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a 页 WYG0248-033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二十一
            唐 张守节 撰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姚承云儒谓博士为儒雅之林综/理古文宣明旧艺咸劝儒者以成)
(王化/者也)          史记一百二十一
太史公曰余读功令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
而叹也曰嗟乎夫周室衰而关睢作幽厉微而礼乐坏
诸侯恣行政由彊国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b 页 WYG0248-0335d.png
论次诗书修起礼乐适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自卫返
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郑元云鲁哀公十一年是/时道衰乐废孔子还修正)
(之故雅颂各/得其所也)世以混浊莫能用是以仲尼干七十馀君
无所遇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矣西狩获麟曰吾道
穷矣故因史记作春秋以当王法其辞微而指博后世
学者多录焉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
为师传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
卫子张居陈(今陈/州)澹台子羽居楚(今苏州城南五里有/澹台湖湖北有澹台)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a 页 WYG0248-0336a.png
子夏居西河(今汾/州)子贡终于齐(今青/州)如田子方段干木
吴起禽滑釐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是时
独魏文侯好学后陵迟以至于始皇天下并争于战国
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门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
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
世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颜云今新丰县温阳/之处号悯儒乡温阳)
(西南三百里有马谷谷之西岸有坑古相传以秦坑儒/处也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云秦既焚书恐天下不从)
(所改更法而诸生到者拜为郎前后七百人乃密种瓜/于骊山陵谷中温处瓜实成诏博士诸生说之人言不)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b 页 WYG0248-0336b.png
(同乃令就视为伏机诸生贤儒皆至焉方相难/不决因发机从上填之以土皆雁终乃无声也)六蓺从
此缺焉陈涉之王也而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
王于是孔甲为陈涉博士卒与涉俱死陈涉起匹夫驱
瓦合适戍旬月以王楚不满半岁竟灭亡其事至微浅
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
以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及高皇帝诛项籍
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岂
非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故孔子在陈曰归与归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a 页 WYG0248-0336c.png
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夫齐鲁
之间于文学自古以来其天性也故汉兴然后诸儒始
得修其经蓺讲习大射乡饮之礼叔孙通作汉礼仪因
为太常诸生弟子共定者咸为选首于是喟然叹兴于
学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颜云陈豨卢绾韩信黥布/之徒相以反叛征讨也)
未暇遑庠序之事也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
臣孝文时颇徵用(言孝文稍用文/学之士居位)然孝文帝本好刑名
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b 页 WYG0248-0336d.png
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
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自
是之后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申辕姓培/固名公生)
(其处/号也)于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
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母生于赵
自董仲舒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鼢为丞相绌黄老刑
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宏以春秋白
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卷一百二十一 第 4a 页 WYG0248-0337a.png
公孙宏为学官悼道之郁滞乃请曰丞相御史言(自此/已下)
(皆宏奏/请之辞)制曰益闻𨗳民以礼风之以乐婚姻者居室之
大伦也今礼废乐崩朕甚悯焉故详延天下方正博闻
之士咸登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兴礼以为天
下先太常议与博士弟子崇乡里之化以广贤材焉谨
与太常臧博士平等议曰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
(校教也可/教道蓺也)殷曰序(序舒也言/舒礼教)周曰庠(庠详也言/详审经典)其劝
善也显之朝廷其惩恶也加之刑罚故教化之行也建
卷一百二十一 第 4b 页 WYG0248-0337b.png
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今陛下昭至德开大明配天
地本人伦劝学修礼崇化厉贤以风四方太平之原也
古者政教未洽不备其礼请因旧官而兴焉为博士官置
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
补博士弟子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
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
石谨察可者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一岁皆
辄试能通一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
卷一百二十一 第 5a 页 WYG0248-0337c.png
中者太常籍奏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其不事学若
下材及不能通一蓺辄罢之而请诸不称者罚臣谨案
诏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
辞深厚恩施甚美小吏浅闻不能究宣无以明布谕下
治礼次治掌故以文学礼义为官迁留滞请选择其秩
比二百石以上及吏百石通一蓺以上补左右内史(补/左)
(右内史后改为/左冯翊右扶风)大行卒史比百石已下补郡太守卒史
皆各二人边郡一人先用诵多者若不足乃择掌故补
卷一百二十一 第 5b 页 WYG0248-0337d.png
中二千石属文学掌故补郡属备员请著功令佗如律
令制曰可自此以来则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
士矣
申公者鲁人也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高祖
于鲁南宫(括地志云泮宫在兖州曲阜县西南二百里/鲁城内宫之内郑云泮之言半也其制半于)
(天子之/璧雍)吕太后时申公游学长安与刘郢同师已而郢
为楚王令申公傅其太子戊戊不好学疾申公及王郢
卒戊立为楚王胥靡申公申公耻之归鲁退居家教终
卷一百二十一 第 6a 页 WYG0248-0338a.png
身不出门复谢绝宾客独王命召之乃往弟子自远方
至受业者百馀人申公独以诗经为训以教无傅疑疑
者则阙不傅兰陵王臧既受诗以事孝景帝为太子少
傅免去今上初即位臧乃上书宿卫上累迁一岁中为
郎中令及代赵绾亦尝受诗申公绾为御史大夫绾臧
请天子欲立明堂以朝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师申公
于是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申公弟子二人
乘轺傅从至见天子天子问治乱之事申公时已八十
卷一百二十一 第 6b 页 WYG0248-0338b.png
馀老对曰为治者不至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是时天子
方好文词见申公对默然然已招致则以为太中大夫
舍鲁邸议明堂事太皇窦太后好老子言不说儒术得
赵绾王臧之过以让上上因废明堂事尽下赵绾王臧
吏后皆自杀申公亦疾免以归数年卒弟子为博士者
十馀人孔安国至临淮太守周霸至胶西内史夏宽至
城阳内史砀鲁赐至东海太守兰陵缪生至长沙内史
徐偃为胶西中尉邹人阙门庆忌为胶东内史其治官
卷一百二十一 第 7a 页 WYG0248-0338c.png
民皆有廉节称其好学学官弟子行虽不备而至于大
夫郎中掌故以百数言诗虽殊多本于申公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
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辕固
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
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
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
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
卷一百二十一 第 7b 页 WYG0248-0338d.png
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
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
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伐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
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论衡云气热而毒盛故食马/肝杀人又盛夏马行多渴死)
(杀气为/毒也)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
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窦太后好老子书召
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
司空城旦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
卷一百二十一 第 8a 页 WYG0248-0339a.png
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
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
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久之病免今上初即位复以贤
良徵固诸䛕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
馀矣固之徵也薛人公孙宏亦徵侧目而视固固曰公
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自是之后齐言诗皆
本辕固生也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
韩生者燕人也孝文帝时为博士景帝时为常山王太
卷一百二十一 第 8b 页 WYG0248-0339b.png
傅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傅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
间殊然其归一也淮南贲生受之自是之后而燕赵间
言诗者由韩生韩生孙商为今上博士
伏生者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
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
十馀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朝错往受之秦
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
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学者
卷一百二十一 第 9a 页 WYG0248-0339c.png
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伏
生教济南张生及欧阳生欧阳生教千乘儿宽儿宽既
通尚书以文学应郡举诣博士受业受业孔安国儿宽
贫无资用常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
行常带经止息则诵习之以试第次补廷尉史是时张
汤方乡学以为奏谳掾以古法议决疑大狱而爱幸宽
宽为人温良有廉智自持而善著书书奏敏于文口不
能发明也汤以为长者数称誉之及汤为御史大夫以
卷一百二十一 第 9b 页 WYG0248-0339d.png
儿宽为掾荐之天子天子见问说之张汤死后六年儿
宽位至御史大夫九年而以官卒宽在三公位以和良
承意从容得久然无有所匡谏于官官属易之不为尽
力张生亦为博士而伏生孙以治尚书徵不能明也自
此之后鲁周霸孔安国雒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事孔氏
有古文尚书而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得
十馀篇益尚书滋多于是矣诸学者多言礼而鲁高堂
生最本礼固自孔子时而其经不具及至秦焚书书散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0248-0340a.png
亡益多于今独有士礼高堂生能言之而鲁徐生善为
容孝文帝时徐生以容为礼官大夫傅子至孙徐延徐
襄襄其天姿善为容不能通礼经延颇能未善也襄以
容为汉礼官大夫至广陵内史延及徐氏弟子公户满
意桓生单次皆常为汉礼官大夫而瑕丘萧奋以礼为
淮阳太守是后能言礼为容者由徐氏焉自鲁商瞿受
易孔子孔子卒商瞿傅易六世至齐人田何字子庄而
汉兴田何傅东武人王同子仲子仲傅菑川人杨何何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0248-0340b.png
以易元光元年徵官至中大夫齐人即墨成以易至城
阳相广川人孟但以易为太子门大夫鲁人周霸莒人
衡胡临菑人主父偃皆以易至二千石然要言易者本
于杨何之家
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
弟子傅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益三年董仲舒不
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
之今上即位为江都相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0248-0340c.png
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
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
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天子召诸生示其书
有刺讥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于
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复言
灾异董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宏治春秋
不如董仲舒而宏希世用事位至公卿董仲舒以宏为
从䛕宏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0248-0340d.png
王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恐久获罪疾免
居家至卒终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故汉兴至于
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傅公羊氏也
胡母生齐人也孝景时为博士以老归教授齐之言春
秋者多受胡母生公孙宏亦颇受焉
瑕丘江生为榖梁春秋自公孙宏得用尝集比其义卒
用董仲舒仲舒弟子遂者兰陵楮大广川殷忠温吕步
舒褚大至梁相步舒至长史持节使决淮南狱于诸侯擅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0248-0341a.png
专断不报以春秋之义正之天子皆以为是弟子通者
至于命大夫为郎谒者掌故者以言数而董仲舒子及
孙皆以学至大官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0248-0341b.png
 
 
 
 
 
 
 
 史记正义卷一百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