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755c 页

弥陀经疏钞演义定本卷三


疏。
华乐交辉。华。有天华树华。乐。有天作自作。

钞。
初引大本。是诸天所作。次引。是虚空自作。三引
观经。双具天作自作。以是下。结归异世乐也。清畅。是
不涩。嘹喨。是不滞。微妙。是不粗。和雅。是不俗。

疏。
乐可以养人之性情。而荡涤其邪秽。消融其渣
滓。是有和融之义。

钞。
如实空。如实不空。即起信心真如门。空如来藏。
不空如来藏。如。谓真如。实。谓实相。如实空者。谓此真
如实相之中。空无妄染。非谓如实自空。此则如实之
空也。不空有二义。一异妄无体故。二具足无漏性功
德故。

调和而克谐不悖者。舜典云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今
兹万德亦然。常乐我净。不悖真实识知。遍照法界。不
卷三 第 756a 页 X22-0756.png
悖清凉不变。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即克谐不悖也
融液而一味无乖者。清浊高下。如五味之相济而后
和。今兹万德亦然。虽实有此诸功德义。而无差别之
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也。

忍进相与低昂者。忍进。六度之二也。忍者。恶骂捶打。
皆悉能忍。犹如大地。犹如桥梁。任一切践踏。而不起
一念。故曰低。进者。晓夜忘疲。精进不懈。犹如一人与
万人敌。勇猛直前。故曰昂。言相与者。正忍辱时。正精
进。愈精进时。愈忍辱也。
埙鸣篪奏者。埙。土为之。篪。
竹为之。二器互相唱和。诗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篪。今
此忍进。低昂互造。如埙篪之互为高下也。

止观双成定慧者。止观是因。定慧是果。止者。止其散。
止之既久。则成定。观者。观其昏。观之既久。则成慧。曰
双成者。因中止观双修。果上定慧不二。
玉振金声
者。金。钟也。声。宣也。八音未作。则先击镈钟。以宣其声。
玉。磬也。振。收也。俟其既阕。后击特磬。以收其韵。今兹
禅定。如彼玉振。今兹观慧。如彼金声。迭相始终也。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也。慈者。与众生乐。悲者。拔众生
苦。喜者。喜众生离苦得乐也。舍者。一法不著。万缘皆
舍也。哀而不伤乐而不泆者。诗人言文王未得后妃。
则寤寐反侧以求之。是哀其所当哀。不害于和也。既
得后妃。则琴瑟钟鼓以乐之。是乐其所当乐。不失其
正也。今兹慈悲。乃无缘之慈悲。非爱见之慈悲。喜舍。
乃性德之喜舍。非情识之喜舍。何伤何泆。
卷三 第 756b 页 X22-0756.png

非唯不鼓兼复无声者。观经云。如天宝幢。不鼓自鸣。
今乃非唯不鼓自鸣。兼复无声可听。自性之乐。非五
眼能窥。二听所闻故。
羽寂宫沈响天震地者。宫羽。
五音之二。虽五音沈寂。吼动乾坤。古云。沈沈寂寂绝
施为。触著无端吼似雷。是也。

钞。
下有金刚等。是明地下庄严。琉璃地上等。是明
地上庄严。

钞。
无杂无秽。是真义。无变无迁。是如义。万劫常新。
是金义。
不增不减。是平义。不高不下。是等义。千圣
共履。是地义。

毗舍下。是引證。楞严云。持地菩萨。于普光佛时。为比
丘。平填道路。至毗舍如来时。因国大王。设斋延佛。尔
时菩萨。平地待佛。佛摩顶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
切皆平。

维摩云。舍利弗言。我见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
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大千世界珍宝严饰。

钞。
昼则始东洲半六句。言日之旋环也。古云。南赡
部洲日当午。北俱卢洲打三鼓。东胜神洲日将晡。西
牛货洲开门户。是也。

钞。
世人行善诸天欢喜者。以人修戒善。则天多眷
属。天喜眷属。故生喜也。又诸天皆好善。人修善。则上
合天心。故喜也。

钞。
及至小萎乱风吹去者。法华云。香风吹萎华。更
卷三 第 756c 页 X22-0756.png
雨新好者。是也。或难曰。极乐所有华木。皆七宝成。不
以春生。不以秋瘁。今乃萎者。何也。答。此有二义。一者
随顺此方故。二者是表法故。以华表菩萨之因行。稍
有懈怠。如华之小萎。则鼓以般若之风。去其懈怠。重
加精进。如吹去萎华更雨新好也。

疏。
自性开觉是华义者。以圆觉之心。如华开。明照
十方刹故。佛地论云。如大梦觉。如莲华开。是也。

钞。
如华尚蕊者。迷则一无所觉故。如华正开者。悟
则万法朗然故。

神灵通达。亦复如是者。以十法界依正色心。循业发
现。无主持者。无造作者。无分析者。皆自性任运。不思
议之无作妙用如是也。

经。
前经文云。过十万亿佛土。今经文亦云。供养他
方十万亿佛。则知十万亿者。是表数之极多。犹华严
之以十表无尽也。

疏。
众生持取供佛。亦可约理。如华严。以万行因华
庄严一乘妙果。以众生属因。佛属果故。

钞。
三种意生身者。一入三昧乐意生身。属声闻。二
觉法自性性意生身。属菩萨。三种类俱生无行作意
生身。属佛。谓之意生者。喻如意去。速疾无碍也。

三昧乐者。谓从三三昧中。发起神通之用。觉法自性
者。觉诸法自性。从此自性发起妙用。即名意生身。种
类者。十法界依正色心。俱在我一念心中显现。本无
迁流之行。亦无有为之作。
卷三 第 757a 页 X22-0757.png

疏。
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孰受供养。故自性自严。是
盛华供养义。
法身无为。不堕诸数。何云十万亿。故
自性自遍。是十万亿义。
心体不动。本绝去来。何云
时还。故自性自空。是食时还义。
心体遍周。本无对
待。何云本国。故自性自住。是本国义。

钞。
心本具含万德还以万德严心者。所谓自体有
大智慧光明义。遍照法界义。真实识知义。常乐我净
义等。即以所含之万德。严我能含之一心。
德无所
德严无所严者。以对恒沙烦恼。显恒沙性德。自性之
烦恼本空。德从何立。则德无所德。既以即心之德。严
此即德之心。全心即德。则严无所严。心德两忘。能所
不立。一念不生。是真供养也。
谁能供养佛通达无
生者。佛者。觉也。觉体无生。不达无生。何处觅佛。故唯
寂灭现前。乃能同佛慈力。不然。以生灭心。著相觅佛。
随逐妄缘。非真供养故。

如理思惟即是供养如来者。金刚经云。如来者。即诸
法如义。不思真如之义。不能供养如来故。真如非有。
不以有思。真如非无。不以无思。真如非亦有亦无。不
以双亦思。真如非非有非无。不以双非思。离四句。绝
百非思。思至无思。思尽还源。方名亲供养如来也。

无前无后一时供养者。维摩经善德长者言。忆念我
昔。自于父舍。设大施会。供养一切。期满七日。维摩诘
来入会中。谓我言。长者子。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
当为法施之会。何用财施会为。我言居士。何为法施
卷三 第 757b 页 X22-0757.png
之会。诘言。法施会者。无前无后。一时供养。释曰。夫以
方会人。不可以一息期。以财济物。不可以一时周。是
以会通无隅者。弥纶而不漏。法泽冥被者。不易时而
同覆。故能即无疆为一会。而道无不润也。

心体本空者。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故。

空无来往者。毕竟空中。无形无住。无处无著。不动不
起故。

心源湛寂常住不迁者。心源。谓染心之源。即性净也。
又粗相之源。即生相也。此在佛地。方了其源。若法身
大士。觉未至源。犹有生相。动彼静心。业识起灭。故不
云常住。至生相都尽。无明风止。性海浪歇。湛然常住
也。然此是约生灭门说。若约真如门。则从本以来。离
诸名相。无有变异。不可破坏。湛然常住也。

金刚本处。即此经本国者。如起信言本觉。楞严言本
心。梵网言本源。圆觉言本际。皆指自性而言也。本处
本国。何独不然。
此之谓务本者。论语谓。君子务本。
然彼以孝悌为本。未真务本也。必也了万法之非真。
达本源之一致。荡生灭之妄计。会常住之真。心返本
还源。为真务本也。

钞。
教开四种三昧。
一曰常行者。出般舟三昧经
亦名佛立三昧。成时。见十方佛在空中立。以九十日
为一期。
二曰常坐者。出文殊□□□说□般若经。
亦名一行三昧。唯专念法界故也。亦以九十日为一
期。
三曰半行半坐者。出法华方等二经。法华三七
卷三 第 757c 页 X22-0757.png
日为一期。方等不限时节。
四非行非坐者。亦名随
自意。意起即观故也。方法出请观音等诸大乘经。通
于四仪及诸作务。公私匆遽。亦不碍修也。

疏。
自性常定者。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又云。心
地无散自性定。自性常慧者。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
慧德相。又云。心地无痴自性慧。

钞。
禅悦为食定有食义者。禅定资神。轻安适悦故。

智能运转慧有行义者。智体无住。运用活泼故。

如论之论。是往生论。如论颂云下。是引證。食有六段
行有一段。
诸佛菩萨能说能受者。非诸佛不能说。
以具四无碍辩。得大无畏故。非菩萨不能受。以最极
利根。堪能担荷故。

又正体智受真如味者。正体智。即根本智。亦名如理
智。此智能證真如。如空合空。似水投水。理智一如。长
无断绝。从体起用。长养万法。如食之能持色身长养
万事也。

禅定资神下。次第释前五食。
食有资悦义。今禅定
持心。远离粗重。悦体舒神。即为食义。
食有增长义。
今愿力坚强。执持正法。法身增长。即为食义。
食能
成办诸事。今念力能明记不忘。成办圣道。即为食义。

食能解除饥渴。今解脱能断除三障。资益法身。即
为食义。
食能畅悦身心。今法喜能得大欢喜。饱满
充足。即为食义。

未发大乘意。是未入正定聚众生。修行信心者。巳发
卷三 第 758a 页 X22-0758.png
意。是信成就发心以后三贤菩萨。得忍者。是證发心
十地菩萨。一生补处。即等觉是。食此食者。皆抟真如
之理以为食也。问。既曰真如之理为食。而真如一味
平等。无增无减。万古不磨。而文中深浅阶位。屡食屡
消者。何也。答。真如虽曰一味万古不磨。而乃随智浅
深。以下位未證上位理时。则一心缘此理境。名食此
食。巳證此理时。则此理化为乌有。名曰乃消。如人未
至庐山。则有庐山可缘。巳至卢山。则庐山化为乌有。
故曰不见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也。

如来行处是无行处者。行者。心行乎境也。凡夫行有。
二乘行空。大乘菩萨行中道。如来则有处全空。非行
有也。空处全有。不行空也。中道即二边。不行中也。离
四句行。绝百非行。威音那畔行。法身向上行。不可行
处行也。故知下。结劝。

钞。
释迦调达宿因者。释迦佛与调达。往昔为共命
鸟。一为调达者睡。一为释迦者醒。醒者因取香果而
食。香气芬然。睡者觉而恶曰。何瞒我而食也。吾当以
毒果害之。遂食毒果。二命俱丧。
黄钟。是阳六律之
首。大吕。是阴六律之首。

钞。
大乘菩提分乃有多种者。涅槃云。三十七品。为
涅槃因。非大涅槃因。无量阿僧祇道品。为大涅槃因
故。

三十七品无所不摄者。以法虽同。由心成异故。如一
四谛。有无量相。而皆摄在四谛之中。道品亦然。但心
卷三 第 758b 页 X22-0758.png
行大小不同。而成异故。
道场者。得道之处。即是道
场。
道品是法身因者。净名云。佛身者。即法身也。从
无量功德生。乃至从三十七道品生等。
道品是宝
炬陀罗尼者。宝炬。谓德炬。能烁破一切无明黑暗。故
名宝炬。摄一切法。名陀罗尼。
若人能观八正道者。
涅槃云。善男子。众生佛性。不异诸佛。若有能修八圣
道者。当知是人则得明见。善男子。雪山有草。名曰忍
辱。牛若食者。即成醍醐。众生佛性。亦复如是。

智有二种。智字。是三十七品中之一分。
分别诸阴
有无量相者。有凡夫五阴。三乘五阴。诸佛五阴。凡夫
五阴。分段生死也。三乘五阴。变易生死也。诸佛五阴。
即真常之体。故曰因灭是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
复如是。
又复分别诸阴。有无量相。即是别教观无
量四谛。而亦可通圆人。如星罗十门。月满三观。得一
空三昧。即得无量空三昧等。

疏。
一信二进。是十一善心所摄。三念四定五慧。是
五别境心所所摄。

钞。
持其所巳得者。如草木有根。则巳得之枝叶华
果持而不失。行人具足五根。则巳得功德。亦持而不
失也。
生其所未得者。未生之枝叶华果。渐渐能生。
行人具足五根。则未生功德。亦渐渐能生也。然始入
佛法。即有信心。未有定慧。不得名根。今由前三科。则
信不可拔。故得成根。下四亦然。
谛理。即真俗中。以
通大小乘故。
卷三 第 758c 页 X22-0758.png

信等五法各有体用。信者。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
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进者。于善恶品修断事中
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念者。于曾习境令心
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定者。于所观境令心专注
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慧者。于所观境拣择为性。断疑
为业。

俱舍三义。即上文二义。最胜者。即上持其所巳得。而
自分不失也。自在者。即上生其所未得。而胜进上求
也。光显体用双彰者。即上即体起用。即用显体也。

二十二根者。信。进。念。定。慧。忧。喜。苦。乐。舍。眼。耳。鼻。舌。身。
意。共十六根。男根。女根。未知欲知根。巳知根。具知根。
命根。

钞。
如瑜伽下。引證力有二义。后之所證出世法者。
即觉支正道。住行向地等法。难制伏。是不为邪外所
伏。此是證不为他伏也。下二句。是證又能伏他。一切
诸魔。即四魔八魔等。

深信谛理转更增长者。前虽具信根。若未有力。则疑
惑能摇。邪外能乱。烦恼能侵。今既有力。则疑不能摇。
以有信狮子。能制疑兕故。邪外不能乱。以有信珠。能
清邪浊故。烦恼不能侵。以有信日。能破烦恼霜故。

进根增长者。前虽有进根。若未有力。则无始来不修
三学六度。种种懈怠种子。犹能发生。堕出世种种事
业。今得进力。则精进猛将。能伏懈怠魔军。成办三学
六度诸事业故。
卷三 第 759a 页 X22-0759.png

念根增长者。前虽有念根。若未有力。则世间五欲六
尘邪念犹未尽除。出世之三宝施戒等正念。犹未成
就。今得念力之铠。虽入五欲阵中。不为所损。能破种
种邪念魔军故。

定根增长者。前虽有定根。系缘一境。若未有力。则微
细杂念。犹未得除。四禅八定。九次第定。十六特胜等。
事理诸禅。犹未发起。今既得力。则定能澄清乱想之
垢。能现诸禅之珠故。
又不明谛理。但得世间禅。名
曰事禅。深明谛理。得出世间禅。及出世上上禅。名曰
理禅。又小乘缘空直入。乃至圆人直心正念真如名
曰理禅。小乘带事兼修。乃至圆人从行托事附法。三
种观法。皆事理兼修。名事理禅。种种不一。故云诸也。
慧根增长者。前虽具慧根。止观分明。决择是非。若未
有力。则九十五种邪外之见。偏乘小教权理之执。犹
或现前。今既有力。则慧剑当空。一切邪外偏小之丝。
无不尽断故。

疏。
七觉自体。即择法等。此之为用。为断见道诸邪
见故。

钞。
分分随宜而用者。谓应用择法。则用择法。应用
精进。则用精进。随其所宜。无差谬也。

诸巳證入正位者。正位。即正性。以由前根力。能破一
切见执。不堕断常。觉法正性。正性者。即四谛如实性。
即用此如实觉慧。以为支分。合宜则用也。
即四谛
如实性者。性即苦为逼迫性。集为招感性等。如实。即
卷三 第 759b 页 X22-0759.png
是生灭。无生。无量。无作。此四各称当教之理。名曰如
实。

观诸法时善能觉了拣别真伪者。四圣谛理为真。外
道邪谛为伪。此二差别。在毫釐间。今观法时。善能觉
了。不以伪为真。以真为伪故。

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苦行者。以择法后。次即修
道。故云修道法时。然外道久受勤苦。精进修行。不成
圣果者。以不达真性。惟用妄识修行。名曰精进。实同
懈怠。今须觉了是正是邪。勿行外道之谬行故。

得法喜时善能觉了等者。以既修道法。必得法喜。然
果见真性。乃称法喜。若乃认奴作郎。将彼鱼目。当我
明珠。则为大错。故得法喜时。善须觉了。勿堕颠倒之
法生喜故。

除诸见烦恼时善须觉了等者。既得法喜。即断诸见
烦恼。然贪等昏烦之法。体是虚伪。故须断除。若信等
五根。及发宿世善根。乃出世真正善根。若亦断除。错
谬非小。故须觉了真伪。勿错谬故。

舍所见念著等者。既以除诸见烦恼。则名舍所见境
舍所念著境时。然舍。乃对取而言。取既虚伪。舍岂得
真。并舍亦舍。弗令追忆故。

发诸禅定等者。既舍所见之境。则能发诸禅定。然禅
悦资神。能生爱著。故须觉了禅定虚伪。以定。对动而
有。动既是妄。定岂是真。勿生耽乐故。

修出世道时等者。既得禅定。乃修出世之道。则有二
卷三 第 759c 页 X22-0759.png
病。定胜慧。则沈。慧胜定。则浮。必须定慧均平。乃證寂
照不二。故用前六支。或起或伏。俱调和中适。勿堕二
病。故此觉支之用。能断三界见惑。以为其果也。

疏。
八正道者。由前七支择法。乃断见惑。即入圣道。
圣者。證也。故亦名正。八圣自体。即正见等。此之为用。
为断修道诸烦恼故。

钞。
一正见者。若修觉支。所得真觉。以智安立。我所
得者。与修多罗合耶。不与修多罗合耶。必令谛理分
明。无有错谬故。

二正思惟者。虽见此理。与无漏智相应。然理性虽明。
未能究竟。今则从根本智。起后得智。重虑缘真。扩充
增长。入涅槃故。

三正语者。初见道人。尚多习气。身三口四。未免现起。
故以无漏智。摄口四业。不起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之
业。令住真实。正直。柔软。和合之四善语故。

四正业者。不惟口无妄言。以无漏智。除身杀盗淫等
三种身业。所谓非惟不杀不盗不淫。并杀盗淫机。亦
复断尽。身业清净故。

五正命者。不惟身业清净。以无漏智。通除三业中五
种邪命食。令住正命故。
五种邪者。一为利养诈现
奇特相。属身业。二为利养自说功德。三占相吉凶。四
高声现威。令人畏敬。此三属口业。五说得供养。以动
人心。此属意业。

六正精进者。前既三业清净。又除三业中种种邪命。
卷三 第 760a 页 X22-0760.png
则三业精纯。乃堪进道。故念念精勤。趣涅槃道故。

七正念者。前既三业精勤。一心进道。故恐于正止正
观之正道。根力觉支之助道。心有动失则忘失正念。
今则以无漏智。于正于助。明记不忘。不令动失故。

八正定者。既正念不失。复以无住之真智。住于无相
之真理。决定不移故。
以上约权乘释。华严下。约大
乘也。

远离一切诸邪见者。不唯外道之见。乃至偏乘小教
一切见病。悉皆远离故。
舍妄分别心。随顺一切智
者。不唯分别六尘为妄。乃至分别真俗。及与离二边
之中。皆妄分别。舍此分别。随顺一切种智故。

乃至者。超略之词。若具引者。正语。则常行正语。离语
四过顺圣言故。正业。则恒修正业。教化众生。令调伏
故。正命。则安住正命。头陀知足。威仪审正。随顺菩提。
行四圣种。一切过失。皆远离故。正精进。则勤修一切
菩萨苦行。入佛十力无挂碍故。正念。则心常正念。悉
能忆持一切言音。除灭世间散动心故。
于一三昧
入诸三昧者。如二十五王三昧。首楞严百八三昧等。
互为出入。无定法故。

钞。
观身不净有五。一种子不净。谓由父母赤白二
滴所合成故。二住处不净。谓在母胎中生藏之下。熟
藏之上故。三自体不净。谓四大所成。设以海水倾洗
此身。终无香洁故。四外相不净。九孔常流。种种秽恶
故。五究竟不净。一息不来。弃捐冢间。如朽败木故。
卷三 第 760b 页 X22-0760.png

观受是苦者。受者。领纳也。又领纳有三。苦受。乐受。不
苦不乐受。观苦受。是苦苦。乐受。是坏苦。不苦不乐受。
是行苦。

观心无常者。观现在识心。念念迁流。心心不住。转变
不一故。

观法无我者。观行想二阴之法。空无主宰故。

身受心法。是所观境。不净苦无常无我。是能观之心。
能观之心。体实是慧。以慧观于境。由念得住。与念相
邻近。邻近。故名念。然必观四者。对治四倒故。谓观身
不净。治于净倒。观受是苦。治于乐倒。观心无常。治于
常倒。观法无我。治于我倒也。此次第者。从粗至细。以
对治故。智论云。此身既尔不净。众生贪著者。以其情
尘。生诸受故。计之为乐。谁受此乐。故次观心。念念生
灭。后观二阴。皆不自在。破此四倒。行四正行。开实相
门。四正勤者。四念智火。若得勤风。则无所不烧。故次
辩之。此四正勤。精进为体。拣非九十五种相违之勤。
故名为正。

四如意足者。欲勤心观也。自体即是三摩提。欲勤心
观。皆是助伴。欲谓猛利乐欲。勤。谓精进无间。心。即是
定。谓专心于境。观。即是慧。

亦名四神足者。神。即神通。足。即是定。瑜伽云。如有足
者。能往能还。以腾跃勇健。能得能證世间胜法。出世
间殊胜法。说名为神。彼能到此。故名为足。
婆沙智
论。谓婆沙论。与大智度论。
卷三 第 760c 页 X22-0760.png

疏。
又上三科至此始有根力者。念慧二根。即前四
念处所成。以四念处。念慧为体故。进根。即前四正勤
所成。以四正勤。精进为体故。定根。即前四如意所成。
如意。以三摩为自体故。若兼助体。即信进念定慧为
体。以四如意足。以欲勤心观。为助伴故。故五根五力。
非离前三科别有体也。

钞。
摄心调柔。即四如意足。
道之元德之母者。道
是佛道。佛道无上。而信为道之元。德。谓功德。佛德无
量。而信为德之母。
五位。谓信住行向地。
十信之
中信亦居初者。谓十信位。始自初信心。二念心。三精
进心。乃至十愿心也。
十一善法信亦居初者。信。惭。
愧。无贪。乃至第十一不害也。

前所得法。即前三科。此即前文持其所巳得。而自分
不失也。后当得法。即七觉支八正道。此即前文。生其
所未得。而胜进上求也。

钞。
妙色雅音全体是自心显现者。以自心即弥陀。
弥陀即自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变化。即心变化
也。又自心色心不二。极乐依正庄严。不离当人一念
故。

心地含诸种者。六祖传法偈也。偈云。心地含诸种。普
雨悉皆萌。顿悟华情巳。菩提果自成。
全体是自心
培植者。心地无疑。即是信。心地无懈。即是进。乃至心
地无痴。即是慧等。

先德下。引證。谓根者。非枝叶也。力者。有力用也。若离
卷三 第 761a 页 X22-0761.png
心别求。是摘叶寻枝。非根本也。是傍他门户。非巳力
也。故必消归自心。以心万古如如。澄湛广大。五根五
力。孰过于是。

觉心不起即七觉支者。谓觉者。觉了诸法也。若起心
觉境。是向外驰求。是迷昧。非觉了也。故必觉心不起。
一念不生。乃真觉支。

直了心性即八正道者。谓若正外有邪。正亦成邪。故
云。若法从待生。是法还成待。必须邪正双忘。方名正
道。

经。
皆悉念佛念法念僧。疏钞但发明佛法僧。不发
明如何念。今就钞中约五教说三宝。则今念法。亦当
有五教不同。如小教。即是有门。其念三宝。实有能念
所念也。始。即空门。能念所念。一切皆空也。终。即亦有
亦无门。念而不念。不念而念也。顿。即非空非有门。能
所双寂。无念不念。离念顿显也。圆。即圆融无碍门。一
念一切念。一切念一念。一时顿念非隐显。一切圆成
无胜劣也。则知念法。深浅不同。随机无定。然约而言
之。不出事理二种。事。即念别相三宝。念佛。则常念亲
近。求一切智。念法。则常念修行诸波罗蜜。念僧。则常
念亲近学如实行也。理。即念同相三宝。觉心不起。常
住第一义谛。不为二边所动。是为念佛念法念僧。即
天台大师所谓。安心不动。称之为念也。

钞。
比丘五众者。律中五人以上。同一羯磨。和合无
争。如水乳合。名和合众。
卷三 第 761b 页 X22-0761.png

三宝大小乘别者。小乘。则丈六应身。四阿含经。四果
四向。为三宝。大乘。则圆满报身。大乘方等。三贤十圣。
为三宝。

三宝名相各别者。佛有三身四教六即十义等。法有
教行理果等。僧有凡夫贤圣等。

一立事就义门者。三十二相。丈六金身。事相佛也。立
此事相。以就觉义。以释迦苦行成道。说法度人。自觉
觉他故名佛宝。四阿含等。不谈实相。唯说苦空。此事
相法也。立此事相。以就轨持义。以四谛之法。亦能轨
生物解。任持自性故名法宝。剃发染衣。六和无诤。此
事相僧也。立此事相。以就和合义。以虽不达实相。与
理和合。而在众无争。互相爱敬。六和为侣。如水乳合
故名僧宝。乃小教之三宝也。

二会事归理者。非三十二相之佛为佛。般若经云。若
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又
曰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曰如来者。即诸法如
义。故以如理为佛宝。法者。非以文字为法。经云。有法
可说。名为谤法。无法可说。是为说法。所谓无说无闻。
是名真说般若。此以如理名法宝。僧者。非以剃发为
僧。经云。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乃至阿罗汉实
无有法。名阿罗汉。亦以如理为僧宝。始教之三宝也
三理事融显门者。虽云色相不是佛。音声亦复然。又
云。亦不离色声。见佛神通力。所谓于法不说断灭相。
名曰佛宝。虽曰文字性空。名字亦离。又不离文字。说
卷三 第 761c 页 X22-0761.png
解脱相。以文字性空。即实相故。名为法宝。虽云预流
非预流。罗汉非罗汉。又不坏僧相。善来比丘。须发自
落。即成沙门。名为僧宝。事不碍理。理不碍事。事理无
碍。乃终教之三宝也。

四绝相理实门者。一念不生。即名佛宝。五法三自性
皆空。八识二无我俱遣。所谓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
槃。若有若无。二悉皆离。乃顿教之三宝也。

五融通不碍门者。以前四种。前浅后深。前不摄后。后
不摄前。今则举前兼后。举后兼前。拈一茎草即丈六
金身。剖一微尘出大千经卷。普贤身相若虚空。依真
而住非国土。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头头涉入。刹刹圆
通。乃圆教之三宝也。

性体灵觉。照了诸法者。佛者觉也。真性之体灵灵不
昧。了了常知。普照诸法。而无能所。自性佛也。
恒沙
性德。皆可轨持者。因翻彼恒沙烦恼。显此恒沙性德。
一一皆轨生物解。任持自性。自性法也。
性相不二。
冥合无违者。灵觉之体。即恒沙性德。恒沙性德。即灵
觉之体。二而不二。自性僧也。

法称离欲尊者。以一切法门。能令众生离诸惑染故。
又以从来不与染法相应。不与诸尘作对故。

钞。
约而言之。皆三宝摄者。此三十七助道品。通大
小乘。即是法宝。此助道法。以正观为体。正观分明。即
是佛宝。此助道品。以性相为用。性相不二。即是僧宝。
故云皆三宝摄。又鸟音之中。或明此三十七品。悉皆
卷三 第 762a 页 X22-0762.png
真故。悉同如故。是即佛摄。或明此道品。能离念故。能
随顺入真如故。即是法摄。或明此道品。事不碍理。理
不碍事。故即是僧摄。

或明含灵本具觉性者。世尊成道时。曰奇哉奇哉。一
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證
得也。

或明性具种种诸相者。台教性具法门。十法界依正
色心。性中本自具足。但循业发现。故一一诸相。皆天
真之故物。非缘起之新成也。

或明性相和合不二者。古云性起为相。一多缘起之
无边。相得性融。千差涉入而无碍。是也。

不善为辞者。或错杂不伦。或汗漫无饰。或不能反覆
抑扬。跌荡顿挫皆是。
捍格者。礼学记篇。捍格而不
胜。注。捍。拒捍也。格。读如冻𠗂之𠗂。谓如地之冻。坚强
而难入也。

钞。
心体本自性离者。自性本离言说相。离名字相。
离心缘相。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也。

钞。
自近及远。犹如逝水者。孟子云。源泉混混。不舍
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性具诸法五句。天台圆教义也。以别教所诠清净真
如。空无一法。十界色心。从染净之缘所变起。因中必
须荡尽诸相。乃归真性。果上何能即色即心。即依即
正。今圆教理具诸法。从理具中而有事造。虽云理具
事造。实无能具所具。能造所造。以即心即法。即法即
卷三 第 762b 页 X22-0762.png
心。能造因缘及所造法。皆悉当处唯是一心。皆悉当
处唯是一色。唯心唯色。对待斯忘。妙观观之。无非三
谛。故依性起修时。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故因穷
果證时。依正色心。法法相即。一说一切说也。

疏。
如幻法门者。佛说一切法。本为一切心。我无一
切心。焉用一切法。故一切法门皆悉如幻。
又愕严
云。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华严云。有无一切法。了
达悉如幻。入于如幻际。于彼无依著。是即如幻法门
也。

自性本具者。以一切法门皆悉如幻。而如幻之法。皆
根本于自性。自性之中无所不具。所以古人云。世间
种种法。无不从心生。一切法如幻。故说心如幻。譬如
工幻师。普现诸色像。园林华果等。幻师之所成。是也。

钞。
贪瞋痴即戒定慧者。以无始法性为无明。故今
无明即法性。法性为无明。故成贪瞋痴。无明即法性
故即戒定慧。如清水浊水湿性无殊。三学三毒体性
不二也。又古云。无明业性即法性。天台云。惑业苦三
道。当体即是三德秘藏。起信云。若离觉性。则无不觉。
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

善道恶道。悉皆如幻者。贪等乃恶道之本。戒等为善
道之因。贪瞋痴既即戒定慧。则恶道如幻。戒定慧不
离贪瞋痴。则善道亦如幻矣。
又贪瞋痴戒定慧因
也。善道恶道果也。因既全空。果复何有。故悉如幻。

疏。
以少况多者。少谓百千种乐。多谓微妙音。
卷三 第 762c 页 X22-0762.png

钞。
以前例后者。前谓化禽。后即风树。

灭尽定者。九次第定之最后定也。此定七识恒行心
心所。六识之不恒行心心所。悉皆灭尽。独有八识。故
曰灭尽。得此定者。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外湛明。入
无所入。真安和适悦之极。故以喻为风吹身。

钞。
三法忍者。一音响忍。因闻圣教得悟入故。二柔
顺忍。折伏烦恼全不起故。三无生法忍。无生之理忍
可于心故。
忉利天鼓者。华严云。忉利诸天著五欲
乐。行放逸时。天鼓之中。自然出音。而告之言。此乐无
常。莫行放逸等。
雷音是佛国。

钞。
不会父母未生前句者。香严在百丈会中。机锋
敏捷。后参沩山。山问曰。汝在百丈。能问一答十。问十
答百。是否。香严云是。山云。我不要汝答十答百。但将
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道一句来。严不能答。求沩山
为说。山云我若为汝说破。汝后来骂我。且去不为汝
说。严发愤云。我拌一生。做个常行粥饭僧。决要参破。
后因治地。闻击竹得悟。乃向沩山作礼曰。若沩山早
为我说。焉得有今日事。

一击忘所知。所知。即所知障。即渠问一答十处。到此
忽然浑化。故云忘。

更不假修持。所谓修證即不无。染污即不得。又即所
谓。断除妄想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又即所谓。从
今以后不疑天不疑地也。

动容扬古路。动容即动容。周旋。扬古路。谓发挥妙性。
卷三 第 763a 页 X22-0763.png
即所谓左右逢源。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不堕悄然机。悄然机。谓虚无寂灭。湛入合湛等。今于
涅槃天。巳大明悟。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内
外明彻。故不堕也。

钞。
理含万法如树者。树有含藏义。能含枝叶华果
故。理含恒沙功德亦然。故云道树也。
智周法界如
风者。风有周遍义。无处不到。故云色无边故般若亦
无边。

智与理冥者。如智契如理。如风之吹树而无迹。

随智显者。如如理。因如如智方显。如树之因风而有
声。然而风不知树。树不知风。风树各住自位。所谓各
各不相到。各各不相知。华严云。譬如长风起遇物咸
鼓扇。各各不相知。一切法如是。理智亦然。理外无智。
智外无理。理智亦无二本。

然各不相知。非是言其二本。乃言其自然交融也。有
不假造作。天然融会意。如此说。方与下句原无二本。
合百千种乐下。会归一心。

疏。
前后功德繁不各系条下者。天亲作往生论。以
释此经。彼论颂中。有十七种功德释此经功德庄严。
以颂对经。前后皆明显可知。故不繁引。独此经化禽
风树二种庄严。引对彼颂。变化大乘等四种功德者。
以彼颂中。缺佛化作及无恶道二义。故今特引以发
明之。

钞。
虚空功德者。颂云。无量宝交络。罗网虚空中。种
卷三 第 763b 页 X22-0763.png
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

性功德者。正道大慈悲。出生善根故。
正报二功德。
谓上首功德。大众功德。

钞。
若能转物二句。是楞严经文。文云。一切众生。迷
巳为物。为物所转。是故于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即
同如来。

以心外无物六句。是钞中释辞。心外无物。物即是心。
是明色心不二。但离分别。即是般若。无有障碍。是明
离念相者。等虚空界。钞意谓经所云转物者。非是有
物可转。盖以心外并无有物。一切物皆即是心。而所
以见有物者。以心生分别故。但一念不生。全体即自
显现。所以经说。若能转物。即同如来也。
以此观之。
可见自性般若周遍法界。而西方水鸟树林。自悉皆
说法也。

起信离念相者。等虚空界者。论文云。所言觉义者。谓
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
即是如来平等法身。

疏。
依从正生者。若据外教。则从太极生两仪。两仪
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清浊奠位。三才肇分。则正从依
生。今内教则依从正生。一念无明。引生三细。境界为
缘。引起六粗。山河大地。因无明而有。妄想而成。依从
正生也。

钞。
筹量名意者。相宗云。集起名心。集诸种子。起诸
现行故。筹量名意。筹虑思量。自分境界故。了别名识。
卷三 第 763c 页 X22-0763.png
照了分别前境界故。

又意者。即第七识。筹量者。思惟筹量。第八见分是我
故也。此正取第七心王自体思量名意。亦兼取遍行
五所中思也。

意识谓意之识。即第六识也。论云。言意识者。即此相
续识。依诸凡夫取著转深。计我我所。种种妄执。随事
扳缘。分别六尘。名为意识。亦名分离识。又复说名分
别事识。是也。

念念逐外筹量者。念念随逐外尘。思量筹度。曾不暂
离。日夜安于迷乱。而不觉也。唯生唯死。自若于纷扰
之中。无古无今。相忘于散乱之内。可惧也。

旋其意识者。谓初心人。未能遽依业识修行。祗可即
就意识回光返照也。故诸修行人未得定者。皆散位
独头意识为观体。得上定者。亦是定意识现量观察
也。

扣巳而参者。谓不逐外筹量。但向一句阿弥陀佛上
著倒。念念体察。念念究审。鞠其根源也。

思尽还源者。即所谓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
也。

思无所思者。即念而无念。是离念境界。所谓远离微
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也。又复此即不思之思。
是任运清净之意。故佛果第七。亦名为意。

疏。
前释即众多无有数量。广大无有限量。

钞。
自受用身照真法界者。乃无相之身。以功德智
卷三 第 764a 页 X22-0764.png
慧为体。故照一真法界。他受用身遍照大众者。乃有
相之身。以色心为体。为十地菩萨现起。故遍照大众。
此约身智分释。

光明名为智慧者。若身光不是智慧。则同土石木偶
无情。若智慧不即身光。则智慧有所不遍。故身光之
事。即智慧之理。圆融不二也。此约身智合释。

四十四光者。始从善现照耀。终至触法清净。

我于一切无所执。得常光者。诸佛光明从智慧生。凡
夫执重。智慧不生。智慧不生。光明何有。故荡一切执
者。乃能发光明也。又有所执者识情。无所执者智慧。
既有智光。岂无身光。

钞。
义各有取者。东方为震。震为群动之首。动即不
动。表不动智也。万八千者。表翻破十八界无明。以一
界有百界千如。成万八千故。

彼佛光明最为远者。以与众生缘深。被机普遍故。又
经经必自赞。抑扬随时亦无碍。或难佛光既远。今何
不见。曰佛光本遍。众生自迷。以烦恼心障智慧眼故。
如日光遍照。盲者不见。是盲者过。非日月咎也。

诸佛光明所不能及者。或有难云。佛佛道同。则光明
亦同。今佛光远近悬殊者。何也。曰佛光实同。因机现
异。

钞。
三寿者以下十三句。佛有三身。寿亦有三。法身
以如理为身。报身以智慧为身。应身以应机赴感为
身。寿者受也。领纳义也。法身以真如领受诸法。故名
卷三 第 764b 页 X22-0764.png
为受。虽云领受。实无能所。以真如即诸法。诸法即真
如。言领受者。不隔义也。真如无始无终。诸法亦无始
无终。亘彻三际。无穷无尽者。法身寿也。
报身则始
觉之智。领受本觉之理名受。虽云领受。亦无能所。以
无有智外如为智所證。无有如外智能證于如。如空
合空。似水投水。言领受者。相应义也。始觉有始无终。
本觉虽彻三际。今始出缠。亦有始无终。从今至当。无
穷无尽者。报身寿也。
应身则慈悲领受当机。故名
为受。虽云领受。亦无能所。以佛唯大悲大智。为众生
作增上缘。令善根成熟众生。自巳心中见佛说法。言
领受者。机感相应义也。众生机熟。应则随现。众生机
息。应则随亡。有始有终。一期不断者。此应身寿也。

又法身者。师轨法性。还以法性为身。此身非色质。亦
非心智。非阴界入之所摄持。强指法性为法身耳。

真如不隔者。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一切法皆同如故。
又报身者。修行所感。法华云。慧光照无量。久修业所
得。涅槃云。大般涅槃修道得故。此身非身非不身。强
名此智为报身耳。
境智相应者。如如智照如如境。
菩提智慧。与法性相应相冥也。相应者。如函盖相应。
相冥者。如水乳相冥。

又应身者。应同万物为身也。应同连持为寿也。智与
体冥。能起大用。如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
法身。处处应现往。然此应身。有胜有劣。胜即他受用。
是业识所见者。此依中理而住。劣即生身。事识所见
卷三 第 764c 页 X22-0764.png
者。此依真理而住。
一期报得百年不断者。如我世
尊。王宫出家。苦行成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说法五
旬。住世八十。双林树下。乃入涅槃。此即劣应生身也。
法身以如理三句。谓法身以理为身故即如理为命。
报身以智慧为身故即智慧为命。应身以应机赴感
为身故以因缘为命。因即众性能感之因。缘即诸佛
能应之缘。因缘时至。感应道交。因缘别离。感应斯泯。
观经疏云下十句。六道有生灭。法身起应。亦示有生
灭。王宫降迹。双林涅槃。有始有终。应身寿也。三祇行
满。无明断尽。般若现前。从自受用。现他受用。于色究
竟天现最高大身。尽未来际说法教化。有始无终者。
报身寿也。报应即法故非寿。法即报应故非不寿。竖
穷三际。无始无终者。法身寿也。
又非寿者。非应同
连持之寿。非不寿者。非报智不连持寿。双非二边。冥
中法体。又此寿非长量。亦非短量。无延无促。云非寿
非不寿也。
然上三寿。亦是随宜机教。非圆顿义也。
若据圆教性具法门。三身性具。三身融即。从性起修。
性既三身。无始无终。修亦三身。无始无终。性既三身
融即。修亦三身融即。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不可思议
者。圆教寿也。

是故下。引释迦例弥陀。入灭双林乃应身。被凡小机。
机薪既尽。应火则忘。
灵山未散。乃报身。被菩萨机。
机既常时。佛亦常在。
舍那千丈。乃菩提场所现报
身。丈六金身乃鹿野苑所现应身。二始同时。双垂两
卷三 第 765a 页 X22-0765.png
相也。
佛本不移。机自异者。法身起用。如空谷传声。
明镜写影。随声高下。随相妍媸。动若行云。止犹谷神。
纭纭自彼。于我何为耶。

钞。
僧祇八十大数之首者。始自阿僧祇。终至不可
说不可说转。

从百洛叉倍倍积累者。数有三等。谓下中上。如黄帝
算法。共有十三数。谓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
亿兆京秭垓壤沟涧正载也。此则十倍之下数也。中
等数者。百倍倍之。经云。一百洛叉。为一俱胝。是也。上
等数者。则倍倍倍之。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是也。

钞。
即长能短。即报即应也。即短恒长。即应即报也。
无长无短。报应即法也。长短存焉。法即报应也。

一一圆融。言思斯绝者。即长能短。不可以报言。即短
恒长。不可以应言。乃至长短存焉。不可以法言。以言
例思亦复如是。

钞。
多种因者。一乐说。二发愿。三总持。四供养。五弘
经。六念佛。七修禅。八行度。

阿弥陀佛昔为太子下一节。具足六度。七千岁中胁
不至席精进度。不念爱欲戒度。不念财宝施度。不问
他事。常独处止禅度。意不倾动忍度。复教化他人智
度。
如上所引诸因。或为国王王子。或为轮王。或为
比丘。或为法师。或供养佛。或说法利人。或发四宏誓。
或行六度。所谓根深果茂。源远流长。道不浪阶。随功
涉位耳。今人一行不修。欲希胜果。其犹拳石未办。欲
卷三 第 765b 页 X22-0765.png
累七层宝塔。其可得乎。
微妙法门者。谓心法妙。佛
法妙。众生法妙。

钞。
华严举十表无尽者。一者数之始。十者数之终。
千为十百。万为十千。经中数事。必举十者。表无尽也。
犹是王老师儿孙者。南泉姓王。常自称王老师。黄檗
至南泉。一日斋时。捧钵向南泉位上坐。南泉来见便
问。长老甚么年中行道。檗云威音那畔。泉云犹是王
老师儿孙。

疏。
四谛声教者。一苦谛。二十五有依正二报是。别
则二十五有。总则六道生死。一地狱道。作上品五逆
十恶者。感此道身。二畜生道。作中品恶逆者。感此道
身。三饿鬼道。作下品恶逆者。感此道身。四修罗道。作
下品十善。感此道身。五人道。四洲不同。皆苦乐相间。
在因之时。行五常五戒。及中品十善。感此道身。六天
道。二十八天不同。修上品十善。及禅定为因。感此道
身。上来所释。从地狱至非想天。虽苦乐不同。未免死
而复生。生而复死。此是藏教实有苦谛。
二集谛者。
即见思惑。又云四住。又云枝末无明。又云通惑。又云
界内惑。虽名不同。但见思耳。见惑有八十八使。以五
钝五利十使。历三界。四谛下。增减不同。成八十八。思
惑有八十一品。谓三界分为九地。欲界合为一地。四
禅四空为八。共为九地。欲界一地中。有九品贪瞋痴
慢。上八地各有九品除瞋使。故成八十一也。上来见
思不同。总是藏教。实有集谛。
三灭谛者。灭前苦集
卷三 第 765c 页 X22-0765.png
显偏真理。因灭会真。灭非真谛。
四道谛者。略则戒
定慧。广则三十七道品。此三十七合为七科。一四念
处。二四正勤。三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支。
七八正道。巳上七科。即是藏教生灭道谛。然四谛之
中分世出世。前二谛为世间因果。后二谛为出世间
因果。皆前果后因者。令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也。

阿罗汉拣非前三者。一须陀洹。此云预流。此位断三
界八十八使见惑。见真谛。故名为见道。二斯陀含。此
云一来。此位断欲界九品思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
犹在。故更一来。三阿那含。此云不来。此位断欲残思
尽。进断上八地思。四阿罗汉。此云无学。又云无生。又
云杀贼。又云应供。此位断见思俱尽。子缚巳断。果缚
犹存。名有馀涅槃。

钞。
世尊为憍陈如五人者。佛初出家入山修道。父
王思念。命陈如马胜等五人随侍。五人不胜其苦。退
居鹿苑。佛成道巳。观五人宜最先得度。故佛至鹿苑。
说法度之。

三转法轮者。一示相转。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
性。此是灭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二劝修转。此是苦
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證。此是道汝应
修。三作證转。此是苦我巳知。此是集我巳断。此是灭
我巳證。此是道我巳修。

缘觉观十二因缘者。一无明。谓烦恼障烦恼道。二行。
业障业道。此二支属过去。三识托胎一分气息。四名
卷三 第 766a 页 X22-0766.png
色。名是心。色是质。五六入。六根成。此胎中。六触。此出
胎。七受。领纳前境好恶等事。从识至受。名现在五果。
八爱。爱男女金银等事。九取。凡见一切境界生取著
心。此二未来因。皆属烦恼。如过去无明。十有。业巳成
就。是未来因属业道。如过去行。十一生。未来受生事。
十二老死。此即是四谛。所以重开者。以缘觉之人。先
观集谛。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此则
生起。若灭观者。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
因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言缘觉。此人断三界见
思。与声闻同。更侵习气。故居声闻上。

束之不出四谛者。若流转门。无明爱取三支是烦恼
道。行有二支是业道。此五支为集谛。识名色等七支
为苦谛。若还灭门。灭前十二因缘之智为道谛。證寂
灭理为灭谛。

算数九章者。一方由。二粟布。三差分。四少广。五商均。
六均输。七当程。八盈朒。九勾股。

洛闳一行者。洛闳汉武帝时人。精于历数。汉时改正
朔。其所定也。算周天数云。后几百年。当有差讹。必有
圣人出而正之。唐𢆯宗时。僧一行果出。复定历数。

邬波泥杀昙。此云微尘。

钞。
二十三喻下。一禅定坚固。如须弥山。定力持身。
不为境风所动故。二实智照理。如明日月。亲證真如。
远离一切障故。三愿力广大。犹如大海。万行功德。皆
由愿力出生故。四权智炽盛。犹如猛火。断诸烦恼。如
卷三 第 766b 页 X22-0766.png
火能烧诸薪故。五忍辱如地。不分贵贱。任其践踏。一
切悉平等故。乃至二十三慈悲广大。犹如慈氏。唯心
识观。遍缘法界诸众生故。
又等法界者。慈氏修唯
心识定。观法界依正。皆从识心流出。上而诸佛不增。
下而蜎蠕不减。唯识所现故云等也。

钞。
华严二十五经下九句。有三圆满。一切诸佛国
土庄严。指所依功德。依报圆满也。如来所都。主圆满
也。不可思议至当成正觉。辅翼圆满也。

疏。
自性即空即假。是佛有菩萨义者。声闻堕空。菩
萨出假。佛即自性法身不堕二边。而双即二边也。

疏。
如来净华聚。正觉华得生者。净华即七净华也。
如来因中修七净华。果上成佛。故正觉得生。正觉华
指三乘贤圣。以三乘贤圣。将来成等正觉。称正觉之
华也。经云。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
来生其国等。正此意也。

钞。
戒净。谓身口意始终清净。即正语正业正命也。

心净。谓三乘制烦恼断结漏尽。即正精进正念正
定也。
见净。谓见一切法之真性不起妄想。即正见
正思惟也。
度疑净者。若见未深。当时虽了。后或生
疑。若见深疑断。名度疑净。
行断知见净者。行谓苦
难。苦易。乐难。乐易。四行也。断谓断诸结也。学地中八
智。未能自知所行所断。既得无学。尽智无生智悉自
知见。所行所断。通达分明。是名行断知见净。

钞。
依如来智海含润而生者。如来智。即湛圆真心
卷三 第 766c 页 X22-0766.png
法界海慧也。念佛众生得成三昧。虽不能游戏如来
大寂灭海。巳沾一滴之润。菩提之焦芽。正觉之枯种。
乃得含润而生也。

见佛光明而生慈心者。是见光自进。佛放光明摄受。
此人是佛摄令进。
庄岳齐街里名。

钞。
大乘不退等者。谓既往生。巳亲大乘人。闻大乘
法。发大心。修大行。趣大果。不同此土。六心堕落。尘劫
声闻故。

巳得不退者。凡所巳得神通三昧。智慧辩才。更不丧
失。不同此土。神仙遭跨下。罗汉坠云端。一动欲尘。皆
丧失故。

未得不退者。凡所未得之神通三昧等。种种功德。更
无阻滞。任运能得。不同此土。魔障现前。不能前进故。

钞。
信行未备者。十信菩萨。如空中毛。可上可下。上
之则入圣流。下之则入凡流。未得不退转位。
以无
退缘者。如前十疑论。五种不退等。
得少分法身者。
见相似法身入正定聚也。
證遍满法身者。分断无
明。分證法身也。

妙宗三不退者。台教云。惑有三种。见思尘沙无明。见
思阻乎空寂。尘沙障乎化导。无明翳乎法性。若破见
思證空寂理。名位不退。永不失超凡之位。以见思烦
恼六道之因。因亡果丧。不来三界故。若断尘沙。能行
化导。名行不退。永不失菩萨之行。以二乘不断尘沙。
不知众生种种机。不知对治种种法。不能度生。此若
卷三 第 767a 页 X22-0767.png
断者。知法知机。任运度生故。若破无明。亲證法性。名
念不退。永不失中道正念。以小教权乘。无明未断。堕
空有二边。无明若断。不堕二边常居中道故。

生同居为愿不退者。以若据三惑未断。似应退转。但
以初发大愿。愿力持心。不致退转故。
生方便为行
不退者。以若据未破尘沙。未能度生。未得行不退。以
七方便人。生彼土中。有馀佛说法。即断尘沙。从空出
假。即行化导故。
生实报为智不退者。以證中道妙
理。永不失中道妙智故。
生寂光为位不退者。以究
竟穷源。永不退妙觉果位故。

钞。
四教各明不退者。藏教有七贤圣位。自五停心。
至不时解脱别相念者。七贤之第二位也。此位能伏
见思故不退。又别者。谓各别身受心法不同故。相谓
行相。观此四法。作不净等行相故。
通教三乘共有
十地。自初乾慧以至佛地。性地者。第二地也。谓之性
地者。以相似得法性水故。此位亦伏见思故不退。

别教自十信至妙觉。有五十二位。七住不退者。此位
菩萨断见思惑尽。与藏通极果相齐故不退。
圆教
自五品至妙觉。有五十三位。七信回向心也。此位菩
萨见解。与别教迥异。断惑与别教七住相齐故不退。

钞。
前如护明者。释迦未降王宫。居兜率天。号护明
菩萨。

疏。
何日当补。是疑时。又补处者下。是疑数。

钞。
又如法藏愿云下。言不但互见。而亦且总摄也。
卷三 第 767b 页 X22-0767.png

钞。
愿受天乐者。昔有贫女处于粪聚。以人民所弃
残汁为食。迦叶从乞。以汁供养。尊者问其所愿。云欲
生天。数日命终生忉利。福胜馀天。

愿作冥王者。毗沙国王。与维陀始王战不胜。因立誓
愿。愿我来世为地狱主。治此罪人。十八大臣愿亦如
是。今地狱主毗沙王是。十八狱卒十八大臣是。

若合符节者。孟子谓舜与文王。得志行乎中国。若合
符节。注云符节以玉为之。篆刻文字而中分之。彼此
各藏其半。至则左右相合为信也。若合符节。言其同
也。

疏。
自性还归本体者。若不明本体。唯厌此娑婆忻
极乐。则随境迁移。逐物流转。非真生彼国故云也。

又还归者。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从
一心中流出四圣六凡。则四圣六凡仍旧还归一心。
又自性即是本体。而云还归者。以自性一向不守自
性。五道随缘故今应当还归也。

钞。
不离当处者。古云。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
不可见。又云沤生沤灭无非水。云去云来不离空。若
能了此。则生彼国者。非生彼国。生此自性安乐国也。
何曾咫尺动步者。前云。乃知匪离跬步。宝池涌四色
之华等。

如其下结劝。若果能了知本体不离当处。则高山平
地总西方何。须愿生彼国。如古云。正念阿弥陀佛时。
宝池树影日迟迟。更驰心念生西土。又是重栽眼上
卷三 第 767c 页 X22-0767.png
眉是也。如其真如不守自性。五道随缘。则是穷子舍
父逃逝。流落他乡。则应厌此五浊。欣彼西方。发愿往
生不可缓也。

疏。
入如是胜会。故当求生者。上乃详陈依正种种
庄严。故劝发愿求生。今出其所以中。但云得与诸上
善人。同会一处。不言得受种种妙乐。唯举正而不及
依者。以乐事非珍。善友为珍。大学云。楚国无以为宝。
世人尚不宝珠玉。而宝善人。何况出世之教。故举正
而不及依也。

钞。
登龙者。东汉李膺。尚气节孤高峻白。少所交游
人被其容接者。以为登龙门云。

与瀛者。唐太宗开宏文馆。以杜如晦等。十八人为学
士。人羡其荣。以为瀛洲之选。

大士求登莲录者。长芦赜禅师建莲社。一夕梦一人
乌巾白衣。风貌清美。揖而曰。愿入莲社乞书一名。赜
问何名。曰普慧。又云家兄普贤。亦乞书名。觉而思华
严有二菩萨名。遂以为莲录之首。

卜居犹择里仁者。孔子云。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
智。

疏。
万善同归者。恒沙性德不离真如。是性善同归
也。从性起修。全修即性。则修善亦同归矣。不达此理。
舍此恶聚。趋彼善聚。可谓弃真逐妄。东西驰走也。

钞。
矛盾者。矛是鎗戈之属。盾干也。排也。昔人双卖
二物。各叹其胜。谓盾云。矛刺不入。谓矛能穿十重之
卷三 第 768a 页 X22-0768.png
盾。智者谓曰。我买汝矛还刺汝盾。入与不入俱无词
矣。

而此经大旨下。先破海东许灵芝。又灵下。次破灵芝
与海东。

观经三福。为净业正因者。文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
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
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
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三种业。是三世诸佛。
净业正因。

还以持名为正行。是取灵芝一半。复以持名为发菩
提心。是取海东一半。同归执持名号。则和会其义也。
善根者下。是先释善根。引二经发菩提心者。證菩提
心为善根也。发凡夫心者。修五戒十善求生人道天
中等。是谓无善根者。以十善等。是三界有漏因果。不
出轮回故。
发声闻心者。厌四生如桎梏。弃三界如
牢狱。求趋涅槃等。是谓少善根者。但念空无相无作
三昧。不肯庄严佛土。教化众生故。

福德者下。是次释福德。引二经。孝养父母。修诸功德。
證福德也。一切不作。是谓无福德者。所谓生不修福。
死归苦趣也。但作此福种有漏因。是谓少福德者。所
谓修福不修慧。福尽还沈沦。是也。

善中善下。是释持名。乃善中善。

发心菩提。即是圆教五品位。此所发之心。即是随喜
心。妙心体具如如意珠。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
卷三 第 768b 页 X22-0768.png
心即空即假即中。初心知此庆巳庆人。所谓于生死
中发大菩提心也。

伏心菩提。即是圆教初信至七信位。以初信断见惑。
从二信至七信断思惑尽。所谓断诸烦恼降伏其心
也。

明心菩提。即是圆教十信满心入初住位。此位證一
心三智。以双亡之力知寂灭相。以双照之力知种种
相貌。所谓了达诸法实相也。

出到菩提。即是圆教初地至八地位。以初地始得法
忍光明。至八地方名真得无生法忍。为深行菩萨。难
可知。无差别。离一切相一切想一切执著。一切声闻
辟支佛所不能及。离诸喧诤。寂灭现前。所谓出三界
到萨婆若也。

无上菩提。是圆教妙觉位。永别无明父母。究竟登涅
槃山顶。以虚空为座。成清净法身。居常寂光土。为圆
教佛相。所谓坐道场成最正觉也。

又海东疏下。引證菩提即善根。
阿弥陀。即无上菩
提者。以阿弥陀佛。即当人觉体也。

福中福者下。释持名乃福中福。
亦有二义者。一约
持名。即修福义。二约持名。易集福义。

一名才举万德齐圆者。如前云。持名即持此一心。一
心之中。常乐我净义。清凉不变义等。何德不具耶。

以之修福。福易集者。即一心持名。则万善普会众恶
尽消。以此无恶具善之心修福。则众福皆趋。不劳功
卷三 第 768c 页 X22-0768.png
用故。

疏。
亲能发起为因二句。此约亲疏释因缘也。亲能
发起为因。如种子生芽。觌体生起故曰亲。假之助发
为缘。如雨露生芽。从傍助发故曰疏。

钞。
不发正觉菩提。乃至不得成佛者。如经云。以生
灭心为本修因。欲契如来不生灭果。无有是处。又经
云。不发菩提心。勤修诸善根。魔所摄持。是有作之修。
多劫终成败坏。忘心体极。一念顿契佛家。故知菩提
乃万善之根本也。

然须一切福德助成者。以有慧无福。如鸟一翼。如车
一轮。不能飞空致远。故须修一切福以助成之。如起
信论云。了知自性本无悭贪。随顺修行檀波罗蜜。乃
至了知自性本无愚痴。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

以福济慧。以事实理者。有慧无福。慧乃偏枯。有理无
事。理惟空解。枯慧不资妙性。空解何益真修。如前理
事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然后名为大智也。

钞。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敬上也。慈心不杀接下也。
修十善业。身除三邪。口离四过。意断三恶也。此共凡
夫行。
三皈者。佛法僧也。具足众戒者。道俗备受微
细。不犯威仪者。三千悉皆不缺也。此共二乘行。

发菩提心者。依无作境起无缘誓。名发菩提心。实相
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终理一。信此因果
方名为深。读诵大乘。修三智解。运圆乘行。以此解行
教其行者。名为劝进。此大乘不共行业也。
卷三 第 769a 页 X22-0769.png

云何发菩提心。而与上二同为福者。谓发菩提心既
是善根。则观经前二应名为福。第三发心。何亦名福
耶。
今明福有事理下。以福有人天小果有漏有为
之事福。有称性无漏无为之理福。今菩提心。正是般
若经中。不住相。如虚空不可思议之福。非有为事相
之福。故无碍也。

然今疏下。又问云。既菩提心。是如虚空之理福。今经
不判归福德。而判归善根者何也。良以善之与福。可
分可合。分则菩提偏属善根。合则菩提亦可云福故。

钞。
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者。以称名善根。
不与一切有为相应。乃增长无为。随顺无为之善根
也。故入涅槃不可穷尽。譬如有人食少金刚。终竟不
消。要当穿骨而出。称名功德直至涅槃。亦复如是。

修习无量最胜善根者。无量言其广大。最胜言其微
妙。以称性之修。一修一切修。广无涯畔。妙不可测故。
愿忆念无量无边世界。是横遍一切处。去来现在一
切诸佛。是竖遍一切时。所谓一念一切念。一切念一
念也。

散心念佛。是著实忆持。著实体究。未入一心者。非如
今人全不著意。徒事唇舌也。定意念佛。是既得事一
心。而复于定心中。念念忆持。心心研究者。若是理一
心。则是离念境界。既巳无意。兼亦不止是定也。

一心信乐。是信愿二资。持讽诵念是行资。持而讽。诵
而念。正用心之极。所谓口与心。声声相应。心与佛。步
卷三 第 769b 页 X22-0769.png
步不离也。此不往生谁复往生。

一声称念。其福胜彼者。此一声乃甚深之声。此一念
乃最后之念。所谓知声相空。呼响不实。能称所称。皆
不可得也。故云其福胜彼。

称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者。正以称名。无能称所称。
不可思议故。若称名之心属藏通别者。便可思议矣。

声音遘。取牛乳也。

不以爱恋之心。遂得往生者。以爱恋之心是情识。不
是智慧故。是但知取相。不知妙理故。是徒生好乐。未
起真行故。

疏。
单修圆顿。不愿往生者。是宗门师德。直明真性
不带纤尘。佛来也杀。魔来也杀。念佛一声。𠻳口三日
者。
宁可谓之少善根者。谓以持名为多善根。则此
等师德。皆夙具般若灵根乃能尔也。宁可谓之少善
根耶。

虽悟一心。尚馀后有者。谓若悟而即證无生。是真善
根深厚。任渠横说竖说。无所不可。教渠往东往西。真
如说梦。若未得无生。而自负圆人。钝置净土。亦是善
根浅鲜也。

哲老住京师四十年。常坐不卧。化后。纸袄亦烧出舍
利。以不修西方。生大富贵处。

青公即青草堂。年九十馀。感曾家女人送供。即为其
子。后官至宰相。
覆辙者。汉贾谊云。前车既覆。后车
当戒。
卷三 第 769c 页 X22-0769.png

钞。
粗细无明犹未尽者。细即根本。粗即枝末。圆人
见与佛齐。惑全未破。以理虽顿悟。乘悟并消。事须渐
除因次第尽故。

恒沙性德犹未悉备者。德有性德修德。性德本具。修
德修成。今云性德未备。以性从修也。以全性起修全
修成性。修德未圆性德未备故。

除彼巳登实报。馀或未免人天者。能断无明證法身。
生实报土。则超六道。若不然者。纵不堕恶趣。亦堕人
天。焉无后有耶。或问曰。断无明證法身菩萨生实报
者。迥超六道不必言矣。生方便有馀者。亦超三界不
受轮回。何但言除实报能免人天。不言除方便亦免
人天耶。答。此章问答。单论圆人。圆。人断无明者。即生
实报。如未断无明。造至七信。虽生方便。所见之境与
实报同。不同藏通二教体析之人。实生方便故。略而
不言也。

以善根不同者。谓诸声闻悉觉真谛。未成就普贤行
愿故。

修习见佛自在善根者。即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普见
法门。所谓于念念中悉能供养一切如来智波罗蜜。
念念中知一切佛不可思议大神通事。智波罗蜜等。
今诸大声闻。本不修习。故不见佛也。

疏。
自性出生一切法。是善根义者。根有出生义。今
四圣六凡。色心依正。从自性生。以从理具起事造故。

自性富有一切。是福德者。福德有富有义。今四圣
卷三 第 770a 页 X22-0770.png
六凡。依正色心。自性本具。以彼事造。由理具故。

钞。
起大慈无损害心者。谓于法界众生。与自性众
生。咸欲与无上菩提觉法乐。无上涅槃寂静乐。是无
损害心。

起大悲无逼恼心者。谓于有情世间。及五阴世间。皆
欲拔境界逼迫之苦。烦恼缠缚之苦。是无逼恼心。

不惜身命乐守护者。约理则备修德而圆性德。约事
则求半偈而舍全身。自利则如善财不避火坑。利他
则如不轻甘受打掷。

舍离诸相者。是念诸佛实相身。即所谓色身非是佛。
音声亦复然。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也。起随念心
者。随顺也。谓顺理之念。即天台所谓安住中道。不为
二边所动。名之为念也。

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诸
佛。我悉以清净三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
说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微尘数佛。

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
向。尽法界一切众生。愿令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
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

亦以此十生彼国土者。临命终时。唯此愿王。不相舍
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
界。

钞。
一闻佛名慈心喜悦五句。以佛乃旷劫修慈为
体故。佛乃断尽无明最清净故。佛乃迥出常流。万劫
卷三 第 770b 页 X22-0770.png
难闻故。今闻佛名即生慈心。乃至泪即出者。耳闻佛
名心契佛心。如须达长者。因闻佛字。通身毛竖是也。
今人闻佛名。泛尔寻常者。不知佛义。善根浅故。

宁受诸恶趣四句。恶趣热恼。善趣清凉。今宁受热恼。
不欲清凉者。以有闻佛不闻佛之得失。而分损益故。
恶道闻佛。如人涉坑坎险道。得睹日月光明。善趣不
闻佛。如人履平坦康庄。不见日月之光故。

上该盛德菩萨。下及悠悠凡夫者。观经疏云。上品之
人。始从习种。终至解行菩萨。中品者。从外凡十信以
下。下品。即是今时悠悠凡夫。释云。十住名习种性。十
行名性种性。十回向名道种性。此三十位总名解行。
是别教内凡。十信即是外凡。悠悠凡夫是名字人。尚
未伏惑。修行不精进者。

疏。
念境者。即所观之理。念法。即能观之智。

疏。
万德成就净土摄生者。因脩万行。果成万德。加
以四十八愿。庄严净土。摄化众生。不同馀故。

依之修行者。众生未能了悟自心。未得脱体无依。必
须依境发心趣向有地。今依佛名。如龙得水。如虎靠
山。有所诣故。

钞。
言名便周者。以世间之名。名无得物之功。物无
当明之实。名实不能相称。今佛名者。名外无实。实外
无名。名实不二。故言名便周。

或谓下难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外无境。然则行
人止应观心。何为观境乎。答云。汝但知心外无境。不
卷三 第 770c 页 X22-0770.png
知境外无心。心者全境之心。境者全心之境。既无心
外之境。为心所照。亦无境外之心。能照于境。心境一
如也。不独心境一如。亦复心境互发。先借西方假想
之境。发我灵明妙心。以我灵明妙心。复发西方真境。
以境发心。以心发境。重重互发互显。喻如磨镜愈磨
愈净。愈净愈磨也。
又互发者。即妙宗所谓据乎心
性。观彼依正。依正可彰。托彼依正。观于心性。心性易
发也。

直观三道显本性佛者。三道即众生惑业苦也。本性
乃三德秘藏。即法身般若解脱。众生迷三德秘藏。为
惑业苦三道。诸佛悟惑业苦三道。为三德秘藏。故圆
顿行人。不必离此三道。别观三德。观苦道即法身。幻
化空身即法身故。观惑道即般若。贪嗔痴即诸佛不
动智故。观业道即解脱。身口所作即法性之大用故。
有三昧兼持咒者。谓不能直观本性者。更以异方便。
助显第一义。如方等三昧兼持咒。法华三昧兼诵经。
十六观般舟三昧。及与此经。则兼念佛。谓之兼者。以
理观为正。事行为助故。

或直显下或问云。直观助显功行不同證果之时。得
无深浅。故云直观助显。虽云不同。直至成功无二无
别。方便多门。归元无二故。

况初学下。谓所云助显皆久修上士。理观精纯。但假
事为助。若初学凡夫障染浓厚。理观荒芜。全资弥陀
胜境。发我灵明妙心。须于四字洪名。全身著倒。故知
卷三 第 771a 页 X22-0771.png
持名实为修行要术。不可忽也。

疏。
闻斯受之者。谓闻斯殊胜法门。通身领荷。直下
承当。勇往直前。不为他岐所动。

受斯守之者。谓领斯殊胜法门。终身依附。念念不离。
与生俱生。不至中道而废也。

钞。
只消向一句弥陀著倒者。古云。南无阿弥陀佛。
宗门头则公案等是也。

钞。
若不委身二句。谓若彻见念佛之妙。则自然不
惜形骸。不顾身命。少有爱恋之心。则不能一心执持
也。古云假使筋断骨枯。我此工夫。决不退转。又云。假
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一者归投义下。谓前皈命有投义。今执持名号。一心
向往。如鸟投林。如客投主。如游子伶仃。唯有思归一
念。此但事相精勤。犹未明理。即事一心。二者归元义。
谓执持名号。还归一心。则背尘合觉。返本还源。念念
还归自心。即名归元。此则不唯事行。兼修理观。为理
一心。

钞。
非闻不知者。此界众生。于六根中耳根偏利。耳
根闻声。意识了别方始得知故。
非说不闻者。此土
说法。唯释迦如来。如来演说。方始得闻故。

得无生慧二句。引證非闻不知。
佛法无人说二句。
引證非说不闻。

钞。
一行三昧者。经云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
行三昧。论云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
卷三 第 771b 页 X22-0771.png
即名一行三昧。欲入是三昧者。应系心一佛。专称名
字也。

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者。尽知恒沙诸
佛法界无差别相也。诸佛法身。与众生心同体无二。
今但见众生心。不见佛法身者。以未能离念故。修一
行三昧者。念空真念获自本心。则诸佛法身于中显
现。如镜中像。古云。诸佛犹如净明镜。我心亦似摩尼
珠。诸佛常来入我身。我身遍入诸佛躯。是也。

名必有相者。名为能召。相为所召。既称能召之名。必
有所召之体故。

名相不离一心者。心为能现。名相为所现。既一心称
名。得能现体。所现名相。无不摄故。

疏。
复有二义各分利钝者。一者从散入定义。二者
从定入散义。从散入定。则利者日少。钝者日多。从定
入散。则利者日多。钝者日少。

钞。
如来得菩提。不系于日者。经云众生各自谓佛
某日成道。如来得菩提。实不系于日。以日者时也。依
色心分位假立。无有自体故。百法中时。为二十四不
相应行摄。今如来得菩提。坐断三际何有于时。时者
皆众生妄想分别也。故经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
无来亦无住。如是了知三世佛。超诸方便成十力。

七庙者。礼记云。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共
为七。

利钝二根。各一至七者。若从散至定。则利根一日。钝
卷三 第 771c 页 X22-0771.png
或至七。若从定归散。则钝根一日。利或至七。
利根
者性敏下。正是从散入定。
亦有利根经于下。正是
从定入散。此两段申明利钝二根。各一至七也。

钞。
口诵而心不念者。口诵佛名。心驰万境。是为读
佛非念佛也。以念从心故。
心虽念而念不一者。虽
心念佛。净秽交驰。是虽念佛。非一心也。以一心者纯
净故。
念虽一而有时不一者。虽少时一心。后复还
乱。所谓朝则勤。而暮则怠。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是虽
一心。还复乱也。以不乱在无间故。皆非净业之能事
也。

疏。
事理双备者。如来以权实二智。證真俗二谛之
理。凡说法时不离二谛。依俗谛说法故有事。依真谛
说法故有理。所依之谛。真俗不二。故一字一语。事理
双备也。

信力成就者。事一心人。不修理观。唯凭信力。如水清
珠。能清浊水。古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
念投于散心。散心不得不一。

属定门摄者。定有世出世。与大小乘。及事理诸禅定
不同。而要之定者无散之谓。今念念相续。无有二念。
则心不散乱故属定摄。然彼体究无间。至如静夜钟
声。澄潭月影。若未得冷灰豆爆。㘞地一声。亦属定摄
亦即是事一心。而疏钞专以事一属忆念。亦一往言
耳。

未有慧故者。以即就忆念无间。念到连念脱落。顿入
卷三 第 772a 页 X22-0772.png
无念。即属慧门。古云。只一直念去。亦有悟日是也。今
工夫始成片段。尚未契入本心。故止属定门也。

钞。
以心缘历。字字分明者。此是心念。不同前口念
而心不念也。前句后句相续不断。乃至无第二念者。
此是一心念。不同前心虽念。而念不一也。不为贪瞋
烦恼之所杂乱。此是一心不乱。不同前念虽一。而有
时不一也。

又以心缘历。字字分明。是一句不乱。前句后句相续
不断。是多句不乱。不为贪瞋等杂乱。是对境不乱也。

成具下。引證不乱。

言定者四句。定能伏妄。慧能破妄。伏则如石压草。如
绳缚贼。暂时不动。根犹在故。破则如锄斩草。如刀杀
贼。究竟不动以无根故。

疏。
能念所念更非二物者。以所念者佛。是即本觉
之理。能念者心。是即始觉之智。若能始本合一。方了
能所不二。天台云。谛观名别。其体不殊。性三为谛。修
三为观。修性既融。能所莫得。是也。

离于四句。唯是一心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
虚妄心念故。所谓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
非无相。非有无俱相。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
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

无心无念空慧相应。故属慧门。诸妄消亡。故兼得定。

钞。
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者。谓一念未生前。
佛在何所。因心起念故佛境现前。则所念之佛。因能
卷三 第 772b 页 X22-0772.png
念之心而有。若离能念之心。亦无所念之佛。则佛境
从缘无有自性。

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者。谓佛境未现之前。心
在何所。因闻所念之佛。乃引生能念之心。则能念之
心。因所念之佛而有。若离所念之佛。亦无能念之心。
则心亦从缘无有自性。

智外无如者。心者是智。佛者是如。心外无佛。是智外
无如也。此乃夺境不夺人。古云。上园华巳谢。车马尚
骈填是也。

如外无智者。既佛外无心。是如外无智也。此乃夺人
不夺境。古云。是处有芳草。满城无故人。是也。

非如非智。故唯一心者。智外无如。以智夺如故非如。
如外无智。以如夺智故非智。互夺两忘。则非如非智。
故唯一心。此人境双夺。古云。云散水流去。寂然天地
空。又云。人牛俱不见。正是月明时。是也。

若言其有五句。谓能念之心。因所念之佛而有。则能
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因能念之心而有。则所
念之佛了不可得。以心缘境。从无自性。故有非有也。
此为空观。

若言其无五句。谓因所念之佛。引生能念之心。则能
念之心惺惺不昧。因能念之心。引生所念之佛。则所
念之佛历历分明。以性空之处。不碍缘生。故无非无
也。此为假观。

若言亦有亦无二句。谓若双执有无。则正当本体自
卷三 第 772c 页 X22-0772.png
空。了不可得时。又灵灵不昧。历历分明。以有夺无也。
正当灵灵不昧。历历分明时。又本体自空了不可得。
以无夺有也。互夺两亡。则有无双泯。此双遮二边之
中道观也。

若言非有非无二句。谓若双破有无。则因本体自空。
了不可得。故得灵灵不昧历历分明。因无成有也。因
灵灵不昧历历分明。故得本体自空了不可得因有
成无也。互成双立。则有无俱存。此双照二边之中道
观也。

有无四句是病。三观是药。若四句既离。则三观亦绝。
此中有即俗谛。无即真谛。双亦双非。即中道第一义
谛。举一即三。言三即一。皆如境也。故云般若如火聚。
四面不可入。又云般若如清凉池。四面皆可入也。

非有则常寂下九句。结归寂照难思。

斯则下总结上二。
能所情消。即如智不二。有无见
尽。即寂照难思。
见谛。即三谛圆融理。

钞。
如法华下。谓观像通二种。一真佛。二像佛也。引
法华證。观现在真佛。引优填證。观现在像佛。
栴檀
像者。世尊成道后尝往忉利天宫为母说法。优填王
欲觐佛而不可得。乃请目连尊者。带三十二匠。往彼
天宫。各说一相。还来人间。用栴檀香木刻世尊像。观
瞻礼拜。

以我心目者。观经云。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
但当忆念。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
卷三 第 773a 页 X22-0773.png
故名念佛三昧。

想彼如来者。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心想佛时。是
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故当想彼如来。所谓
以法界心。观法界境。生于法界依正色心也。

无生灭有空能所等相者。对上三种念佛持名是生
灭相。经云。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故。观像是空有
相。对像则有。离像是无故。观想是能所相。有能观之
心。所观之境故。

又前三。皆不离生灭有空能所等相。又前三皆不离
言说相。名字相。心缘相。今实相之佛。过去无始。未来
无终。无生灭相。一尘不立处。万法齐彰。无空有相。照
体独立。绝诸对待。无能所相又复言语道断。心行处
灭。词丧虑亡。离言说名字心缘等相。是无相不相。名
为实相也。

我若欲见阿弥陀佛随意即见。是华严解脱长者所
说。以此證实相者。以长者巳能了知自性。如影响梦
幻。所见诸佛。皆由自心。故经文云。善男子。我见如是
等十方佛刹微尘数如来。彼诸如来不来至此。我不
往彼。我若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如来。随意即见。知
一切佛及与我心。悉皆如梦。知一切佛犹如影像。自
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悉
皆如响。我如是知。如是忆念。所见诸佛皆由自心。

又以此證实相者。以如实空。方能不空。如实不空。方
显真空。自非远离诸相。焉能随意现相。自非随意现
卷三 第 773b 页 X22-0773.png
相。莫显远离诸相也。

彻前彻后者。理即事故彻前。事即理故彻后。

理一心即实相者。如上所言理一心者。则能所情消。
有无见尽。离生灭空有等相。故即实相也。

岂得称名便成实相者。以称名念佛。念念起灭。是生
灭相。念时则有。不念则无。是空有相。能念是心。所念
是佛。是能所相。称佛名号。以心缘历。是言说名字心
缘等相。何言即实相耶。答曰。谓实相者。非为灭除诸
相。而谈实相。即相无相。名实相也。

治世语言。皆与实相不违背者。以證意实相。则诸所
说法无非实相。故不相违背。虽说俗事。亦顺正法也。
经云。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
边之义。能演说一句一偈。至于一月四月乃至一岁。
诸所说法。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说俗间
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

一称南无佛。皆巳成佛道者。以乱心称佛是为最易。
而皆成佛道。信乎道无难易。颠沛造次。无非妙法。无
非第一义也。

直谓观佛法身者。谓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之身。是
实报身。名为尊特。亦名胜应。而特名法身者。为成行
人圆妙境也。良以报应属修。法身是性。若渐教说。别
起报应二修。庄严法身一性。若顿教诠。报应二修。全
是性具法身一性。举体起修。故得全性成修。全修在
性。三身融妙。指一即三也。
是知圆人修行。无行不
卷三 第 773c 页 X22-0773.png
圆。圆人对法。无法不妙。即一句弥陀。当体即空即假
即中。当体即念自性天真之佛。而念实无念。是无生
灭相。寂照难思。是无空有相。如智不二。是无能所相。
不可思议。是无言说心缘等相。名号何非实相也。

钞。
般若智者。即自在决定解力。信眼清净。智光照
耀。普观境界。离一切障。善巧观察。普眼明彻也。

此般若智。通巳證未證。未證即是一心三观。巳證即
是一心三智。三智是果。三观是因。果在一心。因岂前
后。因果不二。方曰圆修。故般若智通證未證也。若以
般若智专持佛名。似属未證。何以故。若巳證一心三
智。则巳入圆住别地。巳證无生。不消更用求生。恐亦
不必专持矣。今以般若智专持佛名者。乃是别向及
圆信以下。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据乎妙心称彼
名号。托彼名号发我妙心也。妙心一发。即三智实在
一心中得。一行三昧斯成就矣。

德云比丘。示念佛法门者。初云我唯得此忆念一切
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继复示智光普照念
佛门。乃至第二十一住虚空念佛门。
德云比丘下。
是先释一行念佛。又修念佛下。是次释一时念佛。

以如为境。无境非佛者。释上观其法身也。法身即如
如之理。若以如如之理。为所观境。则真如遍一切处。
遍一切处皆佛境也。此则以般若智照法界境。故云
一行念佛。

先化次报次法者。未达唯心。依事识观佛化身。巳达
卷三 第 774a 页 X22-0774.png
唯心。依业识观佛报身。能断无明。次依般若观佛法
身。今则一时而修。不历次第。何者。化身是用。报身是
智。法身是理。智外无如。故报即法。如外无智。故法即
报。体外无用。故法报即应。用外无体。故应即法报。举
一即三。言三即一故。

又一时而修者。圆人不独随观一身即是三身。但趣
举一尘三身具足。所谓此观微妙。即一而三。即三而
一。一观一切观。一切观一观。非一非一切。如此之观
摄一切观也。

若观彼佛真如法身者。能观即是一心三观。所观即
是三谛一境。谓之观彼佛者。是托彼果佛圆明之体。
显我众生性德之佛也。

毕竟得生住正定者。往生之人。约有三位。一如莲华
未开时。信行未满。未名不退。但以处无退缘。故称不
退。二信位满足以去。华开见佛。入十住位。得少分见
法身。住正定位也。三者三贤位满入初地以去。證遍
满法身。生无边佛土。如佛记龙树菩萨等。住初地生
净土等也。此中毕竟等。是后二位。

不以色念。是不念相好之色。不以四智十八法念。是
不念功德之心。诸法自性空者。以佛无别色心功德。
唯有如如理。及如如智独存故。无所念是为念佛者。
华严云。性空即是佛。金刚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
来。佛以无境为境。则念以无念为念也。

谛了自心名为观佛者。自心者即法身也。谛了法身
卷三 第 774b 页 X22-0774.png
方为观佛。外求有相佛。与我不相干。不为境乱。名为
三昧者。三昧之言正受也。会境归心。无境可乱。方名
正定也。一体不移。名为心印者。唯一真心充遍法界。
湛然常住。方名心印不坏也。

疏。
虽云一心者。前以一心。为一行一时等。若只以
一对一。便堕数矣。然法身无为不堕诸数。虽云一心。
实则一切诸心无不摄故。

钞。
至诚心者。至之言专。诚之言实。深心者。佛果深
高。以心往求。故曰深心。亦从深理生。亦从厚乐善根
生。虽有三义而不相舍。求高深果。须见深理。欲契深
理。须厚乐善根。此乃立行依理求果也。回向发愿心
者。以真如实念趣果善心。二心功德。善巧回向。愿生
净土。速證法忍。广拔一切众生苦恼。

起信三心者。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谓向理之心。
别无岐路。此即二行之本。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
行故。谓修具万德。回向心源。即自利行本。三者大悲
心。欲拔一切众苦故。谓广拔众苦。令得菩提。即利他
行本。妙行虽广。三行皆收。

名殊理一者。是以经论配合至诚心。即起信正念真
如。不念真如。岂名专实。今此一心无虚妄即真。无迁
流即如。即正念真如故。
深心。即起信乐集一切善
行。以不集万行。岂名立行依理求果。今此一心万善
同归。即乐集一切善行故。
回向发愿。即起信大悲
拔苦。如不拔苦众生。岂名回向发愿。今此一心顿圆
卷三 第 774c 页 X22-0774.png
物我。即大悲拔苦故。

一清净心者。万善皆空。纤尘不立故。直契真如心也
二安清净心者。若一行不圆。菩萨之心则不安隐。安
者满足万善故。广修万行心也。三乐清净心者。若一
有情未度。菩萨之心则不喜乐。乐者广度有情故。此
普度众生心也。

垢无不尽者。从来不与染法相应故。又既入理一。则
见思尘沙无明无不尽故。
理无不具者。本具恒沙
功德故。又既入理一。则此一心中。顿舍万缘。即布施。
乃至此一心中。灵灵不昧。即智慧等故。
慈无不摄
者。一心即无缘慈体。广摄有情故。又既入理一。自然
不舍法界遍入尘劳故。

华严十种念佛者。一寂静念。诸佛本来寂静。众生心
中喧杂。何名念佛。若能寂静。即是念佛。
二清净念。
诸佛本来清净。众生心污染。何名念佛。若能清净。即
是念佛。
三不竭念。
四明彻念。
五离尘念。

离种种尘念。
七离垢念。
八光耀念。
九可爱乐
念。
十无障碍念。诸佛本来尘尘涉入。刹刹圆通。众
生心中多障。何名念佛。若去其障碍。即是念佛。

名八法者。一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二代一切众生受
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三等心众生谦下无碍。
于诸菩萨视之如佛。四所未闻经。闻之无疑。五不与
声闻而相违背。六不嫉彼供。不高巳利。而于其中调
伏其心。七常省巳过。不讼彼短。八恒以一心。求诸功
卷三 第 775a 页 X22-0775.png
德。
行无疮疣生于净土者。疮疣玉之瑕身之疵也。
如既益众生菩萨之善行也。苟或望报则疮疣矣。至
求诸功德菩萨之善行也。苟不一心则疮疣矣。修此
八行。去此八疵。诚为清净之行而得生净土也。

我得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者。诸
佛境界。指所观境。言一切者。横遍竖穷故。智慧光明。
指能观之智。普见法门。即收前二。以结其名。谓以智
慧。观诸佛境界。即名普见也。

二十一念佛门者。一智光普照。二令一切众生。三令
安住力。四令安住法。五照耀诸方。六入不可见处。七
住于诸劫。八住一切时。九住一切刹。十住一切世。十
一住一切境。十二住寂灭。十三住远离。十四住广大。
十五住微细。十六住庄严。十七住能事。十八住自在
心。十九住自业。二十住神变。二十一住虚空。
智光
普照者。常见一切诸佛国土。种种宫殿悉严净故。

住虚空者。观察如来所有身云。庄严法界虚空界故
心外无境界者。谓一心不乱。即是诸佛境界。心外别
无佛境界故。
心外无智照者。谓一心不乱。即是智
光普照悉皆严净。心外别无智光照故。
心外无虚
空者。谓一心不乱。即是庄严法界。及虚空界。心外别
无住虚空故。

钞。
心想佛时。是心作佛者。观经云。汝等心想佛时
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
佛。
卷三 第 775b 页 X22-0775.png

今释是心作佛者。作有二义。一净心能感他方应佛。
故名是心作佛。即疏文所谓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也。
二三昧能成巳之果佛。故名是心作佛。即疏文所谓
亦因三昧心终成作佛也。初作他佛。次作巳佛。此约
能感能成。释作也。

是心是佛者。是亦二义。一心即应佛。故名是心是佛。
即疏文所谓向闻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便谓条然有
异。故言即是应佛。心外无佛也。二心即果佛。故名是
心是佛。即疏文所谓亦无佛之因也。初是应佛。二是
果佛。此约即应即果。释是也。

若论作是之义者。即不思议三观也。何者。以明心作
佛故。显非性德。自然有佛。以明心是佛故。显非修德。
因缘成佛。即是而作。故全性成修。则泯一切自然之
性。即作而是。故全修即性。则泯一切因缘之性。若其
然者。何思不绝。何议不忘。

既以作是绝乎思议。复以作是。显于三观。以若破若
立。皆名为作。空假二观也。不破不立。名之为是。中道
观也。全是而作。则三谛俱破。三谛俱立。名一空一切
空。名一假一切假也。全作而是。则于三谛俱非破非
立。名一中一切中也。即中之空假名作。能破三惑能
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圆应。能成我心三身当果。即
空假之中名是。则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应佛。
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一心修者。乃不思议三观也。

由此一心。终当作佛四句。一心即不生灭因地心也。
卷三 第 775c 页 X22-0775.png
由此因心。终成果觉。故始从信解。终至行證。等觉还
源。直至如来妙庄严海。故名作也。

即此一心。全体是佛四句。一心即真如法性身也。本
无修證。不涉程途。全体是佛。若言是因。对果言因。既
无当果。因是谁因。若言是果。对因言果。既无前因。果
是谁果。故名是也。

钞。
修馀少善名散者。以人天小果有漏之因。是散
心修善。故名散善。一心不乱名定者。心缘一境。无有
异念。故言定善。

一心复分定散者。事一心者。虽心缘一境。犹属识心。
所缘之境。念念迁流。能缘之心。新新不住。对前散心。
故名曰定。对后理一。犹名为散。定善中散善也。理一
心者。见诸法实相。以不生灭心契真常之理。本自不
动。本自寂灭。定善中之定善也。

事一心者。犹未离六识。故为定中散。理一心者。则是
常住真心。故为定中定。

疏。
即菩萨念佛者。以有凡夫念佛三昧。二乘念佛
三昧。今是菩萨念佛三昧故。

钞。
惟言正念实相者。以不念有。不念空。不念二边。
不念中道故。

今谓彼专下。谓彼经并无信愿往生等语者。以正念
实相专主理故。此经有信愿往生者。兼事理故。事一
心。则不相同。若理一心。正彼正念实相也。
盖彼下
释疑。恐疑云。二经同一念佛三昧。而有专理兼事之
卷三 第 776a 页 X22-0776.png
不同者。何也。盖彼为能离念者。以无念正入。此为不
能离念者。以有念巧入。离为因不同。同归无念。究竟
不别也。

钞。
直指灵知者。波罗提云。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
手执捉。在足运奔。悟之则为佛性。迷之则为精魂是
也。又荷泽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永嘉云。不须知知
但知而巳等。

门庭施设不同者。净土法门。有净有秽。有佛有生。是
约建立门。禅宗法门。则净秽双非。生佛不立。是约扫
荡门。

所證无两心者。彼一切尽扫者。顿除妄想。直显灵知。
此一切建立者。使成三昧。亦悟灵知。故古云参禅本
为超生死。念佛亦因脱死生。但向一边挨得入。两条
门路不多争。

传法四句者。初祖云。吾本来兹土。传法度迷情。一华
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印心四卷者。初祖付二祖曰。吾有楞伽四卷。亦付与
汝。即是如来心要法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

钞。
纷然不齐者。约善恶无记三性说。以三性自体
迥异故。杂然竞起者。约八识缘境不同说。以眼识缘
色。耳识缘声。赖耶缘根身器界故。

溯流穷源不出一心者。始从清净心中。无明妄动。转
成赖耶。次从赖耶。转出前七。心王既起。心所随行。次
第引生五十一种。如从源出流也。今溯流及源者。则
卷三 第 776b 页 X22-0776.png
心所不离心王。心王不起。心所不生故。心王不离妙
心。妙心不动。心王不现故。

恒审思量者。指七识也。此识恒常。审推思察量度。第
八见分为我故。恒之与审。于八识中四句分别。一恒
而非审。谓第八识不执我。无间断故。二审而非恒。谓
第六识以执我。间断故。三非恒非审。谓前五识不执
我。多间断故。四亦恒亦审。谓第七识执我。无断故。

真妄和合者。指赖耶也。起信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
合。非一非异。名为阿赖耶识。释曰不生不灭者。是如
来藏自性清净心。动作生灭不相离故。故云和合。非
谓别有生灭来与真如合。谓生灭之心。心之生灭无
二相故。真如全体动故。心与生灭非异。而恒不变真
性故。心与生灭非一也。

念极而忘者。忘谓人法双亡。是六识脱落。而七识随
六识用事六识既脱则七识自然不行故恒审思量
者。其思寂焉。

忘极而化者。化谓空空亦空。是识阴尽。罔象虚无。颠
倒妄想。皆净尽无馀故。真妄和合者。其妄消焉。

巨浪微波。咸成止水者。巨浪指前七识心心所。楞伽
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
时。微波指第八识心心所。楞严云。如急流水。望如恬
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

浓云薄雾。尽作澄空者。浓云喻前七心心所。以前七
粗重。障真重故。薄雾喻第八心心所。以第八微细。障
卷三 第 776c 页 X22-0776.png
真轻故。

钞。
若事一心下。或问云。此之至心。或指事一心。亦
未可知焉知是理耶。故云事一心虽亦灭罪。如石压
草。如冰夹鱼。冰泮则鱼游。石去则草长。定力巳过。罪
将复现。理一心者。一心既朗。罪性皆空。以般若智了
知罪性不在内外中间故。指理一心也。

十方众生下五句。明称佛功胜。唯一大乘。
一切诸
法二句。出其所以。谓何故一称佛时。皆当作佛。唯一
大乘耶。曰以一切诸法。唯一相不二相。一行不二行。
故唯一乘。
所谓二句。转释一相。
习如是观五句。
明利益。
一相。即毕竟空相。离一切诸相。故名一相。

一门。即法华中。唯有一门。而复狭小。
无生无灭。
即华严所谓。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
诸佛常现前。
毕竟空相。以破诸法毕竟净尽。名为
毕竟。又解毕竟名为终竟。观是终竟之法。亦不可得。
则不执有究竟之法。名为毕竟空。故法华云。乃至究
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也。
五欲即五尘。以能
动人欲心。故遂名欲。
五盖。即贪瞋痴。睡眠。掉悔。此
五能覆盖真性。障诸禅定。故名曰盖。
五根。即信念
进定慧。
禅定。即百八三昧等。法界初门云。以是空
慧。照诸禅定。种种法门。无染无著。则能出生诸菩萨
百八三昧等。

归命一心者。南无即归命。佛即是心也。

一闻佛名。闻字是心闻。即若闻首题名字。所得功德。
卷三 第 777a 页 X22-0777.png
不可限量之闻。又即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之闻。

钞。
一乘大道下四句。谓华严一乘大道。乃顿悟自
心之大菩萨境界。非乐生净土菩萨境界。以厌此秽
土。欣彼净邦。不达净秽双非。知见不普故。

今谓下。释彼论意。以论中知见不普。是指得事一心
者。非指理一心者。若得理一心。妙悟自心。有何秽之
可厌。净之可忻耶。此乃纵释。

然虽下是夺释。平等法界。无生可度者。平等真法界。
佛不度众生。弥勒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故。
常修
净土教化众生者。净名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
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众生。
正所谓一乘大道者。
平等法界。无生可度。真如界内不受一尘也。常修净
土教化众生。佛事门头不舍一法也。事理圆融。权实
不二。一乘大道也。

普贤菩萨。为华严长子者。他经皆首文殊。以重智故。
此经独首普贤。以宗法界行故。

钞。
不可以仁之难熟者。孟子云。五谷者。种之美者
也。苟为不熟。不如稊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巳矣。

疏。
又此四字。若离合释之者。相非即是离。相即即
是合。相非故名不乱。是以离释之。相即故名一心。是
以合释之。一心自一心。不乱自不乱。故不妨离释。一
心即不乱。不乱即一心。故不妨合释。

钞。
相即下十一句。释相即。名一心。即有而无者。缘
起即性空故。即无而有者。性空即缘起故。二边叵得
卷三 第 777b 页 X22-0777.png
二句。互夺两亡。缘起性空。既俱不可得。则非缘起性
空之中道。亦不存故。
三德浑然。不可分别者。有即
万法齐彰。属解脱德。无即一尘不立。属般若德。中即
空有难思。属法身德。即有而无。解脱即般若。即无而
有。般若即解脱。二边叵得。般若解脱即法身。中亦不
存。法身即般若解脱。举一即三。言三即一。如天王三
目。伊字三点。三德浑然。故名一心。

相非下十四句。释相非。故名不乱。假非是空。缘起非
性空。空非是假。性空非缘起。中非假空。中道非缘起
性空。空非是假。则能所双亡。成般若德。假非是空。则
能所双立成解脱德。中非假空。则双照双遮成法身
德。般若非法身解脱。解脱非般若法身。法身非解脱
般若。三德历然。故名不乱。又浑然即历然。历然即浑
然。一心即不乱。不乱即一心也。

钞。
如小教下。正明五教一心。

小教以由心造业等者。小教不知八识。由六识造善
恶业。感三界六道苦乐等境。故曰一心。此假名一心。
非真一心也。以不达唯心之理。心外实有前境故。

始教以赖耶所变为一心者。始教知有八识。但不即
真如。以真如凝然不变不随缘故。乃生灭八识。含漏
无漏种所变现也。如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
以有诸趣。及涅槃證得等。此以生灭八识为一心。

终教以如来藏为一心者。终教达八识。即真如随缘。
为阿赖耶识。识如梦幻。唯一真如。此以如来藏为一
卷三 第 777c 页 X22-0777.png
心。

顿教以染净俱泯为一心者。染即六识。及生灭八识
等。净即如来藏。以终教归如来藏。虽云至净。以见有
如来藏在。犹未离念故。此则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识
二无我俱遣。一念不生。方为一心。

圆教总该万有为一心者。前四教。则前浅后深。互不
相摄。今圆教则周遍含容。重重无尽。随举一尘。全彰
法界。总该万有为一心也。

天台四教例此者。小即藏教。始即通教。终即别教。圆
即圆教。顿即天台之离言四教。

疏。
具有此意者。谓虽无事理之文。而意则具足也。

钞。
专念阿弥佛。即得往生者。论文云。如修多罗说。
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
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

若念真如法身者。论文云。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
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虽念亦无能念可念者。论文云。若知一切法。虽说无
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
念。名为得入。

疏。
显密二义者。言教直诠真性。开悟众生。普愿人
人解了。无有隐覆曰显。咒语如王密诏。唯佛能知。诸
大菩萨不能晓了。但许精持。不通解路曰密。

钞。
自疑理性不明。所为无益者。此专事者。疑不明
理。而阻其事也。大势至下。正引事得通理。以决疑也
卷三 第 778a 页 X22-0778.png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者。方便即观心究理等。今谓若
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观心究
理之方便。始得心开。直下念去。念至念极心空。自得
开悟也。

自疑称佛名少。或致落空者。此专理者。疑称名少。而
阻其理。念念理一下。正以理通事。而决疑也。

念念理一。念念弥陀者。所谓念空真念。处处弥陀说
法时时莲蕊化生也。故曰其为称名不亦大乎。

摄心体心四句。摄心即事持。事得通理。摄心即体心。
体心即理持。理得通事。体心即摄心。

疏。
随机不定者。根稍钝人。事尚未能。奚能究理。且
先勤事。摄心既定。然后观心究理。不然妄识纷飞。徒
劳分别。何益之有。若根性大利人。般若缘深。法身机
熟。莫勤事行。直究唯心。直捷根源。不劳摘叶寻枝故。
问。前云执理而迷事。比贫士获豪家之券。又云约理
无可念。约事则无可念中吾固念之。以念即无念故。
今云。径就理持。不勤事行。岂非堕前所斥耶。答云。前
之所斥。乃执理而迷事。耽著顽空。不信念佛者。今径
就理持。是即念返观。正深求净土。不拨事行者。故不
堕前咎。

疏。
二十一字者。专持名号。以称名故。众罪消灭。即
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疏。
自性非忆非忘下。忆者对忘而言。有忆有忘。非
真执持。直须两头撒开。中间坐断。乃真执持。
今者
卷三 第 778b 页 X22-0778.png
对昨而言。有昨有今。非真七日。直须劫日双消。扫空
三际。乃真七日。
若对多名一。一则弥多。何名一心。
迥超数量。直契无为。是名一心。
若对乱名定。定则
弥乱。何名不乱。谛了自心。顿超动寂。方名不乱。

钞。
本无生灭下。生则有忆。灭则有忘。自性本无生
灭。何有忆忘。过去为昨。现在为今。自性体绝去来。谁
成今昨。
自性一亦不为一。为堕诸数故。则多尚奚
存。
自性定且无定形。有物凝然故。则乱将安寄。

如斯会得。终日念佛。终日念心。以心外无佛。佛外无
心。即佛即心。即心即佛。心佛无有二故。
终日念心。
终日无念者。以即佛即心。则非佛。即心即佛。则非心。
互夺两亡。能所双消故。如是念佛。名为真念佛。念佛
之理。岂沾沾事行耶。

弥陀经疏钞演义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