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念佛正论说¶
念佛正论说¶ 第 302c 页
念佛正论说¶ 第 343a 页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论卷第十
(二十五章)


* 念佛正论说

夫奉教念佛之士。叨法正之遗荫。作如来之
所使必以摧邪显正。激浊扬清为后学蓍龟。
作生灵耳目为己任也。苟弗能而默默自守。
则尸禄备员于佛门矣。虽讲授亦奚以为。岂
不闻因筌然后得鱼。体教然后修行。名教未
正行如之何哉。故不得不论也。是以仲尼为
政正其不正。涅槃遗诫急在纠过。余尝观吾
佛世尊之主西竺也。象无象之象言无言之
言。以复群生之性由是顿教。渐教大乘小乘
盈溢乎龙宫海藏。无非摧邪显正。激浊扬清
之旨。而大地生民率其化。而复其性者可胜
计乎。其间偏赞西方。谓捷径修行之道者。盖
以阿弥陀佛有广大愿力。摄娑婆众生而归
净邦。是令反妄而證真也。所以诸佛共赞。菩
萨同遵。晋社创修千古之高风不坠。慈照集
念佛正论说¶ 第 343b 页 T47-0343.png
忏十方之正化流通。大矣哉。净土之道。其为
体也。以弥陀即本性。其为宗也。以净国即唯
心。其为用也。以仁恕即灭恶生善。此之三者
盖显三世报应制其事。一心空寂穷其理。俾
达乎理者反其妄。信其事者迁乎善。以斯而
利于上下。实助于周孔之教。赞翊皇化其亦
至矣。使一人能行是道。以训于家。家以导
于乡。乡以达于邦。以至于无穷。则天下之民
涵道泳德。融神实相高步无何而极佛境界。
岂止以为善人君子而已哉。夫如是则何患
乎。忠孝不修礼让不著欤。以此观之。岂非能
仁之道。与仲尼之道共为表里以训于民耶。
洎乎历朝敬之。广其教像法事之。非其人广
其教则弊倖生。非其人则淳朴泯。而乃以佛
堂高大为奢誇声利。温饱为能事。徒以多为
贵。则坏其道者众矣。言以怪为美则惑其听
者庶矣。递相沿袭以成鄙吝。日复一日红紫
乱朱。使夫清静仁恕之风消荡矣。于是蚕食
蠹耗之谤由兹而盛焉。斯乃敬之事之者之
失。非其教之咎也。今之人多不察其所由。
视其徒之不肖者。而迁怒于善人教法焉。亦
何异乎以丹朱而罪尧。因商均而过舜。服药
失度归咎于神农。纵火致焚反怨于燧人也
耶。愚乃不佞学佛之道有年矣。既粗领其旨
而颇有扶倾之心。非敢私于己而欲公于众。
以救其弊也。尝谓教门之利害有四。一曰。师
授不明。邪法增炽而丧其真。二曰。戒法不行。
纲常紊乱而犯其禁。三曰。教理未彰。谬谈非
义而惑其众。四曰。行愿不修迷入邪岐而堕
念佛正论说¶ 第 343c 页 T47-0343.png
于魔。由是乱名改作聋瞽。后学非止一端可
伤乎哉。自是叨滥之徒一以传十。十以传百。
百以千万。流毒于海内速若置邮。何以知其
然。正说难行邪风易染。此必然之理也。噫祖
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者难矣。吾虽
不敏而实悲焉。思欲分条析理广被前闻。截
伪续真开兹后学。恨无慧辩徒事管窥。由是
斋沐一心投诚三宝。询求大教参考玄文。楷
定正宗破诸异说。总成念佛正论。剖證佛祖
格言。普告诸方咸跻觉路。庶使圣教隐而复
彰。众生罪而还福。有客至而问之曰。修行了
自己生死。何须论他人长短。予应之曰。理不
然也。岂不闻如来出世。无一法不是利生。菩
萨修行肯纤毫而为自己。佛子示同外道。方
便转彼邪心。楞严十种魔民皆因错解。华严
十类魔业。示其正归。嗟恶慧之邪修。自甘
心于险道遇斯境界。岂可缄言念彼愚痴宁
容坐视。况世尊悲心付嘱。留大愿而普济迷
津。菩萨如教修行。示同事而化令成佛。是其
本行夫复何疑。如其见迷路而不指正途。慈
悲安在。睹沈溺而不思拯接。方便何存。随顺
正法而破魔。是无上大智之业。调伏众生而
入道。是诸佛之所摄持。誓当舍命而立真宗。
终不为已而忘佛嘱。众生尽而悲心益固。空
界殒而我愿无穷。倘逢有识之贤。必能助弘
斯道。可谓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
恩。

* 西方弥陀说

佛说西方极乐世界。其土有佛号阿弥陀。如
念佛正论说¶ 第 344a 页 T47-0344.png
经所载有理有迹。论其理者西方即自性也。
此性无形无相不变不坏。历劫坚刚。譬彼精
金。在易卦则曰兑。为寂静故。谓之西方也。金
者其色明。金体白净举之喻法性。盖世间之
人迷于尘境。妄念不息纷然动作。在易卦则
曰震。故谓之东方也。人能反妄归真。复其本
静。得见自性即名舍。东方执著之秽土。登
西域净明之金地也。在方无方以法喻表其
理体。华严合论谓。文殊自东方来者。盖文殊
是。根本不动智也。东是万物发生。震动之者
初明之地。从此智则生信。故华严以信位为
初生佛家。丑寅之间为清朝。智日初明。像
文殊发起凡夫入信。见道智门渐增故。巽为
风。为教化风能去秽拣净。辰巳之间上应角
宿。为僧道。为斋戒。为众善之门。喻进修地
位。至午为中道易。卦曰离。为南方为正为日
为明。丽离中虚故明。像诸法空则智日当阳
遍照天下。法华龙女南方成佛。是其义也。西
南为坤。为地为安静。为柔顺为母为生养。正
西为兑。金旺之地日没之所。火死在酉为肃
寂。为收藏。西北为乾。为天为父为金为刚健。
北方为坎。为水为君为师。利生济物垂教正
治。以水制火。以君对臣臣明君正。又水多则
滥。故东北为艮。为山为止下方为禅定。为谦
下。上方为观照。为智慧。为空界。如日月三光
处空。照临万物也。经中不举馀方。而单指西
方者。盖取净对秽也。以悟摄迷也。以静对
动也。以果对因也。过十万亿国土者。出四维
上下十方之限量也。超乎四恶道之十恶业
念佛正论说¶ 第 344b 页 T47-0344.png
也。超乎人天十善之境界也。不为诸法之所
拘也。有世界者。真如实际理地。即自性西方
极乐者。即言此性无忧恼也。何以知其然。见
性之人不为尘境惑。了知诸法空。心常坦然
无念无为无思无虑。安住大寂灭之地。念念
常生智慧法法皆如。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故
名极乐也。论其迹则实有此个世界也。佛叮
咛详复言之岂虚语哉。有者非方域处所之
有。乃不有之有。即是真空妙有也。真空者。即
是实相。妙有者。森罗眩目法界交参。岂有东
西之辨哉。圆觉经云。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
诸众生清净觉地。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
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阿弥陀是梵语。此
云无量寿也。佛者觉也。即当人分上广大圆
觉之性。清净法身之佛也。此性不生不灭亘
古亘今。上至诸佛菩萨。下至六道众生。各
各具此觉性。所以称同名同号也。噫世人昧
之久矣。妄取色相颠倒驰求。甘自沈沦我佛
应世开方便门。赞说净邦令其信慕。苟能自
肯自信方悟坚明。为西方尽西矣。惑火灭尽
土皆净焉。则知十方世界总是弥陀。触目遇
缘无非极乐。百千三昧应念现前。无量法门
随心显发。高超彻见是楼阁。含育利生名宫
殿。防非护善名栏楯。清净无染是莲华。彻底
澄清谓之池。随方逐圆谓之水。仁慈济利谓
之宝。戒定慧薰谓之香。七菩提树覆荫重重。
八圣道路游行坦坦。众善庄严花簇秀。万德
成就果周圆。化禽演于法音。风树传于道品。
到这般田地更要保持涵养。直至命终永无
念佛正论说¶ 第 344c 页 T47-0344.png
退失。脱然而去方为了事。其或未然切不可
遗。山认培弃宝拾薪。妄认色身便为究竟。信
知生死事大莫作等闲。寻访真知决择心要。
确实念佛求悟大乘。了见本性弥陀。直达唯
心净土。可谓虽然旧阁闲田地。一度赢来方
始休。

* 真如本性说

真如本性者。父母未生已前。一真无妄之体。
谓之本来面目。禅宗则曰正法眼藏。莲宗
则曰本性弥陀。孔子则曰天理。大易则曰太
极。名虽有异其实同一真如本性也。此性虚
而灵寂。而妙与天地同根。万物一本历尘劫
而不朽。世界坏而不迁。人不能任其自如之
真。而梏于地水火风。和合之质方其受形也。
已为阴血浊气。昏其本然清净之体。及其生
也六尘五欲之迷倒。昧于本有之天真。是故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皆是导人反妄而归真
也。其捷径易行者惟念佛一门。修之者心不
散乱三昧现前。是复其本性也。今有一等不
究佛理之人。却将道门修养法冒滥莲宗。妄
说气是主人教人般精运气。劳其筋骨枉用
身心。甘受苦辛终无所济。尝观道门张紫阳
说。精气神者先天地之元精元气元神也。元
精非淫泆之精。元气非呼吸之气。元神非念
虑之神。痴人不晓此意。唤瓮作钟眼。既不明
理亦不达矫。诱他清信之士。一向在臭皮袋
上。造作昧却一真佛性。妄言此是修行可悲
也哉。普告同修切宜仔细。究心念佛启悟真
源。若也了了自见。法法现前。是名见性成
念佛正论说¶ 第 345a 页 T47-0345.png
佛。一念差错天地悬殊。

* 辨真妄身心

夫身者。有法身有色身。传曰。智明真境尽法
为身。故曰法身。父母缘生虚幻不实。故曰色
身。心者。有真心有妄心。真净明妙虚彻灵通。
故曰真心。随境生灭忽有忽无。故曰妄心。祖
师劝修念佛三昧者。于自己真心中。流出一
句阿弥陀佛。念念观照法法圆通。是谓都摄
六根净念相继。于一念中普现色身三昧。今
时有一等人。不知真妄错认色身为我身。以
妄念为究竟。多是吐纳按摩做模打样。希望
成道不亦谬乎。可谓弃却真金而拾瓦砾也。
大凡学道要辨真伪。故宗镜云。修道以心为
宗。理须仔细究竟。约有情界真妄似分不可
雷同。有滥圆觉金矿共爇。真伪才分。沙米同
炊生熟有异。三乘慕道见有差殊。错指妄心
以为真实。认妄贼为真子。劫尽家珍。收鱼目
作骊珠空迷智眼。遂使愚痴之子陷有铁之
重关。邪险之人溺见河之识浪。戏炽焰于朽
宅。忘苦忘疲卧大梦于长宵。迷心迷性。皆由
执斯缘虑作自己身。遗此真心住他声色。斯
则凡夫外道之失也。或有法学禅宗执佛方
便。致使撒开八网乘。对四机越一念。而远
骤三祇功虚大劫。离宝所而久淹化。垒迹困
长衢。斯则迷循妄心。不得真心之失也。心赋
云。性非造作理实镕融。明之者即动而静。昧
之者迷西作东。任竭海移山未是无为之力。
纵蹑虚履水。皆为有漏之通。辨玉须真探珠
宜静。若向境外以求心焉。知圆光而在眚。顺
念佛正论说¶ 第 345b 页 T47-0345.png
法界性合真如心。此则顿入如来大慈悲海。
比之著相修皮袋者。岂可同日而语矣。

* 辩明三宝

教云。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
僧功德难思议。三宝者有三种。一曰。同体三
宝谓真如之理。自性开觉名为佛宝。德用轨
则。自性正真名为法宝。动无违诤自性清净
名为僧宝。二曰。出世三宝。谓法报化身随类
应现是为佛宝。六度诠旨四谛缘生名为法
宝。十地菩萨四向五果名为僧宝。三曰。世间
住持三宝。谓泥龛塑像名为佛宝。黄卷赤轴
名为法宝。剃发染衣名为僧宝。归依者。感诸
天护持。供养者。获福田无量。今有邪愚。不解
伪撰真宗妙义经。妄言。精是佛宝。气是法宝。
神是僧宝。递相传习。致使入善门者信其邪
说。不敬三宝。实可怜悯。若夫不敬世间三宝。
则自昧其心。自昧其心则迷失本性。同体出
世三宝何所得哉。自赚犹可。又赚他人。可谓
岐人天之正路。瞎人天之正眼。昧因果之真
教。浇定慧之淳风。无甚于此也。佛言。一切众
生若不归依三宝。永劫堕三恶道。况我慈照
集经成忏。使学者依大乘经甚深妙义。从今
身至佛身。为法界众生归依常住佛。归依常
住法。归依常住僧。正信善人既已得闻。闻已
诵礼。固当自敬自信。即此敬信之心。端可近
于佛道矣。凡见一切佛像起如来想。见一切
圣教生难遭想。见一切比丘僧起祖师想。礼
拜供养无得轻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如此
则一体三宝唯心备具矣。若也执于鄙见昧
念佛正论说¶ 第 345c 页 T47-0345.png
其根本。妄信邪教疑误后人。自取沈沦永溺
恶趣。是谁之咎欤。

* 辨见闻觉知

古德云。在胎为身。处世名人。在眼曰见。在耳
曰闻。在鼻嗅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
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
佛性。不识唤作精魂。比来有等愚人不知佛
理。潜吾教中。专以传受为宗。妄说六门见性。
指四大色身以为佛体。自立三十六关七十
二信。捏合怪事诳惑善人。妄谓这边肉动。某
人来那里疼痛。某事至吉凶祸福。言是先知。
愚者得闻将谓佛法灵感。倾心谛信布施供
养。传此邪言切切记心。未尝暂舍。殊不知
一真佛性清净湛然。为有妄身乃有妄识。盖
覆本性不见光明。一念心空名为悟道。故楞
严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则涅
槃。是故祖师立教。但以念佛三昧为正宗。未
尝有毫发许实法系缀于人。何期蚩蚩薄俗
迷宗昧旨。弃忠孝而不履。背仁义而不修。假
莲宗之名行差别之法。贪求冥感以奇怪惑
人。则有邪魔魍魉附人身体。挠乱正信尽遭
魔摄。可不悲哉。大凡修净业人。善察邪正本
分。究心确办信诚忆佛念佛。愿生净土慎勿
他求。智觉寿禅师云。莫摘枝苗须搜祖祢。豁
尔而无明顿开。湛然而情尘自洗。可谓直截
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

* 破妄说灾福

夫佛祖正法。以本性弥陀为体。念佛信愿为
宗。自行化他为用。乃佛祖之格言。后人之龟
念佛正论说¶ 第 346a 页 T47-0346.png
鉴。凡曰音声佛事。点烛道场。盖是方便法门。
以之引权归实耳。比来学者迷失宗旨。贪著
事相不遵教典。向外妄为心眼不明竞称师
长。实法门中一弊事也。或搜鬼窍有若师巫。
或称弥勒下生。或言诸天附体。或向烛光上
见神见鬼。或在香烟上断吉断凶。瞒昧三光
欺贤罔圣。诳謼阎闾邀求利养。及乎问他平
实行愿。杜口无言。本性弥陀罔知下落。热
乱一生尽是虚诳。误人自误。实可悲哉。故楞
严经云。善男子心爱悬应。尔时天魔候得其
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讦露人事不避讥嫌。
口中好说未然祸福。及至其时毫发无失。是
人愚迷惑为菩萨。亲近供养。破佛律仪潜行
贪欲。此名历劫精魅。大力鬼神年老成魔。恼
乱是人不觉魔著。谓言證圣。压足心生去彼
人体。师及弟子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
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嗟乎初心善人不知
真伪。信彼邪说不务存心。积德妄想求福。见
之谬焉。吾闻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
家必有馀殃。故知吉凶祸福系乎人心。乌可
谄求富贵。而苟免祸害哉。永明寿禅师云。恶
从心起。如铁孕垢。而自毁铁形善逐情生。如
珠现光而还照珠体。故吾劝诸善人。举心用
事必择道而行之。择礼而从之。择友而交之。
择里而处之。择师而事之。兢兢焉而存心。
战战焉而守节。念念不昧无失于顺天之道。
以奉西方之教。而其观烛谈祸福不与焉。

* 辩明空见

空者破诸有也。大觉世尊开示正法。欲令一
念佛正论说¶ 第 346b 页 T47-0346.png
切人识知世间万法皆空。自悟本性之真空
也。真空者。是如来之法界。众生之本心。空而
不空。有而非有。悟之者于不有中。运出自家
宝藏。探之无穷。用之无尽。谓之一乘妙道。
非顽空之空也。今有一等愚人。一向说空拨
无因果。步步行有。口口言无。便道饮酒食
肉不碍菩提。行盗行淫无妨般若。纵横放旷
驰逞颠狂。谤佛谤经轻毁一切。胡挥乱统以
当宗乘。欺侮圣贤自称得道。如此者滔滔皆
是也。永嘉所谓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
殃祸。非斯类而何耶。又楞严经云。心若著空
则有大力空魔。入其心腑。其人不知是其魔
著。口说经法潜行贪欲。轻毁经像。惑乱是人
尽遭邪坠魔。心生厌去彼人体。师及弟子俱
陷王难。命终自为魔家眷属受魔业。尽堕无
间狱。嗟乎去圣远。微言绝异端起大义乖。不
著于有则荡于空。著于有则执名相。滞有为
固。物我泥。怨亲缚于近教丧于远理。荡于空
者。则迷因果混善恶。弃戒律背礼义。盖不知
中道之为至善也。或曰。何谓中道。曰有亦不
著。无亦不空。空不离有有不离空。怨亲等焉。
物我齐焉。因果明焉。善恶分焉。戒律用焉。礼
义修焉。近教通焉。远理至焉。大矣哉中道
也。妙万物之名乎。称本性之谓乎。苟达斯理
则不堕于偏。是谓得正受念佛三昧者矣。

* 辩一合相

金刚经云。如来说一合相者。即非一合相。是
名一合相。良由世人一性昏迷。与尘境相合
即非一合相。智者明见自己真心背尘合觉。
念佛正论说¶ 第 346c 页 T47-0346.png
一念觉心与十方诸佛真空法界相合。即是
一合相理也。永嘉云。我性同共如来合。但
凡夫不悟此理。贪著事相妄自坚执。情心意
识。与山河大地墙壁瓦砾相合。昧却理性之
真空即非也。六祖云。心有所得即非一合相。
心无所得即是一合相是也。今有愚人。不识
佛法坐吾教中。妄说夫妇是一合相者误矣。
盖其情生智隔。想变体殊业累殃深。背因昧
果。曲解圣典毁辱教门。净业正宗岂容是说。
真实修行之士。切宜坚秉正信专念弥陀。于
一念中不取于相。内心外境了了一如。自然
冥符真理是也。故佛果勤禅师示众云。汝等
诸人但向十二时中。上不见有诸佛。下不见
有众生。外不见有山河大地。内不见有见闻
觉知。好恶长短打成一片。一一拈出更无异
见。此则一合相理历然明矣。可谓日可冷月
可热。众魔不能坏。真说实履道之通衢。乃悟
宗之正诀。

* 辩明双修

双修者。修福修慧也。教云修福不修慧。象
身挂缨络。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福慧二
庄严乃能成正觉。古德云。福不得不作。慧不
得不学。龙舒云。修净土者虽专以念佛为行
门。亦须福慧兼修。庶得事理两融也。内则修
慧。究竟涵养深彻渊源。使慧性增广。含虚空
界无所不知无不照了。外则修福。慈悲方便。
柔和善顺利济世间。见一切人。平等恭敬随
机说法。教化众生行一切善。此是福慧双修
也。今有一等愚人。常行异教诈称莲宗弟子。
念佛正论说¶ 第 347a 页 T47-0347.png
妄指双修潜通淫秽造地狱业。迷误善人沈
迷欲乐。甘堕险坑。岂不谬乎。是真狐魅妖精。
何异畜生类也。楞严云。若诸众生其心不淫。
则不随其生死。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
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必落魔道。上品魔王。
中品魔民。下品魔女。诸修行人先断淫心。
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若
不断淫修菩提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
千劫终不名饭。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
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涂终不能出。
如来涅槃何路修證。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
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说者名为
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今劝在家菩萨依
戒修行。勿犯邪非清心寡欲。双修福慧回向
西方。龙舒云。修福又修慧。深信念阿弥。当生
上上品。决定更无疑。其或不然欲饭蒸砂。徒
费力担柴入火定殃身。

* 辩明三车

法华经譬喻品云。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
信受慇勤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
智。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故知众生
喻诸子。三界喻火宅。三乘喻三车。如来见众
生。在三界中不得出离。说三乘法引令离苦。
譬如诸子在火宅中嬉戏。长者以三车引之
令出也。有等愚人假说文殊问佛妄称。性是
牛车。心是羊车。意是鹿车。又云。牛车载妙
法。羊车载莲花。鹿车载经。所谓醍醐上味为
世所珍。遇斯人等翻成毒药。夫法华经者。诸
法之王佛所护念。其可妄议哉。何期邪师谬
念佛正论说¶ 第 347b 页 T47-0347.png
见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法说非法非法说法。
诳于人谤于佛毁于法。岂非负五逆之大罪
乎。经云。若有诽谤是经典者。当知是人入阿
鼻狱。具足一劫。劫尽更生。好是展转至无数
劫。从地狱出当堕畜生。谤斯经故获罪如是。
细思此等哀哉。切心敢以忠言痛告道友。于
自己心中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则此心清净
如莲华开。是谓之法华三昧。悟斯理者是乘
白牛车。出三界火宅也。又不见法达禅师见
六祖大师呈偈云。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羊粗牛权设。初中
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于是曹溪
六祖大师。乃说偈以證之云。心迷法华转。心
悟转法华。诵久不明已。与义作雠家。无念念
即正。有念念成邪。若能如是解。长驾白牛车
是也。若有执迷不省自取沈沦者。吾末如
之何也已矣。

* 辩明三关

三关者。兜率悦禅师示众语。一云。拨草参玄
只图见性。只今上人性在甚处。二云。识得本
性要脱生死。生死到来作么生脱。三云。脱得
生死。要知去处四大分离向甚处去。是故透
此关者则奚拘生死。彻此道者岂碍去来。自
是天下丛林宿师大衲靡不洞究渊源。故能
脱白露净。其旨晓然决无异说。今有愚人。妄
指人身三丹田作内三关。教人般运气血。谓
之透过三关。又说。自足至腰三处疼痛为外
三关。妄以此处要定临终时节。世多传习尽
入邪路。详观念佛之教。乃简径法门。祇令
念佛正论说¶ 第 347c 页 T47-0347.png
修行人于十二时中持一句阿弥陀佛。思专
想寂更能回光自看。阿那个是我本性弥陀。
四大分离向甚处去。常有此疑蓦然识得便
知落处。即此是直捷省力底修行正道。舍此
之外稍涉一毫异说。即堕在邪见林矣。呜呼
痴人背真向伪良可悯焉。若也于斯信得截
断露布葛藤。豁开透地通天眼。觑破邪思妄
相心。

* 辨明大小二乘

原夫大法王之垂化也。统摄群品各有司。存
小律比礼刑之权。大乘类钧衡之任。营福如
司于漕挽。制撰若掌于王言。在国家之百吏
咸修类。吾教之群宗。竞演果明此旨。岂执
异端应须量己才能。随力演布。达则兼济为
善。穷则专门是宜。虽各播于宗猷。而皆处于
慈济。同归和合之海。共坐解脱之床。夫如是
则迷途之司。南教门之木铎也。奈何源远流
别大道浇漓。好朱者憎其素。爱甘者恶其辛。
未契圆宗各权所据。又岂知生佛本一凡圣
性均。而不能自复者。由迷昧于身心。致笼槛
于生死。是知身之过恶非戒律。不能捡心之
昏散。非定慧不能融捡之。融之尚虑乎道之
不明性之不复。况埋没于邪岐。而互相是非
也耶。或云。我学小乘。却又不知戒施礼诵是
渐修之法。或言。我学上乘。却又不识本性弥
陀。唯心净土之旨。不著于事相。又堕于顽空。
大似深村草里生盲之人。坐在一隅不知东
西南北。妄生分别。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所谓
执著死蛇头错路。修行者在秽恶则无所间
念佛正论说¶ 第 348a 页 T47-0348.png
然。于行解不见可畏。以至积习成性。自灭其
身始学慕于上贤。终见沈于下恶。如斯之辈
诚可哀哉。永明寿禅师云。譬如庭雀焉攀鸿
鹄之心。还似井蛙岂测沧溟之阔。或徇他求
如钻冰而觅火。但归己解犹向乳而生酥。慎
勿立我慢幢张邪见网。轻侮先觉荧惑后人。
至哉斯言也。昭昭乎天日在上。荡荡乎佛祖
有灵。奉教之者可不惧乎。但能信念弥陀。可
以免斯过咎矣。

* 辩明不生不灭

般若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
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等。
又维摩经云。不善不生善法不灭。故知色相
有去有来。佛性不生不灭。今有愚人。妄以不
产后嗣为不生。不断欲心为不灭。骇世怪言。
惑人妖祟。密互邪淫作不净行。断佛种性悖
乱人伦。故楞严云。善男子爱极发狂炽然。贪
欲则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说欲为菩提道。
化诸白衣平等行欲。疑误众生入无间狱。盖
以愚迷不知触净。不觉遭魔以致斯苦。谛观
天地肇分有阴阳而有男女。有男女而有夫
妇。有夫妇而有父子。有父子而有君臣。有
君臣则有三纲五常之道。三纲统其人伦。五
常正其教化。此圣人立世间之法也。吾祖远
公有云在家者。厚身存生我倒未忘。以情欲
为苑囿。以声色为游观。耽湎世乐不能特出。
吾佛示化令反本以求宗。在家奉法则是顺
化之民。不遗奉亲敬君之礼。是故先导之五
戒。不杀存乎仁。不盗存乎义。不淫存乎礼。不
念佛正论说¶ 第 348b 页 T47-0348.png
妄存乎信。不酒存乎智。身心既律。然后示之
以出世之法。令修念佛三昧。以为西方之归。
达乎不生不灭之道。是以王臣外护法流天
下。千载犹一日也。其奈当斯之际薰莸共囿。
菽麦同畦未易分也。敢以衷赤之忱普告信
士。但除却。一心不乱系念弥陀之外。凡所有
相皆是邪解。切须子细真实修行善则从之
恶则远之。邪则遣之正则守之。若乃立身行
道之事。息心达本之旨。前篇备述明。则典刑
不为不多矣。遵而行之则吾门眷属。违而作
者魔之党类。所以生遭王法。死堕阿鼻。殃及
累世。莫言不道。何故聻。欲得不招无间业。莫
谤如来正法轮。

* 辩明曹溪路

昔永嘉大师。往曹溪礼拜六祖。印證心地述
證道歌云。自从认得曹溪路了了生死。不相
干是故。天下禅宗出乎曹溪之源。目曰曹溪
路也。何期愚人妄指人身有浃湷双关作。曹
溪一派又妄说。六祖云。宁度白衣千千万。
不度空门半个僧。如斯之辈非特惑于后人。
是亦诬于先圣。岂不闻。永嘉云。第一迦叶首
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法。东流入此土。菩提
达磨为初祖。六代传衣。天下闻后人得道无
穷数。又岂有度白衣而不度空门乎。于戏邪
妄之徒。不知来历。窃祖师之名。同魍魉妖孽。
见解迷误善人。正是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
坑也。吾知祖宗实德是以称而传之。吾知阐
提薄福谤辱吾宗。是以恐而惧之。吾尚知而
大惧。汝谤圣师之道诳后学之人。安得不益
念佛正论说¶ 第 348c 页 T47-0348.png
惧于吾乎。汝速宜磨灭改而正之。无贻我羞
之为愈也。

* 辨佛法隐藏

佛法者。出世间之道。无为之法也。涅槃经
云。如来开发显露清净无翳。迷者不解谓是
秘藏。智者了达即不名藏。有等愚人妄说官
法。堂堂佛法隐藏。伪撰一落索邪言。闭门传
度谓之生死。奥典幻惑后人。至死不与人说。
逗到临时一场漏逗。大似贫儿得锡唤作黄
金。明眼人前如何拈出。自不知非反誇能会
正。是瞒人更自瞒也。岂知佛说一切法为度
一切心。盖以众生心体本来是一。用处不同
故说一切法也。祖师云。瓶盘钗钏本是一金。
名相不同至体无二。嗟乎末运法出奸生。往
往失其本体者多。是将新罗漆高丽。鍮间货
错出巧言令色。瞒昧世人一伪既行百真莫
辨。况爱小利者。上人铺席不拣好恶。苟图
价廉好看易得。等闲被他将一团灰炭寒却
眼孔。拖向黑地里脱换去了。及至眼开握著
黄土也认不得。又何金鍮真伪之辨哉。痴人
但得入手贵乎密。密珍藏以为奇货。生怕人
知蓦然撞著。识者为伊点破始知分文不直
如斯之类。比比皆是只为愚暗福薄。眼里无
觔粗心卤莽。兼以不遇真正师匠。以致然也。
殊不知绕指精金从本来有。自非作家陶镕
痛下。钳锤煅炼一回转见性。柔金莹灿然一
块。觌体全真。然后随意作用。造成众器飞光
散彩耀人心目。永无变色者。固知自馀皆不
足言矣。可不至宝哉。正信道流切宜著眼。
念佛正论说¶ 第 349a 页 T47-0349.png

* 辨明超日月光

大弥陀经云。阿弥陀佛光明极大。而为诸
佛光明之王。故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
光佛。无对光佛。光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
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
光佛。超日月光佛。其光明所以照无央数天
下幽冥之处。皆常大明。诸天人民。禽兽蜎飞
蠕动。见此光明莫不喜悦。而生慈心悉得解
脱。是故十方诸佛菩萨。缘觉声闻悉皆称赞。
因名曰超日月光佛。盖以日能照昼月能夜
明其德不全。佛之光明昼夜常照无亏无欠。
故名超日月光也。今有一等愚人。妄指教人
于日月初出之时。以口吸采其光。吞咽入腹。
欲其成宝。以当修行秘法。谓之超日月光者。
其错大矣。譬如痴猿联臂攀树。悬崖下捉水
月劳心费力到底成空。若是智人达观速须
舍离。早求正法免堕迷津。专念弥陀究明心
地。不见祖师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自己灵
光照天烁地。人人分上本自圆成。一点灵源
无内无外。头头上显物物上明。若能悟此即
如来一段光明超日月。

* 辨明髻中珠

髻中珠者。法华经云。如转轮王得法国土王
于三界。而诸小王不肯顺伏时。转轮王起种
种兵而往讨伐。战有功者赏赐诸物。独王顶
上有此一珠。而不与之。末后付与。如来亦复
如是。见贤圣军。与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共
战。灭三毒。出三界。破魔网。尔时如来亦大欢
喜。为说诸法。而不为说是法华经。今乃说之。
念佛正论说¶ 第 349b 页 T47-0349.png
如转轮王久获明珠末后赐与。此盖世尊最
后说是大乘法宝。超出诸圣之上。以轮王髻
珠为喻。此珠者即诸佛之圆智。乃众生之理
性。悟之则三祇顿越。迷之则六道沈沦。今有
一等愚人。错会经旨。妄以运气入顶。作髻
中珠。谓之最上乘法。密密相传。教人般精运
气冲入头顶。要学世尊顶上有肉髻珠。何其
愚哉。殊不知世尊肉髻。乃无见顶相表一乘
大法也。无见者自不能见。离自见故。向上极
则诸圣皆不得见。离他见故。寿禅师心赋云。
高高法座。非声闻矬短之能升。赫赫日轮。岂
外道婴儿之所见。无偏无党至极至尊。嗟乎
愚痴之人。罔知正法。颠倒错乱。嫁祸移殃于
后人。赚他向善俗子堕落深坑。可痛惜哉。奉
劝信士细参本教。恪心念佛悔悟前非。了知
诸法本无。髻珠自然显现。堂堂独露。岂假他
求哉。

* 辩明无漏果

法华经云。诸漏已尽无复烦恼。此乃罗汉声
闻修行。至习漏俱无也。无漏者盖人之六根。
常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惑。心随境转成
有漏缘。所以轮回不息。修行人六根自静。不
被六尘所转即无漏也。今有一等愚人。妄将
眼眵鼻涕尽皆吃了。谓之修无漏者。何蠢乎
哉。予尝悯而问之曰。六根四大脓血之袋屎
尿之囊。眵泪涕唾皆属不净。何得取而食之。
彼则曰。人身之中有七宝不可弃之。善收拾
者结成舍利證无漏也。苦哉苦哉。如斯颠倒。
诚可忍耶。更有一等众生。以秘精是无漏者。
念佛正论说¶ 第 349c 页 T47-0349.png
混吾教中递相传习。潜饕贪欲坏乱正法。此
是妖精鬼怪夜聚晓散。吃菜事魔之徒。非是
莲宗之弟子。比年以来多有此样扇动人家。
清信男女不觉不知鼓入魔道。故楞严经云。
善男子。心爱根本穷览物化。天魔得便飞精
附人。说佛涅槃即是现前肉身。父父子子递
代相生常住不绝。无别净居。愚人信受亡失
本心惑为菩萨。常说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
女二根即是菩提。或食屎尿广行淫秽。彼无
知者信是秽言易入邪悟。此名蛊毒恶鬼恼
乱。是人师及弟子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
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受得地狱业消复
入畜生饿鬼。今观邪师妄作之徒。假吾佛祖
之教门。造不净之恶业。逆二仪背三光。谤佛
祖乱人伦。碌碌如蜣蛆之逐秽。现受众苦没
后沈沦。是罪果何逃哉。宜乎不足怪也。非惟
死后受报。抑且官法不容。语云。道之以政。齐
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
耻且格。诚哉是言。今劝善流谛观圣训。宜自
知耻。勿惮改过。捐情绝虑正己修行。有能古
教照心。则其心自明。古镜照精则其精自形。
若专于净行。趣于菩提决无误矣。其或不然。
三涂业海无边际。千佛出来难救伊。

* 辩明赵州茶

昔赵州和尚。见僧问曰。汝曾到此不。僧云。
曾到。州云。吃茶去。又问僧云。曾到此不。僧
云。不曾到。州云。吃茶去。院主问曾到。且从
不曾到如何也吃茶去。州乃唤院主。主应诺。
州云。吃茶去。丛林因此有赵州茶话公案。今
念佛正论说¶ 第 350a 页 T47-0350.png
愚人不明祖师大意。妄自造作将口内津唾。
灌漱三十六次咽之。谓之吃赵州茶。或有临
终妄指教人。用朱砂末茶点一盏吃了。便能
死去。是会赵州机关。更可怜悯者。有等魔子
以小便作赵州茶。何愚惑哉。非妖怪而何耶。
真正修心者。但依本分念佛期生净邦。切不
可妄将祖师公案杜撰穿凿。是谤大般若之
罪人也。不见道乍可粉身千万劫。莫将佛法
乱传扬。

* 辩明教外别传

圜悟勤禅师云。西方大圣人出迦维罗国。作
无边量妙用。启迪群灵。其方便顺逆开遮。馀
言遗典盈溢宝藏。以至下梢始露一机。谓
之教外别传。迦叶破颜承当以来。的的绵绵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阶梯。不生知见。利
根上智向无明窟子里。瞽地烦恼根株中。活
脱应时超證得大解脱。西天四七东土二三。
皆龙象蹴踏师胜资强格外领略。当下业障
冰消。直截承荷。自能管带打作一片。顿契佛
地。尚不肯向死水里浸却唱出透玄妙句。超
越佛祖。刬断露布葛藤。如按太阿。凛凛神
威阿谁敢近。作家汉确实论量。才有向上向
下谈玄说妙。作用纤毫即便叱之。谓不是种
草。直下十成煅炼得熟。履践得实。始略放过。
犹恐他时异日落草。累人瞎却正眼。嗟见一
等拍盲野狐种族。自不曾梦见祖师。妄言达
磨归空。谓之传法。救迷情以至借他从上最
大宗师。马祖赵州名目脱赚后人。及誇初祖
只履西归。普化空棺皆谓此术有验。谓之形
念佛正论说¶ 第 350b 页 T47-0350.png
神俱妙。生死秘法递相传习。而人皆厚爱此
者。生怕腊月三十日慞惶。竞学归程之法除
夜拜影。唤主人公。真是诳謼闾阎捏伪造窠。
贻高人嗤鄙。复有一种假托达磨。胎息赵州。
十二时别歌。庞居士转河车颂。递互指受。密
付传持。希望生天。更要预知死日。殊不知
此真妄想邪心爱见。本是善因反招恶果。多
见豪杰之士。高谈阔论者。不知宗因往往信
之。那知失却故步。画虎成狸。遭明眼人觑破
默观怜悯。岂诸佛与列祖体裁。止如是耶。曾
不自回照始末。居然可知矣。海内学此者如
麻似粟。习以成风。恬不知怪。其高识远见自
不因循。恐乍发意。未入阃奥。立志虽专。跋涉
虽远。遇增上慢导入邪见稠林。末上一错。永
没回转。其流浸广莫之能遏。因出此语。以痛
告之。庶有志愿。于大解脱大总持者。可以辨
之。而同入大萨婆若海。汎慈舟接济郡品。
俾正真妙道流于无穷。岂不快哉。

* 辩关闭诸恶趣门开示涅槃正路

诸恶趣门者。乃身口意三业也。所谓身杀盗
淫。口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意贪瞋痴。修净业
人正心向道。截断已上十不善行。则不入恶
道。谓之关闭诸恶趣门也。开示者指出也。涅
槃者不生不灭也。正者不偏路。即西方之道
也。今有愚人指口为诸恶门。鼻为涅槃路。
教人临终时紧闭其口。令气从鼻出。谓之出
门一步。又妄将㘞字以为公案。教人口里著
力忍了气透这一关。或云。㘞字四围是酒色
财气。或言。地水火风。或言。生老病死等。皆
念佛正论说¶ 第 350c 页 T47-0350.png
是卜度妄计曲说。嗟乎这一个㘞字瞒尽多
少人。殊不知此字。玉篇明载户卧切。即阿字
去声呼也。此个㘞字一切世人。口中未尝不
说。喻如失物人忽然寻见。不觉发此一声是
㘞字也。宗门多言此字者。盖寻师访道之人。
参究三二十年。忽然心花发现。会得此事。不
觉㘞地一声。如失物得见。庆快平生。是其字
义也。如是则念佛之人。但于念念中。仔细究
竟本性弥陀。忽然亲悟亲见真实。到㘞地一
声处。自然明彻矣。故智觉寿禅师云。心外求
法。望石女而生儿。意上起思。邀空花而结果。
本非有作。性自无为。智者莫能运其意像者。
何以状其仪。言语道亡。是得路指归之日。心
行处灭。当放身舍命之时。可谓唯此一事实
馀二即非真。

* 辩明四生

大珠慧海禅师云。九类众生一心具足随造
随成无明暗蔽。为卵生。烦恼包里为胎生。爱
水浸润为湿生。欻起妄念为化生。悟即成佛
迷号众生。菩萨只以念念心为众生。若了心
体空寂。名为度众生也。智者于自本际。上
度于未形。未形既空。即知实无众生得灭度
者。有等愚人不识自心。胡卜乱度妄说。临终
之时眼见轿马楼台幡盖铙钹之类。为四生
六道胎窠。不随他去者脱四生也。殊不知临
终现境。是你平时所作善恶业相。神识自现
即非外来。故先德云。作恶而恶境现前。念佛
而佛界自至。若是时中把捉不住。做不得主
常被妄想颠倒所使。临当风火散坏之时。如
念佛正论说¶ 第 351a 页 T47-0351.png
落汤螃蟹相似。又焉能作主宰耶。是以圭峰
禅师云。作有义事是惺悟心。作无义事是狂
乱心。狂乱随情念临终被业牵惺悟不由情
临终能转业。今以此语直告诸人。当自念言。
我今修行净业本为生死。佛祖垂教岂欺我
哉。当依正法真实存心。专念弥陀舍诸虚妄。
朝思夕想念念愿生西方。如此则尘劳业识。
当下瓦解冰消。反观自己生死尚不可得。又
唤甚么作众生乎。故忏云。于一念中得念佛
三昧普度十方六道一切众生。各各出离苦
轮同生净土者是也。可谓妄心无处即菩提。
生死涅槃本平等。

* 破妄立十号

西方文云。念佛之人于相好光明之中。得见
阿弥陀佛。则无明顿破烦恼永忘。法界之门
忽然通达。一乘之路卓尔开明。十号俱彰三
身圆显。比明修行人得證佛果十号俱彰也。
十号者菩萨戒经云。一曰如来(无虚妄故)二曰应供
(良福田故)三曰正遍知(知法界故)四曰明行足(天眼智明。宿命智明。
漏尽智明。具三用故)五曰善逝(不来还故)六曰世间解无上士
(知二世间故。一国土世间。二众生世间)七曰调御丈夫(能调伏众生恶故)
曰天人师(为众生作眼目故)九曰佛(知善不善法聚。非善非不善法聚故)
曰世尊(一土之中无二佛故)何期愚人不知佛法。妄立十
号归程称为。达磨大师传来生死秘法。却云
鹊巢灌顶。芦芽穿膝。玉柱粗混。蛇入裈裆。波
斯献宝。天鼓不鸣。莲花池乾。二祖断臂立雪
齐腰。神光不现。以此十件。谓之大事因缘。往
往莲宗被此等盲师瞎汉。递相传授赚人性
念佛正论说¶ 第 351b 页 T47-0351.png
命。从冥入冥陷于非道。何不思之甚也。达磨
大师初至此土。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
佛。又安得有一法传授乎。岂不闻。五祖弘
忍大师谓六祖曰。佛即以心传心法。即以心
印心。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是也。庄
子云。使道之可传人。莫不传之子孙。道之可
献人。莫不献之君亲。其不可传献者。无他中
无主。而外无其證也。又尝闻。我佛释迦世尊
千生炼行。百劫修心。乃从兜率降迹王宫。弃
万乘荣贵。向雪山修行。餐麻食麦。苦行六年。
睹见明星悟道成佛。人中圣中称为大觉。十
号具足作天人师。至于鹊巢顶上。芦芽穿膝
之类。皆当年实事初无表法。止是端坐不动定
久忘形之意。后之学者不近智达。不体我佛
建立教门。大不容易。才得入他门户。行愿不
习识见俱无。便要为师传度弟子。做大模样
逞我能会。撞入邪魔党类中。学他许多邪法
杂毒入心。如落水鬼相似。黑地里拖人入地
狱去。苦哉苦哉。且如二祖断臂立雪齐腰。的
是当时为法忘躯。猛烈之志。本传备载分明。
学者自当详究。岂可妄为甘受。谤法之罪永
沈苦海之诛。永嘉云。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
釐失千里。是则龙女顿成佛。非则善星生陷
坠。信么尽情扫荡闲家具。铁树花开别有春。

* 誓愿流通

切惟。最初一念。元从净土中来。泊没多生。未
脱娑婆世界。幸逢莲社得遇正宗。仰藉三宝
馀庥。感沐导师化育。伏为教门之下多有错
路修行。嗟信心尽作魔民致良善俱遭邪坠。
念佛正论说¶ 第 351c 页 T47-0351.png
正因泯绝慧命难存。反招谤法深愆。岂有诵
持功德。睹斯境界以长吁。痛切身心而不忍。
是乃搜大藏之要旨用證本宗。扫百家之是
非开明大道。并是依经辨理显正摧邪。照了
无私故名宝鉴。俾夫后学照心目而妍丑自
知。导彼迷途达家乡而免诸流浪。是集克就
鄙志当陈百拜祖庭。重申大誓。告白十方诸
佛诸大祖师。望赐慈光證明祈祷。普度敬自
发心立愿照依。所集莲宗宝鉴篇。字数一字
三礼。每一礼念楞严咒心一遍。三称南无观
世音菩萨尊号。望悲心而怜悯。赐法力以冥
加。俾魔外以归依。冀真乘之流布。与彼盲
瞑开眼目。于诸病苦作良医。昏衢黑暗之中
为灯为烛。苦海洪波之内为舟为航。危险处
作大桥梁。迷路中示其正道。普为十方莲社
诸上善人。同期忏涤于身心。各愿消除于业
障。非法说法之咎。法说非法之愆。一智能灭万
年愚。一灯能破千年暗。妄意消而空花灭。正
信生而净行彰。信礼弥陀普同回向。与诸大
众并从今日发菩提。尽于未来永劫。常行菩
萨道离非梵行。远邪见师。愿尽此报身同生
安养国。常修六念及六波罗。广运四心与四
弘誓。发四十八愿如阿弥陀。得念佛三昧如
大势至。修普贤之行愿。等观音之慈悲。学大
智慧如文殊。次登补处如弥勒。顿入法界圆
證上乘。分身遍至于十方。大悲普度于一切。
建法幢立宗旨。耀慧日除痴冥。诸魔外道悉
归降。匝地普天皆向化。辩才无碍广利尘沙。
威德无边拯济含识。父母师长俱登解脱之
念佛正论说¶ 第 352a 页 T47-0352.png
门。累劫怨亲尽出沈沦之海。伏望睹是集者。
起护法心。荡历劫之迷情。破千重之疑网。
顿豁正眼。明悟本心。净土道场不动足到。西
方大圣如对目前。万法了然妙在兹也。惟冀。
天龙欢喜。闻正法以护持。凡圣归依扫邪风
而绝迹。弘扬祖道广播宗风。融大千同为清
泰之邦。俾四海共乐无为之化。正见邪见尽
入无生。

皇恩。

佛恩一时等报。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
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
生界烦恼不可尽故。我此愿王无有穷尽。念
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普贤
菩萨发愿如是。诸大祖师发愿亦如是。我今
发愿亦如是。普为莲社大众发愿亦如是。尽
未来际一切情与无情发愿亦如是。如是如
是。无不如是。愿同如是恒沙众。尽入如来愿
海中。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论卷第十(终)


*   名德题跋(十一章)

余尝观夫今之所谓崇莲宗者。多不本远祖
之意。非惟夫其进修之序。亦且惑于邪师谬
解。深恨未有能救其弊者。优昙大师乃采经
论传记。至于古今名儒宿衲。集诸善言删润
著述而成一书。凡十卷。曰莲宗宝鉴。立正论
以破邪说。发真智以袪妄情。其言理也深而
明。其叙事也详而尽。会三教而归一源。正一
已以规众信。如镜照像洞然明白。岂特俾诸
念佛正论说¶ 第 352b 页 T47-0352.png
善流专念弥陀祈生净土。直欲人人明自本
心见自本性立地成佛而已。以余尝主东林。
欲求转语为證。返复数过真得我心之所同
然者。乃合掌西向而归之曰。善哉善哉如是
如是。时乙巳大德八年八月十五日。明州天
童圆应叟净日题。

宝鉴者照心之镜也。镜主乎明则烁一切昏
□。辨一切妍丑。悬之当台靡所不见。东林祖
堂优昙大师名普度。具正知见。每念莲宗谬
解乖真。折衷儒释之书。撰为宝鉴十卷。发明
念佛正宗三昧。凡一字字一句句。质之佛祖
龙天。并是扫空魔说。实为法门一大条贯。其
用意诚且公勤且苦。扶宗勇敢之心与十八
贤立教之心共个关纽。闻者见者咸趋通途。
或顺或违同一清泰。复为偈云。千载莲宗宏
正论。明逾宝鉴挂青霄。今将印板打成去。万
两黄金也合消。

莲宗 书

参禅主乎见性。阅教贵乎照心。予谓念佛一
门禅教并行者也。今有优昙度法师。纂集古
今念佛要旨。总成一部。目曰莲宗宝鉴。若其
自信得及净念相继。奚以文为。若其执妄谬
解妍丑不分。白日迷程投吴适越者。是当取
此为司南。大德乙巳良月望日。婺西峰宗信
跋。

弥陀自性时时现。净土唯心法法彰。谁忆远
公千载后。莲宗宝鉴见重光。

大庆寿西云题

东林莲社度宗师述
念佛正论说¶ 第 352c 页 T47-0352.png

莲宗宝鉴复以谒远寄嘱□再读起敬敬说偈
就简以谢。

大地众生病痛深。向膏盲际巧施针。白莲池
□优昙现。万斛香浮卢阜阴。

荐福月而

参禅予所不去。念佛亦非予所去者。闻禅有
禅病。佛有佛魔。去圣时遥比比皆是优昙师
眼不忍见。广援正经尽袪邪说。是集不为无
补矣。噫安得尽大地人披翻宝鉴洞见法源
能所识销是非情尽。以惟心净土本地风光
并相忘于言象之表。此予所以不能无说焉。

平江幻住明本敬跋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剑离匣为不平。药出瓶
因救病。优昙大师伤莲宗之凋瘵。搜索大藏
讨究百家。发明念佛三昧捃摭成书。目之曰
宝鉴。事分十门理符一致。排斥邪说订审舛
讹。咸有准凭非私臆论。洗顽嚚于意地。破偏
执于心源。坐进觉城光扬。祖道使正教大。明
于一统释疑。情桎梏于畛畦。导黎庶于重昏。
报皇恩于万世。赞莫及矣贻诸后云。

荆岑接待主智通拜书

结莲社以开宗。远祖垂范于千载之上。集法
宝以为鉴。优昙示现于像季之时。以莲为名。
显一心□本净。其为宗也摄三根圆證真□。
以宝为喻。济万有以无穷。其为鉴也烁群昏
洞超□劫卓然为一家正论。廓然破诸宗异
说。披文三复实非小补。尝观□□集中禅经
序有。所谓千载之下优昙再證可不圻乎。祖
师远记果符于今日。信而有徵矣。
念佛正论说¶ 第 353a 页 T47-0353.png

天峰比丘 致祐 拜手书

礼云。其人存则其政举。旨哉斯言三宗。

圣人垂世立教。觉斯民之未觉。途殊而归同。
中古以降支分派列。愈出而愈政。失其本旨
者可胜道哉。莲教自东晋庐山尊者启其端。
当时名流如刘雷诸贤皆在社中。其盛集概
可想见矣。逮至宋末群不逞辈指莲宗而聚。
众不知本旨有玷。前贤为世所嗤久矣。东林
祖堂优昙大师悯斯教之湮微。救流俗之邪
舛。搜集善言纂成一编。目曰莲宗宝鉴。使佛
祖之道复还旧贯。确然正论皎如日星。愿诸
佛子见自性弥陀悟本来清净。又何独称扬
圣号。想念西方然后得生净土耶。作如是见
者辜负庐山尊者不少矣。至大改元良月立
冬日。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知制诰兼修
国史畴斋张仲寿书。

裂盖网出爱河。破无明超有漏。惟念佛法门
为最。苟不越一念而契證。则尘沙刹海廓然
归乎。智照无东西之间净秽之殊。四生九有
咸入神通大光□藏自远祖立教见闻薰修获
益者。不可周知而悉数也。嗟乎去古时遥法
久成弊。优昙老师终见不平。集大藏要文群
贤明迹。曰莲宗宝鉴。亲捧纶音流通于世。真
万古不易之论。俾后之学者鉴斯文。具正见
同游常寂光土。岂小补哉。岁甲寅正月旦日
庐山无住道人竺源永盛 拜手。

父母非我亲谁是最亲者。诸佛非我道谁是
最道者。古洪水月居士何道升。为母持斋施
财。率众同缘刊莲宗宝鉴一部。流通佛法报
念佛正论说¶ 第 353b 页 T47-0353.png
答四恩。愿一切人得念佛三昧如大势至。母
子历生不相违。远心开意解同證菩提。可谓
孝慈之心至矣博矣。亲恩佛恩一时报毕。余
嘉其志合掌赞叹。为说偈云。

「 流通佛法报慈恩
 母子天真一会人
 为报诸方求佛者
 看他样子重生身」


庐山优昙 普度 谨题

吾佛生于西方。大教流于中国。不言而自
信。不化而自行者。以其机感相投自然而
然也。至于东晋。庐山远祖与诸高蹈贤士
大夫。同结净土妙缘。专修念佛三昧。惺惺
寂寂寂寂惺惺。发扬先觉之微言。永为后
人之明鉴。上以阴翊皇度。下以化利生民。
可谓尽善尽美而已。垂之千年复有继踵。
苾刍优昙应□每见称莲宗者未谙念佛旨
趣。谬解错路修行目睹耳闻比比皆是拟
避水溺却遭火焚。悯斯愚辈痛切哀怜。由
是□寻大藏。博采微言。图写四土。缀文
十篇。目曰宝鉴。不唯照分妍丑。抑亦明验
伪真。与盲者点开眼睛。与迷者指归觉路。
言言有据字字无虚。修行要旨勿越于斯。
兹者奉佛弟子众善人等生居圣世。感荷
皇恩。幸闻佛祖正传。得获莲宗宝鉴。坐阅
行披欢喜踊跃。是以鸠集同志谨舍净财。
命工刊印流通。请师慈悲跋语。提携晚进
接引后来。苟勿拒焉实为幸矣。余再三辞
义不从让。遂乃焚香说偈赞曰。东晋庐山
十八贤。凿池引水种金莲。莲生华发心明
朗。华落莲成道果圆。普度缀文名宝鉴。善
念佛正论说¶ 第 353c 页 T47-0353.png
人誊写录琼篇。命工刊印流通施。永与人
天作正传。

大明宣德四年岁次己酉夏末秋初禅林解
制日。僧录司右讲经古并沙门 敬跋


* 西蜀楚山和尚示众念佛警语

原夫佛不自佛。因心而佛。心不自心。由佛而
心。离心无佛。离佛无心。心佛殊名体无二致。
是故念佛念心念心念佛。无念无心无心无
佛。心佛两忘念不可得。只这不可得处。脱
体分明纤尘不间。是以真机触目遍界难藏。
山色溪声头头显露。性相平等理事混融。个
里觅一毫自他净秽之相。了不可得。何圣凡
迷悟之有耶。于此果能豁开智眼顿悟其旨。
直下知归。不妨庆快。设或未能领契须假方
便而入。所谓方便而入者。何用别觅玄妙。但
只要发起一个勇猛坚固信心。将一句阿弥
陀佛顿在心目之间。不拘经行坐卧静闹闲
忙。默默提撕频频返照。了知佛即是心。未审
心是何物。要看这一念从甚么处起。又复要
看破这看的人毕竟是谁。如是观照念念无
间。久久自然炼成一片水泄不通。忽于闻声
见色应机接物处。不觉蓦然冷灰。豆爆烈崩
虚空之时。管取参究事毕到此。便见自性弥
陀。头头显现常光净土。触处洞然。始信吾言
不欺于汝。而其平生修行之志。亦乃验于兹
矣。恐犹未谕。重说偈言。

「 心佛由来强立名
 都缘摄念遣迷情
 根尘顿处心珠现
 幻翳空来慧镜明
念佛正论说¶ 第 354a 页 T47-0354.png
 一法不存犹是妄
 全机拶碎未为平
 直须揣见虚空骨
 看取优昙火内生」


* 淮阳晓山和尚劝修净业箴

三途罪报因业重。六趣沈沦为恶多。若欲出
离生死海。速须回首念弥陀。

一个弥陀佛。人人本具足。秖缘痴嗔爱。生死
虚出没。苦海业因循。万劫受迷津。不发回头
念。转入展转深。劝君须猛烈。念佛宜超越。西
方有世界。名曰安养国。九品妙莲台。三空真
实际。宝殿宝楼阁。黄金以布地。光明常照耀。
无三恶道惧。示汝诸有情。可以整心趣。弃却
贪嗔痴。大家秉智慧。冷眼挂眉间。看破红尘
事。积金玉如山。难买三寸气。眷属与恩亲。暂
如傀儡戏。生前一聚欢。死后谁能替。终有
散场时。有甚风流譬。静里细思量。一场无滋
味。何不早休心。念佛修三昧。提个古弥陀。始
终莫令退。犹如患目人。投医王所治。远近与
高低。柱杖为凭据。信手把坚持。一念无有二。
步步著脚牢。点点知落处。但无能所碍。终有
时节至。亲叩得医王。示出真妙剂。豁开正眼
睛。点破虚幻翳。光明照十方。廓尔通三际。来
去得自由。一体无拘系。快乐任逍遥。高唱哩
啰哩。若能依此修。至道无难易。是人命终时。
莲池定有会。只要办肯心。山僧无赚意。各各
早回光。想念西方去。九品悟真空。一念超实
地。生佛体元同。了證无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