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1166-A¶
1166-A¶ 第 819a 页

* No. 1166-A

参禅主乎见性阅教贵乎照心念佛一门禅教并行
理有固然非特陈言如今大师总摄万行于念佛三
昧首倡众善于杀生一戒其初所谓执理而废事反
有落空之祸执事而迷理犹有往生之益此乃禅者
俯而就之教者跂而及之淘汰禅教有弊之徒直指
净土归元之路其次所谓世风薄恶竞尚浮靡穷极
口腹之欲罗尽水陆之珍乃至惭耻为人无恻隐之
心称儒负仁育之化戒以杀生劝以放生所以上体
诸佛之大慈下满众生之深爱也于戏净慈为言夫
伟矣哉自非禅教圆明仁慈宏大安暨于兹仰赞大
师世称古佛宜哉可谓昏衢宝炬苦海慈航洛阳书
肆中野是谁就余请参考于其事实成剞劂之功予
忝学禅虽未谙净土粗笔厥所考乃系之书上庶几
若见若闻咸资劝修或缁或素同沾利乐云尔。


宽文癸丑孟夏佛降诞日 赞州指山释养存敬跋
1166-A¶ 第 819b 页 X61-0819.png
* No. 1166-B
永觉师传

为霖录曰禅师落发后寿昌逢迁化依法兄博山
三年而受具塔志中言及昌迁化依止同门博山
无异禅师三载受具巳而辞归闽住山舟过剑津
闻僧唱法华经曰一时謦欬俱共弹指是二音声
遍至十方诸佛世界廓然大悟乃彻见寿昌用处
(云云)师至五十六岁因谒闻谷大师于宝善一见
投契力劝出世乃所传云栖戒本授之明年应鼓
山请犹以庵主自居又二年开法泉之开元而怀
中瓣香始为无明老人拈之师曰禅本寿昌(初住宝方
后住寿昌)戒本真寂未可诬也继又开法杭之真寂延
之宝善后复归鼓山重建寺宇大阐宗风海内皆
尊之曰古佛古佛三会语及诸撰述凡二十种计
八十馀卷(其详备乎林涵斋居士行业记)
* No. 1166-C
净慈要语序

净慈者何闻谷大师所命庵名也庵名之以净慈者
何谓念佛放生也念佛放生其所求者何谓还其心
之本净本慈也盖本然之心廓然常净自众生迷其
1166-A¶ 第 819c 页 X61-0819.png
本然则心外见法故目为色染耳为声染鼻为香染
舌为味染身为触染意为法染流逸外奔不能自返
繇是起业造罪永沉五浊之区无有出期我佛悯之
乃为说治染还净之法机固靡一教亦各殊然念佛
一门其最要者也一心念佛用志不分六根都摄净
念相继则目不为色染耳不为声染鼻不为香染舌
不为味染身不为触染意不为法染即现处娑婆界
内浑身巳坐在莲花国里又何后报之不清净乎然
虽修念佛三昧而福德不具善果难成故必广修众
善以为助因众善夥矣而慈行其首也慈行亦夥矣
而戒杀放生其首也盖以众生所最爱者莫如生所
最苦者莫如死凡有血气斯情万均秪为相习于忍
同体之仁痿痹不行乃恬然杀戮不以为怪岂心之
本然哉以故我佛苦口丁宁首戒杀生广劝放生与
其所最爱而救其所最苦功德之及物为何如也建
州城若缁若素奉大师之教笃于念佛放生之业有
年矣犹虑其不能广且远也乃谋于余余为取净土
及戒杀诸书集成要语付之梓庶几净慈之化盖洋
溢于不穷也哉呜呼净慈之义大矣岂止于念佛放
生而巳哉念佛放生可以言净慈而不可以尽净慈
极而言之净极觉圆成无上道不出一净义也广度
有情悲臻永劫不出一慈义也夫诸菩萨上求佛果
下化众生自前前以及后后诸大乘经明此至汗牛
充栋今以二字括之了无剩义敢谓大师命名之意
1166-A¶ 第 820a 页 X61-0820.png
止于念佛放生而巳哉诸君当善体此意扩而充之
可也虽然更有一句子净慈二字括不得余欲总为
诸君说破怎柰舌头短也诸君其质之大师。


崇祯甲戌端午后三日 鼓山释 元贤 题

* 净慈要语目次


* 卷上

* 净门

* 净土教源
* 念佛正信
* 念佛正行
* 作福助缘
* 念佛正愿
* 临终正念
* 两土难易
* 净土辨疑
* 卷下

* 慈门

* 戒杀生
* 戒溺女
* 劝放生
* 戒杀辩疑
* 杀生烱戒

目次(终)
1166-A¶ 第 820b 页 X61-0820.png
净慈要语卷之上
鼓山涌泉寺沙门 元贤 述

** 净土教源

昔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说种种法普逗群机
不过去其习染之秽以还我本来之净而巳但机既
不一教亦千殊求其修持最易入道最稳收功最速
者则莫如净土一门也净土者何谓太虚空中国土
森列有净有秽众生心净则生净土心浊则生浊土
生浊土则障累日深善法难成生净土则障累日蠲
善法易就故学道之士必须拣其净秽即净土之中
亦有种种差别其最为殊胜者则西方极乐世界也
此世界乃阿弥陀佛无量愿力无量功德之所成就
故其功德庄严大非诸方之所能拟今略出其大槩
凡有二十种殊胜一黄金为地七宝为池罗网行树
栏楯楼阁悉皆七宝所成二国中无地狱饿鬼畜生
之苦三众生生者皆于七宝池内莲花化生四身皆
金色具足三十二相五身有光明映蔽日月六寿命
无量永无老病死苦七衣食随意自然化现八亲得
见佛闻说妙法九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十无淫声
女色十一无冤憎执对十二无魔军外道十三无二
乘皆回小向大十四风声水响及诸鸟韵皆说妙法
1166-A¶ 第 820c 页 X61-0820.png
十五百千天乐昼夜常鸣十六神通具足十七能至
十方世界供养一切诸佛十八诸佛护念十九才生
彼国即住不退转地二十尽此一生究竟成佛此界
既有如是殊胜利益众生所以众生应当求生彼国
其求生彼者非馀小善之所能致但当专持彼佛名
号即得往生何以故以是彼佛大愿力故昔佛修菩
萨道时发四十八愿度诸众生中有一愿云若有众
生欲生我国称我名号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
觉以此愿故伹专称名一心不乱必得往生其人临
命终时阿弥陀佛放大光明与诸圣众至其人前垂
手接引其人于弹指间往生彼国胜莲花中花开见
佛佛即为说种种妙法闻巳即證无生法忍繇是增
进直至成佛如上所列并是诸经备陈诸祖弘扬决
非虚诳必当谛信但其中有事有理修者不应偏废
何谓事上所列净土一切事相是也何谓理了知一
切事相不出一心是也虽曰唯心净土而不妨有极
乐世界以世界即一心之所现也虽曰本性弥陀而
不妨有极乐教主以教主即本性之所成也虽寂然
无生而不妨炽然有生以往生而本自无生也高明
之士多乐于谈理而诋笑事行中下之流多执于事
行而迷昧实理全不知理无事外之理事乃理中之
事执理而废事反有落空之祸执事而迷理犹有往
生之益岂可慕空谈而受实祸哉。

** 念佛正信
1166-A¶ 第 821a 页 X61-0821.png

修此法门首要正信三世诸佛诸大菩萨以及历代
祖师并繇此信而后能入若无此信则迟疑而不决
定虚浮而不真实毋论其不肯修习即肯修习而若
有若无或作或辍无斩钉截铁之能无射石没羽之
意岂能成就此希有功德哉故华严经云信为道源
功德母信能长养诸善根信能超出众魔路信能得
入三摩地何谓信谓觉悟真源深信实相也如其未
能且须谛信佛言阿弥陀经六方诸佛悉皆出广长
舌相劝信此经盖缘我等凡夫心暗识劣束于近习
不能知远大之域幽微之境才见非常之事便疑而
不敢信所以凡夫秪当确遵佛言佛以大慈悲心大
智慧心说诚实语绝无虚诳佛言不信何言可信乎
所信佛言凡有二门一信其理二信其事信其理者
信我心便是净土我性便是弥陀也信其事者信西
方果有净土西方果有弥陀也虽有其理而全理成
事如海印之能现万象虽有其事而全事是理如万
象之不离海印亦一亦二非一非二如是信解名为
正信如信理而不信事信事而不信理是谓偏信非
正信也行人若未得如是正信必须博问先知广考
经论则群疑自然冰释正信自然现前方能发起大
愿策起大行直取菩提不在身后矣有等天资高妙
才看经论便谓渠得正信却被习累牵倒不能转动
一步不知此但浮解非为正信也如信虎能噬人岂
敢轻撄如信鸩能毒人岂敢轻尝今甘遭噬毒之祸
1166-A¶ 第 821b 页 X61-0821.png
而不之悔则不信孰甚焉倘是特达丈夫便请从兹
放下。

** 念佛正行

净业行人既具正信当修正行正行者何念佛是也
念佛之法经列多门古师多尚观想持名二者观想
一门若心粗解劣不堪受持唯持名一门简易直捷
三根普利故今所宗专尚持名佛说阿弥陀经曰执
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
日若七日一心不乱等是也此之持名有理有事理
持者直将阿弥陀佛四字当个话头二六时中直下
提撕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不以亦有亦无心念
不以有非非无心念前后际断一念不生不涉阶梯
超登佛地事持者专其志一其虑秪将一句弥陀佛
靠著如一座须弥山相似摇撼不动朝也如是念暮
也如是念行也如是念坐也如是念应缘接物也如
是念纵遇顺逆境界也如是念净念相继自得心开
与前理持者未尝少异若未得心开临命终时定生
彼国亦非中下之品如或力量不及工夫未纯必须
随力修习或晨昏礼念或清晨十念积功累德渐培
善果要在信愿坚固临终必获往生但品位稍卑见
佛稍迟矣然似榜末登第要亦不恶也。

** 兼修众福

净业行人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必须广修诸福以为
之助观无量寿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
1166-A¶ 第 821c 页 X61-0821.png
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
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
诵大乘劝进行者此三种业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有
净业弟子问于慈照导师曰弟子专修念佛三昧可
得用布施持戒供养作福否导师答曰汝能专念弥
陀若不持戒则有毁犯罪若不布施则长悭贪业若
不供养三宝则有我慢业若不恭敬一切则有轻人
罪是故毁犯即堕地狱悭贪即堕饿鬼我慢则常在
恶道轻人则世世贫贱似此恶业障蔽欲生净土其
可得乎故肇法师云有为虽伪弃之则佛道难成无
为虽真执之则慧性不朗汝今欲修念佛三昧求生
净土速成佛果菩提者须是专以念佛为正行更以
福德为兼修晨夕常勤供养三宝礼拜忏悔布施持
戒洁白三业增修净缘所修一切善根悉皆回向净
土成就念佛功德可谓顺水行船更加舻棹矣。

** 念佛正愿

慈照导师云有行无愿其行必孤有愿无行其愿必
虚行愿双资方登宝地每见今时念佛之人或为病
苦而发心或为报亲而举念或为保扶家宅或为增
延寿算愿既非真果必招妄纵使一生修习总是错
用工夫命终之际岂能往生以非其所愿故也故凡
念佛者必发正愿正愿者非愿人天福报也非愿权
乘小果也非愿我一人得生净土得證菩提也乃是
愿一切众生仝生净土仝證菩提也此愿一发即能
1166-A¶ 第 822a 页 X61-0822.png
具无量功德能消无量业垢能破无量魔网永为成
佛真种即所谓菩提心也故行人宜日日如是发时
时如是发愿力坚固无有变异则一切万善悉成净
土正因菩提妙行矣又何虑其不往生乎。

** 临终正念

净业之功虽积于平日而临终最后一念最为紧要
盖以生净生秽入圣入凡唯此一念为之转移也每
见念佛之人寻常俱说求生净土及到临命终时多
无正念或贪生怕死恋此皮囊或目顾妻儿难忍分
别或系缀家财放舍不下或因境界不顺抱恨而终
或因病苦逼迫饮痛而去既失正念甘从沦堕又或
有自疑一生业重西方无分者或有自疑念佛日少
不敢望生者或有自疑债负未完心愿未了贪嗔未
息难生彼土者或有自疑我虽念佛而佛恐不来接
者此四皆自生疑障而失正念者也又或有平昔念
佛精勤忽得病苦沉困床榻痛楚不堪此是宿业深
重应堕恶道以念佛故转重为轻应当忍受益勤念
佛必得往生若怨佛法无灵验返生退心必堕地狱
或有平常虽曰念佛贪生之情实重一朝疾苦临身
便信邪师野术戮杀众生烧钱化马祭祷妖鬼希望
福祐缘此心邪诸佛不受或有因病听医者言饮酒
食肉或害生命以为药饵既丧善根必随业转此三
皆因病起障而失正念者也我今劝行人到此秪要
谛信经文坚凝正念百般放下念佛待尽于三界作
1166-A¶ 第 822b 页 X61-0822.png
牢狱想于妻子作冤家想于家财作枷锁想于自身
作臭皮囊想作朽髑髅想其家中眷属及外客来看
病者都先分付定教他念佛相助不可说著闲话不
可举起家事不可嗟叹作声哀泣垂泪等直待煖气
离身方可举哀若依此法必得往生纵是平昔不曾
念佛之人能依此法亦无不得生者呜呼死门事大
顷刻来生一念差错历劫受苦可不慎哉可不慎哉。

** 两土难易

龙树菩萨谓五浊修行名难行道如跛足行险道一
日不过数里净土修行名易行道如劣夫依转轮王
一日周四天下今以娑婆十难净土十易而拣示之
一者娑婆不常值佛释迦巳灭邪法增炽极乐则佛
常不灭现为教主二者娑婆像季浇漓多诸外道纵
谈佛法多有偏蔽极乐则佛及菩萨水鸟树林常宣
妙法三者娑婆邪恶伴侣希求利养煽惑行人堕三
恶道极乐则观音势至为其胜友诸上善人俱会一
处四者娑婆群魔恼乱坏我正法极乐则虽有天魔
皆获正法令修行人速得成就五者娑婆轮回六道
如汲井轮无有休息极乐则莲华化生无复轮转生
死苦趣六者娑婆往来三界随业受报虽生天上难
逃恶道极乐则三恶道名尚不得闻何况有实七者
娑婆尘缘恶浊每为出世之障极乐则琼楼玉殿珍
衣美馔皆为资具八者娑婆人生百岁横夭为多光
阴迅速大道难成极乐则众生寿命与佛齐等九者
1166-A¶ 第 822c 页 X61-0822.png
此土修行断见思惑方能不退初心行人未免退堕
极乐则众生生者皆入正定聚永无退转十者娑婆
行人尘劫难成如大通佛世闻法之徒退大执小经
尘点劫尚住声闻极乐则秪此一生常随佛学直至
道场成无上觉此上十种难易奚啻天渊若恃巳力
枉自辛勤倘藉胜缘远获殊利行者择之。

** 净土辨疑

问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正宜居恶世界救苦众生
何乃愿生净土专为自利乎。
答曰愿生净土者非
特为自利亦以不生净土难以救苦众生也经言
菩萨巳得无生法忍方许混俗度生如其未得要
须常不离佛良以惑习未尽忍力未充历遇恶缘
必阻修进自救尚难况救他人乎若居此恶世欲
救他人正如不完不固之舟欲济多人于海有自
他俱溺而巳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
生恶世救众生者无有是处往生论云欲游戏地
狱门者往生彼国得无生忍巳还入生死教化地
狱受苦众生。

问宗门悟达之士不历阶级超登佛地何须愿生净
土乎。
答曰汝谓悟达之士惑习永尽顿同诸佛乎
抑惑习尚在必假渐修乎若惑习尚在正宜求生
净土借彼胜缘渐次淘汰若流转五浊之区薄解
浅悟隔世茫然安保其不退败乎古如承天简真
如哲海印信等皆宗门哲匠而后生之事毫难自
1166-A¶ 第 823a 页 X61-0823.png
主其他可知矣况如善财圆顿之士也而愿生极
乐龙树传衣之祖也而记生极药汝之悟达能齐
善财龙树否假曰能之正不妨与同生如其未能
则往生之谋何可缓也。

问心本离念法本无生今教人念佛求生净土何也。

答曰以念为念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
念为无念以无生为无生者邪见之所惑也念而
无念生而无生者第一义谛也是以实际理地不
受一尘则无诸佛可念无净土可生佛事门中不
舍一法则总摄诸根盖有念佛三昧还源要术示
开往生一门所以终日念佛而不乖于无念炽然
往生而不乖于无生虽曰凡圣各住自位而感应
道交东西不相往来而神超净刹此不可得而致
诘者也。

问诸佛皆可念净土皆可生何必偏念弥陀求生极
乐乎。
答曰此有六意一为众生心多浊乱遍念诸
佛三昧难成须专指一佛一土令系心一境易得
往生故二为弥陀悲愿无尽接引念佛众生乃至
十念亦得往生他佛所无故三为极乐功德庄严
种种殊胜异诸净土众生生者易得进道故四为
凡夫无智当依佛语此极乐净土释迦文佛处处
叮咛恒沙诸佛所其赞叹故五为众生与佛无缘
者佛不能度此土众生无论老幼贵贱皆知有阿
弥陀佛不觉失声皆念出一句阿弥陀佛是知此
1166-A¶ 第 823b 页 X61-0823.png
土众生与弥陀有大因缘故六为诸佛体同一即
一切一切即一念一佛即是通念诸佛故以兹六
意偏指极乐利莫大焉。

问分净分秽舍秽取净尽属妄想何当真修。
曰此非
世间妄想之取舍也乃十方如来转凡成圣之通
法也若非厌舍何以转凡若非欣取何以成圣自
凡夫以上位位必有取舍直至妙觉取舍始亡故
先德云取舍之极与不取舍无有异也可谓其非
真修乎又须知真俗不二寂用无碍则终日取舍
而不见取舍之相故净名云虽知诸佛法及与众
生空而尝修净土教化诸群生此之谓也。

问心即是佛则直观自心可也何必念他佛乎。
答曰
自心与诸佛实同一体则观自观他随机之便岂
可执自心是佛而谓他佛乃在心外乎且念他佛
者又是诸佛一胜方便令得牵生彼土托他之力
速至菩提其益为尤大也。

问唯心净土何用求生极乐乎。
答曰汝谓唯心净土
者乃执此方寸之心为净土而极乐远在十万亿
之外此全不知唯心之旨者也所谓唯心者谓心
包大虚量周沙界随其心净则现净心浊则现浊
是知生极乐者正心净现净耳岂在心之外哉若
心局方寸之内便为净土则非独极乐不在心内
娑婆亦不在心内非独极乐不宜生娑婆亦不宜
生且今问汝此生之后果有生乎果无生乎如曰
1166-A¶ 第 823c 页 X61-0823.png
有生将何生而后为唯心乎如曰无生则非所谓
堕断灭之坑乎此乃外道之见波旬之论也或曰
我伹自净其心自合生净土何必念佛求生曰既
不念佛则无净土之缘但欲居此浊土自净其心
此龙树所谓难行道也良以此土境缘浊乱多为
修行之障七进八退轮回六道碎尘点劫尚滞生
死必须见思惑尽方出三界直證七住方名不退
然尚未有生净土分则所谓心净土净不太难乎。

问具缚凡夫虽曰念佛而贪嗔未息心实不净何云
往生。
曰此仗阿弥陀佛愿力摄受也那先经云譬
如有人以大石块其数十百欲渡大海以船力故
即达彼岸众生之罪犹如巨石弥陀愿力如彼大
船石本易沉因船可渡罪本当堕凭佛得生且带
业往生之人必其临命终时正念坚碍者也此一
念净心即宜顿现净邦况有平日念佛之功乎。

问五逆十恶十念得生此实难信。
答曰大都临终一
念最为紧要经言敝女渡河溺死以一念爱子之
善遂得生天无闻比丘以临终一念谤佛之恶遂
入地狱天堂地狱只在一念可转则净土得于十
念又何疑乎况弥陀发愿有曰众生称我名号乃
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愿力既坚念心复猛
此感彼应捷如影响何足疑哉。

问经言念念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此实难信之法
请为详示。
曰此文出在下品下生临终十念中汝
1166-A¶ 第 824a 页 X61-0824.png
疑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为重临终一念为轻今依
天台三种较量则未可以久近多少论轻重也一
者在心谓造罪之心从自虚妄颠倒生念佛之心
从善知识闻说阿弥陀佛真实功德名号生一虚
一实岂得相比譬如万年闇室日光暂至其闇顿
灭岂以久来之闇不肯灭耶二者在缘谓造罪之
时从虚妄痴暗心缘虚妄境界颠倒生念佛之心
从闻佛清净真实功德名号缘无上菩提心生一
真一伪岂得相比譬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碜
伤肌破骨一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岂以箭深
毒碜而不肯出也三者在决定谓造罪之时以有
间心有后心也念佛之时以无间心无后心遂即
舍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譬如十围之索千夫无
掣童子挥剑须臾两分以上三种校量并是约能
念之心上论具有不思议之力灭罪之义固巳昭
然可晓况所念名号乃阿弥陀佛万德之所成就
大愿之所摄持其功能讵可思议哉譬如有人取
狮子筋以为琴弦其弦一奏一切馀弦一时俱断
又如有人取牛羊驴马诸乳置一器中以狮子乳
一滴投之一切诸乳悉化为水今一称佛号八十
亿劫生死重罪岂有不消灭者乎。

问带业往生可也何以能不退乎。
答曰此有五因缘
能令生者不退一者弥陀愿力常摄持故二者佛
光常照菩提心常增长故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
1166-A¶ 第 824b 页 X61-0824.png
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四
者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良友无恶境缘无邪魔鬼
神三毒等烦恼毕竟不起故五者寿命永劫同佛
菩萨故。

问世人皆疑极乐远在十万亿国之外临命终时顷
刻之间恐难得到何以晓之。
答曰经不云乎心包
太虚量周沙界则十万亿国秪在我心何远之有
命终之顷生我心中何难之有且所谓十万亿国
者为对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说耳若众生净土业
成者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即
是生净土时故自信录云十万亿刹顷刻即至者
自心本妙耳。

问临终十念既可往生我等且营别业但待临终十
念如何。
答曰十念往生万中之一汝乃欲侥倖于
万一乎夫临终十念成就者多是宿善业强故感
得临终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若无善业所感善知
识尚难遇况十念成就哉且群疑论列十种人临
终不得念佛一者善友未必相逢无人劝念二者
业苦缠身不遑念佛三者或偏风失语不能称佛
四者狂乱失心注想难成五者或遭水火不暇至
诚六者遭遇豺狼无复善友七者临终恶友坏彼
信心八者饮食过度昏迷致死九者军阵斗战奄
勿而亡十者忽坠高岩伤坏性命如上十种恶缘
忽遭其一便休了也可念佛乎假饶你无上十种
1166-A¶ 第 824c 页 X61-0824.png
恶缘只是好病而死亦未免风刀解体四大分离
如生龟脱壳痛苦逼迫可念佛乎又或世缘未了
世念未休贪生怖死恐惧乱心可念佛乎又或父
母挥涕妻子哀泣眷恋难忍忧恼伤怀可念佛乎
柰何不思及此而必待临终十念几自误耳。

问念佛乃身后之事不知现世亦有益否。
答曰经中
具说受持佛名者当获十种胜利一者昼夜常得
一切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者常
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
守护三者常得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
明摄受此人四者一切恶鬼皆不能害一切毒蛇
毒龙毒药悉不能中五者火难水难冤贼刀箭牢
狱枷钻横死狂亡悉皆不受六者先所作业悉皆
消灭所杀冤命彼蒙解脱更无执对七者夜梦正
直或复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像八者心常欢喜
颜色光[愣-方+(共/力)]气力充盛所作吉利九者常为一切世
间之人恭敬供养欢喜礼拜犹如敬佛十者命终
之时心无怖畏正念现前得见阿弥陀佛及诸圣
众持金莲花接引往生西方净土尽未来际受胜
妙乐如上十种现世来生皆有胜和然则世出世
间要紧法门无如念佛信矣。

问华藏世界即本师化境不求生华藏而求生极乐
何也答曰华严疏中自有此问。
彼答凡有四意一
者有缘故谓弥陀愿重偏接娑婆人也二者使众
1166-A¶ 第 825a 页 X61-0825.png
生归凭情一故华藏中世界无量若闻十方皆妙
初心茫然无所依托故方便引之专指极乐三者
不离华藏故极乐去此十万亿刹而华藏佛刹皆
微尘数故知不离也四者即本师故华藏刹海皆
遮那境十万亿刹未出刹种之中岂非本师随名
异化也。

问经云生兜率者随弥勒菩萨下生三会之中自然
当得道果何必近舍兜率远求极乐乎。
答曰汝以
兜率为近极乐为远者特以凡夫肉眼心量说耳
三者俱在一心之中心无彼此之分讵可谓兜率
近而极乐远乎且兜率极乐两相较量则有十种
优劣不同一者极乐十念可生兜率必须修众三
昧深入正定其上生为难二者极乐则阿弥陀佛
大悲愿力誓垂接引兜率则弥勒无接引之誓三
者极乐则阿弥陀佛大光明力照触行人身心慈
和来生其刹兜率所无四者阿弥陀佛说法十倍
于诸佛又众生随其志乐所欲闻法自然得闻兜
率所无五者极乐国无女人扰乱众生兜率则天
女微妙诸天耽玩不能自勉六者极乐生者皆得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神通具足兜率所无七者极
乐生者自然伏灭烦恼即登不退兜率虽日说不
退之法教化众生而未必便登不退八者极乐生
者即此一生直至道场成无上觉兜率则随佛下
生未必尽證圣果况无上觉乎九者极乐生者得
1166-A¶ 第 825b 页 X61-0825.png
无量寿与佛齐等兜率所无十者极乐生者欲供
养十方诸佛随其所欲供具自然现前须臾之间
遍至十方供养诸佛即于食时还至本国兜率所
无此上十种较量胜劣显然细而求之应有无量
行人当自择之。

问或谓净土乃圣人之权方所以接钝根化凡器也
苟能一超直入如来地何籍于他力乎。
答曰昔文
殊因念佛故得一切种智善财以十大愿王求生
极乐势至以忆佛念佛入三摩地父王净饭并六
万释种皆生净土可谓其为钝根凡器乎又佛告
弥勒曰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
一一菩萨巳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诸
小行菩萨及修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不
但我国如是他方佛土如远照佛刹有百八十亿
菩萨皆当往生十方世界无量佛刹往生者无数
我若具说一劫犹未能尽可谓其尽为钝根凡器
乎至于谓净土乃圣人之权方者此乃实教之权
巧方便非权教也教家权实之判非止一途天台
贤首二家所判莫不推法华华严以为最实今观
法华药王本事品称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命
终即生安乐世界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华严经
未会普贤菩萨教善财童子发十大愿王命终导
生极乐世界不久当得菩提是知念佛功德与闻
法华经如说修行其功正等与发十大愿王其功
1166-A¶ 第 825c 页 X61-0825.png
亦等二经既判为实则净土之非权可知也即谓
之权乃实教之权巧方便又可知也且余尝考之
起信矣论云初学大乘正信以在此土不常值佛
惧谓信心缺缘退失当知如来有胜方便令其不
退但当专念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真如法身必生
彼国又尝考之观经矣经云凡夫心想羸劣未得
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其得见夫
谓之胜方便异方便非权乎此二既约圆论则此
权即与法华微妙方便无二无别矣故曰实教之
权巧方便也。

问参禅之士多云参禅是实念佛是权参禅是顿念
佛是渐是否。
答曰汝见念一句佛号便唤作权见
持一句话头便唤作实不知佛号可以言权则话
头亦未可言实也不见道三藏秘典五灯遗言尽
是臭烂葛藤缠绊杀人空拳黄叶诳止儿啼故知
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开两片皮为人无不是权即
巳所从入亦无不是权虽曰正直舍方便直说无
上道早是方便了也如莲经最初说法一周即名
方便品岂非权乎是知念佛参禅并是权巧建立
接引方来了之则无非实未了则无非权也汝谓
参禅为顿者谓其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也试观忆
佛念佛至于心开见佛与一念不生果有浅深否
且大乘渐教多言历三秪劫修六度行尚须百劫
种相好因然后得成正觉此净土生者便登不退
1166-A¶ 第 826a 页 X61-0826.png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神通无不具足寿命无
量一生成佛此岂渐教之所及乎又水鸟树林俱
出妙音宝网天乐咸宣妙法则非独不属渐亦不
局顿也今判为渐果依何而有此说乎不过狂瞽
无根之谈转相惑乱而巳。

净慈要语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