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功行法门五¶
功行法门五¶ 第 56c 页
净土晨钟卷第五

* 功行法门五

净业重功行大要以善为归优昙云六度万行不
出一心八万四千法门智慧功德皆从一念念佛
中生出是则净土法门一念佛蔽之矣奚求多为
虽然六祖云心中若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
不善之心念佛求生难到此实古今至论白莲慈
照导师示弟子亦云汝专念弥陀若不持戒则有
毁犯罪不布施则长悭贪业不恭敬一切则有轻
慢业以此恶业障蔽欲生净土其可得乎考阿弥
本行善护三业修福修慧故知善之极处即佛修
善者作佛之基佛者修善之师虽经言极恶人十
念往生亦是一线至诚善心随感随应非此外别
有出路也或曰功行是世谛中事何当于法予谓
假佛法不如真世谛况世界微尘皆佛法所遍摄
宁世谛独非法乎维摩经言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是为佛性不生不灭即此是涅槃正路断三不善
业即谓之闭诸恶趣门若欲并世谛而空之是顽
空非真空矣莲池师序崇行录曰事道熟为本德
行为本听其言超佛祖之先稽其行落凡庸之后
此末法之弊而明眼大德之所呵也故修净业者
念佛时须心善心行善行心行与佛孚契自然心
净土净斯之谓惟心净土本性弥陀佛与善无二
功行法门五¶ 第 57a 页 X62-0057.png
心念佛与功行非二门学道人切莫作两橛看述
功行法门第五。

** 孝养父母正因

有为僧不孝父母者予深责之或曰出家既辞亲割
爱责之则反动其恩爱心矣曰恶是何言也大孝释
迦尊累劫报亲恩积因成正觉而梵网云戒虽万行
以孝为宗观经云孝养父母净业正因古人有作堂
奉母者担母乞食者未尝以恩爱累也奈何于亲割
爱而谛交施主不绝馈遗畜养弟子过于骨肉是无
亲而有亲出一爱而复入一爱也何颠倒乃尔且巳
受十方供养饱煖安居而坐视父母之饥寒寥落女
安则为之(竹窗三笔)

欲出家者或因缘未和父母不听宜尽在家之孝劝
修出世之因若能即俗而真亦有成佛之路(莲宗宝鉴)

太和杨黼辞亲入蜀访无际大士途遇一老僧僧问
所往曰访无际僧曰见无际不见佛黼问佛安在僧
曰子速回但见著某色衣履者即是也遂归夜抵家
叩门母闻声喜甚披衣启户即老僧所云佛状也黼
自此极力事亲致爱致敬注孝经数万言偶砚竭欲
取水水忽盈冒宗起曰六朝崇信孝经高人名士或
以殉葬或以荐灵病诵之愈难诵之解故皇侃日诵
孝经二十遍拟观音经然则堂上之佛与名山之佛
无异也儒之孝经与佛说诸经亦无异也杨公注经
之灵应如是往生上品何疑(感应疏案)
功行法门五¶ 第 57b 页 X62-0057.png

** 慈心不杀正因

观世音谓万善皆生于慈慈以爱人慈以爱物故杀
生为诸戒之首戒杀则为大善杀则为大恶故曰凡
欲杀生者但将自巳看自身不可杀物命无两般所
以不杀得长寿报杀则短命报盖巳欲生物亦欲生
杀物命而欲巳之命长乌有是理杀生以资口腹则
放箸之后滋味巳空而杀业具在若杀生以供宾客
则平日戒杀定不我罪况其杀业巳自当之何为人
而忘巳耶若以祀先则孔子有蔬食菜羹之祭若以
祭神则神明清净正直不享血食此周易有东邻杀
牛不如西邻礿祭之文能持此不杀一戒以修净土
往生巳非下品至若深著世味不能长斋者且持月
六斋月十斋正五九月斋众生肉本非所食之物以
耳闻目见惯熟不知其非诚修净土断以长蔬断肉
为上如不能断且食三净肉(谓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巳疑)而减省
之食若兼味且去其一每食皆肉且间以素人生禄
料有数若此自可延寿积食慈心渐入佳境语曰世
上欲无刀兵劫须是众生不食肉不免食三净肉者
次日可为所食肉众生念西方四圣号并真言以资
荐往生(纂龙舒文)

莲池云天地生物以供人食如种种谷种种果种种
蔬菜种种水陆珍味而人又以智巧饼之饵之盐之
酢之烹之炮之可谓千足万足何苦复将同有血气
同有子母同有知觉觉痛觉痒觉生觉死之物而杀
功行法门五¶ 第 57c 页 X62-0057.png
食之岂理也哉寻常说只要心好不在斋素嗟乎戮
其身而啖其肉天下之凶心毒心恶心熟甚焉好心
当在何处程鸾淡话云或曰好心好事不在区区全
活禽兽上但无欺人之心无害人之事可矣抑知亲
亲仁爱人与物有先后之分无彼此之别于物既忍
欺忍害于人必无不欺不害何也人止此一念不忍
岂有独忍于物而不忍于人者哉今物见人操刀时
未尝不战慄悲号奈智力不敌人遂为人杀耳因果
所载含冤索命事理必然黄鲁直诗云我肉众生肉
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
肥甘为我需莫教阎老判自揣看何如今杀运方兴
兵寇充塞动遭屠戮尝见避乱者往往巧与凶值佛
云因缘会合果报难逃造杀业者必遭杀报此之谓
也欲转劫轮放生戒杀求生净土(合纂)

** 持戒十善正因

涅槃云佛在世日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梵
网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缨络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
正觉故持戒为修道之基佛制优婆塞五戒沙弥十
戒比丘二百五十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总以五
戒为本谓杀盗淫妄言饮酒不言食肉者摄于杀戒
也又杀盗淫为身三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为口四
业贪欲嗔恨邪见为意三业合为十戒犯而不持是
名十不善不饮酒不食肉不淫欲不食五辛则谓之
斋持十戒乃得生天持五戒可不失人身若全持斋
功行法门五¶ 第 58a 页 X62-0058.png
戒修十善业又礼佛念佛读诵大乘解第一义以此
回向愿生西方必上品上生止持五戒而修净土亦
不失中品上生。

佛以贪嗔痴为三毒贪毒在心而见之于身则为盗
故或明或暗皆谓盗取五欲色为最如来有言使世
间更有一事如淫欲者令得道盖亦鲜矣圆觉经云
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千生万劫向此中来
故淫欲偏重八难三途向此中去亦惟淫祸最惨楞
严经云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
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又云汝以淫
心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
途必不能出此经首借淫室立言盖直从众生根本
无明首拈立案然后向道有机实是如来项门针法
又四十二章经云佛告诸沙门慎无视女人若见无
见慎无与言若与言者敕心正行曰吾为沙门处于
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所污老者以为母长者以为
姊少者如妹幼者如女敬之以礼意殊当谛惟观自
头至足自视内彼身何有惟盛恶露诸不净种以释
其意按此经语实释氏最典则之训不止沙门宜然
也。

予感应经注云杀盗淫三业淫根尤为难拔锋刃在
前肉胸知恻穿窬充类自好不为一溺欲海波中便
尔没顶甘心其最易失是尤在艳冶当前勃然难制
之一刻由此减禄由此夺算由此杀身由此堕劫何
功行法门五¶ 第 58b 页 X62-0058.png
苦以俄顷之欢娱博死生之毒害淫报既重则导淫
之业报自不轻今人见妇女之美者动辄以观音呼
之词伯优人亦复以此极其摹写谑笑风俗误人何
可胜道故绮语与淫二戒并重。

王龙舒云经言果报多因口业以口易发也所谓恶
口乃恶怒之口唯言语不温和耳今人直为秽语矣
恶口果报固巳可畏若秽语则地狱畜生之报也人
当力戒常念阿弥陀佛以洗涤口业之秽恶闻人恶
口秽语亦常念佛名以洗涤耳根之秽恶。

王龙舒曰人多嗔怒且不论害物招愆先自伤和损
气人若能到慈仁之境方知嗔怒不佳当其在嗔怒
中则不自知也伹忍之又忍习之久久自有得力处
至凡待贫下及仆婢诋忤巳者易致瞋怒尤当戒谨
如一切众生为大罪恶亦勿生嗔以污吾清净之心
念彼愚痴当生怜悯佛言人愚以吾为不善吾以四
等慈护济之重以恶来吾重以善往福德之气常在
此也害气重殃反在于彼有愚人骂佛佛嘿然不答
骂止佛悯然问曰子以礼与人其人不受礼何归乎
曰我自持归佛曰今子骂我我亦不受子自持归祸
子身矣犹响应声影追形终无免离慎为恶也善嗔
者胡不以佛为法(巳上合纂)

出家永绝淫欲居士当戒邪淫然学道者正淫亦慎
如妻妾外一切非巳之色皆谓之邪苟不在房室而
外馆别业为非其地朔望本命之日春秋八关六斋
功行法门五¶ 第 58c 页 X62-0058.png
之日有犯或不于夜而于昼为非其时二者即妻妾
亦谓之邪修行人不可不戒 佛言一日持斋有五
福少病身安少淫少睡生天知宿命楞严云是诸众
生求三摩提当断五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五辛谓葱蒜韭
薤兴渠兴渠西域有之) 口业中妄言易生而难除以世人习
染成妄妄想纷飞故妄言易发凡欲欺人瞒人掩饰
自巳不利于人者皆是稍从权变有所成就非为利
巳损人者则不得谓之妄语若纵不损人槩无实语
亦是妄心不可不戒 绮语者凡言之成文者易入
听如淫欲至垢而以花月妖冶之词饰之人爱其绮
便浸淫于淫欲之中而莫之觉推而广之其类甚多
恶口如詈骂人说人短好戏谑道秽语之类龙舒口
业劝戒图云今人有一言称人其人终身受赐福及
子孙者有一言陷人其人终身受害累及子孙者口
业岂不重哉出乎尔者反乎尔在彼固可畏矣然在
巳怨天者穷怨人者无智惟自戒慎可也 两舌者
向此说彼向彼说此能使彼此衔恨搆成倾害其恶
不小 贪喻如海众流归之而不满故人生众恶皆
始于贪贪为众恶之本 为瞋恚者欲恼害人而反
自害所有身口加恶于人自反得恶过百千倍故知
瞋为大自减损正当瞋欲起时急急念佛数十声然
后看此事该瞋不该瞋 般若之智全无照了懵懵
然不知性命为何物曰痴世智聪辨才情四射语以
妙明真性因果报应不能信受亦曰痴(纂丁莲侣芥火)
功行法门五¶ 第 59a 页 X62-0059.png

佛云身行恶口言恶意念恶此地狱人也盖人生善
恶不过身口意三业三业俱恶是为纯黑业所以入
地狱若三业俱善则为纯白业乃生天堂三业中有
一业善则为杂业亦不入地狱故身意虽恶而口念
佛名亦一业善况口念佛时能心想佛像则意业善
端正其身而手提数珠则身业善诸佛开此念诵法
门正以诱掖众生善其口业以渐善其身意常能善
此三业以修净土必上品生予尝于镇江闻卖虾者
叫虾一声而知其三业俱恶身荷虾担则身业恶意
欲卖虾则意业恶口叫卖虾则口业恶此佛所谓地
狱人也以此观之目前地狱人多矣可不畏哉。

佛以杀生偷盗邪淫为身三业而孔子言胜残去杀
诗言文王德及鸟兽昆虫是岂不戒杀哉盗固不必
言矣孔子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诗人剌不好德
而悦美色是岂不戒邪淫哉佛以妄言绮语两舌恶
口为口四业孔子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非不戒妄
言也谓巧言令色鲜矣仁非不戒绮语也书称尔无
面从退有后言非不戒两舌也武王戒铭曰口生垢
口戕口是未尝不戒恶口也佛又以贪嗔痴为意三
业孔子谓见得思义是则戒贪矣谓伯夷叔齐不念
旧恶是则戒嗔矣谓困而不学民斯为下是则戒痴
矣由此言之儒释未尝不同也(龙纂文)

** 发菩提心正因

莲宗宝鉴云无上佛果名曰菩萨若发此心决定成
功行法门五¶ 第 59b 页 X62-0059.png
佛净行法门曰凡修净土须善发心若为自巳厌五
浊忻九品则违菩提心是声闻行若为众生起大悲
心求生彼国希速成就道力神通遍历十方救度一
切令其成佛则顺菩提心是菩萨行于三宝前志心
发愿云弟子某从于今日发此大心不为自求人天
福报缘觉声闻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法
发菩提心愿与现生父母及多生父母法界众生一
切冤亲同生净土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如是三说此心时时要发最为吃紧莲池云观
经三福第三发菩提心此是般若经中如虚空不可
思量之福非人天有漏之福也(合纂)

** 读诵大乘正因(正因尚有深信因果劝信行者等项巳见前此不重列)

净土指归曰大乘经典诸佛所师佛果菩提皆从中
出观经三种净业并上品上生皆言读诵大乘为往
生正行即法华华严般若涅槃等专谈净土诸大乘
经修净业人当受持读诵仗大乘法力决取往生发
隐曰读诵者外假熏闻内资理观非文字口耳之谓
也若偏耽卷帙终身空数他宝六祖曰口诵心行是
转经口诵心不行自是被经转读诵者可不知此乎
(净土资粮)

问古以观心为目经教为日日光明目益远瞩又云
枯禅无慧今一意念佛能发慧否答看教如读医书
心地用巧如服药先明教自是正理学道人贵在审
辨邪正大小偏圆而巳无暇遍览可只看楞严既修
功行法门五¶ 第 59c 页 X62-0059.png
净土其净土诸书俱要看过却放下文字一心念佛
所云慧者通晓经教善演说而空谈诸口无得于心
者狂慧也真参实悟乃名正慧明教后一心念佛当
发此慧(莲池遗稿)

** 净心行善正因

维摩经佛言众生是菩萨净土又言当知直心深心
大乘心是菩萨净土肇法师云土之净者必由众生
众生之净必因众行行净则众生净众生净则佛土
净此必然之理土无洿曲乃出于直心故曰直心是
菩萨净土直心谓质直无谄此心乃万行之本树心
种德深固难拔深心也乘八万行兼载天下不遗一
人大乘心也欲弘大道先要直心心既真直然后入
行能深行既深则广运无涯备此三心次修六度以
至万行(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万行即六度内所修所积而统括言之)
然此净心群生谁不有之多自迷而不觉故六祖大
师云一念平直即是弥陀一念邪险即是众生盖以
人居浊世现行无明口说直心行多谄曲溺苦海而
不能出佛慈悯彼导之以念佛伏彼乱心令舍邪险
而归正直即众生而生净土所以宝王论云清珠下
于浊水水不得不清佛想投于乱心心不得不佛然
则因念佛而显直心因直心而行众善行众善而得
佛净土故云欲得净土必净其心。

念佛人尘垢未净念起时须自检点或在悭贪心嗔
恨心痴爱心名心利心嫉妒心欺诳心尔我心傲慢
功行法门五¶ 第 60a 页 X62-0060.png
心谄曲心邪见心妄想心能所心及诸逆顺境界随
染所生一心世间心设或起时急须高声念佛敛念
归正勿令恶心相续直下打并净尽所有深信心至
诚心发愿回向心悲慈心谦下心平等心方便心及
一切善常当守护当知极乐诸上善人良由断恶行
善故得往生不退菩提能依此修持是为净土正行
(巳上莲宗宝鉴)

** 奉行众善正因(巳上二则以观经三福九品例推之故得断为正因)

鸟窠大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三岁儿说得了八
十老人行不了修净土念佛者不可不恪佩斯语除
孝养慈心诸事外如尽忠事君崇奉师长兄弟友慈
闺门雍肃敦睦宗亲敬礼前辈为人伦大节不容缺
失其于尊崇三宝则修寺扫堂供佛饭僧讲演正法
刊造经典一切佛门胜事不必仆仆尘缘伹随分随
力毋得当面错过他若居官则仁慈利民用兵则严
禁杀掠为长则以善教人为下则以勤事上以至瞻
养衰老抚育孤幼凶年济饥寒天救冻周赡三党怜
悯四穷施药助棺修理桥路劝息争讼饶免倩负敬
惜字纸广行方便戒杀放生葬埋牛犬如此类者不
能尽述凡属善事必力行之一切恶事禁止不为即
人有侵陵毁辱谊难容忍者一惟反巳自忖我乃修
净业人何得屑屑与若辈较量目前当下和平自尔
心体清净矣以此所作一切善事功德回向愿生西
方念念不断必上品生。
功行法门五¶ 第 60b 页 X62-0060.png

莲池师恒以太上感应篇手授学人尝答周海门曰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二语彻上彻下浅言之仅仅避
恶行善三家村里守分良民极言之则纤恶净尽万
善周圆天中天圣中圣如来世尊亦如是丁莲侣亦
谓感应篇言皆平实其迹若浅然事事徵心须逐句
省察方得前贤赞传表章非一予近年再纂辑有疏
案一书人能持诵体而行之以此回向往生岂止中
品又莲池自知录序曰予少见太微仙君功过格则
大悦旋梓以施仙君谓凡人宜置籍卧榻每向晦入
息书其一日功过积日而月而年或以功准过或以
过准功多寡相雠自知罪福不必同乎休咎尝作劝
修作福念佛图说归戒图说劝人受持但每日作一
福福下一点念佛千声填一圈随多少持向佛前證
明出家在家皆可依而行之(合纂)

** 布施正因(布施居六度之首以属正因无疑)

佛言欲得谷食当勤耕种欲得智慧当勤学问欲得
长寿当勤戒杀欲得富贵当勤布施布施有四一曰
财施二曰法施三曰无畏施四曰心施财施者以财
惠人法施者以善道教人无畏施者谓人及众生当
恐惧时吾安慰之或教以脱离恐惧使无畏心施者
力虽不能济物常存济物之心古语云人人知道有
来年家家尽种来年谷人人知道有来生何不修取
来生福人不能朝种谷而暮食尤不能施修福而即
受所以谷必半岁福必隔世也儒道二教皆言施报
功行法门五¶ 第 60c 页 X62-0060.png
但不言隔世耳所谓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
敬之灾人者人必反灾之皆现世之施报也佛又言
若人施巳生悔若劫他物持以布施是人未来虽得
财物常耗不集若人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
婢因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是人未来虽
得财宝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诸经要集云
若有贫穷人无财可布施见他布施时而生随喜心
随喜之福报与施等无异丁莲侣芥火云布施一法
悲敬差殊悲是赈贫济苦敬是供奉三宝有敬无悲
是名颠倒心无悭吝悲敬是一(合纂)

** 方便利人助修

大观间一士人买靴于京师市中见一靴甚大似其
父送葬者问所由来答云一官员携来修整顷当来
取往候之果见其父下马取靴子拜不顾而去追数
里许将不及乃呼曰生为父子何无一言教我其父
曰学葛繁问葛何人曰世间人遂访问所在葛时为
镇江太守乃往见之言其故问何以见重幽冥如此
葛曰予始日行一利人事渐增二事三事或至十事
于今四十年如一日问何以利人葛指坐间脚踏子
云若此物置之不正则蹙人足予为正之又若人渴
饮以杯水皆利人事也随事方便行之上自卿相下
至乞丐皆可以行唯在乎久而不废耳其子拜而退
葛后以高寿坐化去观此则利人之事当勉害人之
事岂可为哉葛兼修净业后有僧神游净土见葛在
功行法门五¶ 第 61a 页 X62-0061.png
焉。

** 廉俭助修

尝闻至人云人生衣食财禄阴司皆有定数若俭约
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譬如人有钱一
千日用一百则可十日用五十可二十日若纵恣贪
侈立见败亡如一千之数一日用尽尚有馀否或谓
人有廉俭而命促贪侈而寿长者何也予谓廉俭而
命促者当生之数少也若更贪侈则愈促矣贪侈而
寿长者当生之数多也若更廉俭则愈长矣且天地
于人无私何当生之数有多少乎曰今生受者皆前
世因耳修净土者固不在福寿之多然损福寿之事
则是薄德不可不戒增福寿之事则是厚德不可不
(巳上纂龙舒文)

张子韶自做秀才时至及第登枢要而粗衣非食无
玩好器物其笔亦用残秃者胡克仁居官茹蔬终身
眠一纸帐彼乃现宰官身行比丘行况身是比丘乎
佛制头陀比丘行乞为食粪扫为衣冢间树下为宿
今处众中檀越送供衣食足矣安居兰若矣更求适
意可乎一钵四缀一緉鞋三十年古德之高风未坠
也吾为是惭愧自责而并以告夫同侣(莲池三笔)

** 不妄取财助修

有仕途二人求梦于京师二相庙中其一人梦有吏
持簿一扇揭版示云此汝同来人前程也视之乃自
小官排至宰相仍有勾之者问勾者何也持簿者答
功行法门五¶ 第 61b 页 X62-0061.png
云此官人爱财世间不义取一顷此间勾一顷若急
改过尚可作监司其人闻之悔罪不敢妄取后果至
监司观此则不义之财诚可畏也知是以修净土善
缘自熟(龙舒文)

嘉兴王纲泾古刹将颓僧欲修之又有钜桥通济往
来居人因𡉏壤施千金僧亦诚实人也以桥工浩大
移用修寺未几僧卒见梦于徒曰我以错谬因果受
冥罚作某家猪明日当生后蹄白毫为验尔当赎我
忏悔募毕桥工徒往询果然遍以告人募桥寻落成
猪遂死夫檀信财施招提互用遍地皆然孰知错谬
罪报如此况尅减常住藏匿信施者乎古偈云施主
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还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又云
他日阎老子与你打算饭钱看你将何抵对出家者
胡不猛省斯语(合纂)

** 省口腹淫欲助修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制之若无斯为圣人节而
不纵为贤人纵而不节为下愚盖杀生以资口腹淫
欲以丧天真皆造业之所况二者更相助发因美饮
食则血气盛血气盛则淫欲多淫欲多则反损血气
血气损则又赖饮食以滋补是二者更相造罪也若
欲省口腹必先节淫欲若能节淫欲即可省口复此
诚安身延年之道慈觉禅师云饮食于人日月长精
粗随分塞饥疮才过三寸成何物不用将心细较量
能如是思省自可省口腹矣务实野夫云皮包骨肉
功行法门五¶ 第 61c 页 X62-0061.png
并尿粪强作娇娆诳惑人千古英雄皆坐此百年同
作一坑尘能如是思省自可省淫欲矣果了得此二
者在生何由有疾病夭折身后何由有地狱畜生修
上品者不可不戒此。

** 兼福慧助修

人不可不兼修福慧种种利物常行方便作一切善
戒一切恶所谓修福也知因果识罪福观释氏书内
明性理观家儒书外明世道所谓修慧也修福得富
贵修慧得明了修慧不修福明了而穷困修福不修
慧富贵而愚痴福慧若兼修富贵而明了二者皆不
修愚痴而穷困佛福慧兼修故谓之两足尊以福慧
两足也宁使慧胜福莫令福胜慧楞伽经云受现在
乐种未来苦是也偈云兼修福与慧又复念弥陀九
品莲华里第一更何疑斋戒明了人修者必上品上
生故也又偈云虽修福与慧不知念阿弥未得阿罗
汉轮回无了时在此世界修行得阿罗汉果方脱轮
回故也(巳上纂龙舒文)

** 不慕尊荣不辞轻蔑助修

学道之士大忿大辱或能勉强忍耐不免艳心于世
之尊荣不能忘情于人之轻我此实非也尊荣损福
召灾轻蔑除愆消业如悟达国师(先世即汉袁盎)以十世为
高僧戒律精严其冤家晁错欲报不得懿宗闻师道
德昭著赐沉香宝座错乃得便而人面疮作非损福
召灾而何金刚经云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
功行法门五¶ 第 62a 页 X62-0062.png
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夫以此经神力犹
假人之轻贱而后消灭是轻贱者乃转重罪轻受之
妙术固当甘之如饴而何以怒为然则尊荣轻贱孰
幸孰不幸耶昔谭紫霄被丐者殴折两齿谢教益王
益阳以为消尽平生业庆禅师人谤其私尼童或问
之师笑曰实如所传(师没后有五色舍利)嗟乎茫茫五浊彼何
人哉(下莲侣出世芥火)

** 礼忏助修

莲池大师云一心清净是为理观内明五体翘勤乃
曰事忏外助直观本心非不径要而末法众生慧薄
垢重必须理观事忏内外交致庶得定就慧成死生
速脱但今人惟存事忏理观全荒何况外饰虚文中
无实悔者耶观莲公此言必理事双修方名为忏且
毋论理观即以事论今官府断狱按律定罪阎罗判
事据恶加刑惟佛菩萨大慈悲许其忏悔赦罪此非
常之恩德也乃修忏之人往往虚文搪塞心则戏豫
礼则怠荒徒以拜诵套例仰劳僧众或居内室而治
杂务或见外客而应纷嚣或公然茹荤饮酒或依前
作过造非视若全非巳事而犹曰吾今日延僧忏罪
也不思求忏必以吾心哀悔怨艾之诚为主外藉比
丘以为导达若主者不诚比丘其能代为忏耶恐幽
明之际无此破格大侥倖事矣(纂丁莲侣)

** 施食助修

莲宗宝鉴云既修西方净业当运广大慈悲释尊教
功行法门五¶ 第 62b 页 X62-0062.png
诫随所住处当施法食济诸法界一切有情除彼饥
渴极苦化令同趣菩提有力者修斋设供无力者咒
食施生施食殊功广大无量莲池云瑜伽之教神变
威灵不可思议唐金刚智广大不空二师而下无能
继者惟施食一法行世此法启教于阿难初唯佛示
陀罗尼一章令诵二十一遍即今变食真言也嗣是
渐译渐广夫口诵咒手结印心作观三业相应之谓
瑜伽不相应则不惟不能利生反至害巳一僧不诚
被鬼舁至河欲沉之一僧失锁衣箧心存匙钥诸鬼
见饭上皆铁片不得食一僧晒毡衣未收值雨心念
此衣鬼见饭上皆兽毛不得食各受显报又有人入
冥见僧数百械黑房中罪苦不堪皆施食法师也吾
愿行是法者手之所结必端必严毋拈弄扬舞而类
戏掉口之所诵必真必正毋扭捏弹咜而淆密语意
之所作必精必专毋散鬼乱想而亏正观心运诸手
手叶诸口口根诸心津济万灵如是功德当亦不可
思议(合纂)

** 放生助修

问放鸟雀鱼鳖等为之诵咒念佛愿彼往生此物当
承力即生否莲池师曰咒愿禽畜者若业轻缘熟承
法力亦得往生业重缘疏止灭罪改形善趣然禽畜
未必生而放生咒愿之人福不唐损矣来生化度终
酬宿因目连度蜂足为明镜佛言水中有微细虫类
凡眼不能见者故律中教人以囊滤水方食若人能
功行法门五¶ 第 62c 页 X62-0062.png
虔书护生陀罗尼沉河井及盛水器中并为诵咒念
佛七遍其虫皆生善趣。

陀罗尼云唵缚悉波罗摩
尼莎诃

𡵉[(留-刀)-田][丮-(举-与)+(└@夕)][但-日+兀][丫/一][几@〡][丮-(举-与)+(一/ㄠ)][丮-(举-与)+((ㄠ-、)*ㄟ)][丮-(举-与)+(ㄓ-凵+└)](即上文九字梵书难容笔误摹
此书木上桐油油过沉水中) 南无欢喜庄严诸王佛 南无宝
髻如来 夏月灯上飞蛾法应用草一根长七寸许
双手拱执秉仪净口对草念咒七遍横置灯盘上即
无扑灭之苦如无生草以柴心代之 咒曰波利瑟
吒护生草救度众生离烦恼(此咒试有奇验幸虔诵之)出门时恐
街路虫蚁无心误伤须先端心默念行步不伤虫咒
三七遍随所去处不致伤命以佛眼观当知我人举
足是业勿以此咒为迂 咒曰。

唵地日利娑婆诃

路遇捉鸟捕鱼者一心专注其人不起别念默念佛
号十声或百声愈多愈验陈书纪王固学佛尝聘魏
宴于昆明池魏人以南人嗜鱼大设罟网固念佛号
不获一鳞 念曰南无多宝如来(宜虔宜多宜默)以上诸佛
切近易行咒皆有验凡有所作俱以回向往生九莲
必居高品(丁莲侣故乡消息)

** 居官助修

沈长卿有居官功行言余广其意云贫贱人为善难
为恶亦难何者势不能济也富贵人为善易为恶亦
易何者势足以济也假令尧舜桀纣俱匹夫纵极仁
极暴必难遍被乡闾况国与天下乎近世宰官慕清
泰之乐辄谓不能挂冠弃家而修净业余窃谓不然
吾侪不幸为穷措大力不从心诚无如斯世斯民之
功行法门五¶ 第 63a 页 X62-0063.png
缺陷何今得志临民事权在握如神龙乘风云降霖
雨枯槁咸沾泽焉视桔槔之取润涓滴者劳逸巨细
悬绝矣何必分别儒释之见视仕途与净土功行不
可合作也吾谓鞭笞即是痛棒呵怒即是热喝见冤
抑而悯之即是慈悲道场之死而致生之即是方便
道场为民受屈曲直不阿柔气以承上官即是忍辱
道场兴利除害日夕不遑不啻父母为子孙计即是
精进道场励志不渝暮夜之金屏绝即是清净道场
品行屹然强猾望而敛迹即是降魔道场斯诚能以
居官而作功行者经济净业以一贯之矣(陈皇士)

净土晨钟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