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1168-C¶ (自动笺注)
淨土無生論親聞記卷下
幽溪法孫受教
△次一門約正報論妙二初標。
四生不二門。」
【此門以迷悟為二。
心性不二
心性而為迷悟
則不二而二。
迷悟而是心性
即二而不二
令知
從本以為末。
循末而返本也。】
次釋二。
初述偈立
宗。
阿彌凡夫
迷悟雖有殊。
佛心眾生心。
究竟無有二。」
阿彌果人
位居悟。
凡夫因人
位居迷。
迷悟
復差殊。
心性云何有二。】
△次依宗釋義二。
釋初
二句
相明不二而二。
正明二。
初明彌陀悟相。
「論曰。
阿彌陀佛者。
果人也。
成就三身
四智
十力
四無
所畏
十八不共等功德。」
三身者。
報應也。
本覺滿。
成法身。
始覺滿。
報身
本一合始本俱忘。
能起大用
應身
四智者。
大圓鏡智
謂如真智
本性清淨
諸塵染。
洞徹
內外
無幽不燭
大圓鏡。
洞照萬物
無不明了
平等性智
謂如來觀一切法
諸眾生。
皆悉平等
以大慈悲
隨其根機示現開導
令其證入。
三妙
察智。
謂如善能觀察法圓次第
復知眾生
根性樂欲
無礙辯才
說諸妙法
令其開悟
獲大
安樂
四成所作智。
謂如來為欲利諸眾生故
十方世界
示現種種神通變化
諸眾生。
令入
聖道
成本願力
所應作事
十力者。
一處非處力。
一切因緣果報定相
如是因緣。
如是果報
皆知之。
二業智力
一切眾生
過現未來諸業諸
受。
三定力。
一切諸禪三昧
四根力。
知他眾生
上中下品
五欲力。
知他眾生種種樂欲
性力
世間種種性。
七至處力。
一切道至處相。
八宿
命力。
一世乃至無量世中。
姓名樂壽長短
等。
九天眼力
眾生生時死時。
善道惡道等。
十漏
盡力
自知我生巳盡。
不受後有。
諸眾各各
何等因緣得涅槃。
四無所畏者。
一一切智無畏
漏盡無畏
三說障道無畏
四說苦盡道無畏
於大
眾中
廣說自他智斷。
決定無所失。
則無恐懼
相也。
十八不共法者。
一身無失
二口無失
三意無
失。
四無定心
五無異想心。
無不知巳捨。
七欲
無減
八念無減
九精無減
智慧無減
十一解
無減
十二解知見無減
十三一切身業隨智
慧行。
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
十五一切意業隨
智慧行。
十六知過無礙
十七知現在無礙
十八
未來無礙
凡是諸佛。
皆有如是悟相。
今則指彌
陀悟相不外如是功德。】
次明眾生迷相。
凡夫者。
因人也。
具足無量恒沙煩惱
造作無量恒沙
業繫。
當受無量恒沙生死。」
煩惱者。
惑道也。
亦名煩惱障
略則三惑
業繫者。
道也。
亦名業障
略則十善十惡
生死者。
苦道也。
名報障
略則分段變易二種生死
皆云無量恒沙
從廣而言也。】
△次約譬結。
迷悟之相譬如雲泥。」
佛法之高。
如雲在天。
眾生之下。
如泥在地
迷悟
自殊
高下之位成異。】
次釋二句
約性二而
不二
初通不二
釋成此宗。
初又五。
初性相對
顯。
「言究竟不二者。
謂據相而言。
則不二而二。
約性而論。
則二而不二。」
【據相而言。
如上所明。
是則迷悟天淵
宛爾成二。
性而言。
如下所明。
是則生佛體同。
昭然不二
若果
二也。
云何能融歸不二
不二也。
云何岐之
二。
要知二者。
全本而為末。
如全水為波。
二之
二也。
不二者。
乃全末而為本。
如全波為水。
二而不
二也。
本末因依
體用交互
二而不二
不乏旨歸。】
二展釋成
本科既云展轉釋成
不須更引他文
來釋。
二。
初約迷悟釋成
「葢諸佛乃悟眾生心內諸佛。
眾生乃迷諸佛心內眾
生。」
【生之與佛。
不二而二。
心之與性。
二而不二
葢約能
造所造言之。
乃全不二以為二。
結能具所具言
之。
乃全二者以為不二。】
△次約三德釋成
所以悟者。
眾生本具性體性量性具也。
所以迷者。
迷諸佛所證性體性量性具也。」
【只一性體性性具
隨其迷悟不同
以成二種
別。
自其迷悟而觀。
不容不異
自其三德而觀。
不容
不同
中間自有不隨其迷悟差別者存焉。
所謂
是也。】
三直心性
心性之妙。
豈受其迷。
迷而不迷。
斯言有在。」
心性之妙者。
眾生介爾一念之心。
具足百界
如。
而此心性
性體清淨無染體性堅凝
即性
量之竪窮橫亘周徧法界
心性之妙若此
隨緣
變。
豈受其迷。
然而眾生現居其迷。
乃迷而不迷。
在者。
在乎三德也。】
四會三身
故眾生本有性體。
即諸佛所證法身
性量即報身
具即應身
四智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功德。
可知。」
【諸佛果上。
二轉依號。
所謂煩惱
菩提
轉生
死。
依涅槃。
皆名轉而體不轉
今此亦然
乃轉三性
以為三身
又此三性
在迷謂之三道
性體在迷。
之苦道。
在悟乃轉苦道。
為法身。
永嘉所謂
幻化
空身法身是也
性量在迷謂之惑道。
在悟謂之
報身
亦名般若
永嘉所謂
無明實性即佛性是也
性具在迷謂之業道
在悟轉為應身
亦名解脫
台所功德法身
處處應現是也
四智等。
可知者。
一往且以四智般若
性量報身
十力
等。
解脫
性具應身。】
五引果德證。
「故古德云。
佛心眾生
塵塵極樂
眾生心內諸佛。
念念證真。」
古德云者
此本天台成語
楊次公疑論序用
之。
二句文。
其義甚博。
其意甚深。
關係三性
不得
草草
一約彌陀性具言之。
既備十界
娑婆眾生
者。
彌陀佛心究竟眾生
然悟則俱悟。
惟本佛界成悟。
即本具九法眾生亦復成悟。
佛居常寂光土
則所具九界依報。
塵塵無非
樂也。
又約眾生性具言之。
亦既備十界
極樂
陀者。
乃我眾生心內所具之諸佛。
雖迷則俱迷。
所具佛界不受其迷。
豈非眾生心內諸佛。
念常
證真乎。
言念念者。
正一具足三千之意也。
二約
性體言之。
彌陀性具性體
清淨本然
此性
體即性具
眾生之依報。
豈不塵塵極樂乎。
又約
眾生
性具性體
清淨本然
況所具佛界
本然
豈不眾生心內諸佛。
念常證真乎。
三約
性量言之。
彌陀性具之性量。
徧周法界
處處
寂光
眾生者。
佛心眾生
豈不塵塵極樂
乎。
又約眾生性具之性量。
亦既徧周法界
圓裹
佛法身。
豈不眾生心內諸佛。
念念證真乎。
此更
約巳心生佛
他心生佛以明之。
荊溪大師所謂
生佛
尚與心同
況巳心生佛
寧乖一念是也。】
釋成此宗二初生佛相即。
「故彌陀即我心。
我心即彌陀。」
彌陀即我心者。
釋成眾生心內諸佛。
念念證真。
心即彌陀者。
釋成佛心眾生
塵塵極樂。】
△次
出其功能
功能者。
眾生心性有。
凡心佛心
心即他心力用
凡心即佛身佛土
巳心即他
身他土之力用也。
「未舉念時。
早巳成就
纔舉心念
即便圓成
感應道交。
為有此理。
念佛人。
功不唐捐。」
【初二句。
以性奪修。
謂雖未念佛
而我性中早巳具
足。
二句
修成性。
全性修之妙。
無論久修。
即纔舉一聲佛號
即得往生
第三二句。
修性
合。
感應事。
此中感應
與觀經不同
彼明修觀。
歷十六。
修涉觀。
行相似分真。
此明至理微妙
即火
車相現。
一念改悔
十念成就者。
即蒙接引
而得往
生。
以為感應道交。
云道交者。
磁石吸針。
天性
相關之道。
不期然而法爾如然者也。
四二句。
明但
深信念佛
發願求生者。
功無虗棄也。
此文八句
展轉起結歸之勢者三。
一生起之勢者。
以有
未舉念時。
早巳成就之理。
故有纔舉心念
即便
成之修。
以有上文修性一合之義。
有感相交
之道。
有感應不無之義。
故有念佛人功唐捐
之效。
二結歸之勢者。
不虗棄之效。
為有感應
交之道。
感應相交之道。
為有舉念圓成之修。
舉念
圓成之修。
為有未舉念時。
早巳成就之理。】
△次六門
明能生因果二。
三門約因論妙。
次三
門。
約果論妙。
三門約因論妙又三。
初一門明全
起事
一門事事無礙
一門三觀圓融
初中二。
初標。
五法界為念門。」
法界者。
約性而言。
為念者。
約修而言。
今合二者而
言。
故云法界為念。
全性起修也。】
次釋二。
述偈立宗。
法界圓融體。
作我一念心。
故我念佛心。
全體法界。」
【初二句。
全性起修
二句
明全修而在性。
全法界。
圓融性體
作我一念用修
全一
用修
當體是圓融法界性體也。】
△次依宗釋
義二。
初通理事
釋成此宗。
初中三。
初明事中
諸念。
「論曰。
行者稱佛名時。
作佛觀時
作主伴依正餘觀時。
三種淨業時。
一心不亂時。
散心稱名時。
以至見思
浩浩恒沙煩惱。」
【此歷明諸念。
其中有事修。
有理有事兼修
順修逆修
約相雖有差殊
約性元歸不二
稱佛名
時者。
如觀下品下生中云
或有眾生作不善業
五逆十惡
具諸不善
如此愚人
惡業故。
應墮惡
道。
經歷多劫。
受苦無窮
如此愚人
臨命終時。
遇善
知識
種種安慰
為說妙法
教令念佛
彼人苦逼。
念佛
善友告言
若不能念彼佛者。
應稱無量
壽佛。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
具足十念
南無阿彌
陀佛名故。
念念中。
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命終
之時。
見金蓮華
猶如日輪
往其人前如一念頃。
往生極樂世界
蓮華中。
滿十二大劫
蓮華
開。
觀世音大勢至大悲音聲
為其廣說諸法實
相。
除滅罪法
聞巳歡喜
應時即發菩提之心。
是名
下品下生者。
名下輩生想。
名第十六觀。】
次明
全是理。
凡此有心
皆由真如不變隨緣而作。
全體即是法界。」
凡此有心者。
牒前諸念。
全真不變之理。
以為
念佛逆順隨緣之事。
故全逆順隨緣之事。
即是
真如不變之理。】
三證理論事。
「故法智大師云。
法界圓融不思議體
作我一念之心。
亦復舉體。
生作佛。
作依作正。」
【妙宗鈔。
釋大師疏此經心觀為宗。
實相為體。
竟復
示之以圓頓宗旨云。
又復應知法界圓融思議
體。
作我一念之心。
亦復舉體作生作佛。
作依作正。
作根作塵。
一心一塵至一極微
無非法界全體
作。
既一一法。
全法界作。
故趣舉一法
即是圓融
全分
全法界。
有何一物不具諸法。
此是法智
大師深悟圓乘之大宗旨。
若非吾祖幽溪大師
不變隨緣
隨緣不變之旨。
闡明之。
法智大師
此旨。
不易知也。
祖祖心宗
天台妙旨
讀是
論者。
請事此語。
不然者。
則孤吾祖法智大師
之心也。】
△次釋成宗五
初舉劣況勝。
若然者。
心尚是。
念佛心乎。」
若然者。
承上之辭。
若以性而觀之。
則餘心非劣。
佛非勝。
平等不二
今以相而觀之。
故以餘心之劣。
而況念佛之勝。
餘心逆修
見思浩浩
尚即法界
順修念佛
般若明明
非法界乎。】
△次指示即理。
是故行者念佛之時。
此心便是圓融清淨寶覺。」
念佛之時。
心是寶覺者。
妙宗所謂以我具佛之心。
觀彼即心之佛。
佛既即心。
有何一念圓融寶覺
乎。
此乃約性。
法爾如斯。】
三出功能
以此心念阿彌
則彼三身
何身不念
求彼四土。
何土不生。」
【此中功能
須約兩意通之。
其義方顯
先約修成
彰其義。
次約性具其功。
先約修成以彰其義
者。
次第圓融二義
次第義者。
要以空觀觀佛應
身。
伏見思方生同居淨土
空觀見思
方生方便
淨土
假觀觀佛報身
破盡塵沙
中觀佛法身。
無明
方生實報淨土
亦是下品寂光
中觀觀佛
法身
破盡無明
方生究竟寂光淨土
此約次第
也。
圓融者。
三觀一心中修。
三身一心中念。
三惑
一心中破
四土一時而生。
所謂舉一即三。
言三即
一也。
次約性具以顯其功者。
又有橫竪二義
橫則
單約性具
如觀一念心。
具足十界
則本具六凡。
念佛應身
同居淨土
又本具二乘
念佛應身
方便淨土
本具菩薩佛界
念佛報法二身
實報寂光二種淨土
竪則約觀性具十界
念佛
應身
同居淨土
觀性量是念佛報身
方便
土。
性體
念佛法身
實報寂光二種淨土
是則巳他之三身四土。
皆我性具
性體性量。
具足
以此妙心全性起修
則何身而不念
土而不生乎。
又復應知。
非曰能以三觀觀之。
方契
三身
無有三觀
逈然不是
雖然即是
不知成迷。
妙觀
全在了達
凡有觀行
悉稱無作。】
△四約
位釋妨。
「但隨功行淺深
品位高下耳。」
上文所說
全約理即。
若不約後之五即。
判其地位
則令學者有增上慢之失。
故寄釋學者之疑云
三身四土。
本來具足
則佛不必念。
觀不必修
故釋
之曰。
理雖具足
惑有淺深
位有高下
豈得一向
不尚修耶。】
五問決疑
「問。
餘心是法界
何必念佛
答。
餘心是而逆。
念佛是而
順。
以順翻逆。
故須念佛
非法界有異也。」
【舊本脫此一科
今依別本補出
 。】
△次一門事事無礙二。
初標。
六境觀相吞門。」
【境為所觀。
觀為能觀。
二字法門
攝行門盡。
佛說
無量壽佛經。
觀之一字為能觀觀。
無量壽佛
觀境
經明十六觀
觀觀如此
至於楞嚴二十五
門。
圓覺二十五輪。
莫非境之與觀。
是則外境觀而
別事他修。
如烝砂作飯。
縱經塵劫
止名熱砂。
終不
是飯。】
次釋二。
初述偈立宗。
「十六等諸境。
事理兩種觀。
彼此互相吞。
因陀羅網。」
十六觀者。
初依報有六。
一日
二水
三地
四樹
五池
六總。
二正報有七。
七華座。
八像。
九佛身。
十觀音。
一勢至。
十二普。
十三雜。
十四十五十六三輩往生
事理二觀者。
但觀十六境為事
三觀十六境
為理
相吞之義。
具在下文。】
△次依宗釋義二。
初先
明偈意。
釋成此宗。
初中二。
初牒三句以立理本
二。
初出相吞之由。
「論曰。
境觀相吞者。
正由事事無礙也。」
事事無礙者。
杜順和尚華嚴法界觀云。
法界者。
眾生
身心本體也。
法者軌則也。
有性分二
義。
若約事說界。
即是分義
隨事分別故也。
若約
理說界。
即是性義
謂諸法性不能變易故也。
以此
性分互相交絡
則成理事無礙法界
以理融事。
融通
成事無礙法界也。
一事法界
諸眾
生色心等法。
一一差別
各有分齊
故名事法界
齊者。
限量也。
二理法界
眾生色心等法。
雖有差
別。
同一體。
名理法界
理事無礙法界
謂理
事顯
事攬理成。
理事互融。
故名理事無礙法界
四事無礙法界
一切分齊事法。
性融通。
多相即。
大小
重重無盡
故名事事無礙法界
今境觀相吞。
同彼第四。
仍論性具稍異於彼。】
△次
無礙之本。
二初旁引
事事所以無礙者。
所謂有本者如是也。」
【有本如是
文出孟子
彼云原泉混混
不舍晝夜
而後進。
放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
今借泉源為水
之本。
以喻事事無礙
本于法界圓融。】
△次正釋。
「葢由法界圓融不思議體
作我一念之心。
亦復舉體
生作佛。
作依作正。
既皆全體而作。
有何一法不即
法界
故曰一塵法界不小
剎海法界不大
多亦法界
少亦法界。」
法界圓融不思議體者。
性具性體性量真如
變之體也。
作我一念之心等者。
隨緣之用也。
舉體
者。
全真不變之體。
以造隨緣種種之用也。
既皆
全體而作。
即有本者如是也。
有何一法不即法界
正明相吞之相也。
何相吞。
秪由一塵法界不小
剎海法界不大
多亦法界
少亦法界也。
下以因陀
羅網釋出
其義逾明。】
次釋諸句正明相吞三。
釋一二句境觀有本。
是以西方十六諸境。
心事二觀
一一無非法界
全體。」
十六境觀。
從末而言。
無非法界
自本而說。
本非
不彰
末非本不妙
本末相依
方成妙觀。】
次釋
四句
譬喻圓融
「如帝釋宮中
因陀羅網。
彼此各是一珠而影入眾
珠。
雖影入眾珠。
東西照用有別。」
【如帝釋宮下。
先舉譬本。
彼此下。
次出譬相。
各是
一珠
喻十六諸境事理二觀
入眾珠。
喻真如法
界境觀相吞。
彼此各是一珠
而影入眾珠喻所
具三千之法。
一性中。
而派之常合。
雖影入眾珠。
東西照用有別。
百界之理。
一念中而會之
彌分。】
△三釋第三句。
事理互吞。
「境觀亦然
以境為事
則觀為理
理能包事。
是為以觀
吞境。
以觀為事
則境為理
理能包事。
是為以境吞觀。
若觀若境。
或一為事
為理
或一為理
為事
彼此
各相吞。
故如因陀羅網。」
【初以境為事
為理
次以觀為事
為理者。
此約
具造二說
方盡其旨。
一約具說者。
如一念中具足
三千。
一念無差者為理
三千差別為事
次約
造說者。
如一念乃根塵相對
方能現起。
屬於事。
三千性具
屬於理。
又此三千彼彼互具。
以能具
為理
所具者為事
餘法亦然
又以性具為事
性體性量為理
三不相雜
各各皆為理事
理則俱理。
事則俱事。
事理各分而互說者。
約當情以分主賓故也。
如以境為事為賓
以觀
為理為主
主能攝賓。
來歸主。
理能包事是
為以觀吞境。
餘法亦然
是則境之與觀。
一一可以
為賓主。
一為事。
為理如是說。
彼此互各
相吞。
法喻相齊義也。】
△次釋成此宗二。
初正明。
若然者。
當我作觀時
西方依正。
巳在我觀之內。
今身心。
巳在依正之中。」
西方依正。
在我觀內。
此以觀吞境也。
今身心。
正中
以境吞觀也。
此正顯一切法稱性融
一多相即。
大小互容。
重重無盡
既有是性。
必有是
相。
既有是因。
必有是果。
依正巳在我觀之內。
如今
巳見。
不待將來方見。
身心巳在依正之中。
于今
生。
不待將來方生。
唯心淨土
本性彌陀之旨。
談至
可謂妙絕古今矣。】
△次引證。
「了此而求生安養
可謂鴈過長空
影沉寒水
鴈絕遺
踪之意。
水無流影之心。」
【了此者
言圓人用圓解。
以修圓行也。
境觀大率
同。
唯了與不了有異。
惟圓人能了此事事無礙
理。
一一莫不稱性而修。
絕待而照。
鴈過長空
用天
懷禪師語。
師雖禪宗大老
居常密修淨土
一日
室中問學者云。
若言捨穢取淨。
厭此欣彼。
則是
捨之情。
眾生妄想
若言淨土
則違佛語。
淨土
者當如何修。
無語
復自答云。
生則決定生。
去則
不去
又云。
譬如鴈過長空
影沉寒水
鴈絕遺踪
之意。
無留影之心。
今先釋彼義後會本文
鴈過
長空
影沉寒水者。
喻生則決定生。
鴈絕遺踪之意。
無留影之心者。
喻去則實不去也。
十方是當
一箇清淨法身
有何去來之相。
故去則實不去
然約妙報而言。
生因未盡者。
不妨此生彼。
成辦
大事
故生則決定生。
然即法身而為妙報。
不妨
生而生。
即妙報而是法身
不妨生而無生
此則終
取捨無取捨。
存焉亡焉。
不可得而名焉。
後會
本文者。
境觀各各受吞。
即生則決定生也。
各各
吞。
即去則實不去也。
生而無生
生化兩冥。
無生
論。
義歸乎此。】
△次一門三觀圓融二。
初標。
七三觀法爾門。」
【法爾者
法性自爾
天然自然
不假勉強也。
荊溪
師云。
三諦者。
天然之性德也。
以此三觀三諦起。
諦觀別體同故也。
第五法界為念。
但明全
性起修。
六境觀相吞。
兼言境觀。
於觀雖分事理。
不知理是何觀
則明一心三觀
以為
疎洎親。
無相混濫。】
次釋二。
初述偈立宗。
「能觀為三觀
所觀即三諦
全性起修
故稱為法爾。」
只此三因
義稱三法
所謂空性了因。
假性緣因
正因
如是三法
約所觀即為三諦
約能觀即為
三觀
原是一體
不分而分。】
△次依宗釋義二。
初通
諦觀
釋成此宗。
初中二。
初牒前諦觀
「論曰。
三諦者。
真俗中也。
三觀者。
空假中也。」
天台所立。
三諦三觀
雜出仁王瓔珞
大論圓覺
嚴。
或名義並明
義顯名隱
佛祖心宗
含生
妙性
後代弘宗者。
晦名而獨闡其義。
掩耳
以竊鈴。
有志佛乘者。
究心於茲
無留滯。
不遭岐路。】
△次別明諦觀二。
初明三諦
二明三觀
初又三。
初明三諦功能
忘情絕解。
莫尚乎真。
隨緣應用
莫尚乎俗。
融通空有
莫尚乎中。」
荊溪大師云。
真諦者。
一切法
一切法者。
九界
之情。
佛界之解。
纖塵不立
故曰忘情絕解。
莫尚乎
真。
又曰俗諦者。
一切法
一切法者。
佛界之應。
九界之用。
無法不彰
故曰隨緣應用
莫尚乎俗。
云。
中諦者。
一切法
一切法者。
真諦十界之空。
俗諦三千之有。
無不融之通之。
既雙遮而不立
雙照昭然
三諦具乎一心
三義總于一念
則無
不遣
無理不彰也。
故曰融通空有
莫尚乎中。】
次明三諦相貌
虗靈不昧
此吾心自空者也。
來斯應。
此吾心自有
者也。
空有相即。
此吾心自中者也。」
【論明三諦
不外當人一念
如日月之間根塵相對
凡有所念。
本自空洞
推檢此心。
了無一物
而亦
昭靈靈。
纖毫不昧
非吾心自空者乎。
根塵敵對
遇染淨緣。
十界心起
來斯應。
非吾心自有者乎。
然空亦此念。
有亦此念。
即空復即有。
即假又即真
融通二邊
雙遮雙照
非吾心自中者乎。
求於一心
如此
求於萬法如此
是則三諦者。
本自天然
心佛眾生
三無差別
皆可即事而求也。】
△三
結諦非是觀。
「此性也。
非修也。
三諦也。
三觀也。」
三諦者。
真如不變
能造之妙性也。
三惑者。
隨染緣
所造之逆修也。
三觀者。
隨淨緣所造之順修也。
雖本妙。
隨染成逆。
故云見思阻乎空寂
塵沙障乎
化導
無明翳乎法性
破茲三惑
三觀莫克。
故曰
一切惑。
莫尚乎空。
一切法
莫尚乎假。
一切
法。
莫尚乎中。
復性破惑
全性起修
諦觀
別體復同。
是故能所非二
荊谿格言
台之要旨也。】
次明三觀二。
標本
修之者稱性照了也。」
天台三觀名為無作行者
以其不假作為
稱性
照了三諦之性。
照性成修。】
△次釋成二。
別論
總論
初中二。
初釋。
次結。
初又二。
初次第。
「故體達此心。
空洞無物謂之空。
照了此性。
具足萬法
謂之假。
融通二邊
不一不異謂之中。」
心本空洞
昏昏擾擾
謂之見思
性本具足
一向
昧。
謂之塵沙
本融通。
妄分一異
之無明。
今則
反是
空洞而體達之。
性具照了之。
空有
融通之。
肇公亦云聖遠乎哉
體之則神。
道遠乎
哉。
觸事而真。
欲修三觀者。
以此語為神鑑可也。】
△次圓融三。
初重指三諦圓融
然則虗靈應物也。
應物虗靈也。」
然則者。
非承上次第之言。
乃遠三諦之本。
以上
文明相貌中。
三諦皆指吾心之相。
其相雖有差殊
一心豈存別異
即此心虗靈者而應物
真諦
即俗矣。
即此應物者而虗靈
俗諦即真矣。
即俗。
則照俗而遮真。
即真則照真而遮俗。
三諦
圓具。
何有次第也。】
△次正釋三觀相即。
「空即假中也。
假即空中也。
中即空假也。」
【上明三諦既其圓融
今明三觀
故亦相即。
虗靈
應物
故空即假也。
應物虗靈
故假即空也。
二邊融通
空假即中。
中即空假也。】
△三讚
三觀微妙
「是稱性而修也。
絕待而照也。
不思議之三觀也。
首楞
大定司南也。」
【全三諦之性。
以起三觀之修。
故是稱性而修。
諦觀
俱在一心
一心豈分能所
故是絕待而照。
妙宗云
諦既即一而三。
觀豈前後而照。
故於妙境
以立
門。
即於一心而修三觀
此觀觀法
能所雙絕。
待對
斯亡。
此之謂也。
不思議之三觀者。
若空不即假中。
不即空中
不即空假
離此而修。
外有性。
思議之法也。
今既異此。
故不思議
首楞大定
司南者。
汎舉其法。
凡是依此而修。
即名健相分
別。
通號首楞大定
乃是成佛指南
乃即大定為指
南。
曰修大定者別指南
若指其文。
大佛
經首楞嚴
當機首請三法
如來開以圓解。
然後
解修觀。
依行證果。
莫非闡揚此旨。】
△次結。
「此別論也如此。」
別論者。
境觀各三。
在能在所
名為別
下文總論
則束三觀而總為能觀之空。
三諦而總為所觀
之假。
束心境而泯忘之。
總謂之中。】
△次總論二。
次第
「若總論者。
或以吾心虗靈者為空。
以所觀萬物者為
假。
心境不二者為中。」
【此中所說次第
以不次第而為其次
三法
一性
諦觀同居一心
尚何次第之有。
隨人
不無賓主
今初以能觀之空而為其主。
則假中
為賓
賓隱而主立。
故以心虗靈者為空。
次以所
觀之假為主
空中為賓
亦主立而賓隱。
故以
萬物為假
三以合能所為主
空假為賓
亦賓隱而主立。
故以心境不二者為中。】
△次圓融
「物。
吾心之物也。
假而不空
心。
萬物之心也。
何空而
不假
即心即物。
即物即心。
何中而不空假。」
【觀以心為空。
以物為有。
以心物相即為
初句即
物而心。
次句即心而物。
三句心物互即。
以成圓融
三觀
文解如此
在得乎意本。
意本者。
在前
一真法界門中
所說性具
性體性量。
葢心之與
物。
俱有不變隨緣
隨緣不變二義
苟非性具即體
量。
何以見此三觀指南
故心真如不變之心。
隨緣所造之心。
物有真如性中之物。
隨緣變造
物。
真如之心。
一真法界中所明清淨本周徧
法界者也。
隨緣所造之心。
心土相即門。
根塵
對。
介爾一念妄心也。
真如性中之物。
一真法界
門。
所明性具十界也。
隨緣變造之物。
心土相即
門。
所明此土西方
所造依正二報。
以有真如根本
能具所具。
故有今日
隨緣變造之心。
即此妄心
有所具所造之物。
今此文中所明之物。
且約一念
性具之物。
至下釋成此宗中。
所觀極樂依正。
乃此
心所造之物。
不知此。
何能消二處之文耶。】
△次
釋成此中二。
初明總別自在
是以極樂依正者。
以吾心一觀三觀
照彼一境
三諦
無不可者
以吾心三觀一心
照彼三諦
一境
亦無不可者。」
前文所明。
皆即心觀佛。
以為假觀。
今則托境修觀。
以為事境。
乃今論之正意
即妙宗鈔中所謂據乎
心性
觀彼依正。
依正易彰。
託彼依正。
觀於心性
易發是也
以吾心一觀三觀
照彼一境之三
諦者。
心本是一。
豈非只是一觀
然而不妨一中
三。
本是一。
豈非只是一境
然亦不妨一中具三。
此為以一心三觀
一境三諦
此出於尋常者也。
若夫以吾心三觀一心
照彼三諦一境
此則
異乎尋常
乃以三觀一心者束之為空。
三諦一境
者束之為假
境觀合一者束之為中。
使人易可
可謂得山教之心宗
契如來之命脈者也。】
△次
圓融三觀
虎溪大師云。
境為妙假觀為空。
境觀雙忘即是中。
何嘗先後
一心融絕了無蹤。
尚何三觀不法
爾乎。」
【境為妙假者。
有門所謂不思議假非偏假。
乃以
三諦一境而為妙假。
觀為空者。
所謂真空不空
但空。
乃以三觀一心而為空觀
境觀雙忘即是中。
所謂圓中圓滿非伹中。
乃以三境三觀
心性
待者為中觀
忘照何嘗先後者。
空假二觀
雙照
也。
中道妙觀
雙忘也。
空假而中。
即中而空假
之照之。
總在一心
有何次第前後
故曰一心融絕
了無縱。
言無縱者。
忘之照之。
俱泯俱絕。
無有縱。
句結成法爾。
謂能如此了。
如此修。
無作妙觀
然而然。
無所往而非是也。】
△次三門約果論妙二。
初一門明生佛道交。
次二
明時不隔
初中二初標。
「八感應任運門。」
眾生稱名念佛為感。
諸佛接引往生為應。
佛與眾
生。
天性相關
自然而然
故曰任運。】
次釋二初
偈立宗。
「我心感諸佛。
彌陀懸應
天性自相關。
磁石吸針。」
【初句明感。
次句明應
三句感應之妙。
四句約喻
以顯。】
△次依宗釋義二。
初通生佛
釋成此宗。
初中二。
初明天性
二明感應
初又二。
初明生佛
源二。
初正明。
「論曰。
諸佛眾生
同一覺源
迷悟雖殊。
常平等。」
【初二句明生佛理本
第三句明昇沉之事相。
事相不得不異。
據理不得不同。
若曰理本
事相。
全事相為理本
差別而無差別
故曰迷悟
雖殊。
常平等。】
△次引證。
「故曰。
諸佛是眾生心內諸佛。
眾生是諸佛心眾生。」
【具約三性而釋。
方盡其理。
如前巳明。】
次明心精
通㳷。
「迹此而言。
則諸佛眾生
心精無時不通㳷。」
楞嚴經云。
心精通㳷。
當處湛然
彼約行人圓伏三
惑。
所有觀行心精
與諸佛究竟心精
通而不隔
無迹
合為一體
故當湛然
今約佛與眾生
性相同。
無時不通㳷。
同而不同
善須分別。】
△次
感應二。
初反明無感不應二。
釋疑
「但諸佛無時不欲度生。
眾生念念與之迷背。」
或有疑曰。
我等眾生
常與佛心精通㳷。
是則
日用應時時見佛。
臨終各各往生
今既不見
往。
通㳷之義安在。
論主釋疑(云云)。
葢諸佛與眾
生性相近故。
無時不欲度生。
眾生與諸佛習相遠
故。
念念與之迷背耳。】
△次引譬
「故勢至菩薩云。
一人專憶。
一人專忘。
若逢不逢。
或見
非見。」
一人專憶。
譬諸無時不欲度生。
一人專忘。
譬眾
念念與之迷背
以佛欲度故。
若逢或見。
生迷
背故。
不逢非見。】
△次正明有感即應二。
初譬合母
相憶二。
初譬。
「子若憶母。
如母憶時。
母子歷生
不相違遠。」
【子若憶母者。
眾生念佛也。
如母憶時者。
念佛
親切
不當疎汎。
疎汎而念。
如子之憶也不專
當如母憶子之時。
無處不思
無時不念
以喻念佛
之心。
三際時。
十方處。
莫不稱性而觀。
絕待而照。
果能如是
佛母生子
從生至生。
不相違遠
此中
雖明感應道交。
實符本一念。
學者知之。】
△次合。
「若眾生心。
憶佛念佛
現前當來
必定見佛。
去佛不遠。」
【憶佛且約事為言。
念佛當約理而論。
約事則心心
緣於淨境
理則念念契於本源
如是則十六勝
境。
次第而觀。
一心三觀
圓融而照。
如此憶念
現前
即得見佛。
捨身來世
必臻品位
葢此人全
荷擔
去佛不相遼遠矣。】
△次結勸功天性
「正由一理平等。
天性相關
故得任運拔苦與樂。」
【一理平等者。
眾生三性
與諸佛三身不二也。
天性
相關者。
此借世間法為譬
天以陰陽五行
化生
物。
同一氣類
故曰天地為一大天地。
人身一小
天地
父之傳子。
亦以巳之小天地化生其子。
小同氣。
父子同形
骨血相符
業類相召。
天性
相關也。
生佛之道亦然
同一體性
共一覺源
似天
性相關之道。
諸佛慈悲
欲與樂而拔苦。
有機
感扣。
即蒙起應。
自然而然
故曰任運。】
△次釋成
此宗四。
初明彌陀妙應
「況無量壽佛
因中所發四十八願。
誓取極樂
攝受
情。
道果久成
僧那久滿。」
【諸佛誓願慈悲
雖皆平等
然亦有汎有切。
有親
疎。
前明拔苦與樂。
功由天性
且汎明諸佛。
莫不
此。
然以誓願言之。
諸佛與堪忍眾生
而且疎。
釋迦彌陀
因中同為伯仲
慈悲偏愍娑婆
釋迦五濁惡世
折伏剛強
彌陀清泰樂邦
調順
譬如嚴父慈母
作之成之。
化道斯就。
葢菩
慈悲
雖復平等
誓願開合
不無殊異
合之惟是
四弘
開之增減不一
藥師開為十二。
法藏
為四十八。
然在因但發僧那於始心。
彌陀居果。
終大悲以赴難
妙應巳成。
妙感斯赴。
彌陀
慈悲
切而更親也。】
△次勸眾生妙感當立二。
初勸
勿疑。
「故凡百眾生
勿憂佛不來應。」
世人念佛
極所憂疑者。
我今雖念佛求生
臨終
不來接引
豈不唐捐其功。
故勸云。
凡百念佛
不應
生佛天性相關故。
彌陀誓願成就故。】
次勸立宗。
「但當生憶念
數數發願生西方。」
世人淨土法門忻樂者。
凡墮三失
一者不信
二者不念
三者不願
不信品數至多
大約三種
一者全然不信
外道有之。
二者但信有巳佛。
不信
有他佛。
禪人有之。
三者信有他佛。
不信巳佛。
事相
行人有之。
論主人須巳他兼信
斯悟生佛
二也。
二者不念亦有三種
一者全然不念
悠悠
夫有之。
二者念巳。
不念他。
禪人有之。
三者念他
不念巳。
事相之人有之。
論主人須巳他並
念。
斯悟念而無念也。
三者不願亦有三種
一者
然不願。
悠悠凡夫有之。
二者願自成佛。
不願他佛
攝成。
禪人有之。
三者願他佛來迎。
不知巳佛自
往。
此事相人有之。
論主人須巳他並願。
斯悟
即無生也。】
△三譬生佛感應任運
「如磁石與針。
任運吸取。」
磁石
慈母石也。
磁為鐵之母。
鐵為磁之子
此無
情中亦天性相關
氣分相攝。
任運而然。
不假勉強
喻彌陀無緣慈。
悲為眾生慈母
感應道交無
差忒者也。】
四明生佛感應難易三。
初借譬感應
合否。
「然磁能吸鐵而不能吸銅。
針能合磁而不能合玉。」
【喻中以磁鐵例之銅玉。
以喻汎的親疎。
下合法中
義甚明顯。】
△次合法誓願相關
譬猶佛能度有緣不能無緣
眾生易感彌陀
不易感諸佛。
豈非生佛
誓願相關者乎。」
【佛能度有緣
不能無緣
磁能吸鐵。
不能吸銅。
眾生易感彌陀
不易感諸佛。
如針能合磁。
而不
合玉
彌陀佛與我釋迦
自為大通智勝十六
王子以來
恒在娑婆憐愍眾生
慈悲誓願者深。
結緣者眾。
行行填願者久。
攝取佛土者勝。
憶念
眾生者切。
神通力用者大。
天性相關非淺淺也。】
三結顯當具三要
是以求生淨土者。
信行願三。
缺一不可。」
信行願三。
名為往生三要
要者緊要
謂此三皆是
往生緊要
一不可緩
又要領。
如衣之領。
如裳之要。
提領而衣來。
舉要而裳至。
葢行無信不立
無行
不成
二法無願
又無約束
信喻船之點首
如船
櫓棹
如船之尾柁。
三者俱備
往生淨土必矣。】
△次二門
明時不隔二。
初一門約處論妙。
次一
門約時論妙。
初中二。
初標。
「九彼此一門。」
【彼。
指極樂。
此。
娑婆
彼此淨穢雖殊。
不外當人
念。
故稱恒一。】
次釋二。
初述偈立宗。
若人臨終時。
能不正念
見光見華
巳受寶池生。」
淨業辦於一生
正念主於臨去。
古人所謂平居
正。
臨終安得不正
得之於上者也。
平居散心
稱佛。
臨終攝散歸定。
得之於中者也。
凡愚惡逆
眾生
善友勉勵歸正
得之下者也。
淨土法門
不必盡然
但得臨終一念歸正
華池九品俱預法
流。
然有雖正念絕無聞見
識託蓮華者。
又有業
冥界
判決往生者。
不在此論。
今明彼此恒一。
在此土臨終見光見華
巳受彼土寶池化生
苟非
恒一。
焉臻此妙。】
△次依宗釋義三。
初約事驗以立
根本
「論曰。
生傳云。
張抗。
石晉翰林學士
大悲呪
十萬徧。
生西方。
一日寢疾
惟念佛號
忽謂家人曰。
西方淨土在堂西邊
阿彌陀佛蓮華上。
見翁
兒在蓮華池金沙地上禮嬉戲
良久念佛而化。
兒。
抗之孫也。」
【張抗。
往生人。
大悲呪
往生行願
惟念佛號
正念之由。
臨終苦逼無暇誦呪
佛號省力
易成正念
家人語。
正明彼此一之驗。
有人
此是魔事者。
皆由不知心淨土之理。
故也。
或問
曰。
所見蓮華
淨土相。
若翁兒亦在其中
此兒生
耶死耶。
若死無有行願
云何往生
若生豈有生人
同居蓮界
不然也。
答曰。
別本載翁兒三歲而亡。
或是再來之人。
往昔行願早巳成就
捨此餘生以
託彼土。
或承乃祖呪願力故。
經云。
持呪人飄身
之風。
浴身之水。
尚得往生
何況親承呪願之力者
乎。】
△次約心性以泯能所二。
土居心內。
所以爾者
西方極樂世界
乃吾心中一土耳。
世界
亦吾心中一土耳。」
【釋張抗往生之相。
以成彼此一之理。
娑婆極樂
淨穢雖殊。
能具之心。
彼此焉異。】
次明無遠近。
「約土而言。
有十萬億彼此之異。
約心而觀。
原無遠近。」
【約土而言。
全性而相故異。
約心而言。
全相
性故同。
即之常分
派之常合。
異焉同焉。
存之可也
亡之亦可也。
況心即三性具足
廣大清淨
尚何彼
淨穢殊異哉。】
三約果相以絕去來三。
初釋
妨。
「但眾生受生以來
五陰區局真性契心源。」
或有妨云。
淨土惟心
誰人不具
即目可見
何待
終。
故釋之。
受生以來有遠有近。
區局真性
有淺有
深。
遠則無始
近則此生
淺則色陰。
深則五陰
今且
一往
就此生為色陰區宇
局此真性
契心源。
也。
往生人凡多聖少。
凡夫地。
陰為難。
橫論五根
悉為色陰所蔽。
是以見不超色。
不出
聲。
乃至眼耳遠不見聞
謂之區局真性
不契心源
也。】
△次正明。
念佛人果成熟
將捨現陰。
趣生陰時
淨土蓮華
忽然在前
心境界。
非有去來彼此之相。」
【初二句。
淨業成就
二句
明隨業受生
二句
明印壞文成
三句
惟心泯其妄相。
既曰將捨
現陰趣生陰時
破五陰明矣。
蓮華在前者。
色陰
堅固妄想雖然未破。
此身幻化相將離。
則眼不
為色區。
不為聲區。
十萬億剎之遐方
忽然在前
此皆惟心境界。
豈有去來彼此之相可得哉。】
△三
引證二。
初楞嚴。
「故首楞嚴經云。
臨命終時。
未捨煖觸。
一生善惡
俱時
頓現。
純想即飛。
生天上。
若飛心中
兼福兼慧。
及與
淨願
自然心開
十方佛。
一切淨土
隨願往生。」
【人之受生
以識息煖三。
和合而成。
經云未捨煖觸。
正將終未終之時。
陰將捨未捨之際。
一生所作
善之與惡。
一時現前
惡則純情而墜。
善則純想而
飛。
善惡雜修。
則情昇沉兼有。
如經所說其相甚
所飛心中兼福兼慧者。
福則助修。
慧則念佛
淨業
及與淨願者。
加之以發願求生
自然心開
十方佛。
一切淨土隨願往生
正因色捨而不隔
也。
以此例知。
沉心中兼謗三寶
及與惡亦必
自然心開
閻摩王一切地獄
隨願往生
以捨色
陰故。
中陰眾生
得五通。
職此之由也。】
△次妙宗。
法智大師云。
須知垂終。
自見金蓮身。
巳是彼國生
陰。
亦此意也。」
【天台大師觀經疏云。
及其瞑目告終
上珍而高
踊。
文成印壞。
金蓮化生
初句可知
次句文成
印壞者。
大經二十七云。
譬如蠟印印泥
印與泥合。
印滅文成
以喻凡夫現在陰滅。
中有陰生
法智
師云。
今借此文。
以喻往生菩薩
此土陰滅。
彼土陰
生。
須知垂終自見坐金蓮華身。
巳是彼國生陰故
也。】
△次一門時論妙二。
初標。
「十現未互在門。」
楞伽經云。
初生即有滅。
不為愚者說。
故教中有云。
剎那九世
一念三千
又云。
十世古今
始終不離
當念。
華嚴經云。
一念普觀無量劫
無去無來
無住
皆現未互在之義也。】
次釋二。
初述偈立宗。
行者念佛
功德唐捐
因中巳有果
蓮華開敷。」
初二句明念佛之人。
功無虗棄。
第三句。
其所以。
四句
以喻況顯。】
△次依宗釋義二。
初明由因感
果。
「論曰。
頓教人。
頓悟心性
無修而修。
修彼樂邦
性中
所具極樂
由修顯發。」
【夫念佛是同。
教判偏圓
功收漸頓者。
皆由悟與不
悟。
圓與不圓
以分漸頓爾
今明圓頓教人。
最初
悟心性。
生心佛心
因源超果海
悟心具則無法
不具
悟性量則無土不周
悟性體則無生無滅。
悟之矣。
正當進修
雖修而仍了無修。
乃無修而修。
修彼樂邦
葢性中雖具。
全體在迷。
若不圓修
則所
極樂
無有顯發
故圓頓教人。
之無作妙行也。】
次明因果相即二。
初約性具明即。
二即性體
即。
初中三。
初立本。
而此心性竪貫三際
橫裹十虗。
佛法
生法
正法
依法
因法。
果法。
一念圓成。」
而此心性
指上所頓悟者。
竪貫三際
性體而言。
橫裹十虗。
約性量而言。
佛法生法等。
性具而言。
佛法佛界
生法九界
正法
即實法一千。
依法
國土一千。
巳上皆約理即而言。
因法約名字等
四即而言。
果法約究竟即而言。
六種判即。
不離
具。
所攝雖多。
現在根塵相對心起
一念圓成
眾生
法與心法
豈不妙乎。】
△次釋成
是以念佛之人。
名為全性起修
全修在性。
全性起修
雖名為因
全修在性。
中有果。
以所具因法。
與所具
果法。
同居一性
心性融通
無法不攝。」
念佛之人。
舉凡位因位。
悟與不悟
凡有所修。
全性起修
全修在性。
真如不變之體。
能隨染
淨緣。
以為隨緣之用。
雖悟不悟不同
不變
體則一。
圓教人巳開圓解。
了達乎此全性
修。
修言之謂之為因
全修在性。
上言之。
豈不
中有果。
以所具因法等者。
釋成中有果。
所具
因法。
性具九界
所具果法。
性具佛界
同居
一心
心性融通
無法不攝。
亦無法不趣
是故娑婆
眾生念佛之因。
有極樂九品之果。】
△三譬顯。
「故如蓮華開敷
華中有果。」
法華經妙法二字
取譬蓮華
如來立義甚深。
台玄說極長。
略而言之。
通譬本迹。
謂迹本二門。
三喻
今但蓮華開敷
以喻念佛全性起修
因。
華中有果
喻九品全修在性之果。
華果同時
修性不二而巳。】
△次即性體明即三。
初標。
「況此心常住
無生去來
即今念佛之心。
便是當來
華池受生之時。」
前明性具相即。
雖有竪窮橫徧之言。
正意在乎
性具
今則正明性體
而亦得性量。
既此念佛
心常住。
無生去來
豈不即今念佛之心。
便是
華池受生之果。
華嚴云
一念普觀無量劫
無去
無來亦無住。
斯言可徵矣。】
△次證騐。
「故說初發心人。
極樂寶池
巳萌蓮種。
精進不退
生長
華漸開敷
隨其功德
大小煒燁
其或懈退悔
雜。
日漸憔悴
若能自新
華復鮮麗
其或未然
芽焦種
敗。」
【故說者。
引事證騐也。
往生傳中
雷峯辯才法師
禪定中。
神游淨土
見一華殊麗
問之曰。
待淨慈
本禪師者。
資福曦公曰。
吾定中見蓮華
人言
以待本公。
又見蓮華無數
問之曰。
以待受度者。
有萎者。
云是退墮人。】
三結成。
「且此蓮華
人誰種植
現未互在。
斯言有歸也。」
娑婆蓮華由手種植
以形而得乎形。
形骸有待
相去也近。
雖似近而反遠。
淨土蓮華
由心種植
心而得乎心。
心性無待。
相去也遠。
雖似遠而反
近。
心既因中有果。
性又橫遍竪窮。
去來之相。
相待之形。
現未互在。
無足致疑。】
淨土無生論親聞記卷下(終)
*No.1168-C
䟦語
幽溪大師中興天台教觀。
性具圓理
弘闡淨土
公元1603年
門。
萬曆癸卯
聞隱鱗居士請蕃為生無生論。
初開演於新昌石佛寺
每一登座
天樂盈空。
滿石室
鏗鏘半月
獨遘講時。
講畢聲寂。
日日如是
緇素
咸歎希有
海內名公
著詩頌以紀之。
後又於
括蒼諸處
續復講演
文心教法師
成親聞記二卷
一梓於永嘉
再梓於溫陵
經今七八十年。
舊板不可
復覩。
購獲為難
吳興武康天泉寺。
雪萍健禪師
少室宗乘
研究巳躬下事
亦既稱脫頴矣。
後聞
公元1635年
上諸祖。
或兼弘念佛法門
心焉慕之
乙亥秋
來詣
靈峯
心懷注念
途中儼見接引聖容
到山禮彌陀
像。
恍然途中所見也。
感應奇緣
慈悲之切
至。
即進堂隨眾聽講
先師歇菴老人
命卓崖定兄講
演生無生論。
契入極則教理
由是發心
欲刻此論記
嘉惠後學
慨記文或有繁訛處。
乃請紹曇成兄。
校閱
以付剞氏
爰述其緣起如此
公元1712年
康熈壬辰季冬朔北天目存西比丘真和南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