。心外无法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5a 页 T51-056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565.png)
师。驸马都尉王公诜尽礼迎之庵于国门之
外。久之南还再游庐山。彭器资守九江。师见
之。器资从容问师。人命临终时有旨决乎。师
曰。有之。云愿闻其说。师曰。待器资死即道。
器资起立增敬云。此事须是和尚始得。盖于
四方公卿合即千里应之。不合则咫尺不往。
尝有偈曰。不住唐朝寺。闲为宋地僧。生涯三
事衲。故旧一枝藤。乞食随缘去。逢山任意登。
相逢莫相笑。不是岭南能。可以想见师人物
品格焉。师既腊高复移庵深入栈。绝学者又
二十馀年。尝于南公圆寂之日作偈曰。昔人
去时是今日。今日依然人不来。今既不来昔
不往。白云流水空徘徊。谁云秤尺平直中还
有曲。谁云物理齐种麻还得粟。可怜驰逐天
下人。六六元来三十六。丛林传之以为克肖
南公随汝颠倒所欲南斗七北斗八之语。元
符三年十一月十六日中夜示寂。阅世七十
有六。坐五十五夏。赐号宝觉。葬于南公塔之
东号双塔。
洪州泐潭真净克文禅师。出于陜府阌乡郑
氏。郑世族多名公卿。师生而杰异。幼孤事后
母至孝而失爱。母数困辱之。父悲之使游学
四方。至复州北塔闻耆宿广公说法感泣。裂
缝掖而师事之。故北塔以克文名之。年二十
五试所习剃发受具足戒。学经论无不臻妙。
游京洛讲席。因经行龙门殿庑间。见塑比丘
像冥目如在定。翻然自失谓其伴曰。我所负
者如吴道子画人物。虽尽其妙然非活者。于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5b 页 T51-056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565.png)
于大沩。夜闻僧诵云门语。僧问。佛法如水中
月是否。云门云。清波无透路。豁然有省。时南
禅师在黄檗师往造焉。适真觉惟胜为首坐。
南一日举古德钟楼上念赞床脚下种菜话令
众下语。胜云。猛虎当路坐。南喜之遂退院令
住。而居于积翠庵。师三到庵语不契。乃曰。
此老只是个修行僧。不会我说话。遂去见翠
岩顺禅师。顺知见甚高而语话好葛藤。诸方
号顺婆婆是也。问师。近离甚处。师曰。黄檗。
云庵头老子安乐否。师曰。安乐。云甚处人事。
师曰。关西。云说话却不似关西人。师曰。幼曾
游学。云甚处为僧。师曰。从北塔广和尚落发。
广与秀同参双泉郁。顺笑云。顷与讷祖印参
此二大老。不会渠语话。及我如今参得些子
禅。要见他却已迁化了。又问。新黄檗住得如
何。师曰。甚好。顺云。渠只下得一转语好。遂
住黄檗。禅即未梦见在。师因此大悟临济宗
旨。顿见南用处。遂作数颂寄之。南大称赏。
因回参礼。南问。从什么处来。对曰。翠岳。南
云。恰值老僧不在。进曰。未审向什么处去。南
云。天台普请南岳云游。曰若然者学人亦得
自在去也。南云。脚下鞋何处得来。曰庐山七
伯钱唱得。南云。何曾自在。师指曰。何曾不自
在耶。南骇异之。于时洪英首座与师齐名。英
乃邵武人也。众中号英邵武文关西。久之辞
去复寓止翠岩顺禅师会下。顺云。子种性迈
往而契悟广大。临济将仆子力能支之厚自
爱。南住黄龙师复往焉。南云。适令侍者捲帘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5c 页 T51-056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565.png)
时如何。云水泄不通。不卷不放时如何。侍者
无语汝又作么生。师曰。和尚替侍者下涅槃
堂始得。南厉声云。关西人果无头脑乃顾旁
僧。师指之曰。只这僧也未梦见。南大笑。自是
门下号伟异。虽博学多闻者见之无不詟缩。
南入灭游衡岳。还首众于仰山。熙宁五年至
高安。太守钱公弋先侯见之。师复谒。有獒逸
出屏间。师方趋迎之少避。钱公嘲云。禅者固
能教诲蛇虎乃畏狗乎。师曰。易伏隈岩虎难
降护宅龙。钱公叹云。名不虚得。遂挽令住
洞山。继住寿圣。初于洞山开堂示众曰。问话
且止。秖知问佛问法。殊不知佛法来处。且道
从什么处来。乃垂下一足曰。昔日黄龙亲行
此令。十方诸佛无敢违者。诸代祖师一切贤
圣无敢越者。无量法门一切妙义。天下老和
尚舌头始终一印无敢异者。无异即且止。印
在什么处。还见么。若见非僧非俗无偏无党
一一分付。若不见即我自收。遂收足乃喝一
喝曰。兵随印转将逐符行。佛手驴脚生缘。老
好痛与三十棒。而今会中莫有不甘者么。若
有不妨奇特。若无新长老谩汝诸人去也。故
我大觉世尊。昔日于摩谒陀国。十二月八日
明星现时豁然悟道。大地有情悉皆成佛。今
日有释子沙门克文。于东震旦国大宋筠阳
城中。六月十三日赫日现时。又悟个什么。以
拂子画一画曰。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
作佛。下座。又示众曰。洞山门下有时和泥合
水。有时壁立千仞。汝等诸人。拟向和泥合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6a 页 T51-056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566.png)
壁立千仞处见洞山。洞山且不在壁立千仞
处。拟向一切处见洞山。洞山且不在一切处。
汝不要见洞山鼻索。在洞山手里拟瞌睡。也
把鼻索一掣。只见眼孔定动又不相识。也不
要尔识洞山。且识得自己也得。又曰。洞山门
下要行便行要坐便坐。钵盂里痾屎。净瓶中
吐唾执法修行如牛拽磨。复曰。头陀石被莓
苔裹。掷笔峰遭薛荔缠。罗汉院一年度三个
行者。归宗寺里参退吃茶。有僧问。如何是佛。
师呵呵大笑。僧云。何哂之有。师曰。我笑汝随
语生解。僧云。偶然失利。师遂高声曰。不得礼
拜。僧便归众。师复笑曰。随语生解果然果然。
乃曰。洞山门下八凹九凸。交交加加屈屈曲
曲崎崎岖岖嵲嵲屼屼。水云掩映烟岚重叠。
一道直路观者游者十八九人。举步早是迷
却路头也。其中莫有不迷者么。喝一喝曰。且
道路头在什么处。又曰。佛法二字不用道著。
道著则头角生。古人只解杀人不解活人。何
不道佛法二字一一现成。诸仁者。欲知佛么
只诸人是。欲知法么只诸人日用者是。是不
是是即也大奇。不是也大奇。杀也活也一处
不通。两处失功触途成滞。一日上堂问答罢。
乃曰。还有问话底么。良久曰。三十年弄马骑
却被驴扑。遂抚膝曰。直得须弥岌嶪海水腾
波。三十三天一时退位。十八大地狱尽乃停
酸。见么。若这里见得。释迦拱手弥勒攒眉。文
殊普贤与伊作侍者。若也不见。看我七纵八
横。且向葛藤里荐取阿呵呵。诸高德且道。我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6b 页 T51-056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566.png)
萤火之光蚊蚋之解。一人道我呵佛骂祖。一
人道我得末后一句。一人道黄蘖佛法无多
子。一人道大觉世尊初生下时。一手指天一
手指地。天上天下唯吾独尊。我当时若见一
棒打杀与狗子吃。似这一队掠虚汉。总只一
期于无佛处称尊。若是如今唤来一时与伊
生按过。自馀之辈放过即不可。岂不闻。僧问
乾峰云。十方薄枷梵一路涅槃门。未审路头
在什么处。乾峰拈拄杖画一画云。在这里。只
如乾峰恁么曾梦见也未。若是老僧即不然。
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未审路头在什么
处。劈脊便棒。却问伊。路头在什么处。待拟
开口热喝出去。更有云门折脚老比丘。不分
缁索不辨正邪。拈扇子云。𨁝跳上三十三天
筑著帝释鼻孔。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盆倾。
似这般和泥合水汉。粪扫堆里埋却十个五
个。又有甚过。阿呵呵。乐不乐足不足。而今幸
对山青水绿。年来是事一时休。信任身心懒
拘束。大众休瞌睡好。又解夏示众曰。有问话
者么。乃以拂子击禅床曰。天地造化有阴有
阳有生有杀。日月照临有明有暗有隐有显。
江河流注有高有下有壅有决。明主治化有
君有臣有礼有乐有赏有罚。佛法住世有顿
有渐有权有实有结有解。结也四月十五十
方世界。是圣是凡若草若木。以拂子左边敲
一下曰。从这里一时结。举拂子曰。总在拂子
头上。还见么乃喝曰。解也七月十五日法界
若草若木乃圣乃凡。以拂子右边敲一下曰。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6c 页 T51-056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566.png)
见么。乃喝曰。秖如四月十五已前七月十五
日已后。且道是解是结举拂子曰。总在拂子
头上。还见么。又喝曰。诸高德。此三喝中。有
一喝是金刚王宝剑。有一喝是踞地师子。有
一喝是探竿影草。若人一一辨得。始见临济
大师道出常情。黄檗被掌。大愚遭筑。虽相
去三二百年许。汝亲为嫡子。然后大开不二
妙门。权衡诸祖摧邪显正扶宗立教整顿颓
纲。纵大知见耀大法眼。不动本际决胜魔军。
乃喝曰。更须知有一喝不作一喝用。到者里
须是烁迦罗眼向未屙已前蓦提得去。诸高
德且道提得个什么。良久喝一喝下座。师住
持凡十有二年。厌繁剧谢事东游三吴。至金
陵时王荆公方退闲居定林。闻师来出迎。既
是喜甚剧谈终日。公问。诸经皆首标时处。圆
觉经独不然何也。师曰。顿乘所演直示众生。
日用现前不属今古。只今老僧与相公俱入
大光明藏。游戏三昧互为宾主非干时处。又
问。经云一切众生皆證圆觉。而圭峰以證为
具。谓译者之讹何如。师曰。圆觉如可改维摩
亦可改也。维摩岂不云。亦不灭受蕴而取證。
夫不灭受蕴而取證。与皆證圆觉之意同。盖
众生现行无明。即是如来根本大智。圭峰之
言非是。荆公大悦称赏者累日。施其第为宝
坊。延师为开山第一祖。升座曰。大众今日
一会要知么。是大众成佛时节净缘。乃今际
会大丞相荆国公及判府左丞。施宅舍园林
为佛刹请山僧阐扬祖意。诸人还会么。直指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7a 页 T51-056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567.png)
得及。即知自性本来成佛。纵有未信亦当成
佛。但为迷来日久。乍尔闻说诚难取信。且如
古今天下善知识。一切禅道一切语言。并是
善知识自佛性中流出建立。而流出者是末
佛性是本。近代佛法可伤。多弃本逐末背正
投邪。但认古人言句为禅为道有甚干涉。直
饶达磨西来亦无禅可说。秖要大众自證自
悟自成佛自建立一切禅道。况神通变化众
生本自具足不假外求。如今人多是外求。盖
根本自无所悟。一向客作数他珍宝。都是虚
妄不免生死流转。大众。今日二相公特建此
大道场作大佛事。出大地众生生死流转之
苦。显露本来广大寂灭妙心。开发本来神通
大光明藏。但迷则长居凡下。悟则即今圣贤。
大众。言多则去道转远。笑他明眼道人。众
中莫有明眼者么。今时佛法混滥。要分邪正
使大家不堕邪见作人天正眼。有么有么。良
久曰。我终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下
座。荆公大悦。以师道行奏闻。诏赐真净禅师。
未几厌繁阓还高安庵于九峰之下。名曰投
老。学者自远而至。六年而复出住归宗。又二
年张天觉由左司谪金陵酒官起帅南昌。过
庐山见师。康强尽礼致之以居泐潭。俄退居
云庵。以崇宁元年十月旦日示疾。十五日疾
愈。尽出平生玩好道具件件疏之散诸门弟
子。十六日中夜沐浴跏趺。众请说法。师笑
曰。今年七十八。四大相离别。风火既离散。临
行休更说。言卒而逝。又七日阇维五色成焰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7b 页 T51-056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567.png)
皆得之。分建塔于泐潭宝莲峰之下洞山留
云洞之北。
洪州泐潭洪英禅师。姓陈氏邵武军人。幼警
敏读书五行俱下。父母爱之使为书生习进
士。师不食自誓恳求出家。及成大僧即行访
道。东游至曹山依止耆年雅公。久之辞去登
云居。眷岩壑胜绝为终焉之计。阅华严十明
论。至为真智慧无体性。不能自知无性故为
无性之性。不能自知无性故名曰无明。华严
第六地曰。不了第一义故号曰无明。将知真
智慧本无性故不能自了。若遇了缘而了则
无明灭矣。是谓成佛要门。愿以此法绍隆佛
种。然今诸方谁可语此。既而曰。有积翠老子
在。即日往黄檗谒南禅师。夜语达旦。南惟
加敬而未许入室。师往往呈语。南惟默然。一
日因取经函忽失手而坠。戛然有声遂顿悟。
径造方丈陈其所解。南曰。汝乃吾家英雄具
正眼者善自护持。时会下龙象杂遝。而师议
论英发常倾四坐。声名藉甚。乃游西山遇南
昌潘居士同宿双岭。居士言。龙潭见天皇时
节冥合孔子。师惊问。何以验之。居士举孔子
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
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天皇云。汝擎茶
来吾与汝接。汝行食来吾与汝受。汝问讯我
起手。何尝不为汝。师以为何如。师笑曰。楚人
以山鸡为凤。世传以为笑。不意居士此语正
相类。何也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
为汝受。汝问讯我起手。若言是说。说个什么。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7c 页 T51-056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567.png)
是名说法。以世尊之辨亦不能加此两句耳。
学者但求解会。譬如五色图画虚空。鸟窠无
佛法可传授。不可默坐。只拈布毛吹之。侍者
便悟去。学者乃云。拈起布毛全体发露。似此
见解未出教乘。其可称祖师门下客耶。九峰
被人问深山里还有佛法也无。不得已云有。
及被穷诘无可有。乃云。石头大者大小者小。
学者乃卜度云。刹说众生说三世炽然说。审
如此教乘自足。何必更问祖师意旨耶。要得
脱体明去。譬如病眼人求医治之。医者乃能
去翳膜。不曾以光明与之。居士推床而起云
吾忧积翠法道未有继者。今知尽在子躬矣。
双岭顺禅师问。庵中老师好问学者。并却咽
喉唇吻道取一句。首座曾道得么。师为之一
笑已。而有偈曰。阿家尝醋三尺喙。新妇洗面
摸著鼻。道吾答话得腰裈。玄沙开书是白纸。
于是顺叹服以为名下无虚士。有同参在石
门分座接纳。师作偈寄之曰。万煅炉中铁蒺
藜。直须高价勿饶伊。横来竖去呵呵笑。一任
旁人鼓是非。熙宁元年首众于庐山圆通寺。
学者归之如南公。明年春南圆寂。十月师徇
四众之请。遂开法于石门僧问。逢场作戏时
如何。师曰。红炉爆出铁乌龟。僧云。当轩布鼓
师亲击。百尺竿头事若何。师曰。山僧不信这
活计。僧拟议。师曰。不唧𠺕汉。僧礼拜起。便
垂下袈裟角云。脱衣卸甲时如何。曰喜得狼
烟息弓弰壁上悬。僧却揽上袈裟角云。重整
衣甲时如何。师曰。不到乌江畔知君未肯休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8a 页 T51-056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568.png)
得活。僧礼拜。师曰。将谓收燕破赵之才。元来
只是贩私盐贼。僧问。如何是佛。师曰。眉分八
字眼似流星。僧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
一棒一条痕。僧云。大众證明学人礼谢。师呵
呵大笑。僧礼拜起以左手画一圆相。师以拂
子穿向右边。僧以右手画一圆相。师以拂子
穿向左边。僧以两手画圆相托呈。师以拂子
画一画曰。三十年来未曾逢沩仰子孙。今日
却遇著个踏土墼汉。还更有问话者么。良久
无问。师乃曰。问也无穷答也无尽。问答去来
于道转远。何故况为此事。直饶棒头荐得不
是丈夫。喝下承当未为达士。那堪更向言中
取则句里驰求。语路尖新机锋捷疾。如斯见
解尽是埋没宗旨玷污先贤。于吾祖道何曾
梦见。只如我佛如来临般涅槃。乃云。吾有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嘱摩诃大迦叶。迦叶
遂付阿难。洎商那和修鞠多大士诸祖相继。
至于达磨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
字语言。岂不是先圣方便之道。自是当人不
信却自迷头认影。奔逐狂途致使伶俜流浪
生死。禅德。若能一念回光返照。向自己脚跟
下褥剥究竟将来。可谓洞门溪开楼阁重重。
十方普现海会齐彰。便乃凡圣贤愚山河大
地以海印三昧一印印定。更无纤毫透漏。山
僧如是举唱。若是众中有本色衲僧。闻之实
为掩耳而归笑破他口。大众且道。本色衲僧
门下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天际雪埋千尺
石。洞门冻折数株松。又一日升堂。僧问。黄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8b 页 T51-056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568.png)
僧打退鼓。僧礼拜。师曰。龙头蛇尾又问。临
济栽松即不问。百丈开田事若何。师曰。深著
锄头。僧云。古人犹在。师曰。更添锄头。僧礼
拜。师击禅床一下。乃顾视大众曰。青山重叠
叠绿水响潺潺。遂拈拄杖曰。未到悬崖处抬
头仔细看。卓拄杖而起。又曰。宝峰高峻人罕
到。岩前雪压枯松倒。岭前岭后野猿啼。一条
古路清风扫。禅德。虽然如是。且道山僧拄杖
子长多少。遂拈起曰。长者随长使短者随短
用。卓一下。又上堂良久顾视大众曰。石门巇
崄铁关牢。举目重重万仞高。无角铁牛冲得
破。毗卢海内作波涛。且道不涉波涛一句作
么生道。良久曰。一句不遑无著问。迄今犹作
野盘僧。下座。师住未期年。六月知事纷争。止
之不可。即谓众曰。领众不肃正坐无德。吾有
愧黄龙。呼维那鸣钟众集叙行脚始末曰。吾
灭后火化以骨石藏普通塔。明生死不离清
众也。言卒而逝。阅世五十有九。坐四十三夏。
门弟子奉师遗诫。茶毗以灵骨入塔。别收舍
利供养。
袁州仰山行伟禅师河朔人也。东京大佛寺
受具。听习圆觉微有所疑。挈囊游方专扣祖
意。至南禅师法席六迁星序。一日扣请寻被
喝出。足拟跨门顿省玄旨。出世仰山道风大
著。上堂。大众会么。古今事掩不得。日用事藏
不得。既藏掩不得则日用现前。且问诸人。现
前作么生参。上堂。大众见么。开眼则普观十
方。合眼则包含万有。不开不合是何模样。还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8c 页 T51-056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568.png)
取模样。莫秖管贪睡。睡时眼见个甚么。若道
不见与死人何别。直饶丹青处士笔头上画
出。青山绿水夹竹桃花。秖是相似模样。设
使石匠锥头钻出群羊走兽。也秖是相似模
样。若是真模样。任是处士石匠无尔下手处。
诸人要见须是著眼始得。良久曰。广则一线
道。狭则一寸半。以拂子击禅床。鼓声才动大
众云臻。诸人上观山僧下觑。上观观个甚么。
下觑觑个甚么。良久曰。对面不相识。上堂。道
不在声色而不离声色。凡一语一默一动一
静隐显纵横无非佛事。日用现前古今凝然
理何差互。师自题其像曰。吾真难貌斑斑驳
驳拟欲安排下笔便错示寂。阇维获五色舍
利骨石栓索句连。塔于寺之东。
吉州仁山隆庆院庆闲禅师福州卓氏子。母
梦胡僧授以明珠吞之而娠。及生白光照室。
幼不近酒胾。年十一弃俗。十七得度。二十遍
参。后谒黄龙于黄檗。龙问。甚处来。师曰。百
丈。曰几时离彼。师曰。正月十三。龙曰。脚跟
好痛与三十棒。师曰。非但三十棒。龙喝曰。许
多时行脚无点气息。师曰。百千诸佛亦乃如
是。曰汝与么来何曾有纤毫到诸佛境界。师
曰。诸佛末必到庆闲境界。龙问。如何是汝生
缘处。师曰。早晨吃白粥。如今又觉饥。问我手
何似佛手。师曰。月下弄琵琶。问我脚何似驴
脚。师曰。鹭鸶立雪非同色。龙嗟咨而视曰。汝
剃除须发当为何事。师曰。秖要无事。曰与
么则数声清磬是非外。一个闲人天地间也。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9a 页 T51-056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569.png)
得。龙曰。此间有辨上座者汝著精彩。师曰。他
有甚长处。曰他拊汝背一下又如何。师曰。作
甚么。曰他展两手。师曰。甚处学这虚头来。龙
大笑。师却展两手。龙喝之。又问。𢤱𢤱松松两
人共一碗作么生会。师曰。百杂碎。曰尽大
地是个须弥山。撮来掌中汝又作么生会。师
曰。两重公案。曰这里从汝胡言汉语。若到同
安如何过得。时英邵武在同安作首座。师欲
往见之。师曰。渠也须到这个田地始得。曰忽
被渠指火炉。曰这个是黑漆火炉。那个是黑
漆香卓。甚处是不到处。师曰庆闲而前且从
恁么说话。若是别人笑和尚去。龙拍一拍。师
便喝。明日同看僧堂。曰好僧堂。师曰。极好工
夫。曰好在甚处。师曰。一梁拄一柱。曰此未是
好处。师曰。和尚又作么生。龙以手指曰。这柱
得与么圆。那枋得与么匾。师曰。人天大善知
识须是和尚始得。即趋去。明日侍立。龙问。得
坐披衣向后如何施设。师曰。遇方即方遇圆
即圆。曰汝与么说话犹带唇齿在。师曰。庆闲
即与么和尚作么生。曰近前来与汝说。师拊
掌曰。三十年用底今朝捉败。龙大笑曰。一等
是精灵。师拂袖而去。由是学者争归之。庐
陵太守张公鉴请居隆庆僧问。铺席新开不
可放过。师曰。记取话头。曰请师高著眼。师
曰。蹉过了也。室中垂问曰。祖师心印篆作何
文。诸佛本源深之多少。又曰。十二时中上来
下去开单展钵。此是五蕴败坏之身。那个是
清净法身。又曰。不用指东画西。实地上道将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9b 页 T51-056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569.png)
恩力。又曰。鱼行水浊鸟飞毛落。亮座主一入
西山。为甚么杳无消息。师居隆庆未期年。钟
陵太守王公韶请居龙泉。不逾年以病求去。
庐陵道俗舟载而归。居隆庆之东堂事之益
笃。元丰四年三月七日将示寂。遗偈曰。露质
浮世。奄质浮灭。五十三岁。六七八月。南岳天
台。松风涧雪。珍重知音。红炉优钵。泊然坐
逝。俾画工就写其真。首忽自举次日仍平视。
阇维日云起风作飞瓦折木。烟气所至东西
南北四十里。凡草木沙砾之间皆得舍利如
金色。计其所获几数斛。阅世五十五。坐夏三
十六。初苏子由欲为作记而疑其事。方卧痁
梦有呵者曰。闲师事何疑哉。疑即病矣。子由
梦中作数百言。其铭略曰。稽首三界尊。闲师
不止此。悯世狭劣故。聊示其小者。子由其知
言哉。
潭州云盖守智禅师剑州陈氏子。游方至豫
章大宁。时法昌遇禅师韬藏西山。师闻其饱
参即之。昌问曰。汝何所来。师曰。大宁。又问。
三门夜来倒汝知么。师愕然曰。不知。昌曰。吴
中石佛大有人不曾得见师惘然即展拜。昌
使谒翠岩真禅师。虽久之无省。且不舍寸阴。
及谒黄龙于积翠始尽所疑。后首众石霜遂
开法。道吾徙云盖。僧问。有一无弦琴。不是世
间木。今朝负上来。请师弹一曲。师拊膝一下。
僧云。金风飒飒和清韵。请师方便再垂音。师
曰。陜府出铁牛。上堂。紧鞘离水靴。踏破湖湘
月。手把铁蒺藜。打碎龙虎穴。翻身倒上树。始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9c 页 T51-056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569.png)
日高山看钓鱼。步行骑马失却驴。有人拾得
骆驼去。重赏千金一也无。若向这里荐得不
著还草鞋钱。上堂举。赵州问僧。向甚么处去。
曰摘茶去。州曰闲。师曰。道著不著何处摸索。
背后龙鳞面前驴脚。翻身筋斗孤云野鹤。阿
呵呵。示众。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
见。虽然先德恁么道。且作个模子搭却。若
也出不得秖抱得古人底。若也出得方有少
分相应。云盖则不然。骑骏马绕须弥。过山寻
蚁迹。能有几人知。师居院之东堂。政和辛卯
死心谢事黄龙。由湖南入山奉觐日已夕矣。
侍僧通谒。师曳履且行且语曰。将烛来看
其面目。何似生而致名喧宇宙。死心亦绝叫
把近前来。我要照是真师叔是假师叔。师即
当胸驱一拳。死心曰。却是真个遂作礼。宾主
相得欢甚。及死心复领黄龙。至政和甲午示
寂。时师住开福得讣上堂。法门不幸法幢摧。
五蕴山中化作灰。昨夜泥牛通一线。黄龙从
此入轮回。
福州玄沙合文明慧禅师。僧问。如何是道。师
曰。私通车马。僧进一步。师曰。官不容针。
瑞州黄檗惟胜真觉禅师潼川罗氏子。居讲
聚时偶以扇勒窗棂有声。忽忆教中道。十方
俱击鼓十处一时闻。因大悟白本讲。讲令参
问。师径往黄龙。后因瑞州太守委龙遴选黄
檗主人。龙集众垂语曰。钟楼上念赞。床脚下
种菜。若人道得乃往住持。师出答曰。猛虎当
路坐。龙大悦遂令师往。由是诸方宗仰之。上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70a 页 T51-057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570.png)
雪峰毬。此个门庭接上流。若是黄檗即不然。
也无喝。也无棒。亦不推磨。亦不辊毬。前面是
案山背后是主山。塞却尔眼睛拶破尔面门。
于此见得得不退转地。尽未来际不向他求。
若见不得醍醐上味翻成毒药。上堂。寂兮寥
兮蟾蜍皎皎下空谷。宽兮廓兮曦光𦮰𦮰流
四海。曹溪路上剿绝人行。多子塔前骈阗如
市。直饶这里荐得倜傥分明。未是衲僧活计。
大丈夫汉须是向黑暗狱中敲枷打锁。饿鬼
队里放火夺浆。推倒慈氏楼。折却空王殿。灵
苗瑞草和根扷。满地从教荆棘生。
洪州百丈元肃禅师上堂。僧问。祖意西来谁
家嫡嗣。师曰。面南观北斗。僧云。黄龙密印亲
传得。百丈今朝一派流。曰听事不真唤钟作
瓮。僧云。人天有赖。师曰。七穿八穴。问祖意
西来愿垂开示。师曰。泥牛吞巨浪。僧云。中下
之机如何体究。师曰。木马践红尘。僧云。恁么
则法轮再转祖道重光。师曰。土上加泥。乃曰。
文殊在诸人眼睫上放光。普贤在脚跟下走
过。且道观音大士在什么处行履。夜闻风水
响。日听岭猿啼。又谓众曰。春去秋来始复终。
花开花落几时穷。唯馀林下探玄者。了得无
常性自通。复曰。亘古迈今包天括地。岂去来
之所易。何新旧之能迁。岭梅发泄岸柳含烟。
荣衰互换前后交参。诸禅者会么。法尔非尔。
不然而然。又曰。动则应用无穷。静则虚明寥
廓。动静无二物我如如。出家人到这里阿谁
无分。虽然如是。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70b 页 T51-057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570.png)
潭州大沩怀秀禅师信州应氏子。僧问。昔日
沩山水牯牛。自从放去绝踪由。今朝幸遇师
登座。未审时人何处求。师曰。不得犯人苗稼
曰。恁么则头角已分明。师曰。空把山童赠铁
鞭。
南岳福严慈感禅师潼川杜氏子。上堂。古佛
心祇如今。若不会若沈吟。秋雨微微秋风飒
飒。乍此乍彼若为酬答。沙岸芦花青黄交杂。
禅者何依。良久曰。剳。
续传灯录卷第十五
** 续传灯录卷第十六目录
大鉴下第十三世
*
黄龙慧南禅师法嗣下五十九人
* 石霜琳禅师
* 开元子琦禅师
* 上蓝顺禅师
* 三祖法宗禅师
* 四祖法演禅师
* 五祖晓常禅师
* 佛印宣明禅师
* 灵岩重确禅师
* 大沩颖诠禅师
* 九棕法明禅师
* 廉泉昙秀禅师
* 灵鹫慧觉禅师
* 兴化法澄禅师
* 花药元恭禅师
* 兴国契雅禅师
* 宝盖子勤禅师
* 云峰道圆禅师
* 延庆洪准禅师
* 胜业惟亨禅师
* 登云超及禅师
* 积翠永庵主
* 灵隐德滋禅师
* 东林常总禅师
* 保宁圆玑禅师
* 云居元佑禅师
* 报本慧元禅师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70c 页 T51-057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570.png)
* 清隐清源禅师
* 禾山德普禅师
* 慧林德逊禅师
* 祐圣法𡨢禅师
* 三角慧泽禅师
* 法轮文昱禅师
* 归宗志芝庵主(已上三十四人见录)
* 隆庆利俨禅师
* 黄龙自庆禅师
* 大光应犀禅师
* 水南智秘禅师
* 升山绍南禅师
* 南华清桂禅师
* 芭蕉仁珂禅师
* 清泉崇雅禅师
* 章法觉信禅师
* 慧日富禅师
* 归宗进首座
* 涌泉以禅师
* 石鼓洞珠禅师
* 金粟慧英禅师
* 宝胜澄甫禅师
* 慧日普觉禅师
* 西峰正信禅师
* 普宁惠因禅师
* 翠岩宝赟禅师
* 鹅湖崇坚禅师
* 云门希晏禅师
* 吉祥有臻禅师
* 乾明超莹禅师
* 景德本隆禅师
* 云顶清泰禅师(已上二十五人无录)
慧林若冲禅师法嗣八人
* 华严智明禅师
* 永泰智航禅师
* 寿圣子邦禅师
* 广福昙章禅师
* 扬州石塔戒禅师(已上五人见录)
* 福昌义端禅师
* 景德元泰禅师
* 白鹿仲豫禅师(已上三人无录)
瑞岩子鸿禅师法嗣六人
* 佛窟可英禅师
* 岳林昙振禅师(已上二人见录)
* 中竺禅慧禅师
* 景德嵩禅师
* 资圣本禅师
* 寿圣文谅禅师(已上四人无录)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71a 页 T51-057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571.png)
* 祖印善丕禅师
* 元丰清满禅师
* 善胜真悟禅师
* 定慧法本禅师(已上四人见录)
* 洞山仙禅师
* 义安慧深禅师(已上二人无录)
三祖冲会禅师法嗣二人
* 临安居润禅师(一人见录)
* 甘露明广禅师(一人无录)
续传灯录卷第十六目录(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