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72a 页

释摩诃衍论记卷第四
皇宋光严无际大师 普观 述

二不觉本上显过门三初根本无明住地门二眷属
无明住地门三无明得有决疑门前中二初结前生
后二唱本作释二初唱本二作释二初分门二初门
下释相二初异说相应契当门二初标徵二答释二
初总明六种三初总标示二初偈颂答二长行释中
初标徵释颂初三句次列示释颂中二句后指体释
颂后三句如是六种不离一心故论说言据体无别
二明无下别解释六初明无明二初寄问徵起二作
答释成二初结颂准下引经无明二字皆具五义今
此颂文各去馀三略存二义言虽总举无明之名而
意别属慧明之义二散文二初释颂中初释上二句
次是故下释下二句圆满般若之日谓即明无明体
始本无二满净觉智体绝迷暗圆照诸法无所不明
卷四 第 72b 页 X46-0072.png
故曰无明。

二光明下引经二初身子问中初叙所闻次若如下
伸疑意二于是下如来答二初遮妄疑中初立前义
正次汝智下呵彼智劣二而此下陈正理中初总标
义圆次所谓下别释义相各五义中前四是别后一
为总贯通上四谓究竟无馀故乃至平等无馀故通
达无碍故乃至现前无碍故由此义故名明无明如
涅槃经第十五云佛告迦叶善男子如来世尊有大
方便无常说常常说无常说乐为苦说苦为乐乃至
无明说明明说无明等如来以是无量方便为调众
生岂虚妄耶彼经亦说名言于法无局定相故诸名
字能摄一切无边义海。

二暗无明二初问起二答释二初偈颂二长行二初
释义中初释法后释喻二圆满下引经三智谓即闻
思修慧是其所覆总持慧明或即加行根本后得生
法俱空随应皆得唯闻思修义最亲当。

三俱是无明二初问起二答释二初偈颂二长行二
初释义中有法喻合喻中迦罗鸠奢那者此云眼赤
鸟谓即獯猴本兔之类此等有情别业所感于诸暗
色而见明曜二密严下引经唯一无明具二种事以
随幻德人差别故而言质者谓即主义或是体义。

四俱非无明二初问起二答释二初偈颂二长行二
初释义谓体明深沈不可名状诠缘双离故曰俱非
二八胜下引经中有六重问答于中前四谓非是彼
卷四 第 72c 页 X46-0072.png
有无俱非四句法故第五问者意云无明非彼四句
即用彼非便是无明等云非非上言非者谓即不也
不用彼非而作无明第六问答释成上文双非之意
由其无有可明之事故名无明谓若定有定无定是
定非则有有无等事可明今既无有有无等事之可
明故诠缘俱离名曰俱非然斯经意不唯离其言了
抑亦泯绝是非故俱非名通乎三义一谓双离心言
二离有无是非三谓翻前俱是虽就显文唯彰前二
据其义意应兼后一。

五空无明二初问起二答释二初偈颂二长行二初
释义二无始下引经遍计所执性者谓由无明本性
空无妄情谓有虽无自性然力能为诸妄根本如蝇
蛇杌鬼虽无体用能令众生惊怖而走或失命等妄
情谓有蛇鬼元空。

六具足无明二初问起二答释二初偈颂二长行二
初释义谓此无明体唯是染能为一切染净之因立
名具足故不同前俱是为明彼说即体俱通德幻故
名俱是二佛性下引经从无明等者谓由无明于其
生涅妄生欣厌因是发起大菩提心此心为质渐圆
万行而至果海推其因本并是无明故云具足。

三如是下指论文二初宝𠕋巳明谓于觉义不觉义
等文中分明显了说故二安立下花文且略本论安
立既乃文明由是末论不烦配属。

二且暗下别开十种二初问起二答释二初偈颂答
卷四 第 73a 页 X46-0073.png
二长行释二初明义用差别二初总明中初标十种
名字释颂前九句次明体一用殊释颂后三句然立
十名毗依六义一依对治即见一及观满见一依所
證标名观满从能治立号二依因义报恩住地作无
为因具大恩故三依时分无始有终谓本具名无始
当断言有终四依生持无等等生生得子藏前二生
长总别成异唯生生相通生诸法是二别故子藏能
持隐显子等五依迷覆即智碍不觉不觉通迷诸法
智碍别障慧明六依能缘觉了住地唯大觉者缘于
无明能穷了故又无等等生生得智碍不觉子藏五
种望于下转有力见一观满对于上转无力位立报
恩有终觉了三种通依上下有无力用无明义用理
实有多且依契经略分十种。

二见一下别释十初见一虚住地二初问起二答释
二初偈颂见谓照见即能缘慧一处即是所證法界
诸功德法安立依止一心处故能见之一处一处之
能见所见即一处属声业声二名异故今此无明从
处立号谓见一处之住地故。

二长行二初释义次引经下九住地准此科节然楞
伽中一切三界分别烦恼入见道时一时顿断名见
一处彼说三乘最初断者此依如来不共对治最后
断说。

二报恩无尽住地二初问起二答释二初偈颂恩即
住地无为因故报即无尽答无穷故或报无尽之恩
卷四 第 73b 页 X46-0073.png
住地属主释故或无尽即住地恩无边故二长行二
释义引经。

三无始有终住地二初问起二答释二初偈颂二长
行中然由始觉依缘显故说名有始会同本觉故言
无终妄无妄源名为无始佛果无念故曰有终无始
有终即住地故持业释也。

四无等等生住地二初问起二答释二初偈颂二长
行二初释义无等言其体胜等生显其用均以能均
等出生诸染故无等即等生体持用故又无等即是
所生诸惑数过恒沙无与等故一时出现故曰等生
无等之等生属主义故又亦无等亦等生二用俱故
次引经中谓于欲界第六天中别有殊胜宫殿园苑
天魔波旬所受报处对于天众最胜无匹无明于惑
独胜亦尔故以为喻。

五生得住地二初问起二答释答中偈散释引如前
随业俱相名三种生谓由此三最初生故得成立义
无明于彼善成立故生之得故名为生得虽与本觉
并力而起无明力胜独得其名取其初生邻近立故
说言生得据子等者经拣名滥恐其有滥自体创起
名为生得今此不然据果生起说名生得言子子者
所生果法待能生父立以子名三相不一故云子子
六观满住地观字平呼谓即待义伺待始觉圆满位
中而永断故所观即满故名观满。

七智碍住地谓依障用以立其名智之碍故此虽通
卷四 第 73c 页 X46-0073.png
障一切圣智然于后得相违重故。

八不觉住地引经般若无知等者谓无动摇情谓之
知故言无知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是以圣心无知
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无知诸戏论识是知无
者诸识戏论唯是妄念无彼离念真实知故。

九觉了住地谓此体性微细甚深而能遍缘一切因
果作其境界此遍缘用唯佛穷了馀皆不知从彼能
缘以彰自号故说名为觉了住地。

十子藏住地子谓所持一切果种即上烦恼待于能
生并对所生立以子称谓即果子种子别故今此无
明能摄持故说名为藏子之藏故属主为名譬如诸
种持隐显子其隐显者犹生熟也世间之种所持果
子有即时便能生于果者有经久方能生于果者无
明亦尔所持之子被润已熟近能生果未润犹生去
果尚远又所持之染具于种现如其次第名隐显子
如天网者诸天所有幢盖宫殿咸以网覆令无损失
持种不失义亦如是又所持子子种种差别犹如网
孔数无量故。

二何因下释住地名字二初徵起二答释二初偈颂
二长行二初释义四重担者担谓负也即担住也次
引经中于有爱数四住地者一欲爱住地二色爱住
地三有爱住地如次三界俱生之惑四见一处住地
即是三界分别之惑如次合上海山木人如是四种
咸依无明故云住地。
卷四 第 74a 页 X46-0074.png

二巳说下随次别释散说门二初结指二所言下牒
释二初粗述二相二初标示次下解释根本则广眷
属则略故劝应观。

二谓不下释成二初广释根本二初总标。

二根本下别释四初问答因起中初问次答而有两
重。

二言不下徵释行相二初二字显能迷二云何下三
法显所迷中初标名次实知下出体实知真如即能
入门由斯理智入本法故一心法者即所入法是彼
理智通所依故于中法字目一心者别得总名谓由
一心即法界故。

三于此下结因合本于此等者则显无明迷覆行相
由迷实知一切觉故妄认动乱戏论分别由迷真如
平等理故横计虚妄染幻境界由迷一心法界体故
妄取缘虑起灭之心以其不能称顺于此实知等故
云不如等。

四彼三下别释一义如是三法恒守一味中实之性
更互相依不相舍离犹镜三事非一异故一心如镜
体真如如镜净实知如照用以此三法属当三德实
知即般若冥穷理事决断胜故真如即解脱一如烦
恼皆远离故一心为法身无量功德所依止故。

二自此下略明枝末而有其念者谓即无明所生染
法由本不觉迷三法故枝末妄念因此得生。

二自此下略辨二门初标分此中显示根本不觉对
卷四 第 74b 页 X46-0074.png
于本觉相资而起归者依也依止真德方成幻法即
真德有力是能成故幻法无力是所成故攀者引也
援引妄法方显真觉即妄法有力真觉无力能显所
显二相别故。

二归德下释相二初归德成幻力无力门中初示义
后合文无明无体显幻虚妄无自起力依觉而成显
德真实有成妄力道路方域所迷之境即喻本觉能
迷人心犹如不觉若准前说不如三法今此成幻但
本觉者真如本觉同名示故能入不离所入法故。

二攀妄显真力无力门中初示义后合文法身般若
不能自显者显示真法无自显之力当待不觉然后
现前者显示妄法有显真之力喻合可解。

二巳说下眷属无明住地门二初结指标徵二依门
唱释二初显示微细眷属门二初唱本二作释二初
标门二第一下随释二初总标略示门二初释此文
二初法不觉三相说名本末谓由本末上下下上互
相与力不相离故末承本力本受末养不觉本觉对
三相末作能生因是故末相而得成立三细末相对
不觉本为枝养因是故本体而得止住二譬如下喻
父如无明能生起故子如三细能枝养故。

二若如下通馀妨二初末尽本亡徵谓若本末更互
相资得成住者八地巳上诸菩萨等渐除末相根本
不觉失枝养力则应随断同妙觉耶二是事下粗断
细存答断粗相者谓由转现形彼生相极粗现故微
卷四 第 74c 页 X46-0074.png
细三相谓随业俱粗相虽除细相犹在故与不觉相
应不离何得妄诘同果位耶。

二自此下标释俱成门二初正释此文三初依此解
释三初业相二初示义后合本初生业相极微细故
无有心境能所差别亦不可分王数主伴独以精细
动作微隐迁流义用说名为业如是业相依不觉起
故曰动流祇由不觉反显觉心本无有动业相虽细
然是分段变易生死根本故由是说言动则有苦业
相初果不离于彼无明初因是故说言果不离因。

二转相二初示义次合本前中有三初顺明依前业
相转成能见次若无下反显此了别转义同见分后
依此下结名。

三现相二初示义后合本前中三段同前复增喻结
依前能见现诸境界戏论即是能缘之用境界即属
所缘相分由于此中具能所故二如是下指前决择
前决择者即黎耶中三种细相同名显示三此中下
通辨能所。

二根本下料拣馀义三初问答无明业识二初举疑
意中初总相徵起谓初业识能所无别而与根本无
明何异次此何下别示疑意无明自体不明了性能
所未分正同业识如是本末何以为别。

二所谓下转徵释二初遮妄立二初心动非无明二
初纵立谓即心体最初动时说名元动名为无明今
牒定云若如是者二此事下夺破今总非云此事不
卷四 第 75a 页 X46-0075.png
然以违论文三相分中说言心动即名为业则知元
动非无明也。

二若言下念起非业识二初纵立谓即元动既非无
明理应正属业识分位今牒定云若如是者二此事
下夺破云此亦不尔以较量分说言念起名为无明
念起心动义一名异念起既是无明心动何属业识
则前所立义定不然。

二动起下显正理中初示二文谓上心动念起之文
皆就业识非彼无明论言念起名无明者义通能所
次出所以云随动者即所动也前说动是业识分位
即当所动无明及业能所既殊是故本末无滥失。

二若尔下问答无明动起二初问谓由无明甚极微
细心境主伴俱不可分如何乃能动心起念耶二此
处下答二初理深难了二然依下教说强称。

三业相下问答业相名字二初何因立动问既此业
相能缘行相所缘境界俱不可分云何说言动名为
业则应动义亦不可分何故说言随动随起是业识
耶二此事下经说隐流答业识微细亦不可分但凭
佛语而作是说若于此处妄作言说徒成华绮而非
堪能决了说故。

二巳说下显示粗重眷属门二初结前生后二唱本
作释二初唱本二作释二初依经辨相二初标指皆
意识地者意及意识同名表示由彼末那即是意识
微细分位无别体故。
卷四 第 75b 页 X46-0075.png

二此决下释成二初依分流释相二初寄问生起谓
本论中依于现相起后六粗百本经中当依何经作
此释耶谓楞伽经彼经说相当如何耶。

二譬如下引教證成二初引文中偈颂总有二十六
句初八句中举喻显法明依本起末次青赤下三句
颂文约境明心示六尘风相三日月下有五句颂复
陈二喻辨释同异。

四譬如下有八句颂如水作波本非内外后有二句
明相无相摄归真俗如其次第论文自释。

二依此下示义二初总示谓本论师依此经文说从
现识生起六粗。

二今此下别释五初通显因缘二初释义然准经文
法喻对说论取本义直就法明以喻对法各具四事
喻中四者一所依海二能激风三所成波四相续时
此唯属海非令风浪亦无断绝又诸转识缘恒具故
无断绝时法中四者一现镜识深广如海二六尘境
飘激如风三前七识动转如波四常住时现镜识海
作用无替说名常住如海发浪恒无断故七种转识
者其文犹倒应云识转现识具兼能缘所缘其能缘
体转成六相亲故名因犹如海水亲变波故其所缘
相为境牵生六粗动识疏故名缘如风激水始成波
故二如经下配经喻四法四在文可知言溟壑者鹏
溟鲲壑海之异名此表海是大身鱼鸟翔宅之所今
取溟壑为风所激鼓涌洪波相续无间又亦不唯风
卷四 第 75c 页 X46-0075.png
能激水既成波浪即互相激如诸粗识对境兴盛互
相增益展转不断故。

二云何下别明境界二初释义四初徵释境界中初
徵次谓青下释翻译回文有所未尽故于六尘有少
不次木罗应是石蜜之类西方多以香油石蜜和合
成膏用涂身等华果即是意识所缘法尘之境华喻
于因能生果故理实法境具通诸法今言因果令诸
有情生欣厌故亦可举此影示馀故二今此下影显
诸识今此正显所生诸识文中但举六尘境界影取
诸识无所遗故兼令了知风相状故释师劝审其在
于兹二彼末下会摄末那六种粗相具该七识今说
六尘将非缺略然由意识有其粗细细即末那既无
别体是故意识其摄末那四如是下合属法喻六尘
能动现镜心体令起识浪故喻如风二如经下配经。

三如是下释其同异二初依义解释中初问次非同
下答中三初法次喻后合现镜藏识为能生因前七
种识是所生果如是因果日光水波相似法故非同
非异二如经下举经印成。

四如是下辨于生处二初依义解释中初问次如是
下答如是七识依于现识众缘和合而得显现不可
说言诸识生时而于内根及与外境根境中间三处
而起唯现镜识随缘转变而成七种如水作波而非
内外及与中间之所起故。

二如经下举经印成中颂文八句初六句正明藏识
卷四 第 76a 页 X46-0076.png
变成七识非同非异后二句亦明一识具多种用谓
但一识能缘诸相见青赤等说名眼识闻玤珂等说
为耳识如是乃至缘华果等说名意识故七化经说
唯一识能作七事凡夫见之谓有七事而觉者见唯
有意识无馀七事今此亦尔是故说言谓以彼等。

五如是下明相有无二初依义解释中初问次如是
下答中初说八种心识无动无迁不可破坏是常住
相次而如下遣前八种常住相故云无二相唯一相
下复拂前说一相之义乃至最后重重遣拂云亦无
相至于无遣方成绝迹又此经意真俗对说若在俗
谛不坏其相有八差别融归真谛则无如是差别之
相故彼又云真故相无别俗故相有别二如经下举
经印成。

二此楞下据大本会违二初标列问起二谓一下引
经释成二初叙异说二初述广略三初略三广八此
中经文而与宋译文言少异义旨全同二又一下略
二广八此与元魏菩提流支大唐喜学二本皆同三
又一下略四广七此于略中增其业转略去真识然
对宋魏及与唐译皆无此语应是经本未流于此二
如是下定真伪真说应归伪说当舍。

二今当下伸会通二初标示劝观谓由此经总有三
本于中广本或在龙宫及于阗等次本有三万六千
颂现传西土略本四千颂遍在诸华所引三经对于
此论则前二经缺其业转及与末那第三一经亦缺
卷四 第 76b 页 X46-0076.png
末那马鸣大士依经作论经既无文何得于中增其
法数由此疑故下广会释今且总指谓前三经分流
别行其中义门不出大本故此总会令无违背。

二初契下正伸会释三初会初经二初略三识二初
明所具将会所缺先明所具令知体性然后会释第
一真识即唵摩罗本觉为体第二现识谓藏识海随
彼风缘起诸识浪第三事识唯是意识粗分所摄以
其细分属末那故。

二何故下会所缺二初三识文略问二即有下二门
义具答二初标列二初门下释成二初举两显三备
数门谓初经中虽但标举现事两识然亦影兼显示
业转末那三识谓举粗现识当知必显微细业转现
识属果业转为因既明后果定有前因举强意识粗
动功能必示末那微劣体性粗细双取缘境方周经
论互明故无所缺二后门下率上达下备数门即用
前后两节经文三细六粗名义方足率犹取也达者
及也谓取上文所说三相及下文中略三种识如是
上下所说三细六粗名数义方周备故经与论无所
缺失然准宋魏及唐所译上节经文所说三识义旨
皆同但魏本中说末那识名为智相二此契下广八
识。

二中契下会中经二初明略二识二初配属现事二
义如下指会同异二初指同义如前说者谓应如前
亦开二门会其所缺业转末那由义同前故但例指
卷四 第 76c 页 X46-0076.png
二同说下会异谓会末那二经名异由末那识与慧
数俱而能决断分别境界故名智相由执所缘为真
实相故名真相名虽有别体无异故二此中下指广
八识。

三后契下会后经二初指略四识此经三细文义自
备唯事识中应该粗细故亦引会令无违反二言七
下明广七识二初释前经谓即现识并前六识共有
七种由彼末那及与意识粗细虽殊伹是一故。

二法界下会馀教二初粗细二种同别二初引违文
彼说六识缘境时中不能自转必依第七为所依根
方起取境既此意识对彼末那能依所依根识定异
何得说言总为一识二经意下伸会释谓彼法轮建
立意识及与末那各别有种故说意识依于末那方
得生起今楞伽中意识末那同一种类故无别体由
是相合但成七识则知二经各据一理是故所说不
相违背。

二以何下粗识所依根异二初难依末那谓今楞伽
经中但说广有七识论主依何得知第六分别事识
取境时中不依末那而得生起令同种耶。

二楞伽下答依现识二初分流经二初标徵引释中
初经二识因缘义等名无差别迭互为因而得生起
次经二识坏不坏者谓若此一根境坏乱不现前时
彼一亦尔又若彼一根境不坏得现前时此一亦尔
由坏不坏安危等故展转为因而得生起二由此下
卷四 第 77a 页 X46-0077.png
结依现转由此二文得知意识但以现识为依而起
不依末那由与末那粗细虽别同一种故是故相合
唯有七识。

二复次下大本经三初引经通辨二识中初妙严请
问次佛言下如来为说能缘现识自体变成亲故名
因所缘六尘作境牵发疏故名缘是故当知粗细意
识由此因缘得相续转二以此下随难别释末那此
对天亲护法等师说第七识一向内缘第八见分不
缘馀法今佛亲宣六尘为缘则知末那通缘诸境由
经中说境风识浪其境界风即六尘也是故第七遍
缘内外为其境界理固无惑三复次下固遮外人谬
解恐执法轮别种之义强会楞伽所说现识即是末
那其言无准谓由楞伽大经双显粗细二识现镜为
因若以末那为现识者岂其细识异末那耶问上引
三本分流楞伽所说识数开合不同还依自经率上
达下会释无违何故说依十万六千大本经耶答虽
取自经之文依凭大本之意以分流别部不出大本
故。

二巳说下牒论开章二初结指分门二以有下随门
牒释二初总标略示门二初释此文谓本论说一意
识中六种粗相皆依现镜因缘和合而得相续具足
方转。

二若尔下通馀妨二初散言徵释其因此由本论文
言少缺谓但说其境界为缘而不说彼识体为因是
卷四 第 77b 页 X46-0077.png
故释师复加会释以其因亲义相显著言虽不足理
应具有。

二若尔下依量徵释所依三初立量徵由前所说现
识为依意识得转滥同末那故设立敌以尽玄理谓
现识是前陈有法即应末那后陈宗法前陈后说互
相差别合以为宗彼由未解次陈因喻得成宗果因
云为彼意识亲所依故同喻犹如意根谓为意识亲
所依者皆是末那犹如意根故二解释下显过答此
于前量出二种过一者遮意出违教过谓有圣教遮
彼现识及与末那不令同种今此比量违自所宗何
所承禀非真能立二者许意显相符过圣教巳许现
识末那同一种故立量本欲违他今此既无所竞枉
费其功故非能立或即遮许总为一意但出相符行
相可了又此两段论文但是散言徵释二经本同一
味不假自他立破三如是下指下说黎耶末那同别
等义下论决择理致可了。

二自此下标释俱成门三初二执因果则将六相勒
成三类法执人执业因苦果二复次下三断前后此
明六相断之位次其粗重者障智力强随位先断不
遮微细后后位除今约多分作如是说三复次下五
重粗细初法执名细馀皆是粗二法执之中俱生名
细馀总成粗三在因名细成果为粗四对于三细六
种皆粗五由此六相缘生无性粗细俱离如是诸法
戏论不实无有定相但由相待权宜建立是故粗细
卷四 第 77c 页 X46-0077.png
差别无定。

三巳说下无明得有决疑门二初结前生后二唱本
作释二初唱本论二作释文二初标门二初门下释
相二初直示得有门二初散徵颂答颂中上半举喻
下半明法通目一切枝末不觉名上烦恼谓此烦恼
迷胜德生功德之上所起烦恼故胜鬘说上烦恼者
观上烦恼禅上烦恼正受上烦恼方便上烦恼智上
烦恼果上烦恼乃至如是过恒河沙等上烦恼皆依
无明住地之所建立二论日下解义合本中初解颂
文法喻相对以果比因当知无明决定是有由见所
生染果法故次如本下合本论。

二后门下释相决疑门二初解义四初一能生多问
谓疑无明唯一所生染法而有无量岂可一因生多
果耶二若决下依喻显功答复将前颂法喻对显如
一种子功力胜故生多果实无明亦尔业用胜故能
生一切烦恼果报三以何下染皆无明问四由彼下
以果比因答以其所生一切烦恼皆是漠冥不觉相
故二如本下合本。

三从上下觉与不觉同异门二初结指标徵言本上
者双结前说根本枝末二种无明自下蕴聚有为无
为染净相对有同有异此由本师彰表显示造论真
实根本意趣故有此文二唱本作释二初唱本论然
此一唱释师但以同异二门判说大略今于本文复
加委释初总标二言同下别释二初同相中三初喻
卷四 第 78a 页 X46-0078.png
明谓诸瓦器行列虽异皆同微尘为其性相瓦器离
尘不可得故二如是下法说无漏即是四种无为无
明即目五种有为如是染净种种业用相待显示皆
非实有故名业幻皆悉同以绝待真如为其性相三
是故下引證中二初證前义一切众生本入涅槃即
真如门唯有清净解脱者故一切众生即寂灭相不
复更灭非可修者以相本自尽非是了因修所显也
非可作者以性本自显非是生因所作起也既非修
作何得之有良以菩提本具情求则永失其门生死
本空念弃则长遭所缚苟能亡怀则道现离病则真
全不假劬劳肯綮修證二亦无下通馀妨谓有疑云
菩提之法非可修作毕竟无得何故诸佛现不思议
微妙相身令其根熟应可见者而得见之如是色相
岂非修作而感得耶故此释云菩提之法亦无本有
色相可见而有众生见佛色相唯是随自杂染业用
幻化所作非菩提智本有色相名不空性所以者何
以其智相无可见故二异相中依生灭门真妄对立
无漏本真由随染缘故成差别无明本妄自性是染
而成差别。

二作释文二初标门二为明下释相三初明建立初
同相门即约体绝相义次异相门即随缘起灭义二
如是下示依凭二初寄问生起二佛问下引教释成
二初同相门二初经依性演二初亡粗见细所引经
文佛对文殊三番问答问异答同如是展转至百番
卷四 第 78b 页 X46-0078.png
数文殊大士智慧观察不见刹土瓦器地水等种种
相唯见微尘二佛问下泯迹显玄文殊以谓相本自
尽妄本全真故久远来亦不见有微尘之相由彼妄
相无可见故大智度论四十七说诸凡夫人见诸微
尘和合成地谓为实地馀天眼者分散此地伹见微
尘慧眼分别破散此地都不可得等其天眼见尘即
属前段慧眼无得义当此文如来称善能觉一相其
一相者谓即无相汝一等者恐失回文非字当在上
句之前应云非唯汝一仁者如是觉了依一相门一
切众生皆悉如是所以者何一切众生本来常住等
释其因缘馀如本论文不重出故云乃至又汝一仁
者非由如是能觉了故即便得依一相法门所以者
何一切众生虽未觉了亦得依于一相法门本来常
住等此中非觉及下非见有本云作文言亦显二马
鸣下论据经弘。

二异相门二初经随相演二初身子宣陈慧缚未解
不能见性故与妙德所答不同二佛言下如来决断
唯汝等下准前回文妙德称真说名为觉身子著妄
故但云见二依此下论逐经弘。

三此二下定傍正然经所说破异归同本论引凭二
门峙立释师表示论主本意宗于初门无违经旨以
此正宗一体法故。

二从上下直释生灭因缘二初结前标后此下正释
立义分中因缘二字二演义疏文二初生灭因缘义
卷四 第 78c 页 X46-0078.png
二因缘殊胜相前中二初唱本论二作释文二初分
门二初门下辨相二初摄义显宗生解门二初六重
解释因缘义二三复遣拂因缘相前中三初初二重
二初标二名三细黎耶名不相应随缘起尽说为生
灭根本无明随缘本觉二为因缘起于三细即不相
应生灭之因缘属声立称前四粗相名相应生灭现
镜识体并六尘境二为因缘起前四相相应生灭之
因缘亦属主释。

二初重下释二相二初不相应生灭因缘二初散徵
颂答答中初二句真妄相资明因缘体次三句因果
相对显因缘用后三句由理微隐劝令详审二论曰
下释义指陈各各因缘二义具足者由所生法相识
异故无明能作相因识缘本觉能作识因相缘故说
二法各具因缘虽三细转通具众缘然此二法有力
亲胜由是说言正作因缘不遮馀法疏为缘起。

二次重下相应生灭因缘二初散徵颂答答中初句
明因体次句明缘体后二句对于所生显因缘义准
前并释颂文犹略应云粗生灭因缘更作意观察应
审其义理二论曰下释义指馀识体为因尘境为缘
能生三种相应染法现识体中又有缘者此明现识
不但为因亦能为缘谓三相应粗动染法遍缘诸法
现镜识体亦与彼心作所缘境据牵引用复得名缘
又所生三法智并不断通于相识能生现体具含真
妄如是真妄对于相识交络相望为其因缘是故说
卷四 第 79a 页 X46-0079.png
言又有缘义此以所生例于能生作如是说若依此
解论复应云六尘境中又有因义举一兼一故论不
说。

二复次下次二重二初标名二言本下释相二初本
遍谓无明本觉体是根本周遍能生六种粗相故二
言末下末遍谓业转二法体是枝末周遍能生三相
应染故若尔何不名为相应因缘谓现镜识望三相
应邻近亲胜故得其名今业转相隔间疏远故不名
为相应因缘虽不能生一切果法然于相应染法之
中用巳周遍立末遍名谓能周遍相应法故。

三复次下后二重二初标名二言上下释相二初上
下谓无明至果本末下种邻次为因非隔越故然有
四句一唯是因谓即无明二唯是果谓彼业系三俱
有因果中间八法四俱非因果谓即本法二言下下
下上此但翻前更无别体问前能引后可得说有上
下因缘后不生前何故说有下上因缘答然此十种
说虽前后理实同时粗细相资方得显现是故立有
下上因缘亦可前望于后生起因缘后望于前枝养
因缘父子相依方成住故如是所明六重因缘其不
相应及彼本遍具该真妄合作因缘其馀四重但说
妄法为因缘性又虽说妄法真觉不无具足应云本
觉并现识作相应因缘本觉及业转为末遍因缘论
不言者令准知故。

二复次下三复遣拂因缘相如上所说六重因缘恐
卷四 第 79b 页 X46-0079.png
诸行人展转推之反入见网故复遣拂令无所滞总
有三番初以有为刹那不住即依他性无实因缘次
以因缘空而无主自性无得即遍计性无实因缘后
以所遣能遣皆离至于无遣即圆成实无实因缘初
则由观有为不住心绝希望成无愿解脱次则空无
自性成空解脱后则法不可得成无相解脱斯则一
心寂寞而繁兴九相腾跃而常静真源一味缘起万
殊理趣深玄故劝思择。

二巳说下随文散说决疑门二初结指标门二复次
下依门解释二初总标门二初牒指二此文下释成
二初总示二云何下别释二初徵释能所依所言依
者即因缘义谓本觉心能与三细六粗作因缘故说
名为依由此为依十一种意并其意识而得俱转二
言众下问答众生义。

二巳说下广释门二初结指标门二此义下依门释
相二初牒指二此意下释成二初广大末那转相门
二分别事识转相门前中三初能依末那行相门二
相续业用差别门三唯心回转诸法门初中二初引
经明意二解义除疑前中四初引文二初寄问生起
二种种下引教释成此彰末那体用殊胜摄诸心识
皆名为意心即黎耶识即前六虽有多种不离于意
由此意具十一胜用粗细内外一切诸法无不作故
二彼契下示义谓彼经中但举总数不列其名今马
鸣师具足显示令义圆故三如本下合本所依黎耶
卷四 第 79c 页 X46-0079.png
谓即本觉能依意中辨其次者先说无明染法本故
次说五相由近无明闇钝增故我来依他妄力胜故
后说五识妄资真力方得转故明闇相须不舍离故
四本地下会违彼经具说十二转者谓举能依必有
所依真妄通明故成十二此论意谓能所依异是故
别开但有十一。

二相识下解义除疑二初随相疏通四初相识差别
二初寄问生起二谓一下依义释成二初通明相识
二初解神暗一切眷属染法皆依本觉无明二法力
起识依本觉气分性自明了故是神解义相依无明
气分性自漠冥故是暗钝义由真妄力殊故神暗义
别二何故下明顺背如是诸法虽皆名妄然对能成
而有向背解了之识接本觉气分背暗向明背本之
相揽无明气分背明向暗此则就彼显相而言非识
无暗非相无明然由真妄互为缘故二是故下别證
识名经言佛性谓即本觉初问何因知有佛性次答
众生有性所以将用比体以妄显真故说众生皆有
心识心识即是觉照用故一切众生悉皆有心谓有
心者定当作佛众生心识即佛性故。

二以何下神暗皆意谓十一法皆名意者以有能生
依止义故。

三以何下因缘亲疏前不相应因缘中说无明本觉
各各因缘二义具足故此徵问其次答云若望三识
觉为亲因无明疏缘故所生识明增暗劣若望三相
卷四 第 80a 页 X46-0080.png
无明亲因觉为疏缘故所生相暗多明少中所生果
神暗不同故能生法因缘各异。

四何故下粗细同异二初正问答二初徵释第七前
生灭中说六粗相皆意识地非馀识法彼末那识即
是意识微细分位何故此文智及相续别建立为末
那摄耶然为建立末那意识一体无别故此二相前
属意识此归末那由此而知定非别体。

二若尔下问答第六谓若此二无别体尔则应具取
六相成意何故略去后四粗分不名末那但摄智相
及相续耶然其约实六相皆意虽但举二其理巳尽
故引经言无所不作以显具摄无所违矣又若末那
粗细摄尽何故论者意外别开意识转耶然为显示
能依所依法门别故粗细二识咸以本觉为所依故
故末那外别示意识为能依法亦可通顺法轮经中
别种义故如是安立。

二举此下例馀法谓有问言末那既摄三种细相何
故别立三相黎耶故例指云意识为显能所依义而
别建立此亦应尔三细通依本觉心故前能起后转
为依故粗细意识依现镜故是故三相虽末那摄为
显依义故别建立故说举此意识决择通达别立黎
耶之义。

二复次下顺性融拂二初示义二初拂三名谓诸教
所说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今则不尔由无
定故皆悉互通文有数节初则自名无定谓黎耶非
卷四 第 80b 页 X46-0080.png
定黎耶等单论互通次则自他互通有二初二识互
通谓藏识末那意识藏识二二相望更互通摄末那
意识同体无别义巳极成故论不举后三识互通谓
三种识皆名藏识等问藏识对末那末那对意识上
下论文互相通摄曾无处说藏识对意识更互相摄
岂三细黎耶名分别事识答由法性无定故更互通
摄不可偏令黎耶意识局守自位而不相通论不说
者例应知故次下复拂通名故云亦复皆非谓皆非
藏识皆非末那等。

二如是下归二谛中初彰俗谛谓无定即是移转苦
相无常以表迁流行相非真实故无实我相皆幻化
故染妄空相如是诸识由斯等相相待无定皆俗谛
摄以幻下显真谛谓由幻空显出真空即空解脱由
性空故本来寂灭无所可取无相解脱寂灭亦寂灭
常寂之相亦即不存故无所求无愿解脱由三空门
显示诸识自性全真皆真谛摄。

二故金下引證缘生无性故曰不生由体全真故云
寂灭如是总聚七五八六并业转等九相无体故曰
空无有空无有无空无有重重遣拂令无所著如是
诸法心言罔及故上叹言不可思议佛言等下遮遣
诸见万有无生无相无名一切法相皆是所见一切
众生即所依身其相及身尚空无有能依之见岂得
有耶谓若有见即堕邪妄经文显證诸法真寂于所
遣中具含俗谛。
卷四 第 80c 页 X46-0080.png

二巳说下相续业用差别门二初结前标后此但曲
结随文散说能依末那行相一门相续业用唯心回
转事识转相三门散说次第当明学者应悉。

二唱本作释二初唱本论二作释文三初标分二初
义下释相三初摄前不失义此显相续住持作用其
能发润即爱取等犹如于水数数溉灌过去无明所
起业种令其生果由此业种熏发之后念念常兴取
业作用取彼当果令成熟故今得爱水溉润摄持转
前取用成与果用与彼果力令生起故所以论言而
能令作成果力用故二中义下感果成就义此相续
识复能发起爱取等惑润其果种令生现故谓时节
短长受报好丑业果相称是故论说无有差违前说
润业此明润果由其所润有支之内具业果故然业
果种皆通三世今此所说业持过去果成现未互相
显故三后义下妄虑遍缘义谓此相续攀缘等故然
犹不但住持故业成就旧报亦能发起新新过失于
过现境分别违顺起贪嗔等未来境中虚妄计度增
其过失因兹生死流转无穷问此相续识体是末那
法执所摄何独说其起惑润业答然十一末那皆有
此用由彼相续居末那之后接事识之初力用增强
故三如是下结成。

二巳说下唯心回转诸法门二初结前标后二唱本
作释二初唱本论二作释文三初解释总标谓欲色
无色总言一切如是诸法悉皆虚伪显前末那无实
卷四 第 81a 页 X46-0081.png
体性唯由本心随无明熏回转显现若离本心则无
所现馀六尘境故。

二所以下决择别释二初释唯心义二明回转相前
中二初以义徵释三初徵释境从心起谓心若有时
有差别法心若无时无差别法此则将后心生法生
心灭法灭释成此中唯心之义二诸法下问答心相
叵得不唯境界离心无得则其心法亦即无有三若
尔下徵释无亦名心谓若心法不可得尔唯心之义
安得成耶故此释云此亦心故不唯有得方曰唯心
此无有义真唯心故唯识法相尚应说言若时于所
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况法性宗
岂有得耶二以何下引教證成此同宋朝求那三藏
所译经本上半颂云观诸有为法离攀缘故缘言无
心者心不见心无相可得故之心量者即此无心是
心分量故。

二复次下明回转相二初回转成异二初由心回转
成空幻此中二句初论后经由经与论相符契故言
大空者大品经说何等为大空东方东方相空非常
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南西北
方四维上下相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
大空龙胜释意非常非灭者若人不习此空必堕二
边若常若灭所以者何若诸法实有则无灭义堕常
边中如人出一舍入一舍眼虽不见不名为无诸法
亦尔从未来世入现在世从现在世入过去世若如
卷四 第 81b 页 X46-0081.png
是则常住不灭今云非常则离其过复次行入以有
为患用空破有心复贵空著于空者则堕断灭今云
非灭故离此失由离二边云非常断斯则大品密谈
诸法悉入真如故皆言空此论所说三界虚伪不离
真心故言无相由是论云由心不可得句成立大空
之义次指经句显示论文心不见心既此心法随缘
显现无可见相表亦虚妄则拂归虚幻无有真实故
云由无心之心量句成立幻差别义。

二复次下由心回转显法理初则依真成妄大空义
者密显真如体绝诸相非常非灭即此所明本觉之
心诸法得成谓即三界虚伪等法咸资于空体用方
显亦如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此释本论心生
法生由大空真心生成诸法故次则依妄显真谓了
幻非真空理方显如蛇鬼既亡绳杌斯现此释本论
心灭法灭由真心不动故诸幻皆灭一味空理方得
显现。

二复次下相待即寂相字平呼观谓观行谓上所明
真心妄境互相观待而得成立由相待故一二等义
悉皆无定不得成立成与不成亦即相待既无所待
之成何有能待不成相观之相本来寂故。

三如其下结劝令观。

二巳说下分别事识转相门二初结前标后二唱本
作释二初唱本论二作释文二初分门二拣择下随
释四初拣择假者同分门三种假者其初则摄邪定
卷四 第 81c 页 X46-0081.png
聚全以彼未能生长行法故曰无根缺于大乘闻慧
法眼故曰盲龙第二则摄不定聚全虽修十心进退
无定如毛在道随风飘故名曰毛头角犹立也由其
不定未立位故说名难角又角者竞也与捔义同创
发大心惊动魔众与魔战竞极难进故第三则摄正
定少分由三贤位生空自在分见法身德类金刚坚
固不坏无退变故。

二生起粗重转相门三初无根凡夫然此粗细诸染
皆具但说事识由最后故二若据下毛头凡夫此位
菩萨虽觉业果定是不善起不作意于生空智犹未
成熟自在根本名未现前故缘境界及身分等计我
我所三若据下金刚凡夫此位菩萨虽巳修鍊法空
方便根本真智犹未现前故起法执攀缘思虑而障
碍于平等理故。

三建立名字差别门二初标名二初名下释义三初
所依微细名字此从所依微细根意以立其名意之
识故名为意识二中名下所依粗现名字此从所依
粗著色根以彰其号谓依眼之识了别色故乃至依
身之识了别触故本唯一识分离功用各别依根各
别取境分离即识体持用故分离之识根境别故三
后名下随顺境界名字此但随境以立其名此犹粗
动未能真證但于事相而起分别故四显示安立所
依粗见即分别修即俱生俱生烦恼无始时来虚妄
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
卷四 第 82a 页 X46-0082.png
而转故名俱生分别烦恼内因必具亦由现在外缘
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
分别由此二惑熏于本识遂令变生分别事识即心
所法助心王力令增盛故。

二从上下因缘殊胜相二初结前生后二唱本作释
二初唱本论二作释文三初分门二第一下随释五
初举人显示殊胜门三初标徵二一者下释相三初
分满俱绝人凡夫二乘因分果分未修證故说名俱
绝凡夫痴深二乘慧劣故于无明所起之识不能知
觉二有分无满人五十因位名之为分未證果故说
名无满从初正信即十信位发心观察即三贤位若
證法身得少分知即是初地乃至菩萨究竟地即馀
诸地此上诸位虽修因分未得果满尚有馀障故于
无明所起之识不能知尽三有满无分人證穷极果
故名有满对前有分此名无分唯佛一人镜智遍现
能穷了故三是名下结数。

二巳说下显示深缘决疑门二初结指分门燕本深
缘误刻为染二言常下依门释相二初正显二门二
初常无常门自相本觉性不变故名之为常无非无
常及变化故说名无常二言无下无常常门此本觉
心常恒无常恒变异故名为无常无非常住及不变
故说名为常前常无常即不染而染难可了知此无
常常即染而不染难可了知是故名为显示深缘二
是故下总结殊胜如是因缘行相殊胜故结此义唯
卷四 第 82b 页 X46-0082.png
佛能知三自此下重释上义此即义句不以文局从
后向前而为次第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此
句释上无常常句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
念起名为无明此句释上常无常句。

三巳说下举障示治配当门二初结指分门二随转
下依门释相二初本随治位二初随转对治分位门
发心为初即信成就十信唯伏故此不预其初第一
执相应染剋性即当二种异相眷属亦通业及果报
不尔业果应非所断信相应地即是三贤十种信心
巳成就故地论十解巳去总名信行菩萨无著论中
亦同此说二不断相应染即相续相三贤折伏初地
能断三分别智相应染即是智相二地至十地得究
竟离七地菩萨于无相观仍有加行方便功用由无
相观时有出入对后八地淳无相位故称方便又无
相即是空智方便即后得智由此位中能以即空方
便智发起有中殊胜行故四现色不相应染此后三
种即是三细八地菩萨色相国土随心转变得自在
故由斯自在所以现相不能为碍五能见心不相应
染九地菩萨居法师位善知众生心行稠林智见无
碍故心自在能离转相六根本业不相应染等觉菩
萨金刚心中离于粗惑无垢地中一切全离由见心
性到无念故。

二根本对治分位门大力无明粗细体用俱是能成
微细之体唯佛顿断粗著之用因位渐除三贤比观
卷四 第 82c 页 X46-0082.png
观察无明诸染根本摧伏其势令渐微劣名为学断
入地巳去分分渐离至妙觉果一切顿尽问无明极
细云何能伏答智度论九十七说破无明者不唯一
种有遮令不起名破有得诸法实相名破又此无明
种数甚多有菩萨所破分有佛所破分有小菩萨所
破分有大菩萨所破分由此应知大力无明通诸粗
细及与伏断二极喜下本随治异二初直明极喜此
则徵释根随义别谓后得智正缘事境根本无明正
迷于事障治相违故后得断其根本智正缘真理随
相染法正迷于理行相相违故正智断二如说下指
例馀地初地既尔馀地皆然虽诸地中真俗双运障
智义别亦无相滥。

四巳说下显应不应差别门二初结指二云何下释
相二初相应义二初体异故相应心品即是本觉之
分义当心王念法则属不觉之分义当心所如是二
种各有别体心品为主能导引故念法为伴能辅翼
故互相与力故曰相应二念法下相同故相应二初
正问答谓有疑云念染心净差别不同何故说言成
相应义论释谓由能知行相所缘境相二二同故名
曰相应问心品念法真妄和合方得成就何故今说
心品单真念法独妄名相应耶答实由王所真妄互
有今约亲胜作如是说犹如识相就胜成异二云何
下转徵释三初释二同初智相同心念不离和会转
者即是王所行相契同谓心王心所善不善等定相
卷四 第 83a 页 X46-0083.png
随顺如是二法行相相似故名为同次缘相同所缘
境界王所定同谓心王缘色等时心所决定同缘色
等故二大本下引经證三种相同者谓即三种相应
染法知相缘相二皆同故异故成同者谓由王所体
性各异乃能成就知缘相同若体无异对何说同若
同不同者反明上义谓若心念法同则不可说知缘
相同成相应义又此一句双结上义谓若知缘相同
体性不同名相应故又可此句别释三种不相应染
即心不觉名为若同知相缘相无相似义名为不同
由心念是一无有知缘彼此相似望谁言同若依此
说则上云三种乃双显二三即三相应三不相应也
三若尔下会违文若说此三知缘相同名相应尔何
故彼经说相违转然彼为显三种粗染违于上转功
德妙位非是知缘二相相违二不相下不相应义伹
反前故曰相违略不别释故劝审观。

五巳说下立二碍别障用门二初结指二彼烦下释
相三初别明障碍二初烦恼碍六种染心名烦恼碍
照寂妙慧如理之智名根本智粗细染心性多散动
正能障彼寂静性故说名为碍二彼智下智碍本末
无明名为智碍通达俗谛如量之智能观诸法自相
共相应根运用用常寂是故说名自然业智一切无
明漠冥性故正能障彼聪明性故说名为碍今此但
依本末根依而分二碍谓所起染心不分粗细一切
皆属烦恼碍摄能起无明不分枝本一切皆是智碍
卷四 第 83b 页 X46-0083.png
所摄不同诸教依人法执引生二障而为名故二此
义中总示因缘此则显示能依染心所依无明各对
所障立碍名故三二障下料拣劝观谓有疑云障碍
二名以何为异故今释云立二障者一向依彼能治
圣道断除义说由是立障皆就位说谓信相应地离
净心地离乃至如来地离立二碍者通乎二义谓断
不断言不断者据其生法之作用故由烦恼碍违平
等性能生一切不平等法由智慧碍违明利性能生
一切溟冥之法是故二碍多不明其断之位次良以
诸教具含二义谓生法次第对治次第二障唯局后
一二碍亦通前义由是障碍无相滥失又法相宗说
二障者唯是妄染决定可断今法性宗建立二碍妄
即真故非定可断故障与碍各别建立三从上下通
结。

论第四毕。

释摩诃衍论记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