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自动笺注)
靈芝經義疏正觀記卷下
四明龍山足庵沙門戒度述
第五池觀經文告勅直爾標起示所觀法體相
數中八池且據大者為言不明量大浴池
云或十由旬或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縱廣深淺
悉皆正等八功德水湛然盈滿(云云)水色四句經文
自分為二初中水性柔弱故非七寶莊嚴但由塘岸
公元945年
寶色相映使之然也次文經中寶即召水柔軟乃八
德之一也世典云山蘊玉則艸不枯淵藏珠則水
不竭佛境乎流渠中渠即溝港支即流派是則
池各十四派互相流注上約池塘則具七寶今論水
但云黃金四渠底中此經但說金剛為沙小本
云池底純以金沙布地若準大本底沙不一云黃
金池者底白銀白銀池者底黃金沙水精池者底
琉璃珊瑚池者底琥珀硨磲池者底瑪瑙沙白
玉池者底紫金沙等二池蓮示數中上明八池數同
下校小本色異據大本云眾寶蓮華周世界一一
寶華百千億葉其葉光無量種色一一華中出三
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身紫
金相好等明量中初算量二校小本車輪者彼疏
云車大小難為定準此間大不過數尺可依
王車輪為量十住沙云轉輪聖王千輻金輪種種
珍寶莊嚴其輞琉璃為轂周圓十五里準此未及
由旬亦約小者耳所以二經不同慈恩云華有大
小彼據極大此約最小今準大本池中蓮華或一
乃至百千由旬則知大小不一皆是隨宜趣舉不
以此較經優劣(云云)說法初會華梵牒文釋三
明說法水珠出從珠得名前云如意云摩尼故
云互金池寶水華說皆是彼土奇妙事故
上生經明兜率宮水游梁棟之間與此頗同說
法中前一說小後二說大彼有三乘隨機所樂大論
云美其功德贊贊不足稱揚之名歎三池
光明中文三節初明從珠發光其下明從光化
贊下明鳥稱三寶經但通稱不標別目故引小本
下像觀示之經云百寶知是毛色通收眾禽哀雅
優柔之韻大本非唯三寶聲彼云或寂滅聲或慈
悲聲十力無畏不共法聲諸通慧無生忍如是
聲稱其所歡喜無量隨順清淨離欲寂滅等良
以依正色無非法界具足諸法故使德水靈禽
說法要若但推讓佛力變化則乖法體未稱圓乘也
結示中初別列八德總歸四塵即是色不臭是
香美則是味餘五並觸此出成論若準唐譯小本
何等名為八功德水一者澄清二者清冷三者甘美
四者輕耎五者潤澤六者安和七者飲時除飢渴
有過八者飲巳能長養諸根四大增長今開輕耎
為二無安和加不臭餘則大同正因解引晉遠法師
云師淨土之修克勤于念憩廬山十一年澄心
系想三覩勝相後從起見彌陀佛身滿虗空并諸
菩薩侍立左右又見流水光明分十四支一一支流
上下自能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佛告遠曰我以本
願力來安慰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此經宋朝始翻廬山預修
心想暗與經合)。
第六總觀正明標分中初節經文從初至念比丘
別觀寶樓從此至寶池即總觀四種也隨釋
別觀中又四初示數寶國召彼土者依正境界悉是
百寶莊嚴故界即限畔在經不顯故準小本示之餘
三對可見總觀中樓即當觀前三即地樹池也若
下釋總別意初心創修則宜別想後心純熟則宜總
況復至此依報既周恐前別觀所遺故當
總再妙前觀了了分明不令散失也點粗見中據
地觀巳入正受何故至此例名粗見思之疏指下文
正受者既能破障除疑驗知三昧成矣第二觀
報中初科經自分三初勸聽中觀乃是觀正由漸
將欲說正恐生怠墮垂誡勅令渴仰二許說中
分別解說者通指後十正報經文種種教詔無非
說除苦惱法者依正兩報悉名為苦妙觀乃是能除
法也觀佛三昧一經宗主三身圓證萬德莊嚴一念
諦觀三障消殞脫苦之要無越於斯故云非觀佛等
三重中意阿難耆山再說望前累囑故曰重也
次科聖現中初通端由依報現土正現身各從
其類以為發起皆云佛力驗非巳分佛立下因明
有據世謂立像不尊疏主專據今經甞作三聖立像
記刻石于四明經院閻浮金色雖曰超勝還是
世金若較佛光天地相遠三申請中二段如經疏召
韋提為菩薩自非深地豈能為物哀切若此
四明觀法中指如上日觀之初將後十觀分為
四故後點之今文四科前二乃是觀正由漸第四廣
觀法屬當觀也。
隨釋華座初科初敘意立義次喻顯蔡邕獨斷
陛即階陛也臣與君言不敢指斥云陛下次分文
從佛告至七觀正明觀行也又從佛告至邪正
總勸諦觀也隨釋依處中言華依地者葢由孤山
彌陀經華如車輪判為散善此經華葉小者縱廣
百五十由旬判為定善霅川破云定散在心不可
境而判乃至小本池中蓮華此是地上佛座
比類疎分判殊失今疏特云依地義同霅川
孤山也經云想念囑令行者思惟也別列華葉
中六段疏文隨難自點釋臺體中即蓮心者如梵網
云方坐蓮華臺華嚴云在下天台戒疏云臺
中也驗是蓮心非別臺座校飾中上如意珠
作臺體今以四寶復於體上莊嚴甄叔迦者西域
有樹其葉赤色形大如掌此寶顏色似樹之華因以
名焉幢體中既云寶幢必具七寶自然者非造作
寶幔中具云須夜摩天此云善時天光明無晝夜
之別故得斯名以天比幔一取廣大二取莊嚴此即
佛頂幔也珠光四節經文可見珠發光光有色
色復變化一一出生重重無盡何止此哉勸觀初中
又二初正推寄此點示者由是依報之末正報之初
兩楹之間其義最便舉一例莫非願力也使下二
結歎使知者示佛意也淨土者總依正也依正既因
願體願體全是佛心佛心無相從本巳來不生不滅
寂如虗空彌陀因中稱此心體發無相大願無作
大行無得大果所感身土依正莊嚴無非實相
微玅所以言思不可及也由漸中如上敘意對君
視陛義可見純一以前觀境差別心想
則不能成故茲教誡一一觀點文具闕義必定
鏡像無差相似法故利益中滅罪除疑對經可見
滅罪多少懸點後二隨觀淺深正因淨土傳云
釋真慧窮經律積以成性及得淨土之法追而修
之且曰凡夫異念紛紛不一不憑聖力吾孰依焉乃
築淨地為方壇壇設高臺珠玉眾寶中外相表臺之
西面復設四柱寶幢上網互相映飾無量壽佛
中觀音勢至侍左右焉其下間以青碧琉璃
金繩分布用界其道道下又設七寶金幢幢分八方
取經七寶金幢琉璃地者也慧每作觀必先澡身
澣衣而後挺身整念肅肅然若諸佛常在其前將
逝之夕預見蓮華開載合足如履空頃刻眾聞鐘
聲又聞天四來異光驟發遂亡矣。
第八觀法中初科敘分二節在文易見眾生者通
像末薄地凡夫無始者迷來日久罔測其初也
真佛者且約化相即指應身形像刻雕繪素
目擊也故使者即佛權巧特彰教意也想佛分文
中又有二段初正分文此下二推佛意然此雖則
名像觀其實初段示想佛意意在第九觀真身
茲預敘疏特點一經玅旨者文雖在此義貫初後
能知此者徧觀依正十六種境無非心作心是更無
他物成佛之要良在於茲囑令學者微細研窮佛應
中初徵示釋經所以者何一句也前云想佛故此
之此下牒釋初釋諸佛良以彌陀一切佛所證之
理非一非多諸佛乃即一之多彌陀乃即多之一一
多相即畢竟平等華下引示初句明異下三句顯同
法身可見心智報身也力無畏應身也既皆云一
信無差矣此下二釋法界身也法身則有修性不同
今約修說故云果證證無別證全證眾生所迷理心
究竟圓滿彌亘法界法界乃是無外之稱故云無所
不徧則下釋入心想也法身既徧豈異眾生生雖本
具全體在迷迷無別迷全迷諸佛所證覺體迷悟
法身理等修智一照性德即顯故云隨應疏下引
古助釋天台疏云法界身者報佛法性身也眾生
法身自在言入眾生心想中如似白日升天
百川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明佛身自在能隨
物現玅宗釋云報佛法性身者滿足始覺名為報
究顯本覺法性身始本既冥能起應用然須能感
應方現前淨心念佛方名能感故云眾生心淨法身
自在二道交是為入義復以白日升天喻始合本
影現百川喻應入淨想三十二下牒經相隨物現明
佛下釋義由法報冥故應自在淨心感悉能示
現(云云)若據台疏乃有二釋今文所引即感應道交一
釋也復有解入相應釋所不引者彼以心觀為宗行
者心觀開解契合本覺是故佛體入觀解心自性
佛故須此釋今以觀佛為宗心淨佛應頗符今義故
獨引之問法界無外無所不徧全是眾生正色
何故經云入眾生心法體周徧誠如所言且約眾
生未修觀前全體迷背似如於出由修觀故佛從心
似如於入非出非入而出而入也引證中以由上
心佛一念感應無差故引此經證成感應初明佛
常應可見若子下二明感有無明無中眾生在迷終
不覺則非玅感佛雖常念無如之何故云有應無
感非今所論也明有中一開悟起心作想佛身隨
應生心本具於佛故能感佛心本具於生故能應無
中道自然交契故云感應道交是今所用也結顯
不出以悲拔苦以慈與樂悲既同體慈即無緣也
眾生諸佛同一覺源諸佛悟本證涅槃樂眾生迷強
受生死苦迷悟雖隔理體元同是以諸佛起同體
拔性德苦運無緣慈與性德樂苦樂既但性德實無
與拔之殊是知慈悲苦樂唯一法界文中初句明
應人下二句明垂應心隨下三句明垂應用
有之性任運相關不可致詰故絕思議也想成分文
初二句中初句指修觀人次句上二字心下二字
即境以心想佛佛從心現故云心相應也次三句
中上二字即因下二句即果相好乃是諸佛所證由
作想佛身隨應所以因心即具果人相好下二
義見次科示益中是心即觀佛之心者如向能觀第
六意緣生心也秖由能觀之心淨湛水故感佛
應心水中水月光心一際然觀像意在觀真
九觀明八萬四千相好此中但云三十二相等者
此下釋通也此亦隨觀淺深任力大小耳教下二
正示利益釋文中正釋心作心是二句文也初釋心
眾生者即指當機依教者即指玅觀修因感果者
即指起行行始為因行終為果始於此心者即指意
識作謂修治造作也恐下釋心是初二句牒疑秖下
釋出疑云佛既因修而有則不修不是是故
釋云只緣此心本來是佛但久沈欲海具足煩惱
無出是故應當依經作觀圓破三障圓顯三身
由性不從他得故云當體是佛也反顯中初五
正反可見當下諸句順釋初明因巳具果蓮下明果
即證因釋徧知正釋徧知深廣下釋喻深則罔
淵源廣則莫窮邊所謂佛德無邊大海也佛
德下明略若據十號無非萬善莊嚴皆具眾德經
但云徧知驗是略舉以一攝諸也果下釋心想生也
諸佛果德因心既具故勸眾生心念佛慕果修因
必獲克證經云想生生猶現也依果德中初敘經意
前下釋通別多牒文解秖由者躡上科前約
體是同故通諸佛今欲的指正不可相濫佛之名
號乃有無量十亦是略況舉三乎此但翻名義如他
釋巳上通明想佛之意為下觀佛之要也從想彼佛
下正明想像屬當觀也正想標示中示其由漸點
出教意也別觀彌陀中經三節色相中既云形
雕畫無拘但據所見純熟即可投心作想莊嚴
中指地池行樹即前所觀依報也寶幔滿空即華
座上幢所擎者誡諦觀中指經極令之語也二菩薩
中經二節即座像也經中初句結復下起後如
自點總觀眼見境中二段如文耳聞法中經云玅
法其語通含故以四念六度示之觀心流利常在
縱使出定所聞不忘囑令行者以教勘驗稍乖教
盡是妄想假饒合教以像望真猶名為麤況不合
乎經云麤想即思惟也作是觀下即正受也結示中
或謂菩薩無像天台云觀佛先作像想後觀菩
薩直明法身者但佛玅極不可一往而觀故先像想
觀法身則易次二大乃是眷屬譬如王來必有
營從等(云云)疏主準經明立三像天台云無聖意難測
但云未知顯益中除障即經除無量劫生死罪也近
三昧者即經於現身下二句也由是觀佛方便故名
為近以因驗果故云必見。
第九佛觀結前生後中初點文示意不容異轍者應
如像觀像如佛觀佛所以二觀之初皆有結標之
詞稍或亂倫即非正觀也自下二明不同且據天
台指為法身今準結文名色身必下釋彼法身
菩薩例同者例上佛身古今兩判問色身屬應即
生身例如釋迦示生王宮有父未審彌陀
何有若謂胎生則與穢土何別若言化現豈從他
方應來人多疑之試為申釋答須憑教判難以情測
娑婆安養淨穢雖異莫非同居以土驗身則知彌陀
定是胎生寧無父母所以鼓音王經云父名月上
玅顏疏文上下指為應身仍引觀音補處葢緣
也但以彌陀因中發願專取淨土於果上成佛之
時所感身土若依若正一時轉清淨境界所有
惡道魔王莫不隨轉是故慈雲佛母乃指降生
時成正覺國土隨淨必無女人其母或成男子
如此龍女復命終如悉達母(云云)其猶帝王變家
為國人之與境自然天別可以類知若爾彌陀身高
六十萬億其量若此安有母胎而能生長舉世不信
更為明之答蟪蛄不識春秋朝菌難語晦朔誠哉是
言也且如淨華宿王智身長六百八十萬由旬
同居應身何獨疑此而不疑彼良由彌陀願力
難思所感身量超勝諸佛況下文非是凡夫
所及諸有智者信教仰理輒莫戲論自貽伊戚
所觀七段身色中經文如夜摩天即身也閻浮檀
金即色也喻其大者夜摩即欲界第三空居一天
巳是廣大況百千萬億此乃通取爾許天宮橫廣
量以喻佛身也(或約天身長短為喻者非)二中初二句明量難定
文下點經示數即下弘文證成蠡下舉喻顯法言
無量淨名云佛身無為不墮諸數也機見有殊
者機分利鈍見有大小也顯非數量經文雖有恒
沙之數其實不可隨言生解(正因節六十萬億為數恒河沙等為數量
者非)引下二文足顯無量蠡盃酌海東方朔客難
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種鐘豈能通其條貫
文理發其音聲者哉丈尺量空者華嚴經云如人
持尺量虗空復有隨行計其數虗空邊際不可得
境界如是台疏乃準眼度身世人身長七尺
眼長一寸一海八萬四千由旬四海合三十六萬六
由旬身過其眼五十六億倍假令極多無出萬倍
何緣身長爾許乃是譯人謬加恒河沙之言(云云)
今疏曾無一語評量其意叵測三中初示相二合
三引古狀如珠者喻上宛轉之相也天台釋五須彌
一山高三百三十六萬里佛毫過此五倍彼疏所
寶性自釋下文但觀眉間白毫之語欲借釋迦
以觀彌陀似非四海量也青白色也世人多謂眼量
太窄不稱身量者其義如何知經中以山喻毫以
海比眼乃是趣舉分喻所謂以數顯非數爾不必
喻責其大小五中毛孔身光從孔出驗是身光
含經人身具有九萬九千毛孔不知佛身幾毛
孔耶六中疏文點經自明七中初科丈六則是化現
小身所具相好釋迦同六十萬億乃是彼土常身
人天凡聖悉皆得見所以三數唯至八萬四千者以
彌陀因地對破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故至果上顯
出八萬四千相好光明也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好
一一好各有八萬四千光重重無盡思議莫及光照
佛心體者亦由彌陀從因至果了一切法非心
性所放光所化眾生全即自心更無他物也次問
答中佛視眾生猶如一子但云攝念眾生則乖
平等故須問決答中初二明應無揀但下約機自
盲人喻者正因引般若論云十方有佛何以不見
曰罪緣障故如日光出盲者不見雷霆震地聾者不
聞彰略中以經文略之又略是故疏言身項二光經
不可具說非佛不能但恐凡心罔測反生輕毀故
心眼即是觀慧言意思者觀從發故顯證初科觀
一見多者經初一句即指上文所見彌陀一佛也即
十方下乃見多佛也一不定一一即是多多不定
多多即是一一多互融無非法界以定數而擬議
哉由修念佛觀想既成一見不勞作意然而
然故三昧前後皆云念佛三昧文出於此像觀為
近今乃親證也觀身心正中身心相大經
云見身口業是心相貌則知身相端醜全是心善
惡業現因相識由身見心今觀諸佛慈悲之相即
見諸佛慈悲之心也無一切者般若云如來說諸
心皆為非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唯有
慈悲者葢由諸佛因中所發大心慈悲為本緣法
一切眾生為誓境經云因於眾生得成菩提
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至果上全以慈悲而為心體不捨眾生為利益皆
大者法界故慈與樂者與十界三德之樂也悲
拔苦者拔十界二死之苦也當知苦樂悉是眾生
德本具雖終日與不益一毫終日不減一毫
眾生全體在迷遂使諸佛與拔不休故云眾生
俱無有盡引示初通三慈並初標起次釋義
雖分三慈其實一體不由作意皆曰無心莫非益物
並稱慈初眾生緣慈者實不起心緣他眾生而諸
眾生與我慈體無二無別任運相關故云無心攀緣
自然現益如涅槃經凡說八事一伏醉象二降力士
三化盧至四度女人五塗割瘡六摩調達七救羣賊
八醫釋女一一結云慈善根力如是今文云自
然現益略引第五以示其相經云波羅奈城有優婆
夷名摩訶那達九十日請僧施藥有一比丘
身嬰重病良醫診之當須肉藥是優婆夷自取
割其股肉切以為羮施病比丘服巳病差女人瘡苦
發聲稱佛我在舍衛聞其音聲於是女人大悲心
是女尋見我持良藥塗其瘡上還復如本善男子
時實不往彼波羅柰城持藥塗彼當知皆是善根
力令彼女人如是事(云云)彼經又云慈之所緣一切
眾生如緣父母妻子親屬以是義故眾生緣慈此
俗諦二法緣慈者了知世間出世間不離
畢竟空寂能所俱忘故云無心觀法自然對治
槃云不見父母妻子親屬一切法皆從緣生是名
法緣既云不見復云緣生驗知是空此即真諦也三
無緣慈者中道玅理實無能緣所緣之相故云無心
觀理自然安住不著二邊云平超出諸法故曰
第一以此釋上無緣慈體涅槃云不住法者及眾生
相是無緣此即第一義諦結斷中初總判事理
前之生法猶有所緣能所未泯故屬事用無緣大慈
空有不著心境兩忘故屬理體今下二句點示經文
以由經中於三種獨言無緣斯乃從勝標名以深
收淺也謂下七句別釋無緣以彰教意諸佛心者的
無緣慈體也不住有無者正與生法辯生緣
有法緣住空無緣離著故云不住不依三世三際
斷故平等大慧者諸佛智慧於實相等於眾生等橫
廣豎深故大也常照者即寂而照無有間斷故云
常也法界者所照之境也以此攝生無緣大慈徧
法界無緣而緣任運相攝未始有遺不下二句
釋名目即三句會同上文結益中初據文釋義故
下舉因驗果上品經云聞巳即悟無生法忍可驗宿
觀行非淺因果無差故云明矣三勸修中初正明
故下引示依教開解對境作觀愚人莫及故云智者
諦即諦審解心白也觀謂觀察行法不謬也以下
四句明勸意般舟念佛三昧與今觀合故引示之教
一相相中初正明從一之要上科觀修但云
觀相有八萬都想難成故令從毫相入餘相自現若
下二文校正毫相白毫觀成即見八萬知非丈六
之毫此對古作是說也(云云)一佛多佛中一多相即體
無二故蒙印可者以由行者境觀一合不違聖教
既成諸佛歡喜同時印證亦如般舟三昧成時佛
空中義頗同此結觀中二義但當不可偏取。
第十正示明觀境中初觀身三節對經可見身量
天台除佛恒沙之文玅宗遂改二菩薩觀八十以
為十八彼云八十者過佛二十萬億故知悞等(云云)今
疏並依經釋所謂仍舊貫二觀光中初項光經云
面各者面面各有百千由旬也次身光垂形五道者
觀音云遊戲於五道是也良由菩薩性具十界
同體悲行四攝自然關感故現光中三觀冠中初
觀冠體疏云毗楞伽摩尼珠似經雙牒二種梵名
同召如意珠也前樹觀中疏文亦作兩名一義而釋
與此頗同(或改觀冠字者非)次觀化佛初示因果次釋身量
帶果行因觀音三昧云觀音昔巳成佛正法
如來今為菩薩行因也冠立化佛即帶果也四
觀面中面金色與像觀同眉毫自分三相由色發
光由光變現斯皆菩薩不思議用也五觀臂亦有三
相臂紅蓮色色放光光化瓔珞菩薩復現
六觀手亦三云指端者端即正直也文色光中亦
三重八萬四千總別異舉用中手眾生者大
經說手有提拔之力眼有照明之用表菩薩神通
智慧任運交感七觀舉足下足二相言輻輪者輻
即轂上周圍輪木書云三十輻共一轂是也八九指
同簡辯中肉髻是相無見頂是好菩薩雖具但不及
佛因異故二結中據色身之文故判屬應如
前巳示三勸修初科上諸相者即前九科也彰功中
不遇諸禍淨除業障二句並現難也舉況中獲福如
普門品七難二求莫非稱名而獲應也教觀中菩
身相既多初心未能具觀教其由漸肉髻乃是
身之尊始從此入自餘天冠化佛乃至足輻輪相
得其所故云次第
十一隨釋初身量例前可解二光相項光觀音
則云百千由旬所以多少不同者或菩薩化現有殊
或經家一往分異下皆例此照即光用所以倍之身
光中十方即量也紫金即色也次有緣者緣即宿世
善種誰不具之但生熟異爾得名初中因一孔光
佛光因果雖異內證是同經云淨玅者惑累究
盡故淨性德本具故玅二中言拔與者拔二死苦與
德樂十力如後廣釋前名屬智後名屬悲即智而
悲即悲而智名兩立體實一如三天冠四肉髻
疏節經文可見所以髻有寶瓶者乃表菩薩內證
三德寶瓶法身德也光明般若德也佛事解脫德也
五餘相中結集人或譯經家但出異相同者不繁
故指如前疏文略示面臂手三故云等也次行相中
若欲表法行菩薩能觀之智世界即所觀之境十
眾生不離菩薩一念心體悉能破惑顯理故云一
震動當地動處者即指菩薩觀智所照之境既
破惑必應起行故譬寶華五百億者即五位真因
也於五位中增修福慧故曰莊嚴因果不二故曰高
極樂世界即是所契實相理境也三坐相中或欲
表法類前作說法中由前動搖故使分身集會
無量塵數乃喻中間國土之多疏云含攝諸佛剎
是也(正因云身非一者誤矣)畟塞乃盈滿之貌疏云填空
也畟初側反說文云治稼畟畟進也結示中同前二
觀即應身也彰益中既能破障必定除疑次科可見
雙結中經云諸佛國者以生一土則諸土皆通故也
胞胎佛土非除疑乎從頂即肉髻至足即輻輪
舉其始末任攝中間經中雙牒者以二大士俱佛侍
氣類故疏經文結示科意。
十二簡普雜中初例前立總普下二正簡普雜臨文
自見先別者華座至勢至觀一一歷別觀之後總者
即今二觀通總觀之此約一人次第修為前觀
雖成聖相多恐有忘失今於三聖之後一混而觀
庶使別不離總總不離別總別相收觀道通利善入
出住斯之謂歟普觀自身中躡前即見此事時一
句指五觀也起後中起心即作想也想身生彼一
時親見依正諸相想心純熟常爾現前瞑目告終
生決矣經云眼目開相者因光來照目開明也二
普見中諸法合教者然說法自屬依正合與不合
云自彼何干行者之事當知說法雖屬依正但恐行
者用觀偏邪悞認魔境是故囑令所聞之法不可
便信受當以聖量驗之則真偽可別結名義無量
壽佛正報也極樂世界依報也彰感應中依教修習
觀行功成淨土緣深往生有分故感三聖安慰
十三揀機中經屬化教違從任機故非定制觀佛先
小中言順機以此土人慣見丈六故令先觀彼土
小身可為觀大之由漸也經云像者乃指彼土真身
形像非假像也後大中經身量無邊驗前六十萬
恒沙之量乃是數顯非數不足致疑三舉況中想
像者如前像觀及觀佛三昧中說像法等觀真
即指淨土小身丈六大身八萬也(正因云像即當觀者非也)四量
不定中經神通微玅難測神變無礙曰通
如意六通之一也佛無大小大小譬如明鏡
鑑像像有萬差鏡體無二五指餘相中當觀佛身大
小雖異金色是同餘指如上疏文顯然菩薩初科
初通眾生徒眾者恐濫五濁眾生特點之中
下別簡初明中下無濫中輩二乘下輩人天雖是
眾定無相諸下明上輩有濫多是一生補處與二
大士身相無別是今對簡故引小本彌陀為證但下
正簡
十四觀三輩標判中所以爾者葢緣此經十六種
相並是彼土依正兩報屬行者所觀之境自古
釋建不同大略有二一則為見經文所敘修因多
是事行遂將九品判屬散善一則據經三輩盡是
乘人天之眾遂將位次揀判此土修觀行人連代共
迷唯今疏主生知獨斷文約理辯疑解惑預於文
前標簡剖判皎如指掌文中初三句總標九品並下
一句判定所觀因下二句敘世迷由祇緣經文備敘
彼土三輩因中所修行相故使古師認為此土欲生
之人今下指出經意上三判定當下四句正示應
先徵云既是巳生行相經中敘之何為釋曰欲令末
行人識知九品當本因地在此修何等行生彼感
何等果庶便隨巳智分慕果修因是知巳生之人雖
九品及論此土欲生之者是凡夫但隨功行
深到進道遲速其猶世間鄉貢取士千羣萬眾
才思巧拙天地懸殊莫不皆號布衣至於場屋呈文
較藝方分甲第優劣智者譬喻得解可以深思
引古中即台疏也彼云觀往生人有二義一為令
識三往生捨於中下修習上品二如疏引指非中
初約上三則與中下則奪況下復於上三行因
尋經校者經云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菩提
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云云)中輩者發菩提
心專念彼佛修眾善根奉持齋起立塔像飯食
門懸然燈散華燒香(云云)下輩者欲生彼國假使
能作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是
無量壽佛(云云)以彼校此上三品人心同行別尚難
比擬中下乎(餘如扶新)顯正十方世界生者雖多以
人攝之不出三類以位攝之不出九品總據巳生彼
徒眾為今所觀境也正明列五法中初正列菩提
心者即佛心也佛無一切唯有慈悲普覆
饒益有情故曰大心第一義諦佛智一念
深徹法源故曰大解修行諸行即佛行也涅槃經
云復有一行如來一行徧攝一切眾行名大
深信因果即佛信也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
者亦諸法實相了知因果不離實相故名大信迴向
往生即佛願也了彼淨土我自心達彼彌陀即我
自性求往唯心淨土願見本性彌陀故名大願由心
開解由解立行行始為因行終為果因果所修一毫
善種並皆迴向願生安養五法次第闕一不可如下
點文出沒下文自明三品中初對論具闕上上
至誠大心深心大信發願大願具戒六念
大行讀誦大乘大解上中有四解義大解
也心不驚動大心深信因果大信迴向願求大
願也文雖闕行不可無上下有三亦信因大信
也發無上大心迴向願求大願也解行二法
闕義具若下辯利害然此五法大心為主行信
本無大小由心大生淨土者莫大心上品
人生彼土巳位居菩薩安得不發大心無信則撥
無因無願則定不牽生故知四五若闕往生絕分
下對三品補處即等覺菩薩上上生也不退
初住巳去上中生也初心即攝十方來生住前似位
上下生也。
生三心初科中經云若眾生者索機也願生彼
國者標志也發三心明行也疏文初三句總標一
下別釋標中的三心之體名菩提具足云阿
多羅三藐三菩提菩提道華雙舉故云亦
無上道心也直發佛心更無以過故云無上釋中
至誠者誠即性也以修契性故曰至誠求佛菩提
期心極果也至佛不移者初後不二深心者徹法
根源大乘法者圓頓了義也聞思修者一心三慧
也至佛不巳者法門無量也釋下引證智度般若
深廣無際之如海佛窮底者無底之底也迴向
往生之本功德普施者稱境周徧也至佛無盡
行願無窮也然此三心亦即三因佛性(云云)言有前後
無漸次隨舉一心三心具足佛讚所謂三心圓發
是也三聚三聚出地義通眾典大乘戒法
量等虗空逐境進受無有盡時以類收聚不出有三
斷惡修善度生也前二自行後一化他菩薩所修在
此而巳然此三聚亦無差別斷惡其必修善修善
不度生況是大乘三聚若果有惡可斷有善可修有
生可度心外有法盡屬偏小一一稱性無非法界
契圓宗(云云)對三佛中然據教門三法頗多特以三聚
三佛對三心者良由五濁眾生若非淨戒無由出離
而此三心即是三佛之體因中能以此心受三聚
當來必證三佛之果況今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眾生心淨佛即隨應欲顯因心即具果德庶令行者
慕果修因寄茲點示豈徒然哉濟緣記云眾生識體
本來清淨諸塵染由妄想故翻成煩惱又復本來
自在具足方便智慧神德用由妄想故翻成結業
又復本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差別妄想故翻成
生死今欲反本立斷惡誓受攝律儀戒修理染行
無作解脫復本清淨法身佛名為斷德二立
修善誓受攝善法戒修方便行趣空解脫門復本自
在證報身佛名為智德三立度生誓受攝眾生戒修
慈悲行趣無相解脫復本平等應身佛名為恩
乃至濁世障深慣習難斷初心怯懦容退菩提
故須期生彌陀淨土圓宗三聚即是上品三心律儀
斷惡即至誠心攝善修智即是深心攝生利物即是
迴向發願心既具三心必登上品無生忍不待
生成菩提了無退屈此乃行人究竟域心之處矣
疏指如別即上所引是也三行具兼中初三句明心
兼行良由發心乃是虗願應須以行填願故云必
修然下二明行兼心徑猶直也雖云直修然而發
未必修行修行其必發心故云義具故下三點
經文驗有不發三心修行者故云復有也釋三行
中初行經慈心眾生殺害頑惡故今行不殺
必起慈心戒即律儀斷惡既能不殺必能奉戒諸戒
名通故須簡別須約大乘不依梵網而依善戒者以
由梵網通漸頓受兼被道俗善戒唯從漸受則局道
眾彼云欲受菩薩戒五次十次受具戒後受菩薩
猶如重樓四級不由初級而至二級無有是處
既令四戒漸次而受正合經中諸戒之言所以依之
下對可見餘二例此次行經大乘簡非偏小
即能詮教方等所詮理方謂方廣等謂平等實相
玅理橫徧諸法故名方廣豎該凡聖云平等也後
行與前是同故云可知更修六念云仍六念
法界次第云通言念內心存憶之異名專心
六種故名六念非但能除世間怖畏亦除三界
一切障難一念佛者若遭恐怖及眾障難應當
神德無量如是念巳怖障即除二念法者佛法
玅得今世果離除熱惱至善通達無礙三念
者是佛弟子具足五分法身四雙八輩三乘得果
供養無上福田四念戒者能遮諸惡安隱住處
三種律儀定共道共能除身諸惡能遮煩惱
覺能破無明得解脫五念捨者捨有二種一者
施捨能生大功德二者捨煩惱捨因得智慧入般涅
六念天者四天王乃至他化自在天復有四種
天一世間天二生天三淨四義如是果報清淨
利安一切玅宗引涅槃疏云前三念他後三自戒
施是自因生天是自果戒是止善施是行善天有近
果遠果遠即第一義天也前三雖他若了同體三寶
一心施戒第一義理則六念一念具足大乘
簡異小乘六念時限中初正釋經文則下別彰一
念感緣隨釋三段牒文解釋疏甚分明得生中初釋
喜躍歡喜發於內心踊躍則形于外儀形下釋往
生如蟬蛻殻以喻形留神往十下釋彈指此去西方
十萬億剎而云彈指故以佛力業力釋之反掌言
速疾所謂取證如反掌也然往生之相理亦難明大
譬如蠟印印泥印與泥合印滅文成以喻凡夫
在陰滅中有陰生借此比況往生之人此土陰滅彼
國陰生垂終自見金蓮即是彼國受生之陰故
智者云臨終在定之即是淨土動念即是淨土
時此之境界親證乃知不可名狀大抵願力堅強
純熟況蒙彌陀光誓攝受自然之所牽也以善例
且如墮落三塗四趣豈有心哉祇緣業任運
生但信佛言不須疑惑後益中五初中與下為異
如後自簡二中對麤名玅顯是大乘巳於因中發大
心開大解纔生彼國一聞大法故能即悟斷謂破無
明證謂顯法性無生忍者始自初住終至等覺皆
此忍收天台無生忍言登初地華嚴經云八地
菩薩親證無生法忍入無功道故知此忍攝位
不可定判以義酌之乃當初住之中(云云)既登忍地
六神所以須臾歷諸佛剎四中授記有通有別
如諸經云皆得阿耨多羅法身通記也或標劫國
名號應身別記也今云授記但通記爾五中三昧
定性陀尼屬慧性疏翻總持六翻遮持遮二邊惡持
中道慧性一發何所不通故云無量法門等。
上品中生修因中初點闕善下釋初大解第下
大心也信下大信也願如次科狐者媚獸也常懷
不決金剛經云此經功德我若具說或有人聞心
狂亂狐疑不信是也若未解了第一義理聞深必
怖聞廣必驚未免生謗也感緣三科可解金臺即蓮
華者準下文云經宿則開信無疑得生中上云彈
指此云一念云互舉如佛贊云舉念即登寶界彈
指仰對慈容葢用此也後益中九段如文七中不退
者生彼國巳自凡夫直至成佛更無退轉如十疑
論有五因緣故不退然此既云即得不退菩提
下文又復得忍獲記須知前云不退且據通論
退轉下文得忍方論實證一增減者謂從人壽十
歲時百年一年增至八萬四千歲從八萬四千歲
又復百年一年減至十歲一增小劫也。
上品下生修因中點文具闕對經可見感緣中蓮華
臺座上文紫金臺疏以蓮華釋之今文金蓮
却以臺座釋之驗知經文臺華互舉其實一爾得生
中前彈指一念可以例知後益中五段如文釋百
法中文引華嚴十地品謂登初地於諸法門皆悉
明達隨所證得各彰百數下列法總剎那初獲
定力照了諸法二於諸佛悉能徹見復知神力三四
謂於佛剎能過能動五光所照處能察本末六謂教
眾生七知彼二際百劫中事八於一念頓入
門九一多自在十能現眷屬仁王約地增勝
言也釋地位言歡喜者歷劫修行纔登聖位喜不自
故以為名總結料簡中五異以疏對經纖毫不濫
十五觀中輩總示中據經修因感果判屬聲聞
小本證實非虗釋疑中答文先明此方二種言定
性者性巳決定更無迴轉菩提心死懶於化導止在
鹿苑忩忩取證化火焚身入無餘依界者是也往生
論者玅宗云即無量壽經論天親所造有十七成就
至第十六大義門成就中偈云大乘善根界等無譏
嫌名女人及根闕二乘種不生長行釋云淨土
報離二種譏嫌一者體二名體有三一二乘人
二女人三諸根不具足人無此三種過故名離譏嫌
也名亦三種非但三種乃至不聞二乘女人
不具三種故此十七成就俱明彼土果報故無
二乘等論云不生即定性不定性者即是迴心
大歷座席大乘法心漸通泰來至法華獲記涅
知常富樓那發跡顯本祕菩薩行現聲聞形者
是也中間之言遠取釋迦本地為始直至今日法華
為終自餘盡屬中間今文且據一期施化鹿苑之後
法華之前不可指引二經證驗非住小淨下正示
淨土聲聞皆是臨終大心者方生彼國恰與此土
不定人氣類同也但下釋疑既發大心何故生彼
復證小耶秪緣迴心故得往生秪緣宿習暫履權乘
大證不為究竟故曰終歸借此類彼皎如白日
具眼鑑之(餘如扶新)簡濫中對經可見預此區分臨文
中品上生經中對告標起如文修因明行業中初
通示經文五八則局諸戒則通約法包於十具約人
該於五眾故云諸也五下別列五八婬下二句對簡
邪正齋下釋通餘名辯戒非宗故指如律然下總論
通別既下點經後語願求中經以此善根即指五
八諸戒是故疏點為因生彼是果其實未生約期
說也感緣說法中因修四戒通道俗經云偏贊出
家所以疏云多道眾多則對少非不兼俗贊四念
處附宿習故近離則約戒分齊清則究佛本懷
中律中男女報有強弱故分長跪互跪之異經文
總示與律不同後益中華開合有見佛者準上下文
驗知是略聞法中以由因地慣學小法故云順習
台云苦則三相遷移集則四心流動道則對治易奪
滅則滅有還無遺教云佛說諦實不可令樂集
直是因更無異因故云皆實此則小乘生滅四諦
(云云)得道果號中結惑盡者三界子縛斷故不後有者
三界果縛脫故三名如前巳示所證三明中此三名
明復得名通餘三但名通者婆沙云身通但是工巧
天耳但是聞聲他心緣他別想而巳是故非明宿命
知過去苦生大厭離天眼未來苦生大厭離漏盡
正觀斷惑是故三稱明大論問通明何別答直
知過去等名通知過等因行業名明六通中天
天耳謂於定中發得色四大清淨造色住眼耳
根中即能見聞六道眾生一切世間形色音聲
心者謂於定中發智能六道眾生種種緣念
宿命者謂於定中發智能自他過去一世二世
千萬世乃至八萬大劫宿命(即本生也)及所行事(即本事也)如
意者亦名神境此攝二種一能轉變自身身世
所有隨心自在神境二能飛行速到山障無礙
即如意也瓔珞經名六神通神天心通名慧性
然之慧徹無礙故名神通八解脫者亦名八背捨
大論云皆淨潔五欲捨堅著心故背捨從因立稱
脫從果得一中內色者即內身人外色即四大
六根欲界結使難斷故不壞內而觀外也此觀成
時位成初禪能捨自地下欲界故云背二中
二禪內淨故不留內色骨人亦由欲惑難斷故觀
不淨之相三中緣即外相除外不淨之相但於定
中所發光明清皎潔名為緣淨身受樂無染
著位在三四中四至七通四空者由四定體
無形色故皆名空各以所證之境為所依處境
持心令心不散故名為定初滅四禪根本色及三背
捨等色厭如牢獄而思出離心與無邊虗空相應
虗空處此定既依陰入生故有無苦空虗誑
實而心生厭無復受著故名背捨五中捨空緣
者以虗空無邊多則散即捨虗空轉心緣識心
相應名識處定(云云)六中捨識者三世之識復無邊
際緣多則散能破於定還復捨之緣無所有(云云)七中
行者無所有處如癡有想處如癰瘡非非想
入定心與定合名非有想非無相也或謂凡夫外道
得此定巳名證涅槃斷一切想故言非有想佛弟子
如實知有細想依四眾而住故云非無想此從得失
共立也則知此定凡外通修今則是四果發真
無漏遠離諸法八中亦曰滅盡涅槃言滅受想者受
領納想即諦緣注云心心數法者即受想二心
上籌思慮之心也諸佛弟子厭患散亂心欲入定
以涅槃法安著身中故云身證而受想滅也前三
色界能離自地五欲也中四位無色界展轉
下地後一可知餘下指文如上所引是也
中品中生修因行業中初點四戒具闕沙彌戒下釋
十戒相分七為二者不坐高廣牀一也不歌舞倡伎
二也具足釋具足名七支則教有分限故徧該
無邊際故願求中戒德如香者南山云熏戒香
百億是也感緣中經教法即指因中所修四戒
後益中亦四諦等者經云聞法其語通漫以中三輩
並是聲聞附其本習故云亦即初果翻逆流者始破
見惑思惑全在漸與生死流逆故得茲名。
中品下生修因中初釋孝養執勞語云父母
竭其力也侍奉者即晨昏定省冬溫夏清之類順色
語云子夏孝子曰色難注曰承顏順色為難
承志禮記曾子君子之謂孝者先意承志
父母於道也儒教下二句結上孝為行本語云孝悌
也者其為仁之本歟推下次釋仁慈無所而不愛謂
之仁故云推愛及物博施濟眾亦出論語葢由施恩
濟人為易所患不能博濟猶為易所患不能眾堯
舜尚患其難況餘人乎儒宗下二句結上仁慈為德
語云一日克巳復禮天下歸仁遇緣者由假平日
孝養仁慈之善得為臨終遇知識之緣也遇緣中初
知識名法引經證故下示非局國下釋樂事乃
是彼國莊嚴快樂之事非正報也法下釋本願得
中初點文略壯下釋時限勇壯之士臂一屈伸其速
可知後益與下料兩科節文對經可見
十六觀通簡中初明無現因準下明有宿種上下
明業重輕第八疑中釋曰眾生無始以來善惡
多少強弱不得知能臨終善知識十念成就
皆是宿善業強得遇善知識惡業強者善知
識尚不可逢豈論十念(云云)泛爾者悠悠無記三時
間故也須上中二輩並以善業勝劣以分三品
輩乃以惡業輕重以分三品又復上中善業勝者
為上今以惡業輕者為上下品上生隨釋造惡中生
來者始終無間故眾惡雖多但由泛爾故非極重
誹謗毀呰也誹平去二呼但內懷邪見不與
合即名為謗非謂口出惡言遇緣題號難思
葢由經中所詮無非實相玅理首題一舉經意全彰
佛名乃是積劫重修攬其萬德總彰四字是故稱之
獲益非淺後益中十二部經者此約大乘故曰甚深
小乘秖有九部法華云我此九部法入大乘為本以
小乘中無如意珠身故無方廣部又無天自然
無無問自說部又少授記故無授記部此則大小
對論若據各論皆有十二以小乘中亦有記別六道
因果或復自唱善哉亦名法空實義也人云大乘
部除因緣譬喻論義大乘人利不假三有經云小
乘有十一部無方廣部斯皆隨緣異說耳疏中但列
華名今依大論略出梵號一修多羅此云法本亦云
契經祇夜云重三和伽羅那此云授記四伽
陀此云孤起偈五優陀那此云無問而自說六尼陀
那此云因緣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八伊帝目多伽
此云本事九闍陀伽此云本生十毗佛略此云方廣
十一阿浮陀達磨此云未曾有十二優波提舍此云
論議最初修多羅名有通別通則十二部皆云修多
羅別乃十二部中第一是也餘十一部但就經中隨
事分出而巳矣亦名十二分教恐濫部帙之名故也
應是佛說一切經不出此之十二類事或具或闕
不定料簡中下三至彼即發大心平日因中
雖然作惡秖緣宿有善根故使臨終善知識說題
稱號一歷耳根巳結大種所以生彼即發大心中三
先發大心若不先發執真不忘無由往生所以
彼只論所證不明發心
下品中生造惡別列四段毀戒中四戒次第闕一
不可驗知文略犯盜中初翻名僧還即四所
欲彰業重故摘標之即下釋義前二中初即重物物
永定是故再言常住次約當日給出供僧之物凡
聖霑分故言十方不可移故言常住後二初中
現前施物人物兩定俱名現前次即亡五眾大千
一化皆應預分故言十方作法限定故言現前盜結
犯者或望眾僧或望守護或夷委如律科非宗
且略經下引證即涅槃經未必僧物甚於逆重經所
說者俾生畏懼云極說法中法無垢由心
污故云不淨凡夫境界不患之微有所求悉是邪
命以生滅心說實相法尚為佛呵況求利乎未嘗
利說一毫僧傳所載唯左溪無慚慚愧即羞
恥也屏處為惡不慚天顯露為惡不愧人經
無慚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總結中善兩業
莊嚴滿業來報墮獄以因驗果也梵語泥黎
翻地獄謂地下有獄獄縛罪人不得解脫沙云
梵言捺落迦此云受苦器即召苦之器具也亦云那
落迦此受苦者謂是罪人也舊譯不分地獄
瑜伽云此下三萬二千踰善那有地獄世間之獄
臯陶所造從犾從言二犬所以守也犾牛斤反兩犬
相齧也遇緣中火即是一隨不同故言眾也天台
云者別傳云垂滅之時則門人無量壽經題顧
大眾曰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火
車相現一念改悔尚得往生戒定熏修等自心業
善惡因果全是自心更非他所謂非人燔汝是
汝自燔也遇善中三科法門初十力天台云通名力
者即諸佛所得如實智用通達一切了了分明無能
無能勝故名力也大菩薩分得此力但比佛小
不受其名五分上三屬因戒禁業非定止散亂
破昏惑由因取果即得解天台云解即是涅槃
門行者得入涅槃故名解脫佛地論云前三是因
後二是果由慧斷惑惑無之處名解脫出纏破障反
照自心名解脫知見(云云)五住如前巳示二死者勝鬘
一乘章云有二種何等為二謂分段不思議變
易死分段死者虗偽眾生不思變易死者謂羅
辟支佛大力菩薩意生乃至究竟無上菩提
經以五因對於二果四住即分段無明變易
父母生身有其形質名分段自羅漢去斷見思
後盡屬變易生死所收因移果易故名變易直至等
後心究竟也聞法中隨心變者心生法生心
滅法滅當知猛火涼風由心一念惡則涼風
猛火一念善則猛火涼風所謂在心垢淨取證
反掌也後益中亦由因中聞說彌陀十力等法為
大乘種至彼復聞二聖開導故能即發大道心也。
下品下生中通三輩對告初明上中有無獨下
正明下輩別標以下釋出意造惡正釋中初釋五
逆上二違恩次二負德後一兩兼生下示苦報言生
報者論報有三一曰現報二曰生報三曰後報命終
即墮故曰生報梵語阿鼻此翻無間涅槃云間無暫
樂故云無間一人獨墮此獄身徧獄中間無空
其獄四方交過通徹八萬由旬身與獄等不相障礙
成論復有五種無間(云云)餘文可解敘問中大本簡去
逆謗乃有二文上卷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
樂欲生我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
誹謗正法卷云諸有眾生聞佛名號乃至一念
正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與今相反故須決通今解中初通願力無偏彼下
二正二經收簡諸佛願體周徧法界況復彌陀
力尤深一切眾生平等普攝若或簡除反顯彌陀
誓願猶是生滅未為稱性抑使逆謗之徒永沈惡
仁人君子不忍為況佛心乎霅川法師二文
皆是舉劣況勝以顯彌陀願力之深也示收簡中初
句明彼簡除者葢由彼經為彰極樂境界殊勝眾生
者莫純一清淨良伴豈容逆謗而來參預意在
激勸末世眾生遷善改惡攀附上賢次句明今收取
者葢由今經所談淨業乃是究竟一佛乘法是心作
佛是心是佛出自今經即同法華開佛知見了義
無復過此但能一念迴向願求滅業破障不勞
若使逆謗不生則與偏權不了之教何異所以
抑此揚無非化物兩經收簡有異故曰言乖佛意善
無偏故云趣合但下二雙結二經(此略消文餘如扶新具辯)
引證中今經正明觀佛三昧故得引彼而為證據初
正引一日一夜至一相好舉少況多以彰功勝引
二句顯示中上文雖云五逆未必皆具故云隨
犯經云受苦無窮梵語劫波無數一劫尚爾
況多劫乎又復劫數大槩言之若論心無窮可知
遇緣中初段亦由宿種故遇知說法教念以為
因恐謂發聲故以觀想釋經念字病苦中惡發現
遂招惡疾眾苦陵逼心識荒茫豈能作觀乎教修中
觀想既難且令口稱十念十聲慈雲乃以十氣名
十念不緩不急氣長不限佛數(云云)今此臨
時節促迫何暇十氣若準大本下至一念尚得往
生況十念寶王論云一念為正如佛所說謗佛毀
經打僧罵尊五逆四重皆由一念無間獄今之念
佛亦止一念善業成時即登極樂前一念五陰滅後
一念五陰生等觀經十念良有以也葢為抱疾尪羸
力微心劣故須十稱以助其念若心盛不昧一念
焉(彼文)天台疏問云何行者少時心力能勝於終身
造惡大論有此責是心雖少時而力猛利垂死
之人必知不免諦心決斷百年願力是心名為大
心以捨身事急故如人入陣不惜身命名為健人
如十疑第八疑中(云云)相現中日徑之數計二千四十
里今取仰望者葢由此人功行微豈能感華如日
輪大但取團欒之狀爾後中說法文緣生無性
者論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是故
無生四性百非故云無性無性之性即是
相行法經上半罪業相初句所造業業該三障
故云一切覆蔽三德故名為障深廣無際喻之如海
次句能造心業既無性妄想不知法本性空
寂以心取境遂造妄業下半明懺悔法初句索機次
句正明端坐示身儀也念即能觀智實相即所觀境
既了諸法無非實相何罪不除然實相無相云何
念當知以無念念念無相相以無相相契無念念若
外有相外有念則非大乘實相料簡三段
因行入證見佛尋經可了。
正宗第三顯益結勸中初正明眾見前下與前對
獨見者即正宗初及華座觀是也今下復點今文
經云說是語時及聞佛所說通指十六觀也得
中初科豁呼括反通達之貌破無明者約即論破也
法性者此就所證理說若據能階之位即初住也
初心凡夫十六觀隨觀即修親覩彼土依正莊嚴
復聞心作心是了知一切法融無非法界大乘
機發頓破無明頓入圓位故名豁然侍女初科中
隨聞觀故熏發大心且記往生到彼進修方論證入
遮疑中論前引答中初正答以下二引證文有兩
段初證無女人次證無根闕是下結顯十疑論即第
九疑天台疏云論說女人根闕不生者就彼為言
經語初往故有善心一切得生諸天發心者此點幽
宮同聞眾也經文且據釋梵諸天雨華隨從聞法發
心自餘待佛還山重述也。
大段第三流通即座中初標分節可見釋初
雙問即指爾時阿難一段經也答經名中並如釋
題巳辨教持中知非不受非念不持信念力強
豈有忘失勸修見境中憶佛念佛即是經行此三
現身據因當來約果滅罪中經憶念觀想
勝中初翻名次出義白為眾色之本故稱奇瑞雖
淤泥不為所染故曰性潔涅槃經云水生華中分
陀利華最為第一念佛人等無有異伴勝中此二
大士位居等覺故名補處既修三昧長養聖胎氣類
是同故得為友報勝中初以成佛釋坐道場得下釋
道場一下釋諸佛家勢下引二經證去佛不遠
上當道場不退菩提證上生諸佛家諸佛垂應必
八相謂從兜率託胎降生城降成道說法
般涅槃文中總舉理必應具求往彌陀淨土云生
佛家故以法身一體釋之憶持中經云汝好者令
生珍敬不慢易也令對說者佛意令將持名持經兩
對校名字雖少經文雖多若能憶持其功一等以
此欲彰持名功大何以然耶葢由彌陀四字名號
因至果歷劫熏修無量行願之所莊嚴念一稱萬
俱備況經所說十六玅境依正兩報復由彌陀
力所成故知持名與持經等眾歡喜中疏以三義
大字安養淨邦佛若不說安可得聞聞不易
得生此二自利大權請正未來自利利他
本懷始暢大喜之義無越於斯二轉說中初科聽眾
難定故以二義例之二正示轉說累囑者據前經
凡有四處一三福之後二地觀之中三華座之初四
上科重重付囑欲使還山轉說佛意在此也三明
眾散此是耆山再說時眾故得與前校其廣略仍點
阿難代宣得稱佛說也宿有一毫善獲遇正觀門新
疏廣通直往生路我今聊贊述塵露山海
諸有迴向發誓極盡未來同生安養國願
我此疏記毀贊皆成種諸佛賜冥加利益無窮盡
靈芝經義疏正觀記劵下(終)
天台山沙門亮潤校閱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