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怀让禅师第二世法嗣¶ 第 196b 页
怀让禅师第二世法嗣¶ 第 251b 页
景德传灯录卷第七
怀让禅师第二世中四十五人(马祖法嗣)
* 潭州三角山总印禅师
* 池州鲁祖山宝云禅师
* 洪州泐潭常兴禅师
* 虔州西堂智藏禅师
* 京兆章敬寺怀恽禅师
* 定州柏岩明哲禅师
* 信州鹅湖大义禅师
* 伏牛山自在禅师
*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
* 毗陵芙蓉山太毓禅师
* 蒲州麻谷山宝彻禅师
* 杭州盐官齐安禅师
* 婺州五泄山灵默禅师
* 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
* 京兆典善惟宽禅师
* 湖南如会禅师
* 鄂州无等禅师
* 庐山归宗寺智常禅师(已上十八人见录)
* 韶州渚泾山清贺禅师
* 紫阴山惟建禅师
* 封山洪𤀹禅师
* 练山神玩禅师
* 崛山道圆禅师
* 玉台惟然禅师
* 池州灰山昙觊禅师
* 荆州新寺宝积禅师
怀让禅师第二世法嗣¶ 第 251c 页 T51-025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51.png)
* 汉南慈悲寺良津禅师
* 京兆府崇禅师
* 南岳智周禅师
* 白虎法宣禅师
* 金窟惟直禅师
* 台州柏岩常彻禅师
* 乾元晖禅师
* 齐州道岩禅师
* 襄州常坚禅师
* 荆南宝贞禅师
* 云水靖宗禅师
* 荆州永泰寺灵湍禅师
* 潭州龙牙山圆畅禅师
* 洪州双岭道方禅师
* 罗浮山修广禅师
* 岘山定庆禅师
* 越州洞泉惟献禅师
* 光明普满禅师(已上二十七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怀让禅师第二世法嗣
潭州三角山总印禅师。僧问。如何是三宝。师
曰。禾麦豆。曰学人不会。师曰。大众欣然奉
持。师上堂曰。若论此事贬上眉毛早已蹉过
也。麻谷便问。贬上眉毛即不问。如何是此事。
师曰。蹉过也。麻谷乃掀禅床。师打之。麻谷无
语(长庆代云。悄然)。
池州鲁祖山宝云禅师。问如何是诸佛师。师
云。头上有宝冠者不是。僧云。如何即是。师
云。头上无宝冠。洞山来参礼拜后侍立少顷
而出。却再入来。师云。只恁么只恁么所以如
此。洞山云。大有人不肯。师云。作么取汝口
辨。洞山乃侍奉数月。僧问。如何是言不言。
师云。汝口在什么处。僧云。无口。师云。将什
么吃饭。僧无对(洞山代云。他不饥吃什么饭)师寻常见僧来便
面壁。南泉闻云。我寻常向僧道。向佛未出世
怀让禅师第二世法嗣¶ 第 252a 页 T51-025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52.png)
(玄觉云。为复唱和语不肯语。保福问长庆。只如鲁祖节文在什么处被南泉恁么道。长庆云。退己让于人。万中
无一个。罗山云。陈老师当时若见。背上与五火抄。何故如此。为伊解放不解收。玄沙云。我当时若见也与五火
抄。云居锡云。罗山玄沙总恁么道。为复一般别有道理若择得出。许上坐佛法有去处。玄觉云。且道。玄沙
五火抄。打伊著不著)。
洪州泐潭常兴禅师。僧问。如何是曹溪门下
客。师云。南来燕。僧云。学人不会。师云。养羽
候秋风。僧问。如何是宗乘极则事。师云。秋雨
草离披。又南泉躬至见师面壁乃拊师背。问
汝是阿谁。曰普愿。师曰。如何。曰也寻常。师
曰。汝何多事。
虔州西堂智藏禅师者。虔化人也。姓廖氏。八
岁从师。二十五具戒。有相者睹其殊表。谓之
曰。师骨气非凡。当为法王之辅佐也。师遂往
佛迹岩参礼大寂。与百丈海禅师同为入室。
皆承印记。一日大寂遣师诣长安。奉书于忠
国师。国师问曰。汝师说什么法。师从东过西
而立。国师曰。只遮个更别有。师却过东边
立。国师曰。遮个是马师底。仁者作么生。师
曰。早个呈似和尚了。寻又送书往径山与国
一禅师(语在国一章)属连帅路嗣恭延请大寂居府
应期盛化。师回郡得大寂付授纳袈裟令学
者亲近。僧问马祖。请和尚离四句绝百非。直
指某甲西来意。祖云。我今日无心情。汝去问
取智藏。其僧乃来问师。师云。汝何不问和尚。
僧云。和尚令某甲来问上坐。师以手摩头云。
今日头疼。汝去问海师兄。其僧又去问海(百丈
和尚)海云。我到遮里却不会。僧乃举似马祖。祖
云。藏头白海头黑。马祖一日问师云。子何不
怀让禅师第二世法嗣¶ 第 252b 页 T51-025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52.png)
后为人也须得。曰智藏病思自养。敢言为人。
祖云。子末年必兴于世也。马祖灭后。师唐贞
元七年众请开堂。李尚书翱尝问僧。马大师
有什么言教。僧云。大师或说即心即佛。或说
非心非佛。李云。总过遮边。李却问师。马大
师有什么言教。师呼李翱。翱应诺。师云。鼓角
动也。制空禅师谓师曰。日出太早生。师曰。
正是时。师住西堂。后有一俗士问。有天堂地
狱否。师曰有。曰有佛法僧宝否。师曰有。更有
多问尽答言有。曰和尚恁么道莫错否。师曰。
汝曾见尊宿来耶。曰某甲曾参径山和尚来。
师曰。径山向汝作么生道。曰他道一切总无。
师曰。汝有妻否。曰有。师曰。径山和尚有妻
否。曰无。师曰。径山和尚道无即得俗士礼谢
而去。师元和九年四月八日归寂。寿八十腊
五十五。宪宗谥大宣教禅师。塔曰元和證真。
至穆宗重谥大觉禅师。
京兆府章敬寺怀恽禅师。泉州同安人也。姓
谢氏。受大寂心印。初住定州柏岩。次止中条
山。唐元和初宪宗诏居上寺玄学者奔凑。师
上堂示徒曰。至理忘言时人不悉。彊习他事
以为功能。不知自性元非尘境。是个微妙大
解脱门。所有鉴觉不染不碍。如是光明未曾
休废。曩劫至今固无变易。犹如日轮远近斯
照。虽及众色不与一切和合。灵烛妙明非假
锻鍊。为不了故取于物象。但如捏目妄起空
华。徒自疲劳枉经劫数。若能返照无第二人。
举措施为不亏实相。僧问心法双亡指归何
怀让禅师第二世法嗣¶ 第 252c 页 T51-025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52.png)
言。师曰。即无返句(后人举之于洞山。洞山云。道即甚易。罕遇作家)百丈
和尚令一僧来伺候。师上堂次。展坐具礼拜
了。起来拈师一只靸鞋。以衫袖拂却尘了。倒
覆向下。师曰。老僧罪过。或问。祖师传心地法
门。为是真如心。妄想心。非真非妄心。为是三
乘教外别立心。师曰。汝见目前虚空么。曰信
知常在目前人自不见。师曰。汝莫认影像。曰
和尚作么生。师以手拨空三下曰。作么生即
是。师曰。汝向后会去在。有一僧来绕师三匝
振锡而立。师曰。是是(长庆代云。和尚佛法身心何在)其僧又到
南泉。亦绕南泉三匝振锡而立。南泉云。不是
不是。此是风力所转始终成坏。僧云。章敬道
是。和尚为什么道不是。南泉云。章敬即是是
汝不是(长庆代云。和尚是什么心行。云居锡云。章敬未必道是。南泉未必道不是。又云。遮僧当初但持
锡出去恰好)师有小师行脚回。师问曰。汝离此间多
少年耶。曰离和尚左右将及八年。师曰。办
得个什么。小师于地画一圆相。师曰。只遮个
更别有。小师乃画破圆相后礼拜。僧问。四大
五蕴身中。阿那个是本来佛性。师乃呼僧名。
僧应诺。师良久曰。汝无佛性。唐元和十三年
十二月二十二日示灭。建塔于灞水。敕谥大
觉禅师大宝相之塔。
定州柏岩明哲禅师。尝见药山和尚看经。因
语之曰。和尚莫猱人好。药山置经云。日头早
晚也。师云。正当午也。药山云。犹有文采在。
师云。某甲无亦无。药山云。老兄好聪明。师
云。某甲只恁么和尚作么生。药山云。跛跛挈
挈百丑千拙。且恁么过时。
怀让禅师第二世法嗣¶ 第 253a 页 T51-025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53.png)
信州鹅湖大义禅师者。衢州须江人也。姓徐
氏。李翱尝问师。大悲用千手眼作么。师云。今
上用公作么。有一僧乞置塔。李尚书问云。教
中不许将尸塔下过。又作么生。无对。僧却来
问师。师云。他得大阐提。唐宪宗尝诏入内。于
麟德殿论议。有一法师问。如何是四谛。师云。
圣上一帝三帝何在。又问。欲界无禅禅居色
界。此土凭何而立禅。师云。法师只知欲界无
禅。不知禅界无欲。法师云。如何是禅。师以手
点空。法师无对。帝云。法师讲无穷经论。只
遮一点尚不奈何。师却问诸硕德曰。行住坐
卧毕竟以何为道。有对曰。知者是道。师曰。不
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安得知者是道乎。有
对无分别是道。师曰。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
一义而不动安得无分别是道乎。有对。四禅
八定是道。师曰。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安在四
禅八定耶。众皆杜口。师又举。顺宗问尸利禅
师。大地众生如何得见性成佛。尸利云。佛性
犹如水中月。可见不可取。因谓帝曰。佛性非
见心见。水中月如何撄取。帝乃问。何者是
佛性。师对曰。不离陛下所问。帝默契真宗益
加钦重。师于元和十三年正月七日归寂。寿
七十四。敕谥慧觉禅师见性之塔。
伊阙伏牛山自在禅师者。吴兴人也。姓李氏。
初依径山国一禅师受具。后于南康见大寂
发明心地。因为大寂送书于忠国师。国师问
曰。马大师以何示徒。对曰。即心即佛。国师
曰。是甚么语话。良久又问曰。此外更有什
么言教。师曰。非心非佛。或云不是心不是佛。
怀让禅师第二世法嗣¶ 第 253b 页 T51-025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53.png)
恁么。未审和尚此间如何。国师曰。三点如流
水。曲似刈禾镰。师后隐于伏牛山。一日谓众
曰。即心即佛。是无病求病句。非心非佛。是药
病对治句。僧问。如何是脱洒底句。师曰。伏牛
山下古今传。师后于随州开元寺示灭。寿八
十一。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僧问。如何是道。师曰出。
僧曰。学人未领旨在。师曰去。师上堂示众曰。
心若无事万象不生。意绝玄机纤尘何立。道
本无体因道而立名。道本无名因名而得号。
若言即心即佛。今时未入玄微。若言非心非
佛。犹是指踪之极则。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
者劳形如猿捉影。夫大道无中复谁先后。长
空绝际何用称量。空既如斯道复何说。夫心
月孤圆光吞万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
俱亡复是何物。禅德。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
之不及。斯乃空轮无迹剑刃无亏。若能如是
心心无知。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无异始
为道矣。禅德。可中学道。似地擎山不知山之
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若如此者是
名出家。故导师云。法本不相碍。三际亦复然。
无为无事人。犹是金锁难。所以灵源独耀道
绝无生。大智非明真空无迹。真如凡圣皆是
梦言。佛及涅槃并为增语禅德。且须自看无
人替代。三界无法何处求心。四大本空佛依
何住。璿机不动寂尔无言。觌面相呈更无馀
事。珍重。师将顺世。告众曰。有人貌得吾真
否。众皆将写得真呈师。师皆打之。弟子普化
怀让禅师第二世法嗣¶ 第 253c 页 T51-025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53.png)
乃打筋斗而出。师曰。遮汉向后如风狂接人
去在。师既奄化。敕谥凝寂大师真际之塔。
毗陵芙蓉山太毓禅师者。金陵人也。姓范氏。
年十二礼牛头山第六世忠禅师落发。二十
三于京兆安国寺受具。后遇大寂密传祖意。
唐元和十三年止毗陵义兴芙蓉山。一日因
行食与庞居士。居士接食次。师云。生心受施
净名早诃。去此一机居士还甘否。居士云。当
时善现岂不作家。师云。非关他事。居士云。食
到口边被他夺却。师乃下食。居士云。不消一
句。居士又问师。马大师著实为人处。还分付
吾师否。师云。某甲尚未见他。作么知他著实
处。居士云。只此见知也无讨处。师云。居士也
不得一向言说。居士云。一向言说师又失宗。
若作两向三向。师还开得口否。师云。直似开
口不得可谓实也。居士抚掌而出。宝历中归
齐云入灭。寿八十。腊五十八。大和二年追谥
大宝禅师楞伽之塔。
蒲州麻谷山宝彻禅师。一日随马祖行次问。
如何是大涅槃。祖云急。师云。急个什么。祖
云。看水。师与丹霞游山次。见水中鱼以手指
之。丹霞云。天然天然。师至来日又问丹霞。昨
日意作么生。丹霞乃放身作卧势。师云。苍天。
又与丹霞行至麻谷山。师云。某甲向遮里住
也。丹霞云。住即且从还。有那个也无。师云。
珍重。有僧问云。十二分教某甲不疑。如何是
祖师西来意。师乃起立以杖绕身一转翘一
足云。会么。僧无对。师打之。僧问。如何是佛
怀让禅师第二世法嗣¶ 第 254a 页 T51-025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54.png)
源问。十二面观音是凡是圣。师云。是圣。耽源
乃打师一掴。师云。知汝不到遮个境界。
杭州盐官镇国海昌院齐安禅师者。海门郡
人也。姓李氏。生时神光照室。复有异僧谓之
曰。建无胜幢使佛日回照者。岂非汝乎。遂依
本郡云琮禅师落发受具。后闻大寂行化于
龚公山。乃振锡而造焉。师有奇相。大寂一见
深器异之。乃命入室密示正法。僧问。如何是
本身卢舍那佛。师云。与我将那个铜瓶来。僧
即取净瓶来。师云。却送本处安置。其僧送瓶
本处了。却来再徵前语。师云。古佛也过去久
矣。有讲僧来参。师问云。坐主蕴何事业。对
云。讲华严经。师云。有几种法界。对云。广说
则重重无尽。略说有四种法界。师竖起拂子
云。遮个是第几种法界。坐主沈吟徐思其
对。师云。思而知虑而解。是鬼家活计日下
孤灯。果然失照(保福闻云。若礼拜即吃和尚棒。禾山代云。某甲不烦和尚莫怪。法眼
代抚掌三下)僧问大梅。如何是西来意。大梅云。西
来无意。师闻乃云。一个棺材两个死尸(玄沙云。
盐官是作家)师唤侍者云。将犀牛扇子来。侍者云。
破也。师云。扇子破还我犀牛来。侍者无对
(投子代云。不辞将出恐头角不全。资福代作圆相心中书牛字。石霜代云。若还和尚即无也。保福云。和尚年
尊别请人好)师一日谓众曰。虚空为鼓须弥为椎。
什么人打得。众无对(有人举似南泉。南泉云。王老师不打遮破鼓。法眼别
云。王老师不打)有法空禅师到请问经中诸义。师一
一答了却云。自禅师到来贫道总未得作主
人。法空云。请和尚更作主人。师云。今日夜
也。且归本位安置明日却来。法空下去。至明
怀让禅师第二世法嗣¶ 第 254b 页 T51-025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54.png)
曰。咄遮沙弥不了事。教屈法空禅师。却屈
得个守堂家人来。法空无语。法昕院主来参。
师问。汝是谁。对云法昕。师云。我不识汝。昕
无语。师后不疾宴坐示灭。敕谥悟空禅师。
婺州五泄山灵默禅师者。毗陵人也。姓宣氏。
初谒豫章马大师。马接之因披剃受具。后谒石头迁和尚。先自约曰。若一言相契我即
住。不然便去。石头知是法器即垂开示。师不领其旨告辞而去至门。石头呼之云。阇梨
师回顾石头云。从生至老只是遮个汉更莫别求。师言下大悟乃踏折拄杖。栖止焉(洞山云。当时若不是五泄先师。大难承当。然虽如此。犹涉在途。长庆云险。玄觉云。那个是涉在途
处。有僧云。为伊三寸途中荐得所以在途。玄觉云。为复荐得自己。为复荐得三寸。若是自己为什么成三寸。若是
三寸为什么悟去。且道。洞山意旨作么生。莫乱说子细好)唐贞元初入天台山
住白沙道场。复居五泄。僧问。何物大于天地。
师云。无人识得伊。僧云。还可雕琢也无。师
云。汝试下手看。僧问。此个门中始终事如何。
师云。汝道目前底成来得多少时也。僧云。学
人不会。师云。我此间无汝问底。僧云。岂无和尚接人处。师云。待汝求接我即接。僧云。便
请和尚接。师云。汝欠少个什么。问如何得无
心。师云。倾山覆海晏然静。地动安眠岂采
伊。师元和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沐浴焚香
端坐告众云。法身圆寂示有去来。千圣同源
万灵归一。吾今沤散胡假兴哀。无自劳神须
存正念。若遵此命真报吾恩。傥固违言非吾
之子。时有僧问。和尚向什么处去。师曰。无处
去。曰某甲何不见。师曰。非眼所睹(洞山云作家)言
怀让禅师第二世法嗣¶ 第 254c 页 T51-025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54.png)
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者。襄阳人也。姓郑氏。
幼岁从师于荆州玉泉寺。初参大寂。问如何
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师即大悟。唐贞元中
居于天台山馀姚南七十里。梅子真旧隐。时
盐官会下一僧入山釆拄杖。迷路至庵所。问
曰。和尚在此山来多少时也。师曰。只见四山
青又黄。又问。出山路向什么处去。师曰。随流
去。僧归说似盐官。盐官曰。我在江西时曾见
一僧。自后不知消息。莫是此僧否。遂令僧去
请出师。师有偈曰。
「 摧残枯木倚寒林
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遇之犹不顾
郢人那得苦追寻」
大寂闻师住山。乃令一僧到问云。和尚见马
师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师云。马师向我道即
心是佛。我便向遮里住。僧云。马师近日佛
法又别。师云。作么生别。僧云。近日又道非心
非佛。师云。遮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
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其僧回举似马
祖。祖云。大众。梅子熟也(僧问禾山。大梅恁么道。意作么生。禾山云。真师
子儿)自此学者渐臻。师道弥著。师上堂示众曰。
汝等诸人。各自回心达本莫逐其末。但得其
本其末自至。若欲识本唯了自心。此心元是
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根本故。心生种种法生。
心灭种种法灭。心且不附一切善恶。而生万
法本自如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云。
蒲华柳絮竹针麻线。夹山与定山同行言话
次。定山云。生死中无佛即非生死。夹山云。生
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二人上山参礼。夹山
怀让禅师第二世法嗣¶ 第 255a 页 T51-025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55.png)
亲一疏。夹山云。那个亲。师云。且去明日来。
夹山明日再上问师。师云。亲者不问。问者不
亲(夹山住后自云。当时失一只眼)忽一日谓其徒曰。来莫可抑
往莫可追。从容间复闻鼯鼠声。师云。即此物
非他物。汝等诸人善护持之。吾今逝矣。言讫
示灭。寿八十八。腊六十有九。智觉禅师延寿
赞曰。
「 师初得道
即心是佛
最后示徒
物非他物
穷万法源
彻千圣骨
真化不移
何妨出没」
京兆兴善寺惟宽禅师者。衢州信安人也。姓
祝氏。年十三见杀生者。衋然不忍食。乃求出
家。初习毗尼修止观。后参大寂乃得心要。唐
贞元六年始行化于吴越间。八年至鄱阳山。
神求受八戒。十三年止嵩山少林寺。僧问。如
何是道。师云。大好山。僧云。学人问道。师何
言好山。师云。汝只识好山何曾达道。问狗子
还有佛性否。师云有。僧云。和尚还有否。师
云。我无。僧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和尚因何
独无。师云。我非一切众生。僧云。既非众生是
佛否。师云。不是佛。僧云。究竟是何物。师云。
亦不是物。僧云。可见可思否。师云。思之不及
议之不得。故云不可思议。元和四年宪宗诏
至阙下。白居易尝诣师问曰。既曰禅师何以
说法。师曰。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
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其致一也。譬如
江河淮汉在处立名。名虽不一水性无二。律
即是法。法不离禅。云何于中妄起分别。又问。
怀让禅师第二世法嗣¶ 第 255b 页 T51-025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55.png)
要修理。无论垢与净。一切勿起念。又问。垢即
不可念。净无念可乎。师曰。如人眼睛上。一物
不可住。金屑虽珍宝。在眼亦为病。又问。无修
无念又何异凡夫耶。师曰。凡夫无明二乘执
著。离此二病是曰真修。真修者不得勤不得
忘勤即近执著。忘即落无明。此为心要云
尔。有僧问。道在何处。师曰。只在目前。曰我
何不见。师曰。汝有我故所以不见。曰我有我
故即不见。和尚见否。师曰。有汝有我展转不
见。曰无我无汝还见否。师曰。无汝无我阿谁
求见。元和十二年二月晦日升堂说法讫就
化。寿六十三。腊三十九。归葬于灞陵西原。敕
谥大彻禅师元和正真之塔。
湖南东寺如会禅师者。始兴曲江人也。初谒
径山后参大寂。学徒既众。僧堂内床榻为之
陷折。时称折床会也。自大寂去世。师常患门
徒以即心即佛之谭诵忆不已。且谓佛于何
住而曰即心。心如画师而云即佛。遂示众曰。
心不是佛智不是道。剑去远矣尔方刻舟。时
号东寺为禅窟焉。相国崔公群出为湖南观
察使。见师问曰。师以何得。师曰见性得。
师方病眼。公讥曰。既云见性。其奈眼何。师
曰。见性非眼眼病何害。公稽首谢之(法眼别云。是相公眼)
师问南泉。近离什么处来。云江西。师云。将得
马师真来否。泉云。只遮是。师云。背后底聻。
无对(长庆代云。太似不知。保福云。几不到和尚此间。云居锡云。此二尊者尽扶背后。只如南泉休去。为当
扶面前扶背后)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
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有。崔云。为
怀让禅师第二世法嗣¶ 第 255c 页 T51-025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55.png)
鹞子头上放。仰山来参。师云。已相见了更不
用上来。仰山云。恁么相见莫不当否。师归方
丈闭却门。仰山归举似沩山。沩山云。寂子是
什么心行。仰山云。若不恁么争识得他。复有
人问师曰。某甲拟请和尚开堂得否。师曰。
待将物裹石头煖即得。彼无语(药山代云。石头煖也)唐
长庆癸卯岁八月十九日归寂。寿八十。敕谥
传明大师塔曰永际。
鄂州无等禅师者。尉氏人也。姓李氏。初出家
于龚公山。参礼马大师密受心要。后住随州
土门。尝谒州牧王常侍者。师退将出门。王后
呼之云和尚。师回顾王敲柱三下。师以手作
圆相。复三拨之便行。师后住武昌大寂寺。一
日大众晚参。师见人人上来。师前道不审。乃
谓众曰。大众适来声向什么处去也。有一僧
竖起指头。师云。珍重。其僧至来朝上参次。师
乃转身面壁而卧。佯作呻吟声云。老僧三两
日来不多安乐。大德身边有什么药物。与老
僧些少。僧以手拍净瓶云。遮个净瓶什么处
得来。师云。遮个是老僧底。大德底在什么
处。僧云。亦是和尚底。亦是某甲底。唐大和四
年十月示灭寿八十二。
庐山归宗寺智常禅师。上堂云。从上古德不
是无知解。他高尚之士不同常流。今时不能
自成自立虚度时光。诸子莫错用心。无人替
汝。亦无汝用心处。莫就他觅。从前只是依他
解。发言皆滞。光不透脱。只为目前有物。僧
问。如何是玄旨。师云。无人能会。僧云。向者
怀让禅师第二世法嗣¶ 第 256a 页 T51-025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56.png)
云。谁求玄旨。又云。去无汝用心处。僧云。岂
无方便门令学人得入。师云。观音妙智力能
救世间苦。僧云。如何是观音妙智力。师敲鼎
盖三下云。子还闻否。僧云闻。师云。我何不
闻。僧无语。师以棒趁下。师尝与南泉同行。后
忽一日相别。煎茶次南泉问云。从前与师兄
商量语句彼此已知。此后或有人问毕竟事
作么生。师云。遮一床地大好卓庵。泉云。卓
庵且置。毕竟事作么生。师乃打却茶铫便起。
泉云。师兄吃茶了。普愿未曾吃茶。师云。作
遮个语话。滴水也销不得。僧问。此事久远
如何用心。师云。牛皮鞔露柱。露柱啾啾叫。凡
耳听不闻。说圣呵呵笑师因俗官来。乃拈起
帽子两带云。还会么。俗官云。不会。师云。莫
怪老僧头风不卸帽子。师入园取菜次。师画
圆相围却一株。语众云。辄不得动著遮个。
众不敢动。少顷师复来见菜犹在。便以棒趁
众僧云。遮一队汉无一个有智慧底。师问新
到僧。什么处来。师云。凤翔来。师云。还将得
那个来否。僧云。将得来。师云。在什么处。僧
以手从顶擎捧呈之。师即举手作接势抛向
背后。僧无语。师云。遮野狐儿。师刬草次有
讲僧来参。忽有一蛇过师以锄断之。僧
云。久响归宗元来是个粗行沙门。师云。坐主归茶堂内吃茶去。云岩来参。师作挽弓势。
岩良久作拔剑势。师云。来太迟生。有僧辞去。
师唤近前来。吾为汝说佛法。僧近前。师云。汝
诸人尽有事在。汝异时却来遮里无人识汝。
怀让禅师第二世法嗣¶ 第 256b 页 T51-025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56.png)
子总近前。大众进前。师云。汝听观音行善应
诸方所。僧问。如何是观音行。师乃弹指云。诸
人还闻否。僧曰闻。师云。一队汉向遮里觅什
么。以棒趁出。大笑归方丈。僧问。初心如何得
个入处。师敲鼎盖三下云。还闻否。僧云闻。师
云。我何不闻。师又敲三下问。还闻否。僧云。
不闻。师云。我何以闻。僧无语。师云。观音妙
智力能救世间苦。江州刺史李渤问师曰。教
中所言须弥纳芥子。渤即不疑。芥子纳须弥
莫是妄谭否。师曰。人传使君读万卷书籍还
是否。李曰然。师曰。摩顶至踵如椰子大。万卷
书向何处著。李俛首而已。李异日又问云。大
藏教明得个什么边事。师举拳示之云。还会
么。李云。不会。师云。遮个措大。拳头也不识。
李云请师指示。师云。遇人即途中授与。不遇
即世谛流布。师以目有重瞳。遂将药手按摩。
以致目眦俱赤。世号赤眼归宗焉。后示灭。敕
谥至真禅师。
景德传灯录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