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55a 页
续传灯录卷第十四
** 大鉴下第十三世
** 东京慧林圆照宗本禅师法嗣
东京法云大通善本禅师。姓董氏其先家于
太康仲舒村。师之父祖皆官颖遂为颖州人
母初无子祷于佛像前。誓曰得子必以事佛。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55b 页 T51-0555.png

清修。然无仕官意。遂辟谷学道。家贫隐于
笔工。气刚不屈终日沈默。嘉祐八年至京师
籍名显圣地藏院。试所习为大僧。其师圆成
律师惠楫者语人云。本他日当是海内名。因
使听习毗尼随喜法华。夜梦童子如世所画
善财者合掌道而南。既觉曰。诸圣加被我矣。
其欲我南询诸友乎。时圆照禅师道振吴中。
师造姑苏谒之于瑞光默契宗旨。服勤五年
尽得其要。其整顿提撕之纲研练差别之智。
纵横卷舒度越前规。一时流辈无出其右。圆
照倚之以大其家。元丰七年春绝九江游淮
山遍礼祖塔。眷浮山岩丛之胜有终焉之志。
遂居大寂岩。久之出世于婺州双林。浙东道
俗追崇至。谓傅大士复生。移住钱塘浮慈继
圆照之后。食堂日千馀口仰给于檀施。以师
法名与圆照同下字。时号圆照为大本。以师
为小本焉。
神宗闻其名 诏住京师法云寺。赐号大通
禅师。又继圜通秀之后。师玉立孤峻俨临清
众。如万山环天柱让其高寒。然精粗与众共。
未尝以言狗物以色假人。王公贵人施舍日
填门。厦屋万础涂金缕碧。如地涌宝坊。凡八
年请于朝。愿归老于西湖之上。诏可。遂东还
庵于龙山崇德。师凡三住大刹。道化尘俗缁
素蚁慕。尝示众曰。上士听法以神。中士听
法以心。下士听法以耳。且道更有一人来将
什么听。乃拈拄杖卓禅床一下曰。高也著低
也著。落落圆音遍寥廓。十方内外更无他。不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55c 页 T51-0555.png

说法案山听。案山主山一时说。且道将什么
听。诸人若也善听。三世诸佛所说妙法皆悉
现前。还有么。铁锤无孔犹间事。笑杀毗耶老
古锥。又曰。衲僧见处逆顺难该。翛然独往应
物还来。或高栖于世表。或抗迹于尘埃。把
定则冰生水面。放行则锦上花开。卢老不知
何处去。白云影里笑咍咍。喝一喝下座。又曰。
花心未放柳眼初开。雁回呜咽之声。水泻潺
湲之响。森罗举唱法尔。常规更言缚脱同源。
大似龙头蛇尾。又上堂良久曰。会么。祖佛妙
旨秖在目前。慧日峰。前云生足下。湖澄浪阔
迥接遥天。晚唱渔舟。夜泛蒹葭之月欢游画
舫。时闻丝竹之音。更说闻声悟道见色明心。
大似抛却甜桃树寻山摘醋梨。下座。师住庵
杜门却扫与世相忘者又十年。独与衲子思
慧。居士大夫想其高风愿见而不可得。大观
三年十二月甲子屈三指。谓左右。曰。止有三
日。已而果殁。有异禽翔鸣于庭而去。塔全身
于上方。师平居作止直视不瞬。临众三十年
未尝笑。及间居时抵掌笑语。或问其故。师曰。
不庄敬无以莅众。吾昔为丛林故强行之。非
性实然也。所至见画佛菩萨行立之像不敢
坐。伊蒲塞馔以鱼胾名者皆不食。其真诚敬
事防心离过类如此。及其升堂演唱。则左右
顾如象王旋回。学者多因此悟入。其将终之
夕。越僧数人梦师归兜率天云。
舒州投子證悟脩颙禅师。姓梁氏晋州赵城
人。幼不拜神祠不受书训。常曰。当为人天师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56a 页 T51-0556.png

法席参扣宗旨。因举。无著问天亲。弥勒说什
么法。云说这个法。忽如有省晨夕参叩。一日
因登溷捺倒打破水瓶有省。作颂曰。这一交
这一交。万两黄金也合消。头上笠腰下包。清
风明月杖头挑。于是名声蔼然。遂出世说法。
初住寿州资寿。历迁数大刹。住西京少林迁
招提。又迁舒州投子。道誉愈播。丛林同号。曰
颙华严。升堂。有僧才出。师曰错。云什么处是
错。师曰。不信道。问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为甚
么赵州三等接人。师曰。入水见长人。云争奈
学人未会。师曰。唤不回头争奈何。问如何
是祖祖相传底心。师曰。三星绕月宫。云便恁
么去时如何。师曰。伯乐暂垂鞭驽骀誇八骏。
问如何是第一义。师曰。百杂碎。乃曰。楞伽峰
顶谁能措足。少室岩前水泄不通。正当恁么
时黄头老子张得口。碧眼胡僧开得眼。虽然
如是事无一向。先圣幸有第二义门。足可共
诸人东说西话。所以道。春生夏长秋落冬枯。
四时迁改轮转长途。愚者心生彼此。达者一
味无殊。良久曰。陜府铁牛吞大像。嘉州佛向
藕丝藏。又曰。春风鸣古木。晓雾锁寒波。头头
皆显露。显露亦殽讹。看看直下是怎。奈何
明眼汉没臼窠。吐不得嚼不破。喝一喝下座。
又曰。巍巍少室永镇群峰。有时云中捧出。有
时雾罩无踪。有时突在目前。有口道不得。被
人唤作壁观胡僧。诸仁者。作么生免得此过。
休休不如且持课。良久曰。一元和二弥陀三
释迦。自馀是什么碗脱丘参。又曰。露滴庭莎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56b 页 T51-0556.png

涛。于此荐得与诸人截断众流。若也未然不
免随波逐浪。譬如河中水。湍流竞奔逝。各各
不相知。诸法亦如是。遂拈拄杖曰。拄杖子是
诸法是相知不相知。若相知早被知缚。若不
相知凭何指注。卓一下曰。知之一字众妙之
门。复曰。错下座。富郑公素慕宗风。初于少林
见之值升座。以目左右顾视大众。公因有省。
及晚年致政居洛。重师道渴思扣问。遂请住
招提。伺师入境躬出迓之。临登车司马温公
适至问。相公何往。郑公云。接新招提颙禅师。
温公云。某亦同去。于是联鏕出郭候于邮亭。
久之忽见数十夫荷担问之。荷担者应云。招
提和尚行李。温公遂索马先归。郑公云。要见
华严何故先返。温公云。已见他了遂先还。公
独候之。既至益加敬重。因迎居后苑晨夕参
叩。富公每有谈论。师辄以为非。而公说理未
已。师一日谓富公曰。待得山僧竖点头即是
也。自是公有所言。师辄摇首未曾有所答。忽
一日中夜公忽省彻遽往叩门。师已闭关而
寝。闻其声即呼曰。相公且喜大事了毕。夜深
更不启关晨朝相见。至晓往见之。师遥见公
来。未交一谈已点头矣。富公喜甚。时圜照方
奉诏住慧林。公以诗寄谢曰。因见颙师悟入
深。夤缘传得老师心。东南谩说江山远。目对
灵光与妙音。
润州金山法印善宁禅师江州人。受业于甘
露寺。至圆照禅师法席。师资机感缘如夙契。
戮力赞弼以扬法化。出世万寿规矩严肃。躬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56c 页 T51-0556.png

龙潭也恁么道。未审和尚作么生道。师曰。手
握白玉鞭。骊珠尽击碎。云退身有分。师曰。知
过必改。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秤尾无
星。云未审此意如何。师曰。斗方有底。云如何
是佛。师曰。眉如初月眼似流星。云如何是法。
师曰。义列交罗星分大野。云如何是僧。师曰。
古貌棱层。丈夫意气。问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今朝选佛场开请师方便。师曰。文不加点。云
可谓古今罕闻。师曰。且道是什么题目。僧拟
议。师便打。乃顾视左右曰。古人道。在眼曰
见。在耳曰闻。在鼻嗅香。在舌谈论。在身觉
触。在意攀缘。虽然如是。秖见锥头利。不见凿
头方。若是万寿即不然。有眼觑不见。有耳听
不闻。有鼻不知香。有舌无谈论。有身不觉触。
有意不攀缘。一念相应六根解脱。敢问诸禅
德。且道与前来是同是别。莫有具眼衲僧出
来通个消息。若无复为诸人重重注破。放开
则私通车马。捏聚则高下不存。若是惯战作
家。一任是非贬剥。又曰。撮玄机于掌上。挂古
鉴于台前。有何妖孽谁敢当禦。可谓昭昭法
界自他而境智全收。历历真源彼此而圣凡俱
寂。以此而推。僧堂佛殿对现色身。厨库三门
共扬斯事。但请拗折拄杖向目前参取。又曰。
若也谈禅说道。便见有生有灭。更乃举扬古
今。大似不观时节。昨夜风雨潇潇。今朝顿除
烦热。到此善能参详。达磨迷是不别。又曰。尽
大地未尝有一人真正举扬宗教。若有一人。
举扬宗教。尽大地人并须铓锋结舌。莫是教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57a 页 T51-0557.png

如萤火烧须弥山。经尘沙劫终不能著。殊不
知古圣垂示秖要后人眼正。眼正达者实谓
古今罕闻。光前绝后。放行言言见谛句句明
宗。收来眼眼从方明明侧立。向什么处见古
人。良久曰。须知海岳归明主。未信乾坤别有
天。
睦州广灵佛印希祖禅师。处州周氏子。上堂
曰。灵光鉴彻物我全收。照体独存前后俱绝。
由是无为变化应量千差。托质殊分混同一
性。故我元首明哉股肱良哉。法以时遇道在
中兴。建大法幢作大佛事。足可称扬。所以正
观绝迹名相互分。寂听非闻圆音普应。霜钟
露鼓主伴交参。宝殿琼楼听说斯显。六街三
市遍处庄严。柳陌花衢寅昏佛事。圣凡交会
士庶锵锵。帝网圆融虚明互照。何必南方
独迈遍扣诸门历涉艰辛。是非未决。而今重
重华藏无尽法门。触目见成何须拟议。然虽
如是钝置祖风。良久曰。九年少室谁知已。一
句流通万古传。又示众曰。严陵台畔七里滩
头。直须钓鳌钓鲸。岂止摝虾摝蚬。随流放旷
任性浮沈。停舟月上波心。举棹沤生水面。敢
问大众。不触波澜一句作么生会。良久曰。时
人秖看丝纶上。不见芦花对蓼江。
寿州资寿圆澄岩禅师。僧问。大藏教中还有
奇特事也无。师曰。秖恐汝不信。云如何即是。
师曰。黑底是墨黄底是纸。曰谢师答话。师曰。
领取钩头意。莫认定盘星。乃曰。云生谷口月
满长川。樵父斫深园。渔翁钓沙岛。到这里便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57b 页 T51-0557.png

堂问取圣僧去。下座。又曰。乾坤肃静海晏河
清。风不鸣条雨不破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这个是世间法。作么生是佛法。良久曰。欲得
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珍重。又上堂。
良久曰。宗乘妙诀即今为说。山高水深寒风
凛冽。祖师西来道个休歇。敢问诸人。作么生
是休歇处。还会么。寒则围炉座。闲时任性
眠。
太平州隐静守俨禅师。僧问。摩腾入汉藏教
分明。达磨西来有何意旨。师曰。我法妙难思。
龙天尽归向。云未审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
曰。两彩一赛。云一言归有道万象自无心。师
曰。犹较些子。问达磨大士相逢如何话会。师
曰。罕遇作家。云若非朝宰知音。和尚焉肯拈
出。师曰。金锤影动宝剑光寒。乃曰。春云春雨
万物敷荣。暖日和风岩花竞秀。青山叠叠涧
水澄澄。达磨迷逢切忌说破。复曰。若人点捡
得出。山僧今日话堕。以拄杖击禅床下座。又
曰。一法不通万缘方透。若也于斯明得。眼睛
穿过铁围山。一口吸尽大海水。乃一喝曰。大
海水已吸尽了也。鱼龙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众中莫有兴运慈悲者么。出来救取龙王。若
也不能气急杀人。虽然如是事无一向。山僧
不免为诸人说道理。不见先圣云。究竟涅槃
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一翳在眼空花遍界。翳
若不消不出门知天下事。翳若消尽始知庵
内人不见庵外事。若能如是方解稳坐。十二
时中一任受用。如或未然。久立珍重。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57c 页 T51-0557.png

秀州本觉法真守一禅师。姓沈氏江阴人。幼慕
空门。圆照居瑞光时遂投出家。更不他游。晨
夕参叩顿悟宗旨。出世说法。僧问。选佛选官
应在。我祖席登科事若何。师曰。大鹏展翼天
衢遥。巨鳌转身海水窄。僧云。夫子家声遗旧
业。法王基绪得中兴。师曰。后五日看。僧云。且
道昔日今时是同是别。师曰。一言已出。问春
气已随红雨散。薰风初度绿阴凉。学人借问
西来意。乞师方便为敷扬。师曰。分明举似大
众。云可谓一句截流万机顿削。师曰。筑著磕
著作么生道。云落落清规今古同。相逢会有
知音举。师曰。不妨伶利。问离群狮子踞地全
威。不露爪牙愿闻哮吼。师曰。大家著力。云当
年卢老曾饶舌。今日亲闻第一机。师曰。脚根
下事作么生。云宝杖拨开千圣眼。当场辨取
火中莲。师曰。果然作家。乃曰。此一法印非有
所传。旷劫佩持不从人得。包六虚而无外。浑
十世以同时。全提则佛祖踪沈。放下则圣凡
交起。昭昭日用森罗顿现于灵光。荡荡目前
彼此无分于实际。虽廓然泯迹。流通于无量
义门。阒尔无依。迥超于一切智地。非文字相
离见闻缘。诸乘由是莫能诠。列祖于斯提不
起。此日人天既集不可徒然。略于建化门中
普示诸人。各请端心正视。乃顾左右曰。还见
么。若恁么承当得。便乃机衡在握同归阃外
之权。刹海澄波共助寰中之化。珍重。又曰。诸
人知有道不得。山僧道得不知有。且道此两
语是一理是二义。若人定当得出。许尔顶门
眼正参。又曰。本分相见不在如何。撩起便行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58a 页 T51-0558.png

乃说妙谈玄。不当宗门苗裔。山僧恁么道已
是雪上加霜。汝等诸人。更拟觅个什么。以拄
杖一时趁下。
润州甘露传祖仲宣禅师上堂曰。建立宗乘
群魔屏迹。播扬大事三藏忘言。况阿逸多未
离兜率。黄面老已灭拘尸。大唐国里无禅师。
天下衲僧味糟粕。众中莫有英灵衲子变豹
作家出来。掀倒禅床喝散大众。岂不快哉。良
久曰。瑞兽藏头角。珍禽惜羽毛。又曰。雨过山
青云横水碧。宝陀岩上瑞草将敷。王舍城中
幽花欲绽。空生宴坐帝释奔驰。彼此一时今
古曷异。良久曰。万般施设不如常。又曰。住住
百千妙门同归一路。青山常在知识难逢。争
如识取主人公。高声召云。主人公。复曰。今日
自买自卖。又上堂顾视曰。杨子江心无风起
浪。石公山畔平地骨堆。会得左右逢原。争似
寂然不动。良久曰。堪笑寒山忘却归。十年不
识来时道。
福州太平守恩禅师。本州福清人姓丘氏。自
圆照得法。初出世住地藏迁太平。上堂。竖起
拳复开曰。或时为拳或时为掌。若遇衲僧有
功者赏。遂放下曰。直是土旷人稀相逢者少。
又曰。雨后鸠鸣山前麦熟。何处牧童儿骑牛
笑相逐。更把短笛横。风前一两曲。参。又曰云
岩弄师子。普化打筋斗。丛林将为向上关。未
免笑破衲僧。口休休没来由。却是象骨古锥
能辊毬。又上堂。拈拄杖击禅床一下曰。有
智若闻则能信解。无智疑悔则为永失。三十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58b 页 T51-0558.png

问。如何是古佛心。师曰。莺啼处处同。云学人
不会。师曰。牛羊自傍山。问如何是沙门行。师
曰。多虚少实。云和尚何得谩人。师曰。实无讳
处。僧问。庵内人为什么不知庵外事。师曰。却
许阇黎具眼。云久向和尚。师曰。暗中秤绳谁
辨曲直。问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师曰。三日
一风五日一雨。云向上更有事也无。师曰月
明三岛静。樵子太平歌。僧问。如何是本来人。
师曰。皮枯骨瘦。云中下之机如何体悉。师曰。
倒卧横眠。僧云。古佛今佛皆无别理。师曰。更
梦见什么。师乃曰。诸人知处山僧尽知。山僧
知处诸人不知。今日不免布施诸人。良久曰。
头上是天脚下是地。参。
衢州灵曜寺𧦬良佛慈禅师。饶州吴氏子。清
献赵公命开法于越州福果衢州超化海会灵
曜四刹。僧问。三变禅林四回出世。于和尚分
上成得什么边事。师曰。钵盂口向天。曰三十
年来关棙子。而今流落五湖传。师曰。那个是
山僧关棙子。曰一言超影象。不坠古人风。师
曰。惜取眉毛。上堂。不知时分之延促。不知日
月之大小。灰头土面且与么过山僧每遇月
朔。特地斗钉家风。抑扬问答一场笑具。虽然
如是因风撒土借水献花。有个葛藤露布。与
诸人共相解摘看。蓦拈拄杖击香台曰。参堂
去。
真州长芦净照崇信禅师。庐州人姓高氏。十
三依本州承天僧用成为师。二十受具。南游
造杭州净慈圆照禅师法席投机印證。初住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58c 页 T51-0558.png

长安。云如何是道中人。师曰。上座自何来。云
莫秖这个便是也无师曰。碧眼胡僧笑点头。
云毕竟如何。师曰。礼拜了退。上堂曰。凄凉大
野物景萧条。露滴枯枝烟笼远墅。长天极目
列万象以昭然。霜月流辉映千江而普现。如
斯举唱带水拖泥。若也尽令提纲。直须祖佛
侧立。放过一著别有清规。喝一喝。
苏州瑞光真觉守琮禅师。姓顾氏本州人。依
圆照禅师削发。复叩宗乘乃获印可。遂出世
阐扬。僧问作是思惟十方佛现。今思惟了佛
在什么处。师曰。当风一句起自何来。云恁么
则头头撞著弥勒。步步踏著释迦。师曰。西天
与此土不同。乃曰。宗门妙诀岂在多说。一言
括尽便须顿歇。明眼衲僧秖自知。金色头陀
善分别。冬去春来夏酷热。若遇寒山拾得时。
传语丰干莫饶舌。
宣州水西山轲禅师。僧问。我手佛手是同是
别。师曰。人人有分。云任有千般巧。终无两样
风。师曰。且莫错认。问真金须假炉中煅一锤
便成时如何。师曰。切忌道著。僧便喝。师曰。
这漆桶。乃曰。忆得灵山会上末后句。今日举
似诸人。良久曰。会么。任是饮光出来。今日也
无伸处参。又曰。雷声远震广布慈云。甘露才
开普天春色。柳开青眼花吐芳容。鸟噪幽林
鱼游水面。更说迷逢达磨。大似剜肉作疮。若
言法本如斯。正是天然外道。恁么说话傍若
无人。明眼衲僧一任点检。
明州启霞山崇梵慧章禅师。僧问。如何是佛。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59a 页 T51-0559.png

是僧。师曰。方袍圆领。如何是向上事。师曰。
且待别时。云即今便请。师曰。蹉过了也。
越州石佛密印晓通禅师。僧问。如何是石佛。
师曰。头戴天脚踏地。云向上更有事也无。师
曰。任经霜与雪。不改旧时容。乃曰。至道冲虚
万物何宰。真空绝迹法界如如。若能对境无
心触目无非是道。良久乃曰。昼夜舒光照有
无。痴人唤作波罗蜜。参。
处州南明仁寿善通禅师。僧问。如何是南明
境。师曰。泉飞一带雪。峰出半天云。如何是境
中人。师曰。策筇看鹤舞。坐石见云归。问如何
是祖师西来意。师曰。登山千里月。度海一帆
风。云未审意旨如何。师曰。言前有路句下无
私。问龙未出洞时如何。师曰。佛眼觑不见。出
洞后如何。师曰。兴云吐雾。
杭州西湖妙慧文义禅师上堂曰。随机设化
大阐宗风。截断众流不留朕迹。入一乘之阃
域。践向上之玄关。方便门开分明看取。喝一
喝。又曰。会么。已被热谩了也。今早起来无教
可说。下床著鞋后架洗面。堂内展钵吃粥。粥
后打睡。睡起吃茶。见客相唤。斋时吃饭。日日
相似。有什么过。然虽如是。更有一般令我笑。
金刚倒地一堆泥。拍禅床下坐。
西京韶山杲禅师。僧问。祖意西来未审传个
什么。师拈起拄杖。僧云。恁么则心外有法也。
师曰。心内心外即且置。汝唤什么作法。僧曰。
天台楖𣗖。师曰。也是第二月。乃曰。七月孟秋
犹热。古往今来时节。若在佛法商量。正是弄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59b 页 T51-0559.png

总不如斯。敢保老兄未彻。如来言祖师诀。无
孔铁锤重下楔。自家心地乱如麻。却把指头
唤作月。莫思量休解说。千年枯骨休咬齧。从
他兔走与乌飞。饥来吃饭困来歇。
东京净因佛日惟岳禅师。福州长溪人姓陈
氏。七岁投西林院彻上人出家。遍扣知识。参
圆照禅师。因侍立次闻举劫火洞然因缘。豁
然有省。给侍久之出世常州承天。迁东京华
严。复迁净因。开堂日 哲宗皇帝遣中使降
香。师登座问答罢。乃曰。此个法门不在筌蹄。
岂干问答。直饶尽十方刹土抹为微尘。一一
微尘尽为衲僧。各如满慈鹙子。穷天玄辩竭
世枢机。到这里一点用不著。何以故。生佛圆
融自能平等。人人鼻孔辽天。各各壁立千仞。
盖不知真随妄转法逐缘迁。自昧灵光枉投
异趣。所以破有法王运无缘慈。驾三乘舟楫
渡五姓波澜翻恋。澄潭月影静夜钟声。故使
怀州牛吃禾庐陵米价长。又不免劳初祖达
磨逗器支那。教外菱花不磨砖镜。衣中骊颔
不数他珍。未挂古帆见成公案。由是悟取无
悟底面目。迷是不迷底乡关。三际无私十方
同畅。自家田地枯木生枝。古庙香炉寒灰再
焰。莫不一切语言文字。资生产业皆与实相
不相违背。若然者无影树下合同船渔翁鼓
舞。中有黄金充一国。野老讴歌共乐升平同
跻寿域。自是天长地久海晏河清。且道共乐
升平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罗浮打鼓韶州
舞。久立珍重。建中靖国元年 皇太后上仙。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59c 页 T51-0559.png

率土之土莫非王土。且道此一办香产何乡
土。若也道得。白石有消日。氤氲无尽年。尽虚
空遍法界为云为盖应现无穷。上荐仙游径
生佛国乃敷坐(问答不录)师乃曰。最初说法者不
知末后句。末后说法者不知最初句。最初句
适来慧林禅师已为诸人说了也。说则说了。
末后句且如何说。若约三乘十二分教。偏圆
顿渐半满一音。不免执指为月入海算沙。直
似澄潭月影后夜钟声。随扣击以发音。逐波
澜而不散。犹是生死岸头事。故乃菩提达磨
观象神州有大乘器。所以泛杯千顷浪。登陟
万重山。首造于梁。梁以果因有为之法而垂
问。达磨揭圣谛第一义而奉答。梁主未契。遂
之嵩少。九年面壁不立文字迥出三乘。直指
人心见性成佛。当时神光二祖立云断臂得
髓明心。一花五叶结果自成。六代传衣后人
得道。自此东华方信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中下随根迷悟相半。信知此事非大根大器
不能领悟。何以故。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
觉知。便乃火聚当岐铁山在路。自然少室峰
前壁立千仞。曹溪路上水泄不通。于其中间
祖风不无凌迟。颓纲亦将委地。虽然如是法
无定相。道假时彰建大法幢演大法义。兴此
一大事因缘。利乐有情不在他时。须际会千
佛前后知之。今日幸遇大圣人出现于世。广
大流布廓周沙界。实千载之一遇。至若尧舜
禹汤端拱垂衣。无为之化不为不至。若乃开
方便门 示真实相。十方嘉会四聚同延。辟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0a 页 T51-0560.png

时而语。何谓也。释提桓因与善现发明般若
唯止真空。波斯匿王为庆喜特指不迁犹存
俗谛。惟此教外别传向上一著彰显当今。岂
非希有之缘应在震旦。然溪山各异云月是
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方知此事无古无今
无彼无此。高而无上广不可极。渊而无下深
不可测。毛吞巨海芥纳须弥。在天同天在人
同人。在天则为日为月为照为明。在人则为
君为臣为忠为孝。以此而推。百亿日月百亿
须弥山百亿四大海。根身器界情与无情同
一体性。莫不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
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其能会万物于自己
者。其唯圣人。由是灯灯续焰叶叶相承。百千
世月点慧灯光融三界。十万里星排祖[干-木+禾]凉
荫四生。是知法轮再转于支那。帝日长辉于
震旦。始然者法无大小物无适莫。皆被其光
皆蒙其泽。以至草木禽鱼无远不及。秖如舍
卫国王。欲往灵山见佛敕诸臣僚。山河大地
草木丛林须同去见。若一草一木不去。吾则
不得见佛。大众秖今乾坤之内宇宙之间山
河大地草木丛林。去亦不去来亦不来。湛湛
无私巍巍不动。乃文乃武乃禅乃律。同在九
重天上慈德殿前同时见佛。诸仁者见则不
无。且作么生见。良久曰。重瞳日月明无尽。隆
准山河秀有馀 皇情愉怿赐号佛日禅师。初
神宗阐大相国寺为六禅。圆照首膺诏旨。
至师复承恩遇丛林增光焉。
明州天童可齐禅师。姓应氏台州人。依天台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0b 页 T51-0560.png

慧光圆照禅师法席开悟。众请住安乐山。晚
迁天童。僧问。宝华王座今日师登。祖意西来
如何垂示。师曰。华开岩畔千枝秀。云便是和
尚为人处也无。师曰。水泻檐前一样清。僧云。
空生不解岩前坐。惹得天花动地来。师曰。笑
破他人口。云时来云散后不见别山高。师曰。
吽吽。问如何是道。师曰。踏不著。云踏著后如
何。师曰。七穿八穴。乃曰。一问一答一拶一
掠。千眼顿开澄潭皎月。随机施设纵夺临时。
纵之则句句攒花簇锦。处处释迦道场。夺之
则一法不留千圣绝迹。虽然如是。须知有向
上一窍。还会么。良久曰。莫谓春残花落尽。峰
前昨夜一枝开。
苏州万寿普勤禅师上堂曰。物外无堪老便
休。乾城梦质两悠悠。如何幻事来相逼。却使
闲身不自由。然则出家之士利物为初。禀先
祖之洪规。续慧灯于千古。一心妙法号总持
门。得之者不立阶梯顿齐诸圣。失之者尘劫
不复徒自劳形。或得失两忘凡圣情尽。正当
恁么时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敢问诸禅德。
毕竟是什么。若向这里倜傥分明。便能独步
大方横身三界。握金刚宝剑破生死魔军。良
久曰。劄。
明州香山正觉延泳禅师。僧问。祖意西来即
不问。和尚家风事若何。师曰。眼深鼻大。云学
人便恁么履践时如何。师曰。臂长袖短。乃曰。
心随境现境逐心生。心境两忘是个什么。拈
起拄杖曰。且道这个甚处得来。若道是拄杖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0c 页 T51-0560.png

不是一时拈却。且骑拄杖出三门去也。
明州雪窦法藏守卓禅师示众曰。好大众。龙
种上尊王佛为诸人现银色世界。琼林玉宇
刹刹交光。宝殿银城光辉相映。又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色空空色休拟议。空色色空成智
慧。耳闻眼见遍河沙。尽是如来真实地。不得
已向诸人道。生是苦受是业灭可證道可修。
以四谛十二因缘。知苦断集證灭修道。复曰。
有生可知有业可断有灭可證有道可修皆谤
佛。谤佛尽同魔说。正当恁么时且道作么生
会。雪窦不免与诸人说破。千峰积寒雪。万径
人踪绝。坏衲拥枯槎。是说如何说。喝一喝。又
曰阳回几次到新冬。坏衲炉寒也不穷。白鸟
静驰天外影。红颜偷过耳边风。是非未起名
何在。物我兼忘景自空。记取云岩岩上语。莫
教辜负主人翁。喝一喝。僧问。如何是宾中主。
师曰。进前无路。云如何是主中宾。师曰。退不
容身。云如何是宾中宾。师曰。对面是何人。云
如何是主中主。师曰。有理无说处。云宾主已
蒙师指示。向上宗乘事若何。师曰。仰面贪看
鸟回头错应人。
湖州报本常利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大人
相。师曰。披毛戴角。云学人不会。师曰。紫磨
金容。问如何得作佛去。师曰。烦恼里荐取。云
如何得离烦恼。师曰。对面菩提。问如何是无
相佛。师曰。影临四海。云如何是有相佛。师
曰。体绝毫釐。云毕竟是有是无。师曰。常忆当
年寻海客。一声羌笛过山西。云和尚不近道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1a 页 T51-0561.png

曰。照。云磨后如何。师曰黑。云既是磨后为什
么黑。师曰。为汝要磨。问如何是无为。师曰。
有作。云如何是有作。师曰。无为。僧拟议。师
曰。漆桶这里不是无为。乃曰。今日月望打个
糊饼供养大众。拈拄杖作圆相曰。还识此饼
么。不但供养一人。百千万亿人秖是一个。细
嚼饱餐不得咬破。然虽如是切忌面生参。又
曰。大众有一人无形无相无学无名。不动人
情能为变化。该罗群象洞摄大千。截生死流
踞涅槃岸。或诸菩萨乃至非人见今坐断毗
卢。直至一生补处。还识此人么。若识得伊共
为洪范。若不识伊常为冤对。快识取好。
睦州资福道芳禅师。僧问。德山临济以棒喝
接人。和尚出世将何垂示。师曰。山僧无气力。
云和尚岂无方便。师曰。大众笑尔。有僧出礼
拜起云。请师答话。师曰。蹉过了也。云甚处是
蹉过。师曰。五里复五里。乃曰。秋风清秋水
渌。白露立寒沙。秋蝉噪幽谷。金风扇白蘋。玉
露滋黄菊。流水奏伯牙之琴。凉飙动子猷之
竹。听也听不尽。观也观不足。且作么生会个
佛性义。良久曰。解空不解离声色。爱听孤猿
岭上啼。
安州九𡽀山圆明著禅师。僧问。大藏教中还
有奇特事也无。师曰有。云如何是。师曰。展轴
光千界开函万国春。问作家不啐啄啐啄不
作家。学人上来请师作家相见。师曰。袖里青
蛇吼。云学人不会。师曰。脑后冷光生。云错。
师曰。识甚痛痒。乃曰。烟凝雨岸黄叶飘空。燕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1b 页 T51-0561.png

遣有排空岂是格外之语。黄梅夜半少室九
年。直显真机更无别理。所以道。直截根源佛
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敢问诸人。作么生会
个直显真机底道理。良久曰。参。
东京慧林慈寿法昼禅师。生杭州徐氏。出家
圆具。听习经论。后造瑞光圆照禅师法席投
机开悟。先住北京天钵。次迁香山。后被旨
住东京慧林。僧问。山岩水壑尽是旧日家风。
拄杖净瓶拈起新来活计。古殿重开愿闻举
要。师曰。击大法鼓演大法义。僧云。恁么则弥
勒门开心䪺晓。德云峰峻道何藏。师曰。尔向
甚处见弥勒。僧云。云散长天星斗现。月明沙
界物难藏。师曰。休要费力。乃顾大众曰。皇都
禅利慧林道场今日暂借山僧升陟。实愧非
才于明眼人前提纲佛祖衒耀见知。直饶说
得天雨四花地摇六震。一点也用不著。盖为
各各威光动地人人不欠丝毫。然虽如是。更
有向上一窍。三世诸佛不能宣。六代祖师拈
不起。且道是什么物得恁么奇怪。还荐得么。
良久曰。曹溪路坦平莫强生荆棘。久立。
通州狼山法印载仪禅师。僧问。祥云绽处现
千朵之危峰。羽扇摇时去九旬之炎热。正当
恁么时如何是到地头一句。师曰。一雨普润。
僧云。未审如何践履。师曰。射虎须当机。僧
云。快便难逢。师曰。要棒吃那。问知师久蕴囊
中宝。今日当筵略借看。师曰。莫是南番真舶
主。僧云。不独学人有赖。大众亦乃沾恩。师
曰。元来秖是杜波斯。乃顾视大众曰。好好可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1c 页 T51-0561.png

象之真宗。其动也形其寂也冥。本净非莹法
尔圆成。所以道。如何无价之宝隐在阴入之
坑。大众。山僧今日敢对众前特地拈出。乃画
一圆相擎示大众曰。这里既放憨去。亦要大
家精鉴。莫谓连城之价可以并辉。径寸之圆
堪同其美。直谓龙女争锋无垢世界未当正
觉。纵使金轮独步立功勋者权为重赏。且道
是什么宝得恁么殊异。良久曰。海神知贵不
知价。留与人间光照夜。
苏州定慧圆义遵式禅师。僧问。南泉斩猫儿
意旨如何。师便打。僧云。犹是学人疑处。师
曰。十万八千。僧云。忽遇赵州时如何。师曰。
卖金还有买金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
曰。万水千山。僧云。便与么去时如何。师曰。
千山万水。僧云。专为流通。师曰。南地行人口
似碑。乃曰。青山郁郁水滔滔。万浪千波接海
涛。提得丝纶漾舟去。钩头须要钓鲸鳌。拈拄
杖曰。负命者上钩来参。又曰。睡来合眼饭来
餐。佛祖从教说易难。若问安心有何法。太湖
长浸洞庭山。衲僧家人人尽道。我八面四方
纵横无阂。龙济为什么道。卷帘除却障闭户
生得阂。若人辨得许汝向衣钵下稳坐地。上
堂曰。一月初圆百川澄影。一灯发彩万炷流
辉。月无留影之心。灯无传辉之念。若得如是。
可以处于諠哗入乎尘俗。运大悲光于沙界。
开普门眼于生灵岂惟观音大士三十二种妙
应无方。具缚凡夫一一皆能开正法眼。虽然
如是。也须是斩钉截铁汉始得。其或不然。静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2a 页 T51-0562.png

杭州南山广法法光禅师。僧问。雪峰三上投
子九到洞山。为什么倒戈卸甲。师曰。理长即
就。云未审雪峰得个什么。师曰。一棒一条痕。
问腊月火烧山意旨如何。师曰。若不得流。水
还应过别山。僧云。学人未晓。师曰。春来草又
生。乃曰。宾主问答未当宗乘。建化门中一期
施设。使言言相副句句投机。于衲僧分上远
之远矣。如今日明云暗山高水深。且作么生
会举扬底道理。还会么。山僧不免土上加泥。
更为露个消息。高低岩岫见重重。楼阁门开
处处通。要会此中端的意。威光烁烁遍长空。
珍重。
明州瑞岩永觉禅师。僧问。久得韶阳旨门中
试为通。师曰。声前如迸镞句后若流星。僧云。
古殿豁开光灿烂。水精宫里撒真珠。师曰点。
乃曰。若据衲僧分上。四时不别八节安知。高
栖岩上出没卷舒。一任桑田海变。从他兔走
乌飞。布衾煖处始知春。黄叶飘阶委秋色。如
斯境界方称道怀。若据顺俗之谈。须是这个
消息。乃顾大众曰。且道即今是什么时节。还
知么。玉漏声将促。金乌影渐长。须臾春色里。
又见百花香。久立。
舒州太平慧灯禅师。僧问。如何是太平境。师
曰。多年三级塔未老万株松。云如何是境中
人。师曰。一不曾斋。乃曰。太平知见麦里有。
面厨库对僧。堂三门对佛。殿喝一喝。
处州法海世长禅师。僧问。法身三种病二种
光如何透得。师曰。画地为牢。僧云。和尚透得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2b 页 T51-0562.png

脑门著地。问如何是诸法实相。师曰。更举一
遍。僧云。三世诸佛吐不出。六代祖师吞不下。
师曰。言犹在耳。乃曰。城市諠哗空中寂静。虽
然如是动静一如彼我不二。四时轮转物理
湛然。夏不去而冬自来。风不寒而冰自冷。今
也古也不假丝毫。谁少谁多身无二用。诸禅
德。既是身无二用。为什么龙女现十八变。君
不见。弄潮须是弄潮人。卓拄杖下座。
筠州米山崇仙禅师。上堂顾视大众曰。山河
大地被山僧撮来。捣罗为末炼蜜为丸。以淡
姜汤吞下了也。何处更有一丝毫。若道是有
即为谤法。诸人到这里合作么生话会。良久
曰。参。
苏州宝华妙觉愿禅师。僧问。机轮曾未转转
处实能幽。如何是转处实能幽。师曰。白云绕
空谷清风拂太虚。云意旨如何。师曰。劫火洞
然毫末尽。青山依旧白云中。问如何是祖师
西来意。师曰。霜风零落叶。云意旨如何。师
曰。逢春又却生。问久雨不晴时如何。师曰。绿
毛龟出水。云晴后如何。师曰。得缩头时且缩
头。师顾视大众曰。日如箭月如梭。灵源本来
莹净。何须特地揩磨。如今要得无馀事。学取
城东黑老婆参。
明州岳林元亨禅师示众曰。云依依日迟迟。
柳开河岸花发高枝。灵云今日向甚处安身
立命。蓦拈拄杖曰。看看莫颟顸。久参高士举
目知归。晚进之流新罗国里。久立。
庐州澄慧善珂禅师。僧问。如何是澄慧境。师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2c 页 T51-0562.png

何是境中人。师曰。横肩楖𣗖目视层霄。云如
何是向上事。师曰。葛藤得也未。示众曰。若论
此事高超三界独步大千。截生死流踞涅槃
岸。演无上法。使灵苗异草处处腾芳。鸾凤麒
麟声声相应。可谓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
为报佛恩。诸高德。如斯举唱未免周遮。若是
出格道流且道别时相见。参。
苏州宝华悟本庆禅师。僧问。久居岩谷即不
问。入廛垂手事如何。师曰。弄花香满手穿竹
粉盈衣。云便是为人处也无。师曰。两眼已随
青。嶂合双眉犹带野花颦。僧出众提起坐具。
师便喝。僧亦喝。师又喝。僧礼拜。师便打。问
休去歇去古庙香炉去意旨如何。师曰。有耳
铁牛穿半夜。无绦石马走春风。云莫便是为
人处也无。师曰。风激浪高鱼自隐。金鳞透入
碧波中。师顾视曰。看看桃花乱落如红雨。风
撼梨花白雪香。莺转玉琴细。柳垂金线长。古
佛家风在。头头示显扬。恁么说话也是事随
物转法逐时迁。若是格外上根。不干文墨直
见自心。大用繁兴无非佛事。良久曰。参。
饶州密岩净土慧旻禅师示众曰。道无动静
法本随缘。立处皆真随方作主。在天地则覆
载。在日月则照临。在君臣则移风易俗。在释
氏则兴运慈悲。且道衲僧分上又作么生。良
久曰。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参。
庐州澄慧师冕禅师。僧问。如何是澄慧境。师
曰。前临金㪷城后枕藏舟浦。僧问。如何是境
中人。师曰。利名尽处江山窄。声色忘来天地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3a 页 T51-0563.png

高凛冽正严凝。瑞气祥光满寺庭。祖令已行
高著眼。寒光烁烁射文星。久立。
潭州石霜能禅师。僧问。知师久蕴囊中宝。今
日当场略借看。师曰。两手分村。僧云。小出大
遇。师曰。回眸子细看。乃曰。释迦密印不出乎
心。达磨真机岂离当体。于兹见得畅快平生。
更若纷纭。自家埋没。虽然如是七穿八穴一
句又作么生。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蓝子盛
将归。
筠州逍遥聪禅师。绵州盐泉人姓王氏。幼投
剑门慈云海亮禅师出家。年二十三诵经得
度。遂游成都讲肆。舍之南游遍参尊宿。至
吴越见圆照本禅师于净慈。久而不悟。本云。
吾昔梦汝甚异。汝不勉则死。师茫然不知所
谓。常念南岳思大和尚口吞三世诸佛语不
去于心。一日为僧伽作礼。忽洒然而悟。即上
方丈见本具陈所得。本云。汝得之矣。吾昔梦
汝吞一世界一剃刀。今汝所悟云然。知汝自
今始真出家也。即为升坐告众。师服勤久之
游江西。高安人敬爱之延住真如开善圣寿
三刹。师性静默与物无忤。所居不问有无。安
于戒律不知持犯之别。后退圣寿安居十年。
弊衣粝食与住山时如一日。素善东坡苏公
兄弟。元丰中黄门公谪高安。与师游颇相得。
元祐末再谪高安。师出见之曰。老僧比梦与
公游于山中。知公当复来。去与来宿缘也无
足怪者。时高安之人皆来谒师而言。有如聪
禅师而不坐道场者耶。师曰。吾未始不坐道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3b 页 T51-0563.png

开山祖名僖。乃唐肃宗之少子。出家事忠国
师蒙记莂。居逍遥寺。赐田甚广。经五代乱民
盗耕之几尽后真净文禅师诉于县。十得一
二可以居众。于是众请师住焉。师从之。绍圣
乙亥十二月杖策入山。山久废不治僧不至。
师方治其缺𡉏以延众。明年夏师示寂。至九
月戊申入灭。俗寿五十五。塔于本山。
舒州投子普聪禅师。中秋上堂曰。寂住峰顶
叶落归根。明月堂前金风玉露。且道深秋一
句作么生道。良久曰。古往不知何处去。后夜
依前月到窗。下坐。师晚年道望益显著。缁素
无不敬仰。在投子时年八十馀矣。有监寺者
一夕为盗所杀。副寺白师。师曰。我已知其人
矣。副寺闻官而吏至。师如前语。吏诘之。师
曰。杀监寺者老僧也。吏即以师系狱师无异
词。偶杨次公为宪按部至州境。夜梦神人云。
此州有肉身菩萨。枉坐缧绁之中。次公访问
吏以师事告。次公遂释之。后十年有行者。患
迦摩罗疾而自首云。昔日杀监寺者我也。黄
鲁直太史公尤敬师。尝兴胡少汲书云。公道
学颇得力耶。治病之方当深求禅悦。照破生
死之根则忧畏淫怒无处安脚。病既无根则
枝叶无能为害。投子聪和尚海会演和尚皆
出世宗师。道行高重不愧古人。皆可亲近。且
胜从文章之士学妄言绮语增长无明种子也。
聪老尤喜接高明士大夫。开怀议论便穿得
诸儒鼻孔。若于义理得宗趣。却观旧读诸书
境界。廓然六通四辟。极省心力也。然有道之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3c 页 T51-0563.png

不得其真。此非虚语。师为名公所赏识者如
此。可想见其高风焉。后于本山示寂。
泗州普照寺处虚真寂禅师。滁州赵氏子。开
堂日僧问。世尊出世地涌金莲。和尚出世有
何祥瑞。师曰。扫却门前雪。
常州南禅宁禅师。僧问。庐陵米价作么生酬。
师曰。款出囚口。
安吉州道场慧印禅师上堂。韶石渡头舟横
野水。汾阳浪里棹拨孤烟。云月无私溪山岂
异。一言合辙千里同风。敢问诸人。作么生是
同风底句。良久曰。八干子弟今何在。万里山
河属帝家。
东京褒亲慈济祥禅师(祥亦作翔)上堂曰。梅花新绽
柳眼初开。雪散长空风恬浪静。文殊性海普
贤行门。直下分明更无馀事。良久曰。莫错认。
续传灯录卷第十四(终)
** 续传灯录卷第十五目录
大鉴下第十三世
*
黄龙慧南禅师法嗣上二十四人
* 黄龙祖心禅师
* 泐潭克文禅师
* 泐潭洪英禅师
* 仰山行伟禅师
* 隆庆庆闲禅师
* 云盖守智禅师
* 玄沙合文禅师
* 黄檗惟胜禅师
* 百丈元肃禅师
* 大沩怀秀禅师
大鉴下第十三世¶ 第 564a 页 T51-0564.png

* 太平瑶禅师
* 仰山和禅师
* 雪窦行缘禅师
* 净众启蒙禅师
* 大罗智高禅师
* 承天敏禅师
* 胜业子琼禅师
* 佛迹道昱禅师
* 鹅湖聪禅师
* 章江元禅师
* 积翠霞庵主
* 兴国倾禅师
* 潘清一居士(已上十三人无录)
续传灯录卷第十五目录(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