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719a 页
卷十二 第 742c 页


福盖正行所集经卷第十二

龙树菩萨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
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
奉 诏译

今此略明持戒之相。始自诸根。任持密护。饮
食知量。减除睡眠。常乐尊重。修诸梵行。闻
昔受乐。不喜思念。复能显示沙门功德。出离
轮回恶趣过患。近善知识。如理作意。乐闻正
法。入解其义。除贪恚痴。断诸烦恼。袪虚妄
想。增长明慧。专求解脱。不生疲劳。设有毁
犯微细罪垢。悉能发露。而不覆藏。一切财
物。心无吝惜。常乐惠施贫苦众生了知五欲
多诸过患。于己眷属恩爱缠缚。生远离想。譬
之深冤。独处林野。舍诸愦闹。不畜长物。异
诸贪夫。有来求法。不生悭嫉。即为宣说。令
其信解。能以慧剑。除烦恼贼。得诸善人尊重
赞叹。堪受世间上妙衣服。卧具饮食之所供
卷十二 第 743a 页 T32-0743.png
养于诸肉味。弃绝亡想。及世名利。心无希取。
于善不善。二种业道。若作若止。决定信解。自
入解已。除去我慢。以饶益心。为他演说。化诸
外道尼乾子等。亦生信解。安住佛法。自三衣
外馀所有物。以清净心。而施与之。是人则为
住圣种族。身心清凉。离诸热恼。了知六处。无
有真实。犹如痈疽。为物所覆。常为烦恼蚊虻
𠯗食。诸有智者。勤求方便。依正念处。及八圣
道。善法香烟。而薰屏之。了知五蕴。犹如芭
蕉。若生贪心。作不坚想。由彼贪故。失坏正
道。先制诸根。令不散乱。渐令修习住三摩
地。了知境界。本性唯苦。犹如棘林。稠密难
越。亦如尘垢。坌污有情。以正法水。而浣濯
之。如是观察。彼蕴处界。生长诸惑。不可爱
乐。此明持戒。而有二种。一者不清净持戒。
二者清净持戒。如律中说。有二比丘。精进持
戒。各处一方。善名远布。时诸人民。咸仰其
德。共诣彼所。亲近供养。是时有王。名迦尼
瑟姹。闻二比丘护持净戒。与诸臣从。往至其
所。见彼耆年。威仪整肃。修习禅定。乃生敬
心。先意问讯。王曰。大德。如此持戒。欲何所
求。比丘白言。我意来世愿作国王。王闻语已。
不生忻乐。云何持戒。无慧拣择。返趣轮回生
死缠缚。汝为诳惑诸天人民。我今于此。不应
供养。如是持戒。名不清净。复诣新学比丘之
处。王乃问曰。汝今持戒。欲何所愿。比丘白
言。承王顾问。我所求者。愿成菩提。利乐群
品。王闻是说。心大欢喜。如是持戒。则非错
谬。离诸垢染。名为清净。我今应作最上供养。
卷十二 第 743b 页 T32-0743.png
如是沙门。发广大心。帝释诸天。皆应供养。时
诸人民。闻王称赞。皆共合掌。礼比丘足。王乃
顾彼诸侍臣曰。各持所珍。而以奉施。此则名
为清净持戒。

如世尊说。有十种缘。名不清净持戒。一者摄
取损害。二者深著染欲三者不求出离。四者
常生懒堕。五者遍计希求。六者退失正行。七
者邪命自活。八者失安隐乐。九者寡闻不学。
十者废忘诵习。

云何名为摄取损害。谓于国王王子大臣。惧
其威势。常当远离乃至种种诸恶律仪。比丘
设为渴乏所逼。不应于彼。求水而饮。未断烦
恼。未得神足。不能自调。多生惊怖。

云何名为深著染欲。于五尘境。邪思相续。自
性纵逸。废善修作。

云何名为不求出离。舍于胜处。而趣非处。复
毁胜处。赞五欲乐。

云何名为常生懒堕。数数思念过去所作非
义利事。互相执诤。恃己所有资生之具。受用
随意。而生憍慢。多于耆年有德之人。不能致
敬。托事不起。云何名为遍计希望。谓于知识
同梵行者。互相谄赞。苟求利养。

云何名为退失正行。乐造诸恶。违越戒法。无
善方便。起对治道。

云何名为以邪活命。畏己难养。心无止足。如
律中说。邪命比丘。作非律仪。矫现异相。于大
众中。自矜己德。多言无耻。犹如狂犬。或恃种
族。多闻论议。或于非时。为他说法。虽有少
德。为贪利故。彼闻法者。多不信受。闻有人
卷十二 第 743c 页 T32-0743.png
言。于某方所。有婆罗门大族长者。施诸衣服
种种资具。即至彼所。谓长者言。我为耆德。当
以最上奇妙之物。愿先见施。是时长者恐生
諠竞。不违其意。而给与之。仆吏见已。咸生轻
毁。所施不与。摈遣令去。时彼比丘。心生忧
恼。于长者前。而作是言。我先不欲诣劣种
姓。求诸所须。今既无得。住亦无愧。彼虽下
族。亦能喜舍。如是比丘。巧言诡诈。以多求
故。心常热恼。

云何名为失安隐乐。彼持戒者。当应安住不
苦不乐处中之行。非如外道尼乾子等。坐卧
棘刺。五热炙身。虚受勤苦。一无果利。若著
于乐。亦无所證。但增放逸。后招苦报。

云何名为寡闻不学。外虽防恶。内无明慧。一
向颛愚。不能咨问。

云何名为废忘习诵。但思饱食。不能进修。充
饫肠胃。不净流溢。实非沙门。自称梵行。犹如
鸣螺。但驰虚声。如是十缘。随具一种。此则名
为不清净持戒。诸修行者。应当了知。

若人深心决定信解。乃至小罪。生大怖畏。当
知是人。善住净戒。如律中说。有一长者。市得
一仆。既幼且贫。卖身自济。然彼内心受持佛
戒。忽尔长者使令杀生仆即白言。长者正人。
云何遣人而为杀业。于善不善。要当分别。为
持佛戒。弗敢从命。长者感悟。乃止其杀。

复有国王。名计罗迦。常以严刑。而治于世。若
彼民庶。有诸过咎。摄属官者。悉当诛戮。时有
一人。临当被害。彼旃陀罗稽首王前。我今发
心。始受佛戒。于诸罪人。誓不行杀。乃至蝼
卷十二 第 744a 页 T32-0744.png
蚁。亦不损害。王曰汝遵佛戒。违拒国令。既
无所用。养汝何益。时旃陀罗复白王言。我今
决定。不毁净戒。愿王试观。帝释诸天。尚于佛
制。无敢违越。况我辈乎。王曰。实尔。当以严
刑。先断汝首。旃陀罗曰。我今此身。摄属于
王。然于后世。更有馀身。以此持戒善根功德。
当得世间上妙快乐。乃至诸天。随意愿往。于
未来世。乐求善法。增长信进念定慧力。以功
德水。洗涤贪等三毒垢染。净尽无馀。决定当
得预流等果。乃至如来净妙法身。作是愿已。
于大众前。高声唱言。我今此身。从因缘生。于
刹那顷。必当就尽。为护佛戒。心无忧怖。王闻
是说。益增忿怒。即敕使者。驱旃陀罗。于尸陀
林。而断其命。时诸人民。咸生惊叹。乃相谓
曰。此大丈夫。甚为希有。为护佛戒。捐其躯
命。

是故当知。一切众生。匪拘小大种姓高下。但
能深心。具诸惭愧。决定信解。而不毁犯。则得
名为清净持戒。

此中复明不清净持戒。如律中说。有一比丘。
修远离行。栖止岩谷。忽于夜中。自取[麨]食。由
匆遽故。而破其器。时众闻已。诃彼比丘。虽处
山间。而非时食。此则名为不清净持戒。

复有比丘。本婆罗门。后依佛法。出家修道。乐
于旷野。单己而居。由惯习故。常于夜分。摺
去袈裟。蹲踞而坐。有先徒属。忽来省问。乃语
彼曰。此若无人。汝可入彼庵罗林中。采果持
来。弟子受教。即住彼所。乃为主者之所执缚。
此亦说名不清净持戒。
卷十二 第 744b 页 T32-0744.png

复有比丘。住阿兰若。修寂静行。入里乞食。误
过淫舍。彼女问曰。持戒比丘。何故来此非解
脱处。若乐和合。当入火坑。如是比丘。难居空
闲。不善观察。为彼讥诃。此亦说名不清净持
戒。

有二比丘。住阿兰若。然实无德。自谓有德。随
诸商人。入于大海。暴恶黑风。非时而起。波涛
汹涌。咸生惊怖。水族诸兽。摩竭鱼等。交横往
返。触坏船舫。彼诸人众。纷扰悲号。或得浮
济。或为沈溺。时老比丘。坠水中已。顾己衰
朽。命不能脱。即解浮囊。与其同伴。彼既得
已。多取珍宝摩尼珠等。遂丧其命。此则名为
不清净持戒。次复明彼清净持戒。有一比丘。
涉于远道。乃为贼辈。悉夺其衣。中有一人。先
作沙门。知其护戒。语彼徒曰。以草系缚。舍之
而去。比丘专念佛所制戒。一切草叶。不得挽
绝。伏于道侧。不敢少动。遇王畋猎。遥见疑
是裸形外道。我慢不起。即往诘之。知是比
丘。为护净戒。不伤草叶。王叹希有。乃令释
之。为设饮食。复施其衣。此则名为清净持
戒。

有二比丘。自远方来。欲往供养如来舍利。途
涉辛勤。欲求水饮。第一比丘。为渴所逼。不暇
观视。即饮其水。第二比丘。虽亦渴乏。验水有
虫。谓其侣曰。宁自渴绝。无伤他命。不应违
犯世尊戒律。端坐林下。忍渴而终。以是缘故。
生忉利天。见佛闻法。證预流果。此则名为清
净持戒。

有优婆塞。久修梵行。忽尔其舍为火所焚诫
卷十二 第 744c 页 T32-0744.png
诸子曰。汝慎勿以有虫之水。而沃其火。所以
者何。我护水中微细诸虫。不顾财货。岂为少
利。而堕恶道。此则名为清净持戒。

是故智者。应当安住清净持戒。毕竟远离不
清净持戒。当知如来出现于世。常乐利益一
切有情。闭恶趣门。示生天路。烧烦恼薪。拔贪
欲本。化诸众生。舍家离缚。皆令获得吉祥安
乐。究竟超越生死瀑流。乘智慧舟。到于彼岸。
渐次圆證菩提涅盘。建大法幢。摧诸外道。我
慢高举。诸不善行。皆使发心。勇猛精进。以
正法水。洗其渴乏。彼闻法已。依教修学。积集
法财。功德宝藏。安住神通。出离三有。了胜义
谛。住解脱处。如是持戒。诸佛所赞。当知是
人。为世间眼。能导众生。至安隐处。亦如明
灯。能破痴暗。如清净水。能涤罪垢。如妙良
药。疗烦恼病。如大医王。善拔欲箭。如世良
田。生功德苗。善能教示懈怠众生。令生喜心。
乐持净戒。

若人乐作不善业道。如冤同居。必遭损害。如
依外道婆罗门法。而求出离。返招殃咎。当依
往古诸佛教法。袈裟幖相。以求解脱。则能销
灭诸不善根。令诸魔军。生大忧怖。以智慧力。
断除烦恼。得大名称。离诸衰患。究竟成就
妙菩提道。如说马鸣智者坚持净戒。善说法
要。现生获得名闻义利。复生天中。受胜福报。
增长明慧种种功德。当知善能持净戒者。犹
如贫士。获其贤瓶。随所求者。皆得如意。常当
精进。恭敬守护。如事师尊。无疲劳想。持净戒
者。亦复如是。
卷十二 第 745a 页 T32-0745.png

如世尊说。清净持戒。则能获得十种功能。一
者由持戒故。凡所施为。无有错谬。不生烦恼。
心常喜悦。由喜悦故。深心乐法。由乐法故。
身得轻安。由轻安故。受胜妙乐。由妙乐故。引
生禅定。由得定故。了知实际。了实际故。安住
菩提。弃背障染。住无我智。则能永断微细烦
恼。我生已尽。梵行已立。不受后有。向涅盘
界。二者由持戒故。所有三业。不造众罪。远
离恶趣。临命终时。心无怖畏。所作福业。众
善现前。随意往生。胜处受乐。三者由持戒
故。美名流布。闻者称赞。四者由持戒故。睡
安觉安。身心无恼。五者由持戒故。常得诸天
爱念守护。六者由持戒故。处大众中。心无怯
弱。七者由持戒故。不为非人。伺求其短。八
者由持戒故。得诸恶人。视如亲族。九者由持
戒故。所须无乏。不假希求。常得善人恭敬供
养。十者由持戒故。所愿随心。皆得成就。若欲
求生最上种姓。大富长者。婆罗门家。或复求
生六欲诸天。乃至色界无色界天。或求离欲
阿罗汉果。寂静解脱。咸得如意。如是持戒。所
获功德。譬如大海。深广无边。若我具足次第
宣说。穷未来际。亦不能尽。如向所明。持戒功
能。何人曾获如是胜报。如佛大仙。皆悉成就。
从初发心。修持净戒。乃至获得三明六通。力
无畏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美妙分明。圆满
无减。绀发右旋。如蜂黑润。项[佩-一]圆光。犹如满
月。面貌端严。如莲华敷。形仪挺特。如融金
山。双足平正。妙善安住。身肢圆满。如尼俱
律陀树。常以爱眼。视诸众生。凡见佛者。皆
卷十二 第 745b 页 T32-0745.png
蒙利益。方便拔济。出离恶道。于诸世间。而
无与等。故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
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
尊。若诸众生。受持净戒。则能获得如上功德。
与诸如来。等无有异。善能利乐一切有情。故
布施后。明彼持戒。次第行相。如前已说。汝等
比丘。常当一心。乐行施戒。为人显示。则为具
足成就福盖。
福盖正行所集经卷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