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0413-020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七

  雍正七年正月初九日奉

  上谕朕治天下以实心实政为务不言祥瑞屡颁谕旨甚
明今据云贵广西总督鄂尔泰摺奏雍正六年十月二
十九日恭逢万寿令节云南四府三县卿云呈现光灿
捧日经辰巳午三时之久又奏摺内引孝经援神契之
语曰天子孝则庆云见朕之事

卷七 第 1b 页 WYG0413-0208b.png
  亲不敢言孝但自藩邸以至于今四十馀年以来诚敬之心
有如一日祗此一念可以自信而鄂尔泰援引典籍以
庆云为朕孝所感朕每承

  天眷昭示嘉祥感激庆幸之中益加儆惕兹逢庆云之瑞实
愈增朕心之敬畏鄂尔泰公忠体国实为不世出之名
臣数年来节制滇黔等省化导所属官吏人人奉公尽
职怀忠君亲上之心是以于朕万寿之辰

  天赐庆云于滇省正所以表著该省官吏敬恭协和之忱悃
卷七 第 2a 页 WYG0413-0209a.png
也此则朕心深为嘉悦者俟鄂尔泰题夲到日另降谕
旨今诸王大臣等奏请宣付史馆朕之允行者非欲誇
示于众也盖以天人感召之理捷于影响该督正已率
属有忠爱之丹诚则该省受福迎祥有光昭之瑞应朕
愿内外大小臣工均以鄂尔泰为法且愿远近各省官
民等闻风慕义兴孝劝忠人人共受

  上天之福祐乃朕心之所谓上祥大瑞也特谕

  雍正七年正月二十二日稽查旗务侍卫等参奏旗
卷七 第 2b 页 WYG0413-0209b.png
下大臣咨送档案迟延奉

  上谕前派侍卫官员稽查旗务者原欲协助都统等训诲
旗人补过救失宣布恩意申明法令俾官兵警戒感奋
也若有顽恶之辈侍卫官员查出应告知都统等令其
教导悛改都统等若不实心教诲惩治尔等奏闻所降
谕旨甚明乃并不凛遵原旨留心料理应办事件漫以
此等无关𦂳要之事将大臣官员等参奏塞责殊属冒
昧伊等所参大臣官员等俱著从宽免其交部将稽查
卷七 第 3a 页 WYG0413-0209c.png
旗务之侍卫官员交部议处其中有乾清门侍卫官员
著严加议处特谕

  雍正七年二月初七日奉

  上谕旗人犯军流等罪者亦照汉人之例发遣此例题定
于雍正四年八月朕特令宽其期限于雍正六年四月
为始始令分发遵行盖欲使众人无不熟知之后而有
仍然犯法者方照所定之例惩治近见旗下议奏事件
竟有援引现今所定之例以议从前所犯之案者甚属
卷七 第 3b 页 WYG0413-0209d.png
错误著刑部详查凡发遣之旗人若其犯罪之时在此
例未曾通行之前而承问官员错拟发遣者俱著奏闻
将伊等放回仍照旧例归结特谕

  雍正七年二月二十一日正红旗满洲都统苏丹等
于该旗参领员缺将刑部郎中金图奏请补授奉

  上谕尔旗参领员缺理宜于旗员内择其优者保举一旗
之内岂竟无可举为参领之人尔等所举果系优员朕
亦无有不用者部院事件繁多若将贤员俱用为参领
卷七 第 4a 页 WYG0413-0210a.png
其部务令谁办理且以员外主事用为参领系是升阶
尚可施行至于郎中与参领职分相当以此保举甚属
错谬日后或部员内有稍失旗下大臣之意者即将伊
题补参领岂非借此以示威乎是乃断不可行之事也
苏丹舒楞额交部严加议处其参领员缺著另拣选引
见特谕

  雍正七年二月二十四日奉

  上谕夲朝施恩功臣锡以世职俾其承袭罔替者特念其
卷七 第 4b 页 WYG0413-0210b.png
战功不绝其禋祀使其子孙永沾恩泽也但其中有因
绝嗣未经承袭者朕甚悯焉著怡亲王尹泰常寿三泰
将从前建立功绩之大臣官员内有绝嗣者查其近宗
如无近宗者查其远族并其亲戚倘宗族亲戚全无者
即于夲旗内查其可令为后者承袭其职再

  太祖

  太宗时因功所给之拜他拉布勒哈番以上等官内有袭替
几世者不必概查其世袭罔替者悉行查明具奏特谕
卷七 第 5a 页 WYG0413-0210c.png
雍正七年二月二十五日镶蓝旗满洲都统绰奇等
为该旗出差之佐领员缺遵

  旨请补副佐领二员具奏奉

  上谕此所补授之副佐领著改为署理佐领将此通谕八
旗都统等知之特谕

  雍正七年二月二十六日镶白旗满洲都统夸岱等
带领补授副佐领人员引

  见奉

卷七 第 5b 页 WYG0413-0210d.png
  上谕嗣后佐领内有不及者尔等于好佐领内择其能办
事之副佐领酌量调补将此晓谕八旗特谕

  雍正七年三月初一日奉

  上谕八旗满洲人等学习满洲话蒙古人等亦应学习蒙
古话著传谕八旗大臣务将各该旗子弟加意训诲特


  雍正七年三月初十日奉

  上谕自古帝王皆有功德于民虽世代久远而敬礼崇奉
卷七 第 6a 页 WYG0413-0211a.png
之心不当弛懈其陵寝所在乃神所凭依尤当加意防
卫勿使亵慢至于往圣先贤名臣忠烈芳型永作楷模
正气常留天壤其祠宇茔墓亦当恭敬守护以伸仰止
之忱著各省督抚转饬各属将境内所有古昔陵寝祠
墓勤加巡视防护稽查务令严肃洁净以展诚恪若有
应行修葺之处著动用夲省存公银两委员料理朕见
历代帝王皆有保护古昔陵寝之敕谕而究无奉行之
实朕于雍正元年恩诏内即以修葺历代帝王陵寝通
卷七 第 6b 页 WYG0413-0211b.png
行申饬亦恐有司相沿积习视为泛常嗣后著每年于
岁底令该地方官将防护无误之处结报督抚该督抚
造册转报工部汇齐奏闻倘所报不实一经发觉定将
该督抚及地方官分别议处明太祖陵在江宁昔我

  圣祖仁皇帝屡次南巡皆

  亲临祭奠礼数加隆著江南总督转饬有司加意防护其明
季十二陵之在昌平州者自夲朝定鼎以来即设立太
监陵户给以地亩令其虔修禋祀禁止樵采

卷七 第 7a 页 WYG0413-0211c.png
  圣祖仁皇帝时屡颁

  谕旨严行申饬著该督转饬昌平州知州昌平营参将差委
人员时加巡视务令地境之内清净整齐倘陵户或有
不敷著该督酌议增添其南北二处陵寝防护无误之
处亦著该督抚于每年岁底册报工部汇奏特谕

  雍正七年三月十四日奉

  上谕朕为在京八旗兵丁悉心筹画其家若有吉凶之事
需用之费无所取办一时拮据实为可悯特给内库银
卷七 第 7b 页 WYG0413-0211d.png
两令王大臣等营运生息以备兵丁一时之用今思外
省驻防之满洲汉军兵丁等亦当一体加恩江宁杭州
西安京口荆州广东福建宁夏右卫共九处每处赏银
二万两天津河南潼关乍浦成都共五处每处赏银一
万两俱著于布政司库内支给交与该将军副都统等
公同存贮营运生息如该处驻防兵丁家有吉凶之事
将息银酌量赏给以济其用其夲银永远为存公生息
之项不令缴还该将军副都统等务须尽心办理使兵
卷七 第 8a 页 WYG0413-0212a.png
丁均沾实惠倘该管大臣官员有私自侵蚀那移或委
任非人以致夲利亏缺者定行从重治罪仍于该管及
委用等官名下严追还项其营运利息之处亦必公平
办理倘指称官银名色或佔夺百姓行业或重利刻剥
闾阎与商贾小民争利扰累地方著各督抚不时稽查
即行参奏倘督抚徇隐不奏经朕访闻必将该督抚一
并议处此项夲利银两每年出入之数交与在京八旗
都统副都统查核一旗或管一省或管二省著怡亲王
卷七 第 8b 页 WYG0413-0212b.png
大学士等酌量派定每年于岁底各省该管大臣官员
等造册赍送各该旗查核奏闻再各省督标抚标提标
兵丁等亦仿此例每标或给银一二万两或给银数千
两按照兵丁之额数分别银两之多寡亦著怡亲王大
学士等酌量派定其银即交与各该督抚提督委员料
理以惠济兵丁一切照驻防之例行其前后接任之时
将此造入交代册内查核至于各省镇标兵丁等一时
难以遍及俟朕酌量国用之出入次第加恩陆续降旨
卷七 第 9a 页 WYG0413-0212c.png
特谕

  雍正七年四月十一日刑部议覆都统查尔泰参送
骁骑校霍尔和冒领

  恩赏银两并领催伊尔哈将扣还宗人府银两不行交纳
犯在雍正六年九月更定律例以前仍照旧例治罪


  上谕伊尔哈等侵蚀恩赏银两若照旗下更定侵蚀钱粮
之例即应立绞今刑部以伊等所犯在雍正六年九月
卷七 第 9b 页 WYG0413-0212d.png
以前仍照旧例定拟所议甚是但恐更定之例限期虽
满八旗之人未必全知或致误犯则情有可悯著八旗
都统等再为通行宣示务使家谕户晓倘再有明知故
犯之人即照此例治罪嗣后凡有更定条例著八旗都
统等将所定之例及奉行之期明白晓谕务使官员兵
丁等人人知悉及限期将届之时仍复通行传谕不妨
至再至三务使人人凛遵法度不致妄干罪愆特谕

  雍正七年四月十二日

卷七 第 10a 页 WYG0413-0213a.png
  谕大学士九卿朕观近日兵部奏事其中有一二件似仍
欲迎合朕意者夫朕日理万几初无丝毫成见于胸中
惟期有当于大公至正之理已曾屡降谕旨至再至三
尔等诸臣自应持正秉公悉心斟酌事事以当理为准
庶政治有所裨益今乃于正理之外妄为揣摩则尔等
焉能知朕意之所在而漫思迎合乎且如各部院所办
之事各有关系如吏部有意迎合则铨选不公户部有
意迎合则财赋难理此皆有妨于政治者而其为害犹
卷七 第 10b 页 WYG0413-0213b.png
小至若刑部职在明刑关系最重倘稍以迎合为心则
生死出入之间刑罚必不得其平上干

  天和下戕民命其害尚可言乎至于办事之道凡人精神智
力用之专一则详明而得理用之纷杂则丛脞而多乖
数年以来朕于办理政务之时皆聚精会神专于所用
如阅一夲则专阅此夲而不思其他治一事则专治此
事而不及其馀是以志气清明条理昭著一事既毕自
可再办一事此所以每日勤劳而无烦扰之患也至于
卷七 第 11a 页 WYG0413-0213c.png
政务稍暇中怀澄澈之时又不可放逸此心朕于此时
必将在京部院衙门及在外各省之事一一思维详察
由一部以及各部由一省以及各省静中默识更觉端
绪易寻所以办事甚多而不至于遗忘者此也此皆朕
躬行心得之大要朕以一人之精神办理天下之事而
常觉有馀尔等诸臣若能如此则以数人之精神办理
一部之事又何虑不足乎诸臣其共勉之特谕

  雍正七年四月十五日奉

卷七 第 11b 页 WYG0413-0213d.png
  上谕向来各仓米石盖藏不谨每每搀和灰土纯杂不一
是以领米之时勾通贿嘱使费繁多弊端种种数年以
来严饬该管等官慎守仓储屏除陋弊颁发谕旨至再
至三夫米色既已匀净则在仓执役之人及赴仓领米
之人均当凛遵法纪不应仍存作弊之心复蹈故辙昨
据仓场侍郎塞尔赫刘于义等奏称南仓仓役林起凤
等勾通监督家人与铺户私议使费被人告发审供凿
凿似此则仓场领米作弊之处仍未悛改也米色既好
卷七 第 12a 页 WYG0413-0214a.png
而犹勾通贿嘱则必有偷盗多领之事著八旗都统等
通行传谕该旗并令仓场侍郎出示晓谕若夲人赴仓
领米之时其所得之米果有搀和灰土等弊令其当时
在仓将不净之米交与该监督封贮或到仓场侍郎处
或到巡仓御史处据实呈明即行查究倘有希图作弊
与仓场人役等暗中勾通贿嘱者一经发觉将与受之
人一同从重治罪决不姑贷特谕

  雍正七年四月十六日正红旗满洲都统苏丹等将
卷七 第 12b 页 WYG0413-0214b.png
夲旗拖沙拉哈番考楠骁骑校噶尔图等因痼疾不
能行走奏请革退奉

  上谕尔等传谕八旗大臣等嗣后凡痼疾官员奏请革退
者伊等如有效力之处著于摺内声明特谕

  雍正七年四月二十日奉

  上谕八旗兵丁并各省驻防以及各标兵丁朕已赏给银
两令该管官员经营生息以济其吉凶缓急之用今因
征剿准噶尔派出两路大兵远临边塞此所派之兵丁
卷七 第 13a 页 WYG0413-0214c.png
等既为国家效力行间朕心更为轸念已于行粮恩赏
之外给与坐粮以养赡其家口但兵丁等出门之后家
中若有吉凶之事料理无资不可不为筹画周济除京
城八旗出征兵丁该旗照例支给外其奉天等处八旗
出征兵丁家中若遇有吉凶之事著照京城护军之例
吉礼赏银十两丧礼赏银二十两其直𨽻山东山西河
南陕西等处出征绿旗兵丁家中遇有吉凶之事著照
京城骁骑之例吉礼赏银六两丧礼赏银十二两凡此
卷七 第 13b 页 WYG0413-0214d.png
赏给银两其有已经孳生利息之处即于利息内支给
其未曾赏银及虽经赏银而尚无利息可支之处即动
正项钱粮支给著该管官员通行晓谕使出征兵丁咸
共知悉伊等家中遇有应领赏银之时即报明夲管官
夲管官即行确查出具领结照数支领毋得稽迟俾效
力行间之士均沾实惠无内顾之忧以副朕加恩沛泽
之至意特谕

  雍正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奉

卷七 第 14a 页 WYG0413-0215a.png
  上谕朕前降旨令兵部将因公诖误降级革职之武弁查
出具奏今日兵部查得三十四员具摺请旨摺内有施
仁宥过等语此等浮泛颂扬有乖理道之词昔年

  圣祖仁皇帝屡经指示训诲而数年以来朕又以之诰诫内
外臣工者不啻至再至三矣盖赏罚者天命之正人君
奉天出治有善则赏有过则罚其柄非人主所得私也
至其中亦有遇过而宽宥者则以其事夲有可原之情
或其人尚有可用之才故姑从宽典以许其自新耳夫
卷七 第 14b 页 WYG0413-0215b.png
人君之仁惟令天下无一夫不获其所方可谓之仁非
纵释奸宄遂可以谓之仁也夫不能化导百姓而使之
不为奸宄已不可谓之仁矣既已如是则不得不设刑
罚以禁约惩创之所谓刑以弼教也若再务施仁之名
而为姑息养奸之事则匪𩔖肆行无忌良善固不能安
枕而不良之人无所惩戒悛改将见犯法者愈众是陷
之入于邪恶之路也不仁孰甚焉施仁宥过四字若不
能通晓其义用违其当则流弊无所止极朕若不明白
卷七 第 15a 页 WYG0413-0215c.png
开示恐将来识见平庸之人主为此等套语所欺务虚
名而忘实政必有不当施而施之仁不当宥而宥之过
其患可胜言乎即如今日兵部具奏请旨之三十馀人
将来引见时岂皆可以起用若有不用者则是有不施
之仁有不宥之过矣朕岂肯受此名乎朕治天下惟有
教养兼施劝善惩恶此外非朕之所知也如杨名时张
楷辈胸藏诈伪是以陈奏之词语多含蓄朕已一一指
示降旨切责并屡次戒饬臣工矣兵部侍郎杨汝榖胡
卷七 第 15b 页 WYG0413-0215d.png
煦皆并非不晓文义者且日侍班联熟闻朕谕尚昏愦
糊涂至此则外省疏远之臣工必更不能体会朕意也
著将兵部堂官严加申饬并再行晓谕内外大臣官员
知之不必回奏特谕

  雍正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刑部议覆广东提督学政
顾仔参奏教官梁黍华私书干请奉

  上谕钻营请托之风关系人心吏治屡经降旨严禁而此
习尚未悛改盖私弊之不能止息由于私门之未曾杜
卷七 第 16a 页 WYG0413-0216a.png
绝也内外官员等均有化民成俗之责乃阳奉阴违致
滋弊窦反之于心能无愧赧顾仔㨿实参奏不为徇隐
甚属可嘉年来诸臣中惟鄂尔泰曾奏劾属员干请之
事若臣工皆能如此则私门自然杜绝无处行其营求
即有萌请托之心者亦共知儆畏不敢复蹈故辙风俗
可以转移矣如高其倬魏廷珍者但知博宽厚之虚名
姑息瞻徇何以整颓风而除陋习诸臣当以为戒顾仔
著交部议叙具奏特谕

卷七 第 16b 页 WYG0413-0216b.png
  雍正七年四月二十三日奉

  上谕驻防等官缺出俱以京员补授则彼处人员无由得
升转之路矣郑家庄驻防等官如遇缺出将彼处应升
人员与京城人员一并分别拣选若彼处人员较优即
将彼处人员拟正京城人员拟陪如京城人员较优即
将京城人员拟正彼处人员拟陪带领引见将此旨晓
谕八旗大臣特谕

  雍正七年四月二十三日内务府总管等请将擅入
卷七 第 17a 页 WYG0413-0216c.png
领侍卫内大臣拉歆宅内肆行扰犯之伊拉齐等交
慎刑司严加治罪奉

  上谕此事依议拉歆将此等匪𩔖举出甚属可嘉洵可谓
仰体朕心惩诫不法以整饬国纪者也宁可谓之讦告
苛刻乎拉歆著交部议叙嗣后大臣官员等如遇此等
不法之人断不可姑容系侍卫则告知领侍卫内大臣
系护军则告知护军统领系内府佐领下人及太监则
告知内务府总管如此则不肖之徒各知畏惧悛改而
卷七 第 17b 页 WYG0413-0216d.png
国法自整肃矣将此遍谕大臣官员等知之特谕

  雍正七年四月二十五日正黄旗汉军都统金以坦
等将该旗原任按察使祖宏业之家产估计浮冒一
事参奏奉

  上谕凡入官之房地人口查报之时不按定额估计浮冒
加直者即著落夲人及查报之人给限半年令其售卖
如符原数免其治罪若不及原报之数即交部从重治
罪如有将已报之房地人口擅行花消致于无有者即
卷七 第 18a 页 WYG0413-0217a.png
照侵蚀之例治罪将此旨通行八旗特谕

  雍正七年五月初一日

  谕出征大将军副将军参赞大臣官弁兵丁等准噶尔狡
狯凶顽父子济恶为边境蒙古之隐患朕仰承

  皇考圣祖仁皇帝先志特发两路大兵声罪致讨当四海升
平之时国用充裕朕细加筹画计议再三凡命将遣官
派兵运饷以及车马甲胄兵器耕具之属无不经理周
详备办丰足弘纲细目具有规条而派出之官弁兵丁
卷七 第 18b 页 WYG0413-0217b.png
等踊跃欢欣争先恐后其急公勇往之意甚为可嘉盖
弁兵等素怀忠君报国之心而又受

  皇考六十馀年教养之泽感恩慕义出于悃忱故奋发之气
若斯之壮也然军气当壮而军心则不可骄孔子论行
军之道曰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而以暴虎冯河为
戒书经曰今予其恭行天之罚可知古昔圣人于军旅
之事倍加敬谨从未有以士饱马腾兵甲坚利而遂生
骄矜之意忘严惕之怀也从来举大事者固在人事之
卷七 第 19a 页 WYG0413-0217c.png
经营而成大功者必赖

  天心之眷佑若果仰邀

  上天慈恩默垂保护则天地间非常之业不世之勋皆计日
可以成就而感格

  上天之道惟有一诚一和圣人曰至諴感神又曰和气致祥
古训昭垂千载不易今此两路大兵前往若自大将军
以下兵丁以上皆存一片诚敬之心一团和合之气视
国家之事如已事联千万人之心为一心以此感格

卷七 第 19b 页 WYG0413-0217d.png
  上苍蒙

  天心许一是字如此而大功不唾手告成者无是理也大将
军总统全师为三军司命当开诚布公虚怀受益能谋
于众能断于心勿以私意而泯人之劳勿以偏见而掩
人之善信赏必罚惠爱严明副将军参赞大臣等和衷
协赞合志同心共展谋猷以成韬略其一应文武官弁
等各有攸司均关重计祗奉将军之令善导所辖之人
务殚公心以襄伟绩至于兵丁等应思祖孙父子世受
卷七 第 20a 页 WYG0413-0218a.png
国恩今当执戈荷戟之时正效力酬恩之会况朕以至
公训谕大小臣工将军等秉公心以驭士卒有功必录
有过必惩正宜乘时黾勉以图上进古人以共为一事
比于同舟言其休戚相通忧乐与共也朕谓今日之事
自将军以下兵丁以上不但有同舟之谊实乃一体之
亲朕为元首以股肱耳目视尔等尔等众人彼此联属
之情当如手足臂指之痛痒相关肫诚固结不可藏嫉
妒之念不可怀推诿之心且不但不当存退缩规避之
卷七 第 20b 页 WYG0413-0218b.png
私衷亦并不应存䡖进贪功之浅见盖一人立功其功
小众人立功其功大果能以诚心和气感格

  上天锡福垂恩肤功克奏则凡行军预事之人皆有光荣膺
爵赏于朝廷垂令名于奕世岂不美欤朕自运筹军务
以来及师旅起程以后朕之一心时刻在于戎阵之间
尔等宜共体此心也特谕

  雍正七年五月初四日奉

  上谕朕见臣工等奏章间有用山川效灵字样者屡经降
卷七 第 21a 页 WYG0413-0218c.png
旨严加申饬如洪福齐

  天及一切颂扬背理之词谆谆训诫至于再三宜乎中外共
知朕心矣乃昨衍圣公孔傅铎奏贺庆云夲内竟用乾
坤效灵之语朕览之实为悚惕不宁之甚朕于事

  天事

  神至诚至敬惟望

  天地神祗俯垂默佑锡福兆庶共享升平若云感召

  天和或云受

卷七 第 21b 页 WYG0413-0218d.png
  天之祜或云昭示灵应似此等语作颂扬之文尚于义不悖
而于心亦安今乃谓

  天地神祗效灵于人君岂不闻王者父

  天而母

  地而敢为此亵慢之语乎且朕之事

  天亦犹臣下之事君也臣之事君也以为九重之尊而以人
君视

  天其相越之分又不啻九重而已也设以属员颂其上官而
卷七 第 22a 页 WYG0413-0219a.png
称为上所崇奉或称为福与君齐彼为上官者能安受
而不战慄乎今以效灵齐

  天等语见诸奏章其背理慢

  神何以异是人惟胸中蒙昧不知立言之体遂至习而不察
大失敬谨事君之道昔我

  圣祖仁皇帝深恶此等陈奏之词常加训诲今著再行申谕
内外臣工知之嗣后如有仍用此等字样者著通政司
即行参奏如送内阁即著大学士参奏特谕

卷七 第 22b 页 WYG0413-0219b.png
  雍正七年五月初五日

  谕大学士九卿自古为政者皆言宽严相济所谓相济者
非方欲宽而杂之以严方欲严而杂之以宽也惟观乎
其时审乎其事当宽则宽当严则严而已如十人当赏
则俱赏之断无以赏者太多而舍一二人不赏之理
十人当罚则俱罚之断无以罚者太多而宽一二人
不罚之理即如户部也综核钱榖惟在公平直省徵钱
粮其不足者固当查核若馀于额数之外者岂遂不当查
卷七 第 23a 页 WYG0413-0219c.png
核乎即如刑部也按律定罪务期明允直省审谳重案
其间失出者固当驳诘若失入而致冤抑者岂遂不当
驳诘乎总之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适协其宜乃为
相济非参杂于宽严之间而为子莫之执中也譬之饮
食原相需也然亦当饮而饮渴者不可以食解当食而
食饥者不可以饮充若强饥者以饮强渴者以食是相
背也岂相需之道乎特谕

  雍正七年五月十八日奉

卷七 第 23b 页 WYG0413-0219d.png
  上谕自夲朝开国及平定三藩廓清朔漠以来褒忠录功
之典最为优渥凡文武官弁兵丁之效力行间著有劳
绩及临戎致命遇敌受伤者皆赤心报国之人朝廷沛
泽加恩惟恐不速乃近年以来部臣办事迟缓因循往
往因一二事之驳查遂将众人恤赏之典俱致淹滞即
如陜甘川省从前攻𠞰南川北川青海桌子山等处之
文武官弁兵丁已经查核明晰应行恤赏议叙祗因青
海等处功加册结内有原任巡抚王景灏同知张梅革
卷七 第 24a 页 WYG0413-0220a.png
职离任所造册结无印可钤部议驳查以致南川等案
恤赏之处一并稽延经朕访察而后知之夫官弁例应
议叙者不得早沾国恩固为不可而阵亡受伤人等迟
至数载之后尚未邀帑金之赐尤可悯恻著该部将南
川青海等处文武官弁兵丁速行恤赏议叙嗣后凡有
出征加恩之案其中若有应行驳查者止将应查之人
扣除俟查明补给不得因一二人之行查而稽迟众人
应得之恩典将此永著为例又如从前进藏出征之官
卷七 第 24b 页 WYG0413-0220b.png
弁兵丁若有预借银两而夲身阵亡或在军中受伤病
故者除照例恤赏外其所预借银两概免追还特谕

  雍正七年五月二十日奉

  上谕凡各衙门奏夲奏摺经朕览阅内有折角发出者奏
事之员俱应将折角之处请旨昨正红旗都统苏丹等
具摺奏事朕折角发出伊等竟不请旨及朕思及询问
伊等已各散去傅到时又称摺内折角之处未曾看见
自认疏忽大臣等奏事理应敬谨详慎岂有发出奏摺
卷七 第 25a 页 WYG0413-0220c.png
而不留心检阅之理似此等处尚不详慎更于何事用
心旗下大臣办事疏忽大率如此朕每日训诲犹不悛
改著将苏丹舒楞额鄂齐交部严加议处嗣后凡发出
奏章有折角处而不请旨者俱交部察议特谕

  雍正七年五月二十二日奉

  上谕八旗官房俱系身犯重罪贪婪人员入官之物不过
备以赏赐耳此次出征之大臣官员兵丁俱系前往军
前效力之人如大臣内有因房屋狭隘情愿换大宅居
卷七 第 25b 页 WYG0413-0220d.png
住者著怡亲王富尔丹查明所有大宅将伊等情愿换
住者指给尔等由该旗取具图样呈览朕另降谕旨如
现在有房居住不愿更换者听之其营总及章京内有
愿换官房者亦准其换住再护军校骁骑校护军马甲
内有实系无房或租房典房居住者著八旗大臣等确
查各该旗所有官房酌量赏给务于大兵起程之前料
理赏给俾兵丁等每月得省房租以为妻子生计之资
始有裨益特谕

卷七 第 26a 页 WYG0413-0221a.png
  雍正七年五月二十七日奉

  上谕自古明目达聪之道欲以周知庶务博采群情其责
端在于臣工之襄赞然必公正居心斯能以忠言谠论
裨益政治苟或植党营私辩言乱政此倡彼和颠倒是
非实国家之罪人为王章所不宥尝观前明季世一二
新进后生窃居言路遂朋比固结挟制大臣把持朝政
以致国是日非而不可挽此其炯鉴也我

  世祖章皇帝

卷七 第 26b 页 WYG0413-0221b.png
  圣祖仁皇帝圣神御极大观在上言路弘开群邪屏息一切
猖狂浇薄之风早已翕然丕变虽有不肖之徒亦无能
施其伎俩矣朕即位以来以公听并观为务以纳忠广
益为先既命满汉文武大臣密陈政务又命科道等于
露章之外准具密摺奏事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
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
封进呈所以免其瞻顾去其嫌疑俾得各抒所见尽言
无隐庶国计民生均有攸赖又如国家任事出力勤慎
卷七 第 27a 页 WYG0413-0221c.png
素著之大臣所办公务既多岂能保其无所错误若因
此而被指摘殊非情理其他偶罹过愆或其子弟家人
生事失于觉察一经弹劾若朕不加处分则近于护庇
若加以处分则彼之宣力甚多而不能恕其一𤯝朕心
实为不忍不若言事者密陈朕前待朕为之斟酌䡖重
训诲区处亦两全之道凡此皆须出于至公至当方有
裨益于风俗人心非使不肖言官藉密奏以自便其私
也乃营私植党之徒竟欲以此逞其奸黠如崔致远等
卷七 第 27b 页 WYG0413-0221d.png
不肯为都察院堂官管辖遂邀约同官密行告讦狂妄
恣肆诋毁大臣思欲挠乱国政此风断不可长朕是以
降旨停止科道官之密奏止令各用露章盖以其在大
廷广众之间自不敢挟私心而昩公道也乃复有结党
营私之谢济世阿附李绂蔡珽等参劾田文镜贪赃纳
贿公然紊乱黑白颠倒是非又如汪浩之请改选法辄
欲轻变旧章钱廷献之条奏夲省命案等件擅作威福
于乡里其馀则摭拾陈言苟且塞责又或相率而为依
卷七 第 28a 页 WYG0413-0222a.png
违缄默之计竟未见一人一事实有所建白裨益于国
计民生者夫以朝廷耳目之官视国家之政治如陌路
而又欲以进諌之美誉归之于已以不能纳諌之名归
之于君上忍心害理莫此为甚人臣事君之义固可存
此等狡诈之心乎自古以来言官以进言为职岂容以
国家之事沽一己之名朕之广开言路者实欲以众人
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并非邀虚
怀受諌之名博建鼗置铎之颂也乃向来科道官密奏
卷七 第 28b 页 WYG0413-0222b.png
之弊如此近来露章之习又如此此中外所共知共见
者奚待朕之指示宣谕耶然朕之再行训饬者诚以言
官有补阙拾遗之职切望其痛改颓风洗涤故习尽谠
言献替之道成荡平正直之风如此则科道不愧諌议
之官国家得收纳言之效岂不美欤倘复蹈昔年之故
辙则有害而无益也著询问科道等伊等之意仍欲似
从前密奏乎抑欲照近来之例祗用露章乎若欲仍行
密奏著如文武大臣等轮班具奏特谕

卷七 第 29a 页 WYG0413-0222c.png
  雍正七年六月初四日奉

  上谕朕曾降旨令满洲副都统坐次在侍郎之上蒙古汉
军副都统在侍郎之下嗣后都统尚书坐次亦照副都
统侍郎例行特谕

  雍正七年六月初四日镶蓝旗满洲都统绰奇等将
伊该旗佐领富泰徇隐开档之人及养子等令当护
军之处参奏奉

  上谕佐领下满洲少者恐废佐领将户下满洲及家生子
卷七 第 29b 页 WYG0413-0222d.png
开档人载入另户满洲册内令当前锋护军者其情尚
可原宥倘佐领下满洲夲多而佐领知而作弊或将养
为子嗣之汉人载入满洲册内令当前锋护军则理宜
治罪尔等将富泰佐领下满洲之数详查具奏再八旗
现今开档人及养子当前锋护军者甚多若辈即与满
洲等矣其中亦有人去得汉仗好效力行间得历官阶
者或佐领等惧罪不报而伊等又恐黜退隐忍不首必
且令刁恶之人致生讹诈控告等事著交八旗大臣等
卷七 第 30a 页 WYG0413-0223a.png
将朕此旨晓谕各旗佐领有将开档及养子挑为前锋
护军者各将原由报明其开档及养子亦令从实自首
并不革退伊等之前锋护军如有人去得行走好者亦
于应升之缺列名既经开档即系另户惟另记档案俾
得明析则可免后日控告之端矣倘于此时隐忍不吐
实情日后查出或被旁人首告将伊等从重治罪特谕

  雍正七年六月初十日奉

  上谕据靖边大将军傅尔丹奏闻山东车骑营兵李中伦
卷七 第 30b 页 WYG0413-0223b.png
拾金不昩一事甚属可嘉讲让兴廉最为美俗而师旅
出征尤以人和为贵今李中伦拾取遗金知为恩赏军
士之物即时禀知该管将弁情愿给还本人似此见利
思义同心同力之忱悃自能感格

  上天俯垂默佑朕闻之深为喜慰庆幸著赏银六十两以示
嘉奖并传谕内外直省兵丁等果能闻风慕义共登善
行必仰蒙

  上天之赐同受国家之恩勉之勉之特谕

卷七 第 31a 页 WYG0413-0223c.png
  雍正七年六月十五日奉

  上谕闻得外间讹传六月二十四五将开屠宰耕牛之禁
回民等俱欲齐来谢恩等语又闻民间竟有私宰耕牛
之事此必奸人造为讹言诱人犯法以挠禁令也凡朕
所降旨禁约者事事皆欲济民之用厚民之生无一事
为朕之私心便用而设也如禁约黄铜所以裨益鼓铸
流通国宝朕岂别有需用黄铜之处耶今虽定一品大
臣准用黄铜器皿之例而朕宫中与部中凡有所铸造
卷七 第 31b 页 WYG0413-0223d.png
亦令不必用黄铜如禁赌博所以端人心而厚风俗赌
博之为害于风俗人心朕已屡降谕旨言之甚详且悉
自非愚顽不移之辈无一人不以禁约为当也至于禁
宰耕牛以耕牛为农田所必需垦土播榖实藉其力也
世间可食之物甚多何苦宰耕牛以妨穑事乎今朝廷
所需惟祭祀照例供用其馀亦一概不用牛肉矣年来
自禁黄铜之后而钱价渐平民用颇利矣自禁赌博之
后而开场聚众者亦略知畏惧敛迹矣自禁宰耕牛之
卷七 第 32a 页 WYG0413-0224a.png
后而农家向日数金难得一牛者今已购买易而畜牧
蕃矣可见利益民生之事亦既行之有效为良民者必
皆知朕大公爱民之心为良有司者必能实心遵朕爱
民之政如不能实心奉行而置民生于膜外者必非良
吏也如不能仰体朕心而阳奉阴违以蹈法网者必非
良民也百姓中惟回民以宰牛为业试思贸迁有无百
工技艺何业不可营生而必欲为此犯禁伤农之事自
甘为顽梗不化之民乎国家岂有因一二游手回民无
卷七 第 32b 页 WYG0413-0224b.png
理之营生而令妨天下务夲良民之生计耶夫朕所禁
之事必审度再四灼见其必应禁止然后见诸施行岂
有旋禁旋开朝三暮四之理乎今讹传宰牛开禁之语
必系为匪奸徒造作言语煽诱愚民使之犯法而于中
取利甚属可恶著该部步军统领顺天府府尹五城御
史等通行晓谕京城直省并严行查访如有违禁私宰
耕牛及造为种种讹言希图煽诱者立即锁挐按律尽
法究治如该管官不实力严查致有干犯者定行从重
卷七 第 33a 页 WYG0413-0224c.png
议处特谕

  雍正七年七月初六日

  谕满汉文武大臣书曰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盖言为
君之难也又曰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盖言人
臣之当匡赞其君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
乎帝王行事万目之所视万手之所指其严岂不更甚
乎朕之行事若有可议者朕之辱即诸臣之辱也昔人
云主辱臣死诸臣岂得漠然视之而全无相关之意乎
卷七 第 33b 页 WYG0413-0224d.png
纵不能如古直臣之面折廷争尔等时常进见可以从
容密奏朕乐于闻善不吝改过惟冀诸臣之尽言规正
以补其阙若面从心非岂朕所望于诸臣者哉朕即位
之初或尚有不知朕心而不敢尽言无隐者今廷臣侍
朕六七年矣岂于朕之居心行事尚不能深知而存猜
疑之见乎从来天道昭然鉴观不爽朕若不以诚待诸
臣诸臣即行欺罔或无报应乃朕实实以至诚待尔等
古之所谓推心置腹者不过如是而诸臣尚忍怀私挟
卷七 第 34a 页 WYG0413-0225a.png
诈不以至诚事主断无不遭

  上天谴责之理是以数年来凡欺罔负恩之人无不即时败
露天道之近且显若此岂不可畏之甚哉至于朕之每
日训饬诸臣者并非但以责人而不求之于己也朕事
事以身先之且深觉为善之可乐循礼之甚安书曰作
德心逸日休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圣人之言确乎不易
诸臣但试行之必有畅然自得之乐也特谕

  雍正七年七月十二日奉

卷七 第 34b 页 WYG0413-0225b.png
  上谕此次盛京右卫等处派往军前之官员兵丁俱系择
其优者派出如夲处官员缺出著该将军等暂停题补
但拣选人员各按员缺署理勿令兼管此署理人员亦
暂停引见惟将职名造册咨送兵部存案仰蒙

  上天眷佑克奏肤功俟大兵凯旋时将从征官员与夲处署
理之员一并分别引见补授再京城八旗员缺著各该
都统等亦照此拣选人员署理其拟令署理之员仍照
补授官员例带领引见特谕

卷七 第 35a 页 WYG0413-0225c.png
  雍正七年七月十三日正蓝旗满洲都统查尔泰等
带领补授副佐领之三等阿达哈哈番富德等引

  见奉

  上谕照所拟补授但副佐领一官有办理事务之责如不
能办理事务只因有效力之处即行补授副佐领至不
能办事之时又不得已加之处分岂非陷伊等于罪耶
嗣后补授副佐领著前锋营护军营内选其能办事者
保送若伊等不详加拣选所保送人内有不能办事为
卷七 第 35b 页 WYG0413-0225d.png
尔等题请拨回者并将伊等议处将此旨遍谕八旗都
统前锋统领护军统领等特谕

  雍正七年闰七月初一日

  谕大学士九卿等易经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
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义虽分而其理则一
天下之人但知仁主于慈义主于断仁主于宽义主于
严以为仁义各有其用而不知其相资相济而不可须
臾离也盖有仁而无义则其所谓慈与宽者亦妇人之
卷七 第 36a 页 WYG0413-0226a.png
仁耳岂得谓之仁乎且不但不得谓之仁并有害于仁
以其姑息之爱不合于事理当然之则也孔子曰惟仁
者能好人能恶人盖其所好所恶必合于事理之宜而
后天下享仁人之福所谓杀一人以安千万人义之至
正所以为仁之至也即如剪除盗贼义也然盗贼既除
则良善得宁岂非仁乎惩创凶顽义也然凶顽既惩善
者益勉于善而不善者且相率而迁于善岂非仁乎其
馀互相为用之处皆可以此𩔖推其分仁与义为二而
卷七 第 36b 页 WYG0413-0226b.png
不能融会贯通者则见理不透之故也特谕

  雍正七年闰七月初三日奉

  上谕圆明园所有之八旗副护军校俱著戴蓝翎每月添
给钱粮一两特谕

  雍正七年闰七月初八日奉

  土谕驻藏兵丁其家口在家著照出征兵丁之例给与坐
粮以为养赡之资若其家有喜丧事件亦照出征兵丁
例赏给银两特谕

卷七 第 37a 页 WYG0413-0226c.png
  雍正七年闰七月十五日奉

  上谕米局事务著于三年一次查核将办理有方滋息多
者并办理不善滋息少者各选出三旗具奏其优者将
该大臣官员一并议叙劣者加以处分如此分别优劣
则大臣官员中之不以事为事不知愧耻者庶使众人
皆得知其劣迹而勤慎办事之员愈加劝勉矣特谕

  雍正七年闰七月十八日奉

  上谕科道乃朝廷耳目之官专以进言为职朕令其于露
卷七 第 37b 页 WYG0413-0226d.png
章之外复行密奏者盖欲其时进谠言匡朕之不逮有
益于吏治民生也既系密奏则当加意谨慎不谋于人
不泄于外方无忝于事君之义而不愧言官之任乃近
见科道等之密奏并无直言规谏及有益于吏治民生
之处而沽名邀誉之习仍然未除如科臣邱尚志密奏
崇文门饭银一事公然露泄于外而御史李元直于未
行密奏之先遍访他人密奏之事而后入奏是皆不知
其出于何心夫言官进言之意不过欲见诸施行也今
卷七 第 38a 页 WYG0413-0227a.png
邱尚志所奏朕已降密旨准行矣而彼仍然露泄于众
是彼进言之意专为一己之名并非为国家之事也既
欲以国家之事沽一己之名则何不见之于露章而乃
隐之于密摺乎邱尚志于陈奏之事不肯慎密李元直
察访他人密奏之事而又捏造附会之言此即朋比党
援作威作福之渐也夲应严加根究以儆浇风姑念二
人尚系初犯将邱尚志罚俸一年李元直罚俸三年以
示薄惩嗣后倘有密奏之事朕未将夲人姓名发出而
卷七 第 38b 页 WYG0413-0227b.png
夲人自行露泄或私自存稿者一经发觉朕必严行究
讯重治其罪特谕

  雍正七年闰七月十八日奉

  上谕嗣后委署佐领及补授副佐领时该旗行文各部院
及前锋统领护军统领等处将该管官员填注考语保
送若将优员隐匿不送以平常不及之人保送朕务将
该管大臣等治罪再各处保送官员及旗下行走官员
既俱系旗下大臣等挑选其送来之人有平常不及者
卷七 第 39a 页 WYG0413-0227c.png
即行驳回若尔等将好者隐匿将平常不及者带来引
见经朕查出亦将都统等治罪将此遍谕八旗特谕

  雍正七年闰七月二十日奉

  上谕八旗部院官员遇该旗较射之日若伊等有事不获
前往者例皆行知该旗但伊等内有实系有事者亦有
推故不往者其中虚实该旗不能确查嗣后著各衙门
堂官于该衙门附近修理可以较射之处令属员按期
习射该堂官等验看其到与不到及射法优劣俱注册
卷七 第 39b 页 WYG0413-0227d.png
考察部员内如有怠玩偷安射法生疏不加勤习者惟
该衙门堂官是问特谕

  雍正七年闰七月二十日兵部将行止不端之热河
驻防佐领三达塞拟以革职具奏奉

  上谕将三达塞革职发往黑龙江当差行走凡热河郑家
庄等近处新设驻防官员内有犯罪革职者俱调令回
京将赏给房产银两等物悉行追出赏给其所补放之
人特谕

卷七 第 40a 页 WYG0413-0228a.png
  雍正七年闰七月二十二日奉

  上谕凡会议会审之期九卿因有他务不能到班者仍照
例行文知会主稿衙门嗣后著派满汉御史二员将有
事不到之九卿登记档案以备日后查考不必参奏至
于宗人府府丞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等衙门正卿少
卿定例既不在九卿之列若令一同会议亦属纷更但
伊等官阶迁转即可入九卿之班亦宜留心练习兵刑
钱榖之事嗣后凡遇九卿会议会审秋审之时宗人府
卷七 第 40b 页 WYG0413-0228b.png
府丞及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之正卿少卿等俱著在
旁观听使之与闻但不得参预议论亦不必列名画题
倘九卿所议未当或伊等另有所见准其具摺密奏特


  雍正七年闰七月二十五日奉

  上谕凡由举人考试补用之笔帖式俱准其与举人一体
会试其由贡监考试补用之笔帖式亦准于考试翻译
举人时一同考试皆所以广育人材使之各有所成就
卷七 第 41a 页 WYG0413-0228c.png
也至于由贡监生员考试之小京官笔帖式等员其中
未必无通晓举业文艺之人若因其已经出仕遂不得
与于乡试则彼平日之所学莫由表见亦属可惜著通
行八旗凡由贡监生员考取之小京官笔帖式内若有
愿就乡试者俱准其与举子等一同入场考试使片善
寸长不致遗弃以副国家教养人材之典特谕

  雍正七年闰七月二十五日奉

  上谕朕前曾降谕旨著八旗汉军学清话今再限半年如
卷七 第 41b 页 WYG0413-0228d.png
不能以清话奏履历者遇升转之处不准列名将此传
谕八旗汉军特谕

  雍正七年闰七月二十八日奉

  上谕从前八旗副骁骑校副护军校等俱令穿补服戴顶
戴翎每月增赏钱粮一两今前锋营之前锋长鸟鎗长
既皆穿补服戴顶戴翎亦著增赏一两钱粮特谕

  雍正七年闰七月三十日奉

  上谕嗣后八旗大臣奏事将各该旗参领俱令轮班带领
卷七 第 42a 页 WYG0413-0229a.png
进见伊等既得学习奏对礼仪且得亲聆朕之训旨又
可以教导各该属官兵特谕

  雍正七年八月初四日奉

  上谕佐领系四品副佐领未定品级今著定为五品准用
五品顶带仍照夲身职衔食俸再佐领系大员兼管者
居多向来佐领若有罚俸之案即照该员夲身职衔定
议似属太过嗣后若兼管佐领之员在佐领任内有罚
俸之案著照佐领品级罚俸永著为例特谕

卷七 第 42b 页 WYG0413-0229b.png
  雍正七年八月初十日刑部汇题夲内镶黄旗汉军
都统石文焻咨送原任泗州知州范时习之子范弘
俊归旗迟延照例枷责一案奉

  上谕嗣后归旗人员有逾限逗遛在外应行枷号者著按
其逗遛年月之多寡以为枷号之期若逗遛一年即枷
号一年照此计算倘另有生事犯法之处则从重归结
永著为例特谕

  雍正七年八月十五日

卷七 第 43a 页 WYG0413-0229c.png
  谕大学士九卿朕于用人行政是非赏罚总视乎理之至
公而未尝稍存成见大学云心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
患则不得其正夫心不正则是非可否皆不得其当其
弊有不可胜言者矣周子通书云无欲则静虚动直静
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可见人之心必静虚
动直而后应事接物可得其平若一有所偏向则静不
能虚动不能直又安望其明通公溥哉夫有所者不过
卷七 第 43b 页 WYG0413-0229d.png
流于一偏而已足为心之累至于有我则全是自私自
利之心萦绕固结于中但知有已而不知有人则其心
之不正更甚矣古称溺爱者不明凡人溺爱他人则于
是非可否已不能办而不免于惑况溺爱己身则但见
其是而不见其非但见其可而不见其否沉惑迷谬以
至过咎日丛愆尤日积而全不知醒悟改悔其为害尚
可言哉又如人臣以忠言规諌其君则望君之虚怀采
纳而人君以正言训勉其臣亦望臣之实心听从若君
卷七 第 44a 页 WYG0413-0230a.png
不用臣言则加以拒諌之名而臣奉君之训则听之藐
藐清夜自思能安于心乎惟是君之不听臣言人人皆
得而见之而臣之不能洗心易虑以从君之训则在隐
微之间人所难知是在为臣者之扪心省察而已特谕

  雍正七年八月十七日奉

  上谕朕自御极以来凡文武大小官员进见时必谆谆训
诲谕以国计民生之要务至于近日廷臣科道等官轮
班条奏其实在可行者即降旨施行其似有可采者即
卷七 第 44b 页 WYG0413-0230b.png
发令查议其有言之未当者或局于一偏之见或失之
迂阔难行甚至怀挟私心不顾大体敷陈鄙琐识见庸
愚朕多召令入见面加训诲剖晰其说谕以不可施行
之故盖朕意欲使其人晓然明白自知识见之浅鄙是
以降旨之时周详往复不惮烦劳倘其人退而录记果
能深会朕心详绎朕旨一一纪载略无舛错遗漏岂不
甚善但其事有甚难者彼于仓猝之际敬畏矜持或则
错会朕旨或则记忆不全又或书写之间词不达意或
卷七 第 45a 页 WYG0413-0230c.png
有意捏成颠倒朕谕所谓差之毫釐谬以千里者正复
不少即如启奏拆夲时大学士及学士满汉多人皆每
日进见素常熟习者而面奉谕旨退而缮写进呈尚且
未能悉协何况出于一人一时之奏对者乎前者科道
翰林八九十人同奉面谕朕令其各书呈览乃诸人所
写参差八九十员人皆互异且与朕旨多不相符可见
理会记载之难矣设或漫自记录谬相流传有失降旨
之夲意则所关匪细从前屡经晓谕曾命在廷大臣与
卷七 第 45b 页 WYG0413-0230d.png
外省文武员弁等面奉之旨皆书写进呈朕览以防讹
错今再行申饬凡内外大小臣工不论从前嗣后倘有
欲记面奉之旨者著将所记呈奏方许存录倘有未经
奏览私自存录者一经查出照诈为制书之律治罪著
各部院衙门将此谕旨录贴堂壁俾现任及接任官员
共知之其各省文武官弁等著该督抚提镇将朕此旨
每年通行晓谕一次倘属员等有不知此旨者朕惟该
上司是问特谕

卷七 第 46a 页 WYG0413-0231a.png
  雍正七年八月二十日奉

  上谕蒙古旗分人员学习蒙古话甚属𦂳要著给限一年
令其学习若过一年不能以蒙古语奏对者亦照汉军
不能清话例停其升转特谕

  雍正七年八月二十二日奉

  上谕今日引见人员所射之箭中的激起落于拾箭伞上
人之旁看此则近的旁之人恐有失误嗣后引见人员
俱著改用骲头若系硬弓即用大者亦与箭相等至于
卷七 第 46b 页 WYG0413-0231b.png
大臣等在外挑选人员令其射箭亦著改用骲头将此
凡应行傅知之处俱著傅知特谕

  雍正七年八月二十三日奉

  上谕凡原管佐领有经异姓管理数次之后其原管人之
子孙复得管理者应于原管人之族中遴选补授如伊
族中不能得人再于该旗遴选补授俟原管佐领人之
子孙日后长成可以得人之时此佐领缺出仍择原管
佐领人之子孙补授如此方为允协将此晓谕八旗永
卷七 第 47a 页 WYG0413-0231c.png
著为例特谕

  雍正七年八月二十四日江宁将军来文等将镶白
旗协领雅尔纳防禦西尔泰等徇隐行贿之处参奏


  上谕该部核拟具奏嗣后各省驻防官员如有知情徇隐
及行贿作弊等事发觉而降级治罪者若仍留本处无
益于习俗俱令回京交该旗酌量令其当差行走其家
属亦一并遣回将此永著为例特谕

卷七 第 47b 页 WYG0413-0231d.png
  雍正七年九月初二日奉

  上谕嗣后凡各部院衙门一应会咨满洲蒙古汉军三旗
之事到满洲旗下即令满洲旗抄写用印转行蒙古汉
军旗下将此晓示八旗一体遵行特谕

  雍正七年九月初九日

  谕大学士九卿朕令在京大臣官员科道轮班条奏盖欲
广见闻以资治理而其识见庸愚陈奏卑浅者亦可随
事指示以开导之昨御史汤倓所奏甚属鄙琐不可见
卷七 第 48a 页 WYG0413-0232a.png
诸施行朕面加训谕彼醒悟悦服乃奏曰皇上如太阳
之光臣所见如灯烛之微耳朕谕之曰尔言不然太阳
与灯烛各有其时各有其用不应分别光之大小也日
间太阳洞照至于昏夜则太阳无所施其光赖有灯烛
之光以补太阳之所不逮天下至广庶务至繁朕耳目
心思所未到之处与不能周知之处尔等能殚其忠诚
知虑以为赞助匡勷正如太阳之有资于灯烛也灯烛
之功岂可少乎但不可有私意存乎其间耳倘借奏事
卷七 第 48b 页 WYG0413-0232b.png
之名以为营私之计则是燃灯烛于朗日之下欲以爝
火之微与太阳争光其为暗昧极矣此则可羞可愧之
甚诸臣所当共以为戒者也特谕

  雍正七年九月初十日大学士等奉

  上谕嗣后一应具奏事件奉有所降谕旨悉令书写呈览
特谕

  雍正七年九月十三日奉

  上谕向导官等行走差遣之处甚多著赏给双俸嗣后补
卷七 第 49a 页 WYG0413-0232c.png
授向导官俱著给双俸其米石不必增给特谕

  雍正七年十月初一日奉

  上谕闻盛京之部属旗员兵丁等每遇升转迁移及喜庆
等事俱攒集分金彼此馈送而无力之微员及兵丁人
等亦不得不勉强从事往往日用不敷而此例不能废
甚以为苦礼记云贫者不以货财为礼盛京此等陋习
皆由于生事结纳之人倡率于先遂至相习成风莫知
省改此亦风俗之所当禁约者著该管各官通行晓谕
卷七 第 49b 页 WYG0413-0232d.png
嗣后除吉凶大礼夲人情谊敦笃情愿自行馈贻外倘
遇寻常升转喜庆之事不许攒集分金务虚文而耗实
用倘或不遵该管官查出将夲人及为首邀约者一并
照京城例惩治特谕

  雍正七年十月初五日奉

  上谕㨿领侍卫内大臣尚崇廙等奏

  景陵

  圣德神功碑亭仪柱之右产瑞芝一夲于石上长六七寸祥
卷七 第 50a 页 WYG0413-0233a.png
光焕发观者无不欣喜等语朕从来不言祥瑞屡颁谕
旨晓示臣民惟是建立

  景陵

  圣德神功碑今年甫经勒石告成而瑞芝即产于碑亭之右
仰见

  上天特赐嘉祥以表扬我

  皇考功德之隆盛朕心不胜庆慰特谕

  雍正七年十月初八日和硕庄亲王允禄等奉

卷七 第 50b 页 WYG0413-0233b.png
  上谕骑射乃兵丁等之最𦂳要技艺尔等于平常较射之
日参领以下各官并不令习骑射尔大臣与章京等皆
系率领兵丁出师行围之人理应亲率各官操演骑射
嗣后旗下大臣及参领各官遇平常较射之日俱著学
习骑射若年逾五十五岁者听之将朕此旨晓谕八旗
特谕

  雍正七年十月十一日和硕果亲王允礼等将镶红
镶蓝两旗从前遗漏亏空案件查清因从前未及查
卷七 第 51a 页 WYG0413-0233c.png
出请罪自陈奉

  上谕果亲王将镶红镶蓝两旗从前遗漏案件明白查出
惟以稽迟时日请罪自陈将事件如此清查甚属可嘉
理当议叙有何交部议处之处再此事已经过去或由
部内遗漏或系旗下懈惰俱未可定若必令查明殊觉
繁扰将此遗漏之大臣官员等俱免其治罪此事依议
此等事件如此明白办理目下看来虽稍觉繁琐但凡
事一经查清逐件登记档案日后即可无事若将事件
卷七 第 51b 页 WYG0413-0233d.png
怠惰推诿不速行办理是遗日后之无穷弊端矣将所
奏事件令八旗大臣阅看伊等知惭愧否著各明白回
奏特谕

  雍正七年十月十一日兵部奏请点验军器奉

  上谕前年派王大臣等阅看军器恐其那移转借故令各
旗另行封贮俟八旗阅毕时始令各旗领去想今年军
器必皆完备阅毕即令夲人领去不必另行封贮嗣后
遇阅看军器之年其应否封贮之处仍著请旨特谕

卷七 第 52a 页 WYG0413-0234a.png
  雍正七年十一月初三日

  谕满汉文武大臣今日冬至祀

  天于圜丘天气晴明和霭迥异平时朕御极以来时时默祷
凡遇

  坛

  庙祭祀典礼所关皆求

  上天赐以晴和天气而斋戒之日朕必虔诚敬谨以为昭格
之夲不敢丝毫怠忽乃数年之中果蒙

卷七 第 52b 页 WYG0413-0234b.png
  上天鉴察朕心每逢祭祀典礼或先期风雨或过后阴寒而
夲日行礼之时必然晴霁暄和此万耳万目所观瞻历
历不爽者间有无知之辈奏称天道渺茫恐难预必朕
谕之曰若果天道不符朕之所祷必是朕心不诚朕当
作灾异会倍加敬惕修省言者惭赧而止大抵妄诞无
稽之人则以为天乃清虚之气去人甚远何能有感必
应而庸愚鄙陋之人又以为神明之道可以祷求获福
而以私意干渎岂知亵慢已甚不但不能获福且至得
卷七 第 53a 页 WYG0413-0234c.png
罪于鬼神矣天道至公惟佑善人一念善天必锡之福
一念不善天必降之灾且天道至近时刻照临于前后
左右之间帝王有帝王之天臣工有臣工之天即匹夫
匹妇亦有匹夫匹妇之天举首即是动念即是不以贵
贱而殊亦无须臾之离也善恶之报全视乎其人之自
取以善念而得善报以恶念而得恶报即如播种者种
稷则生稷种黍则生黍又如击器者击金则为金声击
石则为石声此一定之理无可疑者然善恶之分又必
卷七 第 53b 页 WYG0413-0234d.png
视乎其心之公私倘存心为公则虽惩创多人诛戮多
人亦适足以成其善而可以获福存心为私则虽保全
多人宽释多人亦适足以成其恶而至于获谴夫所谓
私者不但徇情枉法婪赃受贿然后谓之私有沽名邀
誉之念亦是私有计较利害之念亦是私有迎合君上
之念亦是私有垂名后世之念亦是私必须利害得失
全不计及只一念顺理而行以俟天命此即所谓诚也
然必敬而后能诚故古之圣贤以主敬为夲惟其主敬
卷七 第 54a 页 WYG0413-0235a.png
是以念兹在兹不愧屋漏不惭衾影处处可以对天则
不善之念又何自而萌乎既无不善之念则是一身之
中方寸之内但有获福之基而无招祸之理焉有不荷
神明之默佑而顺适畅遂者乎此朕身试之而确然见
其无毫发之或爽者尔诸臣试遵朕言而行自然觉悟
自有效验也总之为君为臣之道只有敬天勤民二端
而用人行政即在敬天勤民之内尔等每当颁禄受赏
之际咸感激以为主上之恩不知朕之所以自奉与逮
卷七 第 54b 页 WYG0413-0235b.png
及大小臣工者皆百姓之膏脂也君若臣共受百姓之
奉养而于教民养民之道漠不关心听其失所清夜扪
心何以自安尚云可以对

  天地而无惭乎吾君臣当共勉之特谕

  雍正七年十一月初六日和硕怡亲王奏增加仪仗
一倍

  恩礼逾重辞不敢受奉

  上谕数年以来朕于怡亲王有加恩议叙者王多再三奏
卷七 第 55a 页 WYG0413-0235c.png
辞情词恳切朕勉从所请者有之王忠诚敬慎辅弼朕
躬为国家宣猷效力之处甚多昨朕降旨加恩于内外
公勤任事之大臣数人因念王之勋勤较之诸臣为最
若不锡以奖功之典朕心实有未安是以增加仪仗以
表观瞻稍示朕嘉予贤王之意在王领受并非越等逾
分之事已颁谕旨不必固辞特谕

  雍正七年十一月初八日奉

  上谕从来开国之初必有从龙之佐或辟疆拓土茂建崇
卷七 第 55b 页 WYG0413-0235d.png
勋或陷阵冲锋捐躯殉节至于承平之后伐叛讨逆其
抒诚宣力之臣壮猷忠节并足以垂光竹帛流誉无穷
凡为人主者据情据理必无不存笃念忠勋之心于夲
身厚加赠恤尤切望其子孙人人成立克绍前徽以永
受优待功臣之泽若忠节之后废堕家声乃朝廷所不
忍闻也则为之子孙者自当谨守家风努力奋志砥砺
廉隅世世为国家有用之材以继述先烈即或贫窭不
能自振国家自必加以恩泽周恤其身家而不至于困
卷七 第 56a 页 WYG0413-0236a.png
苦无依也乃功臣之后往往有不肖子孙自甘败𩔖或
谋私结党欺君误国或贪赃坏法亏空国帑陷身刑辟
或发遣远边或妻子入辛者库在国家之法虽宗室懿
亲亦不能曲为宽宥岂能于忠节之子孙别开宽假之
路乎此等人不念先人之心迹以致深负国恩非惟不
忠更兼不孝其祖父有知亦应深恶而痛绝之且使国
家遇此等之人若宽之以恩则法有所不伸若置之于
法则情有所不忍为君者实处两难之地则其人之罪
卷七 第 56b 页 WYG0413-0236b.png
尚可言乎然伊等忍于负国而并忘其先人朕岂忍不
念旧勋而不推恩及其后裔上年降旨令各旗将功臣
之子孙内有犯法问罪及亏空拖欠者一一查出具奏
今年各该旗陆续查奏前来朕详加披览斟酌情罪或
其中勋节之后嫡派止此一二人者如施世骅马尔玑
三格窝赫王釴苏成马炘陈朝琰洪德标金
启元金启复金式训金习礼范光廷噶楚哈李天坒孙元起杨
天枢常履坦陈履坦张瑆张珂何绍祖金瑗四格达喀
卷七 第 57a 页 WYG0413-0236c.png
和尔图王绩陈泰常履谦郭朝政傅善刚爱王栻二成
格富宁李隆升硕瞻关保住宁古齐刘元泰刘元禄常
住范时捷范弘璧范弘恕夸岱法海庆恒庆泰补希松
阿焉岳兴阿庸德广德额伦特孙查齐图思海觉罗哈
占满保伊林阿阿奇达共六十二员名下应追未完银
两共五十四万六百九十五两金五百两米一千七百
二十一石此各项钱粮俱系国家公帑非朕所得私自
用恩豁免者著将内库银两照数拨补代为伊等完项
卷七 第 57b 页 WYG0413-0236d.png
其或拟以充发监候及妻子家属入辛者库等罪者概
行宽释凡此邀恩宥贷之人皆当扪心自愧刻骨铭肌
并勉其子弟迁善远辜毋或仍蹈故辙倘再有过犯岂
能再邀倖免而凡属忠节之子孙皆当以此为戒共加
奋勉以毋贻前人之羞倘因此次格外之恩或生玩法
之念是朕之加恩不能劝人为善转至导人为非矣岂
不重负朕念旧褒忠之至意乎凡此宽宥人等倘有贫
乏不能自给者准其于该都统处具呈俟该都统奏闻
卷七 第 58a 页 WYG0413-0237a.png
朕当另加恩恤以存养之其馀八旗所查功臣之子孙
可宽者亦无几候朕再加详阅发出特谕

  雍正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奉

  上谕凡交议之条陈事件其原条陈之大臣亦著入班会
议特谕

  雍正七年十二月初二日奉

  上谕百官章服皆有一定之制所以辨等威昭品秩也向
来屡申禁约不许逾分滥用以开僭越之端定例昭然
卷七 第 58b 页 WYG0413-0237b.png
各宜遵奉闻近来服色顶带及坐褥顶马胸缨之属又
有不按定例任意僭越者御史有稽查部院之责而各
御史中即有参差不齐之处是己身先有逾分违礼之
咎又何以弹劾他人嗣后紫禁城内著派三旗侍卫稽
查大城内著步军统领阿齐图稽查外城著五城御史
稽查倘有违例僭越之人而侍卫提督御史不行参奏
别经发觉者将稽查之员一并处分特谕

  雍正七年十二月初五日奉

卷七 第 59a 页 WYG0413-0237c.png
  上谕国家设兵卫民所以安良除暴虽尚武勇之力然必
谨守法度顾惜廉耻不为犯法干纪之行始不负朝廷
豢养之恩可以有上进之望平时因八旗兵丁乃国家
之根夲所以养之者恩甚高厚偶有差遣征𠞰之事复
加意体恤赏给各项银两行粮之外复给坐粮所以筹
画其用度养赡其身家者至周至渥矣为兵丁者自宜
感戴国恩兢兢奉法共知自爱以邀爵赏而沐宠荣况
朕之训饬教导者至再至三岂伊等尚不知猛省痛改
卷七 第 59b 页 WYG0413-0237d.png
恶习乎乃自藏回陜之八旗兵丁四百名仍有沿途骚
扰居民之事经抚臣宪德两次参奏共一百三十馀件
似此负恩犯法无知无耻绿旗兵丁之不如不顾人之
鄙笑朕实为汝等深愧之况其所得能有几何岂因此
足以养身赡家而乃轻犯国宪自罹罪谴耶乃一时率
其犷悍之性不知检束以致身投法网罪无可逃能不
愧悔即伊等明理知义之父兄戚属及同列之兵丁等
闻之见之亦谅无不切齿痛恨代为之羞也况损人利
卷七 第 60a 页 WYG0413-0238a.png
己者天理之所不容强夺横取者国法之所不宥尔兵
丁等试思之同为父母生育之身又受国家教养之泽
并不至于无衣无食颠连困苦也即至此极尚当励丈
夫志以勉尽大义方是若果安分守法则才力稍优者
可以冀望上进即中平之人得食钱粮亦可以养赡妻
孥奈何惟利是贪而不顾天理不畏国法为此可羞可
愧之行乎今将该抚所参各款一一开出并降此旨著
通行晓谕八旗兵丁及各省驻防兵丁俾伊等知同列
卷七 第 60b 页 WYG0413-0238b.png
中有此无耻之事必致败露不能掩藏自后共相儆戒
勿为习俗所渐染而凡有统领管辖之责者皆当仰体
朕心申明纪律时加开导则兵民和睦共享升平之福
于久长否则国法具在徒陷身于罪戾而获不忠不法
之名岂不可悯之甚乎思之勉之将此谕交与八旗及
各省驻防管兵官员等著各钞录一道每月傅集兵丁
敬谨宣读令其触目警心时时检束恪谨遵奉特谕

  雍正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大学士等以阙里庆云奏
卷七 第 61a 页 WYG0413-0238c.png
请宣付史馆奉

  上谕朕平素遵奉

  先师至诚至敬雍正二年阙里

  文庙不戒于火比时廷臣援明季弘治前事为言而朕心
悚惧不宁引过自责亲诣太学

  文庙虔申祭告特发帑金命大臣等督工修建凡殿庑制
度规模以至祭器仪物皆令绘图呈览朕亲为指授遴
选良工庀材兴造虔恪之心数年以来无时稍间今

卷七 第 61b 页 WYG0413-0238d.png
  大成殿上梁前二日庆云现于曲阜卿等归美朕躬之词
朕不克当或者

  上帝

  先师鉴朕悚惕诚敬之心现兹云物昭示瑞应朕不敢矜
言祥瑞但能功过相抵朕之幸也应择日躬诣太学

  文庙祭告以申感庆之衷一切礼仪著该部速议具奏朕
躬被

  先师之福佑普天士子诵法服膺同受

卷七 第 62a 页 WYG0413-0239a.png
  圣人之泽著将明年会试取中额数广至四百名壬子科
各省乡试每正额十名加中一名其十名之外有零数
者亦加中一名此朕体奉

  先师乐育之盛心特行造就人材之旷典诸士子其各兴
文敦行益加勉旃所请宣付史馆之处知道了特谕

  雍正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奉

  上谕朕御极以来七年之中未遇日食之异今据钦天监
奏称庚戌年六月初一日日食九分二十二杪朕心深
卷七 第 62b 页 WYG0413-0239b.png
为畏惧想由朕之政事有阙用人敷治之间未为允当
或内外臣工不能敬谨奉职民情尚未舒畅以致上干

  天和垂象示儆朕寤寐之中时刻修省内外臣工等各宜悚
惕恪尽厥职共相勉勖以凛

  天戒但期各矢诚心不必以空言回奏特谕

  雍正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署理正黄旗满洲都统
事务觉罗伊立布等带领补授佐领并袭职人员引

  见奉

卷七 第 63a 页 WYG0413-0239c.png
  上谕凡办理家谱奏摺时如遇一家之中补授佐领而又
兼有袭世职者不必间隔班次随后即带引见将此通
谕八旗特谕





卷七 第 63b 页 WYG0413-0239d.png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