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704a 页
No. 427
弥陀经疏钞演义定本卷一
云栖 古德法师 演义
门人 慈帆智愿 定本

题义。
开卷。佛说等八字是法题。后学等十二字是
人题。

法题下。自细释。今入文之先。理应略陈总一。题中约
有四对。一通别一对。通则经之一字。别则佛说等五
字。二能所一对。能是能诠。即经之一字。所即所诠。即
上五字。三教理一对。佛说经是教。阿弥陀即是理。四
人法一对。佛说即是人。阿弥陀即是法。

首佛字。即释迦牟尼佛。从兜率降生王宫。为悉达太
子。出家苦行六年。成等正觉者。若释其义。则佛字是
梵语。此翻觉者。谓觉了性相之者。具有三义。一自觉。
觉知自心本无生灭。二觉他。觉一切法无不是如。三
觉满。二觉理圆称之为满。若准起信。亦彰三义。一始
觉。即能證智。二本觉。即所證理。三究竟觉。即智与理
冥。始本不二。今经所云佛者。乃是三觉俱圆。释迦世
尊也。又佛地论。说佛有其十义。天台六即。华严十身。
详具后文。

说者。以宣演得名。畅悦为义。四无碍辩为体。畅则畅
出世之本怀。悦则悦众生之获益。今以如来久修久
卷一 第 704b 页 X22-0704.png
證念佛三昧。蕴之在怀。适得机宜。随以四辨宣演。畅
悦本怀。令随机获益。故云说也。

阿弥陀。是梵语。此云无量。以功德智慧身相光明一
切皆悉无量故。是无量佛往昔因中。为法藏比丘时。
发四十八愿。今在西方。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故释迦
如来为众宣扬也。

经者。释有多种。不出常法贯摄四义。常者三世不易。
一切诸佛皆如是说故云常。法者十界同轨。四圣六
凡由之解脱故云法。贯者贯穿所应知义。若无文字。
无以贯穿义理。焕然可观故云贯。摄者摄持一切众
生。若无语言。不能开晓众生出生死海故云摄。千叶
良规。百灵常轨。诠真利物。目为经也。

又此经。唐译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今为此名者。以
佛名人所乐闻。又一切功德。言佛便周故。

疏者。疏也。通也。谓经中义理甚深微妙。未易窥测故。
以疏疏通。使无疑滞也。又亦疏理之义。古云。人有发
兮。旦旦疏理。身有心兮。胡不如是。今乃疏理经中奥
理。使人得开通心地也。

钞者。抄略也。随顺本疏略加解释。使经疏妙义涣然
冰释也。

卷者。卷怀之义。一轴之中包含无尽义理。无量法门
故。

人题中。学者。效也。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故古人
有大彻之后。乃终身居学地者。今大师自称后学。亦
卷一 第 704c 页 X22-0704.png
此意也。
古杭。古称杭州。南宋建都更名临安。今曰
杭州复古也。云栖寺名。在五云山之麓。先是山之巅。
有五色瑞云盘旋其上。因以名山巳。而五云飞集山
西坞中。经久不散。时人异之。号为云栖坞。宋时有志
逢禅师建寺。号曰云栖寺。岁久芜废。大师爱其岑寂。
趺坐其间。时人为之搆室。寺复兴焉。
沙门。此云勤
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也。有胜道。说道。活道。污
道四种不同。胜即佛菩萨等。说谓说正法者。活谓修
善品者。污谓诸邪行者。
袾宏。是法讳。号莲池。仁和
人。从性天和尚祝发。遍参知识。于笑岩处有所契入。
遂结茅深谷主张净土。僧腊五旬。世寿八十。化缘既
毕。念佛而逝。
述者。传述也。乐记云。知礼乐之情能
作。识礼乐之文能述。作者谓之圣。述者谓之贤。此经
虽有古疏数家行世。词虽切而太简。理微露而不彰。
今兹疏钞。合天台。贤首。会性相二宗。事理双融。宗说
兼畅。言先圣之欲言。发前贤之未发。可谓千古独创。
今言述者。乃谦词也。

科分。
科中通序大意者含二义。一通序一经大意
以明性赞经。二科发挥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为修持
之本。然后依解起行。执持名号。求愿往生。其钝根者。
单由事相。专持名号亦得往生。三根普被。上下兼收。
作末法最后方便。为一经大旨也。二通序作疏大意。
以感时述意。二科明此一经。事理双融。性相通备。时
机执性执相。各滞一边。至令广大法门。迷而不觉。故
卷一 第 705a 页 X22-0705.png
竭思累载。数易韦编。作此疏钞也。

开章者。是别开章段。即总启十门是。释文者。是消释
经文。即别释文义是。大意虽明。本文未委。故别开章
段。销释经文。使一经玄文委悉详尽。人人晓了也。

结释咒意者。咒本不可释。而咒意可释。咒意者。拔业
根生净土也。此咒本不附经。而今归结于此为之解
释者。正显此净土法门。显密圆通事理无碍也。又见
此持名念佛。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无等等咒也。

序正流通三分者。晋道安法师。判释东流一代时教。
为序正流通三分。序者端绪也。如丝之得绪。能尽一
茧之丝。经之得序。能知一经之旨。又序者东西墙也。
如观墙序。则知堂奥之浅深。观首序。则明全经之妙
义。正宗者。一经正所宗尚。如法华之唯有一乘法。无
二亦无三。楞严之发明常住真心。专修圆照三昧。此
经之依正清净。信愿往生是也。前之序。正序此。后之
流通。正流通此也。流者无住。通者无塞。使此妙法。自
此界以及他方。由现在以及未来。无有留碍。名为流
通。
为顺者。言剖出经心。方挈出尘之端绪。故通序
顺序分。随文入观。方知大道之攸归。故开章顺正宗
分。拔业障根。自然流入清净海。故结释顺流通分。

净业者。业居苦之先。烦恼之后。十法界不同。皆由所
作之业不同。古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忘。又云。佛
十力中。业力甚深。又云。十方诸国土。皆依业力生。故
业不可不净。信者不疑之谓。于净土妙理。深信不疑。
卷一 第 705b 页 X22-0705.png
行者趋造之谓。于弥陀名号。念念明了。愿者乐欲之
谓。于极乐世界心心向往。此净土三资粮也。
亦顺
者。契其大端。自能深忍。故通序顺信资。善读经者。随
文入观。故开章顺行资。识所攸归。无不向慕。故结释
顺愿资。

初明性者。性即常住真心。全体是极乐世界阿弥陀
佛。初明者。恐人认阿弥陀佛在自性之外。故古云。若
认他是佛。自巳却成魔。又云。求人不如求自巳。但以
无始暗动。障此静明。故托彼名号。显我自心耳。然西
方亦实有阿弥陀佛。而即此西方佛。亦不在自心外。
即事即理。即理即事。大师恐狂愚错认。故首明也。

二赞经者。经即佛说阿弥陀经。赞者。以此经是一大
藏中第一方便故。是十方诸佛同所赞叹故。以四字
名号。普接三根。直通五教故。以依经执持能显自性
于一生中。可从博地。直登十地故。

三感时者。时。即今末法之时。感者。以时丁末法。根多
浅薄。法门中人非愚即狂。故微妙法门。或攘臂排为
小教。或大笑斥作权乘。又或终日唯动数珠。或穷年
但数黄豆。大师婆心甚切。能不为之伤心也。

四述意者。意即大师作疏之意。述。陈也。与前述字解
稍异。大师本意。全在兼利。欲发起众生之真信。故极
论念佛之宏功尔。盖欲以一句弥陀。遍引群生出于
苦海。那容不饶舌耶。

五请加者。加是三宝加被。请者。祈请也。佛灭度后。凡
卷一 第 705c 页 X22-0705.png
有著述。皆皈三宝冥希加被。良以自巳一人心力有
限。而佛具无缘大慈。能令精诚祈请者。自得胜智。故
请加也。

通序。
灵明二句是纯真。非浊二句是绝妄。灵明是
照洞彻。言此照体横遍十方。湛寂是寂常恒。言此寂
体竖穷三际。即楞严所谓。常住妙明不动周圆也。

修證即不无。染污即不得故非浊。一切浮尘相。无非
妙觉体故非清。迷时似背。而此本不属迷故无背。悟
时似向。而此本不属悟故无向。即圆觉所谓。一切众
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也。

大哉。是赞词。以非幻不灭。故云真体。见犹离见。见不
能及。有何可思。三世诸佛。到此口挂壁上。有何可议。
其唯者。归结之辞。

注。
此经以自性为宗者。自性谓众生性德之佛。非
自非他。非因非果。即是圆常大觉之体。而此经所谈
行法。正为显此之觉体。盖以据乎心性。称彼名号。名
号可彰。托彼名号。观于心性。心性易发也。又复经中
一切依正。皆彰我自心。无量光即自性照。无量寿即
自性寂。观音即自性悲。势至即自性智。声闻即自性
真。菩萨即自性俗。种种庄严。即自性万德万行。若一
毫法从心外生。则不名为大乘法也。

问。全彰自性。乃属华严。降此以还。何得有此。答。华严
乃诸经王。诸经皆华严眷属。今经以华严性海为宗。
既宗华严。何妨约性。又诸经从法华开显之后。不论
卷一 第 706a 页 X22-0706.png
何经。总皆𢆯妙。皆可称性故。

诸经不离自性者。三乘十二分教。教教皆归妙性。言
言尽摄真如。若离自性。皆为魔境故。

灵觉者。不同木石之无心。虚空之顽冥。明显者。体露
堂堂。无遮无障。
不得称灵者。日以阳明照昼。月以
清凉照夜。虽有光明。而不显灵觉。彼既不自显。人自
不得称也。
无缘而照。勿虑而知。谓之神解。大地莫
能识其端。至圣犹未穷其顶。谓之不测。
不照覆盆
者。以日月之光属相。不属性故。
辉天地透金石者。
以心光遍乎法界。一切诸法无非佛法故。
靡所不
彻者。若通与隔对。是通还成隔。非对隔说通之彻。乃
真彻也。

不染者。从来不与染法相应。不与诸尘作对。不摇者。
万古如如。无有变异。不得称湛者。大地虽常自寂然。
而土石诸山秽恶充满不湛也。
如净琉璃。内外莹
彻。谓之莹净。寸丝不挂。纤尘不立。谓之无滓。
难逃
坏劫者。以三灾到时。劫火洞然。须弥七金。悉为灰烬
故。
推之无始。引之无终者。以真如自体。非前际生。
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不断不异故。
无恒不恒者。恒
外有不恒。此恒亦非恒。恒不恒二边俱遣。乃真恒也。
云有。不受一尘者。浊者。有也。具足诸法。方谓之有。今
自性离一切法差别之相。所谓非有相。非无相。非双
亦相。非双非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非异相。非一
异俱相。是不立一尘非有也。何浊之有。
卷一 第 706b 页 X22-0706.png

云无。不舍一法者。清者。无也。不立一尘。方谓之无。今
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
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常乐我净义故。乃至满足
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是不舍一法非无也。何
清之有。

舍此而有所去。方可谓之背。今则匪离跬步。涌现宝
华。不出户庭。围绕行树。虽欲纵之。将去何所故无背。
迎之而有自来。方可谓之向。今则无行无住。如是而
来。不动不起。如是而来。若欲迎之。从何所迎故无向。
意该善恶凡圣等者。孟子道性善。天台说性恶。一则
就事造边说。一则就理具边说。今则如实空中。善既
不立。恶亦何存。祖云。廓然无圣非圣也。经云。凡夫者。
即非凡夫非凡也。有无如上。性无前际非生也。性无
后际非灭也。本自具足。无法可增非增也。本无一物。
无法可减非减也。染净千差非一也。一味平等非异
也。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

当体得名者。常言大者。对小之称。今则不然。直指性
体。名之曰大。具常遍二义者。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
为常。此明体无变易。又言大者。其性广博。犹若虚空。
此明体性周遍。无法可比者。世间最大。莫若虚空。经
云。迷妄有虚空。空乃有始。此法无始。又云。一人发真
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空乃有终。此法无终。是竖
穷无法可比也。又云。十方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
点太清里。空乃有际。此法无际。是横遍无法可比也。
卷一 第 706c 页 X22-0706.png
喻金喻月。亦复如是无可比也。

三界虚伪。唯此真实者。虚者不实。如空中华。本无所
有。伪者不真。如鍮似金。毕竟非金。所谓太山有崩裂。
大海有枯竭。一切荣华。皆有衰谢。一切眷属。皆有别
离也。唯有真如诸法中实。所谓有物先天地。无形本
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彫是也。

非幻不灭。出圆觉经。经云。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
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
不灭。盖谓此性无有变异。毕竟常住。不同诸幻终消
灭也。

不可破坏。出起信论。论云。从本以来。离诸名相。毕竟
平等。不可破坏。盖谓此性在染不破。法身不坏。不同
有为可破坏也。

万法不出一心之体者。谓一切万法皆吾心体。非离
万法别有心体。起信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
相法门体。楞严云。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又
云。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所谓扑
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也。
体该相用名之为体者。起信云。一者体大。谓一切法
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
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
故。今则若相若用。俱归此体为真体也。

不可思议者下。是先合解。心言路绝。谓从本以来。离
言说相。离心缘相。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名为真如
卷一 第 707a 页 X22-0707.png
故。

不可思者下。是次分解。法无相想。谓有相可思。无相
难思。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是思之有过也。思亦徒劳。
是思之无功也。心欲缘而虑亡者。举心欲缘。思虑先。
亡。以真如无相想。即心绝故。

理圆者。理性圆融。不可分析。如一多交彻。大小互融。
真妄交参。染净不二等。言偏者。如言一则遗多。言大
则失小。谈真则违俗。说染则违净等。所谓开口成双
橛。扬眉落二三也。是言之有过也。言不能尽。是言之
无功也。口欲谈而词丧者。开口欲谈。言谓先丧。以至
理绝言。无容措口故。如善天女者。华严云。自在天王
有天釆女名曰善口。于其口中出一音声。则与百千
种乐而共相应等。

至理极名者。如名真如。则可以不妄不变思议。或名
圆觉。则可以满足虚灵思议。或名佛性。则可以离过
绝非思议。皆非至理极名。今名不可思议。则至理之
极名无以加也。

法性佛性者。智度论云。佛名曰觉。法名不觉。是乃以
智为佛。以理为法。贤首据此。故云无情无知觉。指其
性为法性。有情有知觉。指其性为佛性。然二性虽分
属情与无情。法性亦可通有情。以众生乃诸法中之
一法故。故曰。兼无情分中谓之法性。佛性唯局有情。
不通无情。以木石等无知觉故。故曰。独有情分中谓
之佛性。
卷一 第 707b 页 X22-0707.png

且指佛性而言者。自性实通二种。如华严云。若人欲
识真空理。心内真如还遍外。情与无情同一体。处处
皆同真法界。今云尔者。但以此经重一心念佛求愿
往生。乃借彼佛境显我自心故。且指有情佛性也。

性而曰自。自有二义。一自然之自。二自巳之自。

尔如然非作得者。妙性天然。不因修得。迷时无失。悟
时无得。有物浑成。本自如如故。此自然之自也。是我
自巳非属他者。以外道或计自然。或计因缘。或计虚
空。或计天与。不一而足。此皆迷巳为物所转。不知此
性本非天降。不属地生。亦非人与。乃当人自巳不属
于他故。此自巳之自也。
对万法曰本心。对始觉曰
本觉。无知之知谓真知。无识之识谓真识。无有虚妄。
无有变异。名为真如。

若就当经下是解。释序文巳竟下。复配属诸经。今先
就当经配光寿也。绝待交融者。光与寿似对待法。而
其实举光则融寿。举寿则融光。原非二物。有何对待。

一切功德。谓无漏性功德无量者。具足圆满不可
思议也。而以此句。当非浊非清二句者。以但有清浊
向背。即有对待不融通。便不是性功德。便非无量。今
无清浊向背。是一切功德皆无量也。
全体是当人
者。谓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无量光。而自性寂。即
是无量寿。自性照。即是无量光。寂照不二。即是光寿
交融。则阿弥陀佛。岂不即是当人自性。

又初句明无下。配三大也。用大者。谓众生心具有无
卷一 第 707c 页 X22-0707.png
边妙用。论云。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
果故。今此灵明无所不照。即是能生一切世出世善
因果也。相大者。谓众生心具有如来智慧德相。论云。
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今此湛寂
无所不含。即是具足无量性功德也。体大者。谓众生
心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论云。一者体大。谓一切
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今此灵心绝待。迥绝二边。即
是不增不减一味平等也。
即三即一。双泯双存者。
体非相用。乃至用非体相即三也。而又离体无相用。
离相无体用等即一也。一即三则一泯。三即一则三
泯双泯也。而又一即三则三存。三即一则一存双存
也。存时即泯。泯时即存。非泯非存。不可思议。

又初句言照下配三德。智慧光明遍照法界名为般
若。离一切染得大自在名为解脱。心体离念法界一
相名为法身。是三种皆具常乐我净四德。故皆云德。
然有果上修成三德。因中性具三德。今指因中性具
而言也。

又以四法界下配四法界。
法者。轨则也。界有性分
二义。事法界界字是分义。以众生色心等法。一一差
别各有分剂故。理法界界字是性义。以众生色心等
法。虽有差别同一体性故。事理无碍法界者。理由事
显。事得理成。理事互融。性分交彻故。事事无碍法界
者。一切分齐事法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
重无尽故。
不可思议。配事事无碍者。以前三法界。
卷一 第 708a 页 X22-0708.png
同教一乘。犹可思议。后一唯华严别教一乘。不可思
议也。
分摄于圆者。或曰。事事无碍。唯属华严。今经
何得有此。故曰。一大时教。唯华严为圆。圆为能摄一
切。故诸经无不摄归华严。今此经有少分事事无碍。
故得分摄于圆也。

然通序大意先明性者。一切法门全归自性。千经所
演无有馀因。今此念佛往生。必先明自性弥陀为本。
然后一心称名求愿往生。必于宝刹速證无生。直入
圣阶度生亦广。所谓先悟毗卢法界。后修普贤行门
也。设使不明性体。罔意造修。纵得往生。祗成末品。先
明自性意在斯乎。

序。
澄浊二句。先叙工夫。三祇二句。次赞超胜。

浊而清者。以佛名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净。如水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也。返背而向者。一向
流落他乡。不思故国。今则回神宝刹将觐慈尊也。一
念是智。片言是境。越僧祇谓智超胜。齐诸圣是境妙
圆。僧祇者。无数劫也。

问。三祇行满。即坐道场成正觉。今念佛者。纵得往生
尚未得佛。何乃便越三祇耶。
答。今三祇是约信解。
以三昧功成之人。虽功行未满。而法身巳明。三祇极
果以解了故。亦可言超也。此约解言。不论功行。

越僧祇是实语。不必但约。解说。以三祇行满。方得成
佛。此是藏教果头佛。今经是圆顿教。但得上生即登
初地。而果头佛上与圆教七信齐。岂不是越僧祇于
卷一 第 708b 页 X22-0708.png
一念。

妙用有二。在如来说经。是利生之妙用。以四字遍引
众生出于苦海。岂非至妙。在众生持名。是自利之妙
用。以四字直使初心登乎智地。又岂非至妙。

注。
毕竟平等者。论云。一切诸法。从本以来离诸名
相。毕竟平等。唯是一心。今寂照之体。无有清浊向背。
正是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故云毕竟平等。唯是一心
也。

约生灭门者。上明性一科。是约真如门说。今赞经。是
约生灭门说也。论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一者心真
如门。二者心生灭门。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
法门体。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
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黎耶识云云。此
即生灭门也。

以不如实知。不觉有其念者。论云。阿黎耶识有二种
义。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
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
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今释)不知真如法一。
谓不了如理一味也。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如实知。
即此不知。即是根本无明。心起有念。即是业相。论云。
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也。然此虽动念而极微细。
缘起一相能所不分。即当黎耶自体分也。

无明所覆。失本流末者。无明。即根本无明。即不如实
知也。覆。谓覆盖真性。本即真性。末谓三细六粗。既失
卷一 第 708c 页 X22-0708.png
本自流末。
浑乱真体者。如楞严云。譬如清水。清洁
本然。有诸世人。取彼土尘。投于清水。水亡清洁。容貌
汩然。名之曰浊。
复使净洁者。楞严云。如澄浊水。贮
于净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
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

无明所引等。此无明。亦即根本无明。觉即本觉。尘即
三细六粗。由无明生业相。乃至造业受报。是渐远真
如之觉。随逐境界之尘。如穷子舍父逃逝。故名曰背。

返其去路者。谓不须别寻归路。即就路还家。便得
返身见父。先破执取计名。空其人执。次破相续智相。
荡其法执。次破三细赖耶。归于觉体。斯之谓向也。

修證即不无者。南岳让禅师参六祖。祖问甚处来。让
云嵩山。祖云。恁么物。恁么来。让云。说似一物即不中。
祖云。还假修證否。云。修證即不无。染污即不得。今谓
且就众生一期修證。似有澄返之迹。修證即不无也。
而于自性实无得失增损。染污即不得也。

不退有四。以未断烦恼。生同居土。为愿不退。破见思。
生方便土。为行不退。破尘沙。分破无明。生实报土。为
智不退。破三惑尽。生寂光土。为位不退。则不退名同。
而浅深自别。

力用力字。内含三义。一者本性功德力。二者行人念
力。三者弥陀愿力。本性如舟船。念力如橹棹。愿力如
顺风。三力周圆。必登彼岸故。

三藏。谓经律论。又佛藏。菩萨藏。声闻藏。十二部谓修
卷一 第 709a 页 X22-0709.png
多罗。重颂。授记。孤起。无问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
方广。未曾有。论议。

用从体相而出者。佛證平等真如恒沙性德。然后流
出报化之用演说此经。是如来之用。固从体相而出。
今众生依经念佛。顿超即證。亦以本有真如。本具性
德。方有如是力用。故云从体相而出也。

称性而谈指华严。正直而说指法华。方便未彰者。以
华严唯谈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帝网重重。
六相十玄四种法界等。二乘贤圣。尚如聋哑。末法下
凡。岂能修證。故方便未彰。法华正直舍方便。但说无
上道。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皆不
明示进修方便。故亦方便未彰。浩博难持。如广修万
行等。幽深罔措。如直悟一心等。

即方便成圆顿者。称彼名号方便法也。上品上生即
登初地。岂非圆顿。为通𢆯秘诀。换骨神丹。如后文所
赞。

又前是下。是总结两节。性德。修德。出天台教。自性清
净。离垢清净。出起信论。性净障尽。出圆觉经。互融一
句。总顶上三种。互融不二者。谓全性起修。全修即性。
性外无修。修外无性也。又旧云。性净障尽。互融不二
者。以全性起修时。破全性之无明。断全性之生死。终
日本体。终日工夫。性净即障尽也。以全修即性时。虽
破无明。破无所破。虽断生死。断无所断。终日工夫。终
日本体。障尽即性净也。
卷一 第 709b 页 X22-0709.png

序。
故我世尊乍说三乘者。故字。承上妙用来。我者。
亲之之辞。乍说三乘。指华严之后。法华以前。四十年
所说之法。

终归一实者。指法华经。此经荡化城之执教。解草庵
之滞情。开方便之权门。示真实之妙理故。

等颁珍赐者。如诸子出宅。等赐大车。其车高广。众宝
庄校等。

更锡殊恩者。殊恩言异常之恩。因上有如是至妙之
用。故于一代时教中复出此经也。

注。
非究竟者。随宜之权。非出世本怀也。如经云。我
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是
也。
乘本无三者。如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
权说有三者。如经云。除佛方便说。但
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

始成正觉演大华严者。谓如来于菩提场成等正觉。
与四十二位法身大士。及宿世善根成熟天龙八部
等。如云笼月。为说圆满修多罗。菩萨万行。因华。庄严
一乘果海。
大教难投者。如文殊。普贤。诸大菩萨。各
各领解得益。其上德声闻。积行菩萨。如聋如盲。杜视
绝听。于是如来脱舍那珍御之服。著丈六弊垢之衣。
退归鹿苑。说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之三乘权法。

后乃会权归实者。阿含之后。复经方等弹呵。般若
淘汰。四十年馀。至法华会上。方能会归一乘也。权即
三。实即一。大车。谓大白牛车。即大乘妙法也。
卷一 第 709c 页 X22-0709.png

不论大根小根三句。对上始成正觉。演大华严说。谓
华严纯接上根。下根绝分。今则上自不退菩萨。下及
悠悠凡夫。三根普利故。

亦不待根熟四句。对上大教难投五句说。谓法华待
根成熟。方乃会归。今则不俟弹呵。无烦淘汰。即得西
归故。

不次之擢者。言此土修行。渐渐断惑。方出生死。如授
官者。必循资格次第升授。今念佛法门。不必渐渐断
惑。但得往生即超生死。喻如不循次第。顿授高官也。

荫序之官者。言此土修行。功圆行满。方成圣果。如
得官者。必明经中式。或汗马成功。今念佛法门。不必
功行圆满。仗佛愿力。疾登彼岸。喻如祖宗遣荫。现膺
爵禄也。

念佛恩中之殊者。念佛之比其馀法门。固为殊恩。而
念佛一门。复有多种。如观像。观想。实相等。而观像。则
像去还无。因成间断。观想。则心粗境细。妙观难成。实
相。则上智乃克承当。中下未能领荷。唯此持名。至简
至易。普摄诸根。鹤冲鹏举。骥骤龙飞。殊恩中之殊恩
也。

序。
指四十八愿门者。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所。
发四十八愿。佛乃一一拈出。指示众生。故曰指四十
八者。如国中无三恶道愿。乃至最后即得诸忍究竟
愿。愿曰门者。门门不同。此非彼故。

开一十六观法者。因韦提启请。乃为宣说。今日始创。
卷一 第 710a 页 X22-0710.png
故曰开一十六者。始自落日悬鼓观。终至三辈往生
观。观曰法者。各有法则修不一故。

归乎普度者。如四教四弘。各有四种。今则纯是众生
无边誓愿度也。普谓竖穷横遍。归者。谓虽有四十八
种不同。而要其所归。则无非普度也。

宗乎妙心者。宗犹主也。谓虽有一十六种不同。而究
其所主。则无非妙心也。妙心者。谓十六观中。若依若
正。皆以法界心。观法界境。生于法界依正色心也。

注。
悉是空假中道圆寂一心者。观法有二。有事有
理。事观者。且如日观。行人面西正坐。观日欲落。状如
悬鼓。闭目开目。日相现前。名为事观。理观者又二。有
次第。一心。次第三观者。先观此日。由想所成。全体性
空。无有自性为空观。复有观想因缘。成此日相。则不
坏假相为假观。以此二观为方便。次观假处全空。空
处全假。非空非假为中观。是乃先空次假后中。为次
第三观也。一心三观者。所观之境。即真即俗即中。能
观之观。即空即假即中。以一心三观。观三谛一境。而
境外无观。观外无境。境观双忘。唯一妙心。此即以具
日之心。观于即心之日。令本性日。显现其前。为一心
圆妙之观法也。

序。
广以广多广博为义。广多者。如来性中本有妙
用。潜兴密应。无有穷尽。广博者。此无尽愿。一一同于
觉性。无有分限。大以竖穷横遍为义。竖穷者。此愿尽
未来际无有休息。横遍者。此愿充满十方无有边际。
卷一 第 710b 页 X22-0710.png

先有始义。即行远自迩之意。又先有急义。即先务
之为急意。
贵在知先者。由弥陀悟入法性。从性起
愿。性无尽。故愿亦无尽。故知欲入弥陀愿海。必先悟
彻自心。不悟广大之心。不入广大愿海故。

深谓观深妙。玄谓理幽玄。经中观法。乃以法界心。观
法界境。生于法界依正色心。岂非深妙。经中依正。但
应色一相。可照三身。依报一尘。即寂光土岂不幽玄。

约者。简约也。唯此四字。更无别法。何等简易。又约
者。要约也。念佛功成。无事不办。何等要约。尤应守约
者。以十六妙观。乃全性成修。全修成性。悟心上士。乃
克行持。初学行人。无由凑泊故。

举名兼众德者。由名召体。体外无名。体具众德。则名
亦兼众德。故一称名。即称佛众德也。
专持统百行
者。以一心持名。万缘自舍。即布施行。一心持名。三业
自净。即持戒行等。

注。
幽显圣凡者。幽指三途。显指人天。圣指三乘。凡
指六道。茫无畔岸者。以心无尽。故愿无尽也。

初心靡及者。妙宗钞云。观虽深妙。本被初心。若能进
功。何忧不就。而大师如此说者。盖有二义。一者。以今
正建立持名法门故。二者。初心亦甚不同。有具足圆
解之初心。乃至有茫然未识之初心故。
守约谓修
身。施博谓天下平。

但得见弥陀者。永明四料简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
铁磨。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有禅有净土。犹如带
卷一 第 710c 页 X22-0710.png
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有禅无净土。十人九
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
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先务之急者。孟子
云。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尧舜之知。而不遍物
急先务也。

观虽十六。言佛便周者。十六观经。题曰观无量寿佛
经者。以十六观法。不出依正主伴。佛是正报。举正足
以摄依。日。地。行树。宝池等。无不摄故。佛是化主。举主
足以摄伴。观音。势至。乃至九品往生。无不摄故。

虽至极。唯心即是者。佛虽万德果人。实不离当人现
今一念。以心外觅佛。即邪魔故。
至简至易者。一心
执持。至简而不繁。至易而不难。此守约也。
万法唯
心者。古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又云。应观法界性。一
切唯心造。心清净故。何事不办者。既得其本。不愁其
末也。下文六句。正释此句之义。
运想宛然者。谓三
昧既成。想行树则行树明。想宝池则宝池现。想菩萨
则菩萨在前。想如来则如来宛尔。以三昧心中随心
现相故。
举念便登者。解脱长者言。我欲见阿弥陀
佛。随意即见。是也。此施博也。

大圣悲怜者。天如云。观法理微。众生心杂。杂心修观。
观想难成。大圣悲怜。直劝专持名号。

弥陀即是全体一心有二义。一者。阿弥陀佛即是全
体一心。以佛复本源究竟觉体。故起信云。离念相者。
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
卷一 第 711a 页 X22-0711.png
夫法界一相。是离念之心体也。而即是如来。则如来
岂不是全体一心。二者。阿弥陀佛四字。即是全体一
心。此四字在我心中。明明历历。迥然独照。四字之外
无我心。我心之外无四字。岂不即是全体一心。又复
真念佛者。唯色唯心。唯观唯境。一名一字。无非实相。
岂不即是全体一心。

心包众德者。以真如体中。具足无漏性功德故。

心不为三际迁流曰常。不为二死逼迫曰乐。具八自
在我曰我。离五住污染曰净。本来妙明曰本觉。方始
出缠曰始觉。不妄不变曰真如。离过绝非曰佛性。诸
佛所得之智曰菩提。诸佛所證之理曰涅槃。

四谛者。苦集灭道也。苦为逼迫相。集为招感相。此世
间因果也。道为可修相。灭为可證相。此出世间因果
也。此四谛通大小乘。有生灭。无生。无量。无作。四教不
同。然四谛是境非行。今云行者。举所观之境。显能观
之行也。

序。
万虑咸休。是妄心初息。一心不乱。是正念成就。
从兹承专持来。究极根咸休来。

注。
念念尘劳者。尘者不净。劳者不逸。聚缘内摇。趋
外奔逸。是其相也。
刹那中有九百生灭者。刹那。时
极速也。经云。众生一念。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
百生灭。
生住异灭者。有为四相也。生表此法先非
有。灭表此法后是无。异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暂
有用。
分齐头数者。此非彼曰分齐。各有绪曰头数。
卷一 第 711b 页 X22-0711.png

甲灭乙生者。约彼此说。如贪灭瞋生等。俄去倏返
者。约一法说。如才灭复现也。
狮子杲日喻正念。百
兽与霜喻万虑。
出窟潜踪者。狮子出窟时。四足踞
地。振尾出声。水性之属。潜没深渊。陆行之类。藏窜孔
穴。飞者堕落。诸大香象。奔走失粪。

名咸休也。以上是正释。故永明以下是引證。

数息者。数息观也。数出入息。从一至十。对治散乱法
也。此法通世间出世间禅。如根本禅。多由数息而入。
而六妙门。亦先以数息为首。请观音亦必以数息为
助也。初心在缘曰觉。细心观察曰观。正是此人数息
工夫。但渠工夫既成。更欲增进觉。觉观不休。亦即是
病。遂借称名为转治也。但字字分明。亦是觉。句句接
续。亦是观。云何即破觉观。盖是以毒攻毒。用兵止兵。
毒尽兵消。身心安乐耳。又或此人径就理持。研究之
极。顿入无心三昧。亦不可知。此正是一个咸休样子。
故取之以为验也。

休之又休。即所谓精进更精进。放下又放下也。

本。是万虑之源头根本。近言之。即是融通妄想。以为
其本。穷谓浮想消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此即是事
一心也。远言之。则是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
穷谓倏然隳裂。圆明精心。于中发化。此即是理一心
也。事理一心。皆为成就念佛三昧。三昧者梵语。此云
正定。亦云正受。离邪名正。离散名定。以一心不乱。不
同凡夫之不定。外道之邪定也。不受诸受。名为正受。
卷一 第 711c 页 X22-0711.png
以一心不乱。无一法当情。名正受也。

序。
乃知下。是明理一心境界。匪离四句。正说唯心
净土也。处处两句。言触处洞然。珍禽两句。言一味平
(细玩注中自见)

跬步涌华者。谓心华灿发。左右逢源。清净光明之体。
当处出生也。又心包法界。既妙悟一心。即万亿刹外
之莲华。亦不离寸步也。

户庭绕树者。谓觉林增长。道树滋荣。长养众善之体。
随处发现也。又法界唯心。既妙悟一心。即万亿刹外
之行树。亦不出户庭也。

弥陀说法者。鹊噪鸦鸣。尽是深谈般若。溪光山色。无
非全露遮那也。处处者。即古人所谓。炽然说无间歇
也。

莲华化生者。从悟而迷。是为胎藏受生。从迷而悟。是
为莲华化生也。时时者。即经中所谓。常在于其中。经
行及坐卧也。

禽鸟指有情。堂院指无情。举此二种。见情与无情。同
成正觉也。偕音并彩。正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处。

注。
既得四句明。即此一心。即是净土。何必四句明。
不必往生。方成净土。然则四句显唯心境界。无差别
相。等同一味也。故曰句总结。

印坏文成者。涅槃二十七云。譬如蜡印印泥。印与泥
合。印灭文成。以喻凡夫现在阴灭。中有阴生。今借此
文。以喻往生行人。此土阴灭。彼国阴生。须知垂终自
卷一 第 712a 页 X22-0712.png
见坐金莲身。巳是彼国生阴故也。成论明极善极恶。
俱不经中阴。如䂎矛离手也。

序。
念空真念者。念即念佛之念。真念即真如体。念
到极处。和念脱落。顿离念相。谓之念空。离念相者。等
虚空界。法界一相。即是平等法身。故云真念。

生入无生者。生即生死之生。无生即无生忍。生本无
体。以念为体。起信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得住持。
今既念空。所谓皮既不存。毛将安附。自然髑髅粉碎。
五阴消亡。从有生悟入无生矣。
又生即念佛之心。
无生谓无生之理。虽念性元生灭。既由有念得入无
念。是从生灭顿入无生矣。

念佛念心者。既到真念田地。则其念佛巳无能所。能
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
佛。智外无如。如外无智。如智不二。名念佛即是念心
也。

生彼生此者。既到无生田地。则其净土巳无彼此。游
神亿刹。实生乎自巳心中。孕质九莲。匪逃乎刹那际
内。彼即是此。此即是彼。彼此无分。云生彼不离生此
也。

心佛众生一体者。佛者果德之称。众生秽恶之号。心
者灵明之体。念佛未至一心。心不是佛。佛不是生。判
然不一。今既念佛即是念心。则反本还源。不见生佛
假名。惟一妙明。周遍法界。以即佛之生。念即心之佛。
无二相也。
卷一 第 712b 页 X22-0712.png

中流两岸不居者。苦域是此岸。乐邦是彼岸。非苦非
乐是中流。念佛未至一心。中流两岸。截然不同。今既
生彼不离生此。则不见彼岸。不见此岸。并不见非彼
非此之中流矣。古云。海藏多罗一叶舟。不居两岸不
中流。一篙撑出虚空外。惹得春风笑点头。是也。

注。
念极而空。约修边说。念体本空。约性边说。无念
之念。是终日无念。终日念佛也。念实无念。是终日念
佛。终日无念也。又此二义。亦乃相须。由念极而空。方
知念体本空。工夫不到。不悟本体也。又由念体本空。
方得念极而空。本体不空。纵念不空也。

达生体不可得者。由心空故。大地平沈。虚空粉碎。推
求五阴色心。了不可得也。
不生而生者。如以不生
为不生。非真不生也。生即不生。是真不生。故永嘉谓。
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等。

又生即念念生灭。此生灭妄心。本自虚妄。无有实体。
故云体不可得。达者悟心之本空也。既悟心空。则终
日念佛。终日无念。生而不生也。终日无念。终日念佛。
不生而生也。生而不生。则生元不可得。不生而生。则
不生亦不可得。是真无生也。故云以念佛心。入无生
忍。

三无有别者。谓迷此法有众生名。悟此法有诸佛名。
此法诸法中实有心名。然而迷悟本空。中边不立。诸
佛众生及心。皆假名也。假名无实。全体即真。故三法
相即。无有差别。
卷一 第 712c 页 X22-0712.png

二边谓有无。中道谓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不著不安。
正是离四句处。

自心是佛是禅者。自心觉照即是佛。自心静虑即是
禅。
谤自本心者。以净土乃自心之净土故。是谤佛
者。以不离自心即是佛故。是自谤其禅者。以不离自
心即是禅故。

序。
此则理之一心者。以一心念佛有事有理。上文
所指乃理一心也。
全归上智者。以理一心。无方所。
无形相。不可凑泊。无容拟议。非宿具般若灵根。单刀
直入者。鲜能悟入。

通乎事相者。不悟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但以妄念念
佛。离此生彼。是则生佛宛然。净秽历然。以我之生。求
彼之佛。厌此五浊。欣彼乐邦。与彼理性。全无交涉。此
则钝根所行也。

序。
守愚之辈者。愚亦不能障道。故云人一能之巳
百之等。而过在守字。乃高推圣境。画地自限之辈。小
慧之流者。学般若菩萨。须求大智慧。小慧者狂慧也。
偏慧也。非真慧也。又此二人之病。在执著两字。故经
云。众生处处著。引之令得出。

注。
事依理起者。事不自事。因理而事。因自性弥陀。
故劝人念弥陀。因唯心净土。故劝人生净土。
理得
事彰者。理不自彰。由事乃彰。因念弥陀。方显自性弥
陀。因求净土。乃悟唯心净土。由是心是佛。方乃是心
作佛。因是心作佛。方显自心是佛故。
数他宝者。华
卷一 第 713a 页 X22-0713.png
严云。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等。
判然心不是佛
者。是口口谈空。步步行有。吃得肉巳饱。求寻僧说禅
者。

是故下伸正意。约理无可念者。以实相理中绝思绝
议。举心即错。动念即乖故。

念即无念者。以即事即理。即念无念。舍念而求无念。
是犹拨波求水。灭器求金。是断灭见。豁达空。非无念
本体也。

即本智求佛智者。本智即本有之智。不因修得。不由
学成。本自具足者。所谓本觉是也。佛智由断惑而显。
修證而成。出缠方得者。即所谓始觉是也。本智约理
具。佛智约事造也。

序。
相继。谓一字一字分明。一句一句接续。不虚入
品者。谓但能念念接续。无有间断。则巳能伏妄。得少
分净。可成末品。又或此人夙有灵根。即于此时顿明
谛理。随其浅深。或中或上。俱不可知。故曰不虚。

明谓于自本心忽然契合。即所谓一发一切发也。

反受祸者。谓若是修行人。则堕邪外。若凡夫外道。则
福尽受轮。若口口谈空。步步行有者。则径堕三途。无
有休息。故云受祸。

注。
著事而信不切者。如今世人。口念弥陀。心驰五
欲。空谈净土。系念娑婆也。
成就净身者。谓三业毫
无污染。即所谓纯清绝点。一条白练也。永明云。求净
土者。纵饶未明道眼。也须成就净身。
卷一 第 713b 页 X22-0713.png

心实了明。谓三智一心中得。巳登初地。入无生忍。于
自本心有大开悟者。
不正之谓狂。狂慧者。虽有智
慧。非真慧也。有从学问得者。有从工夫得者。有从邪
师得者。种种不同。驰骋者。大率谓十方诸佛一口吞
尽。何处更觅弥陀。十方世界彻底掀翻。何方别求净
土。再说念佛求生。早是钵盂安柄。头上加头也。

明之谓顽。顽虚者。虽著空理。非真空也。如痴人口口
谈空。凡夫四无色定。外道无想。以及非非想阴境空
魔。乃至圆虚无心。种种不一。耽著者。大率坚守执著。
一向入空。各各自谓成无上道也。
轻谈。谓形于口。
蔑视。谓存于心。

不咎钝人。反抑利者。谓著事钝根。不知理性。应当呵
责。开其慧性。破其愚蒙。使由事入理可也。何乃舍彼
愚夫。反抑利者。盖以钝人自知不如。斤斤自守。无骄
无恃。无过无非。利者不然。故抑之也。

画虎弗就者。马援戒子云。龙伯高敦厚周慎。杜季良
豪侠好义。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
成尚类骛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
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序。
遂使垂手徒勤者。弥陀慈父。终日垂金色臂。接
引念佛众生。众生不肯念佛。是垂手徒勤。弥陀终日。
望众生求生净土。如慈母倚门望子。众生不肯念佛。
是倚门空望。若约理观者。手表提携之悲。目表照了
之智。同体之悲。不离众生。为垂手深渊。自然之智。遍
卷一 第 713c 页 X22-0713.png
在六趣。为倚门望子。徒勤空望。是真如内熏无明。而
无明全不顾真如也。

今生多生。一误百误者。今生遇此殊胜法门。如久客
他乡。乍闻家信。应当勇猛精进。求愿往生。而乃悠悠
扬扬。漠然不顾。岂非大误。又不唯今生之误。今生以
及多生。一误而成百误也。古云。狭路相逢如不荐。者
回要见定还难。是也。

注。
凡厥有心。定当作佛者。圭峰云。顷以道非常道。
诸行无常。今知心是佛心。定当作佛。故佛教持名。非
教念他佛也。乃念我自心。非教成彼佛也。乃成我自
佛耳。

序。
末法对正像言。正者。證也。以现量智。證实相理
初一千年。有教行理果。故曰正也。像者。似也。以比量
智。依稀见道。彷佛不真。第二千年。有教行理。而无果
證。故曰像也。末法则空腾似量。唯尚斗争。徒有教理
而无行果。故曰末也。
四教各有内外凡。若乃未通
四教。博地凡愚。名下凡也。

陬者。偏隅也。穷极也。此方在阎浮之极东。故名震旦
国。
大师一生自居学地。不敢以先辈自处。故称晚学
罔通玄理。谓未能实契妙心。空谈。即依通禅客。文字
学人。听其言也。超贤圣之前。稽其行也。落凡庸之后。
素鄙。谓平素自鄙。

注。
自量二字极佳。圣之所以成圣。贤之所以益贤
也。生之不时者。不生正像。去圣时遥也。报之不胜者。
卷一 第 714a 页 X22-0714.png
非圣贤应迹。是业系凡夫也。见之不广者。不生中华
佛国。亲炙多贤广其闻见也。智之不深者。非为耆师
宿德。久修道行。智慧深远也。

序。
斯经赞扬极乐。劝生极乐。故望乐国为家乡。斯
经指示弥陀。劝念弥陀。故仰慈尊如怙恃。千生流浪。
不知何处是我家乡。万劫逃亡。未识何人是我父母。
斯经指出。敢不悬望而企仰耶。

注。
既揣钝根者。为人不可不自揣。自揣若果利根。
则丈夫自有冲霄志。不向如来行处行。今既钝根。必
须师古。师古二字出尚书。谓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
为也。

寂灭净土下。实就理说。但飘泊思归。亦可双约事理。
寂灭净土。即常寂光土也。此乃当人故乡田地。是安
我法身。立我慧命处。舍离飘泊者。迷自本心。随逐六
尘也。约事。则是不愿往生。贪恋此土。思归一念。是念
念称理。而观大事未明。如丧考妣也。约事。则是常忆
常念。字字分明。句句接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无第
二念也。古云。身虽未到莲华土。先送心归极乐天。又
云。西方胜友待多时。收拾身心早归去。是也。

佛以大慈下。双约事理。约事。则四十八愿。广度有情。
是接引众生。此方念佛。彼土标名。是怀我以圣胎。水
鸟树林。咸宣妙法。是饲我以法乳。佛慈加被。身心精
进。不退菩提。是荷其恩力。而得成立也。约理。则自性
弥陀。念念不离。是慈悲接引。真如本觉。内熏无明。是
卷一 第 714b 页 X22-0714.png
怀我以圣胎。复作境界之性。引发现行。是饲我以法
乳。折旋俯仰。穿衣吃饭。不离者个。是荷其恩力。而得
成立也。古云。野老负薪归。村妇连宵织。看他家事忙。
且道凭谁力。问翁翁不知。问渠渠不识。嗟哉今古人。
几个知恩德。是也。
劬劳之德者。诗云。哀哀父母。生
我劬劳。欲报之恩。昊天罔极。螟蛉异姓者。诗云。螟蛉
有子。蜾螺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

怀慕终身者。书云。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
大孝终身慕父母。左右无方者。礼记檀弓篇云。事亲
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
定省不违者。礼记曲
礼上篇。凡为人子者。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此三
句。约理。则念念回光反照。随顺真如。约事。则从生至
老。行住坐卧。夙兴夜寐。一句弥陀无间断也。

序。
心是大师普心。道是佛法大道。鲜见其全者。古
来非无妙疏。但于断简残编。略见一二。鲜见全文也。
数解仅行者。惟海东疏。越溪解。大佑略解而巳。

总收部类者。此经与大弥陀经为同部。与十六观。鼓
音王。后出弥陀偈经为同类。部者部书。其文虽不同。
而同一行门。是一部书也。类者流类。为行虽不同。而
同归净土。是一流类也。

一行者。文殊般若会。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
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修是三昧者。不取相貌。
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彼方所。端身正向。于一佛念
念相续。即一念中能见过去未来诸佛等。
卷一 第 714c 页 X22-0714.png

会归玄旨者。以净土一门。会归华严十玄妙旨。如后
分圆中所明。
贯穿诸门者。以念佛一门。贯穿一代
时教诸行法门。如后释一心不乱处所明。

销归自巳。即如后文。节节称理之谈。是也。回向菩提。
即如下文。同證寂光无上果。是也。

注。
不可思议。不出依正因果。依则同居即寂光。正
则应化即法身。因则七日便得功成。果则一生便即
不退。何可思议。

肌肤在表。所入不深者。初祖欲返天竺。命门人曰。汝
等尽言所得。道付对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
字。而为道用。祖曰。汝得我皮。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
庆喜见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祖曰。汝得我肉。道
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祖
曰。汝得吾骨。最后慧可礼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我
髓。今言肤者。谓所见甚浅也。

尧舜尚竭心思者。书云。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
治天下。又曰。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
覆天下矣。

性海为宗者。华严四分。五周。六相。十玄。四种法界。二
十重华藏。及无量香水海。皆从一心流出。故以性海
为宗也。

世出世间。不出心外者。世间染法。出世净法。染净虽
殊。不离自心。以离心无六道。离心无三乘故。

净土依正。皆是本觉者。依即宝池行树等。正即佛及
卷一 第 715a 页 X22-0715.png
菩萨三辈九品等。如后文所明。宝池即自性之汪洋
冲融。行树即自性之出生众善。声闻即自性真。菩萨
即自性俗。佛即自性中等。又复一念具足三千。而三
千中。生阴二千为正。国土一千属依。国土依正既居
一心。一心岂分能所。故曰一一皆是。
器器唯金。是
全妄全真义。流流入海。是会妄归真义。

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者。法界谓一真
法界。即起信心真如门。流有流出义。谓从平等法界。
一念不觉。流出三细六粗种种境界。还有还转义。谓
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而一切境界全是妙
明。
鬼神与通者。管子云。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
不得。鬼神其将通之。非鬼神之与通。乃精诚之极也。

序。
偈中初八句。是先皈命。次八句。是正请加。初中
又二。初四句。就本经三宝。后四句。指无尽三宝。次中
有三。初二句。先出请加所以。中三句。是正求加被。后
三句。是回向菩提。

娑婆。此云堪忍。佛具三缘慈名大慈。此经声闻众中
舍利为首。菩萨众中文殊为首。故特标出。
二土句。
是横遍一切处。过去句。是竖遍一切时。如来清净心
者。如来从实相般若流出文字般若。故此经即是如
来清净心。寂光无上果者。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證
寂光而非无上。唯妙觉一位。乃为无上果也。

注。
归投者。如鸟投林。如客投主。如贫人投大家。

总摄六根者。六根是别。身命是总。
还归一心者。元
卷一 第 715b 页 X22-0715.png
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今返六和合。还归一精明也
孺子封侯者。陈平微时。为里社分肉甚均。社老称孺
子善宰。平曰。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孺子遂以
此知名。后魏无知荐于高帝。封功臣时。封陈平为曲
逆侯。平曰。臣非魏无知。无由得进。帝曰。若子可谓不
背本矣。

临终先供释迦者。刘遗民临终见佛。乃焚香谢云。若
非释迦如来赞扬净土。焉有今日事。拜谢巳。乃随佛
往生。

现生接引者。不现身语。冥冥加被。精心阴速。发彼神
识也。
临终接引者。现身语意。摄其神识。归于净土
也。

希有者。如隋珠下璞。世所希有。今佛则如优昙华时
一现耳。法则如来因中舍身而求半偈。僧则天帝尚
发愿为末法比丘。岂非以希有之故。
离垢者。如美
玉无瑕。精金出矿。今佛破五住污染。法称离欲。僧离
世染也。
势力者。如钱可通神。能使亡者续。死者生。
势力也。今三宝能降伏诸魔。制诸外道。何等势力。

庄严者。如璎珞严身。七宝严土。庄严也。今三宝现微
妙身。成微妙土。说微妙法。化微妙众。何等庄严。

胜者。世间胜妙无过七宝。今佛称两足尊。法称离欲
尊。僧称众中尊。是最胜也。
不改者。精金百炼。愈新
愈妙。今佛则法身常住。无有变异。法则火不能焚。水
不能漂。僧则逢魔不退。遇难转坚。是不改也。
卷一 第 715c 页 X22-0715.png

事理同别者。住持三宝为事。一体三宝为理。佛不是
法等为别。又佛有三身四教。法有教行理果。僧有十
圣三贤。四果四向。皆别也。同体三宝为同。内自约理
外他约事。

著述皆皈三宝者。示学有所宗。不敢自用自专也。

用蠡测海者。东方朔客难云。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
挺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浅深。发其音声哉。

如来真净土者。上三土未为真。而寂光乃为真。然寂
光亦有净秽不同。四十一位法身所居为秽土。唯佛
一人所居为净土。今曰如来真净土。则是常寂光净
土也。名之为真者。妙宗云。诸佛如来所游居处。真常
究竟极为净土。是也。
寂照不二者。谓寂而常照。照
而常寂。即寂即照。即照即寂。
名常寂光者。常即法
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是三点不纵横并别。名秘密
藏。诸佛住处。无量甚深法性也。

圆满大觉者。离迷曰觉。离小曰大。离因曰圆满。

无过者。天台云。无上士者。如十五夜月。圆满具足。众
星中王。最上最胜。威德特尊。更无过者。是也。
一切
种智者。究尽诸法实相。边际智满。种觉顿圆也。

经云下。是防伏难。恐有人问。才得往生。何乃便證无
上果。故云云也。

开章。
教起所因者。圣人言不虚发。动必有由。非无
因缘而宣斯典。故首之以起教因缘。佛教虽广。不出
三藏十二部。未委此经何所摄属。故受之以藏教等
卷一 第 716a 页 X22-0716.png
摄。巳知此经三藏之中修多罗摄。五教之中属终顿
圆。未知顿圆之义深浅广狭。故受之以义理深广。既
知义理包博冲深。未审此经被何根器。故受之以所
被阶品。巳知此经被机普遍。未知能诠何为体性。故
受之以能诠体性。巳知能诠之体如是该罗。未审所
宗尊崇何义。故受之以宗趣旨归。巳知此经旨趣冲
玄。未审当部等类为有几种。故受之以部类差别。巳
知部类详略同别。未委译自何时。凡有几译。以至注
释持诵有何灵验。故受之以译释诵持大旨。既陈随
文解释。先明总题。使知纲领。故受之总释名题。总义
虽知。别文难晓。从如是我闻至终。为何等文。是何等
义。使沈隐之义彰于翰墨。故受之以别解文义也。

注。
五重玄义者。乃能召之名。所诠之体。会体之宗。
宗所成用。上四教相。如天台教。今贤首。则有十门差
别。大同小异。
稍有详略者。此详彼略也。此中释名。
即天台名。此中能诠体性。即天台体。宗趣旨归。即天
台宗。所被阶品。即天台用。馀五即天台教相也。

章。
先明总者。总括一代时教也。一大事因缘者。非
三非五为一。称体而周曰大。出世仪则曰事。众生本
具为因。诸佛指示为缘。
开示悟入佛知见者。三智
圆显曰佛知。五眼圆明曰佛见。诸佛知见。众生本具。
住行向地。为开示悟入。开者。如开千年宝藏。示者。一
一指陈。悟者。豁然晓了。入者。和身一倒也。

念佛心。即最初事理二持之心。入佛知见。乃最后寂
卷一 第 716b 页 X22-0716.png
光无上果。即此事理二持。皆从有念而起。念之既久。
根尘自空。诸念自落。若复精进不巳。和念佛之念亦
复脱落。顿入无心三昧。自然五阴俱销。圆明发化。如
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
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
归无所得。是之谓入佛知见也。

注。
本欲度生成佛者。法华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
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若以小乘化。乃至于
一人。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
不得巳权说三乘
者。法华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云
何而可度。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
应说三乘。
后至机熟会三归一者。法华云。十方佛
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唯此一
事实。馀二则非真。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
方酬
本意者。法华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
异。如我昔所愿。今者巳满足。

种种法门浅深不一者。如阿含保證。方等弹呵。般若
淘汰等。何须遍历三乘者。如前越三祇于一念。齐诸
圣于片言等。

章。
悯念末法者。末法则去圣时遥。圣贤隐伏。邪法
炽盛之时。最可悯故。

出胜方便者。众生有恒沙烦恼。佛说恒沙法门。皆方
便也。唯此法门。方便中之方便。故曰胜方便。

激扬生死凡夫者。凡夫出生入死。旷劫沈沦。不知生
卷一 第 716c 页 X22-0716.png
死可厌。涅槃可欣。如法华经云。不识苦尽道。不知求
解脱故。

化导二乘者。二乘。但證遍空。不悟法性。沈空滞寂。中
止化城。不信有他方净土故。

勉进初心者。初发心菩萨。欲于娑婆世界。救度众生。
忍力未充。自他俱溺。有何利益。必须求生净土。亲见
弥陀。得忍方可还来故。

尽摄利钝者。教小。则不被大根。教大。则下根绝分。今
则上自菩萨。下及悠悠凡夫。无机不接故。

护持多障者。此土业风浩大。尘境粗强。难于修进。今
则念佛众生。佛常住顶。永无魔事故。

的指有念心者。有念。即念佛之心。无念。即真如之体。
一切法门。无非教人离念。归于真如。今此法门。不必
舍念。得入无念故。

实悟无生者。法本无生。众生迷昧。于无生中。妄见生
灭。受大苦恼。纵欲灭生归无。其生转炽。今乃巧示往
生。实悟无生故。
悟无生有二。或于此土。理一心成。
即悟无生。或往生之后。见佛闻法。乃悟无生。

径中之径者。念佛。巳是修行径路。而持名念佛。但以
四字洪名。直登不退。事不繁。而功极大。故为径中之
径。

注。
念入无念者。念体本空。因妄故有。今以妄息妄。
如以毒攻毒。病愈体平。妄穷真露故。
生得无生者。
生无有体。以念为体。念不空。则生不空。念空。则生空
卷一 第 717a 页 X22-0717.png
故。

章。
为作津梁者。津济度处。梁桥也。以一句弥陀。运
此岸众生。置于彼岸。是为作津梁也。
佛成道下。虽
文有三转说大悲有三。而正意重在末法。观题中末
法二字可知。

注。
二万岁时即入劫浊者。以二万岁前烦恼轻微
邪见薄少。人天众盛。三恶道稀。寿命久长。时犹未浊
故。
释迦出时人寿百岁者。于住劫中。今当第九辘
轳小劫。有四佛出。劫初八万岁。减至六万岁。拘留孙
佛出。减至四万岁。拘那含佛出。减至二万岁。迦叶佛
出。减至百岁。释迦佛出。减至三十岁。小三灾即起。至
于十岁。减之极也。又过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
岁。金轮王出世。增之极也。过是以后。第十小劫。又过
百年减一岁。减至八万岁时。弥勒下生。此后复有九
百九十五佛。相继而出。尽二十小劫满。大三灾起。坏
世界也。

经道灭尽者。始自首楞严经。般舟三昧经。终至十二
分教。悉皆灭尽。独留阿弥陀经。住世百年。最后方灭
也。
法灭时袈裟自然变白。藏经自然无字。十六罗
汉。尽收世间一切经法。贮于铜塔。绕塔经行。叹言。释
迦法灭。然后此塔。沈至金刚际。则世界法灭也。

天之际。大夜方沈者。喻众生烦恼日深。无明日厚。古
云痴云叆叇性天昏。识火交煎心鼎沸。是也。

章。
入道多门者。如楞严。二十五人。各说圆通方便。
卷一 第 717b 页 X22-0717.png
净名。三十二士。共谈不二法门等。

不值佛世。谓释迦巳过。慈氏未来。得常见佛有三义。
一临终之际。佛来接引。二巳生之后。常见弥陀。三禅
观之中。得睹圣相。

不断惑方便者。如小乘必断尽见思。方出三界。大乘
人直至命根断尽。业识枯乾。始出生死。故云毫釐系
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今此念佛。但能伏
妄。即得往生故。

不修馀行方便者。如布施。必须三轮空寂。持戒。则不
缺不破。乃至随定具足。方曰波罗蜜。诚非易修也。今
兹念佛。不出一心。万行具足故。

得疾解脱方便者。依馀法修。千生炼性。百劫调心。方
得解脱。禅门虽云一生了道。亦乃多劫熏修。如永嘉
云。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閒生诳惑。是也。今兹念
佛。但称念弥陀。疾登彼岸故。

注。
法门者。轨生物解曰法。圣智通游曰门。
道体
幽𢆯者。道无形相。无方所。不可凑泊。无容拟议。论语
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也。

从门始入者。楞严云。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要因门入。
论语云。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权巧接引令得入门者。此门遍一切处。头头可入。法
法堪归。古云。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透长安。其
如众生不知。处处逢渠。头头错过也。
崎岖难行者。
如前浩博难持。幽深罔措等。
纡回难到者。如僧祇
卷一 第 717c 页 X22-0717.png
积行。旷劫勤修等。
韦提遍观愿生极乐者。世尊从
顶放光。照十方界。复收宝光。结为金台。其中普现十
方佛土。令韦提遍观。韦提独愿生于极乐也。

真如三昧。有正观。有方便。正观。即法界一相。一切诸
法。平等无二。方便者。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终不可
得。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

门止观者。止。谓止一切境界相。有离境。除心。二法。观。
谓分别因缘生灭相。有法相。大悲。大愿。精进。四行。

是法。指修行五门。谓一施。二戒。三忍。四精进。五止观
也。
初学是法者。指不定聚众生。修信未满者。

心怯弱。是内心既劣。娑婆不常值佛。是外缺胜缘。故
信行难成。将欲退也。
信心有四种。一者信根本。所
谓乐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
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
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
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
就者。
成就。即信成就发心也。论云。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
心。略说三种。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
习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难者。谓修行信心。经一万劫。方得成就故。
终无
有退。约有三种。一如莲花未开时。信行未满。未名不
退。但以处无退缘。故称不退。二信位满足以去。华开
见佛。入十住位。得少分见法身。住正定位也。三者三
贤位满。入初地以去。證遍满法身。生无边佛土。如佛
卷一 第 718a 页 X22-0718.png
记龙树等。住初地。生净土也。
此经则七日二句。是
引本经为證。而四段文中皆引本经为證者。明分此
四种。非臆见也。

直至惑尽始得出离者。思惑不尽。不出三界。尘沙不
尽。不出二乘界。无明不尽。不出菩萨界。
带惑往生
者。观经上上品生者。断无明惑。中上品生者。断见思
惑。乃至中下品生者。始断见惑。若下辈三品。则全未
断惑。但稍能伏妄。成就净身。即生彼国。故云带惑往
生也。

六度万行。有大小乘事理不同。而理中。又复深浅。如
天台四教所明。
不出一心万行具足者。此一心亦
分事理。若理一心具足万行。自不必说。即事一心。虽
未入理。而于藏教事六度。事万行。亦可云具足也。

智论中罪即是障。以罪能障道。故复云障也。此念佛
乃得灭者。彼佛有不思议威神力故。不思议大愿力
故。故此念阿弥陀。即大般若。如人从地倒。还从地起
也。此疾得解脱之一證。
十住断结经中。死此生彼。
皆因欲故。西方无欲。故顿超生死。此疾得解脱之二
證。
起精进力听此法门者。听法有三。耳听。心听。及
于神听。下士耳听。如风过耳。中士心听。颇能解义。上
士神听。深悟实相。今言精进听法。是不以缘心听法。
以神听也。
蚁山风水者。莲宗宝鉴云。馀门学道。如
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似风帆扬于顺水。

章。
激扬生死凡夫者。生而死。死而生。万劫千生。无
卷一 第 718b 页 X22-0718.png
有穷巳。故名生死凡夫。激者。激励。令人起厌。扬者。鼓
扬。令人起忻。
沈迷自性者。迷者。昏迷。沈者。迷之极
也。自性。即注中平等法门。由最初一念无明。生起六
粗三细。遂性心失真。颠倒行事。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也。

示苦乐两土者。谓乐邦之与苦域。金宝之与泥沙。胎
狱之望华池。棘林之比琼树。诚由心分垢净。见两土
之升沈也。
开折摄二门者。众生耽恋娑婆。佛则极
言娑婆之苦以折伏之。众生罔知净土。佛则极言净
土之乐以摄受之。是于念佛一法。具折摄二门也。

胜心。谓勇猛心。精进心。净业所以不得成就皆由悠
悠扬扬。心不猛利耳。果能一日用力。发大勇猛。发大
精进。工夫无不成就。故云胜心既发。净业斯成。

注。
迷心逐境者。不知心之本空。从始洎终。念念生
灭。是谓迷心。不识境之本寂。随逐六尘。对境造业。是
谓逐境。
田蛙井鲋者。庄子云。田蛙不可语于海者。
拘于墟也。易经井卦爻辞云。井谷射鲋。
于事何济
者。谓若是大鹏金翅。搏风九万。水激三千者。可责以
冲霄。田蛙井鲋。责之何益。若是上根利智。心游域外。
足蹈大方者。可教直悟自心。生死凡夫。教之何用。

得无生忍者。无生。指法性而言。无少法生。无少法灭。
故曰无生。忍者。指始觉智言。以始觉智。契法性理。心
中了了。吐露不出。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无生忍也。

章。
二乘执空者。二乘人单修正观者。但念空无相
卷一 第 718c 页 X22-0718.png
无作。兼修助观者。多由四空以入灭尽。故皆执空。又
复声闻人。多于四谛中。居灭巳休。更不前进。成缠空
种。缘觉人多于觉明中。即立涅槃。而不前进。生不化
种。故多执空不修净土者。自谓巳得涅槃故。又复厌
离有为故。

乍得我空者。空有四种。一人空。二法空。三空空。四空
空亦空。今但初得人空也。
即生耽滞者。谓沈空滞
寂。堕无为坑。饮三昧酒也。

净佛国土教化众生者净名经云。菩萨取于净国。皆
为饶益诸众生故。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
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
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乃至六度万行等。

心不喜乐者。向由著有。故受轮回。今得人空。轮回
乍息。味著偏空涅槃之乐。闻说菩萨广行万行。净土
化生。自然不生一念好乐之心也。

注。
但悟蕴中无我不知蕴亦是空者。空有二。一我
空。谓无我。人。众生。寿者。此是二乘所證。二法空。谓无
色受想行识。此是菩萨所證。今文蕴中无我。是我空
也。蕴亦是空。是法空也。小乘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
心无常。观法无我。故悟蕴中无我。若照见五蕴皆空。
则是大菩萨境界。故彼不知。
亦是空者。以五阴法。
自性不生。则无有灭。本来涅槃故。
如诸下。引华严
为證。

古谓下。引古语为證。
无他佛之说者。小乘但知有
卷一 第 719a 页 X22-0719.png
释迦。不知十方诸佛。此句影略大教。有他方诸佛。

有刹海之谈者。如华藏世界品。有十不可说佛刹微
尘数世界种。一一世界种。有二十重无尽世界。此句
影略小乘。唯知有娑婆。

诸佛菩萨。具三缘悲。四种智。涅槃五行。无作四宏。故
为广大无尽。
心即境。故不碍境。境即心。故不碍心。

楞严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
故云本性自空。一切诸法。不出色心二种。今众生。是
色法。度生。是心法。既一切自空。岂非终日度生。终日
无度。
乃知二字。直贯至终日无度。中有两节。诸佛
菩萨四句。应上文净土化生。心不喜乐。心不碍境六
句。应上文执境为有。唯欲避境趋寂。大率小乘病根。
只在但悟蕴中无我。不知蕴亦是空两句。以但悟蕴
中无我。故唯知所證为极。不复知有大乘妙用。闻净
土化生。自心不喜乐也。今日回心。乃知大乘妙用。如
是广大。如是无尽尔。以不知蕴亦是空。故不知一切
浮尘幻化。当处出生。随处灭尽。遂执境为有。唯欲避
境趋寂也。今日回心。乃知本不相碍。当体全空。度而
无度耳。

章。
初心菩萨有四教不同。藏通两教菩萨。乃至别
教初地以前。圆教初住以前皆是。何以故。观经上上
品方登初地。此初地者。圆初住也。则此初心菩萨。是
别圆地住以前皆是自可想见。又复起信论。十信位
人。惧信心难就。当求生净土。及信心成就。而为信成
卷一 第 719b 页 X22-0719.png
发心。乃是三心圆发。正是圆教初住。则此初心菩萨。
是别圆地住以前皆是。更可想见。别圆既如此。藏通
益可知。
大心虽建者。初发心菩萨。上求佛果。下化
众生。不同二乘。不求佛道。不教众生故。
胜忍未成
者。胜忍。无生法忍也。初心菩萨。烦恼未除。无明未破。
未證无生理故。

正定聚。指极乐世界说。以彼土人。皆有定力。不退转
故。若论断惑。则信成就发心者。方名入正定聚。彼土
唯上品上生者是也。
忍證无生句。是倒语法。以法
忍有三种。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忍。今
谓所證之忍。乃是无生也。

且夫六心下。谓若不求生净土。便欲苦海度生。则有
舍利等之覆辙可鉴也。
自足者。初心菩萨。必各有
所得。往往就所得处。自生满足。即如圆人十信满心。
尚有顶堕之病。是知自足两字是初心病根。故此特
为指出。

注。
注中三引智论文字。自具缚凡夫(至)由此堕落
为第一段。是总證勉进全文之意。自又喻二人救溺
(至)如得船者为第二段。是别證正文乘大愿船二句。
自又云譬如婴儿(至)救度众生为第三段。是别證正
文弱羽缠枝二句。

具缚缚字。是内为烦恼所缚。声色所缚缚字。是外为
六尘所缚。
未得忍力声色所缚者。得忍菩萨。视色
如盲。闻声如聋。所谓百花丛里过。一物不沾裳。庞公
卷一 第 719c 页 X22-0719.png
云。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铁牛不怕师
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鸟。今不然也。

凡夫无力下。当双合二喻。谓若离弥陀。或堕三途坑
井。或渴法乳而亡。又若近弥陀。依净土之树枝。成无
生之翅翮。方能飞三界之空。自在无碍也。

巳證六住者。别教七住。方名不退。今止證第六。故尚
有退缘。
因逢乞眼者。身子因中发大乘心。因天帝
化作婆罗门。为之乞眼。身子与之。婆罗门即弃地践
踏。由是退失大心。

睹相获益者。华严云。大威光太子。睹波罗蜜善眼如
来成正觉。获十种益。首自念佛三昧。名无边海藏门。
终至得智光明。名一切佛法清净藏。以世人观德人
之容尚能意消。况见佛妙相。宁不得益也。

良由下。是明以念佛为父。盖有二义。一方便义。二亲
种义。方便者。净名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而今
即以妙心缘历名号。正是最胜方便。故为父也。亲种
者。亲传真种。而今即念彼佛。成我自佛。即念本佛。成
今始佛。正是亲传真种。故为父也。
即真涉事者。念
体本空。则念处即真。不妨念佛。则不碍涉事。即真而
不涉事。是理非方便。涉事而不即真。是有为之法。与
无为隔。亦非方便。今即真而复涉于事。是名方便也。
又复真谓真理。事谓念佛。即真涉事者。谓虽即观理。
而历念佛事也。此于附法托事从行。三种观中。正是
从行历事观理也。
卷一 第 720a 页 X22-0720.png

能以清净妙行庄严佛土者。知空不著空。是名为真
空。净名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
化于众生。此證七地念佛往生也。
了知佛法皆唯
心量者。悟一切法。皆自心现量也。得随顺忍者。唯心
妙理。随顺忍可。此三贤位。比观相应。或入初地。则现
观相应矣。龙树初地往生者。佛云。南天竺国中。大名
德比丘。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世间中显我。无上
大乘法。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刹。摩差末得忍往生
者。菩萨生地经云。时摩差末得不起法忍。五百清信
士女。皆得不退转地。寿终俱生无量寿佛国。巳上證
三贤初地往生也。
至如文殊普贤等。则等觉菩萨。
亦欲往生。如华严偈中说。

了达自心无不化往者。论云。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
勤修习。毕竟得生入正定故。
汝若悟心万牛莫挽
者。悟心之士。知净土唯心。生净土者。非生净土。生自
巳心中也。
虽曰了明去佛尚远者。古云。顿悟虽同
佛。多生习气深。风停波尚涌。理现念犹侵。又云。识冰
是水。犹赖汤气以消镕。悟妄即真。尚依佛慧而熏炼
也。

注。
杜视绝听者。清凉云。高不可仰。积行菩萨曝腮
鳞于龙门。深不可窥。上德声闻杜视听于嘉会。今释
曝腮者。如禹门三级。鱼跃不过者。曝腮而还也。

常法即是依律定罪毋扰乱其心者。谓当直谈罪性
本空。不在内外中间等也。
拟之萤光者。證道歌云。
卷一 第 720b 页 X22-0720.png
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萤光增罪结。维摩大士顿除
疑。犹如赫日消霜雪。是也。

不净数息者。舍利弗教弟子。一修不净观。一修数息
观。久之。皆不成。心欲返道。往见世尊。世尊问二人在
家何业。修数息者曰。守坟墓。修不净者曰。冶金器。世
尊乃令二人易观修之。不久皆證道果。

三心。即观经所云。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
发愿心。圆者圆顿。无次第故。又圆融。无彼此故。又圆
满。无缺少故。此是圆人。就圆融三法而发心也。当知
发此三心是因。是未生净土时事。是圆十信位中事。
直入无生是果。是巳生净土时事。是證圆初住时事。
三心圆发直入无生者。谓但能三心圆发者。生净土
时即直入无生也。

十念旧有两释。一谓但至心称念十声。即为十念。一
谓不论句数。但尽一口气为一念。尽十气为十念。又
有临终始十念者。如张善和是也。有一生行十念者。
如智仙法师是也。成功亦可分事理说。如但得信力
成就。稍能伏妄。是事成功。若根器大利。观力成就。疾
能破妄。是理成功。大率即此一行。随其根器。随其用
心。可分九品也。又当知此句是因。下句亦生彼国方
是果。又复当知。此等十念成功者。皆因夙世有大善
根。或今现生素习禅观。故一时用力。顿斩尘劳。若根
器稍劣。素无质地者。不可图此侥倖。而废专持名号
也。
卷一 第 720c 页 X22-0720.png

五欲三毒。无量烦恼。是钝使。偏乘外道。一切见病。是
利使。但偏乘巳断见惑者。则不名使。而亦是病。如楞
严生缠空种。与不化圆种。岂不是见病耶。
大生广
生者。易经系辞云。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
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章。
正念分明。即后文事理二持。大率根钝者。闻佛
名号。常忆常念。以心缘历。字字分明。前句后句。相续
不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无第二念。是为正念分明。
根利者。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念反观。体察究审鞫
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是为正念分
明。此正念分明。正是不亏正见。正是愿力威神。正是
大光明中。正是直至道场。谁能娆者。
宝镜遁妖。可
将王度事说。王度。将宝镜悬树。树即为雷所击。大蛇
死于树下。又复以镜照一女子。女子即乞藏镜。愿得
一醉而死。醉后卧床。乃一死狐。

注。
禅是禅定。观是观想。今合言禅观。乃举一切三
昧之总名也。若分言之。则禅有世间禅。出世间禅。出
世间上上禅。观有析空观。体空观。次第三观。一心三
观等。阴是五阴。魔谓魔罗。此云杀者。能杀行人法身
慧命故。此阴魔若如楞严所说。不出天魔。心魔。见魔。
三种。击是击动。发是发现。众生有此阴。即有此魔。不
修观行。故隐而不发。今既修禅。将破此阴。遂击动诸
魔。魔即现也。

易识易遣者。正念分明。即般若智照也。识者智能辨
卷一 第 721a 页 X22-0721.png
故。遣者智能破故。如起信云。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
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坐中现形恐怖。或
现端正男女等相。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又
天台止观中。具明识遣之法。检彼自知。

智照精朗魔不得便者。良由正念分明。即是第一遣
魔之法。故楞严云。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当处禅那。觉
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汝如沸汤。彼如坚冰。煖
气渐邻。不日消殒。

章。
心本无念者。心即真心。念即妄念。真心之中。本
无妄念。起念念佛。岂不反乖其心。

以毒攻毒用兵止兵者。妄想之念。能害我法身。伤我
慧命。乃毒也。兵也。念佛之念。念念生灭。未与般若相
应。亦毒也。兵也。然非念佛之毒。不能攻妄想之毒。非
念佛之兵。不能制妄想之兵。虽同一妄想。有杂有专。
有净有秽。迥不同故。

病愈寇平者。如妄想既遣。即妄即真。无离妄念。别求
真念。永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注。
心体离念者。起信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
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
平等法身。

实相念佛者。离一切诸相方名实相。即所谓直心正
念真如也。

粗念暂息细念犹存者。即楞严所谓。内守幽閒。犹为
法尘分别影事。又虽觉明虚静。无复粗重前尘影事。
卷一 第 721b 页 X22-0721.png
而生灭根元。犹如野马。熠熠清扰。祖师云。百尺竿头
坐的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重进步。十方世
界现全身。

即缘虑作修进者。古云。善用兵者。不必别动干戈。即
以贼攻贼。用盗杀盗。亦名就路还家也。

念一佛名换彼百千杂念者。杂念因六尘有。离尘则
无。念念扳缘。心心不住。乃违真之念。念佛之念虽亦
是妄。从信心生。专注一境。近真之念也。古云。如将蜜
果。换苦葫卢。是也。

妄从真起者。谓念佛虽妄。而又离真无妄。妄从真起。
如波逐水生也。
即念即空有二义。一是念极而空。
即用心之极。和念脱落也。二是念体本空。即终日念
佛。终日无念也。
居然本体亦二义。一反妄归真义。
谓妄穷则真露也。二全妄全真义。即观相元妄。观性
元真也。然此两句中二义都重前一义。盖以本文题
目。的指有念。得入无念故。

万法虚伪唯是一心者。谓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
若心离于妄动。则一切境界灭。唯一真心。无所不遍。

触目菩提者。头头皆是。法法皆真。明明百草头。明
明祖师意。东坡云。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
身。

章。
现相者。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巳有精色。
七地
仅名者。以此地无相观虽巳成。分别智虽巳离。而现
识未亡。于一切色未大自在。故仅得现相耳。
卷一 第 721c 页 X22-0721.png

八地乃得者。以此地现识巳亡。入一切法。如虚空性。
入一切法本来无生。无起无相。初中后际。皆悉平等。
无分别如如智之所入处。是名真得无生法忍也。

亟欲灭生求无生者。古云。大患莫若于有身。故灭身
以归无。勤劳莫先于有智。故泯智以沦虚。
入有得
空即凡成圣者。求生净土。入有也。乃悟无生。得空也。
入有为凡夫。得空成圣果也。

注。
净无量身口意者。七地菩萨以深净心。成就身
业。成就语业。成就意业。所有一切不善业道。如来所
诃。皆巳舍离。一切善业。如来所赞。常善修行故。

意略同此者。天台教云。初住即得无生。清凉云。初地
巳去。但得无生法忍明相现前。未为真得。则天台说
初住得者。亦得无生法忍光明也。

离一切心意识分别者。了别名识。指第六言。筹量名
意。指第七言。集起名心。指第八言。然第八中有业转
现三相。今所离者。乃是现相。即楞伽所谓现识也。分
别者。此六七八虽粗细不同。俱各有种种分别。今至
八地。一切皆离也。

灭非真灭者。乃断灭之灭。非寂灭之灭也。断灭之灭
乃妄灭。寂灭之灭为真灭。楞严云。生灭既灭。寂灭现
前。是也。
终成轮转者。如无想外道。五百劫定力巳
过。中有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落地狱。轮转诸
趣也。
如牛坏车者。牛以牵车为苦。便坏其车。主人
复造。如人厌身为苦。速灭其身。不知此身虽灭。复受
卷一 第 722a 页 X22-0722.png
馀身。

求生而不乖无生者。證道歌云。谁无念谁无生。若实
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

升仙。如许仙。拔宅飞升。萧史。乘鸾羽化。
骤贵。如虞
舜。发于𤱶亩。胶鬲。举于鱼盐。
舍秘诀而耕空言。谓
不念弥陀。为寻文索义之教。弃神丹而服狂药。谓不
求净土。为捕风捉影之禅。

章。
万里迢遥者。渐渐断惑。渐渐證真。渐离生死。

鹤冲鹏举者。古云。百鸟不到处鹰能到。鹰不到处鹤
能到。又南华云。北海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
几千里也。化而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搏扶
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骥骤龙飞者。凡马日行不过百里。良骥有追风逐电
之能。然不及神龙变化飞腾。人莫能测也。

注。
多种净业。如观经修观。鼓音持咒等。今以持名
与之较量。则彼是径路。持名是径中径也。
本部大
本。即广陈依正备载修持等。今以持名为之拣别。则
彼是径路。持名又径中径也。

竖出三界者。先断欲界九品思。方出欲界。次断色界
三十六品思。方离色界。次断四空三十六品思。方超
无色界。又先修根本四禅。方出欲界。次修四空定。方
离色界。次修灭尽定。方超无色界。横出者。即不断惑
不修禅。但得称名一心。便带惑往生出三界也。

重处偏坠者。如前云。以施戒力。或作王臣富贵自在。
卷一 第 722b 页 X22-0722.png
乃至广作众罪。由此堕落等。

易无思无为等者。凡物有心必有思。惟易无心也。何
有于思。何有于为。方其蓍未揲。卦未求。辞占象变隐
而无迹。寂然不动矣。及其感而揲蓍求卦也。则受命
如响而来物之遂知通变极数。而爻象之毕泄。遂通
天下之故也。盖无思而无不思。无为而无不为。极天
下之至神。乃能如此。不然寂则沦于静矣。感则滞于
动矣。其孰能寂能感之如此哉。

为力稍难。是不甚简易。须行乃至也。为时稍久。是不
极迅速。须疾乃速也。不稽岁月。是极迅速。不疾而速
也。不假作为。是极简易。不行而至也。

章。
广陈依正者。小本依报如池水。则但曰有七宝
池。八功德水。大本则广谈池之量池之数。及水之随
心作用等。小本正报。如弟子。则但曰声闻弟子无量
无边。大本则广谈诸上善人。讲经诵经听经坐禅等。
备载修持者。此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大本则备说
舍家离俗。而作沙门等。悬缯散华饭食僧众等。

繁简就经文说。博约就行门说。又更无他说。单指持
名。正是崇简去繁。但得一心。便生彼国。正是举约该
博。

注。
为乐广乐略者。如来说法随机不定。如良医应
病授药。楞伽云。彼彼诸病人。良医随处方。诸佛为众
生。随机应量说。

辞简而益明。就能诠之文说。事约而倍胜。指所诠之
卷一 第 722c 页 X22-0722.png
义说。
广谈诸福。细分三辈。辞繁也。但持名号。但生
彼国。辞简也。即为多善多福。俱得不退菩提。理益明
也。广谈诸福犹分三辈。事博也。但持名号。但生彼国。
事约也。即为多善多福。俱得不退菩提。功倍胜也。

章。
前九为通者。前之九因。通四种念佛。后一为别
者。后一径中之径。别在持名。兼前总义者。总一代时
教。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也。

注。
为教众生念佛者。不教众生修馀行。此句指前
九因。犹通四种念佛。
为教众生持名念佛者。不教
众生观像念佛等。此句指后一因。唯持名念佛。

教众生持名念佛。而入佛知见者。不教众生念佛往
生净土而巳。此句兼前总义。为入佛知见也。

章。
藏教分中者。藏有含摄义。谓含摄一切所应知
义故。教有开示义。谓开示众生令得正见故。分有分
剂义。谓分剂头数。各各不同故。
各何摄属者。言藏
教分三种。各有不同。今在藏中是属何藏。在教中是
属何教。在分中是属何分也。

注。
此云契经者。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群生之机。
若契理而不契机。则法不逗机。是閒言语非经也。契
机而不契理。如樵歌牧唱。治世语言。不诠妙理亦非
经也。
调伏者。谓调炼三业。制伏过非。使身口意悉
归清净。
对法者。法有二种。一胜义法。即涅槃是善
是常故名胜。二法相法。通四圣谛相。即体性相状也。
对亦有二。一者对向。谓向前涅槃。二者对观。观前四
卷一 第 723a 页 X22-0723.png
谛。其能对者。即无漏净慧。及相应心所。
俱有多义
者。契经。或曰线。或曰席经井索圣教等。对法。或名伏。
能胜伏他论故。或名通。能通释经文故。调伏。或名尸
罗。此云清净。或名波罗提木叉。此云保解脱等。

十藏品显戒律者。第二戒藏。广谈戒律。始从普饶益
戒。终至无毁犯戒。明十种戒律故。

问明品显论议者。十首菩萨互相问答。论量妙理。经
中始从文殊。以一心种种差别问。觉首以万法体虚
显性答。终至觉首复以佛境界问。文殊以生界法界
无别答。

章。
菩萨藏。是大乘法。如华严法华所说等。声闻藏。
是小乘法。如四阿含所说等。

注。
缘觉人不藉教者。缘觉有二。一缘觉。出有佛世。
禀如来十二因缘而得觉悟。二独觉。出无佛世。独宿
孤峰。观缘悟道。所谓观物变。而悟非常。睹秋零而入
真道。今之所指乃独觉也。

自利利他者。始为众生求生净土。终以證忍还来度
生故。

华严包无量乘者。清凉序云。若乃千门潜注。与众典
为洪源。万德交归。摄群经为眷属。是也。盖以华严如
大海。诸经如百川。华严如天子。诸经如侯王。无不摄
故。二乘种不生者。往生论云。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
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暂有终无者。小乘临
终。回心向大得生净土。以二乘根熟故。闻水鸟树林。
卷一 第 723b 页 X22-0723.png
说无常苦空等法。顺其夙习暂證小果。而心则巳入
大乘也。

章。
判教。谓判释东流。一代时教。亦颇有不同。如刘
虬二教。南中三教。天台四教等。今不依彼。乃依贤首
所判五教也。但说偏空曰小。初示衍门为始。终归一
实为终。一念不生全体现。故谓之顿。重重法界总圆
融。故谓之圆。

注。
人空即前蕴中无我。法空即前蕴亦是空。

少说法空者。如经云。无谁老死。无是老死。上句人空。
下句即法空也。又曰诸法无有我。亦复无我所。人法
亦然。
六识三毒等者。小乘不信有八识。独有六识。
三毒为能熏。六识为所熏。三毒熏六识。流转生死。为
染根本。三毒不熏六识。以戒定慧熏六识。即證涅槃
为净根本也。
未尽法源者。尚未穷七识。况八识真
如耶。

由第二时。但明于空者。法相宗中。以佛初于鹿苑转
四谛法轮。说诸法为有。为初时。第二时中。依遍计所
执。说诸法皆空。即诸部般若之一分是。然依他圆成
犹未说有。为二时。第三时。具说遍计性空。依圆是有。
契合中道。方为了义。今贤首。合彼二三两时为始教。
以第二时。但明于空。空是大乘初门。第三时。定说三
乘隐于一极。皆非至极。故总为始也。
广谈法相者。
谓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
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
其所云性。亦是相数者。以
卷一 第 723c 页 X22-0723.png
六无为是性。既有六种。亦是相数也。
依生灭八识
者。法相宗中。真如凝然不动。不许随缘。以依生灭八
识。建立诸法。如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
诸趣。及涅槃證得。是也。界为因义。即第八识种子。

中道妙有者。真空妙有。二而不二。空即有故。定性声
闻得成佛。有即空故。定性阐提亦得成佛。
方尽大
乘至极之说者。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方
为尽理也。
其所云相亦会归性者。如云。三世五阴
法。说名为世间。彼灭非世间。如是但假名。又云。有诤
说生死。无诤即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等。

如来藏即自性清净心。八识即黎耶体。依如来藏八
识者。谓非生灭八识。乃依不生灭心之八识也。论云。
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
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是也。
随缘谓真如随缘。
如楞伽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
有断绝时。成立者。谓此识之中。以不觉熏本觉故。生
诸染法。流转生死。以本觉熏不觉故。生诸净法。反流
出缠。成于始觉。依此二义。遍生一切染净诸法。而一
切诸法。仍不离自性。故云随缘成立诸义类也。

不说法相。唯说真性者。起信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
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诸法自相可得等。

一念不生。即名为佛者。古云。心有也旷劫而堕凡夫。
心无也刹那而成正觉。

统该前四者。前之四教。前浅后深。不该摄故。不圆满
卷一 第 724a 页 X22-0724.png
故。
无尽法界者。统惟一真法界。分为事理等四法
界。有为无为等五法界。乃至无量法界也。性海圆融
等者。性海圆融不碍缘起。法法相即法法相入。如千
珠宝网重重无尽也。以四法界对之。则性海是理法
界。缘起是事法界。圆融无碍是事理无碍法界。相即
下是事事无碍法界。

章。
所具义理当复云何者。以圆顿二字自是名相。
而有名必有实。有相必有体。其中所应知之义。所当
證之理。尚未细明。故云当复云何。

注。
其事甚难者。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断难断之惑。
證难證之真。
其道甚远者。从初发心直至成佛。经
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如楞严中说。又起信云。经一万
劫成就信心。经一僧祇满足十向。乃至三僧祇满方
得成佛。
弹指圆成者。古云。弹指圆成八万门。一生
取办僧祇果。

章。
五法三自性等。出楞伽经。一念不生是心体离
念。无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故悉空悉遣。

注。
名相妄想。摄尽世间法。正智如如。摄尽出世间
法。

名相是妄计性者。妄计。是六七识遍计性。安名执相
无有定体。是虚妄计度。故曰妄计。
妄想是缘起性
者。妄想指八识自体。此八识仗因托缘而生。故曰缘
故。教中云。眼识依九缘生起。耳识依八缘。鼻舌身三
识。各依七缘。意识依五缘。七与第八皆四缘生起也。
卷一 第 724b 页 X22-0724.png

正智如如是圆成性者。正智即无分别之智。如如
即无分别之理。理智不二。乃圆满成就之性。故曰圆
成。

赖耶此云含藏。以含藏根身器界诸种子故。末那此
云传送。以此识内则依第八以为我体。外则依第六
以为我用。自无体用。故曰传送识。

人无我法无我者。我见为内属人。我所见物为外属
法。能性若空。是人无我。所相亦空。是法无我。

巳上亦皆入五法者。一八识入五法。谓八识自体。入
妄想。六识所计属名相。转识成智属正智。所證属如
如。二无我入五法。谓人法二执。属名相妄想。二无我
理属如如。證二无我之智属正智。

亦属正智如如下。当配三自性。而文中不言者。以上
文三性巳入五法中故。若欲配之。则所念之佛属妄
计。能念之心属缘起。念力成就属圆成。

不以有心念等者。有心堕妄想乃增益谤。今则若言
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非
有也。
无心堕断灭乃损减谤。今则若言其无。则能
念之心惺惺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非无也。

有亦无堕相违谤。今则有处全空。空处全有。互夺两
亡。非双亦也。
非无非有堕戏论谤。今则因有念显
无念。因无念显有念。互成双立。非双非也。
又不以
有心念。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也。不以无心念。于诸妄
心亦不息灭也。不以亦有亦无心念。住妄想境不加
卷一 第 724c 页 X22-0724.png
了知也。不以非有非无心念。于无了知不辨真实也。

更有何念者。四句既离。百非亦绝也。
念而无念
是名一心者。云念则非空。云无念则非有。念夺无念。
无念夺念。互夺两亡。则双遮二边。因念成无念。因无
念又成念。互成双立。则双照二边。以照夺遮。以遮夺
照。非遮非照。唯是一心。

注。
事谓缘起无边。理谓性海无尽。事理谓圆融无
碍。事事谓主伴重重。相即相入。

华严全圆。今得少分者。一无情说法同。二一含无量
同。三不动周遍同。四见闻获益同。五八难顿超同。六
出生无尽同。七双垂两相同。八教主法身同。九不可
思议同。十顿齐佛境同。此十配华严十种𢆯门。可以
意得。

如本无差别。即不动寂场。无量无等。谓无量世界。无
等世界。即遍周法界也。
圆觉佛者。谓道穷妙觉。位
极于茶。究尽诸法实相。边际智满。种觉顿圆。圆显十
身。富有万德。如十五日月。圆满具足。最上最胜究竟
觉也。
普门法者。普是遍义。门曰能通。华严中具无
量波罗蜜门。一一门中复出无量法。乃至一一句能
充遍法界。一一字能通大涅槃。故曰普门。
八难谓
地狱。饿鬼。畜生。盲聋瘖哑。世智辨聪。佛前佛后。北俱
卢洲。无想天。以受此果报。不得圣化。故称为难。此是
凡夫住事八难。
又复有馀中。三十心为三恶道。住
无我法。名为北洲。地前法爱如长寿天。未有初地十
卷一 第 725a 页 X22-0725.png
种六相。名诸根不具。地前智浅如世智辨聪不穷中
理。如佛前佛后。此是二乘住理八难。
舍那释迦双
垂两相者。两相。谓千丈圆满报身。与丈六老比丘相。
双垂即二始同时。不动寂场而游鹿苑也。
净名名
小不思议者。如借座镫王。请饭香土。室包乾象。手掷
大千。及菩萨种种不思议解脱。皆不可思议也。

动智。谓不生不灭心。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也。
同为华严流类者。谓华严是源。而此则是其流。华严
是本。而此则是其类。此类字。与圣人之于民亦类也。
类字相似。此流字。与流流入海。流字相似。

章。
定善散善者。十六观门为定善。定心成观故。执
持名号为散善。散心称名故。

彼经妙观宗乎一心者。以若就事上直观依正。岂名
微妙。今观若依若正。乃法界心观法界境。生于法界
依正色心。是则名为唯依唯正。唯色唯心。唯观唯境。
岂不名妙。故知妙观皆宗一心。心性遍周。无法不造。
无法不具。若一毫法从心外生。则不名为妙观也。

注。
巳非全散。何况理一者。若据事持应名散心。今
专注一境巳非全散。理一心者。悟自本心。本自不生。
本自不动。何为散也。

即空即假即中。是一心三观。观三谛一境也。斯乃称
性而观。绝待而照。修此观时。祇一观而三观。观于一
谛而三谛。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故空为法界。一切法
趋空。无假无中无不空。假为法界。一切法趋假。无空
卷一 第 725b 页 X22-0725.png
无中无不假。中为法界。一切法趋中。无空无假无不
中也。此观成时。證一心三智。亦名一切种智。中论云。
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释论云。三智实在一心
中得。即此意也。
超乎次第者。以有次第三观。先修
从假入空观。次修从空入假观。然后双遮双照。流入
萨婆若海。此是别教行相。今是圆观。故顿超也。

了不可得者。能所性空故。能所历然者。不碍缘起故。
非空非假。互夺两亡。双遮中道也。常空常假。互成双
立。双照中道也。遮照同时。故不可思议。

观即念。念即观者。观乃注想一境。念乃明记不忘。则
观念似别。然观曰心观。念曰心念。则同宗一心。彼则
以法界心观法界境。此则以法界心念法界佛。毫无
差别。故言即也。

名念佛三昧者。执持名号故。一行三昧者。系缘法界
专称名字故。诸佛现前三昧者。一心功成佛现其前
故。般若三昧者。一心不乱即大般若故。普等三昧者。
一心功成无法不摄故。

智者大师。于观经分散分定者。观经中。因韦提希启
请。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故世尊以三种净
业。答思惟。十六妙观答正受。天台疏云。三种净业。散
心思量名曰思惟。十六正观说名正受。是即属散属
定也。
三种净业者。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
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卷一 第 725c 页 X22-0725.png
修三种福。为三惑染。不称净业。于十六境。不照三谛。
不名妙观。

四性不生者。谓达此心。自他共无因不可得无心无
念也。与空慧相应者。空慧即大般若智。以无虚妄心
念。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也。

注。
但名故名散善者。以若有定心佛身自现。今不
见身。显是无有定力。故名散善也。

劣应故名散善者。以定力若深。则所见之身自然高
大。今是劣应。显是无深定力故云散善也。
劣应是
丈六身。凡夫小乘依事识所见者。胜应是圆满报身。
是大乘人依业识所见者。
非木菩提树下之身者。
以劣应身。在木菩提树下成道。以吉祥草为座。报身
则七宝树下成道。以天衣为座也。即胜即劣生法。

不二者。劣即生身。胜即法身。言相即不二者。以佛真
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纷纭自彼。于我
何为故。

华局故名散善者。以若有深定。则所见之华自然广
大。今局于小。显是无深定力。故名散也。

五逆不生名散善者。以具大定者。速入圣阶度生亦
广。今济度功狭。显是无有大定。故名散也。

止属下品名散善者。以具正定者。必于宝刹速證无
生。今止成下品。显是无有正定。故名散也。

独要三意者。一谓佛身不属诸数。而那由恒沙不无
数计。则此经为独要一也。此可对前。佛是劣应一疑。
卷一 第 726a 页 X22-0726.png
二谓用心不涉次第。而先日次水。自觉繁长则此经
为独要二也。此可对前。但闻佛名一疑。

三谓游历不分高下。而上辈三品。乃遍十方。则此经
为独要三也。此可对前。止属下品一疑。
生身尊特
犹待辨疑者。有言六十万亿那由他之身。乃是生身。
盖以净土之身胜于秽土。秽土生身丈六。净土生身
宜尔许高大也。四明尊者。以十三重问答辨此决是
尊特身也。

注。
随其心净佛土净者。经云是故宝积。若菩萨欲
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肇注云。净土
盖是心之影响耳。欲响顺必和其声。欲影端必正其
形。此报应之定数也。
净名即维摩诘。五百童子之
一也。以此经由净名示疾说起。故遂以名经。

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云深心。亦从深理生。亦
从厚乐善根生。故十地经云。入深广心。涅槃经云。根
深难拔。故言深心。
法华者。实相妙理。巧喻莲华。法
喻双彰。名实并显。云妙法莲华也。

般若此云智慧。从方等之后。出大般若。转教付财。融
通淘汰。约时。则禺中时。约味。则从生酥出熟酥也。

圆者满足周备。此外更无一法。觉者虚明灵照。无诸
分别想念。即当人自性也。

观佛三昧者。以此经是说念佛法门。修行正定故。

六念者。佛法僧施戒天六事。安心不动。称之为念也。
涅槃疏云。前三念他。后三念自。施戒是自因。生天是
卷一 第 726b 页 X22-0726.png
自果。戒是止善。施是行善。天有近果远果。近即二十
八天。远即第一义天也。然谓菩萨六念。则是念同体
三宝。一心戒施。第一义理也。
涅槃。此云大灭度。是
如来断德。具常乐我净四义。此经是第五时所说。

十心向往者。一于众生起大慈。无损害心。二于众生
起大悲。无逼恼心。三于佛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
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著心。五不贪利养敬重净
意乐心。六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于众生
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不著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
心。九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于诸佛舍离
诸相起随念心。
宝积者。此部广谈妙法。犹如珍宝
积集丰盈也。

一经大旨。即念佛往生也。
维摩丈室容八万座者。
维摩诘。从须弥灯王佛所。借三万二千狮子座。皆高
八万四千由旬。置于丈室。无所妨碍。于毗耶城及四
天下。亦不迫迮。悉见如故。

起信谓令人发起大乘信根。因缘分者。此论通有五
分。一者因缘分。二者立义分。乃至第五劝修利益分。
今当第一。说造论因缘有八种也。

信位初心。谓十信中初信心也。有四种机者。论文云。
五者。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
网故。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七
者。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八者。
为示利益劝修行故。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疏云。
卷一 第 726c 页 X22-0726.png
自此下四种机。当信位初心。四中前三为下中上三
人。后一策以劝修也。

礼忏灭罪者。论云。若人虽修行信心。以从先世来。多
有重罪恶业障故。为诸魔鬼之所惑乱。或为世务牵
缠。或为病苦所恼。应当精勤。昼夜六时。礼拜诸佛。诚
心忏悔。得免诸障。善根增长故。被初机者。疏云。此当
下品也。

修习止观者。论云。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是依
真如门。止诸境相无所分别。即成根本无分别智。所
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是依生灭门。分别诸相
观诸理趣。即成后得智。被中机者。疏云。此当中品也。
求生净土者。论云。若人专念阿弥陀佛。愿生彼界。即
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
勤修习。毕竟得生。依正定故。被上机者。疏云。此当上
品也。

注。
信生佛不二者。迷此心为众生。悟此心为诸佛。
诸佛乃觉悟之众生。众生乃沈迷之诸佛。古云。诸佛
心内众生。尘尘流转。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證真也。又
复此信。即是起信信根本。慈云信自心。而彼根本外。
尚有信佛。信法。信僧。不疑自心外尚有不疑师。不疑
法。今独举根本自心者。以信净土唯心。为净业之独
要也。

如子忆母者。楞严言。十方诸佛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不堪承
卷一 第 727a 页 X22-0727.png
受甘露法味者。楞严云。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
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今羸劣破漏岂堪
承受。
虽有诸过。亦名为器者。如观经下三品。皆五
逆十恶。临终发心。皆得往生。

注。
下智观者等。下智是但解偏空。而根稍钝者。彼
即观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
闻菩提。
中智亦但解偏空。而根大利者。彼即观思
议不生灭因缘。悟解甚深因缘法故。成缘觉菩提。

上智是解但中理者。彼即观不思议生灭因缘。心广
无量故。成菩萨广大行故。得菩萨菩提。
上上智是
解不但中理者。彼即观不思议不生灭因缘。一切种
清净故。一切佛法皆成就故。得佛菩提。是同是十二
因缘一法。而因智慧不同。观察不同。而所得遂各各
不同也。非随因感果而何。
诸天共器者。净名经云。
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
三兽同
河者。永嘉集云。譬如象马兔渡河。足有长短。而分深
浅。

注。
下品犹胜天宫者。如云。六欲诸天具五衰。三禅
尚自有风灾。假饶修到非非想。不若西方归去来。

章。
先明随相者。相即文义之相。随有二义。一者文
随于义。义随于文。文义二相。交相随顺。而为教体故。
二者且未会归一心。先随文义外相。谈能诠体故。

十门推本者。一音声语言。二名句文身。三通取四法。
四诸法显义。五摄境唯心。六会缘入空。七理事无碍。
卷一 第 727b 页 X22-0727.png
八通摄所诠。九事事无碍。十海印炳现。

二谓所诠义者。或难云。此明能诠体性。何故所诠之
义。亦作能诠耶。当知以义对名句文。则义为所诠。若
以义对理而言。义为能诠。理为所诠也。

注。
或以声为教体者。摄假从实故。名等有展转义。
非正教体故。依声有名。依名有义。如依父有子。依子
有孙。父为体故。
或以名句文身为教体者。以体从
用故。唯识云。此三离声虽无别体。而假实异。亦不即
声等。

名诠法自性者。如无量寿佛。无诠非有自性。量诠分
限。寿诠永年。佛诠大觉。
句诠法差别者。如无量寿
佛。诠法则广大。若云量寿佛。诠法则少狭矣。
文为
上二所依者。藉文彩连合之功。方显名句之用也。

假实体用兼资者。名句文为假。二十四不相应行摄
故。声为实。十一色法所摄故。声为体。名句文为用。

注。
法能显义者。色声香味触法。尘尘皆为教体。眼
耳鼻舌身意。根根尽入圆通。所谓翠竹黄华。无非般
若。白云流水。尽是真如。松风昨夜炽然说。自是聋人
不肯听。

章。
唯识者。唯有拣择。决定。显胜。三义。识有了别义。
略而言之。唯遮境有。识拣心空。故曰唯识。

文义皆识所变者。变有二。一者因缘变。有实体用。是
前五及第八识。二者分别变。但可为境。是六七二识。
今声为因缘变。有实体用故。名句文及所诠义。乃分
卷一 第 727c 页 X22-0727.png
别变。但可为境。无实体用故。

本影四句者。本者实有本质。影者自心影像。本如镜
外之物。影如镜中所显之影。识如镜体。

注。
唯本无影者。是认影为本。
小乘不知唯识现
者。以小乘人。不达三界唯心。心外有境。如小儿执镜
中之影为实。不知乃镜光所现之影故。

净识即第六识心王。以六识相应心所。既转成妙智。
则心王岂不是净识。以纯无漏故。
妙观察智者。唯
识论云。转八识相应心所。成大圆镜智。转七识相应
心所。成平等性智。转前五识相应心所。成成所作智。
转六识相应心所。成妙观察智。五七八三智。能现种
种身。唯妙观察智。能于大众中雨大法雨。
闻者识
上所变者。他佛宣说。若文若义本质。闻者识上变起
文义而缘。如镜对像自变影故。
增上是助意互为
增上者。佛无众生。佛不说法。是众生于佛为增上缘。
众生无佛说法。众生亦不能自变文义而缘。是佛于
众生为增上缘。如月无水不能现影。水无月亦不能
现影。是互为增上意。

离众生心。更无有佛者。谓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以心
净故。诸佛即现。若离众生心。更无有佛也。何以故。法
身妙理。无有色相迭相见故。教中云。佛果无别色心
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独存。是也。
大悲即众生
缘。无心攀缘一切众生。而于众生自然现益。如涅槃
经。我实不往。慈善根力。能令众生见如斯事。
大智
卷一 第 728a 页 X22-0728.png
即法缘。无心观法。而于诸法自然普照。如日照物无
所分别。
为增上缘者。如涅槃云。波罗奈城。有优婆
夷。屈请众僧。奉施医药。有一比丘身婴重病。良医诊
之。当须肉药。是优婆夷割其股肉。切以为羹。施病比
丘。服巳病差。女人患疮苦恼。发声称佛。我在舍卫闻
其音声。于是女人起大悲心。是女寻见我持良药。涂
其疮上。还复如本。善男子。我于尔时实不往至波罗
奈城持药涂彼。当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女人见如
是事。此即大悲大智为增上缘也。
根熟众生心中
现佛说法者。华严云。诸佛无有法。佛于何有说。但随
其自心。谓说如是法等。

不教之教者。如维摩诘嘿然无言。文殊叹曰。是真不
二法门。世尊洗足巳。敷座而坐。须菩提赞言。希有世
尊。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
得思量。是也。
尊者无说。我乃无闻者。空生宴坐石
室中。空中帝释散华供养。空生曰。散华者谁。曰我天
帝释也。何以散华。曰以尊者善说般若。尊者曰。我本
无说。帝释曰。尊者无说。我乃无闻。乃真说般若也。

此四皆言唯识者。唯识有二。一胜义唯识。二世俗唯
识。今初句唯本无影非唯识。即前之随相门。二句亦
本亦影。是世俗唯识。三句唯影无本。通世俗胜义。以
无本质。应是胜义。以有影像应通世俗故。四句非本
非影。唯是胜义唯识也。胜义唯识。即后归性一门。此
当门名世俗唯识。四句料简实通前后也。
卷一 第 728b 页 X22-0728.png

心乐出离五句。是唯影无本。而实无说无听。是非本
非影。既不离此二句。此文此义非识所变而何。故识
为教体也。

章。
归性者。因一念无明。迷此性体。而现起八识。次
从八识体。变起万境。今溯流及源。反末归本故归性
也。

八识即心生灭门。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
非异。名为阿黎耶识也。此识有觉不觉二义。今是不
觉义中。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故云能
变之八识也。

一心即本源之一心。所谓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
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也。此心有真如生灭
二门。是虽体绝有无。相非生灭。而迷之则生死无穷。
解之则廓尔大悟。故云能现之一心也。

注。
从真如流出教法者。具足言之。则从真如流出
根本智。从根本智流出后得智。从后得智流出大悲
心。从大悲心流出十二分教。今但依源头说。故云从
真如流出也。
重颂如。授记如者。谓重颂亦是真如。
授记亦是真如。
一切皆如者。一切差别教法。皆从
缘无性。即是真如。是故虚相本尽。真性本现也。

出仁王经。经云。波斯匿王白佛言。云何十方诸佛一
切菩萨。不离文字而行诸法相。佛言大王。法轮者。重
颂如。授记如。十二分教一切皆如等。

譬之物不离梦者。物譬随相。梦譬唯识。人譬归性。
卷一 第 728c 页 X22-0728.png

生法。是因缘所生之法。生法本无。一切唯识。即物不
离梦。识如梦幻。但是一心。即梦不离人。

皆以一实相印为教体者。印有二种。一三法印。二实
相印。凡经诠空。无相。无愿。三法。乃小乘经。诠一实者。
乃大乘经也。

章。
无碍者。前二科摄末归本。会相归性。前浅后深。
不能相融。今此一门。本末融通。性相不二。举一全彰。
圆融无碍也。
心境理事本自交彻者。心外无境。境
外无心。心者全境之心。境者全心之境。则心境不二。
理外无事。事外无理。理者即事之理。事者即理之事。
则理事圆融。

注。
生灭门者。谓迷此法界。为三细六粗。为流转门。
灭此三细六粗。归一法界。为还灭门。此二门。迷时妄
生真灭。悟时真生妄灭。总为生灭门也。
真如门者。
谓真如自体。迷时不见妄生真灭。悟时不见真生妄
灭。非生非灭。非染非净之体。即真如门也。
一心原
有二门者。论文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
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
切法。是也。

真如即是生灭者。以真如不守自性。五道随缘故。全
真如为生灭。不变随缘也。
生灭即是真如者。虽五
道随缘。而缘起无性故。全生灭即真如。随缘不变也。
心即是土下。乃以理成事门。理随事变。一多缘起之
无边也。
土即是心下。乃全事归理门。事得理融。千
卷一 第 729a 页 X22-0729.png
差涉入而无碍也。

章。
通论佛教因缘为宗者。教中云。诸法从缘生。诸
法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乃至法华最后
极谈。亦曰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注。
无因邪因者。计万法从虚空生。从自然生等。是
无因。或从冥谛生。或从自在天生。或从太极生等。皆
邪因也。

因缘故生灭者。谓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
妄名灭。
因缘故即空。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因缘故即假。是亦名为假名。
因缘故即中。是亦
名中道义。
此四句若对五教言。因缘故生灭。是小
乘教。即空即假是始教。即中是终顿圆三教。以终为
双照二边中道。顿为双遮二边中道。圆为遮照同时。
不思议中道也。
若对四教言。生灭为藏教。即空为
通教。即假为别教。即中为圆教。以别教但中。对圆为
假故。

不出有空等者。以第一我法俱有宗。此唯有。第二法
有我无宗。第三法无去来宗。第四现通假实宗。此三
通有空二法。第五俗妄真实宗。第六诸法但名宗。此
二唯空。第七三性空有宗。为法相。第八真空绝相宗。
亦是空。第九空有无碍宗。为法性。第十圆融具德宗。
为圆融。

注。
论言者是天亲论。

章。
宗乎法性者。以此经属终顿二教。终教多谈法
卷一 第 729b 页 X22-0729.png
性。少及法相。其所云相。亦会归性。出中道妙有一切
作佛。此经正是中道妙有。皆登不退故。顿教总不说
法相。唯说真性。一念不生。即名为佛。此经一心不乱。
即得见佛故。

注。
兼备交资而得往生者。有信愿。而无依正。则信
愿何法。故必依正清净以资信愿也。有依正而无信
愿。彼依正清净。自是清净。于我何为。故必信之愿之。
以资亲證彼依正二报也。皆不出自心者。恐问云。既
是依正信愿往生为宗趣。何又言法性为宗。故云也。
彼经亦兼众说者。华严经。有以无碍甚深法界为宗。
有以缘起为宗。法界缘起相即入故。有以因果为宗。
以此经广明菩萨行位之因。及所成果故。有以海印
三昧理实为宗。有以因果理实合为宗。以因果是行
位。理实是法界故。以上各各互缺。今贤首总兼众说。
共为宗趣也。

上句为宗。下句为趣者。彼经因果缘起为宗。理实法
界为趣。此经依正清净为宗。信愿往生为趣。

章。
别明者。展转推寻也。正是大师极论其宏功。令
人发起真信处。世人多疑此经文义粗浅。教义一对
足以破之。愚者多执事而迷理。事理一对足以破之。
狂者多执理而遗事。境行一对足以破之。或疑念佛
正涉有为。行寂一对足以破之。或疑念佛自救不了。
寂用一对足以破之。

一教义者。教谓言教义。谓义理。智者能于一字中。尚
卷一 第 729c 页 X22-0729.png
解无量义。愚人虽读尽贝书。祇是寻行数墨而巳。故
教义一对。不可不发明也。

二事理者。事即依正信愿等事。理即一一消归自性。
彼执事而迷理。正由不知旨趣故。

三境行者。境谓法界境。即阿弥陀佛是。行是法界心。
即一心执持是。此即所谓系缘法界。专称名字。一行
三昧也。

四行寂者。行即一行之行。寂即寂光之寂。修一行三
昧。欲證寂光无上果也。

五寂用者。寂即常寂本体。用即恒沙妙用。證此本体
发起妙用。还度众生。方是大乘妙旨也。

注。
不徒为语言文字者。古云。汝终日转经。不知终
日经转。盖以其徒为语言文字故也。所以说。诵经千
卷。不如解经一偈。

显发事中所具至理有二义。一是随文入观。即一一
消归自巳。一是依事造修。往生彼国。发明自性唯心
之理。
徒为事缘之迹。即所谓终日死钻故纸。与终
日喃喃但掐数珠者。

以境为宗。境字。若依后文解释。标念境者。以四字名
号为境。则此处当云。境即是所称之名。而言即是所
观之理者何。良由所念阿弥陀佛四字。全体即是法
界。全体即是当人自心。而自心一念。具足三千性相。
自心一念。即空即假即中。岂不是所观之理。
能观
之智。即当人称念之心。灵灵不昧。无有间断者是。
卷一 第 730a 页 X22-0730.png

对能观之智。故名为境者。以所念之佛对能念之心。
即名为境也。而其实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又复自性
唯心之理。忘能所绝对待。何言境也。故云。理虽非境。
对能观之智。亦得言境也。
正欲即此以为真境者。
当知此字。即自性唯心。即所观之理。即阿弥陀佛四
字名号。离我心性别无名号。离此名号别无心性。全
体法界为真境也。
而起观行执持名号者。谓以此
名号为真境。而起执持之观行也。此正是从性起修。
性既离言。行亦无住虽云执持。实离四句绝百非。无
念之念也。

强抑妄心者。有定无慧。名曰痴禅。若堕无想。则成外
道。故理体虽寂。不妨起行持名。以幻修幻。以楔出楔。
幻尽觉圆。乃归真寂也。
今依正观。即是后文理持。

至于一心。即后理一心。
有作是有为。有作对无
作说。妄计是虚妄遍计。对圆成说。谓若不归空寂。则
是有为有作之修。多劫终成败坏故。

沈空滞寂者。耽著空寂之体。不起利生之用。乃二乘
有馀涅槃之境也。

注。
平等即寿命。清净即光明。觉即佛也。
支娄迦
谶等。是五译人。支娄迦谶。汉明帝时人。光武中兴。故
名后汉。明帝即光武子也。
康僧铠魏人。曹丕篡汉
国号曰魏。
支谦吴人。孙权称帝。国号曰吴。
法贤
赵宋时人。赵匡胤为天子。国号曰宋。
菩提流志。南
北朝魏人。魏主本姓拓跋。改姓元。国号魏。
卷一 第 730b 页 X22-0730.png

亦有未尽。谓巳尽美。未尽善也。亦可旧文紧要处。彼
亦采取未尽。

高下失次者。下品不发。则不发为劣矣。上竟不言。上
亦劣耶。上竟不言。不言为胜矣。下言不发。不发亦为
胜乎。故曰失次也。

同一发心正往生要旨者。不发菩提心。则小乘而巳。
二乘种不生。故知发心乃往生根本也。

注。
伽陀。此云孤起颂。
十大愿王者。一者礼敬诸
佛。二者称赞如来。乃至第十普皆回向。华严称性而
谈。法华正直而说。二经皆归极乐者。以欲入毗卢性
海。先归净土𢆯门。欲悟一乘实相。先入西方安养。二
经始终既尔。中间诸经可知。故知净土一门。一代时
教之总持。法界众生之归地也。

章。
详略同别者。详谓大本。略谓此经。同谓同类。别
谓非部非类。

注。
嬴秦者。周时有非子者。是伯益之后。善养马。周
孝王爱之。封于陜。国号秦。后并吞列国。而有天下。以
其姓嬴。故云嬴秦。
苻秦者。东晋时氐种也。苻坚强
盛。雄据关中。国亦号秦。是为苻秦。
姚秦者。羌种也。
姚苌为苻坚将。后坚为晋兵所败。苌遂据关中。传子
兴。是为姚秦。
周礼掌四方之语者。东曰寄。南曰象。
西曰狄鞮。北曰译。皆官名也。寄言能寄寓风俗之异
于此。象言能仿像风俗之异于彼。狄鞮。则欲别其服
饰之异。译。则欲辨其语言之异。周官通谓之象胥。而
卷一 第 730c 页 X22-0730.png
世俗通谓之译也。又译释也。犹言誊也。谓以彼此言
语相誊释而通之也。
遣将吕光者。秦苻坚建元十
三年。使吕光伐丘兹国破之。拥众归至凉州。因据州
称凉王。光死。侄吕隆降秦。乃迎师入关。居逍遥园。

章。
二经联比者。联谓联续。比谓比并。什师译之于
前。奘师译之于后。有联续义。两经意义无相违背。有
比并义。

注。
卓然自立者。师十一岁时。见诸沙弥剧谈戏笑。
乃呵曰。夫出家者。为无为法。何得更为儿戏。可谓空
丧百年。识者知师德器非凡矣。

注。
孤山十疏通经者。一文殊般若经。二遗教经。三
般若心经。四瑞应经。五四十二章经。六不思议法门
经。七无量义经。八普贤观经。九阿弥陀经。十首楞严
经。世称十经疏主云。

注。
宝王论等者。草堂飞锡法师。作念佛三昧宝王
论。天台智者大师。作释十疑论。龙舒居士王日休。作
净土文。无尽居士张商英。作求生净土文。侍郎王古。
作直指净土决疑集。吴群沙门大佑。作净土指归集。
无功居士王阗。作净土自信录。慈云忏主遵式。作净
土略传。善导和尚。作偈。偈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步
行龙钟。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永明寿禅师。
作神栖安养赋。诸家怀净土诗。如中峰西斋楚石。诸
师等。

注。
枝低只为挂金台者。诗云我师一念登初地。佛
卷一 第 731a 页 X22-0731.png
国笙歌两度来。惟有门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挂金台。

注。
如西斋。空谷。天奇。毒峰等。皇明楚石琦禅师。有
西斋净土诗。空谷隆禅师。有空谷集。天奇禅师号煢
绝老人。有茕绝集。毒峰善禅师。有语录行世。

章。
群星悉皆拱北者。论语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注。
永明以宗门上上品生者。永明寿禅师。秉单传
之旨。作宗镜录。万善同归集等。入灭后。有僧经年绕
其塔。人问故。曰我病入冥。见殿左供一僧像。王勤敬
礼。密询之。乃杭州寿禅师也。凡人死皆经冥府。此师
巳往西方上品上生矣。

圆照标名莲境者。宋时圆照本禅师。初参天衣有省。
后一志念佛住净慈。有雷峰材法师。神游净土。见一
华殊丽问之曰。待净慈本禅师耳。又资福㬢公。至师
所礼足。施金而去。人诂其故。曰吾定中见金莲华。人
言以俟本禅师耳。后临终坐逝谥圆照。

僧睿莲华出榻者。僧睿。从罗什法师禀受经义。后预
庐山莲社。宋元嘉十六年。忽告众曰。吾将行矣。面西
合掌而化。众见睿榻前一金莲华。倏尔而隐。有五色
香烟从其房出。

清照说偈西归者。宋清照亨律师。初依灵芝习律。专
修净业六十年。临终念佛说偈曰。弥陀口口称。白毫
念念想。持此不退心。决定生安养。

九流者。谓儒流。道流。阴阳。法流。名流。墨流。纵横。杂流。
卷一 第 731b 页 X22-0731.png
农流。

文潞公名彦博。为宋宰相。封潞公。
苏长公名轼。为
翰林学士。自号东坡。十万缘者。劝人念佛书名莲录。
满足十万人。西方公据者。长公往来南北。每带一西
方变相而行。人问之曰。此我生西方公据也。

舍仙学而回心者。宋葛济之。句容人。久事仙学。妻纪
氏。独精诚念佛。元嘉三年。方在机杼。忽觉空中清明。
乃瞻仰四表。见西方有佛现身。宝盖幢幡。映蔽云汉。
喜曰。经言。无量寿佛其即此耶。遂五体投地。济之惊
异就之。纪氏指示佛所。济之亦见佛半身。祥云五彩。
亲里咸睹。济之由是回心念佛。

焚仙经而修观经者。后魏昙鸾。性嗜长生。受陶隐君
仙经十卷。后遇菩提流志。乃问曰。佛有长生不死术
乎。志笑曰。长生不死吾佛道也。乃授十六观经。曰学
此则三界无复生。六道无复往。其为寿也恒沙劫石
莫能比焉。此吾金仙氏之长生也。昙大喜。遂焚仙经
而修净土。

业岐黄而念佛者。元吴子章业医。一生念佛。至正间
无疾。念佛而逝。岐黄者。岐伯与轩辕黄帝问答。作内
经等书。为医家之祖。

荷来耜而称名者。晋张铨。高逸好学。耕锄间带经不
释。后入庐山莲社。研穷内典。多有悟入。宋景平元年
无疾。西向念佛而逝。

冥君敬礼。即寿禅师。罗刹休心者。有罗刹在一聚落。
卷一 第 731c 页 X22-0731.png
其民日送子与食。有子归信三宝。一心念佛。遂不能
食。因得归。
真际所诣。诣者在也。

不疑何卜者。唐太宗为秦王时。与太子建成相忌。欲
举兵。众疑恐不胜。命卜之张公谨。取龟投地曰。卜以
决疑。不疑何卜。

弥陀经疏钞演义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