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十二
卷一百十二 第 1a 页 WYG0248-028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十二
            唐 张守节 撰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史记一百十二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表云菑川国文帝/分齐置都剧括地)
(志云故剧城在青州寿光县南三十一里故薛城在徐/州滕县界地理志云薛县属鲁国按薛与剧隔兖州及)
(太山未详公孙弘墓又在/青州北鲁县西二十里也)字季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
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馀乃学春秋杂说养后母孝谨
卷一百十二 第 1b 页 WYG0248-0281b.png
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是时弘年六
十徵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
不能弘乃病免归元光五年有诏徵文学菑川国复推
上公孙弘弘让谢国人曰臣已尝西应命以不能罢归
愿更推选国人固推弘弘至太常太常令所徵儒士各
对策百馀人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召入
见状貌甚丽拜为博士是时通西南夷道置郡巴蜀民
苦之诏使弘视之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上不听
卷一百十二 第 2a 页 WYG0248-0281c.png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
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后母死服丧三年每朝会议
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
行敦厚辩论有馀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
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尝与
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
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
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
卷一百十二 第 2b 页 WYG0248-0281d.png
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
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
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元朔三年张欧免以弘为御史
大夫是时通西南夷东置沧海北筑朔方之郡弘数諌
以为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于是天子乃使
朱买臣等难弘置朔方之便发十策弘不得一(颜师古曰/言其利害)
(十条弘/无以应)弘乃谢曰山东鄙人不知其便若是愿罢西南
夷沧海而专奉朔方上乃许之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
卷一百十二 第 3a 页 WYG0248-0282a.png
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
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夫以三
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
侈拟于君桓公以霸亦上僣于君晏婴相景公食不重
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此下比于民今臣弘位为御史
大夫而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汲黯
言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以为谦让愈益
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
卷一百十二 第 3b 页 WYG0248-0282b.png
诸尝与弘有郤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杀主父偃徙董
仲舒于胶西皆弘之力也食一肉脱粟之饭故人所善
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馀士亦以此贤
之淮南衡山谋反治党与方急弘病甚自以为无功而
封位至丞相宜佐明主填抚国家使人由臣子之道今
诸侯有畔逆之计此皆宰相奉职不称恐窃病死无以
塞责乃上书曰臣闻天下之通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序此五者天下之通道也
卷一百十二 第 4a 页 WYG0248-0282c.png
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所以行之者也故曰力行
近乎仁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知此三者则知所以
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天下未有不能自
治而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今陛下躬行大
孝鉴三王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今臣弘
罢驽之质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
为列侯致位三公臣弘行能不足以称素有负薪之病
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愿归侯印乞骸骨
卷一百十二 第 4b 页 WYG0248-0282d.png
避贤者路天子报曰古者赏有功褒有德守成尚文遭
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惧不能
宁惟所与共为治者君宜知之盖君子善善恶恶君宜
知之君若谨行常在朕躬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
已乃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今事少间君
其省思虑一精神辅以医药因赐告牛酒杂帛居数月
病有廖视事元狩二年弘病竟以丞相终子度嗣为平
津侯度为山阳太守十馀岁坐法失侯
卷一百十二 第 5a 页 WYG0248-0283a.png
主父偃者齐临菑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
秋百家言游齐诸生间莫能厚遇也齐诸儒生相与排
摈不容于齐家贫假贷无所得乃北游燕赵中山皆莫
能厚遇为客甚困孝武元光元年中以为诸侯莫足游者
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召资用乏留
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
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諌伐匈奴其辞曰臣闻明主
不恶切諌以博观忠臣不敢避重诛以直諌是故事无
卷一百十二 第 5b 页 WYG0248-0283b.png
遗策而功流万世今臣不敢隐忠避死以效愚计愿陛
下幸赦而少察之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
平忘战必危天下既平天子大凯春蒐秋狝诸侯春振
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且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
也争者末节也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
行之夫务战胜穷武事者未有不悔者也昔秦皇帝任
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务
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諌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
卷一百十二 第 6a 页 WYG0248-0283c.png
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轻兵深入粮食必绝
踵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遇其民不
可役而守也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靡敝中国快心匈
奴非长策也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攻胡辟地
千里以河为境地固泽咸卤不生五榖然后发天下丁
男以守北河暴兵露师十有馀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
能踰河而北是岂人众不足兵革不备哉其势不可也
又使天下蜚刍挽粟起于东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
卷一百十二 第 6b 页 WYG0248-0283d.png
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饟女子纺
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
者相望盖天下始畔秦也及至高皇帝定天下略地于
边闻匈奴聚于代谷之外而欲击之御史成进諌曰不
可夫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今以陛下盛
德攻匈奴臣窃危之高帝不听遂北至于代谷果有平
城之围高皇帝盖悔之甚乃使刘敬往结和亲之约然
后天下忘干戈之事故兵法曰兴师十万日费千金夫
卷一百十二 第 7a 页 WYG0248-0284a.png
秦常积众暴兵数十万人虽有覆军杀将系虏单于之
功亦适足以结怨深雠不足以赏天下之费夫上虚府
库下敝百姓甘心于外国非完事也夫匈奴难得而制
非一世也行盗侵驱所以为业也天性固然上及虞夏
殷周固弗程督禽兽畜之不属为人夫上不观虞夏殷
周之统而下脩近世之失此臣之所大忧百姓之所疾
苦也且夫兵久则变生事苦则虑易乃使边境之民靡
敝愁苦而有离心将吏相疑而外市故尉佗章邯得以
卷一百十二 第 7b 页 WYG0248-0284b.png
成其私也夫秦政之所以不行者权分乎二子此得失
之效也故周书曰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愿陛下详
察之少加意而熟虑焉是时赵人徐乐齐人严安俱上
书言世务各一事徐乐曰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
在于瓦解古今一也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
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
之誉非有孔墨曾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然起穷巷
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
卷一百十二 第 8a 页 WYG0248-0284c.png
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也俗已乱而政不脩此三者陈
涉之所以为资也是之谓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于土
崩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
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
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
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
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
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由是观之
卷一百十二 第 8b 页 WYG0248-0284d.png
天下诚有土崩之势虽布衣穷处之士或首恶而危海
内陈涉是也况三晋之君或存乎天下虽未有大治也
诚能无土崩之势虽有彊国劲兵不得旋踵而身为禽
矣吴楚齐赵是也况群臣百姓能为乱乎哉此二体者
安危之明要也贤主所留意而深察也间者关东五榖
不登年岁未复民多穷困重之以边境之事推数循理
而观之则民且有不安其处者矣不安故易动易动者
土崩之势也故贤主独观万化之原明于安危之机脩
卷一百十二 第 9a 页 WYG0248-0285a.png
之庙堂之上而销未形之患其要期使天下无土崩之
势而已矣故虽有彊国劲兵陛下逐走兽射蜚鸟弘游
燕之囿淫纵恣之观极驰骋之乐自若也金石丝竹之
声不绝于耳帷帐之私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而天
下无宿忧名何必汤武俗何必成康虽然臣窃以为陛
下天然之圣宽仁之资而诚以天下为务则汤武之名
不难侔而成康之俗可复兴也此二体者立然后处尊
安之实扬名广誉于当世亲天下而服四夷馀恩遗德
卷一百十二 第 9b 页 WYG0248-0285b.png
为数世隆南面负扆摄袂而揖王公此陛下之所服也
臣闻图王不成其敝足以安安则陛下何求而不得何
为而不成何征而不服乎哉严安上书曰臣闻周有天
下其治三百馀岁成康其隆也刑错四十馀年而不用
及其衰也亦三百馀岁故五伯更起五伯者常佐天子
兴利除害诛暴禁邪匡正海内以尊天子五伯既没贤
圣莫续天子孤弱号令不行诸侯恣行彊陵弱众暴寡
田常篡齐六卿分晋并为战国此民之始苦也于是彊
卷一百十二 第 10a 页 WYG0248-0285c.png
国务攻弱国备守合从连横驰车击毂介胄生虮虱民
无所告愬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曰皇帝
主海内之政坏诸侯之城销其兵铸以为钟虡示不复
用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向使秦缓其刑罚薄赋敛省繇役贵仁义贱权利上笃
厚下智巧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秦不行
是风而脩其故俗为智巧权利者进笃厚忠信者退法
严政峻謟䛕者众日闻其美意广心轶欲肆威海外乃
卷一百十二 第 10b 页 WYG0248-0285d.png
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辟地进境戍于北河蜚刍挽粟
以随其后又使尉佗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监
禄凿渠运粮深入越越人遁逃旷日持久粮食绝乏越
人击之秦兵大败秦乃使尉佗将卒以戍越当是时秦
祸北构于胡南挂于越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行
十馀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
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叛陈胜吴广举陈武臣张耳
举赵项梁举吴田儋举齐景骑举郢周市举魏韩广举
卷一百十二 第 11a 页 WYG0248-0286a.png
燕穷山通谷豪士并起不可胜载也然皆非公侯之后非
长官之吏也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
而俱起不约而同会壤长地进至于霸王时教使然也
秦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灭世绝祀者穷兵之祸也故周失之
弱秦失之彊不变之患也今欲招南夷朝夜郎降羌僰略濊
州建成邑深入匈奴燔其茏城议者美之此人臣之利也非天
下之长策也今中国无狗吠之惊而外累于远方之备靡敝
国家非所以子民也行无穷之欲甘心快意结怨于匈奴非所
卷一百十二 第 11b 页 WYG0248-0286b.png
以安边也祸结而不解兵休而复起近者愁苦远者惊骇非
所以持久也今天下锻甲砥剑桥箭累弦转输运粮未见
休时此天下之所共忧也夫兵久而变起事烦而虑生今
外郡之地或几千里列城数十形束壤制旁胁诸侯非公
室之利也上观齐晋之所以亡者公室卑削六卿大盛也
下观秦之所以灭者严法刻深欲大无穷也今郡守之
权非特六卿之重也地几千里非特闾巷之资也甲兵
器械非特棘矜之用也以遭万世之变则不可称讳也
卷一百十二 第 12a 页 WYG0248-0286c.png
书奏天子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
晚也于是上乃拜主父偃徐乐严安为郎中数见上疏
言事诏拜偃为谒者迁乐为中大夫一岁中四迁偃偃
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彊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
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彊
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朝
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馀虽骨肉
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
卷一百十二 第 12b 页 WYG0248-0286d.png
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
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又说上曰茂陵初立
天下豪杰并兼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
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上又从其计尊立卫皇
后及发燕王定国阴事偃有功焉大臣皆畏其口赂遗
累千金人或说偃曰太横矣主父曰臣结发游学四十
馀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阨
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
卷一百十二 第 13a 页 WYG0248-0287a.png
远故倒行暴施之偃盛言朔方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
之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上览其
说下公卿议皆言不便公孙弘曰秦时常发三十万众
筑北河终不可就已而弃之主父偃盛言其便上竟用
主父计立朔方郡元朔二年主父言齐王内淫佚行僻
上拜主父为齐相至齐遍召昆弟宾客散五百金予之
数之曰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
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吾与诸君绝矣毋复入偃之门
卷一百十二 第 13b 页 WYG0248-0287b.png
乃使人以王与姊奸事动王王以为终不得脱罪恐效
燕王论死乃自杀有司以闻主父始为布衣时尝游燕
赵及其贵发燕事赵王恐其为国患欲上书言其阴事
为偃居中不敢发及为齐相出关即使人上书告言主
父偃受诸侯金以故诸侯子弟多以得封者及齐王自
杀上闻大怒以为主父劫其王令自杀乃徵下吏治主
父服受诸侯金实不劫王令自杀上欲勿诛是时公孙
弘为御史大夫乃言曰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
卷一百十二 第 14a 页 WYG0248-0287c.png
主父偃本首恶陛下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乃遂族
主父偃主父方贵幸时宾客以千数及其族死无一人
收者唯独洨孔车收葬之天子后闻之以为孔车长者

太史公曰公孙弘行义虽修然亦遇时汉兴八十馀年
矣上方乡文学招俊乂以广儒墨弘为举首主父偃当
路诸公皆誉之及名败身诛士争言其恶悲夫太皇太
后诏大司徒大司空盖闻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
卷一百十二 第 14b 页 WYG0248-0287d.png
要在于节俭孝经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与奢也宁
俭昔者管仲相齐桓霸诸侯有九合一匡之功而仲尼
谓之不知礼以其奢泰侈拟于君故也夏禹卑宫室恶
衣服后圣不循由此言之始之盛也德优矣莫高于俭
俭化俗民则尊卑之序得而骨肉之恩亲争讼之源息斯
乃家给人足刑错之本也欤可不务哉夫三公者百寮
之率万民之表也未有树直表而得曲影者也孔子不
云乎子率而正孰敢不正举善而教不能则劝维汉兴
卷一百十二 第 15a 页 WYG0248-0288a.png
以来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著明未有若
效丞相平津侯公孙弘者也位在丞相而为布被脱粟
之饭不过一肉故人所善宾客皆分奉禄以给之无有
所馀诚内自克约而外从制汲黯诘之乃闻于朝此可
谓减于制度而可施行者也德优则行否则止与内奢
泰而外为诡服以钓虚誉者殊科以病乞骸骨孝武皇
帝即制曰赏有功褒有德善善恶恶君宜知之其省思
虑存精神辅以医药赐告治病牛酒罗帛居数月有瘳
卷一百十二 第 15b 页 WYG0248-0288b.png
视事至元狩二年竟以善终至相位夫知臣莫若君此
其效也弘子度嗣爵后为山阳太守坐法失侯夫表德
章义所以率俗厉化圣王之制不易之道也其赐弘后
子孙之次当为后者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徵诣公车
上名尚书朕亲临拜焉
班固称曰公孙弘卜式儿宽皆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
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是时汉兴六
十馀载海内乂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上方
卷一百十二 第 16a 页 WYG0248-0288c.png
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
息群臣慕向异人并出卜式试于刍牧弘羊擢于贾竖
卫青奋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
朋矣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儿宽
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
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
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落下闳协律
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帅则卫
卷一百十二 第 16b 页 WYG0248-0288d.png
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磾其馀不可胜纪是以兴
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孝宣承统纂修洪业亦讲
论六蓺招选茂异而萧望之梁丘贺夏侯胜韦玄成严
彭祖尹更始以儒术进刘向王褒以文章显将相则张
安世赵充国魏相邴吉于定国杜延年治民则黄霸王
成龚遂郑弘邵信臣韩延寿尹翁归赵广汉之属皆有
功迹见述于后累其名臣亦其次也
 史记正义卷一百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