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413-017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六

  雍正六年正月二十日护军参领郎坤因奉

  旨著廷臣各保举一人摺内引用诸葛亮误用马谡等语
具奏奉

  上谕朕因知人之难始令诸臣每人只保一人今必以胜
于诸葛亮者始行保举则胜于诸葛亮者郎坤必自知
之诸葛亮所用之人盈百累千而乃因其误用一马谡
卷六 第 1b 页 WYG0413-0172b.png
即加以不知人之名殊属乖谬之论郎坤从何处看得
三国志小说即欲示异于众辄敢在朕前沽名具奏甚
属可恶著该部严审议奏以为此等怪异狡诈者之戒
特谕

  雍正六年正月二十七日奉

  上谕律例之设乃详情察理揆度至当而后定者也审拟
罪案之时应引某条则引之断无轻重任意之理亦无
介在两端之理常见外省本章及法司议覆疏内往往
卷六 第 2a 页 WYG0413-0173a.png
有先引一例复云不便照此治罪更引重罪以坐之以
此两说载入一本此乃臣下巧于营私之陋习或以严
刻之名归之于上而为此语或希冀法外之恩倖邀开
脱而为此语均非谳狱明允之道从前已经降旨禁止
乃去冬刑部本中犹有此陋习夫治狱之道贵乎得平
而司刑之官在乎执法今以一罪而引两律则是法无
一定而狱不得其平矣岂朕明刑弼教之至意乎嗣后
若再有两引条例者外省督抚提镇本章著通政司驳
卷六 第 2b 页 WYG0413-0173b.png
回将情由参奏三法司本章著内阁驳回将情由参奏
若所犯之罪当引轻律而故意坐以重罪亦难逃朕之
洞鉴执法臣工各凛遵毋忽特谕

  雍正六年正月二十九日奉

  上谕值班侍卫及守卫护军等与其长昼閒坐莫如学习
清语近见新挑之侍卫护军等弃其应习之清语反以
汉语互相戏谑甚属不合且满洲人等俱系

  太祖

卷六 第 3a 页 WYG0413-0173c.png
  太宗

  世祖

  圣祖皇考之所遗留朕心宁不爱恤当日耆旧大臣等务以
造就后进为心每将习学满洲本务努力上进之语时
时教导今兵丁在值班之处互相戏谑殊非善习嗣后
宜各加勉励屏除习气以清语拉弓及相扑骗马等技
专心致志习学有成实尔等进身之阶国家亦收得人
之效矣特谕

卷六 第 3b 页 WYG0413-0173d.png
  雍正六年二月初四日

  谕诸王满汉文武大臣诚亲王允祉平昔嗜利营私诈赃
累累经户部及管该旗事务果郡王等秉公清查允祉
不知愧耻转具摺陈诉于朕前朕召入问云果郡王办
理镶蓝旗事务毫无瞻徇出于至公尔转以彼为非然
则实心为国者果非乎且谓伊与尔不合伊果与尔不
合尔又何由而知诚亲王奏云闻之于巴颜德及朕询
问巴颜德巴颜德不静听朕旨率尔对曰全无影响臣
卷六 第 4a 页 WYG0413-0174a.png
并未向诚亲王妄出一语诚亲王又复辗转支吾奏称
闻之于苏白赫苏白赫闻之于巴颜德色穆德二人怒
形于色仍怨谤果郡王及都统绰奇等不已出言甚觉
无礼在旁之诸王大臣目睹其状合词具奏请将伊交
该衙门严加议处朕令伊明白回奏今伊具摺回奏前
来朕观前日巴颜德情形急遽无序哓哓有辞必有与
伊干涉之处其为亏心狡辨灼然无疑著革职与苏白
赫一同拿问质审都统绰奇办理此事不徇情面甚属
卷六 第 4b 页 WYG0413-0174b.png
可嘉著该部议叙具奏副都统常在亦系办理旗务之
人今诚亲王只怨绰奇而不及常在则其但知畏惧诚
亲王而不以国家之事为事显然可见常在平日专务
求悦于众公事并置之不问伊受朕深恩与众不同
理宜感恩图报今伊行事如此甚属负恩不加惩治无
以为负恩溺职者之戒著革职挐交刑部治罪王大臣
参奏允祉之摺并伊回奏之摺暂行收贮俟过斋戒日
期王大臣等会同刑部将镶蓝旗满洲都统参奏之述
卷六 第 5a 页 WYG0413-0174c.png
舒齐式等及永泰家人保德等究审明白一并具奏奏
时将此二摺请旨特谕

  雍正六年二月初五日奉

  上谕果郡王为人甚属直朴谨慎品行卓然朕即位以来
命王办理理藩院及三旗事务数年王矢志忠诚毫不
顾及已私执持正理槩不瞻徇赞襄朕躬允称笃敬王
微有弱疾虽偶尔在家调养而一切交办事件仍然尽
心料理即近日参奏诚亲王一事亦非常人之所能者
卷六 第 5b 页 WYG0413-0174d.png
且从前待隆科多并不屈让甚属可嘉较之诚亲王之
待隆科多年羹尧越礼致敬作谄媚卑污之举动相去
奚啻天渊今承我

  圣祖皇考六十馀年至圣至神化洽宇宙之恩普天共享升
平固无庸似昔年诸王效力于行间朕以为若能尽心
为国备极忠诚恪守臣子恭顺之道较之捐躯委命敢
蹈白刃者其人为尤胜其事为尤难著将王晋封亲王
为朕之子弟及世世子孙之表范其一应典礼著该部
卷六 第 6a 页 WYG0413-0175a.png
查例具奏特谕

  雍正六年二月十二日奉

  上谕今日正白旗蓝翎侍卫拉克新在警跸处侍立不恭
欲将拉克新拿交该部治罪询知系由护军补授乃粗
鄙无知之人将拉克新从宽免其交部著罚俸一年以
为惩戒将朕此旨著护军统领护军参领等不时训谕
护军等虽平居独处亦当敬谨果能久而习惯则随在
无不敬谨矣特谕

卷六 第 6b 页 WYG0413-0175b.png
  雍正六年二月十九日江苏巡抚陈时夏恭报松江
府华亭县地方甘露呈祥奉

  上谕据奏松江地方

  天降甘露该省臣民皆以为朕之功德感召所致合词颂祝
等语夫甘露之瑞载在礼经自古以来咸称嘉庆今蒙

  上天恩赐若不以为瑞非所以敬承

  天贶也但此番未见于宫庭上苑而见于松江想因江南地
方官员有惠政及民或本地民人风俗良善有上感

卷六 第 7a 页 WYG0413-0175c.png
  天心之处是以锡兹瑞应昭示群黎朕深为该地方称庆若
官民等归美于朕朕不敢居也但愿该地方官民绅士


  天恩赐倍励虔恭官斯土者益厚其教养之道居是邦者愈
笃其忠孝之忱吏治清明民风醇厚则

  上苍眷佑锡福方来此则朕之深望也勉之勉之特谕

  雍正六年二月十九日宗人府衙门将管理内务府
事务和硕庄亲王议处具奏奉

卷六 第 7b 页 WYG0413-0175d.png
  上谕宗人府将庄亲王允禄议处具奏此案尚书查弼纳
等亦在其内似此等事件该衙门俱各自具奏朕如何
办理将此交大学士等传谕各部院八旗嗣后凡似此
等事件著各该衙门议定交与通政司由通政司汇于
一日具奏特谕

  雍正六年二月十九日奉

  上谕从前斋戒之日皆不谢恩嗣后凡斋戒之日朕赐克
食赐茶及赐大臣等坐俱不必谢恩即与朕献茶亦不
卷六 第 8a 页 WYG0413-0176a.png
必行礼特谕

  雍正六年二月二十九日奉

  上谕吏户兵刑工五部堂官今皆各殚厥职赞襄政治共
相黾勉矢勤矢慎端方自持剔除情弊杜绝请托甚属
可嘉朕深许之夫大臣者果能廉洁自守其用度必稍
不敷朕因国家政事资藉大臣之力而使之分心家计
朕心不忍五部大臣内除差往外省署印之人外俸银
俸米著加倍给与其署理之大臣亦照此赏给若遇罚
卷六 第 8b 页 WYG0413-0176b.png
俸案件将朕分外所给之俸不必入议特谕

  雍正六年三月初二日奉

  上谕览福建巡抚常赉奏称罗源孝子李盛山割肝救其
母病母病愈后李盛山伤重身故请加旌表部议以割
肝乃小民轻生愚孝向无旌表之例应不准行朕念割
肝疗疾事虽不经而其迫切救母之心实属难得深可
怜悯已加恩准其旌表矣尝读韩愈之文曰母疾则止
于烹粉药石以为事未闻毁伤肢体以为养苟不伤于
卷六 第 9a 页 WYG0413-0176c.png
义则圣贤当先众而为之矣又读朱子书曰割股固自
不是若诚心为之不求人知亦庶几今乃有以此要誉
者是先儒论此者屡矣本朝顺治年间定例割股或致
伤生卧冰或致冻死恐民仿效不准旌表伏思我

  世祖章皇帝

  圣祖仁皇帝临御万方立教明伦与人为善而于此例慎予
旌表者诚乃天地好生之盛心圣人觉世之至道视人
命为至重不可以愚昧而误戕念孝道为至弘不可以
卷六 第 9b 页 WYG0413-0176d.png
毁伤为正理立法垂训实有深意存焉但向来地方有
司未尝以圣贤经常之道与国家爱养之心明白晓谕
开导编氓是以愚夫愚妇救亲而捐躯殉夫而殒命者
往往有之既有其事若不予以旌表恐无以彰其苦志
而慰其幽魂所以数十年来虽定不予旌表之例而仍
许其奏闻且有邀恩于常格之外者仰见

  圣祖仁皇帝哀矜下民之

  圣心固如是之周详而委曲也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卷六 第 10a 页 WYG0413-0177a.png
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
为大守身为大此皆言人子一身乃父母之遗体虽一
发一指不可偶有亏损以伤父母之所贻也孔子曰父
母惟其疾之忧盖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偶有疾病
尚以为忧设有不肖忤逆之子父母且恕而矜之若纯
孝之子则父母之怜爱又当何如也若以己身患病之
故致其子割肝肉以充饮馔和汤药纵其子无恙父母
之心断无不惊忧惨惕不安之理也况因此而致于伤
卷六 第 10b 页 WYG0413-0177b.png
生又岂父母所忍闻者乎夫父母有疾固人子所当尽
心竭力之时而孝道多端实不容效命捐躯于一节孔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是人生孺慕
之诚原通百年而无间者也人子一身承先启后负荷
甚钜若舍生殒命于仓猝之间而忘宗祀继续之重恐
非所以为孝也况人子于亲本乎天性倘能尽至诚纯
孝之实则亲病虽笃呼吁请祷力省一身之过誓愿为
一正人如此必能感天地动鬼神何须割肝刲股以为
卷六 第 11a 页 WYG0413-0177c.png
回生之良剂乎家庭之行惟在至诚至敬善体亲心不
必以惊世骇俗之为著奇于日用伦常之外也至若妇
人从一之义醮而不改乃天下之正道而其间节妇烈
妇亦有不同者烈妇以死殉夫慷慨相从于地下固为
人所难能然烈妇难而节妇尤难盖从死者取决于一
时而守贞者必历夫永久从死者致命而遂已守贞者
备尝其艰难且烈妇之殉节捐躯其间情事亦有不同
者或迫于贫窭而寡自全之计或出于愤激而不暇为
卷六 第 11b 页 WYG0413-0177d.png
日后之思不知夫亡之后妇职之当尽者更多上有翁
姑则当奉养以代为子之道下有后嗣则当教育以代
为父之道他如脩治蘋蘩经理家业其事难以悉数安
得以一死毕其责乎是以节妇之旌表载在典章而烈
妇不在定例之内者诚以烈妇捐生与割肝刲股之愚
孝其事相𩔖假若仿效者多则戕生者众为上者之所
不忍也向来未曾通行晓谕朕今特颁谕旨著地方有
司广为宣布务期僻壤荒村家喻户晓俾愚民咸知孝
卷六 第 12a 页 WYG0413-0178a.png
子节妇自有常经而保全生命实为正理则伦常之
地皆合中庸不负国家教养矜全之德矣倘训谕
之后仍有不爱躯命蹈于危亡者朕亦不槩加旌表
以成闾阎激烈之风长愚民轻生之习思之思之

  雍正六年三月初二日刑部等衙门奏罪犯范骧改
名捐官赴选签掣武强县知县照例治罪奉

  上谕范龙骧系犯罪解回原籍不许出境之人辄敢改
名捐官到部就选藐视法纪甚属可恶著革职发往
卷六 第 12b 页 WYG0413-0178b.png
三姓地方给披甲人为奴互结之事甚属𦂳要若如
此轻处则互结之举有名无实矣其互结之候选知
县詹来音等四人党护匪人通同作弊此等欺诳不
法无耻之辈岂可令居民上朱齐名著从川陜调回
俱著革职

  雍正六年三月初六日太医院奏八旗内务府各高
墙处当差医士应轮班更替奉

  上谕尔等所议是但称所用药物著医士备办深属不合
卷六 第 13a 页 WYG0413-0178c.png
应在尔衙门一处支领奏销再医士二年一更换日期
太久半年一换为是如内府应差医士半年后即轮在
镶黄旗镶黄旗应差医士半年后又轮在正黄旗如此
则九处只须五十四个月即轮转一周若果勤劳用心
尔等再行议叙具奏再本旗应差医士现在医治犯人
倘有大病用药见效病者愿服其药而适逢换班者恐
致耽误病体若有此等事著医士具呈本处管事大臣
及尔衙门许两旗看视行走与换班之人一同调治俟
卷六 第 13b 页 WYG0413-0178d.png
病者已愈具结存案不许再往至于小病不得以此为
例特谕

  雍正六年三月十二日管理旗务王大臣等奉

  上谕尔等八旗补授护军校骁骑校之时于本佐领内拣
选十人照常拟定一正一陪带领引见其馀八人预备
于外若所拟正陪人内无可用者朕即阅看所预备之
八人如本佐领内不得可用之人于该旗拣选补授者
仍照常拟二人引见特谕

卷六 第 14a 页 WYG0413-0179a.png
  雍正六年三月十五日护军统领塞尔弼将护军参
领雅图带领所属护军等群赴园馆之处参奏奉

  上谕无故出入园馆每日沉湎于酒乃至鄙极陋之习徒
费银钱变人气质妨业误公起争端坏品行丧廉耻莫
此为甚恐旗下少年无知渐染成习自陷于不知已过
之地屡降谕旨令旗下大臣等将此等无知之人勤加
训诫倘有顽恶无耻不知悛改之人即行参奏因而有
实心欲成就旗人之大臣数人特𣲖官兵稽查既而各
卷六 第 14b 页 WYG0413-0179b.png
旗大臣等欲图塞责亦相效𣲖人不过虚应故事反觉
多此一举朕身为天下之主尚不求安逸每日从朝至
暮躬勤政务八旗大臣等理宜仰体朕之教育满洲官
兵之心公同一意勤加教训严行管束何必论其旗分
甲喇各相岐视尔等俱系旗人但凡遇有不肖之人即
当槩行查挐则伊等知其稽查者众自然戒惧思改岂
有不能整顿之理今大臣等并不留心严查俱各分旗
分各指该旗地方虚应故事聊𣲖官兵遇该旗不肖之
卷六 第 15a 页 WYG0413-0179c.png
人拘拿一二以图塞责遇别旗之人谓为无干遂置而
不问又有其属下官员将此等不肖之人拿获禀知大
臣等又拂然以为何必多事至经他处参奏惟将属员
参处与大臣等毫无干涉有是理乎若果系大臣等查
拿参奏理应将属下官兵治罪大臣等平日并不以事
为事及至事发欲将属下官兵治罪责罚可乎不但治
罪责罚即厉言责让亦属不可且雅图带领伊所属护
军等群赴园馆已经数次及至护军等在护军统领塞
卷六 第 15b 页 WYG0413-0179d.png
尔弼前控告大臣等俱作不知今经塞尔弼参奏朕已
降旨令查乃将彼日值查之官兵奏请治罪以卸大臣
等怠玩之责甚属无耻之极镶黄三旗大臣等俱著罚
俸一年此事理应将八旗都统及步军统领步军总尉
等俱行治罪此次暂将大臣等宽免雅图系护军参领
乃护军统领之属员理应将塞尔弼首先治罪但塞尔
弼既经参奏亦着宽免嗣后再有此等事发朕惟大臣
等是问尔等所参之官兵将不可责罚伊等之处亦降
卷六 第 16a 页 WYG0413-0180a.png
旨晓谕再遍行传示八旗及包衣佐领特谕

  雍正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正白旗满洲都统穆森等
将该旗

  盛京兵部郎中通济家人王六首告伊主隐匿税务馀
银一事具奏奉

  上谕通济家人控告伊主隐匿税务所得银两如果通济
不完正额藏匿银两是乃通济辜负国恩则伊家人之
所告为是身为职官既负国恩家人控告亦何不可今
卷六 第 16b 页 WYG0413-0180b.png
通济并未亏空钱粮其将税务所得银两隐匿未行尽
报者虽属非理之事然亦系旗人相沿之愚昧陋习十
居七八非止通济一人也此等积恶家奴往往谋求卖
身与监收税务之人随往任所挟其家主之私诈索银
两勒令放出伊家主畏其控告只得将伊放出既得放
出则又复求监收税务之人投入此等恶奴诱挟索诈
之习断不可长且凡人不负国恩不干法纪虽恶奴等
告以家务细故岂有将伊家主治罪之理通济并未亏
卷六 第 17a 页 WYG0413-0180c.png
欠税额及别项钱粮且又给与王六银两并卖身文契
乃伊仍不知足其诈控伊主之情显然毕露著将王六
拘禁该旗行文通济将从前讹诈伊之款项恶迹一一
问明到日严加审讯将此遍行晓示八旗特谕

  雍正六年三月二十五日管理旗务王大臣等带领
外省补授官员人等引

  见奉

  上谕嗣后白都纳吉林乌拉黑龙江等处补授世袭佐领
卷六 第 17b 页 WYG0413-0180d.png
遇有应袭佐领之人年幼不能办理事务者亦照京城
例著人署理其应袭佐领之人及应署理之人一并送
来引见将此著该部转行各该将军等知之特谕

  雍正六年三月二十六日奉

  上谕朕览律例旧文于名例内载有八议之条其辞曰议
亲议故议功议贤议能议勤议贵议宾此历代相沿之
文其来已久我朝律例于此条虽具载其文而实未尝
照此例行者盖有深意存焉不可不察载而未用之故
卷六 第 18a 页 WYG0413-0181a.png
亦不可不明也夫刑罚之设所以奉天讨罪乃天下之
至公至平无容意为轻重者也若于亲故功贤等人之
有罪者故为屈法以示优容则是可意为低昂而律非
一定者矣尚可谓之公平乎且亲故功贤等人或以效
力宣劳为朝廷所倚眷或以勋门戚畹为国家所优崇
其人既异于常人则尤当制节谨度秉礼守义以为士
民之倡率乃不知自爱而致罹于法是其违理道而蹈
愆尤非蚩蚩之氓无知误犯者可比也倘执法者又曲
卷六 第 18b 页 WYG0413-0181b.png
为之宥何以惩恶而劝善乎如所犯之罪果出于无心
而情有可原则为之临时酌量特与加恩亦未为不可
若预著为律是于亲故功贤等人未有过之先即以不
肖之人待之名为从厚其实乃出于至薄也且使恃有
八议之条或任意为非漫无顾忌必有自干大法而不
可止者是又以宽容之虚文而转陷之于罪戾姑息之
爱尤不可以为优恤矣今修辑律例各条俱务详加斟
酌以期至当惟此八议之条若槩为删去恐人不知其
卷六 第 19a 页 WYG0413-0181c.png
非理而害法故仍令载入特为颁示谕旨俾天下晓然
于此律之不可为训而亲故人等亦各知儆惕而重犯
法是则朕钦恤之至意也特谕

  雍正六年四月初三日镶蓝旗满洲都统绰奇等因
该旗原任尚书赫硕塞所欠钱粮不能完纳议将伊
侄及伊孙等之俸禄钱粮俱各坐扣一半共扣二十
二年还项请

  旨具奏奉

卷六 第 19b 页 WYG0413-0181d.png
  上谕拖欠钱粮之人不能完纳若坐扣伊弟兄及族中弟
兄子侄之俸禄钱粮者尔等须各问其情愿与否将情
愿代偿之处于摺内声明盖以拖欠钱粮之人平素若
果资助伊之族人及至拖欠钱粮本身不能完纳伊等
理宜代其偿还如拖欠钱粮之人平素并无资助族人
之处不愿代彼偿还者勒令代偿可乎将此遍谕八旗
大臣知之特谕

  雍正六年四月十二日管理旗务王大臣等奉

卷六 第 20a 页 WYG0413-0182a.png
  上谕本月初九日彻夜闻放爆竹想皆恶乱党与内所遗
不守本分之奸人妄播谣言使放爆竹以摇惑众人之
意耳都统高其佩闻放爆竹之声即传该旗兵丁因其
不能应时齐集尚至不知所措而兵丁人等乃略不以
为意毫无惊扰愈显众心坚定朕深加慰悦此等妄造
谣言心怀逆志之奸人不过徒抱惭愤而已似此不忠
不孝妄乱应诛之辈亦岂能悖

  上天而逞其私志乎要皆一一自干法网致遭诛戮而已兵
卷六 第 20b 页 WYG0413-0182b.png
丁人等虽不以为意视为笑谈然亦非善习兵丁等俱
系在旗当差仰食钱粮之人凡事悉由参领佐领骁骑
校等递相传示今乃并不听上官传示而以私下妄播
之谣言轻相听信有是理乎即闻谣言亦应向该管官
员处问明此言何由而至以便遵行乃并不计其虚实
一有所闻即轻信而从之亦殊非善习也嗣后一切事
件凡有未经该管官员传示而私下妄行播扬者闻言
之下即将其人姓名确记向各该管官员将事体之虚
卷六 第 21a 页 WYG0413-0182c.png
实及从何传来之处详确询问兵丁等能如是行之似
此妄造谣言奸逆之徒自必畏惧而妄念全消矣兵丁
等断不可轻信私下妄播之谣言即相率而行也若仍
有轻信妄播之谣言附和而行之者务必查出从重惩
治特谕

  雍正六年四月二十日奉

  上谕开原城守尉骚达塞奏请训旨夫城守尉之职未至
请训近见多有越分请训之人嗣后除督抚布按提镇
卷六 第 21b 页 WYG0413-0182d.png
等官许其照常请训外其职分未至请训之员著停其
请训若奉有特旨者不必论其职分特谕

  雍正六年四月二十日步军统领阿齐图奉

  上谕朕曾降旨著将出入园馆之旗人严行禁止夫出入
园馆甚属陋习徒费银钱变人气质理宜严禁今闻旗
下大臣𣲖人进园馆内拿人此特妄行扰累耳诚欲拿
获或俟其出来时再拿或记认其人传去惩责俱无不
可若直进园馆内拿人则开园馆之人有妨生意而众
卷六 第 22a 页 WYG0413-0183a.png
人皆至惊扰将此详悉晓谕八旗大臣等嗣后断然不
可如此特谕

  雍正六年四月二十八日奉

  上谕旗下开户之人与奴仆辈应行发遣者给与披甲之
人为奴盖谓此等之人原由奴仆开户而为另户而所
犯之罪又复卑污下贱如偷盗之𩔖固不得与正身之
另户同例从前所降谕旨甚明今李国臣原系职官既
非开户之人与奴仆可比而伊之情罪又与偷窃下贱
卷六 第 22b 页 WYG0413-0183b.png
者有别刑部议请发往荆州给与兵丁为奴甚属不合
并非朕从前降旨之意李国臣著发往黑龙江当差不
必给与兵丁为奴特谕

  雍正六年四月二十九日正黄旗汉军都统等将偷
卖纸牌之人拿获具奏奉

  上谕其匿于幽僻之处赌博及偷卖纸牌骰子之人现今
各行缉捕如有无知之人不行访缉乃藉此为由妄入
铺内搜索扰累讹诈贸易人等及进人家内指称缉拿
卷六 第 23a 页 WYG0413-0183c.png
赌博肆行妄为者朕断不宽恕定行治罪将此遍谕八
旗大臣等知之特谕

  雍正六年五月初一日江苏巡抚陈时夏题报松江
府知府周中鋐等督筑险工被水淹毙一事奉

  上谕㨿奏松江府知府周中鋐山清里河营把总陆章因
督夫填埽覆舟溺水身故殊为可悯其应加恩恤之处
著查例具奏周中鋐平日居官甚优今被溺殒命更可
惋惜陈家渡堵筑险工之时陈世倌与周中鋐等同时
卷六 第 23b 页 WYG0413-0183d.png
在舟陈世倌以避险登岸而周中鋐陆章二人仍留舟
中遂至覆溺身故大凡人臣办理公务大臣差委属员
皆当悉心酌量惟期有济于事而不可以身冒不测之
险若急切前往不加详慎倘有疏虞不但关国家之体
统伤己身之性命而于公事亦必至于迟误非急公之
正理也即如乌蒙凶苗虽就𠞰抚而野性未改与禽兽
无异云南副将郭寿域忽略视之止带四五十人深入
贼巢全不防范以致被害此与周中鋐之事相𩔖无益
卷六 第 24a 页 WYG0413-0184a.png
于公事而适足以耽误公事是皆谓之愚忠乃圣人之
所不取大小臣工当以为戒特谕

  雍正六年五月初一日福建陆路提督石云倬参奏
巡抚常赉家人越礼妄行奉

  上谕常赉家人放肆妄行石云倬㨿实参奏甚属可嘉此
系国家体统所关不得谓之苛刻琐屑若大臣等俱能
如此存心尊奉法度不将国事视为膜外不沽一已宽
厚之誉直言无隐则家人胥吏之不肖者共知畏惧不
卷六 第 24b 页 WYG0413-0184b.png
敢越礼犯分公然肆行无忌矣内外大臣官员当效法
之常赉家人张二等著该督严提审拟常赉亦交该督
严察议奏特谕

  雍正六年五月十八日左翼护军统领等带领补授
护军参领护军校之人引

  见奉

  上谕副护军校副骁骑校等因其年壮可以效力故予以
升进之阶而补用之凡应升缺出若谓伊等现为副护
卷六 第 25a 页 WYG0413-0184c.png
军校副骁骑校系兵丁之长惟带领伊等引见则旧曾
效力行间未至衰老之人必至壅滞嗣后遇有升转之
处一并遴选带领引见将此晓谕前锋统领护军统领
八旗都统等知之特谕

  雍正六年五月二十五日奉

  上谕嗣后当月旗所奏摺内不必将当月大臣之职名置
于前列仍照管理旗务王大臣等之品级开列从前有
如此具奏者悉著更改注册特谕

卷六 第 25b 页 WYG0413-0184d.png
  雍正六年六月初四日奉

  上谕八旗缉获逃犯及赌博之人向例俱送部治罪伊等
八旗所奏事件无多嗣后缉获逃犯及赌博之人仍照
常送部治罪外于该旗奏事之日将情由补行奏闻将
此遍谕八旗大臣等知之特谕

  雍正六年六月初五日刑部将违禁私卖牌骰之董
五定拟具奏奉

  上谕董五等系严禁赌博之后初次犯法者著宽减其罪
卷六 第 26a 页 WYG0413-0185a.png
将应行充发者枷责完结应行杖流者杖责完结该部
酌量轻重发落仍将伊等姓名存记档案倘再违禁严
加治罪此本内各犯供称骰子系本京造卖纸牌系外
省人贩卖等语今该部将如何根究造卖赌具之处并
未议及嗣后京城有犯赌博者务将何处造卖赌具之
人严行究出治罪其该管地方官及督抚一并处分通
著为例特谕

  雍正六年六月十三日奉

卷六 第 26b 页 WYG0413-0185b.png
  上谕外省将军训练兵丁颇知勉力严加约束是以近来
兵丁各知安分守法亦能娴习骑射武艺但驻防兵丁
常买地方民人为仆中多匪𩔖往往自恃旗人生事不
法将军等有密奏此事者来京陛见之副都统亦有因
朕询问㨿实陈奏者朕知之甚悉既为兵丁理应随时
随地勤苦习劳方能日渐壮勇岂可忘其职分所在多
置使令之人营求便安之理兵丁所恃以为生者惟在
粮饷仆从既多所需衣食亦广一人所得粮饷何能豢
卷六 第 27a 页 WYG0413-0185c.png
养多人计兵丁仆役男妇数人尽足多买人口徒费产
业何益之有且果系良民岂肯入旗为奴其入旗为奴
者或在地方被事欲图报复或赌博饮酒懒惰无赖不
务本业贫难度日聊图糊口或系大盗惧捕或为人命
逃避希图藏身此等之人兵丁等何能得其力乎况将
犯法为盗之人买为奴仆一经发觉必贻累己身此皆
兵丁愚昧无知贪其价贱妄思多得奴仆曾不计其豢
养之艰难罪谴之株连也应将奴仆中善良者量留足
卷六 第 27b 页 WYG0413-0185d.png
用其馀匪𩔖或索原价放出或卖与无仆之人庶几易
于豢养既可得力又不至罪谴株连著行文各省将军
副都统通行晓谕严禁兵丁收买民人为仆嗣后如有
违旨之人著该将军参处如隐匿不奏著地方大臣官
员密奏倘地方大臣官员亦通同徇隐经他处发觉将
该管大臣官员及地方大臣官员一并从重治罪特谕

  雍正六年六月十三日奉

  上谕看来旗人之家仆逃亡者甚众从前在盛京时满洲
卷六 第 28a 页 WYG0413-0186a.png
之仆人随伊家主于战阵之间则奋力向前到营则汲
水造饭夜则牧放马匹其人材稍优者至有跟随伊主
建立功绩且从前满洲人性气刚烈仆人遇有不是处
亦不免于捶楚詈骂其家下仆人不但不知逃避绝无
怨望之言惟一意效力及至进京之后虽渐习于安逸
然其习气尚好今历年久远乃弃此美习俱相效汉人
之家仆并不实心效力务希徼倖习学诈伪稍有不遂
即思逃避且尔等逃将安往至被缉获或者发遣或者
卷六 第 28b 页 WYG0413-0186b.png
刺字此不但一生无有颜面并且贻子孙以羞辱为何
不效法尔等祖父之素行美习转效汉人家仆之恶习
尔等虽系仆人亦人子也诚能各为其主输诚效力岂
有不爱养尔等之理嗣后凡为仆人者理宜革心向善
永戒逃亡之恶习今满洲等不能仿效从前满洲役使
仆人之道但小有拂意即加楚辱折挫若仆人内果有
酗酒妄为与人争斗不守本分肆行恶乱者固当责处
然亦即应发遣何必留其在家今衣食不能使其丰足
卷六 第 29a 页 WYG0413-0186c.png
又任情折挫稍有不遂即加以捶楚略无爱养之意仆
人之心所以不服兼之不胜捶楚即行逃避矣为家主
者当使仆人衣食不乏体恤使令务循于理仆人之中
晓大义有知识者无几小有不善理宜开谕教导使之
悛改若有怙恶不悛者亦何必数行打骂将彼售之不
亦善乎尔等并不以理使令教训惟事折挫以此仆人
之心不服岂可谓伊等之不是乎或有以枉法作弊之
事使令仆人及被要挟又恐其首告竟有锁禁欲致之
卷六 第 29b 页 WYG0413-0186d.png
于死者怀此暴虐之心又何能使仆人感戴顾恋乎且
所行如此而仆人不行首告惟图逃避尚为有人心者
也满洲等果能善养仆人则平民尚有愿投旗下为仆
者何为不务平民投旗之举而顾挫辱旧仆使之至于
逃避乎现今旗下仆人一年之内逃避者至于四五千
人不知尔等愧与不愧朕实为尔等羞之嗣后满洲等
将役使仆人之陋习痛加改悔善行抚育使不至于逃
避迨至子孙皆有裨益亦造福之事也将朕此旨遍传
卷六 第 30a 页 WYG0413-0187a.png
八旗官兵以及家下仆人等知之特谕

  雍正六年六月十六日奉

  上谕各省亏空赔补之项该员任所无完例于本籍本旗
追变仍令解交该省以补原项其应完银两多寡不同
少者有行李舟车之费多者有道途疏失之虞往返解
送殊多周折且各省藩库均属国家公帑原无区别嗣
后有行旗行籍追补等项该员交纳之时在籍者即于
本省布政司衙门具呈交纳布政司收明贮库候拨申
卷六 第 30b 页 WYG0413-0187b.png
报巡抚该抚将所收数目报明户部户部行文知照应
解省分在旗者即于该旗具呈该都统咨送户部查收
户部行文知照应解省分如此则官员赔补钱粮者就
近完纳可免运送之烦实为省便著该部遵谕通行特


  雍正六年六月十八日奉

  上谕今闻各都统凡值议处之事或则徇庇或则重拟断
不求夫中道而私谓众人云我等宁可重拟皇上自必
卷六 第 31a 页 WYG0413-0187c.png
从宽及朕降旨从宽伊等则云因我等从重议拟始得
从宽归结是将恩施自朕之事而仍使之感戴诸臣也
朕若降旨依议伊等又谓如此从重严拟何以仍复依
议使人归怨于朕此皆奸宄悖逆之臣所遗恶习耳诸
臣掠取美名而归恶名于朕其事犹小朕亦能容受但
国法民风所关甚为重大办理公事议处人员惟在秉
公平心罪重者不得从轻罪轻者不得从重朕临御已
六年矣朕因怒而处分无罪者何人诛戮无罪者何人
卷六 第 31b 页 WYG0413-0187d.png
朕因喜而宽宥有罪者何人赦免有罪者何人六年之
间朕披露诚悃谆谆训诲至再至三而诸臣尚不能信
从而行事如此岂非知而故犯耶朕于何事忽略而不
留心诸臣于何事或能欺朕朕岂不辨是非未谙事体
年少之主乎从前朕不时面训诸臣竟未能悛改遵行
而乃作此閒言浮语此等罪愆非他罪可比是诚有心
扰乱国政者人臣之罪莫大乎是今特书谕尔等若仍
不知畏惧不知悛改存悖谬奸恶之心经朕察出定立
卷六 第 32a 页 WYG0413-0188a.png
行正法决不赦宥至于刑部审理旗下事务亦蹈此病
著将此通行晓谕都统内务府刑部旗员诸臣并槩行
晓谕众人俾共知之特谕

  雍正六年六月二十四日镶黄满洲蒙古汉军三旗
将看守高墙之八品官张士龙领催宋国斌私放犯
人雅尔哈到伊妻牢内一案请将张士龙宋国斌交
刑部治罪具奏奉

  上谕张士龙宋国斌何必交部即将伊等枷号在高墙门
卷六 第 32b 页 WYG0413-0188b.png
外俟雅尔哈之事完结之日尔等再行奏闻嗣后八旗
有似此等事件即照此例办理特谕

  雍正六年六月二十六日管理旗务王大臣等奉

  上谕内府自补授内府御史以来于事甚有裨益现今各
旗虽有御史稽察旗务亦并未查出一事具奏尔等八
旗无论满洲蒙古汉军于骁骑参领前锋参领护军参
领内择其人信实通晓文义者各旗都统等会同前锋
统领护军统领等每旗拣选八员引见朕钦点四员令
卷六 第 33a 页 WYG0413-0188c.png
其稽察旗务伊等任内之事仍令照常兼理如果行走
好朕即将伊等用于部院今著暂将一应事务查出登
记不必具奏给尔八旗数月之限将一切办理错误未
整之事查明更改倘仍有不行整理更改者于明年正
月为始令其参奏其稽察旗务之监察御史等仍著照
常稽察特谕

  雍正六年六月二十九日奉

  上谕八旗看守高墙之狱官例于六品官内补授若得人
卷六 第 33b 页 WYG0413-0188d.png
即照例补授如六品官内无可补授之人著于旗员内
拣选奏请补授特谕

  雍正六年七月初一日

  谕大学士等工部奏销雍正二年十二月等月钱粮黄册
迟延不奏特于今年六月初一日始行进呈朕令大学
士等诘问工部堂官随经大学士等参奏黄册乃按日
纪载之档案何事不在其内定例凡遇朔望吉期在京
各衙门进呈奏章俱各详加检点黄国材等任意疏忽
卷六 第 34a 页 WYG0413-0189a.png
全无敬谨之心应将伊等交部严加议处等语彼时朕
将黄册发出令工部堂官候旨今七月初一日矣著工
部堂官即于本日将黄册进呈朕览夫

  天道福善祸淫赏善罚恶书经曰惠迪吉从逆凶凡人惟有
顺理而行自然受

  天眷佑此外别无可以趋吉避凶之道至于忌讳禨祥乃庸
人下愚之见稍有识者尚不为此朕察理极明惟知顺
理以为事

卷六 第 34b 页 WYG0413-0189b.png
  天之本一毫无所避忌尔等大学士日侍左右谅无不深知
者但人臣事君之道自当时存敬谨忠爱之心是以每
逢佳节吉辰呈送本章皆留心检点此亦自古相沿之
例其体本当如是至于奏章内有

  陵寝字样者亦必留心检点盖恐陈奏披览之时触动伤感
也朕之思念

  皇考

  皇妣无时无刻稍释于怀而于吉旦清晨必焚香瞻礼岂因
卷六 第 35a 页 WYG0413-0189c.png
展阅黄册见

  陵寝字样然后悲戚于心乎只因工部堂官等全无尊君亲
上之心不知恪恭敬事之义且数年以来朕时加教导
耳提面命而伊等仍复怠玩疏忽不遵训诲不得已降
旨诘问严切申饬冀其醒悟悛改又恐此辈庸鄙无知
以为朕因避忌月朔不快于心将黄册发出降旨切责
令其守候是以特令伊等于今日月朔进呈朕览面加
晓谕所以开导伊等之愚蒙而教以尊君亲上之大义
卷六 第 35b 页 WYG0413-0189d.png
并使众人共知之特谕

  雍正六年七月初五日奉

  上谕㨿河东总督田文镜奏摺内称河南府孟津县天平
街居民翟世有以耕种为业雍正六年四月初三日有
陜西三原县人秦泰贩买棉花携银一百七十两遗失
在路翟世有赴地耕种见而拾获欲俟原主寻找给还
守候一日及归告知伊妻徐氏徐氏亦劝夫给还至次
日始见秦泰招帖遂报明乡地将原银给与丝毫不取
卷六 第 36a 页 WYG0413-0190a.png
秦泰因招帖原有均分之约且感其恩惠欲践约酬谢
而翟世有固辞不受似此义举清操实为难觏已经给
扁赏银并饬县立碑以示奖励谨具摺奏闻等语夫天
下之治平在乎端风俗而风俗之整理在乎正人心若
人之存心果能守法奉公安分知足则不贪苟得之财
不为非理之事衾影无愧俯仰宽舒而和气致祥自然
灾害潜消诸福毕至子孙并获安享所谓积善之家必
有馀庆也若存心不端暧昧苟且损人利己巧取贪求
卷六 第 36b 页 WYG0413-0190b.png
虽获目前之微利而违背天理暗中必遭天谴得此失
彼不足补偿又或心存妄想轻弃乡闾以致困苦饥寒
迫为匪事或身填沟壑或干犯刑章子孙流离莫归故
土所谓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也古训昭垂确乎不爽
朕爱养黎元教诲谆谆至详且悉惟期薄海内外革薄
从忠以成荡平正直之治而地方大吏有司等既不能
躬行礼让以为民之倡复不能恳切周详以宣朕之训
是以还淳返朴之风不多槩见朕心实企望之今见孟
卷六 第 37a 页 WYG0413-0190c.png
津翟世有之事乃风俗休美之明徵国家实在之祥瑞
也朕心深为嘉悦田文镜化导奖劝之功亦于此可见
盖秉彝好德人心所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宇宙之大
兆民之广岂无崇廉尚义之人祗因大吏有司不以民
风淳薄为念或遂至于湮没不彰耳果能化导训迪于
平时而遇忠孝节义之人必敬礼表扬以为众人之劝
则奋发兴起岂不成比户可封之俗乎翟世有著给与
七品顶带仍赏银一百两以旌其善凡人境遇之丰啬
卷六 第 37b 页 WYG0413-0190d.png
贫富皆有一定之数不可以倖而致假若贪者有馀而
廉者不足则是定数不足凭而天道不可问矣有是理
乎无奈世人贪心一萌遂于明白浅显之理不能知觉
而见利思义不拾遗金便为古今罕觏之事如翟世有
者乃耕田力作之农民耳未必备读先圣之诗书取法
古人之行谊而天性朴诚不欺暗室用能化导其妻共
成义举是以神明默佑扬表芳徽令闻达于朝廷拜章
服帑金之赐且将纪名于史册流誉于无穷倘但计一
卷六 第 38a 页 WYG0413-0191a.png
时之利所得不过百馀金为数几何用辄易罄以今日
之荣名较之其多寡岂啻霄壤之分哉观翟世有之一
节必其平日存心忠厚正直公平是以上蒙

  天鉴锡兹美事倘人人观感兴起皆能如此存心则不但成
让路让畔之休风而本人亦必受

  上苍之嘉祐荷国家之恩荣讵不美欤上年京城内有䥷草
夫役名六十一者于伊草车内拾得银五十两不肯私
取当官呈出随经该管官员奏闻朕已降旨奖赏此事
卷六 第 38b 页 WYG0413-0191b.png
与翟世有之还金相𩔖翟世有六十一皆齐民也而能
戒贪知足砥砺廉隅彼居官者身列缙绅群黎赖其表
率为士者名标庠序百姓奉为楷模而乃暮夜馈贻婪
赃纳贿公门出入网利营私不守官箴不端士品今闻
翟世有六十一之事其能无愧于心乎朕为人心风俗
起见特将田文镜奏摺发出颁此谕旨著内外地方官
员通行晓谕所属官民人等知之特谕

  雍正六年七月初八日兵部议奏八旗内亏少军器
卷六 第 39a 页 WYG0413-0191c.png
者将该管大臣等照例处分奉

  上谕军器乃戎政攸关该管上司各官理应不时稽察令
其整齐完备乃考察不严致有亏少本应将该管官员
照部议处分但此系初次查点姑从宽免嗣后再遇查
点若有似此残缺不备者定将该管各官治罪不贷特


  雍正六年七月初八日稽察八旗事务之侍卫参领
等奉

卷六 第 39b 页 WYG0413-0191d.png
  上谕八旗兵丁所以鼓励教养抚恤而成就者乃都统等
之专责今观大臣等不以事为事并不实心办理苟且
推诿遂已成习在伊等之意以为都统之职遇补授官
员则视其年久计其效力挑选兵丁则不肯受贿便为
克尽厥职矣夫于补官不徇私弊于挑兵不受贿赂乃
人臣当然之事有何殊异若不能辨别官员之贤否教
训兵丁使之成就又何益于国家政务且今时之大臣
不比当日之大臣从前满洲人等咸各朴实尽心事上
卷六 第 40a 页 WYG0413-0192a.png
勤慎供职于马步射技艺不待教训自加精练俗尚节
俭生计从容故当日之大臣易于统率今时之年少满
洲等不谙素习惟事奢靡赌博游戏至于应习之满洲
技艺反不专心学习若大臣等不加意教导惩戒其责
将谁诿耶朕自御极以来将如何有益于兵丁生计使
其永远得所之处屡经降旨令大臣等议奏乃无一人
开心见诚献一嘉猷是以朕为兵丁周详区画仰赖

  上天垂祐

卷六 第 40b 页 WYG0413-0192b.png
  圣祖仁皇帝六十馀年养育之恩满洲人丁日益蕃息护军
马甲皆有定额恐其不敷养赡朕特施恩将幼丁挑为
教养兵令食钱粮以为养赡又轸念兵丁等遇喜丧事
不能措办特赐恩赏银两以济其拮据又轸念兵丁等
之米石粜贱籴贵故设立米局以平价值又轸念年老
兵丁不能当差无以养赡者遣往耕种井田凡此虽系
朕为满洲等周详区画特沛之恩施仍赖大臣等仰体
朕意奉行惟谨而后上泽有以下逮乃大臣中或有将
卷六 第 41a 页 WYG0413-0192c.png
应挑教养兵之人不行挑取而挑其不应挑者是将朕
爱养兵丁之恩泽反为伊等瞻徇情面之私举矣再喜
丧之事将恩赏银两并不作速发给任意迟延夫喜事
尚可稍待如遇丧事若不依时发给其家无奈只得重
利质贷至作债负此皆大臣等不能体朕施恩之心怠
惰疏玩并不设身处地体贴度量之所致也兵丁等所
藉以养家口者米石甚属紧要若大臣官员果于平素
开导训诲令兵丁等皆晓然于谋生之道值领米之时
卷六 第 41b 页 WYG0413-0192d.png
务使存留以敷家口之资馀剩者些须粜卖何由致于
窘迫今大臣等并不详加教诲其不肖之徒不能谋生
一得米石全不计及家口妄以贱价粜卖一至不能接
续之时又以贵价籴买如此则徒令逐末之民得其利
耳虽百姓皆系朕之编氓亦不可不辨其贤否若利于
良民尚属有益但良善之民率在家中读书务农断不
肯抛弃田亩各处谋利其惟利是图者皆游手好閒之
徒若使此辈获利其良善之民反为伊等煽诱图利弃
卷六 第 42a 页 WYG0413-0193a.png
其本业流入恶习矣此于养民之道又无益也大臣等
倘不将兵丁加意教诲导以俭朴革其奢靡妄用饮酒
赌博等事则兵丁生计何能丰裕今户部现存库帑四
千万馀两若将此赏与兵丁便能各立产业家给人足
永远不致匮乏朕亦乐于尽发库帑以行赏赐大臣等
能保其果立产业以为永远之资乎若今日一经赏给
即任意妄费曾不踰时罄尽无馀又何益哉愈有以逞
其妄费之心而已再大臣等或有不论是非妄将无辜
卷六 第 42b 页 WYG0413-0193b.png
之一二人题参邀取参劾之名以塞其责或有将交与
承审事件并不论事之轻重罪之当否亦不遵照律例
妄加重拟而云恩自出于皇上夫满洲乃国家之根本
伊等祖父皆跟随

  太祖

  太宗皇帝冲锋摧敌奋身效力继则仰蒙

  世祖

  圣祖皇帝八十馀年爱恤教养之人朕岂乐于治伊等之罪
卷六 第 43a 页 WYG0413-0193c.png
哉朕自即位以来视满洲皆同赤子如何教训如何施
恩凡大臣等将无辜之人混行拟罪朕详情度理予以
平允之处不可胜述即训饬大臣等之谕旨亦甚详备
乃大臣等之私心习气并未改易且有一种人于参领
任内看来人颇敏捷可用及授以副都统等职则染于
俗习不能称职岂伊等福薄不克当大臣之任抑或智
量才干实属不及朕再四思维不解其故因此朕特周
详筹画𣲖尔等稽察旗下事务凡事尔等务秉忠正之
卷六 第 43b 页 WYG0413-0193d.png
心笃意行之勿徇私瞻顾勿刻苛酷虐勿为懦弱好人
勿畏避大臣若系会奏之事则八人同奏或二三人欲
奏之事即二三人具奏有一人具奏之事即独自具奏
若有不能缮写之人欲面奏者即请口奏如此则尔等
之人品才干朕皆得而知之视其才具可称何职者朕
自酌量补用尔等皆系选擢之能员若实心效力不但
朕加奖用即

  上天

卷六 第 44a 页 WYG0413-0194a.png
  圣祖仁皇帝之神灵昭鉴必且锡尔等以福矣朕为兵丁屡
降之旨大臣等并未详悉开导晓谕众人尔等将朕此
旨晓悟众人甚属要𦂳勿负朕选用之恩勿玷尔等专
任之职各加勉励特谕

  雍正六年七月十五日镶黄旗会同刑部将殴打传
事领催七十五之护军武海拟以发遣宁古塔具奏


  上谕武海将传官事之领催七十五擅行殴打至于折足
卷六 第 44b 页 WYG0413-0194b.png
情殊可恶不必发遣宁古塔著交与提督阿齐图永远
枷号遇赦勿赦似此等恶人虽使发遣其恶亦不悛改
如此永远枷号众始畏惧悛改其恶尔等传谕八旗大
大臣等令其晓示于众特谕

  雍正六年七月十六日诸王大臣等奏贺平定西藏


  上谕阿尔布巴等背理妄行藐视国法朕为绥靖边陲之
计特命大臣领兵前往察究情由就近申讨今㨿奏报
卷六 第 45a 页 WYG0413-0194c.png
颇罗鼐率所部兵马先抵藏地其各寺喇嘛将首恶之
阿尔布巴等三人献出拘禁渠魁既已就擒藏地可以
宁谧在大兵不发一矢在西藏未伤一人此等大事而
成功之易若此是皆仰赖

  上帝之垂慈

  皇考之默佑实非朕凉德之所及也因诸王大臣等陈奏将
此宣谕知之特谕

  雍正六年七月二十三日奉

卷六 第 45b 页 WYG0413-0194d.png
  上谕正红旗满洲巴斐等入官之房俱谎报檩数将灰房
报为瓦房今御史傅塞纳参奏请将该旗大臣及参领
佐领骁骑校等一并交部察议等语傅塞纳系特行𣲖
出稽察旗务之员平日并不以事为事徇情作弊漫不
稽察因朕𣲖出参领侍卫稽察旗务伊不能隐瞒恐一
并参劾今日始行参奏再朕不时谆谆训诫旗下大臣
等凡事俱以实心办理勿作私弊将朕谕旨晓谕属下
人等大臣等若将朕之训谕时时开导晓谕属员俾各
卷六 第 46a 页 WYG0413-0195a.png
实心奉行彼众官员岂有不遵行者乎此皆大臣等不
教导属员以致其自罹罪愆也若以微员无知而辄加
惩治朕心实有不忍若系大臣等参奏属员理应治罪
今既系御史参奏将佐领骁骑校等免其治罪但于伊
等升转引见之时将伊等隐匿情由于绿头牌或奏摺
之上注明将办理此事之都统副都统参领等查明交
部察议其应赔之项俱著落伊等名下赔补以为不以
事为事之大臣官员之戒傅塞纳参奏迟延亦交部议
卷六 第 46b 页 WYG0413-0195b.png
罪再从前𣲖出之御史等未经查出若被现今𣲖出之
参领侍卫等查出将从前𣲖出之御史等严加治罪特


  雍正六年七月二十九日议政王大臣等奉

  上谕谕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侍卫御史小衙门
堂官等现今八旗副都统缺甚多凡朕知其大槩之人
俱经录用继则王大臣等荐举之人亦皆录用看来俱
属平常其为侍卫参领时皆系可用之人一经擢任大
卷六 第 47a 页 WYG0413-0195c.png
臣即时改变不似从前只图保身事事推诿并不实心
为国效力是或荐举之时遗漏贤员未荐或大臣等陋
习浸染之所致朕俱不解其故夫人之才能与为国宣
力之心惟己自知之王大臣等荐举之时如何能深知
其衷心与其才能乎尔等有素抱才能矢为国效力之
心者可自行荐举勿以自荐为嫌群相退缩也身列大
臣则为国效力之处亦大若责任轻者于黾勉供职之
外不得越分妄办大臣之事其效力之处小矣且满洲
卷六 第 47b 页 WYG0413-0195d.png
官员并不分文武若以自荐为嫌恐有不合但知兢兢
自守彼战阵之时奋勇先登不惜身命者岂非效力国
家耶果有为国效力之心勿论何地均属一体有何瞻
顾退缩之处古人尚有由白丁自荐者况尔等俱系现
任职官理宜自行荐举与其为人所荐不若自荐也将
此晓示伊等俟各自荐举后朕再斟酌录用特谕

  雍正六年八月初九日

  谕诸王大臣朕待臣下至公至平从无一毫偏向惟视其
卷六 第 48a 页 WYG0413-0196a.png
人何如耳如杨文乾为广东巡抚石礼哈与阿克敦常
赉官达四人协力朋谋欲加倾陷而朕早已洞烛其私
严加申饬石礼哈曾面奏杨文乾与伊不合恐被中伤
朕谕之曰尔等四人协力尚不能害一杨文乾杨文乾
一人之力独能害尔等乎后杨文乾具摺陈辩朕谕此
事朕先已洞悉其隐微何待尔辩尔今自辩转觉其小
矣总之满洲汉军汉人朕俱视为一体并无彼此分别
又如迈柱巡抚江西则按察使积善诬奏之及总督湖
卷六 第 48b 页 WYG0413-0196b.png
广则布政使黄焜诬奏之朕察二人之狡诈并加处分
又如李卫为浙江巡抚而黄炳诬奏其云南藩司任内
之事朕亦洞烛其狡诈自谋之衷曲又如田文镜为河
南巡抚而蔡珽李绂谢济世等交结党与极力排陷后
皆败露自罹重谴夫迈柱满洲也李卫汉人也田文镜
杨文乾汉军也但能竭忠尽力则彼挟私倾陷之徒无
论其为满洲汉军汉人皆不得施其狡狯肆其奸谋曾
见有一人为谗邪所中者哉由此观之朕之公平而无
卷六 第 49a 页 WYG0413-0196c.png
偏向可知矣尔诸王大臣须存同朝共事之公心不可
略有分别畛域之私见每遇一事惟事理之所在即秉
公持正齐心并力据理以办之勿稍存一满汉形迹于
胸中以致事有参差盖同朝之人虽地分不同其所办
之事即皆朝廷之事也何有于满洲何有于汉人何有
于汉军蒙古而生彼此之见哉国家须满汉协心文武
共济而后能致治夫文武不可偏重而满汉顾可以偏
向乎心无偏向则公公则未有不和既公且和是以百
卷六 第 49b 页 WYG0413-0196d.png
官得其序万事得其宜而天下莫不治平矣人有自患
其孤立者此谬说也古之所谓孤臣者其上谗谄蔽明
举朝皆以邪曲害公义而其人孤忠莫白故谓之孤今
之人纵有矫然自异于众者岂得谓举朝无一同志况
朕以公正无私之心临莅于上为臣者果能忠诚自矢
而与上一心一德虽举朝无同声附和之人其为不孤
也孰大焉从来上下交而其志同其要总在一诚诚之
为道有感必通尔等以诚来朕即以诚应设或尔等不
卷六 第 50a 页 WYG0413-0197a.png
诚而以诈伪来亦必不能逃朕之洞鉴也勉之慎之特


  雍正六年八月十四日奉

  上谕凡各衙门事件交与科道官员稽察者盖欲其按限
归结不致迟误也近见科道行查之案其衙门随便托
词回覆而科道遂不复问情由是科道之稽察不过查
其遗漏而已其迟延之故并未致问殊非差委科道之
本意嗣后若但以行查塞责遇有不应迟延之案该衙
卷六 第 50b 页 WYG0413-0197b.png
门托词回覆而科道官并不详查其应否以为已经行
查与已无涉即置之不问者经朕察出定将科道官一
并处分特谕

  雍正六年八月十四日御史晏斯盛陈奏并未令人
乘马导引前锋兵丁等借端查拿奉

  上谕凡官员等车马仪从之属各有等次从前降旨申饬
者原以重体统而防僭越今左翼前锋兵丁等借端滋
扰混行查拿甚为多事若被屈官员隐忍不言则此辈
卷六 第 51a 页 WYG0413-0197c.png
益至肆行无忌晏斯盛据实陈奏甚属可嘉著交部议
叙其生事妄行之兵丁及该管之官员等著该部察议
具奏特谕

  雍正六年八月二十五日署理镶白旗都统事务副
都统岱豪等将补授天津州防禦人员带领引

  见奉

  上谕天津州初设驻防兵丁始行学习遇官员缺出无有
应题之人由京城补授者务拣年少之人得以学习若
卷六 第 51b 页 WYG0413-0197d.png
补授有年纪之人难以学习嗣后天津州官员之缺拣
选年少之人引见将此遍传八旗大臣等知之特谕

  雍正六年九月初三日奉

  上谕军需案内代兵分赔银两一项从前请旨时止将一
千两以上之满洲官员开列进呈而未曾开有千两以
下之官员是以比时降旨将千两以上者宽免而未及
其馀今览册内既有千两以下之官员岂有多者从宽
而少者转行勒追之理此乃从前开列疏漏之处著将
卷六 第 52a 页 WYG0413-0198a.png
千两以下者一体宽免特谕

  雍正六年九月初五日镶黄旗汉军都统石文焻等
将借贷隆科多家人银两逾限未经赔完之候选州
同佟世杰请宽限六个月令其完纳若再逾限不完
即将房产入官一案具奏奉

  上谕八旗如此扺补之项甚多嗣后如有所展之限既满
而又不行完纳者即将房屋入官仍行照例治罪将此
旨遍谕八旗知之特谕

卷六 第 52b 页 WYG0413-0198b.png
  雍正六年九月初六日奉

  上谕原任南阳总兵官李永升居官不职且得受军政陋
规经接任官参劾部议革职治罪具奏朕令发往阿尔
泰驿站坐台效力今年春间朕恭阅

  圣祖仁皇帝实录见原任四川总督李国英擒𠞰逆寇劳绩
茂著因命查其子孙带领引见比将伊孙李永安授为
副参领并知李永升即李国英之孙特从台站地方调
回授为参领面谕之曰尔不自念尔之祖父勉为好官
卷六 第 53a 页 WYG0413-0198c.png
然朕心实不忍忘尔祖父之劳绩也今加特恩宥过录
用尔其思之勉之昨该旗奏伊名下应追未完银两伊
情愿变产扣俸完纳朕又降旨免追矣大凡官员等之
祖父为国家宣力抒诚致身殉节者其子孙应体祖父
之忠心倍加黾勉以绍家声斯不愧名臣之后若犯法
婪赃亏空国帑不修名节有玷家风是不忠之外又加
不孝之罪以情理论之应加倍重惩然朕继述

  先志褒功奖善追维往昔时时眷注于怀是伊等不肖之子
卷六 第 53b 页 WYG0413-0198d.png
孙忍于自忘其祖父而朕则不忍以其子孙之不肖遂
忘其先人之善不加恩于其后嗣也著八旗通查凡有
祖父阵亡尽节及伟绩殊勋载在国史而子孙犯法问
罪及亏空拖欠者无论已结未结著该旗大臣等秉公
据实确查具奏又汉人中如嵇曾筠之父钱以垲之祖
皆能抗节捐躯舍生取义已荷国恩优加荣奖又如赵
申乔杨宗仁清廉公正乃国家实心任事之大臣其任
内一切应赔银两朕岂忍令其子孙赔偿已经降旨槩
卷六 第 54a 页 WYG0413-0199a.png
从宽免不得丝毫牵累著各省督抚等确查所属有居
官清正如赵申乔杨宗仁汤斌陈瑸张伯行之比而其
子孙犯法问罪及亏空拖欠者无论已结未结俱行秉
公据实具奏不得稍徇情面其祖父若系阵亡尽节者
亦照八旗例查奏八旗及各省督抚查奏之处俱著具
摺交送内阁陆续进呈候旨特谕

  雍正六年九月二十七日奉

  上谕大凡为臣者必以报称君上为心而不得有瞻顾身
卷六 第 54b 页 WYG0413-0199b.png
家之念从古圣贤之所以教忠皆是道也盖在平时则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孝弟忠信一一皆
尽其实而不可有一毫之虚假及乎居官则国尔忘家
公尔忘私尽屏其偏陂党同之习悉去其沽名市惠之
念此之谓实心任事而智名勇功于是乎出内不欺衾
影即外不愧大廷矣夫臣下之用心在上未有不烛照
其微洞悉其隐者古之良臣有嘉谋嘉猷则入告于内
而顺应于外其诚意之交孚何如其恳挚苟或挟诈任
卷六 第 55a 页 WYG0413-0199c.png
术饰貌修文隐微有潜伏之私则必不能忠敬以事上
而上有不知其情伪者乎凡学古入官者宜矢之以至
诚将之以笃敬秉虚公以揆大中之则务正直以遵王
道之平存忠君为国之实心务立身行道之大本以此
自勉更以此交勉则可以成明良一德之盛矣特谕

  雍正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谕大学士九卿昨奉使安南之副都御史杭奕禄内阁学
士任兰枝回京复命朕召见之际备问安南地方风土
卷六 第 55b 页 WYG0413-0199d.png
据奏彼处人民蕃庶畜产饶裕朕闻之甚为欣羡兼以
自愧于中盖安南特海滨一隅之地耳而能如此朕临
御天下中外一家早夜孜孜励精图治惟期四海之广
兆民之众人人各得其所皆俾安居乐业共庆丰盈风
俗淳庞家给人足以臻唐虞三代之盛乃宵旰勤求已
历数年而兹心未能如愿此所以闻远邦之风土而恧
然抱歉也自古太平郅隆之世必由明良合德君臣交
勉今朕以实心行实政不自暇逸中外诸臣可勿精白
卷六 第 56a 页 WYG0413-0200a.png
乃心谟猷入告共赞久安长治之盛美乎朕秉性虚公
乐闻善言凡诸臣陈奏之切中事理可以施行者无不
备为采纳实能从善如转圜乃朕之出于至诚可以共
信者尔诸臣何不各抒其诚以责难陈善为事君之正
道乎即如近日勾留各省罪犯关系至重必当揆诸天
理人情以求至当在朕原无成见期与内阁诸臣悉心
酌定乃朕咨访之时每见学士塞楞额德新回奏尚有
迎合之心塞楞额德新皆系读书之人岂有人命至重
卷六 第 56b 页 WYG0413-0200b.png
可以迎合上意而不据理陈奏者乎从来执法之臣皆
秉公持正即如以鞭扑加人偶然迎合尚且不可而况
勾决之重务乎人臣事君必以至诚感孚稍或有意迎
合其举动词气之间必昭然可见不可掩也至若刑部
为刑名之总汇所定案件惟在得其至平若有意从宽
与有意加严皆为不可每见刑部于外省督抚所拟过
严之处皆即照议覆奏不行驳正似此则何以持天下
之平乎督抚意见不同或偏于宽则刑部当济之以严
卷六 第 57a 页 WYG0413-0200c.png
或偏于严则刑部当济之以宽总期于法无枉纵于理
无偏陂而后可也朕惟欲中外诸臣共相黾勉一德一
心赞襄罔斁庶几海宇乂安民气和乐朕日夜勤求治
理之意可畅然而大慰矣特谕

  雍正六年十月初三日镶蓝旗汉军都统奏佐领许
煓将房地私债呈抵伊父许国桂赃银奉

  上谕据镶蓝旗汉军都统等将许煓供出一应借伊银两
人等开录具奏大凡此等追比之事亦当量其情事若
卷六 第 57b 页 WYG0413-0200d.png
果借劵中有凭据者尚可令其赔还再如上司官员挟
制勒索者此系干犯国法贪婪之项亦属理应追比至
若并无文劵中保只据一面之辞遽令著落赔还深为
悖谬许煓先经供出沈廷正收伊银两及行询问而许
煓之挟雠畏刑诬赖情节一一显露不但此一端也其
曾因亲友情谊馈送数十百金者若照伊所供著落赔
偿其中或遇外任人员虽实未收受一不承认势必至
于来京对质彼稍有馀力之人谁肯为此数十百金来
卷六 第 58a 页 WYG0413-0201a.png
京质审无可奈何只得承认赔偿则是科敛众人之银
钱代此等贪婪犯官赔垫是属何心此乃断不可行之
事八旗内如有𩔖此事件既无借劵中保捏称欠伊银
两开录具呈者断不可准彼既拖欠银两不能完纳自
有彼应得之罪也著通行晓谕八旗大臣特谕

  雍正六年十月初六日

  谕诸王大臣镶黄旗副都统满珠西礼奏称京营武弁等
员参将以下千总以上不宜专用汉人亦应参用满洲
卷六 第 58b 页 WYG0413-0201b.png
等语其辞甚为荒谬从来为治之道必在开诚布公遐
迩一体若因满汉存分别彼此之见则是有意猜疑互
相漠视岂可以为治乎天之生人满汉一理其才质不
齐有善有不善者乃人情之常用人惟当辨其可否不
当论其为满洲为汉人也自我

  太祖高皇帝开国之初即满汉兼用是以规模宏远中外归
心盖汉人之中固有不可用之人而可用者亦多如三
藩变乱之际汉人中能奋勇效力以及捐躯殉节者颇
卷六 第 59a 页 WYG0413-0201c.png
不乏人岂可谓汉人不当用乎满洲中固有可用之人
而不可用者亦多如贪赃坏法罔上营私之辈岂亦可
因其为满洲而用之乎且满洲人数本少今祗将中外
𦂳要之缺补用尚觉足以办理若如参将以下之员弁
悉将满洲补用则人数甚为不敷势必有员缺而无补
授之人朕屡谕在廷诸臣当一德一心和衷共济勿各
存私见而分彼此在满洲当礼重汉人勿有意以相远
始为存至公无我之心去党同伐异之习盖天下之人
卷六 第 59b 页 WYG0413-0201d.png
有不必强同者五方风气不齐习尚因之有异如满洲
长于骑射汉人长于文章西北之人果决有馀东南之
人颖慧较胜非惟不必强同亦且可相济而为理者也
至若言语嗜好之间服食起居之末从俗从宜各得其
适此则天下之大各省不同而一省之中各府州县亦
有不同岂但满洲与汉人为有异乎其实人之所以为
人者事君当忠事亲当孝臣子之职当公尔忘私国尔
忘家则其理本无不同又何得相矜以所长相笑以所
卷六 第 60a 页 WYG0413-0202a.png
短相悦以所同相憎以所异也向来为此言者亦有其
人蔡珽傅鼐等皆曾陈奏朕思为此说之故有二一则
识见卑鄙毫无所知之人故有此区别之情一则怀挟
私邪思欲挠乱国政之人故为此谬妄之论也朕临御
以来惟以四海为一家万物为一体于用人之际必期
于国计民生有所裨益故凡秉公持正实心办事者虽
疏远之人而必用有徇私利己坏法乱政者虽亲近之
人而必黜总无分别满汉之见惟知天下为公凡中外
卷六 第 60b 页 WYG0413-0202b.png
诸臣皆宜深体朕怀同寅恊恭股肱手足交相为济则
国家深有倚赖久安长治之道必由于此也特谕

  雍正六年十月初七日奉

  上谕佐领等有奉差过半年者俱著补授副佐领二员将
此晓谕八旗特谕

  雍正六年十月十四日奉

  上谕从前西边用兵多年允禵狂悖贪婪肆行不法又有
延信等胸怀奸宄背公营私借军需之名扰累地方耗
卷六 第 61a 页 WYG0413-0202c.png
费国帑即如允禵以军需数十万两送与阿其那以供
其作奸犯科之用此中外所共知者遂致领兵承办各
员效尤无忌浮冒侵欺勒索吓诈种种奸弊难以枚举
及至上年销算军需则事事败露诸人名下应追银两
共计六百馀万若按律治罪则应置重典者甚多朕无
可奈何开恩暂宽治罪令定限著追实法外之仁也此
等满洲蒙古绿旗领兵之员弁从前所得想已花费此
时力不能完者自应仍置之于法但念伊等在行间效
卷六 第 61b 页 WYG0413-0202d.png
力多年朕心有所不忍然国家一定之经费若一任出
兵之人侵蚀浮冒则国帑攸关国法安在况朕亦不得
而私者今再四思维内府库中有收贮银两乃

  圣祖仁皇帝及朕历年躬行节俭之所馀积非部中经费可
比用是大沛恩膏将此银两动支九十四万馀两代满
汉蒙古官兵拖欠银两之人清还应追之项此朕委曲
保全之至意格外施恩之旷典夫国家养育兵弁原为
效力疆埸执锐披坚乃臣子之常分倘一遇军旅之事
卷六 第 62a 页 WYG0413-0203a.png
即存贪财网利之心则天理必不能容国法亦难姑贷
此番受恩之后若不知感激愧悔互相儆戒洗心涤虑
宣力抒诚将来再有犯者必难再邀倖免也思之思之
特谕

  雍正六年十月二十二日诸王大臣等以

  景陵宝城瑞芝挺生具摺奏贺并请宣付史馆奉

  上谕朕以实心实政为本不言符瑞但今芝草生于

  景陵宝城此我

卷六 第 62b 页 WYG0413-0203b.png
  圣祖仁皇帝昭示嘉祥景象朕心不胜感庆准照王大臣等
所请宣付史馆特谕

  雍正六年十月二十二日大学士等将察旗御史不
查米局之处问明具奏奉

  上谕八旗米局乃察旗御史应察之事若谓档案未经送
到伊等何不咨取将此晓谕伊等嗣后凡有关系旗务
者察旗御史及参领侍卫俱宜尽心稽察如或借端推
诿定行治罪特谕

卷六 第 63a 页 WYG0413-0203c.png
  雍正六年十一月初三日奉

  上谕朕御极之初即降谕旨令诸臣不必进献仪物雍正
三年冬月诸臣以初行吉礼有进献器皿书籍笔墨者
朕酌量收纳一二种随即降旨令在京大臣嗣后停其
进献至在外督抚惟可进本省之方物土宜其非地方
所产者皆令勿为呈献盖以土产诸物乃各省所出该
督抚之于朕可借此以展其敬爱依恋之心朕于诸臣
亦可因收受之间以昭上下一体之谊其物不嫌于轻
卷六 第 63b 页 WYG0413-0203d.png
微简略者盖所重不系乎物也今观各督抚内鄂尔泰
则进云南之大理石等物岳钟琪则进陜西之藏香等
物田文镜则进河南之花果等物金鉷则进广西之藤
席等物迈柱则进湖广之莲藕茶叶等物此皆实为其
地之所产与朕谕旨相符而他省督抚中尚有未能深
体朕心于土产之外复以器玩进献者朕思督抚职任
封疆用度繁多特为筹画养廉之项原以供其日用要
务之需安能尚有馀资购求古玩且市卖古玩之陋习
卷六 第 64a 页 WYG0413-0204a.png
往往索价高昂每有极平常之物而购买则费多金者
甚属无益倘在已不能购求而转向属员索取则尤为
不可人臣事君之道惟在至诚至敬岂有督抚等尊君
亲上之心仅在区区进献之丰美乎倘能永矢丹诚为
地方安民察吏荐举廉干为国家供职分猷其可宝可
贵岂不远胜于连城之璧乎兹颁谕旨再行宣谕倘或
仍有进献古玩者则并其方物土宜亦行摈却特谕

  雍正六年十一月初七日

卷六 第 64b 页 WYG0413-0204b.png
  谕大学士九卿朕恭阅

  太祖高皇帝实录内

  圣训昭垂惟时以敬

  天为要务谆谆诰诫念兹在兹迩来又览明太祖本纪所载
当时训论之词亦皆原本敬

  天之意是知

  天道昭明鉴观有赫与人事感孚捷于影响自古迄今神灵
首出之君必皆以钦崇时宪尊事

卷六 第 65a 页 WYG0413-0204c.png
  上天为盛德大业所由成承烈显谟所由极此明太祖之开
创规模与我

  太祖高皇帝后先同揆良有以也夫天之为形覆冒万物至
高至远而其实上际下蟠惟一理为充周人心之中禀
赋自天其大公至正之理即天之所以为天也朕临御
万几日深乾惕祗求事事上合

  天心至在廷诸大臣佐朕为理有赞襄辅翼之责一言一动
皆在

卷六 第 65b 页 WYG0413-0204d.png
  天心降鉴之中亦当无时而不敬

  天无事而不畏

  天岂可蔽于一已之私不知旦明陟降之理乎兹朕特以素
所躬行实践者广勖诸臣诸臣当每日早起肃具衣冠
焚香展拜祷祝于

  上天及尔等祖祢之前将是日所欲言所欲行之事一一备
陈其实揆度理义惕然内省必可上对

  天地下自对其祖祢而无愧无怍者然后举而行之则以自
卷六 第 66a 页 WYG0413-0205a.png
知之明为自省之功时刻纠虔不敢有几微之亵

  天而逆

  天庶几凡所建之谟猷所施之政事无往而非与

  天地合其德者矣居大人之位行大人之事尔诸臣不当如
是乎盖事之纯乎天理者即以讨罚刑威加之于人而
其实乃所以为善事之违乎天理者即以庆赏赐予加
之于人而其实乃所以为不善故凡违道干誉煦煦为
仁自谓不愧于

卷六 第 66b 页 WYG0413-0205b.png
  天者乃悖

  天之尤者也可不慎乎又若刑名之官职司邦宪为天下生
民所关操生杀出入之大柄尤不可不知

  天道之精微凡议重议轻皆宜准之国法推之人情无枉无
滥恊于咸中乃可以为敬

  天畏

  天之实也故非特徇私利己之念毫不可萌即揣摩朕意妄
为迎合亦万万不可夫人命至重自古帝王所最慎在
卷六 第 67a 页 WYG0413-0205c.png
朕之权衡成谳斟酌详审原无成见在于胸中诸臣有
一毫迎合之见则私意障蔽天理无自而彰势必宜宽
而或严宜严而或宽既不能于

  天有对越之诚又安能适合朕意之所在乎尔诸臣果能时
怀钦若之诚克备事

  天之道以循理为矜恤以执法为常经宽猛咸宜至公至当
则天理之所昭垂即必为朕心之所孚合是揣摩迎合
之私原可以不事也朕念一德一心明良交泰之道无
卷六 第 67b 页 WYG0413-0205d.png
有大于事

  天者是以不惮谆详缕晰而著明之尔诸臣其敬听无忽特


  雍正六年十二月初二日奉

  上谕嗣后凡用马上仪仗之日只穿补服如遇穿蟒袍著
穿蟒袍特谕

  雍正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奉

  上谕朕前曾降旨在京在外有奉旨永远枷号之人令各
卷六 第 68a 页 WYG0413-0206a.png
衙门该管官于岁底奏明今著该衙门将奏摺交与大
理寺汇齐将此等永远枷号之人开列名单写录所犯
略节缮摺进呈并将各案情由另行详细缮摺随名单
一并进呈俱写汉字具奏特谕

  雍正六年十二月十四日奉

  上谕㨿正白旗汉军都统李国权等奏称原任副都统万
永祺借欠公库银两一案除有抵一千馀两外尚有未
完银二千七百馀两应著落原准借之都统副都统及
卷六 第 68b 页 WYG0413-0206b.png
保官库官等勒限分赔今都统石文英库官于珩李凤
林已于别案各报家产尽绝应将此项银两著落管库
原任佐领张国柱之子张经六品官高应清之子高起
鹍二人名下分赔等语夫拖欠公库银两所以令该管
之人分赔者盖以当时经管钱粮之人将公帑借给之
时或徇情受托或扣尅分肥不论其人家产之厚薄滥
行借给致成亏缺无可著追揆之情理甚属可恶是以
责令分赔以示惩戒但分赔多人各人名下自有应赔
卷六 第 69a 页 WYG0413-0206c.png
之数若该员将应赔之数完纳则其责已毕倘将他人
家产尽绝不能完纳之数加于现在之人则一人又代
众人分赔殊于情理未恊嗣后凡属分赔之项本人止
完自己名下应赔之数若同赔之人有家产尽绝者将
此分赔银两豁除归结不得于他人名下滥行摊𣲖著
通行八旗奉为定例特谕

  雍正六年十二月二十日大学士九卿等议奏仓场
米石亏空著落摊赔奉

卷六 第 69b 页 WYG0413-0206d.png
  上谕仓储关系天庾最为𦂳要从前仓务废弛弊窦丛生
不可枚举朕不得不严加整顿凡所以清查亏空治罪
分赔者总欲令嗣后众人知所儆戒也今仓场各官俱
已奉法积弊渐清人情咸知警惕矣此项亏折馀米因
六十一年监督等未经出结是以责令六十年之监督
分赔但从前亏折历年已久其为何年何人之亏空实
难确指今大学士九卿等所议据事而未推情其中未
免有冤抑之处朕意以为未当兹特沛恩膏将此项摊
卷六 第 70a 页 WYG0413-0207a.png
赔米石槩行蠲豁并免其究问内有已经赔补者其急
公守法之心甚为可嘉今亏欠者皆施恩豁免而从前
赔补者以急公而未得蒙恩于情理未当著查伊等所
赔米价银两照数给还并将伊等交部分别议叙以示
奖劝夫刑以弼教明罚敇法原期臣工之循理去私裨
益政事今因仓务整饬将所议从前数十万亏折米石
悉行豁免诸臣亦可以知朕心矣其共勉之特谕

卷六 第 70b 页 WYG0413-0207b.png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