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401-A¶
401-A¶ 第 142a 页

* No. 401-A
佛说摩诃阿弥陀经衷论叙

摩诃阿弥陀经一卷。邵阳魏居士会译。先世父梅叔
公所校定也。今耕心。复述衷论六篇。提要钩玄。以补
本经所未及。既卒业。敬为叙曰。中夏净宗。始于扶柳
安公。成于匡卢远公。下逮天台永明。薪传不绝。及有
明云栖宏公。专以是为化度正轨。著书满家。亦精亦
博。世以为净业中兴之祖。无愧色也。我
国家政教兼隆。旁及出世之学。雍正中。
世宗宪皇帝既定龙藏教典。复御选历代禅师语录
开示天下。辄取云栖法语为殿。惟以度生为急。悉刬
门户之私。盖自佛法东来。未尝有此。乌呼盛巳。乾嘉
之际。丰润讷堂大师复倡教于红蠡资福寺。戒律精
严。规模宏远。每阐先佛度生之要。至泪随声堕。闻者
靡不涕泗沾衣。故参学之徒非忘身求道者。莫敢窥
其牖。迄今遗范具存。蔚为海内道场之冠。则匡卢法
席俨然未散。众生之慧命所系。岂偶然哉。耕心少承
家学。既尝受业于先世。父颇悉红蠡宗旨。及参省一
大师于扬州。复具通现證三昧之故。沈潜研索。几三
十年。乃敢就先世父所定本经。僭加论说。盖欲藉是
以上报佛恩。且为效法红蠡诸君子更进一解。意讷
堂省一两大师端居清泰寂光。或相视而笑。未可知
401-A¶ 第 142b 页 X22-0142.png
也。方今世道陵夷。邪说蜂起。不但先佛之无上正觉。
旷世未闻。即处世圣人道德彝伦之诲。亦视为老生
常谈。不可理喻。虽号称贤俊。亦頫首一辞。今乃持此
以贻海内众生。冀其悟入。讵有诉合之望。然惑业虽
奢。真如自在。先佛之至道微言。不容遽泯。则后学之
羡文赘说。亦无取深缄。苟遌出世哲人。其必有以知
此矣。

光绪三十年。太岁在甲辰春正月。菩萨戒弟子
元澍正定王耕心谨撰


佛说摩诃阿弥陀经衷论叙竟No. 401佛说摩诃阿弥陀经衷论

「佛说摩诃阿弥陀经」

【魏居士叙曰。莲池大师舍大本弥陀及观经。而专
宗小本弥陀。固巳偏而不全矣。及云栖法汇刊大
本弥陀经又专用魏译。且谓四十八愿。古今流通。
夫天亲菩萨无量寿偈。巳言誓二十四章。是西域
古本如是。故汉吴二译宗之为二十四愿。自魏译
敷衍加倍。重复沓冗。前后雷同。是以唐译省之为
四十六愿。宋译省之为三十四愿。是古不流通。今
401-A¶ 第 142c 页 X22-0142.png
亦不流通也。加之五痛五烧。冗复相等。惟宝积经
唐译无之。故无量寿经。至今丛林不列于日课。使
我佛世尊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之大愿。不章于世。
岂非净土经教之大憾哉。谨会数译以成是经。无
一字不有来历。庶几补云栖之缺憾。为法门之善
本矣。或谓据子别本经注。仿云栖弥陀疏。一一销
归自性。且爱不尽不出娑婆。彼玻瓈。砗磲。珊瑚。玛
瑙。黄金。白银。真珠。宝树。楼阁。璎珞。天乐。何预性分
中事。而经言极乐世界。津津道之者何。曰。此法身
报化之自然也。娑婆世界。本华藏世界第十三重。
众生视为坎坑土石者。世尊以神足摄之。立地皆
为琉璃宝地。及摄神足。还复如故。此生佛因果之
异感也。众生无不有六根。有六根。即有六尘六入。
是以目欲极天下之色。耳欲极天下之音。舌欲极
天下之味。鼻欲极天下之香。身欲极天下细滑之
触。心欲极天下快意之法。其求而得之者。为诸天
福报。不知天福享尽之易堕也。其次为人道。人道
终身为形骸妻子所役。苦乐相半。且富贵溺人。易
入三途也。在家之难如此。即出家之僧。宗教二门。
自智者永明宗教合修而外。馀皆大乘自命。欲由
初地以登十地。动经长劫。且菩萨有隔阴之迷。云
门青草堂五祖戒。其前车之鉴。此竖出三界之所
以难也。是以大圣觉王悯之。辄于竖出三界之外。
创横出三界之法。即妄全真。会权归实。揽大海水
401-A¶ 第 143a 页 X22-0143.png
为醍醐。变大地为黄金。一声唤醒。万德洪名。人人
心中有无量寿佛放光动地。剖尘出卷。自衣获珠。
乃知欲为苦本。欲为道本。欣不极则厌不至。厌不
极则三界不得出。如是向往。如是取舍。如是出离。
而后一礼拜。一观想。一持名。念念仰弥陀如慈父。
如疾苦之呼天。如逃牢狱而趋宝所。虽欲心之不
专。不可得矣。不然者。口持洪名。心悬世乐。欲其竟
出三界也。不亦难哉。菩萨戒弟子魏承贯谨撰。梅
叔公记曰。大部阿弥陀经。古译有五。得失互见。皆
非善本。至南宋舒龙王氏。乃成大阿弥陀经二卷。
义例虽颇胜古译。犹不免疏漏之嫌。近世邵阳魏
居士复本云栖大师之说。遍考诸译别为一书。包
举纲宗。文辞简当。乃得为是经之冠冕。顾仍曰无
量寿经。适与曹魏康法师译本同名。则当正者一。
经书佛名。或作无量寿。或作阿弥陀。使读者靡所
适从。转不如龙舒旧本之画一。则当正者二。其馀
字句亦多未安。是皆后学所宜审。无取依违也。今
荫福再事校雠。俾归严整。且定全经为二十四章。
既本文义自然。亦法弥陀庄严净土愿数。定经名
为摩诃阿弥陀。悉从梵文。以别龙舒旧号。庶几此
经之定本矣。问有校语。皆随文附见。以谂读者。辄
先书大旨于篇首。以志岁月。
同治十二年癸酉。冬
十一月。净宗弟子正定王荫福记。
菩萨戒弟子承贯邵阳魏 源会译
401-A¶ 第 143b 页 X22-0143.png
菩萨戒弟予元澍正定王耕心衷论】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国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诸大声闻。众所知识。其名曰。
憍陈如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舍利弗尊者。迦叶尊者。
阿难尊者。如是等诸大弟子而为上首。又有普贤菩
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
来集会。此诸菩萨。皆具无量行愿。植众德本。具诸功
德。行权方便。游诸佛国。普现一切。供养诸佛。化导众
生。达众生相。通诸法性。譬善幻师幻诸男女等相。于
彼相中。实无所得。入空无愿无相三昧。而能具足总
持无量百千三昧。住深定门。悉睹现在无量诸佛。于
一念中。遍游佛土。分别众生语言。哀悯如巳眷属。誓
成诸佛无量功德。超诸声闻缘觉之地。又有比丘比
丘尼五百人。清净优婆塞七千人。清净优婆夷五百
人。欲界天子八十万。色界天子七十万。遍净天子六
十万。梵天一亿。如是无量大众。一时云集。」

【右第一章。如是至上首一。魏居士曰。罗汉诸名。各
本或用梵语。或用华语。今止酌列五尊者。以例其
馀。荫福按佛在旧作佛住。舍国旧作舍城。今皆从
汉译订如文。以后经文字句閒有未安。皆从诸译
订正。义例仿此。不具述。又有至之地二。魏居士曰。
此赞菩萨功德一节。宋译无之。今从四译。而节其
冗辞。又有至云集三。魏居士曰。此九句。各译无之。
从汉译增。盖此经普被上中下三根。宜首列凡圣
401-A¶ 第 143c 页 X22-0143.png
男女。在家出家四众。以表当机。】

「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浮明镜。影畅表
里。现大光明数千百变。尊者阿难即自思惟。今日世
尊诸根悦豫。清净光颜。巍巍宝刹庄严。从昔以来所
未曾见。喜得瞻仰。生希有心。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
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甚奇特广
大之法。住诸佛所在最胜之道。为念过去未来诸佛
耶。为念现在他方诸佛耶。惟愿宣说。利益一切。尔时
世尊告阿难言。善哉善哉。阿难。汝为哀悯利益诸众
生故。能问如是微妙之义。汝今斯问。胜于供养一天
下阿罗汉辟支佛。布施累劫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
类功德百千万倍。何以故。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
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阿难。如来出世。难值难见。如
优昙华。偶尔一现。汝今所问。多所饶益。我当为汝演
说。开化一切。」

【右第二章。尔时至表里一。魏居士曰。五句参用魏
唐二译。现大至百变二。魏居士曰。此八字依汉吴
二译增。尊者至有心三。魏居士曰。以上二行。参用
汉魏二译。即从至一切四。魏居士曰。以上三行。参
用各译字句。尔时至之义五。魏居士曰。哀悯二句
用唐译。汝今至脱故六。魏居士曰。此节用汉吴二
译。阿难至一切七。魏居士曰。末七句用魏译。参用
各译字句。】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
401-A¶ 第 144a 页 X22-0144.png
有佛出世。名世自在王如来。住世四十二劫。彼佛法
中。有一比丘。名曰法藏。本是国王。闻佛说法。寻发无
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智慧勇猛。无能踰
者。诣世自在王如来所。顶礼佛足。向佛合掌。而白佛
言。唯然世尊。我巳发无上正觉之心。愿佛为我广宣
诸佛净土庄严。令我于世得无等觉。成大菩提。时世
自在王佛语法藏比丘。庄严佛土。汝当自摄。比丘白
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惟愿世尊为我敷演。尔时世
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广说二百一十
亿诸佛刹土。天人善恶。国土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
之。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起发无
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修习功德。发大誓
愿。摄取庄严。具足五劫。往诣世自在王佛言。我今为
菩萨道。欲令我后作佛时。于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
中。智慧光明功德。都胜诸佛国者。宁可得否。佛言。譬
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人至心求道。
何愿不得。」

【右第三章。佛告至二劫一。魏居士曰。原本由世自
在王佛。上溯住劫五十二佛。与然镫佛相首尾。唐
宋二译皆逆数而上。汉吴诸译。则顺数而下。或谓
然镫为释迦授记之师。不应法藏发心乃在五十
二佛之后。或谓古佛同名者多。无可适从。且过去
古佛。数不胜数。既非经谊所关。故今阙之。即从世
自在王起。以息疑诤。彼佛至佛言二。魏居士曰。此
401-A¶ 第 144b 页 X22-0144.png
下各本有偈。或四字句。或五字句。或七字句。惟吴
译无之。今从吴译唯然至不得三。魏居士曰。以上
十二行。用魏译。参取吴译。】

「时法藏比丘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白佛言。
世尊。我巳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惟垂听察。第一
愿。设我成佛。国中无三恶道。设有地狱饿鬼畜生。乃
至闻其名者。不取正觉。第二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
纯是化生。无有胎生。亦无女人。其他国女人有愿生
我国者。命终即化男身来我刹土。生莲华中。华开见
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第三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
若形色不同。尚有好丑。不悉金色身三十二相者。不
取正觉。第四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若不皆识宿命。
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第五愿。
设我成佛。国中天人。若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
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第六愿。设我成佛。国中天
人。若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
悉受持者。不取正觉。第七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若
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
生心念者。不取正觉。第八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若
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
诸佛国者。不取正觉。第九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若
不得漏尽。住灭尽定。及决定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第十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若不悉得广长舌。说法
善巧。辩才无碍者。不取正觉。第十一愿。设我成佛。光
401-A¶ 第 144c 页 X22-0144.png
明若有限量。不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普胜诸
佛光明。令彼十方众生触此光明。身意柔软。罪垢灭
除。命终皆得生我国者。不取正觉。第十二愿。设我成
佛。寿命若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
觉。第十三愿。设我成佛。国中声闻若有数量。乃至三
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能
知其数者。不取正觉。第十四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
寿命亦皆如佛。无有限量。永无生死。除其本愿示现
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第十五愿。设我成佛。
国中天人。若不皆身具无边光明。照曜诸佛国土者。
不取正觉。第十六愿。设我成佛。名声普闻十方世界。
无量诸佛若不悉咨嗟称叹我名者。不取正觉。第十
七愿。设我成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至心
信乐。欲生我国。乃至临终十念求生。若不见佛与大
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惟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设我成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
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度脱一
切众生故。遍游佛国。修菩萨行者。虽生他国。终不受
三途苦。永不退失善根。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第十九
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虽住声闻缘觉之位。而能承
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若不能遍至无数无量
诸佛国者。不取正觉。第二十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
衣服饮食。应念所需。自然化现在前。乃至于诸佛所
种种供养。香华幢盖璎珞音乐。应念圆满。无所从来。
401-A¶ 第 145a 页 X22-0145.png
无所从去。乃至欲求诸佛就供。以佛神力。应念即得
他方诸佛舒臂来此。受其供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一愿。设我成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
切诸佛世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第二十二愿。设我
成佛。国中有无量道场树。高或百千由旬。或四百万
由旬。诸菩萨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閒见。犹
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第二十三愿。
设我成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
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
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供养
诸佛。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不取正觉。第二
十四愿。设我成佛。所有他方佛刹声闻缘觉。闻我名
号。不发大心。不得坚固不退转。究竟成就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者。不取正觉。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
说此愿巳。以偈颂曰。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
不满足。誓不成等觉。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
诸贫苦。誓不成等觉。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
有不闻。誓不成等觉。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志求
无上尊。为诸天人师。供养一切佛。具足众德本。愿慧
悉成满。得为三界雄。如佛无碍智。通达靡不照。愿我
功德力。等此最胜尊。斯愿如克果。大千应感动。虚空
诸天神。当雨真妙华。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巳。
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自然音乐。
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401-A¶ 第 145b 页 X22-0145.png

【右第四章。时法至正觉一。魏居士曰。魏译四十八
愿。唐译四十六愿。宋译三十六愿。惟汉吴二译皆
止二十四愿。而天亲菩萨无量寿偈亦云誓二十
四章。则西天本同也。今遵汉吴。以免重复。至每愿
中字句。兼取各译所长。以成完善。荫福按设我成
佛旧本成作得。辞非雅训。今据唐译本改正如文。
佛告至妙华二。魏居士曰。此偈汉吴二译无之。唐
译每句七字。魏宋二译每句五字。今用魏译。略节
数句。佛告至正觉三。魏居士曰。此用魏译。】

「阿难。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大众
之中。发斯弘誓愿巳。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
开廓广大。超胜独妙。于阿僧祇劫。修行布施。持戒。忍
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亦教人行六波罗蜜。以
大庄严具足众行。三昧常寂。智慧无碍。住空无相无
愿之法。无作无起。众法如化。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
贵。或为刹利国王。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
王。常以四事供养恭敬诸佛。由成就如是诸善根故。
随所生处。有无量宝藏自然涌出。身诸毛孔出无量
香。普熏世界。无量众生闻之。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心。于一切法。皆得自在。所说诸愿。靡不成就。如
是无量百千亿劫。功德圆满。乃入佛位。现在西方。去
阎浮提十万亿佛刹。有世界名曰极乐。佛名阿弥陀。
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有无量无数菩萨声闻围绕说
法。」
401-A¶ 第 145c 页 X22-0145.png

【右第五章阿难至如化一。魏居士曰。此处魏唐宋
译皆有称颂法藏修行数十句。皆不出六波罗蜜
之内。今用汉吴二译较简括。其庄严以下六句。兼
取魏译或为至佛位二。魏居士曰。此参取各译字
句。荫福按所说诸愿下。旧惟作皆悉得之四字。文
率义略。殊不成语。今依龙舒译本增定为靡不成
就至乃入佛位二十字。庶不失先佛开示净宗至
道。郑重分明之意。现在至说法三。魏居士曰。又一
向出生菩萨经。佛言。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
佛号宝功德威宿劫王。彼佛将入涅槃为众广说
法本陀罗尼。时有轮王。名曰持火。王有太子。名曰
不思议胜功德。生年十六。从彼如来闻是法本。即
于七万岁中。精勤修习。未曾睡眠。亦不偃侧。端坐
一处。不贪财宝。及以王位。不乐自身。得值九十亿
百千那由他佛。诸佛说法。尽能闻持修习。厌家薙
发。而作沙门。复于九万岁中。修习此陀罗尼。复为
众生分别显示。一生之中。力精教化。令八十亿百
千那由他众生得发道心。至不退地。尔时不思议
胜功德比丘。岂异人乎。即阿弥如来是也。此明法
藏所修本行。足与经文互證。】

「阿难。彼佛所放光明。遍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
四维上下。亦复如是。若化顶上圆光。或一二三四由
旬。或百千由旬。或亿万由旬。或照一二佛刹。百千佛
刹。乃至遍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是故阿弥陀佛。亦
401-A¶ 第 146a 页 X22-0146.png
名无量光佛。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众
生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若在三途极苦之
处。有缘见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终皆得解脱。若有众
生闻其光明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
生其国。」

【右第六章。阿难至佛刹一。魏居士曰。光明远近不
同处。汉吴二译皆指他方诸佛。魏唐二译亦同。惟
宋译属阿弥陀佛自身圆光。随意大小。最为得之。
盖放光与圆光不同。诸佛成道说法未有不放光
照大千世界者。岂有十方佛光拘止寻丈之理。至
阿弥陀佛化身接引众生。则光亦有大小。随其所
现。庶不碍诸佛功德平等之谊。是故至其国二。魏
居士曰。无量光下。各本尚有十二种光明佛号。皆
摄于无量之中。今节去。以省重复。众生遇光以下。
用汉吴二译。】

「复次阿难。阿弥陀佛有无量无数声闻之众。譬喻算
数所不能及。阿难。彼大目犍连神通第一。三千大千
世界所有一切星宿众生。于一昼夜。悉知其数。假使
百千万亿声闻神通之力。皆如大目犍连。一一声闻
寿百千万亿岁。尽其寿命数彼声闻。百分之中。不及
一分。复次阿难。譬如大海。深八万四千由旬。广阔无
边。假使有人出身一毛碎为百分。细如微尘。以一毛
尘沾海一滴。此毛尘水。较海孰多。阿难。彼目犍连等
声闻之众。尽其形寿所知数者。如毛尘水。所未知者。
401-A¶ 第 146b 页 X22-0146.png
如大海水。彼佛及诸菩萨寿量劫数。亦复如是。」

【右第七章。复次至海水一。魏居士曰。以上各译略
同。其字句用魏宋二译。彼佛至如是二。魏居士曰。
此寿量句。用唐译增。】

「又其国土七宝诸树。周满世界。金树。银树。琉璃树。玻
瓈树。真珠树。砗磲树。玛瑙树。或有二宝三宝四宝五
宝六宝七宝。转共合成。根茎枝干。此宝所成。华叶果
实。他宝所作。或有宝树。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
枝。玻瓈为梢。真珠为叶。砗磲为华。玛瑙为果。其馀诸
树诸宝辗转相互。亦复如是。行行相望。枝枝相对。叶
叶相当。又阿弥陀佛有道场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
围五十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
成。珍妙宝网罗覆其上。微风吹动。演出无量妙音。流
遍国中。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
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五根清净。住不退转。至成佛
道。」

【右第八章。又其至相当一。魏居士曰。各译皆将每
树根柯枝叶华果与七宝辗转互配。演成七段。过
于繁悉。无关佛法。今省并之。末三句。用汉魏译增。
又阿至佛道二。魏居士曰。道场树一节。宋译无之。
此用魏唐二译。荫福按。道场树一节。实见宋译第
三十六章。惟与他译字句不同。魏居士以为无其
文。非也。】

「复次阿难。彼佛国土。清净严饰。宽广平正。无丘陵坑
401-A¶ 第 146c 页 X22-0146.png
坎。荆棘沙砾。土石等山。黑山。雪山。宝山。金山。须弥山。
铁围山。大铁围山。惟以黄金为地。尔时阿难闻是语
巳。白世尊言。若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天忉利天。依何
而住。佛语阿难。四禅天色究竟天。依何而住。当知众
生业因果报。不可思议。诸佛神力。亦不可思议。彼佛
净土本无人天之别。惟顺馀方。示有三界。」

【右第九章。复次至思议一。魏居士曰。此节魏唐宋
三译略同。彼佛至三界二。魏居士曰。人天三界四
句。宋译无之。此从魏唐二译增入。】

「复次阿难。彼佛国土。虽无大海。而有泉池。处处交流。
其水深广。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三十由旬。乃至百千
由旬。其水清净。具八功德。又水两岸。复有无数栴檀
香树。吉祥果树。华果恒芳。光明照曜。若彼众生过浴
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乃至欲至顶者。或欲冷者。
温者。急流者。缓流者。其水一一随众生意。令受禅定
之乐。其宝池中。纯是莲华。有他方众生来生其国者。
即于莲华中自然化生。结跏趺坐。又于水中出种种
声。佛法僧声。止息声。无性声。波罗蜜声。十力四无所
畏声。神通声。无作声。无生无灭声。寂静声。大慈大悲
声。喜舍声。灌顶受记声。众生闻如是种种声巳。其心
清净。与声中说法相应。无诸分别。成熟善根。永不退
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其有不愿闻声者。即如
定中。一无所闻。」

【右第十章。魏居士曰。此章皆用宋译。惟莲华化生
401-A¶ 第 147a 页 X22-0147.png
四句。及不愿闻声二句。宋译无之。从汉唐二译增。】

「复次阿难。彼国菩萨。或于晨朝欲供诸佛。思香华等。
作是念时。香华璎珞。幢幡网盖。及诸伎乐。随意即至。
其所散华。即于空中结成华盖。或十由旬。或数十百
千由旬。乃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供养诸佛巳。即于
晨朝还到本国。若思饮食汤药衣服卧具等。亦复如
是。此诸菩萨所需之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以意
为食。身心柔软。无所味著。事巳化去。时至复现。其香
味或有不欲闻者。即无所闻。又复思念摩尼宝等庄
严。及宫殿楼观。堂宇房阁。或大或小。或高或下。或处
虚空。或在平地。或依宝树而住。随意所现。无不具足。
其诸菩萨阿罗汉。各自行道。中有在地讲经诵经者。
有在地受经听经者。有在地经行者。思道及坐禅者。
有在虚空讲经诵经者。有在虚空受经听经者。有在
虚空经行者。思道及坐禅者。中有未得须陀洹道者。
则得须陀洹道。未得斯陀含道者。则得斯陀含道。未
得阿那含道者。则得阿那含道。未得阿罗汉道者。则
得阿罗汉道。未得阿惟越致者。则得阿惟越致。各自
行道。莫不自在。」

【右第十一章。复次至所闻一。魏居士曰。此节参用
唐宋魏三译。又复至具足二。魏居士曰。此节用宋
译。惟虚空平地二句。从汉译增。其诸至自在三。魏
居士曰。此节用汉译增。又各译有乞人不如帝王。
帝王。不如轮王。轮王不如忉利诸天。辗转相倍。不
401-A¶ 第 147b 页 X22-0147.png
如无量寿国云云一节。但或赞宫殿。或赞威势。或
赞菩萨容貌。各本互异。无所适从。且非义谛所关。
故舍彼取此。较于行人观心有益。】

「复次阿难。彼佛国土。每于晨食时。香风自起。吹动宝
树宝网。出微妙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其
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如比丘得灭
尽定。复吹树华落放地上。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
杂乱。软妙如兜罗绵。足履其上。蹈下四寸。随足举巳。
复还如故。过一时后。其华自然没入于地。随其时节。
复雨新华。一日之中。如是六反。」

【右第十二章。魏居士曰。此章字句。参用魏唐宋译。】

「复次阿难。彼佛国土。复有众鸟住虚空界。出种种音。
犹如佛声说法。普闻世界。皆是佛力化作。非实畜生。」

【右第十三章。魏居士曰。化鸟七句。各译无之。今从
唐译。但彼在下文。今移于此。】

「复次阿难。彼佛国土。无日月星曜昼夜之象。亦无劫
数之名。亦无山川高下。林苑家室。于一切处。既无标
示。亦无名号。亦无取舍分别。惟有众宝莲华周满世
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
光。白色白光。黄色黄光。紫色紫光。一一华中出三十
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一一诸
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各各安立众
生于佛泥洹之道。」

【右第十四章。复次至分别一。魏居士曰。此节字句。
401-A¶ 第 147c 页 X22-0147.png
参取诸译。惟有至之道二。魏居士曰。此节宋译无
之。用魏唐译增。】

「复次阿难。不独我今称赞阿弥陀佛光明功德。东方
过恒河沙数世界诸佛如来。亦各出广长舌相。放无
量光。说诚实言。称赞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西方
南方北方恒河沙数世界诸佛。亦复如是。四维上下
恒河沙数世界诸佛。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众生闻
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求生彼界。得
不退转故。」

【右第十五章。魏居士曰。此章用宋译。与魏唐各译
大同小异。】

「复次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如有至心愿生彼国。
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身出家而作沙门。发无上菩
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
等众生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
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
转。应时即得智慧。神通自在。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
天人民。如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
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多少
修善。奉持斋戒。供养三宝。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
临终。阿弥陀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
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
智慧次于上辈者也。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
如有至心愿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
401-A¶ 第 148a 页 X22-0148.png
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阿弥陀佛。愿生其
国。若闻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彼佛者。
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
功德智慧次于中辈者也。」

【右第十六章。魏居士曰。此章皆用魏译。视唐宋二
译文义完善。此三辈。当观经上中二品。而无其下
三品。】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宿愿
为众生故。以弘誓力入生死界。度脱有情。随意而作
佛事。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
照百由旬。或千由旬。又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光明普
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
言。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此二菩萨。现居此界作
大饶益。摄念佛人生彼佛国。阿难。其有众生得生彼
国。其钝根者。见佛闻法。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
计无生法忍。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受恶趣。神通自
在。除以宿愿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常识宿命。」

【右第十七章。魏居士曰。此章皆用魏译。而参取各
译字句。又此下各本有赞彼国菩萨功德数百言。
宋译巳省三分之二。今全省之。至此下。汉吴魏译
皆有佛告弥勒劝进往生及五痛五烧数千言。繁
冗复沓。不类佛语。唐宋二译皆无之。今从后二译。】

「阿难。汝起面西顶礼。尔时阿难即从座起。合掌面西。
五体投地。而白佛言。我今愿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401-A¶ 第 148b 页 X22-0148.png
供养礼拜。种诸善根。即时阿弥陀佛于其掌中放无
量光。普照一切诸佛世界。于此世界所有黑山。雪山。
金山。宝山。目真邻陀山。须弥山。铁围山。大海江河。丛
林树木。及天人宫殿。一切境界。无不照见。譬如日出
明照世间。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
尔时会中天龙八部。人非人等。皆见极乐世界种种
庄严。及见阿弥陀佛声闻菩萨围绕恭敬。譬如须弥
山王出于大海。尔时极乐世界过此西方百千俱胝
那由他国。以佛威力。如对目前。彼见此土。亦复如是。」

【右第十八章。魏居士曰。以上皆用宋译。间取各译
字句。】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汝见极乐世界从地以上
至色究竟天诸庄严否。汝闻阿弥陀佛大音演说妙
法。宣布一切佛刹化众生否。汝见彼国众生游处虚
空。宫殿随意。或遍至十方供养诸佛否。弥勒菩萨白
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一一皆见。世尊。云何彼土众生。
亦有宫殿处地。不能游行虚空神通自在者耶。佛言。
此乃彼国化城边地众生。由彼在世时。不了诸佛不
思议智。大乘广智。最上胜智。但信罪福修习善本。愿
生其国。此人命终时。生彼国边界七宝城中。其城纵
广各二千里。城中亦有舍宅宝树宝池。供养如第二
忉利天。其人于其城中凡五百岁。不能游行虚空。不
能见佛闻法。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牢狱。若诸小王
子得罪。幽此宫中。衣食供帐伎乐。如转轮王。而以金
401-A¶ 第 148c 页 X22-0148.png
锁系其两足。此诸王子宁乐处彼否。弥勒言。不也。但
以种种方便求出。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又
如此土众生处母胎中。尚未出胎。一切无所见闻。此
等众生亦复如是。虽处华胎。而不能见佛闻法。与此
土处胎无异。由其宿命所种善根。不能离相。不求佛
慧。妄生分别。视生佛国。如求人天福报。是故因果相
感。生此化城。虽有馀乐。而以不见佛为苦。待彼众生
久知悔责。求离彼处。乃能往诣阿弥陀佛所。供养闻
法。既闻法开悟巳。乃得遍至诸佛世界。修其功德。此
等众生暂离三界轮回。信慧未全。尚复如是。况乃世
智聪辩。取相分别。情执深重。但求人天福田。增益邪
心。永在三界狱中。云何得免轮回。出离生死。弥勒当
知。众生在此五浊恶世精进一日一夜。胜在天上为
善百岁。所以者何。天上多乐少苦故。在此忍界精进
十日十夜。胜在他方佛国边地为善千岁。所以者何。
佛界边地多乐少苦故。」

【右第十九章。尔时至皆见一。魏居士曰。以上皆用
宋译。间取各译字句。世尊至生死二。魏居士曰。此
节参取魏唐二译。其汉吴文亦相仿。惟宋译不指
边地化城。而指生天为胎生。则天上亦属化生。且
佛与弥勒问答语气。亦太浅近。故不从之。惟末数
句。略参取其意。又案菩萨处胎经云。佛言。过此西
方十二亿那由他刹。有懈慢国。快乐安隐。人欲往
生阿弥陀佛国。若从此国过。人多染著。即愿生其
401-A¶ 第 149a 页 X22-0149.png
中。遂不得到弥陀佛土。若人见此不贪不爱。即得
越过至安乐国。又宝积经。有一比丘闻佛赞扬东
方不动如来佛刹功德心生贪著。而白佛言。我今
愿生不动佛刹。佛告比丘。彼国不以爱著而得往
生。惟有植诸善本。修诸梵行。得生彼国。此二经皆
可与此相證。即十六观经之下品往生。不得见佛
也。此经三辈往生。皆上中品。而以下品属疑城边
地。弥勒至苦故三。魏居士曰。此节各译相仿。惟此
土为善胜于极乐也。世界。当指疑城边地言之。诸
译未免以辞害意。故酌增边地二字。】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娑婆世界。及诸佛刹。有
几多菩萨得生极乐世界。佛言。弥勒。我此娑婆世界。
有七十二那由他菩萨。巳曾供养阿弥陀佛。植众德
本。当生彼国。其诸小行菩萨。修小功德。当来得往生
者。不可胜计。复次阿难。难忍佛刹。有十八亿菩萨生
彼国土。宝藏佛刹。有九十亿菩萨生彼国土。火光佛
刹。有二十二亿菩萨生彼国土。无量光佛刹。有二十
五亿菩萨生彼国土。世镫佛刹。有六十亿菩萨生彼
国土。龙树佛刹。有千四百亿菩萨生彼国土。无垢光
佛刹。有二十五亿菩萨生彼国土。师子佛刹。有千百
八亿菩萨生彼国土。吉祥峰佛刹。有二千百亿菩萨
生彼国土。仁王佛刹。有千亿菩萨生彼国土。华幢佛
刹。有一亿菩萨生彼国土。光明王佛刹。有十二亿菩
萨生彼国土。得无畏佛刹。有六十九亿菩萨生彼国
401-A¶ 第 149b 页 X22-0149.png
土。此外十方世界无量佛国。其往生者。亦复如是。昼
夜一劫。说不能尽。」

【右第二十章。魏居士曰。此章皆用宋译。惟末四句。
从魏译增。】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阿弥陀佛名号。深心信乐。
至诚归依。无所疑惑。当知此人夙世巳曾于诸佛所
种诸善根。非小乘比。若于此经书写供养。受持读诵。
为他演说。乃至于一昼夜思惟彼刹。及佛身功德。此
人命终。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
彼国土。是人巳曾值过去佛。受菩提记。一切如来同
所称赞。无上菩提。随意成就。」

【右第二十一章。魏居士曰。此用宋译。参取各译字
句。荫福按。菩提记。旧本误提为萨。殊胶。今依宋译
改正如文。】

「佛语弥勒。我悲此土众生。尽其形寿。为心走使。无田
宅。忧田宅。无财宝。忧财宝。无眷属。忧眷属。适然得之。
又忧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日夜怔营。
无有休息。身亡命终。弃捐之去。莫谁随者。又或于所
怨仇。更相报复。于所恩爱。互相贪恋。世世转剧。或父
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惟巳之神识。独
生独死。独往独来。苦乐自当。无能代者。或有勉修福
田。情执深重。但求人天有漏果报。祗增生死。不出轮
回。永劫以来。流转五道。忧畏勤苦。不可胜言。变化殃
咎。异处善恶。自然追逐。去无所至。窈窈冥冥。别离久
401-A¶ 第 149c 页 X22-0149.png
长。道路不同。会见无期。甚难甚难。此皆不了佛智。不
信佛语。不拔生死轮回根本。迷没愚痴苦海。无有出
期。当知众生处此五浊恶世。长受五痛五烧。于诸世
界中。最可怜悯。何谓五浊。劫浊。命浊。见浊。众生浊。烦
恼浊。是为五浊。何谓五痛五烧。生时痛。老时痛。病时
痛。死时痛。患难穷苦痛。淫欲火烧。瞋忿火烧。贪盗火
烧。邪伪火烧。愚痴火烧。是为五痛五烧。我今于此五
浊恶世。劝导众生。出五浊。离五痛。断五烧。说此易行
难信之法。是为甚难。当知众生或闻阿弥陀佛名号。
悲悚信乐。深心归依者。皆是宿种善根。巳曾供养诸
佛。若闻阿弥陀佛名号。不敬不信。不乐受持者。皆由
恶道中来。不种善根所致。」

【右第二十二章。魏居士曰。汉吴魏三译皆有佛告
弥勒劝进往生。及五痛五烧等数千言。唐宋二译
皆无之。固较简净。但于我佛悲心苦口觉迷之旨。
又恐有缺。考汉吴译。皆有生老病死苦五痛之语。
窃意当初佛说五痛。不过如此。后人辗转附益。故
失其真。今故于前三译中。决择精粗。存此一节。以
资持诵。而起悲信。惟中间人天福田五句。各译无
之。今采宋译增人。】

「佛语弥勒。如来出世。难值难见。诸佛经法。难得难闻。
若闻此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当来之世。
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悯。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
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过是以往。阿弥
401-A¶ 第 150a 页 X22-0150.png
陀经亦灭。惟馀阿弥陀佛四字广度群生。汝等皆当
受持我语。广流末法。毋令断绝。」

【右第二十三章。佛语至得度一。魏居士曰。此节皆
用魏译过是至群生二。魏居士曰。此四句。各译无
之。今从大集经增入。使人知此净土法门。为末法
第一律梁。且使人免法灭之惧。又瑜伽师地论云。
劫尽之时。阿弥陀佛四字。世间无能念全。或能一
字。或能二字。若有能念全四字者。即为天人师。是
知法愈末则根愈钝。又法苑珠林言。饿鬼地狱。有
菩萨悯之。教以念佛。皆不成声。或以佛号写其手
掌。字不能现。是知业障愈重。则信受愈难。故人身
难得。佛法难闻。况净土横超三界。至易简。至难信。
经末丁宁告戒以难中之难。无过此难。读者当发
深庆幸。深悲恐。方不负金口属付之苦心也。】

「尔时佛说此经。无量众生皆发无上正觉之心。万二
千那由他人。得清净法眼。二十二亿诸天人民。得阿
那含果。八百比丘。漏尽意解。四十亿菩萨。得不退转。
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于将来世当成正觉。尔时三
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光明普照十方国土。百千音
乐自然而作。无量妙华雨满虚空。佛说是经巳。尊者
阿难及弥勒菩萨。天龙八部。一切大众。皆大欢喜。信
受奉行。」

【右第二十四章。魏居士曰。此用魏宋二译。】

* 衷论一
401-A¶ 第 150b 页 X22-0150.png

佛说摩诃阿弥陀经。解脱生死之渊源。大部弥陀诸
经之第一本也。先佛遗教。以发明生死之故为全体。
以开示解脱生死诸方为大用。生死。病也。诸方。药也。
众生苟不知生死之为病。先佛亦奚以药为。如巳能
知生死之病。则先佛必揭至神之药以为贶。可知也。
度生之方。虽有禅净教律诸宗之别。而若禅若教。获
效至艰。度生未广。惟净土一宗。普被三根。靡所不统。
上上根不能踰其阈。下下根亦可涉其藩。但具至心。
皆可转凡入圣。故净土一宗。实足兼诸家之长。而诸
家所长。不足以握净宗之要。以此先佛既遍寄其说
于大乘教典。复专说净土诸经。以定普度众生之极
轨。此大小两部弥陀诸经所由来也。夫先佛心源所
寄。恻怛如此。诸经所陈。精切如此。而至今世谛家犹
不知生死解脱为何事。即禅那家亦或妄肆讥弹。何
欤。此无他。既疏典坟。复争门户。其智不足以知此。其
仁遂亦不足以任此而巳。龙藏至言。浩如烟海。虽非
若辈所能窥。即先圣格致之方。亦不解其精意所存。
毫无闻见。辄直趣三途。悍然不顾。亦可哀矣。考净土
一宗。流别虽多。终以持名念佛为上第。而持名诸经。
复有大小弥陀两部之别。大弥陀经。古译有六。其第
一本三卷。曰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月支三藏法
师支娄迦谶所译也。第二本二卷。曰阿弥陀经。亦名
阿弥陀三邪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吴月支三
藏法师支谦所译也。第三本二卷。曰无量寿经。魏三
401-A¶ 第 150c 页 X22-0150.png
藏法师康僧铠所译也。第四本二卷。在大宝积经内。
曰无量寿如来会。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所译也。第
五本三卷。曰无量寿庄严经。宋西域三藏法师法贤
所译也。第六本二卷。曰大弥陀经。宋龙舒居士王日
休所会译也。以上六本。并见乾隆三年 钦定龙藏
汇记。长洲彭居士绍升以龙舒译本。义有未安。复校
订魏译无量寿经。著起信论三卷。经文丰缛。论亦精
当。是为此经之第七本。咸丰中。邵阳魏居士谓诸家
及龙舒译本。犹未尽善。乃会译众本。别为一书。仍名
无量寿经。则为此经之第八本矣。彭氏魏氏成书。皆
在重订龙藏之后。故藏本缺焉。每进益上。亦净土家
所宜知也。小弥陀经。译本有二。第一本一卷。亦名阿
弥陀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也。第二本一
卷。曰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也。
二文大同小异。而秦译尤精。故明云栖大师祩宏为
作疏钞四卷者是也。先佛说经。义有详略。故分大小
两部。而大部之文。足该小部。以其具述阿弥陀佛创
建净土之正因。非小部所能详备也。魏氏会译本。复
上援汉译。订四十八愿为二十四愿。以祛诸家译本
之误。其文亦简切不支。故尤非诸家所及云。同治中。
先世父梅叔公尝言。魏氏经文。足以冠冕大部诸经。
而当校正者。犹有数事。一日正名。谓经名无量寿。与
康译无别。而文辞回殊。适以滋后学之惑也。二曰正
实。谓经书佛名。或作无量寿。或作阿弥陀。为例巳疏。
401-A¶ 第 151a 页 X22-0151.png
而古今修净业者。惟念阿弥陀佛。未尝有念无量寿
佛者。则经书佛名。当仍依龙舒旧文。以作阿弥陀佛
为是。其馀文字。亦尚有可议者。因博考众本。手自校
雠。且定经名曰摩诃阿弥陀。摩诃。华言所谓大也。大
义改从梵文。所以别龙舒旧本也。校订既讫。且议行
世。公遽归道山。厥志未酬。亦是经之缺典矣。耕心年
二十馀。偏好方策。颇究汉宋诸家学术之要。空腹高
心。不可一世。又闻昌黎韩氏排斥佛老。号称大儒。心
尤慕之。其后虽习闻先曾王父椒园公尝以谤佛罹
神谴。及悔过自新。乃深通佛乘。遂以循吏名当世。而
为意气所蛊。殊不谓然。且隐事腹诽。然实不知佛乘
之是非为何如也。及先世父参宛平瑞安法师于江
宁。因具通红蠡宗旨。家居习静。时以教授子弟。于小
子耕心期许尤切。耕心因得尽窥大乘诸经论。乃知
至道微言。本非世谛所能解。而举世梦梦。颠倒是非。
尤非六道天人之福。及光绪初。复闻扬州省一大师
现證念佛三昧。为海内净业宗师第一。乃竭诚参叩。
更备悉净宗得失之奥。既归。辄身体力行。渐有證入。
更遍徵藏典。益知讲师之空言。不足敌大师之实行。
其后以身膺世网。不欲蹈位卑言高之咎。默默自将。
用辞讥病。迄今巳二十馀年矣。近以年将迟暮。颇虞
衰朽。且方值国家多难。邪说横行。或儒或佛。几无税
驾之所。明发不寐。时切隐忧。乃取先世父所校经本。
系以衷论若干万言。以示后学。其文上援教乘。下抒
401-A¶ 第 151b 页 X22-0151.png
心得。尤必举现證三昧之心传。以为修持归宿。意在
发挥实际。不欲徒尚空谈。由是此经此论。非同非异。
亦同亦异。即经义所遗。亦旁推交通。无所不具。庶期
上报佛恩。下缵净宗几绝之绪。即儒佛之倾危。亦欲
藉是以奏拨乱反正之绩。知我罪我。惟愿上质十方
诸佛。无暇与流俗竞短长也。如有阔疏。则补缺拾遗。
仍以俟真修实證及博通大乘之至人。不敢自是也。
先曾王父。讳定柱。初授云南知县。道光十年。终浙江
按察使。先世父。讳荫福。故江南沛县知县。

求通是经者。第一当知生死之故。第二当知解脱生
死诸法。第三在修净业以超生死。第四在持名念佛
以超生死。第五在现證念佛三昧以超生死。今悉本
此义为文。且益以或问终焉。经所详者略之。经所略
者详之。合者离之。离者合之。所谓非同非异。亦同亦
异也。不如是。则先佛度生之弘愿无由明。此经不尽
之宗旨亦无由具。且无以统括诸宗。为至道之根柢
云。乌呼。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此岂托空言昧实效者。
所能悉哉。志在出世之哲人。苟欲取法乎上。其毋忽
诸。

生死之实有二。一曰分段生死。二曰变易生死。分段
生死者。四大和合谓之生。四大分散谓之死。轮回六
道之生死也。变易生死者。因移果易。易粗为精。谓之
生。舍所住位。谓之死。进趋一乘之生死也。分段生死。
固有生死之生死也。变易生死。本无生死之生死。以
401-A¶ 第 151c 页 X22-0151.png
度生无巳。乘大悲弘愿以入界内。故亦假名生死也。
犹滞分段生死。是为界内。是为六凡众生。巳證变易
生死。是为界外。是为四圣正果。犹滞界内。是为处世。
巳超界外。乃为出世也。界内六凡。惟趋生灭。本情以
造业。本业以受生。其轮回六道。或荣或瘁。或苦或乐。
而卒无实乐之可凭。苟不能进趣真如。其苦与瘁终
无巳时。故曰固有之生死。界外四圣。分證真如。本性
以进道。皆乘大悲弘愿。以遨游三界拯济众生。其来
也。必有所为。其往也。必有所證。驯至十地等觉。上极
无上正等正觉而后巳。故曰本无之生死。固有之生
死。有升有降。且升一而降九。虽至生天。犹不能超然
于分段之外。所谓轮回之苦者此也。本无之生死。有
升无降。进止自由。且每进益上。以度生酬愿。乃有此
生死。故不得以生死论也。巳超生死之外。仍入生死
界内以度众生者。是为菩萨。是为大乘。既超生死之
外。遂證相似涅槃。不生不灭。惟蕲独善。不复以度生
为念者。是为声闻缘觉。是为中小二乘。中小二乘。适
为诸佛所诃。以其无意度生。显悖大乘。必不能进證
无上正觉故也。变易生死。如贤哲之擢官。虽有迁移。
每进益上。分段生死。如流民之就食。即有荣枯。终无
依据。总覈十界之究竟。永證涅槃之乐者。惟有一乘
诸佛。长罹生死之灾者。惟在六道众生而巳。众生轮
回。虽有六道之殊。尤必以人道为枢纽。人道众生。积
善业者。百无一二。积恶业者。数逾恒沙。即以善业论。
401-A¶ 第 152a 页 X22-0152.png
如不能修出世福慧。惟积界内善因。极其所至。不过
生天。天道寿命虽长。果报虽胜。终在分段生死之内。
福报既终。仍当沦坠。既从沦坠。则三途之害。终不能
免。天道如此。馀道可知。善业如此。恶业可知。即无善
无恶者亦可知。故凡不能超脱于三界之外者。无论
善恶。三途之害。皆不能翛然无累。以巳生复死。巳死
复生。生必有来。死必有往。生死相缠。莫知所极。纵修
善果。不过一生两生不失善道。稍一失足。复从沦坠
矣。以一隙有漏之明。心不敌无始业习之厚。势有必
至。理有固然。不足怪也。所谓了生死。即了此分段之
生死。所谓解脱生死。即解脱此分段之生死而巳。而
界内众生。以不通二种生死之故。因不知修證之方。
既不解修證之方。上焉者。不过经画太空。自辟门户。
以成其处世之学。下焉者。必致固执惑业。力竞三途。
上或上升。仅成浅喜。下至下降。遂抱深忧。历劫茫茫。
共沦长夜。诸佛所谓可怜悯者。正在此辈。岂不悲哉。
夫讳疾忌医。固可骇怪。即当壮健时遽嘲卢扁。不知
壮健之人。亦有衰病之一日。得失虽异。谬妄不殊。贤
哲苟具真知。不识何以自处。生死之故。至道之源。大
略如此。蹈常袭故。及甘食悦色之伦。亦可以爽然自
失矣。

三界诸天。下及地狱。分段生死之境也。六道升降。分
段生死之果也。十二类生。分段生死之相也。或升或
降。轮回不息。分段生死之险巇也。一堕三途。动经尘
401-A¶ 第 152b 页 X22-0152.png
劫。众生业力不可思议。地狱之惨酷。鬼畜之沉沦。亦
不可思议。分段生死之钜灾也。生巳复死。死巳复生。
累经胎狱而不辞。屡换面具而无愧。虽欲径归断灭。
不知本无断灭之事。亦无断灭之理。分段生死之大
累也。方生方死。莫能自由。亦终不肯自由。分段生死
之妙因也。或愚或智。或贤或不肖。或富或贵。或贫或
贱。无一得免。且终不肯自蕲解免。或反深恶出世大
圣人之望人解免。吾不知其何说也。所谓生死之故。
如是焉而巳。诸佛菩萨之所悲念。念此辈也。诸佛菩
萨之所化度。度此辈也。然而此辈若闻非闻。若见非
见。若知非知。方赪面戟指诟谤不巳。且力拒出世大
圣人之悲念化度焉。乌呼。吾不知其果何说也。

求通生死之故。当先知方量。次知心量。不知方量。则
聪明局于一隅。不知心量。则智慧霾于世谛。生死之
故且无由通。或至历劫不知其所以然。终从沦坠而
后巳。可哀也。心量源也。方量流也。心量因也。方量果
也。然心量之说。近取诸身。稍具超世之识者。或能知
之。方量之说。每以为非耳目所及。莫不疑为荒诞。或
视为庄列之寓言。不知诸佛及等觉菩萨。巳圆證真
如。故能遍通其理。遍履其境。因以开示众生。不辞精
悉。彼诸佛菩萨悲念众生。化度众生。犹日不暇给。乌
肯向小儿虫豸辈妄作寓言。翻成戏论哉。然而大惑
者。且终身不解。不愚者。且终身不灵。每持此见为障
道之具。本经所陈。几成虚设。则推阐方量之纲要。以
401-A¶ 第 152c 页 X22-0152.png
通其狂惑。谅亦先佛所深许矣。所谓方量柰何。法界
有十。统分四土。十界者。一佛界。二菩萨界。三缘觉界。
四声闻界。五天界。六人界。七阿修罗界。八畜生界。九
饿鬼界。十地狱界。四土者。一曰常寂光土。诸佛所居
也。二曰实报庄严士。十地菩萨所居也。三曰方便有
馀土。缘觉声闻所居也。四曰凡圣同居土。寄报诸圣。
及天人以下众生所居也。自诸天以下下至地狱。统
名三界。亦曰六道。天人修罗为善道。畜生饿鬼地狱
为恶道。三善道。为善业众生受生之处。三恶道。亦曰
三途。皆恶业众生退堕之处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
色界也。由地狱以上。上极六欲天。统为欲界。以皆有
男女情欲也。由六欲天以上。以次递上。复有初禅三
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统为色界。以惟有
色身。并无男女情欲也。由色界天以上。以次递上。复
有四空天。统为无色界。以并无色身。惟有魂识如鬼
神也。是为三界二十八天。六欲天之下。复有地居三
天。以次递上。复有空居一天。空居天以上。即欲界之
初天矣。是为三界三十二天。则诸天之全也。诸天之
名。具如大佛顶首楞严等经所纪。兹不具述。修罗有
四。或摄人趣。或摄鬼趣。或摄畜生趣。惟修罗王执持
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天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惟修
天福。不修天慧。其所卜居。邻于日月。为天之附庸。故
为天趣所摄。亦得别为一界也。寂光实报及方便有
馀三土。为四圣界。以皆出世圣人所居也。天人以下
401-A¶ 第 153a 页 X22-0153.png
下至地狱。为六凡界。虽曰凡圣同居。而圣为寄报。故
仍谓之六凡也。娑婆同居界内。凡圣各二。凡二者。一
恶众生。即四趣也。二善众生。即人天也。四趣。谓三途
及修罗也。修罗有天福。无天德。故亦谓之恶趣也。圣
二者。一实圣。即四果辟支。通教六地。别十住。圆十信。
后心通惑虽尽。报身犹在。皆名实也。二权圣。谓寂光
实报方便三土中法身菩萨。及妙觉佛。为度有缘众
生。示现同居。皆为权也。权实诸圣。或寄报三界诸天。
或示现人世。故名是土曰凡圣同居也。所谓圣。谓声
闻四果以上。巳出三界分段生死诸圣人也。所谓凡。
谓天人以下六道三途。未出三界分段生死诸众生
也。以心有迷悟。故有圣凡之别。既别圣凡。遂有四土
十界。四土虽恢弘无际。要皆此一心所感召而巳。如
无分段生死。及界内界外之异。诸佛菩萨且无所用
其悲愿。无所用其化度矣。此方量之大纲。三界之实
义也。凡一天一地。一日一月。一须弥山。上自初禅天
梵天以下。下自铁围山𦦨摩罗王地狱界以上。为一
小世界。如此千小世界。有一二禅天覆之。是为一小
千世界。积此小千世界至一千。有一三禅天覆之。是
为一中千世界。则百万小世界矣。积此中千世界至
一千。有一四禅天覆之。是为大千世界。则十万万小
世界矣。一大千世界。通为一佛化度之境。亦名三千
大千世界者。繁复不厌之词也。化度者化。此度此三
界六道中之分段众生也。佛所化度。自菩萨以下。莫
401-A¶ 第 153b 页 X22-0153.png
不兼容并包。而惟以界内分段众生为尤急。不可不
知也。先佛释迦牟尼世尊所化度之境。曰娑婆世界。
吾辈所居。为娑婆世界中之一小世界。此小世界。有
四大洲。中国所统为南洲。以在须弥山之南也。亦曰
支那。亦曰震旦。楼炭经所谓葱河以东名震旦。是也。
八方上下。虚空无尽。则世界无尽。世界无尽。则众生
无尽。众生无尽。则生死无尽。生死无尽。则化度无尽。
即诸佛亦无尽。如大方广佛华严经所陈者是也。十
方世界。皆有净有秽。此娑婆世界。适为秽土。以众生
恶业视他方尤重。故独现此秽土也。他方净土虽夥。
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通四土为一土。永绝三
途六道分段生死之苦。故独为纯净。非十方净土所
能及。其化度因果。及一切依正庄严。皆如本经所陈。
详绎自见。极乐世界在此娑婆世界之西。去此世界
十万亿佛世界。亦如本经所陈是也。今禅宗及世谛
诸家不考藏典。乃以西域天竺当之。谬妄甚矣。此又
十方世界之大略。极乐净土之方位也。

所谓心量柰何。虚空无尽。世界无尽。则众生之心量
亦无尽。心量者。心所能至之分量也。诸佛量周法界。
既通法界之事理。且履法界之胜境。是为巳證之心
量。众生尚滞生死。虽未能遽履其境。未尝不可先通
其事理。因以渐臻其胜境。是为未證之心量。巳證之
心量。不可思议。未證之心量。亦不可思议。先哲所谓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者是巳。夫佛与众生。相去不可
401-A¶ 第 153c 页 X22-0153.png
以日劫计。今乃以为无别何哉。以众生之心。果欲为
善。终必至善。果欲为恶。终必至恶。果欲学道。即无不
学道。果欲念佛。即无不念佛。果欲往生。亦无不往生。
或好世谛。即仍在世谛。或好出世。即无不出世。上至
诸佛。下极地狱。无不惟此一心所造。先佛所开示者。
巳遍震三千大千世界。而下达之众生。仍一无所解。
意以为与我无涉。吾不知果能与彼无涉与否。殊不
敢必。此十方诸佛所以悲念无巳者欤。故惟心净土。
自性弥陀者。无非此众生之心性。惟心秽土。自性三
途者。亦无非此众生之心性。惟在众生之自择而巳。
红蠡醒大师曰。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
即真。终日不变。终日随缘。夫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
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
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狱。以凡在有心。不能无念。以无
念心体。惟佛独證。自等觉以还。皆悉有念。凡起一念。
必落十界。更无有念出十界外者。以十法界更无外
故。每起一念。为一受生之缘。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
未之有也。若此心能与平等大慈大悲依正功德以
及万德洪名相应。即念佛法界也。能与菩提心六度
万行相应。即念菩萨法界也。以无我心与十二因缘
相应。即念缘觉法界也。以无我心观察四谛。即念声
闻法界也。或与四禅八定以及上品十善相应。即念
天法界也。如与五戒相应。即念人法界也。若修戒善
等法。兼怀瞋慢胜负之心。即落修罗法界。若以缓软
401-A¶ 第 154a 页 X22-0154.png
念下品十恶。即堕畜生法界。或以缓急相半心与中
品十恶相应。便堕饿鬼法界。若以猛炽心与上品十
恶相应。即堕地狱法界矣。十恶者。即杀。盗。淫。妄言。绮
语。恶口。两舌。贪。瞋。邪见。是也。反此则为十善。当密自
检点日用所起之念。与何界相应者多。与何界相应
者猛。则他日安身立命之处。不劳更问人矣。又曰。一
切境界。惟业所感。惟心所现。即其现处。当体即心。凡
在有心。不能无境。不现佛境。便现九界之境。不现三
乘之境。便现六凡之境。不现天人鬼畜之境。便现地
狱之境。佛与三乘所现境界。虽优降不同。要皆受享
法乐而巳。三界诸天所现之境。惟受禅定五欲之乐。
人道之境。苦乐相问。各随其业多少不同。鬼畜之境。
苦多乐少。至于地狱。则纯一极苦。如人梦中所现山
川人物。皆依梦心所现。若无梦心。必无梦境。设无梦
境。亦无梦心。故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全境即心。全
心即境。若于因中察果。当须观心。设于果处验因。当
须观境。故曰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果必从因。因
必克果。苟真知此心境因果一如不二之理。犹不肯
念佛求生净土者。吾不信也。心量方量之义。备见三
藏教典。不胜称引。今大师所论。独能提纲挈领。毫无
馀蕴。学者亦可以知其概矣。

* 衷论二

先佛说法五十年。统九界圣凡谆谆教诲。本尝一日
厌倦。直至涅槃而后巳。顾不曰阐教。不曰论道。惟曰
401-A¶ 第 154b 页 X22-0154.png
说法。何也。以先佛所开示者。无非解脱生死之实法
也。众生造业之法。万别千差。无所不具。故先佛度生
之法。亦万别千差。无所不具。今综核大纲。凡有五宗。
所谓禅宗净宗教宗律宗密宗也。禅宗有五。曰沩仰。
曰临济。曰曹洞。曰云门。曰法眼。是也。净宗惟一。庐山
是也。教宗有三。曰天台。曰贤首。曰慈恩。天台贤首为
性宗。慈恩为相宗也。律宗惟一。南山是也。密宗虽无
所不统。而厥宗不显。其初祖则洛阳广福寺国师金
刚智也。禅宗以彻见本性为究竟。以参究话头为修
持之法。净宗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究竟。以专念
阿弥陀佛为修持之法。教宗义繁。学有定慧。皆以断
惑證果为究竟。以诸家止观为修持之法。然断惑證
果。诸宗皆同。不独教宗为然。特教宗所论。尤详悉尔。
定学诸法。有六妙门禅。有十六特胜。有通明观。有九
想观。有八念观。有十想观。有八背舍观。有八胜处观。
有十一切处观。有九次第定。有师子奋迅三昧。有超
越三昧。有王三昧。慧学诸法。有发声闻心。有发辟支
心。有发四弘愿六度心。有体空观。有次第三观。有圆
顿妙观。所以修定谓之止。所以修慧谓之观。三观。空
假中是也。圆顿妙观。亦名一心三观。亦名摩诃止观。
亦名大乘止观法门。是也。以上诸止观。统括大小诸
乘。皆出世之学也。此外复有根本四禅。有四无量心。
有四无色定。皆界内之禅定也。统论禅定。凡有四种。
一者世间禅。即根本四禅。及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也。
401-A¶ 第 154c 页 X22-0154.png
修持者。惟證天果。不能出分段生死。故曰世间也。二
者亦世间亦出世间禅。谓六妙门。十六特胜。及通明
观。利根依此发真断惑。钝根或亦随禅受生。故曰亦
世间亦出世间也。慧学体空一观。亦统三乘。惟次第
三观。及圆顿妙观。纯为大乘修持之法。然以上诸家
止观。名字虽存。修习者少。近世志在出世者。大率或
归禅宗。或归净宗。而或禅或教或律。尤当以回向往
生净土为第一义。以诸宗繁杂。且多退堕。惟横超生
死。事半功倍。苟證念佛三昧。尤足囊括诸宗。即三昧
未就。但能临终正念。亦可往生。既获往生。即永无退
堕之缘。其得失相去。判若天渊。故非诸宗所能并论
也。律宗以身心兼净为究竟。以备持菩萨以下具戒
为修持之法。既巳受戒。复犯戒者。其罪几至不通忏
悔。近世受戒之徒。几以犯戒为游戏三昧。其升沈功
罪。不问可知矣。密宗。持诵诸陀罗尼咒是也。陀罗尼。
此云总持。以能总括一切佛法也。所谓总持。谓持诵
陀罗尼者。既忏宿业。亦涤心业。亦度含灵。亦消灾难。
亦可折伏鬼神。亦可回向往生净土。亦可断除诸惑。
明自本心。见自本性。然持诵者。必持戒禁语掩关专
念。念至一心不乱。乃能现證三昧。所求如愿。如寻常
散念。则其效亦减。不可概论也。三藏诸经为显部。诸
陀罗尼为密部。所谓显。谓依文解义。依解起行。无不
可通也。所谓密。谓译音不译义。如军中之口号信矢。
惟宜令到奉行。应答无误。无取求解。亦不必求解也。
401-A¶ 第 155a 页 X22-0155.png
故持诵者。惟当依文口诵。馀无别法。而昧者不知。转
以不能解义为疑。更有冒昧释子不知此义。强为解
诂。亦可怪矣。饭所以疗饥。忽责以不能禦寒。衣所以
禦寒。忽责以不能疗饥。不知其体用所在。皆谬妄之
说也。诸陀罗尼。或出佛说。或出法身菩萨说。或出鬼
神说。其威神赫奕神效不测者。有大悲。尊胜。准提。楞
严等咒。各咒皆有本经。其持诵之法。仪轨亦多。而惟
以持戒禁语掩关专念为第一义。其馀不必拘滞。其
说具见大悲陀罗尼经。及首楞严经。流俗不解此说。
或拘文牵义。至不敢持诵。妄人或任意侮慢。致遭鬼
神之诃谴。皆下愚之过。不足论也。阿弥陀佛四字。皆
属梵文。亦与诸咒同。故持咒念佛。其法大率无异。惟
念佛之究竟。专在往生。而以忏愿等事为兼摄。持咒
惟在忏愿。而以往生为兼摄耳。此五宗修持诸法。皆
学者所宜知也。

先佛所谓全体。不过二端。一曰真如。一曰生灭。是也。
明自本心。见自本性。伏除三惑。是为真如。未明本心。
未见本性。三惑具在。是为生灭。真如者。不生不灭。不
垢不净。不增不减。出世四圣。及三界六凡。所同具之
本性也。生灭者。亦生亦灭。亦垢亦净。亦增亦减。三界
六凡。上暨实报庄严诸菩萨。所分具之三惑也。三惑
者。一曰见思。二曰尘沙。三曰无明。见思。三界众生之
惑也。尘沙。声闻缘觉之惑也。无明。十地菩萨之惑也。
三界众生囊括三惑。无所不具。而尤以见思一惑。为
401-A¶ 第 155b 页 X22-0155.png
分段生死之根本。由是教宗立三观以破三惑。證三
智。成三德。修空观者。破见思惑。證一切智。成般若德。
修假观者。破尘沙惑。證道种智。成解脱德。修中观者。
破无明惑。證一切种智。成法身德。既破见思。然后能
先后上證缘觉声闻四果。超然于分段生死之外。所
谓出世也。再破尘沙。且分破无明。乃能證十地菩萨
诸果。复尽破无明。则三惑尽破。即上證佛果。所谓无
上正等正觉也。三惑以次分破。则真如以次递显。必
三惑尽破无馀。然后真如无所不具。即先佛之体用
亦无所不备。此教宗之说也。禅那参究之法。用心犀
利。且琢磨入微。必破末后牢关。然后谓之彻悟。既抵
彻悟。则三惑俱断。惟以净除现业流识为务。盖由慧
以入定。故见功超卓如此。如中夏六祖大鉴。及五宗
诸师。所證者皆是也。然后世众生业力愈厚。道力愈
微。禅那一宗。所悟所修稍有差池。转多泣歧之叹。上
上根既万中无一。仅获薄悟。遽欲圆超生死。决不足
恃。转不能如净土一宗。普被三根之为得矣。永明寿
禅师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忽现前。瞥尔
随他去。老成见到之言。昭晰如此。诚愿解脱生死者。
不可不知也。

修禅教诸宗以蕲解脱。为竖出生死。修净土一宗以
蕲解脱。为横出生死。竖出者。谓自下而上。惟在此界
断惑證果。以出生死也。横出者。谓由此至彼。往生西
方净土。以出生死也。竖出生死。惟仗自力。见思惑毫
401-A¶ 第 155c 页 X22-0155.png
发未断。即不能超脱无累。横出生死。兼仗佛力。见思
未断。亦能往生。既得往生。则无业可造。永无退堕之
虞。如本经所明者是也。见思未断。虽非往生之究竟。
但得临终时。正念分明。念佛不辍。即往生可必。以视
竖出诸宗。实有难易之别。本师释迦牟尼佛。及十方
诸佛。所以并赞者以此。唐宋后诸宗师所以竭力劝
导者亦以此。前辈论辩至详。即本经亦开示不厌。无
矣赘说。果能深求其故。毋以解脱正宗为空谈之具。
斯可矣。

* 衷论三

专修净业。以蕲往生极乐净土。是为净宗。净宗之流
别。亦有数家。一曰持名。二曰观想。三曰持诵大乘陀
罗尼咒。回向往生。四曰持诵大乘诸经。回向往生。其
说具见诸经所陈。不可殚述。而终以持名为第一修
持正法。持名者。口诵心惟阿弥陀佛。是也。观想之法。
详见观无量寿佛经。虽亦净业之大宗。而观境恢弘。
非凡夫心力所能到。且有正观邪观之防。其繁难殊
甚。故古今从未有专修观想求生净土者。则其难可
知。且观想之要。惟在当面见佛。而持名果至一心不
乱。亦必当面见佛。并极乐依正庄严。亦无不现在目
前。古经如般舟三昧。文殊般若。诸经所陈。今人如省
一大师所现證者皆是。是持名一宗。足兼观想。无取
舍易就难。古今修净业者。所以必以此经为往生正
行也。持咒以下诸行门。虽有其说。修习者亦鲜。盖解
401-A¶ 第 156a 页 X22-0156.png
脱生死。为人界第一大事。苟通其说。断不肯姑舍正
行。转骛旁门。以图徼幸也。

治净业者。必先具信愿二轮。二轮不具。必不能依解
起行可知也。二轮之先导。有两事焉。一则考究典籍。
一则亲师取友也。无典籍。则师友无以收警策之功。
无师友。则典籍无以奏观感之效。盖师友乃活泼之
典籍。典籍为精详之师友。二者皆不容偏废。解脱生
死之至道。非荒疏谬妄之徒所能袭取也。两事巳完。
二轮巳具。然后能依解起行。修习无疑。出世之豪杰。
其毋因陋就简。反致一蹶不振也。

* 衷论四

持名念佛。亦有二法。一念四字佛。一念六字佛。念六
字佛。见观经第十六观。所谓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
陀佛。是也。念四字佛。见本经。及小弥陀经。如本经所
谓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及惟馀阿弥陀佛四字广度
群生。又小弥陀经所谓执持名号。是也。四字六字。虽
若无别。而惟念四字。出自本经。且南无二字。终属增
益之文。是修净业者。尤当以专念四字佛。为持诵之
正轨矣。

修净业者有三事。一曰念佛。二曰持戒。三曰修福。念
佛为正行。持戒修福为助行。所谓依解起行者此也。
念佛之法。复有三科。一曰平居定课。二曰平居散课。
三曰刻期闭关专念现證三昧。专念之法。别见后文。
定散二课。乃净业之正轨。故先出其说以为初学告。
401-A¶ 第 156b 页 X22-0156.png
荒陋之区。尚不知念佛为何事。不嫌覶缕也。

念佛定课。当先于净室。供西方三圣金像。或画像一
轴。像必东向。行人礼拜必西向。乃称如仪。每日课时。
先盥漱焚香。然后合掌向西。至心膜拜顶礼。

礼拜巳。
诵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次曰。
南无十方三世诸佛。次曰。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导师阿弥陀佛。次曰。
南无观世音菩萨。次曰。
南无大势至菩萨。次曰。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礼诵巳。然后诵云栖大师祩
宏西方愿文一遍。或诵大慈菩萨回向发愿偈一遍。
皆可。文与偈虽繁简不同。而厥义无别。以两文皆以
回向往生为主。且能总括菩萨四弘誓愿无遗也。回
向巳。然后退坐向西。至心称念
阿弥陀佛。或千声。或数千声。多至万声不等。念巳。复
礼拜而退。

是为定课之仪轨。清净大海众菩萨以上
为序课。称念阿弥陀佛为正课也。每日定课。时之早
晚。及念佛之多少。皆在行人自量其时其力为准。无
定程也。如行役于外。不能供像礼拜者。当向西合掌
立礼。惟念阿弥陀佛。而诵偈回向。亦不可缺。所谓散
课者。每日定课外。无论何时何地。但值无事及不对
客时。无论行住坐卧。皆当称念阿弥陀佛。或默持。或
出声持。或金刚持。皆无不可。但不必持珠记数耳。金
401-A¶ 第 156c 页 X22-0156.png
刚持者。惟唇齿微动。字字分明。而未尝出声。是也。以
上定课仪轨。古法亦繁简不同。惟此折衷允当。可为
定法。然此乃为在家二众言之。若出家二众。每日当
三时上殿。礼拜持诵。或直法庐山分六时礼念。乃天
下丛林久废不讲。或转藉门庭施设。自文其谬。俾先
佛之良法美意湮没无传。深可悼痛。今惟怀柔红蠡
山修持严密。故不三二年。辄有正念往生之人。可敬
也。散念之法。则无论在家出家。皆当如法修习。乃可
渐收一心之效。如不能念兹在兹。往生实未敢必。行
人宜自省也。至十念往生之法。虽出本经。而据余所
见诸净业家。或修习颇勤。年当迟暮。反退初心。或临
命终时。神明昏愦。径失正念者。时时有之。若惟修十
念辄能往生者。实未尝亲见。盖末法众生业习日厚。
又非三千年前之善根可比。既未亲见。即不敢依文
證实。以自误误人。通识之士。尚其鉴诸。云栖西方愿
文曰。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
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弟子某甲。普为四恩三有
法界众生。上求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
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
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
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
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
冤业。愿悉消灭。敢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
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堕。誓成正觉。誓度众生。阿弥
401-A¶ 第 157a 页 X22-0157.png
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證知我。当哀悯我。当加被我。愿
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
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
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
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
常得现前。至于临命终时。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
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
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
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
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我
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
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
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巳。三
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
悉成就。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
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
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是大愿。世界
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愿今
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
法界众生。同圆种智。大慈回向发愿偈曰。十方三世
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我今大皈
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愿同念佛
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见闻皆精
进。共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401-A¶ 第 157b 页 X22-0157.png

观无量寿佛经曰。修净业者。当生西方极乐国土。欲
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
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
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否。此三种业。乃
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今按先佛所
示净土因地诸善业。莫详于此。足以补本经所缺。学
者当知五浊恶世之五痛五烧诸苦。非力持此三净
业者。决不能免。念佛以治内心。积善以励外行。然后
得为净宗中人。然后得以往生净土。舍此不为。虽念
佛精勤。适与大乘菩提相反。其所證可知。此三净业。
乃先佛实事。求是之诲。不可忽也。第一科不言忠以
事君者。盖为出家二众言之。若在家士大夫。身为臣
子。自当视孝养奉事之例以起行。不待烦言也。慈心
不杀。谓不杀众生也。若枉杀人。更不待论矣。十善者。
一身三业。杀盗淫也。二口四业。妄言绮语恶口两舌
也。三意三业。贪瞋痴也。十事并行。谓之十恶业。十事
皆不行。谓之十止善。但不为恶。亦得谓之善也。止善
之外。复能力反十恶。增修善行。然后谓之十善业。反
恶修善者。如不杀之外。复能赎放生命。慎恤刑罚。不
肯妄坐一人。乃为不杀之善业。不盗之外。复能赈济
穷困。乃为不盗之善业。不淫之外。复能保全贞节。乃
为不淫之善业。不妄言之外。复能以至诚恻怛之说。
教人改过迁善。及解惑学道。乃为不妄言之善业。不
401-A¶ 第 157c 页 X22-0157.png
绮语之外。复能以纵横博辩之说。教人改过迁善。及
解惑学道。乃为不绮语之善业。不恶口之外。复能以
准情酌理之说。教人改过迁善。及解惑学道。乃为不
恶口之善业。不两舌之外。复能以怀忠抱信之说。教
人改过迁善。及解惑学道。乃为不两舌之善业。不贪
之外。复能亲亲仁民。由近及远。布施不倦。或推贤让
能。以人事君。不肯苟据禄位。乃为不贪之善业。不瞋
之外。复能苦口婆心。解人仇雠。息人讼狱。乃为不瞋
之善业。不痴之外。复能正谊明道。以德慧术智。维持
国家天下之政教。及一切倾危变乱。乃为不痴之善
业。则十善之全也。十善之义。一反一正一止。有三重
进退。姑以三界论之。至善极果。足以上生诸天。至恶
极果。足以下沦阿鼻地狱。故先佛成规。惟以十善为
天道正因。然充其分量。且先以定慧。实亦永證无上
正觉之正因。故净宗因地。亦必以此为福业之要领
也。旧说十善业。不杀之外。惟曰放生。不盗之外。惟曰
施食。不淫之外。惟曰梵行。不妄之外。惟曰诚实。不绮
之外。惟曰质直。不两舌之外。惟曰和诤。不恶口之外。
惟曰常软。不贪之外。惟曰不争。不瞋之外。惟曰慈悲。
不痴之外。惟曰因缘。盖皆讲师之说。故惟据出家者
为言。不知先佛所建五戒十善。乃统出家在家之四
众悉归陶铸。决非出家二众狃于一隅者。所宜独擅。
以止善不过自守。行善必归化度众生。乃合先佛立
言之旨。今说不妄。惟曰诚实。说不绮。惟曰质直。云云。
401-A¶ 第 158a 页 X22-0158.png
局于一隅。不知扩充。实未能尽其分量。今新说推本
人界四众之要务为言。所以扩十善未尽之义。孤陋
之说。不足论巳。三归。谓归依佛法僧三宝也。众戒。谓
在家五戒。出修沙弥十戒。比丘僧二百五十戒。比丘
尼三百五十戒。及菩萨十重四十八轻诸戒也。不犯
威仪。谓行止坐卧诸威仪。皆不得少背戒律也。发菩
提心。谓发菩提四弘誓愿也。四弘誓愿者。一曰众生
无边誓愿度。二曰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曰法门无量
誓愿学。四曰佛道无上誓愿成。此四弘愿。乃大乘十
地菩萨之正因。亦即十方无量诸佛上證极果之正
因。愿虽有四。尤以度生为第一义。必发此愿。乃为大
乘。不发此愿。即为中小二乘。所證之果。虽亦超然生
死之外。而永无成佛之期。适为诸佛所不取。必回小
向大。然后直趣菩提。每进益上。此大小诸乘。及成佛
不成佛之分也。修净业者。当专效阿弥陀佛。以发愿
度生为主。其不知发愿者。既获往生。亦必回小向大。
与他方世界之中小二乘终局偏小者不同。故本经
三品往生。莫不曰发无上菩提之心也。深信因果者。
因以种言。果以实言。如农圃之树艺。必先下种。然后
成实。世无无种之实。亦无无实之种。此二字乃世出
世间十界四土万理万事之总名。而流俗失考。惟以
善恶感应当之。谬矣。盖善恶感应。虽亦在因果之中。
而非因果名实之正义。如惟以善恶感应为因果。是
犹执一木一石以为山。执一指一节以为人。山与人
401-A¶ 第 158b 页 X22-0158.png
必不肯应也。读诵大乘者。大乘诸教典。乃化度众生
进趋极果之正因。非小乘独善之学可比。故修净业
者。必以通解大乘为至道渊源也。劝进行者者。生死
之故。解脱之方。非世谛众生所能遽解。必藉师友之
劝导乃能證入。此尤度生之要义。故又以劝进为净
业之终也。以上三福。乃念佛之助行。亦万善之纲宗。
于世出世间诸善业。无所不统。故先佛亦以此为净
业之正因。然非至心念佛回向往生。则此三福转以
前无乡导。适仅成人天之果。此又助行之实义。治此
经者。不可不察也。

净土之学有六要。六要皆通。则朗然大觉。与佛同俦。
所圆證者。更在禅教诸家之上。六要皆不通。则仍困
轮回。不出生死。何所底止。虽诸佛亦不能预知矣。六
要柰何。若戒若定若慧。是为出世三德。修净业者。依
此三德各各权实。是也。昔净宗诸大师虽未尝推阐
及此。而若理若事。皆具见先佛遗教。如日月经天。江
河行地。不容阳为不知。以自误误人也。权戒者。惟持
具戒。不能进修三福也。实戒者。既持具戒。复进修三
福。如观经所陈也。权定者。惟能终身念佛。未證一心
不乱也。宝定者。闭关专念。现證一心不乱。内则伏除
见思二惑。外则面见阿弥陀佛依正庄严。及十方诸
佛也。权慧者。深通净宗信解行證诸说。不为世谛所
摇夺也。实慧者。闭关专念。巳證一心不乱。巳获实定。
复精进专念不巳。更见真如本性。径发一切智慧。如
401-A¶ 第 158c 页 X22-0158.png
文殊般若诸经所陈也。修净业者。果能始于权戒。终
于实慧。然后得收净业之全功。往生净土。必超登上
品。如有权无实。如本经所陈。虽亦庶几往生。设为宿
业所缚。仍不免捍格之虞。此本经未尽之蕴。所以必
待弥纶也。

权戒实戒之义。如上章所陈是也。权定之义。惟依定
散二课终身念佛。孳孳不倦。但不为内惑所缠。外缘
所挠。亦得往生净土。如木经所谓至心愿生彼国。一
向专念阿弥陀佛。是也。本经所谓专念。谓惟念佛号。
不杂馀业。非闭关专念。现證三昧之义也。净土之学。
亦精亦博。备见一切教典。先佛所示实定实慧诸义。
巳详别经。故本经无述焉。然学者如不解现證三昧
之说。则实定实慧。遂无进趋之缘。虽念佛终身。而心
业犹在。心业既在。虽获往生。终非净宗之究竟。故本
经所示。惟得谓之权定也。近有讲师古昆。未达先佛
净宗权实二义。及闭关专念现證三昧之法。惟以终
身念佛不倦为宗。著念佛要诀一篇。其目曰。第一不
贪静境。第二不参是谁。第三不除妄想。第四不求一
心。其意以为终身念佛。亦得姑名一心不乱。亦可径
遂往生。如因妄想难除。一心难證。反失进修之路。则
自误尤甚。其说盖专为畏难苟安之徒痛下砭针。诚
可广度含灵。为本经之一助。然主持太过。流弊亦多。
何也。一适阻上智进修之地。二适开中下退惰之缘。
三上违古经。四下负今验。五未达净宗之大全。转为
401-A¶ 第 159a 页 X22-0159.png
禅教两宗所深鄙。乘除功过。终非第一了义也。以余
所见净业诸君子。有初志甚勤。垂老退堕者。有信愿
颇真。忽自寻烦恼。致死非命者。有素行念佛。无不通
晓。及临命终时。反失正念。不得往生者。有既名念佛。
复以意见参禅。空腹高心。致失心病狂者。纷纷籍籍。
无事生事。反置先佛遗教于不问。大率皆以身缠宿
业。复昧真修。故转贻流俗之笑柄。此了义之说。所以
不可不讲也。参究念佛。本后世伪妄之说。非先佛遗
教所有。昆师所论四事。惟此一端。至精至确。然亦先
哲所巳言。不为创获。若不贪静境。乃更为躁妄人力
树赤帜。尤不可训。念佛者。下学上达之至道。必先却
外境。乃能渐静心境。果静外境。心境之能静不静。尚
不敢知。今乃先以静境为禁。是必一传众咻。转能学
道矣。亦异闻也。实定之义。如小弥陀经所陈是也。其
文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
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
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
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
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先佛所示实定之义如此。
净宗正因。第一在发愿往生。第二即在念佛至一心
不乱。果能念佛至一心不乱。然后谓之实定。临命终
时。即任运往生。必无退失正念之虑。必一心不乱。然
后谓之念佛三昧。三昧者。正定也。正定者。实定也。此
401-A¶ 第 159b 页 X22-0159.png
本经所缺之义。必当补以此文者。然历代讲师释此
文者。靡不疏舛。虽博如云栖之疏钞。精如灵峰之要
解。亦显与经义背驰。有不可不亟正者。原经文之义。
本谓念佛之人。如能专心念至一日一心不乱。或远
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至临命终时。佛即与圣众现
前接引。其人自能心不颠倒。任运往生。所谓一日至
七日。乃指一心不乱在定之期。非谓念佛一日至七
日。即能得一心不乱也。一心不乱之期。多则七日。少
则一日。皆名念佛三昧。久暂虽异。一心则同。果能一
日不乱。即不难七日不乱。故无事区别也。修净业者。
当知一心不乱。即为念佛三昧。而念佛三昧。决无七
日即證之理。学者果能先具信愿。力求三昧。当闭关
专念。必念至一心不乱。然后得为现證三昧。一心不
乱。是为实定。实定之期。不妨七日。亦不妨多日。而至
少亦必须一日。若念至一心不乱之期。则各视其人
业力之厚薄。宿根之深浅。果能数月即證一心。巳属
上根。若犹未能。则百日千日。皆不可定。无论七日决
无遽證之理。即百日亦断不敢必。超脱生死之大事。
一心不乱之实定。不可误信讲师谬解。以七日之轻
心掉之。及求而不得。复不知谬解之失。反腹诽先佛
之遗文本无实效。则一误再误。其妄弥甚矣。规通经
文。亦无谬巧。惟自若一日起。至一心不乱止。通为一
句读之。则其义自明。无多博辩也。若者。或也。谓或一
日一心不乱。或七日一心不乱也。即解作如字。其义
401-A¶ 第 159c 页 X22-0159.png
亦通。唐译本则直作或字。尤无迂曲。总之一日七日。
皆指一心不乱而言。非指念佛之期而言也。如以一
七日为念佛之期。是先佛直谓众生念佛七日。或少
至一日。即可径證三昧矣。自先佛垂教。至今几三千
年。既无其事。则亦无其理。并经文亦不作此解可知。
学者勿为旧说所惑可巳。权慧之义。如上章所陈深
通净宗是也。欲通净宗之大全。必先备绎净宗教典。
且加以亲师取友。自然义理通明。不致为流俗所惑。
其悍然不顾。力趋三途者。大抵皆以不能读书。不求
甚解。乃终归自欺耳。业力所在。虽出世圣人亦不能
强度。无足辩也。实慧之义。谓内见真如。外见诸佛也。
其说繁𦣱。故别见后章云。此六要之义。净业大用之
全也。

* 衷论五

光绪七年春。余参省一大师于扬州净慧寺。次年春。
辄依所闻于大师者。闭关专念。三期乃巳。虽颇有所
證。莫敢自是也。及大师示寂于丹徒竹林寺。余远求
事状。敬为之传。且著澍庵大师传附焉。于是念佛三
昧实定实慧之效。靡所不具。而余皆得窃闻之。亦末
法中一大事因缘巳。今复上援古经。下徵今验。述现
證念佛三昧论一篇。以补本经所缺。盖上溯初参省
师时。巳二十馀年矣。夫解脱生死。为法界第一事。现
證念佛三昧。为解脱第一法。本经所未具。则般舟诸
经恢于昔。古经所未显。则省澍两师襮于今。此皆先
401-A¶ 第 160a 页 X22-0160.png
佛哀悯众生。现是神变。而净宗之全体大用乃益以
彰。乌呼。岂偶然哉。

般舟三昧经曰。若沙门白衣所。闻酉方阿弥陀佛刹。
常念彼方佛。不得缺戒。一心念。若一日昼夜。若七日
七夜。过七日巳。见阿弥陀佛。觉不见。梦见之。如梦中
所见。不知昼夜。不知内外。不在冥故不见。不蔽碍故
不见。菩萨心作是念时。诸佛国境界名大山。须弥山。
其有幽冥之处。悉为开辟。目亦不蔽。心亦不碍。是菩
萨摩诃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
到于佛刹。不是生彼刹乃见。便于是间坐见阿弥陀
佛。闻所说经悉受得。从三昧中。能具足为人说之。此。
古经之一也。文殊般若经曰。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
间。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彼方
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
去未来现在诸佛。念一佛功德。与念无量佛无二。阿
难闻法。犹住量数。若得一行三昧。诸经法门。一一分
别。皆悉了知。昼夜宣说。智慧辩才。终不断绝。阿难多
闻辩才。百千等分不及一。此古经之二也。大般若经
曰。佛告曼殊室利。菩萨能正修一相庄严三昧。疾證
菩提。应离喧杂。不思众生相。专念一如来。审取名字。
善想容仪。即得普观三世诸佛。即得诸佛一切智慧。
此古经之三也。大佛顶首楞严经曰。大势至法王子
白佛言。超日月光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
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
401-A¶ 第 160b 页 X22-0160.png
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
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
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
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
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
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
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
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此古经之四也。华严经兜
率偈赞品曰。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舍。此人得见佛。
其数与心等。又佛不思议法品。如来十种佛事。谓若
有众生专心忆念。则得现前。心不调顺。则为说法等。
此古经之五也。大集经曰。若人专念一方佛。或行或
坐。至七七日。现身见佛。即得往生。此古经之六也。法
华三昧观经曰。众生一称南无佛者。皆作佛。惟一大
乘无二三。一切法。一相一门。所谓无生无灭。毕竟空
相。习如是观。五欲自断。五盖自除。五根增长。即得禅
定。此古经之七也。以上皆先佛所示念佛三昧起教
经文。或专主阿弥陀佛言。或不专主阿弥陀佛言。或
正或变。厥义益完。而数千百年来推阐无人。几成绝
学。今所见依解起行径證三昧者。惟省一及澍庵两
大师而巳。先佛之良法美意。昭晰如此。而众生皆见
如未见。废弃如遗。惑亦甚矣。般舟经所陈。专以定言。
即上文所谓实定也。文殊般若及大般若经所陈。专
以慧言。即上文所谓实慧也。凡證念佛三昧者。必先
401-A¶ 第 160c 页 X22-0160.png
定后慧。未有获慧而不获定者。如学者巳證实定。复
闭关专念不巳。乃能由定以发慧。此定慧自然之次
第也。学者如志求发慧。必发愿上请。乃获现證。如知
修而不知蕲请。亦未必现證。盖念佛三昧。尤以发愿
蕲请为主。不可忽也。七经之外。更有开示念佛三昧
诸文。如小弥陀经。唐译小弥陀经。坐禅三昧经。大集
贤护经。鼓音声王等经。亦无不发挥切挚。要皆不出
定慧二义。无出七经外者。而小弥陀经。巳备见上文。
故不复具述云。

众生心念有三。一曰善念。二曰恶念。三曰杂念。而总
名妄念。所谓见思惑者。此三念也。所谓生灭心者。此
三念也。所谓六根六尘者。此三念也。所谓业障。及轮
回根本者。此三念也。下根众生。多蓄恶念。中根众生。
多蓄杂念。上根众生。多蓄善念。而亦不免恶杂诸念。
若下根众生。或终身未尝有一念之善。或且以恶杂
诸念为义所当有之正念。千差万别。不可胜穷也。众
生蓄念纯善者。万中无一。且不知出世之胜因。真如
之至善。纵有微善。终为恶杂所扰。仍归生灭。故与恶
杂二事。同名妄念也。又真如实际。必以此心自能作
主为根本。禅宗如是。净宗亦如是。苟非如是。则定非
实定。慧亦非实慧矣。修净业者。方念佛时。心所忆念
惟当在佛。如仍杂馀念。是名虽念佛。实非念佛。其心
不专一。及不能自主可知。心既不能自主。遂致不能
专一。则念佛之外。虽别涉善念。亦当与恶杂诸念同
401-A¶ 第 161a 页 X22-0161.png
名妄念。乃自然之理。其过在念不专一。心不自主。非
善之为过。仍此心之自为过焉而巳。心当念佛。而心
不在佛。即心当念善。而心不在善可知。即推之万事
万物之得失。亦无不可知。此至道之微言。真如之实
际。亦即诚伪之大防。而众生下愚。几索解人不得。其
可哀矣。先佛之为教。专在祛除妄念。以为出世之资。
及至善之本。故所示祛妄之法。不可胜计。而惟以念
佛三昧为至精至卓。念佛三昧者。秉真念以祛妄念。
妄念既尽。真念独存。诸念既尽。惟阿弥陀佛一念独
存。然后乃成三昧。三昧者。华言正定。所谓一心不乱。
所谓禅定。是也。既證三昧巳。以云出世。则往生净土。
圆超上品。以云处世。则诸恶净尽。至善日增。故念佛
三昧。囊括一切三昧。实兼出世处世之大本大原。而
下愚不察。亦可哀矣。巳證三昧。乃契真如。巳證三昧。
乃止至善。巳證三昧。乃能决定往生。解脱分段生死。
巳證三昧。乃能转凡入圣。忽超世出世间。而下愚不
察。转以谤佛为古今通义。通儒不察。转以谤佛为门
户标准。禅宗亦不察。转以念佛为依附影响。且藐视
诸佛第一三昧。以自是其虚诳之愚。亦可哀矣。

念佛三昧有二等。第一曰根本三昧。第二曰究竟三
昧。学者闭关念佛。必念至一尘不染。万缘俱寂。心中
惟存四字佛号。虽强觅妄念。亦了不可得。然后得为
一心不乱。既證一心不乱。然后谓之根本三昧。根本
三昧。即上文所谓实定也。学者既證根本三昧。复进
401-A¶ 第 161b 页 X22-0161.png
修不巳。且尝预发见性之愿。然后圆觉妙心。廓然开
悟。明自本心。见自本性。乃得谓之究竟三昧。究竟三
昧。即上文所谓实慧也。既證根本三昧。则阿弥陀佛。
十方诸佛。及极乐世界一切依正庄严。无不普现目
前。一切宫室墙壁。山川林麓。皆不能障碍。极乐此界
悉诉合为一。古经如般舟三昧。及华严诸典所陈。今
验如省一大师所證者。是也。既證究竟三昧。则面见
弥陀。亲闻说法。诸经法门。靡不通解。智慧辩才。终不
断绝。即得诸佛一切智慧。古经如文殊般若。及大般
若诸典所陈。今验如澍庵大师所證者。是也。夫念佛
之体用。内在祛除伪妄。外在决定往生。今巳證实定。
则妄心净尽。巳操临终往生之符。根基巳建。有进无
退。是为三昧之要领。念佛之祯祥。故以第一三昧为
根本三昧也。既證实定。复进修不巳。则由定发慧。乃
一切三昧自然之次第。既能见自本性。自然妙契真
如。上同佛慧。是为三昧之止境。念佛之极功。故以第
二三昧为究竟三昧也。然行人必开关禁语。专心修
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得圆證根本三昧。巳證根
本三昧。复进修不巳。乃得进證究竟三昧。如巳證根
本三昧。不复进修。亦必滞于半途。不能进證究竟。如
省一大师。以未通教典向上之诲。既获实定。辄不复
进修。今稽其所證。殊无向上之效。惟澍庵大师。关期
既长。且秉志坚劲。故兼获定慧。竟證三昧之全。其所
持诵。虽属大悲陀罗尼。而證验之功。与念佛无差别
401-A¶ 第 161c 页 X22-0161.png
也。盖诸佛之于众生。虽慈悲无量。仍必待众生之自
修不懈。乃能弥进弥上。若修持之方有所未尽。诸佛
亦不能强拽使前。此则学道自然之徵验。不易之通
途。非空谈般若者。所能欺饰也。元明以来。净宗诸大
师。亦尝上考古经。而不能下徵今验。故于二等三昧
之名实次第。皆无所发明。今余综核古今。且据所亲
验者。敬出此义。以饷真修实證之徒。此固先佛巳陈
之绝诣。省澍两师既證之实功。非余一巳私智所能
创辟也。今流俗讲师畏难苟安。颇以闭关念佛为讳。
惟愿优游持名。以冀徼幸往生。下愚无识。一唱百和。
巳习为故常。致现證三昧一宗。几成绝学。此净业之
深忧也。然上根豪杰之士。决不致为流俗所惑。因悉
白所知。别述新法。以为天下后世告。心慕至道者。谅
必有以自处矣。

闭关念佛。亦曰专念法门。般舟三昧及文殊般若诸
经。所示详矣。论者或以为本经独无专念之法。是殊
不然。本经第十六章所谓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即平
日定散二课念佛之法。第十九章所谓众生在此五
浊恶世。精进一日一夜。及十日十夜。即闭关专念之
法也。如非闭关专念。尚何精进。尚何十日十夜之有。
忘庸不察。乃疑本经无专念之法。卤莽甚矣。修净业
者。如惟依定散二课念佛。以冀徼幸往生。则专念之
法。不足持赠。如有志向上。必欲真修实證二种三昧。
具握往生见性之符。则闭关专念之法。固有不可不
401-A¶ 第 162a 页 X22-0162.png
亟讲者。近世云栖大师。不知现證三昧。必待闭关专
念。乃奏实效。复不知流俗闭关之无法。致滋谬妄。乃
转以闭关念佛为讥病。其理殊不可解。以中兴净土
之宗师。而所见如此。使专念之诀几无定论。现證三
昧。几成绝学。致净土一宗。愈趋愈下。无足怪矣。专念
之法。为说虽繁。实则行所无事而巳。如不能行所无
事。必且无事生事。尤非余之所敢知矣。所谓新法者。
有五要。有五戒。五要者。一曰择地。二曰择人。三曰预
约。曰曰刻期。五曰仪轨。五戒者。一曰禁语。二曰屏事。
三曰持斋。四曰谢客。五曰防退。而无上纲要。不过一
事。一事者。舍饮食便溺卧寐三事外。口惟诵佛。诵不
得住。心惟忆佛。忆不得住。耳惟听佛。听不得住。饮食
便溺时。口虽不得诵佛。心中未尝不可忆佛。既卧亦
然。及寐乃巳。巳醒复续。此专念之定法也。口不诵佛。
是为外断。心不忆佛。是为内断。外断犹有不得巳时。
如有内断。是心不在佛矣。心不在佛。尚何专念之有。
凡修念佛三昧者。虽屏绝外缘。专心持诵。胸中妄念。
犹纷至沓来。澜翻不巳。如先将以怠惰。不能制心一
处。则一心之效。愈难妄冀。此学道者。所以必贵精进
也。择地之法。当以丛林古刹。及僻静园林。为得所。必
外远市嚣。内绝宾客。始免解说之烦。行道之室。当以
三楹独院为率。三楹中。以西一楹为供佛之室。以东
一楹为行人卧室。以中一楹庋置杂物。或为从人之
卧室。供佛室内。宜悬西方三圣画像一轴。或惟供阿
401-A¶ 第 162b 页 X22-0162.png
弥陀佛金像一躯。像必东向。像前案上。惟设香炉一。
案前惟设蒲团一。行人设坐。必倚东壁。坐必西向。供
佛室内。像座香炉蒲团之外。别无馀物。所以净心目。
绝外缘也。卧室内。惟置卧榻衾枕。及必用衣服。笔墨
纸砚茶具。行厕虎子之属。一切典籍玩器。皆屏弃不
设。亦所以绝外缘也。如不用行厕。便溺宜在院内。去
佛室僻远之所。埽除宜有定时。以免妄人喧竞。院外
总门。当使执役之人自外下钥。非送饮食盥汤之属。
不得妄开。舍执役一人之外。亦不得使他人阑入。每
日开门。惟当以四度为准。馀非有意外要事。亦不得
妄开。此闭关之宗要也。盖专念之法。以谢客禁语为
第一善计。门不下钥。或致外人阑入。行人既因禁语
不能酬对。必致启人怪诧。内亦自增烦恼。故尤不可
不慎也。择人之说有二。一曰护关之人。二曰服役之
人。护关之人。无非亲友同志。惟属其屏绝外人。不得
阑入关室。及禁绝附近之喧竞。馀无他事也。然亦必
得笃实之人。乃无忘忽之虑。如因忘忽致增意外之
扰。亦钜患也。服役之人。多则二人。少则一人。必诚朴
可倚。始终如一者。乃可托之。事后之犒。尤不可少。其
事不过刻期传送饮食盥汤。暨递送衣服溺器。及事
过下钥等数端。无所谓劳瘁也。然或值谬妄小人。饮
食不以时至。致饥不得食。渴不得饮。或忘失下钥。使
外人阑入。无故酿成烦恼。亦钜患也。如有意外之事。
必须使令者。当写简付之。此笔墨之所以设也。如行
401-A¶ 第 162c 页 X22-0162.png
人胆怯。不能独居静室。即使其人傍晚入关。在外室
伴宿亦可。特意外之扰。或不能免。总宜以独居为是
耳。预约之说有四。凡闭关之人。如别无挂碍。固属胜
缘。其馀无论沙门白衣。凡有父母师长者。如关期之
内。值其危疾。即无不破期出关之理。或行人自染危
疾。及适遇意外之事。亦有不得不出关者。行人当入
关之前。即宜预属家人及护关之人。设遇意外。必当
如某人某事。方得寄书专请出关。其馀无论何事。皆
不得张皇妄请。无理取闹。此一事也。行人在关。惟当
一心念佛。决无偻指计日之理。如巳證一心。则心无
他念。固不知出关为何日。即未證一心。为日太久。亦
必不记出关之期。此当于入关前。先属服役之人。俟
关期既满之次日。即书一简请行人出关。庶无计日
之憧扰。此又一事也。外门必终日下钥。始免外人之
阑入。护关及服役之人。必终日不离。乃能防范意外
之扰。此又一事也。他如饮食必须刻时传送。不得或
早或晚。便溺必须刻时扫除。不得或勤或惰。亦一事
也。盖行人既巳禁语。即不能复涉外缘。如非预定约
束。必致临时侜张。不可理解。执役之人。固多下愚。更
鲜笃实。事前谆谆告诫。事后不吝犒劳。其信受奉行。
犹不敢必。如行人不知告诫。径以冒昧从事。则此辈
之懈惰荒唐。必更不可问。不预则废。小事且然。况禁
语念佛欲證三昧之大事乎。刻期之法。亦有数端。一
曰小期。二曰大期。小期。为试修三昧者设。大期。为正
401-A¶ 第 163a 页 X22-0163.png
修三昧者设也。专念之法。尤以刻期为枢要。初学如
不知闭关之法。虑有差误。不妨先刻小期以习之。修
习既熟。然后再刻大期。庶无疑滞。小期少则十曰。多
则二三十日不等。若大期。则当以百二十日为定程。
以为期太长。必有严寒溽暑之虞。为期稍短。复不足
为现證之地也。百二十日长期。或在春夏之际。或在
秋冬之际。春夏当以正二三四。或二三四五。四月为
节。秋冬当以七八九十。或八九十十一。四月为节。过
此则巳及严寒溽暑。关房之内。既不得裸袒向佛。亦
不便围炉炽炭。多滋外扰。故必宜以此两期为定也。
且行人色身亦有强弱。如体弱之人。持诵至百二十
日之久。巳不免有气羸之弊。正可藉严寒溽暑二时。
以培体气。以息精神。以为后期勇猛精进之地。如不
解此义。势必进锐退速。转非修习之诚矣。顾此特为
中人以下。及外缘不备者立说。若上根求道之士。不
顾身命。不问寒暑。勇猛直前。决无退惰。誓必以现證
为期者。亦未必无人。近世如澍庵大师。正居此等。此
则非寻常刻期所能限制。中下等辈所能测量。惟在
行人之自审而巳。仪轨有二。一曰回向发愿。二曰执
持勿失。发愿之义。复有通有别。忏悔求生净土。及发
菩提大心等愿。古人所巳言者。为通例。行人自发之
愿。为别例。心苟肫切。无论为通为别。皆能如愿以偿。
如非肫切。虽有别愿。亦属空言无补。且自发别愿者。
必先通教典。俾所发之愿。无不与正觉相应。始免流
401-A¶ 第 163b 页 X22-0163.png
弊。若不通教义。妄发不宜发之愿。转不如惟以通愿
回向为得矣。考通愿之外。如发别愿。惟为父母忏罪
求福。深合教义。多能克果。其馀皆当以通愿为主。若
怀挟谬妄。或妄冀神通。及前知之属。即为波旬说。正
行人之大戒。不可不慎也。通愿之文。博而精者。有云
栖大师之西方发愿文。约而精者。有大慈菩萨之念
佛发愿偈。专念回向。当以愿文为主。行人入关之第
一日。先以黄纸庄书愿文。焚香礼佛巳。即于佛前火
化。然后如上文所列平常定课之仪。先诵本师释迦
牟尼佛。以次至清净大海众菩萨而止。乃复口诵愿
文一遍。即退坐念佛。自此后。百二十日内。每日惟专
念阿弥陀佛四字名号。不复再萦他念他事。直至出
关而后巳。此闭关专念第一日发愿之仪轨也。西方
愿文。义意精赡。凡忏业求生。发菩提心。及现證根本
究竟二种三昧诸义。巳无所不具。如行人入关专念。
用此文回向时。但于文内当加被我句下。删去愿禅
观之中梦寐之际二句九字。别增伏愿百二十日关
期之内。径获一心。遂證三昧。下接得见阿弥陀佛云
云。即于闭关专念所蕲请者。亦无所不备。第欲修专
念法门。必先取此文讲习娴熟。然后文中所愿。即我
心所愿。果能执持毋失。自然驯至感通。若不解其义
意之精。即与无愿无异。不可不知也。然此犹为能通
文字者言之。若不通文义之人。但知有专念现證之
法。入关时。止宜礼佛默祷。惟求一心不乱。及当面见
401-A¶ 第 163c 页 X22-0163.png
佛。则他义亦无所不包。不必执著愿文也。盖闭关之
法。惟以决志专念为第一义。馀皆不免为第二义。此
又不可不知也。念佛三昧。乃出世至道之第一事。闭
关专念以期现證。又为念佛之第一法。既曰专念。惟
在执持勿失巳尔。无他仪轨也。然执持勿失。精义至
多。则又有无仪轨之仪轨在焉。是故饮食时。口不能
诵佛。心中仍念佛不断。即仪轨也。便溺时。口不必诵
佛。心中仍念佛不断。亦仪轨也。上床就卧时。口不必
诵佛。心中亦念佛不断。亦仪轨也。舍此三事外。心口
之间。无不念佛之地。亦仪轨也。佛室之内。惟行人一
人得入。虽执役之人亦不得入。亦仪轨也。坐时。无论
跏趺。无论平坐。皆无不可。惟不得以倾侧忘敬。亦仪
轨也。坐倦不妨经行佛前。然当缓步安详。亦不得以
踔厉忘敬。亦仪轨也。在佛室不得短衣。亦仪轨也。夜
卧惟解长衣。不得并去里衣亵衣。亦仪轨也。早则五
更即起。迟则黎明即起。好睡者。无妨早眠。不得迟起。
亦仪轨也。白昼不得卧寐。亦仪轨也。入关以前。当沐
浴更衣以示洁。关期之内。不得再以洗浴废事。亦仪
轨也。关期之内。不得以观书消遣。不得流连外庭卧
室以消遣。亦仪轨也。关期之内。非有要事书简付外。
不得以写字消遣。亦仪轨也。关期之内。除第一日焚
香礼佛化愿文。及期满焚香礼佛始退外。馀惟每日
早起入关室时。礼佛一次。馀时礼佛虽无定次。皆不
必焚香。亦仪轨也。平时定课念佛。皆当持珠记数。闭
401-A¶ 第 164a 页 X22-0164.png
关专念。不得再以持珠记数。致增外扰。亦仪轨也。此
皆无仪轨之仪轨也。佛之所以属望众生者。惟在一
心不乱。众生所以闭关念佛者。亦惟在悉屏外缘以
冀庶几得證一心不乱。此专念之第一义也。若不知
此义。或以礼佛为敬。而不知以专念为敬。或以洗沐
为洁。而不知以专念为洁。则上违先佛之遗教。下背
专念之真修。巳负执事废理之愆。若号称闭关。而不
肯谢客。不肯禁语。是直以专念良法为游戏之具。尤
不足与议矣。此又专念中之弘纲巨旨也。所谓禁语
者。人关以后。此口舍念佛外。不得复作他语也。所谓
禁事者。入关以后。此身舍念佛外。不得复营他事也。
所谓持斋者。入关以后。食皆纯素。不得少杂荤酒也。
此则专为白衣言之。若比丘二众。固巳持斋于平日
矣。比丘平日如不能持斋戒杀。悉屏荤酒。是巳破先
佛之根本大戒。巳不得预沙门之列。其必不能专诚
念佛可知。不足与辩也。所谓谢客者。入关以后。舍执
役人外。不得复见一客也。所谓退堕者。入关以后。舍
父母师长忽染危疾。及自身危疾。意外祸患外。不得
无故出关也。盖刻期若干日。行人当入关之初。发愿
之际。既巳上陈佛前矣。危疾祸患。未必适遇。则无故
出关。亦未必果有其事。是退堕之戒。几同虚设矣。不
知佛法之神力。不可思议。众生之业力。亦不可思议。
以余所见。有号称专念。而不胜其心业之烦恼。假托
小事以出关者。有不胜其心业之烦恼。径背护持及
401-A¶ 第 164b 页 X22-0164.png
执役之人。逃遁以出关者。无事生事。自欺欺佛。委学
道之奇方。贻流俗之谤议如此。则退堕之戒。乌得以
为虚设哉。乌呼。不学之科第。尸位之公卿。薄福众生。
犹不能强致。矧转凡入圣之良法。法界中之第一三
昧。讵可以忽突从事哉。众生果能證此三昧。固巳优
入圣流。永无退堕。即如法专念。不肯怠惰。得终一期。
其忏除宿业。裨益心性之实。亦巳不可思议。此退堕
之戒。所以不得不悽怆往复。谆切言之也。以上五要
五戒。总名专念十法。是为真修实證念佛三昧之正
诀。本此诀以专念。犹不能获一心。證三昧者。有之矣。
若不知此诀。惟随流俗念法。或颇闻此诀。而心业深
厚。别持谬妄之见。视为弁髦。仍从流俗之念法。以为
得计。则从古至今。未有能證三昧者也。依正诀。励真
修。一期未得现證。犹可续订后期。果能终身不懈。必
有现證之日。如自安谬妄。蔑弃正诀。既悖佛心。复违
教典。而犹欲一心不乱。妄冀见佛。是无异缘木求鱼
戴盆望天矣。胡可得哉。胡可得哉。然教典昭昭。毫无
疑义。乃千馀年来。立说诸前辈。皆勤求理观。不务事
修。使先佛之圣法几成绝诣。其能依诀真修实證者。
舍省一大师外。竟未见有第二人。盖非真修实證之
果难。实依解起行之不易遘。并知此良法正诀者。亦
寥寥无几焉尔。上根蹠实之徒。乌可不详事考镜。自
定从违哉。

闭关念佛蕲證三昧。首在一心专念。乃能渐證一心。
401-A¶ 第 164c 页 X22-0164.png
非优游鱼雅。与妄念相缠者。所能企及也。一心专念
之法。外则屏绝诸缘。内则精心果力。心口之间。把定
佛名。字字不懈。乃得谓之专念。乃得谓之执持。若口
诵佛名。心驰八极。未具执持之真修。乌能證一心之
实效。所谓道力终胜业力者。盖为真能执持者言。非
为不能执持者言也。苟未具执持之要。即悉屏外缘。
亦何益哉。众生当平居阅历外缘时。毕生与妄念相
依。反觉此心宴然。似无妄念。及闭关专念。则妄念之
来。或如飙驰霆震。或如悽管繁弦。或如茧剥千丝。或
如沙延万里。卑则欲障。高则理障。駮则无理取闹。种
种诸障。综其大要。中理之念。不过十三。非理之念。不
止十三。非理非非理之念。复不止十之三四。行人值
此。当知所谓生灭心者即此。所谓见思惑者即此。此
辈正我生死之渊源。轮回之根本。造化之所以牢笼
我者以此。鬼神之所以窥测我者亦以此。此皆伪我。
非真我也。不但恶杂诸念。为谬妄之尤。即所谓善念。
亦谬妄之尤。何也。至道之要。惟在妙契真如。由我作
主。非净除妄念。不能一心不乱。非一心不乱。不能妙
契真如。非妙契真如。不能本性以起用。由我作主。果
能本性起用。由我作主。然后善无不存。乃真行善。恶
无不绝。乃真止恶。心如太虚。一尘不染。造化虽神。不
足牢笼。鬼神虽幽。莫能窥测。十方诸佛。皆我故人。三
藏教典。皆我陈语。五宗公案。皆我乡谈。回忆故我。不
值一噱巳。此皆證道之至言。亦学道之实事也。行人
401-A¶ 第 165a 页 X22-0165.png
果能先通此理。先知此事。然后知专念之鹄。舍阿弥
陀佛四字之外。罔非妄念。心知其妄。且勤事修。自然
伪我潜消。真我日显矣。所谓事修者非他。仍此一心
执持毫不放舍之念法而巳。一心之境。此口在佛。此
心在佛。形神寤寐。无不是佛。乃得有进无退。必成三
昧。如不知此义。或心恨妄念。激昂忼慨。力逐使行。无
行期也。或心畏妄念。痛哭流涕。虔祷使去。无去志也。
乌呼。悉屏外缘。执持之难犹若此。彼不屏外缘。与阿
弥陀佛若以淡漠相遭者。其所获当何如哉。近世学
道之人。非谬妄不经。即波旬之说。其智不足以知此。
其仁遂亦不足以任此。诸佛所怜悯者。正在此辈。故
余不惮烦言。再三申警。葛藤无巳。不知血性男子。出
世至人。果以为何如也。

先哲论念佛三昧者。厥误有十。十误具存。适为真修
实證之害。不可不察也。十误者。一七日刻期之误。二
不坐不睡之误。三高声念佛之误。四事持理持之误。
五参究念佛之误。六集众念佛之误。七执著观想之
误。八执著事忏之误。九因陋就简之误。十避难趋易
之误也。秦译小弥陀经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
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
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云
云。唐译小弥陀经曰。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
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
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巳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
401-A¶ 第 165b 页 X22-0165.png
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
临命终时云云。此两经之原文也。秦译之义。当以执
持名号为一句。以若一日若二日直至一心不乱。自
为一句。唐译之义。当以闻巳思惟为一句。以若一日
夜或二或三直至系念不乱。自为一句。其意谓行人
念佛。如能念至一日一心不乱。或远至七日一心不
乱。即可操他日往生之券。其人临命终时。即心不颠
倒。径遂往生尔。一日至七日。乃念佛一心不乱获定
之期。非念佛一日或至七日。即可一心不乱。即可遂
获实定也。秦译之义如此。唐译之义亦如此。其文本
无奥衍。亦无差谬。而博如云栖之疏钞。精如灵峰之
要解。无不误以获定之期。为闭关专念之期。以是行
人遂有念佛打七之说。不知决无此理。亦无此事。非
先佛经文之误。实后世解诂之疏。而举世梦梦。莫不
奉为典要。不可解也。夫念佛三昧。乃先佛至圆至
专修定慧。以解脱生死之极功也。以至圆至顿之极
功。而以为七日可證。有是理乎。遍考传记。固未尝见
一人念佛七日即證三昧者。既未尝见一人之徵验。
而以为果有其事可乎。盖众生以沈沦生死之故。历
无量劫。乃有今日。惟其未具出世之定慧。乃有沈沦。
惟其沈沦。乃有生死。故众生无论富贵。无论贫贱。无
论智愚贤不肖。既有生死。即具宿业。既鲜定慧。即具
现业。宿现诸业。虽有厚薄之分。决无纯净之理。现业
之累。苟具贤智。犹可以忏悔解免。非贤非智之伦。巳
401-A¶ 第 165c 页 X22-0165.png
不可期。其馀更不足论。今乃以念佛专修。仅至一二
百日。即获一心。即證三昧。既忏宿现诸业。复操往生
之券。非至圆至顿。何能臻此。所谓圆顿者。谓苟具真
修。决能实證云尔。非谓念佛七日。即可收实證之效
也。如谓念佛七日。即可收实證之效。则大地众生。数
千百年之内。几无一人无此七日之暇。是大地众生。
但有此七日功夫。即无不立證念佛三昧。即无不超
然于生死之外矣。岂不异哉。所谓念佛三昧者。内则
一心不乱。外则并见西方三圣。十方诸佛。及极乐此
土诉合为一。如省一大师所證者。是也。所谓一心不
乱。谓此心惟有阿弥陀佛。其馀诸念。纤毫不存。是也。
所證如此。是为实定。是为根本三昧。根本三昧。巳决
非七日所能遽證。无论究竟三昧矣。以余所见。由专
念而證实定者。仅有省一大师一人。其径證究竟三
昧。由定发慧者。惟澍庵大师一人而巳。澍公专念至
三年之久。余更未尝面加参叩。故其證入之期。不敢
辄定。若省公则以童真出家。无纤毫之过。犹必专念
至两期之久。乃證根本三昧。若余所亲历。更专念至
三期之久。自揣所證。仅得一日一心。而所见诸佛光
相。犹未能真切。并根本三昧。亦未敢遽承。则其难可
知。学道之徒。决不敢大言欺世。以自误误人。以此知
念佛七日即證一心。决非经文之本义。亦非人世所
宜有。虽获罪云栖诸老。亦不敢辞。惟在后学之自审
而巳。世有决真修实證之志者。惟当依新定百二十
401-A¶ 第 166a 页 X22-0166.png
日之长期。闭关专念。庶几犹有实證之日。如谓不然。
则非余之所敢知巳。此七日刻期之误也。昔有修般
舟三昧者。执不坐不睡之文。未及两月。雨腿胕肿。病
不能兴。竟破期出关。不能卒业。余参省公时。尝以此
义为质。省公曰。专修念佛三昧。惟在悉屏诸念。渐證
一心。果證一心。则精神壮健。自然不困。决不欲睡。自
然不饥。决不欲食。余昔在关所證。其效如此。乃先得
一心。然后自然不睡。非未得一心。先以不睡强制。遂
可径證一心也。余昔在关。既得一心时。虽腹内不饥。
心不欲食。而每值饭来。必强食少许。恐不食太久。转
致人怪诧也。省公之言如此。则妄执不坐不睡之文。
以强求三昧者。其谬可知。然非此等开示。旦不知不
睡之效。实在巳證一心之后。其说之精切如此。实足
为后世法程。学道者。如妄执旧说。先自戕贼。是则格
致未精。自贻伊戚。非旧说之咎。此不坐不睡之误也。
唐人紫阁法师。谓高声念佛。易得三昧。余昔颇信其
说。闭关两期。皆以高声持诵。而心乱弥甚。及第三期。
深求其故。乃知不乱之实。惟在安详专念。不在高声。
高声持诵。必致心逐神驰。转非善计。以此低声详念。
仅使耳闻。乃得渐有證入。而两期二百馀日。昼夜声
喧。竟致气虚之病。以此知紫阁之说。乃丛林念佛之
陋习。非期證三昧之真修。如深信其说。且转滋流弊。
此高声念佛之误也。灵峰小弥陀经要解曰。执持则
念念忆佛名号。然有事持理持。事持者。信有西方阿
401-A¶ 第 166b 页 X22-0166.png
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
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理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
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
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今按先佛净宗遗教。惟有专
心持念之诲。专心持念。惟在事特。别无所谓理持也。
后世说经之徒。或内詟禅那。或外博教典。惟恐净业
之不玄不妙。每强生枝节。竞进葛藤。如云栖之疏钞。
灵峰之要解。皆穷高极深。惟恐不得当者。是也。不知
净土之要。专在事修。无取理观。果能进證二种三昧。
其穷高极深。且兼摄法界一切三昧。断非诸宗所能
及。何也。以定慧并圆。且操往生之劵故也。禅宗所长。
惟在證悟。證悟之后。犹当埽除现业流识。甫能上事
诸佛。解脱生死。若现业流识一毫未净。解脱生死。犹
不敢必。净宗则果證二种三昧。固巳现生近事诸佛。
亦获證悟。亦决往生。其能兼得禅宗所长可知。禅宗
且然。其能冠冕诸宗之三昧。亦可知。然此等实證。皆
自事修专念中来。决非空谈玄妙者所能及。玄妙犹
无取空谈。更何事持理持之有。如必以理持为玄妙。
则少通数卷教典者。皆能称述。尤不足异。然则上企
三昧者。惟在决志真修。以期实證而巳。空谈博辩。果
何益哉。此事持理持之误也。二种三昧。皆以一心不
乱为权舆。然必先具根本三昧。乃得进證究竟三昧。
世所谓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是也。二种三昧。次第秩
然。不容紊乱。诸经具在。可覆按也。云栖大师未能会
401-A¶ 第 166c 页 X22-0166.png
通遗教。不知念佛三昧有定慧之别。辄以持名念佛
所證之一心。为事一心。以参究念佛所證之一心。为
理一心。虽先佛遗教。绝无参究念佛之说。亦在所不
顾。不知何意也。且禅宗参究话头。数逾恒沙。亦何取
强易念佛为参究。净宗念佛。本无疑义。今因参究念
佛。转生疑义。讵非枝节。且以参究念佛为理。是以持
名念佛为非理矣。先佛所谓念佛之理。决不如此。诸
经具在。亦可覆按。无取空谈也。又参究念佛。虽获一
心。仍不能外见诸佛。及极乐净土。心净土净。然后得
为念佛三昧。今既不然。尚何一心。尚何三昧之有。盖
大师本以参究念佛。得破本参。故执著枝节之旧法。
毅然不让。不知其说不足增益禅宗。适足破坏净业。
且使先佛所示二种三昧之正宗。皆湮没无传。非细
故也。二种三昧之别。巳详见上文。而参究之非。尤不
容不辩。此参究念佛之误也。修念佛三昧者。必外绝
诸缘。然后能内證一心。必内證一心。然后能外见净
土。及一切诸佛。此专念之法。所以必当以禁语屏事
为首务也。集众念佛。乃丛林之仪轨。非专修三昧者
所尚。尤妄者。至男女淆杂。反致讥嫌。实非细故。如不
通世故。率意招邀。决无丝粟之实功。且来意外之烦
恼。亦可惜巳。此集众念佛之误也。净土行人如蕲转
凡入圣。当以闭关持名为第一义。如误执观想。以期
见佛。且不知有邪观之虞。其惑弥甚。盖持名既證三
昧。则诸佛现前。净土此方䜣合为一。心净则土净。乃
401-A¶ 第 167a 页 X22-0167.png
持名之实效。亦何必别事观想。反招邪观。如不解此
义。是持名念佛之全体大用。犹未具真知灼见。即妄
事观想。亦决无所得矣。一门深入。乃学道之正宗。行
證之要诀。若朝三暮四。乌足以语至道哉。此执著观
想之误也。念佛之实功。一心不乱而巳。苟證一心。是
为实定。以云出世。则先后现證二种三昧。决定上品
上生。翛然于生死万物之表。以云经世。则诸恶电埽。
众善云屯。高据孔门之四科。兼获叔孙氏之三不朽。
名臣循吏。皆其绪馀。无待勉强。以云神仙。则立致决
定冲举。深通生死之故者。且无所用其冲举焉。盖见
思既尽。则无明尘沙诸惑。亦势必循叙渐尽。非如此。
不足以證究竟三昧也。然欲兼證此等三昧。舍闭关
专念之法。别无谬巧。而愚者不察。乃别务事忏。反昧
真修。且或误以事忏为真修。讵非笑柄。此深悉定慧
渊源者。所以每见净土忏愿诸仪。未尝不慨然太息
也。然则期證三昧者。亦惟闭关专念而巳。他不足道
也。此执著事忏之误也。欲通念佛之纲宗。必先具通
禅那。教。律。秘密。诸家之纲宗。必先具通经世圣人四
科三不朽之纲宗。必先具通格物致知之纲宗。然此
数端。非首以读书。次以亲师取友者。决不可得。非力
除门户之邪见者。决不可得。非先具兼善之志者。亦
决不可得。如惟据寻常讲师之一论一说。及儒家神
仙家之空谈排斥。鲜有不受其惑者。盖虽净宗诸家
书。其浅陋者。亦或不可偏信。其他可知。此融会贯通
401-A¶ 第 167b 页 X22-0167.png
之所以为难。因陋就简之所以不可不慎也。然则苟
欲入此保社。岂门户之瞀儒。无知之僧道。及甘食悦
色全躯保妻子之徒。所得与哉。此因陋就简之误也。
念佛三昧。诸家三昧之冠冕也。惟其兼综经世出世
之长。故得为诸家三昧之冠冕。以冠冕诸家之三昧。
流俗乃欲以轻心掉之。常法持之。以冀徵验。可乎。上
文专念法门。乃余遍考先佛之教典。亲睹真修实證
之至人。且尝身历真修实證之得失。乃敢不避讥嫌。
具陈所见。盖愿普告天下后世之志士仁人。且冀遍
息天下万世之邪教诐行。实遍质诸佛不惑之说也。
然苟无其人。道不虚行。自念衰病日侵。尚婴世网。不
复能进證三昧之极功。深以自愧。若其说之精切著
明。则固有不容易者。斯世果有兼通经世出世之豪
杰。当知超脱分段生死。以转凡入圣。舍此别无尽善
之方。庶几勉力真修。进图现證三昧。既足师表人天。
亦可悉备六度万行。普拯含灵。且适为鄙说之显證。
如不察区区悲悯之衷。惟欲以避难就易之方妄希
三昧。或不能上考古经。下徵今验。别事空谈。反疏实
义。俾现證之传不显于世。以自误误人。则载胥及溺。
亦末如之何巳。余旧作念佛顿渐偈曰。修渐不修顿。
无由證三昧。业力仍纠缠。道力不难退。修顿亦修渐。
杀敌期致果。蹠实废空谈。诸佛皆印可。顿渐两不修。
安愚无善计。不解超轮回。终受三途制。顿渐两俱修。
见佛亦见性。现为人天师。终归无上乘。此念佛顿渐
401-A¶ 第 167c 页 X22-0167.png
之分。亦避难趋易之得失也。十误之说如此。虽本经
之赘言。实法界之了义。即见斥于出世之先哲。亦所
不辞。非好辩也。不得巳也。

旧作省一大师传曰。省一大师。名失考。俗姓高氏。扬
州江都人。世为农家。至大师尤端悫。年十二。执母丧。
哀毁不巳。意谓人不可无母。无母且不可为人。由是
发出世想。而以父阻不果行。及年十九。父亦没。及投
天峰寺薙染。旋受具戒于扬州天宁寺。其幼时。尝闻
人言。凡出家者。悉登上果。意深悦之。及巳出家。屡求
修持之法。无知者。久之。始闻净土之学于焦山僧。辄
自立课程。专志持名不辍。又数年。复有告以刻期求
證念佛三昧者。大师乃喜曰。必如此。乃称圆顿。不然。
且郁郁毕世。奚为也。遂发愿闭关念佛百二十日。期
现證三昧。巳入关。妄念纷乘。澜翻不止。期巳满。无所
得。师大恨。规再举。誓必得乃巳。又数年。复掩关于扬
州。初念时。杂妄如故。至五十日犹未巳。师大戚。弥加
恳挚。如是者二十馀日。返观心境。觉情识破坏。妄念
渐息。意乃稍慰。又久之。觉妄念之扰。日不过三五至。
即见阿弥陀佛卓立空际。金容炳然。庄严微妙。不可
名状。师礼拜巳。私念曰。佛巳在前。溷溺卧寐皆不便。
奈何。巳而洒然曰。父母于子。犹不以污秽为嫌。况佛
哉。由是勇猛精进。持诵益虔。又久之。心境廓然。与太
虚同。善念恶念。及细微杂念。纤毫不存。动静如一。心
口之际。惟馀佛名。欲求妄念。亦了不可得。至是神气
401-A¶ 第 168a 页 X22-0168.png
倍充。不复卧寐。亦无饥渴。食至则食。亦无所苦。外境
则光明洞彻。极乐此土。䜣合为一。所居之室。墙壁皆
隐。诸佛菩萨充满大空。金地莲池七宝行树。及空际
地上宫室楼台。目力所届。多不胜数。所行坐处。境界
如一。光耀无间。亦不别昼夜。其超胜博丽。多净土诸
经所未及。故不能遍识焉。一日方持诵间。见前有宝
莲华二。华上天人。貌与诸菩萨同。而神似其父母。裁
一注视。其一人巳缓步至前。果母也。欣然谓师曰。汝
以我故。发心出家。汝今證道。我与汝父亦以汝故。得
超生净土。今奉佛饬。特来慰汝。师方起立。母止之曰。
佛正在前。不可以我故。扰汝定力。汝志巳慰。他日净
土好相见也。言巳遂隐。再视宝莲。则与大地众华披
拂相糅。迷不知处所矣。自證三昧后。心境净境。不变
不退。直至期满出关乃巳。师言。当在关时。心境寂然。
不知久暂。及既出。追溯其时。盖不啻二十日云。师證
三昧时。年几三十。后虽为无事道人。终日念佛翻经。
未尝自怠。既老。眉发俱白。而颜色温润。状貌嶷然。有
参谒者。惟语以入道缘起。及所證境界。每戒人曰。认
真念佛。佛不汝欺也。又曰。苟證三昧。往生乃可必。然
不能闭关禁语。一心持诵。三昧无由證也。或以禅教
为问。辄谢不知。其教人绝无矫饰如此。故虚妄之徒
见师面。靡不爽然自失者。师年六十馀。尝一主天宁
寺法席。旋谢去。光绪十一年四月六日。示寂于丹徒
竹林寺。塔在夹山之青龙麓。世寿七十有四。法腊五
401-A¶ 第 168b 页 X22-0168.png
十有五。赞曰。道力业力。不敌久矣。而世之治净土者。
辄以散心持名。蕲脱生死。岂不异哉。余昔久闻大师
名。至光绪七年春。始得参礼于扬州净慧寺。大师谆
谆劝导。意若以为可教者。余后虽颇依大师口诀以
自策。而所證微浅。不足仰嗣高躅。时用自愧。然于大
师所付属者。服膺不忘。犹冀没齿精进。必得一当以
相报。而大师巳不及待矣。净土一宗。自匡庐创制。迄
今几千五百年。涉其藩者。不可胜计。而求如大师之
真修实證。垂范百世者。殊不多觏。盖空言实践之不
能相[卯/贝]如此。夫出世之学非他。蹠实之学也。法门之
要。无过净土。净土之要。无过掩关持名。现證三昧。遍
徵教乘。昭晰无疑。而历古宗匠未尝建议及此。实正
觉第一缺憾。今大师起而振之。陶冶法界之功。殆有
不可思议者。余辄不自外。远徵事状。證以所闻。敬为
传以喻后学。海内修净业者。苟不欲陷溺巳灵。当视
此为标准焉。如谓不然。请质之释迦弥陀。及十方诸
佛。他非所知也。今按大师所證者。为根本三昧。根本
三昧。所谓实定也。如巳获根本三昧。复事进修。则由
定发慧。必进證究竟三昧。惜大师不考教典。辄以此
为止境也。根本三昧。如禅宗之破本参。而定力尤深。
为益尤钜。以惟破本参。仅得为證道之初基。其定甚
暂。亦不足径超生死。念佛巳證根本三昧。则内境先
巳肃清。乃得心净土净。外见诸佛。及西方净土。遂握
往生之符。视禅宗破参之徒。得失悬绝矣。是为今验
401-A¶ 第 168c 页 X22-0168.png
之一。

旧作澍庵大师传曰。澍庵大师。江南甘泉人。或曰仪
徵。莫能详也。少时粗犷无赖。不持戒律。尝居扬州禅
寺。以与饭头相竞。秽骂无礼。主僧怒。对众诃谴之。且
曰如不速改。且夏楚出院。师愤恨。思所以雠主僧者。
中夜。忽自悔曰。若所为。纵能雠主僧。如鬼神何。巳思
湔耻之术。惟在自修。而学道之方。自顾蔑如。于是辗
转终夜。天且曙。忽悟曰。吾闻至心持大悲神咒者。无
不彻法源。證上果。吾虽无知。犹能诵此。奈何以无术
自阻邪。明日。谒主僧礼谢。自陈愿闭关三年。专持神
咒。乞假静室。且助衣食之费。主僧喜。从之。师遂移居
藏经阁。朝夕持诵不懈。胸悬一牌。书曰禁语。有登阁
者。欲与语。辄指牌以示。如是者。三年乃出。既出。则神
采顿殊。抑抑自下。见者皆敬异之。而莫测其所證云
何也。扬州俗好啜茶。茶社中。坐客恒满。师亦不时往。
时海内方尚考證之学。客有析经籍疑义于师侧者。
相诂难甚苦。师笑不语。客问故。师曰。卿曹所谈。皆有
佚脱。何相难为。客请其说。师辄为客各诵所论书。且
诵且解。娓娓不巳。客相顾骇服。由是师以博通典籍
名。士人从问经史者无虚日。久之。乃知师于内外方
策。九流百家。下逮小说短书。凡一切文字。不待目涉。
无不能暗诵者。轻薄少年或试诘以绮语书。师亦应
声诵无疑。以是竞传神异。号称圣僧。时仪徵阮文达
公。方予告家居。闻师名。试与语。师亦酬对不倦。文达
401-A¶ 第 169a 页 X22-0169.png
叹异之。谓师所證。超然于人天之表。非佔毕者所能
测云。咸丰纪元。师巳老惫。犹时出应客。见少年游戏
无节者。辄叹曰。后生不习正业。惟事嬉游。老僧且死。
不得见矣。不日灾害将至。不知若辈何以自脱也。少
年或反唇相稽。复黯然不答。越二年。粤匪陷扬州。师
示寂巳逾年。其言乃验。师晚年屏处。惟以写经自课。
所书华严残帙。余犹及见之。闻所书至多。扬州丛林
时有藏弆者。赞曰。大悲陀罗尼。威神赫奕。包举法界。
于世出世间之学。无所不统。先民持诵者。證验非一。
其本经所载良法美意。昭如日星。而流俗无识。不能
上考古文。下徵今验。惟仅以为禳祸辟邪之具。谬矣。
大师以下劣凡夫。骤登圣域。迹其所获。非见思惑尽。
圆證声闻极果者。不能臻此。乃当时惟知其神。而不
知其所以神。卒未闻有闻风兴起者。则信乎上智不
常。神勇难觏。如大师者。讵非法门龙象。毅然大丈夫
哉。江都释祥开。尝习大师者也。每为余言。少见大师。
辄不敢仰视。故无由沾溉法乳。自求解脱。至今以为
憾。噫。求道者。无他谬巧。惟在精专。苟蕴不挠之志。则
大师之成规具在。又何憾焉。今按大师所證者。为究
竟三昧。究竟三昧。所谓实慧也。大悲陀罗尼。乃观世
音菩萨所说。观世音菩萨。过去劫中。作佛巳竟。以度
生之愿无止期。今复现为西方净土阿弥陀佛之左
辅。故持此陀罗尼者。或兼修定慧。或发愿往生。但具
真修。无不證果。其徵验与念佛无异。详见大悲陀罗
401-A¶ 第 169b 页 X22-0169.png
尼经。兹不具论。大师专念之期。远至三年。遂由定发
慧。径證三昧上品。其往生与否。则视乎发愿回向。末
由考定。而所證如此。固巳超然于分段生死之外。无
俟推求矣。究竟三昧。如禅宗之彻悟。而所證尤超。如
文殊般若经所示者是巳。是为今验之二。则三昧之
全也。

* 衷论六

或问。般舟三昧。及大集经。或刻期七昼夜。或刻期七
七日。现生见佛。其说当与小弥陀经文同。今独谓小
弥陀之七日。乃实定之期。非念佛之期。何欤。

答曰。般
舟之文。所重先在一心念。大集之文。所重先在专念。
闭关专修三昧者。如果能一心念佛。专心念佛。自然
妄念易息。一心易證。无论七七日可以见佛。即七昼
夜之短期。亦未尝不可见佛。此心净土净之实义实
事。非妄说也。无如见思诸惑。乃众生妄念之本。亦众
生分段生死之基。众生方以见思妄念。为现在之真
我。舍此几无栖泊之处。此妄念之所以不易尽。念佛
实定之所以不易成也。此非格物致知。真修实證之
君子。决不能窥其是非奥赜。而世俗方且以念佛为
易修易證之一事。其荒谬几不可以理喻。可哂也。故
般舟诸经。虽有刻期七昼夜诸文。实非大地众生所
能集事。学道之伦。既愿实事求是。实證三昧。不可执
此等遗文以自欺也。若小弥陀经文。则实以七日为
在定之期。非念佛之期。详绎原文。本无疑义。前说巳
401-A¶ 第 169c 页 X22-0169.png
审。不必执般舟之文。强发难端。致误众生定慧之实
效也。

或问。念佛一心不乱有三解。厥义安在。

答曰。不乱为
一解。一心为一解。念佛一心不乱为一解也。止观家
专修禅定。祛除业惑。乃不乱之说。参究家专持话头。
别无杂念。乃一心之说。净土家专念阿弥陀佛。驯至
惟存佛号。净无馀念。是为一心不乱之说。此三解也。
体弱之人。专修念佛三昧。有以气虚为虑者。当依六
妙门禅。先习数随二法。而以阿弥陀佛四字。代一二
三四数目等字。其法坐定后。当入息时。心中先默念
一阿字。第二息再念弥字。第三息再念陀字。第四息
再念佛字。一息一字。周而复始。口不出声。即无气虚
之患。亦仍不失念佛法门。修习既久。既能不伤中气。
且能渐致气旺。寝祛妄念。精进不懈。然后闭关出声
专念。则三昧易成。与冒昧入关者迥别。此先修不乱。
后修一心之养气真诀。亦新法也。长期念佛。高声持
诵。颇伤中气。亦不能[石*豕]磨入细。速致一心。余昔误信
紫阁之说。致增病痛。故不惮繁复。再申劝诫。不可不
察也。

或问。念佛入门之要。厥义安在。

答曰。信愿二轮。无不
真切。是为念佛入门之要。若信愿非真。决不肯认真
念佛。非入门第一要务欤。红蠡醒大师曰。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
一大纲宗。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
401-A¶ 第 170a 页 X22-0170.png
论。世间一切重苦。无过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
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取一皮袋。苦
巳不堪。况轮回未出。离免堕落。猪胞胎。狗胞胎。何所
不钻。驴皮袋。马皮袋。何所不取。此个人身。最为难得。
最易打失。一念之差。便入恶趣。三途易入而难出。地
狱时长而苦重。七佛以来。犹为蚁子。八万劫后。未脱
鸽身。畜道时长巳极。鬼狱时长尤倍。久经长劫。何了
何休。万苦交煎。无归无救。每一言之。衣毛卓竖。时一
念及。五内如梵。是故即今痛念生死。如丧考妣。如救
头然也。然我有生死。我求出离。而一切众生。皆在生
死。皆应出离。彼等与我本同一体。皆是多生父母。未
来诸佛。若不念普度。惟求自利。则于理有所亏。心有
未安。况大心不发。则外不能感通诸佛。内不能契合
本性。上不能圆成佛道。下不能广利群生。无始恩爱。
何以解脱。无始怨愆。何以解释。积劫罪业。难以忏除。
积劫善根。难以成熟。随所修行。多诸障缘。纵有所成。
终堕偏小。故须称性发大菩提心也。然大心既发。应
修大行。而于一切行门之中。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
就。至极稳当。至极圆顿者。则无如以深信愿持佛名
号矣。所谓深信者。释迦如来梵音声相。决无诳语。弥
陀世尊大慈悲心。决无虚愿。且以念佛求生之因。必
感见佛往生之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响必应声。
影必随形。因不虚弃。果无浪得。此可不待问佛而能
自信者也。况吾人现前一念心性。全真成妄。全妄即
401-A¶ 第 170b 页 X22-0170.png
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横遍竖穷。当体无外。弥陀净
土。总在其中。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岂我心
具之佛。而不应我具佛之心耶。往生传载临终瑞相。
班班列列。岂欺我哉。如此信巳。愿乐自切。以彼土之
乐。回观娑婆之苦。厌离自深。如离厕坑。如出牢狱。以
娑婆之苦。遥观彼土之乐。欣乐自切。如归故乡。如趋
宝所。总之如渴思饮。如饥思食。如病苦之思良药。如
婴儿之思慈母。如避怨家之持刀相迫。如堕水火而
急求救援。果能如此恳切。一切境缘。莫能引转矣。然
后以此信愿之心执持名号。持一声。是一九莲种子。
念一句。是一往生正因。直须心心相续。念念无差。惟
专惟勤。无杂无间。愈久愈坚。转持转切。久之久之。自
成片段。入一心不乱矣。诚能如此。若不往生者。释迦
如来便为诳语。弥陀世尊便为虚愿。有是理哉。其说
之精切著明如此。学者可以深省矣。

或问。儒家之辟佛。厥义安在。

答曰。先佛开示。悉出世
之至道也。出世之至道。其要虽在解脱生死。其绪馀
犹足范围天下之政教。弘深奥博。不可骤通也。如欲
通其体用所在。必先知若何为生死。若何为解脱生
死。若何无方量。若何为心量。若何为明心。若何为见
性。若何为净宗。若何为禅宗。若何为教宗。若何为律
宗。若何为密宗。若何为显密之别。若何为大乘。若何
为中小二乘。若何为大小诸乘之别。若何为菩提大
心。若何为六度万行。若何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01-A¶ 第 170c 页 X22-0170.png
若何为念佛。若何为参禅。若何为戒。若何为定。若何
为慧。若何为解悟。若何为證悟。若何为诸家三昧。若
何为念佛三昧。若何为因果之实义。若何为儒释之
真诠。其子目虽更仆难穷。其弘纲钜旨。大抵不过此
数端。非博涉教典。不能融会。非至心亲师取友。不能
贯通。乃诸儒惟据门户之私心。莫不以先入之鄙言
为主。所以决不能知其精义所在也。然先儒所以不
能知佛者。其过不止在门户之私。转在不知处世圣
人格物致知之义。如能先通处世先圣格致之微。于
先佛之弘纲钜旨。必不肯不考其体用渊源。辄加诬
谤之理。故凡诸儒之谤佛。非不知佛也。亦仍不知先
圣儒术之精义而巳。不足怪也。夫生死之故。天下第
一大事也。解脱生死。天下第一至道也。今乃以不考
其典籍。不亲其师友之故。遂不能稍通其说。此非不
解格致之精义而何。尤冒昧者。虽颇闻其生死之说。
而仍以挥斥为名。诬罔为利。则不知六道之阽危。鬼
神之祸福。分段生死之艰虞。果能与彼无涉与否。如
犹有豪发之相涉。恐决非门户之私。冒昧之论。所能
捍禦解免巳。此心悦至道者所深悲也。诸儒之辟佛。
唐以前犹粗粝无识。宋元后。乃弥近精微。然博辩如
朱子。自称悔悟如罗整庵。皆自谓至精至密。究与先
佛遗教之得失。豪发无与。适成其不克真通格物致
知之过。此心悦至道者所深悲也。曰。然则诸儒之辟
佛。亦有过欤。答曰。先佛为法界之大师。其说专在解
401-A¶ 第 171a 页 X22-0171.png
脱生死。遍济含灵。凡有血气心性之伦。皆当归仰。且
纯善无恶。纯诚无伪。今乃挟一隅之见以辟之谤之。
乌得为无过。诸儒苟能正谊明道。功德兼隆。上裨国
家政教。下拯黎庶艰危。处为真儒。出为名臣循吏。即
有谤佛之愆。亦当末减。若无道不学。绝无功德及人。
外假儒术高名。内实逞其甘食悦色全躯保妻子之
素。亦复踵袭谬妄。辄谤及纯善无恶解脱生死之正
觉。别天地神祇昭布森列。讵能免降鉴之严切哉。此
尤心悦至道者所深悲也。

或问。流俗之辟佛。厥义安在。

答曰。流俗之辟佛。不过
举业之徒。文辞之彦。及无识之妄庸。此辈偶闻理学
之名。犹切齿以道。况无上正觉哉。无道不学之尤。靡
不具徙家忘妻之见。欲其心通出世之至道。冤苦甚
矣。大率宿业深厚者。其性情无不躁妄。其识见无不
凡陋。其行履无不邪僻。其心声无不诈伪。其甚者。至
以君父为外物。祖先为疣赘。盖非如此。不足以增长
宿业。沦落三途。亦不足致诸佛之悲悯太息。莫可如
何焉。不足辩也。

或问。吾王氏入道始末。

答曰。先曾王父椒园公讼过
记曰。余家世业儒。笃奉六籍。自五祀以外无杂祭。墩
之左。洁室一楹。妥先圣四配主。列祀神武关汉寿帝。
司命文昌帝。配以斗魁。以礼官祭日。虔祀无怠。近百
年矣。室中未尝有二氏书。及像设。曾王父厚庵公官
江南。廉名满吴下。僦民居。邻火及甍。朝服告天。火中
401-A¶ 第 171b 页 X22-0171.png
见白鹦鹉反风灭火。又檄挽库纲。渡黄河。中流暴飙
裂帆。百口震号。俄睹金容炳煜。致分风断流之异。乃
手绘普陀大士妙相。报再生德。余童龀时。日从先妣
炷香顶礼。及十岁过乡墩。闻其师方授诸弟孟子书。
训曰。杨者何。今道家是也。墨者何。今佛家是也。能以
言距道与佛。即圣人之徒也。闻之。大欣悦其言。归则
诧人曰。吾异日必且为圣贤。自是日寻诸老儒。互以
能诋佛相褒诩。不复肯顶礼大士。顾实不知佛义云
何也。年十七举于乡。旅谒座主少宗伯阿雨斋先生。
先生顾余曰。贤英龄俊发。前路未可限。顾老夫一言
相赠。他日得志。愿勿辟异端。余愕问何谓也。先生哂
曰。睹贤勇形于色。聊相规耳。贤诚欲距异端。试言异
端何等。余以佛老对。先生曰。孔孟时。有杨墨。无佛老。
以佛老为杨墨。乃儒者之言。非孔孟之言也。夫异端。
异其端也。所谓端。即孟子恻隐羞恶四端是也。其言
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是杨墨之弊。其言为仁为义。为
礼为智。则非杨墨之弊也。非遍观其言。恶能别乎。今
世士君子罕行孔孟之言。惟以辟佛老张门户。以自
鸣为儒。其下者。病天堂地狱之说不便于巳所为。亦
姑诋之。以纾其怖惮。徒为佛者所窃笑。此未必遂为
圣人徒也。吾贤自审之而巳。余闻之。意为怃然。归而
默察巳所言论行事。其乖谬圣人者益众。气由是稍
稍愧沮。然而前相与诋佛诸老儒。日相过从。互申曩
说。余中虽欿歉。顾惮其讥病。聊复推波助澜。𦦨弗为
401-A¶ 第 171c 页 X22-0171.png
衰。乾隆丙午。邑中大疫。道殣如麻。率以七日不汗死。
余二十一日。三震战。三不汗。奄然气尽。神历房闼出
衢中。将适东郭岳祠。顾见西来戈甲如云。人马皆长
寻丈。询前驱者。曰。关神武帝受敕征台湾寇也。俄睹
神武櫜鞬御赤马。龙刀在握。神采熠熠。余当衢迎拜。
顿颡尘中。一仰视。则黼几巳具。神武衮冕秉圭。东面
垂拱。余涕泣陈所苦。吁乞庇宥。神武厉声叱曰。汝知
罪乎。汝以先世积德。籍注乡荐后四年。当登辛丑进
士第。福禄未艾。岂谓汝自得举以来。童昏无识。忘先
世功德。自诩才隽。憍慢嫉忌。恶人胜巳。轻率愎戾。衔
恚睚眦。凌侮侪辈。多怀意恶。讦发人短。喜谈闺阁。谈
谐愒日。亵引圣典。种种积慝。恶簿等身。而且不睹二
氏之书。妄肆臆毁。心无忌惮。貌附圣贤。尤犯天律所
深恶。游巡使者日有奏报。发不胜擢。是以上帝震怒。
初削科名。今削寿籍。将堕恶道。岂吾所能垂祐乎。余
闻。震慄丧魄。崩角求活。矢自湔艾。既久久。神武颜色
稍霁。微頫首曰。止。姑观汝后修。余泥首敬谢。再仰视。
金容巳杳。衢中阒无人。皇恐亟趋归。入门历榻呻而
寤。则睹真官朱衣玉颜。从两童子。搴帘入曰。奉帝命
来活汝。两童登榻。各手短杖击余体。击头头汗。击胸
胸汗。濈然湿重衾。至膝而止。遂能张目索饮。翼日扶
杖起。诣神武像前匍伏谢。自是始稍知悔惧。窃意圣
贤之言积庆馀殃。迪吉逆凶。皆以诱掖中下之人。使
不为不善而巳。二氏之说。亦以发明善庆恶殃之理
401-A¶ 第 172a 页 X22-0172.png
而巳。其言之明罪福怵愚悍者。士可得见而知。闻而
悟。其言之绝思议通于穆者。士见而未必遂知。闻而
未必遂悟。况无闻无见乎。病稍瘥。假一榻养疴禅寺。
稍稍涉猎藏典。初览小乘。虽不敢如昔诟谤。顾于胸
中颇亦时有捍迕。意杂疑信。次及中乘。帖然意适。窃
谓率是净修。高当不失冉闵。下亦不减乐正克也。后
历大乘。渊乎妙哉。人性本善。天道融通。以智仁勇造
生安学利。以孝弟慈利天下国家。节围万物而无心。
陶冶万物而无情。视听言动。操本运末。中规中矩而
不勉。生死人鬼。原始要终。有物有则而能贞。执一可
以贯万。朝闻可以夕死。洙泗邹峄之传。蕴其妙未及
言。引其绪未及详。凡以世多中下。欲使由贤入圣。而
佛氏则兼以世不绝大智。超诣非难。欲并使由凡跻
圣。若乃及其成功则一也。何惑乎天地灵祇倾向翼
赞之乎。余初从呓谇十年。日谓佛言害于吾师孔孟
之道。至是乃知释流附益。害道之说。嗟诚有之。顾万
万非佛意。若佛之道。与孔孟并立。万万不相害。微特
不相害。又无不足以发明孔孟之言。凡所谓蕴妙未
及言。与言之不能详者。忆向来读书二十年。但以华
饰诳妄弋猎科名。其于圣贤墙庑。不啻马牛其风。乃
由遍观佛书。而后志气稍稍通。障翳稍稍尽。愧厉稍
稍生。趋向稍稍坚。心痗背汗。不敢不求勉为善人。然
后回念向时貌圣贤实悖圣贤。其获罪宫墙。良不可
逭也。自丙午忏罪。湔洗三年。慄慄临履。巳酉夏。先妣
401-A¶ 第 172b 页 X22-0172.png
遘疾几绝。感神武示拯于梦。梦佥同。家人皆惊叹。明
年庚戌。神武又示先妣梦。督余上春官。锁闱宵分。肸
蚃降灵。遂忝与甲榜。迄今佹遇危惫。屡示呵护如响。
信乎帝神在天下。如水在地中。无过不惩。无善不拯。
亦惟人自决其法圣贤与悖圣贤而巳。余躬历罪福。
曲邀神贷。始得稍稍观览佛书。渐以达于圣贤之义。
世固不乏英彦才俊。毅然气岸。以圣贤自命。余敢不
避诟厉。备疏始末。敬告来贤。果贤者自揣能真为文
周孔孟。无防暂束佛书不观。苟未能。抑亦何恃能无
惧也。公之自述如此。其后以知县起家。荐历监司。廉
明勤笃。如于清端。陆清献。诸君子。且识量高远。能断
大事。道光中。尝面奉 圣谕褒奖。以循吏名当世。此
外垂训之文。及所注金刚般若等经。皆多所发明。具
见椒园居士集。兹不赘述。及我世父梅叔公上承遗
训。尝谓公之学虽偏精教典。而于净土一宗。未尝致
力。因求其说于红蠡瑞法师。获闻精奥。退居之暇。每
以教家庭子弟。耕心传习既久。复闻现證三昧之说
于扬州省大师。因得具悉其体用所在。此则吾王氏
入道之始末因缘也。曰。椒园之蔚为循吏。梅公之处
家孝友。此皆吾儒所固有。亦复何与佛氏。遽名家学。
答曰。明德亲民。达道达德。实皆儒家所固有。生死之
故。解脱之方。四土三乘。十二类生。横超竖超三界诸
法门。及无上正觉之升沈显晦。亦岂儒家所固有哉。
儒家所以不能知佛者。惟在生死之故。及上逮无上
401-A¶ 第 172c 页 X22-0172.png
正觉一切奥义。此正古今儒佛得失之林。亦吾王氏
所由学道之渊源也。且我椒园公先以谤佛罹神谴。
后以遍绎教典。忏悔树立。乃得处为通儒。出为循吏。
我世父梅叔公亦尝自言。非通红蠡之学。必不能徼
幸闻道。勉为善人。则先佛之秉无缘慈以普度众生
者。固巳不可思议。即其拯吾王氏于水火者。亦岂有
极哉。然两公之一闻千悟。实以天资高朗。本属志士
仁人。故能从容自树如此。若无志不仁。方且以诟谤
谲诈为能。虽诸佛现前。亦无由济其陷溺矣。此又天
下智愚贤不肖升沈所在。亦吾王氏所当深警也。

或问。佛仙家亦尝辟佛。厥义安在。

答曰。神仙上果。惟
在生天。而天道仍在六道之内。佛言生天之果。虽寿
至八万馀劫。如生死未了。寿尽仍当沦坠。不能超然
于分段生死之外也。先佛所示大中小三乘遗教。靡
非解脱生死良方。凡不能解脱生死。不得超然于六
道轮回之外者。皆三乘所未有。夫勤苦生天。虽寿历
多劫。仍当沦坠。以视正修净宗。径得往生阿弥陀佛
清泰世界。永无退堕之虞者。其得失实判若天渊。尚
何辟佛之足云。余昔尝受内丹真诀于先师梁先生。
其后先生自谓年过八十。为家缘所累。结胎无望。且
尝感异梦。恐旁入鬼神道中。因使耕心详论净土之
学。不三两月。怃然自失。翻然改图。径为一劳永逸之
计。遽发愿念佛。朝夕无间。至临终时。悉屏喧杂。志气
清明。合掌正念诵佛而逝。其获往生净土。具有徵验。
401-A¶ 第 173a 页 X22-0173.png
可谓豪杰之士矣。求仙纲要。在外积众善。内修金丹。
脱胎之后。尤在度广有缘。遍拯诸苦。必驯致天仙而
后巳。惟知勤修内丹。不知积善感应之理。巳不能决
定成就。况瞢修瞎炼。不知兼济为何事。亦何神仙之
足云。学者苟跂净土宗旨。当考大小弥陀诸经所陈。
乃通解脱生死之正义。毋执神仙之说。昧解脱之原。
以自诳也。又内丹结胎。必在获定之后。念佛如获实
定。巳證根本三昧。决定往生。其得失更不待辩。志在
长生久视者。可以语矣。

或问。先儒辟佛。首以委弃伦理为大诟。厥义安在。


曰。此谬说也。先佛教人。本有四众之别。所谓比丘僧。
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巳。诸经之首。莫不具此四
众。不容不见也。比丘二众。犹可以为委弃伦理。彼在
家学道如优婆塞夷二众。亦何委弃伦理之有。且观
经净业三福。首以孝养父母为第一义。本统四众言
之。读者不察。阳为不知。出家之徒。亦不得阳为不知
也。先佛遗规。惟有辞亲出家之说。无弃亲出家。不顾
奉养之义。如优婆二众。则更不待言。佛法所希至远
至大。故不得不辞亲出家。如果真修实證。不但上度
一世之父母。且能遍度累劫之父母昆弟。及一切有
缘。辟佛者纵不知此。四众之说。亦未必无闻。其所以
阳为不知者。盖深恐妨我甘食悦色全躯保妻子之
私。故托至高之人理以钳制其口。不知适启心通至
道者所深鄙。可惜也。
401-A¶ 第 173b 页 X22-0173.png

或问。僧家之得失。亦有说欤。

答曰。乌呼。僧家之得失。
乌得为无说。盖辞亲出家。所以为解脱生死也。而此
辈真通生死之故者。千中无一焉。严持戒律。天人所
钦。众所共仰也。而此辈严持戒律者。百中无一焉。惟
真修乃获实證也。而此辈由真修以抵实證者。万中
无一焉。其破坏戒律。啖名嗜利。奔走势位。逸乐终身
之属。乃不知凡几。此正诸佛诸天所深憾。亦诟佛诸
儒之所深憾也。先儒所辟。正在此等。而不知此乃流
俗之僧法。非正觉之佛法。持此以诟先佛之正法。虽
僧家有以自取。亦流俗终身不解之大惑。不可不辩
也。如僧家果能严持戒律。驯至清修梵行。深入佛海。
即不知佛者。亦未必遽加谤议。惜多为惑业所锢。既
不能会通教典。亲师取友。以蕲真修实證。流弊所极。
遂若无可救药者。亦心悦至道者所深悲也。

或问。欲通佛法大义。当读何书。欲通净宗实义。当读
何书。其先后次第。亦有说欤。

答曰。欲通佛法。当自真
通净宗始。先儒以不解净宗要领。因不能解佛法之
大义。或不知方量心量之奥。辄以大小弥陀诸经所
陈极乐庄严。及往生之说。为庄列寓言。不知先佛无
寓言也。必先通净宗。然后能探索教典。遍通诸宗。此
愿通诸宗之次第也。治教典者。当先读论藏。次读经
律二藏。则得失易明。如先读经藏。往往转增烦惑。殊
非善计。此愿读教典者之切实次第也。净宗诸论。有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一卷。净土十疑论一卷。西方要
401-A¶ 第 173c 页 X22-0173.png
诀二卷。念佛三昧宝王论三卷。龙舒净土文十卷。莲
宗宝鉴十卷。净土或问一卷。念佛直指二卷。净土指
归二卷。净土生无生论一卷。续净土生无生论一卷。
净土法语一卷。乐邦文类六卷。西方合论十卷。净土
晨钟十卷。净土警语一卷。西归直指五卷。无量寿经
起信论三卷。观无量寿佛经约论一卷。阿弥陀经约
论一卷。西方公据二卷。念佛警策二卷。净土浅说三
卷。念佛百问一卷。净业知津一卷。念佛四要诀一卷。
红蠡彻悟大师语录二卷。净宗诸经。大小弥陀两部。
有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三卷。阿弥陀经二卷。无量寿
经二卷。别行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二卷。无量寿
庄严经三卷。大弥陀经二卷。彭居士新校无量寿经
三卷。世父梅叔公新校魏居士会译摩诃阿弥陀经
一卷。阿弥陀佛经一卷。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后
出阿弥陀偈经一卷。开示观想者。有观无量寿佛经
一卷。诸经解诂最要者。有云栖大师阿弥陀佛经疏
钞四卷。藕益大师阿弥陀佛经要解一卷。观无量寿
佛经疏妙宗钞三卷。开示念佛三昧者。有般舟三昧
经三卷。大集贤护经五卷。文殊所说般若经一卷。阿
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一卷。观世音得大势菩萨
受记经一卷。净宗传记。有往生集一卷。净土圣贤录
九卷。续净土圣贤录四卷。以上目录。惟少芟凡鄙诸
论。今所备记。则净宗之全也。禅宗要典。有六祖坛经。
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指月录。续指月录。雍正 御
401-A¶ 第 174a 页 X22-0174.png
选历代禅师语录。禅关策进。密宗要典。有大悲陀罗
尼经。准提陀罗尼经。尊胜陀罗尼经。教宗要典。大乘
般若。宝积。大集。华严。涅槃。五大部外。有首楞严经。楞
伽经。妙法莲华经。金刚般若经。圆觉经。维摩经。小乘
诸经。四阿含外。有四十二章经。地藏本愿经。楼炭经。
律宗要典。大乘有梵网经。菩萨戒本经。小乘有比丘
僧尼优婆塞夷诸戒本。推阐诸宗大义要典。有憨山
梦游集。云栖法汇。先哲古论。有宗镜录。心赋。万善同
归集。诸宗传记。有释迦世谱。佛祖通载。高僧传四编。
神僧传。禅林僧宝传。训诂掌故之要。有教乘法数。翻
译名义集。法苑珠林。一切经音义。其全目。见雍正
钦定龙藏汇记。不具述。发挥诸宗大义之书。永明寿
禅师宗镜录。尤称绝诣。而古今几无通其说者。可惜
也。

或问。净宗权舆。及阐教著书。始于何代。

答曰。无量清
净平等觉经。译于后汉。是为净宗入中国之始。有晋
扶柳道安法师尝著往生论六卷。是为净宗阐教著
书之始。及安公传其学于庐山远法师。乃集净宗之
成。如徵授受源流。安公实为净宗之鼻祖。以所著往
生论今佚不存。故议者惟推庐山为本宗初祖。而安
公信解行證之详。皆就湮没。可惜也。

或问。获證三昧。现生见佛。先佛所示详矣。今世现證
者。惟省公一人。不识尊宿先哲。亦有见佛如省公者
比欤。

答曰。前世现生见佛者。晋有庐山远法师。刘居
401-A¶ 第 174b 页 X22-0174.png
士程之。刘宋有葛济妻纪氏。唐有释怀感。慧日。自觉。
法照。大行。及尼净真。宋有永明寿禅师。及遵式。显超。
孙居士忠。吕宏妻吴氏。姚母某氏。元有释梵琦。明有
唐居士时。近世有余母宗氏。皆见净土圣贤录。而临
终见佛。及旁见子史诸家典籍者。不与焉。稽其所获。
上足以證先佛遗经。下足以證省公今验。及本论之
说。亦学者所宜知也。

或问。入道之正轨。

答曰。志士仁人。入道之根柢。读书
求友。入道之阶梯。此皆入道之正轨也。必先具志士
仁人之资。乃能读有用之书。交有益之友。必扩充志
士仁人之分量。然后足为孝弟。足为忠贞。足以独善
一身。足以兼善天下。博通古今正变。折衷儒术异同。
高据孔氏之四科。遂兼叔孙氏之三不朽。亦必扩充
志士仁人之分量。然后能修净业正因。足證念佛三
昧。遂通教乘纲宗。肩任六度万行。由是以渐希无上
正等正觉。则处世出世之全巳。释家所谓佛性。即此
志士仁人之性也。神仙家所谓仙骨。即此志士仁人
之骨也。宋元后儒家讲学。必有宗旨。余谓不必别立
宗旨。惟以志士仁人为宗旨。巳罄无不尽。无俟他求
也。若无志不仁。力求下达。视方策如仇雠。以师友为
弁髦。惟以甘食悦色全躯保妻子为至德要道。甚者
且纵欲败度。以恶为能。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
亡。知得而不知丧。驯至邪正不辨。向背乖宜。持此处
家。必无不败之家。持此处国。亦无不败之国。持此以
401-A¶ 第 174c 页 X22-0174.png
辅翼天下。必至颠倒是非。挠乱政教。惟恐天下不乱
而后巳。不能扩充志仁。其流弊遂至此极。此正谊明
道之伦所由悽怆痛心也。其不足以上希至道。抑可
知矣。盖学者必先通人理。然后能上通天理。必真通
天人之故。然后能企出世之正觉。若人理犹不能解。
遽欲上通诸佛奥义。乌可得哉。方今盛世。虽决无此
辈。而春秋之所责备者。正在此辈。前史之所讥弹者。
亦正在此辈。三途之所招邀。鬼神之所切齿。诸佛之
所悲悯者。亦正在此辈。此亦读书君子。法界众生。所
宜留意也。昔龙舒居士著净土文。惟知劝勉杂流。论
及宰官。转无深警之语。不知古昔宰官。虽因惑造业。
至不可思议。而既秉辅翼政教之权。苟能深通因果。
稍悟正觉。其兼济天下。福被苍生之功德。亦必不可
思议。非方外诸公区区补苴罅漏者。所能并论。故因
此论之成。辄殿以志士仁人之说焉。乌呼。广额屠儿
放下屠刀。俨然千佛一数。闻道之君子。无忽此老生
常谈也。

佛说摩诃阿弥陀经衷论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