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303-023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纪卷五
             汉 荀悦 撰
  孝惠一
皇帝五月丙寅即位年十六尊高后曰皇太后凡帝母
称皇太后帝祖母称太皇太后适称皇后妾称夫人又
有美人良姊七子八子长使少使之号武帝制婕妤娙
娥容华充衣而元帝加昭仪之号昭仪位视丞相爵比
卷五 第 1b 页 WYG0303-0239d.png
诸侯王婕妤视上卿爵比列侯娙娥视中二千石爵比
关内侯容华视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美人视二千石
比少上造八子视千石爵比中更充衣视九百石爵比
左更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良姊视七百石比左庶
长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少使视四百石比公乘又
有五官视三百石顺常视二百石涓和娱保林良使者
皆视百石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有秩斗食赐吏民爵
其丧事将军已下至佐长吏赐金钱各有差六百石已
卷五 第 2a 页 WYG0303-0240a.png
下有罪当刑械者皆容系之民年七十已上十岁已下
有罪当刑者免之吏六百已上及故二千石家唯给军
赋役无有所预叔孙通为太常定园陵宗庙及高祖庙
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武德者高祖所作以象天下乐
已行武以除乱也文始舞者本舜韶舞也高祖更名文
始舞五行舞者本周舞也秦始皇更名五行舞太祝迎
神于庙门外奏嘉至犹古降神之乐也皇帝入庙门奏
永至以为行步之节犹古采荠肆夏也乾豆上奏登歌
卷五 第 2b 页 WYG0303-0240b.png
不以管弦欲使在位者遍闻之犹古清庙之乐也歌再
终下奏休成之乐美神明既飨也皇帝既就东厢坐定
奏永安之乐美礼已成也令郡诸侯王立高庙
元年冬改诸侯王相国为丞相十二月赵王如意薨谥
曰隐王先是太后囚戚夫人于永巷髡钳之令舂且歌
曰子为王兮母为虏终日常舂兮与死同伍相去数千
里谁可使告汝吕后闻之曰欲倚弱子邪召赵王欲诛
之赵相周昌令王称疾使者三反王不行吕后乃召周
卷五 第 3a 页 WYG0303-0240c.png
昌周昌至复使召赵王上知太后怒自迎王于霸上挟
与起居数月上晨出苑中猎赵王不能早起太后鸩而
杀之周昌乃谢病不朝见吕后乃断戚夫人手足去眼
熏耳饮以喑药使居鞠室中名曰人豕召帝视之帝惊
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使人谓太后曰此非人所为
臣不堪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遂不听政事赐民爵
初元年故也凡赐民爵所以宣恩惠慰人心必有所由
也徙淮阳王春正月城长安
卷五 第 3b 页 WYG0303-0240d.png
二年冬十月齐王来朝王上之庶兄也上与王宴饮太
后前置王上坐如家人礼太后怒酌鸩酒令齐王为寿
齐王起上亦起太后恐自反卮酒王怪之因伪醉而出
齐内史令王献城阳郡以尊鲁元公主为汤沐邑太后
嘉而许之乃遣王归国春正月癸酉有两龙见于兰陵
人家井中乙亥夕始不见本志以为其后赵王幽死之
象陇西地震天开东北广十馀丈长二十丈馀本志曰
地动阴有馀天裂阳不足人主微之应夏五月大旱合
卷五 第 4a 页 WYG0303-0241a.png
阳侯仲薨七月相国萧何薨谥文终侯初何病上自临
问百岁之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若君上曰𣍘参
何如对曰陛下得之矣何死不恨初何买田宅必居穷
僻处为家不治园屋且曰后世贤师吾约不贤毋为势
家所夺癸巳齐丞相𣍘参为相国初参在齐召长老诸
先生数百人问以时政长老诸先生言人人殊异胶西
盖公治黄老术曰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参乃师盖公
齐国大治初田荣欲叛项羽劫齐处士不预者死齐处
卷五 第 4b 页 WYG0303-0241b.png
士东郭先生梁石君隐在劫中及荣败二人愧之隐居
深山蒯通谓𣍘参曰彼东郭先生隐居不出君未尝卑
礼下节以求士也愿足下礼之参曰诺皆以为上客而
齐人安期生尝干项羽项羽不用其策已而羽欲封之
亦不肯受封𣍘参闻萧何薨告其舍人曰趣治行吾且
入相矣使者召参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齐相有隙
至何疾所推贤惟参参为相国遵何之政择郡国吏谨
厚者则除为丞相史其文刻深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
卷五 第 5a 页 WYG0303-0241c.png
夜饮酒见人有细过专覆盖之府中无事上怪而问参
不治政事之意参对曰陛下圣德孰与高皇帝上曰朕
安敢望先帝又问陛下视臣孰与萧何上曰君似不及
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高皇时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
具陛下垂拱臣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上曰善民
歌之曰萧何为法较若画一𣍘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
清静民因宁谧
三年春发京师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六千人筑长安
卷五 第 5b 页 WYG0303-0241d.png
城三十日罢以宗室女为公主妻匈奴单于夏五月立
闽越君繇为东海王初繇与诸粤俱佐诸侯伐秦繇功
未录故立为王都瓯东号东瓯六月发诸侯王列侯徒
属一万人城长安秋七月都厩灾南越王尉佗称臣奉
贡殒石于绵诸一四年十月立皇后张氏帝长姊鲁元公主女也太后欲
为重亲故配帝
荀悦曰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诗称刑于寡妻至于
卷五 第 6a 页 WYG0303-0242a.png
兄弟以御于家邦易称正家道家道正而天下大定矣
姊子而为后昏于礼而黩于人情非所以示天下作民
则也群臣莫敢谏过哉春二月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
身三月大赦天下除民挟书律长乐宫鸿台灾雨血于
宜阳一顷本志以为血者洪范所谓赤祥也一曰凡雨
血有大诛七月未央宫冰室灾丙子织室灾本志以为
冰室奉供养之馈织室供宗庙衣服皇后之象也天诫
若曰皇后无宗庙之德云耳后嗣果绝其于洪范为火
卷五 第 6b 页 WYG0303-0242b.png
不炎上视不明之咎洪范者天人之变其法本于五行
通于五事善恶吉凶之应于是在矣五行一曰水二曰
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
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田猎不宿饮食不享出入不节
夺民农时及有奸谋则木不曲直弃法律逐功臣杀太
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好治宫室饰台榭内淫乱犯
亲戚侮父兄则稼穑不成好攻战轻百姓饰城郭侵边
境则金不从革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
卷五 第 7a 页 WYG0303-0242c.png
润下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木为
貌貌曰恭恭作肃肃时雨若厥福攸好德貌失厥咎狂
罚常雨厥极恶时则有服妖时则有龟孽时则有鸡
祸时则有下体生于上之痾时则有青眚青祥惟金沴
木金为言言曰从从作乂乂时𤾉若厥福康宁言失厥
咎僭厥罚常𤾉厥极忧时则有诗妖时则有介虫之孽
时则有犬祸时则有口舌之痾时则有白眚白祥惟火
沴金火为视视曰明明作哲哲时燠若厥福寿视失厥
卷五 第 7b 页 WYG0303-0242d.png
咎舒厥罚常燠厥极疾时则有草妖时则有蠃虫之孽
时则有羊祸时则有目痾时则有赤眚赤祥惟水沴火
水为听听曰聪聪作谋谋时寒若厥福富聪失厥咎急
厥罚常寒厥极贫时则有鼓妖时则有鱼孽时则有豕
祸时则有耳痾时则有黑眚黑祥惟土沴水土为思思
曰心心曰睿睿作圣圣时风若厥福考终命思失厥咎
雾厥罚常风厥极凶短折时则有脂夜之妖时则有华
孽时则有牛祸时则有腹心之痾时则有黄眚黄祥惟
卷五 第 8a 页 WYG0303-0243a.png
金木水火沴土皇之不极厥咎眊厥罚常阴厥极弱时
则有射妖时则有龙蛇之孽时则有马祸时则有下人
伐上之痾时则有日月乱行星辰逆行此洪范之大体

五年十月雷桃李杏枣实常燠也春正月发京师六百
里内男女十四万五千人筑长安城三十日罢三月上
游离宫叔孙通曰古者春常献果今樱桃始熟愿陛下
取献宗庙诸果献自此始初通秦时徵为待诏陈胜等
卷五 第 8b 页 WYG0303-0243b.png
起反二世诏问群臣博士群臣博士咸曰君亲无将将
而必诛宜急发兵击反贼二世怒通进曰今明主在于
上法令具于下安得有反贼乎此真狗盗鼠窃耳二世
乃按诛诸言反者而拜通为博士出曰几不免虎口乃
遂亡后从汉及天下定通乃召鲁诸生学者以定仪法
鲁有二人不肯行曰公为人臣不忠专面谀不諌苟免
今兵革未休死伤者未收乃欲定礼乐公去矣无污我
通曰子真鄙儒不知时变乃去之汉诸礼仪皆通所定
卷五 第 9a 页 WYG0303-0243c.png
然犹草创未能具备矣夫礼乐圣人之所以兴化致治
太平之本也本志曰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宜急
治身者斯须忘礼则暴慢及之为国者一朝忘礼则荒
乱及之人含天地阴阳之气有善恶喜怒哀乐之情人
禀异性而不能节也唯圣人能为之节而不能绝也故
象天地而制礼乐所以通神明立人伦正性情节万事
者也有男女之情有妒忌之心为制昏姻之礼有交接
长幼之序为制乡饮之礼有哀死思远之情为制丧祭
卷五 第 9b 页 WYG0303-0243d.png
之礼有尊尊敬上之心为制朝觐之礼丧有哭踊之节
乐有歌舞之容正人足以副其情邪人足以防其失故
昏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阙而淫僻之罪多乡饮酒之
礼废则长幼之序失而争讼之狱繁丧祭之礼废则骨
肉之恩薄而背死忘生者众矣朝觐之礼废则君臣之
位失而侵凌之渐起矣故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
以防之礼乐政刑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乐以治内
卷五 第 10a 页 WYG0303-0244a.png
而为同礼以修外而为异同则和亲异则畏敬和亲则
无怨畏敬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二者
并行合为一体畏敬之意难见则著之于享献辞受登
降跪拜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于诗歌咏言钟石管弦
尽其敬意而不多其财贿尽其欢心而不留其声音孔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言
明王设礼乐之本也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
文者能述作者谓之圣述者谓之明王者必因先王之
卷五 第 10b 页 WYG0303-0244b.png
礼乐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即人之心稍稍制作至于太
平而大备周监于二代礼文尤具故称经礼三百威仪
三千于是教化浃洽民用和睦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囹
圄空虚三十馀年孔子美之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及
其衰也诸侯纵横逾越法度恶礼制之害已去其篇籍
遭秦灭学遂以乱亡夫乐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移人
疾是故先王著其教焉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
乐喜怒之常应感而动然后心术形焉是故纤微谯偯
卷五 第 11a 页 WYG0303-0244c.png
之音作而民忧思阐谐慢易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
奋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正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
和睦之音作而民慈爱流僻邪放之音作而民淫乱故
先王制雅颂之声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仪合生
气之和导五常之性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夺刚气不
怒柔气不慑四畅于中而发于外各安其位而不相夺
足以感动民之善心不使邪气得袭焉是先王立礼乐
之方也黄帝作咸池颛顼作六茎帝喾作五英尧作大
卷五 第 11b 页 WYG0303-0244d.png
章舜作大韶禹作大夏汤作大濩武王作大武周公作
勺咸池备矣六茎泽及根茎也五英茂也大章章之也
韶继也夏大也濩救也武言以武功定天下勺言酌先
王之道自夏以往其流不可得闻也殷颂犹有存者周
诗既备而器用陈张周官具矣夫礼乐者威仪足以充
目声音足以动耳诗歌足以感心故闻其音而德和省
其诗而志正观其数而法立是以荐之郊庙则鬼神享
作之朝廷则君臣和立之学宫则万民协莫不虚已竦
卷五 第 12a 页 WYG0303-0245a.png
神悦而承流是以海内通知上德被服其风光耀日新
化上迁善而不自知其所以然至于万物化天地顺而
嘉应降故诗云钟鼓煌煌磬管锵锵降福穰穰书云击
石拊石百兽率舞至于末世衰乱殷纣断弃先祖之正
乐乃作淫声用变乱正声以悦妇人周道既阙而王官
失业雅颂相错礼乐大坏诸侯设两观乘大辂大夫八
佾舞于庭政遂陵迟而不变于是桑间濮上郑卫宋楚
之声并出内则致疾短寿外则乱政伤民巧伪之人因
卷五 第 12b 页 WYG0303-0245b.png
而饰之以荧乱富贵之耳目庶人以求利列国以相间
故秦穆公遗戎乐而由馀去齐人馈女乐而孔子行自
此礼乐丧矣汉兴乃复存之礼乐古事稍稍增集夏大
旱江河水少溪谷水绝八月相国曹参薨谥懿侯九月
长安城成十月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
赐民爵户一级
六年十月齐王肥薨谥悼惠王夏六月舞阳侯樊哙薨
谥曰武侯留侯张良薨谥文成侯高帝十四年留侯果
卷五 第 13a 页 WYG0303-0245c.png
得谷城山下黄石及薨与石并葬复置太尉官周勃为
太尉太尉秦官掌武事自先王之立官名虽不同其致
一也昔伏羲氏龙名神农氏火师火名黄帝云师云名
少昊氏鸟师鸟名颛顼以来为民师民名有重黎勾芒
祝融后土蓐收玄冥之官唐虞致羲和四子十有二牧
禹作司空平水土弃作后稷播种百谷契作司徒训五
品皋陶作士官正五刑垂作共工利器用益作朕虞育
草木鸟兽伯夷作秩宗典三礼夔作典乐和神人龙作
卷五 第 13b 页 WYG0303-0245d.png
纳言出入帝命夏殷所闻略焉周官则备矣天官冢宰
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
为六卿太师太傅太保坐参天子而议政事不统职又
立三少为副曰少师少傅少保是为三孤兼卿而九秦
兼天下建皇帝之号改立臣官汉因循而不革从简易
随时之宜丞相金印紫缓有左右丞相佐天子助治万
机高帝更名相国绿绶复为丞相御史大夫位上卿副
丞相银印青绶太尉有长史丞相置两长史御史大夫
卷五 第 14a 页 WYG0303-0246a.png
置两丞一曰中丞外督部刺史一曰内史掌秘书受公
卿奏事举掌劾章秩皆千石武帝置丞相司直掌佐丞
相举不法秩比二千石前后左右将军掌武卫本周末
官秦因之金印紫绶位上卿奉常掌郊庙祭祀礼乐典
经景帝更名太常卿郎中令掌宫殿门户宿卫属官武
帝更名光禄勋卫尉掌宫门卫士诸屯卫𠊱司马太仆
掌舆马属官廷尉掌刑辟典客掌诸侯归义蛮夷景帝
更名大行令武帝更为大鸿胪宗正掌视亲属官治粟内
卷五 第 14b 页 WYG0303-0246b.png
史掌谷货景帝更名大农令武帝更改为大司农少
府掌山海河泽之税及供养内职属官凡九卿秩皆中
二千石丞皆千石廷尉无丞有正监秩比千石中尉掌
徼巡京师位秩与卿同武帝更名执金吾太子太傅少
傅古官也将作少府掌治宫室事景帝更名大匠詹事
掌后太子家令长信詹事掌皇太后宫景帝更名长信少府平
帝更名长乐少府将行官与詹事同并职景帝更名大长秋成
帝省詹事并大长秋典属国事掌蛮夷降者武帝省职并鸿胪
卷五 第 15a 页 WYG0303-0246c.png
内史掌京师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武帝更名内史为京
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主爵中尉掌列侯景帝更名为
都尉武帝更名为右扶风自太子太傅至右扶风秩比
二千石丞六百石皆秦官唯内史为周官司𨽻周官汉
为司𨽻校尉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
外及掌西域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越
骑校尉掌驲骑马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胡骑校尉掌
池阳胡骑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虎贲校尉掌辎重骑
卷五 第 15b 页 WYG0303-0246d.png
士皆武帝时置之西域都尉并加官以骑都尉使护西
域有副校尉宣帝置也自司𨽻已下至副校尉秩比二
千石有左右丞秩六百石五官中郎将左右将军秩比
二千石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比千石
掌论议谏议大夫秩比八百石奉车都尉掌御乘舆驸
马都尉掌驸马秩皆二千石侍中左右诸曹吏散骑中
常侍皆加官皆列侯将军大夫将都尉尚书太医令
太官令至郎中无常员多至数十人侍中中常侍皆加
卷五 第 16a 页 WYG0303-0247a.png
官得入禁中其后侍中或特绾诸曹吏绶尚书奏事诸
吏问举劾按不法散骑并乘车舆给事中黄门亦加官
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掌顾问应对位次中常侍侍郎
左右有给事中黄门侍郎位从将军大夫官皆秦制也
凡爵二十级一曰公士二曰上造三曰簪袅四曰不更
五曰大夫六曰官大夫七曰公大夫八曰公乘九曰五
大夫十曰左庶长十一曰右庶长十二曰左更十三曰
中更十四曰右更十五曰少上造十六曰大上造十七
卷五 第 16b 页 WYG0303-0247b.png
曰驷马车庶长十八曰大庶长十九曰关内侯二十曰
通侯以赏功劳皆秦制诸侯王高帝初置之金印紫绶
治其监官掌监郡县秩比六百石后为刺史郡守掌治
其郡郡都尉掌佐守典职皆有丞县令长掌治其县万
户以上为令秩比千石下至六百石而不满万户为长
秩皆五百石皆有丞尉皆秦制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
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
荀悦曰诸侯之制所由来尚矣易曰先王建万国亲诸
卷五 第 17a 页 WYG0303-0247c.png
侯孔子作春秋为后世法讥世卿不改世侯昔者圣王
之有天下非所以自为所以为民也不得专其权利与
天下同之唯义而已无所私焉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
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于是为置贤卿大夫考绩黜陟
使有分土而无分民而王者总其一统以御其政故有
暴乱于其国者则民叛于下王诛加于上是以计利虑
害劝赏畏威各兢其力而无乱心及至天子失道诸侯
正之王室微弱则大国辅之虽无道不得虐于天下贤
卷五 第 17b 页 WYG0303-0247d.png
人君子有所周流上下左右皆相夹辅凡此所以辅相
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者也故民主两利上下俱便是则
先王之所以能永有其世也然古之建国或小或大监
前之弊变而通之夏殷之时盖不过百里故诸侯微而
天子彊桀纣得肆其虐纣脯邢侯而醢九侯以文王之
上德不免于羑里周承其弊故大国方五百里所以崇
宠诸侯而自抑损也至其末流诸侯彊大更相侵伐周
室卑微祸乱用作秦承其弊不能正其制以求其中而
卷五 第 18a 页 WYG0303-0248a.png
遂废诸侯改为郡县以一威权以专天下其意主以自
为非以为民深浅之虑德量之殊岂不远哉故秦得擅
其海内之势无所拘忌肆淫奢行暴虐天下然十四年
而灭亡故人主失道则天下遍被其害百姓一乱则鱼
烂土崩莫之匡救贤人君子复无息肩众庶无所迁徙
此民主俱害上下两危汉兴承周秦之弊故兼而用之
六王七国之难作者诚失之于彊大非诸侯治国之咎
其后遂皆郡县治民而绝诸侯之权矣当时之制未必
卷五 第 18b 页 WYG0303-0248b.png
百王之法也凡长吏秩二千石上皆银印青绶比六百
石已上皆铜印墨绶比二百石已上皆铜印黄绶其后
虽不及六百石其长相皆墨绶除八百石五百石秩
荀悦曰先王之制禄也下足以代耕上足以充祀故食
禄之家不与下民争利所以厉其公义塞其私心其或
犯逾之者则绳以政法是以君子劝慕小人无怨若位
苟禄薄外而不充忧匮是恤所求不赡则私利之智萌
矣放而听之则贪利之心滥矣以法绳之则下情怨矣
卷五 第 19a 页 WYG0303-0248c.png
故位必称德禄必称爵故一物而不称则乱之本也今
汉之赋禄薄而吏非员者众在位者贪于财产规夺官
民之利则殖货无厌夺民之利不以为耻是以清节毁
伤公义损阙富者比公室贫者匮朝夕非所为济俗也
然古今异制爵赋不同禄亦如之虽不及古度时有可
嘉也
七年春正月辛酉朔日有食之是谓正朔王者恶之夏
五月日有食之秋八月帝崩于未央宫太后哭而泪不
卷五 第 19b 页 WYG0303-0248d.png
下侍中张辟彊者张良子年十五馀谓陈平曰太后泣
不下泪者畏君等危吕氏宜请吕产吕禄为将监南北
军事太后必喜君等免祸平从之太后果喜而泣之泪
下九月皇帝葬于安陵
赞曰本纪称孝惠内修亲亲外礼傅相优宠齐悼赵隐
恩爱笃矣可谓宽仁之主遭吕太后亏损至德枉滥横
流甚可悲矣
 前汉纪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