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1193-A¶ (自动笺注)
*No.1193-A
蓮邦消息
真心本體
淨圓明。
不屬一邊
全該萬法
乃以無始
一念
忽起無明
遂於清淨本然。
現出虗空大地
譬如
燈中有鏡。
鏡中有燈。
六道四生
重重無盡
諸聖諸凡
普同出世
回環映現
化度不休
矣哉
人之生也。
血腥
三年乳濁。
從一世。
多生
緣影為心。
四大
身。
生死死生
形神流轉
莫補江心之漏。
空增夢裏之
哀。
苦樂千般
恩仇萬變
分明因果
當局全迷。
可深嘆
也。
此書層層解說
剝去粗庸。
脉脉深涵。
出生眾妙
一路
導我前行
九品之文。
顯出往生淨土方便
矣。
善女人
兼眾檀施
刊刻流布
回此功德
利益
情。
同生安樂
淨土圓現。
娑婆頓空
佛國為家。
蓮花
足。
光明鏡影
無有纖痕。
莫更遷流
致生種種
公元1871年
同治十年冬妙空子書百城煙水之居
*蓮邦消息目次
*性相光明第一
*背覺合塵品第二
*消息輪回第三
*淨土因緣品第
*精進無虧第五
*定慧相隨第六
*念念現前品第
*往生入位品第八
*身土圓融品第
*附
*駐雲十首(戒十惡)嚴一程妙現
*臨江仙(破十惡)玉尺禪仙作No.1193蓮邦消息
*性相光明第一
仁者
夙昔有緣
同來聽法
將宣妙義
先淨其心。
安詳
無諸亂動
當運心中信慧香花
專伸供養
賢聖
共展靈音
切莫等閒。
以為容易
顯現自在
 為說微妙
 無量眾生
 悉受西方
 十方三世佛
 阿彌陀第一
 九品眾生
 威德窮極
佛力無邊
即今人人會念南無阿彌陀佛
善哉善哉
南無阿彌陀佛六箇字。
諸人可解乎。
南無
歸命也。
者。
無也。
彌陀者。
量也。
佛者。
明覺也。
阿彌陀佛
乃是
人人心中無量光明
仁者
汝等皆從無量光明
來。
將來決定還歸無量光明中去。
汝等自思。
今身
心。
在於何處
與此無量光明
合是離。
一是二。
本自終始
 何須辨假真
 凝神思索
 應見本來人」
知本光明
原無邊際
運運不隔
彌陀現前
特因
無始
一念不覺
頓起無明
流轉生死
不見耳。
故釋
迦佛。
於此娑婆
示現初成正覺
從空現有
說法度生。
空空世界
 渺渺虗空
 塵剎如來
 應機化導
剎剎塵塵
各標淨穢
無邊因果
起落重重
我等所居
娑婆
本師釋迦
今方滅度
無佛可見也。
在此娑婆
之外
向西而去。
十萬億佛土
其剎名曰極樂世界
在有佛。
阿彌陀
其中說法
二尊分兩
 以法救羣迷
 為勸居東
 回心直向西」
經云。
佛光無量
照十方國
無所障礙
是故號為
阿彌陀
既照十方國土
不棄娑婆
既具無量
必有多多靈感
一稱其名。
即得往生
受其教化
本自心中
 光涵世界
 從今一直
 念念彌陀
眾生心中佛。
佛心眾生
譬如兩鏡交融
光明不異
光中現影
萬影一光
所以今日之人。
不論老小賢愚
喜極則稱阿彌陀佛
極則阿彌陀佛
觸事逢緣。
皆此四字
光明無有二也。
有緣受度
 久被佛恩多
 點化娑婆
 光明愛河
光明無二
身剎則多。
出世界。
豈可不知世界之相。
世界初起
結風輪。
虗空中。
凝然而轉。
眾生
識所感也。
風中起雲
雲中降雨
霈然洪注。
風輪持之。
風輪之中。
鐵圍山
一切大海
皆在山內
海之中間
有七金山
四面海中
四大洲及各小洲。
七金山內
生香水海
香水海裏
須彌山
須彌山腰。
四面
埵。
四天王所居
名為第一天也。
日月環繞山腰而過。
山頂寬平
四面各有天王八位
中央玉帝
統御諸天
名為三十三天
其實第二天也。
二天
地居天也。
摩天
兜率天
五化樂天
自在天。
此等雲中
居。
總為欲界六天
有種非天。
曰修羅。
有天之福。
天之德。
從欲界天
下至地獄
畜生餓鬼
與人雜居
餓鬼地獄
不可言
三惡道
天人修羅
名三善
道。
皆分男女
睡眠財食
互生互殺。
欲界而巳。
上有
色界
但是色身
全是男子
常居禪定
不用身口
如是
色界
有四層。
色界之上。
便是空界天。
亦有四層
娑婆世界
 本住風輪
 上有日月輪
 照此山海
 雲居地居天
 上及初禪
 再推而再遠
 一千一千千
 千箇一千千
 名為大千
 花嚴剎海深
 映入無中外
***小世界
四天王第一
忉利天第二
地居天。
夜摩第
三。
兜率第四。
第五
他化第
六。
雲居天。
初禪三層天。
欲界六天之上。
梵眾天第七。
輔天第八
大梵
天第九。
上從
梵。
下至鐵圍
風輪所持
小世界
***小千世界
每一小世界
一點
如是
千箇小世界
一箇二禪天統
之。
名為小千。
千即一千也。
光天第十。
光天第十一。
光音天第十二。
總名第二禪天
***中千世界
每一小千世界
縮為一點
如是
一千箇小千有
一箇三禪天統
之。
名為中千
千即二千也。
少淨天第十三。
無量淨天第十
四。
徧淨天第十
五。
總名第三
天。
***大千世界
每一中千世界
縮為一點
如是
一千箇中千。
一箇四禪天
之。
名為大千
千即三千也。
箇千千。
故曰三
福生天第
十六。
福愛天第
十七。
廣果天第
十八總名第四
禪天
***剎塵世界
將此三千大千
世界
碎為微塵
一一微塵
作一
大千
名剎塵世
界。
此中世界
數極多。
如是
一剎塵世界也。
加二三箇
即為二剎塵世
界三剎塵世界
***一蓮花世界海圖
於花嚴法界無
蓮花中。
一一
皆現無量世界
海。
我等所居
正中蓮花
花現二十重世
界。
第一層。
一剎
塵世界。
第二
剎塵世界
上第二十層。
二十剎塵世界
娑婆極樂
在十
三層世界正中
我等所居一箇小世界
初成之時。
第二禪天中光
天人
從空而下
各有神足
飛行自在
食地肥。
體重
光滅。
不能飛起
為地眾生
久之分為男女二相
地肥不生。
生米穀。
朝割暮生
無窮無盡
眾生貪起。
乃有盈虗
割不再生
更起爭奪
分田土。
各自種之。
田主以統眾人
剎帝利
即王類也。
傳歷多王。
凡有聖。
凡王駐地
王能飛輪行空
傳至淨飯王時。
兄弟四人
各領國土
妃號摩耶夫人
其時釋迦如來
兜率天宮內院
補處菩薩
名曰護明。
化為白象
入母口中。
十月而生。
悉達太子
賢劫千佛四尊
 初從兜率天宮
 化為白象入母口
 從右脅出而始生
 一手指天一指
 天上天下獨尊
 童子地中文武
 有輪王福不受
 指妃之腹而有孕
 為父傳後即出家
 六年苦行全非
 一念觀成正覺
 大啟花嚴一乘
 阿含第二方等
 四說般若五法
 度生巳畢自滅度
滅度後。
一切大士
奉行佛法
以度含靈
禪教律三
門。
一一指歸心性
最後方便
淨土法門
即是依阿
彌陀經。
念佛求生極樂也。
此方彌勒龍華會
要等八
百七十餘萬年
不若生西方。
親聞彌陀說法也。
專切彌陀
 極樂莊嚴
 唯願一切
 速往西方去」
阿彌陀佛
光明無量
亦名無量光佛
壽命無量
無量壽佛
無量
示度生之多。
無量
示度生之
久也
世間萬法
分名立相
肉眼觀之。
似有種種
慧眼
觀之。
但是無量光明耳。
所以古人云。
自性彌陀
恒常
清淨
唯心淨土
無有封疆
至妙至𢆯機
 一直彎曲
 非淺亦非深
 佛機原具足
大根大器之人。
才提此一句佛。
當下洞然
無有疑惑
一切不滯
佛法都圓。
自性彌陀
心淨土。
明明
在。
十方世界
是自巳本光
那有十萬億程途
但是
一心不亂而巳。
若未了悟
生死方長。
但將一句彌陀
勤勤憶念
念到一心不亂
忽然心花開明
佛境本來
現成
方知一切全是自家
不是從人得也
有種
人。
不知悟法。
以彼念佛有力
習氣漸漸輕鬆
磨鏡
輪。
久而自亮。
一心不亂
見佛往生
此是修行捷徑
能總三根而并度也。
大光明中
日來月往
輾轉化度
無窮矣。
一際光明十方
 巍巍不動法中
 無邊世界三災
 淨土高標寶幢
 彌陀光照本無
 大地虗空遠天
 何處是人歸結
 青黃赤白紫金蓮
 更無魔外與兵戈
 一片華顯佛陀
 諸上善人同聚會
 化禽天樂六時
 奇哉一念西方
 接引而生大吉祥
 如此娑婆熱惱
 不如歸去便清涼
光明中。
說此極樂世界
一切智愚。
皆當往生
如禪
五派
(臨濟曹洞溈仰法眼雲門也。
今但臨濟曹洞二泒)講家三派
(天台賢首慈恩
也。
天台四教
賢首五教
慈恩則專談相宗唯識而巳)律家一派
一切修行
無專法之人。
皆須各隨巳力。
念佛往生
映入九品
能不退。
退者
不退菩提也。
非此光明一心乎。
「完我一心
 念佛阿彌陀
 十方剎海
 從此奔波
*背覺合塵品第二
大光明中
不假安排
一切圓滿
既迷本覺
即是無明
真空法體
光明常滿十方
眾生歷劫輪回
只為不
知有佛耳。
無邊之暗。
空生覺裏。
寶失衣中
情才生。
智巳隔矣。
若不念佛上著倒。
一切無有了期
古人
云。
入海算沙
徒知自困。
又云。
久處人天
惡業便起。
呼。
在三途乎。
生生不靈
自絕聖路。
可哀也。
生殺
迭起
水火相爭
業報住還。
鉤鎖不絕
真不知其何所
止也。
從一妄想
成殺盜婬。
是為弊惡
「(妄想)昏昏入夢為真
 便把閽人主人
 引起無邊生死
 番番出入來賓
 (殺)相爭相殺幾時
 錯換頭顱更起仇
 有意無心都是孽
 將他性命珍羞
 (盜)晝夜忙忙得閑
 何時金玉如山
 人天坐處更番
 管庫財神又換斑
 (婬)此身本是誤中來
 又把風流引俗胎
 自赴鐵床銅柱
 紛紛習氣未能灰。」
生前不覺
既屬可傷
死後輪回
何能自主
百年瞬息
耳。
命終時。
一生善惡
俱時現前
宿世今生一切
對。
難逃避。
纖毫過失
鏡照之。
一點魂靈
之而
墮。
善惡兩平之輩。
鉤考未及之人。
中有飄颻
七生
七死
亦太苦矣。
一經報定。
無路轉身
生天上者。
尚不
免迷荒癡鈍之哀。
入地獄者。
孰能逃剝割烹煎之慘。
人中碌碌
事不從心
畜類昏然
遞相吞噉。
鬼則有無
窮之苦趣
魔則逞狂醉凶威
頃刻命終
泥犁有分
倐忽輪轉
不得停留
視此境界
一非背覺合塵之
報也。
本性常覺
海濶天空
般若無權
網羅密布
矣。
哀哉大險。
汝欲蹈之。
譬如盲人
獨行荊棘林中。
雨昏黑。
無可問路
終竟喪身失命
落塹墮坑。
衣破
傷。
不知其處
「(地獄)慘極心昏惡未消
 長年受苦難熬
 千生萬死身形
 頃刻阿旁試刀
 (畜生)可憐生不曾
 命賤身輕體不靈
 猶欲爭強婬殺
 畜生心事零星
 (餓鬼)慘澹飄搖鬼趣
 苦辛奔走風雷
 貧窮更受燒身報
 幻影重重不回
 (人道)人身幸得巳非安
 百歲須臾落死關
 一點假銀充不去
 半生辛苦何堪
 (修羅)人我相爭勝負臨
 飛沙走石人心
 修羅太苦酣征戰
 魂夢匇匇刀箭
 (天道)十善頑修夢入天
 精求秘訣作羣仙
 未消結限離生死
 無量精神總落邊。」
如此六道七趣
昏昏無一可憑。
不亦慘乎。
歸家有路。
慈母望汝甚切。
眾生不孝
乃負其恩。
愈逞其能。
離宗
更遠。
一尊阿彌陀佛
置之腦後
千靈萬聖。
何能救
你。
「苦哉謗般若
 處處真心
 引得千生
 何時好音
南北東西
高低淨穢
十方國土
無量眾生也。
眾生
性中之別。
現出佛性中之同。
佛心性之同。
出眾
生之異。
無邊海。
認此一漚
真可哀也。
「判成兩地離隔
 淨穢分途報各殊
 不說往生方便
 誰從頂上醍醐
彼土阿彌陀佛
時劫方長。
此土釋迦世尊
早早滅度
眾生福薄
背覺合塵。
故此釋迦
住世不久
穢土既苦。
人命又促。
所以眾生也。
淨土既樂。
壽命無量
以攝眾生也(釋迦化身
於此娑婆
一四天下
南贍部洲
五印度中迦毗羅國
其生之年。
震旦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八日
至穆王五十二年壬申二月十五日
於拘尸那城外
娑羅雙樹
公元68年
入涅槃。
至漢明帝永平十一年
帝夢金人
項佩日光
飛行殿宇。
遣使求於西域
得佛經像
梵僧二人
來於
東土
鴻臚寺安奉之。
後因改為白馬寺
諸經漸漸東來
三學迭興
淨土法門亦啟)。
「背覺無所
 覺者來度之
 化現方便
 破盡貪嗔癡」
慧遠大師
依佛誠言
淨土法門
教此方人
生彼國。
六時精進
三毒消亡
親見彌陀接引
破諸黑
暗林
現此光明路。
合塵之輩。
從此離塵也。
「即以中人
 化作出塵
 輾轉如來
 望汝生西去」
病起則藥來。
肚饑飯熟
塵掩覺。
全覺是塵。
以覺
破塵。
全塵是覺。
智者頓然悟入
知背覺之非。
則在
離塵
原不礙。
故曰。
六塵不惡
還同正覺也。
花嚴
經云。
花藏世界所有
一一中見法界
誰為乎。
誰為覺乎
一覺大夢
 不覺夢方酣
 辛苦輪回
 何日家山
*消息輪回第三
人心欲求好。
先當問自家
生死輪回
不過一場夢。
若不醒。
十分酣睡
夢中入夢
何時了局
你若厭惡
回。
一念才空。
輪回巳破矣。
雖然
說之甚易。
證入則難
輪回輪回之根。
其根不拔
無可下手
勉強
手。
不中用
究竟是空忙。
故當消息之矣。
「從迷而入悟
 一念真關
 虎鬥龍爭
 方知變化閒」
消其習氣
息其妄想
何謂習氣
此乃自然而然
逢時
觸境
不期發而自發
如病瘧人。
不見其病。
而病常
在。
一日
寒熱森然矣。
何謂妄想
此乃起心動念
自家不肯自家
一念才起。
千思萬慮
引發不休
如林
入中不出
內計眼耳鼻舌身意
外逐色聲香
味觸法。
鼓起一輪
高低任轉。
欲進欲退。
不能中途
自止。
法相上勘不破。
到處總是憧憧往來
故宜消之
息之矣。
如水枯。
息如火滅
水火不爭
一心常定。
自出輪回矣。
「菴門終日不曾
 塔上銅鈴送響來
 勸爾不如閑暇
 寒冰熱火最堪哀
 一邯鄲自醒
 夢中靈處豈常靈
 秋風葉落蕭條
 狂醉心思暫停
 下水船來勢更狂
 忽然風逆商量
 世間多少乘除
 逼極能飛計更良
 打落重重障礙
 自然體清
 可憐塵海茫茫
 障裏還生別障」
圈子不出
大大的一跳就出了。
他又另起一箇
子。
趁你手脚不穩時。
再來圈你。
決決的一跳。
過永不入
他也不你何。
只怕你所跳出之處。
但出
小圈。
不出大圈。
則消者不消
水方長。
息者不息
火方大。
輪回不曾損動一毫也。
有人嚇你。
圈子
外更有圈子
有人騙你。
圈子本無圈子
人說的
話。
究竟不能脫你的苦。
不出圈子
 顛倒夢魂
 誤聽旁人
 依然入網羅」
明明白白地。
解脫現前
你尚徘徊
不肯自信
何能妄
他人
代你喫這箇苦。
要自巳喫也。
既知是病。
便醫之。
何能養虎貽患
本來水月鏡中
 又說光明透幾層
 認影原來不是
 炎炎夏日自無冰
 夢中一物不堪
 醒後追思也太愚
 你是聰明伶俐
 而今自學糊塗
 不欺自巳即心安
 何處行人更有關
 匹馬單刀多事
 不如長作臥龍
 苦苦還生苦苦
 便得鬆鬆
 忽然心事玲瓏
 仍舊天衣無縫
從今以後
不用空中更著一條釘。
空中著釘。
必然
墮落
自知其苦。
即便捨之。
用心求離。
名為得法
火宅不可
 沈溺亦堪衰
 翛然得路
 本不用安排
*淨土因緣品第
云何得路
在心中。
脫苦往生
非無方便
自性
本能照見萬法
無邊依正。
頭緒分明
為身心。
世界
身心世界
總是一光
於此光中。
念佛往生
無上方便
處處幢幢入定
 層層樓閣含光
 人心到此全無垢
 盡是如來解脫
 八功德水金沙
 七寶池九品
 禽鳥勸人勤念佛
 六時天樂喧譁
阿彌陀佛
左有觀音
右有勢至
黃金為地
百寶莊嚴
無有女人
無有魔外。
無有地獄餓鬼畜生
無有修羅
但是人天兩道
一統佛化而巳。
「我佛金身照耀
 十方世界現光中
 分明土融成片
 不染凡塵一點
 四十八條成佛
 無邊功德羣生
 同歸極樂離諸苦
 妙向無生現有生」
四十八願內。
一願云。
若有眾生
至心稱念我之名
號。
乃至十念
生我國。
若不生者。
不作佛。
可見
信心精進
定得往生也。
「此是橫超三界
 直從東土西方
 頓融三輩歸安
 自有蓮花運運香」
經云。
不可以善根福德因緣
得生彼國。
可見一切
功德
均屬微細
唯有念佛功德
光明無量
不可
議也。
阿彌陀佛四字
一稱其名。
八十億劫
重罪
伹在至誠
功德即勝。
佛所說
真實不虗
良方
此為最捷。
「不誦經文不坐禪
 也無佛法與君傳
 只將一句彌陀
 用作西方淨土
 念佛人皆有宿緣
 從今更不落人天
 勤勤引得光發
 九品蓮花現前
仁者
十方各有佛土
而獨勸往西方者。
何也。
蓋西
方極樂。
眾生願往之好地方
阿彌陀佛
眾生
見之慈父母。
一生其國。
智慧即圓。
神通即發。
分身
世。
與佛同遊
一切眾生
菩提彼岸
有無量之樂。
故名極樂也。
極樂彌陀大哉
 清涼世界寶蓮
 化禽晝夜音聲
 喚得人人心地開」
本性真光。
是即念之佛。
體也。
精進往生
是即佛之念。
用也。
當知無為是有為之體。
故是念中之佛也。
有為
無為之用。
故是佛上之念也。
因體立用。
念力森森
攝用歸體。
佛心寂寂
行人體用兩得
方不孤負
合道
神超三界
 心現一聲
 體用分明
 無邊念力雄」
不必多說。
總而言之
念佛往生因緣
往生
脫苦真境界。
無此念佛因緣
何得往生脫苦。
一切
生。
生也苦。
老也苦。
病也苦。
死也苦。
凡是苦境
無一不
苦。
愛別離苦
怨憎會苦
不得苦。
有如種種之苦。
可不念佛離之乎。
娑婆
 娑婆
 娑婆之苦誰能數
 無窮升降風輪
 插脚難憑失所
 出沒閻浮不可
 頭顱改變今古
 何不及早彌陀
 免此娑婆苦」
仁者
細細思量
苦難盡述
既知娑婆之苦。
當求彌
淨土之樂。
西方
 西方
 西方樂全無作
 自然起念佛心
 風吹樹網天樂
 辟支聲聞一乘
 人天善道三惡
 何不及早彌陀
 領取西方樂」
經說
念佛一法
緊要法門
利益甚多
約有十
種。
生前死後。
大利益。
*一者
晝夜常得諸天大力神將。
并諸眷屬
隱形守護
*二者。
得二十五諸大菩薩
觀世音等。
一切菩薩
常隨守護
*三者。
常為諸佛晝夜護念
阿彌陀佛
放光明。
攝受此人。
*四者。
一切惡鬼
夜叉羅剎
皆不能害
一切毒蛇毒龍
皆不能害
*五者。
一切火難水難
冤賊刀箭
牢獄杻械
橫死枉死
悉皆不受
*六者
先所作罪。
悉皆消滅
所殺冤命。
彼蒙解脫
無執對。
*七者
夜夢正直
或復夢見阿彌陀佛勝妙色身
*八者
常歡喜
顏色光澤
氣力充勝。
所作吉利
*九者。
常為一切世間人民恭敬
供養禮拜
猶如敬佛。
*十者。
命終之時。
心無怖畏
正念現前
得見阿彌陀佛及諸聖眾。
手持金臺
接引往生西方淨土
未來際。
受勝妙樂
堪嘆世人
名聞利養
一世用心
不顧生死大事
便做
掀天動地
霎時過去
還如水上浮漚
奉勸大眾
蹉跎也。
吾今宣說蓮池大師偈語
汝等一心聽之。
一心不亂
 隨其大小
 九品往生
 故知世人
 無有一人
 不堪念佛
 若人富貴
 受用現成
 正好念佛
 若人貧窮
 家小累少
 正好念佛
 若人有子
 宗祀得託
 正好念佛
 若人無子
 孤身自由
 正好念佛
 若人子孝
 安受供養
 正好念佛
 若人子逆
 免生恩愛
 正好念佛
 若人無病
 趁身康健
 正好念佛
 若人有病
 切近無常
 正好念佛
 若人年老
 光景無多
 正好念佛
 若人年少
 精神清利
 正好念佛
 若人處閒
 心無事
 正好念佛
 若人處忙
 忙處偷閒
 正好念佛
 若人出家
 逍遙物外
 正好念佛
 若人在家
 知是火宅
 正好念佛
 若人聰明
 通曉淨土
 正好念佛
 若人愚魯
 別無所
 正好念佛
 若人持律
 律是佛制
 正好念佛
 若人看經
 經是佛說
 正好念佛
 若人參禪
 禪是佛心
 正好念佛
 若人悟道
 悟須佛證
 正好念佛
普勸諸人
火急念佛
九品往生
花開見佛。
見佛聞法。
究竟成佛
始知自心。
本來是佛。
祖師明明
 汝等細細
 歸家二路
 一佛鎮常靈」
念佛人。
極樂為家。
解脫無邊境界
天上人間
莫比
其樂。
以念為因
以佛為緣。
念佛為因
以往生為緣。
因緣相契
淨土成焉。
如以艾取火
中用水精
火自
曰中而來降。
艾即眾生也。
日即佛也。
水精即念也。
生艾上。
即是彌陀接引之相。
「本心不動
 方便十分
 妙有因緣
 花開五色蓮」
*精進無虧第五
大眾
既知西方極樂
娑婆極苦
自當及早
出離火宅
依法花經說。
娑婆界。
猶如火宅
不可久居
幼子
遊。
不知迴避
長者有智。
乃以羊車鹿車牛車
引之令
出。
汝今速出。
我當與汝如是三車
子既出巳。
向父
車。
長者乃以無量莊嚴
造大白牛車
令此諸子
平等
受用
三車上中下根
白牛車
入佛一乘
更無同
異也。
下根自度
羅漢之類。
中根一半度人。
一半度巳。
出無佛世。
名為獨覺
出有佛世。
名為緣覺
上根度盡
眾生為量。
菩薩一類
會之歸一
入佛知見
更無三等
之別。
阿彌陀佛
大圓鏡智
但一寂光
無有二土
也。
然開一為三。
亦用方便
更不執一乘之同。
彌陀
淨土
一種蓮花
現作九品也。
寂光一乘
不離三乘
三乘往生
不離一乘
不離一乘
故純用念佛一法
三乘
故佛現九品蓮花
即是三。
即是一。
入佛
知見
更無餘事。
念佛人。
必須精進
佛境界。
常空
其心。
不令有著。
念起即佛。
他事不留
應緣而巳。
此一
佛名。
不念到家
終不歇手
一心四字
四字一心
不開
之無迹。
不是合。
本非二也。
亦復非一
非不一。
如是念佛
如是一心
是真精進
精進成就
 切勿麤心
 一心退轉
 花開寶月臨」
七日中用心。
勇猛精進也。
早晚功課回向發願
心。
恒常精進也。
若花嚴法界。
頓悟圓融
頓即圓。
生非佛。
十界而為一。
三身而同空。
一句彌陀
無餘事。
縱橫情量
破盡無餘。
則最勝矣。
古人云。
無邊剎海涵空
 海空便蓮花
 蓮宮遍遍空海
 空海獨露彌陀容」
法界無礙圓融
無邊精進也。
無邊精進者。
即此
現前一念之佛。
一佛之念。
非總非別。
非同非異。
非成
非壞。
亦總亦別。
亦同亦異。
亦成亦壞。
其圖云。
隨舉一法
六法皆全。
無礙圓融
思之可見(此六相
比譬
在宗
鏡錄上。
今試仿其說。
譬如人之一身
總相也。
頭腹手足
則別相也。
頭腹手足皆是身。
則同相也。
頭且不是
足且不是手。
異相也。
頭目手足
聚而為一身
成相也。
頭高而腹𢍉。
手足各分其左右
散而各住於自位。
壞相也。
壞者離也。
成者合也。
異者非也。
同者是也
別者偏也。
總者全也。
一身頭目手足以為言。
則總別同
成壞
一時而全現萬法皆然矣)又復即此現前一念之佛。
一佛
念。
即真即𢆯。
真𢆯無覓處。
其圖云。
*海(一滴之水。
百川之味)
*鏡(一尺之鏡。
千里之影)
*(眾生雖惡。
心中佛性不變
真金被燒被埋本色猶黃)
*燈(一室千燈
光非同異)
*月(初八之月。
輪帶暗明)
*瓶(水晶瓶中芥子
粒粒齊現)
*珠(天帝寶網
一珠體含千珠影
千珠各含千珠影
帶影入珠。
攝珠兼影)
*拳(擎拳竪臂觸。
目皆道。
不必目前而別求他處)
*夢(一夕魂夢
回翔百年)
*星(各住本位
面面有隣。
動而常靈。
誰主誰伴)
隨舉一𢆯。
十𢆯皆具。
亦無礙圓融
思之可見
(此十𢆯在花嚴
疏鈔中有十種名。
五教儀及長者論。
亦更標之。
今酌書於十字之後
第一海字。
同時具足相應門。
第二鏡字。
廣狹無礙自在門。
第三金字
是諸法相自在門。
第四燈字。
是一多相容同門
五月字。
秘密雙融隱
現門。
第六瓶字。
微細相容安立門。
第七珠字
光影交參涉入門。
第八拳字。
託事法生解門
第九夢字。
十世隔法異成門。
十星字。
是主伴圓融德門)無邊精進
非有分別東西
淨穢之心。
非無顯現生佛往來之事。
法法如是
心心
如是
視兩土猶微塵
一真如昨夢。
上上根種
能救
下下人
不滯中中
原非上下
無邊精進
我先讚之。
一佛彌陀法界
 琉璃影事虗空
 東方西土無礙
 發得蓮花十倍紅」
恒常精進
我亦讚之。
依真而住心常妙
 用法皆靈佛有神
 莫把光陰過了
 蓮花國轉音輪」
勇猛精進
我終讚之。
大體圓融晝夜
 一心直往有光明
 聲聲逼得蓮花
 那復輪迴不平
精進音聲入。
六根之中。
耳最虗靈
舌根運出。
耳根
運入。
非舌非耳
即出即入。
嚴云
由是意銷。
庶乎
可以銷意也。
意地清而六根淨。
故曰。
都攝六根
淨念
相繼
其聽音之法。
三種精進中。
可行之。
其事巳畢。
其時方閒。
其地不煩
其身無苦
可置一圓几。
於小室
之中。
繞而念佛
三帀繞之。
音滿一室矣。
即置此身心
聲音中而念之。
久而音中。
神光圓聚。
即置此身心
於光明中而念之。
鏡裏音聲聽更圓
 無邊蓮萼一時
 精神脈脈終始
 那復東西大千
如此用心
臨命終時。
鏡光收物影。
物影入鏡光
入非收。
自然映現
兩鏡交光處
 一火紅心
 清涼落影時
 彼此知音
*定慧相隨第六
一切清涼妙法
以戒為先。
戒者止也。
惡行善。
世間善。
出世間善。
止麤善。
妙善
善之妙也。
心常
超過一切境界
神光不動。
萬法皆閒。
名之曰定。
心常
照見一切境界
神用不測
萬法皆靈。
名之曰慧。
定中
不知有慧。
慧月常圓。
慧中不說有定。
定光常住
其中
道理
有淺有深。
交互引生一妙
 安然不作三觀
 直取光明法界
 寶用如珠走盤
大勢至菩薩
在棱嚴會上
自述圓通境界
是以
念佛心。
無生忍
念時是定。
入時是慧。
無生忍後。
攝念佛人
歸於淨土
念而入是定。
攝而歸是慧。
此是
一人定慧
念佛三昧為定。
觀其音聲得解脫為
慧。
此又兩菩薩一定慧也。
佛用兩菩薩成熟
生。
自身凝睟是定。
十方化往上善全臨是慧。
此又交
錯而為定慧也。
一佛是定
 專念是慧
 念入佛慧
 真成三昧
念佛之人。
既然修行
先要明理
若於君臣父子夫婦
朋友兄弟五倫
多諸敗德
定慧之種巳傷。
不能
淨土
蓮花韻自清
 光圓氣乃足
 娑婆鬧不清
 依舊沈諸欲」
念佛之人。
既然修行
要得路。
一味種種邪教
背佛忘親。
託說升天見鬼
此人死後。
必墮無疑
定慧
之路既差
不能往生淨土
一直歸家
 中閒無二路
 離佛求菩提
 無汝站脚處」
念佛之人。
既然修行
不可泛泛
若又念釋迦本師
藥師琉璃
又念寶髻如來
以為放生
又念毗盧
那。
以為是花嚴主佛。
頭頭不了
賬賬不清
一佛既無
感通
千佛何從救汝。
雙頭馬。
兩頭船。
定慧之功
既非。
不能往生淨土
一佛無量佛
 莫作種種
 會念彌陀
 佛佛護念
念佛之人。
既然修行
不可夾襍
又要拜懺
又要拜經。
又要持呪
又要看經。
又要苦行朝山
又要閉關入定
又要長坐不睡。
又要辟穀離人
又要集事緣。
又要
高居名相
打算既熟。
心光全昏。
才落一機
便墮生死
可知道
念佛為正。
諸行為助。
不知主客
認奴為郎。
無出頭之路。
苦哉大險。
一死一生
了局也。
定慧
力既分。
不能往生淨土
心念飛起
 無一而可成
 他端得力
 彌陀更不真」
念佛之人。
既要修行
不可太過
慈則纏縛
忍則無情
全非佛心
有何正念
使物順應
事過即空。
亦不
深入山林
昏昏死於一法
不宜雜然塵俗
擾擾
無有出期。
單入一邊
終成墮落
定慧性偏枯。
不能
往生淨土
水火相濟
 生殺用都靈
 能死不能
 斷非西方人
念佛之人。
既然修行
必先離障
凡生平。
一人不捨
一物之不忘。
一事留神
一端抱憾
到了命終
分神
神既分了
念何能圓。
念既不圓
佛何能應。
慧之用不靈
不能往生淨土
真心無量
 光中世界淨
 有障須懺悔
 便是心王印」
念佛之人。
既然修行
不可落空
若不發願
難成淨土
願既發了。
早晚熟習其願。
晨昏拜佛
頭至地必
至誠祝云。
弟子某人
一心求生極樂世界
如是願願
相接
煖氣不斷
與佛常親。
自然得手
不可神光
合。
或行或止。
使無上寶願
落空亡。
是為至要
若忘
失了。
即昏散矣。
定慧之功有虧
不能往生淨土
「純心終入脉
 恍惚即亡真
 願願交光處
 彌陀度此人」
念佛之人。
既然修行
於本參一句。
不可忽略
阿彌
陀佛四字
乃是救命金剛寶劍
若是工夫進退
不能打成一片
躭圖順習
流入死生
一念才非。
全身
悉墮。
古人用心
則不如是
喫飯睡寤。
一句都是
炯炯現前
無斷無續。
乃至喫飯睡寤時。
亦是此一句
炯炯現前
大妙矣。
或疑
睡著無夢
一句現前
否。
曰現。
何以知其現。
曰汝在何處睡。
曰我睡床上
曰。
汝早不能現前也。
著衣喫飯
皆在阿彌陀佛大光
明中
不曾咬著一粒米。
不曾挂著一條絲。
只為生死
事大
不能半路歇手
汝却見床不見佛。
哀哉
定慧
不純
不能往生淨土
「十面縱橫
 三生得力
 只消一句
 以外更何知」
念佛之人。
既是修行
便要去疑惑
一者疑人
說他未
必生淨土
空空勸人。
未足信也。
二者疑法
修行
易。
深大法門
尚難成佛
何況匇匇世上凡人
念了四
箇字。
望此大大好處
不足信也。
三者疑已。
世上人。
固不同樣
有去有不去
但我此一身
妄影既多。
功夫
又淺。
塵勞難歇。
悟境全無。
焉能指望
佛恩雖寬。
不度
下劣
我且下種
姑待來生
強說生西
不信也。
如此
三疑
自戕真種
蓮花未茂。
自起猛風
可惜哉。
定慧
運不超。
不能往生淨土
玲瓏佛境
 全現一心
 鏡裏光影
 何曾異同
念佛之人。
既要修行
破盡情量
一切儒道諸家
說。
存留作解
自礙真光。
於禪淨異同
雙雙打落
留一念。
四字才圓。
若作禪之五宗
教之三派
律之
持犯。
淨之偏圓
太作是非
分高下
一真既掩。
九品
皆空。
哀哉輪回
再受無窮之厄矣。
上上下下
隨分
之。
度人度巳。
能行即行
既不可忘。
不可執。
光智
力。
不少不多
自有往生消息也。
若見時了了
行時
昏。
說得分明
修得勉強
四字不起
六道長居
慧之心未消
不能往生淨土
「欲去即便
 欲住即便
 極樂無量
 明明一條路」
是故定慧
常於有心處習之。
常於無心得之
有心
無心
則習之純矣。
無心處能用其心。
則非死水矣。
死水不藏龍。
真際中。
圓圓不隔
方為了事
一句四箇
 送汝到西方
 若愁不得
 及早商量
*念念現前品第
果肯用心
一真自現。
彌陀淨土
豈在遠乎。
迷此別求。
哀哉永劫
皇甫士坊。
淨土十二時頌。
詞旨老實
感動人心
今誦之。
以警諸仁者
平旦寅。
常時佛課在凌晨
一刻工夫十聲號。
能超
生死沈淪
希有法。
妙難論。
往生全以信為因
信受無疑惑。
便是多生授記人。
日出卯。
朝露易晞人易老。
試將親友思量
眼前
多少荒草
修行
及早
一寸光陰無價寶
不肯彌陀
只待臨終懊惱
高辰
人世遷居擇鄰
莫向人天求福報。
壽終
難免沈淪
忉利
轉輪
暫時快樂未為真。
君念佛求西去
永作逍遙自在人。
禺中巳。
食時處處炊煙起。
自餐飽飯充飢
自巳
修持生死
子憶母。
母憶子。
到底工夫全在巳。
捨身心見願王
十萬餘程近如咫。
日南午。
佛日當空不覩
一條直路少人行。
反向
長途辛苦
談禪
揮麈
念念彌陀作主
然身未出娑婆
棲神巳在蓮花土。
日昳未。
六蛇共室真堪畏。
出沒閻浮幾遭
多生
不分涇渭
猛回頭
滌塵胃。
人命無常須不諱。
字常將挂在眉。
纔覺西方滋味
晡時申。
歎息人身轉輪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
何生度此身。
錯過
因循
幾多帶角與披鱗
慈悲救度
塵沙劫數自沈淪
日落酉。
返照餘光不長久
堪笑愚人目前
死生
大事君知否。
臭錢財。
茶酒
賺得凡夫終日走。
不暇彌陀
日月到來束手
黃昏戌。
一盞孤燈明夜室。
上床別了韈和鞋。
魂夢
冥冥黑如漆。
人身
容易失。
出輪回須念佛
邊罪一時消。
佛光皎似千輪日
人定亥。
富貴功名常在
枕上黃梁夢未醒。
癡情
猶自千載
因循
懈怠
一息不來窮劫悔。
西方願王
遙垂金臂恩如海。
夜半子。
淨穢相形彼此
不是娑婆折磨
誰肯
灰心生死
厭離
要知止。
黃金地上樂無比
煩惱為誰來。
都是西方促裝使。
鷄鳴丑。
君欲往生掣肘
煩惱場中正好修。
念佛
須教心應口
是非
無可否。
凡事隨緣何有
蓮花不陸生。
結根偏在泥中
十二時頌。
所說雖粗。
可以啟發
古人云。
諸人被十
二時辰使。
老僧使得十二時
果然十二時中。
念念
心。
處處憶佛。
不能使十二時
不為十二時辰使
矣。
念念工夫
生效驗。
不貪效驗
方是工夫
切不
可以念念現前自足
正念所結理事二種好境
界。
皆是幻果。
不可貪其味。
生一
墮落有期
外道魔王
純乎以境界為事
佛弟子
求生極樂
轉落境。
即是三寶也。
念念之功。
須於一切一切
用心
空空靈靈。
久而自應
用心非用。
方能契真
此心一真
即是念佛心性
心性現出一句佛。
真佛
不然
動靜都成境界
念佛不能達邊到底
如棒擊水
何異不擊乎。
如刀割水。
何殊不割乎。
有事
無功
是為癡人
無事有功
方為智者
雖然
無事
不妨有事
方是真無事也。
方是念佛心性也。
起心
動念而求無事
多事極矣。
虎鬥龍爭勢巳平
 江天風靜華清
 聞君欲覓還鄉
 認取涼宵念佛聲」
何以念念之功。
要從耳根起。
蓋人六根
而眼鼻身
三根太拙
功德不全
依法花經
唯耳舌意三根
最為
圓快。
是故入手從此三者起。
三之中。
意根是心之
幾。
念佛之念。
依他而現。
既現於意。
乃運舌而出聲
二根
勞久則倦。
無有入路。
仍有退機。
必用耳以聽
之。
耳主神明出入
一注之。
意根空靈宛轉
不落
動靜
舌根任他高低運用
不拘束他。
微風吹動。
念佛自然
天樂鳴空。
雲中雁語
風鈴在塔。
鼓角
更。
不責之鳴。
而任其自鳴
可以得其大意矣。
意既得。
再細研之
靜觀煩惱瓔珞
 多用音聲管絃
 何處天涯擾擾
 半空明月巳將圓」
細之又細。
不知之。
仁者
自知
勿著痕跡
「勸君休辨淺和深
 離念須臾好音
 十面風聲入化
 定中消息比眠琴」
雖然
未足以盡其妙也。
絃外音聲聽更清
 本來塵世無生
 雁鴻落江波上
 非有非無不成
又有觀想念佛一門
有生滅中。
一轉而入無生
性。
蓋此有生滅。
全依不生滅者起。
一轉回頭也。
其中二法最要。
一者
直觀丈六彌陀
池水上。
二者。
專想彌陀眉間白毫也。
白毫八稜
中空色白
右旋
轉。
散作無邊光。
徧攝羣生
歸於淨土
白毫觀成
路最捷。
注想兩眉中間
久之自然顯現
觀想所引
之境。
從心性中來。
故作觀持名。
皆得稱為念佛矣。
若強役妄心
揑成幻相
邪觀既發。
魔境乃生。
可救
也。
一佛當令
 千魔退聽
 何以能之
 此心不病」
所以十六觀經云。
諸佛如來
法界身。
一切眾生
心想中。
汝等心想佛時。
此身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
好。
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作佛乃言體上之用。
是佛乃
言用上之體。
一切佛法
本來現成
借觀而現。
現於自
心。
造作而後有也。
無作之作
 作而不作
 無是無非
 佛佛靈機
不明法界之全。
休談觀想
未悟棱嚴之旨。
學禪那。
修行美名
不可貪。
修行好相
必不可取
不牽名相
便是知音
「音光涵一際
 苦海奔騰
 念念彌陀
 空靈鏡裏燈」
*往生入位品第八
時候巳到。
自巳須知
錯過機關
千生難遇。
既然時時
回向西方
步步求生淨土
佛心感動
小示光儀
偶生
一念之粗。
即障無邊之妙。
如此之病。
病者不知
世無
醫人
能醫此病。
當於一切用心
妙遇真宗
平常
待。
無事矣。
無事現前無障
空空任現。
運運常靈。
時至往生
更無疑惑
病是何事
而汝憂之。
當早捨身
心。
專一待死。
死即往生
非待非不待。
乃為好手
眾生謀生
 死時不會
 顛倒現前
 難入蓮花裏」
一切淨土諸書
所有回向之文。
只有蓮池四百字一
篇。
才為圓密
稽首西方安樂國
 接引眾生大導師
 我今發願往生
 唯願慈悲攝受
弟子普為四恩三有
法界眾生
求於諸佛一乘
菩提道故
專心持念
阿彌陀佛
萬德洪名
期生
淨土
又以業重福輕。
障深慧淺。
染心易熾。
淨德
成。
今於佛前。
翹勤五體
披瀝一心
投誠懺悔
我及
眾生
曠劫以來
本淨心。
貪瞋癡
染穢三業
無邊
所作罪垢
無量無邊
所結冤業
願悉消滅
於今日。
立深誓願
遠離惡法
誓不更造
勤修
道。
不退隋。
誓成正覺
誓度眾生
阿彌陀佛
以慈
悲願力。
當證知我
哀愍我。
加被我。
禪觀
中。
夢寐之際。
得見阿彌陀佛
金色之身。
得歷阿彌
陀佛。
寶嚴之土。
得蒙阿彌陀佛
甘露灌頂
光明
身。
手摩我頭。
衣覆我體。
使我宿障自除
善根增長
疾空煩惱
頓破無明
圓覺妙心。
廓然開悟
寂光
境。
常得現前
至於臨欲命終
預知時至
身無一切
病苦厄難
心無一切貪戀迷惑
諸根悅豫
正念
捨報安詳
入禪定。
阿彌陀佛
觀音勢至
聖賢眾。
放光接引
垂手提𢹂。
樓閣幢幡
異香天樂
西方聖境
昭示目前
諸眾生。
見者聞者。
歡喜
歎。
菩提心。
我於爾時
金剛臺
隨從佛後。
如彈
指頃。
極樂國
七寶池內。
蓮花中。
花開見佛。
菩薩
妙法音。
無生忍
須臾間。
承事諸佛
親蒙授記
授記巳。
三身四智
五眼六通
無量
陀羅尼門
一切功德
皆悉成就
然後不違安養
回入娑婆
分身無數
十方剎。
不可思議自在
神力
種種方便
度脫眾生
離染。
還得淨心
生西方。
不退地。
如此大願
世界無盡
眾生無盡
業及煩惱
一切無盡
我願無盡
願今禮佛發願
功德
回施有情
四恩總報。
三有齊資。
法界眾生
同圓種智
他之文句
悉包全部花嚴。
不誤眾生
可以遵奉
日日
功課
體會之。
得此靈熏。
運運成就
作家手筆尋常
 演出蓮花自在
 莫道修行規矩
 依他所說便清涼
但要字字句懂得
層層折折想到
真心全量
探喉
而出。
一徧願文。
可抵十年修。
不用心者。
於此願文。
昏忽過。
空受菩薩戒
枉作修行人。
生死現前
隨風
倒。
「捨報也大難
 疾走無好步
 所作不圓成
 又入中有去」
(中有者。
巳死而未入六道之身)。
既落中有
豈得往生
十个九人
往往如此
哀哉大險。
切勿蹈之。
凌空一步安詳
 心現蓮花便吉祥
 莫道其中九品
 本來舉念即西方
到此工夫
禪定中捨身。
起即是生西方。
西方起故
東方不起
所謂東方入定西方起。
死生也。
伹入
定與出定
即此一念
光陰太峻快耳
寶地經行空外
 玉樓宴坐中身
 紛紛幻果齊消落
 唯有清涼寶願輪」
平時發願之因。
此時成果
非著意。
不著意
雙涵
並照。
不動步而到。
佛亦來迎。
我亦往生
翛然間暇。
上品
從心念佛
 欣羨悉皆
 功夫任運
 法法皆清涼
若論依法
法亦多般
若論從心
心只一个
棱伽云。
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菩薩往生境界也。
眾生
擾。
根器各殊。
九品既分。
一言難盡
上品上生者
 圓具三種
 誠心深心
 回向發願
 佛身來接引
 彈指往生
 坐於金剛臺
 凝然而入位」
上品中生
 求佛妙
 於第一義
 心不驚動
 紫金臺上
 經宿花開
 不退菩提
 飛行自在
上品下生
 發無上心
 五百佛身
 一齊授手
 經一晝
 金蓮花
 七日之中
 見佛聞法」
中品上生
 戒善無
 佛及羅漢
 光明照之
 花中往生
 證第四果
中品中生
 戒持一晝
 七寶而為花
 蒙佛來接引
中品下生
 一生慈孝
 聞淨土門
 死而即往
 觀音勢至
 為轉法輪
下品上生
 多造惡業
 聞經名字
 及淨土
 化佛來迎
 罪滅往生
 獨有觀音
 先為說法
下品中生
 先犯戒相
 地獄巳現
 忽然回心
 風吹天花
 化佛來引」
下品下生
 十惡五逆
 命終遇救
 十分心真
 花如日
 飛空來接
 應念而往
 精進乃超」
蓮花雖有九品
升降從一心。
莫滯其機。
居然得路
雲開月現。
春至花香
悉入真宗
齊成妙遇。
一句收入
 泠泠念佛
 奇哉真境界
 即此眾生心」
*身土圓融品第
身心世界
四種一光無量而巳。
中身心安
中世界淨。
如水鏡照物。
一切皆現。
浺瀜無有
也。
佛觀一切眾生身心世界
但是一道清虗
眾生
佛。
當以佛之心為心。
也要將身世界
看得一道
虗。
方能入佛知見
兩鏡中絕點塵
 佛身還以佛為鄰
 心心交映終始
 剎海圓融一真
佛以法為身
第一身。
念此佛者。
寂光淨土
從法
身上現出修行而成報身
第二身。
念此佛者。
生實
莊嚴淨土
報身受用上。
開出受用身。
是第
二身影子
亦名應身
念此佛者。
方便有餘淨土
報身上。
現出大小種種化身
第三身。
念此佛者。
凡聖同居淨土
此乃竪說。
須不見相而橫竪渾融
為真真念也。
層層高下
 獨出森羅
 一線穿成處
 千珠不較多」
如此乃是淨土中分淨土
土異身異。
必待融而後
融也。
若知四土一心
一心四土。
土融矣。
然融淨而
不融穢。
真融也。
四身一體
一體四身。
乃身矣。
極聖而不融一切聖凡。
真融也。
至於觸境
聖凡無二
花嚴三昧之身土。
消息可商。
此種境界
佛也。
「身身互映全無作
 剎剎玲瓏不見
 一切之無可見
 不妨法法普成門」
一切聖身。
四聖如一
一切凡聖
九品如一
一切十方
凡聖
皆現目前
自觀巳身與十方身。
彼此此。
即彼
即此
非彼非此。
土與土融
亦復如是
此種境界
即佛
也。
花藏世界所有
 一一塵中法界
 身界二塵皆如是
 圓成一境清涼
一切一切莫不融。
一切一土莫不融。
一身
切土莫不融。
一身一土
莫不皆融。
此中境界
即佛也。
「情與無情佛道
 況乎生佛圓融
 智光不動無終始
 十面回環主公
一切中身
不礙剎。
一切剎中剎。
不礙身。
一切剎中
身。
不礙身剎。
一切身中剎。
不礙剎身。
此中境界
即佛
也。
交參涉入通塞
 海印重重發光
 那有語言文字
 逢時且作法中王」
一無礙。
一切無礙
放出現千千。
一切無礙
一無礙。
來無一一。
此中境界
即佛也。
表裏玲瓏有無
 十分情量破無餘
 生平艶羨陶朱
 那識衣珠自足娛」
無礙無礙全無礙。
無礙與有礙全無礙。
有礙與無
礙全無礙。
有礙與有礙全無礙。
一个全無礙。
而不
廢有。
無。
亦有無。
非有無。
四句
此中境界
即佛也。
一毫不動常如此
 萬變紛紜若何
 靜臥巳消無量劫
 更無情緒多羅
埽礙者亦應埽無礙
無礙者還同立礙。
埽立一時
光明具足
琴無絃
妙音常發。
水中鹽味
 分際親嘗
 有人識取
 雲外天香
仁者
我今不惜眉毛拖地
為汝指示
中人之質。
勤看彌陀疏鈔及棱嚴經
兼及棱伽法花金剛圓覺
維摩等。
一乘佛境界之根本立
淨土巳圓頓現
前矣。
從稜嚴之有規矩
入花嚴之神明規矩
如風
無礙
如月出雲。
鏡寫燈。
如珠映網。
層層密密
不漏
一絲
不挂一絲
神遊法界
任運念佛
自然踏得著
一步
圓融一念
 分明四字
 消息玲瓏
 何為空自屈」
**No.1193-B
駐雲十首(戒十惡也)
雞園修士一程妙現
漫說牢牲籃蛤猶關坡老痛癢同吾性七箸皆生
命(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如來歡喜)供養羶腥喉嚨逕寸縱不持齋食肉三淨
(不見殺。
不聞殺不為自巳殺)勸君殺業因緣總戒清。
竊玉摸金我輩原無者樣心李下休整馬待錢方
飲(合目冥心子細聽)但取色和聲塵根不淨宿債須償豈肯分寸
 勸君盜業因緣總戒清。
未斷情根輪轉三途不出塵魔眷隱形戒體非乾
淨(一切眾生皆住法性三昧切莫因慧而傷定)何況邪婬更當猛省忍此須臾血氣登時
 勸君婬業因緣總戒清。
隨口縱橫字字都非肝肺說鬼憑誰證有虎驚人
一語不天千言難信誑習交欺千古通病(有慨乎其言之)
 勸君妄語因緣總戒清。
覆雨翻雲播弄人間不成骨肉還滋釁道路都含
試問心情揣摩難準(求則得之)拔舌泥犁(地獄也)恐有斯
人分勸君兩舌因緣總戒清。
無愛無憎耳畔何來此惡聲盛怒瑕釁穢語施閨
張口殺機言言太忍不見山膏善罵無人性
(山膏獸名善罵出苦山見山海經)勸君惡口因緣總戒清。
(思也。
風也。
氣也。
幻也
夢也。
決定也。
巧毒也。
因便也。
恍惚也。
因循也。
庸愚隨順也又曰。
說到使君自有婦。
羅敷
自有夫。
與花嚴離垢之旨。
同一森嚴矣。
說到生靈赤子
使人恭敬慈悲之意。
油然而生又曰。
孟子言嫂
溺援之以手而巳。
今增滿其意。
乃曰生靈赤子
恭敬好相扶。
嗚呼
由是意銷。
威光特違矣)。
右婬。
言必由衷本分重輕入脈無淆移宮換羽逞奸
青蠅白黑雙管難描惡報身形何定有無
多舌滔滔都因反覆業難消誤人成熟路(何必)衡量失心
標(多舌者增之報。
無舌者滅之報。
法界增減
而欲增減焉。
故自受之矣)。
兩舌
善氣容成脉理一言能鎮河山蓮修芬馥吐三三
妙音解脫何處粗頑(是極)抵突剛強兼毒穢性情
如隔千關無端赤舌更何堪音聲難入聽消息(婉而多諷)請君
參(化曰。
口出蓮香
尚非究竟
幾人參透
口過免矣夫)。
惡口
一理分明境界本來表裏相當光明心事無妨
從心妄語威德損心王(可知道)縱使三緘口過心風
動聲揚靈啟告諸方精神恍惚(仔細)無盡意言
殃(淨曰。
念動則有風。
風起有聲又曰。
念必有境。
境皆成文。
故是詞句矣又曰。
意動則有言現於
心。
雖未沖喉而出。
早得謂之意言
普賢機。
善用心聞
一切眾生心中念。
中語)。
妄言
曲折玲瓏心太巧風情旖旎含羞傳神最近粉骷髏
空言實境世世女為儔花果紛紛生後沈酣
豔妒嬌愁可憐一落便千秋聰明偏帶綺(誤事多矣)禪話尚風
流(慧曰。
不是風流不是禪。
請君下語又曰。
潘荀一輩
久墮女身
擲果移花
多成罪案
故有報也又
曰。
此世受報。
花報
泥犁受報為果報
一世為生報。
多生為後報也)。
綺語
不淨居心難獨脫自然神墮天涯只知可愛便依他
到頭不住空自歸家客路千岐多刃蜜豈徒
辛苦交加圓中無限尖叉爛泥防有剌(且欵欵)莫更醉流
霞(潤曰。
我真欲去。
心知樂之無多也)。
右貪。
風火無端爭欲發飛傷功德叢林從容道韻知音
眾生皆劇苦何不沈吟(平心之論)消落心兵成慧用不煩
鑄氣為金休因失意便昏沈勸君觀法界(恢之彌廣)何古復何
今(真曰師心幸為無量也)。
右瞋。
從古修行誤事更無一法當胸(是極)瞥生知見轉盲聾
天然消息在自塞妄求通(可憐可恨)外道邪魔根緒幻(天下)本來
識鏡同空(本無庸人自擾之)天堂地獄重重(花嚴妙悟何處根塵)十方微動處猛聽一聲
鐘(密曰弟子慚愧)。
右癡。
**No.1193-C
臨江仙(破十惡也)
玉尺禪仙作
放逸居心曾不番番戕賊生靈凡軀慧命一時
無(從心起而身口肯之故十惡具矣)心身與口有意愛和嗔(細析精研)豈必自家故誤積冤
多在因循破除性相乃能拼無邊生死累劫墮何
能(愛則貪。
食肉寢皮而殺之。
或因愛彼而殺此積冤多在因循
陽宦陰官
聞此皆當猛醒
非徒血食
一端也修曰。
破除一任破除
還是拙破好巧破好。
盡情破好。
不盡情破好。
定當看)。
右殺
隨分光陰安命了何煩著意求多乘除損益鏡中過(一笑)
私心積聚對物消磨高下爭名與利暗明
強弱殊科丘山芥子報無訛(空了故苦不空故苦)水流花落盡罰重慘如
何(贊曰。
更有一種人於修行二字上偷心反覆不盡)。
右盜。
慚愧從來聖德身形愛欲原(請君仔細看)粗念生心境即糢糊
菩提煩惱顛倒葫蘆(恥)別具風流成罪相(怪哉)鈎深
況及無辜使君終莫念羅敷(請看定盤星)生靈赤子(善哉)恭敬好相
扶(這一鉤可拍靈曰。
粗字下得一曰
顛倒葫蘆
寫盡交爭之致。
嗚呼
菩提煩惱
一耶。
二耶通
曰。
別具二字
銜得十方世界
天條
王法
陰刑護曰。
別則各異。
具則皆同又曰。
別別繫縛
別別解脫
婬之途
正復無涯也。
或以男誤女。
或以女誤男。
或以男誤男。
或以女誤女。
或以非男之人誤女。
五種婬是可指著。
精神遞互
交雜離奇
則有不可思議者。
要言之。
一念之疎。
顛倒無邊也俊曰。
風流罪相。
入佛鏡中
覽無餘又曰。
鉤深二字
盡心肝。
鉤有多種。
聲也。
色也。
明也。
暗也。
態也。
情也。
勢也。
財也。
獨也。
眾也。
身也。
口也
文也。
影也。
影也。
畫也。
香也。
衣也。
言也。
笑也。
故事也。
小說也。
新聞也。
戲齣也。
眼也。
手也。
神也)膩旨妍
音舌底波瀾老成直與俳優等易動纖兒聽(威光何在)下
筆盡婬聲未刪衛鄭描寫風流最是才人病勸君綺
因緣總戒清。
日夜經營為此區區血肉身氣與金銀競力為妻拏
尋丈數先盈還爭尺寸谿壑難填(貪因可好而生)何者心纔稱
 勸君貪業因緣總戒清(心無盡則好亦無盡)。
怒氣填膺匣裏龍泉似欲鳴一念天和六道修羅
煩惱本無城莫迷心人我雙忘萬事灰冷
 勸君嗔業因緣總戒清。
一味無明便作凡夫(三惑皆從無明起)了一生根器休嫌鈍(因果微妙)因果先當
信(真信是誰)智慧天成何修何證心鏡孤懸不蓄纖毫
 勸君癡業因緣總戒清。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