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报恩论¶
报恩论¶ 第 713c 页
No. 1205
* 报恩论

* 报恩论目录


* 卷首

* 恭录
* 列圣护法纶音
* 證经(十二则)
* 答问(二十五则)
* 卷正上

* 净土法门纲宗
* 无量寿经纲宗
* 往生正因定论
* 辨正五逆谤法不得往生说
* 二教通喻
* 杂说(二十五则)
* 代众回向发愿疏
* 写经记
* 卷正下

* 醒迷歌(五十章)
* 劝俗歌(五十章)
* 往生公据
* 阿弥陀佛礼想仪
* 戒杀忏愿偈
报恩论¶ 第 714a 页 X62-0714.png
* 附录慈云忏主忏愿文
* 附一法治四病说(改正玉峰师作原名四大要诀)
* 改定僧玉峰摩崖圆满白众偈
* 小霍山摩崖道场写经始末记(续出)

上卷多说理性。下卷先以两歌。断疑生信。次
以公据等三篇。专说事修。而末篇之说。遂附
及之者。所谓应病与药。期于病药双忘。性修
不二。而止世界无尽。未来无穷。区区本愿具
在。代众回向疏矣。度必有无量发心。菩萨览
而兴起者。佛法世法真俗圆融之本旨。庶几
普遍昌明欤。其卷首卷附诸篇。无非欲发明
此旨。巳详卷首述意篇。子简既为写录。随依
香岩例。句读圈点之。为令阅者易于醒目。文
人批尾陋习。固不暇避也。其用意良苦。有心
人应共谅尔。
未还谨识


* 卷附

* 上钟子勤夫子书(以下三书劝读书人兼论道家)
* 其二
* 其三
* 谷梁补注再书后(是篇以天佛圣合言之可见道无方体当下即是说异说同祇成戏论)
* 致杨仁山书(代许息安)
* 善生经序
* 精严寺同戒录序(代妹𦕓刘颂年作此篇劝官长护法维系民心)
报恩论¶ 第 714b 页 X62-0714.png
* 又序(此篇劝信入法门者可證禅教律三宗统归净宗摄无不尽)
* 天台县护持丛林永禁私佔示(代妹𦕓刘颂年作可为护法榜样)
* 募修扬州高旻寺正殿疏(代寺僧了凡作劝缁素各安本分即俗恒真)
* 募修真觉寺缘起(劝法门中人护持台教阴翊皇度崇正辟邪)
* 补玉峰师念佛开心偈六首
* 达摩祖师像赞
* 又指画像赞
* 大通智胜佛拈颂
* 静坐箴
* 留仙阁颂
* 经正民兴说(续出)

* 列圣护法纶音       报恩论卷首

** 顺治十五年九月
 世祖章皇帝敕谕玉琳通琇国师书

朕惟立纲陈纪敷政而易俗移风见性明心传教以
牖民觉世考其功业则事有殊途论厥精微斯旨归
同轨然溯无生之真谛不缘意象以求證般若之妙
源非因文字而显欲问大千之觉路先皈不二之度
门赖初祖之既来遂法衣之不绝燃灯而照昏瞆建
报恩论¶ 第 714c 页 X62-0714.png
鼓以醒愚聋爰指善诱之津诞施方便之力付法将
逾百代知名何仅千人莫不宗旨共扶流风大阐用
慈悲而度天下佐平治以化民生允有裨于盛时故
恒尊于历世兹闻尔僧通琇慧通无始智洞真如续
五叶之正宗万法从而归一屏六根之邪识四大是
以尽空扫末世之狂禅秉如来之正觉诚超生融之
学而迥播观摩之名者也朕俯询法器缅想高风思
御宇以来期沛无为之治而虚席以待乐闻无漏之
因用是特遣司吏院掌印官张嘉谟颁赐玺书远延
杖锡尔其遄驱象驭早践龙墀陈密义之慧空赞皇
猷之清净呜呼顺风而问朕将同访道于崆峒计日
以来尔尚效朝宗之江汉钦哉故谕。

** 又顺治十六年四月

朕维教阐西乾法流东土付妙心于四七传正果于
二三莫不以参悟透脱者为真乘操履纯一者为法
器故南岳不污垂护念于庾岭马师大用揭震喝于
雄峰以至滹水建黄檗之宗高峰继雪岩之绪源远
流长良有以也朕殚心诚正逊志危微务期于道岸
诞登允怀乎德修罔觉因念夫禔躬立政聿本于见
性明心大道本同精义无二缅思宗派必有高人闻
尔禅师通琇临济嫡传笑岩近裔心源明洁行解孤
高故于戊戌之秋特遣皇华之使聘来京阙卓锡上
林朕于听览之馀亲询释梵之奥见其机锋峻利论
义圆通直指向上之关信称谛当證彻无生之旨不
报恩论¶ 第 715a 页 X62-0715.png
落言诠实获我心深契予志间泛及于众说亦博综
乎百家名理恒超决疑无滞洵法门之龙象禅苑之
珠林者也用是特降褒纶赐号大觉方欲久留瓶钵
时听伽音冀朝夕之启予庶默成夫元旨而禅师欲
全子道祈尽孝思坚请还山勉襄石塔远追目犍连
之度母近承陈尊宿之养亲有裨人伦克端风化朕
俯徇其愿敕护遄归惜山川之既遥倏夏秋之巳隔
永言遗韵惓惓于怀追惟对御之言实发大乘之秘
传灯可续末法所希爰是复降温纶加封大觉普济
禅师赐以紫衣并予金印遣使赍往昭朕眷衷重扬
法席之辉永镇山门之宝于戏龙章载锡式增慧日
光华椹服新颁克绍佛衣法数祈承显命益勉勤修
钦哉故谕。

** 又

自杖锡南还时勤企念五湖烟景三江秀丽荷衣松
食致足乐也阊阖风至秋色依依益深白露伊人之
想自迩以来企彻禅宗勤心法宝慨佛果应庵之后
差近阒寂今雷音虽震而北方犹若未闻故末法比
邱少奉戒律其口谈无而行在有者又如麻粟也兹
欲于都城建立皇坛俾衲子一千五百人众受毗尼
戒七条一缕出自上方五戒三皈重宣佛义然非禅
师亲为羯磨正恐以最上慈航为人天阶级耳惟冀
荷担如来阐明大法不辞远道惠然肯来则皇城四
众重闻薝卜之香新学缁流顿长菩提之树知禅师
报恩论¶ 第 715b 页 X62-0715.png
以佛法大事为先不以静退小节萦念也遥瞻浮渡
速慰悠怀。

** 康熙四十年嘉平月
 圣祖仁皇帝御制补陀罗迦普济寺碑记

稽考梵书补陀罗迦山有三一居厄纳忒黑一居忒
白忒一居南海即是山也本山志书未得其详当年
海寇猖狂凡禁海之外寺宇梵刹皆为灰烬自康熙
二十二年荡平台湾海波永息故游方衲子因旧基
址斩蓬蒿艾藜藿而更新焉朕时巡浙西特遣专官
虔修净供敬书题额永镇山门复发帑金重修寺宇
务俾殿堂庑牖丹碧华烨棼橑焕美而一木一石悉
出公家一夫一役不烦民力上为
慈闱延禧下为苍生锡祉也朕自弱龄诵读经史以
修齐治平为本未暇览金经贝叶空寂泡影之文所
以不能窥其堂奥槩而言之元者善之长也佛者以
善为本推而扩之大约无二上天好生化育万汇大
士慈悲度尽众生亦无二也朕求治勤民四十馀载
矣今者兵革巳销而民生未臻康阜梗顽虽化而民
心未尽淳良皆因水旱靡常丰歉各异此朕寤寐孳
孳不能释也以大士之力庶几慈云法雨甘露祥风
使岁稔人安万姓仁寿则普济之弘功即时雍之上
理是朕之心也夫爰书翰简勒诸穹碑垂示无尽云。

** 又
御制重修天竺寺碑文
报恩论¶ 第 715c 页 X62-0715.png

朕御麻凝庥心周区域省方设教跸驻山湖眷兹民
力于东南讵止皇舆之名胜若乃因其旧迹无侈前
观则天竺寺之所由以重修也粤惟鹫岭著于西方
法轮则一竺峰丽于南国名刹维三固缁梵所薰修
亦仙灵之窟宅潮音送响遥接普陀塔影横空长留
舍利瑞光发于涧上奇木像大士之容白衣感夫梦
中净域建看经之院或旱乾间作禾麦告枯而幡盖
来迎霪雨濡足有祷辄应无福不臻斯固历晋宋以
迄今实亦载简编而可信意者能仁之量等于好生
佛道之成关乎民隐推斯指也不其伟与将使般若
之门随方而启仁寿之域举世咸登有其兴矣曷可
废哉朕曩者亲奉
慈闱式临兹宇自芳湖而西顾望初地以南循辇过
花迎旌回云捲岩深乳窦含真珠之宝光峰转飞来
带琉璃之绀色百灵斯护七圣不迷既祝我
皇太后寿履康宁复冀凡兹庶民室家盈庆然则迦
释之弘慈与国家之布德岂有殊也顾念山灵如昔
寺貌未新我
皇太后为国发心为民祈福时申
慈命重葺香林兹役之兴不妨民事凌云再焕将无
乾竺之灵匪日成功实笃坤元之庆恒沙国土偕常
乐以同升亿万苍生享太平而无极是则我
皇太后之圣心依然迦释之心而于朕经营天下利
济生民之心亦适有惬也夫。
报恩论¶ 第 716a 页 X62-0716.png

** 雍正元年六月十八日
 世宗宪皇帝朱批浙江巡抚(臣)李馥奏

再谕粤溯道统之传尧舜以至周公孔子圣圣相承
精一不杂原无藉于释道自汉以来三教流传炳若
三光屹然鼎峙历千百年而不废不坠岂非道并行
而不相悖欤吾儒正心率性释家明心见性元门修
心炼性以言乎体则同圣人之明德新民如来之自
利利他太上之度人无量以言乎用又同中庸曰戒
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内典云六尘涉境
心不随缘道德经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以言乎进
修工夫亦未尝不同何下士往往以管蠡之见纵横
辩驳以逞其胸臆盖止据形迹而论而实未窥其奥
蕴也其言以为二氏之学全无关乎世道人心而孰
知有不然者夫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
有馀殃理载于周易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义著于感
应篇四生六道因果轮回之秘谛散见于大藏诸经
其所以警戒提撕诱掖奖劝若合符节究其指归无
非勉人为善而巳况细而闺闱里巷远而海澨山陬
有不可以礼乐维持诗书训导者而二氏之教皆足
以感发其皈向之诚消磨其隐微之慝由是观之释
道宁无补于王化也哉试问中国将此三途去二留
一能乎否耶不能则何必分门立户互相排挤有若
聚讼然顾兹末法黄冠缁流下愚者多率皆饿夫懒
汉苟希利养以故招提兰若竟成藏垢纳污之地此
报恩论¶ 第 716b 页 X62-0716.png
辈犹如谷之有稗粟之有秕惟在分别孰稗孰秕岂
可并谷粟而概弃之乎朕向来三教并重一体尊崇
于奉佛敬仙之礼不稍轻忽每见章句之士鄙薄二
氏动辄轻蔑摈斥而托名理学者尤甚及考其操履
与理学真诠又大相径庭此不过井蛙篱鴳之徒耳
何足与较浙江俗称僧海乃衲子卓锡胜地近十年
来不特指月清机宗风透彻者罕见即精通教律者
亦未闻其人丛林凋谢可胜太息汝仰体朕意于公
务之馀留心护持使不至过于寥落倾颓不必著相
庄严也此谕汝自领会毋令众知何也士子闻之徒
为好佛之讥释子闻之致增我慢之相其中庸流或
因而纵肇甚至紊乱清规有千法纪是朕怜之而反
害之也密之。

** 又雍正二年四月十九日

上谕内阁前有条奏妇女入庙进香成群聚会混杂
行走妄费无益及入于别教妖言惑众理宜禁止者
曾降旨准行但并非禁止民人于名山寺庙中礼拜
也今闻凡系寺庙概行禁止不许民人叩拜又往𩫶
髻山进香人等于金盏河地方挂号取税皆与朕旨
不合其禁止太过之处在京著礼部查明具奏金盏
河地方交与直隶巡抚令其查明具奏。

** 又雍正八年二月初三日
 朱批福建巡抚(臣)刘世明奏

但应禁止邪教惑众从未有禁人吃斋之理此奏甚
报恩论¶ 第 716c 页 X62-0716.png
属乘谬之至朕不解汝具何意见而云然若将此等
无理妄举以为尽心任事实力奉行则大误矣既云
年老愿斋者听而阖家大小吃斋者又欲坐罪更属
可笑之谈如于一家老者小者饮食之际稽查某斋
某不斋其纷扰为何如耶观一切办理覆奏不伹浮
泛不实且每多乖张失指大有心志惶惑光景嗣后
仍不痛自儆省加勉诚敬则朕恩殊为可惜也。

** 又雍正十一年二月十五日

上谕内阁朕惟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
原道并行而不悖人惟不能豁然贯通于是人各异
心心各异见慕道者谓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谓道
不如佛之大而儒者又兼辟二氏以为异端怀挟私
心纷争角胜而不相下朕以持三教之论亦惟得其
平而巳矣能得其平则外略形迹之异内證性理之
同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欲人同归于善夫佛氏
之五戒十善导人于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
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昔宋文帝问侍中何尚之
曰六经本是济俗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如
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则吾坐致太平矣何尚之对曰
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
持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则编户亿
千仁人百万而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
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
平矣斯言也盖以劝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而佛教
报恩论¶ 第 717a 页 X62-0717.png
之化贪吝诱贤良其旨亦本于此苟信而从之洵可
以型方训俗而为致君泽民之大助其任意诋毁妄
捏为杨墨之道之论者皆未见颜色失乎瞽之说也
朕居藩邸留心内典于性宗之学实深领悟御极以
后宵旰靡遑且恐启天下以崇尚释教之疑是以未
尝形之谈论欲俟庶政渐理始举三教合一之旨提
撕警觉以明互相诋毁者之非今逾十年矣听政馀
暇偶将朕之所见并昔人论说数条举以示天下之
学道者古人有曰周孔六经之训忠孝履其端李老
二篇之言道德创其首瞿昙三藏之文慈悲为其本
事迹虽异理数不殊皆可崇可慕者又有曰儒以正
设教道以尊设教佛以大设教观其好生恶杀则同
一仁也视人犹己则同一公也惩忿塞欲禁过防非
则同一操修也又有曰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
世又有曰佛之言性与诸书同圣人同其性则广为
道德人能同诚其心同斋戒其身同推德于人则可
以福吾亲可以资吾君之安天下又有曰佛之道与
王道合王道者皇极也皇极者中道之谓也佛之道
亦曰中道不偏不邪其旨相同又有曰佛教之设使
人弃华而就实背偏而归善由力行而造于安行由
自利而至于利彼其为生民之所依归者无以加矣
又有曰人谓释氏惟务上达而无下学不思释氏之
六波罗密由禅定而到彼岸岂非下学上达之旨乎
又有曰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盖道者先天地而
报恩论¶ 第 717b 页 X62-0717.png
生亘古今而常存圣人得道之真以治身以其绪馀
土苴治天下国家岂不大哉故圣人或生于中国或
生于西方或生于东夷西夷生虽殊方而其得道之
真若合符契未始殊也以上数条皆于圣贤之理同
流共贯未见其为谬异也三教虽各具治心治身治
世之道然各有所专其各有所长各有不及处亦显
而易见实缺一不可者夫习释道之学虽有偏有正
而习儒者之学亦有真有伪即如释中以狂空欺世
道中以邪术愚人是固释道之罪人也亦如儒中博
览诗书高谈仁义而躬蹈乱臣贼子行之者谓非名
教之罪人乎若掩人之长而斥其短隐己之短而誇
其长互相肆口诋排者皆私诈小人形态非仁人君
子怀德抱道之所为亦徒见其不自量耳数年来有
请严禁私自剃度者有请将寺观改为书院者有县
令无故毁庙逐僧者甚至有请僧尼悉行配合夫妇
可广增人丁者悖理妄言惑乱国是不思鳏寡孤独
为国家之所矜恤彼既立愿出家其意亦为国家苍
生修福田耳乃无故强令配合以拂其性岂仁君治
天下者之所忍为乎因皆下愚小辈朕亦未穷治其
妄诞之罪至于品类不齐其中违理犯科者朝廷原
有惩创之条而其清修苦行精戒明宗者则为之护
持其邪说外道则严加惩治如道忞行峰之纪载谬
妄法藏弘忍之魔说猖狂朕悉降旨指摘决不令混
冒正法以致真伪罔辨也朕于三教同原之理探溯
报恩论¶ 第 717c 页 X62-0717.png
渊源公其心而平其论令天下臣庶佛仙弟子有各
挟私心各执己见意存偏向理失平衡者梦觉醉醒
焉故委曲宣示以开愚昧凡有地方责任之文武大
臣官员当承事朕旨加意护持出家修行人以成大
公好善之治特谕。

** 又
御选圆明居士语录

有儒士问三教之同异王云若论○以内三教实同
一道不可泥于迹象涉于事为而妄生分别也儒以
修齐治平设教道以虚无清净设教究其所以示人
者不能外○者个而释教亦不舍离○者个既不舍
离即此○内而言则不谓之一贯不可也若以○之
外周孔黄老之书未言及此能明此者惟有释典耳
下士愚盲小智见浅谓○以内尚不明了何暇究○
以外不知○以内者倚○以外者而立若不明○以
外则○以内无论不能顿地透脱即使到得尽处犹
有者个○在人但知拘滞生死不知穷其无生不死
此一大关惟此一路方透即以佛教而论如讲演戒
律何尝不与宗为一贯必须宗为之统摄离宗则尽
属幻作宗乃第一义也然一亦不立方是佛旨即此
观彼自明三教分合之定论圆明宁甘汝等迂儒之
谤断不忍令众生长溺苦海而不拯救指迷也士闻
愕然诺诺而退。

** 乾隆元年
报恩论¶ 第 718a 页
 高宗纯皇帝谕

朕前以应付僧火居道士窃二氏之名而无修持之
实甚且作奸犯科难于稽察约束是以酌复度牒之
法使有志修行者永守清规而无赖之徒不得窜入
其中以为佛老之玷其情愿还俗者量给资产其馀
归公留为养济穷民之用此亦专为应付僧火居道
士而言也名山古刹闭户清修者在所不问前降谕
旨甚明现交与王大臣九卿会议乃闻外省传述错
误一切僧道皆有惶惑不安之意恐将资产归公遂
尔弊端百出有将己身田宅诡寄他人户下希图藏
匿者有谋嘱书吏分立花户诡名以多报少者有减
价速求售卖变银入橐者且有局外匪类从中藉口
索诈者夫此僧道既谋利恋财如是揆之仙佛之法
乃糠秕稂莠也即取其私橐归公以养济贫民亦何
不可之有天下后世自有公论但朕之本意原以天
地好生之心为心一物不得其所如己推而纳之沟
中此庸愚无知之僧道亦天下之一物耳朕何忍视
同膜外况朕先所降旨甚明原以护持僧道而非有
意苛削僧道今观伊等情形是愚昧无知被人恐吓
而不知原降之谕旨也著该部先行晓谕去其迷惑
至于应付僧火居道士之资产因无所归著是以有
养济穷民之说究竟国家养济穷民岂需此区区之
财物亦可不必稽察归公此处著重议具奏。

*** 附大清会典事例一则
报恩论¶ 第 718b 页 X62-0718.png

僧道将寺观各田地朦胧投献王府及内外官豪
势要之家私捏文契典卖者投献之人问发边卫
永远充军田地给还各寺观其受投献家长并管
庄人参究治罪(谨案此条系原例又乾隆五年改定问发边远充军田地给还应得
之人)。

** 又乾隆三十二年
 御制宝相寺碑文

岁辛巳值
圣母皇太后七旬大庆爰奉
安舆诣五台所以祝
釐也殊像寺在山之麓为瞻礼文殊初地妙相端严
光耀香界默识以归既归则心追手摹系以赞而勒
之碑香山南麓曩所规菩萨顶之宝谛寺在焉乃于
寺右度隙地出内府金钱饬具庀材营构兰若视碑
摹而像设之金色庄严惟具惟肖寺之制甃甓幕圜
不施杗廇桴棁而崇广闳丽则视殊像有加经始于
乾隆壬午春越今丁亥蒇工既敬致瓣香而庆落之
所司砻石以俟因记之曰文殊师利久住娑婆世界
而应现说法独在清凉山固华严品所谓东方世界
中菩萨者也夫清凉在畿辅之西而香山亦在京城
之西然以清凉视香山则香山为东若以竺乾视震
旦则清凉山又皆东也是二山者不可言同何况云
异矧陆元畅之答宣律师曰文殊随缘利见应变不
穷是一是二在文殊本不生分别见倘必执清凉为
报恩论¶ 第 718c 页 X62-0718.png
道场而不知香山之亦可为道场则何异凿井得泉
而谓水专在是哉且昔之诣五台礼文殊所以祝
𨤲也而清凉距畿辅千馀里掖
辇行庆向惟三至焉若香山则去京城三十里而近
岁可一再至继自今亿万年
延洪演乘兹惟其恒是则余建寺香山之初志也寺
成名之曰宝相缀以偈曰曼殊室利七佛之师经历
人间至福城东东方世界名曰金色常在其中而演
说法摩竭陀国其东五峰是名雪山惟清凉境金刚
窟聚北代州是大士示现妙相庄严振大法轮坐师
子座师子奋迅具足神威中台现身寺曰殊像我昔
瞻礼发大宏愿虔诚祝
𨤲普诸福缘相好印心如月在水即幻即真證真幻
相以此真幻还印金容香山净域多祇树园宝谛之
西营是宝相庄校七宝晃耀大千日面月面了无分
别我闻如是文殊应缘缘即随缘何有彼此矧东西
方因见生名见即不拘名亦不著清凉香山非二非
一复念文殊菩萨久住而此世界实曰常喜以常以
久延祝
慈禧惟愿自今岁万又万宝算盈积如恒河沙获妙
吉祥生大欢喜以是因缘
寿复无量。
报恩论¶ 第 719a 页 X62-0719.png

* 报恩论卷首
桐乡沈善登述海盐张常惺校录

造论述意 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净土者。祇是
教人从现前一念动处著力。大本无量寿经。所
谓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两言尽之矣。光绪
戊寅春。为杭州小霍山摩崖事。与张子简常惺
等。结坛邓尉圣恩寺。念佛写经。写毕造此论。一
坛共五人。以三为班。轮转五十三昼夜不断声。
限香进退。故祇能据魏译大本。直抒胸臆。随口
诵出。子简录稿。昼凡四轮。退息各三刻。积十二
刻支支节节而为之。越两旬馀方成。得文五篇。
杂说二十五则。诗歌共若干章。都凡二万馀言。
依三藏例统名为论。因摩崖山名。适符
本朝寿岳。伏念
列圣家法相承。宏扬佛教。与儒并隆
深恩至计。保我子孙黎民。万世永赖。故取寺名一字。
题曰报恩。庶几览者相与护持。以维系人心。共
图报答。论出后。传钞颇不乏人。今忽忽二十年
报恩论¶ 第 719b 页 X62-0719.png
矣。老病日深。不能复进。欲刊布之。而虑自来说
净土者。滥入禅宗。高谈元妙。佛法世法。打成两
橛。则全失如来设教本旨。而于此反增疑障。故
复遍引净宗诸经。并注解之以證明论义。列于
卷首。而写经前后所说。有相关涉者。别编一卷
附焉。凡夫钝根。读书少。涉世浅。见理粗。未知孔
教如何。佛教如何。但知自古至今。未有离却万
亿愚贱之心。而可以为教者。未有支离刻覈使
人救过不暇。而可以教民者。未有有民不教。听
其放辟邪侈。而可以为国者。未有君民同一教。
士大夫别一教。而尚能用其民者。未有不能用
其民。而其国不衰弱。能用其民而其国不强盛
者。如是而巳。故自贡其丑拙。以俟十方缁素。及
当代贤士大夫教政之。尚冀馀生得有所闻。涣
若沈疴之去体云尔。光绪丁酉夏沈善登识。

* 證经(十二则)

** 佛说无量寿经(魏康僧铠译)

云。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
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
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
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
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
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
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
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
报恩论¶ 第 719c 页 X62-0719.png
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
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
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
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
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
者也。佛告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
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
之心。(弥陀疏钞云。智论五菩提心。一发心菩提。谓于无量生死中发菩提心也。而持名正于凡夫生
死心中。起大觉故。二伏心菩提。谓断诸烦恼。降伏其心也。而持名则正念才彰。烦恼自灭。故三明心菩提。谓了
达诸法实相也。而持名正即此一心。明了一切诸法实相故。四出到菩提。谓得无生忍。出三界到萨婆若也。而
持名即得一二三忍。捷超生死趋一切智故。五无上菩提。谓坐道场成最正觉也。而持名则得不退转地。直至
成佛故)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
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
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
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论据此译。故列于前)。」

【谨按此经。有汉魏吴唐宋五译。而此魏译。文辞详
赡。义理圆足。故自来讲家多据之。唐译差与相近。
盖同一梵本也。宋译亦甚明畅。而辞句前后大异。
又一梵本也。汉吴二译。文辞拙歰。而义有相补备
者。则又一梵本也。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诸经。约
有三端。一则译手巧拙不同也。如楞伽三译。金刚
六译。及此小本两译皆是。此类文小异而义大同。
足见梵本之一。例如儒者解经。各有短长。盖以华
报恩论¶ 第 720a 页 X62-0720.png
文化梵语。是横翻也。以今人解古书。犹直翻也。其
于原本。毕竟非一非二。而善读者。就此参观互考。
以意逆志。自能得之。一则梵本传写不同也。此类
义同而文多寡大异。密部诸咒。最显而易见。佛以
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大经大会。记录自
不一手。传钞浸广。久而沿讹作伪。皆人情事理之
常。统乱六师。钵碎五分。迦释阿难。结集多至四次。
正为此也。例如两楹梦奠后。七十子之徒。友教四
方。六经传本。各自成家。奚待祖龙。始焚缭鹤。迨法
流东土。去圣愈遥。张霸刘歆王肃之徒。何国蔑有。
隋唐之际。别编疑惑伪妄二门。足为中流砥柱矣。
(谶纬概托孔门。后世遂动称符命。盖以多知尊圣人以神通眩佛法。其弊必至此矣。大云经之伪。阅藏知
津巳辨之。若儒童菩萨之为孔子。大迦释之为老聃明是梵僧巧见。因道家伪造老子化胡经。借以报复
特牵率孔圣以泯其迹。而宗镜录乃徵引不疑者。则如李长者之借易释华严。欲以间执迂儒疑谤之口
非出本心。诸如此类。宏得有大雅宏达。尽通汉唐以来诸儒门径。及其用心之处。然后博观全藏。而分类
校订之。为之执鞭。所欣慕也)一则本师前后宣说不同也。四十
九年说法。大半本诸先佛遗经。迦释佛涅槃时。藏
诸珠函。并作书一通。嘱付树神。迨本师出世传授
之。说见广宏明集。梵网法华文有明證。(所以本经赞德文中。
有博综道术。贯练群籍二句。而四十二章经。亦以广学博究为一难。如坛经出后。人人籍口六祖。法门之
所以日衰也)阿难出家时。先与佛约。以前所说诸经。未
曾闻者。请佛重说。佛许可之。说见释迦三谱。(不记出何
一种)阿难所指。盖即遗经。若佛平时与弟子泛说法
要。如四谛六度十二支十八处等。寥寥数十言。藏
报恩论¶ 第 720b 页 X62-0720.png
中多集为经。岂能一一重说。不言可知。弥陀成佛
在十劫以前。十方诸佛无不赞叹。(例如孔孟动称尧舜)佛佛
道同。本师三百馀会说法。既多指归净土。则自然
屡说不一说。而亦随时随机。开通大意。依义不依
语。显然可知。例如论语称知仁勇。祇三言耳。而前
后序次不同。称不患人之不巳知。祇两言耳。而四
见各异。世间经师。尚不贵记问之学。况在佛智。此
经之所以多译。而又见前两种之不同也。至王龙
舒汇集之本。以意弃取。自不足记。近邵阳魏氏所
订。更不必论矣。

又按此经三辈皆善类。观经九品有恶人。两说互
异。而实相足相成。盖众生因地。万别千差。不特三
三无尽。九九亦无尽。纬以四土。相望更觉悬殊。此
经上辈当出家。中下二辈当在家。乃从其多数粗
举大凡。故云凡有三辈。观经就此大凡。略开为九。
而又极其优降。以括无量行因之不齐。其大意以
五品以上约四圣。以下约六凡。极其优则自初信
以至等觉。皆在其中。故智者大师仅登五品。非在
家也。刘遗民三度见佛。衣覆手摩。自当上辈。非出
家也。而凡莲宗诸祖。及维摩贤护等。一切缁素名
德之往生者。例推可知矣。极其降则自五停心以
至一切含灵。皆在其中。故中下品内有但四禅。非
谓尽属但四禅也。下二品内有五逆。非谓尽属五
逆也。而凡初心邪外。及六道三涂一切缁素常流
报恩论¶ 第 720c 页 X62-0720.png
之往生者。例推可知矣。(若齐文定旨。则六道缺二。三涂仅一。触途成滞。云何
可通)三辈皆善类者。弥陀本愿。十念往生。唯除五逆
谤法者。谓极恶重罪。不通忏悔。馀恶虽重可悔。非
谓可作也。故本师云诸欲往生彼国者。虽不能大
精进。大要当作善。悔则改过迁善。同归于善。喻如
畔逆投诚自拔。许立战功。义在劝降。岂云赏盗。大
圣作用。张弛随时。世出世间。理无二致。至九品有
恶人者。正是时节因缘不同。巳详辨于论中。无取
和会(言各有当。诸经不可和会者甚多。此经弥陀本愿。说五逆谤法。不得往生。唐译本亦说不
得往生。惟观经一说得往生。故疏钞释之。辞理皆极意斟酌。并不和会。乃后人巧见。必欲和会以称能。且
不以一本牵合多本。反以多本牵合一本。以为如此方见净土收机之尽。然则弥陀本师说法。皆不免三
渗漏乎。我不知其居心为何等也)。】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汉支娄迦谶译)

云。佛言其中辈者。
其人奉行施与如是者。若其然后中复悔。心中孤疑。
不信分檀布施作诸善。后世得其福。不信有无量清
净佛国。不信往生其国中。虽尔。其人续念不绝。暂信
暂不信。意志犹豫。无所专据。续结其善愿为本。续得
往生。其人寿命病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自化作形
像。令其人目自见之。口不能复言。便心中欢喜踊跃。
意念言。我悔不知益斋作善。今当生无量清净佛国。
其人则心中悔过。悔过者过差少。无所复及。其人寿
命终尽。则生无量清净佛国。佛言。其三辈者。其人作
是以后。若复中作悔心。意用狐疑。不信作善。后世当
得其福。不信往生无量清净佛国。其人虽尔。续得往
报恩论¶ 第 721a 页 X62-0721.png
生。其人寿命病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令其人于卧
睡梦中。见无量清净佛国土。其人心中欢喜。意自念
言。我悔不知益作善。今当生无量清净佛国。其人但
心念是。口不能复言。则自悔过。悔过者过差减少。悔
者无所复及。其人命终。则生无量清净佛国。」

【谨按此段吴译本全同。不复录。据此可见重在作
善。散心得生之明證。】

** 阿弥陀经(吴支谦译)

云。诸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者。虽不能
大精进禅定持经戒。大要当作善。一者不得杀生。二
者不得偷盗。三者不得淫泆。四者不得调欺。五者不
得饮酒。六者不得两舌。七者不得恶口。八者不得妄
言。九者不得嫉妒。十者不得贪饕。不得心中有所悭
惜。不得瞋怒。不得愚痴(此经原名。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谨按此段云云。即魏译三辈中下二品。专指在家
众也。全文巳载论中。今略释之。戒有多品。皆以在
家五戒为根本。其云一者不得杀生等。即就五戒
而一反一正推言之耳。五戒全持。名满分戒。持三
四名多分戒。但持一二名少分戒。从师求三皈并
受戒者。则名持戒。巳入戒品也。无归戒而自持者。
但名作善。未入戒品也。由少分渐加至满分。亦可
名精进。更受优婆塞戒。渐加至菩萨戒。则名大精
进矣。其实同是作善。而分别言之者。求受不破犯
利益大。破犯者罪过亦大。未求受者反之。】

** 大宝积经无量寿会(唐菩提流志译)

云。阿难。若他国众生。发
报恩论¶ 第 721b 页 X62-0721.png
菩提心。虽不专念无量寿佛。亦非恒种众多善根。随
巳修行诸善功德。回向彼佛。愿欲往生。此人临命终
时。无量寿佛。即遣化身与比邱众。前后围绕。其所化
佛。光明相好与真无异。现其人前。摄受导引。即随化
佛往生其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谨按此段。可见散心往生。重在发愿回向。即魏译
本万善回向之谓也。言随巳修行诸善功德者。可
见不论世法佛法。但是善事。皆可回向。专重发愿
也。】

「又云阿难。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
如来。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
生信解。心无疑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
无量寿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无量寿佛。定
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谨按此段十念往生。专指住大乘者言之。大乘如
禅宗得破参。及读一切大乘经典。得解悟者皆是。
其人不专修净土。如智者永明之类。而百丈清规。
以念佛津送亡僧。自唐至今。丛林多奉其教。犹可
见禅教律三宗。究竟毕归净土。不待辩矣。】

** 无量寿庄严经(宋法贤译)

云。复次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
人。发十种心。一不偷盗。二不杀生。三不淫欲。(此身三业。诸经
次序。大概为出家说者。不淫欲居首。为在家说者。不杀生居首。观经且于十善中。特提不杀。尤其明證。而此独
以不偷盗居首。或当时对机而发。如魏译本说少长男女。共忧钱财云云。或传写误倒。未可知也)四
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
报恩论¶ 第 721c 页 X62-0721.png
嗔。十不痴。如是昼夜思维极乐世界无量寿佛。种种
功德。种种庄严。志心归依。顶礼供养。是人临终。不惊
不怖。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彼佛国土。」

【谨按此译本。宗旨与前数译皆同。而语气前后详
略大异。杨仁山居士。依义分章。并于三十六愿下
标提愿意。至为整赡。此十善往生章。次于持经持
戒两章之后。可见专指世法。凡是善行。皆可往生。
但必常常念佛回向。即转世善为净因。故佛说诸
经。总兼世善。而此十善业。且特说专经。以净身三
口四意三诸业。为修持根本也。】

** 佛说阿弥陀经(姚秦鸠摩罗什译)

云。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
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
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
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
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
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谨按明蘧庵师(永乐时吴郡沙门讳大佑)弥陀略解云。灵芝疏
载襄阳石本。于一心不乱下。有云专持名号。以称
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彼石经本。
六朝人书。窃疑今本相传讹脱。幽溪师(天启时天台沙门讳
然灯)圆中钞云。解中既云今传讹脱。凡读习者。应依
古本而增正之。】

**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唐玄奘译即罗什译小本阿弥陀经)

云。舍利子。生
彼佛土。诸有情类。成就无量无边功德。非少善根诸
报恩论¶ 第 722a 页 X62-0722.png
有情类。当得往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此数
句。什师祇作两句。其所以非少善根得生之故。则略之。故知此经译本。什师以简要胜。奘师以详审胜。二者参
观。经意方能尽显)又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
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
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巳思维。(诸经说法要处。先说闻思。次说闻修者甚
多。此数句。即先说闻思也。什师祗作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两句。所谓举重包轻也。意原重在上句闻。字辩
巳见前)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
(此数句。次说闻修也。大本四十八愿中。有系念我国句。故此译依用系念二字。大抵梵文。是心念专一而不杂
乱之意。故什师译作一心不乱。此译作系念不乱。若泥定华文一心二字。解作理一心事一心。则此译亦可解
作理系念事系念乎。善读者曷深思之)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
无量寿佛。与其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
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乱。(此临终佛力加被。令得正念往生之明文也。什师译
作是人终时。心不颠倒二句。省去慈悲加祐语意者。以既先说临终佛现于前。乃说心不颠倒于后。即其为佛
力加被。显然可知。故略之。读疏钞者。参观此译。悉心体会。自不至泥执一心不乱之难。而生疑沮矣)既
舍命巳。随佛众会。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谨按莲池疏钞。谓襄本二十一字。乃前人解经语。
误入正文混书不别。缘上有执持名号四字。不可
更言专持名号。上下重复。不成文义云云。窃疑莲
师此说。别有深意。不可泥也。诸经本皆语录。平铺
直叙。译师祇能依其语之先后轻重。翻成华文。无
可并省。盖并省则必有语意不贯不完处。如以文
法弥缝串合之。不但失真。转多费力。(惟首末法会大众。及一切
庄严功德等。或刚繁就简。或举重包轻。如十方省作六方。十号但称如来之类。参观诸经之有多译本者。
译手巧拙自见)此经无问自说。通篇随说随解。或先设问
报恩论¶ 第 722b 页 X62-0722.png
而后结释。或先虚说而后结正。如国土名极乐。佛
号阿弥陀。经名诸佛护念。及众鸟为佛变化等。莫
不上下语气。两相呼应。此段说不可以少善根云
云。正与众鸟一段相类。盖先说闻思。次说闻修。(唐译
正如此。详见后)其下两句。亦是虚说。犹言闻说彼佛名号
而信受之。再下一日至七日云云。方如实说依法
修持。专一称名而不杂乱。即为多善根福德因缘。
结證上句。灵芝据石刻载入疏中。蘧庵幽溪从而
称赞订正之。深合全经语气。盖梵夹皆写本。易致
脱误。如汉译大本经。乃尔劫时下。脱误数十字。文
义不贯。又四十二章经藏本。与石刻赵文敏写本。及
藏外流通各本。章节前后多寡各各不同。而与法
苑珠林所引又不同。且有一切经音义所摘字。而
诸本皆无者。大抵诵习多。则传写多而得失异同
亦多。情势使然。故唐译本。亦脱此二十一字。无足
致疑。三师可谓法眼圆明矣。若莲师之说。则有呼
无应。通体不类。称名之为多善根。乃显彼佛大愿
摄持之力。全经宗要所系。本师于此。岂反不直语
正语。而使听者索解于言外乎。且什师与莲宗初
祖慧远师同时。书问往还。以道相推重。远师与十
八高贤。结社庐山东林。提倡念佛法门。什师此译。
自必共传习之。襄阳之去庐山。地亦不远。当莲宗
初开盛行之际。宝此新译。传写流通。至刻石以垂
示将来。何等郑重。安得误以解经语。混入正文。而
报恩论¶ 第 722c 页 X62-0722.png
都不觉察。揆之人情事理。殆不可通。(藏经传本。固有沿误而不
可考者。余藏有唐宣宗大中二年。楞严陀罗尼石幢。咒语文句。与今所集藏本。一字不同。以华严字母还
音求之。亦大半不合。此藏当武宗灭法之后。宣宗立而复兴。众姓建立以纪恩颂德。安得有误。考之日本
国校刊全藏经。载有高丽国藏本楞严咒。正与此藏全同。按高丽僧至中国请经。在唐中叶。然则今藏本
此咒之异文。自宋始矣)莲师之意。正欲主张一心不乱四字。
而乃直言以称名故。显然归重佛名号力。而不归
重自心念力。则与巳所说理一心事一心等。未免
乖异。幸唐译亦无此二十一字。故直断为前人解
经语。以圆融之。其不明言唐译亦无者。以唐译作
系念不乱。不作一心。可见此之一心。仍不过大本
一向专念之谓。(六朝写本。原以一心不乱专持名号为一句。犹言一心专持名号而
不乱也)初无深元。而襄本二十一字。纵使确是解经
语。亦可见自远师以来。解此经者。从无偏重自心
念力。而不归重佛名号力者。故置之不论。试观临
终佛迎。特赞称名。不赞馀行。观经有明文。心不颠
倒。赖佛慈佑。唐译此本有明文。万善回向。散心亦
得往生。汉吴魏译大本有明文。疏钞于此诸文。概
不引据。但引王龙舒会辑大本。其意可知也。盖疏
钞之作。原为当时豁达狂禅。空腹高心。拨无因果。
而儒家承姚江心学弊极之馀。偏喜谈禅。薄净土。
为著相。是以专就上品往生立说。极力主张一心
不乱。以抵禦折伏之。所谓大权菩萨。曲被当机应
病与药。时节因缘应尔也。余故于论中。特解此段
经文。为尅期取證以斡旋之。而详辩于此。善读疏
报恩论¶ 第 723a 页 X62-0723.png
钞者。当参合诸本以观其通。庶可劝进初心。妙合
经旨。而不负莲师善巧说法之深意矣。且莲师亦
自有圆融散心得生之说。明载疏钞。读者震于一
心不乱下诸说。不暇深思耳。今并录于后。

疏钞卷四。志眼法师云。往生一门。有二净业。一曰
正观。默照本心也。二曰助行。备修万善也。二事俱
得。则了达四净土矣。如止得事善者。近生同居。远
作三土因耳。故知净土正究理菩萨所登境界。而
兼容悠悠众生耳。又云圆机体道。是最上净业。苟
加愿以导之。即预优品。愚朴之辈。但称佛发愿者
亦生。观净土一门。则圣人无弃物也。按所云正观。
通乎上中。所云助行。通乎中下。又法师此论极善。
观者毋忽(莲师慎重引此。读者亟宜著眼)。】

** 观无量寿佛经(刘宋畺良耶舍译)

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
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
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
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
佛净业正因。」

【谨按第一专指在家二众。言父母师长。则包尊君
亲上可知。杀盗淫为身三恶。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为口四恶。贪瞋痴亦名邪见。名意三恶。反是十者
名十善业。不杀居十善之首。重言慈心不杀者。自
求往生极乐。而令众生剧苦横死。则与本愿大相
报恩论¶ 第 723b 页 X62-0723.png
反。故特提之。以见杀业最重。虽不持戒。亦不可犯
也。第二兼在家出家大小乘戒。第三则专指大乘。
凡后后皆兼前前。前则不兼后。就文自明。大本言
三辈皆发菩提心。此第一第二不言者。念佛即是
菩提心。详见上注。三辈兼论因果。故出家居首。此
专论因。故在家居首。十善业等。无非世间法。但受
人天福报。而为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者。华严十地
菩萨。皆不离念佛。又念佛三昧经。亦言三世诸佛。
皆以念佛得度。则即转人天因果为佛因果。可见
一切法门。无非念佛。又见一切佛法。不离世法矣。】

「又云。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
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
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
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
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
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
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汝称佛名故。诸罪消
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巳。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
室。见巳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
中。」

【谨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有云十方众生。欲生
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惟
除五逆诽谤正法。故此品化佛来迎。不赞闻经功
德。但赞称名。为其愿力。与本愿力相应也。】
报恩论¶ 第 723c 页 X62-0723.png

「又云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
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逆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
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
说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
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名。如是至心。令声不绝。
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
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
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谨按念佛与观佛异。观佛须依经所说。光明相好。
了了分明。念则但凝神注想。如对佛前。此人苦逼
心乱。并此不能。故劝令出声称名。以助念力也。至
心者。犹言专心致志也。此章说九品生相。经文或
此详彼略。如上节言合掌叉手。此节言至心等三
句。实互相补备也。既言至心。又言令声不绝。具足
十念者。正显称名威力之大。与佛本愿相应。譬如
遇贼追杀。奔呼求救。尔时布急之极。或恐救迟。或
恐追近。杂念势所必有。而要其呼求之心。仍自十
分真切。昔人解此。为信力念力二俱勇决。可谓善
于体会矣。至五逆不得往生。此经与大本经相违。
乃时节因缘。论中巳详辨之。】

「又云。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
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佛
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谨按此结语。可见本师先说大本小本。后说此本。
报恩论¶ 第 724a 页 X62-0724.png
可见净宗本旨。专重持名。盖往生彼国。全赖弥陀
本愿。以名接物。大力摄持。其为易行道者在此。其
为难信法者亦在此。故此经特应韦提希之请。开
异方便。令当来众生。现生亲證。以坚正信。而仍结
归本旨。概称念佛。又申结以即是持名者。以名可
赅相。举名而一切功德庄严自在其中。如称天而
日月星辰在其中。称地而山川原隰在其中。众生
妄想分别。作观难而称名易。故特郑重嘱付。以显
名号本愿威力之大。称名者。一一声中。不啻亲證
一切依正功德庄严也。然则往生之重在佛名号
力可知矣。而净宗本旨之专念他佛。仗他力。并无
自佛自力之说。亦可知矣。善读者曷审思之。】

** 大集贤护经(隋都那崛多译)

云。尔时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
若人发心求生此者。常当系心正念相续阿弥陀佛。
便得生也。(节)阿弥陀如来。告彼人言。诸善男子。汝当
正念。精勤修习。发广大心。必生此也。(节)阿弥陀佛复
告彼言。诸善男子。若汝今欲正念佛者。当如是念。今
者阿弥陀如来。具有如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身
色光明。坐师子座沙门众中。说如斯法。其所说者。谓
一切法本来不坏。亦无坏者。如不坏色。乃至不坏识
等诸阴故。又如不坏地。乃至不坏风等诸大故。又不
坏色。乃至不坏触等诸入故。又不坏梵。乃至不坏一
切世主等(节)。」

【谨按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净土。西方合论中。巳略
报恩论¶ 第 724b 页 X62-0724.png
具之。修净业者。固当博观全经。而阿弥陀佛说法。
惟见此经。(密部摩护坛中。往往有弥陀说法。然皆梵咒。故无可引)合论失载。
故特节录于此。上云系心正念相续。下云精勤修
习。发广大心者。盖即大本一向专念。万行回向之
意不坏色等者。不离根尘界处也。楞严二十五菩
萨。各说方便即其明證。不坏梵者不废诸天业休
咎祲祥等也。不坏一切世主者。不废十方国土。王
法人情等也。此之谓立处即真。此之谓当下即是。
此之谓唯此一身。身外无馀。此之谓是法住法位。
世间相常住。此之谓今现在说法。是故净土法门。
但说事修。不说理性。极平极实。正是极圆极妙。而
不许说圆说妙。若必离平实而说圆妙。则早不圆
妙矣。

谨按佛劝父净饭王。归心极乐净土。而未尝弃舍
王位。七万释种。同奉佛教。亦未尝劝令出家。佛岂
以其父与族党。不足与语圆妙。而姑出于粗俗哉。
试观诸经。惟遗教专告比邱。(四十二章经。系彼土高僧撰集。故不论)
馀莫不称善男子善女人。兼在家二众言之。此理
显而易见。也教判五时。除第二鹿苑时。说阿含小
部诸经不论外。其第一时。说华严部。末后以普贤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而善财五十三参善知识。在
家者居十之八九。童子如众艺等。杂流如船师等。
淫女如婆须密多等。外道如遍行等皆与焉。更何
世法之可嫌也。净土说在第三方等部。同部显教。
报恩论¶ 第 724c 页 X62-0724.png
诸经义类。固应相通。亦姑弗论。密部教分三部。金
刚部。以秽迹咒为总持。(此咒实说在涅槃时。以其同为密部。故备举之)
华部。以大悲咒为总持。瑜伽部。以准提为总持。三
咒皆护持行人往生极乐。皆许咒水。治产难诸病。
准提并特开五荤不忌。尤为方便。则更何世法之
拘碍也。第四时说般若部。般若为众经母。大小乘
显密诸教。无不从此流出。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六
百卷。穷元极妙。义富文繁。而天亲菩萨造大智度
论释之。谓佛说此经。欲令众生修念佛三昧。得增
益故。(此念佛不必专指西方。而净土持名法门。自在其中)且开卷先说六波
罗密。包括万善。其显示般若。反覆开譬。不离根尘
界处。与贤护经阿弥陀佛所说一切不坏等。非异
非同。则平实之正是元妙。又何疑也。第五时说法
华涅槃部。法华通叙如来说教本末。开权显实。大
畅本怀。授记现前大众。皆得成佛。又特现女人受
持斯经。往生极乐。以作当来榜样。而其澈底开示。
直曰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巳
成佛道。又曰治世语言。资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
违背。然则一向专念之必成佛道。万善回向之不
离世法。不背实相。较然可知。而又何拟议也。涅槃
扶律谈常。最为平实明显。即以律藏论。一切诸戒。
无不以在家五戒为根本。广之为优婆塞戒。(大本言。无
尊无𢍉。无富无贫。少长男女。共忧钱财云云。以近世人情观之。可谓千古一辙。然即此可见佛法之圆融。
其下文言何不弃世事。念道之自然者。正谓何必徒多胶扰烦恼。非谓当尽弃捐也。如优婆塞戒经言。善
报恩论¶ 第 725a 页 X62-0725.png
男子。受优婆塞戒。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一分应供父母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转。留馀一
分。应积俟用。又言财物。不应寄付四处。一者老人。二者远处。三者恶人。四者大力云云。然则依教奉行。不
但无碍世法。且极精明。学者自误会耳)又广之为比邱二百五十戒。
无非就世法人情。加严加密。复约之为菩萨十重
四十八轻戒。统制出家在家七众。其随时随地开
遮持犯。无非圆融世法人情。使不障碍。非有别法
也。(详见莲池戒疏发隐。藕益梵网合注。而合注为胜。发隐于杀戒中。内色外色一条。实误。不可从)
是以大本三辈往生。在家居二。皆以专念为正行。
万善为助行。其所谓善。自恭敬供养诸佛事外。不
过就父子君臣夫妇昆弟朋友之间。勤修身三口
四意三诸业。止恶进善。(五痛五烧章。节节唱言独作诸善。即是翻上诸恶。文
理极明)再三申劝。全同小乘。乃经前列众叹德。特创
一切大乘妙典所未有。直据本师示现受生。示现
苦行。以至十相成道等。(会疏备详。其总结言如来出世本怀。顿圆上上妙典。
在文明白。谁容拟议。味道君子。请深著眼云云。可谓知言)因源果海。引发当经。
(此段叹德。汉吴二译无之。宝积经中无量寿会。唐译本有之。大同小异。盖梵夹传本。间有异同。诸经皆然。
类如儒书。今古文家之别)盖结集者深达如来此会时节因缘。
寄现前众。表现在法。以见三世诸佛菩萨。历劫修
證。不离乎此。而众生现前介尔一念念佛之心。直
可现生取办。此其所以为易行道也。(龙树菩萨语)所以
为实教也。(李长者华严合论。误判为权教。袁宏道西方合论。巳辨正之)纯圆教
也。(莲池疏钞。判为分圆。藕益要解。巳辨正之)所以当来经灭独留也。(本经)
所以为适道教源。济俗要务也。(慧远法师语)所以为三
根普被。万善同归也。(永明禅师语)所以一切刹海不能
报恩论¶ 第 725b 页 X62-0725.png
丽。一切教网不能收也。(藕益师语)嗟夫。众生心量昏迷
强弱之等差。不可胜数。四十九年中随顺说之。何
所不有。至末后涅槃会上。弹偏斥小。叹大褒圆。而
圆教大法中。无不指归净土。则一代时教之本旨。
断可识矣。夫劫量无尽。世界无尽。众生无尽。此非
耳目所能及。而可意决其必然者也。即专论现在
劫中。娑婆世界。中国九州。金人入梦至今。耳可得
闻。目可得见矣。其中众生百千万亿分不可说不
可说之多也。所行之法。无非饮食男女伦常日用
等种种世法也。而佛则如是若干众中之一人也。
所说之法。如是若干法中之一法也。使佛意必离
如是若干众所行之法。而后行我法。其为偏小极
巳。废而不行久矣。何待三武之暴。诸儒之谤。使依
教奉行者。必抑黜世法。而后为护持佛法。则其必
不能护持亦决矣。然则今日法门之坏孰坏之。说
法行法者之巧见戏论坏之。(才学念佛。便道莫著相。莫心外见佛等。皆
是巧见。不行而空言契理不契机等。皆是戏论)非谤法者所能坏也。犹之
国家立法之美善。而奉法者坏之。非外国人所能
坏也。是故欲望法运之转机。莫要于提倡净宗。欲
提倡净宗。莫要于不坏世法。不谈元妙。三经具在。
诸方明眼。当共鉴诸。】

* 答问(二十五则)

问曰。子读儒书。近人讲西学。子亦盛称之。顾专谈佛
法。其将以佛法治天下乎。

答曰。是必不能。亦断不可。
报恩论¶ 第 725c 页 X62-0725.png
利禄所劝。权势所归。必至名存实亡。奸弊百出。有元
之国师。泰西之教王可證也。佛。师道也。其教止于脩
身治心。罕及家国。上先师书巳明辨之。(见卷附)三代以
后。不可无佛教。醒迷歌巳略言之。夫国所与立。万亿
愚贱之心也。历代典章制度。因之而变者也。人心之
离散思乱。至今极矣。诚使三五年中。海内幸无事。儒
教极四部之选。西学擅各国之长。各得数百数千人。
功不至大效不至速哉。而尽中国四万万人。莫能与
焉。莫能解焉。以为高远莫及。可畏而不可亲也。(中国人决
定不信佛者。万中之一尔。信而若存若亡。不知好者。十之七八。知好者十之二三。此两语通言之。畏官长。良民
也。以为不可亲则殆矣。故诚欲亲民。莫近于佛。因此见法藏比邱之弃国。实为大慈。悉达太子之出家。实为大
孝。而我孔子盛德在庶。为万世师。天之位置。何异佛之示同凡夫。岂无意哉)以为与巳不
同道。巳所信向。且目为背畔犯禁忌也。(此专指念佛者言之)
为不如归异教者。官为保护。莫敢指摘也。其平日之
壅隔揣虞若是。一旦有事。沿海沿边。耕夫渔户。皆早
入其彀中。我所召募勇兵。皆素拒之门外。四两五两
之守粮战粮。能得其死力乎。数千数百之博学高才。
能独治之乎。呜呼。无与同好。谁与同恶。故窃谓今日
中国以提倡佛教。固结人心为第一义。此义得而后
西学真有用。否则被他人用尔。前车可鉴巳。若夫儒
之于佛为同为异。二教通喻尽之矣。圣人复起。不易
我言。乃自论出后。惟香岩居士能通其说。馀皆不解。
甚至不能句读。根器陋劣至此。尚复何言。(盖尝思之今之士习
不变。仕途不清。实无一能为。子弟读四子书毕。极多加诗经一部。便可应试入学。诗经能背诵乎。不能也。希见
报恩论¶ 第 726a 页 X62-0726.png
之字不识也。易几卦何名十翼何物。书礼几篇春秋几公。概未触手寓目。不知也 本朝开国至今若干年。咸
丰以前年号。先后若何。不知也本省几府几县。在何方向不知也。父师不教乎。父师先不知也。如此等人。一县
以数百计。无财则可以教乡里。以其道传徒。有财则可以捐纳。可以得一榜。得甲榜。得馆选得高官。问何所能
曰能取巧。能敷衍。能搆虚架。孰教之乎。曰自其开笔作八股时。心思才力。一注于此。习与性成。不待教也。然则
当局者。何取乎。曰正取其如此。则软熟不生事。可苟安也。然则不能改法乎。曰非不能也。不欲也。为巳子弟计。
为宗族亲戚交游子弟计。为同寮阅卷计。何苦作法自毙。且取诟病焉。呜呼。人之无良。邦国殄瘁。其果无良至
此乎。亦非也。七百年来。凭空。讲中庸。习非成是。酿为风气。一人言之。必有多人攻之。其攻之者。徒党皆此类。彼
众我寡。明知必不敌也。夫如是虽有良民。谁能用之。余所以往往废书而叹。愤极而涕下也) (一)。

问曰。禅教律净。皆佛说也。何独谈净。

答曰。禅佛心也。
教佛言也。律佛行也。净则佛境界也。得佛境界而心
言行自在其中。同戒录序巳言之。(见卷附)舍禅取净之
故。法门纲宗巳言之。曰既言净宗无参无悟。则以何
为得手。曰执辞害意。学者大病。纲宗此段。全对禅家
立说。净家本无所谓得手不得手。但念而已。因禅家
耽著无想无念。身境两忘为好境界。却是堕在死水。
(故初祖达磨扫除六宗。呵为邪见。寂静居其一)不知念佛。亦有身境两忘时。
(不可又误解作事一心。及念自佛。盖祇如想一个人。想至出神而巳。凡人专注一事。往往有此光景。但自不觉
耳。何足异哉)而一句佛名。朗朗在口。却正是活泼泼地。(近时
惟玉峰师。为得净土正宗。每见打佛七者。一时香烬止息。师家便道此是好消息。须着眼。玉师呵之曰。一向专
念。不赞其功。暂时止息。便称好消息。岂念时反为恶消息乎。此语可谓立破馀地)非谓别有
得手也 (二)

问曰。何以无参无悟。

答曰。禅家以疑入。故须参悟。净
家以信入。故不须参悟。楞严大势至圆通章。事理双
显矣。先以二人相忆。喻专念他佛。次以如母忆子。喻
报恩论¶ 第 726b 页 X62-0726.png
彼佛愿力接引。乃言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
必定见佛。谓惟其如此。故但凭现前一念信心。常忆
常念。直至见佛。其事相类。又申明其理。言去佛不远。
不假方便。(上来二十三菩萨。所證圆通。皆是参悟方便。文殊偈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亦
正指上文。讲家以无量方便释之。误矣。既用方便。则是远打之绕)自得心开。谓如此
则正同母子相忆。不相违远。故不须参究。自然得见
而开悟也。大势至本弥陀次子。为西天净土初祖。传
法如此。何庸致疑 (三)

问曰。见佛之悟。与参得之悟。为同为异。

答曰。悟有深
浅次第。所谓大悟十八变。小悟无其数。人人不同。皆
非实悟。若豁然彻底无馀。则祇是證得现前一念本
是不生不灭。涅槃妙心。(就人身言。强名为心。实则尽虚空遍法界。无中边无今古
以其湛寂常存而非静则谓之一真。以其运行不息而非动。则谓之一灵。诸佛之示现。众生之轮回。皆此物也
虽然。不可见如此说。便去揣拟卜度。须知说终说不到。会也会不来。正恐向意根下摸索。故如此着语。至心之
于性。犹水之于湿。心祇是生生不巳而无生相。性即指其生生不巳之机。故心为统同之大名。儒书佛书中。往
往混言之。须善会)此心寂照一如。无时分。无处所。而一切时
处。离他不得。净家谓之常寂光。(此亦不可作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等文字
相会。纲宗发端。如人有耳目。如正当今日。两喻。读者多忽略过。惟息安香岩两居士。直下欢喜色动。余谓其实
人生终日如是。惟背为最显。故易以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取象于艮背。试于此体会看。曲园居士说画卦
始于艮。虽从阴阳气交立说。而会心甚微。似奇实正。后世子云。必有知之者)故往生者。为
得度世长寿泥洹之道。为次于无为泥洹之道。(此大本经
文也。次。非次第之次。犹言比次类次。缘泥洹乃如来灭度之名。今实未灭度故云次。会疏引下文次如弥勒为
證。深得经意)泥洹即涅槃。亦称般日槃。(或称般月槃。疑即日字之误)梵
音轻重尔。拈花示众。曰我有正法眼藏。(性觉妙明也下句则本觉
报恩论¶ 第 726c 页 X62-0726.png
明妙。合言之为如来藏。凡教起于有。證于知。然是本有之知。而非后起识见之知。永嘉偈云。不以知知寂。亦不
自知知。不可谓无知。自性了然故。不同于无记。今即目此了然者。为正法眼。以起别传。非谓别有)涅
槃妙心。(直指人心本来如是。所谓本是无生。今亦不灭也。所谓生灭灭巳。寂灭现前也。若以一念
不生解之则大错)实相无相。(所谓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也。所谓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也。若以
金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及念实相佛等解之。亦大错)微妙法门云云。然则两
家所悟。同是涅槃心。何异之有。且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非谓一见便成。谓见性则不至错乱修行。如楞严所说十种仙业。转成外道。故曰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须渐
除。因次第尽。净土上品中生以下。皆须进修。必至等觉补处地位。方是无修无證。亦同此例。然无染缘。故能一
生取办。视禅家之头出头没于此者。难易平险。判若天渊矣)正同直凭现前一念
见佛悟性。何异之有 (四)

问曰。禅净修證皆同。何以禅家多谓净为非实。而教
家亦时有之。

答曰。此皆不明教理。门户私见也。本师
睹明星出现。豁然大悟。便唱言奇哉。一切众生。具有
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證得。遂说华严
引逗之。(五十三参。正见当下即是。一切诸法无非佛法。无乃不会。以至割截虚空。横分疆界)
机多不契。乃反说偏小权教。渐进圆大实教。(教分五时。说巳
见前。方等时。必先说大本经。后乃处处指归。事理可知)至法华会。开权显实。特
现女人往生为證。普授现前众会成佛。大畅本怀。则
一代时教宗旨可知矣。拈花在法华之后。因迦叶微
笑。适与最初悟缘本愿相合。(在位菩萨诸弟子等。岂皆未悟当下即是之理。
但久悟者习为故常。新悟者未忘管带。偶拈一华。亦常有之事。迦叶之笑。所谓一回提起一回新。非至此方悟
也。惟阿难未證漏尽。至结集时。迦叶激成之。故此时。并嘱阿难副贰传化。据文推想。事理显然)遂嘱
付之。其云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者。正谓一向教内说
尽。无可再说。祇须自家会取。难以言传。非谓别有一
报恩论¶ 第 727a 页 X62-0727.png
法也。试观初祖达磨最后付法。仍出楞伽四卷印心
最初西来。正当莲宗盛行。教观大明之后。二祖神光。
贯练群籍。兼通儒书。而所求之法。祇是与汝安心竟
一句。所得之法。祇是礼拜依位而立。不著一语。岂非
修證仍在教中乎。(后人藉口六祖不识字。□泥执不立文字。以为本不在此。殊不知通
宗不通教。开口便乱道。即如六祖坛经云。东方人有罪。求生西方。西方人有罪。求生何处。便是乱道之明證。夫
求生西方。岂为有罪。经文明言西方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又安得有罪。此数语。大碍教理。其馀皆平实商
量。现前指点。并无奇特。真是彻悟境界也)若谓净土诸教皆权。则是法华
授记。依旧杨叶止啼。本怀未畅。且四十九年四种悉
檀。从未及第一义。仅此一举。而惟迦叶一人得真黄
金。有是理乎。至教家谤净。贤首宗下为多。天台宗因
智者教祖有十疑论。(实非智者手笔。陈隋间安得此种文理。观教祖他著述可知。盖
唐初台家子弟。述其师说。故理致甚精当也)故不敢谤。华严为众经中王。
儒家亦喜诵习。如曹鲁川与莲池师诤辨。往复二千
馀言。空数他宝。殊不知华严所秉。乃在阿弥陀经。(藕益
师要解语)且八十卷中。本师所说。祇有阿僧祇品。如来寿
量品。(此品在本经为心王菩萨说。别出显无边佛土功德经。元奘师译本。则本师自说。以答不思议
光王所问)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三品。正是无量光无量
寿。可见净土教理。最初先揭出矣。(莲师答曹鲁川。未计及此。可惜错过
来机)若谓净土是权。则是华严诸菩萨。巳登宝所。而普
贤十大愿王。反导归中途化城。有是理乎。凡此异门
异见斗诤坚固。犹是教观未荒。近数十年来。仅存净
土一门。而执自力执一心。自难难人。戈操同室。必至
并此门而断绝。滋可惧矣。余故不得不极论之。然尤
报恩论¶ 第 727b 页 X62-0727.png
望同志高贤。见彼异趋。勿轻与辨。(好胜护前。贤者不免。修行人或数年
数十年苦功。颇巳自负。而欲其一旦舍巳从人。自非大智大勇。菩萨现身不办。若果能之。则是一拨便转。不烦
多言矣)当反躬自省。生惭愧心。盖彼虽终不得一心。要
不失为散心。我倘信愿不真。并散心而不得。(莲池疏钞命意。
或亦早见及此。而不料法久弊生转成退阻如今日也若其人不发愿心。则当引小本经。及藕益师说婉劝之)
如此销融意见。同共扶持。法运转机。庶几有望 (五)

问曰。从来说念佛者。有念自佛。念他佛。双念自他佛
之别。今何以专说念他佛。

答曰。教中说念佛。祇有观
佛三昧。(如上贤护经说)及净土执持名号。皆他佛也。自禅宗
有高推圣境。自屈巳灵等语。于是有念自佛之说。(如参
念佛是谁等皆是)净土家圆融调停之。于是有双念自他佛
之说。实则净土法门。妙在专念他佛。楞严文句。及直
指所解大势至圆通章。最为明确。而文句尤圆融。宜
详玩之 (六)

问曰。虽念他佛而不作他想。方入自他不二法门。然
乎否乎。

答曰。子定省父母时。曾作是念。他是我父母。
我身自他出。故爱敬之乎。至顾对子孙时。曾作是念。
他是我子孙。他身自我出。故亲昵之乎。曰。勿也曰正
当尔时。子身在乎不在乎。曰。多不觉也。觉则不自在
矣。曰。既不觉则不二矣。何疑乎念他佛也 (七)

问曰。称名时须观相否。

答曰。名自赅相。相亦兼名。从
不两提。一到俱到。子寻常见金身接引像时。意便隐
然呼为阿弥陀佛否。曰然。曰子虽不出声。而宛若自
闻否。曰然。然则名相之不两离可知矣。譬如遥唤熟
报恩论¶ 第 727c 页 X62-0727.png
人。岂必揣量其体貌。而意到声出。自觉情亲。故念佛
者。祇要发愿真切。轮珠记数。(定课记数。宁少毋多。以终身不间辍为要。每见
学者。喜说自在体面话。不肯记数。终至废弃。所当深戒)直下念去。高低缓急皆
不论。果能一心心如对严师。亲承教督。一声声如呼
慈母。力与提携。则势至章所谓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两句。自然内勘分明。不复向别人讨消息矣。曰古人
以作观为定善。以称名为散善。分明以观为重。何也。
曰定散二字非抑扬语。乃就其行相。以别工夫之难
易。不可误会。盖作观者。必默坐澄心。诸根寂静。次第
證入。故为定善。称名者。不拘行住坐卧。随诸动缘。现
成拈出。故称散善。次第證入者。全仗自力故难。现成
拈出者。专杖他力故易。弥陀本愿。唯在称名。故本师
说观经。末仍结归本愿。(详见上段)善导大师疏解观经。力
袪众惑。而终身专修持名。劝化至广。相传大师为弥
陀化身。至今推重。学者当知所适从矣 (八)

问曰。人人皆有自性。不自力而专仗他力。正所谓自
屈巳灵。奈何。

答曰。耳之闻声。目之见色。是自性否。曰
是。初祖告异见王亦云然矣。曰初祖所谓在眼曰见
等六个在字。即是心之灵知灵觉否。曰是。曰假若明
(有色)(无色)俱无。见性亦无否。喧(有声)(无声)俱无。闻性亦无
否。(古来狂禅。多半死在此处。若近时衲僧。并此未曾梦见。说甚么禅)若道无。则耳目
同于木石。屈煞巳灵。若道不无。则安向何处。此处能
离却声色。转身吐气。救取巳灵。许有自力分。也还救
得一半。若不能。可知古德云从缘荐得相应捷。就体
报恩论¶ 第 728a 页 X62-0728.png
消停得力迟。此一句佛名。正是雷轰电掣。勾者毕出。
萌者尽达矣。莫谤他力好(从缘荐得两句。特借證托外之义。以显他力。不可误
会。若果能直下念去。忽然如见桃花。如闻画角。自不妨出格好手。而于他力之信。亦是万牛莫挽。若误作禅宗
话头。槃陀扫帚看待。则大错大错两门俱破。须知既是他力。断不能以自家知见分疏。机趣凑泊。意识十度。气
魄承当。惟有直下念去。恰恰正好) (九)。

问曰。弥陀本愿以名接物。众生发愿称名往生。愿愿
相应。理在无疑。但生者究少事證。何以取信。

答曰。千
疑万惑。总由不识现前一念所致。夫心体寂照一如。
不落方所。有念则有方所矣。体犹镜质。念犹镜光。所
念种种。犹光取影。论中巳略说。(见无量寿经纲宗。及杂说。缘心体实难名
状。姑沿旧解。取其易明。当知心体非真有质。且鍊铜发光。始名为镜。光若离质。便成废铜。诸如此类。不可执辞
害意)请更以楞严證之。开卷首唱妙湛总持不动尊一
句。全体大用。和盘托出矣。正文先以七处徵心者。使
人即影以推之本体也。(七处皆影)次以八还显见者。乃使
离影而直认本体也。(所还皆影)此本体真常不变。而其用
万变不穷。故无始无终。佛證之为无量寿。无向无背。
佛證之为无量光。众生虽迷头认影。依然吾戴吾头。
是以现前一念。天上地下。纵其所如。无远弗届。为其
本即无量光也。死此生彼。随业轮回。至今不休。为其
本即无量寿也。弥陀觑破此机。直据其本发愿。令众
生念念舍一切法。而但称名字。正是念念离一切影。
而直认本体。然则愿愿相应。譬犹镜镜对照。光光互
吞。自他条然而浑合无间。此理显而事在其中矣。试
观世人。或忽然耳热。忽然喷嚏。辄曰何人念我。故毛
报恩论¶ 第 728b 页 X62-0728.png
诗愿言则嚏。郑笺云。汝思我心如是。我则嚏也。今俗
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据此可见心佛众生。
通为一体。古今皆知之。但习焉不察耳。(古无佛说。而记称王者禘
其祖之所自出。孔子谓知禘之说。于治天下犹示诸掌。果何谓耶。读者曷深思之)夫凡心犹
相应。况在圣心。独愿犹相应。况在两愿。杂念犹相应。
况在专念。偶念犹相应。况在常念。且凡夫彼此怀思。
正是光中见影。而犹相应。况直认本体而勿忘哉。理
在目前。何待身后 (十)

问曰。彼此怀思。犹镜中影。充是说也。将肝胆皆楚越。
君亲同路人。何以立教。

答曰。尽人皆影。巳身独非影
乎。正惟知一期生死之非真我。故所欲有甚于生。所
恶有甚于死。苟违斯义。即为失其本心。子舆氏早言
之矣。(此特借以證人人之有真我。非谓便出三界。且三界中地位高下悬殊。倍蓰无算。观高僧传居
士传。及诸灯史所载。暨宋元明诸儒学案。即其见地。但證初二禅天者。正是不少。盖此中自非寄位菩萨。难保
不退堕。生净土者。则圆證三不退。尽此一生。直至补处。所以干经万论。处处指归也)且子不观
大本经乎。五痛五烧章。归重伦纪。明彰王法。反覆开
喻几二千言。论中巳略解之。(无量寿经纲宗)果能依教奉行。
万善回向。久久纯熟。自然会得当下即是。立处即真。
打破镜来与汝相见。乃自禅学盛行。此经尘封大藏
即念佛者。亦高谈元妙。目此段文为小乘。不屑置啄。
群疑众难。皆自取之。有志净宗者。所当深戒 (十一)

问曰。应愿往生。正报彰矣。依报诸愿。亦有證乎。

答曰。
有身斯有土。(即现在可见)依报从正报生。亦从正报转。(富贵
贫贱。分殊而境自别。极乐四土九品亦如是。但三土皆不离常寂光。不可不知)往生者既必
报恩论¶ 第 728c 页 X62-0728.png
舍此报身。而后得彼报身。则安能取此报土。以借證
彼报土。若概消归自性。滥入恒真。迂儒误解为寓言。
(莲池疏钞。苦心孤诣。劝进初心。而读者误会不少。藕益诸师。所以力矫之)狂禅终堕于空
见。利小害大。西方合论巳明辨焉。且一一比拟。必有
所穷。何不即以称名之愿證之乎。按彼佛本愿。十方
世界。诸天人民。有不知我名字称我名字者。不取正
觉。金人入梦之初。中国固未尝闻也。迨汉魏之际。大
本经先后译出。渐次流通。东林提倡。法门大开。缁素
倾心。捷于风草。禅家初犹角立。旋即折而兼修。(不始于百
丈清规也。惜无可考。佛祖心要。有其明文)读晋唐两高僧传。佛祖统纪。及
净土圣贤录。居士传等书。稽其时代才数十年。法周
沙界矣。甚至不念佛者。苦乐违顺。触境逢缘。不觉失
声。便道阿弥陀佛。(白香山巳有此语)不论贤愚童髦。有若性
成。而本师释迦。当来弥勒。修行者或反不知。岂偶然
哉。岂偶然哉。佛无诳语。此愿之应。既彰明较著如此。
馀愿可知。何待多辨。(今泰西各国。亦巳通行佛教。美国有大善士。名阿尔格脱。本为
将军。因自疑其本教。遍访名师。后遇俄国优婆夷某某为说佛法大要。遂发正信。弃官专修。提倡劝化。本国官
绅。初以立异为嫌。旋察其教法胜善。民心归向。遂加意护持。凡值开坛传戒。礼送殷勤。信从日众。至数十百万
人。英法等大小各国士庶。莫不闻风倾向。以礼延致阿君。传法求戒。合议专立佛教大会旗号。并设电报三四
百所。专谈佛法。日出报纸数十万张。名曰令知报。盖西国之于教理。随顺氏情。不执成见。与我三代盛王观民
设教。同民出治之意。隐相契合如此。已丑夏秋间。阿君自日本传教来沪。许息安及子简。先后登其舟见之。阿
君即问曰。贵国大皇帝。信佛法否。息安敬答。列圣护持则欢喜曰。如此甚好。因问其以何为宗旨。则言祇要信
佛念佛。别无宗旨。现在总以照顺人心。大家崇正辟邪为要务。如何贵国僧徒。但知造庙。息安欲请其登岸说
法。阿君谓能有千百人同会听讲。甚所乐从。息安恐犯时忌。遂止。又有西儒李佳白先生。名李提摩太。英国人
报恩论¶ 第 729a 页 X62-0729.png
兼通中国语言文字。且信佛法。亦与息安相识。往岁特邀杨仁山居士。以起信论翻作英文。谓将刊布。以劝诱
本国诸儒。李君志愿甚大。悯我中国。无人提倡正教。现于都门。倡立尚贤堂以经费不足。特回本国劝募。期于
必成于此可见是非之公。自在天壤。尤可见弥陀本愿名闻十方。确有实验。更数十年后。当必佛化一统。公法
所拟弭兵之策。其在于斯。阿李二君。殆所谓乘愿再来。以应舍利重兴之谶者与) (十二)。

问曰。心净土净。乃是妙有境界。纲宗谓净土为实有。
何也。

答曰。胸中留一毫元字脚。便滥入恒真净土。去
极乐净土远矣。曰何也。曰维摩经云。譬如有人。欲于
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
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
也。是其明證。何疑于西方净土。且子今仰首见天。曾
作是念。此有天乎。举足措地。曾作是念。此有地乎。曰
否。曰是即所谓妙有不有也。所谓实相无相也。(莫又因如
此说。并上来立处即真。当下即是等话。概作恒真净土会)子且谓此土为妙有乎
实有乎。夫即目犹迷元解。况乃远在西方。本师历数
四十八愿。不下一语分疏。(余每谓凡诸佛菩萨本愿度生经。自药师地藏等。皆
祇可消文释义。不碍常解不可观心称理。滥入空宗)称赞净土功德庄严。自有
土有佛。连说七有字。亦祇指陈名相。其于宝池德水行
树微风。独不能言性水性风。真空性觉。如楞严也乎。
故知净宗专说事修。一味平实。正是慈悲之极。曲被
群机。见浅见深。在人不在境。(惟然故同證寂光。而四土有优降。九品有等差
若一一称理。则反成事相矣)试观小本。于灵鸟说法特详辨恶道
之实无。大本于四天王忉利天等。依何而住。特借阿
难发问。且言我不疑此。但为将来众生。除其疑惑。此
等处读者能即文字。离文字。眼光圆照。则于净宗思
报恩论¶ 第 729b 页 X62-0729.png
过半矣。(观经心作心是之说。疏钞释以托外义成。惟心观立两句。心苦分明之极矣。读者犹误解
作别无净土。故纲宗详辨作是之义。而先断以若不实者。虽念无成二语。庶几阅者深思之○自西学盛行。而
佛书足相證明者不少。如天算家测星月。皆有山河大地形状。类此地球。地球在太空中。亦一星也。众行星饶
日而行。其恒星亦各为日。亦有无数行星绕之。与此日轮等。但远不能尽见尔。又言金水二星。无随绕之月。火
星有二月。本星有四月。土星有八月。天王星亦有四月海王星有一月。诸月皆绕行星。与地球之月无异。按此
与佛说百亿日月世界可證也。又言土星最奇。体外有光环。分三层。广平而甚溥。其环之外。径五十一万馀里
按此光环。如云气而不散。与佛说诸天。有地居云居之别可證也。又言诸星球所有动植诸物。必较地球诸物
不同。其故有三。一则受日之光热多少不同。二则摄力大小不同。三则体质疏密不同。按此与佛说十方诸佛
国土。庄严佛事。各各胜异等可證也。以上诸说。足见虚空无尽。世界无尽。西方极乐国土。即三千大千界外之
星球。确有宝地。成就种种功德庄严。而亦不出众生不思议心觉体之外。自来谈净宗者。往往谓即此方盖偏
着性空。有理无事。错之错矣) (十三)。

问曰。金经言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净土正与
相相反。何也。

答曰。净宗与空宗对待。法门纲宗详之
矣。相反正以相成。大智度论开卷即是。上来亦巳引
證之矣。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则无一法当情。知见不
立。众生眼合色而见有色界。耳合声而见有声界。取
相分别。情执深重。无由脱离生死。(宋译大本经语)故说空宗
诸经。以除名遣相。消归性空。此两语意。犹言一人发
真归元。十方世界即时销殒。乃就当人自證分说。岂
真一切荡然无存哉。此经建首无我。推至无四相。自
始至终。以即非是名两义。随说随扫。至于无得无说
极矣。顾既言无得。又言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既言无法可说。又言于法不
说断灭相。却不言不说常相。然则毕竟应云何住。云
报恩论¶ 第 729c 页 X62-0729.png
何降伏。末后揭出宗旨曰。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
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而所谓应如是住。如是降伏
者了然矣。净宗正从此建立。说净土修净土者。皆当
从此契入。莫动本位。(莫见如此说。便道净宗不取于相。须知才着一念不取即是动
本位切戒切戒)余之笃信净宗。实得于力此数句。用敢拈出。
与诸方明眼共之 (十四)

问曰。善恶皆情见后起。既知性空。何用修善。

答曰。修
善正为性空。不可徒知其说。金经以四无修善。即是
此理。盖执著我见。是名凡夫。伹空我见。是名二乘。并
空法见。是名大乘。二见俱空。俱空亦空。是名最上乘。
皆名也。其于本体性空。实无丝毫得失。故宗镜录引
其经(不记何经)云自性本无悭贪。随顺修习檀(此翻布施)波罗
蜜。自性本无邪妄。随顺修习尸罗(此翻戒)波罗蜜。自性
本无瞋恚。随顺修习孱提(翻忍辱)波罗蜜。自性本无懈
怠。随顺修习毗梨耶(翻精进)波罗蜜。自性本无散乱。随
顺修习禅那(翻静虑)波罗蜜。自性本无愚痴。随顺修习般
若(翻智慧)波罗蜜。(教中以善性恶性无记性。为三自性实则是业识。而推本言之。凡此等处。
皆须详辨始得。即如此段文。正说性空。布施等六者。乃对恶得名。亦本无也。盂子不斥告子旧说无善无不善
之非。但言乃若其情可以为善。及他章说性善。多以恻隐等心指点。正为人生而静以上。不可以善恶名也可
欲之为善一句。真透顶语。分明从情见上说起。宋儒牵入易繁传。及太极图。谓情可为善。便见性之本善。全失
孟子之意。余别有辨)诸佛菩萨。以此六度。包括万善。成就出世
上上智。自利利他。诸恶尽除。善自不立。如空著楔。以
楔出之。前楔既去。后楔岂留。故知顺性起修。便是无
修修。因修了性。便是无證證。净宗之万善回向。亦复
报恩论¶ 第 730a 页 X62-0730.png
如是。世人闻说修善。即耽著有为小善。闻说性空。即
堕入豁达顽空。两失之矣。然前失犹利人天。后失大
坏世相。故净宗专说事修。四十九年炽然无间。禅宗
于末后。方一拈出。诚虑其险且难也。可见出世本怀。
观众生机熟。示现受生者。决定不专为一期生死。矣
纲宗及杂说。巳略言之 (十五)

问曰。同是一向专念。万行回向。何以往生上辈。偏属
沙门。

答曰。此理前巳略论之矣。在佛重佛。犹之在儒
重儒。世间流品不一。而士为四民之首。为其身列胶
庠也。究之通天地人之谓儒。万中无一。区区科名。岂
足以当之。佛制欲出家者。先受在家五戒。满分能持。
然后白君王白父母。下至妻子奴婢等。皆巳听许。乃
得剃度。进沙弥戒。多年严净。再进比邱戒。又多年严
净。方得圆具菩萨大戒。犹必学习精熟。开遮持犯。圆
通无碍。然后可以匡徒领众。号曰沙门。故一坛祇受
三人。过即为滥法。虽求不得戒。夫必能赴至严之程
途。乃不负至宽之岁月。(不蓄妻子省尘劳)必能甘至约之食。
(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乃不负至隆之名(为天人师)诚如是。则四宏誓
愿。圆满必成矣。焉得不重。须发之除。乃以防出入之
浑。岂贵其易服毁形哉。维摩示疾。诸大弟子。皆推逊
不任往问。佛道平等。不拣缁素可知矣。学佛者。既不
深思佛制本意。但见赞叹出家。则遂专于头毛上著。
眼出家虽哑羊野狐而偏信。在家虽真龙全象而偏
疑。佛书虽因果小品而见珍。儒书虽语孟大经而见
报恩论¶ 第 730b 页 X62-0730.png
忽。无惑乎召谤招讥。衰败之不可收拾也。噫。(王制论秀书升
管子群萃州处。成周学制也。孔孟之周流传食。皆为世衰道微。不得巳之创格。而读者亦莫或知也可叹)
 (十六)

问曰。念佛修善。而妄想不除。得往生否。

答曰。决定得
生。妄想不足病也。圆觉经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
诸妄心亦不歇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
辨真实。子今以何者为妄念。曰念佛时计算他事。曰
此却是起妄念。病在不觉。(古德云。不怕念起。惟恐觉迟)觉即巳除。
无待更除。所谓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
渐次。纵使数觉数起。数起数觉。念佛不断。总得往生。
何以故。就觉体观。有念皆妄。净宗教理。从初发心。便
超二乘。直望三贤。(要解谓直超四十一位。是究竟说。今就凡夫学地说)妄与非
妄。不加了知。等圆觉故。就法门观。起念念佛。正是随
顺觉性。托外全彰。妄无自体。伹不觉故。试于念佛时
作意起妄。必起不得。而口中佛名。转益了了。可见祇
是一觉。更无起处。又使于念佛毕后。回想所妄作何
名相。必多茫然。毫无影响。而所念佛名。历历可数。略
一反观。湛寂如在。可见正念中句句声声。实有力用。
本非与妄成敌两立。何病之有 (十七)

问曰。并不起念。外缘觉触。不能不起。奈何。

答曰。起念
念佛。有念便有身。身见未忘。觉触总受。但不打失正
念。便是定慧圆明。故学者内自勘验。能于苦乐违顺
境缘。猝然相遭时。一句佛名意中先发。则临终把握。
便在于此。不必深求高论。杜中下机。(必谓临终自有无把握之把握。
报恩论¶ 第 730c 页 X62-0730.png
便失法门本旨。东坡临终语。原自不错。决定往生。祇为露聪明相。至今疑煞学人。若尹师鲁所谓亦无鬼神。亦
无恐怖。则真差矣。大抵儒者学禅。往往落无想无色诸天境界。当时若有善知识。祇销问一句。你在何处。管教
认得东坡)曰。并无外缘。而匪夷所思。远隔久忘境界。瞥尔
现前。又将奈何。曰此乃无始以来。第八识中六尘缘
影。正因澄静生光。偶然流露。随时起灭。尤不足病。但
到此境界。便入轻昏。世人往往贪著。以为身境渐忘。
其实不可。亟须提起精神。宁使渐散。何以故。经文至
心信乐四字。乃是佛愿我愿相应关键。昏则四字全。
失。散则非忆非忘。声光了了。藕益师云。若执持名号。
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又
云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
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
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数语深得经
意。故纲宗据此。谓总之死尽偷心。宁可颠倒妄想。决
不于愿门中。别求解路。方是此法门的的宗旨。愿深
思之。(偷者苟且徼幸之谓。如前所举知见分疏。机趣凑迫等。及一切巧见。别求解路者皆是。盖一有
此心。则信愿必不真切。为法门之内蠹矣。故语意极其抑扬。不可误会) (十八)。

问曰。相宗八识之说。与净宗有合乎。

答曰。相宗名目
繁多。性宗括略为五蕴。故从来不许和会。而以八识
释净宗。颇易发明。(憨山八识规矩注解。最便初学)盖现前不念。起灭
不停。体即无量光寿。寂照不二。何以故。若非常寂常
照。谁为倏起倏灭。相宗就照用边指点。据楞伽经。名
为第八阿赖耶识。又推其最初无染。名第九庵摩罗
识。眼耳鼻舌身五根。对前五尘。不动念。而自然色来
报恩论¶ 第 731a 页 X62-0731.png
即见。声到即闻。名为前五识。(此本自性灵光。相宗谓之现量境界者。以自性
无量。而巳落量数。故不名性而名识。禅宗所谓无位真人。常在面门出入者。不但不落所见所闻。亦并未有能
见能闻。方是灵照。故名无位。破参发悟在此)然才觉见闻。巳是起念。因而
取相分别。名为第六意识。(落比量矣。六祖云。无意谁当分别。永嘉答云。分别亦
非意。乃是禅家透过一层说。不可误会)随即内计能见能闻。外计所见
所闻。而我相成矣。(全成非量矣。即纲宗所谓二我执其俱生我执。乃是宿世带来。观初
生赤子七八朝后。便有知识可见)所谓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矣。相宗
从意识中辨别此我执。名为第七末那识。(无始以来。入胎出胎。
皆此识用事。此识但能执着坚固。必牵连意识。方能作为。故四十二章经云。切莫信汝意。如意不可信。證阿罗
汉道。乃可信汝意。可见意本非恶。恶在我执不化。故曰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圣人绝四。意我相为终始。便是
儒佛同处)据此可见名虽分八。实无一物。惟是现前之一
念。故净土家直以此念为始觉。佛为本觉。起念念佛。
便是始觉合本。法门巧捷。至顿至圆。莫尚乎是。弥陀
本古佛现身。虽现身相而无身见。第七末那识。早转
为平等性智。故因地名为法藏。(魏译)亦称法宝藏。(汉译。梵语
昙摩迦吴译同)亦称法处。(唐译)亦称作法。(宋译)法在凡夫为意尘。
在弥陀则意识亦早转为妙观察智。于法自在。即以
此法智运用前五识。为成所作智。摄取二百一十亿
佛土清净之行。(行者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之事相。诸佛土佛事不同。故必择其与此土十
方根机相应者)□□修习庄严胜妙五尘。至本愿圆满。则第
八第九识。亦尽转为大圆镜智。而即所现身。圆證三
身。名为无量光寿。(阿翻无。弥翻量。陀该众义。本师以光寿约之。故古德云。略举则应称
阿弥。不应称弥陀。今随通称)即所居土。转为净土。名极乐世界矣。
(诸经中称。劫名某某。佛名某某世界名某某。皆如是。盖佛法统归师道。今泰西各国纪年。犹沿此例。犹中国统
报恩论¶ 第 731b 页 X62-0731.png
归君道。易代改朔也)于是即以果佛名号。接引众生。使常称念。
何以故。以此名号。正由最初发愿之一念而成。与众
生现前一念无二无别。故众生念念我执。为多生业
根。今称名则念念向他。而第七识。为他佛愿力所摄。
当下转矣。众生念念见取。(遍计我执。现生增长由此)为现生业相。
今称名则念念正观。而前五识。为依正观力所摄。当
下转矣。(故念佛时。无论耳自听声。或观想依正庄严。或见或不见。总归正观。然此与上说。皆论其
理如是。非谓便空身见。且往生专重信愿。不论身见之空不空。三惑之断不断也)故曰。五七
因中转。六八果上圆。盖第六意识非他。即此念引而
长之便是。(教中云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起即是念。思量即是引长)多生至
今。穷未来际。出胎入胎。此念不断。念不断故意无尽。
(诸大乘经。佛菩萨及当机大弟子等名号。并其先后出现。皆有表相。如普门品。称赞念彼观音力。则以无尽意
菩萨发起。持地菩萨结證。地即意地也。弥陀因地名法藏。亦如是。表相者。如戴记云龟为前列。先知也。金次之
见情也之比。不是寓言)意欲云何便名愿。意无尽故愿无尽。如
行愿品说。弥陀当日示同凡夫。发起大愿。精勤五大。
劫。自至成佛。亦用意识。惟其无我。故不为识而为智。
(诸佛皆然。故名转法轮。当知现量境界。无所作为。惟其不动现量而人比量。乃为大机大用。乃为无碍智)
名无尘智。(就无我人众生寿者等见说。名无尘。相宗因连前五识说。名妙观察)精勤之
极。多生习气尽除。證入无念本体。乃名为圆。(古佛现身。岂有
习气既示同凡夫。不能不如是说。禅宗大悟后。正修习为此。否则堕人偏空但空)当知一圆
一切圆。不作次第。而吃重在拔我见。故专称名号。皈
命他佛。舍巳就他。是净宗要诀。纲宗两篇备言之。颇
望留意 (十九)

问曰。念之引长便是意。则念佛为意识用事乎。

答曰。
报恩论¶ 第 731c 页 X62-0731.png
正惟如此。乃持名所以为至妙。发愿所以为至重也。
试以现前一念作一身。观念之未起。犹身之坐。非无
身也。念之起。坐而起也。然才说起。而起相巳不可得。
变为立矣。念念相续。循环不断。犹立而旋绕经行矣。
然而未尝动一步。(念念不假思索。觅意不可得。势至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即念摄
之也)譬犹桔槔然。两手扶横木。(两足能用力赖此。比口中佛名号)两足
上下。终日运奔。未尝移尺寸。而滔滔法流。灌入识田
矣。故必发愿求生彼国。使念念不出此愿。则千念万
念念念是始觉。(觉在念念相继处。此际即佛清净法身。道有不可得。道无决定在。故为始
觉合本)念时或听声或观相。分明意识用事。而为名号
所摄。亦多成始觉。(凡可言说。皆是意识边事。为禅宗所大忌。持名法门。所以超过一切)
念中偶一妄想。犹一足不著机关。一足得力如故。辘
轳旋转如故。戽水如故。两手扶横木如故。(名号声光力)
身终不至倾跌。(声不断即念不失。观经特举恶人往生。以显名号力。欲仗自力者。务须着
眼)盖惟意地中有舍秽取净之本愿摄持。故句句声
声。多有著落。而翻来覆去。祇是四字自在流出。则一
切攀援分别莽荡无归之意境。自不得行。譬犹桔槔
实置平地。故有可著力。而著即无著。空亦不空。古德
所谓取舍之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真透顶圆极语
也 (二十)

问曰。明知净土是实境。亦知宝池金地等功德庄严。
皆是自性。特借世所贵重以比况之。见浅见深。雅俗
各随性量。而舍秽取净之愿。总发不起。奈何。

答曰。此
由不信彼佛本愿。正是众生本愿也。今试问有生必
报恩论¶ 第 732a 页 X62-0732.png
有死。而自性无死法。子能信乎。曰信。虽无死法而不
得自主。子能信乎。曰信。曰古云心佛一体。又云平常
心是道。子能信乎。曰信。信则平时常发是愿。何独念
佛时发不起乎。曰平日何尝有是愿。曰子自不觉。佛
则觉之矣。夫无始以来。流浪六道。至于今日。即使世
世为人。其间种种颠倒妄想。无论为名为利为贤为
愚为雅为俗。归总不过求生求乐。然乎否乎。曰然。然
则往生极乐。正是平生本愿。惟其愿之极至于不自
知其所以然。乃所谓无愿愿也。今试观此身。以一念
来而生。以一念去而死。生死气之聚散也。念体即自
性。非气也。今之来此。六道主何尝有意来迎。子亦何
尝有意欲来。而适来者。岂非夙世临终时。平日乐生
之本愿。一念感动。而业识茫茫。重处偏堕乎。(临终见所恶而
欲避。见所好而欲趋。皆是平日业识。其体即自性也。如尹师鲁所见。亦是习气偏重。终必钻出头来。已见前注)
其终不悔悟者。又岂非生死总在界内。见闻习惯。以
为天实为之。无可如何乎。然则西方在界外十万亿
刹之遥。弥陀之必发愿来迎。虽是慈力。众生之必发
愿求往。虽似难能。要亦不外世间人情平常道理。何
为而不信乎。夫自性犹水也。本体一平而巳。其流之
就下。非就下也。失其本平。(自性生生不已。有身则限于气数。必不能平。故虽侯
王富贵。亦不知足)体势偏重。则自趋重以取平。固行所无事
也。是故弥陀本愿。诸天赞言。谓决定得成者。为其不
外众生本愿非有所加。(如寿本无尽也。自此生追溯无始可见。身本无老也。观西
人抽气筒中生物可见。眼本洞见。耳本彻闻也。观显彻镜德律风等器可见。空行本无碍也。观电线空气球等
报恩论¶ 第 732b 页 X62-0732.png
可见。四十八愿。皆不外人情物理。谛审自明)众生发愿求生决定决得生
者。亦惟还其本然。非别有得。故净宗专重发愿。弥陀
极言之。(至心信乐即是愿。乃至十念亦得生。是极力抑扬之)本师结赞之。又再
三申劝之。(大本言一念得生小本三劝发愿)历代祖师。著书发明之。
(藕益坚蜜两师为最)岂强人以所难哉。盖求生之一愿。实据多
生至今。不自觉知乐生之本愿。并其所造无量无边
种种业力。统结于此念。于念念间。如长江大河。尽受
百川趋重之势。并力奔赴于海门。其必汇入萨婆若
海。天神莫禦矣。(惟有一物能禦。曰自疑)若不发愿。则但是现生
业力限定一报终始如水在圩内。来源去委不通。焉
能到海。若发愿而犹疑妄想之或障往生。则是见水
面之风来鱼跃。蹙起波澜。遂谓底水因此折回。不复
顺轨。谁能信之。讲求教理者。当不河汉斯言。 (二十一)

问曰。何谓念体即自性而非气。

答曰。此甚易明。念乃
自性照用。本与气离。气但呼吸而无起灭。念非呼吸
而有起灭。起则为用。灭即不用。而非无照。起念念佛。
照用并行。用现于气。念乃出声。当出声时。而有妄起。
以本离故。然激气成声。即是此念。故声念相依。无全
走作。其浮与切。体认自知。若全走作。非停即错矣。(非谓
可以随口叫唤。谓不必着意遣妄耳。不可误会)而体认之知。即是走作。即是
起妄。何以故。念即照在。多一照故。楞严经云。我真文
殊。无是文殊。若有是者。则二文殊是也。不加体认。伹
直下念。声在念在。为浮为切。多不自知。无念而念。是
名正念。经云而我今日。非无文殊是也。何以故。所谓
报恩论¶ 第 732c 页 X62-0732.png
大觉归于不觉故。寻常念起即如是故。临终见佛。亦
如是故。气绝往生。无二觉故。盖生死本祇一念。念乃
觉体之照用。与气无关。故死后或为轮回六道之身。
(现在此身。乃识受想行识五蕴所成。在凡名世间五蕴身。在圣名出世五蕴身。死而为鬼。名中阴身。阴。即蕴也。
谓前蕴巳谢。后蕴未来也。皆是名相。实则一念而巳)或为往生极乐之身。而此
觉体。乃诸佛众生共之。从来无二。故临终所见之佛。
即彼佛之照用。现在之念。即往生之身。现在之为无
念而念。念而无念。即往生之为无生而生。生而无生
也。往生见佛之身。于极乐庄严。自在受用。不假作为。
即现在念佛之念。于万德洪名。自在流出。不假思索。
也。入此门者。知念之非气。而现在之身以一念生。则
知往生之身。亦以一念生。现生此方。身土皆实有。则
知往生彼国。亦身土皆实有。此身土之实有。为在觉
体中显现。则知彼身土之实有。亦在觉体中显现。何
用种种深微元妙之谈。索之冥漠哉 (二十二)

问曰。照用二者。若何分别。

答曰。照乃是自然觉照。因
之起用。非无作为矣。盖心性体用。一落言诠。但能相
似。禅家释此两字。巳似极力分疏。若微细剖别。愈辨
将愈惑。今姑混括大旨。说为一大灵光。庶较易明。凡
光有两种。一内景。一外照。譬如镜光。至平至净。然能
内景而不能外照。其内景也。毫发毕现而不留迹。譬
如日光。至直至捷。(凡光皆直行不转湾。天算家谓日光到地。速率无比。所谓不疾而速
不行而至也。火光亦然)然能外照。而不能内景。其外照也。目可
得见。身可得触。而全同虚空。不可得取。不可得坏。此
报恩论¶ 第 733a 页 X62-0733.png
大灵光。兼两能为一体。(凡姿质之智愚敏钝。是光之内景。意象之宽隘重轻。是光
之外照。阅人多者。一望而知。在本光从来平等。而万别千差者。多生之业力气习为之也)故其力
用不可思议。(不可思者。心行处灭。不可议者。言语道断。世多误解作神妙莫测。粗浮可哂)
超过一切光。(如镜光不留迹。此则前尘绿影。忆持不忘。即第八阿赖耶识。如日光但直行。此
则钩深索隐。曲折多到。即第六意识。又如光皆可阻隔此则洞。达无碍。如贤护经说。余尝于中夜念佛。绕室经
行。忽见当头星月皎洁。初犹不觉。并未举头。俄而觉之潜隐不见矣。又尝见四面佛。高约八尺。自顶至踵。前后
衣摺多了了。案上铜香炉。亦全同红琉璃。而佛身却不琉璃洞彻。当时不知自已眼在何处。亦并不觉异。经须
臾间。觉之即隐。因此知灵光独耀。无物不透而物非无。又知见色闻声时。才觉见闻。便落前五识矣)十
方世界诸佛国土。皆此光力摄持。而自体常寂。人在
气交之中。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其现前一念。乃此一
大灵光之照。全不与气交黏。安有生死。譬如空中闪
电 (电之为物。全类识神。故借以为喻耳。外道修习。得大光明。出入自由以能出阳神为得道。自佛法观
之。祇是造成一盏大电气灯耳。纵能远照千百里。有成必有毁。岂本有哉。惟悟真外编不误)各各
眼前得一瞥地。不但电体与气无涉。即此一瞥亦与
气何涉。盖气有质点。故有聚散。灵光则浑成一统。合
同而化。气流行于灵光之中。犹烟雾布散于日光之
中。随其或疏或密。乃至须臾变灭。亦仍不离光。而光
未尝移。又如无数极细粉屑沙粒。在一盂水中。其屑
屑粒粒相际间。无非是水。随其体之轻重或沈或浮。
而水未尝动也。凡夫终日胶扰。执定四大假合之身
为我。(第七末那识)遂执现前一念谓在身内。譬犹日光普
照大地。(喻第八识)以镜映之。信手回转。(消第六第七识相并)其影滉
漾室中。认为真日。而此一大灵光。变为无明业识矣。
念佛人求生西方。无论识性不识性。亦无论妄想之
报恩论¶ 第 733b 页 X62-0733.png
多少如何。伹能发愿真切。刻定课程。终身不间。决定
得生。何以故。譬如同一误认真日。而别以凹面回光
镜。(喻愿)对日(灵光即自性佛。须知镜与日原是一个。不得不如此说尔)安置向西。时
时逼正其聚光点。(喻念)艾炷承之。(喻净土庄严实境)而日与镜
相距中间。常有烟雾冥濛不断。(喻气及妄想。其实乃是自身遮蔽其间。故
身见轻者。得力较易)日光不能全透。临终气息渐微。烟雾渐散。
现前一念仍在。(即是日光)佛身即于镜中显现。(我愿即佛愿故)
绝而烟雾空。日光全体。透过镜面。艾炷光燄勃发。(一念
净光。成意生身。上则證法性身矣)即是随佛往生矣。盖日光到地虽
捷。犹有分力可算。以日与地究是彼此两体。故有去
来相。灵光则西方此土本是一体。东头没即西头出。
如拄杖子。一头放下。即是一头拈起。出没同处。拈放
同时。故曰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也。(天如禅师语。读者误解此
句。谓此土即是西方。则滥入恒真净土矣)大本汉吴二译。谓暂信暂不信
者。临终见佛。如梦中见。口不能言。心中愧悔欢喜交
并。于此可證 (二十三)

问曰。意生身与梦中身。将毋同。

答曰。大不同也。梦有
多种。(周官太十所掌三者为纲。古梦所掌六者为目。盖推其本。则皆灵光天倪之动。故古人甚重之
佛家亦重之)要归不外现前之一念默照。故不能发气出
声。以念本离气。出声即为呓语矣。意生身固同是一
念。而灵光凝聚成形。如灯之𦦨。显然有体有声有息。
全同现在之身。而了无触碍。其声与息。亦全是光明
用事。与凡夫恃呼吸之气而生者。迥不侔矣。然教中
多说光明。从不说气。(惟后人撰五教仪。曾一及之。以借庄子援督为经之说。记亦不
报恩论¶ 第 733c 页 X62-0733.png
真矣)祇可以儒书及诸子书證明之。盖十方世界。在一
大灵光中。犹海浮沤耳。由其光盛生威。(乍遇而懔然者是)
生耀。(佛光如月光。并不耀眼)耀生热。(如以无生气物。置赤日中必先生热。后生气。是其验)
热生气。(此气字无可换。换则不醒。所谓生者。亦非母子继续之生。犹水生波。非水外别有)
气非呼吸有质点之气。老子谓之谷神。(谷者谓幽元也。音义皆同
欲)庄子谓之踵息。神仙家(老庄为道家。神仙乃后起托附之)谓之祖
气。谓之罡气。谓之元阳。(若坐煞在此。便成外道)孟子谓之浩然
之气。(春秋繁露引此说。谓常以阳得生其意也。班固答宾戏引此。作皓然项岱注谓皓白也。如天气
皓然。盖在成周教学。亦但浑言缉熙光明等。从无析言之者。故借天气比况之。试观上文。先言孟施舍不如曾
子。又申言志至气次。然后曰善养曰难言。复两提其为气也。而结以集义所生其非谓充体呼吸之气显然矣
且呼吸之气。岂能塞天地。而既充体矣。又别生一气。岂不涨死。集注但见其水旁浩字。不知古人浩皓音义皆
同。遂谓为盛大流行。而论性不论气不备之说。亦从此章起岂知此章巳先误解可哂)实则周
易所谓乾资大始。万物资始者是也。人之觉体是光。
其用即此始气。(强谓此名以便文)故称神用。亦称神力。彼国
地如琉璃黄金者。坚固不动。光明相也。池水莲花行
树种种庄严。皆光明神力所成。与此土种类自异。盖
此土有质点之气。由始气生。(如子得母气。庄子言黄帝得之。以袭气母。殆即
谓此。管子轻重篇。清神生心一节文义。与此最近)故能生生不巳。所谓坤作
成物。万物资生者是也。记称气也者。神之盛也。是其
明證。(祭义此章。明是轮回之理。详见后。朱子以气之至而伸者为神。是有意颠倒说)故曰一
阴一阳之为道。阳为本有之光。阴为后生之气也。(故女
人往生。即现丈夫相。离气纯光也)又曰阴阳不测之为神者。神立于
光气之界。间不容发。故莫测也。(太史公六家要旨。道家阴阳家。必居儒家
之前。从其朔也。惜其书不传。阴阳家中。必有光学。故墨家得之。董子谓阳常用事。阴不用事。借天光以立说犹
报恩论¶ 第 734a 页 X62-0734.png
存古义。宋儒只知呼吸之气。强为分阴分阳如以一气言。以二气言等语。则并阴阳不识。全是梦呓)此
土物类体质。皆气点所成。故化学家化之。都还为气。
其有数十馀种原质者。则又日光菁英所积。正是彼
土庄严诸物之比例也。人终身在大光明中不能见。
而伹见日光者。譬犹白昼。燃巨烛于室中。身从日光
中久立入室。则眼前全黑。一物无所睹。一步不可行。
目力胜者。或能见烛𦦨。亦不辨其远近方位。室即躯
壳之比也。彼国有日月而无昼夜寒暑。即此反比例
可见。犹日下孤灯。照用不行也。凡教皆起于有世界
后。世界初起。教中说为如海飘沫。正犹海中沙涨渐
积而成洲也。弥陀因地。为宝海大臣。誓取净土者。(见悲
华经)犹今西人于海中。访寻沙岛以辟地也。彼土自有
莲华化生之神明。(大小本经。皆有神明字样。与三辈往生。及声闻弟子分言之。讲家不
说者。从略耳。非修成后。但是一片白地。专待十方往生也)以其种子清洁。故取以
为净佛国土也。又摄取二百一十亿国土清净之行。
而庄严之。即所谓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非空无所有
也。法藏比邱。现身此土。去国出家。而證果在彼土者。
犹释迦住世时。上升兜率忉利摩醯首罗诸天说法。
是定中事。其应现王宫说观经。游步虚空。还耆阇崛
山则竟是色身往来。诸大弟子得五神通者。亦皆能
之也。修行五大劫成就者。犹此土天皇地皇人皇氏
等。寿皆数万岁。劫有大小。犹秝家之分章蔀。其积岁
自有长短也。凡此种种。皆不外人情事理之常。就佛
分上说。则曰无作妙用。实则亦必举手动足。犹此身
报恩论¶ 第 734b 页 X62-0734.png
举手动足。何尝用意。然祇是习气业识。不为妙用者。
以身见法见不空也。释迦说诸大乘经。多方淘汰。使
人知心性本来广大自在。终古不灭。而必指归净土
者。以此土有成必有坏。(如汉世昆明池劫灰。及西人开圹。见有螺蛉结成之土。而
众行星。古有今无者甚多。尤其明證)往生彼土。则还其本光之原质。永
不变易也。故诸经普劝往生。祇作寻常语。指成庄严
名相。不下一语分疏。譬犹劝人迁居。但说某地若何
胜利即得矣。而必欲深究其何以至此。则任举何物。
穷推不巳。皆不可晓。如儒书说天开于子。地辟于丑
等。人开人辟乎。自开自辟乎。子丑二字。又从何来。孰
从而知之乎。(楞严说。最初一念流动而生世界。讲家谓此人在何处动念不许再究。正是善
会)此皆后来说圆说妙。种种巧见之理障。固释迦所
不及料也 (二十四)

问曰。子于净宗。可谓思之深言之尽矣。顾作十成死
语。何也。

答曰。言说无深浅。深浅在听言。故余敢尽言。
心得有深浅。惟心自知之。子心非我心。故不知我之
浅而求我之深。我虽累千百言。以自解其不能深。子
终以为不屑深不欲深也。何也。深浅之数由量出。不
得其量。终无由见。请与子言量。如华严阿僧祇品。说
如来所知数量。以一百洛叉(或谓亿。或谓万。今从万)为起点。递
次自乘。至一百二十二次。(疏钞作百二十四数者。连起点之洛义俱胝两数计
也)为不可说不可说转。戛然而止。始终有数无义。乍
读之愕然莫测。惟观首题大方广三字。知心体无方
无尽。不落数量。而本师开口便说此品者。明一一修
报恩论¶ 第 734c 页 X62-0734.png
證。皆从体起用也。又尝读管子知方生于圆。圆生于
心。心体浑圆。而用必方。体大则用大。故此起点极大。
以算家点线面体推之。为纵横边线各百。面积为万。
体积百万。成立方体。边线必用百者。线即一一点之
积。明此一一点。通具十元门。十十无尽也。所知仅此
空理。而于一百廿二递次自乘之事相。终莫能入。专
研久之。乃悟此品眼目。在一知字。(此知字。乃自性了然觉照。全是现量。
与知见立知之知字不同。经文所知二字。所谓辞穷便文也)说数量。正是说心量。
故以心王菩萨为对机。(疏钞云。所以心王问者。表数不离心是也。称心王者。明不
落相宗所说。五十一心所。故别译亦称不思议光王。疏钞又云。令知普贤诸佛。离数重重无尽也)所
谓知者。不但一一识其多少之名。当一一见其大小
之实。实即心光所到之界分。所谓量也。(疏钞谓寄数显德分齐为
宗。是也。以分齐二字。诠解量字。显豁呈露极矣)心本无量。全体真空。理法界
也。对物起用为知。(自然了知名觉。对物而觉名知。故知训匹。见尔雅)便落边
际。犹之百万起点。及一百廿二之自乘数。皆但空名。
并无形相。苟以物实之。则多寡大小立见。所谓事法
界也。如以此起点作寸方立体观。则边线百釐。面积
万釐。体积百万釐。了了可数。递次自乘者。如以此百
万釐之寸方立体。变作边线。通长百万釐。即是十万
分。即是一万寸。即是一千尺。即是一百丈。以此百丈
自乘。则为万万万釐之平方面积。似与寸方立体之
实积。相去悬绝矣。而实则即是寸方边线之每釐。破
作百丝。共一万丝。以万自乘。即是万万丝之平面。再
以万乘之。即是万万万丝之立方体。(起点百万数。以算位计之。历七
报恩论¶ 第 735a 页 X62-0735.png
位。故初次自乘超六位。共十三位。凡自乘。皆倍本位。或倍而少一位。例推可知)然则仍不出
此寸方。换名不换体。虽换名不换体。而多少大小。截
然不同。亦复了了可数。所谓理事无碍法界也。然则
此寸方立体。在釐位即名一俱胝。在丝位(从釐进两位)
名阿庾多。在沙位(从丝进四位)即名那由他。(从丝进四位以下。皆从根
位进。例推可知)是故就方寸观。则为体为本为实为心为性
为寂为平等为圆融为因源为真空。就递次自乘观。
则为用为迹为权为法为修为照为差别为行布为
果海为妙有。(此乃约教行理三经言之。切不可作总别同异成坏六相会)而华严
家以理事赅贯之。是故递次自乘。乃至无尽。通为事
事无碍法界。以一多多一。互摄互入。(此乃六相之说)归根总
此方寸之起点。无馀无欠也。故知现前一念即起点
也。信也。点之直行为线。知其边线若干数。即解也。以
线为法。递次自乘即行也。求得面积实数。即證也。盖
心量无尽。在人扩充。信解行證四者。凡学皆然。下至
百工技艺。亦莫不然。况佛道之无尽藏。而凡心光所
到。学力所得。隐然自具一局面。(如水花之晕。灯光之照。自然平圆四周均
等。苟以数约之。必用八线则为方矣)其为广狭精粗。内照了了不昧。便
是本来无尽处。故其现于数量。则为自乘。可见所照
所得。脚跟下立处即真。真亦不住。从此起数。步步踏
实。步步向前。递次所用之法。即是能扩之心。求得面
积之实。即是所扩之量。是则体用一原。能所不二。其
外之推狭以至广。正其内之研粗以至精。而此心之
同于如来无尽藏。显然可知矣。余因之自喜。欲自验
报恩论¶ 第 735b 页 X62-0735.png
其心量大小。先就初乘百丈平方作观。不能及半。巳
茫然莫辨丈尺。旋收作二三十丈。亦仍惝恍不定。乃
大愧惧。竟变百丈。作一丈立方体观。始觉分寸了了。
即刻意求其釐毫。亦粗能辨。心量之浅至此。子尚何
求。虽然。余以此意读入法界品。而益深信净土法门
之圆顿直捷。而为一代时教之总要也。释迦成道后。
初转法轮。便是此经。而三十九品中。佛说惟三品。纯
是净土先声。(阿僧祇品。寿量品。明是约彼佛正报。随好光明功德品。约依报)此品又
为开宗明义第一说。是则终于入法界品。正与此品
结应。试观善财所参善知识。一一皆言我巳先发阿
耨菩提心。彼善知识。自五十位以前。自说所得法门。
亦一一皆曰。我惟知此。如菩萨某等法门。而我云何
能知能说。汝往问彼某善知识云云。则分明以善财
当不思议光王。以诸善知识所说。当如来所知数量。
全经语脉旨趣。节节通灵矣。(疏钞谓阿僧祇品。该一部之数量。又称贤首谓
善财。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一身历五位。随在即彼收。以遍一切故。如普贤位云云。此等皆义学家法眼圆
明处。视彼一橛头禅。通宗不通教者。远之远矣)夫不思议境界。即不思议心
之现量。如虚空无象。而万象森罗其中。岂有能入所
入。而云入者以念起也。念起则犹以丈尺约虚空。有
数量。有次第矣。故就圣道门说。则为以心入境。难行
道也。就净土门说。则为以境摄心。易行道也。(此品自具一多
互入互摄之理。不待分疏)念佛者。以彼佛不思议境界。摄我不思
议心也。(念起处即是。所谓遍现俱该沙界也。心之生生不已为性。故达摩称为佛性。因此感而遂
通。即名不思议光。犹儒书言感物而动。性之欲也。此类名义。讲家不甚分疏。而既落文字相。则又有不能不通
报恩论¶ 第 735c 页 X62-0735.png
用。不能不便文之处。读者细心体会)专重持名者。名不虚生。必有其实。
如百万名一俱胝。不同无记性。一百二十二之递次
自乘。名不可说不可说转。不同无义味话也。故以无
量光寿名号为能摄。现前一念为所摄。就所摄观全
念是名。念外无名。犹之方体起点数。通赅浑括。为末
次满量数。而自无不足。何也。以我不思议心。正彼佛
不思议境界依以建立也。就能摄观。全名作念。名外
无念。犹以末次满量数。反本还原。为方体起点数而
亦不见盈。何也。以彼佛不思议境界。正我不思议心
托以全彰也。(按此以心境对待。生佛对待。原可一反一覆。说为彼此互摄。凡念自佛之差别。
正从此生今必以名作能摄。念属所摄。为正说者。缘名与念相对。而分能所。乃就法门作用言之。若论本体。则
生佛公共。初无能所。而在众生。则但是理即。毫无力用。在彼佛则因行果德为全体。名号愿力。为大用。众生不
见其体。而闻名称念。则能摄之力。在彼不在此彰彰矣。故此文特地先言念外无名。及境依心立等语。以斡旋
执著念自佛之异见。而使初入门者。亦可以自识本体。下乃申明名从实生。层层结出其所以能摄之故。以显
此宗专念他佛。散心得生之本旨。愿与十方缁素明教理者。同入无诤三昧。平心察之)然则念
佛即佛念。念声即佛声。念光即佛光。若听若观。若闻
不闻。若见不见。无非佛声佛光。何以故。以名从实生。
此实即彼佛果德清净法身。圆报满身。千百亿化身。
而正当念时。则为应机示现身。所谓循名核实。事如
是也。亦实即彼佛因行四十八大愿圆满成就。名称
普闻。熏发我念。非我现前思量分别心。所能忽然起
念。所谓实至名归。理如是也。是故不论朗念默念定
念散念。不论他方此方人类异类。但能发愿持名者。
无不现生取办。应念往生。以彼佛因果不可思议。故
报恩论¶ 第 736a 页 X62-0736.png
四十八愿力不可思议。愿力不可思议。故名号功德
力不可思议。名号功德力不可思议。故能摄受众生
十念一念之力。亦悉不可思议。此无他。犹之末次满
量数。名不可说不可说转。举前后递后次自乘数量。
宽然容纳其中。而又岂一切方圆弧角诸算术。所能
测其积之多少。边之大小也哉。余是以安于至浅。不
复求深。诚自惭也。诚自量也。亦愿子之离诸元辨。自
量何如也(庄子云。大视细不明。细视大不尽。故数量虽即心量。而数多量大。心力目力。皆不能
谛了。今依楞严经说。以十二为轮。绘图列表于左。冀览者易晓也)。

** 世界数量图(附表)


报恩论¶ 第 736b 页 X62-0736.png
报恩论¶ 第 736c 页 X62-0736.png
报恩论¶ 第 737a 页 X62-0737.png


报恩论¶ 第 737b 页 X62-0737.png
报恩论¶ 第 737c 页 X62-0737.png
报恩论¶ 第 738a 页 X62-0738.png

如右图。知经以百万为起点者。指小千世界数言之。
此数历算七位。七位以前之数量。人所共知。故不释。
旧解多以此世界一千为小千世界。误也。试观图。第
十位即二千中千世界。谓千世界。再叠两个千字以
数之。第十三位还归第一位。即三千大千世界。亦谓
千世界。再叠三个千字以数之。则可见小千者。亦须
以千数之。谓一千千也。即百万也。中千当第十位。其
数即十亿。更进一位即百亿。又可见佛说百亿日月
世界。仍在华严大千界内。非出界外也。按楞严说世
界。谓世为迁流。界为方位。盖过去现在未来为三世。
东西南北为四界。故云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
叠。一十百千。今据此以十二为轮。乃象数之自然。不
待安排。算术逢十进一位。自本位起。进一位为十。二
位百。三位千。四位万。五位十万。六位百万。华严称大
方广者。依数成平面方积者为大。成立体六面方者
为方。再能变立体为平面者为广。如表。十则不成平
面。百则能平不能立。千则能立不能平。万数虽百倍
于百。而仍能平不能立。十万虽百倍于千。而平立皆
不能。但成纵方。故必以百万起点。乃真能大能方能
广。此所以小千世界。其数必为千千也。如是再进六
位。其数万万万。(即是万亿)则满一轮。当第二轮之首。为第
十三位。乃大千世界之大方广相也。如是每进六位。
皆能平能立。至满第二轮。当第三轮之首。为廿五位。
其数叠六个万字。从此再周两轮。当第五轮之首。为
报恩论¶ 第 738b 页 X62-0738.png
四十九位。其数叠十二个万字。再周四轮。当第九轮
之首。为九十七位。其数叠廿四个万字。以下皆依轮
数。倍倍前进。例推可知。然轮数位数法界数。虽极大
极方极广。至不可计算。而始终不离第一位。故约之
方寸而自足也。(按字书蚕吐为忽。五忽为系。二系为丝。自忽以下。微茫不可辨矣。然不可
谓之无。故算家自寸以下。列算二十位。今以寸方。约百二十二倍之数。固相去悬绝。善读者不可泥文字以求
之)佛说华藏世界。如倒卓浮图二十层。而娑婆与极
乐。同在第十三层。夫一华藏世界。各有十华藏围绕
之。递推无尽。而佛如是说者。可知正从数量见心量。
自第一位倍倍增进。至第十三位。法象相符。以轮计
位。才到第二轮之首。又可见念起即是。所谓从第二
头相见。法象又相符。故弥陀经言十万亿佛刹。观经
言西方去此不远者。皆谓其近在比邻。以算计之。当
第十四位。即第二轮之第二位也。或疑洛叉为亿。(清凉
疏有此说)华严以十为法。故以百亿起点。正当第十一位。
其算位亦当以十为轮。是从第二轮第一位起。如是
倍倍增进。至第三轮之首。为廿一位。其数叠五个万
字。再进两轮。当第五轮之首。为四十一位。其数叠十
个万字。以下亦例推可知。此说虽以心量比之。亦始
终不离第一位。而其起点。介于中千大千之间。固无
所取义。且其象皆为平方面。而不成立体。则是但能
大。而不方不广。与经义不合矣(若以十万为亿。谓百洛义。当第八位。其数
千万为起点。则自乘之。当第十五位。其数百万万。万则是以纵方起点。而以下位次。皆杂乱无意义。更不待辨
矣)明眼者幸详择之。
报恩论¶ 第 738c 页 X62-0738.png

报恩论卷首
报恩论卷正上
桐乡沈善登述海盐张常惺校录

* 净土法门纲宗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三百馀会。究其要归。惟在
极乐净土。称极乐净土者。是寂照不二。体用一如义。
由其一切具足。无假外求。一切现成。初不预计。谓之
极乐。是就照边用边说。由具足故。有无相忘。由现成
故。前后际断。谓之净土。是就寂边体边说。由具足故。
有无相忘者。如人有耳目。决不自谓无。亦决不自谓
有。而耳目宛在。由现成故。前后际断者。如正当今日。
决不计其昨日在前。明日在后。而今日天然。是则寂
而常照。照而常寂。寂为体。照为用。体用一如。寂照不
二也。此之名义。为一代时教之大纲领大结束。明文
奥旨。具在诸经。粗举大端。约有六證。

弥陀经言。六方世界。恒沙诸佛。赞叹释迦。能为一切
世间说此难信之法。且各于其国赞叹此经。普劝信
受。夫世界无量。众生无量。法门差别亦应无量。是以
本师十二分教。随宜演说。各就当机。今云一切世间。
则此界不复拣择。云佛佛同劝。则他方亦悉会归。喻
如群曜拱[木* ]。万流赴海。以其为无量门中之总持门
报恩论¶ 第 739a 页 X62-0739.png
故。其證一。

无量寿经言。当来经灭。我以慈悲哀悯。特留此经。止
住百岁。众生值者。皆可得度。(准善见论法灭在万年后。以众生寿命百年灭
一岁计之。则正当人寿减至十岁时矣)又一说。经道灭后。弥陀名号。独
留不灭。(不记出何经典)法灭时分久近。诸说不同。新婆娑论。
最为谛当。论称世尊不决定说正法住灭久近者。欲
显正法随行法者住灭久近故。谓行法者。若行正法。
如佛在世时。及灭度未久时。则常住不灭。否则即灭。
正法有两种。一世俗正法。谓经律论等名句文身。二
胜义正法。谓无漏圣道。行法亦有二种。一持教法。谓
读诵经律论等。二持證法。谓修證无漏圣道。若持教
者相续不灭。能令世俗正法久住。若持證者相续不
灭。能令胜义正法久住云云。夫诸法无常。成必有毁。
世尊哀悯众生。何不多留馀经。而但留此。又何不令
久留不灭。而仅百岁。盖馀经听灭。正显此一切具足。
一切现成之真心。历劫不灭。(或问若然。则真心本来不灭。何假世尊哀悯特
留。答。此之经留。正谓世俗正法名句文身。有相之物。成必有毁。非假佛力。焉能久留。若不久留。行法之人。何从
闻而生信。据此则净土门中。胜义世俗二种正法。皆留不灭)云百岁者。当佛在世时。
人寿早入减劫。极长大都百岁。故且就目前计之。犹
言众生灭尽。此经方灭。而众生前后相续。不入坏劫。
毕竟不灭。则此经亦毕竟不灭。(或问坏劫后空劫。经与众生。一切灭尽。此
一切具足。一切现成之真心。还不灭否。答不灭。若灭则不复能成。前经空劫后。安得复有现在世界。问既云空
劫。一切皆空。此心不灭。住于何处。答。待到尔时。为汝證明)不直言不灭者。正如新
婆娑论说。欲显正法住灭。随行法者住灭久近耳。是
报恩论¶ 第 739b 页 X62-0739.png
故弥陀亦有灭度。观音补处。观音亦有灭度。势至补
处。势至则永不灭度。此之灭度。亦当如新婆沙论说。
溯自法流东土。至汉魏时。无量寿经。始有译本。而自
惠远首倡到今。净土法门。旋兴旋废。即近例远。弥陀
观音住灭之理。可以微会。势至永不灭度者。以此法
为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虽当弥陀观音正法住时。犹
有隆替。久而弥光。至此始得佛化一统。盖此菩萨。以
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是
以楞严会上。选择圆通。观音居前。势至殿后。馀二十
三菩萨。尽入包罗。二菩萨皆弥陀补处。势至尤为念
佛初祖。足徵一代时教成始成终不越乎此。即今普
门示现。及净土设施。世多崇尚。馀法门皆寥寥罕传。
巳有明徵矣。其證二。

千经万论指归净土。乃至华严为众经中王。而普贤
行愿。亦以十八愿王。导归极乐。夫一切法界。无非华
藏法界。今不以净土归华藏。转以华藏归净土者。不
但华藏极乐同一土。遮那弥陀同一身。一多原自互
摄。小大不妨相入。良以一切法界。皆唯众生心作心
是。(详见无量寿经纲宗篇)是故众生无尽。作是无尽。法界无尽。
此作是心。不即现前介尔之一念。亦不离现前介尔
之一念。穷根究源。祇是本来一切具足。一切现成。无
可譬况。强名真心。虽在闷绝无记。未尝断灭。三途剧
苦。宛尔逍遥。是以华严四法界无量法门。横说竖说。
漫无归宿。不得不归宿净土。而善财五十三参。处处
报恩论¶ 第 739c 页 X62-0739.png
唱言我巳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亦正指此。
其證三。

诸经法门。不外除名遣相。遣除之极。至于无可遣除。
乃显真如。净土法门。一味建立名相。建立之极。至于
无可建立。当体真如。所以然者。譬如斗斛量米。诸经
法门。意在举似容积。故必倾尽米粒。方显全量。净土
法门。即以满盛之米粒。实證容积之全量。见米即知。
不待算数是知诸经遣除正为净土建立犹之倾尽
米粒以显全量正为推求容积以量米粒(以大辩才说真空法)若不尔者
空知其量。而不量米。同无斗斛。非中道第一义空矣。
其證四。

色身即法身。妄念即正觉。全体大用。具足现成。诸大
乘经。广谈理性。莫要于此。净土诸经不然。功德庄严。
不外根尘。且但说事。(十六观经。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八句。亦是说事。以显观体。本文
自明)不说理。但说修。不说性。所以者何。种种言说。皆是
名相有对待法。惟此广大心体。一切现成一切具足。
绝代无对。而体不可见。假用方明。无柰众生多生惑
习。欲为其本。致为名相所转。迷头认影。千言万语。愈
辨愈惑。于是弥陀彻底悲心。随顺病情。方便与药。即
彼欲心。填我愿海。还以愿海。摄彼欲心。俾此一切现
成。一切具足之理性。全成事修。即体即用。觌面呈露。
不待言说。故于净秽苦乐一如之中。特地翻深出浅。
分别彼此缘净还他净秽还他秽乐还他乐苦还他
(如以水清水二水同一净)。正显此一念用处。全真起妄。尚自一切现成。一切
报恩论¶ 第 740a 页 X62-0740.png
具足。绝待无对。况在本体。是以说理说性。转成剩言。
而说事说修。正非分外。以众生当体现成众生具足
众生故。譬如富家财库宝藏。现成具足。簿籍分明。毕
竟逐一检对。尤为亲切。故知诸经所诠。无非證成净
土。其證五。

宗门刬除知见。一一消归脚跟下。净土即众生知见。
入佛知见。一一消归他佛。所以然者。无念心体。唯佛
独證。此心体横互十方。竖穷三际。弥陀所證光明无
量。寿命无量。即是此心。众生原与弥陀公共。但为念
念不停。无由證得。然现前瞥尔一念起时。即是此心
用处。是以乍闻佛名。或闻此经。不觉身心踊跃。便是
从体起用。因而起念念佛。便是摄用归体。久久纯熟。
任运自念。便是体用一如。宗门就无念处直指心体。
不立他佛。故曰不用求真。惟须息见。此中理谛。诸经
非不广谈。但未切指下手工夫。建立专门。故称教外
别传。净土即有念时会取心体。专仗他佛。(净土法门。以专念他
佛。为的的正宗。并无念自佛。念自他佛。念实相佛。详辨在后)故曰托外义成。唯心
观立此中理谛诸经既多散见而又特说三经归根
一念。以总束之。乃真教内别传也(四字得未曾有)。论法门之亲切妙
密。千了百当。自然禅宗独胜。净土则拖泥带水。似乎
专接钝根。不知此拖泥带水。(近来禅客坚执门户。见从上祖师语录中拖泥
带水处。偏能穿凿解会。不知我释迦一生所说种种法门。无非拖泥带水。而净土为尤甚。若能从净土中荐取
得。管教掀翻禅榻矣)正是将彼所谓两面回途。三关进步。一齐
越过。(设有禅客不肯云。敢问如何是初关。答曰。南无阿弥陀佛。如何是重关。答曰。南无阿弥陀佛。如
报恩论¶ 第 740b 页 X62-0740.png
何是透三关句。答曰。南无阿弥陀佛。还有末后牢关聻。答曰。逢人但与么举)惟上根方能
信入。(从上禅门宗匠。永明而下诸大老。最后皆归心净土。从可知矣)即中下亦自入
𡇎中(不知信受此说除是木人名肠)。是以不立悟门。更无悟门也。不尚参究。无可再
参也。三性中不落无记。(近人不识无记性往往误当心空故辨之)有念摄
持也。得手后不堕死水。当念活泼也。惟然故闻名皆
得不退。凡夫例登补处。藕益所谓上善一处。是生同
居。即巳横生上三土。一生补佛。是位不退。即巳圆證
三不退。较彼顿悟正因。仅为出尘阶渐。生生不退。始
可期于佛阶者。不可同日语矣。故知此法门包尽宗
教。为教内别传。大集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为无
上深妙禅。(近人但著眼此禅字。便谓禅即净。净即禅。不知上句特下但念二字。下句特下是为
无上深妙六字。经意分明以净摄禅。可见不念阿弥陀。不妨是禅。而不为无上深妙禅。曷审思之)至
心想像见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正谓此也。其證六。
(此条宗家阅之。不妨不肯。姑举一重公案。与诸方商量。香〔岩〕颂云。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无立
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仰山道。如来禅许汝会。祖师禅未梦见在。香〔岩〕复云。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还不会。别
唤沙弥。仰山大喜云。且喜汝会得祖师禅。遂报沩山證明之。近人多谓香〔岩〕前说。正是祖师禅。后说正是如来
禅。而仰山偏颠倒说。沩仰家风。大都如此。余谓如此判煞。正好被两公将黑豆换却眼睛。且道应如何判。若道
作家居士。宛尔不同。又正好被我俗汉将黑豆换却眼睛。毕竟应如何判。莫是道合取狗口。莫是默然良久。莫
是打一圆相。喝一喝掩耳便走。拂袖便行。拦腮与掌。擘胸进拳。饶你将从上老古锥所有一络索。倾情搬尽。又
正好自家将黑豆换却眼睛。毕竟应如何判)有此六證。行者自可深入法
门。不为他歧所惑矣。然其中犹有千古淆讹公案。不
得不明辨者。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二语。古人原恐学
者高推圣境。不敢承当。特为亲切言之。以见人人有
分。乃后人又因此误解。以为伹净其心。极乐不离当
报恩论¶ 第 740c 页 X62-0740.png
下。但了此性。弥陀原非别人。说土说佛。纯是寓言。则
毫釐之差。天地悬隔。于是莲池藕益诸大老。又痛辨
之。谓净土乃唯心之净土。实有可到之地。弥陀乃自
性之弥陀。实有可见之人。斯亦苦心分明之极矣。而
至今学者。犹儱侗颟顸。咬嚼不烂。推原其故。总由离
句绝非。种种元妙理解。结习难忘。不觉微涉恒真净
土化现净土两门。时露楮墨。致令读者借此躲跟。不
知实际理地。圆融行布。原不相妨。而法门则判然不
容混滥也。今不得巳甘招口业。将此二语。破句读作
何为唯心。则净土是。何为自性。则弥陀是。所以然者。
不到净土。焉證唯心。现在妄想。不名心也。不见弥陀。
安了自性。现在业识。不名性也。夫所以反覆详辨唯
心自性者。为欲使人依经所说。深知彼土之他佛。即
是自佛。彼土有相之他佛。即是自性无相之实相佛。
而不碍有他也。今又以为既是自佛实相佛。便念自
佛实相佛。则始终是他见未忘。他见未忘。则始终是
我执不化。念念之间。尽成大小铁围山。重重障碍。西
方极乐。去此十万亿刹之程途未为远在。且必回他
作自。而后可以證心了性。则能念所念之阿弥陀佛
四字。毕竟与唯心自性四字。名相不同。何不直念唯
心自性四字之为径捷。而复多此之绕耶。是故此宗
专念他佛。稍涉意见。便成大法魔殃。戒之戒之。

* 无量寿经纲宗

出世无法。即世法中。修證圆满。不见有法。名曰出世。
报恩论¶ 第 741a 页 X62-0741.png
以自心性本无出入。称出入者。分别凡圣。但换其名。
不换其体。此乃佛说一切经中第一真实圆顿了义。
不如是说。即皆魔说。诸经法门。广谈性相。不坏世谛。
密说此也。净土法门。无量寿经。专谈世谛。包罗性相。
显说此也。约而举之。有六要门。其第一者。世间人民。
(四字本经节节特提)五伦为本。因欲所蔽。都无义理。不成法度。
臣欺其君。子欺其父。兄弟夫妇。中外知识。更相欺诳。
(七句经文)是故当经。苦心诲喻。教令修善。(二句经文)反覆开示。
二千馀言。归重人伦。处处特提。再三不倦。且复悬记
当来经灭。惟此独留。化度无尽。是则人道一日不坏。
此经典亦一日不坏。我佛如来出世因缘。设教本末。
昭若日星。苟有心胸。应同信受。其第二者。世间人民。
幽明共理。明有国法。幽有天神。因欲所蔽。无礼无义。
无所顾难。王法牢狱。不肯畏慎。不畏天地。神明日月。
自用偃蹇。谓可常尔。(八句经文)是故当经。开陈报应。神道
设教。摹写情状。前后重叠。累数百言。令知儆戒。其第
三者。世间之民。治生为急。因欲所蔽。徙倚懈惰。不肯
作善。治身修业。家室眷属。饥寒困苦。耽酒嗜美。饮食
无度。肆心荡逸。鲁扈抵突。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
男女。共忧钱财。(十三句经文)是故当经。殷重特提。父子兄
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
通。无得贪惜。(六句经文)为说报应。警其游惰。化其吝私。令
安生理。其第四者。世间人民。生死死生。本是常理。因
欲所蔽。恋著形寿。昧自心性。本无生死。蒙冥抵突。不
报恩论¶ 第 741b 页 X62-0741.png
信经法。(二句经文)生大邪见。作诸魔业。或拨因果。弃有觅
空。或弄识神。认贼为子。或修仙业。长生久视。或习邪
定。空散消沈。是故当经。开示五趣。决正生死。泥洹之
道。(三句经文)节节唱言。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
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令舍五恶。令
持五善。(九句经文)专谈世谛。具如上陈。重重诲勉。三辈往
生。皆言临终。佛来接引。观经小本。亦同此说。不许现
生。空谈妙悟。又复唱言。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
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六句经文)不讳生死。断
诸疑网。其第五者。世间人民。如上种种。既因欲故。作
诸罪本。穷欲之原。即是佛性。全真起妄。不可断除。摄
妄归真。还从欲入。是故当经。阿弥陀佛。开大愿门。随
顺众欲。庄严净土。令生彼者。惟身所适。意之所念。眼
色耳声。鼻香口味。胜妙自然。尽满所欲。自身眷属。颜
貌光明。与佛齐等。亦满所欲。寿命无量。皆与佛同。长
聚不散。亦满所欲。愿来度世。修短自如。亦满所欲。是
种种欲。即生死本。为涅槃因。就路还家。至极直捷。是
故唱言。宜自决断。端身正行。益作诸善。修己洁净。洗
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人能自度。转相拯济。精
明求愿。积累善本。(十一句经文)一世勤苦。亦须臾间。后生
彼国。快乐无极。(四句经文。略润节之)法门善巧。至实非权。以离
俗谛。别无真谛。非一二故。其第六者。世间人民。不识
自心。有如是力。闻斯经典。初念生信。转念生疑。还为
欲牵。念世五欲。念既不一。入善无门。善又多途。注念
报恩论¶ 第 741c 页 X62-0741.png
无所。弥陀大慈。现身说法。令专念巳。辟直捷路。为总
持门。以一佛名。名一切善。回一切念。念一佛名。正当
念时。馀念自断。久久纯熟。欲累渐轻。触境遇缘。此念
先发。何善不集。何恶不除。熟极两忘。證自心体。是故
当经。六八愿中。其十八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
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七句经文)
又本师云。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欲生彼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六句经文)观经劝信。小本劝愿。(相传作观
经劝行。小本劝信。非也。当经文义自明。善读者自能得之。不待详辨)皆同此说。此六要
门。如大医王。曲体病情。次第与药。前三对症。急则治
标。第四断根。令不变复。所以者何。欲生恶死。凡人常
情。转凡成圣。幸赖有此。若不恶死。则不可教。恶而能
免。亦不可教。知不能免。听之不恶。仍不可教。虽必不
免。而毕竟恶。乃可以教。缘恶之源。即从欲起。而欲之
极。无过乐生。是故唱言。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
死。独去独来。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善恶变
化。殃福异处。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
之。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十七句经文)
欲得常乐。当求往生。欲得往生。当积众善。欲积众善。
当尽伦纪。苦心孤诣。截断众流。如是如是。第五培本。
本者惟心。心体无念。遍十法界。无明业识。揽境局一。
馀界似隔。而互隐现。随了别之。成念起灭。此了别识。
如镜之光。不即镜体。不离镜体。但患局一。不可强无。
大圣权巧。开念佛门。因其局一。而不自知。谓为本尔。
报恩论¶ 第 742a 页 X62-0742.png
故令举念。自局一佛。不局馀者。因此业识。由欲障生。
欲无厌期。原即佛性。惟佛法界。光明寿命。功德庄严。
无量无边。胜妙殊特。能满所欲。发其肯心。行者当知。
诸佛国土。非寓非幻。皆是实有。若不实者。虽念无成。
故观经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语极明显。惟其本是。
所以可作。譬如蒸砂。终不成饭。砂非米故。惟其可作。
方显本是。譬如生米。亦不名饭。煮斯成故。又复当知。
佛界既尔。馀界亦然。无非自心。全作全是。全是全作。
何有苦乐。而容欲恶。才有欲恶。即复自局。多生以来。
不自觉知。念念不停。局于六道。故现六道。今回此念。
念念不停。局于净土。自现净土。现净土巳。确然證得。
惟是自心。而亦宛然。非无净土。可知馀界。亦惟自心。
善恶因果。决定不虚。苦乐境缘。自然顺应。如元气复。
病药两捐。自在无碍。第六药引。导引诸药。深入病所。
非此不灵。众生业识。积劫沈疴。穷推病源。从我执起。
此执有二。遍计我执。名为见我。俱生我执。名为慢我。
前粗后细。二乘菩萨。犹所不免。若不抉去。虽药无功。
或反增病。弥陀悲智。照了此执。猝难遣忘。随顺其情。
故现我相。以我名字。令他执持。所以者何。二种我相。
均对馀他。隐自主宰。若他主宰。如仆从主。我听命他。
则我虚立。假名为我。自无可执。行者当知。弥陀往昔。
兆载永劫。为我等故。积植众德。严净国土。难舍能舍。
难忍难忍。难行能行。具足修满。六八大愿。接引我等。
而令我修。祇是平常。日用閒事。初无少难。但称他名。
报恩论¶ 第 742b 页 X62-0742.png
发愿回向。尽形不废。即得往生。又其国土。超胜独妙。
如我所欲。一切具足。不费我力。我所爱乐。为创现成。
我所苦累。为祛现成。我有功德。未能修者。为修现成。
我有愿力。未能满者。为满现成。即今一念。能念于他。
亦他宏誓。历劫感我。我不自由。自非宿世。与我缘深。
安能如是。如是信入。生大欢喜。作必生想。一心亦生。
散心亦生。二六时中。不妨作务。默自称念。亦复不妨。
念念有我。缘称名故。为名所转。早自念念。全翻向他。
法门巧密。名字功德。利益之大。超过十方。弥陀所独。
(诸佛皆有宏愿。接引众生。或相好。或音声。或光或通。大同小异。而名字接引。则弥陀所独)是故当
经。六八愿中。称我名字。闻我名字。居三之一。(共十七见。其一
言乃至十念。不明著名号二字)而本师言。生彼佛国。诸菩萨等。所可
讲说。常宣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于其国土。所有
万物。无我所心。无染著心。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
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十六句经文)种种功
德。八百馀言。以法无我。建首为本。足知此经。往生正
行。专念佛名。馀俱为助。念佛名中。专念他佛。不念自
佛。实相佛等。称佛本愿。力用胜故。如阿伽陀。万病总
持。不可思议。如上所述。纲宗粗具。一代时教。归本净
土。净土五经。归本愿门。愿门六八。归本念佛。念佛多
方。归本他佛。是以本师。复说小本。发明此旨。其云不
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生彼国者。正显本旨持名为
正。馀行为助。纯助无正。不发愿心。则不得生。正助并
修。不发愿心。亦不得生。均违本愿。善恶易杂。难明心
报恩论¶ 第 742c 页 X62-0742.png
故。(大意略具第五六节)纯正无助。发愿往生。决定得生。但须权
巧。拨置世事。尅期取證。證后兼助。以应本愿。圆融真
俗。拣二乘故。以正摄助。发愿往生。毕生无改。亦决定
生。正合本愿。助亦归正。不须现證。自圆證故。是四料
拣。孰难孰易。孰便不便。有智行人。宜早决择。其馀同
部往生咒经。鼓音王经。贤护经等。(净土之支流甚多。西方合论略备矣。
皆当参观)则皆本师随机演说。令生正信。拔业障本。与此
持名。力用不同。无取和会。嗟乎此经。性修不二。理事
双融。普摄三根。总持八教。开阐心法。而质于言。经纶
皇猷。而泯其迹。自非大圣。孰与于斯。乃自后汉。始译
到今。尘封大藏。千六百年。疏解罕传。遑云信受。(闻东洋有
善导疏本。惜未得见。何以中国失传。亦所不解)推原其故。高者谈空。下者数
宝。禅宗既盛。门户益分。波及吾儒。斗诤坚固。此经尤
朴。两为所遗。讲师家法。矜守一途。推高凿深。均所不
免。此经义富。世谛纷陈。判教既难。亦遂忽弃。(二林居士起信
论。极力主张。理致深元。初心难入。今之纲宗。但据所译顺文演说。无取苟同)致令如来悬
记孤留。彻底悲心。无量众生。万劫依怙。常住大典。若
存若亡。讹替日甚。群魔伺便。借法售欺。惑乱愚民。分
立邪党。世相之坏。言之痛心。而我儒流。曾弗少悟。犹
复辟佛。为魔助攻。哀哉斯人。何辜至此。是用大惧。述
为此文。千虑之愚。容有一得。其间疑难。应申论者。著
于后篇。

* 往生正因定论

净土法门。以一佛名。贯摄众善。使称念者。时时处处。
报恩论¶ 第 743a 页 X62-0743.png
如忆慈母。如对严师。如质帝天。如临君上。则恶念起
时。自能降化。善念起时。自能扩充。此正弥陀善巧方
便。令众生心。不离佛法。以行世法。自然不坏世法。而
證佛法。是以弥陀本愿度生之力。虽历兆载永劫之
久。能感众生发愿往生。众生发愿往生之力。虽隔十
万亿刹之遥。能感弥陀本愿来度。缘法法之本一。故
愿愿之皆如。惟然。则何论伏惑断惑。何论一心散心。
但肯发愿持名。孰不现生取办。法门之巧。功用之大。
全在乎此。断可识矣。小本弥陀经言。不可以少善根
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者。正恐世人杂修善根福德。而
不专念求生。则违弥陀本愿。故云不可。以见持名之
为正因也。下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临终见佛即得
往生者。复恐世人不信散心得生之理。又违弥陀本
愿。故令尅期自證。以见字字句句念念之间。本无二
心。本来不乱。證与未證。皆不过如。此临终往生。亦不
过如此。非谓苟未證到。便不得往生也。盖弥陀众生
同此心。但在众生为理即佛。在弥陀为究竟佛。所异
者修證阶渐耳。而心性实无可修證。则惟即一念之
专杂忆忘。以为修證。即修證亦难分阶渐。则惟即世
法之善恶等差。以为阶渐。若必高谈无善。尅求一心。
转推转远。缘离善恶外。别无无善。离散心外。别无一
心。理境愈元。收机愈狭。又安见名字功德之不可思
议哉。此说非创。具在无量寿经。如佛前发愿章。第一
愿云。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此愿
报恩论¶ 第 743b 页 X62-0743.png
为众愿之纲。以见人性至善。本无容恶之地。故其国无三恶道)第二愿。国中天人寿
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第十五愿。国中天
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
取正觉。(此二愿。互相补备发明。以见至善之性。本来不灭。所以生彼国者。寿命无量。纵使发愿度
生。回入恶世。本性圆明。自不更作恶业)第十六愿。国中天人。乃至闻有
不善名者。不取正觉。(此愿见生彼国者。永不退转。故能纯善无恶)第十八
愿。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
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此愿见欲生彼国者。必迁善改过。故
曰至心信乐。凡罪皆许忏悔。故曰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若不迁改。即非至心。若闻佛名。恃以无恐。或借法作诸
邪业。即是诽谤。此二种虽毕生念佛。亦不得生)第十九愿。十方众生。发菩提
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
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第二十愿。十方
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
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第三十五愿。十方无量不
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
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此三愿菩提心。与修众德。详略互见。即下文三辈往生之差等。以见欲生彼国。必兼众善。净土极诣。不同二乘)
第三十七愿。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
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
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此愿言菩萨行
者。具足万善。永断恶缘。故得现生天人致敬。寿终往生。不言可知)按四十八愿中。其
四十愿。详陈彼国种种功德庄严。令得生者。悉获种
种快乐自在。及他方诸佛菩萨。闻名称赞修行之类。
惟此八愿。为接引人天众生往生正因。自始至终。不
报恩论¶ 第 743c 页 X62-0743.png
过曰善。曰恶。曰至心。曰发愿。曰系念。曰十念。曰诸功
德。曰众德本。曰菩萨行。详略互见。初无散心一心之
分。此一證也。三辈往生章。上辈行作沙门。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中辈不能
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
无量寿佛。多少修善。以此回向愿生彼国。下辈假使
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
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按一向专念。与发菩提
心。三辈皆同。惟一则曰修诸功德。一则曰多少修善。
一则曰假使不能。而品位遂判。此二證也。劝进往生
章。首言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著于无上下。洞达
无边际。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
安乐国。中言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
之。其有至愿。生安乐国者。可得智慧明达。功德殊胜。
末言宜自决断。端身正行。益作诸善。精明求愿。积累
善本。虽一世勤苦。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国。快乐
无极。按此章重在拔爱欲本。断生死根。然其法不过
为善择善作善积善。而以念力愿力贯摄之。此三證
也。五善五恶章。略准五戒十善。五番唱言。一心制意。
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又吴译本云。诸欲往
生阿弥陀佛国者。虽不能大精进。禅定持经戒。大要
当作善。一者不得杀生。二者不得盗窃。三者不得淫
泆。四者不得调欺。五者不得饮酒。六者不得两舌。七
者不得恶口。八者不得妄言。九者不得嫉妒。十者不
报恩论¶ 第 744a 页 X62-0744.png
得贪饕。不得悭惜。不得瞋怒。不得愚痴。不得随心嗜
欲。不得中悔。不得狐疑。当作孝顺。当作至诚忠信。当
信受佛经。当信作善后世得福。奉持如是之法。不亏
失者。在心所愿。可得往生阿弥陀佛国。按五戒十善。
本人天因。今以念佛回向。遂为净因。其云一心制意
者。仍不过一向专念之谓。初无深元。此四證也。四證
之中。以第二證为纲纽。上顺弥陀愿轮。下开当经教
理。特标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正行。修诸功德。万行
回向为助行。以正摄助。于念念间。转一切因。一切缘。
一切业。一切果。为净因净缘净业净果。转一切法门。
一切功德。一切知见。一切境界。为佛法门佛功德佛
知见佛境界。而惟是一念。不假方便。即初步。即究竟。
此其所以能全收三乘十二分教。当来经灭。岿然独
存。众生值者。皆可以具缚凡夫。径登补处也。行者从
此信入。决定得生。莫更计较散心一心。自生障碍。且
所谓散心得生者。非悠悠泛泛之谓也。必须尅定课
程。毕生无间。随时随处。觉一念善。便提佛名。著力回
向。觉一念恶。便提佛名。著力忏悔。不得体究此觉是
谁。流入默照邪禅。不得自疑能觉即佛。无须更提佛
名。当面蹉过。亦不得疑此是察识端倪工夫。为儒家
所唾弃。总之死尽偷心。和身倒入弥陀愿海。𡩋可颠
倒妄想。决不于愿门中。别求解路。方是此法门专念
他佛的的宗旨。行者须知尽我多生以来。所有福德。
乃至所积罪业。在弥陀愿海中。皆不及毛端之一滴。
报恩论¶ 第 744b 页 X62-0744.png
则亦何不摄受之有。尽我多生以来所有智慧。乃至
所见理谛。在弥陀愿海中。亦不及毛端之一滴。而亦
何可思议之有近见修净土者多为一心不乱四字
自生疑阻特为拈出此旨俾知得生与否在当人于
念虑间默自勘验。不必计较临终之如何。而旁人则
勘验其平生行履。亦不得槩举临终为定论也。此中
大有淆讹。与世法亦大有关系。略判等差如右。俟明
眼正之。

坛中所作正论五篇。传钞不乏人。惟香岩李丈
评点一过。今照录之。称誉过情。知必为世所诟
病。然而不遑自恤者。不独解人难得。不忍弃也。
近世禅宗埽地。无复可言。而净宗亦淆讹不少。
魔民乘间。乱本日深。乡曲竖儒。曾不知 国家
二百数十年来护持至意。与夫近时近地。若彭
若单诸君子。随机化诱深心。方复奋其吏气。封
禅院。括寺田。严禁吃斋。驱迫穷黎。入于异教。可
骇可痛情状。今略具于醒迷歌中。有心人当自
觉之。是论出后。息安许居士。读疏文至挽回路
绝呼吁天高二语。北向稽首。痛哭失声。持示李
丈。为评点之如此。天下之大。知必有通儒硕彦。
乘愿再来。能担当此评语者。余愿生生世世。舍
身供养。丁酉冬日附识。

* 辨正五逆谤法不得往生说

无量寿经。弥陀释迦。前后两言。往生众生。唯除五逆
报恩论¶ 第 744c 页 X62-0744.png
诽谤正法。而观经言。下品下生者。五逆谤法。具诸不
善。应堕恶道。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教令称
念阿弥陀佛。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命终见金莲花。住
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二经相反。讲家多方和
会。终有未安。昨念佛顷。豁然心开。悟得两经本文。正
自相成。无劳和会。盖观经许得生者。是指临终甫闻
净土法门者言之。按本文九品。前五品皆言以此功
德回向。求愿往生。后四品皆言临终遇善知识。为讲
净土。教令念佛。可知下品下生者。生平未闻。临终甫
闻。一闻即念。念毕即终。悔力信力。二俱勇决。更无转
念。故得往生。此刹那顷。稍一迟疑。决难侥倖。其所以
生平未闻者。按无量寿经言。佛告弥勒。汝及十方诸
天人民。永劫以来。辗转五道。乃至今世。生死不绝。与
佛相值。又复得闻无量寿佛。快哉甚善。吾助尔喜。又
言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可得。又言诸佛经道。难
得难闻。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据
此足證斯经难闻。菩萨尚尔。况下品下生。平日具诸
不善者乎。然则其所诽谤之正法。必是其馀十二部
方等经典。而非净土诸经可知。缘语气承上节下品
上生。虽不诽谤方等经典而来。故但言具诸不善。不
重出经。若谤净土诸经。则平日疑根巳深。临终何能
尽拔。虽有善友开慰。亦力薄无济矣。五逆重罪。倖逃
法网。临终地狱相现。(亦承上节下品中生而言。故不重出)苦逼求救。必
其自陈罪本。善友方能知之。而为说法开慰。若所犯
报恩论¶ 第 745a 页 X62-0745.png
众著。早罹王难。又谁能曲庇令得病终乎。且阿阇世
王。固早闻净土法门矣。然逆事未成。痛悔求佛。佛为
亲与忏摩。方得脱罪。则下品三辈。所遇善友。亦必身
證圣道。方能开示拔济。不同寻常讲师可知。而诸经
典中。多言持诵功德。临刑可免者。亦非五逆之比。又
可知矣。无量寿经不许往生者。是指平日巳闻净土
法门者言之。按本文弥陀成佛。在释迦十劫之前。发
愿时又经不可思议兆载永劫。方能满愿成佛。则所
言诽谤之正法。即指本愿。而非释迦所说一切经典
可知。既闻犹谤。自不得生。然犹可忏悔。世亲菩萨初
谤大乘。后悔欲自截舌。其兄无著。劝令转谤为赞。乃
真忏悔。遂著唯识论等。成菩萨道。是其證也。若五逆
明知故犯。则必堕地狱。经历多劫。受苦无量。经有明
文。缘所害冤对难逃。而性种不能复发。故不通忏悔
也。两经各明一义。正显弥陀大愿。所开净土法门。其
力用之大。世谛之圆。众生得闻信受之难。当来独留
关系之重。直有超过一切经典不可思议者。即自曹
魏时始译至今。阅千六百馀年。若缁若素。罕闻受持
读诵无量寿经者。难得难信之说。巳明验矣。佛岂有
虚语哉。诸有智人。如何勿思。

* 二教通喻

空有相资。无方无尽。本此立教。中道斯显。教由缘起。
其缘维何。千万亿年。千万亿众。人心结成。时至理彰。
有圣人出。因斯建立。法尔如然。初不作意。自有生民。
报恩论¶ 第 745b 页 X62-0745.png
嗜欲日开。机智日出。变故日更。养欲给求。日新月盛。
规制损益。亦日整齐。譬如造屋。梁柱椽楶。长短大小。
墙壁窗户。厚薄阔狭。与地相准。斧者削者。锯者凿者。
斲者污者。次第奏工。色色粗备。大匠指挥。遂成广厦。
非散匠拙。而大匠巧。时之未至。则物不备。物之不备。
即时未至。至斯备矣。备斯至矣。法尔如然。缘起故也。
惟我孔子。生春秋时。书契以来。群圣制作。爰集大成。
故称至圣。释迦降生。先百馀岁。过去七佛。化仪遗教。
道通为一。故称法王。其先后者。中国西竺。众生缘熟。
机感不同。应迹斯异。随宜设教。大旨维均。其均若何。
如屋成巳。此屋主人。与其眷属。下迨奴婢。于此屋中。
举足下足。无非空地。安置家具。无非空地。方位左右。
次序上下。维适维宜。无非空地。初不在于梁柱之上。
墙壁之间。安身立命。亦复不计此为梁柱。彼为墙壁。
制度何若。并其从前土木经营。辛苦有此。承谁之力。
亦都相忘。惟遗大匠所记簿籍。料配群材。丈尺赢缩。
及其间架宽窄之度。钜细分明。后来仿造。随地变通。
不离都较。上来取譬。孔教大旨。比例可知。佛教亦然。
相资为用。教分五时。善巧方便。发明心性。缘此心性。
随时随处。无在不在。难言说故。如屋主人。忽逢人问。
向所造屋。土木万千。堆砌而成。汝居其中。不窒碍否。
主人则答。屋中空旷。受用自在。向所经营。梁柱椽楶。
墙壁窗户。但是外廓。何所窒碍。复问主人。汝云空旷。
都无窒碍。故得自在。向之土木。将非幻化。抑太虚中。
报恩论¶ 第 745c 页 X62-0745.png
可搆造耶。答云否否。我屋实有。不同化城。太虚空中。
无可措足。安能建立。我之自在。实据平地。复问主人。
室庐外廓。汝力所成。自是巳有。所据平地。非关汝力。
孰容汝据。答云此地。是我祖遗。旷大无垠。莫识涯畔。
随屋所在。都是世业。复问主人。屋据平地。上下四旁。
边廓周正。其中实空。空非太虚。与地相资。此空与地。
较屋外者。有分别否。答无分别。又复问云。汝之自在。
由地与空。既与屋外。空地无别。则屋虚设。从前经营。
得无多事。答云否否。屋外空地。尽眼所见。莽荡无归。
为见空故。转不自在。即今屋中。空地相资。习久不觉。
承问忆屋。乃始恍然。故知一向受用自在。全赖有屋。
屋虽外廓。原与空地相资不离。居之斯安。不为多事。
又复问云。如斯受用。承谁之力。答云我念屋中空地。
虽我本有。不加尺寸。非屋不显。不得受用。辗转推求。
大匠之力。今宝所记经营簿籍。传之子孙。流播世间。
普同自在。上来取譬。佛教大旨。比例可知。故知凡教。
不外空有。有不自有。空不自空。即有见空。即空见有。
互显互隐。中道宛然。并中道忘。斯为极诣。工夫阶渐。
仍在二边。由是则知。世人种种演孔刮佛。佛日儒星。
彼此相倾。都成戏论。由是则知惟孔与佛。离不成二。
合亦非一。并垂万古。不容偏废。由是则知孔佛而外。
决无他教。可参为三。缘有与空。人心所同。物理亦尔。
离空有外。更无三故。普望一切。异见众生平心静气。
谛审思之。
报恩论¶ 第 746a 页 X62-0746.png

* 杂说

理学家言。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无所谓轮回。世多信
之。以为精理。不知善人恶人。多不免死。善人死后还
之太虚。犹之可也。恶人死后。亦还太虚否。还则乐得
作恶。不还则在何处。若云其气澌灭多尽。此灭尽处。
有空隙否。若有空隙。仍是太虚。若无空隙。仍在一气。
何云澌灭。即如彼说。似乎还之太虚。常存不灭为胜。
澌灭都尽为劣。既太虚矣。谁受胜者。既澌灭矣。谁受
劣者。善恶报应。皆无所施。辗转予盾。何以立教。

今人不识自心。所以不信佛。以上六条。门内人自应
洞然明白。门外人乍闻念头是用。别有一心是体。必
然大骇。今不得不设喻以明之。心譬如镜。念譬如镜
之光。念东念西念好念丑。譬如镜光。照东照西照好
照丑。假若除却一切口可得说。眼可得见之名物形
状。便无从起念。可见此念头上之东西好丑。全是外
物影子。落在心光里。并非心体。然心体无从寻觅。无
可拈举。不比镜体易于辨别。以才欲寻觅拈举。即是
念头。早巳落在光上。非心体矣。

问曰。既云离念之外。别有心体。而又无可寻觅拈举。
将何作證。答曰。仍将念头作證。譬如室中。悬一大镜。
四面不露边际。门外人不知有镜。而骤见已身。及一
切物影子。在对面显现。便决定知其有镜。夫不见镜
体。而可就其光之照影。證其有体。则不见心体。亦可
就其念之照物。證其有体。
报恩论¶ 第 746b 页 X62-0746.png

问曰。镜或铜质。或玻璃质。故能发光。心无形段。光从
何来。答云。此问甚善。可以识性。凡物虚极净极则有
光。如火。(本当喻以云海镜光。因见者少。姑借火喻。其实火无自体。颇类识神。明眼者辨之)
极净极则有光如水。密极坚极则有光。如五金如玉
石。心无形相可言。此虚净平静坚密六者。则其性也。
由有此性。不同顽空。是故当知。性从心生。其文左心
为母。右生为子。声兼义也。又复当知物各有例。此六
者借物例推。实不同物。其虚也。一切莫能窒塞之。其
净也。一切莫能污染之。其平也。一切莫能高下之。其
静也。一切莫能挠乱之。其坚也。一切莫能破坏之。其
密也。一切莫能间入之。故曰性善。柳子厚大鉴禅师
塔碑云。其教人也。始以至善。终以至善。不假耘锄。本
其静矣。可谓知言。

今心为念。亦声兼义。说文云今急时也。世间最急莫
过于念。如念阿弥陀佛。后念才起。前念巳灭。微细推
求。当念阿字时。前念佛字巳灭。念弥字时。阿字巳灭。
念陀字时。弥字巳灭。念佛字时。陀字巳灭。句句字字。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然则念念是现在。即念念是过
去。念念是未来。三际皆不可得。毕竟何物是常住不
灭者。若无常住不灭者。则亦无过现未三际矣。四时
代谢而不穷。为天常住也。五方易位而不乱。为地常
住也。(天无实体。地有变灭。姑借以发喻耳)人肖天地以生。而念念不停
若此。独无常住不灭者在乎。此理可深思矣。

战国时天下之言。非杨即墨。孟子辞而辟之。才一二
报恩论¶ 第 746c 页 X62-0746.png
百言。而其道遂熄。今其书仅存。(杨氏之书。附见列子)无传其业
者。佛法入中国。殆二千年。汉魏迄唐。儒家攻之。仅在
粗述。(汉魏间辟佛大意。略见牟子)宋儒辈出。以为是固未足以服
之也。于是略涉其藩。并其精义。而亦巧辨丑诋之。此
风相沿。至今未息。可谓极盛。其间复经三武之暴。(魏太
武帝。刘宋武帝。唐武宗)设为厉禁燬灭之。而到今天下佛法如
故。自搢绅先生。下至氓庶。无智无愚。断然以为不足
信者。千中不及一二。夫杨墨之言盈天下。其祸烈矣。
孟子辟之如是之易。使佛果为祸于中国。二千年来
贻害无穷。不啻百倍于杨墨。乃以人主之威力。诸儒
先析理之精审。持论之严正。曾不能动其毫末。吾不
知辟之者之心思才力。犹有所未至耶。抑其道果不
可辟耶。两者必居其一矣。使果不可辟。请无以孟子
藉口。使犹有所未至。则狂夫之言。圣人犹述焉。具如
后条。幸平心察之。

方今法门衰极。仅存粗迹矣。敢即就粗迹略论之。直
省州县。僧徒多少。通牵约共四百人。香工等之依以
为活者。约百人。是一千三百馀州县。统计得六十馀
万人。此六十馀万人。不耕而食。不蚕而衣。诚哉可恨。
徐而察之。直自魏晋至今。岁岁如是。终唐之世。且不
啻数倍之。假使此千八百馀年中。天下郡县。率有六
十馀万饥民。需终岁之赈。恐虽有圣人。不能以一朝
居。自顷南北数省饥荒 国家发帑。官绅劝分。约二
百万金。首尾不及两年间。巳竭蹶不遑若此。然后知
报恩论¶ 第 747a 页 X62-0747.png
福田利益布施之说。所以破悭囊为久计者。固非自
私而自利也。以昌黎原道之义正词严。而必结以鳏
寡孤独废疾者有养。盖知其故云。

此六十馀万僧徒中。穷极无归者十之七八。怨怼自
废者十之二三。或逃罪。或耽閒。错杂此两类中者。十
或一二。真知佛理而为之者。千不得一焉。浮慕其名
者。百或得一焉。综此数类。大率乡愚无知。气质粗驳。
假使吾书院义学中。岁岁聚此一辈乡愚而教督之。
历千八百年之久。其不败坏者几希。今彼中略识字
者。居然十得九。粗解笔墨者。居然十二三。且皆勉就
范围。粗娴礼貌。其借法售奸者。百中或二三。公然为
恶。全无顾忌者。千中一二耳。而其间出类拔萃。通知
大道。行解相副。卓然为一代宗匠者。历朝史传。先贤
文集。及诸家灯史所载。指不胜屈焉。然后知一代时
教规制之善。罪福因果报应诸说。裁成变化之巧。实
有合于古昔盛王先养后教之遗意。明道先生于某
寺观斋僧。叹为三代礼法。尽在于是。盖知其故云。

印度文字。与泰西各国相类。但有语声。并无义理。经
律论三藏。皆是语录。翻译时先通其语。代以华言。然
后述为华文。译语与笔述者。各有巧拙不同。故诸经
有前后数译本者。详略亦异。然大旨皆同。即金刚六
译本可见。诸咒相传。有五不翻。或谓如军中口号。但
许密传。故不许翻。或谓一句兼数义。故不能尽翻。诸
说皆是臆度。盖印度语言。有中国所无者。如人名地
报恩论¶ 第 747b 页 X62-0747.png
名物名之类。现翻泰西各国之书。祇能肖其口音。不
能以文字替代。泰西各国之书。载中国人名地名者
亦然。即如称中原为釆纳。实则彼国向无中原之称。
仍是中原二字之转音耳。佛书称中原为支那。正与
釆纳相类。皆转音也。昔人即不解咒语本无可翻。创
为五不翻之说。理学家寻缝觅隙。遂谤为咒必浅陋。
借不翻以藏其拙。均是痴人说梦。五不翻中。其一谓
惟佛与佛能解。此颇近理。佛菩萨及八部鬼神之见
闻境界。与人不同。译师不解。祇能仍其本旨。诸咒从
无弟子说者。是其明證。四果八部之名目。不与凡夫
同类。难以文字替代。故亦仍其本音。犹今西国各书
之称中国人名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伹翻心
字者。心之一言。华言所有。故能翻。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九字。华言所无。但知其为无上正等正觉之称。
譬如中国常言。至精极妙一语。彼国所无。伹知为极
好之称。故宁译释其意。而不改其口语。一则以其为
一代时教中总要名目。故极意加谨。不敢辄易。一则
佛之常言。诸经屡见。故亦仍其本真。示尊敬意。如辽
金元三史。多仍国语。其诏旨直录原文不改。即其證
也。

佛制诸经不立文字。盖有深意。照录当时语言。直叙
问答气象。一涉文笔。易失真面目也。如诸经中世尊
语止复说。必重呼弟子名。不惮再三。弟子答语。亦累
呼世尊。不惮再三。且有节节详述世尊向某人边。某
报恩论¶ 第 747c 页 X62-0747.png
人向世尊边。不惮再三者。读之觉世尊慈悲恳切。弟
子亲爱尊敬之意。流露言外。其偈颂则是佛教中文
字。如中国诗歌箴铭之比。故必申明欲重宣此意而
说云云。以见长行是语。而不是文字也。偈语原必有
韵译以中国文字。则无可协。故无韵。间有用韵者。如
后出偈经之类。译师善巧点窜。既是文辞。但求达意。
不妨略改。令人易诵也。华严字母。教中极重。流入中
国。遂为韵学鼻祖。是其明證。儒者不解此理。刻意求
疵。见偈中有韵者。反谓彼教焉得有有韵文字。断为
缁流臆造。且即以證经之类多臆造。何不思之甚也。
佛教既不立文字。故三藏皆是语录。本无经传序记
等名目。经之梵语。为修多罗。原翻为线。言其贯穿也。
流入东土后。以中国文字经为尊称。故亦称经。既是
语录。弟子尊其师说。有闻必录。不必皆有深义。如小
乘中传述因果报应。或问答名义诸小品。在中国成
书。则如杂考杂说之类。医痔经偶说方剂。咒水治病。
在中国成书。则如艺术之类。教中亦不以为重。但同
是平铺直叙。而无中国文字一切体制。不得不概谓
之经。儒者分别观之可也。斗诤坚固。不暇深求。才睹
首题。便斥为僭窃吾圣人箸作之尊号。然则杨子之
太元经。文中子之元经。既同其名。并拟其体。何说乎。
兵家术数家艺术家亦多称经。甚至相马相贝品茶
品酒。亦概称经。更何说乎。且惟帝王制法于民。则谓
之律。臣下箸。述章程之属。罕有敢用此称者。(惟医门法律。他
报恩论¶ 第 748a 页 X62-0748.png
未之见)今不恶律藏之称律。独恶经藏之称经。平心自
思。其故安在。

古圣人心迹出处之难于窥测。莫如吴泰伯。背弃君
亲。偕弟远遁。病不归省。丧不奔赴。且断发文身。裸以
为饰。自孔子叹为至德。又申之以民无得而称焉。(可见
当时是非未定)至今三吴文物之盛甲天下。咸知推本于让
王开基。设非孔子有此语。或有之而不见于论语。仅
见于他书。恐至今少可多否。是非未易定也。有宋诸
贤。类多探索内典。或积至十馀年之久。最后则曰佛
教灭绝彝伦。其他何须更问。夫佛之出家。谁不知之。
不待读其书。使果灭绝彝伦。则是罪恶彰著显而易
见之粗迹也。乃迟之十馀年之久而始觉之。有是理
乎。亦可知其非出本心矣。佛制在家男女受五戒者。
须先咨白父母。次眷属。次君王。皆听许巳。乃为说戒。
其欲出家者。先以此戒为基。出家时。重白父母眷属
君王。皆听许巳。乃得剃度。受持沙弥戒。五年习熟。进
比邱戒。七年习熟。进菩萨戒。其不得受戒出家而与
法会者。曰清信男清信女。凡出家二众。冬夏入兰若
讲学。春秋归家养父母。故僧家序齿称夏腊。不称年。
在家四众。亦冬夏入兰若听讲。思欲则归。欲饱还来。
皆听之。此佛在世时也。迨灭度后遗制。凡受戒每坛
三人。过则法师得滥法罪。出家必剃除须发者。犹吾
师儒章服。必异于众。又重为之防。不使两混也。合前
后观之。其圆通方便若彼。郑重谨严若此。曩有客问
报恩论¶ 第 748b 页 X62-0748.png
余曰使佛教盛行。人类当绝。柰何。余曰赖有卿辈在。
否则当时被教各国。人民旱无孑遗。安能流入东夏。
其人不悦。余曰子不读论孟乎。樊迟学稼。夫子答以
好礼义信。焉用稼。孟子辟许行而言大人劳心。小人
劳力。使当时孔孟之教盛行。人人皆欲不稼而好礼
义信。不劳力而学为大人。应亦孔孟所深许而不能
禁也。子将不虑其复变为茹毛饮血之世乎。其人失
笑而退。

或言自古高僧。类皆绝异于众。可畏不可近。是以先
儒见归宗禅师遗像雄伟。叹为状貌如此。必其资性
能为贼祸于天下。如操莽之流。余笑曰子误矣。此先
儒赞佛语。子以为毁乎。夫操莽皆以文学见重于当
时。其初固吾党人也。今云归宗之资性。即操莽之流。
可知操莽之资性。亦归宗之流矣。以本归宗之流。济
之以文学而卒成操莽。以本操莽之流。纳之于丛林
而遂变归宗。佛教之入中国。害乎利乎。问者笑谢去。

心性之学。莫精邃于佛书。宋儒千言万语。或录全文。
或括大旨。皆本于此。其大纲领之显著者。如事理对
举。(惟杨子有说事者。莫详于书。说理者。莫辨于春秋二语。亦是分说)无为善恶对举。
心要内外两忘。心有全体大用。及体用一原。显微无
间。(此程子所谓必不得已而说出者)诸说皆唐代诸禅师经疏语录
中首发者。盖时至理彰。入而俱化。不自觉知。必谓阴
用而阳拒之。亦过也。其毁之者。无极太极阴阳五行
之成见。牢不可拔。不知六经语孟言心性处。原不如
报恩论¶ 第 748c 页 X62-0748.png
此也(或难云至理愈阐愈精。六经语孟辞意简质。本无如许高妙之谈。安得以其原本佛书者为是。
原本太极图者为非。答曰此理易晓。譬如作时文以心性为题。由浅入深。逐层疏剔。不假安排。道理完密者。自
是正宗文字。而经旨亦合。别立柱意。或创新解。或专一经。纵说得盛水不漏。终是强题就我。偏锋文字。与经旨
微隔一丝矣)。

类聚六经语孟。及西汉以前。诸子百家言心性者。为
第一编。东京而下。迄于隋初。诸子百家言心性者。为
第二编。唐代诸儒。及宋五子前言心性者。为第三编。
宋五子以下。迄于 国朝诸大老言心性者。并其为
学宗旨。为第四编。诸儒或赞叹佛书。或拈弄机锋。及
与高僧往来赠答诗文。皆附编末。第一编。可以观吾
儒言心性之本旨。第二第三编。可以观其渐入佛理。
第四编。则儒佛之异同原委。灿若列眉。时代前后。彰
彰可考。自不容以笔舌空争矣。

类聚辟佛之说。若史传所论及诏令奏议。私家著述
等。唐以前为第一编。其崇佛者为第二编。唐以后迄
于 国朝(其人生存者不录)为第三编。其崇佛者为第四编。
四编中凡僧俗辨正。及讲学家彼此互诤者。随条附
入。如此则一时之风尚。两家得失之浅深。及其用心
之公私厚薄。均可于言语气象閒得之。四编之前。恭
录 本朝
列圣阐扬佛理。护持正法诸诏旨诗文。(从无辟佛者)及当
时诸僧奏对机缘。编定入藏。或见于诸大老文集者。
为卷首。以见 本朝家法。儒佛并重。圣人作用。道合
时中。所以为子孙黎民计者。至深且远。普天率土千
报恩论¶ 第 749a 页 X62-0749.png
万亿年。长承帱覆。于此而犹生疑谤。辜负
深恩。井蛙小天。何足以辨哉。

昌黎与大颠三书。显然缁徒伪托。东坡笃好佛乘。而
不信三书。紫阳辟佛之力。远过昌黎。而偏以三书为
真。且著为论说以證实之。窃所未喻。周子大贤。曾与
东林佛印诸禅师。往还论道。亦诚有之。不必讳。彼徒
遂称太极图为东林口诀。诬罔孰甚。夫周子太极图。
得于穆脩。脩得于种放。放得于陈抟。胡五峰言之详
审。彼徒既倡为陈抟得于麻衣。麻衣得于寿涯。寿涯
得于国一之说。以为东林秘授之證。而朱子又并讳
其源流。直云周子之学。莫知其师传之所自。亦所未
喻。盖自儒佛两家斗诤不巳。彼徒往往援引名公。列
入宗派以自固。最为无识可丑。吾儒分别观之。宜取
诸家灯史所载诸名公之与高僧往还者。详考事迹。
萃为一编。各著所出。其生平奉佛。见于他书。而无论
说可入前数编者。依时代先后。并入此编。若韩子之
询佛法。大颠叩齿三下。周子之问易理。东林劝倡道
学之类。随条辨正之。盖贤者学佛固多。而不肖者亦
不少。不必以此为贤者讳。亦不当以此为不肖宽。前
如张无尽之倾险。后如李卓吾之狂悖。并称宗教兼
通。真是法门之玷。佛法难做人情。此编足为龟鉴焉。

以佛理入儒书。盖始于魏晋间。今易论语注疏。及皇
侃义疏可證。此亦所谓入而俱化。不自觉知。苟足发
明。虽圣人复起。亦不责也。(佛书能所二字。犹之儒书动静字。最为简明。以诠易
报恩论¶ 第 749b 页 X62-0749.png
理。自然要言不烦。必谓原本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亦是强辨。若朱子释书。能觉为道心。所觉为人
心。亦可谓之原本易文言乎)若李长者华严合论。处处以八卦五
行方位牵配。则直有意藉此歆动儒者。不特齐文定
旨。堕语渗漏矣。夫儒佛两家。离之固不成二。合之亦
正非一。明教嵩禅师。称其可以心通。难以迹较。洵为
知言。若从文字上牵引附会。纵能密合。亦是借重他
家。无益有损。憨山之注庄子内篇。藕益之释周易。及
四子书。用心良苦。而不知儒者。早有读华严八十卷。
不如读艮卦一爻之诮。此风沿流到今。动称三教同
源。著为邪说。惑世诬民。酿成乱本。搜剔病根。毕竟是
急于求信之一念。走作至此。故不得不痛辨之。颇望
后贤。永为烱戒。

三教之称。盖创自北魏道士寇谦之。故文中子亦有
此二字。不知道不成教。所祖之老子。不过九流之一。
汉书艺文志。彰彰可考。生平著述。祇有道德经五千
言。不但与后世道士虚诞之说。全然风马牛。且与庄
列。亦大相径庭。世俗所行常清静经。是唐时学禅者
伪托。文理字句。全不类春秋时语。极易辨别。至灵宝
等经。皆是寇谦之鲍静林灵素辈。先后伪造。全窃佛
书之粗浅者。甚至套袭句调。昔人早痛办之。其源流
之杂凑不一。方维甸先生抱朴子序。考论最详。(并附录于
后)尤可笑者。佛家诸咒。其字多著口旁。缘华书无其
字。祇能以数字合音代之。著口旁者。须读作弹舌音
之标记。犹儒书之发音加圈耳。并非其字有圈也。乃
报恩论¶ 第 749c 页 X62-0749.png
道士伪造咒字。亦多口旁。试问老子与所称元始天
尊者。外国人乎。张天师一派。本非道家。乃周时巫祝
之遗法。能交鬼神。秦汉之际失传。后为黄巾贼张角
兄弟所得。张道陵即张角之后裔。其交鬼神之道。还
是古法。后人不知恪守。见世俗道士伪派盛行。又互
相比附。如𥷳𥸞𥸛𥸟四字。系明嘉靖间妖道所造。今
天师府。亦用以为正法。真堪绝倒。

** 方维甸抱朴子序

道家宗旨。清净冲虚而巳。其弊或流为权谋。或流
为放诞。无所谓金丹仙药黄白元素。吐纳导引。禁
咒符箓之术也。秦汉方士。绝不附会老子。即依托
黄帝。亦非道家之说。汉书艺文志。以黄帝诸篇分
属道家。神仙盖本七略。七略又本于别录。刘子政
固诵习鸿宝。笃信神仙者。而典校秘书。仍别方技
于诸子之外。不相殽也。东汉之季。桓帝好神仙。祠
老子。张陵之子衡使人为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
都习。神仙之附会道家。实昉于此。抱朴子内篇。古
之神仙家言也。虽自以内篇属之道家。然所举仙
经神符。多至二百八十二种。绝无道家诸子。且谓
老子泛论较略。庄子文子关尹喜之徒。祖述黄老。
永无至言。去神仙千亿里。寻其旨趣。与道家判然
不同。又后世学仙者。奉魏伯阳为正宗。是书偶及
伯阳。内篇之名。并无一语称述。惟神仙传中。言参
同契。假爻象以说作丹之意而巳。是稚川之学。匪
报恩论¶ 第 750a 页 X62-0750.png
特与道家异。并与后世神仙家。无几微之合。余尝
谓汉之仙术。元与黄老分途。魏晋之世。元言日盛。
经术多岐。道家自诡于儒。神仙遂溷于道。然第假
借其名。不易其实也。迨及宋元。乃缘参同炉火而
言内丹。鍊养阴阳。混合元气。斥服食胎息为小道。
金石符咒为旁门。黄白元素为邪术。惟以性命交
修。为谷神不死。羽化登真之诀。其说旁涉禅宗。兼
附易理。袭微重妙。且欲并儒释而一之。自是而汉
晋相传神仙之说。尽变无馀。名实交溷矣。然则葛
氏之书。墨守师传。不矜妙悟。譬之儒者说经。其神
仙家之汉学乎。孙伯渊漕司笃好古义。兼综九流。
以明抱朴子。及天一阁钞本。错乱脱误。手自校雠。
复属余与顾涧蘋各以家藏诸本。参證他书。覆校
数过。伯渊叙录篇目。将以刊行。余因举神仙与道
家者流。古今分合之故。论次为序。览者或有考焉。

凡教必有化被一方。不变之仪式。其所以能如此者。
前篇论之。所谓空有二边。互形互显。人心物理皆同。
必不能废。儒佛两家。本斯立教。故能独立。空有之外。
无第三件可说。故道不成教。试问道家化被何方。其
全藏经文。杂出不一。任意更改。定制安在。世俗不察。
以误传误。向见日本人所编内外一览。详考五大洲
中各国之教。其中国下。注云儒教佛教。嗟乎。堂堂中
国千馀年来。莫能决择。转为海外小邦。冷眼窥破。可
叹可愧。
报恩论¶ 第 750b 页 X62-0750.png

佛教以发菩提心为初步。涅槃为究竟。涅槃者。不生
不灭之谓。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不灭也。故又
借以为死之称。正所以證明常住真心。死亦不灭也。
子张云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几乎。子贡
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可见常住真心不
灭之说。(儒家谓之道心)孔门亦然。(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德必称位。故皆不斥
言死。庶人则言死矣)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佛灭度时。头痛背痛
右胁而卧。经有明文。世人徒见幻身之委化。不见神
明之常留。千言万语。莫能开悟。所以诸大弟子。往往
临终示现瑞相。而中国诸禅师。亦每坐脱立亡。以显
此常住不灭之说。实有凭据。利之所在。弊即随生。后
人专在此处著眼。甚至垂危之际。旁人强扶之坐。盘
屈其膝以显异惑众。不知坐脱立亡。外道邪定者亦
能之。是以佛门不贵。石霜禅师早有坐脱立亡即不
无。先师意未梦见在之呵。夫此际尚欲作意摆布。更
何事非作意摆布哉。去道之远。何啻万里。吾孔子梦
奠之谶。记者明言寝疾。曾子易箦之际。亦称反席未
安。后儒乃多以端坐而逝为美谈。盖即此可见平日
之定力。非杜撰禅和作意摆布之比焉。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一大事因缘者。死生
是也。生必有死。常事常理。何为大事。盖生者欲之极。
死者恶之极。蠢蠢凡愚。莫不皆然。故孟子云所欲有
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人皆有之。贤者能弗丧
耳。充此欲恶之极。可以无所不至。理喻势禁。二者俱
报恩论¶ 第 750c 页 X62-0750.png
穷。然虽欲之极。而生终不可以苟得。虽恶之极。而死
终不可以苟免。亦万亿愚贱之所莫能柰何也。至于
莫能奈何。而欲恶之心终不死。然后常住真心本无
生灭之理。可以方便开示。有本无生灭之理以顺其
欲恶。然后可以闭塞恶门。开通善道。如来所谓张大
教网。入生死海。漉人天鱼。置涅槃岸者。手眼全在此
际。故曰一大事因缘。又曰观众生机熟。示现受生。世
人著眼大事二字。忽略因缘二字。遂以死生事大。无
常迅速语意。依稀解会。则是专为一已生死。何所谓
众生机熟哉。

今人多言儒家但有入世法。佛家兼有出世法。古来
若僧若俗。通晓佛理者。亦不免作此语。不惟鄙浅。且
多误人。兹详辨之。惟入世法。无出世法。无量寿经反
覆开示二千馀言。不出三纲五常。而总结以度世上
天泥洹之道。其證一。遗教经佛临涅槃。略说法要二
千馀言。首以净戒。终以四谛。而总结之以当勤精进。
早求解脱。其證二。金刚经以无我人众生寿者修一
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證三。法华经
治世语言。资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其證四。诸
如此类。不胜枚举。可知出世法。即在入世法中。换名
不换体。缘但就常住法身言之。则本未尝入。何所谓
出。兼就一期报身言之。则始终不能离世。又安能出
世哉。侍者问鸟窝禅师。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拈起布
毛吹之。白香山问佛法。师答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报恩论¶ 第 751a 页 X62-0751.png
有人问师前答怎地奇特。后答三岁孩儿都说得。师
云三岁孩儿说得。八十老人行不得。可知不能入世
者。必不能出世。其所谓出。高则不过二乘。下则竟是
邪魔。毕竟不出三界。正我佛所深呵也。

佛法平等者。乃物物本来平等。今令各还本位。故称
佛法平等。譬如色有妍𡟎。不到眼则巳。到则普见。声
有清浊。不入耳则巳。入则普闻。此即眼耳之本来平
等处。并非不可拣择。实是不能拣择。乍见闻时。自然
妍还他妍。𡟎还他𡟎。清还他清。浊还他浊。此即物物
之本来平等处。并非不可安排。实在无从安排。人惟
从不能拣择无可安排中。工夫打成一片。亲切證到
是个甚么。佛法尽在是矣。不得将儒家廓然而大公。
物来而顺应。依稀解会。近来一种邪魔。误解此二语。
又误解金刚经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二语。男女混杂。
则曰平等无男女相。善恶不分。则曰平等无善恶相。
世法败坏至此。佛法从何建立。安得大权菩萨。现宰
官身。起而正之。

达摩答异见王问性。云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嗅
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赅沙界。收
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此数语
宋儒误解。以为与告子以知觉运动为性同病。正孟
子所呵。不知见闻等六者。原是知觉运动。其每句安
一在字。是何物耶。明道先生云。会得时自活泼泼地。
不会得只是弄精魂。斯不误矣。近来宗徒。逢人问著。
报恩论¶ 第 751b 页 X62-0751.png
便擎拳竖掌。说相似禅。余尝问如何是遍现俱赅沙
界。便举手指眼前。又问如何是收摄在一微尘。便默
坐良久。余曰正好错会。假饶不错。也只是达磨底。大
德分上如何。其人罔措。反诘。余曰不辞道破。恐道了
又只是我底。与大德分上仍没交涉。固诘不巳。曰但
道适来错在何处。余曰适来原不错。只消倒过来。其
人有省。余后举似许灵虚。灵虚亦首肯。余两人都不
会禅。痛宗门之埽地。并此不解。因记其说于此。俟诸
方明眼检点。

达磨在西竺为二十八祖。在东土为初祖。受二十七
初祖般若多罗尊者之传。发明心要。先在本国降化
六宗。一有相宗。二无相宗。三定慧宗。四戒行宗。五无
得宗。六寂静宗。后至中国。见梁武帝。机缘不合。退入
嵩山少室。面壁枯坐九年。罕与人接。盖为当时义学
家执著文字。讲得口水漉漉地。故以枯坐不语痛埽
之。据此可见达磨早證圣道。故能降化六宗。并非到
中国后。方学坐禅也。世人误解。谓是九年枯坐面壁
功成。以讹传讹。外道邪师。因此伪造达磨胎息歌。(如云
一息便指。气气归脐。一提便咽。三家相见云云。此楞严十种仙中之邪法。大悖佛教。达磨安得有此)引
诱男女。教他结跏趺坐。海底穴不得著凳。运气咽津。
种种邪法。试问此类。多在色身上打点。如何可对妇
女面谈。且莫论从此别生过犯。即其误信之根。利者
功夫逼紧。现诸怪异。为魔所摄。而根钝者。至于积年
呆坐。不食不眠。深山穷谷中。往往有肌体衣服。与土
报恩论¶ 第 751c 页 X62-0751.png
石黏连不分。惟两眼尚自闪烁者。非鬼非人。不死不
活。哀哉哀哉。假饶如此成佛。于巳何益。于世何补。西
来大法。安能流传到今。普望明眼作家。逢人开导。世
道隆污。法门兴替。关系均不小也。

* 代众回向发愿疏

净业弟子沈善登等同共发心。不为自求世间福报。
祇以上年杭州般若庵僧妙然。倡愿摩崖大字阿弥
陀经。属付弟子善登书写。今于本年二月十五日。在
江苏吴县圣恩寺。延请住持僧中安。依法结坛。对
佛长跽。虔持秽迹金刚咒。敬谨书写。字字顶礼。并遵
造像法式。一一密安梵书𠶹哩字种。冀此经法。普放
光明。常住不坏。阅三七日写毕复如前法。写楞严大
势至菩萨圆通章。留藏本寺。荷蒙
慈佑。次第告成。因竭愚忱。依教演说净土法门纲宗。
无量寿经纲宗。往生正因定论。五逆谤法不得往生
说。各一篇。及二教通喻一篇。辨正沿讹等杂说二十
五则。综为报恩论。二万馀言。清稿先具。馀意未尽。如
劝俗醒迷等歌。拟撤坛后续成。以显正教。翊
皇度。息诤辨。破邪外。仰答
慈恩万分之一。自发笔日始。弟子胡雅澄张敬朱谦
张德培等。随同念佛。寺僧中安。亦随喜助念。共历五
十三昼夜。无间无杂。于今四月初八日
佛诞良辰。一切圆满。剖沥微忱。愿
垂听许。伏念大法东流。垂二千载。历代崇奉。无踰
报恩论¶ 第 752a 页 X62-0752.png
本朝
列圣宏剔。佐成上理。盖惟
圣知
圣。导俗无方。以心合心。同民出治。本见仁而见知。为
与知而与能。默寓劝惩。曲谈因果。顺幽明之一理。开
折摄之二门。斯欲恶之与同。自观听而不惑。近自数
十年来。中外多故。民病财殚。治世资生。上下交瘁。至
教因兹讹替。魔说日以喧豗。往岁兵灾。较然覆辙。曾
疮痍之甫起。昧萌蘖之有由。凡我同伦。鲜克远览。或
因噎而废食。甚吹毛以索癍。执一家门户之私言。忘
列圣提撕之深意。龙藏未窥只字。狐疑巳溢千端。遂
令学语浅夫。效尤苦诤。邪见外道。抵隙生心。树党售
较。诬民惑世。法门既坏。名教亦亏。弟子等半解一知。
口众我寡。挽回路绝。呼吁
天高。惟同体之
大悲。或积诚而冥感。既幸宿沾
法乳。薄植信心。忍坐视其沦胥。负含灵之同具。虽复
障深慧浅。业重福轻。自度未能。敢云普济。而力不自
量。心不自安。愿以五十三昼夜中书写持诵毫末善
根。代为回向。所冀他方此界。男众女流。尽其毕生所
积疑谤。或囿于方俗。或溺于见闻。或借此以称能。或
无知而误会。如是等众。下逮愚氓。或轻听邪师。曾立
恶誓。或被牵魔侣。误入岐途。或中悔而巳迟。或护前
而不觉。种种缘业。种种罪愆。若重若轻。若故若误。若
报恩论¶ 第 752b 页 X62-0752.png
覆若露。若忆若忘。仗佛威神。普与忏悔。愿从今日。穷
尽未来。一切异见众生。早萌信种。一切执迷魔外。悉
化正因。同入
愿门。同归觉路。同扶
圣化。同作良民。弟子等今生多生。宛愆业障。承斯善
利。亦悉消除。尽此报身。同生安养。仍回浊世。广度众
生。统祈
三宝證明。哀悯摄受。谨疏上
闻。

光绪四年四月初八日

* 写经记

圣清光绪三年丁丑。般若庵僧妙然。募刻此经。明年
戊寅二月佛涅槃日。桐乡沈善登。结坛吴县圣恩寺。
对佛长跽。顶礼书写。笔墨到处。以秽迹金刚咒摄持
之。并仿造像法式。字字安●(𠶹里伊斯四合音)字种。阅三七
日写成复写楞严大势至圆通章。表法门所自始。留
本寺。别勒石。既毕。略述净土大旨。汛及儒佛异同。为
报恩论。以显正教。翊
圣化。息诤辨。破邪外。馀二万言。海盐胡雅澄。张敬。张
德培。海宁朱谦。同会念佛。轮转五十三昼夜不绝声。
住持僧中安。随喜助念。至四月佛降生日。一切圆满。
其檀施为钱唐许息庵樾身。并与中安。及馀姚钱步
高为外护。坛内给事。则甘泉强庆恩。临胊谭心成。例
得并书。阁笔谨记。
报恩论¶ 第 752c 页 X62-0752.png

报恩论卷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