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十释异门¶
第十释异门¶ 第 815c 页

西方合论卷之十


* 第十释异门

夫西方大旨经中自明净土要门诸论具释如天亲
智者海东越溪等皆抉发幽微举扬宗趣近则云栖
和尚所著小本疏钞条分髅析精宏渊博真照夜途
之长炬截苦海之轻舟诸师所发巳无馀蕴但诸经
中随时立教逗根说义时有差别致生学者疑畏今
略为拈出博采诸论附以管见会归一处以便参考。


* 一刹土远近释
* 二身城大小释
第十释异门¶ 第 816a 页 X61-0816.png
* 三寿量多少释
* 四花轮大小释
* 五日月有无释
* 六二乘有无释
* 七妇女有无释
* 八发心大小释
* 九疑城胎生释
* 十五逆往生释

** 一刹土远近者

问大小本经皆云西方去此十万亿
刹观经独云阿弥陀佛去此不远二说谁正释以远
近无定故故言亦远亦近何故凡言某方者某方至
某方至某方几城几刹者是从色身建立身相虚故
是故所计方向道里亦皆不实不得言谁近谁远如
滇人言燕地远是从滇计故燕实无远齐人言燕地
近是从齐计故燕实无近又如十步之地蚁子即远
大象即近不应言远是实何故是地不当从蚁计故
亦不应言近是实何故是地不当从象计故又则计
十步者亦非是寔何故是地既不从蚁不从象亦不
当从人计故智度论曰随世俗所传故说有方方实
不可得问曰何以言无方是方亦有亦常如经中说
日出处是东方日没处是西方日行处是南方日不
行处是北方日有三分合若前(东方)合若今(南方)合若后(西方)合随
方日分初合是东方南方西方亦如是日不行处是
无分答曰不然须弥山在四域之中日绕须弥照四
天下郁怛罗越(即北俱芦洲)日中是弗婆提(即东胜神洲)日出于弗婆提人是
东方弗婆提日中是阁浮提日出于阎浮提人是东
方是实无初何以故一切方皆东方皆南方皆西方
皆北方汝言日出处是东方日行处是南方日没处
第十释异门¶ 第 816b 页 X61-0816.png
是西方日不行处是北方是事不然问曰我说一国
中方相汝以四国为难以是故东方非无初答曰若
一国中日与东方合是为有边有边故无常无常故
是不遍以是故但有方名而无实是则方所尚不可
得岂有程途然亦不废方所及程途故何故以不当
从阎浮提计亦可即阎浮提计故如日虽非东西出
没亦可言东出西没故。

** 二身城大小者

问声王经曰阿弥陀佛与声闻俱其
国号曰清泰圣王所住其城纵广十千由旬观经曰
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
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今计一海八
万四千由旬四海合三十三万六千由旬身过其眼
五百六十万由旬计所住城尚少于眼三十二万六
千由旬何况其身不应身城悬绝如是释海东疏中
亦有此问疏曰彼佛有众多城随众大小城亦大小
大城之中示以大身小城之中现以小身声王经言
十千由旬者是与声闻俱住之城当知佛身相当而
住观经所说身高大者当知其城亦随广大兴诸大
众俱住处故先德云法华中净光庄严土唯演顿故
净名中众香佛土纯菩萨故所以彼佛但现高大之
身若安养土顿渐俱谈声闻菩萨共为僧故故使佛
示生身法身二种之相三十二相通于生法大小共
见若八万相局在法身大乘贤圣方得见也是故应
以藏尘尊特之相得四益者佛为称机现藏尘尊特
第十释异门¶ 第 816c 页 X61-0816.png
身应以八万尊特之相得四益者佛为称机现八万
尊特身应以三十二尊特之相得四益者佛为称机
现三十二尊特身如毗卢遮那声闻视听隔于对颜
不妨菩萨更见大身何故佛身随所被机大小如日
光随隙分大分小而是日光无大小故。

** 三寿量多少者

经云彼佛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祗劫
又云彼佛至般泥洹时观世音菩萨乃当作佛既当
入灭即是有量(此二句即经文以设难)释先德云藏通补处(藏通教所说补处菩萨)彰佛有量别圆
补处显佛无量(此明上显佛无量义)以十方三世一切如来更无彼此迭
相见故同一法身一智慧故菩萨机忘(一分无明尽)如来应息(应化之迹息)
补佛处实异藏通前佛定灭后佛定生故金光明四
佛降室疏乃释云若见四佛同尊特身一身一智慧
即是常身弟子众一故若见四佛佛身不同即是应
化弟子众多(其众甚多)(此数句结显说仝说异说一说多之皆非)故知全法界身非生非灭岂得竖分
当现(当来现在)横论彼此既非生灭无量义成且净佛刹中尘
刹水树皆是佛身故经中云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
佛变化所作智度论曰众生甚多若佛处处现身众
生不信谓为幻化心不敬重有众生从人闻法心不
第十释异门¶ 第 817a 页 X61-0817.png
开悟若从畜生闻法则便信受如本生经说菩萨受
畜生身为人说法人以说法希有故无不信受有人
谓畜生是有情之物以树木无心而有音声则皆信
受以是故水树禽鸟皆是佛身变现故若佛寿量有
尽者道场国土及诸水鸟音声亦应有尽若有尽者
不应有补若无尽者不应言灭(若国土水鸟等皆尽又安有补处哉此四句应篇首所引经文)如虚空分齐非有分
齐非无分齐以不思议智照之可得。

** 四花轮大小者

小本曰池中莲华大如车轮观经云
一一池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团圆(周围也)正等十二由旬
大本云池中莲华或一由旬乃至百由旬千由旬夫
人世车轮大不逾丈纵复轮王千辐金轮纵广不过
一由旬何得大小相悬乃尔释花轮大小亦如身城
以众生机有大小故身城水树现有大小莲华亦然
如初地化百佛刹(初地菩萨所化有百佛刹之人)见佛百叶花二地化千佛刹即见
千叶三地万叶四地亿叶五地千亿六地百千亿七
地百千亿那由他八地百千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
数九地百千万亿阿僧祇国土微尘数十地十不可
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微尘数以自受用身有大小故
见花亦尔非是花有大小故尝闻僧言海边有阿育
王舍利塔众生见者光明各异有见无光者有见光
如细豆许者有见如枣炬者有见如指顶大者有见
大如斗者如斗者千不一见众生同一肉眼所见尚
异何况菩萨声闻乃至人天等功用悬绝所感花轮
焉得不殊如此土中刹利贵种飞楼杰阁遍满城邑
第十释异门¶ 第 817b 页 X61-0817.png
寒微茕子敝茅土窟乃至不得不应难言大小悬殊
何故是自福德所招故宝池花相应亦如是。

** 五日月有无者

诸本或言日月处空或言处空而不
运转或不言有无或直言无有又经曰彼佛光明普
照佛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映蔽日月诸声闻众皆
有身光能照一寻菩萨光照极百千寻二菩萨(观音势至)光明
常照三千大千世界如是虽有日月如爝火之处太
阳岂有光照若日月不能照者应无昼夜何故经言
昼夜六时及与清旦食时等事明知亦是权说借此
昼夜喻彼时分非为实事且昼夜往来者是众生心
明暗倾夺感有此相故净佛国土不应有此如忉利
而上尚不假明日月何况极乐纵令有者亦是彼化
国众生色空见未尽现有如是日月相故而实佛土
无有日月如大论曰释迦文佛更有净国土如阿弥
陀佛阿弥陀佛亦有不严净国如释迦文佛此随机
感说亦不妨说有故。

** 六二乘有无者

问天亲菩萨无量寿偈曰大乘善根
界等无讥嫌名乃至不闻二乘名何况有实(请西方乃大乘善根之境界并无二乘可讥刺之名)是诸经
中皆言国土声闻不可称量何故释先德云二乘生
者皆是临终回小向大以习小功深闻佛所说及风
柯水响皆演小故暂證小果渐次增进至菩萨位非
是住小是故说无二乘者有二义一是决定二乘不
生是寔无故二是不住二乘是毕竟无故譬如二人
同官郎署一人官止于此一人将迁止郎署者可以
第十释异门¶ 第 817c 页 X61-0817.png
称郎以无后官故将迁官者不定是郎以郎毕竟改
故以是故净土不得言有二乘以毕竟至菩萨位故。

** 七妇女有无者

聱王经中阿弥陀佛亦有父母何得
言无女人释此亦化作如化鹦鹉海东疏曰声王经
说安乐世界阿弥陀佛有父母者是变化女非寔报
女又复虽有父母而非胎生实是化生假为父母如
彼经言若四众能正受(正念受持)佛之名号以此功德临命终
时阿弥陀佛即兴大众住此人所令其得见见巳庆
悦倍增功德以是因缘所生之处永离胞胎秽欲之
形纯处鲜妙宝莲花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
奕当知父母假寄之耳或说声王经中说有父母是
显彼佛所住秽土是义不然何故彼经既说宝莲化
生又言二菩萨侍立左右此等悉是净土相不异观
经所说故当知彼经所说提婆达多及魔王等悉于
净土变化所作不由此等为非净土如化畜生非秽
土故。

** 八发心大小者

魏译三辈之中皆有发菩提心观经
下品直言十念诸经互异今欲和会者诸经皆是发
大菩提心以为因故何故若是最初无大因者其人
虽复经耳亦生疑难何得顿闻顿信是故当知下品
十念者亦是宿植大因后生退堕故其临终遇善知
识如旱苗得雨萌茅顿发故若无因者知识尚不得
遇何况信受如聪慧贵游之士多有愈闻愈不信者
即知一闻顿念非是小缘不应以一生作恶便谓此
第十释异门¶ 第 818a 页 X61-0818.png
人无大因故经云世间人民得闻阿弥陀名号若慈
心喜悦毛𩬊耸然泪即出者皆是累世尝行佛道或
他方佛所尝为菩萨是故不论颛愚黠慧凡至心念
佛者皆是多劫深植善根发大菩提心故何故所谓
善根者不专言智慧若复无根如种焦谷岂有芽出
如世间奕棋小事有无知贱流顿学顿精者有智士
习之终身居末品者即知是因小技无因尚不得入
何况大法是故若有信是希有难信之法者是人即
是大心菩萨故。

** 九疑城胎生者

元魏译曰若有众生堕于疑悔积集
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不思议智无等智威德智广
大智于自善根不能生信由闻佛名起信心故以此
因缘于五百岁处花胎中犹如苑观宫殿之想不见
佛不闻法是名胎生魏译曰不了佛智然犹信罪福
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是故胎生宋译曰众生所种善
根不能离相不求佛慧妄生分别深著世乐人间福
报是故胎生王氏本曰若有众生修诸功德愿生彼
刹后复疑悔不信有彼佛刹不信作善得福其人虽
尔续有念心暂信暂不信临命终时佛乃化现其身
令彼目见以心悔故其过差少亦生彼刹是谓胎生
今按前二译但不信自性不了佛智名胎生故宋译
则直言修善求生人天者为胎生极乐国中无胎生
故若王氏则又以不信佛刹不信罪福暂信暂不信
为胎生异前译中闻名起信及修习善本二种往生
第十释异门¶ 第 818b 页 X61-0818.png
大约净土中略言九品广言千万品亦不能尽如今
生人中者种种福报种种罪业各各不同是故诸译
虽互异皆为实语就中元魏译旨趣尤奥以不信自
善根故依他起信即是疑城信自善果者即顿了自
心不从他得以入悟方能脱疑是故未悟而修终隔
疑胎胎以裹蔽为义未悟之人诸障未彻合得是报
此等当在中下下上品摄何故下品后二种(指下中下下二种)经历六
劫十二劫方得花开此但五百岁故若如王本则信
佛猛利未若最后二种又所生在其刹边地(即县城)不应五
百岁得见佛故。

** 十五逆往生者

大经曰唯除造五无间恶业诽谤正
法及诸圣人观经则五逆十恶临终十念皆得往生
当知大经拣五逆者以诽谤故何故入净土以信为
导师诽谤是信之贼如水无所不容但不容火以火
自不能容故如风无所不入但不入石以石自不堪
入故诽谤之人烧正法如猛焰障佛智如铁壁是故
法海慧风无因得受观经拣诽谤不拣五逆者义同
文异以五逆虽至恶尚无决定不信之见不应拣故
然有大心之人始或不信后因启发猛省前失如韩
昌黎始斥佛骨后皈依大颠张无尽初诋佛书欲著
无佛论后观净名经大有省发卒为宗门龙象尤是
法中希有之事是故儒林英特或有谬听先入误谤
佛法但速图改悔即是盛事不应以谤为障难故。
西方合论卷之十(终)
第十释异门¶ 第 818c 页 X61-0818.png
* No. 1165-E
西方合论标注跋

往予携郢中张明教(五教)参访袁中郎先生一日出
西方合论相视予惊叹其禅土合源超绝乐邦诸典
从中有未甚了解者随请质先生命明教标注其首
及持归南中每欲梓以度世而未就也岁己未海虞
文学瞿元初(纯仁)终后遗法财见施予即就其灵前
许刻经十卷荐为往生适从吴门瑞光卧病为忆前
愿因检付袁无涯(叔度)重为诠次雠校而属吾徒性
成董其役一以报袁先生法施之恩一以了瞿文学
财施之愿至于撰述之精详议论之卓越是在明眼
者自得之耳予复何赘。


大明泰昌改元岁在庚申畅月长至日喝石老人如
奇力疾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