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866c 页

因明入正理论疏后记卷下
朴扬 智周 撰

与相违法而为因故者如立常宗无常是彼常宗相
违所作性因与无常法而为因故名相违因相违是
果因得果名名相违因依主释也。

非因违宗至例而成难者此中意说随因得相违之
名非由因令宗返名相违因但与彼相违作因名相
违因由此解巳即无宗亦违因例而成难之妨问准
此即是因不违宗从相违法得相违名若如是者何
故即前言不改他因能令立者宗成相违若准此语
还令有宗违因例而成难之妨何故言无答此解且
据因得其名属于巳前决定相违且作此解理实得
名还是一种如下问答即知一种有相例失也问既
是一种相违决定与四相违俱是由因令宗相返名
相违因也二何别耶答相违决定要改于因此四相
违因乃不改故二有别。

如无违法相违亦尔者意云声生立声而是其常举
所作因望他本立名为无违若成相违无常之宗亦
复无违故言如无违法相违亦尔也。

初成法无定无有故者意云所作性因成常不得名
所成法无同喻虚空上无名定无有故。
卷三 第 867a 页 X53-0867.png

由彼说故者彼理门论也总意而欲明知非是因违
于宗名相违也问虽引理门那知即是因不违宗答
理门论云若法能成相违所立是相违过即名似因
如无违法相违亦尔明知不是因违于宗也问四相
违因名为似因望谁为似答望本立者举违本名之
为似非望出过之者因得似名望出过者乃是真能
破也。

此宗说法者此因明论宗也问敌阙因明何不拟简
今乃至此方言此宗答今此正明四相违中有自性
差别故于此处方说此宗有此不同故不应责。

此虽即前然教少异义亦别者言教异者对法佛地
二论不同名为教异一望自性差别定而言之一约
先陈后说不定以说此名义异也。

三者言许至皆有差别者此第三对言陈之中随其
所应摄前二门也若据义显但摄第二问何以不摄
初局通对耶答前通之中巳有差别遍不遍等何第
三中除言陈外馀皆差别与前差别即滥言陈若言
陈中即说差别何故更说意许差别缘此不摄初门
虽然不如总摄也。

从彼初说者意云比量相违相违决定皆先说法自
相相违者从彼四相违中初相违说故言从彼初说
也问何因四相违中先说法自相耶答正所诤也馀
比量决定从彼四相违正所诤初说也。

若不尔者必无法等者意云四相违中初一改喻后
卷三 第 867b 页 X53-0867.png
三任改任同不改若言得一因违二宗三宗必须改
喻若随论文初改于喻后三不改也。

许初改喻后三不改故者此释不改于喻必无二合
违三合违等也。

岂非有法自相相违者意云设他出过岂可无有法
自相相违耶不是有法自相相违但是法自相过得
不答不得如疏自非。

又无常无至犯所依等者敌牒声无常二为有法所
作性因亦犯一分所依不成也。

诸无似立此过相者诸似立中不见有此似立之过
也。

常声之上可闻等者意谈常声之上差别之义声是
可闻义声上无我非可闻义或可能诠常缘合即可
闻不合即不可闻也亦是声上差别义也。

无常之上作彼缘性非彼缘性者意云无常之声而
是其境与彼缘声无常之心作性故不与彼缘声无
常之心作性亦是无常之上差别之义也故言作彼
缘性非彼缘性也总意而言差别相违因者随其所
应意之所许因与彼违名差别相违因非取一切差
别之法皆与作因若与为因非但无相违之因亦非
有同喻也问前虽举常与无常可闻不可闻作彼缘
性以辨差别未知是有法中差别为是法中差别答
可闻不可闻是有法差别也作缘非缘是法差别。

此中义说者此意说此文中为他用所以也。
卷三 第 867c 页 X53-0867.png

此因如能成立眼等者此中意说数论矫立积聚性
因成立眼等必为他用望何意立为真他用所以论
言此因如能成立眼等也如者指处也论言如是亦
能成立眼等者即指此积聚性因与所立法差别相
违也。

若以所思实我用胜者此中意云卧具等物若无神
我思即不变若论思巳方变即实我望卧具等为胜
若以安处所须假我望卧具即胜今据假他受用卧
具是胜故以难也。

共比量中无同喻故者准数论师所立比量乃是共
也答言实我用劣者即无同喻也若他比量者若大
乘言汝眼等根实我用劣者与他比量一切无遮即
无过失。

西域诸师至不积聚他用者此叙西方有不善因明
者谓彼言眼等唯为不积聚他用床座通二他也直
申过云眼等应为积聚他用等故今此乃犯相符过
也。

西域又释至如前所分别者此中意说前叙眼等唯
为积聚他用难今应眼等亦令为不积聚他用无相
符失虽作此判更失他宗之本意也广申道理引證
如文可知。

不应于中生异觉者此结上也或可属下读之也。

云眼等唯为实他受用至卧具唯假用者此非西方
师释也但是此亦轨公说也所以结非不应于中生
卷三 第 868a 页 X53-0868.png
异觉也由此但应如此疏说胜劣难也即无过失。

亦即此中法差别过者意云胜义七十亦徵于彼数
论师也犯差别过立此一种故言即此中法差别也。

后经多劫婆罗等者问准此外道成劫未出言经多
劫是何劫耶答非经成住坏空等劫名之为多但据
日月岁数等劫名之为多亦彼无过设纵经于住二
三万亿五顶亦名多劫也。

此三之上至体常众多等者此叙彼宗同异句义总
有二种一总同异二别同异总同异中设有二一总
同二总异实德业三同类虽多总同名实及以德业
名为总同三法各别名为总异第二别同异中亦有
二一别同二别异九实同实名之为同别即是同故
言别同德业亦尔地非水等名为别异德业亦准此
所以疏言此三之上各各有一总同异性随应各各
有别同异即如前所分别了讫。

其疏文言如是三中随其别类复有总别诸同异性
者实等三中随指一法名为别类只地实等中亦有
总别同异性义地实之中二实无实多实总名为实
父母不是子微子不是孙等各各与馀不同名为总
别准此释或可复有总别者还取前言总别若同异
也总为四句料简有唯总非别谓实德业有唯别非
总谓地等实中多极微等有亦总亦别谓九实是同
为实句名总九合不同名别馀准此知也。

能非无性者意云但奄含言意说但是不无有名能
卷三 第 868b 页 X53-0868.png
非无性此成所别若显言大有名实德业上能非无
性即犯所别不成过也因亦犯随一所依不成过言
中少故略言因犯随一也。

四本极微等者意云四本极微名之为多空时等五
体各唯是一虽多少别皆不从实因生故并名为无
实也。

果微名有二实者子微名能有父母为所有子微所
有以立其名名有二实也。

三三合生及七七合等者此中意云孙微父母通常
无常为子孙等乃至大地能生中无本父母是子微
巳去皆悉无常能生之中通常无常因有因正助常
者为助无常者为正虽有此解未定。

如佛法言有色有漏等者此举例烦恼之体名之为
漏善法能有名为有漏大有为能有实为所有能有
所有合而言之为有实有漏言亦复如是能有所有
体各不同名为有漏也有色之言如有一实但属著
体非别有能有如空有声亦复如是非是离空外有
但是属著法体之言名有一实问胜论师何意须作
如是举例答宗言有性犹如有漏此奄含言因中言
有一实等者凡因须共所以举有色之言以例于因
不犯随一也。

若言有无实至犯两俱不定者意云凡两俱不定因
立敌皆不许于前陈有法上转也今立宗中言有性
是有法也此有性能有实德业三即是实德业三上
卷三 第 868c 页 X53-0868.png
能非无性立敌俱许亦举因言有无实故无实言于
和合句义上转立敌俱不许实等能有有彼和合句
无实此乃因犯两俱一分两俱不成有无实因不于
前陈有实等能非无有性上转也。

实等能有上无有无实故者此释因犯两俱不成之
所以也。

其喻亦犯能立不成者谓以有无实故为因者其同
异性喻不能有于和合句无实准此亦是喻上一分
能立不成问何名一分答同异性亦能有实句中之
无实俱不能有和合句无实故喻一分能立不成也
因亦不遍者如疏中言乍似唯能有于实句之无实
者此释不遍所以也谓言不能有于实句之中二实
多实等也所以因言不遍或可不遍者谓有无实因
不遍有性即不许有性有于和合句义敌者不因即
实非无之有有于和合故言因亦不遍也或可不遍
和合句也。

问有性有法有一实因等者此问意云言望本立有
乃是大有及其举因有一实者乃是共许不无之有
此与宗有法全不相当何不是因两俱过耶答伹言
奄含言申有性因依于彼故无过也难者直取大有
为问也寻之。

德业无简不须一言者意云实中有无实多实等别
即有多过有简别故伹置有一实云言即除诸过德
业中无有如是差别可简别故不须著有一德业等
卷三 第 869a 页 X53-0869.png
言所以疏言德业无简不须一言也。

重述彼宗载申过难者意云量即重申过唯一出含
而为文言载申过难也。

两俱决定故者意云将有一实故因成本立宗离实
有体即将此因亦成立敌实有非是有名两决定望
本立者似立决定望出过者真破决定非是立敌俱
真决定名两俱决定也问准四相违皆是同无异品
中有何故后二论文即言俱决定故前二不言而有
何意答理实合有示法略言故不应责也。

亦一切宗皆无同品者他有难言声瓶既别应瓶不
得为声同品故今返难若许不是声宗同品者不但
违论亦一切宗皆无同品也亦有本言皆无异品者
意云声可闻瓶烧见别异法尚得名为同品者即合
一切别异之法皆得为同品若总为同即一切宗更
无异喻何以故异法为同故也。

若不尔者极成所别皆无此过违自宗故者意云若
不难意中所许有非大有尔者即简何不极成但是
极成所别皆无此过亦违五顶十句宗也问何以违
宗答若无所别不成即合但是不无之有今又难言
有非是有不犯自违宗更谁肯犯也。

问若难离实之大有至随一不成者意云若五顶申
言真难大有非大有者此言乃犯自所别自所依不
成亦犯违自宗言随一不成者通宗因也亦合是宗
中随一所别亦是因中随一所依不成过也。
卷三 第 869b 页 X53-0869.png

若难不离实等大有至彼岂非有者意云本师不离
实者元来不是大有性五顶不无有元来是有今难
有非是有正犯相符过于本师不离实者非大有也
上违自教也彼岂非有者释违自教之所以。

言同意别故无诸过者胜论本意立有言陈有言含
二种大有之有及不无有意中立者乃是大有也故
言言同意别也摄意随言陈但是违自相过非差别
因也亦无如前所别所依等诸过失也问他立言陈
有性即难他言有非是有即犯有法自相相违过若
如是者如汝大乘对小乘立第八识是异熟业感故
犹如六识报心心所他出过言汝第八识定非第八
识业所感故犹如六识心心所等此岂不是有法自
相相违过耶二失既同何乃偏责答我宗无过凡对
立量置许言简即无过失简法是或可不立量也更
无过咎。

一切根所取者由大有与诸法作性故诸根所取此
广分别如唯识演秘说也。

如是有性定非所作等者体是常住非从所作生故
言非所作常也。

无德者大有非是德句之依故名无德虽与作性德
不用为依但是实家德也。

无动作者不同业句有动作故言无动作也。

无细分者体唯是一不同同异体有多故言无细分
也。
卷三 第 869c 页 X53-0869.png

亦尔者亦前非所作也。

所和合者意举所和合彰能和合非有也。

一有同诠缘因者意云实德业三共有一故名为一
有以此为因起同诠言同缘智也如小乘立同分也
有缘性同诠言各别者此中意云大有同异俱能为
境起诠缘因一能起言诠于大有一但起言诠同异
性故言有缘性同诠言各别也。

故彼不取心心所等者此中说云有缘性者非唯能
缘心心所法名有缘性但取境体名为有缘为境能
有他缘故从果为名名有缘也。

非作境因有能缘性故非大有也者意云同异性亦
如大有但能为境牵能缘也同异之上有一实因中
言有者非大有有也若言大有能别有不成等过也
文言虽略义覈定然者意云准义合言作大有缘性
也即有过故论文略也。

问如声论言声应非声等者此中意说佛法对彼立
声无常即声论与佛法作有法差别相违也以佛法
中亦许其声耳所缘性也及系发所生起等故亦例
之。

唐与者即济洲城寺名也。

纽者衣纽也。

摛者舒也。

兰金者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刚发其嗅如兰也
言符药石者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卷三 第 870a 页 X53-0870.png

古疏者轨法师疏当尔之时轨公巳后故言古疏也。

因明入正理论疏后记卷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