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怀让禅师第一世¶ 第 196b 页
怀让禅师第一世¶ 第 245b 页
景德传灯录卷第六
南岳怀让禅师法嗣
* 第一世九人
* 江西道一禅师(一人见录姓马时谓马祖)
* 南岳常浩禅师
* 智达禅师
* 坦然禅师
* 潮州神照禅师
* 扬州大明寺严峻禅师
* 新罗国本如禅师
* 玄晟禅师
* 东雾山法空禅师(已上八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第二世三十七人(马祖法嗣)
* 越州大珠慧海禅师
* 洪州泐潭山法会禅师
怀让禅师第一世¶ 第 245c 页 T51-024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45.png)
* 洪州泐潭惟建禅师
* 澧州茗溪道行禅师
* 抚州石巩慧藏禅师
* 唐州紫玉山道通禅师
* 江西北兰让禅师
* 洛京佛光如满禅师
* 袁州南源道明禅师
* 忻州郦村自满禅师
* 朗州中邑洪恩禅师
* 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禅门规式附已上十三人见录)
* 镐英禅师
* 崇泰禅师
* 王姥山翛然禅师
* 华州伏栖寺策禅师
* 澧州松滋塔智聪禅师
* 唐州云秀山神鉴禅师
* 扬州栖灵寺智通禅师
* 坑州智藏禅师
* 京兆怀韬禅师
* 处州法藏禅师
* 河中府怀则禅师
* 常州明干禅师
* 鄂州洪潭禅师
* 象原怀坦禅师
* 潞府青莲元礼禅师
* 河中府保庆禅师
* 甘泉志贤禅师
* 大会山道晤禅师
* 潞府法柔禅师
* 京兆咸通寺觉平禅师
* 义兴胜辩禅师
* 海陵庆云禅师
* 洪州开元寺玄虚禅师(已上二十三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 怀让禅师第一世
江西道一禅师汉州什邡人也。姓马氏。容貌
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幼
岁依资州唐和尚落发。受具于渝州圆律师。
唐开元中习禅定于衡岳传法院。遇让和尚。
同参九人唯师密受心印(让之一犹思之迁也。同源而异派。故禅法之盛始于
二师。刘轲云。江西主大寂。湖南主石头。往来憧憧不见二大士为无知矣。西天般若多罗记达磨云。震旦虽阔无
别路。要假侄孙脚下行。金鸡解衔一颗米。供养十方罗汉僧。又六祖能和尚谓让曰。向后佛法从汝边去。马驹蹋
怀让禅师第一世¶ 第 246a 页 T51-024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46.png)
川。次至南康龚公山。大历中隶名于开元精
舍。时连帅路嗣恭。聆风景慕亲受宗旨。由是
四方学者云集坐下。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
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磨大师从
南天竺国来。躬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
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文。以印众生心地。
恐汝颠倒不自信。此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
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又云。夫求
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
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
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罗万
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
心因色故有。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
无所碍。菩提道果亦复如是。于心所生即名
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心。乃可随
时著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
汝受吾教。听吾偈曰。
「 心地随时说
菩提亦只宁
事理俱无碍
当生即不生」
僧问。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师云。为止小
儿啼。僧云。啼止时如何。师云。非心非佛。僧
云。除此二种人来如何指示。师云。向伊道不
是物。僧云。忽遇其中人来时如何。师云。且教
伊体会大道。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云。即今
是什么意。庞居士问。如水无筋骨能胜万斛
舟。此理如何。师云。遮里无水亦无舟。说什
么筋骨。一日师上堂。良久百丈收却面前席。
师便下堂。百丈问。如何是佛法旨趣。师云。正
怀让禅师第一世¶ 第 246b 页 T51-024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46.png)
丈竖起拂子。师云。只遮个为当别有。百丈
抛下拂子。僧问。如何得合道。师云。我早不合
道。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便打乃云。我若不
打汝诸方笑我也。有小师行脚回。于师前画
个圆相。就上礼拜了立。师云。汝莫欲作佛否。
云某甲不解捏目。师云。吾不如汝。小师不对。
邓隐峰辞师。师云。什么处去。对云。石头去。
师云。石头路滑。对云。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便
去。才到石头。即绕禅床一匝振锡一声。问是
何宗旨。石头云。苍天苍天。隐峰无语。却回举
似于师。师云。汝更去。见他道苍天。汝便嘘
嘘。隐峰又去石头。一依前问。是何宗旨。石头
乃嘘嘘。隐峰又无语。归来。师云。向汝道。石
头路滑。有僧于师前作四画。上一长下三短。
问云。不得道一长三短。离此四字外请和尚
答。师乃画地一画云。不得道长短。答汝了也
(忠国师闻别云。何不问老僧)有一讲僧来问云。未审禅宗传持
何法。师却问云。坐主传持何法。彼云。忝讲得
经论二十馀本。师云。莫是师子儿否。云不敢。
师作嘘嘘声。彼云。此是法。师云。是什么法。云
师子出窟法。师乃默然。彼云。此亦是法。师云
是什么法。云师子在窟法。师云。不出不入是
什么法。无对(百丈代云。见么)遂辞出门。师召云坐主。
彼即回首。师云。是什么。亦无对。师云。遮钝
根阿师。洪州廉使问云。弟子吃酒肉即是。不
吃即是。师云。若吃是中丞禄。不吃是中丞福。
师入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各为一方宗主
转化无穷。师于贞元四年正月中。登建昌石
怀让禅师第一世¶ 第 246c 页 T51-024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46.png)
吾之朽质当于来月归兹地矣。言讫而回。至
二月四日果有微疾。沐浴讫跏趺入灭。元和
中追谥大寂禅师。塔曰大庄严。今海昏县影
堂存焉(高僧传云。大觉禅师按权德舆作塔铭言。马祖终于开元寺。荼毗于石门而建塔也。至会昌沙汰后大中四年七月。宣宗敕江西观察使裴休重建塔并寺。赐额宝峰)。
****** 怀让禅师第二世马祖法嗣
越州大珠慧海禅师者建州人也。姓朱氏。依
越州大云寺道智和尚受业。初至江西参马
祖。祖问曰。从何处来。曰越州大云寺来。祖
曰。来此拟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自家宝
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什么我遮里一物也无。
求什么佛法。师遂礼拜问曰。阿那个是慧海
自家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
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师
于言下自识本心不由知觉。踊跃礼谢。师事
六载。后以受业师年老遽归奉养。乃晦迹藏
用外示痴讷。自撰顿悟入道要门论一卷。被
法门师侄玄晏窃出江外呈马祖。祖览讫告
众云。越州有大珠。圆明光透自在无遮障。处
也众中有知师姓朱者。迭相推识。结契来越
上寻访依附(时号大珠和尚者。因马祖示出也)师谓曰。禅客我不
会禅。并无一法可示于人。故不劳汝久立。且
自歇去。时学侣渐多日夜叩激。事不得已随
问随答。其辩无碍(广语出别卷)时有法师数人来谒
曰。拟伸一问。师还对否。师曰。深潭月影任意
撮摩。问如何是佛。师曰。清潭对面非佛而谁。
众皆茫然(法眼云。是即没交涉)良久其僧又问。师说何法
度人。师曰贫道未曾有一法度人。曰禅师家
怀让禅师第一世¶ 第 247a 页 T51-024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47.png)
刚般若经。师曰。讲几坐来。曰二十馀坐。师曰。
此经是阿谁说。僧抗声曰。禅师相弄。岂不知
是佛说耶。师曰。若言如来有所说法。则为谤
佛。是人不解我所说义。若言此经不是佛说。
则是谤经。请大德说看。无对。师少顷又问。经
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
能见如来。大德且道。阿那个是如来。曰某甲
到此却迷去。师曰。从来未悟说什么却迷。僧
曰。请禅师为说。师曰。大德讲经二十馀坐。却
未识如来。其僧再礼拜。愿垂开示。师曰。如来
者。是诸法如义。何得忘却。曰是。是诸法如
义。师曰。大德是亦未是。曰经文分明那得未
是。师曰。大德如否。曰如。师曰。木石如否。曰
如。师曰。大德如同木石如否。曰无二。师曰。
大德与木石何别。僧无对。良久却问。如何得
大涅槃。师曰。不造生死业对。曰如何是生死
业。师曰。求大涅槃是生死业。舍垢取净是生
死业。有得有證是生死业。不脱对治门是生
死业。曰云何即得解脱。师曰。本自无缚不用
求解。直用直行是无等等。僧曰。如禅师和尚
者。实谓希有礼谢而去。有行者问。即心即佛
那个是佛。师云。汝疑那个不是佛指出看。无
对。师云。达即遍境是。不悟永乖疏。有律师
法明。谓师曰。禅师家多落空。师曰。却是坐主
家多落空。法明大惊曰。何得落空。师曰。经论
是纸墨文字。纸墨文字者俱空。设于声上建
立名句等法。无非是空。坐主执滞教体。岂
不落空。法明曰。禅师落空否。师曰。不落空。
怀让禅师第一世¶ 第 247b 页 T51-024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47.png)
大用现前那得落空。法明曰。故知一法不达
不名悉达。师曰。律师不唯落空。兼乃错用名
言。法明作色问曰。何处是错。师曰。律师未辨
华竺之音。如何讲说。曰请禅师指出法明错
处。师曰。岂不知悉达是梵语邪。律师虽省
过。而心犹愤然(具梵语。萨婆曷剌他悉陀。中国翻云一切义成。旧云悉达多。犹是讹
略梵语也)又问曰。夫经律论是佛语。读诵依教奉
行。何故不见性。师曰。如狂狗趁块师子咬人。
经律论是自性用。读诵者是性法。法明曰。阿
弥陀佛有父母及姓否。师曰。阿弥陀姓憍尸
迦。父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曰出何教文。师
曰。出陀罗尼集。法明礼谢赞叹而退。有三藏
法师问。真如有变易否。师曰。有变易。三藏
曰。禅师错也。师却问三藏。有真如否。曰有。
师曰。若无变易决定是凡僧也。岂不闻。善知
识者能回三毒为三聚净戒。回六识为六神
通。回烦恼作菩提。回无明为大智真如。若无
变易三藏真是自然外道也。三藏曰。若尔者
真如即有变易。师曰。若执真如有变易亦是
外道。曰禅师适来说真如有变易。如今又道
不变易。如何即是的当。师曰。若了了见性者。
如摩尼珠现色。说变亦得。说不变亦得。若不
见性人。闻说真如变便作变解。闻说不变便
作不变解。三藏曰。故知南宗实不可测。有道
流问。世间有法过自然否。师曰有。曰何法过
得。师曰。能知自然者。曰元气是道否。师曰。元
气自元气道自道。曰若如是者则应有二。师
曰。知无两人。又问。云何为邪云何为正。师
怀让禅师第一世¶ 第 247c 页 T51-024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47.png)
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
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
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
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
睡。千般计校。所以不同也。律师杜口。有韫光
大德问。禅师自知生处否。师曰。未曾死何用
论生。知生即是无生法无离生法说有无生。
祖师云。当生即不生。曰不见性人亦得如此
否。师曰。自不见性不是无性。何以故。见即是
性无性不能见。识即是性故名识性。了即是
性唤作了性。能生万法唤作法性。亦名法身。
马鸣祖师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若心生故
一切法生。若心无生法无从生。亦无名字。迷
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
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
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
草木。如人吃笋。应总吃法身也。如此之言宁
堪齿录。对面迷佛长劫希求。全体法中迷而
外觅。是以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
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大德又问。太虚能生
灵智否。真心缘于善恶否。贪欲人是道否。执
是执非人向后心通否。触境生心人有定否。
住寂寞人有慧否。怀傲物人有我否。执空执
有人有智否。寻文取證人。苦行求佛人。离心
求佛人。执心是佛人。此智称道否。请禅师一
一为说。师曰。太虚不生灵智。真心不缘善
恶。嗜欲深者机浅。是非交争者未通。触境生
心者少定。寂寞忘机者慧沈。傲物高心者我
怀让禅师第一世¶ 第 248a 页 T51-024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48.png)
求佛者俱迷。离心求佛者外道。执心是佛者
为魔。大德曰。若如是应毕竟无所有。师曰。毕
竟是大德。不是毕竟无所有。大德踊跃礼谢
而去(此下旧本有洪州百丈山惟政禅师传今移在第九卷百丈山海和尚下)。
洪州泐潭法会禅师问马祖。如何是西来祖
师意。祖曰。低声近前来。师便近前。祖打一掴
云。六耳不同谋。来日来。师至来日犹入法堂
云。请和尚道。祖云。且去。待老汉上堂时出
来。与汝證明。师乃悟云。谢大众證明。乃绕
法堂一匝便去。
池州杉山智坚禅师。初与归宗南泉行脚时。
路逢一虎。各从虎边过了。南泉问归宗云。适
来见虎似个什么。宗云。似个猫儿。宗却问师。
师云似个狗子。宗又问南泉。泉云。我见是个
大虫。师吃饭次。南泉收生饭云生。师云无生。
南泉云。无生犹是末。南泉行数步。师召云。长
老长老。南泉回头云怎么。师云。莫道是末。一
日普请择蕨菜。南泉拈起一茎云。遮个大好
供养。师云。非但遮个百味珍羞他亦不顾。
南泉云。虽然如此个个须尝他始得(玄觉云。是相见语。不
是相见语)僧问。如何是本来身。师云。举世无相似。
洪州泐潭惟建禅师。一日在马祖法堂后坐
禅。祖见乃吹师耳。两吹师起定。见是和尚却
复入定。祖归方丈。令侍者持一碗茶与师。师
不顾。便自归堂。
澧州茗溪道行禅师。师有时云。吾有大病非
世所医。后有僧问先曹山。承古人有言。吾有
大病非世所医。未审唤作什么病。曹云。攒簇
怀让禅师第一世¶ 第 248b 页 T51-024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48.png)
人人尽有。云人人尽有。和尚还有此病也无。
曹云。正觅起处不得。云一切众生为什么不
病。曹云。众生若病即非众生。云未审诸佛还
有此病也无。曹云有。云既有。为什么不病。曹
云。为伊惺惺。僧问。如何修行。师云。好个阿
师莫客作。僧云。毕竟如何。师云。安置即不
堪。又僧问。如何是正修行路。师云。涅槃后
有。僧云。如何是涅槃后有。师云。不洗面。僧
云。学人不会。师云。无面得洗。
抚州石巩慧藏禅师。本以弋猎为务。恶见沙
门。因逐群鹿从马祖庵前过。祖乃逆之。藏
问。和尚见鹿过否。祖曰。汝是何人。曰猎者。
祖曰。汝解射否。曰射射。祖曰。汝一箭射几
个。曰一箭射一个。祖曰。汝不解射。曰和尚解
射否。祖曰。解射。曰和尚一箭射几个。祖曰。
一箭射一群。曰彼此是命。何用射他一群。祖
曰。汝既知如是。何不自射。曰若教某甲自射。
即无下手处。祖曰。遮汉旷劫无明。烦恼今日
顿息。藏当时毁弃弓箭。自以刀截发投祖出
家。一日在厨中作务次。祖问曰。作什么曰。
牧牛。祖曰。作么生牧。曰一回入草去便把鼻
孔拽来。祖曰。子真牧牛。师便休。师住后常以
弓箭接机(如三平和尚章述之)师问西堂。汝还解捉得虚
空么。西堂云。捉得。师云。作么生捉。堂以手
撮虚空。师云。作么生恁么捉虚空。堂却问。师
兄作么生捉。师把西堂鼻孔拽。西堂作忍痛
声。云大杀拽人鼻孔直得脱去。师云。直须恁
么捉虚空始得。众僧参次。师云。适来底什么
怀让禅师第一世¶ 第 248c 页 T51-024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48.png)
一声。僧到礼拜。师云。还将那个来否。僧云。
将得来。师云。在什么处。僧弹指三声。问如何
免得生死。师云。用免作什么。僧云。如何免
得。师云。遮底不生死。
唐州紫玉山道通禅师者庐江人也。姓何氏。
幼随父守官泉州南安县。因而出家。唐天宝
初马祖阐化建阳居佛迹岩师往谒之。寻迁
于南康龚公山。师亦随之。贞元四年二月初
马祖将归寂。谓师曰。夫玉石润山秀丽益汝
道业遇可居之。师不晓其言。是秋与伏牛山
自在禅师同游洛阳。回至唐州西见一山。四
面悬绝峰峦秀异。因询乡人。云是紫玉山。师
乃陟山顶见有石方正莹然紫色。叹曰。此其
紫玉也。始念先师之言乃悬记耳。遂剪茆构
舍而居焉。后学徒四集。僧问。如何出得三界。
师云。汝在里许得多少时也。僧云。如何出离。
师云。青山不碍白云飞。于頔相公问。如何是
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师云。于頔客作
汉。问恁么事怎么。于公失色。师乃指云。遮
个是漂堕罗刹鬼国。于又问。如何是佛。师
唤于頔。頔应诺。师云。更莫别求(有僧举似药山。药山云。缚杀
遮汉也。僧云。和尚如何。药山亦唤云某甲。僧应诺。药山云是什么)元和八年弟子金
藏参百丈回礼觐。师云。汝其来矣。此山有主
也。于是嘱付金藏讫。策杖径去襄州道俗迎
之。至七月十五日无疾而终。寿八十有三。
江西北兰让禅师。湖塘亮长老问。伏承师兄
画得先师真。暂请瞻礼。师以两手拨胸开示
之。亮便礼拜。师云。莫礼莫礼。亮云。师兄错
怀让禅师第一世¶ 第 249a 页 T51-024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49.png)
因什么教某甲莫礼。师云。何曾错。
洛京佛光如满禅师(曾住五台山金阁寺)唐顺宗问。佛从
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
处。师答曰。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
虚空。常在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
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
体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帝又问。佛
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
法说。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
谁言不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师答
曰。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
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
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
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心处。自然
无法说。帝闻大悦益重禅宗。
袁州南源道明禅师上堂云。快马一鞭快人
一言。有事何不出头来。无事各自珍重。便下
堂。有僧问。一言作么生。师乃吐吞云。待我有
广长舌相。即向汝道。洞山来参方上法堂。师
云。已相看了也。洞山便下去。至明日却上问
云。昨日已蒙和尚慈悲。大知什么处是与。某
甲已相看处。师云。心心无间断。流入于性海。
洞山云。几放过。洞山辞去。师云。多学佛法广
作利益。洞山云。多学佛法即不问。如何是广
作利益。师云。一物莫违即是。僧问。如何是
佛。师云。不可道尔是也。
忻州郦村自满禅师上堂云。古今不异法尔
如然。更复何也。虽然如此。遮个事大有人
怀让禅师第一世¶ 第 249b 页 T51-024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49.png)
情知汝罔措。僧欲进语。师云。将谓老僧落伊
古今。僧云。如何即是。师云。鱼腾碧汉阶级难
飞。僧云。如何即得免兹过咎。师云。若是龙形
谁论高下。其僧礼拜。师云。苦哉屈哉谁人似
我。师一日谓众曰。除却日明夜暗更说什么。
即得珍重。时有僧问。如何是无诤之句。师云。
喧天动地。
朗州中邑洪恩禅师。仰山初领新戒到谢戒。
师见来于禅床上拍手云。和和。仰山即东边
立。又西边立。又于中心立。然后谢戒了却退
后立。师云。什么处得此三昧。仰云。于曹溪脱
印子学来。师云。汝道曹溪用此三昧接什么
人。仰云。接一宿觉用此三昧。仰云。和尚什么
处得此三昧来。师云。某甲于马大师处学此
三昧。问如何得见性。师云。譬如有屋。屋有六
窗。内有一猕猴。东边唤山山山山。应如是六
窗俱唤俱应。仰山礼谢起云。所蒙和尚譬喻
无不了知。更有一事。只如内猕猴困睡。外猕
猴欲与相见如何。师下绳床执仰山手。作舞
云。山山与汝相见了。譬如蟭螟虫。在蚊子眼
睫上作窠。向十字街头叫唤云。土旷人稀相
逢者少(云居锡云。中邑当时若不得仰山遮一句语。何处有中邑也崇寿稠云。还有人定得此道理么。
若定不得。只是个弄精魂脚手。佛性义在什么处玄觉云。若不是仰山。争得见中邑。且道。什么处是仰山得见
中邑处)。
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者。福州长乐人也。丱
岁离尘三学该练。属大寂阐化南康乃倾心
依附。与西堂智藏禅师同号入室。时二大
士为角立焉。一夕二士随侍马祖玩月次。祖
怀让禅师第一世¶ 第 249c 页 T51-024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49.png)
正好修行。祖云。经入藏禅归海。马祖上堂
大众云集。方升坐良久。师乃卷却面前礼拜
席。祖便下堂。师一日诣马祖。法塔祖于禅
床角取拂子示之。师云。只遮个更别有。
祖乃放旧处云。尔已后将什么何为人。
师却取拂子示之。祖云。只遮个更别有。
师以拂子挂安旧处。方侍立。祖叱之。自
此雷音将震。果檀信请。于洪州新吴界。住
大雄山。以居处岩峦峻极故。号之百丈。既处
之未期月。玄参之宾四方麇至。即有沩山黄
檗当其首。一日师谓众曰。佛法不是小事。老
僧昔再蒙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
黑。黄檗闻举不觉吐舌。曰某甲不识马祖。要且不见马祖。师云。汝已后当嗣马祖。黄檗云。某甲不嗣马祖。曰作么生。曰已后丧我
儿孙。师曰。如是如是。一日有僧哭入法堂
来。师曰。作么。曰父母俱丧请师选日。师云。
明日来一时埋却。师上堂云。并却咽喉唇吻
速道将来。沩山云。某甲不道请和尚道。师云。
不辞与汝道。久后丧我儿孙。五峰云。和尚亦
须并却。师云。无人处斫额望汝。云岩云。某甲
有道处请和尚举。师云。并却咽喉唇吻速道
将来。云岩曰。师今有也。师曰。丧我儿孙。师
谓众曰。我要一人传语西堂。阿谁去得。五峰
云。某甲去。师云。汝作么生传语。五峰云。待
见西堂即道。师云。道什么。五峰云。却来说似
和尚。师与沩山作务次师问。有火也无。沩山
云有。师云。在什么处。沩山把一枝木吹三两
怀让禅师第一世¶ 第 250a 页 T51-025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50.png)
云。汝是阿谁。僧云。某甲师云。汝识某甲否。僧
云。分明个。师乃举起拂子云。汝还见么。僧云
见。师乃不语。因普请钁地次。忽有一僧。闻饭
鼓鸣举起钁头大笑便归。师云。俊哉此是观
音入理之门。师归院乃唤其僧问。适来见什
么道理便恁么。对云。适来只闻鼓声动归吃
饭去来。师乃笑。问依经解义三世佛怨。离经
一字。如同魔说如何。师云。固守动用三世
佛怨此外别求即同魔说。因僧问西堂云。有
问有答不问不答时如何。西堂云。怕烂却作
么。师闻举乃云。从来疑遮个老兄。僧云。请
和尚道。师云。一合相不可得。师谓众云。有一
人长不吃饭不道饥。有一人终日吃饭不道
饱。众皆无对。云岩问。和尚每日区区为阿
谁。师云。有一人要。岩云。因什么不教伊自
作。师云。他无家活。僧问。如何是大乘顿悟法
门。师曰。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
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
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辩别。心无所行
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相似俱歇。
一切攀缘。贪瞋爱取垢净情尽。对五欲八风。
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
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对一切境心无静乱。
不摄不散。透一切声色无有滞碍。名为道人。
但不被一切善恶垢净有为世间福智拘系。
即名为佛慧。是非好丑是理非理诸知见总
尽。不被系缚处心自在。名初发心菩萨。便登
佛地。一切诸法本不自空。不自言色。亦不言
怀让禅师第一世¶ 第 250b 页 T51-025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50.png)
作若干种解。起若干种知见。若垢净心尽。不
住系缚不住解脱。无一切有为无为。解平等
心量。处于生死其心自在。毕竟不与虚幻尘
劳蕴界生死诸入和合。迥然无寄一切不拘
去留无碍。往来生死如门开相似。若遇种种
苦乐不称意事心无退屈。不念名闻衣食。不
贪一切功德利益。不为世法之所滞。心虽亲
受苦乐不干于怀。粗食接命补衣禦寒暑。兀
兀如愚如聋相似稍有亲分。于生死中广学
知解。求福求智于理无益。却被解境风漂。却
归生死海里。佛是无求人。求之即乖理。是无
求理求之即失。若取于无求复同于有求。此
法无实无虚。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不为
阴界五欲八风之所漂溺。即生死因断去住自
由。不为一切有为因果所缚。他时还与无缚
身同利物。以无缚心应一切心。以无缚慧解
一切缚。亦能应病与药。僧问。如今受戒身口
清净已。具诸善得解脱否。答少分解脱。未得
心解脱。未得一切解脱。问云。何是心解脱。答
不求佛不求知解。垢净情尽亦不守此无求
为。是亦不住尽处。亦不畏地狱缚。不爱天堂
乐。一切法不拘。始名为解脱无碍。即身心及
一切皆名解脱。汝莫言有少分戒善将为便
了。有河沙无漏戒定慧门。都未涉一毫在。
努力猛作早与。莫待耳聋眼暗头白面皱。老
苦及身眼中流泪心中慞惶未有去处。到恁
么时整理脚手不得也。纵有福智多闻都不
相救为心眼未开。唯缘念诸境不知返照。复
怀让禅师第一世¶ 第 250c 页 T51-025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50.png)
怖。六道五蕴现前尽见。严好舍宅舟船车舆
光明显赫。为纵自心贪爱。所见悉变为好境。
随所见重处受生都无自由分。龙畜良贱亦
总未定。问如何得自由。答如今对五欲八风
情无取舍。垢净俱亡。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
心如木石。亦如香象截流而过更无疑滞。此
人天堂地狱所不能摄也。又不读经看教语
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只明
如今觉性自己。俱不被一切有无诸法境转。
是导师能照破一切有无境法。是金刚即有
自由独立分。若不能恁么得。纵令诵得十二
韦陀经。只成增上慢。却是谤佛不是修行。读
经看教若准世间是好善事。若向明理人边
数此是壅塞人。十地之人脱不去流入生死
河。但不用求觅知解语义句。知解属贪。贪变
成病。只如今但离一切有无诸法。透过三句
外。自然与佛无差。既自是佛何虑佛不解语。
只恐不是佛。被有无诸法转不得自由。是以
理未立先有福智载去。如贱使贵。不如于理
先立后有福智。临时作得。捉土为金。变海水
为酥酪。破须弥山为微尘。于一义作无量义。
于无量义作一义。师有时说法竟。大众下堂。
乃召之。大众回首。师云。是什么(药山目之为百丈下堂句)唐
元和九年正月十七日归寂。寿九十五。长庆
元年敕谥大智禅师。塔曰大宝胜轮。
******* 禅门规式
百丈大智禅师。以禅宗肇自少室。至曹溪以
来。多居律寺。虽别院然于说法住持未合规
怀让禅师第一世¶ 第 251a 页 T51-025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51.png)
来际不泯者。岂当与诸部阿笈摩教为随行
耶(旧梵语阿含。新云阿笈摩。即小乘教也)或曰。瑜伽论璎珞经。是大
乘戒律。胡不依随哉。师曰。吾所宗非局大小
乘。非异大小乘。当博约折中设于制范务其
宜也。于是创意别立禅居。凡具道眼有可尊
之德者。号曰长老。如西域道高腊长。呼须菩
提等之谓也。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
之室。非私寝之室也。不立佛殿唯树法堂者。
表佛祖亲嘱授当代为尊也。所褒学众无多
少无高下。尽入僧堂中依夏次安排。设长连
床施椸架。挂搭道具。卧必斜枕床唇。右胁吉
祥睡者。以其坐禅既久。略偃息而已。具四威
仪也。除入室请益。任学者勤怠。或上或下不
拘常准。其阖院大众朝参夕聚。长老上堂升
坐。主事徒众雁立侧聆。宾主问酬激扬宗要
者。示依法而住也。斋粥随宜二时均遍者。务
于节俭。表法食双运也。行普请法上下均力
也。置十务谓之寮舍。每用首领一人管多人
营事。令各司其局也(主饭者目为饭头。主菜者目为菜头。他皆仿此)或有
假号窃形混于清众。并别致喧挠之事。即堂
维那检举抽下本位挂搭。摈令出院者。贵安
清众也。或彼有所犯。即以拄杖杖之。集众烧
衣钵道具遣逐。从偏门而出者。示耻辱也。详
此一条制有四益。一不污清众生恭信故(三业不善
不可共住。准律合用梵坛法治之者。当驱出院。清众既安恭信生矣)二不毁僧形循佛
制故(随宜惩罚。得留法服。后必悔之)三不扰公门省狱讼故。四
不泄于外护宗纲故(四来同居圣凡孰辨。且如来应世尚有六群之党。况今像末岂
得全无。但见一僧有过。便雷例讥诮。殊不知。以轻众坏法其损甚大。今禅门若稍无妨害者。宜依百丈丛林格式
怀让禅师第一世¶ 第 251b 页 T51-025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q0003/buddhist/T51-0251.png)
禅门独行。由百丈之始。今略叙大要遍示后
代学者。令不忘本也。其诸轨度山门备焉。
景德传灯录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