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净土兼禅章¶
净土兼禅章¶ 第 609c 页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六
古杭云栖寺莲池禅师 袾宏 校正
[橘-矛+隹]李桐邑净业弟子 庄广还 辑

* 净土兼禅章

** 论净土禅宗

(还)谨按永明禅师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
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言二者之贵于相兼
也。柰何中峰大师又云。禅与净土。理虽一而功
不可并施。脩之者贵于一门深入。则二者似又
不可得兼矣。将如之何而可。噫。不观诸莲池禅
师之言乎。师云兼之义二。足蹑两舡之兼。诚为
不可。圆通不碍之兼。何不可之有。由此言之。净
土兼禅之说。不待辨而自明矣。况石机禅师著
莲社释疑论。有净土为先之说。夫既以净土为
先。则必以参禅为后。今虽曰相兼。但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又何疑于中峰功不并施之说乎。
净土兼禅章¶ 第 610a 页 X61-0610.png

莲社释疑论曰。或云参禅第一。或云念佛为先。
毕竟如何用心。两无一失。答。参禅欲了生死。念
佛亦欲了生死。生死不了。二者虚名。盖生死者。
即我今要参禅念佛之心耳。若能了知。何法不
备。禅宗觅心无处。即登祖位。莲宗心佛两忘。亦
跻上品。以此證之。二宗何别。但莲宗行人。恐在
娑婆。佛难值故。境强观浅。仍被流转。故此发愿。
亲近弥陀。如孩子近母。则无汤火之虞。禅宗亦
发愿。愿生中国。正信出家。但恐力微耳。若有力。
如阿难云。五浊恶世誓先入。地藏云。地狱未空。
誓不成佛。苟具此力。何必往生。但愧我等。幸逢
圣教。稍有一知半解。终是力微。若不求生净土。
亲近弥陀。如彼孩子。一失汤火。则难救矣。可不
求生净士为先耶。】

** 豫行篇(见袁氏坐禅要诀)

「脩禅之法。行住坐卧。总当调心。但卧多则昏沉。立
多则疲极。行多则纷动。其心难调。坐无此过。所以
多用耳。然人日用。不得常坐。或职业相羁。或众缘
相绊。必欲静坐。遂致蹉跎。学者须随时调习此心。
勿令放逸。亦有三法。一系缘收心。二借事炼心。三
随处养心。何谓系缘收心。唐人诗云。月到上方诸
品静。心持半偈万缘空。自俗人言之。心无一物。万
缘始空。今云心持半偈万缘空。此理最可玩索。盖
常人之心。必有所系。系之一处。渐束渐纯。半偈染
净土兼禅章¶ 第 610b 页 X61-0610.png
神万妄俱息。故云。系心一处。无事不办。究实论之。
即念佛持咒。及参话头之类。皆是妄念。然借此一妄。
以息群妄。大有便益。学者知此日用间。一心不乱。
专持佛号。行住坐卧。绵绵密密。无丝毫间断。由是
而应事接物。一切众缘。种种差别。而提撕运用。总
属此心。吾参祖师活公案。不参凡夫死公案。又何
间断之有。何谓借事炼心。常人之心。私意盘结。欲
情浓厚。须随事磨炼。难忍处须忍。难舍处须舍。难
行处须行。难受处须受。如旧不能忍。今日忍一分。
明日又进一分。久久炼习。胸中廓然。此是现前真
实功夫也。古语云。静处养气。闹处炼神。金不得火
炼。则杂类不尽。心不得事炼。则私意不除。最当努
力。勿当面蹉过。何谓随处养心。坐禅者。调和气息。
收敛元神。只要心定心细心閒耳。今不得坐。须于
动中习存。应中习止。立则如斋。手足端严。切勿摇
动。行则徐徐举足。步与心应。言则安和简默。勿使
躁妄。一切运用。皆务端详閒泰。勿使有疾言遽色。
虽不坐。而时时细密。时时安定矣。如此收心。定力
易成。此随时方便也。」

** 正脩篇

(还)谨按天台以止观为禅要。故以止观为正脩。
净业以念佛为禅要。故以念佛为正脩。所谓圆
通不碍之兼。此之谓也。虽然。前章有念佛持法
矣。此篇不亦赘乎。曰。前之念佛。所主在日课。中
净土兼禅章¶ 第 610c 页 X61-0610.png
下乘事也。此之念佛。所主在兼禅。最上乘事也。
设使日课之念佛而皆能摄心。则虽中下乘之
因。实成最上乘之果。是篇诚为赘矣。苟不尽然。
则桑榆之收。犹可救东隅之失。是篇其容巳乎。】

*** 论摄心念佛(见净土玄门捷要)

「欲脩净业者。可于净室置一床坐。却将从前无明
烦恼等事。尽情放下。沐浴更衣。向佛菩萨像前忏
悔。事毕上床。须要端身正坐。闭目定息。微微动口。
默念六字佛三五七声。或十声便止。默念默计南
无阿弥陀佛一。南无阿弥陀佛二。南无阿弥陀佛
三。从四至百。又依前从一至百。默念默计。或计五
六十声。妄情忽起。或见色闻声。或意逐攀缘。皆是
正念不切。使佛声间断。数目不清。不至于百。是莫
作数。或是三回五次。念不至百。定莫作数。或至九
十九声。唯少一声。亦莫作数。直要佛声数目。历历
分明。方可作百之总数。计数之法。不可缘于外境。
如念珠。及他物计数之类。总数别数。皆计于心中。
或计一百。乃至一万。数目分明。若无间断。此是净
业相继也。既有如是工夫。切不可生欢喜。若三回
五次。数不至百。亦不可生烦恼。若坐久。佛声间断。
数目不清。缓缓下地。或掐数珠。或出声持念。随意
自在。行住坐卧。随时随处。念佛或出声。或不出声。
都不相妨。只要心念无令间断。自觉事务稍定。还
复上床。依前默念默计。此是日间动静念佛底节
净土兼禅章¶ 第 611a 页 X61-0611.png
次。至于晨昏二时。必须向佛菩萨像前忏悔。复于
床上依前摄心。坐至夜深。身心倦怠。和衣歇息。欲
脱衣时。必留衬衣。若欲歇时。须默念佛。不用计数。
念至睡著。觉来抖擞精神。端身正坐。依前默念默
计。若乃佛声断绝。数目不清。身心烦恼。缓缓下床。
或礼拜。或径行。一心念佛。逍遥片时。还复上床。摄
心端坐如前。默念默计。此是摄心念佛底样子
也。」

*** 论数息念佛(莲宗宝鉴亦不尽同)

「大集经贤护品曰。求无上菩提者。应脩念佛禅三
昧。偈曰。若人专念弥陀佛。号曰无上深妙禅。至心
想像见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坐禅三昧经云。菩
萨坐禅。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初机脩习。
未免昏散二病。须假对治。人天宝鉴云。凡脩禅定。
即入静室。正身端坐。数出入息。从一数至十。从十
数至百。从百数至千万。此身兀然。此心寂然。与虚
空等。不烦禁止。如是久之。一心自住。不出不入。时
觉此心。从百毛孔中八万四千。云蒸雾起。无始巳
来。诸病自除。诸障自灭。自然明悟。譬如盲人忽然
有眼。尔时见彻。不用寻人指路也。今此摄心念佛。
欲得速成三昧。对治昏散之法数。息最要。凡欲坐
时。先想巳身在圆光中。默观鼻端。想出入息。每一
息。默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声。方便调息。不缓不急。
心息相依。随其出入。行住坐卧。皆可行之。勿令间
净土兼禅章¶ 第 611b 页 X61-0611.png
断。常自密密行持。乃至深入禅定。息念两忘。即此
身心与虚空等。久久纯熟。心眼开通。三昧忽尔现
前。即是唯心净土。」

*** 论参究念佛(见沈氏集录上司)

「念佛之人。欲要参禅见性。须要于净室正身端坐。
扫除缘累。截断情尘。瞠开眼睛。外不著境。内不住
定。回光返照。内外俱寂然。密举念南无阿弥陀佛
三五声。回光自看云。佛即是心。心是何物。不得作
有。不得作无。只今举的这一念。从何处起。觑破这
一念。复又觑破这觑破的是谁。参究良久。又举南
无阿弥陀佛。又如是觑。如是参。急切做工夫。勿令
间断。惺惺不𥧌。如鸡抱卵。不拘四威仪中。亦如是
举。如是看。如是参。忽于闻声见色时。行住坐卧处。
豁然大悟。亲见本性弥陀。内外身心。一时透脱。尽
乾坤大地。是个西方。万象森罗。无非自巳。盖参禅
乃寂照无为之法。不是尘世中说得的事。要在放
下。澄心静虑。方许少分相应。不须别举话头。但持
一个阿弥陀佛。自参自念。久久自有所得。」

*** 论实相念佛

「宗镜录曰。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
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诸想不生。空
寂无性。灭诸觉观。是名实相念佛。」

【考證 实相念佛。即一心不乱。即念佛三昧也。
名虽异而实则同。一心不乱。巳见于念佛持法
净土兼禅章¶ 第 611c 页 X61-0611.png
矣。今以念佛三昧之说。录于左○三昧者。梵语。
华言正定○莲社释疑论曰。或问楞严经云。念
性元生灭。又云。以生灭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
无有是处。然则念佛不能契彼无生明矣。答。经
不云乎。无所念心。修念佛三昧。夫无所念心。即
般若也。般若之体。如大火聚。撄之即烧。所以触
有有败。触空空坏。岂生灭而能预哉。苟以是心
念佛。则无生道于此显然矣。云何不契无生耶。
能知此者。方明念佛三昧○西方合论曰。一切
修行法门。言空即断。言有即常。未为究竟。唯此
念佛三昧。即念而净。净非是无。即净而念。念非
是有。达净无依。即是念体。了念本离。即是净用。
是故非净外有念。能念于净。若净外有念。念即
有所。所非净故。非念外有净。能入诸念。若念外
有净。净即有二。二非净故○中峰有诗云。心中
有佛将心念。念到心空佛亦忘。此之谓也。

(还)谨按摄心念佛。念佛之始事也。实相念佛。念
佛之终事也。二者固不可偏废。至于参究数息
二法。唯人量用。何以故。参究所以明吾真心。数
息所以对治昏散。若巳悟真心。既不昏散。则二
法可不用故耳。】

** 调和篇(见止观禅要)

【(每日功课之馀。申酉相交之际。刻期止静。此云栖之程规也。然止静非坐不可。故以调和
之法继之)。】
净土兼禅章¶ 第 612a 页 X61-0612.png

「夫行者初学坐禅。先须善调五事。必须和适则三
昧易生。有所不调。多诸妨难。善根难发。一调食者。
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
不安。食若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此二者皆
非得定之道。若食秽触之物。令人心识昏迷。若食
不宜之物。则动宿病。使四大违反。此为修定之功。
须深慎之也。二调睡眠者。夫眠是无明惑覆。不可
纵之。若其眠𥧌过多。非唯废修圣法。亦复丧夫功
夫。而能令心暗昧。善根沉没。当觉悟无常。调伏睡
眠。令神气清白。念心明净。如是乃可栖心圣境。三
昧现前。故经云。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令一生空过。
无所得也。三调身。四调息。五调心。此三者应合用。
不得别说。但有初中后方法不同。是则入住出相
有异也。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
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须悉详审。若
所作粗犷。则气息随粗。以气粗故。则心散难录。兼
复坐时烦愦。心不怡怡。身在定外。亦须用意。逆作
方便。后入禅时。须善安身得所。初至绳床。即须先
安坐处。每令安隐。久久无妨。次当正脚。若半跏坐。
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指与右䏶齐。
右脚指与左䏶齐。若欲全跏。即正右脚。置左脚上。
次解宽衣带周正。不令坐时脱落。次当安手。以左
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对。顿置左脚上。牵来近
身。当心而安。次当正身。先当挺动其身。并诸支节。
净土兼禅章¶ 第 612b 页 X61-0612.png
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异。如是巳。则
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耸。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
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当口吐浊气。吐
气之法。开口放气。不可令粗急。以之绵绵恣气而
出。想身分中百脉不通处。放息随气而出。闭口。鼻
纳清气。如是至三。若身息调和。但一亦足。次当闭
口。唇齿才相拄著。舌向上腭。次当闭眼。才令断外
光而巳。当端身正坐。犹如奠石。无得身手四肢切
尔摇动。是为初入禅定调身之法。举要言之。不宽
不急。是身调相。四。次入禅调息法者。息有四种相。
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
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息出入觉有声。是风也。
云何为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觉滞不通。是
喘相也。云何为气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
出入不细。是气相也。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
入绵绵。若亡若存。心神安隐。情抱悦豫。此息相也。
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即定。坐时有
风喘气三相。是名不调。而用心者。复为心患。心亦
难定。若欲调之。当依三法。一者下著安心。二者宽
放身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同无障。若细其
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
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言之。不涩不滑。是
息调相也。五。初入定时调心者有三义。一入。二住。
三出。初入有二义。一者调伏乱想。不令越逸。二者
净土兼禅章¶ 第 612c 页 X61-0612.png
当令沉浮宽急得所。何者为沉相。若坐时。心中昏
愔。无所记录。头好低垂。是为沉相。尔时当系念鼻
端。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此可治沈。何等为浮
相。若坐时。心好飘动。心亦不安。念外异缘。此是浮
相。尔时宜安心向下。系缘脐中。制诸乱念。心即定
住。则心易安静。举要言之。不浮不沉。是心调相。其
定心亦有宽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摄心
系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当宽放其心。
想气皆下流。患自瘥矣。若心宽病相者。觉心志散
漫。身好逶迤。或口中流涎。或时暗晦。尔时应当敛
身急念。令心住缘中。身体相持。以此为治。心有涩
滑之相。推之可知。是为初入定调心方法。夫入定
本是从粗入细。是以身既为粗。息居其中。心最为
细静。调粗就细。令心安静。此则入定初方便也。是
名初入定调三事也。二。住坐中调三事者。行人当
于一坐之时。随时长短。或经一时。或至二三时。摄
念用心。是中须善识身息心三事调不调相。若坐
时向虽调身竟。其身或宽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
昂。身不端直。觉巳随正。令其安隐。中无宽急。平直
正住。复次。一坐之中。身虽调和而气不调和相者。
如上所说。或风或喘。或复气急。身中胀满。当用前
法。随而治之。每令息道绵绵。如有如无。次一坐中。
身息虽调。而心或浮沉宽急不定。尔时若觉。当用
前法。调令中适。此三事的无前后。随不调者而调
净土兼禅章¶ 第 613a 页 X61-0613.png
适之。令一坐之中。三事调适。无相乖越。和融不二。
此则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可剋。三。出时调三
事者。行人若坐禅将竟。欲出定时。应前放心异缘。
开口放气。想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微动身。初
动肩膊。及手头颈。次动二足。悉令柔软。次以手遍
摩诸毛孔。令摩手令煖以掩两眼。然后开之。待身
热稍歇。方可随意出入。若不尔者。坐或得住。心出
既顿促。则细法未散。住在身中。烦躁不安。是故心
欲出定。每须在意。此为出定调身息心方法。以从
细出粗故。是名善入住出。」

(还)谨按调心之法。虽具于右矣。又如永嘉之六
种料拣。不可不知。故录于左。】

「永嘉集曰。六种料拣者。一识病。二识药。三识对治。
四识过生。五识是非。六识正助。第一病者有二种。
一缘虑。二无记。缘虑者。善恶二种也。虽复差殊。皆
非解脱。是故总名缘虑。无记者。虽不缘善恶等事。
然俱非真心。但是昏性。此二种名为病。第二药者。
亦有二种。一寂寂。二惺惺。寂寂。谓不念外境善恶
等事。惺惺。谓不生昏住无记等相。此二种名为药。
第三对治者。以寂寂治缘虑。以惺惺治昏住。用此
二药。对破二病。故名对治。第四过生者。谓寂寂久
生昏住。惺惺久生缘虑。因药发病。故曰过生。第五
识是非者。寂寂不惺惺。此乃昏住。惺惺不寂寂。此
乃缘虑。不惺惺。不寂寂。此乃非但缘虑。亦乃入昏
净土兼禅章¶ 第 613b 页 X61-0613.png
而住。亦寂寂亦惺惺。非但历历。兼复寂寂。此乃还
源之妙性也。此四句者。前三句非。后一句是。故云
识是非也。第六正助者。以惺惺为正。以寂寂为助。
此之二事。体不相离。犹如病者。因杖而行。以行为
正。以杖为助。脩心之人。亦复如是。」

** 明宗篇上(前三篇。论修禅之事。此二篇论修禅之理。事理合一。可与说禅矣。虽然。此二篇
乃禅宗之玄谈。非净业之实事。似非所急者。但净业既熟。舍妄归真。则此理不可不预究也故
并录之)

「楞伽经曰。第一义谛者。但唯是心。种种外相。悉皆无
有。彼愚夫执著恶见。欺诳自他。不能明见一切诸法
如实处。大慧。一切诸法如实者。谓能了达唯心所
现。

宗镜录曰。本静禅师云。汝莫执心。此心皆同前尘
而有。如镜中像。无体可得。若执实有者。则失本源。
常无自性。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
影为自心相。楞伽经云。不了心及缘。则生二妄想。
了心及境界。妄想则不生。维摩经云。法非见闻觉
知。且引三经。證斯真实。

华严经云。游心法界如虚空。则知诸佛之境界。法
界即中也。虚空即空也。心佛即假也。三种即佛境
也。是为观心。

今宗镜所论。非是法相立有。亦非破相归空。但约
性宗圆教以明正理。即以真如不变。不碍随缘。是
其圆义。若法相宗。一向说有真有妄。若破相宗。一
净土兼禅章¶ 第 613c 页 X61-0613.png
向说非真非妄。此二门。各著一边。俱可思议。今此
圆宗。空有二门俱存。又不违碍。此乃不可思议。若
定说有无二门。皆可思议。今以不染而染。则不变
随缘。染而不染。则随缘不变。实不可以有无思。亦
不可为真妄惑。斯乃不思议之宗趣。非情识之所
知。

万法从缘。无自体耳。体而无自。故名性空。性之既
空。虽缘会而非有。缘之既会。虽性空而不无。是以
缘会之有。有而非有。性空之空。无而不无。何者。会
则性空。故言非有。空则缘会。故曰非无。非有非无。
何独言语道断。亦乃心行处灭也。如是。则名体既
空。言思自绝。可谓万机泯迹。独明真心矣。

真如者。遣妄曰真。显理曰如。观和尚拂此义云。无
法非真。何有妄可遣耶。则真非真矣。无法不如。何
称理可显耶。故如非如矣。斯则无遣无立。为非安
立之真如矣。此释甚妙。故信心铭云。良由取舍。所
以不如。立即是取。遣即是舍。今无遣无立。道自玄
会矣(上俱宗镜录)

肇论曰。心亦不有。亦不无。不有者不若有心之有。
不无者。不若无心之无。何者。有心。则众庶是也。无
心。则太虚是也。众庶止于妄想。太虚绝于灵照。岂
可止于妄想。绝于灵照。标其神道而语圣心者乎。
是以圣心不有。不可谓之无。圣心不无。不可谓之
有。不有。故心想都灭。不无。故理无不契。理无不契。
净土兼禅章¶ 第 614a 页 X61-0614.png
故万德斯弘。心想都灭。故功成非我。所以应化无
方。未尝有为。寂然不动。未尝无为。经云。心无所行。
无所不行。信矣。

黄檗心要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
法。此心无始巳来。不曾生。不曾灭。无形无相。超过
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
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量。唯此一心即是佛。

莲池禅师曰。灵明洞彻。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
无向。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

(还)谨按莲师又云。言性有二。兼无情分中。谓之
法性。独有情分中。谓之佛性。今云自性。且指佛
性而言也。由此观之。巳上诸篇所言者。法性也。
法性与佛性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论性其无馀
蕴矣乎。

考證 传云。灵者灵觉。明者明显。日月虽明。不
得称灵。今惟至明之中。神解不测。明不足以尽
之。故曰灵明。彻者。通也。洞者。彻之极也。日月虽
遍。不照覆盆。是彻而未彻今此灵明。辉天地。透
金石。四维上下。曾无障碍。盖洞然之彻。靡所不
彻。非对隔说通之彻。云洞彻也。湛者不染。寂者
不摇。大地虽寂。不得称湛。今惟至寂之中。莹净
无滓。寂不足以尽之。故云湛寂。恒者久也。常者。
恒之极也。大地难逃坏劫。是恒而未恒。今此湛
寂。推之无始。引之无终。亘古亘今曾无变动。盖常
净土兼禅章¶ 第 614b 页 X61-0614.png
然之恒。无恒不恒。非对暂说久之恒。云常恒也。
非浊者。云有。则不受一尘。非清者。云无。则不舍
一法无背者。纵之则无所从去。无向者。迎之则
无所从来。言即此灵明湛寂。不可以清浊向背
求也。举清浊向背。意该善恶。圣凡。有无生灭。增
减。一异等大哉二句。赞词。大者当体得名。具遍
常二义。以横满十方。竖极三际。更无有法可与
为比。非对小言大之大也。真者不妄。以三界虚
伪。唯此真实。所谓非幻不灭。不可破坏。故云真
也。体者。尽万法不出一心之体。体该相用。总而
名之。曰真体也。不可思议者。上明而复寂。寂而
复明。清浊不形。向背莫得。则心言路绝。无容思
议者矣。不可思者。法无相想。思则乱生。经云。汝
暂举心。尘劳先起。是也。又法无相想思亦徒劳。
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是也。故曰。心
欲缘而虑亡也。不可议者。所谓理圆言偏。言不
能尽。经云。一一身。具无量口。一一口。出无量音。
如善天女穷劫而说终。莫尽。是也。故曰。口欲谈
而词丧也。故用此四字。总结前文。盖是至极之
名也。末句结归。言如是不可思议者。当是何物。
唯自性乃尔。】

「龙舒净土文真性说曰。金刚经十七段。其大意。不
过言真性皆无所有。如虚空然。此虚空谓之顽空。
顽空者。直无所有。而真性虽如虚空。而其中则有。
净土兼禅章¶ 第 614c 页 X61-0614.png
故曰。真空不空。顽空则可以作。可以坏。若此地实。
掘去一尺土。则有一尺空。掘去一丈土。则有一丈
空。是顽空可以作也。若此器本空。以物置之。则实
矣。此室本空。以物置之。则实矣。是顽空可以坏也。
若真性之空。则不可作。不可坏。本来含虚空世界。
乌可作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未尝变动。乌可坏
乎。真性中俱无所有。无得而比。故不得巳而以顽
空比之。是般若心经云。是诸法空相。谓诸法皆空
之相。乃真性也。终之以空中无色。以至无智亦无
得。谓真性中皆无所有如顽空中皆无所有也。既
皆无有。然有一切众生者。乃真性中所现之妄缘
耳。大槩言之。真性如镜。一切有生者如影。是真性
中所现之影也。影有去来。而镜常自若。众生有生
有灭。而真性常自若。生灭既除。真性乃现。盖生灭
者妄也。真性者真也。故楞严经曰。诸妄消亡。不真
何待。此性上自诸佛。下至蠢动含灵。初无有异。其
异者皆妄也。

又妄想说曰。楞严经第一卷。佛与阿难七次论心。
终之以寻常所谓心者乃妄想耳。非真心也。真心
即性也。圆觉经谓众生妄认六种尘缘为自性相。
是寻常所谓心者。乃六种尘缘之影耳。谓此心本
无。惟因外有六种尘缘。故内现此心。若外因有色。
内则起爱色之心。外因有声。内则起爱声之心。外
因有香味触法。内则起爱香味触法之心。盖真性
净土兼禅章¶ 第 615a 页 X61-0615.png
如镜。六种尘缘如形。此心如影。若外无六尘。则内
亦无此心矣。此心岂不为六种尘缘之影乎。形来
则影现。形去则影灭。而性镜则常自若。故金刚经
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此三心皆妄想心也。故有过去未来现在。若真心。
则无始巳来。未尝变动。乌有过去未来现在者乎。
不可得者。谓无也。此三心皆随时灭坏。故云不可
得。」

(还)谨按法性佛性。其性未始不一。而或真或妄。
其机未始不同。故以龙舒之说总结之。

考證
七次论心
楞严经云。佛问阿难。汝心
何在。答。在身内。如是七问七答。佛皆破其妄所。
意在显真。


* 身内
* 身外
* 潜伏根里
* 开合明暗
* 随合处有
* 一切无著
* 中间

巳上略举其目当于本经详考之。】

** 明宗篇下

(还)谨按巳上真妄之说。可谓明切矣。特其所以
守真舍妄者。则未之详也。故列之如左。】

「心经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在五
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
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
法空相。」
净土兼禅章¶ 第 615b 页 X61-0615.png

【考證
观自在菩萨
宗泐曰。观自在者。能修
般若之菩萨也。般若波罗蜜多者。菩萨所修之
法也。菩萨用般若观慧照了自心清净圆融无
碍。故称自在。此自行也。复念世间受苦众生。令
其修习此法。离苦得乐。无不自在。此化他也行
者修行此深般若者。实相般若也。非初心浅智。
者所能观。故云深也。时者。菩萨脩行波若时也。

五蕴皆空
龙舒净土文曰。五蕴。谓色受想行
识也。色谓色身。受谓受用。想谓思想。行谓所行。
识谓辨识。此五者蕴积不散。以壅蔽真性。故谓
之蕴。又谓之五阴。谓阴暗真性也。一切苦厄。皆
从五者生。若能照见色身为空。则不泥于色身
而畏死亡。是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受用为
空。则不泥于受用而贪奉养又度过此一种苦
厄也。照见思想为空。则不泥于思想。而意乃无
所着。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所行为空。则
不泥于所行。而可以息迹。是又度过此一种苦
厄也。照见辨识为空。则不泥于辨识。而可以坐
忘。是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故照见五蕴皆空。
则度过一切苦厄。此五者皆不是真实。乃真性
中所现之妄缘。若六根。六尘。六识。十二缘。四谛。
皆此类也。

色空
林氏曰。色。色也。夫既得而色之则亦可
得而空之空。空。也夫。既得而空之。则亦可得而
净土兼禅章¶ 第 615c 页 X61-0615.png
色之。此乃尘生尘灭。对侍之义。殆非吾之真心
实地也。而吾之真心实地。本无色也。夫谁得而
空之。本无空也。夫谁得而色之。色空都空。生灭
多灭。此乃色空生灭之不到处也。故谓之真空。
谓之真心实地。】

「金刚经曰。应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
昧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考證
应生清净心
宗泐曰。如来告善现云。
为菩萨者。应如是生清净心。乃非取而取。如维
摩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斯之谓也。若于六
尘生着。不名清净。故又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坛经云。五祖与惠能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能于是大悟。见性。】

「又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
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考證
不取于相
宗泐曰。如如者。法身之理
也。无去无来。故云不动。一切有为法者一切。世
间生灭之法也。虚假不实。故梦幻泡影露电为
喻。应作如是观者观即般若妙智。以此妙智。观
有为法。如梦幻等。能观既是妙智。所观无非妙
境。妙境者。一观三谛。真俗中也。妙智者。一心三
观。空假中也。即观有为之法。离性离想之谓空。
无法不具之谓假。非空非假之谓中。谛者。审实
不虚之谓。全谛发观。以观照谛。谛既即一而三。
净土兼禅章¶ 第 616a 页 X61-0616.png
观岂前后而照。故云如是观也○林氏曰。色有
色相。空有空相。而如如不动。我之真心实地。一
切之现成也。真心实地。岂落于色空。尘生尘灭
之二相耶。此说虽不言三观。其实一也。】

「圆觉经曰。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
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云何无明一切众生从无始来。
种种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尘缘影为自心
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空实无华。病者妄执故。由此
妄有轮回生死。故名无明。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
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善男子。如来因地脩圆觉
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自心受彼生死。非作故
无。本性无故。

宗镜录曰。一瞖在目。千华乱空。一妄在心。恒沙生
灭。瞖除华尽。妄灭證真。

楞严经曰。佛言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
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
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宗镜录曰。欲塞烦恼之窟穴。截生死之根株。但能
内观一念无生。则空华三界。如风卷烟。幻影六尘。
如汤沃雪。廓然无际。唯一真心矣。」

【考證
常住真心
成佛心要曰。顿教一心者。
谓绝待一心。本来清净。华严经云。法性本空寂。
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盖令诸
众生反妄归真。了达色身。山河大地。世间诸法。
净土兼禅章¶ 第 616b 页 X61-0616.png
全是一味妙明真心。即绝待真心也。】

「又曰。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见
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
转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
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
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宗镜录曰。一。心生灭门二。心真如门。生灭门者。只
如三界循环。斯皆妄识。四生盘泊。并是惑心。荣辱
迅譬石光。古今驶过拍鞠。此则生灭门也。真如门
者。只如摩罗净识。湛若太虚。佛性明珠。皎同朗月。
隐显虽异。肤内更明。染净缘分。法身澄止。此则真
如门也。」

【考證 楞伽经论识有二。一曰藏识。又谓之真
识。属于诸佛。即后第九阿摩罗识是也。一曰事
识。又谓之六识。又谓之波浪识。属于众生。即后
六识。第七末那识。所谓根尘识心者此也○宗
镜录曰。识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
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此八
种识。具三能变。一异熟能变。即第八识多异熟
性故。二。思量能变。即第七识恒审思量故。三了
别能变。即前六识了境粗相故○又曰。第八识。
广容周遍。为万法根原。故称第一微细体性。此
体不可说。微妙最难知。周遍法界而无住心。任
持一切而不现相。又云。此阿赖耶识。即是真心。
净土兼禅章¶ 第 616c 页 X61-0616.png
不守真性。随染净缘。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
俗境界。此约有和合义边说。若不和合义者。即
变常不变。故号真如又云。第八识。以任运之缘。
合恒常之道。不为垢法之所染。宁为净法之所
治。非生死之所羁。岂涅槃之能寂。是以称为识
主。故号心王。尔后因一念无明。起七识波浪。又
云。异熟。因有漏善不善业为异熟。异。谓是别异。
属因。熟。谓成熟。属果。异因居过去。熟果即现在
○末那识是染法。障碍圣道。隐蔽真心○六识
者。法数曰。眼识玄黄不真。耳识苦乐异音。鼻识
观气旋光。舌识掉说邪正。身识随机现仪。意识
缘虑旋空。谓之六识○又藏论九识品云。第九
阿摩罗识。释阿摩罗有二种。一者所缘即是真
如。二者本觉即真如智。此二并以真如为体。染
净无染○总论云。前六分别事识。是名取境心。
第七现识。是名无明熏妄心。第八藏识。是名心
清净。第九真识。是名体性不改。要之第七识是
妄。第九识是真。第八识。可真可妄。然而真妄俱
隐而未形。故曰心清净。修心者能力持之。即第
九识矣。】

「法宝坛经曰。我此法门。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
无住为本。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
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剌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
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相续
净土兼禅章¶ 第 617a 页 X61-0617.png
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
是以无住为本。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
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于诸境上心不染。
曰无念。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
劳妄想。从此而生。故立无念为宗。善知识。真如自
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
自在。故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考證
无念为宗
成佛心要曰。若念起时。常
起觉心。故七祖云。念起即觉觉之即无。脩行妙
门。惟在于此。又云。拟心即差动念便乖。但栖心
无寄。理自玄会。又古德云。实相言思断。真如绝
见闻。此是安心处。异学徒云云。此但任其本性
自然。更不起新生慧解。故贤首云。若起心作凡
行圣行。非是真行。不作一切行。行心无寄。是名
大行。】

「又曰。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
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
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
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
道场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具二三昧。如地有
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承吾
旨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

师弟子玄策。问禅者智隍曰。汝在此作甚么。隍云
入定。策云。定有出入。即非大定。隍云。六祖以何为
净土兼禅章¶ 第 617b 页 X61-0617.png
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
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
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
量。隍闻是说。径来谒师。具述前缘。师云。诚如所言。
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
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隍于是
大悟。

宗镜录曰出要之术。唯有观心。观心得悟。一切俱
了。是故智者先当观心。返观自心。欺诳不实。如幻
如化。躁扰不住。无始无明。历劫流浪。不知何由得
出。若能如是观心过患。又推诸境。境无自性。由见
而有。不见即无。又推见处。见无自性。由心有动。不
动即无。又推动心。动无自性。独由不觉。觉则动无。
又推不觉。无有根本。直是无始虚习。念念自迷。无
念真心。一无所有。若能观心。知心无起。即得随入
真如门。当知所有。皆是虚妄心念而生。真妄由心。
更无别旨。

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
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
根本。错乱修习。云何二种。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
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
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
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
自觉。枉入诸趣。释曰。此二种根本。即真妄二心。
净土兼禅章¶ 第 617c 页 X61-0617.png

归宗顺旨。则理事双消。心境俱亡。定慧齐泯如永
嘉集云。以奢摩他故。虽寂而常照。以毗婆舍那故。
虽照而常寂。以优毕叉故。非照而非寂。照而常寂。
故说俗而即真。寂而常照。故说真而即俗。非寂而
非照。故杜口于毗耶。斯则不唯言语道断。亦乃心
行处灭。」

【考證
奢摩地
此云止。又云定。

毗婆舍那
此云观。又云慧观约因修。慧在果
證。

优毕叉
此云舍亦云平等。舍。谓舍于二边。边
非中道。等。谓等于定慧。】

「若求真断妄。似弃影劳形。若依妄即真。似处阴灭
影。无心于忘照。则万累都捐。若任运以寂知。则众
行爰起。放旷任其去住。静鉴觉其源流。语默不失
玄微。动静未离法界。

若未入宗镜。不了自心。总多闻习诵。俱不成就。如
善星受持读诵十二部经。获得四禅。不达无生。反
堕地狱。又如阿难多闻。不明实相。遭淫席所缚。为
文殊所呵。应须先入正宗。后修福智。如琉璃之含
宝月。似摩尼之置高幢方得通透无瑕。能雨众宝。
自他兼利。岂虚搆哉(上俱宗镜)

明宗集曰。四祖谓法融禅师曰。夫百千法门同归
方寸。河沙功德。总在心源。一切戒定慧门。神通变
化。悉是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自空。
净土兼禅章¶ 第 618a 页 X61-0618.png
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
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
汝今巳得。与佛何殊。更无别法。

法真禅师曰。此性本来清净。具足万德。但以染净
二缘而有差别。故诸佛悟之。一向净用而成觉道。
凡夫迷之。一向染用。没溺轮回。其体不二。故般若
云。无二无别分。无别无二故。

僧问如何是大乘顿悟法要。师曰。汝等先歇诸缘。
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
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
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见。如云开日出相似。
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

【考体
解脱
初门曰。解脱即是涅槃。门。谓能
通。此解脱三法。能通行者。得入涅槃。故名解脱
门也○一。空解脱门。云何名空解脱门。观诸法
无我我所故空。所以者何。诸法从因缘和合生。
无有作者。无有受者。如能通达者。是名空解脱
门。二。无相碍解脱门。云何名无相碍解脱门。观
男女相。一异相等。是相中求实皆不可得。故无
相。所以者何。若诸法无我我所故空。空故无男
女。无一异等法。我我所名字是异。以是故男女
一异等相。实不可得。如能通达者。是为无相解
脱门。二无作解脱门。云何名无作解脱门。若知
一切法无相。即都无所作。故名无作。所以者何。
净土兼禅章¶ 第 618b 页 X61-0618.png
若于法有所得者。即于三界而有所求。因是造
作三有之业。今一切相皆不可得故。则于三界
无所愿求。不造一切三有生死之业。无业故无
报。是为无作解脱门。

宗镜录曰。有无不住。即于诸法悉皆解脱。以一
切法不出有无故。是知解脱之中。无有文字。无
生死。无烦恼。无阴界。无众生。无忧喜。无苦乐。无
系缚。无往来。无是非。无得失。乃至无菩提。无涅
槃。无真如。无解脱。以要言之。一切世出世间诸
法。悉皆一无有。故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
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故真解脱者。名曰虚无。
虚无。即是如来。如来解脱。无二无别。】

「德韶国师曰。如来一大藏经。卷卷皆说佛理。句句
尽言佛心。因甚么得不会去。若一向织络言教。意
识解会。上座经尘沙劫。亦不能得彻。此唤作颠倒
知见识心活计。并无得力处。此盖为跟下不明。若
究尽诸佛法源。河沙大藏。一时现前。不欠丝毫。不
剩丝毫。诸佛时常出世。时常说法度人。未曾间歇。
乃至猿啼鸟叫。草木丛林。常助上座发机。未有一
时不为上座。有如是奇持处。

智依禅师曰。尽十方世界。无一微尘许法。与汝作
见闻觉知。还信么。然须如此。也须悟始得。莫将为
等閒。不见道。单明自巳。不悟目前。此人祇具一只
眼。还会么。」
净土兼禅章¶ 第 618c 页 X61-0618.png

【考證
一只眼
宗镜录云。参玄之士。须具二
眼。一巳眼明宗。二智眼辨惑。所以禅宗有祇具
一眼之说。理孤事寡。终不圆通。只翼单轮。岂能
飞运。】

「白云守端禅师曰。莫谓无心云是道。无心又隔一
重关。

子璿从洪敏法师。讲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有省。
谓敏曰。敲空击水。尚落筌蹄。举目扬眉。巳成拟议。
去此二途。方契斯旨。

长芦林禅师拈拄杖曰。其宗也离心意识。其旨也
超去来今。离心意识。故品万类不见差殊。超去来
今。故尽十方更无渗漏。当头不犯。彻底无依。悟向
朕兆未生巳前。用在功勋不犯之处。平常活计。不
用踌躇。拟议之间。即没交涉。

承古禅师曰。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
益。无功德。近来出家人。贪著福慧。与道全乖。若为
福慧。须至明心。若要达道。无汝用心处。所以常劝
人莫学佛法。但自休心。利根者。画时解脱。钝根者。
或三五年。远不过十年。若不悟去者。老僧与汝入
拔舌地狱。

白兆圭禅师曰。穷天地。亘古今。只是当人一个自
性。于是中间更无他物。诸人每日行时行著。坐时
坐著。卧时卧著。祇对言语时。满口道著。以至扬眉
瞬目。嗔喜爱憎。寂然游嬉。未始间断。因甚么不肯
净土兼禅章¶ 第 619a 页 X61-0619.png
承当。自家歇去。良由无量劫来。爱欲情重。生死路
长。背觉合尘。自生疑惑。譬如空中飞鸟。不知空是
家乡。水里游鱼。忘却水为性命。何得自抑。却问傍
人。大似捧饭称饥。临河叫渴。诸人要得休去。各请
立地。定着精神。一念回光。豁然自照。何异空中红
日。独运无私。盘里明珠。不拨自转。然虽如是。祇为
初机。向上机关。未曾踏着。且道怎么生是向上机
关。良久曰。仰面看天不见天。

宝华鉴禅师曰。参禅别无奇特。祇要当人命根断。
疑情脱。千眼顿开。如大海洋底。辊一轮赫日。上升
天门。照破四天之下。万别千差。一时了明。便能握
金刚王宝剑。七纵八横。受用自在。岂不快哉。其或
见谛不真。影响彷佛。寻言逐句。受人指呼。何年得
快活去。不知屏息尘缘。竖起脊梁骨。著须精彩。究
教七穿八穴。百了千当。向水边林下。长养圣胎。亦
不枉受人天供养。

张拙秀才偈曰。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
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烦恼
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
生死等空华。

慧可问达磨祖师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师曰。
将心来与汝安。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祖师曰。
我与汝安心竟。」

【考證 宗镜录曰。二祖求此妄心不得。初祖所
净土兼禅章¶ 第 619b 页 X61-0619.png
以传衣。阿难执此妄心。二祖所以呵斥。】

「楚南禅师曰。诸子设使解得三世佛教。如瓶注水。
及得百千三昧。不如一念修无漏道。免被人天四
果系绊。时有僧问无漏道如何。曰。未有阇黎时体
取。曰。未有某甲时。教谁体取。曰。体者亦无。

道垣禅师曰。古人云。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
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且怎么生是心空。不是那
里闭目冷坐是心空。此正是意识想解。上座要会
心空么。但且识心。便见心空。三世体空。且不是木
头也。所以古人道。心空得见法王。还见法王么。

中际遵禅师曰。八万四千深法门。门门有路超乾
坤。如何个个踏不著。祗为蜈蚣太多脚。不唯多脚
亦多口。针嘴铁舌徒增丑。拈锤竖拂泥洗泥。扬眉
瞬目笼中鸡。要知佛祖不到处。门掩落花春鸟啼。

真净禅师曰。洞山门下无佛法与人。祇有一口剑。
凡是来者。一一斩断。使伊性命不存。见闻俱泯。却
向父母未生前。与伊相见。

法泰禅师曰。达得人空法空。未称祖师家风。体得
全用全照。亦非衲僧要妙。直须打破牢关。识取向
上一窍。如何是向上一窍。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考證
人空法空
人空。即众生空也○初门
曰。生法二空。空以无有为义。无此生法二有。故
名为空。一。众生空。若观生死苦果。但见名色阴
入界实法。从因缘生。新新生灭。是实法中空。无
净土兼禅章¶ 第 619c 页 X61-0619.png
我人众生寿者等十六知见。如龟毛兔角。毕竟
不可得。是为众生空也。二。法空。若观生死苦果。
非但我人众生寿者十六知见等空。如龟毛兔
角不可得。是中名色阴入界异法。一一分别。推
析破坏。乃至微尘刹那。分分细检。皆悉空无所
有。即名法空。是为声闻人经名法空相。若摩诃
衍中辨法空者。诸法如梦幻。本来自空。不以推
析破坏故空也。】

佛鉴禅师曰。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桃花红。李花白。
谁道融融祇一色。燕子语。黄莺鸣。谁道关关祇一
声。不透祖师关棙子。空认山河作眼睛。

善胜悟禅师曰。扬声止响。不知声是响根。弄影逃
形。不知形为影本。以法问法。不知法本非法。以心
传心。不知心本无心。知心如幻。了法非法。知法如
梦。心法不实。莫慢追求。梦幻空华。何劳把捉。到这
里。三世诸佛一大藏教。祖师言句。天下老和尚露
布葛藤。尽使不着。何以故。太平本是将军致。不许
将军见太平。

崇信禅师居天皇寺。一日问师曰。某自到来不蒙
指示心要。皇曰。汝擎茶来。吾为汝受。汝行食来。吾
为汝接。汝和南时。吾便低首。何处不指示心要。师
低首良久。皇曰。见则直下便见。拟思即差。师当下
开解。复问如何保任。皇曰。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
尽凡心。别无圣解。
净土兼禅章¶ 第 620a 页 X61-0620.png

从谂禅师问南泉曰。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
僧问如何是平常心。师曰。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曰。
学人不会。师曰。热则取凉。寒则取火。

华严慧禅师曰。妄心无处即菩提。

神赞禅师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本露真常。不拘
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南台守安禅师曰。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
虑忘。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缘无事可思量。

晦堂禅师曰。愚人除境不忘心。智者忘心不除境。
不知心境本如如。触目遇缘无障碍。」

【考證 洞山云。世间尘事乱如毛。不向空门何
处消。若待境缘除荡尽。古人那得喻芭蕉○上
俱明宗集。】

「僧肇(宝藏论离微体净品)略曰。其入离。其出微。知入离。外尘
无所依。知出微。内心无所为。内心无所为。诸见不
能移。外尘无所依。万有不能羁(万有不能羁。想虑不乘驰)诸见
不能移。寂灭不思议。可谓本净体自离微也。夫妄
有所欲者。不观其离。妄有所作者。不观其微。不观
其微者。即内生恶见。不观其离者。即外起风尘。外
起风尘。故外为魔境所乱。内起恶见。故内为邪见
所惑。既内外缘生。真一宗隐。」

(还)谨按诸经传。虽显密不同。其为禅理则一而
巳矣。所谓最上乘者。不在是乎。中下之士。多以
礼诵终身者。殆未闻乎此也。噫此黄檗之所深
净土兼禅章¶ 第 620b 页 X61-0620.png
悯。而谓净土成业为佛障者。其指此类也夫。】

「黄檗心要曰。凡人临欲终时。但观五蕴皆空。四大
无我。真心无相。不去不来。湛然圆湛。心意一如。但
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便是出世人
也。切不得有分毫趋向。若见善相。诸佛来迎。亦无
心随去。若见恶相。种种现前。亦无心怖畏。但自忘
心。同于法界。便得自在。此即是要节也。」

(还)谨按此说。为不脩净土者发也。不脩净土。则
平日不想西方。而今有所趋向。皆魔境也。平日
不念阿弥陀佛。而今有所显现。皆魔相也。故曰。
不可分毫趋向。不可有心随去。若脩净土者。临
终一心往生。乌得不趋向。待佛接引。乌得不随
去哉。余恐此说疑误净业之人。故书此以告。】

** 附禦魔法

「菩萨所问经曰。譬如有孔隙处。风入其中。摇动于物。
有往来相。菩萨亦尔。若心有间隙。心则动摇。以摇动
故。魔则得便。是故菩萨守护于心。不令间隙。则诸相
圆满。相圆满故。则空性圆满。是为菩萨超魔法门。」

(振)曰。昔有禅师静坐。见有人擎尸哀号。师即取
斧奋斫。不期自斫。又有一师坐禅。见一豕奔突
来前。师即拽鼻唱叫。人见师自拽。此皆内心起
见。遂感外魔来入。故万动皆摇。悉成魔业。一念
不起。尽灭诸境。学者直挺金刚剑。高竖降魔旗。
毋令诸魔乘隙而入也。】
净土兼禅章¶ 第 620c 页 X61-0620.png

「傅奥法师云。内有恶业。则外感邪魔。若内起善心。
则外值诸佛。斯则善恶在巳。而由人乎哉。是以西
施爱江。嫫毋嫌镜。实为痴也。故起信论云。或有众
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当念
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故云。心正可以辟邪。如
日月正当天。草木无邪影。

莲池禅师疏曰。末世脩行。多诸障难。一亏正见。即
陷群邪。彼佛愿力威神。加被行人。大光明中。不遭
魔事。能为护念。直至道场。故知泽图辟邪怪。宝镜
遁妖。正念分明。无能娆者。」

【考證 疏云。多诸障难者。行人于禅观中。击发
阴魔。如楞严开五十种。皆云不作圣心。名善境
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故知正见稍亏。邪魔遂
炽。今念佛者。以佛大愿摄受。大力匡持。威莫敢
干。神不可测。虽有魔事。行将自消。经云。念佛之
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以佛常护念
故。从今发心。直至道场。自始至终。吉无不利。良
由正念分明。纵魔来着。易识易遣。非比耽静着
空。中无主宰。逢魔不觉。遂至入心者也。泽图宝
镜者。有神兽名白泽。能人言。辨万物之情。诸邪
望影而避。故曰。家有白泽之图。必无如是妖怪。
又山精野魅。能变形种种。诳惑于人。而不能变
镜中之形。喻念佛者。正念现前。智照精明。一切
天魔心魔。不得便故。】
净土兼禅章¶ 第 621a 页 X61-0621.png

「又云。问临终佛现。亦有魔否。答。古谓无魔。脱或有
之。贵在辨识。」

【考證 钞云。今谓念佛者。必无魔事。然亦有宿
障深厚。或不善用心。容有魔起。固未可定。须预
辨识。如经论行人见佛。辨之有二。一。不与修多
罗合者。是为魔事。二。不与本所修合者。是为魔
事。所以然者。以单修禅人。本所修因。唯心无境。
故外有佛现悉置不论。以果不恊因故。今念佛
人。一生忆佛。临终见佛。因果相符。何得槩为魔
事。若或未能了决。但如前辨别察识而巳。】

「止观禅要曰。行者觉知魔事。却法有二。一者修止
却之。凡见一切诸恶魔境。不忧不怖。不取不舍。息
心寂然。彼自当灭。二者修观却之。若见种种魔境。
用止不去。即当返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彼何所
恼。如是观时。寻当谢灭。若迟迟不去。但当正心。勿
生惧想。不惜躯命。正念不动。知魔界如。即佛界如。
则魔界无所舍。佛界无所取。佛法自当现前。魔境
自当销灭。愚人不了心生惊怖。及起贪着。因是心
乱。失定发狂。非魔所为也。若诸魔或经年月不去。
但当端心正念。当诵大乘方等诸经。治魔咒默念。
诵之。存念三宝。若出禅定。亦当诵咒自防。及诵波
罗提木叉。邪不干正。久久自灭矣。

王氏曰。静中境界。甚有多般。皆由自巳识神所化。
因静而引诱心君。岂不闻古人云。凡所有相。皆是
净土兼禅章¶ 第 621b 页 X61-0621.png
虚妄。心若不动。见如不见。体用虚空。无处捉摸。自
然消散。无境可魔。无物可坏也。」

(还)谨按楞严论阴魔百种。法数论魔军十种。止
观净名各论魔四种。虽曰因静而得。要皆平日
之魔业相为感召也。噫。禦魔者当预为之所矣。

考證
禦魔法
宗镜录曰。坐禅时见诸魔事
起。但了一心。境界自灭。可谓降魔妙术矣。

文殊菩萨降魔偈
归依西方阿弥陀佛。弥陀
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弥陀佛。

波罗提木叉
发隐曰。此云保解脱。保卫三业
得解脱也。亦云别解脱。持一事。得一解脱。别别
不同故。

百种魔
楞严经论色受想行识五阴之魔。各
二十种。共百种也○初门曰。此为阴者。以阴覆
为义。能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长生死。集散不
绝。故名为阴。一。色阴。有形质碍之法。名为色。色
有十四种。所谓四大五根五尘。并是色法也。二。
受阴。领纳所缘名为受。受有六种。谓六触因缘
生六受。但境既有违顺。非违非顺之别。故六受
亦各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之异也。三。想阴。
能取所领之缘相名为想。想有六种。所谓领六
尘之相为想也。四。行阴。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
为行。行有六种。大品经中说有六思。思即是行。
谓于六想之后。各起不善业善业之二业也。五。
净土兼禅章¶ 第 621c 页 X61-0621.png
识阴。了别所缘之境为识。识有六种。即是六识。

十种魔军
法数曰。一贪欲。二忧愁。三饥渴。四
渴爱。五睡眠。六怖畏。七疑悔。八嗔恚。九利养。十
自高慢。是为十种魔军。

止观四魔
止观禅要云。魔有四种。一烦恼魔。
二阴入界魔。三死魔。四鬼神魔。上三种。皆是世
间之事。及随人自心所生。鬼神魔。相有三种。一
者精魅。十二时兽变化。作种种形色。恼惑行人。
各当其时而来。二者堆剔鬼。亦作种种异相。来
恼行人。三者魔恼。是魔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
相。来破善心。一作违情事。则可畏五尘。二作顺
情事。则可爱五尘。三作非违非顺事。则平等五
尘。动乱人心。令失禅定也○大集经云。断集谛。
是降烦恼魔。知苦谛。是降阴魔。修道谛。是降天
魔。證灭谛。是降死魔。但彼云鬼神魔。此云天魔。
天魔尚能降之。况鬼神乎。

净名四魔
一欲魔。二身魔。三死魔。四天魔。什
曰。得无生忍。烦恼永断。故降欲魔。得法身。则更
不得身。故降身魔。无身则无死。故降死魔。无三
魔。则波旬不得其便。故降天魔。什又曰。波旬。秦
言杀者。常欲断人慧命。故名杀者。亦名恶中恶
魔王最甚也。】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六(终)
净土兼禅章¶ 第 622a 页 X61-0622.png
** No. 1162-I
净土资粮全集(后集)
净土资粮全集后序

复真居士未艾年。遂厌人间事。修出世间法。因禀
教于
莲池上人。得如来正印。一念皈依净土。既稀龄矣。每
睹其乡人。邪修诡證。忘以大乘为名。至混真理。心
切悯之。于是衍其师说。作净土资粮全集。振咸英
而惊瓦缶。揭日月而摈燐萤。将令邪魔外道顿省
前非。同趣极乐。此之用心。傥亦
接引导师慈悲无量之心欤。盖桐邑于嘉禾。最为僻
壤。不若通都大邑。多有十方圣贤。络绎往来。故其
居人不闻正法。而易为异说所动。众盲火坑。此居
士所深悯也。是书出将桐之人𢥠然悔。翕然趋乎。
经云。为人说法竟。巳事巳毕。居士其有是乎。虽然
余闻修持净土之法。悟与未悟。皆所当遵。故大菩
萨如马鸣龙树。大善知识如慧远永明。斤斤自度。
忉忉度他。历有明徵。同跻胜果。信苦海之舟航。化
邦之公据也。直利桐人巳哉。是序。
净土兼禅章¶ 第 622b 页 X61-0622.png

万历岁次癸巳秋九月吉盐官古印居士仇云凤和
南撰
** No. 1162-J
净土资粮全集后序

余三刻资粮。与昔人之居室略相似。初刻者始有
而合。再刻者少有而完。终刻者富有而美。然则是
三刻也。始有少有者。果劣于富有。而富有者。果优
于始有少有乎。是不然。观于华严纶贯之言而可
知矣。彼云佛道贵圆融。而圆融有二义。一者因该
果海。二者果彻因源。如始有少有者。以最上乘之
理。详著于三乘之后。是谓果彻因源。富有者。于三
乘之中。而遍具最上乘之理。是谓因该果海。其为
圆融则一也。尚何优劣之有哉。是虽文有详略词
有精粗。修净业者。苟能会其圆融之义。而不贵于
多见多闻。则虽始有少有。均为适道之资。所谓最
上乘者。不外此而得之矣。若徒侈其文。誇其词。而
乏体会力行之功。则虽富有者。不免于空数他宝。
于最上乘竟何俾哉。故曰。三刻无优劣。顾人所修
何如耳。若昧圆融之义。而妄有取舍于其间。多见
其识之陋矣。唯善学者当自知之。

万历岁次戊戌冬十月吉旦复真居士庄广还识
净土兼禅章¶ 第 622c 页 X61-0622.png
** No. 1162-K
净土资粮全集跋

(男)闻净土著述。简册相望。而
大人犹惓惓于资粮全集者。何也。盖学人之纂辑。博
采非难。而摘要为难。摘要非难。而兼备为难。惟兹
众生。品类不一。其根利者。直透玄机。其根钝者。须
由渐次。非可槩而论也。故摘要者。必本末兼资。贤
愚咸获而后可。如黄檗心要等书。排斥诸法。而大
阐厥宗。于探玄剧懿者得矣。然语上而遗下。在中
下者无仰攀之益。如中峰三时击念等书。专修净
业。而礼诵有方。于循序渐进者得矣。然语粗而遗
精。在上智者有下抑之羞。以是而称全书。未也。唯
是资粮之集也。观日课诸篇。则中下乘之事。是心
要等所未备也。而可为下学者之渐门。诵兼禅之
章。则最上乘之理。是系念等所未及也。而可为上
达者之顿悟。合上下。贯精粗无所不备。无所不该。
如睟盘示儿。任其意之所取。随其力之所及。而利
钝者咸有获焉。可谓全书矣。可谓全书矣。岂徒以
傍搜博采而后谓之全集也哉。吾知净土著述。通
之人人而可行。推之世世而无弊者。必是其选也。
是为跋。
男芳林稽首和南书
净土兼禅章¶ 第 623a 页 X61-0623.png
** No. 1162-L
直音略训
净业弟子 沈广近 考订

*** 前集


(音革衣衽也)
刹那
(上绰下奴须臾也)

(与杂同)
璎珞
(上英下落身饰也)

酥酡
(上疏下徒牛酥酒也)
涅槃
(上业下盘佛示寂也)

(音捐)

(音怯藏书匣也)


(音垢与赎同)

(音严揭示也)

(音翅不止如是)

(音嚣虚也)

(音得咨语也)


(音底砥柱也)

(音侵梓刻也)

(音汗阻格)
[橘-矛+隹]
(音醉)

(音忌颂也)

(音柏黄檗也)


(音刎口角也)
剞劂
(上其下掘梓匠)

*** 第一卷


(音犯西域名)

(加音)

(笳音)

(音愃目摇也)

(音消飞虫也)

(音需虫行
貌)。

(音俄差讹也)

(音刊吝也)

(音斩忍辱也)

(于避切恨怒也)
般若
(上百
下喏智慧也)。

(音逝咬也)

(音严王名地名)

(音责烦也)

(音潭释姓瞿昙)

(音熇
自得貌)。

(音审微笑也)

(音檐负荷也)

(音消飞羽貌)

(音𠃔灭也)

(音于
人名)。

(音患幻化惑也)

(音眩人名)

(音弋辅卫也)

(音唫县名)

(音床幢幡也)


(音鼾棺类)

(音塔床也)
跏趺
(上加下夫坐法也)

(许勿切暴起也)

(音循栏干
也)。

(与痴同)

(音银语声顽嚚也)

(音阴声哑也)

*** 第二卷
净土兼禅章¶ 第 623b 页 X61-0623.png


(音滚)

(音骨汩没也)

(春去声赶趁也)

(与哲同人名)

(音说刷印也)


(烘上声水银也)

(音但食也)

(音千捕鱼竹器)

(音擎掣缩也)

(胡郭切鼎釜)


(上慈下步与食也)
诋诃
(上抵下呵谛诽也)

(音煎刻也)

*** 第三卷


(乃豆切)

(音乔首望)

(音立)

(音悯)
𥧌
(音妹目闭)

(音贯)

(如劣切)


(音注)

*** 第四卷


(音喘乖舛)

(仓各切乖误)

(音燧)

(音淡)

(音弗)

(音瀼物自来而取)


(音觉)

(音谢)

(音滔藏也)

(音免沉沉淫佚)
愤惋
(上忿下宛)

(音洗骨髓)

(音句)


(充支切眼眵)

(音矢粪也)
尿
(鸟去声小便与溺同)

(音丑)

(音格切山葱也)


(音次坑厕也)

(音撇暂见)

(音态借也)

(音靠赏赐)

(还上声)

(音六杀也)
礿

(音狭薄祭)
牺牲
(上希下生)

(音谔食人鱼也一生百卵及成形有为蛇为龟蛟者)

(春上
声)。

(摊入声)

(音翠细毛褥)

(于据切食过多)

(音斟)
囹圄
(上令下语狱也)


(音寡割也)

(音茂)

(音利)
𦦨
(眼去声火燄也)

(音艳诱也)

(音支酒器)

(音庄
贼赃)。

(悭去声窥视)

(音米)

(披交切掷也)

(古咸切束箧也)

(音娥谬也)


(上闻同下古候切)

(钩猛切犬不可附也)

(音荚面旁)

(贞入吉)

(音岸)


(音冲意不定也)

(音鸾)

(音演)

(音夔)

(音恭)

(模朗切大蛇)

(下含切耳大垂
也又乐也)。

(音勒法师名宗泐)

(音决攻人阴私)

(音专池名)
饕餮
(上叨下铁)


(上敞下利)

(音侯)

(音塔)
颛顼
(上专下勖)
梼杌
(上桃下兀)

(音[蜎-月+虫])

(音底)


(尼上声谨庄貌)

(满拜切病也)

(音翠)

(古会切)

(蛇上声)

(虚彼切缯)


(参上声忧心)

*** 第五卷


(音乾似豹人首一目)

(音摄)

(丑饥切细葛)

(音耨)

(子合切周遍也)

(音徒)


(算同)

(音搐)

(音皮)

(干去声)
悖悷
(上背下戾)

(音遁)

(奴教切不静也)
净土兼禅章¶ 第 623c 页 X61-0623.png


(饶上声)

(音恙)

(音质阴骘)
解脱
(上[捔*羊]下夺)

(始廉切)

(音利)

(音榻)

抖擞
(上斗下叟)

(音雷瘦也)

(音奄习也)

(同软)

(音畜)

(初辖切幡柱也沙门
得法者建幡)。

(音溢津液也)

(音义)
湿
(音湿)

*** 第六卷


(音鸡绊也留也)

(音西警觉也)

(音箬)

(音堂)

(音砌)

(音色)
逶迤
(上于
危切下移)。

(音郑馀也)

(参去声)
踌躇
(上筹下迟)

(音乳)

(巧去声隙穴也)


(音利)

(才笑切嚼也)
惉懘
(上尺沾切下滞意不和)

(音桀甚也)

(音田)

(皮彼
切)。
兜鍪
(上当候切下音牟)

(俱为切水名)

(音调)

(音愈)

(音纳)

(音素)


(他秋切解骨也)

(音猬类也)

(音蔗)

(音然须也)

(音洒)

(同刘)

(音翻)


(音苟)

(音归)

*** 后集


(音负瓦器)

(音邻鬼火)

(音亦治丝也)
𢥠
(音爽)

(音𢍉)

(音楗)

(音叠)


(于影切)

(音禽杂色马)
牝牡
(上颦下亩雌雄也)


直音略训(终)
净土兼禅章¶ 第 624a 页 X61-0624.png
** No. 1162-M
复真居士像赞

「 厚重简默
 东鲁流风
 云栖一晤
 针芥相逢
 潜心安养
 复此真空
 莲宗要语
 辑梓流通
 永永法施
 利他何穷
 必世后仁
 正法绍隆
 移风易俗
 不愧儒宗」


万历戊戌净业居士 沈广近 和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