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自动笺注)
起信論疏筆削卷第十七
長水沙門子璿錄
一問上說下。
前所以為義宗
即前
云。
所言覺義者。
心體離念
離念相者
等虛
空界
無所不遍
法界一相等。
真如門及真
體相具說
何故下對以成難。
意云。
眾生
真如即同佛體。
念真如。
便可得道
何用
更修諸行耶。
斯乃但可只用直心
不合更說
後二
初喻論摩尼等者。
寶體雖淨而相不淨
故要
治之。
一正合論真如等者。
約體雖本來空寂
約相
現有塵勞
若不起行對治
無以得同諸佛。
將知佛與眾生但體同。
而相不同也。
眾生相
則六染熾然
諸佛相則眾善普會
霄壞之遠
何可雷同
天台圓教具明六即
即故真如
平等
故行位元殊。
豈同闇證但理而已
宜修蠲去塵惑
若其但念未免沈空。
止觀
相須方為佛法
目足之喻宜可思焉。
委釋
論以垢等者。
眾生無始來。
背覺
合塵。
於色聲等一切法上。
貪瞋無量
惱諸垢染法。
今既覺知過患
宜起對治
所治
之垢既多。
能治之善寧一
其猶病多藥非一
種故。
一切行也。
金剛亦云。
無我無人
一切善法
則得阿耨菩提等。
三順真。
自然等者。
不善行既違真理
善行誠宜順真。
疏外違等者。
行布施外
慳貪
內順無慳。
乃至般若外違無明
內順
明體也。
重顯方便者。
以前答所問云不以
便熏修終無得淨。
今此重明所修方便
前但
發心未行其事。
今茲所說正是所行。
則前為
能起之心。
此為所起之行。
故前疏標皆言行
本應知前文顯發心相
此明修行相。
一標數。
論言方便者。
汎論有四種。
一進趣方
便。
權巧方便
三修行方便
四集成方便。
正當一三。
兼於二四也。
疏注文三者。
如次前三心所起之行。
前後
相對如文可知
初科不住道者
兩意
一者
猶無也。
道即因也。
無住之因行故。
故本疏云。
無住行。
二者道即真如性。
此性本無住故。
合論同論旨。
蓋以性本無住故。
無住
之行而隨順之。
一者下標名。
行之方便
根本故。
以明此科與後二行為根本爾。
謂觀下正示。
下皆倣此。
智者
若見諸法有
生滅
即成凡夫妄識。
是住生死
當知反此宜
稱為智。
亦即依真不變義。
修止行也。
論因
緣等者。
若染因緣和合
惡業苦果不失
淨因和合
即善樂果不失
斯則染惡等
三塗
淨善通人天二乘及佛道也。
起大
悲者。
既見因緣和合惡果報故。
可翻迷成
悟轉凡為聖。
乃起大悲咸欲濟度
修福等者。
具修施戒忍進禪定。
以攝眾生
布施攝貧
窮。
持戒毀禁等。
以此五行福德門故。
則為化眾生修福德。
利他自利也。
淨名云。
眾生之類是菩薩淨土等。
不住下若
住涅槃。
一向寂靜
既言化生修福
當知不
住亦是依真如隨緣義。
觀行也。
以隨下明
所以法性本來非有故。
不住生死
本來
無故
不住涅槃。
又以性不變故
不住生死
隨緣不住涅槃。
乃至凡聖斷常一異等。
二邊不可盡言
離此二邊方名隨性。
今以
即悲之智。
自利行本
以即智之悲。
為利
行本
又此一文即以一心三觀義同
觀法
無生
空觀真諦也。
因緣和合
即假
觀俗諦也。
隨順法性
中觀第一義諦
即三而一即一而三。
縱橫並別諦觀皆然
斷德中。
疏勤斷二惡者。
已起之惡斷令不續。
未起之惡斷令不起
止持者。
以約惡法而論
故。
止名持作名為犯。
慚愧者。
即善十一之
二數
慚謂尊貴增上崇重賢善
羞恥過罪
諸惡行。
愧謂呵厭增上輕暴惡
羞恥過罪
諸惡業。
悔過者。
梵語懺摩此云悔過
謂陳
露先罪改往修來
於中能止一切惡法六字
通已起未起
餘皆局於已起也。
是惡皆止故
一切
此文已起之惡。
既令不增。
未生之者
自然不起
論以隨下明所以
性本離過。
起過
則違。
今既止之。
故當順理
盡性顯名為法
身。
法身即是斷德故。
今疏中以此名科
二智德。
勤修二善者。
已起之善修令增長
未起之善修令發生
今文云。
發起增長
二義也。
作持者。
謂約善法所論作故名持
止故名犯
供養者。
然有三種
財法觀行
拜者。
摩三藏說。
七種
我慢禮。
二唱
禮。
此二非儀
恭敬禮。
敬從發運身口
五輪著地
四無相禮
深入法性能所相。
起用禮。
觀身與佛同一緣起
如幻如影。
普運
身心遍禮一切
內觀禮。
但禮身內法身
佛不緣他佛。
實相禮。
若內若外若凡若佛。
同一實相見佛可禮亦是邪見
觀身實相
亦然
平等禮敬
文殊偈云。
不生不滅
故。
敬禮無所觀。
離垢慧所問禮法經
八重
供養
讚歎
三禮佛。
懺悔
勸請。
隨喜
迴向
發願
中正意禮
佛。
餘七皆是禮佛緣由
謂供讚是禮佛流類
懺勸隨喜禮佛之意。
七是都迴禮等功德。
向於三處
八是敘陳意所希望
然此八重
能除障。
供養慳貪障。
感大財富
讚歎除惡
口。
得無辯才
禮佛我慢
尊貴身。
懺悔
除三四障。
得依正具足
勸請除謗法。
多聞
智慧
隨喜嫉妬
得大眷屬
迴向狹劣
廣大善。
發願退屈總持諸行
今此文中
五法
前文懺悔
後文發願
然闕迴向
影在文中也。
約緣修行者。
三寶勝緣
修入
正行
愛敬四句可知
若準儒教說。
母唯愛
君唯敬。
兼愛敬。
孝經云。
資於事父。
事母而愛同
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故母
取其愛而君取其敬。
兼之者父也。
然此且約
多分而說。
今以事父之心。
奉於三寶
兼愛
敬。
淳厚者。
鄭重(厚也)之心而無雜亂(淳也)亦有
四句
一淳而不厚。
暫時誠懇
二厚而不淳。
長久渾雜
三俱謂沒齒無乖
四不俱。
謂輒
無虔想。
今取第三也。
論信增等者。
從十信位
遷入正定也。
此則內因修行力。
又因下外緣
加護力。
亦可前名生智益。
後名滅障益。
消業
等者。
前禮讚等各能除障。
已如前配
復能成
善。
如下四分所說
論以隨下明意。
性本
離其癡障。
今以修智斷障。
豈非順性
此行成
就即顯報身。
報身即智德故。
為此科。
利他中論發願者。
發謂策勵運意
願謂
樂欲
有四種。
要約其心。
名誓願
今此
段文即四中之一也。
餘之三願在前文。
能止方便及消障離癡。
即無煩惱誓願斷。
發起善根增長方便
即無量法誓願學。
二法皆為菩提
佛道無上誓願成也。
長時心者。
度盡為期不限劫數
故盡來際。
大心者。
無有揀擇
四生九類悉皆度故。
第一
心者。
超過人天二乘之境。
得無寂滅
故。
論以隨法性下。
次第前三心所以。
初二
句釋長時心。
法性常住無始無終
故今度
生盡於未來
無有疲厭隨順也。
疏文可
解。
法性三句釋廣大心
謂性遍滿平等
無二
故今化度無有揀擇
平等濟拔隨順
也。
不念下二句釋第一心。
謂性本無彼此
別。
常寂靜故。
故今化令咸寂滅究竟涅槃。
順性也。
然後之二段釋所以文。
但初標法
性。
後結故字而不逐段一一標結隨順等言
者。
譯人巧略也。
二明下指後二段。
意可
知。
常心者。
意明此文有究竟寂滅之言。
名常也
然與長時實有相濫。
智者詳焉。
發心利益者。
前發心行諸妙行。
故得入初
住。
見於法身
起用利益也。
一顯勝德。
依人
空見者。
以於人空得自在故。
若約法空但相
似見。
未是證故名為少分。
依人空。
此即已
證但未得法空名少分
此約兼明非今正
意。
發心中作此事者。
隨其悲願之力。
能作
八相成道
利樂眾生同今釋迦化儀也。
此如
華嚴所說
然此科中有自利利他之異。
詳之
可見
前後相望說者。
由佛菩薩教故發直
心。
無住行由護法故。
深心自利行。
大悲故發大悲心
行利他行。
由自利行故。
見法身。
利他行故。
能現八種等。
微過中。
疏未證等者。
但比觀相應離分
別故。
異所以者。
此明先世所造世間業因
善惡
往業不亡也。
微苦者。
二意
一者
變易行苦
二者隨業有分段苦。
以得自在
凡夫故云微苦
脩短等者。
變易之身願智
所資。
無定齊限
能變麁身為細質。
短命
長年故云自在
留惑等者。
以有大願故。
留煩
不斷
生受報。
以有大智故。
自在隨意
長短
不為惑染。
非同凡夫煩惱所使不能
斷也。
斯則未名法身異地上。
以其下是所
非業繫故異凡夫
以有下是所以上異
聖人
下殊凡品故當賢位。
三通權教
纓絡下引所舉教。
七住前退者。
七方不退住。
故然經文
但說淨目等
各至第六住。
惡知識緣故退。
而不說彼所
因緣行相
待檢續入。
今釋下明釋通意
詳論未入正位者。
通其兩意
一則未入
住。
二則未至七住
正因不退之位。
故云正位
前意為正。
四歎實行
疏於下不戀者。
謂於二乘凡夫
報不生著故。
論若聞等者。
如法華云。
道長
遠久受勤苦
乃可得成。
疏於上不怯者。
於菩
提涅槃。
有勤勇心。
修諸苦行不正畏故。
釋所
以者。
亦釋不戀所以
以知自性涅槃終非外
得。
遲速由己。
何定劫時。
故雖聞是言而無怯
懼。
斯則以於上不怯故。
於下不戀。
是故疏中
但釋不怯所以也。
由此兩文之內皆有不怯
之言。
此即下據此以斥彼。
此明其實權說
故。
一總標。
論解行等者。
謂依住行位滿。
深解
行。
入十向位。
同前信故。
云轉勝。
一時勝。
疏隣初地者。
從初住至初地一僧
祇。
十迴向與初地相近
是隣真故。
一總
疏解者。
解徹真如云深解。
分明顯了
更無闇昧
故云現前
超前云深
異後故
云解也。
行者
真如無相真如故。
所行之行。
一一無相
金剛不住布施
不住聲香
布施
諸行皆然
故云離相
二別論無慳貪者。
慳謂吝惜己物。
輒不與人
貪謂希欲他財。
以將入己
法性之中本無
此事故。
云解也。
論檀波羅蜜者。
具云檀那
云布施。
波羅蜜此云到彼岸
彼岸即是
槃。
涅槃即是真如之理。
離相行施與理相
應。
則是到彼岸義。
餘皆倣之。
然則輟己惠人
名之為施。
但順無慳。
以此亦順無貪之義。
則己物尚與他人他物。
固應不取以深況淺也。
謂離下明所離相
三輪即施者。
受者所施之
物。
達此三相不可得名離也
苟能離相
則因成無漏果菩提
運轉義。
名為輪
復能摧輾一切惑障
有摧輾義。
號為輪也
十下釋離相之由。
法空者。
但約深入此觀
未是證得。
然此由是教道說。
若其實說
信位中。
便能深入
如下信心真如三昧
法空也。
發心所依者。
解即十住
行即十行
斯則十向為能依。
行為所依。
又住行為
發。
十向為所發。
謂依此解行發迴向心故。
垢下釋順真之由。
謂慳等是障。
乖背性。
本無慳等。
不與合故
行布施等行。
外違
慳等障。
內順無慳等性也。
五欲者。
聲香
味觸等五境
五能令眾生起欲心故。
故前
云。
以有妄境染法緣故
熏習妄心
令其
念著造種種業。
受於一切身心等苦。
無常
經云。
求於欲境不行善事
於境生欲故
名為過
即是染。
法性本無此染也。
者具云尸羅
此云戒。
戒謂防非止惡。
即離五
欲過也。
論瞋惱者。
因他惱觸生瞋恚故。
亦可
因惱生瞋。
瞋故熱惱
熱惱即苦。
知性本無
苦也。
羼提此云忍辱
忍彼辱境即離瞋惱。
懈怠等者。
為執身心遂成懈怠
今既性淨不
身心
為誰懈怠
故云離也。
毘離耶此云精
進。
精謂精純一心無雜。
進謂進趣勇猛不退
離懈怠。
論常定約顯體說。
無亂約離過說。
禪者
具云禪那
云靜慮。
即慧之定。
即無
亂。
論離無明等者。
本覺明中本無不覺故。
若此云智慧。
智慧即是明明即離無明也。
定之慧。
故此第五是自性定慧
本是一法
但約體用
義分異爾。
然準華嚴說。
十地菩薩
如次行十波羅蜜行者
以彼是證真之後
修行
此中六度隨順修行
淺深有異。
一標地依者。
文云證何境界
所謂真如
此則真如十地依境也。
然地者。
就喻彰
名。
以喻真智能生聖法
今約真如是智所依
名地依
論證發心等者。
然此十地菩薩
斷障有分多少
行行有差淺深
隨其位
次。
一一皆證。
其所證者。
同一真如
但有滿分
之殊。
而無差別之體。
故此通標真如為所證
境界也。
華嚴十地品中亦同此說。
故彼出體
偈云。
如來大仙微妙可知
非念離諸念。
求見不可得
根本者。
根本智真諦理。
是真見道也。
論以依等者。
或問曰。
真如離心緣相。
又若證
者。
離於能所
何以真如境界耶。
故此
之。
疏必依轉相起者。
即此轉識約現境處。
便
名現識
無別體。
但據次第義說相依
斯則
依能見心有所見境故。
前論云。
以依能見故。
境界妄現。
本智證者。
智與理冥。
心與神會
相一平等平等實無能所之異。
故頌云。
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
爾時唯識離二取
相故。
今但下對此重解。
依轉識說為境界
意。
此有二義
一約菩薩未離業識猶有見相。
入觀雖與無分別智相應不分能所
觀則
與此識相應。
約此識上說前證時。
以為境界
二約後得智中。
相見內重慮緣真。
起影
像。
彷正證時說真為境。
此但似境。
非謂實有。
然亦不離是轉識現故。
雙標後得智中業識
未盡也。
然至釋相。
但約業識未盡義說
故云
轉現猶存等也。
以後下出第二義。
或問曰。
如上所說業識未盡
是即聞命
後得智中如
分別
故此釋之。
意明根本實證之時。
但是
一心真見道無分能所之相。
後得智中
以能見心。
反緣所證。
以有此能緣心故。
便有
真如影像當情為所緣境界
像雖不實還似
真如
據此義說
後得智中依於轉識名境
界也。
如人飲水
正飲之時不能說其冷暖
水之後方得說之。
說時雖不得水體
其如
說之水。
還似所飲之水也。
而實等者。
如是
所證。
智是能證。
能所無二方名法身
法身
具理智。
理智本無二故。
斯則住唯識理。
二取相也。
三明用。
後得者。
權智達俗出假化物
一中
一念至無世界者。
若準華嚴說。
初地
薩能至百佛世界二地千佛世界
乃至十地
不可不可阿僧祇世界
此蓋隨其分位
勝劣不同
今此文中意在通論十地
故以
無餘之言而通貫之也。
疏請法者。
於彼彼世
界彼彼眾中。
勵己率先為眾導首
佛說法。
意者
新譯論云。
唯為眾生而作利益
非求
聽受美妙言辭
夫請說法誠在所修行
意。
令其眾會如聞攝取思而行之。
兼冀展轉
遐益眾生
豈在徒聽言而已耶。
則如圓覺
十二菩薩伸請問。
言願為此會及為末
世等。
二中疏促等者。
謂有一類眾生根性怯弱
佛道長遠久受勤苦
乃可得成。
却生退屈
不肯修進。
是故菩薩為此眾生
示現超越
地。
不經劫數證於佛果
令彼思齊發心進趣
公元931年
釋迦六年修行便成正覺
是茲例矣。
又如
善財一生
龍女一念等。
延等者。
為有一類
生亦欲進趣
將謂佛果容易而成。
懈怠因循
不能勤勇。
復示其超果。
轉令懈慢終不成
就。
是故菩薩為彼說言
我於無量劫修行
成佛道。
以茲警策不令懈怠
使其勤進
法華云。
智積菩薩言。
我見釋迦如來
無量
劫難行苦行。
積功累德菩提道。
未曾止息
即其類也。
促中云示延中但云說者。
促在
一生可令現見。
延歷多劫但說令知也。
結者。
根器多方便非一
不可說心不可測
無數等。
故法華云。
佛知眾生有種種欲深
心所著。
隨其本性
種種因緣譬喻言辭
便說法
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
諸眾生從佛聞法。
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中論種性根等者。
等謂齊同
同是一乘
性非三五等乘性故。
根謂信等五根上中
下。
今同是上根中下故。
此二約昔所論故。
疏云。
因等也。
行等者。
同發菩提心。
二利
行故若克就地上則同。
得無分別智行。
如次
同行波羅蜜行。
然此發心言通於前位
所說
證等者。
同證二空理故若克就地上。
同證遍行真如
乃至十地同證業自在所依
真如等。
無有超過之法者。
此明菩薩因行
證等既同
更無別有超越殊勝之法可為行
證也。
亦可此是位等。
三賢十聖皆須歷故。
無有超過
一切是時等。
論疏易解。
據此
亦似通明上諸等之所以
詳之可見
大意
云。
一種菩薩種性根器
發心修行
位次始終劫數竟無差別也。
所言阿僧祇
者。
若準本業經。
初以忉利天衣。
仍用彼天時
分。
三年一拂盡四十里石為小劫
次以梵天
衣。
拂盡八十里石為中劫
後以淨居天衣
八百里石為大劫
雜阿含中與此有異。
劫章頌云。
風災一數
乃至不可知
此極長
時名一僧祇劫。
以此風災為數
數至不
可數。
更若數時心則狂亂
齊此數不得處名
一僧祇。
以此等計三僧祇
成佛道。
則百
千萬人無有一人發心修進。
縱有懼於三
塗苦者但修人天戒善。
或有畏於三界生死
亦但修二乘之行。
焉敢希冀佛果菩薩行。
為作長久而解。
有是大失
今所會通
特異於彼。
何者
梵語劫波此云時分
大劫
小劫時短時下剎那
皆名時分
阿僧祇
此云無數
無數之言亦不定久近。
如人經年
相見
便云無數時。
竟日不見亦云無數時。
修行時分意亦同此。
謂始從具足凡位。
發心
修進。
法爾經無數時。
方得親證真如
名為見
道。
一無數時。
見道已去
漸斷俱生二障
法爾又經無數時。
得不功用
自然相應
第八地。
第二無數時。
從此任運進趣
遣餘累法爾又經無數時方成佛第三
數時。
斯則無數時是定有。
延促不可定也。
若此所解。
方有修行之人。
況時無定體。
唯心
所現。
故法華說
日月燈明佛說法華經
六十
小劫
時會聽者謂如食頃
又論釋經劫數
言。
或云年歲或日月等。
又攝論云。
處夢謂經
年。
覺乃須臾頃。
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
四中眾生世界不同者。
分情器。
唯有
情。
通茲二意
世界眾生
各有無量差別
故。
所見等者。
為彼彼眾生根種性樂欲
同故示所行業用。
乃至現身說法
各隨彼彼
見聞差別也。
例如觀音妙音品說。
發心相中二智所依等者。
二種智本
彼識之所顯生故
說為依。
非謂現今能與二
智為體。
二智是淨。
耶是染。
云何淨智依
染識生耶。
答以有染心故。
翻此染心得成淨
智。
若本無染淨亦不生。
故前云。
以有不覺
想心故。
能知名義為說真覺。
若離不覺之心。
則無真覺自相可說
廣如隨染本覺二相
明也。
耶是染淨和合淨智依生。
無疑
也。
又若隨相所明。
耶本有二智種子
無始來以本識為依止處。
云所依也。
理實
等者。
既言耶。
合通三細
今但言業識者。
在舉細攝麁舉本攝末也。
亦可現相地盡
轉相九地盡。
盡相十地盡。
業相最通故。
標通
者。
斯則於諸菩薩無所屈矣。
此非下或問
智是淨從來未得。
今始開發可名發心相。
業識無始來有。
何故至此發心相耶。
此釋之。
意明此菩薩亦能證真。
亦能達俗亦
有生滅。
以證真故。
異地前。
有生不同
佛位
其猶鍊金光色漸顯。
麁鑛已落細鑛猶
存。
欲顯此時
應云幾分金幾分是鑛。
斯則
不同麁鑛。
亦異純金
故且通說金已顯發
如是
一總中。
現報等者。
以此身成正覺故。
受用功德圓滿也。
論色究竟處者。
色界
之頂是色邊際故。
高大身者。
究竟天身
量一萬六千由旬
自在天王身量三萬二千
踰善那。
十地菩薩示為自在天王身量倍增
故云最高大也。
色身大莫過此天故。
疏後
報等者。
依前報體方起此故。
即他受用身功
德亦圓滿也。
然其因窮果顯。
義說二相
無前後現後二亦復同時
譬如夜盡即曉。
豈分前後
摩醯首羅此云大自在
智處者。
智人所起智處故。
中說摩醯首羅於一
念中。
能知三千界中雨滴之數。
何故下牒難。
一義下釋通。
十王等者。
仁王經說
十信菩
鐵輪王王(去聲)一閻浮提
十住菩薩輪王
二天下。
十行菩薩銀輪王王三天下。
十向
菩薩金輪王王四天下。
初地菩薩閻浮王王
佛土
二地菩薩忉利王王千佛土
三地
薩夜摩王王萬佛土
四地菩薩兜率王億
佛土
五地菩薩樂王百億佛土
六地
薩他化王王千億佛土
七地菩薩初禪王王
萬億佛土
八地菩薩二禪王王百萬佛土
九地菩薩三禪王王百萬阿僧祇佛土
菩薩四禪王王不可不可佛土
如來
法界王王無量佛土。
一切法門。
即彼經除
佛有十三法師
兼信十四及佛十五。
今疏不
地前果位故但十王
然第十下顯最後
菩薩示於彼天成佛之相。
即轉第十地
薩身以為佛身。
若準真實成佛
當前云功
德成滿。
即無方所亦不可見
今為應於十地
菩薩故。
示彼天說正覺
餘義如別說者。
菩薩成佛時。
於第四禪究竟自在
天上
有妙淨土出過三界
十地菩薩當生
中。
菩薩坐於大寶蓮華
其座縱廣百萬三千
大千世界
蓮華外有十三千大千世界
塵數小蓮華座。
以為眷屬
各有菩薩而坐其
上。
是大菩薩十種光。
謂於足下出百萬阿
僧祇光明
十方世界一切地獄
乃至第十
頂上若干光明
十方世界所有諸佛。
繞十匝住於空中
成光雲網臺。
高廣嚴淨
光明中。
悉雨寶香寶珠纓絡莊嚴具。
養諸佛。
光明入諸佛足下
爾時諸佛一時
白毫相光。
照大菩薩
其光即入大菩薩頂
又放阿僧祇眷屬光。
眷屬華座諸小菩薩
其光各入諸菩薩頂已。
應時得佛無量三昧
應時得佛無量智慧
得佛位。
墮在佛數。
五意故在彼天。
一以二乘人執化八相
真佛
不信別有聖人
不知即心是佛
又信
彼第四禪中是聖人生處
今且同與二乘
彼天處。
攝示令知八相非真。
故在此天。
二緣
三災不及故當此天。
三緣欲界色質麁重
無色界都無色質。
是無今此天中表離有
無契於中道
故在此天。
四為摩醯首羅天王
面有三目不縱不橫。
表證三德
涅槃亦爾。
在此天。
為下界慧多定少。
上界四空定多
慧少。
天定平等故在此天。
禪者翻云
靜慮
靜揀於下。
慮揀於上。
偈云。
欲界及無
色。
佛不於彼成。
色界中上天。
離欲中得道。
科云別者。
前但直顯德滿位彰。
今則具明
智滿相。
及顯無明頓盡等。
即是明前相中
二心圓滿
一心滅除也。
疏始覺等者。
此始覺
慧與本覺心源最初契合之時。
名為一念
究竟相應發始一念
不是暫時相應
一念
又此一念前則屬因。
一念後則屬
果。
其猶曙色在朝夕之端矣。
無明等者。
無明
未盡
有所不知
無明若盡則無所不照
智慧光遍照法界也。
一切諸法種類
干。
無不知之故。
一切種智
故大般若云。
惱不生名一切種智
具言之。
得三種智
一切智道種一切種智
天台說。
因修一
三觀
果得一心三智
謂修即空觀一切
智。
修即假觀得道種智
修即中觀得一切種
智。
今此論中依真如門。
奢摩他即是空觀
果得一切智
生滅門修毘鉢舍那。
即是
假觀。
果得道種智。
二雙運為禪那
即是
觀。
果成一切種智
論舉中所成以攝空假
故。
但云一切種智
亦可等者。
謂此始覺慧至
心源時。
約斷惑邊名無間道。
約證理邊名解
脫道。
即顯等者。
前發三種相中真心
有業之所累。
猶為菩薩
至此業識永盡無餘。
唯真獨存更無所累。
名佛也
上皆下同上
二報利益
但前標。
此釋非別有說。
上方便
者。
前發心相中後得智。
至此圓滿也。
問前
後皆言自然
因果何別耶。
答前是有心自
然以帶業識故。
此是無心自然
唯真獨存故。
昭然可解。
又亦下類攝前文
前約法說。
約人說。
無別也。
皆是下釋類攝所以
以前
文是本覺隨染之文。
今顯果位亦即本覺
染。
二文既同
故應相攝其實
亦同四鏡中
後二也。
雖約性淨隨染為門之異。
法體
別。
起信論疏筆削卷第十七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