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劝修净土诗¶
劝修净土诗¶ 第 249c 页

省庵法师语录卷下
净业学人 彭际清 重订

* 劝修净土诗

实贤谫劣庸僧。褊卑陋器。本无大力。仰承前辈宗
风。时有好怀。独结西方净愿。虽躬行不逮。原无实
得于自心。而兼济未忘。乃有愚衷于此世。原夫净
土一门。理极顿圆。事诚简易。在因强而得果疾。用
力少而成功多。浅之则夫妇与知。深之则圣贤莫
测。三根普被。万类均收。捞漉苦海之鱼。信为巨网。
挽回末法之證。的是奇方。离斯捷径。出生死以奚
从。舍此法门。脱轮回而何日。但今时泛念者多。深
劝修净土诗¶ 第 250a 页 X62-0250.png
信者少。或有诃为著相。贬作小乘。并由不读教文。
祇是任凭胸臆。岂知中天调御。开金色口以丁宁。
十方如来。出广长舌而赞叹。文殊普贤。尚有求生
之偈。马鸣龙树。亦有愿往之文。至于智者永明之
辈。中峰天如之流。并是教祖禅宗。莫不垂文著论。
阐明至理。深劝后人。奈何末代凡夫。钝根浅识。乃
欲远胜古人。置之弗屑邪。实贤因此感慨。尝欲发
挥论议。解释疑情。于乙未秋。著诗三十首。一时草
草付工刊版。惜乎理未周圆。事多疏漏。每欲从事
添削。不遑下手。戊戌夏。依绍昙老人于隆兴精舍。
学律安居。听经坐腊。自恣既竟。同学摄兄踊跃赞
叹。怂恿卒业。由是芟其繁芿。补其阙略。理随事广。
语逐文多。不觉信笔任心。盈编成册。于中铺陈依
正。描写庄严。广破群疑。深彰一理。指示工夫以知
操守。分张品类以劝从行。于是总陈三教。别派众
流。所谓仕隐工商。渔樵耕读。乃至苦乐閒忙之辈。
生老病死之人。莫之皆导以念佛。示其往生。凡一
日二六时中。每年十二月内。无时非念佛之时。无
月不思归之月。所以一其念。专其志也。夫信是道
原。故首标依正以起信。疑为信障。故次释人情以
破疑。疑障既除。信心堪发。信心既发。正行斯遵。故
授之以工夫途路。非徒自善。尤宜利他。语贵随机。
事须逗巧。故分之以品第人论。然有行无愿。终不
往生。有念无观。亦难见佛。故受之以恒时运想。频
劝修净土诗¶ 第 250b 页 X62-0250.png
月致怀。末则总叹娑婆之苦。同归净土之乐。伸明
信愿。结劝往生。盖净土法门。不出信行愿三。故为
次第如此。诗成。新旧共得一百八首。虽非法海之
全珠。亦是义山之片石。文诚粗疏。语颇切实。伏乞
观者知我苦心。鉴兹不逮。略其词而察其意。行其
事以践其途。庶几同脱苦论。尽超乐土。幸勿因人
废言。徇名弃实。是所至望。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都融妄念归真
念。总摄诸根在一根。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
乾坤。如来金口无虚语。历历明文尚具存。

一入西方境自融。双眸顿觉医销镕。无边刹土光中
现。遍界真身象外逢。华衬玉栏红隐隐。树含金殿碧
重重。色空泯合浑无寄。镜像分明绝点踪。

境胜由来道易修。多生习气一朝休。盘中甘露珠圆
转。树上摩尼水倒流。碧玉莲台承足稳。真金华瓣衬
身柔。三车巳息驰求念。露地安然坐白牛。

琉璃地上绝尘埃。晏坐经行亦快哉。锦绣织成行树
叶。丹青画出众楼台。漫空华雨诸天下。遍界香云大
士来。何处忽生新佛子。芙蓉又见一枝开。

土净能令心自空。无边妙色现其中。千灯五照身光
映。十镜交辉佛土融。珠网重重悬宝树。天童历历在
华宫。龟龄鹤算浑閒事。直得虚空寿量同。

称性庄严非外得。天然果报自无穷。一尘遍入诸尘
里。万法全收一法中。华映玉池人倒影。身游佛国地
劝修净土诗¶ 第 250c 页 X62-0250.png
俱空。色心依正原无碍。但得情忘境自融。

琼枝瑶草色长新。别有乾坤世外春。红藕华藏金砌
鸭。绿珠帘映玉楼人。尘沙莫计声闻辈。海水难量大
士伦。博地亦能容入会。何时得与圣贤亲。

寂静身心自偶谐。寻常历览兴无涯。金幢倒映琉璃
地。玉砌平铺玛瑙阶。自有好华堪供佛。更无尘事可
干怀。何时得遂平生志。坐对鸳鸯水上排。

我佛慈悲相好身。随机应现不同伦。尽虚空界元同
体。极一微尘总是真。叠叠髻螺山顶绿。弯弯眉相月
钩新。七重树下金莲上。处处追陪二大人。

相好凡夫皆具足。六通无碍异常伦。直将果用为吾
用。不改凡身作佛身。(净土一生成佛。更无中阴入胎之事。唯除愿力欲往他方世界
度众生者)周顾十方同指掌。遍游诸国似比邻。回观此土
修行者。龌龊生涯太苦人。

彼方殊胜事无穷。依正由来总不同。刬尽青山铺碧
玉。收乾沧海出虚空。法音自演风柯里。妙义频宣水
鸟中。诸佛众生同一体。互相周遍尽圆融。

净土因何独指西。要令心念有归栖。一门入后门门
入。初步迷时步步迷。直就下凡阶上圣。不离烦恼證
菩提。莲华胜友应相待。何日归来手共携。

如来本愿非虚诳。称我名皆到此中。(大弥陀经云。设我得佛。十方众
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莫患棘墙(三界)无客住。只
愁枷锁(贪爱)几时空。(或曰。若世间人。皆往西方。则此方谁住。故以此喻晓之)百川
归海水宁溢。万国朝王地岂穷。(或曰。若世间人皆往生。则众生甚多。彼国
劝修净土诗¶ 第 251a 页 X62-0251.png
如何容受。故以此释之)易往无人真可惜。不知何事恋樊笼。

人传天竺是西方。(世传。西方去此十万八千里。是错认五天竺国。为西方也)天竺
支那在足傍。(天竺人呼东土为支那。天竺支那同在南瞻部洲。足迹可到)莫向泥
涂分净秽。(同居五浊。宁分净秽)休从火宅辨炎凉(同居三界。奚别苦乐)
千世界非吾土。(四大部洲。须弥山。六欲天。各满一千。名小千世界。千个小千世界。名中千
世界。千个中千世界。名大千世界。总此三千大千世界。名为娑婆世界。皆释迦牟尼一佛所化之境也)
万亿乾坤是故乡。(极乐去此十万亿三千大千世界)去去莫愁途路
远。不劳弹指见空王。(天台云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即是生净土时)

莫说西方为譬喻。(有人云。西方是譬喻之说。乃诱引凡愚为善。非实事也)须知
名与实相应。譬甜似蜜非无蜜。喻冷如冰却有冰。槐
国阿谁招客去。蜃楼何处劝人登。如来大圣成虚妄。
谤法愆尤忏未曾。

人言肃杀是西方。死后身空堕渺茫。(有人云。西方是肃杀之气。人死
归空。生气殄灭。即是西方。岂真有西方可生乎)身毒应无生博望。(身毒即天竺国。汉博
望侯张骞。曾至其地)岐山那有活文王。(岐山在西夷。文王所生之地)众诸侯
各朝天子。(问何故极乐在西。答极乐非定在西。但对东言西。譬如天子所都。名曰长安。诸侯朝
天子。四方来者不一。东方来者。则曰长安。在西西方来者。则曰长安。在东长安。定有东西乎。弥陀所都。名为极
乐。十方菩萨皆愿往生。东方生者即言极乐在西。西方生者即言极乐在东。极乐定有东西乎)四大
洲殊睹日光。(四大洲。谓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殊睹者。日月环绕须弥山。
照四大洲。东洲日没。南洲日中。西洲日出。北洲半夜。四洲人并指日出处为东。日没处为西。则南洲西方。即是
西洲之南。北洲之东。东洲之北矣。方位宁有定乎)但得往生休恐怖。应知寿
命实难量(大弥陀经云。我刹中人寿命。皆无央数劫)
都言念佛是愚夫。得作愚夫亦巳夫。龙树辩才还拙
否。(龙树菩萨造毗婆沙论。发愿往生)文殊智慧是虚无。(文殊菩萨往生偈云。愿我
劝修净土诗¶ 第 251b 页 X62-0251.png
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主人底事凭居易。(东坡诗云。乐天不是
蓬莱客。凭仗西方作主人)
公据何人问大苏。(东坡南行。唯带阿弥陀佛一轴。曰。此轼西
方公据也)寄语聪明宜念佛。阎君应不爱之乎。

六字真经堪读诵。谁言名字假非因。(有人言。名字属假。非成佛因。岂
有念假名。而成真佛)
即名显体方称妙。托境观心易入真。(六字洪名
为境。四性叵得为观)
蜾蠃祝儿终肖父。(蜾蠃衔桑虫于穴中。呼祝七日。则还肖其父。众
生念弥陀于心内。持名一世。安得不肖佛)蛣𧏙丸粪亦遗尘。劝君早发西
归愿。臭秽何容恋此身。

娑婆体外事纵横。寂灭无如安养城。苦乐双忘名极
乐。(或谓求生西方。是自贪快乐。非为了道不知。言极乐者。苦乐两忘。方名极乐。若对苦说乐。是人天之
乐。不名为极)
死生俱尽说无生。(问既说往生。即有生死。云何言无生。答谓达生体本
空。故生即无生。又接引初机。权说往生。生巳亲證。始知无生)
佛无彼此皆同体。(又问
何不念释迦。而反念弥陀。不念十方诸佛而念一佛。答念弥陀。即是念释迦。念一佛即念十方诸佛。以佛佛道
同故。顺本饰教故。心得专一故。又弥陀与此土众生。偏有因缘故)地有东西是假名。
何事劝人生彼国。只缘此土道难成。

若执往生为妄想。(或谓念佛是摄妄想一法。若求生西方。翻成妄想)岂言住
此便成真。(若言生西方。是妄想。则住著娑婆。妄想尤甚)东西不著尤非理。
(若言我今不求生彼。亦不住此。二俱不著。随意受生。此尤非理。何者。既非法身大士。又非应化圣人。欲爱未除。
业缘未断。若不生西方。定生此土。既生此土。则仍在轮回。业力所牵。三途有分。安能随意受生邪)净
秽双忘亦是尘。(只此净秽双忘一念。亦是情计。尚属法尘所摄。若真双忘。则何碍求生)
生本无生生四士。见犹离见见三身。须知真妄原同
体。迷悟由来总在人。

才劝往生言著相。尽思贪恋却迷蒙。无生毕竟有生
在。(有执断见者言。死后永灭都无生处。不知业牵识走。毕竟复入胞胎。除却念佛往生。更无有脱离处)
劝修净土诗¶ 第 251c 页 X62-0251.png
离相依然住相中。(若言死后永灭。不求往生。名不著相。是则离缘起相。生断灭相。断灭
相者。是邪见法)念与佛融方是即。(荆溪云。体不二故方名为即。近世聪明之士皆言。即
心即佛。及劝念佛。便言著相。不知念佛念心。本来一体。但执念心。不信念佛。则心佛是二。何名为即)心
将境异不知空。(即事显理。名为真空。拨事求理。名恶取空。近世聪明之士。亦知心净土净。
语以净土。便言著相。不知心外无土。土外无心。但执唯心。不信净土。则心与土。划而为二。此恶取空。非真空也)
会须心佛双忘后。日照山川处处通。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馀程是外求。但执妄心居在
内。(若言十万亿佛国之西方。是外求者。则认方寸。妄心居内。便同阿难所计七处之一)不知真
性体全收。(楞严经云。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邪)弥陀
诸佛镜中影。极乐娑婆水上沤。取舍厌欣无挂碍。自
家屋里任优游。(欣自心之净故取。厌自心之秽故舍。一取一舍。不碍唯心。何外之有)

尽说厌欣为障道。谁知净业善资成。厌离未切终难
去。欣爱非深岂易生。何处安居能徙宅。谁人无事肯
登程。铁围山外莲华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人疑念佛恐成魔。魔佛相争不较多。了境唯心无挂
碍。(但了佛从心现。外境本空。则虽魔即佛)将心取境便淆讹。(不知境自心生。取著
为有。则虽佛即魔)
国君愦愦民方扰。室主惺惺盗敢过。(一念取著
则魔得其便。妄心不起。则鬼不奈何)
须信佛心常护念。(弥陀经云。念佛之人。一切诸佛
之所护念)波旬束手更谁何。

都言处处是西方。平地高山总不妨。(古云。高山平地总西方。此是真
实到家之语。若未到家。便成戏论)入厕岂宜还塞鼻。冲泥何事尚褰
裳。(塞鼻褰裳。即是秽相未空。处处西方。岂非妄想)病来那得心无苦。梦里焉
知身在床。莫话空言违实行。好凭落日望还乡。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法华经。信解品。迦叶等四大弟
劝修净土诗¶ 第 252a 页 X62-0252.png
子白佛言。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故知净土法门。是菩萨所行。
非小乘事。盖如来在小乘教中。不说有他方佛土。唯大乘方等经中。广谈十方佛国。而谆谆唯指归西方净土
一门。故西域禀小乘教者。都不信有弥陀佛国往生之事。学大乘者。多修此法。今人反谓。净土是小乘法。大乘
所不为。岂不大颠倒耶)须知念佛还成佛。(云栖云。念佛成佛。是亲种子。故华严十地
文。地地不离念佛)
大胜为僧又作僧。(大智律师云。近见禅讲宗师。有发愿来生童真
出家者。尝试语言。汝今巳得男子出家。合求出离。何乃复求男子。再愿出家。略无胜进乎)白社远
公咸愿往。(晋慧远法师。于庐山集众念佛。刻木为莲。具十二叶。引流泉入池。每度一时。水激一
声。昼夜六时。禅诵不辍。与会诸贤。往生甚众)
华严大士亦求登。(华严行愿品。普贤菩
萨偈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国)攀龙附凤
知何限。底事吾侪不愿升。

馀教修行歧路曲。此门直入坦途平。三祇行远终难
就。十念功成便往生。(藏教修行。要经三祗百劫。方成佛道。圆教念佛。但凭十念一念。
便得往生。此则教门顿渐不同。自他功力有异。盖馀法修行。多凭自力。念佛一门。兼藉他力。他力易就。故十念
即生。自力难成。故三祇尚滞。有谓西方极乐。非一生可到。须经多世。展转修行。方得往生。此不知教门殊胜佛
力难思也)
大石载舟还不没。(那先经云。如持百枚大石。置于船上。因船力故。石不没水。
若无其船。小石亦没。大石喻重罪。船喻佛力。不没喻不墯三途。无船喻无佛力。小石喻轻罪)苍蝇
附骥始堪行。扬帆顺水因风便。何惮迢迢十万程。

休言极乐苦难生。才说难生是障门。(障门有三。一疑业力深重。二疑
福力轻微。三疑修行日浅。有此三疑。不得往生)佛力自能除业力。信根端可
拔疑根。(须信弥陀愿力深重。尚不弃五逆十恶。何况善人尚收功于十念一念。况复多念)
逃私债藏王府。(一入西方冤业不能违害)现受官刑遇圣恩。(亲蒙佛力。
冥府不得勾牵)早晚相从裹粮去。此生终不负慈尊。

莫执坛经排净土。(坛经云。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土。此
意正劝人修善。不言无净土。亦非谓西方。实有造罪之人。当以意逆志。不可以辞害意)祖机佛
劝修净土诗¶ 第 252b 页 X62-0252.png
语并圆融。因言荐理彰吾教。得意忘言显本宗。十善
齐修焉造罪。群贤共会岂还蒙。他方此土何来去。法
界明明在眼中。

念佛若言真漱口。(赵州云。念佛一声漱口三日。今人便谓。不必念佛。莫错会好)
经应不用开唇。药能医病还成病。火本温身反炙身。
(天台云。般若如大火聚。四边不可触。触则被烧。不触则温身熟食。古人一时遣著之语。今人执之。作实法会。岂
非被烧乎)佛见未生除甚么。(赵州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古人真实證到这个田地。方
开大口。今人口谈禅理。心轻实行。尚未除恶见。何况善见。尚未起三乘见。何况佛见。尚未起佛见。云何而除佛
见)凡情尚在断何因。劝君莫漫閒言语。只要今生出
苦轮。

念佛圆通摄六根。耳根谁谓独超伦。(人知楞严圆通耳根殊胜。不知
念佛即摄耳根)
音闻既是圆常体。名字元非生灭因。(问曰。经言诸行
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念性尚是生灭。况名字邪。答曰。经文为顺。此方之机。于诸门拣择一门。今初心入道。故有
抑扬之论。实则二十五圣法门。皆具圆通常义。故曰。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言无不通。则知无不圆常也。岂
名字独成生灭邪。又问。圣性虽无不通。初心八道。岂无迟速优劣。答别论虽尔。通论不然。念佛既摄耳根。则同
是一门。何分优劣。又念佛主于意根。遍摄五根。耳根唯属于耳。不兼馀根。耳根从一门深入。念佛则根根可入。
当知耳根不摄念佛。念佛能摄耳根。故此一门。三根普被)以念念名名固切。将闻
闻佛佛还亲。由来二圣皆昆仲。同作弥陀辅弼臣。

不信西方不愿生。都由执计未能清。持冰唤水须融
水。(或谓即心是佛。何须更见弥陀。今释曰。言即心是佛者。如持冰唤水。冰虽是水。结滞未融。须假太阳。
方能和解。心虽是佛。全体在迷。须假佛日方能开悟。岂可固执迷心。而不愿见佛乎)指木为楹
岂是楹。(或谓。即心净土。何以更生净土。今释曰。言即心净土者。如指木为楹。木虽可以为楹。而不
即是楹。心虽能造净土。而非即是净土。今试自问。十二时中。于一切境缘上。还起一毫杂念染污心否。若有一
毫杂念染污。即是秽相未空。云何言即心净土。如是之言。皆为自欺。故知若不往生。唯心净土。终不得显)巳
劝修净土诗¶ 第 252c 页 X62-0252.png
佛还从他佛显。正因须藉了因明。殷勤苦口缘何事。
只为娑婆是火坑。

悟后莫言休见佛。应知悟后正求生。(天如云。汝若悟心。则净土往生
万牛不能挽矣)童蒙未可离师学。稚子犹宜傍母行。哲老后
身休更蹈。(宋哲老住京师大刹。四十年不睡。坐禅精苦。坐化后。纸袄亦烧出舍利。后生大富贵
处。一生多受忧苦)青公覆辙岂堪成。(宋青草堂后身。作曾鲁公)会须亲證
无生后。回入娑婆度有情。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信根先向心田
种。行足还加愿力坚。路乏资粮终不到。(有信愿无行)马无
缰御孰能前。(有信行无愿)但将三事为符契。𢹂手同登九
品莲。

念佛休嫌妄想多。试观妄想起于何。无心收摄固成
病。著意遣除亦是魔。救火抱薪添烈焰。开堤引水作
长河。直须字字分明念。念极情忘有甚么。

佛声易可除昏散。出口还收入耳来。蓦地乱茅随火
尽。蔽天浓雾逐风开。通身是佛谁为念。遍界生莲不
用栽。何待临终生极乐。即今端坐玉楼台。

弥陀四字绝商量。只贵专持不暂忘。若厌平常终隔
断。才求玄妙便乖张。粗尝橄榄宁知味。细嚼盐齑始
见香。念到身心空寂处。不劳开口问西方。

念弥陀佛贵专精。念到功深念自纯。念念圆明真性
体。声声唤醒本来人。婴儿堕水频呼母。荡子还家始
见亲。却话从前离别事。翻令呜咽泪沾巾。

欲得工夫无间断。直须精进始相应。暂时失念云霾
劝修净土诗¶ 第 253a 页 X62-0253.png
日。瞥尔生心蛾掩灯。小水长流终贯石。沸汤停火亦
成冰。往生作佛浑閒事。只在当人念力能。

念佛欲知端的处。个中殊不计功程。尘消古镜光逾
远。风定寒潭水自平。四性本空心历历。三身叵得佛
明明。一门具足诸方便。止观匪从渐次成。

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足下时时游净
土。心头念念绝娑婆。傍华随柳须回顾。临水登山莫
放他。等得阿侬生极乐。十方来去任如何。

住时念佛好观身。四大之中那一真。我与弥陀非两
个。影兼明月恰三人。空房渐朽应难住。腐栋将颓岂
易蹲。何日如蝉新脱壳。莲华胎里独栖神。

坐时观佛足跏趺。身在莲台华正敷。毫相分明随念
见。金容映现与心符。事如梦幻元空寂。理到圆融非
有无。何日池头捧双足。亲蒙顶上灌醍醐。

卧时念佛莫开声。鼻息之中好系名。一枕清风秋万
里。半床明月夜三更。更无尘累心难断。唯有莲华梦
易成。睡眼朦胧诸佛现。觉来追记尚分明。

僧宜念佛痛加鞭。得预莲池清净缘。亲听法非徒对
本。顿明心不用参禅。明师岂若弥陀好。善友谁居补
处前。一念遍游诸佛国。笑他行脚困山川(僧)

此方正教在儒宗。但尽今形后世空。仁义躬行虽切
实。死生才话却朦胧。好寻归路思安养。莫认邮亭作
故宫。净土原从忠孝得。金台上品奏元功(儒)

道家搬运为延龄。用力偏多功少成。要识神仙非不
劝修净土诗¶ 第 253b 页 X62-0253.png
死。(楞严经云。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寿千
万岁。斯亦轮回。妄想流转。报尽还来。复入诸趣)须知净土始长生。(后魏昙鸾法师。初受
陶隐君仙经十卷。专事修鍊。后遇菩提流支。问曰。佛道有长生乎。支曰。长生不死。我佛道也。遂以十六观经。与
之曰。学此则三界无复生。六道无复往。其为寿。不可穷也。鸾于是遂焚仙经。而专修观经)持金作
钏终无变。弄泡成珠伹有名。(或问。我学仙。则现世便得长生。汝念佛。则现身
便死。长生何在。答曰。汝执幻身为坚固。如弄泡成珠。有名无实。我知心性为真常。如持金作钏。终无变易。又神
仙寿命千年易尽。如弄泡成珠。西方寿命劫石难量。如持金作钏)寄语学仙宜念佛。
莲池端的胜蓬瀛(道)

求官常恨做官卑。官愈高时势愈危。太璞不完惭美
玉。泥涂曳尾羡灵龟。巳知仕宦空无味。试看弥陀念
是谁。案牍虽忙姑少置。朝朝十念不宜亏。(十念者。每日清晨。向
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气为一念。如是十气。名为十念。尽此一生。不得一日暂废。若能如是。决定
往生)△(仕)。

处士逃名远市阛。此身清隐翠微间。平分岭上半边
月。高枕床头一片山。白屋安贫终暂计。夕阳归路岂
知还。莲华佛国深深处。出世芳踪不可攀(隐)

百工居肆易成功。业有专门各不同。旋转化工归手
内。挽回造物在胸中。从来命不由人做。只有心堪自
巳攻。随分妻拿且安乐。团圞头念佛丛丛(工)

商客经年道路行。舟车迅速每兼程。利深不觉风涛
险。物重翻将性命轻。长恨货多难长价。焉知身死不
重生。劝君念佛归西去。利比娑婆万倍赢(商)

渔人活计在扁舟。南北东西任去留。劈破月华沈棹
底。移来山色上船头。常教妻子张罗网。谁识阎翁下
劝修净土诗¶ 第 253c 页 X62-0253.png
钓钩。苦海无边休陷溺。早凭佛力忏深尤(渔)

樵夫家住碧山垠。斤斧声中倒乱薪。斫断云根穿地
脉。凿开石齿露峰唇。但看旧冢埋枯骨。不见新坟起
死人。及早回头寻出路。莲华胎里好藏身(樵)

农人念佛好殷勤。旋种新秧手自分。片笠冲开杨柳
雨。一犁耕破杏华云。曲肱饱饭欣秋熟。回首思乡望
夕曛。一片琉璃田地美。天然殊不用耕耘(耕)

世间万事总浮尘。只有诗书差可人。千卷西窗残月
夜。数编东阁乱山春。吟声未若佛声好。书味何如道
味真。识得自心清净土。文章糟粕不堪陈(读)

一等世人修福业。希图来世作公卿。假饶位极五侯
贵。何似身居下品生。施水但滋贪种子。(因贪富贵。而行布施)
芽翻长业根茎。(因布施而招富贵。因富贵而造业。因造业而复堕三途)愿回有
漏成无漏。(以此福业。回向西方。即成无漏)早注华间第一名。(此方念佛。西方
七宝池中。即生莲华一朵。标名其上。身后托生其中)△(营福)。

一心差处路歧逢。自造经书立本宗。(即今五部六册之类。皆偷窃佛
经。杂以鄙语。以成巳典)两扇门边传秘诀。三家村里聚群蒙。乐
邦有路元平直。佛法无私本至公。奉劝回头归正教。
弥陀念念见真空(外道)

尼师念佛好随缘。莫向深闺处处穿。自守清贫为服
药。休营痴福更招愆。(古人云。有为之功。多诸过咎。天堂未就。地狱先成)情根
断似枯丝藕。戒体芬如出水莲。他日神栖安养国。七
珍池上礼金仙(尼师)

贫人念佛莫踌躇。寒饿肠中爱易除。灶脚日斜烟未
劝修净土诗¶ 第 254a 页 X62-0254.png
起。屋头露落被还虚。深知此界为囚槛。极厌残骸是
溃疽。无限天衣诸化食。他年极乐任安居(贫)

家道休誇堪敌国。从来贵德贱金铜。无双富莫如原
宪。第一贫唯是石崇。徒有千箱遗子息。难将一物见
阎翁。何如念佛生安养。自性财原用不穷(富)

贵人虽贵未为欣。死后还他一个坟。三谢园亭空燕
子。五侯门户但寒云。身登上品方为贵。心悟真如始
立勋。却到莲池更回首。世间蝼蚁尽纷纷(贵)

宿业今招下贱身。从来眉眼未曾伸。频年辛苦恒随
主。毕世勤劳敢怨人。好向巳躬勤念佛。偏宜净土独
栖神。他时得预莲池会。入圣超凡贵绝伦(贱)

智人业识每弯环。好把从前念尽删。六个字中无计
较。一声佛外绝机关。物情料破宁知死。世事多能只
欠閒。毕竟往生为上策。早寻归路自知还(智)

慧业文人道易成。休誇才思负聪明。数篇未足充饥
饿。半字何曾敌死生。绮语化为真实语。吟声翻作苦
空声。乐邦大有佳章在。水鸟风枝尽会赓(慧)

愚夫造罪恣贪嗔。肯信从来果与因。祇道现生无后
世。可知今日有明晨。(或问曰。明晨可见。后世何人能见。答曰。天眼能见。汝既无天眼。
又不信佛语。是以不见后世。又问。天眼能见其相云何。答曰。如见人从一房出。复入一房。死此生彼。亦复如是)
新移宅舍犹述向。才换衣裳不识人。生死关头真痛
切。劝君念佛莫辞频(愚)

痴人垂老不知休。唤杀朦胧未转头。毒病偏将医作
恶。沈疴翻与药为雠。爱绳易缚禽投槛。欲饵能牵鱼
劝修净土诗¶ 第 254b 页 X62-0254.png
上钩。奉劝世缘宜早悟。莲池种子尚堪投(痴)

世间唯有苦人多。自造新殃可奈何。满地蓬蒿春不
到。一身枷锁夜难过。称冤莫更呼天地。叫痛应须念
佛陀。三界从来是牢狱。劝君及早出娑婆(苦)

莫道人间乐事稠。由来乐极转生忧。满城华柳𢹂佳
客。彻夜笙歌醉画楼。但觉酒来人面上。那知死在脚
跟头。西方净土真为乐。但念弥陀便往游(乐)

閒人念佛正优游。莫把光阴空里投。老有音书头渐
白。死无官帖命难留。身前预把资粮办。眼底休为儿
女愁。家在乐邦归去好。自然衣食不须谋(閒)

劝君念佛未能閒。等得閒来病现前。心到乱时须著
眼。念从忙处要加鞭。千军队里单刀入。百沸汤中勺
水传。佛不碍忙忙自碍。便从今日奉金仙(忙)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青草半埋红粉
骨。黄泉多见黑头人。献珠龙女疾成佛。访道善财还
證真。一旦无常音信至。此时追悔欲何因(少)

莫年光景苦无多。电影沤华一刹那。黄叶渐凋真老
矣。秋风将至奈愁何。无心不用贪浮世。有口唯应念
佛陀。珍重临行须努力。莫教万劫自蹉跎(老)

疾病由来是药方。深知生死是无常。重刑受过悲牢
狱。剧苦尝来厌革囊。念念弥陀休背觉。心心极乐愿
还乡。何时得受清虚体。寿极河沙不可量(病)

死时莫漫自惊惶。(念佛人第一切忌怕死。怕死则不得往生。多有一生念佛。临终唯务
服药求医。都不说著往生之事。此怕死之过也)系念殷勤向彼方。脓血渐抛
劝修净土诗¶ 第 254c 页 X62-0254.png
皮袋子。腥臊将脱垢衣裳。多生烦恼真疴瘵。一句弥
陀是药王。苦海深沈但求出。莫愁佛不驾慈航(死)

平旦寅时天气清。东方晓色巳初生。法身未显仍居
暗。慧眼才开始见明。安得乐邦今日去。都将妄习一
时平。遥思供佛诸贤辈。衣裓盛华手自擎(寅时)

卯时日出气苍茫。万象明明不覆藏。香雾丛中华影
乱。红尘队里马蹄忙。想成处处青莲萼。念熟时时大
觉王。直待无生生净土。遍周沙界是毫光(卯时)

食时万户起炊烟。贫富由来事太悬。茅屋糟糠犹不
继。朱门酒肉尚憎嫌。梦中苦乐原无实。觉后身心始
不迁。安养此时应坐食。遥知百味现其前(辰时)

巳时日影在禺中。恰恰还差分寸工。正念觉来犹有
觉。妄心空处未忘空。边邪那个非中正。偏曲何人不
至公。摄受三根归净土。直教万派尽朝宗(巳时)

日轮当午正中天。普见高低物像全。阿鼻狱中真净
土。蛣𧏙身里紫金仙。迷家荡子殊堪悯。背父痴儿信
可怜。今日始知归故里。劫初田地尚依然(午时)

未时窗外日初斜。华影阑珊上碧纱。三分光阴还过
二。百年身世岂无涯。暂居此地非吾土。遥忆西方是
我家。极乐人民无量寿。不将日月计年华(未时)

晡时薄晚正逢申。业识茫茫丧本真。赡部洲中多苦
事。娑婆界内少閒人。食中置毒焉知避。痒后搔疮岂
厌频。日莫飘零不归去。空劳望断倚门亲(申时)

酉时忆佛甚悬悬。独倚楼头耸两肩。眼逐浮云凝碧
劝修净土诗¶ 第 255a 页 X62-0255.png
落。心随白日下青天。更无人去乾坤外。那有书来鸿
雁边。坐久不知天巳莫。却疑身在玉池莲(酉时)

戌时万事且休论。要把无常念念存。大限忽来真黑
夜。幽关不晓是黄昏。持珠易念生前佛。剪纸难招死
后魂。预办资粮早归去。莫教前路悔无门(戌时)

亥时人定绝喧嚣。痛策身心莫漫憍。斩断妄心青草
死。推开昏暗黑山高。泪因忆佛浑难制。愁为思乡不
易消。遥想白莲华萼上。定知名字巳曾标(亥时)

夜半子时群动息。阴阳往复互回旋。一轮孤月千家
梦。几点残星万里天。土自想成宁有外。佛从心现本
无边。何时永灭迁流苦。华里藏身出盖缠(子时)

丑时后夜晓鸡鸣起坐披衣忆想清。一念未生真佛
现。万缘才动假名成。知缘不实名何碍。达妄无依念
自平。安得身心归极乐。真空幻有总无生(丑时)

春王正月是新年。贺岁家家设酒筵。万户笙歌行乐
地。满街华月上灯天。目前景物难长好。劫外风光自
不迁。安养故乡无蜡烛。枝枝相照玉池莲(正月)

时当二月景堪誇。好念弥陀玩物华。浅白梨花初破
朵。淡黄杨柳乍抽芽。轻烟薄雾莺儿店。细雨微风燕
子家。争似故乡佳丽地。七重行树语频伽(二月)

三月清明瞥眼过。伤心无那是愁何。满城风雨歌声
少。十里山坟哭响多。早趁在生修净业。莫教临死怨
阎罗。故乡春色还长在。想见芙蓉出缘波(三月)

山林四月少尘埃。自念弥陀不用陪。新脱素衣摧粉
劝修净土诗¶ 第 255b 页 X62-0255.png
箨。乱抛金弹落黄梅。穷途作客真为苦。荡子思乡最
可哀。料得慈尊应念我。朝朝垂手望归来(四月)

五月端阳景物偏。龙舟竞渡古今传。数茎蒲叶剑刻
砺。一树榴花火欲然。苦海无边何日出。乐邦有路几
时还。玉池流水洄漩处。阵阵香风泛白莲(五月)

六月人间景气高。炎炎火宅被焚烧。一林树影藏高
阁。十里荷华映画桥。念佛声悲频有泪。思乡心切更
无聊。清凉池上何时返。涤尽烦襟水自饶(六月)

新秋七月气初凉。溽暑将收夜渐长。四壁暗风鸣蟋
蟀。一池衰草语寒螀。深宵倚槛窥残月。薄莫推窗望
夕阳。客路竛竮久漂泊。苦求佛力早还乡(七月)

中秋八月有微寒。零露瀼瀼被草菅。一树桂华香漏
泄。万家明月影团圞。长思故国无音信。几欲高飞少
羽翰。行树重重含佛土。何时亲倚玉栏看(八月)

重阳九日景偏赊。自采茱萸且泛茶。红锦妆成千树
叶。黄金开尽一篱华。每登山顶瞻乡国。却上楼头望
故家。想见七珍池沼内。枝枝菡萏大如车(九月)

十月由来是小春。桃红初破一枝新。长看旧冢添新
家。每见新人送旧人。万劫死生谁动念。百年身世独
伤神。回头便是西方路。只要当人愿力真(十月)

天涯又见一阳生。六管飞灰气乍更。粒粒寒椒梅渐
破。尖尖嫩玉柳将萌。夜长易得还乡梦。岁莫难为作
客情。十万馀程安养国。寸心耿耿挂长庚(十一月)

岁尽时穷最可愁。阴云惨惨日悠悠。风㓟万木皆枯
劝修净土诗¶ 第 255c 页 X62-0255.png
骨。雪覆千山尽白头。但见过年忙似箭。有谁离苦急
如雠。那堪尚滞娑婆国。梦里光阴又一周(十二月)

一自娑婆系业因。多生流转寔酸辛。须臾出屋又投
屋。迅速舍身还受身。曾作王侯争国邑。几为蝼蚁丧
埃尘。这回若不思归去。依旧从前受苦轮。

弥陀慈父愿门开。摄受群生等一孩。脓血团中离臭
秽。莲华香里受胞胎。但凭净愿为良导。只有狐疑是
弃材。浊恶娑婆难久住。早同善友赋归来。

* 八苦诗

** 生

业风吹识入胞胎。狱户深藏实可哀。每遇饥虚倒悬
下。频惊粗食压山来。声闻到此心犹昧。菩萨于中慧
未开。誓割爱缘生极乐。华中产取玉婴孩。

** 老

万事输人巳退藏。形骸自愧少康庄。朱颜一去杳无
迹。华发新来渐有霜。流泪暗思童稚乐。见人空话壮
年强。宁知净土春长在。不使身心昼夜忙。

** 病

四大因时偶暂乖。此身无计可安排。残灯留影不成
梦。夜雨滴愁空满街。自昔欢娱何处去。只今苦痛有
谁怀。岂知极乐清虚体。自在游行白玉阶。

** 死

识神将尽忽无常。四大分离难主张。脱壳生龟真痛
绝。落汤螃蟹漫慞惶。甘心狱户为囚侣。束手幽关事
劝修净土诗¶ 第 256a 页 X62-0256.png
鬼王。何似华开亲见佛。无生无灭寿难量。

** 爱别离

生离死别最堪伤。每语令人欲断肠。虞氏帐中辞项
羽。明妃马上谢君王。泪深江海犹嫌浅。恨远乾坤未
是长。诸上善人俱会处。愿教旷劫莫分张。

** 怨憎会

苦事人情皆欲避。谁知夙业自相招。有钱难买阎翁
赦。无计能求狱卒饶。兵败张巡思作鬼。身亡萧氏愿
为猫。何时得预莲池会。积劫冤雠好共消。

** 求不得

穷达由来有夙因。转生希望转因循。扬帆屡见沈舟
客。挂榜偏伤落第人。毕世耕耘难果腹。频年纺织尚
悬鹑。乐邦衣食天然好。不用区区更苦辛。

** 五阴炽盛(色受想行识为五阴色阴是身。四阴是心。炽盛者。炽然增盛也)

逼迫身心苦事多。哀声无地可号呼。肝肠断处情难
断。血泪枯时恨未枯。临海廿年持使节。过关一夜白
头颅。何当净土修禅观。寂照同时离有无。

* 发愿偈

稽首释迦文。娑婆说法主。皈依无量寿。净土之导师。
我今承佛力。阐扬净土教。诗成百八章。章各有八句。
为顺此方机。故以诗演说。若我所说语。违背于诸佛。
欺罔世人者。应受地狱苦。百千万忆劫。犹故不能尽。
如其不然者。幸各生谛信。慎勿怀疑惑。而生增上慢。
及以卑劣慢。由斯二种心。自致失善利。伏愿见闻者。
劝修净土诗¶ 第 256b 页 X62-0256.png
展转递相劝。若有劝一人。乃至于多人。功德不思议。
譬喻莫能尽。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
同生极乐国。

* 不净观颂(并叙)

佛为贪欲。众生说不净观。观之既久。贪欲即除。可
以越爱河而超苦海。余閒居阅大智度论因取意
而为之颂。以此自警。并以警世云。

** 死想(先作此观为下九想张本)

有爱皆归尽。此身宁久长。替他空堕泪。谁解返思量。

** 胀想

记得秾华态。俄成膀胀躯。眼前年少者。容貌竟何如。

** 青瘀想

红白分明相。青黄瘀烂身。请君开眼看。不是两般人。

** 坏想

皮肉既堕落。五藏于中现。凭君彻底看。何处堪留恋。

** 血途想

无复朱颜在。空馀殷血涂。欲寻妍丑相。形质渐模糊。

** 脓烂想

腐烂应难睹。腥臊不可闻。岂知脓溃处。兰麝昔曾熏。

** 啖想

羊犬食人肉。人曾食犬羊。不知人与畜。谁臭复谁香。

** 散想

形骸一巳散。手足渐移置。谛观妩媚姿。毕竟归何处。

** 骨想
劝修净土诗¶ 第 256c 页 X62-0256.png

本是骷髅骨。曾将诳惑人。昔时看是假。今日睹方真。

** 烧想

火势既猛烈。残骸忽无有。试看烟𦦨中。著得贪心否。

前诗粗示端绪尚未谛审观察复作五言律
以广之。

** 死想

所爱竟长别。凄凉不忍看。识才离故体。尸巳下空棺。
夜火虚堂冷。秋风素幔寒。劝君身在日。先作死时观。

** 胀想

风大鼓其内。须臾膀胀加。身如盛水袋。腹似断藤瓜。
垢腻深涂炭。蝇蛆乱聚沙。曾因薄皮诳。翻悔昔年差。

** 青瘀想

风日久吹炙。青黄殊可怜。皮乾初烂橘。骨朽半枯椽。
耳鼻缺还在。筋骸断复连。石人虽不语。对此亦潸然。

** 坏想

肌肤才脱落。形质便遭伤。瓜裂半开肉。蛇钻欲出肠。
枯藤缠乱发。瀑藓烂衣裳。寄语婵娟子。休将画粪囊。

** 血涂想

一片无情血。千秋不起人。淋漓涂宿草。狼藉污埃尘。
莫辨妍𡟎相。安知男女身。哀哉痴肉眼。错认假为真。

** 脓烂想

薄皮糊破纸。烂肉弃陈羹。脓血从中溃。蝇蛆自外争。
食猪肠易呕。洗狗水难清。不是深憎恶。何由断妄情。

** 啖想
劝修净土诗¶ 第 257a 页 X62-0257.png

尸骸遭啖食。方寸少完全。不饱饥乌腹。难乾馋狗涎。
当年空自爱。此日有谁怜。不若猪羊肉。犹堪值几钱。

** 散想

四体忽分散。一身何所从。岂唯姿态失。兼亦姓名空。
长短看秋草。秾纤问晚风。请君高著眼。此事细推穷。

** 骨想

皮肉巳销铄。唯馀骨尚存。雨添苔藓色。水浸上沙痕。
牵挽多虫蚁。收藏少子孙。风流何处去。愁杀未归魂。

** 烧想

烈焰凭枯骨。须臾方炽然。红飞天际火。黑透树头烟。
忘念同灰尽。真心并日悬。欲超生死路。此观要精研。

* 四念处颂(并叙)

佛垂涅槃。嘱诸比邱依四念处住。如佛无异。今时
丁末法。正念者少。顾此法门。何人修学。岂唯不思
其义。抑亦未识其名。可胜叹邪。余山居无事。读涅
槃遗教品。因取其意以入声律。俾歌咏者正念增
长。妄心息灭。置诸座隅。日以自警。并不忘遗诫云。

** 观身不净

一兴颠倒想。遂有幻缘身。脓血常交凑。腥臊每具陈
纸粘皮裹肉。藤绊骨缠筋。毛覆丛丛草。虫居比比邻。
内藏惟臭秽。外饰伹衣巾。四大元无实。诸根岂有真。
语言风自响。动转气相循。强号为男女。虚名立主宾。
百年三尺土。万古一堆尘。贵贱空回首。贤愚共怆神。
徒生复徒死。谁识本来人。
劝修净土诗¶ 第 257b 页 X62-0257.png

** 观受是苦

众苦从何起。深知受著情。顺违才领纳。取舍便纵横。
有盛衰还至。无荣辱不成。怨从亲里出。哀是乐中生。
王谢家何在。曹刘国巳倾。悲欢几场梦。胜败一棋枰
事与心违背。贫将病合并。钱神呼不至。穷鬼送难行。
戚戚终何益。悱悱漫不平。无求卑亦贵。知足欠还盈。
若悟真空理。忧欣何处萌。

** 观心无常

妄心无住处。体相竟如何。闪闪风中烛。摇摇水上波。
一家门户别。(六根)六个弟兄多。(六识)扰扰各驰竞。(如眼逐色耳逐
声等)纷纷总不和。(如眼不与声和耳不与色和等)青黄俄改换。(眼识无常)动
静屡迁讹。(耳识无常)臭别香随到。(鼻识无常)甜来淡又过。(舌识无常)
炎凉易翻覆。(身识无常)好恶每偏颇。(意识无常)境灭心安寄。情
忘智亦孤。掀翻五欲窟。捣尽六根窝。劫贼归王化。飞
禽出网罗。何当悟常住。诸妄尽消磨。

** 观法无我

诸法从缘起。初无我主张。因缘有生灭。念虑遂低昂。
欲得翻成失。求閒反遇忙。畏寒冬不辍。苦热夏偏长。
贫忆富时乐。老追年壮强。有谁憎顺适。若个好危亡。
(得失閒忙泠热等皆从缘生不因我有)自在方为主。迁流岂是常。离根
念何起。无识境还忘。内外无些子。中间有底藏。六窗
虚寂寂。一室露堂堂。但得尘劳尽。居然大觉王。

* 种树叹

有树始封殖。枝叶方欣欣。主人爱佳种。溉灌殊殷勤。
劝修净土诗¶ 第 257c 页 X62-0257.png
长养既有年。日望陵烟云。土浅根未固。摇荡风雨干。
一朝遂倾倒。根荄不复存。嗟哉复嗟哉。徒增主人叹。

* 题蓝田叔画莲华佛国图

莲华佛国华为宫。彼国人民相貌同。父弥陀兮兄大
士。不由乳养生华中。华之大兮如其体。或一二里至
百里。光明中有妙香生。自然清净无伦比慧为食兮
定为饮。法身无老亦无病。德水充兮宝地平。何用耕
田与凿井。彼佛愿力独超卓。不遗五逆并十恶。信愿
持名苟不亏他年定向莲华托。蓝君妙得丹青理。佛
境重重笔端启。法界收藏片纸间。不觉恢恢有馀地。
我观净土是真画。为君一一分明话。弥陀相好是画
佛。七宝庄严是画土。九品众生画里人。四色莲华画
中座。画境森罗在目前。求其实法无处所。画人画法
既无实。观与观者亦如是。妙观无非空假中。非一非
三又非二。与君同见画弥陀。共诣西方入画图。亲證
唯心安乐土。还来度脱苦娑婆。

* 舍身祈雨歌(有录)

居士宋魁先者明州人。家郡南门。平居奉佛甚诚
谨。辛丑夏大旱。郡县祈祷俱不应。出语人曰。我当
致之。乃往天井山龙潭。投身而下。须臾雨大沛。旬
日乃止。民赖以安。初居士之舍身也。问道于天井
寺僧僧目送之。见有云自空起。少顷雨即四注。僧
疑而往探之。乃见居士趺坐水上。俨然不动。遂报
其家。取其尸归葬焉。噫亦奇矣。昔我世尊行菩萨
劝修净土诗¶ 第 258a 页 X62-0258.png
道。舍身无数。救度众生遂致成佛。今观居士之事。
颇亦类是不谓之菩萨。吾不信也。乃作长歌以纪
之。

辛丑之夏旱魃骄。亢阳作虐如焚烧。乾坤为炉日为
炭。煅炼万物皆枯焦。金鸟烁烁毛羽烂。火云焰焰无
时消。自夏徂秋五十日。点滴不闻润稻苗。田畴土地
尽开拆。江河溪涧剔尘嚣。井底之蛙尚不足以自偷
活池鱼性命焉能逃。农夫哀告声嗷嗷。呼天不闻怨
天高。布裈当尽留赤肉。田禾枯死无蓬蒿。是时郡县
计无出。为民祈雨心忉忉。呼神遣鬼莫能应。方士咒
术无功劳。奇哉大士为众生。径往龙宫唤睡蛟。老龙
当午睡不足。惊起平地翻波涛。龙潭之水何滔滔。其
下鼋鼍常怒号。投身直下千万丈。忽然涌出水面如
浮瓢。一雨旬日始休息。村原城市皆周遭死者复苏
枯者润垂垂禾黍翻江郊野航不觉入城市。柔橹忽
到门前摇。劳者得休病者起。乡人相贺邻相邀吁嗟
乎。大士寻常人不测。儿童妇女恒嘲调。一朝救世舍
身命。直视四大同沤泡。众生之苦即我苦物我宁间
于秋毫。但期一切得安乐。身虽苦痛心陶陶。我闻人
固有一死。或重泰山轻鸿毛。此雨不从龙王降。亦非
江海潮。直从大士悲心出。滴滴点点化为众生血肉
性命之脂膏。能使寒者衣。饥者食。乱者治逆者韬。黄
金未为贵。白玉何足高。大士不受功。此功何处标。我
作歌诗纪其事。留与千古万古长歌谣。
劝修净土诗¶ 第 258b 页 X62-0258.png

* 赠东阿居士二首

城南静者居高枕一床书。世事吾何有。斋心只宴如。
折腰休乞米。弹铗不求鱼。日夕相过从。秋风满敝庐
高蹈谢时辈。翛然远市阛。分泉聊灌菊。补画当看山
有爱皆成癖。无求始自閒。不须随物转。当处悟无还。

* 将赴浙中留别朔方居士

远公社里旧遗民。世外相逢说往因。千里关山两芒
[尸@憍]。半瓢风月一閒身。扁舟细雨孤灯夜残雪寒梅古
寺春。准拟明年修白业。与君同作种莲人。

* 漉水囊

护生方便最为难。细行宜修莫自宽。性命由来无大
小。死生从此有交关。一毛去体犹知痛。满盏充肠岂
忍餐。奉劝行人须仔细。朝朝虫水要勤看。

* 礼塔纪事八首(并叙)

已亥春三月。余从西泠渡江。诣四明阿育王山。瞻
礼释迦如来真身舍利宝塔。有德见师者。在寺礼
塔期满八万四千之数。留余同礼。余欣然就之。乃
即其处度夏。月馀。闻兹大师亦至。同时礼塔。课诵
之馀。三人谈论佛法。相得甚欢。恨相见之晚。安居
既竟。余然一指供佛。因作诗纪其事。以见一时之
胜槩云。

迦文灭度二千年。舍利于今尚灿然。自庆宿生何善
利。得瞻光相塔门前。

一颗如珠缀小钟。青黄赤白现何穷。自心还见自心
劝修净土诗¶ 第 258c 页 X62-0258.png
相。不是如来色不同。

佛身本自无生灭。舍利元从何处来。真佛现前当面
错。妄将分别自惊猜。

殿含宝塔塔含空。刹刹尘尘本自融。八万非多一非
少。毫端应现宝王宫。

我佛三祇修福慧。功成万古见遗勋。自家一颗光明
种。久被尘埋直到今。

六时注想礼空王。忏悔殷勤不暂忘。月上塔尖人睡
起。却疑舍利放毫光。

医王虽去药还留。惭愧痴儿病未瘳。读罢涅槃遗教
品。伤心不觉泪长流。

夏终供佛将何事。一指持将当烛烧。犹有无明烧未
得。不随残焰一时消。

* 庚戌春三月。余禁足于梵天寺之西院。右偏
额其室。曰寸香斋。尊客相见。略叙道话数语。
寸香之外。念佛而巳。作诗以见志。并告众云

省公鬻产搆禅房。古寺重开净业堂。尽埽万绿如涕
唾。凭将四字作资粮。同人共结三年社。对客空馀一
寸香。三昧未成功未熟。此生终不到城隍。

* 偶成四首

无能祇合住深山。一室萧然独掩关。寄语世人休见
召。此生终不到人间。

百八轮珠六字经。消磨岁月度光阴。平生只有西归
愿。肯为他缘负此心。
劝修净土诗¶ 第 259a 页 X62-0259.png

为善初勤鲜克终。愿精一戒毕吾躬。从今日影过中
后。粒米休将入口中。

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等得篙师登陆
后。更移新棹入中流。

* 念佛述怀

六字中间无剩法。等閒觑破祖师关。赵州不喜吾偏
喜。公案从今要再翻。

* 辞世

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
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 No. 1179-E
省庵法师传(附录)

师讳实贤。字思齐。一号省庵。常熟时氏子。世业儒。师
生即不茹荤。总角时有出尘志。父既早歾。母张氏知
其夙具善根。命为释氏子。七岁礼清凉庵僧容选为
师。聪慧爽朗。经典过目不忘。十五薙染。兼通世典。能
诗。善书法。前辈钱玉友许晹谷皆执节与交。然未尝
顷刻忘生死大事也。性笃孝。母亡。于佛前跪讽报恩
经。七七日岁时伏腊。必设像修供。他日至普仁寺。见
一僧死仆地。师瞿然悟世无常。益加鞭策。年二十四。
圆尸罗于昭庆。严习毗尼。不离衣钵。日止一食。胁不
帖席。率以为常。庚寅。依渠成法师。听讲法华圆义。谒
绍昙法师。听唯识楞严止观诸部。昼夜研穷。未三夏。
劝修净土诗¶ 第 259b 页 X62-0259.png
三观十乘之旨。性相之学。无不通贯。昙师即授记莂。
传灵峰四世天台正宗焉。甲午。叩灵鹫和尚于崇福。
参念佛是谁话。操持严密。四月。恍然契悟。曰我梦觉
矣。自是应机无碍。才辩纵横。鹫欲付以衣拂。弗受。辞
去。爰禁足于真寂寺。日阅三藏梵筴。夕课西方佛名。
三年期满。寺众请讲法华。师升座开演。河悬泉涌。沛
然莫禦。戊戌首春。止杭之隆兴寺。绍昙法师命师代
讲经律。每击节称善。已亥春。诣四明阿育王山瞻礼
舍利。先后五然指香供佛。每年佛涅槃日。讲演遗教
弥陀二经。示是心是佛之旨。三根普摄。法化洋溢。江
浙黑白倾心归仰。历有十载。法筵之盛。甲于诸方。又
尝应永福普庆海云诸禅席。每进院。模范一新。清规
肃穆。日讲法华楞严诸部。执经问难者翕集座下。未
几。退隐杭城仙林寺。不出户庭。力修净业。已酉冬。杭
人茅静远叶升皇甫子仪李执玉。监院师省躬一苇
等。请主凤山梵天讲寺。于是屏绝诸缘。纯提净土。结
长期。严立规约。昼夜六时。互相策励。人皆谓永明再
来也。先后主刹十馀载。得度弟子洎乞戒归依者凡
数百人。间有学诗文者。师痛戒曰。人命在呼吸间。那
有閒工夫学世谛文字。稍一错过。便成他世。欲望出
离难矣哉。至癸丑佛成道日。谓弟子曰。我于明年四
月十四日长往矣。自此掩关寸香斋。限昼夜课佛十
万声。明年甲寅四月二日出关。十二日。告众曰。吾十
日前见西方三圣降临虚空。今再见矣。吾其生净土
劝修净土诗¶ 第 259c 页 X62-0259.png
乎。随嘱付院事。遍辞城中诸外护。侍者以偈请师书
云。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
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书讫。曰。我十四日定往生矣。
尔等为我集众念佛。十三日。断饮食。敛目危坐。五更
具浴更衣。面西趺坐。至巳时。远近坌集。雪涕膜拜。曰。
愿师住世度人。师复启目曰。我去即来。生死事大。各
自净心念佛。言讫。合掌称佛名而寂。少顷。鼻箸下垂。
颜色明润。迄封龛色不变。虞山上首无住师。以是岁
腊月八日。函灵骨。塔于琴川拂水岩之西。乾隆七年
二月十五日。鄮山诸缁素怀师道行。迎骨去。重建塔
育王寺之右。其旧塔以藏衣钵云。师生于康熙二十
四年八月初八日。春秋四十九。腊二十五。著净土诗
一百八首。注西方发愿文。续往生传。东海若解。舍利
涅槃诸忏。并行于世。

乾隆十年岁次乙丑重阳日。同
学西庵律然。述于三峰寂照堂之右轩。
省庵法师语录卷下(终)
* No. 1179-F

菩提心文。悲心广大。四十八愿。愿力宏深。化导恳切。
脩持精进。一时清脩之士。闻风钦抑。至今垂九十年。
人犹称之不替。其行解真实。瑞应超卓。置之千百年
中巍然杰出。奉继一代正祖。不亦宜哉。

墉初发心时。即奉是书为脩学指南。三十年来。服
膺研究。至今嗜之益深。惜文星阁版日渐模糊。每
劝修净土诗¶ 第 260a 页 X62-0260.png
欲翻刻苦乏净财。画禅寺主人涌公长老。宗净双
诠。全提密显。策巳功勤。为人心切。禅诵之馀。好拈
省师语句。警策学人。今春重刊流通。其自度度人
之愿。可见一斑矣。刊成示余。属勘讹字。因录豁然
开公所著莲宗九祖传后赞语代跋。以此少分功
德。愿涌公及未来际缁素之读是书者。与墉俱得
不退菩提。同生安养。省师常寂光中当證明之也。

道光已亥三月朔日脩净业学人贝墉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