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1c 页
No. 1465
中峰三时系念仪范


**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外曷切)(一) 他伽跢(都饿切)(二) 夜哆地(途卖切)(三)
 夜他阿弥利(上声)(四) 都婆毗(五) 阿弥利哆(六) 悉耽婆毗
(七) 阿弥利哆(八) 毗迦兰谛(九) 阿弥利哆(十) 毗迦兰哆
(十一) 伽弥腻(十二) 伽伽那(十三) 枳多迦隶(十四) 莎婆诃(十五)

** 云集赞(大众序立佛前作声念)

西资会启净土门开。白豪光里见如来。诸佛叹奇哉。
永脱尘埃。同愿上莲台。

云来集菩萨摩诃萨。

** 登座偈(法师上座)

五彩云垂。大法王座。我今一登。神天拥护。常拥护。菩
萨摩诃萨。

** 提纲(法师端庄整肃观想弥陀作礼平举)

「 三时礼念不思议
 一道圆明最上机
 了法了心心寂照
 无形无相相超离
 罪花凋殒三涂息
 菡萏香浮七宝池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2a 页 X74-0062.png
 念念豁然真佛见
 斯时觉悟證真如
 阿弥陀如来(众和)
 證明系念」


** 缘起(法师鸣尺一下)

盖闻西方世界。净土乐邦。遍界而百宝庄严。诸地而
七珍布砌。池流八德。莲吐四花。宝树重重。祥光烁烁。
其土有佛。号曰弥陀。往昔因中。曾发誓愿。若有众生。
称念我名。即生我国。是以天亲马鸣龙树。三大菩萨。
造论指归。沿至历代祖师。靡不称赞西方。劝人念佛。
超往极乐。逮我。

中峰祖师。著文系念。何云系念。一心系属于佛。不杂
他念之谓也。乘此念心。坚固纯熟。决定往生。我今叨
临法会。礼宜然香洒净。恭迎列圣云临。然后演说。众
等虔诚。称扬圣号。

归依西方 阿弥陀佛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
陀佛弥陀佛(大众齐和。五声毕。再起五声。去首四字毕。法师执垆拈香)

** 祝香举香光王如来然香供养和

「 开建净土大道场
 先然五分法身香
 西方众圣俱云集
 列圣垂光大阐扬」


是香也。不从天降。岂属地生。第一义谛结成。真三昧
海流出。成云成雾。为盖为台。培自巳之灵苗。慕乐邦
之觉父。名超极乐。价重娑婆。爇向垆中。供养。

娑婆大教主。万德至尊。本师释迦牟尼佛。西方世界。
净土教主。接引导师阿弥陀佛。辅赞西方。同愿化度。
观音势至。清净海众。三贤十地。缘觉声闻。西乾东土。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2b 页 X74-0062.png
禅律诸宗。诸祖师僧。方等会上。护教天龙。星主大帝。
列曜高真。三界万灵。十方玄造。当山土地。弘护伽蓝。
净土会内。无量圣凡。惟愿普熏。同垂感降。

「 天风吹送紫檀烟
 瑞气祥光烛大千
 要识涅槃安乐处
 宝池初绽一枝莲」


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声。毕。法师执水盂)

** 祝水(举廿露王如来加持咒水和)

「 滴水能令净六尘
 毫端点处便回春
 法筵一洒皆清净
 西方众圣尽云临」


夫水也。原泉有本。润泽为功。作雨作霖。恩普沾于万
物。为江为海。利普济于群生。朝沉万里烟霞。暮浸一
天星斗。涟漪湘浦。荡漾越溪。许由洗耳于当年。盖因
乎洁。孺子濯缨于昔日。而取其清。逝波兴孔圣之嗟。
盈科发孟轲之喻。今也八德池中亲受得。七珍瓶内
始分来。咒以密言。变为法水。

(举大悲咒洒净念偈)

「 大士神通不可言
 海中心内坐红莲
 愿祈菩萨枝头水
 洗尽众生恶业冤」


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声)

** 赞极乐世界(法师扬铃宣念各赞后大众和歌佛号)

「 极乐世界净琉璃
 宝树行行列四维
 金沙布地银阶道
 璧玉阑干绕四围」


** 赞阿弥陀佛

「 净土教主号弥陀
 四十八愿利娑婆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2c 页 X74-0062.png
 九品咸令登彼岸
 愿度众生出爱河」


** 赞观音菩萨

「 身披素服戴花冠
 救苦寻声见世间
 扬柳净瓶皆妙法
 安然辅赞展慈颜」


** 赞势至菩萨

「 势至端严德莫量
 六铢衣挂拂天香
 巍巍坐处花香远
 举步行时振十方」


** 赞海众菩萨

「 无边海众遍虚空
 法界光明不见踪
 慈悲接引归净土
 有缘直下决相逢」


** 赞西方众圣

「 圣贤闻请悉云临
 大众咸生渴仰心
 皈命慈悲称赞叹
 同声唱礼广修因」


** 赞圣贤安座

「 蜗居化作广楼台
 丈室宽宏户牖开
 三万二千狮子座
 一华台上一如来」


登宝座菩萨摩诃萨。

** 呈意(法师鸣尺班首宣读)

南赡部州大明国(某省某府某县某都)坚修净业信士某。洎十
方在会善信某某等。沐手焚香。拜干
慈相。某等切念阎浮幻报。众苦为因。旷劫沉沦。未尝
返本。而况百年在呼吸之间。四大非坚久之质。日染
尘缘。身萦世网。心识每多于谋虑。运用宁免于过愆。
即生迷上之迷。成就业中之业。扪心知愧。揣巳怀惭。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3a 页 X74-0063.png

释迦大圣。开方便之门。指极乐净邦。为往生之路。由
是投诚实际。归命真如。披陈种种之罪瑕。荡涤般般
之业障。钦闻法华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巳成佛道。死
心禅师云。念阿弥陀佛。若也不生净土。我当堕拔舌
犁耕地狱。某敢秉诚立志。依愿奉行。结西方会。修净
土因。即今恭就(家庭某庵)祇建三时系念净业道场。然香
炳炬。供果献茶。看诵弥陀经。大弥陀经。无量寿观经。
讲说大乘第一义谛。决定往生要法。拜礼弥陀大谶。
净土愿文。及开启回向。谶罪发愿。所集殊勋。专祈众
等。内魔不起。外障不生。三业冰清。六根雪净。今生善
果。栽培于八识田中。他报灵苗。成熟于九莲池内。普
报四恩。均资三有。法界含灵。同愿往生。

** 演念(法师鸣尺举扬)

盖闻西方教主。接引导师。号曰同名。寿称无量。绀目
澄清四大海。白豪宛转五须弥。恩极无涯。妙深莫测。
化见琉璃苑囿。庄严码碯阶墀。六时行道宝林间。九
品标名金沼内。水鸟树林能说法。迦陵频伽共谈禅。
宝栏宝网影玲珑。宝座宝幢光灿烂。幸我佛愿弘六
八。慈济三涂。尘尘涉入度众生。处处圆融超万类。显
不空真空之理。开妙有非有之门。感观音救苦寻声。
荷势至多方济拔。念(某)等。罪根深固。障重瀰漫。结烦
恼以为俦。染尘缘而作种。内宗不悟。外见萦缠。利欲
情深。贪饕意阔。忘却本源觉藏。难趋净土道场。集四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3b 页 X74-0063.png
众以熏修。启三时而礼念。万声异口。一念同音。夺志
寻源。称扬宝号。

(歌扬佛号法。班首举念。大众齐和)

弥陀佛 弥陀佛 阿弥陀佛弥陀佛 弥陀佛
(五声毕。别起五声)

弥陀佛 阿弥陀佛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弥
陀佛


* 第一时佛事


* 起大弥陀经(上卷)(或小弥陀经代)
* 念往生咒(三遍)

** 提纲(举佛号三声。三鸣尺。三问讯。大众默坐听讲)

「 世界何缘称极乐
 只因众苦不能侵
 道人若要寻归路
 但向尘中了自心」


夫心心即佛。醍醐酥酪。咸自乳生。佛佛惟心。钗钏瓶
盘。尽从金出。十万程。东西不隔。二六时。凡圣同途。一
合掌。一低头。碧玉毫。星明日丽。一赞扬。一歌咏。紫金
容。霆震雷轰。清凉月。有水皆含。功德云。无山不戴。一
称嘉号。越二死。揵如香象之渡河。再举洪名。厌众鸟。
宛类频伽之出㲉。音乐奏时行树密。水禽飞处藕花
多。芬陀梨。优钵昙。向清旦满盛衣裓。白砗磲。红码碯
引阳春间错楼台。群情惟忖以难思。一念回光而易
往。究竟不居心外。分明只在目前。审如是。即今众等。
系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三时佛事。只如不涉證修。
亲蒙授记一句。如何举扬。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3c 页 X74-0063.png

「 风吟树树千般乐
 香浸池池四色花」


(举阿弥陀佛身金色。坐持)


* 南无阿弥陀佛(五百声。法师鸣尺。举)
* 南无观音势至海众菩萨(各十声。毕。唱)
*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声。稍止)

** 讲演(法师鸣尺)

「 诸苦尽从贪欲起
 不知贪欲起于何
 因忘自性弥陀佛
 异念纷驰总是魔」


记得教中道。生而无生。法性湛然。无生而生。业果俨
然。谓生者。即众生生灭之迹也。谓无生者。即诸佛寂
灭之本也。谓法性湛然。乃人人本具之法性。虽为业
网所缠。流转五道。远从旷劫。逮至今生。妄随生死之
所升沉。当知生自缘生。而法性不与缘俱生。灭自缘
灭。而法性不与缘俱灭。所以云法性湛然也。谓湛然
者。喻如水在古井澄潭。寸波不动。八风不摇。一碧涵
空。莹净明洁之谓也。谓法性于扰扰生灭中。其湛然
之体。如如不动。是谓生而无生者也。言无生而生者。
众生以迷妄入心。积业成果。虚受轮转。妄见生灭。皆
业果所见。于法性体上。如镜见像。似珠随色。当知镜
光本净。珠体绝痕。不违色像。而物境互彰。其实镜珠。
本来清净。故知镜珠之清净。喻吾法性。彼色像之去
来。犹业果之俨然也。此说。明诸佛于俨然生灭中。惟
见无生。众生于湛然无生中。惟见生灭。以迷悟之有
差。而见量亦因之而异也。当知生。无自性。无生。亦无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4a 页 X74-0064.png
自性。悟。则生灭皆无生。迷。则无生皆生灭。所以离生
灭外。别无无生。离无生外。别无生灭。乃一体而异名
也。审如是。则阿弥陀佛即我心。我心即阿弥陀佛。净
土即此方。此方即净土。亦迷悟之自殊。非圣凡彼此
之有间也。乃知见前众等。及法界一切众生。生日决
定非生。灭时决定非灭。即今自性阿弥陀。与大众舌
根。普同运转根本法轮。不为一物之所留碍。诸人还
委悉么。更听一偈。

「 生灭无生生不生
 乐邦那肯禁人行
 谁知万丈红尘里
 菡萏花开月一更」


(法师班首下座。运动法乐。绕旋行道)

** 举念


* 南无阿弥陀佛(五百声毕众复位法师上座鸣尺一下举)
* 南无观音势至海众菩萨(各十声唱)
*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声)

** 忏悔(法师鸣尺)

盖闻人人分上。本有弥陀。个个心中。总为净土。了得
的。头头见佛。顿悟的。步步西方(上来启建三时系念
净业道场今当第一时佛事巳圆。众等捧诵大阿弥陀
经。往生神咒。称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一千声。及举列圣
洪名各二十声。如上殊勋。投入弥陀大愿海中。功德良
因。专为某等。消除巳误之愆。荡涤轻重之罪。舍此报身。
第生净土)。仍念某等。自从无始。迄至今生。于一念迷
真之后。六根逐妄以本。纵巳为非。随情造业。身过。则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4b 页 X74-0064.png
邪淫杀盗。口愆。则绮语妄言。狂意常起贪嗔。妄识深
生痴爱。由兹三业。致染六尘。但茫茫于岁月。每自萦
缠。常汩汩于尘劳。罔思出离。是以惟凭忏悔。及藉熏
修。伏冀眼耳鼻舌身意之过咎。应念顿消。色声香味
触法之尘劳。即时净尽。速證阿鞞跋致。成就无上菩
提。更为某等志心忏悔(班首举偈众跪应和)

「 一障二语三毒罪
 四重五逆六根愆
 七遮八难广无边
 九结十缠皆忏悔
 前心起罪云覆空
 后心灭罪炬破暗
 须知炬灭暗还生
 昼夜六时勤忏悔」


上来忏悔巳竟。不为尘业之所缠绕。身心洁白。欲生
安养极乐世界。须凭发愿。然后往生。盖有行无愿。行
必茫然。有愿无行。愿惟虚设。今辰众等。异口同音。系
念乐邦教主万德洪名。至行昭然。若不发愿。凭何往
生。众等虔诚。志心发愿。

** 发愿(法师想四圣端坐金台證明发愿班首举偈众复跪和)

「 愿我幻身无疾苦
 愿脱三涂八难门
 愿灭宿生诸业障
 愿除烦恼六情根
 愿身不染邪非触
 愿出娑婆五浊尘
 愿我勤修无退转
 愿入如来解脱门
 愿命终时神不乱
 愿得化佛尽来迎
 愿奉弥陀值众圣
 愿證金刚不坏身」


** 西方赞和念

阿弥陀佛。无上医王。巍巍金相放毫光。苦海作舟航。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4c 页 X74-0064.png
九品莲邦。同愿往西方。

「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第一时佛事(毕)


* 斋佛仪式

** 起三十五佛忏悔经(次举)


* 南无常住十方佛
* 南无常住十方法
* 南无常住十方僧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 南无护法诸天菩萨(三遍)

** 遍食(法师执水孟净食)

是心作食。全食为心。以由体用不殊。故得卷舒自在。
如是。则六尘互遍。三德常融。微妙难思。出生无尽。用
凭观道。密扶咒熏。将善导于事仪。俾圆成于法施
我今持诵无量威德自在光明胜妙方陀罗尼。加持
法食。悉令周遍(遍洒法筵)

** 变食真言

南无萨缚。怛他誐哆。嚩鲁枳帝。唵。三。婆啰三。婆啰。吽
(三遍)

** 甘露真言

南无。苏噜婆耶。怛他誐多耶。怛侄他。唵。苏噜。苏噜。钵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5a 页 X74-0065.png
啰苏噜。钵啰苏噜。莎诃(三遍)

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诸贤圣。下及六道品。
等施无差别。随缘皆饱满。令今施者得。无量婆罗蜜
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人天。普同供养。

** 普供养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缚。伐日啰。斛(三遍)

** 供香花赞(法师扬铃宣念各赞后众和佛号五声)

「 香花蘋藻进高贤
 茗果珍馐列几筵
 展闻觉海纯陀供
 享兹微馔鉴精虔」


** 供四圣赞

「 弥陀势至等观音
 清净海众作證明
 不舍慈悲沾法供
 济幽拔苦度群情」


** 供法宝赞

「 一轮推转妙灵文
 十地三贤列圣尊
 舍利弗等阿罗汉
 同鉴凡情转法轮」


** 供三界赞

「 诸贤诸圣满虚空
 三界群灵一念中
 享此纯陀微妙供
 同登净土见慈容」


** 供六道赞

「 六道群灵圣共凡
 咸沾法食离幽关
 闻斯乐土弥陀号
 悉脱羁迷睹圣颜」


** 其二

「 四生六道满河沙
 只为当初一念差
 返照回光来受度
 超生净土托莲花」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5b 页 X74-0065.png

禅悦酥酡。造出天厨供。成道当初。牧女前来送。老母
曾将。托在金盘奉。献上
如来。大觉金仙众。

南无禅悦藏。菩萨摩诃萨(三称举诸如来名回向)

** 疏式(班首宣读)

伏以
佛愿度生。必用坚心念佛。凡能證圣。须当立志超凡。
俯露愚衷。仰千
大觉。切念众等。叨居震旦。忝获人伦。荷
三宝之慈悲。赖
四恩之造化 乾坤覆载 日月照临 国王水土
生成 父母劬劳养育。弗能报答。悚惧恐惶。茫茫火
宅以煎熬。往往尘劳而染著。有怀克巳。无善及人。此
时不假修持。他日将何凭据。叹光阴而易迈。痛生死
以难逃。当舍五浊之娑婆。求取九莲之净土。先明落
处。实慕果以修因。渐履玄途。是从因而至果。涓取今
(甲子吉日)(某寺家庭)祇建净业道场。焚解脱之真香。
然光明之慧炬。称念
弥陀佛号。赞扬
菩萨洪名。讽诵金文。加持蜜语。具陈斋供。延奉
圣凡。依按 教仪。作诸功德。回向
真如实际。报资恩有冤亲。法界众生。同圆种智。上祀
皇帝万岁。太子千秋。文武官僚。咸增禄算。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家家无饥馑之忧。户户有仓箱之积。更冀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5c 页 X74-0065.png
斋主等。寿山叠翠。福海添波。吉星高照于身宫。瑞气
长围于命座。门阑肃睦。老幻康宁。丙寇双沉。公私两
利。所祈信心坚固。外障无侵。道念精专。内魔不起。阎
浮报满。净土见前。伏
佛威光。径登上品。伏愿
菩提树长。影遮百万人天。优钵华开。香满大千世界。
乡邻右族。均沾
法雨之恩。昭穆先亡。尽赴莲池之会。劝善友。递相究
竟。愿
佛法。久住流通。凡居四序之中。悉赖万全之庇。恭惟
佛心印知。

系念文疏

(年 月 日)具疏上


* 第二时佛事


* 起大弥陀经(下卷)(或小弥陀经代)
* 念往生咒(三遍)

** 提纲(三举佛三鸣尺三问讯众静坐听讲)

「 便就今朝成佛去
 乐邦化主又嫌迟
 那堪更欲之乎者
 管取轮回没了时」


夫遍十方是极乐世界。山光水色。似空合空。尽大地
是清泰故乡。花笑鸟啼。如镜照镜。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黄金臂。昼夜常伸。惟许道人独委。
白玉毫。古今不昧。今辰狭路相逢。所以道。万法是心
光。诸缘惟性晓。本无悟迷人。只要今日了。见前众等。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6a 页 X74-0066.png
系念万德洪名。今当第二时佛事。且了之一句。如何
举扬(鸣尺不起座)

「 琉璃地上照明月
 菡萏华间戏水禽」


(坐持佛号同前)

** 讲演(法师鸣尺)

「 心中有佛将心念
 念到心空佛亦忘
 撒手归来重检点
 华开赤白间青黄」


记得教中道。惟心。佛亦尔。惟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
是三无差别。谓惟心者。心有多种。有肉团心。今见在
五脏中。乃父母血气所生者是。有缘虑心。即今与善
恶顺逆。种种境界上。起念分别者是。有灵知心。乃是
混千差而不乱。历三际而不迁。炳然自照。卓尔独存。
在圣不增。处凡不减。所以云。处生死流。类骊珠独熠
于沧海。居涅槃厈。若桂轮孤朗于碧天。绝形像之可
窥。岂色空而能辨。圣人悟之。假名为心。此心不可以
智知。不可以识识。遍含万法。不立一尘。以遍含故。即
前之肉团心。缘虑心。皆由之而建立。岂特一心为然。
至若天地之覆载。寒暑之往来。昆虫草木之变生。尘
沙法界之呈露。莫不一一依之而出见。以不立故。于
一切法中。欲觅此心。了不可得。虽曰不可得。而于不
可得中。能摄一切法入其心体。如江河溪涧之归海。
同为一味之水。若瓶盘钗钏之入垆。混为一色之金。
使一切法俱失异名。是谓不立者也。原夫诸佛。乃此
心之诸佛。众生。亦此心之众生。离心外。无诸佛。舍心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6b 页 X74-0066.png
外。无众生。且诸佛众生之名相。虽优劣之有殊。咸出
自心之本源。则圣凡而何别。所以云。心佛及众生。是
三无差别者也。故永嘉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
空无大千。当知迷此心。即梦之谓也。悟此心。即觉之
谓也。此一佛一祖。同展广长舌。俱出清净音。发明惟
心惟佛惟众生之至理。昭如古镜。准若权衡。临之而
妍丑莫逃。用之而重轻不隐。既然如是。则知西方净
土。此界何殊。古佛弥陀。此心匪异。昔。灵山谓此去西
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为极乐。阿弥陀佛。见在
说法。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此言
阿弥陀佛报身报土。非言法身净土也。若曰法身。即
此心是。若曰净土。亦此心是。此心不在此。不在彼。不
执方。不离方。以不执方故。岂在十万亿刹之外。以不
离方故。尘毛刹海。四维上下。了无间然。以至无一微
尘。非佛净土者也。由是而知见前众等。其生出也。莲
花朵朵。其死入也。宝树行行。无一时不达净邦。无一
念不依乐土。既然如是。且道离心佛众生外。别有商
量处也无。更为说偈。

「 大圆镜里绝尘埃
 碧藕花中有圣胎
 遥望金沙池沼外
 宝光常照玉楼台」


(行道课佛如前)

** 忏悔(法师鸣尺)

盖闻虚而有鸣。谷之声。寂而无形。佛之相。谷之声。虽
出于自然。非呼之而不答。佛之相。乃达于无作。非扣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6c 页 X74-0066.png
之而不彰。所以彰者。若蟾蜍之登霄汉。无物不临。犹
溟涬决于大川。应流悉济。信夫佛之相。广大圆通。无
碍而难思议矣(上来启建三时系念净业道场。今当
第二时佛事巳圆。一众捧演大弥陀经。往生神咒。人各
种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一千声。及称观世音大势至
清净海众菩萨名号各二十声。如上殊勋。投入如来大
愿海中。出生功德。专为杲等消灾灭罪。舍此报身。径生
净土)。仍念某等。自从无始。迄至今生。沤生巨海。逐识
浪以高低。云点太虚。任情风而彼此。眼迷色相。耳惑
声尘。鼻嗅诸香。舌尝众味。身耽恶触。常开众苦之门。
意起狂思。恒染六尘之境。于是循环诸趣。轮转四生。
业海茫茫。罪山岌岌。非凭发露。曷致消融。谶除巳往
之愆。成就当来之果。再劳法众。志心忏悔(班首举偈大众
跪和)。

「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罪根皆谶悔
 罪从心起将心谶
 谶罪何如勿起心
 罪亡心灭两俱空
 是则名为真谶悔」


上来忏悔巳竟。至行犹人具眼目。愿同日月灯光明。
依光照烛见分明。行者方能达前境。是以终日念佛。
而不发愿决欲往生。虽有念佛之功行。亦成虚设。今
辰合会众等。同音系念。决定往生。稽颡投诚。志心发
愿。

** 发愿(班首举偈大众跪和)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7a 页 X74-0067.png

「 稽首观音大悲主
 愿力洪深相好身
 愿我速知一切法
 愿我早得智慧眼
 愿我速度诸众生
 愿我早得善方便
 愿我速乘般若船
 愿我早得脱苦海
 愿我速得戒定慧
 愿我早登涅槃山
 愿我速證无为果
 愿我早至如来地」


** 弥陀赞(和念)

第一大愿。观想弥陀。四十八愿利娑婆。苦海涌金波。
宝网交罗。度众生出爱河。

「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第二时佛事(毕)(礼谶)


* 弥陀谶仪(礼佛四十八。拜按如来四十八愿)

** 提纲(法师合掌定立平举)

「 弥陀大教振西方
 救度众生妙莫量
 九品莲开垂接引
 七重琪树列芬芳
 巍巍金相端严好
 皎皎银台灿烂光
 大觉台前勤恳礼
 顿明本性悟真常」


阿弥陀如来(云云)  證明礼谶(云云)


* 一心顶礼十方法界常住佛(一拜)
* 一心顶礼十方法界常住法(一拜)
* 一心顶礼十方法界常住僧(一拜)

(佛前烧香)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7b 页 X74-0067.png

(供养三宝唱云)

「 愿此香烟云
 遍满十方界
 无边佛土中
 无量香庄严
 具足菩萨道
 成就如来香」


** 缘起(法师鸣尺)

盖闻西方教主。九品导师。三祇行满。万德功圆。显见
一丈六金身。广发四十八大愿。毫辉白玉。色露黄金。
西方昔号阿弥陀。东土今称无量寿。观音辅弼。势至
参随。地占西方。国名极乐。面面琉璃阶道。重重金玉
门阑。七宝池中。湛湛澄融于法水。九莲台上。纷纷浓
喷于天香。声闻缘觉悉生驩。水鸟树林宣妙法。世上
能称尊佛号。华中标记此人名。他日上品上生。永劫
同名同号。称念者。罪消八万亿劫。礼赞者。功倍百千
万分。功实难论。称扬有尽。慇勤至请。愿望光临。大众
运诚。同音礼赞。

** 赞佛(班首先举。大众跪和)

「 如来妙色身
 世间无与等
 无比不思议
 是故今顶礼
 如来色无尽
 智慧亦复然
 一切法常住
 是故我归依
 大智大愿力
 普度于群生
 令舍热恼身
 生彼清凉国
 我今净三业
 归依及礼赞
 愿共诸众生
 同生安乐刹」


** 礼佛(法师执垆举念。大众和拜)


* 一心顶礼。四土妙依处。释迦文如来。(一拜) 福智庄严身。遍法界诸佛。(一拜)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7c 页 X74-0067.png
* 一心顶礼。常寂光净土。阿弥陀如来。(一拜) 清净妙法身。遍法界诸佛。(一拜)
* 一心顶礼。实报庄严土。阿弥陀如来。(一拜) 微尘相好身。遍法界诸佛。(一拜)
* 一心顶礼。方便圣居土。阿弥陀如来。(一拜) 解脱相严身。遍法界诸佛。(一拜)
*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阿弥陀如来。(一拜) 大乘根界身。遍法界诸佛。(一拜)
*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阿弥陀如来。(一拜) 十方化往身。遍法界诸佛。(一拜)
* 一心顶礼。西方并此土。诸佛菩萨众。(一拜) 演说经律论。一切达摩耶。(一拜)
*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观世音菩萨。(一拜) 万亿紫金身。遍法界菩萨摩诃萨。(一拜)
*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大势至菩萨。(一拜) 无边光智身。遍法界菩萨摩诃萨。(一拜)
*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清净大海众。(一拜) 满分二严身。遍法界菩萨摩诃萨。(一拜)
* 一心顶礼。大智舍利弗。阿难持法者。(一净) 诸大声闻众。缘觉贤圣僧。(一拜)

** 发愿(法师鸣尺大众跪念)

「 归命十方调御师
 演扬清净微妙法
 三乘四果解脱僧
 愿赐慈悲哀摄受」


(某)自违真性。枉入迷流。随生死以漂沉。逐色声而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8a 页 X74-0068.png
贪染。十缠十使。积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尘。妄作无边
之罪。沉沦苦海。漂溺邪途。着我耽人。举枉错直。累生
业障。一切愆尤。仰三宝以慈悲。沥一心而谶悔。所愿
能仁拯拔。善友提携。出烦恼之深渊。到菩提之彼岸。
此世福基命位。各愿昌隆。来生智种灵苗。同希增秀。
生逢中国。长遇明师。正信出家。童真入道。六根通利。
三业纯和。不染世缘。常修梵行。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严护威仪。蜎飞无损。不逢八难。不缺四缘。般若智以
见前。菩提心而不退。修习正法。了悟大乘。开六度之
行门。越三祇之劫海。建法幢于处处。破疑网于重重。
降伏众魔。绍隆三宝。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修学
一切法门。悉皆通达。广作福慧。普利尘沙。得六种之
神通。圆一生之佛果。然后不舍法界。遍入尘劳。等观
音之慈心。行普贤之愿海。他方此界。逐类随形。应见
色身。演扬妙法。泥犁苦趣。饿鬼道中。或放大光明。或
见诸神变。其有见我相。乃至闻我名。皆发菩提心。永
出轮回苦。火镬冰河之地。变作香林。饮铜食铁之徒。
化生净土。披毛戴角。负债含冤。尽罢辛酸。咸沾利乐。
疾疫世而见为药草。救疗沉痾。饥馑时而化作稻梁。
济诸贫馁。伹有利益。无不兴崇。次期累世冤亲。见存
眷属。出四生之汩没。舍万劫之爱缠。等与含生。齐成
佛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8b 页 X74-0068.png
| |愿我永离三恶道(一拜) |
| |愿我常闻佛法僧(一拜) |
| 南无本师阿弥陀 |愿我勤修戒定慧(一拜) |
| |愿我识破贪嗔痴(一拜) |
| |愿我恒随诸佛学(一拜) |
| |愿我不退菩提心(一拜) |
| |愿我决定生安养(一拜) |
| 南无本师阿弥陀 |愿我速见弥陀佛(一拜) |
| |愿我分身遍尘刹(一拜) |
| |愿我广度诸众生(一拜) |

** 祝愿(法师扬铃宣念。各赞后。大众和佛号五声)

「 十愿弘深不可量
 心心念念广宣扬
 弥陀有愿终须到
 四色莲华遍界香」


** 其二

「 爱河渺渺广无边
 六根绳缆要牢坚
 一心系著菩提岸
 举步高登般若船」


** 其三

「 一心念佛莫蹉跎
 堪叹人生去路多
 急急称念弥陀佛
 莫把光阴溺爱河」


** 其四

「 一句弥陀自主张
 别无一法可思量
 明明直指归家路
 四众同登大觉场」


** 其五

「 一句弥陀作话头
 单提不用别参求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8c 页 X74-0068.png
 工夫彻透泥团破
 铁佛通身也汗流」


** 其六

「 一句弥陀胜坐禅
 一声未了一声连
 心心念念工夫到
 在在西方极乐天」


** 其七

「 阿弥陀佛法中王
 爱河浪里作舟航
 一心愿度沉沦辈
 尽到西方极乐邦」


** 忏悔(大众跪念)

我今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悉愿断除三障。归命
谶悔。愿(某)。及见前修净业众。从无始巳来。无明所覆。
颠倒迷惑。而由六根三业。习不善法。广造十恶。及五
无间。一切众罪。无量无边。说不可尽。十方诸佛。常在
世间。法音不绝。妙香充塞。法味盈空。放净光明。照触
一切。常住妙理。遍满虚空。(某)无始来。六根内盲。三业
阍闇。不见不闻。不觉不知。以是因缘。长流生死。经历
恶道。百千万劫。永无出期。经云。毗卢遮那。遍一切处。
其佛所住。名常寂光。是故当知一切诸法。无非佛法。
而我不了。随无明流。是则于菩提中。见不清净。于解
脱中。而起缠缚今始觉悟。今始改悔。奉对诸佛弥陀
世尊。发露忏悔。当令(某)与法界众生。三业六根。无始
所作。见作当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若忆不忆。若识
不识。若疑不疑。若覆若露。一切重罪毕竟清净(某)
悔巳。六根三业。净无瑕累。所修善根。悉亦清净。皆悉
回向。庄严净土。普与众生。同生安养。愿阿弥陀佛。常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9a 页 X74-0069.png
来护持。令(某)善根。见前增进。不失净因。临命终时。身
心正念。视听分明。面奉弥陀。与诸圣众。手执华台。接
引于我。一刹那顷。生在佛前。具菩萨行。广度众生。同
成种智。

(忏悔巳。归命礼阿弥陀佛及一切三宝)


* 南无佛
* 南无法
* 南无僧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
* 南无本师阿弥陀佛(一拜)
* 南无观世音菩萨(一拜)
* 南无大势至菩萨(一拜)
*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一拜)
* 南无三贤十地菩萨(一拜)
* 南无莲池海会菩萨(一拜)
* 南无历代祖师菩萨(一拜)
* 南无护法诸天菩萨(一拜)
* 南无三界圣贤菩萨(一拜)


* 诵弥陀经(绕旋行道)
* 念往生咒(三遍)

** 西方赞(齐和)

至心信礼。西方净土主。阿弥陀。无量寿。因中发弘誓。
(哑吽)。接引 娑婆。到西方。不退地。授佛记。常闻说法
音。七宝池。八功德水。三十六万亿。唵(哑吽)。同赴莲池会。
若归依。能消灭。○○十恶罪。佛子若归依。能消灭。○
○十恶罪(三归唱云各一拜)


* 自归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 自归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 自归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 和南圣众
忏仪(毕)


* 第三时佛事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9b 页 X74-0069.png


* 起观无量寿经(或小弥陀经代)
* 念往生咒(三遍)

** 提纲(三举佛。三鸣尺。三问讯。静坐听讲)

「 十万馀程不隔尘
 休将迷悟自疏亲
 刹那念尽恒沙佛
 便是莲华国里人」


夫合尘背觉。栽荆棘于七宝园林。舍妄归真。列珠网
向四生门户。纵横万法。圆裹一心。非思量处。阿弥陀
佛坐断六根。岳边止千山之势。无造作时。清泰故乡。
横吞八极。海上消万派之声。破群昏。丽天杲日。不得
专其明。疗众病。善见神药。岂能擅其妙。饱饥虚之美
膳。济贫乏之多财。所以云。一称阿弥陀佛名号。能灭
八万亿劫生死众苦。利益如是。岂譬喻所能及乎。只
如即今系念第三时佛事。且道见前众信人等。同声
相应一句。如何指陈。

「 但知佛向舌根念
 肯信华从足底生」


(坐持佛号同前)

** 讲演(法师鸣尺)

「 打破虚空笑满腮
 玲珑宝藏豁然开
 要明空劫生前事
 一一承当见出来」


记得古者道。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
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此说。乃喻念佛之念。与佛无
间者也。西天有宝。名曰清珠。何以得名为清。谓此珠
投入浑浊不洁水中。珠入水一寸。则一寸之浊水。即
便澄湛清洁。此珠之入水。自寸而尺此水随珠下处。
变浊为清。改污为洁。乃至此珠之沉坠不巳。以至于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69c 页 X74-0069.png
底则此水污秽浑浊之貌。应时澄湛。当知清珠。喻念
佛之净念。浊水。乃喻杂乱之业识也。当杂识纷乱之
顷。能移一念。观想慈容而称念之。才念一声。即一念
之问。散乱远离。随念寂静。且一声之念既尔。移念入
第二声中。譬如清珠之入水二寸也。自最初一念清
净。至第二念亦清净。乃至第三。第四五。至于十百千
万亿念。念念清洁。念念寂灭。念念纯真。念念解脱。如
教中所谓净念相继者也。诸仁者。要知阿弥陀佛是
甚么人。即能念佛之众生也。即今三界中。循苦乐二
境。与轮回结业。日夜营营而不得休息者。是甚么人。
即是不能念阿弥之诸佛也。要知此一声佛。非但今
生不能念。逆而求之。由向多劫沉滞苦轮。未曾蹉口
念著。所以至今日此念不能纯熟。方将勉强念得两
三声。则疑心顿起。杂虑横生。虚烦颊舌之动摇。徒使
精神之驰散。欲求与佛相应。不异吹网之欲满也。因
甚如斯。盖根本不深。操志无定。虽曰念佛。其实此念
不与佛俱也。古人信心纯至。正因凛然。重念生死。切
思轮转。万缘寝削。百虑冰消。举起一声佛名。直下更
无异见。原夫即佛之念。如大阿剑。横按当轩。即念之
佛如大火轮。星腾燄炽。使万物婴之则燎。触之则伤。
久而念之。念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念。身心一致。能所
两忘。其到家之说。不容有声。捷径之词。何。劳挂齿。可
谓空證修之神术。超方便之正途。破死生蛰户之雷
霆。烛迷妄幽衢之日月。如使尽言念佛。了生死之至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70a 页 X74-0070.png
理。虽一气吐微尘数偈。终莫能尽。今辰三时系念佛
事将毕。个个莲风 口。人人葵日倾心。入耳皆七重
行树之玄音。极目尽万德慈尊之妙色。即今某等。承
兹上善。决定往生。且道一念未萌巳前。还有这个消
息也无。更听说偈。

「 此心空寂念何依
 故国云归熟未归
 华外玉鸡啼晓日
 远迎新佛奉慈悲」


(行道课佛如前)

** 谶悔(法师鸣尺)

盖闻念佛既从心出。结业岂自外来。须臾背念佛之
心。刹那向结业之所。今则念心坚密。佛境洞明求业
根。当处虚空。觅罪性。了不可得(众等依凭教法。作三时系念佛事。捧诵观
无量寿经。往生净土神咒。称念乐邦教主万德洪名。讲演大乘第一义谛。决定往生法要。及开启回向。忏悔发
愿。作种种佛事。所集胜因)专为(某)等。生无住相。沉沉倾幻海之沤。
死绝去缘。栩栩受漆园之梦。戒香馥郁。慧炬荣煌。三
千声佛号。共播口门。迷云开而性天独朗。十万里乐
邦。全彰眼界。妄尘尽而心地廓通。惟愿群业顿空。诸
根圆净。直显惟心净土。覃明自性。弥陀。一举念。一华
开裛露迎风。香浮玉沼。一驰情。一果熟。含霜对日。影
坠金园。经行坐卧在其中。舞蹈游从非分外。得佛受
用。彻法底源。常寂光。处处见前。大愿王。尘尘会合。更
为某等志心谶悔(大众跪和。念后偈)

「 我等自从无量劫
 不知不觉染诸尘
 佛在世时我沉沦
 今得人身佛灭度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70b 页 X74-0070.png
 懊恼自身多业障
 不见如来金色身
 我今对佛法僧前
 一一披陈皆谶悔」


上来谶悔巳竟。今当披陈发愿。行不离愿而行巳彰。
愿不越。行而愿益著。心佛既无差别。行愿安有异殊。
今辰合会众等。系念三时佛事巳周。所修之行全该。
所发之愿具显。兹恐心多散失。愿易泯忘。重请尊慈
再三发愿。

** 发愿(法师鸣尺。大众跪和)

「 众生无边誓愿度
 恼烦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自性众生誓愿度
 自性烦恼誓愿断
 自性法门誓愿学
 自性佛道誓愿成」


** 西方赞(唱念)

念佛功德。不可思议。法界普光辉。二有齐资。四恩
总利。上祝
皇帝。圣寿万岁。法界有情。同生极乐国。普
愿同生极乐国。

「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第三时佛事(毕)(净土文回向)


* 劝人念佛

身为苦本觉悟早修。

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70c 页 X74-0070.png
浮生易度。岂是久居幻质非坚。总归磨灭自未入胞
胎之日。宁有这男女之形。只缘地水火风。假合而成。
不免生老病死。彫残之苦。上无丝线可挂。下没根株
所生。虚浮如水上泡。须臾不久。危脆似草头露。条忽
便无。长年者。不过六七十以皆巳。短命者。大都二三
十而早夭。又有今日不知来日事。又有上床别了下
床时。几多一息不来。便觉千秋永别(雪峰颂。一盏孤灯照夜台。上床
脱了袜和鞋。三魂六魄梦中去。未委明朝来不来)。叹此身。无有是处。柰谁人
不被他瞒。筋缠七尺骨头。皮裹一包肉块。九孔常流
不净。六根恣逞无明。发毛爪齿。聚若堆尘。涕唾精液。
污如行厕。里面尽蛆虫聚会外头招蚊虱交攒。沾一
灾一疾。皆死得人。更大热大寒。催人易老。眼被色牵
归饿鬼。耳随声去入阿鼻。口头吃尽味千般。死后只
添油几滴(张魁诗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败坏不如猪狗相。只今便作死尸看)
此身无可爱惜。诸人当愿出离。如何迷昧底。尚逞风
流矇憧汉。犹生颠倒。或有骷髅头上。簪华簪草。或有
臭皮袋畔。带麝带香。罗衣罩了脓血囊。锦被遮却泄
溺桶。用尽奸心百计。将谓住世万年。不知头痛眼华。
阎罗王接人来到。那更鬓班齿损。无常鬼寄信相寻。
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
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身后受苦辛万劫。
(净土文。皮包血肉骨缠箸。颠倒凡夫认作身。到死始知非是我。从前金玉付他人)一旦命根
绝处。四大风刀割时。外则脚手牵抽。内则肝肠痛裂。
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71a 页 X74-0071.png
(古颂。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情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生底只得悲
啼痛切。死者不免神识奔驰。前途不见光明。举眼全
无伴侣。过奈河厈。见之无不悲伤。入鬼门关。到者尽
皆悽惨。世上才经七日。阴间押见十王。曹官抱案没
人情。狱卒持叉无笑具。平生作善者。送归天道仙道
人道。在日造恶者。押入汤涂火涂刀涂。镬汤沸若厓
崩。剑树势如山耸。灌铜汁而遍身肉烂。吞铁丸而满
口烟生。遭剉磕。则血肉淋漓。入寒冰。则皮肤冻裂。身
碎业风吹再活。命终罗刹喝重生。人间历尽百春秋。
狱内方为一昼夜(延光集。镬汤垆炭喧幽壤。剑树刀山耸太清。受罪要终八万劫。狱卒牛头
始放行)。魂魄虽归鬼界。身尸犹卧棺中。或隔三朝五朝。
或当六月七月。腐烂则出虫出血。臭秽则熏地熏
天。迸胀不堪观。丑恶真可怕。催促付一堆野火。断送
埋万里荒山。昔时耍悄红颜。番成灰炉。今日荒凉白
骨。变作泥堆(寒山颂。胭脂𦘕面娇千样。龙麝熏衣悄百般。今日风流都不见。绿杨芳草髑髅
寒)。从前恩爱。到此成空。自昔英雄。如今何在。泪雨洒
时空寂寂。悲风动处冷飕飕。夜阑而鬼哭神号。岁久
而鸦餐雀啄。荒草畔谩留碑石。绿杨中空。挂纸钱。下
稍头。难免如斯。到这里。怎生不醒(寒山云。雀啄鸦餐皮肉尽。风吹日灸
髑髅乾。目前试问傍观者。自把形骸仔细观)。大家具眼。休更埋头。番身跳
出迷津。弹指裂开爱网。休向鬼窟里作活计。要知肉
团上有真人。是男是女总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但
请回光返照。便知本体元无。若未能学道参禅。也且
勤持斋念佛。舍恶归善。改往修来。移六贼。为六神通。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71b 页 X74-0071.png
离八苦。得八自在。便好替天行化。不妨代佛接人。对
众。为大众宣扬。归家。为一家解说。使处处齐知觉悟。
教人人尽免沉沦。上助诸佛转法轮。下拔众生离苦
海。佛言不信。何言可信。人道不修。何道可修。净土不
生。何土可生。莫教一日换了皮。纵有千佛难救汝。火
急进步。时不待人。各请直下承当。莫使此生空过(寒山
云。百骸渍散杂尘泥。一物长灵复是谁。不得此时通线路。骷髅著地几人知)

奉劝(毕)。施食。


* 念佛正因说

盖闻恒河沙数众如来。弥陀第一。十方微尘诸佛刹。
极乐是归。至理本祗唯心。初门必由因地。故知合抱
之木。发于毫芒。千里之行。始于初步。欲超生死。以净
土为归趣之方。将證涅槃。故念佛乃正心之要。深信
极乐。真解脱之妙门。谛想弥陀。实众生之慈父。先明
落处。故望果以修因。渐履玄途。是从因而至果。故知
集群贤而结社。有其旨焉。专念佛而劝人。兴其教也。
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形直无不影端。声和自然响顺。
势至示證圆通之要。世尊说修净业之因。从闻思修。
登三摩地。凭信行愿。入法界门。是以一念兴而万灵
知。信心生而诸佛现。才称宝号。巳投种于莲胎。一发
菩提。即标名于金地。有缘斯遇。自悟自修。浅信不持。
大愚大错。故云一乘唱极。终归获至于乐邦。万行圆
修。最胜独称于宝号。八十亿劫之重罪。廓尔烟消。十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71c 页 X74-0071.png
万亿劫之遐方。倏如羽化。想念专注。即观心而见佛
身。心境交参。即因门而成胜果。十方净秽。卷舒同在
于毫端。一性包融。浩博该罗于法界。是则诸佛与众
生交彻。净土与秽土冥通。彼此互收。事理无碍。若神
珠之顿含众宝。犹帝网之交映千光。我心既然。生佛
同尔。是知游神亿刹。实生乎自巳心中。孕质九莲。岂
逃于刹那际内。二乘贤辈。回心即达于金池。五逆凡
夫。十念便登于宝界。嗟乎。识昏障重。信寡疑多。贬净
业为权乘。嗤诵持为粗行。岂非耽溺火宅。自甘永劫
之沉迷。悖悷慈亲。深痛一生之虚丧。须信非凭他力。
截业惑以无由。不遇此门。脱生死而无路。誓同诸佛。
敢效前修。劝勉后贤。深崇此道。巳发愿。今发愿。当发
愿。事事而回向弥陀。若巳生。若今生。若当生。念念而
皆归净土。欲取一生事办。便于这里留心。一切时中。
千车合辙。四威仪内。万善同归。齐登极乐妙门。速成
念佛三昧。最初一步要分明。直至西方无异路。
* No. 1465-A
重刻三时系念跋

余观世俗小民。凡祈福禳灾延生送死。往往信巫
师邪说。或屠宰以呼魍魉。或聚集以宣罗教。至士
大夫家。亦往往信从而不悟。余甚悲之。夫此两者。
一杀生。一念佛。岂不迥然。而要之。皆入地狱如箭。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 第 72a 页 X74-0072.png
何也。杀生以要福。比之杀人以媚。人未蒙福。而罪
反加。命命相酬。地狱未有了日。可悲也。至世之从
罗教者尤甚焉。大抵口菩萨。而行阐提。最便于枭
顽奸佞之徒。托之以饱其欲。而恣其胸臆。至有不
忍言者。且淫戒。佛之第一义也。彼以为无伤。丧祭。
生人之第一事也。彼悉除灭之而不[(厂@((既-旡)-日+口))*页]。愚夫愚妇
从其教。以为甚便而无难。且可藉之以饕信施。以
为甚利而无苦。相率以入地狱。而亦未有了日。尤
可悲也。嗟嗟。世人以爱生而信邪巫。竟作灭生之
事。以从佛而信邪师。竟作谤佛之事。伥伥乎。如夜
行而无烛。济大川而亡舟楫也。悲哉悲哉。余伏睹
远公弥陀忏仪。
中峰系念法事。踊跃稽首。而叹曰。此冥俗之朗炬。中
流之巨壶也。仗此以祈福禳灾。延生送死。则灭生
前之罪愆。受将来之福报。愿无不遂。求无不获。莲
土必生。秽邦除障。即天乐无羡。况地狱哉。遂募同
志。捐金绣梓。以广流通。嗟嗟。彼两邪说者。能归依
忏悔。而改业焉。地狱而莲华矣。不然。即弥陀引手。
远公中峰说法。亦救汝不得。

万历辛卯孟夏八日奉佛弟子 周从龙 徐名世 和南谨跋

周从吾焚香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