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念佛正行说¶
念佛正行说¶ 第 302c 页
念佛正行说¶ 第 330b 页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行卷第六
(一十四章)


* 念佛正行说

夫常光界本无色象有应则形。菩提道既辟
要途非行不至。维摩经云。五百长者子宝积。
白佛言。我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
闻得佛国土清净。愿说菩萨净土之行。佛言。
宝积。众生是菩萨净土。肇法师云。至人空
洞无象应物故形。形无常体况国土之有常
乎。盖群生万端行业不同殊化异被致令报
应不一。是以净者应之以宝玉。秽者应之以
砂砾。美恶自彼于我无定。无定之土乃曰真
土。然则土之净秽系乎众生。故曰众生之类
是菩萨净土也。夫如来净土者以无方为体。
故杂行众生同视异见。异见故净秽所以生
焉。无方故真土所以形焉。若夫取其净秽者
众生之报也。本其无方者佛土之真也。岂曰
殊域异处凡圣二土。然后辨其净秽哉。道生
法师曰。净土行者行致净土非造之也。若欲
造于土者众生类矣。容以滥造不得不先明
造本。以表致义然后说行。罗什法师曰。宝
念佛正行说¶ 第 330c 页 T47-0330.png
积问净土之相。世尊答言。众生是菩萨净土
者。盖说果上之因也。清凉国师云。诸佛心内
众生新新作佛。众生心中净土念念證真。经
云。菩萨随所化众生。取于净国土。为饶益
诸众生故。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
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如是为成
就众生。故愿取佛国非于空也。当知直心深
心大乘心是菩萨净土。肇法师曰。土之净者
必由众生。众生之净必因众行。行净则众
生净。众生净则佛土净。此必然之理不可差
也。土无洿曲乃出于直心。故曰直心是菩萨
净土。直心谓质直无谄。此心乃万行之本。生
法师曰。树心种德深固难拔深心也。乘八万
行兼载天下。不遗一人大乘心也。此之三心
始学之行也。欲弘大道要先直心。心既真直。
然后入行能深。入行既深则广运无涯。此三
心为之次序也。备此三心。次修六度以至万。
行。什法师曰直心者诚实心也。发心之始在
于诚实。道识弥明名为深心。正趣佛慧名
大乘心。经云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是菩萨净土。四无量心四摄法是菩萨净土。
方便是菩萨净土。三十七品是菩萨净土。回
向是菩萨净土。十善是菩萨净土。如是宝积
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
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
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
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
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
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
念佛正行说¶ 第 331a 页 T47-0331.png
什法师曰。直心以诚心而信佛法也。信心既
立则能发行众善。众善既积其心转深。深心
坚固则不随众恶。弃恶从善名调伏心。心既
调伏则遇善。斯行遇善斯行则难行能行。难
行能行则万善兼具。万善兼具故能回向佛
道。向而弥进方便力也。方便之要有三。一
善于自行而不取相。二不取證。三善化众生。
具此三者则得净土。土既清净则众生纯净。
众生纯净则与化主同德。故曰皆净也。诸
经虽广说净国之行。未明行之阶渐。今此诠
明至极深广。不可顿超。宜寻之有途。履之
有序。故说发行之迹始于直心。直心即是真
心。此心者群生谁不有之。盖自迷而不知不
觉也。故六祖大师云。一念平直即是弥陀。一
念邪险即是众生。盖以人居浊世现行无明。
口说直心行多谄曲。溺于苦海而不能出。是
故佛慈悯彼。示之以方便。导之以念佛。伏
彼乱心令舍邪险而归乎正真。即众生而生
净土。所以宝王论云。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
得不清。佛想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是以
因念佛而显直心。因直心而行众善。行众善
而得佛净土。岂非佛祖之方便智力乎。肇法
师云。积德者故净心。心净则无德不净。生法
师曰。功行则净土之殊胜因也。功德则净土
之殊妙果也。净土因果盖是心之影响。故云
欲得净土必净其心。所谓声和响顺形直影
端者矣。

* 修进工夫

净土唯心之说既已明矣。人皆知有必须亲
念佛正行说¶ 第 331b 页 T47-0331.png
到。而后已欲證此道。当以正信为入门以修
心为正行。正行者即所施之功。所行之行也。
此之功行名为净业。即往生西方之资粮也。
此之行业随人所修。盖一切人力量有大少
机。智有浅深。所以行业不等。上上根智人
直下自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是弥陀。此
则是如来。无住无依最上乘境界。万中无一
也。其未能顿悟之人。须是谛信净土。一心念
佛渐次进修。仗阿弥陀佛愿力摄持。自己一
念真实下工。正如抱桥柱澡洗万无失一也。
虽云念佛一门。其实意含无尽。是故祖师立
教利钝俱收。有实有权有深有浅有顿有渐
皆可修持。上根者参究坐禅。中根者观想持
念。六时修礼日夜精专。下至十念成功。总在
一心履践。各有行相次第阶梯。随力行持皆
可进趣。此之行门乃成就佛果菩提之道路
也。须是自信自行自修自度。要在立大志发
大愿。自办工夫努力。向前莫作容易。譬如
百二十斤檐子到临时。及节自家担荷得去
方为了事。决定不在会说会道。广化人缘上
决定。不在有传有授。扭捏做作上。决定不在
广设道场多点香蜡上。盖由著事相而迷昧
正理。顺声色而违背真宗。数他宝而自无半
钱货。良药而自疾不救。是故远祖师云。得其
趣者若暗室之燃灯。失其意者同滞指之迷
月。殊不悟无心。乃正动念皆邪慧。日旋隐乎
昏云。客尘转翳乎心镜。遂乃念虑交驰情欲
纷竞。调伏不息止制。犹繁落无记者。徒滞
于兀然。希有得者。便同诸邪命。指置无从难
念佛正行说¶ 第 331c 页 T47-0331.png
言正定。无期入于法界。永久处于尘笼。凡修
净土之人。灼然是要敌他生死。不是说了便
休。当念无常迅速时不待人。须是把做一件
事始得若也。半进半退似信似疑。到了济得
甚么边事。如何出离轮回。若是信得及便从
今日去。发大勇猛。发大精进。莫问会与不会。
见性不见性。但只执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如靠著一座须弥山相似摇撼不动。专其心
一其意。或参念观念亿念十念或默念专念
系念礼念。念兹在兹。常忆常念。朝也念。暮
也念。行也念。坐也念。心念不空过念佛不
离心。日日时时不要放舍绵绵密密。如鸡抱
卵常教煖气相接。即是净念相继更加智照。
则知净土即是自心。此乃上智人修进工夫。
如此把得定做得主靠得稳。纵遇苦乐逆顺
境界现前。只是念阿弥陀佛。无一念变异心。
无一念退隋心。无一念杂想心。直至尽生永
无别念。决定要生西方极乐世界。果能如是
用功则历劫无明。生死业障自然消殒。尘劳
习漏自然净尽无馀。亲见弥陀不离本念。功
成行满愿力相资。临命终时定生上品。其或
力量未充应须。随力修习未能专一。办功亦
要朝昏礼念。纵使家缘繁冗无忘十念称名。
日日用心猛著精彩。积功积行发愿发心。誓
毕此生同登净域。可谓水须朝海去。云定入
山归。

* 资生助道

在家菩萨。念佛高流日赴檀信之斋。坐享人
天之供皆非常道。不若治生有意修行岂妨
念佛正行说¶ 第 332a 页 T47-0332.png
作务。或田畴播种。或市井经营。或富有家
资。或日求升合应思勤则不惰俭。则有馀以
此修身方为佛子。若也奢华懒隋生事。萧条
虽欲修行不可得也。信知治世资生皆顺正
法工巧伎艺饶益群生。欲修净业正因。当以
资生助道。所以潭州黄老常打铁以修行。居
土庞公卖箍篱而养道。喻弥陀画像为业。戴
佛庵发烛资身。可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矣。

* 作福助缘

有净业弟子。问莲宗慈照导师云。弟子专修
念佛三昧。可得用布施持戒供养作福不。师
答曰。汝能专念弥陀。若不持戒则有毁犯罪。
若不布施则长悭贪业。若不供养三宝则有
慢业。若不恭敬一切则有轻人罪。是故毁
犯即堕地狱。悭贪即堕饿鬼。我慢则常在恶
道。轻人则世世贫贱。似此恶业障蔽。欲生净
土其可得乎。如此念佛之人。譬如旱田栽谷。
欲望收成不可得也。故肇法师云。有为虽伪
弃之则佛道难成。无为虽真执之则慧性不
朗。汝今欲修念佛三昧。得生净土速成佛果
菩提者。须是专以念佛为正行。更以福德为
兼修。晨夕常勤供养三宝。礼拜忏悔布施持
戒。洁白三业增助净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所修一切善根悉皆回向净土。成就念佛功
德速證菩提。可谓顺水行船。更如橹棹矣。

* 去恶取善

净土十门教诫云。修净土人须是去恶取善。
方得成就功德。若人虽念弥陀。嫉妒心盛名
闇。尖刀临终风力解身百骸疼痛。或言我能
念佛正行说¶ 第 332b 页 T47-0332.png
持戒他不能行。傲慢师僧轻毁一切。现生折
福短寿劳病吐血而亡也。若念佛之人尘垢
未净。恶念起时须自检点。或有悭贪心。嗔
恨心痴爱心。蛆妒心欺诳心。吾我心贡高心。
谄曲心邪见心。轻慢心能所心。及诸逆顺境
界随染所生。一切不善之心。设或起时急须
高声念佛。敛念归正勿令恶心相续。直下打
并净尽永不复生。所有深信心志诚心。发愿
回向心慈悲心。谦下心平等心。方便心忍辱
心。持戒心喜舍心。禅定心精进心。菩提心及
一切善心。常当守护更要离非梵行。断恶律
仪。鸡狗猪羊慎毋畜养。畋猎渔捕皆不应为。
当知极乐国内诸上善人。良由舍弃恶缘循
行善业。获生净土不退菩提。念佛之人当随
佛学。应以去恶取善为鉴诫焉。但能依此修
持是为净土正行。可谓无限野云风扫尽。一
轮明月照天心。

* 拔济幽趣

释子沙门在家菩萨。既修西方净业。当运广
大慈悲。如法进修善随佛教。明因识果鉴是
别非。集出世间福智资粮。圆大丈夫等妙功
德。是故释尊再四教诫。我诸弟子随所住处。
当施法食济诸法界。一切有情除彼饥渴。极
苦化令同趣菩提。若不施食无慈悲心。非吾
弟子是恶徒众。经有明文。详观一切众生不
了自性。悭贪嫉妒瞋恨愚痴。于人天鬼畜之
中地狱脩罗之内。饥渴焦熬愁忧苦恼。冥冥
长夜求出无期。以理推之无非宿生父母。如
佛所说皆是累劫怨亲。是以运观音之慈悲。
念佛正行说¶ 第 332c 页 T47-0332.png
修普贤之行愿。誓同拔济悉脱沈沦。有力者
修斋设供。无力者咒食施生施食殊功广大
无量具足妙利。言莫能穷略举数端。普告贤
者。施心一发妙行全彰。具足三檀圆修六度
利他自利自觉觉他善。集出世福智永作净
土资粮。广植镃基圆成体用。乃至埋藏枯骨
掩瘗暴尸。普为幽魂代伸忏悔。桥梁义井通
济往来。饮食钱财随力惠施。每见贫穷冻馁
痛切。悲怜至于孤老癃残倍加慈念。常存利
济曲尽真慈。凡修一切善根尽愿众生成佛
以兹胜利回向西方。普冀有情同登觉岸。是
以萧梁武帝修水陆之仪。三藏不空有济孤
之法。可谓一雨周沙界群心永夜苏。

* 放诸生命

欲趣菩提慈心为本。凡修净业济物为先。观
夫飞禽走兽水族游鳞。或挂网罗或拘笼槛。
穿腮反翼系足倒悬。将临汤火之间。欲赴刀
砧之上。忧悲恐惧变慑慞惶。望云汉以魂消。
忆林泉而胆碎。虽知万死犹冀一生。顾盻哀
鸣以求救拔。所以弟子悲怜抽财赎命。开笼
释槛断缚解悬。施水焚香合掌咒愿。法施事
毕安详放之。或纵陂池或赍林野。皆由佛道
展演悲心。乃至上及人伦下沾蝼蚁。但能救
死无不放生。既乃放生自然长命。因兹胜利
回向西方。普愿众生同成佛道。所以长者活
鱼沙弥救蚁。郑昌图焚烧罟网。顗禅师建立
生池。杨宝之疗病雀。敏仲之投虾蚬。元祖师
有颂戒杀。满禅师说戒放生。可谓慇勤为解
丁香结。放出枝头自在春。
念佛正行说¶ 第 333a 页 T47-0333.png

* 六度万行齐修

六度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
罗蜜也。若念佛人专修三昧。学出世间须达
乎至善。要知六度万行不出一心。于一心中
一切法俱备。如浴大海已用诸河水也。如万
种香为丸。若烧一丸具足众味。如人取宝获
如意珠王。一切众宝出生无尽也。何以知其
然。执持一句阿弥陀佛故得三昧。一念之中
与理相应诸法现前。六度万行皆悉具足。布
施则心无染著。持戒则不起妄缘。忍辱则能
所俱忘。精进则心无间断。禅定则动静俱寂。
智慧则不立丝毫。乃一度之中出无量度。度
度之内如帝网罗。但知一心本空自然万行
具足。是故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智慧。八
万四千功德。皆从一念念佛心中出生也。华
严经贤首菩萨言。佛子于一切时中。善用其
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可谓一性圆通一切
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 维摩大士示净土八法

维摩诘经云。众香世界菩萨问曰。菩萨成就
几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维摩诘
言。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
净土。何等为八。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代一切
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等心众
生谦下无阂。于诸菩萨视之如佛。所未闻经
闻之不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不嫉彼供不
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常省己过不讼
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是为八法行无疮
疣生于净土。
念佛正行说¶ 第 333b 页 T47-0333.png

* 较明修行难易

娑婆浊境众苦集而求道难成。净土乐邦诸
善聚而位登不退。称名号者诸佛护念而往
生。发菩提者弥陀光照而增进。菩萨罗汉与
其同俦。水鸟树林悉皆念佛。耳畔常闻妙法。
心中顿绝贪嗔。快乐无穷寿量何极。一生彼
土便获阿惟。岂比人天道中。触目多诸违顺。
权乘路上善根希有周圆。地前三贤尚未见
道而失念。舍利六住犹遇恶缘而退心。所以
法华会上退席者五千。宝积经中失道者犹
众。观佛世尚尔。何今时不然。华严合论。问
曰。如涅槃经云。闻常住二字尚七劫不堕地
狱。华严经云。设闻如来名及与所说法。不生
信解亦能成种。何故第六住心。及地前菩萨
犹言有退。答曰。从凡入道胜解未成。未得
谓得便生憍慢。不近胜友不敬贤良为怠慢
故久处人天随违顺缘。恶念一起即成地狱。
若一信不慢常求胜友。即无此失。何以故。权
教中。第六住心地前三贤。总未见道所修行
业皆是有为。凡有无明皆是折伏。有力即不
退失。至八地中始入无功用行。是知三乘之
士历僧祇劫而功行无成。念佛之门于弹指
顷而位阶不退。是以生净土者唯善无恶故。
位无有退者决定成佛。故弥陀经云。极乐国
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是也。嗟乎初心
信浅。非他力难以进修。我佛愿深但有缘悉
皆摄受须信。馀门学道如蚁子上于高山。净
土往生似风帆行于顺水。弥陀接引直趣菩
提。众圣提携高超三界。上品即登佛果。下生
念佛正行说¶ 第 333c 页 T47-0333.png
犹胜天宫。普信勿疑同修不退。

* 天台示净土忻厌二行门

十疑论云。欲生净土须具厌忻二行。一者厌
离行。常观此身脓血屎尿。恶露臭秽不净。初
观世人。从情欲贪爱生。是种子不净。二观父
母赤白和合。是受生不净。三住母胎藏即是
住处不净。四在母胎时唯食母血。即是食啖
不净。五十月满足从产门出。即是初生不净。
六内身脓血即是举体不净。七死后膀胀烂
坏。即是究竟不净。观身既尔。观人亦然。次
观娑婆秽境。众苦共集生老病死。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忧悲烦恼三涂八难。六趣轮回地
水火风。无常败坏贪瞋痴慢。遇境生心应当
厌离。才生厌离净土必成。二者忻乐行求生
净土。为欲救拔一切众生苦故。是故希心起
想乐缘西方净国。百宝庄严金地琼林。花池
光彩神通自在。任意他方永绝死生更无烦
恼。阿弥陀佛相好光明法门自悟。衣食自然
诸快乐门故须忻乐。

* 净业道场

夫净业者。无相无为之妙行。不染不滞之玄
宗。道场者三世诸佛之住持。菩提正觉之阃
域。岂名相数量之可测。非智识能所之述乎。
得其旨也以诚敬为庄严。以行愿为轨则。所
以维摩诘经中示道场之众相。远祖师法社
有节度之叙文。是以解斯义者。入于实相境
与智合。事与理并然。五分之法身。香炳千
光之智慧烛。绝思绝虑谓之清净斋修。曰
敬曰严。谓之平等供养。行住坐卧不离道场举
念佛正行说¶ 第 334a 页 T47-0334.png
心菩萨放光。行行尽是西方。步步皆登宝所。
无一法而非正法。举一音而皆圆音。发一念
则天龙护持。行一令则魔王丧胆。此则灵山
一会俨然未散。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论功德
则无量无边。论果报则难思难议。以此祈福
则何福不臻。以此度生则有生皆度。是名真
实功德。是名净业道场。今嗟末代有等痴人。
不究自心不知佛理。执著外境为实。一向著
相修行。这边做几会道场。那里点几斤香烛。
某处化多少人。忏戒几时点若干个化缘。我
是张导师传宗。他是李师长徒弟。彼是普字
号。伊是觉字宗。不思根本自何来。名竞枝
条无是处。更又胡言汉语动辄是此非他。妄
解佛经密传伪教。打口鼓子弄葛藤头。争我
争人论高论下。漏逗不少出丑甚多。不知羞
耻故如斯。岂识惭惶胡恁么。将净土一实之
道。变杂剧场把。弥陀万德之名。做山歌唱
失却祖师正眼钝置莲宗教门。达人暗地悲
伤。识者观时惊愕。更有敲铙打钹念真言。搀
僧门之应副。咒水书符谈祸福。状师巫之所
为。差遣诸天。追亡摄崇喝骂三宝。救病驱
邪。百样蹊跷。万般姹异。脚波波与他人作奴
仆。忙急急不顾命趁门徒。读诵时十错九讹。
礼念时七啰八唣。展开经打瞌睡收起经说
家私聚头磕脑弄精魂。作队成群乾打鬨。不
思因果不顾罪愆。借佛祖广大法门。受人天
礼拜供养。美则固美。善则未善。若是持佛戒
在佛门。当学如来之道。诵佛经行佛行。方
念佛正行说¶ 第 334b 页 T47-0334.png
尽祖师之心未能入圣超凡。惟恐无德应供。
如抹卓布不无秽污。于自身似磨刀石。未免
消磨于本体。若能觉悟只好回头。当初投佛
持斋毕竟为甚么。事既不能救于生死。争如
自退省修持。专念弥陀勤求忏悔。近智人参
寻佛理。向静处体究心王顿令业海息波涛。
显出骊珠照天地。圆成自己利益他人。若遇
应供道场慎勿放逸轻慢。依节度以无违。遵
斋经而奉法。现前即得念佛三昧。秪此是个
安乐法门。上可以报答四恩。下可以拔济三
有。实不枉为佛子。亦免辜负己灵信。愿相
资行解均备。如斯行履。即现在之弥陀。自
此修持真人天之眼目。是大缘也。岂小补哉。
会么青山高处见天阔。白藕开时闻水香。

* 自行化他

佛言。自未得度先欲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
已圆复觉他者。如来应世故。我莲宗祖师。创
立念佛一门。行解相应自利利人。化物有方
诲人存理。称曰导师。专以念佛三昧示导于
人。普令超出世间也。是故教传天下人皆仰
焉。今之为师者不达其道局于名相。多集
徒众不修实行。空有人师之名。无法可师于
人。欲人恭敬尊重。无德受人恭敬。诚可耻
也。经云。凡欲度人者。先须求自度。维摩云。
自疾不能救云何救他疾。又地狱报应经云。
自不清净教人清净无有是处。智度论云。譬
如二人各有亲属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
水。救为无方便彼此俱没。一人有其方便。往
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度脱水溺之难。是故
念佛正行说¶ 第 334c 页 T47-0334.png
为人师者。有度人之心。无度人之智。何得
端然拱手。空腹高心不肯亲近明师。惟知倨
傲受人礼拜恭敬供养。因贪虚誉实种祸基。
譬如凡夫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即前之所谓
无方便而救人也。岂何妄为哉。大凡为人之
师欲度弟子。要当观照从上佛祖修行之因
地。得道之源流。传宗之正印。念佛之法门一
一考究。明白自信自行。一一修持一一成就。
既自利己然后利人。是乘弥陀之大愿力船。
救接苦海中之沈溺也。彼此利济不亦宜乎。
是谓以先觉觉后觉也。自信此法门。亦教人
信此法门。自行此道。亦教人行此道。自愿
往生净土。亦教人发愿往生净土。自见本性
弥陀。亦教人见本性弥陀。如此用心。岂不是
行菩萨之行也。师徒弟子各禀正因同行正
道。展转化度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俱悟佛乘
同出生死。其功德力。岂易量哉。以此为人之
师。亦何慊焉。其或不然。迷悟两途正邪异报。
可谓金毛窟里生狮子。野狐岩下出狐狸。

* 以事检心

永明寿禅师自行录云。钦惟古圣罔伐己能
缅想。前贤靡彰自德。然释典有先自行化他
之教。儒宗标内举不避亲之。文师常示徒云。
因观弘明集中。先德有检覆三业门云。夫剋
责之情犹昧。审的之旨未彰。故以事检校心。
凡所修习既知不及弥增悚恧。何谓检校。检
我此身。从旦至中。从中至暮。从暮至夜。从
夜至晓。乃至一时一刻一念一顷。有几心几
行几善几恶。几心欲摧伏烦恼。几心欲降伏
念佛正行说¶ 第 335a 页 T47-0335.png
魔怨。几心念三宝四谛。几心悟苦空无常。几
心念报父母恩慈。几心愿代众生受苦。几心
发念菩萨道业。几心欲布施持戒。几心欲忍
辱精进。几心欲禅定显慧。几心欲慈济五道。
几心欲劝励行所难行。几心欲超求办所难
办。几心欲忍苦建立佛法。几心欲作佛化度
群生。上已检心。次复检口。如上时刻。从旦已
来已得演说。几句深义已得批读。几许经典
已得理诵。几许文字已得。几回叹佛功德已
得。几回回向发愿。次复检身。如上时刻已得。
几回屈身礼佛。几拜已得。几回屈身礼法礼
僧已得。几回执劳扫塔涂地已得。几回烧香
散花然灯已得。几回扫除尘垢正列供具已
得。几回悬幡表刹合掌供养已得。几回绕佛
恭敬十百千匝。如是检察会理甚少违道。极
多白净之业。才不足言烦恼重障。森然满目
闇碍转积。解脱何由。如上检察自救无功。何
有时闲议人善恶。故须三业自相训责。知我
所作几善几恶。是以若不自先检责。何以化
导群机。故菩萨为度众生。故先自修行。所以
净名经云。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
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
懈怠。一心禅定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
智。又经云。自持戒劝他持戒。自坐禅劝他坐
禅。大智度论云。本师释迦牟尼佛。不舍穿针
之福。祖师龙树菩萨释云。如百岁翁作舞。何
以故。为教儿孙故。况未居究竟位全是自利
门。从十信初心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直
至等觉佛前普贤。位犹是自利。利他门者登
念佛正行说¶ 第 335b 页 T47-0335.png
妙觉位。至佛后普贤方是利他之行因。师自
说编纪二三。既对治之行可观。则摄化之门
弗坠。乘戒兼急权实双行。体用相收理事无
碍。今引万善同归集后偈。以显圆修。颂曰。

「 菩提无发而发
 佛道无求故求
 妙用无行而行
 真智无作而作
 兴悲悟其同体
 行慈深入无缘
 无所舍而行檀
 无所持而具戒
 修进了无所起
 习忍达无所伤
 般若悟境无生
 禅定知心无住
 鉴无身而具相
 證无说而谈诠
 建立水月道场
 庄严性空世界
 罗列幻化供具
 供养心王如来
 忏悔罪性本空
 劝请法身常住
 回向了无所得
 随喜福等真如
 赞叹彼我虚玄
 发愿能行平等
 礼拜影现法会
 行道步蹑真空
 焚香妙达无为
 诵念深通实相
 散花显诸无著
 弹指以表去尘
 施为谷响度门
 修习空花万行
 深入缘生法性
 常游如幻法门
 誓断无染尘劳
 愿生唯心净土
 履践实际理地
 出入无碍观门
 降伏镜像魔军
 大作梦中佛事
 广度如化含识
 同證寂灭菩提」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行卷第六(终)
念佛正行说¶ 第 335c 页 T47-033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