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38a 页

释摩诃衍论通玄钞卷第三
大辽医巫闾山崇禄大夫守司徒通
圆慈行大师赐紫沙门 志福 撰

(论卷第四)剋体无差别者谓唯一种根本无明约义差别
假说为六故下文云如是六种根本无明故云尅体
无差别而前四种即是四句第一单明唯约佛见故
第二单闇唯约生见故第三亦明亦闇佛生同见故
卷三 第 138b 页 X46-0138.png
第四非明非闇谓互夺双亡二义齐融故说名言道
断寻思路绝离四句绝百非故后二易知。

所谓圆满般若等者唯此圆满及无所不明唯局果
位例下究竟等五义亦尔唯同赤眼所见明故若尔
云何经言尽摄一切般若智明既言一切亦通因也。

答曰因是无明黑闇之法道理极成身子不疑如上
论云虽复名觉即是不觉远流应至十地又云是故
一切众生不名为觉等故知但疑果位清净之智不
问因也若尔云何论说五十一位始觉智哉答曰约
分说故约前位故今疑一向出离无明清净智故。

实知契经者前百本中八十七光明实智经诸书本
中亦并智字今勘写误。

迦罗鸠奢那者翻云利鸟又火鸟又眼赤鸟也。

答曰非非也者释颂末句远离远离故。

遍计所执者如清凉判性相两宗十重异云三性空
有即离别此一馀五依计相即故说体一非如彼宗
依他唯有遍计唯空空有离耳。

出觉知树等者如上论云依不觉故而有始觉是也
于论文中明了说等者今具引论属配六种且第一
明者论云顿断无明成一切种智是也第二闇者论
云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更兼此唱是也第三俱者论云觉心初起心无初相
乃至(即是净也)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乃至故说无始
无明(即是染也)是也第四非者论云心(义合始觉)与无明俱无
卷三 第 138c 页 X46-0138.png
形相(由互夺两亡真妄交彻故也)是也第五空者论云三界虚伪
唯心所作是也第六具者论云无明薰真如成诸染
(出染)真如薰无明成诸净用(出净)是也释曰上所属文
有通本末今但取本不取末耳。

总有十种名等者前二句答后问下十句答前问。

我由无明以之为质等者即上为德质也问无明在
时未有能报之佛若成佛时又无所报之惑其义云
何答唯据无明在时说故从当得名如华果树同上
见一处住地故谓此正说闇无明故非是据彼巳断
说也若尔前难善遣后难犹存答曰故佛但云我有
多恩尽未来际不能尽报不言以何报何恩也此但
谈说非是实有能所报故如上文云而言知初相者
即谓无念但是假说故亦可无明巳变为德不须他
报据佛自行仍反报也此唯自行实为能报非有无
明为所报故或可报于巳转成德而言闇者从因假
呼如草糠火故上文云六唯根本此则实有能所报
故上三义中后二意以称名赞德为报恩也。

无等等生者此二等字俱训齐也谓此无明功力殊
胜馀无与等故云无等又能齐时而生四相故云等
生今所引经俱之一言胜鬘经中则是具字具谓资
具即并上五共有六事胜于他化自在天众而根本
六义胜馀枝末一一配合如演奥钞。

一建立义等者故俱舍云得谓获成就彼论释云初
获后成今此二义同彼释之生唯局所得通能所若
卷三 第 139a 页 X46-0139.png
所望所即是持业若能望所便成依主而所引经似
唯持业。

不能觉不觉者此颂应云以不能觉了故名为不觉
以唯一颂文窄故尔。

般若等者此中三法初一是德后二即惑初一全同
肇师般若无知论题以无虑知分别识故犹如明镜
无心现像故经云圣智无知而无所不知次一即是
九相枝末虚妄了知自是无故故云诸戏论识即是
知无肇论难曰圣智之无惑智之无俱无生灭何以
异耶(第八无知知无难也意云圣智言是无也惑智亦是无也又俱无生灭有何异耶)答曰
圣智之无者无知惑智之无者知无其无虽同所以
无者异也(双标二智之无也般若无知即真智之无也惑智有知即真谛之无也无即虽同无
知知无异也)何者(问异无所以也)夫圣心虚静无知可无可曰无
知非谓知无(圣心虚静无相可知故无知可无是谓般若无知非是真谛无知)惑智
有知故有知可无可谓知无非曰无知也(惑智有知知物性空
故有知可无是谓真谛知无非是般若无知)无知即般若之无也(无知即般若体
空智)知无即真谛之无也(知无即真谛法空智)是以般若之之与
真谛言用则同而异言寂则异而同同故无心于彼
此异故不失于照功等注云体者达也。

譬如诸种等者种能生子故名种子芽在种位名为
隐子若出生时谓之显子法准思之。

譬如天网者谓网摄持诸物类故无明摄持诸烦恼
故以无不摄故持言天故老氏云天网恢恢疏而不
漏。
卷三 第 139b 页 X46-0139.png

有爱数等者谓有爱言具通别名且别名者故胜鬘
云四住地者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
爱住地初一三界分别烦恼见道位中一处断故后
三三界俱生烦恼如次欲色无色之惑爱力偏胜故
从得名斯则有爱唯局无色故云别也言通名者有
通三有爱通一切分别俱生皆名爱故爱力偏胜总
立爱名今云有爱是通非别故大宝积经胜鬘会云
世尊无明住地于有爱住地其力最大譬如魔王等
大同上引自体经说更有多节并无数字今论有者
同别行经谓四住惑皆在有爱法数中耳故次文云
世尊如是有爱住地数四住地不与无明业同等。

力无力门者能成能显即是有力所成所显即是无
力而归攀言并训依也今此二门真妄相形真本有
体但依他显妄元无性故依他成依他成故本觉随
缘若尔所随之缘更何者是答曰谓即不如不如是
何是无明用谓本觉性随能迷用成彼不觉体性得
起故复礼问云真法性本净妄念何由起故清凉答
曰迷真妄念生(迷真即用妄生即体)而全同此迷真是用得起
是体问体用俱时因果何分答以义假说用因体果
如境因识果虽一俱时亦须义说境用为能起之因
识体是所起之果又如第八现行种子亦是体用因
果之法此二相望决定同时为能所持为能所起今
此亦尔细详易见问今论明说无明有因谓彼不如
馀教所说无明无因横从空起有无相违云何会同
卷三 第 139c 页 X46-0139.png
答馀处但说无别因起故圭峰云不同馀法展转相
因彼云馀法者即是报业烦恼三障展转为因而生
非遮无明自因而起故无相违。

一切无明等者前言而有其念念字是末今云念无
自相念通本末故云一切无明其二念言有此通局
自下本末不觉望于本觉二互相依显也。

法身般若等者法身明本般若即智并依法身德义
说故如上论云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能知名义者即本觉名义也。

虽断粗相等者意言三中粗者先断细者仍存如现
相粗八地虽尽而馀二相细故犹在无明与彼相依
得住后二准知不同果位生相全尽无所依故无明
亦灭如三子亡父亦随丧其难善遣何分两重况上
下论无文说故又准论云不知转识现等及以依转
识说为境界等似八巳上有细三相详之。

所以者何者此有二义一通徵业相依彼无明起之
因由二别徵次上动则有苦由何所以意云以何因
由才动即苦答云不觉为因故是苦患故远公云一
毫涉动境成此隤山势是也。

依此动作彼转者应云转作彼即是回文不尽故也
故上文云转作能缘。

能起诸念者问准此问词本文应云忽然起念即无
违矣何言念起耶答文虽在下义应在上故无所违
此上皆问意言前说能动能起皆是独力之业相非
卷三 第 140a 页 X46-0140.png
关无明之自体故今再问无明之体。

此处等者自下方答体唯佛了馀莫能断显业用因
亦分了以渐断故故用可说体不可论。

不可分柝等者直释名分柝拣异名隔别即是分疏
辨柝离隔别异亦可同上王所心境说也精细起动
微隐流注。

言键摩者此翻为识于前业识阿梨耶中巳对辨讫
巳上皆是本性智经馀义如彼亦巳释竟。

本一者智相等者此下六相各具三节一标名二举
因三显相。

依此经文等者问既释支流亦说第七本论六粗应
具七识何凭大本唯意识耶答谓彼支流兼就微细
劣弱义边亦说第七然其本部但据增强显胜义边
故唯意识今此本论全同二经若依具本唯明意识
若依支流亦兼第七然约非异通在六粗非同海东
别属智相。

兴盛六种粗重相者准千山本于相字下有一故言
木罗石蜜等者开泰本云木罗石蜜甘淡等味随其
所应出种种味能起舌识诸大触著和合种种善美
乐具能起身识此即案颂六尘次第起彼六识颂文
众字属于触尘。

无别体耳者意以六七二识体同但言其一巳具二
矣。

心俱和合生者而有二意一准今偈和合之言不离
卷三 第 140b 页 X46-0140.png
之义第八心体如日月水而前七识如光明波波与
水俱不相舍离而波得起故非一异今此亦尔二准
上文俱合动相曲有二义一云第八心水与境风俱
和合起七故不一异一云上二字标下三字释由风
与水和合起波故波水俱不一不异法准思之。

不从内来等者谓前七识先来无体在彼第八内外
两间故无从来不同于人先巳有身或在彼房内外
中来馀教例知。

谓彼等者今此一颂而有二义前之二句于一藏识
而分七故此如上云藏识海常住等颂也后之二句
于一意识而分七故此如下云一意识中分七种故
而如等者上释初句八识皆有不可破坏常住之相
故云不坏相有八下释后句相字巳上释无相言皆
字巳下释亦无相亦可其不坏相而无有二故云无
有二相是故颂曰无相恐执无二即定为一故云亦
是无相是故颂曰亦无相则是无二亦无一也若依
此解其皆以下即是总结。

末那陀识者即是第七末那之名应是梵语有广略
耳次言三细则是通名下业识等则是别号今此亦
尔上标意识但是通名下言末那陀即是别号。

同说末那等者依前二中率上达下备数门也应此
中经亦同初本上节说云转识业识智相识前二名
同故更不会后一名异故别会释。

此二坏不坏相者坏即非异不坏非一亦可坏谓灭
卷三 第 140c 页 X46-0140.png
也即无常义不坏理也即常住义如上偈云不坏相
有八。

以此义故等者文具两节初蹑前经义直明缘外后
徵释经意缘外因由意言有何所以须要外缘是故
徵云何以故而答意云如风激水波须依起境现梨
耶七识须生盖不自由故须缘外斯之总意因上后
本但说七识不说八种之所以云末那意说总为一
故故今言七缘外尘起正是与六同体同种故得缘
外兼次所引伽陀所说即前释云意识微细分位无
别体耳谓从会后本乃至此文血脉相承都一意耳
若约异种同护法义不缘外矣今此论主同异双存
护法论师唯据异义良以教有权实理有浅深故尔。

现镜识体者体则性也同楞伽云藏识海常住又体
谓事体偈云日月与光明等。

若尔现识等者即前叙破异师之义谓上但以散言
直立故前论文散言直非故今再立此量成云现识
前陈应即末那后说为彼意识亲所依故因犹如意
根喻。

即有二意等者且宗有二边同种相符别种违教。

应审思惟者今审思云后五复次分之为二前四约
事则有粗细后一即理则无粗细于前四中曲分成
三初一唯就人法分之次二唯约相待分之谓初一
唯细后一唯粗中间四相亦粗亦细望前则粗对后
则细后之一次望他三细故六唯粗。
卷三 第 141a 页 X46-0141.png

本无漏者始本二觉也无明者本末二不觉也此二
皆有业用显现而非实有故名业幻。

言非可修相者望彼涅槃非是了因修显故。

言非可作相者望彼菩提非是生因所作故。

毕竟无得者此之二果即性净本有故无得也自下
释伏疑疑云若众生巳入涅槃更无新灭即巳同诸
佛何故不能现报化等色身耶释云法性自体本无
色相可见如何使现色等耶故云亦无色相可见又
疑云若法性非是色相可见法故不现色者诸佛何
故现报化等种种色耶释云彼见诸佛种种色等者
并是随众生染幻心中变异显现属后异相门非此
同相门中本觉智内有此色等不空之性又亦可本
觉不空恒沙德中亦无此色相(前义色即不空性后义智即不空性之言
语助勿为隔法)故云而见色相乃至不空之性也何以得知
彼法体中无色相者释云以本觉智相非是可见法
故也。

随染幻差别等者起信别记说有二门一约喻二就
法喻者且如幻兔依巾有二门一兔二巾兔亦二义
一相差别义二体空义巾亦二义一住自位义二体
成兔义此中巾与兔非一非异且非异有四句一以
巾上成兔义及兔上相差别义合为一际故不异此
是以本随末明不异二巾上住自位义及兔上体空
义合为一际故为不异此是以末归本就本明不异
三以摄末所归之本与摄本所从之末此二双融无
卷三 第 141b 页 X46-0141.png
碍俱存故为不异此是本末双存无碍明不异四以
所摄归本之末亦与所摄随末之本此二俱泯故为
不异此是本末双泯平等明不异第二非一义者亦
有四句一以巾上住自位义与兔上相差别义此二
相背故为非一此是相背非一二巾上成兔义兔上
体空义此二相害故为非一三以彼相背与相害此
二位异故为非一谓背则各相背舍相去悬远相害
则相与敌对亲相食害是故近远非一也四以极相
害泯而不泯(非害)由极相遥存而不存(非背)此不泯不存
义为非一此是成坏非一又四非一与上四非异而
亦非一义不杂故又上四不异与此四不一而亦不
异理遍通故是故若以不异门取诸门极相和合若
非一门取诸义极相违诤极违而极和者是无障碍
法也第二就法说者巾喻真如如来藏(即是随染幻差别也)
喻众生生死等(即是性染幻差别也)非一非异亦有十门准喻
可知又兔即生即死而无碍巾即隐即显而无碍此
生死隐显逆顺交络诸门镕融并准于前思之可解
(以论前后多说幻喻故引兔章欲令顿晓深思有昧勿咎文繁)

能觉一相者叹前百重会异归同也良有滞异故须
遣之即真如门远离三相圆满三德即是一心故名
真如是也。

能觉一相即无相法者叹后一重拂迹入玄也恐滞
于同故再遣之真如门云言真如者亦无有相是也。

寻义之述等者谓前同相全案经文故云依此经文
卷三 第 141c 页 X46-0141.png
立同相门今异相门但取经意不依其文故云寻义
之述立异相门。

直释因缘者此有二义若望前文更不释彼是心生
灭若对后段未释因缘殊胜不可思议故云直释前
正后兼。

论曰即此文中自有二门者上释生灭初唱论曰此
中有二门问两处此言皆目近之词云何彼科唯局
当唱今于此科亦通后文答亦与前同非该后文何
者谓释此唱竟而便结云巳说随文散说决疑门故
知非也又问论云次广说门此中二品等分明该后
云何上文不同此耶答彼是大科巳同此讫此是子
段不可转例况次广说门其文散漫不言此中故通
后文上此中言其文定属唯局当段不通后也故前
后异不可一准况彼一唱并无关涉后段之文何得
歘尔预先科耶今此一唱总标双徵而关后段因此
须指道理应尔二文既异何得例同。

一者摄义显宗等者谓收摄诸多因缘之义显示此
论因缘之宗或通诸教之所宗也故古人云儒宗五
常道宗自然释宗因缘斯之谓也良以此章正辨因
缘故。

现识体中又有缘义者体具二义一理二事若据理
体前望彼识故是因义神了顺故今望彼相可有缘
义神背异故若据事体前识望识故是因义解了同
故今识望相可有缘义了背异故以识例相亦具因
卷三 第 142a 页 X46-0142.png
缘谓以现相且属能缘若望彼相则是因义背本同
故若望彼识则是缘义背了异故若属所缘但作疏
缘以非精法阙彼心识了背故义故论不指更具因
义或文影略若望六相亦具因义非情亦是不觉气
故。

望于六尘相者[千-┬+下]山本云六粗今误。

果报为始等者问果报云何与业为因耶答由若报
上复造其业同馀教故次由业重故起惑也故上文
说灭相通用于自望上皆与力故亦可但约对果方
得名业等此则自宗相待俱成互相对待互为因果
又此即是缘起之法从无始来十法同时非有前后
故上论说俱有四相如起一舍若阙一事舍不得成
故互相籍舍方得立成一众生若阙一法生不得立
由十互赖生方得成故十更互为缘而起今据义次
且说上下下上因缘又如子养父故。

复次一切有为等者有三复次初无常门遣次无我
门遣后相待门遣斯据中论多立此门上来随相遣
彼空执断见假观也辨相遣彼有执常见空观也双
则中道齐离二边中观也一心三观同时思之。

何以故等者谓何以众生有心识故此释徵也初重
问答由有心识故有佛性此重徵释由有佛性故有
心识良以性识二相成尔复次为欲至亦寂灭者大
分为二初破权局名后以无下立实通号于中分三
即是三谛初至皆是幻化则是俗谛次之二句则是
卷三 第 142b 页 X46-0142.png
真谛后之四句即第一义谛上言寂灭即非有义下
云亦寂灭即非空义由如空空故属真体此同中论
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真谛)亦为是假名(俗谛)亦是
中道义(第一义谛)此论释前生灭因缘故得同彼因缘所
生等也若就境论法法三谛融即无拘若在心说念
念三观亦无障碍若渐熟习更带三止空观即带体
真止假观即带方便随缘止中观即带离二边分别
止此三止观一心顿具法性尔故天台智者云破一
切惑莫盛乎空建一切法莫盛乎假究竟一切性莫
大乎中故一中一切中无假无空而不中空假亦尔
即圆教之行相如摩榼首罗天之三目非纵横并别
故(达磨大师以心传心不带名数直为上上根智俾忘筌忘意故与此教同而不同智者禅师穷理尽
性备足之门故与禅宗异而非异也)三观圆成法身不索即免同贫子
也上俗谛云皆藏识者九相皆具能摄义故而由作
因能持果故皆是末那者皆具能生依止义故皆是
意识者皆具依意所起义故亦复皆非者上据非异
此据非一是故九相各有别名非皆通名梨耶等故
问宁知非是就性空说答以此俗中未说性空次于
真谛方始说之。

不可思议等者谓即一而三相不同不可作一思议
又即三而一体无别不可作三思议又能三能一非
三非一又不可作定空假中三法思议谓理圆言偏
言生理丧故不可议法无相想思则乱生故不可思
又不可作定梨耶等言念说之由假名故三名亦得
卷三 第 142c 页 X46-0142.png
无碍故也斯则通證述理文中名谛各具无碍之义
七五不生等者此五句中前三真谛后二中谛第七
前五第八第六三细六粗如是八识九相皆空斯则
真谛也有空无有即非有也无空无有即非空也斯
则中谛也。

一切万有等者此下有三初即名空次一切下相空
此中复二初即法空后一切众生下即人空后身尚
不有下即妄想空斯则相名妄想如如正智五中前
三则是不觉今即前三不觉空也此即真谛。

而能令作等者贤首云此则引生令熟次则引熟令
得果故二不同故馀教云发业一发润业数润今此
同尔此相续识具二种义一自体得名相续即识如
前唱论识与法执相应不断故二从他得名相续之
识如此唱论能令惑业苦不断故。

唯心回转等者龙论明本则具二意一云若尔巳上
释论巳下通妨前中复二初据论显文唯遣诸法以
上所说十一末那皆依本觉真心而起故今显言结
归唯心此中又二初徵释上节正明后徵释以心生
下所由后诸法唯心下就论密意兼拂其心谓妄法
既尽真心亡故若尔心不见心既是显言何云密耶。

答曰彼遣妄心此拂真心故不违理二云上下并释
本论文义初徵释正明谓是前一心随无明动作十
一意故故说三界唯心转也此心随薰现似曰虚隐
其虚体诈现实状曰伪虚伪之状虽有种种然穷其
卷三 第 143a 页 X46-0143.png
因缘唯心所作故本文曰是故三界虚伪等次所以
下释此义下初问意云现有尘境云何唯心后答意
云由人妄念分别而见妄念即是分别义故故云妄
念而生又如梦中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由是唯心
无外尘境中边论偈曰由依唯识故境无体义成斯
则以心遣彼境也次诸法唯心下释心不见心等既
尘无有识不自缘是故无尘识不生也论偈下半曰
以尘无有故本识即不生斯则以境遣彼心也。

无相可得者或唯约心或通心境皆空无相也。

次若尔下释当知世间至种种法灭故此中有四一
结相属心无明者根本也妄心者业识也以一切境
界由此而成即现识等也若无明未尽巳还此识住
持境界不息一是故下举喻以说是一切境依心住
故离心无体即心无体犹如影像离镜之外无形镜
内复无其体三唯心虚妄释外伏疑疑云既其无体
何以宛然显现故论释云唯心虚妄此并真心之上
虚妄显现何处有体而可得耶四以心下反验唯心
显境成妄问何以得知心上显现故论答曰以心生
等良以心生法生等故知也此意由前以无明力不
觉心动乃至能现一切境等故言心生种种法生斯
则心境薰动故云生也若无明灭诸识皆灭故言心
灭种种法灭斯则心源还净故云灭也意云既心随
不觉妄现诸境即验诸境唯心无体也此唱总意良
以因缘和合道理成辨诸法无性义显不住义彰故
卷三 第 143b 页 X46-0143.png
结和合属于心也斯则贤首全同龙树者由诸教云
缘生故无性无性故缘生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
空等故得同也又论意然也后复次由心下重指本
论配归法门故下结劝云如其次第应审观察谓上
释中但漫解文义故今再指令属本文若依初义或
但指前三复次义唯属释论亦可通矣。

本种种妄执等者问准释论解即唯法执应在前意
何属意识人执品耶答前意后识二非一异今据非
异故无违也故上本云即相续识。

三种凡夫者初人造诸业次人起我执后人起法执
是三差别。

毛头难角者切韵云角竞也等意言此位与彼惑业
角其力能甚大难也若准钞引是此觉字即难觉察
惑业故也。

定是不著者准千山本无此著字。

殊胜不可思议者谓三人中对前二说也故上铭此
为挍量分即对三人挍量胜劣故。

本依无明薰习等者意言依彼无明薰习本觉而作
因缘起彼识故而此因缘深细难明故前二人莫可
言思亦可推寻所起识之因缘难穷了也。

从初正信者即十信位可以證下断本无明亦通十
信也下文略故但说三贤巳上贤龙复略但说登地
巳去故知且就增胜说也次句三贤比观观察故次
下十圣理量亲得故。
卷三 第 143c 页 X46-0143.png

执相应染者准下释意王所相应点污净行名相应
染总通一聚执唯人我伹局身见相应即染持业释
也执之相应染即是总从别法得名亦以别拣通依
主释也亦可执是相应染拣后不相应故执染二字
皆通体用相应二字唯局于用随其所应作持业释
下二准此三不相应亦例此知疏更一义心境相应。

言常无常门等者决定常住对次文时体性不变对
次文处如本论云从本巳来(是时)自性清净(是处)

言无常常门等者常恒无常对次文时恒常变异对
次文处如本论云常恒(是时)不变(是处)又常恒言亦通处
也。

文相可见者以所谓下一句释上无常常门一句本
中常恒不变又以不达下一句释上常无常门一句
本中而有无明此并义句非文句也。

如本至一者等者贤首云若二乘人至无学位见脩
烦恼究竟离也。

信相应者十解巳去信根成就无有退失名信相应
故地论中地前总名信行地菩萨无著论中亦同此
说也此菩萨得人空见修烦恼不得现行故云远离
非约随眠以留惑故摄论云若不断上心即不异凡
夫若不留种子即不异二乘又二意留惑为自他也
此约终教说若约始教初地巳上方说留惑如馀论
说释曰始终二教留惑相去较一僧祇权实照然。

谓后得等者然虽理智断烦恼碍仍自未了智碍是
卷三 第 144a 页 X46-0144.png
净非与断名不云彼断而由量智见是清净乃立断
名故云此断斯则二智缘二谛境断二谛惑各别而
谈馀文亦有相即而论如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
即根本智双断二也又如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
开示种种法义即根本智亦缘俗也理智既尔量智
应然故清凉说性相二宗十重别中第八能所断證
即离别中即二二智各有二能一能断惑二能證理
耳。

所谓本觉随染之心者本觉通用望所成法非一非
异今据非异故即所成之心王也非取能成之真心
故亦可本觉随染所成之妄心也如次文云依染净
差别心依本觉名净念依不觉名染各顺亲生之因
义也故能依异得说相应下不相应由无所依染净
差别故无二异两得相应以本不觉更无所依之染
法故是故论云即心不觉常无别异心则三细妄心
者也或即依彼真心而起或即依彼妄心而转故更
别无所依染法难显与彼三细差别故不可说两得
相应若尔上云无明为因生三细此岂不是因果异
耶答彼据细粗前后假说因果今就剋性同时难分
二异故上论云三贤不量十地非境即此义也。

三种相同等者谓就所依异知缘同也。

若尔何故等者意云若如是同知缘尔何故彼经说
相违转耶。

言逆上顺下者应即是彼上下二转今相应染违其
卷三 第 144b 页 X46-0144.png
上转顺其下转故云尔也。

相应相违者相违即是不同之义谓此三句如次对
前三句不同如即心不觉翻前心念法异常无别异
翻前依染净差别下句准知故云相违。

应审思择者其本论中出智碍之所以而有三节初
则诸法常住寂静无动故法华云世间相常住胜鬘
云一切法常住(由如幻兔本自麻巾)次由无明不了万法全是
真如妄见别有所云法者即上一切法也故上论云
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又云不
了一法界义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如人迷幻
谓有实兔)后由妄见执彼实有故不能了假法一尘(由执实兔
颠倒心故终不实了幻兔一毛)如有偈云若不證真如无由了诸行
皆如幻事等虽有而非真释曰论初二节即偈上句
后故不下即偈下三别记亦云无明不了即动是静
故是以动中不能差别而知也。

二障二碍等者一云二障一向因中所断无至果故
今此二碍烦恼通因故云据断智碍唯果故云不断
以因位中不断体故此约因中一是可断一不断故
兼就无明自体而说若就其用亦通因断故上文云
从信相应地观察觉断等上疏亦云损无明能即据
根本无明用也一云其烦恼碍一向说断其智慧碍
一向不断何者上论颂曰如是六无明剋体无差别
又密严云根本无明于幻人中能作幻质于德人中
能作德质不可取一非一故又清凉云我由无明为
卷三 第 144c 页 X46-0144.png
质成證觉道是故报无明恩无尽既说体同及为俱
(不可断半)报恩无尽即知不断也故下文云然此中断
不舍无明以为其断非以断除而为断故若尔云何
断义成耶谓断烦恼心断除不起故然引本断而證
始者论云今始起德本来有故又上俱是无明云如
一夜色喻根本无明也人见是闇如馀惑迷见无明
染赤眼见明如佛智悟见无明净但易人目不须除
闇此符论宗问上说灭相实是清净功德之法应亦
同此是不断耶答曰上云断有二门一同体同相义
故说灭相以为清净即不可断故无行经云贪欲即
是道等二异体异相义故说觉于灭相实是过患即
是可断故本智经云根本无明闇等今据异门体亦
非断岂同常往通途之义亦可灭相揽真妄成伹觉
其妄是过患故一向须断未觉其真是功德故一向
不断今此根本妄亦非断不同灭相真故非断故灭
非断望此非断二不同也故上论曰十地非境三贤
不量唯佛能了不可妄说然依经说假言强称等斯
言验矣

(论卷第五)。本生灭相者据论本意入此门来但释立义分
生灭因缘相其生灭二字正是门名其因缘相伹是
显彼生灭法上差别之义故但得云生灭之因缘生
灭之相故但长分三段释彼三种前二巳竟今当第
三。

则风断绝者疏牒论中于风字下有一相字此言风
卷三 第 145a 页 X46-0145.png
相直属其波若无相字但是其风非论意也。

心得相续者意由本觉真体不灭心相相续而成邪
聚可与上喻风相相续齐也。

粗重生灭等者意言粗细生灭之义相与彼粗细之
心体相应不相应故本云相者即义相也大同百法
四相是彼不相应行假法所收八识是心实法摄耳
然粗假相与心相应以相显故如大波涛与水相应
以动粗故其细假相不可说与心体相应以相隐故
如似流不流不可说与水湿相应以动细故故引经
云流注生灭相生灭即斯二也。

分契不契者意属相应不相应二也。

独力业相之全分者既言最细唯是佛境应云独力
业相之一分其粗一分巳与所成粗和合相十地断
故犹如风用须渐渐息而彼波相亦渐渐停不可却
说波先止耶故上文云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至净
心地随分得离等是也今据说四句中第四细中之
细故云全分不可收在细中之粗以是根本无明用
故然横对他但是其细故唯第四若自竖望前前者
粗后后者细故通诸位渐断故也若尔云何与粗同
时断耶答曰违根后智义各异故亦可今据尽处说
耳。

妄想现镜识者即前无始妄想薰是也又同上说现
镜识体为因义也。

如其次第渐对治故者约义次第非据时分若尔何
卷三 第 145b 页 X46-0145.png
不从粗向细断耶答曰然上论云为拣始觉悟次第
故故今且说自细之粗据实本来同时断竟。

不舍等者此中有二一不舍名断二断除名断碍亦
二义一体空理无二体有理无初即烦恼染本空故
多教说故后即智碍体本有故此论说故颂曰随义
立异名剋体无差别又云如是六种根本无明等然
就同体说闇理无耳由此体有理无之义故说不舍
名断由彼体空理无之义故说断除名断是故立一
断义异也。

谓断烦恼心者正释断除不起故者遣疑谓人疑云
勿同无明不舍名断故今遣云断除不起故大同相
宗自性断义无明亦似缘缚断义广见上文。

然若等者科文巳判今复释云巳上总彰难意自下
方正消文次云本觉同灭无所有也此通二意若据
科文但属印前先巳难故若依此解唯当后难今正
序故此二含在若心灭者矣然则然前起后之意然
前说竟然后若等。

至于邪定者意言从果至贤即是正定又至信初即
是不定又至长流即是邪定若言入邪起应化身非
自作邪者非也何不入彼正不二聚现身化耶。

染净相薰等者此门意兼总别二义总则通明上三
章也谓是心生灭因缘相其间各有薰生之义皆以
此文总显示故不尔宁在三章后哉别则唯明生一
切法也谓生灭门初唱论云心生灭者依如来藏乃
卷三 第 145c 页 X46-0145.png
至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为二
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此即总明自所言觉义者至
性染幻差别故别释摄一切法谓举觉不觉无法不
摄故自此巳下别释生一切法谓四种薰习无法不
生故问云何越彼因缘相耶答三章相续正明上立
馀残未尽后复别明后二巳尽更不论矣故第二论
云如是种种摄生薰习差别之相至彼别相决择分
中分明显示斯之谓也。

自有六意等者初一妙有次二真空第二名空第三
相空第四空有无碍第五拣外道第六拣权小如护
法说能所各具四种义故方立薰习馀法皆非今此
亦尔能所各具六种义故方立薰习馀亦皆非准次
结中具无量义非但六耳。

后有并兼中有者谓下四法各开二种唯除境界仍
旧不兼但就一体义分二薰馀之三种各兼其一业
识中兼事识无明中兼枝末真如中兼妄心此则正
体有四而义有八谓随一中分二义故而所兼中体
义各四谓馀二各一妄心开二以意识薰及意薰习
故成四也。

一切染法者而真如中所兼妄心亦名染故。

班多等者此云鬼集林。

[企-止+(十/思)](音惠)末那提者此云怖香。

梵檀等者此云仙居林。

陀摩等者此云仙香。

实无于染者即不变也。

则有染相者即随缘也。

实无净业者即违他顺自也。
卷三 第 146a 页 X46-0146.png

则有净用者即违自顺他也况具上六义故又云皆
是幻化故不同权教定相之法不可更变染净互成
今无定性假名染净随缘转变更无碍耳。

三者发起问答决疑门等者问此后二门皆属第二
净品相薰何得而为大文科耶答前之二门则是正
释后之二门则是通难染品无妨唯会净难若尔应
大分二初正释后通妨答曰为避文繁但长分耳。

因缘各示者问下论但说差平二缘并不言因故彼
科云缘相散示生解门云何此中而言因耶答夫因
缘者而有通别别则因亲缘疏通则不分亲疏今则
是通下则是别故无所违各者别也即别开说差平
二故。

至部实主者此通法喻至者极也部者类也实者真
也主者依也犹如虚空至极真实作彼部类万物之
主法准易知又千山本部是都字都者总也此文更
直真如虚空总中之总故。

生死之海更深者此即变易贤首云三细梨耶是变
易体。

具受一切苦报者此即分段贤首云分别事识为分
段体。

四毒等者涅槃经说四毒蛇同一箧如四大同一身
释本身言则以上句释本心字又云贪欲嗔恚愚痴
憍慢亦名四毒释本心也却以上句释本身也又但
对前变易之中最后二句总显大患非是别属本论
卷三 第 146b 页 X46-0146.png
之文。

如实薰习力等者如者似也实者真也意以第八虚
境如似真实第六不了妄计为法焰水虚乾如似实
湿。

如有者意言八境无有主宰似有主宰第六不了妄
计为人焰水本无济舟之用似有彼用准此二薰唯
于现识所现境上义分细粗说有二也六八识境粗
细亦尔八如目明睹空明净六如目闇见空昏闇然
明闇异空体非二虽细粗殊境体是一非同始教质
影双存今此即是唯影无质之句也前后准悉。

增长取薰习故者问云何不起后之二耶答别记云
后二是业果非所论也若尔何故上文境界缘故生
六相耶释云前据通论此约别剋以此后二是妄心
之作用非亲从境生也。

中重云何等者根本不觉名上见爱枝末名下能薰
虽一业识为体而具二种力用义故如前文示通作
用云于其上下皆与力故科当妄心薰无明故又初
即下上因缘后即未遍因缘。

变易细苦者别记引经云无明住地缘无漏业因得
变易报此之谓也问论云业识经说无漏文如水火
义同云何答但是一体而具二义一就所依染分谓
之业识如净薰染始觉净智依彼末那名为意薰是
(经云生因惑又名虚妄行)二就能带净分谓之无漏如證发心
根后之智带彼业识名为觉心是也良以无始至登
卷三 第 146c 页 X46-0146.png
十地真妄和合染净交彻如金杂矿随应立名耳又
贤首云以此业识能资薰住地无明迷于无相能起
转相现相等相续令彼三乘人虽出三界离事识分
段粗苦犹受梨耶变易行苦然此细苦无始来有但
为简细异粗故约巳离粗苦时相显处(上释上节下释下节)
事识能资薰起时无明起见爱粗惑发动身口造种
种业受凡夫分段苦故释曰伹以事识正薰无明与
释小异馀全同矣。

自体本故者自体属业识本属无明是自体之本从
他得名依主释也故上文云业识妄心因无明故自
体生巳故云自体。

通达遍故者名义同彼本遍因缘通达即遍持业释
也如上文云各有二依谓通达依及支分依故云通
达。

根本无明等者准此经文唯言根本即知前云自体
本故通达遍故亦唯根本但于通达遍故中兼说枝
末例彼业识分二同此但于下薰力中兼彼事识。

本所起见爱等者贤首云伹从本生故云所起。

自有二薰云何为二等者准此因果并通本新三大
三身亦通新(始觉)(本觉)如金在矿谓之本有后若出矿
谓之新有虽说本新而金体一三大三身因果功德
皆通二矣本新同尔故下论云同此义故三身本有
理故显了及问答中说彼三身本有薰习并名本觉
准知出缠皆为始觉既报化出缠为新有薰习得名
卷三 第 147a 页 X46-0147.png
始觉而法身出缠亦新有薰习得名始觉此据终教
理事无碍因隐果显本新历然非滥圆教事事无碍
因果交彻新本相收。

谓虽未得十信之位等者此则信前散乱闻法汎尔
发心起厌求行以此为因渐行十信此是根钝懈堕
之流若是利根勤勇之者闻法发心即登信位故璎
珞云从具缚凡未识三宝好恶因果值佛菩萨教法
中起一念信便发菩提心是人即名信想假名字菩
萨略行十心所谓信心进心念心慧心定心戒心回
向心护法心舍心愿心(云云)

本觉智分等者由此本薰令彼妄心厌苦忻乐如上
本云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薰习无明等是也又别记
云此二薰习皆是真如内薰妄心有此厌求还薰真
如成胜行也。

以菩萨等断无明故者此出登地意薰所由谓同前
说无始薰中于十地内断十无明故此则唯从相续
巳上总名法执故并属意是十地断前说信贤意识
薰者谓执取巳下属烦恼障总名意识故是彼断。

速趣等者问此意言速前识称渐其故何耶答别记
云意识薰中望意薰习而有四劣一能薰之识自浅
薄故二望所薰真如犹悬远故三不觉知有末那赖
耶故四不觉知有法报相故是故不能疾得菩提也
意薰四能翻前劣故谓能薰深厚彻五意故馀三可
见是故望大菩提速疾得也释曰彼判意识唯局十
卷三 第 147b 页 X46-0147.png
信不通三贤故具明四今据十信亦通此四若约三
贤唯用前二。

自自作自等者自然作体名自自然作相名自故云
自自作自非由他梵王等所作故云无他力故第一
论云为欲显示一法界体平等平等无有其私无量
性德自然本有非得他力故。

如是本觉发过恒沙等者此段能化化所化生并属
本觉本因果薰后若新起并属始觉始因果薰准于
此义若巳修成十方诸佛三身果德并属众生本有
三身若望于佛并属始觉此则但是体一义异谓随
染幻有差别故。

如本用薰习者等者疏释论中脱此一句致无三身
本有等义及下差别平等二缘亦与龙树所释不同
因辨二本上下差别虽有多处而脱津要彼论三处
一真如门今论云若离说念名为得入彼脱说字二
觉义中今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相彼脱相
字三净薰染中即此文是言二全同者是未晓也。

作境界者如上文云作彼六根所缘六尘即六如来
日月光明如来香积芬流如来等是也。

起信生解等者谓起信(信)生解(住)建立脩行(行)造作
不转(向)到正后二地达真俗境(地)

由此义故等者三身本有并是本觉后出缠时悉为
始觉非同常义法身本有报化始起故也。

应审观察者今审观云自若依初门乃至到无上道
卷三 第 147c 页 X46-0147.png
属本问词从本觉佛性强劣别故乃至差别属本答
词亦如科文判其分齐。

一切众生至无本觉故者良以本觉具妙有真空二
义故也又别记云由染本性离无染可离德本性现
无德可现故其真觉无觉义也是故远离觉(菩提)所觉
(涅槃)无觉而不彰故名佛也。

差别性故者意以烦恼为众生性如本论云无明厚
薄不同是也非属假身为众生性不尔云何次引无
明体一作相违难哉下亦伹会惑体同别非会假身
身异极成故更不言。

若尔此文等者意因上说不可同种种者性也性者
体也若是不能同一体尔违下偈云唯一体无二故
云若尔若准下答自宗决定众生惑相亦并同体而
似本觉但是众生身各异也。

种种心相中者此上二偈明其身异次后二颂明其
惑一今难惑一不难身异然上二颂相须引耳。

为显后义者此会本论无明厚薄不同等文即上差
别性故是也。

谓欲显示精进修行等者前證差别相续此證引摄
决定故伹顺證自论也。

相续别故者相续身义即此所用若更转训身者体
义即上所用故前后文同名相续而所目法各有异
也彼属无明同一体故此属外身人各异故上下言
身准此拣择身即色身其无色界虽无粗色而大疏
卷三 第 148a 页 X46-0148.png
说有细色故亦可总聚假者名身彼有四蕴假者身
故。

天殊地别者记云天玄也地天也意云玄殊大别或
如常云天悬地隔也殊者悬也别者隔也。

法界之外等者意言果位佛性非意识缘故云法界
之外空宗尚云如来身土甚深微妙非三科摄况性
宗乎。

现量境界者现今分别量度之心所缘境界非彼三
量中现量心也。

无明烦恼厚薄别故者准此并本上言无明体通本
末或是举本而影末也彼论明一唯自望他相对而
说如本望本末望末等而论一也非据一人不分本
末细粗等殊而名一焉由此而作四句分别一身异
惑异如起信论二身异惑一如玄文论三身一惑一
二论不云若就非异可有此句若就非一则无此句
馀三并是非一而说四身一惑异二论极成皆分本
末粗细等故。

如是种种无量差别等者如是则为指法之词即指
先问何故先成佛后成佛等并由无明非是本觉不
平等故又亦近指本觉佛性强劣别故等之二义皆
由无明等也。

无明分位非明分位者明即本觉下皆准知因上差
别皆由无明不由本觉转起下文。

亦离五边者此有二义一云即五有为也故上文释
卷三 第 148b 页 X46-0148.png
离念相云离大无明名为离念离四相故名为离相
一云即五句也第一执有是增益谤第二执无是损
减谤三执亦有亦无是相违谤四执非有非无是愚
痴谤(此上即前亦出四句)五执非非有非非无是戏论谤上来
二义所明皆是著边之法不与中道实智相应故云
亦离五边别记三十三四谤章云凡夫迷因缘故起
夫论一切诸法从因缘生无作者故作时不住无自
性故非分别智不了诸法法性如是不可取著然凡
夫二乘诸法生时即执为有但因缘之法其性离有
离有法上执言有者不称理故名增益谤有既成谤
无应合理义亦不然因缘之法性虽离有然缘起现
前不可言无于非无法上执言无者不应理故名损
减谤有无既是其过亦有亦无应是道理答因缘是
一法性不相违不相违者是因缘法今言亦有亦无
其性相违相违之法即非因缘执因缘故名相违谤
也既亦有亦无是相违法不称实见非有非无应与
理合今即答言夫论道理约因缘以显非有非无若
是因缘之外不应道理戏弄诸法名戏论谤夫论有
所分别与取者相应者皆是情计不应实理论其实
理离念绝相名为中道故经云因缘之法离有离无
也又小疏云四句之火莫焚万法之门皆入释曰既
云万法因缘下至小尘须离四矣。

背天非天者书本非字亦是背字然上中天二字即
是中道第一义天以此即是摩诃衍法当三谛中第
卷三 第 148c 页 X46-0148.png
一义谛恐人滞之故须遣也故云非中非中背天背
天。

言演水之谈等者说文云演水流貌也足断手立并
是喻也上句名言道断(由足断故不可游路)下即寻思路绝(由手
亡故不可指路)亦即口欲辨而词丧心将缘而虑亡。

三自一心等者此章有二初问后答初中复二初述
疑事后伸疑词初中又二初从他建号显自无名后
实非我名下立彼所以遣他因由于中又二初且权
立后如我立名下就实遣拂初中复二初依法体立
后亦非下依门义立斯有三法一体二义三名谓依
所入法体则立能入门义依此假义立彼假名是故
假名亲依自义疏依彼体故说或依体起或依义立
二义无拘上来总是且权立竟后就实遣中有二初
名字遣去后体义不留如是名义体三俱尽故言玄
玄复云远远等此上科释彰大意竟自下逐难消文
义。

云实非我名者意言一心实不是我摩诃衍法本自
名故。

言一因者因则由也谓一心之名依我法立耳有书
本中是此自字意欲双说三自一心今文简略影互
说故但云其一影兼心也但言其自影兼三也开泰
本云而同于我此本最的准上下文句逗得成兼与
如契之义同也故次文云如我立名如即此同并训
似也上辨差当下释文。
卷三 第 149a 页 X46-0149.png

云实非我名而一因于我者斯则依我法体立彼门
名也。

亦非自唱而契于自者斯则门自无体但有假义依
此假义立彼假名也上言自者属实体下言自者属
假义唱谓唱号即是名也契者同也如也意云亦不
从门自体得名门本无体故而但如同自假义故建
立三自一心之名名依义立故又上自者亦属假义
谓门是假本无名故肇论云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
名之实此巳上立也如我下遣也谓如我立名等二
句遣上二句所立如自得唱等二句遣下二句所立
如犹似也二如皆尔同食油虫体性光莹故世假呼
名食油虫其食油名似虫光莹非虫自名复似名下
食油假义立此食油之假名矣而实非食油义之自
体体本空故法准思之次玄玄下恐人滞执遣之又
遣然于可说中不举最胜一体一心大乘者谓由同
彼真如门内绝诸观待非同上说皆是相待俱成门
义也。

无本觉故者谓由性本空故非谓自体是有而众生
无也次下问答空之所以。

权实别用者即下差别平等二缘也谓平等缘现佛
菩萨名为实用体净用净二相应故而差别缘现杂
类身名为权用体净用染不相应故又本是佛菩萨
故谓之实用示现杂类身故谓之权用依下马论他
缘说之若据龙论亦通自缘依真如门證理名实依
卷三 第 149b 页 X46-0149.png
生灭门涉事名权故上文云生灭门假真如门实清
凉大疏多说此故彼引肇公宗本论云沤和(沤和俱舍罗此
云方便善巧)般若者大慧之称也见法实相谓之般若能
不形證沤和功也适化众生谓之沤和不染尘累般
若力也然则般若之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涉有未
始迷虚故常处有而不染不厌有而观虚故观虚而
不證是谓一念之力权慧具矣好恶历然可解故云
权实别用。

阿梨罗多掩尸木者圣法翻云宠舌木。

根本无明等者此合初一附真而生故云甚深同真
无际故云广大。

一切等者此应如次合后四云侵恼法身故如利刺
薰染佛性故云极秽贪嗔依之故云乐著诸异熟识
变易生死二执二障及有漏善加行功用劣无漏等
(此出香山)故云无尽。

能碍寒气令得生故者意言由内性火而能遮碍阴
寒冷气令木阳和温煦得生故下合云受薰流转故
一者婆罗利多等者此二梵语记中所翻第一名有
巧方便第二名无巧方便。

攒转者韵云在丸反丛也木丛生也或是误书应从
金是。

脩行诸人等者应具合云或业微薄故(木也)进脩轨范
(钻也)顿悟渐脩故(时也)佛在身心故(处也)五十一位故(次也)
而不待脩行之功者问本论云若不遇诸佛菩萨善
卷三 第 149c 页 X46-0149.png
知识等以之为缘此即他缘非自脩行云何而言自
脩行功答以前喻云若无人知不假方便文含二意
通喻自他之两缘故由此合中亦具二缘马鸣就显
唯合他缘龙树据隐唯明自缘故清凉云离之则两
伤合之则双美是也亦为本论但置等言故今释家
偏明所等一自缘也赖他师友方自脩故又此本释
二文影互各说一缘故不相违故杂华云如钻燧求
火未出而数息火势随止灭懈怠者亦然此即自缘
也又心地云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实善友而难遇此
即他缘也。

若无火性者本未有力释说无体者亦二互显也又
意言火性无有力用亦同本耳。

以脩善根等者贤首判云前则自分此胜进也清凉
释云示谓显示法门教谓教劝令脩利谓觉悟成益
喜谓称根令悦。

成本觉之境界故者准清凉说境界二义一分齐义
二所缘义今亦二义一云本觉内因化身外缘以缘
资因故云成本觉之境界此分齐义之者助语词也
一云即应化身是生所缘意欲成就本觉之理故云
成本觉之境界此所缘义之者隔法词也又本觉境
界并属所化次云二者所缘之境又并属能化本始
无二故故上文云作境界之性以此为缘造作成就
一切众生之善心故。

用薰习者者即人故非是牒词用则作业即缘义也
卷三 第 150a 页 X46-0150.png
疏释论中脱前用薰习者一句故此者言则是牒前
所标二者用薰习今论文足故非牒前但是直释作
缘人也亦是牒前二者用薰习若尔何异彼论答曰
彼所牒者即属始觉此所牒者即属本觉故二不同
然在缠出缠时名虽二而本觉始觉缘体常一由是
牒前本觉为今始觉义无违矣。

一者有简择缘等者若通现彼诸杂类身为差别缘
差别即缘持业立名论云或为眷属父母等是也若
唯现彼佛菩萨身为平等缘平等即缘亦持业释论
云一切诸佛菩萨等是也。

复次通于正定聚故者贤位留惑受分段身多分生
在无佛世界并散心位故伹得见诸类眷属等若在
佛世及在定位属后平等缘之根矣故前义说不言
三贤。

受道缘者受者领證也道者果道也。

即是实等者准千山本于实字下有一行字谓前但
内心假兴意乐故云慈愿力缘此则外身实行其事
故云即是实行前则心平等此则身平等次则性平
等上二直就佛论下一对根以说。

角中毛者谓众生如牛毛甚广多故诸佛如麟角极
希少故况彼角中所生之毛取极希少难遭逢故又
一切诸佛不出世者犹麟身毛而出世者如麟角毛
据一一世实如角毛然积多劫亦有无边故云谓一
切诸佛乃至无量无边若不脩定无由遇佛设尔得
卷三 第 150b 页 X46-0150.png
逢不了平等故般若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
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是也。

异唯见自者由上同一真如故而诸异类身但了是
自性。

我自无别者由上同一法身故法身真我自无差别
如本此体用薰习等者意以上说同体智力为体而
现作业为用又后一为体故论文云观见诸佛法性
之身等即是体也前二是用故论文云慈悲愿力应
化上佛等即是用也故下但云与如来等不说与自
内薰等也或上总中义具体用故此义指云此体用
亦可此者目近之词属上总说次体用下属后别说
良以总中无别分明体用言故意云此上总缘若就
体用各说有二等其体用薰习属平等缘其未巳相
应属所应根而望能化应未应故以显平等为缘之
义又准此段非就根上有平等义以三乘根杂乱说
故故但据主现佛菩萨名平等缘以但一类纯净人
故。

言以意意识薰习者问前说三贤唯意识薰入地巳
去则是意薰今何意薰属地前乎答具二义故一云
前据地上能断之智正依当位所断惑说今据前位
能断之智须依后位所断之意故说意薰在地前也
一云前就人空断人执说故唯意识今兼法空伏法
执说故通意也。

唯本薰力等者意言既与佛同即始同本故唯本薰
卷三 第 150c 页 X46-0150.png
亦可待上依信力故今依所證本觉力故故云唯本
薰力。

无有胜劣等者染法无始净法无终体用俱齐故云
等同此即顺文或据论意二互相融染净交彻故说
等同恐谓上来真妄互薰染净成隔一向殊异舍妄
求真故今会通二亦无碍此则总说若别说者谓真
如无明各具二义一违自顺他义二违他顺自义由
真如上违自顺他及无明上违他顺自成得染法从
无始来薰习不断又由无明上违自顺他及真如上
违他顺自成得净法后即不断故云无有广狭作业
同故此即是彼无明体空真如不变无二之义故云
无有胜劣其体相等即上论云不守自性无住意也。

释摩诃衍论通玄钞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