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大鉴下第十一世¶ 第 493c 页
续传灯录卷第五
** 大鉴下第十一世
** 洞山晓聪禅师法嗣
南康军云居晓舜禅师瑞州人也。少年粗猛。
忽悟浮幻投师出家。乃修细行参洞山。一
日如武昌行乞。首谒刘公居士家。士高行为
时所敬。意所与夺莫不从之。师时年少不知
其饱参颇易之。士曰。老汉有一问。若相契即
开疏。如不契即请还山。遂问。古镜未磨时如
何。师曰。黑似漆。士曰。磨后如何。师曰。照天
照地。士长揖曰。且请上人还山。拂袖入宅师
懡㦬即还洞山。山问其故。师具言其事。山曰。
尔问我我与尔道。师理前问。山曰。此去汉阳
不远。师进后语。山曰。黄鹤楼前鹦鹉洲。师于
言下大悟。机锋不可触。住后僧问。承师有言。
不谈玄不说妙。去此二途如何指示。师曰。虾
大鉴下第十一世¶ 第 494a 页 T51-049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494.png)
上堂。唯一坚密身。一切尘中现。虾蟆蚯蚓各
有窟穴。乌鹊鸠鸽亦有窠巢。正当与么时为
甚么人说法。良久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上
堂。三峡道无别。朝朝祗么说。僧繇会写真。镇
府出镔铁。上堂。不长不短不小不大。此个道
理是谁境界。咄。上堂。闻说佛法两字。早是污
我耳目。诸人未跨云居门。脚跟下好与三十
棒。虽然如是。也是为众竭力。上堂举夹山道。
闹市门头识取天子。百草头上荐取老僧。云
居即不然。妇摇机轧轧。儿弄口喎喎。上堂。诸
方有弄蛇头拨虎尾跳大海剑刃里藏身。云
居这里寒天热水洗脚。夜间脱袜打睡。早朝
旋打行缠。风吹篱倒唤人夫劈篾缚起。上堂。
云居不会禅。洗脚上床眠。冬瓜直儱侗。瓠子
曲弯弯。
潭州大沩怀宥禅师。僧问。人将语试金将火
试。未审衲僧将甚么试。师曰。拄杖子。曰毕竟
如何。师曰。退后著。僧应喏。师便打曰。教休
不肯休。直待雨淋头。
杭州佛日契嵩禅师。藤州镡津李氏子。七岁
出家十三得度。十九游方遍参知识。得法于
洞山。师夜则顶戴观音像而诵其号。必满十
万乃寝以为常。自是世间经书章句不学而
能。作原教论十馀万言。明儒释之道一贯。以
抗宗韩排佛之说。读之者畏服。后居永安兰
若。著禅门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辅教编。上进
仁宗皇帝览之加叹。行传法院编次入藏。下
诏褒宠赐号明教。宰相韩琦大参欧阳脩。皆
大鉴下第十一世¶ 第 494b 页 T51-049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494.png)
晨兴写偈曰。后夜月初明。吾今喜独行。不
学大梅老。贪闻鼯鼠声。至中夜而化。阇维不
坏者五。曰顶曰耳曰舌曰童真曰数珠。其顶
骨出舍利红白晶洁。道俗合诸不坏葬于故
居永安之左。后住净慈北涧居简尝著五种
不坏赞。师有文集二十卷。目曰镡津。盛行于
世。洪洲太守许式。参洞山得正法眼。一日与
泐潭澄上蓝溥坐次。潭问。闻郎中道。夜坐连
云石。春栽带雨松。当时答洞山甚么话。公曰。
今日放衙早。潭曰。闻答泗州大圣在扬州出
现底是否。公曰。别点茶来。潭曰。名不虚传。
公曰。和尚早晚回山。潭曰。今日被上蓝觑破。
蓝便喝。潭曰。须是尔始得。公曰。不奈船何打
破戽斗。
** 泐潭澄禅师法嗣
明州育王山怀琏大觉禅师。漳州龙溪陈氏
子。诞生之夕梦僧伽降室。因小字泗洲。既有
异兆佥知祥应。龆龀出家丱角圆顶。笃志道
学寝食无废。一日洗面泼水于地。微有省发
即慕参寻。远造泐潭法席投机印可。师事之
十馀年。去游庐山掌记于圆通讷禅师所。皇
祐中 仁庙有诏住净因禅院。召对化成殿。
问佛法大意。奏对称旨。赐号大觉禅师。后
遣中使问曰。才去竖拂人立难当。师即以颂
回进曰。有节非干竹。三星偃月宫。一人居日
下。弗与众人同 帝览大悦。又诏入对便殿。
赐罗扇一把题元寂颂于其上。与师问答诗
颂书以赐之。凡十有七篇。至和中乞归老山
大鉴下第十一世¶ 第 494c 页 T51-049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494.png)
天威。青山隐去欣何得。满箧唯将御颂归
帝和颂不允。仍宣谕曰。山即如如体。也将安
归乎。再住京国且兴佛法。师再进颂谢曰。中
使宣传出禁围。再令臣住此禅扉。青山未许
藏千拙。白发将何补万几。霄露恩辉方湛湛。
林泉情味苦依依。尧仁况是如天阔。应任孤
云自在飞。既而遣使赐龙脑钵。师谢恩罢捧
钵曰。吾法以坏色衣以瓦铁食。此钵非法遂
焚之。中使回奏 上加叹不已。治平中上疏
乞归。仍进颂曰。千簇云山万壑流。闲身归
老此峰头。馀生愿祝无疆寿。一炷清香满石
楼 英庙依所乞赐手诏曰。大觉禅师怀琏。
受先帝圣眷累锡宸章。屡贡诚恳乞赐归林
下。今从所请俾遂闲心。凡经过小可庵院任
性住持。或十方禅林不得抑逼坚请。师既渡
江少留金山。西湖四明郡守以育王虚席迎
致。九峰韶公作疏劝请四明之人相与出力。
建大阁藏所赐诗颂。榜之曰宸奎翰林。苏公
轼知杭州时。以书问师曰承要作宸奎阁碑。
谨以撰成。衰朽废学不知堪上石否。见参寥
说。禅师出京日 英庙赐手诏。其略云。任性
住持者。不知果有否。如有切请录示全文欲
添入。此一节师终藏而不出。逮委顺后获于
箧笥。开堂日僧问。诸佛出世利济群生。猊
座师登将何拯济。师曰。出高水阔。曰华发无
根树。鱼跳万仞峰。师曰。新罗国里。曰慈舟不
棹清波上。剑峡徒劳放木鹅。师曰。脱却衣裳
卧荆棘。曰人将语试。师曰。惯得其便。僧拊
大鉴下第十一世¶ 第 495a 页 T51-049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495.png)
何报此恩。师曰。两手拓地。曰恁么则一人有
庆兆民赖之。师曰。半寻拄杖搅黄河。问橹棹
不停时如何。师曰。清波箭急。曰恁么则移舟
谙水势。举棹别波澜。师曰。济水过新罗。曰古
佛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师曰。儿童
不识十字街。问坐断毗卢顶。不禀释迦文。犹
未是学人行业。如何是学人行业。师曰。砟额
望明月。僧以手便拂。师曰。作甚么。僧茫然。
师曰。赚却一船人。师曰。若论佛法两事。是加
增之辞廉纤之说。诸人向这里承当得。尽是
二头三首。譬如金屑虽贵眼里著不得。若是
本分衲僧。才闻举著一摆摆断。不受纤尘独
脱自在最为亲的。然后便能在天同天在人
同人。在僧同僧在俗同俗。在凡同凡在圣同
圣。一切处出没自在。并拘检它不得。名𨗿他
不得。何也。为渠能建立一切法故。一切法要
且不是渠。渠既无背面。第一不用妄与安排。
但知十二时中平常饮啄快乐无忧。秖此相
期更无别事。所以古人云。放旷长如痴兀人。
它家自有通人爱。上堂。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遂拈起拄杖曰。这个不是物。即今现形也。且
道月在甚么处。良久曰。长空有路还须透。潭
底无踪不用寻。击香台下座。
临安府灵隐云知慈觉禅师。僧问。一佛出世
各坐一华。和尚出世有何祥瑞。师曰。白云横
谷口。曰光前绝后去也。师曰错。曰大众證明
学人礼谢。师曰点。问如何是道。师曰。甚么
道。曰大道。师曰。欲行千里一步为初。曰如何
大鉴下第十一世¶ 第 495b 页 T51-049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495.png)
师乃吽吽。上堂。日月云霞为天标。山川草木
为地标。招贤纳士为德标。闲居趣寂为道标。
拈拄杖曰。且道这个是甚么标。会么。拈起则
有文有彩。放下则粝粝磕磕。直得不拈不放。
又作么生。良久曰。扶过断桥水。伴归无月村。
卓一下下座。上堂。秋风起庭梧坠。衲子纷纷
看祥瑞。张三李四卖嚣虚。拾得寒山争贱贵。
觌面相逢更无难易。四衢道中棚阑瓦市。逼
塞虚空普天匝地。任是临济赤肉团上。雪峰
南山鳖鼻。玄沙见虎。俱胝举指。一时拈来当
面布施。更若拟议千山万水。复曰过。
婺州承天惟简禅师。僧问。佛与众生是一是
二。师曰。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曰毕竟是
一是二。师曰。唯馀一朵在。明日恐随风。问如
何是吹毛剑。师曰。星多不当月。曰用者如何。
师曰落。曰落后如何。师曰。观世音菩萨。问如
何是和尚家风。师曰。理长即就。曰如何领会。
师曰。绘雉不成鸡。问开口即失闭口即丧。未
审如何说。师曰。舌头无骨。僧曰。不会。师曰。
对牛弹琴。上堂。夫遮那之境界众妙之玄门。
知识说之而莫穷。善财酌之而不竭。文殊体
之而寂寂。普贤證之以重重。若也随其法性。
如云收碧汉本无一物。若也随其智用。如华
开春谷应用无边。虽说遍恒沙乃同遵一道。
且问诸人。作么生是一道。良久曰。白云断处
见明月。黄叶落时闻捣衣。参。上堂。莫离盖
缠。莫求佛祖。去此二途以何依怙。江淹梦笔
天龙见虎。古老相传月不跨五。参。上堂。一刀
大鉴下第十一世¶ 第 495c 页 T51-049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495.png)
断十方不通凡圣。脚跟下好与三十。
明州九峰鉴韶禅师。僧问。承闻和尚是泐
潭嫡子是否。师曰是。曰还记得当时得力句
否。师曰。记得。曰请举看。师曰。左手握拳右
手把笔。上堂。山僧说禅如蚱蜢吐油。捏著便
出。若不捏著一点也无。何故秖为不曾看读
古今因缘。及预先排叠胜妙见知等候升堂。
便磨唇捋嘴捋粥饭气熏炙诸人。凡有一问一
答盖不得已。岂独山僧。看它大通智胜如来。
默坐十劫无开口处。后因诸天梵天及十六
王子再三劝请。方始说之。却不是秘惜。秖为
不敢埋没诸人。山僧既不埋没诸人。不得道
山僧会升座。参。
婺州西塔显殊禅师上堂。黄梅席上数如麻。
句里呈机事可嗟。直是本来无一物。青天白
日被云遮。参。
天台崇善寺用良禅师。僧问。三门与自己是
同是别。师曰。八两移来作半斤。曰恁么则秋
水泛渔舟去也。师曰。东家点灯西家为甚么
却觅油。曰山高月上迟。师曰。道甚么。曰莫瞌
睡。师曰。入水见长人。
临江军慧力有文禅师。上堂。建山寂莫坐倚
城郭。无味之谈七零八落。以拄杖敲香台下
座。
福州雪峰象敦禅师。僧问。如何是佛。师曰。把
火照鱼行。曰如何是法。师曰。唐人译不出。曰
佛法已蒙师指示。未审毕竟事如何。师曰。腊
月三十日。
大鉴下第十一世¶ 第 496a 页 T51-049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496.png)
南康军云居守亿禅师上堂。马祖才升堂。雄
峰便卷席。春风一阵来。满地花狼藉。便下
座。
瑞州洞山永孚禅师上堂。棒头挑日月木马
夜嘶。鸣拈拄杖曰。云门大师来也。卓一下曰。
炊沙作饭。看井作裤。参。
令滔首座久参泐潭。潭因问。祖师西来单传
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子作么生会。师曰。
某甲不会。潭曰。子未出家时作个甚么。师曰
牧牛。潭曰。作么生牧。师曰。早朝骑出去。晚
后复骑归。潭曰。子大好不会。师于言下大悟。
遂成颂曰。放却牛绳便出家。剃除须发著袈
裟。有人问我西来意。拄杖横挑啰哩啰。
** 洞山自宝禅师法嗣
瑞州洞山清辩禅师。僧问。百丈得大机。黄檗
得大用。未审和尚得个甚么。师便喝。僧亦喝。
师便打。僧曰。争奈大众眼何。便归众。师嘘两
嘘。
** 北塔思广禅师法嗣
荆州军玉泉承皓禅师姓王氏。眉州丹棱人
也。依大力院出家登具。后游方参北塔发明
心要。得大自在三昧。制犊鼻裈书历代祖师
名字。乃曰。唯有文殊普贤较些子。且书于带
上。故丛林目为皓布裈。元丰间首众于襄阳
谷隐。有乡僧亦效之。师见而诟曰。汝具何道
理敢以为戏事耶。呕血无及耳。寻于鹿门如
所言而逝。张无尽奉使京西南路就谒之。致
开法于郢州大阳。时谷隐主者私为之喜。师
受请升座曰。某在谷隐十年。不曾饮谷隐一
大鉴下第十一世¶ 第 496b 页 T51-049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496.png)
破。携拄杖下座傲然而去。寻迁玉泉。有示众
曰。一夜雨霶烹打倒蒲萄棚。知事头首行者
人力。拄底拄撑底撑。撑撑拄拄到天明。依旧
可怜生。自赞粥稀后。坐床窄先卧。耳聩爱高
声。眼昏宜字大。冬至示众曰。晷运推移布裈
赫赤。莫怪不洗无来换替。僧入室次狗子在
室中。师叱一声。狗便出去。师曰。狗却会尔却
不会。师示疾门人围绕。师笑曰。吾年八十
一。老死舁尸出。儿郎齐著力。一年三百六十
日。言毕而逝。
** 云盖志颙禅师法嗣
南康军云居文庆海印禅师。僧问。如何是函
盖乾坤句。师曰合。曰如何是随波逐浪句。师
曰阔。曰如何是截断众流句。师曰窄。上堂。道
本无为法非延促。一念万年千古在目。月白
风恬山青水绿。法法现前头头具足。祖意教
意非直非曲。要识庐陵米价。会取山前麦熟。
以拂子击禅床下座。
** 四祖端禅师法嗣
福州广明常委禅师。僧问。知师久蕴囊中宝。
今日当场略借看。师曰看。曰恁么则谢师指
示。师曰。等间垂一钓容易上钩来。
** 雁荡山文吉禅师法嗣
温州净光为觉禅师。僧问。云门一曲师亲唱。
未审西来意若何。师曰。道什么。云恁么则便
是和尚为人处也。师曰错。乃曰。净光绀宇古
佛祇园。闻名者尘心顿息。目观者宛若升天。
面临郛郭背靠林泉。处处尽歌皇化。何须演
大鉴下第十一世¶ 第 496c 页 T51-049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496.png)
下曰。鸳鸯绣了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下
座。
** 金山瑞新禅师法嗣
安吉州天圣守道禅师上堂。日月绕须弥。人
间分昼夜。南阎浮提人秖被明暗色空留碍。
且道不落明暗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柳色
黄金嫩。梨花白雪香。参。上堂。不从一地至一
地。寂灭性中宁有位。释迦稽首问然灯。仁者
何名为受记。便下座。
** 上方齐岳禅师法嗣
越州东山国庆顺宗禅师上堂。心生则种种
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拈起拄杖曰。此个是
法。那个是灭底心。若人道得许尔顶门上具
眼。其或未然。云暗不知天早晚。雪深难辩路
高低。参。
** 北禅智贤禅师法嗣
潭州兴化绍铣禅师泉州人。上堂拈拄杖曰。
一大藏教是拭不净故纸。超佛越祖之谈。是
诳謼闾阎汉。若论衲僧门下。一点也用不得。
作么生是衲僧门下事。良久曰。多虚不如少
实。击香台下座。
洪州法昌倚遇禅师漳州林氏子。幼弃家依
郡之崇福得度。有大志自受具游方。名著丛
席。浮山远和尚尝指谓人曰。此后学行脚样
子也。参北禅贤。问近离甚处。师曰。福严。贤
曰。思大鼻孔长多少。师曰。与和尚当时见
底一般。贤曰。且道老僧见时长多少。师曰。和
尚大似不曾到福严。贤笑云。学语之流。又问。
大鉴下第十一世¶ 第 497a 页 T51-049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497.png)
曰。令北禅莫乱统。贤云。念汝新到不欲打汝。
师曰。倚遇亦放过和尚。茶罢。贤又问。乡里甚
么。师曰。漳州。贤云。三平在彼作什么。师曰。
说禅说道。贤云。年多少。师曰。与露柱齐年。
贤云。有露柱即且从。无露柱年多少。师曰。无
露柱一年也不少。贤云。半夜放乌鸡。师因倒
心师事之。后游西山眷双岭深邃栖息三年。
与英邵武胜上座游。应法昌请决别曰。三年
聚首无事不知。检点将来不无渗漏。以拄杖
划一划曰。这个且止。宗风事作么生。英云。须
弥安鼻孔。师曰。临崖看浒眼。特地一场愁。英
云。深沙努眼睛。师曰。争奈圣凡无异路。方便
有多门。英云。铁蛇钻不入。师曰。有甚共语
处。英云。自缘根力浅。莫怨太阳春。却划一划
云。宗风且止。这个事作么生。师与一掌。英约
住云。这漳州子莫无去就。师曰。尔作这般见
解。不打更待何时。又与一掌。英云。也是我致
得。法昌在分宁之北。千峰万壑古屋数间。师
至安乐之火种刀耕。衲子时有至者。皆不堪
其枯淡。坐此成单丁。开炉日以一力挝鼓。升
座曰。法昌今日开炉行脚僧无一个。唯有十
八高人缄口围炉打坐。不是规矩严难免见
诸人话堕。直饶口似秤锤未免灯笼勘破。不
知道绝功勋枉用修因證果。喝一喝曰。但能
一念回心。即脱二乘羁锁。又曰。毗耶杜口仿
效宗乘。鹫岭拈花翻成毒药。九年面壁钝置
先宗。半夜传衣欺它后学。马祖即心是佛。大
似待兔守株。盘山非心非佛。可谓和泥合水。
大鉴下第十一世¶ 第 497b 页 T51-049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497.png)
响罔圣欺贤。后学无辜遭它指注。若论此事
诸佛不曾出世。亦无一法与人。达磨不西来。
二祖不得髓。直得皇风荡荡野老讴歌。心无
所恃行无所依。闻禅与道似见冤家。说色与
心如逢猛虎。法昌然后与尔挑野菜舂黍米。
作和罗饭煮骨董羹。饥即餐困即眠。不由诸
位自崇高。莫学三乘立飧课。大宁宽禅师至。
师画地作此[○@牛]相。便曳出。翌日未升坐。谓
宽曰。昨日公案如何。宽画此[○@牛]相即飏撒之。
师曰。宽禅头名下无虚人。乃升坐曰。忽地晴
天霹雳声。禹门三汲浪峥嵘。几多头角为龙
去。虾蟹依然努眼睛。南禅师至。师方植松。南
云。小院子栽许多松作么。师曰。临济道底。云
栽得多少。师曰但见狷啼鹤宿耸汉侵云。南
指石云。这里何不栽。师曰。功不浪施。云也知
无下手处。师却指石上松曰。从什么处得此
来。南大笑云。苍天苍天。乃作偈云。头戴华巾
离少室。手携席帽出长安。鹫峰峰下重相见。
鼻孔元来总一般。又画此○示之。师曰。葫芦
棚上摘冬瓜。麦浪堆中钓得虾。谁在画楼沾
酒处。相邀来吃赵州茶。又画此
铁牛对对黄金角。木马双双白玉蹄。为爱雪
山香草细。夜深乘月过前溪。又画㊀示之。师
曰。玉麟带月离霄汉。金凤衔花下䌽楼。野老
不嫌公子醉。相将携手御街游。又画此○答
之。师又与南举程大卿看生缘话。师曰。和尚
何不直下与伊剿绝却。南云。也曾为蛇画足
来。是伊自不瞥地。师曰。和尚如何为它。南
大鉴下第十一世¶ 第 497c 页 T51-049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497.png)
去。南云。和尚作么生。师拈拂子便打。南云。
这老汉也是无人情。时南道被天下丛林宗
之。而师与之酬唱如交友。一时豪杰多归之。
龙图徐公禧布衣时。与师往来为法喜之游。
师将化前一日作偈遗之曰。今年七十七。出
行须择日。昨夜问龟歌。报道今朝吉。徐览偈
耸然。邀灵源清禅师同往。师方坐寝室以院
务诫知事曰。吾住此山二十三年。护惜常住
每自莅之。今行矣。汝辈著精彩。言毕举拄杖
曰。且道这个分付阿谁。徐与灵源皆屏息。遂
掷杖投床枕臂而化。
福州广因择要禅师上堂。王临宝位胡汉同
风。纽半破三佛殿倒卓藏身句即不问。尔透
出一字作么生道。拈拄杖曰。春风开竹户。夜
雨滴花心。上堂。古者道。秖恐为僧心不了。为
僧心了总输僧。且如何是诸上座了底心。良
久曰。渔翁睡重春潭阔。白鸟不飞舟自横。僧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长安东洛阳
西。问如何是佛。师曰。福州橄榄两头尖。问佛
未出世时如何。师曰。隈岩傍壑。曰出世后如
何。师曰。前山后山。
** 庐山开先善暹禅师法嗣
南康军云居山了元佛印禅师。饶州浮梁林
氏子。诞生之时祥光上烛。须发爪齿宛然具
体。风骨爽拔孩孺异常。发言成章语合经史。
闾里先生称曰神童。年将顶角博览典坟。卷
不再舒洞明今古。才思俊迈风韵飘然。志慕
空宗投师出家。试经圆具感悟夙习。即遍参
大鉴下第十一世¶ 第 498a 页 T51-049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498.png)
众倾向名动朝野。神宗赐高丽磨衲金钵以
旌师德。上堂。寒寒风撼竹声乾。水冻鱼行涩。
林疏鸟宿难。早是严霜威重。那堪行客衣单。
休思紫陌山千朵。且拥红炉火一攒。放下茱
萸空中竹橛。倒却迦叶门前刹竿。直下更云。
不会算来也太无端。参。师一日与学徒入室
次。适东坡居士到面前。师曰。此间无坐榻。居
士来此作甚么。士曰。暂借佛印四大为坐榻。
师曰。山僧有一问。居士若道得即请坐。道不
得即输腰下玉带子。士欣然曰。便请。师曰。居
士适来道。暂借山僧四大为坐榻。秖如山僧
四大本空五阴非有。居士向甚么处坐。士不
能答。遂留玉带。师却赠以云山衲衣。士乃作
偈曰。百千灯作一灯光。尽是恒沙妙法王。是
故东坡不敢惜。借君四大作禅床。病骨难堪
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会当乞食歌姬院。
夺得云山旧衲衣。此带阅人如传舍。流传到
我亦悠哉。锦袍错落犹相称。乞与佯狂老万
回。
东京智海本逸正觉禅师福州彭氏子。上堂。
开口是合口是。眼下无妨更著鼻。开口错合
口错。眼与鼻孔都拈却。佛也打祖也打。真人
面前不说假。佛也安祖也安。衲僧肚皮似海
宽。此乃一出一入半合半开。是山僧寻常用
底。敢问诸禅德。刹竿因甚么头指天。力士何
故揎起拳。良久曰参。又一日上堂拈拄杖曰。
这拄杖在天也与日月并明。在地也与山河
同固。在王侯也以代蒲鞭。在百姓也防身禦
大鉴下第十一世¶ 第 498b 页 T51-049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498.png)
撑门拄户。且道在山僧手里用作何为。要会
么。有时放步东湖上。与僧遥指远山青。击禅
床下座。上堂。忆得老僧年七岁时。于村校书
处得一法门。超情离见绝妙绝玄。爰自染神
逾六十载。今日辄出普告大众。若欲传持宜
当谛听。遂曰。寒原耕种罢。牵犊负薪归。此夜
一炉火。浑家身上衣。诸禅德。逢人不得错举。
上堂。我有这一著。人人口里嚼。嚼得破者速
须吐却。嚼不破者翻成毒药。乃召诸禅德。作
甚么滋味。试请道看。良久曰。医王不是无方
义。千里苏香象不回。
越州天章元楚宝月禅师。僧问。如何是佛法
大意。师曰。一年三百六十日。曰便恁么会时
如何。师曰。迢迢十万不是远。上堂。鼓声错
落。山色崔嵬。本既不有。甚处得来。良久曰。
高著眼。
庐山万杉善爽禅师。僧问。如何是万杉境。师
曰。万株杉下千寻竹。僧云。如何是境中人。师
曰。老僧叉手对阇梨。问佛法大意请师指示。
师曰。昆崙头戴华山尖。乃曰。古即今今即古。
家家囱下有诸祖。文殊示现满山川。自是时
人不能悟。大众且道。悟个甚么。喝一喝。晚
参。侍者度拂子与师。师曰。百丈昔因拈起
悟。始觉蒸糊是面做。禅人到此莫商量。向道
僧堂对厨库。复曰。经有经师论有论师律有
律师。教老僧说个甚么。良久曰。春困归堂
打睡。
** 庐陵禾山楚才禅师法嗣
大鉴下第十一世¶ 第 498c 页 T51-049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498.png)
抚州曹山宝积雄禅师。僧问。如何是佛。师曰。
寒猫不捉鼠。问一尘一佛国一叶一释迦。学
人如何下足。师曰。大地草漫漫。僧云。谢师答
话。师曰。明眼人难瞒。僧云。大众一时记取。
师曰。曹山今日失利。问法雷一震龙象四来
如何行令。师曰。清风不会侬家意。吹散白云
撩乱飞。僧云。学人还有安身立命处也无。师
曰。脚踏实地。乃曰。善应群方万机丛凑相逢
相见即不问。尔拈匙把箸为甚么道不得。良
久曰。曹山今日失利。又曰。山不青水不绿。南
北东西无下足。白云片片岭头飞。夜来却入
芦花宿。又曰。千江竞凑万派同源。宝月腾辉
光分沙界。山河大地明暗自殊。坐卧经行何
人分上。其中莫有语言道断函盖相应底衲
僧么。出来与曹山相见。时有僧出方礼拜次。
师曰。大众分明记取话头。
** 钦山悟勤禅师法嗣
鼎州梁山圆应禅师。僧问。如何是超佛越祖
之谈。师曰。吃粥吃饭。
续传灯录卷第五
** 续传灯录卷第六目录
大鉴下第十一世
*
大阳玄禅师法嗣二十五人
* 投子义青禅师
* 兴阳清剖禅师
* 福严审承禅师
* 罗浮显如禅师
* 白马归喜禅师
* 大阳慧禅师
大鉴下第十一世¶ 第 499a 页 T51-049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499.png)
* 云顶海鹏禅师
* 明机聪禅师(已上九人有语见录)
* 四祖海禅师
* 资福乘禅师
* 觉城道齐禅师
* 罗浮远禅师
* 洞山存禅师
* 云门宝印禅师
* 太平慧空禅师
* 安州延福禅师
* 福严贤禅师
* 承天宗禅师
* 方广隆禅师
* 崇胜智聪禅师
* 四祖处仁禅师
* 大阳祈禅师
* 白马归春禅师
* 晦叔王曙居士(已上十六人不录)
雪窦显禅师法嗣八十四人
* 天衣义怀禅师
* 称心省倧禅师
* 承天传宗禅师
* 南明日慎禅师
* 投子法宗道者
* 宝相蕴观禅师
* 君山显升禅师
* 洞庭慧金典座
* 脩撰曾会居士
* 报本有兰禅师
* 长芦智福禅师
* 洞山慧圆禅师
* 香积孜禅师
* 宝庆子环禅师
* 天衣在和禅师
* 称心守明禅师
* 凤栖仲卿禅师
* 灵岩德初禅师
* 龙兴智传禅师
* 乾明则禅师
* 乾明知应禅师
* 云峰元益首座(已上二十二人见录)
* 安国琮禅师
* 永安元楚禅师
* 称心清演禅师
* 證圣守环禅师
* 汤院守恩禅师
* 广教景先禅师
* 东禅贤禅师
* 上山德隆禅师
* 化城德迁禅师
* 广慧用舒禅师
大鉴下第十一世¶ 第 499b 页 T51-049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499.png)
* 资福肇禅师
* 白云德宣禅师
* 兴元道满禅师
* 承天洞源禅师
* 鹿苑显冲禅师
* 荐福知一禅师
* 岳林宗善禅师
* 万寿慧照禅师
* 海会择芝禅师
* 妙果自政禅师
* 疏山淳禅师
* 德山应禅师
* 君山筠禅师
* 南岳文政禅师
* 启霞志宣禅师
* 罗山蒙禅师
* 地藏赏禅师
* 真如雅禅师
* 凤台崇禅师
* 药山恭禅师
* 西禅罕禅师
* 报恩政禅师
* 玉池希白禅师
* 宝相欢禅师
* 云门毅禅师
* 横金显禅师
* 云岩元度禅师
* 万寿德禅师
* 护国宜谦禅师
* 白云重郜禅师
* 净土义亲禅师
* 大觉利真禅师
* 护国惟德禅师
* 天圣仲华禅师
* 荐福可禅师
* 翠峰普禅师
* 天童利章禅师
* 妙果垂则禅师
* 龙华觉禅师
* 护国德基禅师
* 报恩宗秘禅师
* 建福可概禅师
* 西方岫禅师
* 雪窦省宗禅师
* 大乘晓禅师
* 启霞崇梵禅师
* 仗锡怀秀禅师
* 报恩道能禅师
* 白衣宗朴禅师
* 白衣智华禅师
* 水陆瑞云禅师(已上六十二人无录)
百丈宝月智映禅师法嗣二人
* 惠因怀祥禅师
大鉴下第十一世¶ 第 499c 页 T51-049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16/buddhist/T51-0499.png)
南华宝缘禅师法嗣一十四人
* 兴化延庆禅师
* 宝寿行德禅师
* 白虎守升禅师
* 佛陀崇钦禅师
* 延祥法迎禅师
* 舜峰惠宝禅师(已上六人见录)
* 甘露自缘禅师
* 永泰宗宝禅师
* 双峰法崇禅师
* 宝林海月禅师
* 罗汉清显禅师
* 清锉智静禅师
* 翁山文白禅师
* 延寿法牟禅师(已上八人无录)
云盖继鹏禅师法嗣四人
* 报恩谭禅师(一人见录)
* 法轮真禅师
* 白霞安禅师
* 临卬复首座(已上三人无录)
洞山子荣禅师法嗣二人
* 圆通居讷禅师(一人见录)
* 延庆法珠禅师(一人无录)
续传灯录卷第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