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894-A¶ 第 425b 页
* No. 894-A
此规矩纂释者以古解。单用论文。故学者难入。今时
有證义.集解。亦互有出入。故学者犹难取裁。今此纂
以古补注为主。互取二家及本论释文。融成一贯而
参以直解。详略相因递相发明。但专境量。以心所行
相巳备于百法纂中。故此不重出。颇省繁厌。然字々
有本全非巳意。妄窃为巳见也。此乃侍者广益初入
唯识法门。老人教以研穷下手处。使探讨一过便见
稳当。若字字经心则见解不谬。故精心参考以备遗
忘。非为呈之大方也。
天启壬戍夏日七十七翁憨山老人手批
894-A¶ 第 425c 页 X55-0425.png
八识规矩颂
明 匡山五乳 广益 纂释
八识者。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
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前六从依得名。第七
相应立号。第八功能受称。如百法中解。规矩者。初
玄奘大师糅成唯识论就。窥基法师乃奘师弟子。
因见本论十卷文广义幽。遂请奘师集此要义名
集施颂。集诸法义惠施众生。将八个识分为四章。
每章作颂一十二句。将五十一心所各派本识位
下。有多寡之不同。条然不紊故称规矩。然论虽十
卷。其义尽此四十八句包括无遗。可谓最简最要。
为一大藏教之关钥。不唯讲者不明难通教纲。即
参禅之士若不明此亦不知自心起灭头数。所谓
佛法之精髓也。良以一真法界圆明妙心。本无一
物了无身心世界之相。又何有根境对待妄想分
别之缘影乎。原此心境皆因无明不觉。迷此一真
法界。不生不灭真心与生灭和合变为阿赖耶识。
依此识变起见.相二分。故见为心。相为境。故缘尘
分别好丑取舍者。皆妄识耳。若了心境唯识则分
别不生。一心圆明永离诸相矣。今以未悟一心。故
须先了唯识心境。则生灭心行当下消亡。一心可
明 匡山五乳 广益 纂释
八识者。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
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前六从依得名。第七
相应立号。第八功能受称。如百法中解。规矩者。初
玄奘大师糅成唯识论就。窥基法师乃奘师弟子。
因见本论十卷文广义幽。遂请奘师集此要义名
集施颂。集诸法义惠施众生。将八个识分为四章。
每章作颂一十二句。将五十一心所各派本识位
下。有多寡之不同。条然不紊故称规矩。然论虽十
卷。其义尽此四十八句包括无遗。可谓最简最要。
为一大藏教之关钥。不唯讲者不明难通教纲。即
参禅之士若不明此亦不知自心起灭头数。所谓
佛法之精髓也。良以一真法界圆明妙心。本无一
物了无身心世界之相。又何有根境对待妄想分
别之缘影乎。原此心境皆因无明不觉。迷此一真
法界。不生不灭真心与生灭和合变为阿赖耶识。
依此识变起见.相二分。故见为心。相为境。故缘尘
分别好丑取舍者。皆妄识耳。若了心境唯识则分
别不生。一心圆明永离诸相矣。今以未悟一心。故
须先了唯识心境。则生灭心行当下消亡。一心可
894-A¶ 第 426a 页 X55-0426.png
入耳。此颂大纲单举八识心王缘境之时。境有好
丑故心所从之执取。起憎爱取舍。故作善作恶。善
恶为因故感苦乐二报为果。然此八识心王本无
善恶。而能造业者乃五十一心所助成心王以造
善恶之业。则业力牵引受苦受乐。众生生死之法
唯此而巳。此中开列八识。各具心所多寡之不同。
造业有强弱之不一。分别皎然。使学者究心了知
起灭下落。易于调治耳。以众生日用见闻觉知不
离心境。其能缘之心具有三量。谓现量.比量.非量。
言现量者。现谓显现。量谓量度。以第一念现前明
了。不起分别。不带名言。无筹度心。亲得法体。如镜
现像。又如见山便知是山。见水便知是水。不假分
别。故名现量。言比量者。比拟量度而知其然。如隔
墙见角知彼有牛。隔山见烟知彼有火。以同时率
尔意识随见随即分别即属比量。以有比度故名
比量。言非量者。若心缘境时。于境错谬虚妄分别
不能正知。境不称心名为非量。此三量乃能缘之
心也。而所缘之境亦有三。谓性境.带质境.独影境。
性境者。乃现量所缘。言性者实也。谓根尘实法本
是真如妙性。无美无恶。以能缘之心无分别故。境
无美恶是为性境。颂云。性境不随心。谓此根尘等
相分皆有实种生。不随能缘见分种生。故此性境
以实五尘为体。具能所八法成故。带质境者。乃比
量所缘。其带质境有真有似。以六七二识各有所
丑故心所从之执取。起憎爱取舍。故作善作恶。善
恶为因故感苦乐二报为果。然此八识心王本无
善恶。而能造业者乃五十一心所助成心王以造
善恶之业。则业力牵引受苦受乐。众生生死之法
唯此而巳。此中开列八识。各具心所多寡之不同。
造业有强弱之不一。分别皎然。使学者究心了知
起灭下落。易于调治耳。以众生日用见闻觉知不
离心境。其能缘之心具有三量。谓现量.比量.非量。
言现量者。现谓显现。量谓量度。以第一念现前明
了。不起分别。不带名言。无筹度心。亲得法体。如镜
现像。又如见山便知是山。见水便知是水。不假分
别。故名现量。言比量者。比拟量度而知其然。如隔
墙见角知彼有牛。隔山见烟知彼有火。以同时率
尔意识随见随即分别即属比量。以有比度故名
比量。言非量者。若心缘境时。于境错谬虚妄分别
不能正知。境不称心名为非量。此三量乃能缘之
心也。而所缘之境亦有三。谓性境.带质境.独影境。
性境者。乃现量所缘。言性者实也。谓根尘实法本
是真如妙性。无美无恶。以能缘之心无分别故。境
无美恶是为性境。颂云。性境不随心。谓此根尘等
相分皆有实种生。不随能缘见分种生。故此性境
以实五尘为体。具能所八法成故。带质境者。乃比
量所缘。其带质境有真有似。以六七二识各有所
894-A¶ 第 426b 页 X55-0426.png
缘故。若六识外缘五尘。比度长短方圆美恶等相。
属第二念意识分别。故为比量。以此长短等相是
带彼外境本质。变带生起。名似带质。以是假故。故
云以心缘色似带质。中间相分一头生。谓单从能
缘见分起故。独影有二。谓有质.无质。其意识缘五
尘过去落谢影子。名有质独影。亦名似带质。若意
识缘空华兔角等事。名无质独影。此似带质。并有
无质独影皆从能缘见分所变假相分。故曰独影
唯从见。此三以第六识见分所变假相分为体故。
真带质境者。即以心缘心。故云。以心缘心真带质。
中间相分两头生。谓七识缘八识见分为我时。其
相分无别种生。一半与第八所缘本质同种生。一
半与第七能缘见分同种生。从本质生者即无覆
性。从能缘见分生者即有覆性。以两头摄不定。故
曰。带质通情。本以能所同一见分所变故。名真带
质。此心境之辨也。以心境对待。境有逆顺好丑。则
能缘之心依之而起憎爱取舍等。故起惑造业染
成善恶二性。所感将来受苦乐二报。故心王则有
苦受乐受。若不起善恶属无记性。则平平受。因此
受亦有三。所以三界众生上下升沉轮回苦乐不
忘者。皆由唯识内习熏变发起心境。由是三量.三
境.三性.三受故。不能出离生死。皆心意识之过也。
故论云。众生依心意意识转。今唯识宗因凡夫日
用。不知苦乐谁作谁受。外道妄立神我。二乘心外
属第二念意识分别。故为比量。以此长短等相是
带彼外境本质。变带生起。名似带质。以是假故。故
云以心缘色似带质。中间相分一头生。谓单从能
缘见分起故。独影有二。谓有质.无质。其意识缘五
尘过去落谢影子。名有质独影。亦名似带质。若意
识缘空华兔角等事。名无质独影。此似带质。并有
无质独影皆从能缘见分所变假相分。故曰独影
唯从见。此三以第六识见分所变假相分为体故。
真带质境者。即以心缘心。故云。以心缘心真带质。
中间相分两头生。谓七识缘八识见分为我时。其
相分无别种生。一半与第八所缘本质同种生。一
半与第七能缘见分同种生。从本质生者即无覆
性。从能缘见分生者即有覆性。以两头摄不定。故
曰。带质通情。本以能所同一见分所变故。名真带
质。此心境之辨也。以心境对待。境有逆顺好丑。则
能缘之心依之而起憎爱取舍等。故起惑造业染
成善恶二性。所感将来受苦乐二报。故心王则有
苦受乐受。若不起善恶属无记性。则平平受。因此
受亦有三。所以三界众生上下升沉轮回苦乐不
忘者。皆由唯识内习熏变发起心境。由是三量.三
境.三性.三受故。不能出离生死。皆心意识之过也。
故论云。众生依心意意识转。今唯识宗因凡夫日
用。不知苦乐谁作谁受。外道妄立神我。二乘心外
894-A¶ 第 426c 页 X55-0426.png
取法。故佛说万法唯识。使知唯识则不出自心。以
心不见心。无相可取。正是要学者直达自心本无
此事耳。今八识颂而称规矩者。只是发明心境。其
所作善作恶皆是心所助成。以各具多寡之不一。
故力有强弱之 等。此唯识之大纲也。其心所法巳见
百法。今预列心境。则临文不必繁解。恐碍观心耳。
* ○五识颂
「 性境现量通三性」
【此下十二句。颂眼.耳.鼻.舌.身等五转识也。首句先
颂五识境量与三性。问。前五转识未转依位。于三
量中定属何量。于三境中定属何境。答。前五识量
属现量。境属性境。以五识与八同体故。缘境之时
单属现量。前五转识乃八识精明之体映在五根
门头。了境之用。以初映境时当第一念。未起分别。
不带名言。无筹度心。故名现量。所缘之境即属性
境。性者实也。即实根尘相分境有实种生。以现量
具三义。一现在简过未。二显现简种子。三现有简
无体。法护法云。五识唯缘实五尘境。即不缘假相
分。故名性境。但任运缘。不作行解。不带名言。得法
自相。故名现量。且如眼识缘青黄赤白四般实色
时。其实色上长短方圆假色虽不离实色。有眼识
但缘青等实色不缘长短假色。长短假色唯意识
作长短分别缘。俱舍云。眼色但能了青。不能了是
青。意识了青亦能了是青故。又眼识缘青境自相
心不见心。无相可取。正是要学者直达自心本无
此事耳。今八识颂而称规矩者。只是发明心境。其
所作善作恶皆是心所助成。以各具多寡之不一。
故力有强弱之 等。此唯识之大纲也。其心所法巳见
百法。今预列心境。则临文不必繁解。恐碍观心耳。
* ○五识颂
「 性境现量通三性」
【此下十二句。颂眼.耳.鼻.舌.身等五转识也。首句先
颂五识境量与三性。问。前五转识未转依位。于三
量中定属何量。于三境中定属何境。答。前五识量
属现量。境属性境。以五识与八同体故。缘境之时
单属现量。前五转识乃八识精明之体映在五根
门头。了境之用。以初映境时当第一念。未起分别。
不带名言。无筹度心。故名现量。所缘之境即属性
境。性者实也。即实根尘相分境有实种生。以现量
具三义。一现在简过未。二显现简种子。三现有简
无体。法护法云。五识唯缘实五尘境。即不缘假相
分。故名性境。但任运缘。不作行解。不带名言。得法
自相。故名现量。且如眼识缘青黄赤白四般实色
时。其实色上长短方圆假色虽不离实色。有眼识
但缘青等实色不缘长短假色。长短假色唯意识
作长短分别缘。俱舍云。眼色但能了青。不能了是
青。意识了青亦能了是青故。又眼识缘青境自相
894-A¶ 第 427a 页 X55-0427.png
时。得青色之自相。若后念分别意识才作解心。即
带名言。便是共相。属比量也。故假智诠不得自相。
唯于诸法共相而转。唯五识缘五境时。具四义故。
得法自相。一任运。二现量。三不带名言。四唯缘现
在境。故名得法自相也。问。五根依何教理證是现
量。答。圆觉经云。譬如眼光照了前境。其光圆满得
无憎爱。可證五根现量不生分别。其眼光到处无
有前后。终不舍怨取亲爱妍憎丑。例如耳根不分
毁赞之声。鼻根不避香臭之气。舌根不拣甜苦之
味。身根不隔涩滑之触。以率尔心时不分别故。若
刹那流入意地。才起寻求。则是同时意识相应而
起。便落比量。则染净心生。取舍情起。以五识唯缘
现在。不缘过未。但只一度。故云性境现量。言三性
者。乃善.恶.无记三性。问。五识现量本无善恶。与八
同体无有分别。何与第六通不善性耶。答。此约同
时意识而引自类种子。同时而起则三性皆通。此
指意识任运而言。非专指五识也。又曰。五六相须。
以随念分别时与嗔等恶所俱起。故成不善。问。何
为相须。曰。五由六而方生。六由五而明了。前五与
六为明了门。六与五为分别依。是相须理。】
「 圣耳身三二地居」
【此言三界五识行止之地也。三界分为九地。欲界
一地。名五趣杂居地。具有八种识。色界四地。谓初
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
带名言。便是共相。属比量也。故假智诠不得自相。
唯于诸法共相而转。唯五识缘五境时。具四义故。
得法自相。一任运。二现量。三不带名言。四唯缘现
在境。故名得法自相也。问。五根依何教理證是现
量。答。圆觉经云。譬如眼光照了前境。其光圆满得
无憎爱。可證五根现量不生分别。其眼光到处无
有前后。终不舍怨取亲爱妍憎丑。例如耳根不分
毁赞之声。鼻根不避香臭之气。舌根不拣甜苦之
味。身根不隔涩滑之触。以率尔心时不分别故。若
刹那流入意地。才起寻求。则是同时意识相应而
起。便落比量。则染净心生。取舍情起。以五识唯缘
现在。不缘过未。但只一度。故云性境现量。言三性
者。乃善.恶.无记三性。问。五识现量本无善恶。与八
同体无有分别。何与第六通不善性耶。答。此约同
时意识而引自类种子。同时而起则三性皆通。此
指意识任运而言。非专指五识也。又曰。五六相须。
以随念分别时与嗔等恶所俱起。故成不善。问。何
为相须。曰。五由六而方生。六由五而明了。前五与
六为明了门。六与五为分别依。是相须理。】
「 圣耳身三二地居」
【此言三界五识行止之地也。三界分为九地。欲界
一地。名五趣杂居地。具有八种识。色界四地。谓初
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
894-A¶ 第 427b 页 X55-0427.png
地。四禅舍念清净地。今言二地者。谓色界初禅离
生喜乐地也。以欲界五识全具。初禅天人以禅悦
为食。不食段食故离舌识。既不受食亦不闻香故
亦离鼻识。伹有眼.耳.身三识而巳。居者止也。谓此
三识亦止于初禅。若至二禅定生喜乐地。则眼不
见色。耳不闻声。身不知触。以入定中而此三识亦
无。故云居止于此耳。】
「 遍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嗔痴」
【此颂五识具三十四相应心所也。识论云。恒依心
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名心所。如属我物立我
所名。心王于所缘唯取总相。心所于彼亦取别相。
助成心事得心所名。虽诸心所名义无异。而有六
位种类差别。谓遍行有五。别境有五。善有十一。根
本惑有六。随惑有二十。不定有四。合五十一。此五
识于六位中唯阙不定。言遍行五者。遍。周圆义。行
是游履义。缘境义。遍行一位具四一切。谓一切性。
即善恶无记三性也。一切地。即三界中九地也。一
切时。即过现未来及一刹那时也。一切俱。即八识
俱通也。问曰。何以前五具遍行五所耶。答。五八同
体。本识具此五法。又能遍一切识。然此五法。心起
必有。故前五亦具此耳。别境者。谓别别缘境而得
生故。以欲等五法不遍心故。唯遍三性九地。以四
境别名为别境也。四境者。谓欲所乐境。所决定境。
于惯习境。于所观境。慧则于所观境拣择断疑。是
生喜乐地也。以欲界五识全具。初禅天人以禅悦
为食。不食段食故离舌识。既不受食亦不闻香故
亦离鼻识。伹有眼.耳.身三识而巳。居者止也。谓此
三识亦止于初禅。若至二禅定生喜乐地。则眼不
见色。耳不闻声。身不知触。以入定中而此三识亦
无。故云居止于此耳。】
「 遍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嗔痴」
【此颂五识具三十四相应心所也。识论云。恒依心
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名心所。如属我物立我
所名。心王于所缘唯取总相。心所于彼亦取别相。
助成心事得心所名。虽诸心所名义无异。而有六
位种类差别。谓遍行有五。别境有五。善有十一。根
本惑有六。随惑有二十。不定有四。合五十一。此五
识于六位中唯阙不定。言遍行五者。遍。周圆义。行
是游履义。缘境义。遍行一位具四一切。谓一切性。
即善恶无记三性也。一切地。即三界中九地也。一
切时。即过现未来及一刹那时也。一切俱。即八识
俱通也。问曰。何以前五具遍行五所耶。答。五八同
体。本识具此五法。又能遍一切识。然此五法。心起
必有。故前五亦具此耳。别境者。谓别别缘境而得
生故。以欲等五法不遍心故。唯遍三性九地。以四
境别名为别境也。四境者。谓欲所乐境。所决定境。
于惯习境。于所观境。慧则于所观境拣择断疑。是
894-A¶ 第 427c 页 X55-0427.png
其体用也。问曰。何以前五具别境五心所耶。答。前
五任运缘境。率尔同时。俱意识随见随即分别。各
引自类种子。各各缘境不同。且如眼根缘色则不
同耳根缘声等。以各各不同故。识具此别境五法
也。具十一善法者。以五识是性境现量。故具此耳。
问曰。五识既是性境现量。如何有根惑三随惑中
二大八十染心所耶。答。五识本无染法。缘五识起
时。以第六为分别依。第七为染净依。故挟带染法
与之俱起也。若小随十法各专有主。故不具耳。以
五识任运无矜恃执持之力。故无根惑之见.慢。以
了境分明。故无疑与不定。故五识但具三十四耳。】
「 五识同依净色根」
【此颂五识依根得名也。五识随依色根立名。具有
五义。曰依根之识。根所发识。属根之识。助根之识。
如根之识言依者。五义之一也。言净色者。拣非浮
尘。又言依根择非依境。境但为所缘。无发识用。如
根坏时。设若有境。识亦不起。唯根能发。故曰依根。
非浮尘者。以彼虚假有损坏故。故名为浮。又无见
闻觉知之用。名之为尘。故楞严云。浮尘根眼如蒲
桃朵耳。如新卷叶鼻。如双垂瓜舌。如初偃月身。如
腰鼓颡是也。以有损坏。故非五识之所依耳。言依
净色根者。楞严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以见
精映色。结色成根等。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故名净
色。以此净色即无明壳也。亦名胜义根。谓于眼等
五任运缘境。率尔同时。俱意识随见随即分别。各
引自类种子。各各缘境不同。且如眼根缘色则不
同耳根缘声等。以各各不同故。识具此别境五法
也。具十一善法者。以五识是性境现量。故具此耳。
问曰。五识既是性境现量。如何有根惑三随惑中
二大八十染心所耶。答。五识本无染法。缘五识起
时。以第六为分别依。第七为染净依。故挟带染法
与之俱起也。若小随十法各专有主。故不具耳。以
五识任运无矜恃执持之力。故无根惑之见.慢。以
了境分明。故无疑与不定。故五识但具三十四耳。】
「 五识同依净色根」
【此颂五识依根得名也。五识随依色根立名。具有
五义。曰依根之识。根所发识。属根之识。助根之识。
如根之识言依者。五义之一也。言净色者。拣非浮
尘。又言依根择非依境。境但为所缘。无发识用。如
根坏时。设若有境。识亦不起。唯根能发。故曰依根。
非浮尘者。以彼虚假有损坏故。故名为浮。又无见
闻觉知之用。名之为尘。故楞严云。浮尘根眼如蒲
桃朵耳。如新卷叶鼻。如双垂瓜舌。如初偃月身。如
腰鼓颡是也。以有损坏。故非五识之所依耳。言依
净色根者。楞严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以见
精映色。结色成根等。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故名净
色。以此净色即无明壳也。亦名胜义根。谓于眼等
894-A¶ 第 428a 页 X55-0428.png
一八净色如净醍醐。有此性故。眼等识生。无即不
生。照境发识以成根用。故名胜义。不同浮尘虚假
损坏。此无损坏。故亦名胜义。不同浮尘无见闻等。
此能觉知。故亦名胜。如眼能见色。耳能闻声。鼻能
嗅香。舌能尝味。身能觉触是也。问。净色根毕竟是
何物。答。此无见有对色。虽有质碍而非眼所得见。
比量所知。非现量得。如何可指。然此识精圆映五
门。随浮根之照用。是知浮根则有五而净色唯一。
故曰元依一精明耳。】
「 九缘十八好相邻」
【此颂生识之缘也。有为之法必仗缘生。今生八识
之缘大槩有九。伹各识全阙之不同耳。故曰。眼识
九缘生。耳识唯从八。鼻舌身三七。后三五三四。九
缘者。一空缘。即根境相离中间无碍。空隙之空也。
二明缘。即日月灯等照烛之明也。三根缘。即发识
之根也。四境缘。即诸识所缘之境也。五作意缘。即
遍行中之作意也。六分别依。即第六识也。七染净
依。即第七识也。八根本依。即第八识也。九种子缘。
即是诸识各有自类亲种子也。此中九缘。于四缘
中三缘所摄。种子即因缘也。境缘即所缘也。馀七
缘即增上缘也。诸识从缘。唯眼识全具。耳闇亦闻。
除明唯从八。鼻舌身三合中取境。暗亦能知。故除
空明。若根境中间空隙不相合者。即身不觉触。舌
不知味。鼻不知香。故后三五三四者。谓六识具五
生。照境发识以成根用。故名胜义。不同浮尘虚假
损坏。此无损坏。故亦名胜义。不同浮尘无见闻等。
此能觉知。故亦名胜。如眼能见色。耳能闻声。鼻能
嗅香。舌能尝味。身能觉触是也。问。净色根毕竟是
何物。答。此无见有对色。虽有质碍而非眼所得见。
比量所知。非现量得。如何可指。然此识精圆映五
门。随浮根之照用。是知浮根则有五而净色唯一。
故曰元依一精明耳。】
「 九缘十八好相邻」
【此颂生识之缘也。有为之法必仗缘生。今生八识
之缘大槩有九。伹各识全阙之不同耳。故曰。眼识
九缘生。耳识唯从八。鼻舌身三七。后三五三四。九
缘者。一空缘。即根境相离中间无碍。空隙之空也。
二明缘。即日月灯等照烛之明也。三根缘。即发识
之根也。四境缘。即诸识所缘之境也。五作意缘。即
遍行中之作意也。六分别依。即第六识也。七染净
依。即第七识也。八根本依。即第八识也。九种子缘。
即是诸识各有自类亲种子也。此中九缘。于四缘
中三缘所摄。种子即因缘也。境缘即所缘也。馀七
缘即增上缘也。诸识从缘。唯眼识全具。耳闇亦闻。
除明唯从八。鼻舌身三合中取境。暗亦能知。故除
空明。若根境中间空隙不相合者。即身不觉触。舌
不知味。鼻不知香。故后三五三四者。谓六识具五
894-A¶ 第 428b 页 X55-0428.png
缘。七识具三缘八识具四缘。六识五缘者。根.境.作
意.根本.种子。于空.明之外又除分别。即自体故。不
言染净即根缘故。七识三缘者。根本依.作意.种子。
不言根境者。谓依彼转缘。彼即根境故。八识四缘
者。根.境.作意.种子。不言根本。即自体故。不言染净。
即根缘故。无分别者。不缘见分。无分别故。若从头
各增一等无间。则眼等即十缘。等无间者。乃各识
前念巳灭。即开辟处所引后念令生。中间无隔者。
即相续心也。前念不去。后念不生。为前念自体占
自路故。故识生时须用此缘耳。】
「 合三离二观尘世」
【此颂五识取境不同也。眼耳二识离中取境。鼻舌
身三合中取境。何以知之。曰。知处不知处。异坏根
不坏。根别以识从。缘生因缘显。识以从缘义知有
离合。谓九缘中空.明二缘是显根离义。眼耳二识
既具空缘。是离中知也。若无空缘。境逼附根。不唯
无知而且损根。如纤尘入眼即坏其目。大声附耳
即使人聋。故曰坏根不坏根别也。鼻舌身三不具
空缘。是合中知也。若具空缘。根境远离。香味触尘
俱不知故。今三识不具空缘。故香臭入鼻。酸咸上
舌。寒热著身。三根宛然分明了境。即知不坏故。又
如眼即知色境在何方。耳即知声从何方来。而鼻
舌身则不知境之处所。故知来处者表为离知。不
知境处者表是合取也。观者即能缘见分。眼等五
意.根本.种子。于空.明之外又除分别。即自体故。不
言染净即根缘故。七识三缘者。根本依.作意.种子。
不言根境者。谓依彼转缘。彼即根境故。八识四缘
者。根.境.作意.种子。不言根本。即自体故。不言染净。
即根缘故。无分别者。不缘见分。无分别故。若从头
各增一等无间。则眼等即十缘。等无间者。乃各识
前念巳灭。即开辟处所引后念令生。中间无隔者。
即相续心也。前念不去。后念不生。为前念自体占
自路故。故识生时须用此缘耳。】
「 合三离二观尘世」
【此颂五识取境不同也。眼耳二识离中取境。鼻舌
身三合中取境。何以知之。曰。知处不知处。异坏根
不坏。根别以识从。缘生因缘显。识以从缘义知有
离合。谓九缘中空.明二缘是显根离义。眼耳二识
既具空缘。是离中知也。若无空缘。境逼附根。不唯
无知而且损根。如纤尘入眼即坏其目。大声附耳
即使人聋。故曰坏根不坏根别也。鼻舌身三不具
空缘。是合中知也。若具空缘。根境远离。香味触尘
俱不知故。今三识不具空缘。故香臭入鼻。酸咸上
舌。寒热著身。三根宛然分明了境。即知不坏故。又
如眼即知色境在何方。耳即知声从何方来。而鼻
舌身则不知境之处所。故知来处者表为离知。不
知境处者表是合取也。观者即能缘见分。眼等五
894-A¶ 第 428c 页 X55-0428.png
识及诸心所。尘世者即所缘相分。乃色等五尘也。】
「 愚者难分识与根」
【此颂小乘不知八识根本种子为生识之缘。以为
根.识互生也。净色根行相微细。其与识最易淆滥。
故难分别。愚法者谓声闻人。但断烦恼障。未断所
知障。故名为愚。何谓难分。曰。由根与识生必同境。
五识于境任运现缘。不起分别是现量性境。五根
于境亦任运缘随。因境势亦无分别。故说难分。既
实难分。根.识何别。曰。五根于境如镜对相。虽有物
对。略无作意乐欲念起。故无分别。五识于境如镜
现相。虽似像现。亦有随时俱意识乐欲念起。而无
计度名言种类。名无分别。是二别义。小乘不知根
之与识各有种子.现行。以为根.识互生。根之种现
伹能导识之种现。谓根为生识之缘则可。谓生识
则不可。以识自有能生之种子故。盖识乃心法。即
八识之见分。根乃色法。即八识之相分。此色心之
不同也。根能照境。识能缘境。此根.识之用不同也。
所言难分者。乃论主谓愚者之不能分耳。故世尊
为愚心者开心说蕴。为愚色者开色说处。为心色
俱愚者俱开说十八界。岂非根.识之实难分耶。如
此又何谓难分耶。曰。始自华严至于楞严。演此三
科不知几百千过。多闻如阿难尚以心知眼见为
言。佛以门能见否诘之。以此观之。则根.识难分可
知矣。 有漏章竟。】
「 愚者难分识与根」
【此颂小乘不知八识根本种子为生识之缘。以为
根.识互生也。净色根行相微细。其与识最易淆滥。
故难分别。愚法者谓声闻人。但断烦恼障。未断所
知障。故名为愚。何谓难分。曰。由根与识生必同境。
五识于境任运现缘。不起分别是现量性境。五根
于境亦任运缘随。因境势亦无分别。故说难分。既
实难分。根.识何别。曰。五根于境如镜对相。虽有物
对。略无作意乐欲念起。故无分别。五识于境如镜
现相。虽似像现。亦有随时俱意识乐欲念起。而无
计度名言种类。名无分别。是二别义。小乘不知根
之与识各有种子.现行。以为根.识互生。根之种现
伹能导识之种现。谓根为生识之缘则可。谓生识
则不可。以识自有能生之种子故。盖识乃心法。即
八识之见分。根乃色法。即八识之相分。此色心之
不同也。根能照境。识能缘境。此根.识之用不同也。
所言难分者。乃论主谓愚者之不能分耳。故世尊
为愚心者开心说蕴。为愚色者开色说处。为心色
俱愚者俱开说十八界。岂非根.识之实难分耶。如
此又何谓难分耶。曰。始自华严至于楞严。演此三
科不知几百千过。多闻如阿难尚以心知眼见为
言。佛以门能见否诘之。以此观之。则根.识难分可
知矣。 有漏章竟。】
894-A¶ 第 429a 页 X55-0429.png
「 变相观空唯后得
果中犹自不诠真」
【前八句乃有为法。此四句颂五识转。成所作智乃
出世无为法也。先颂前五转智必不能亲缘真如
义。谓安慧师执前五因中既成无漏变相缘如。以
见相二分是遍计性。自證分是依他起性。至佛果
位中自證分亲缘真如。以无相见遍计性故。护法
师以见.相二分为依他起。六七二识为遍计执。自
證分为圆成实。以此为正义。故论主以此二句破
之。变谓变带。相谓巳相。即能缘心变带起本质家
相状之相。而缘名疏所缘缘也。观谓能缘之见分。
空乃所缘之真如。以彼执前五因中带相缘如。故
曰观空。唯后得者。简非根本。既非本智则不能亲
缘真如。果中犹自不诠真者。果中乃佛果位中也。
诠者具也。意谓前五转智不唯因中不缘真如。纵
在佛果位中亦不能亲缘真如。以五八果上圆。安
慧计五识因中成无漏。一错也。又以自證分为依
他起。乃依他真如而起者。则所成之智乃依他根
本修而后得者。故名后得智。则不能亲缘真如。又
计至佛果位自證分缘如。既以自證为依他。若是
依他即属后得。后得岂能缘如。又一错也。故此二
句乃破异师计耳。三藏释带有二义。一挟带。二变
带。然相亦有二义。一体相之相。二相状之相。言挟
带者。谓根本智亲挟真如相而缘。则以体相为相
也。变带者。谓后得智缘根身器界诸有为法。必带
894-A¶ 第 429b 页 X55-0429.png
相状变为空体。虽观诸法空。未离空相。此但能外
缘诸法。不能亲缘真如故。】
「 圆明初发成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
【此颂五识果上转也。圆明即大圆镜智。以五八果
上圆。谓佛果位第八之大圆镜智一开发时。而第
五之成所作智倏然现前。故成无漏也。问。前五转
智何云第八圆明初发耶。答。以前五根是第八亲
相分。能变之第八有漏。而所变之五根亦有漏故。
根能发识。根既有漏。识亦有漏。以五八同体故。待
第八大圆镜智初现前时。则前五根.五识俱成无
漏而即转成成所作智矣。三类分身者。谓一大化
身。即千丈卢舍那。为应十地之所现也。二小化身。
即丈六金身。为应二乘凡夫之所现也。三随类不
定化。谓如来誓愿弘深慈悲普覆。随诸种类有感
即应。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种种不等。以
在因中有外作用。故果上成成所作智利乐有情。
示现神道种种变化引导众生出生死苦。故云息
苦轮也。】
* ○六识颂
「 三性三量通三境」
【此颂六识三性.三量.三境皆通也。意识缘境。分别
最强。所以一切善恶皆以意为先导。意起速疾。意
在言前。意善则法正。意恶则境邪。如一气。嘘之即
温。吹之即冷。似一水。寒之即结。暖之即融。但依一
缘诸法。不能亲缘真如故。】
「 圆明初发成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
【此颂五识果上转也。圆明即大圆镜智。以五八果
上圆。谓佛果位第八之大圆镜智一开发时。而第
五之成所作智倏然现前。故成无漏也。问。前五转
智何云第八圆明初发耶。答。以前五根是第八亲
相分。能变之第八有漏。而所变之五根亦有漏故。
根能发识。根既有漏。识亦有漏。以五八同体故。待
第八大圆镜智初现前时。则前五根.五识俱成无
漏而即转成成所作智矣。三类分身者。谓一大化
身。即千丈卢舍那。为应十地之所现也。二小化身。
即丈六金身。为应二乘凡夫之所现也。三随类不
定化。谓如来誓愿弘深慈悲普覆。随诸种类有感
即应。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种种不等。以
在因中有外作用。故果上成成所作智利乐有情。
示现神道种种变化引导众生出生死苦。故云息
苦轮也。】
* ○六识颂
「 三性三量通三境」
【此颂六识三性.三量.三境皆通也。意识缘境。分别
最强。所以一切善恶皆以意为先导。意起速疾。意
在言前。意善则法正。意恶则境邪。如一气。嘘之即
温。吹之即冷。似一水。寒之即结。暖之即融。但依一
894-A¶ 第 429c 页 X55-0429.png
心随缘转变。故三性.三量.三境但通。五十一心所
全具也。以通字贯于上下读之。言三性者。善性则
顺益义。顺于正理。益于自他。不善性则违损义。违
于正理。损于自他。无记性则于善恶品无所记录
故。言三量者。一现量。现谓显现。明證众境。不带名
言。无筹度心。亲得法体。故名现量。二比量。比谓比
类。以于前境比度方知。故中论云。比量有三。一如
本。如先见火有烟。后见烟即知有火。二如残。如炊
饭一粒熟。馀皆知熟。三共见。如眼见人从东去西。
定知彼去。又如日出处则知是东。日落处则知是
西。以比类而知故。三非量。谓心.心所于缘境时。错
谬分别不称境知。名为非量。言三境者。一性境。即
实根.尘及定果色。自有实种生。乃前五与第八所
缘。及第六缘诸实色。不带名言。无筹度心。亦名性
境。及根本智缘真如时。亦是性境。以现證故。二带
质境。有二种。一真带质。即以心缘心。中间相分两
头生。挟带本质烁起。乃体相之相。以能所同一见
分。故名真带质。二似带质。即以心缘色。中间相分
唯从能缘见分一头变带生起。乃相状之相。名似
带质。三独影境。有二种。一有质独影。即第六缘五
尘落谢影子。以托彼外质变起影相。故名有质。所
变相分亦与能缘见分同种生故。名真独影。亦名
似带质。二无质独影。即第六识缘空花兔角及过
未等所变相分。其相分唯第六同种生。以本无空
全具也。以通字贯于上下读之。言三性者。善性则
顺益义。顺于正理。益于自他。不善性则违损义。违
于正理。损于自他。无记性则于善恶品无所记录
故。言三量者。一现量。现谓显现。明證众境。不带名
言。无筹度心。亲得法体。故名现量。二比量。比谓比
类。以于前境比度方知。故中论云。比量有三。一如
本。如先见火有烟。后见烟即知有火。二如残。如炊
饭一粒熟。馀皆知熟。三共见。如眼见人从东去西。
定知彼去。又如日出处则知是东。日落处则知是
西。以比类而知故。三非量。谓心.心所于缘境时。错
谬分别不称境知。名为非量。言三境者。一性境。即
实根.尘及定果色。自有实种生。乃前五与第八所
缘。及第六缘诸实色。不带名言。无筹度心。亦名性
境。及根本智缘真如时。亦是性境。以现證故。二带
质境。有二种。一真带质。即以心缘心。中间相分两
头生。挟带本质烁起。乃体相之相。以能所同一见
分。故名真带质。二似带质。即以心缘色。中间相分
唯从能缘见分一头变带生起。乃相状之相。名似
带质。三独影境。有二种。一有质独影。即第六缘五
尘落谢影子。以托彼外质变起影相。故名有质。所
变相分亦与能缘见分同种生故。名真独影。亦名
似带质。二无质独影。即第六识缘空花兔角及过
未等所变相分。其相分唯第六同种生。以本无空
894-A¶ 第 430a 页 X55-0430.png
华等质。故名无质。唯从识变。故名无质独影。问。第
六云何通缘三境耶。答。第六明了意识缘前五尘
实境时。率尔同时。名为性境。才落意地分别是青
是黄。即名似带质。若意识缘五尘过去落谢影子。
即名有质独影境。】
「 三界轮时易可知」
【以第六识造种种业。轮转三界行相显胜。故曰易
可知也。】
「 相应心所五十一」
【此颂六识五十一心所全具也。相应有四义。一时。
谓王所同时而起。二依。谓王所同一所依根。三缘。
即王所同一所缘境。四行。谓王所三量行相俱同。
心所有三义。一恒依心起。要心为依方得起故。二
与心相应。谓遍行等恒与心王相应。一类起故。三
系属于心。以遍行等看与何心生时便属彼心之
作意等故。言五十一者。谓此第六识。六位心所俱
相应故。所以能取三界生死。以业力殊胜故也。】
「 善恶临时别配之」
【此颂第六识与善恶心所随时逐境。遇善则善心
所与之相应。遇恶则染心所与之相应。邪正条然
不相混滥。伹就善恶一念起时则心所齐集。以类
相从。故曰分别配之。】
「 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此颂第六识于三性.三界.三受之中恒常转变改
六云何通缘三境耶。答。第六明了意识缘前五尘
实境时。率尔同时。名为性境。才落意地分别是青
是黄。即名似带质。若意识缘五尘过去落谢影子。
即名有质独影境。】
「 三界轮时易可知」
【以第六识造种种业。轮转三界行相显胜。故曰易
可知也。】
「 相应心所五十一」
【此颂六识五十一心所全具也。相应有四义。一时。
谓王所同时而起。二依。谓王所同一所依根。三缘。
即王所同一所缘境。四行。谓王所三量行相俱同。
心所有三义。一恒依心起。要心为依方得起故。二
与心相应。谓遍行等恒与心王相应。一类起故。三
系属于心。以遍行等看与何心生时便属彼心之
作意等故。言五十一者。谓此第六识。六位心所俱
相应故。所以能取三界生死。以业力殊胜故也。】
「 善恶临时别配之」
【此颂第六识与善恶心所随时逐境。遇善则善心
所与之相应。遇恶则染心所与之相应。邪正条然
不相混滥。伹就善恶一念起时则心所齐集。以类
相从。故曰分别配之。】
「 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此颂第六识于三性.三界.三受之中恒常转变改
894-A¶ 第 430b 页 X55-0430.png
易。正如善时忽生一恶念。喜时忽生一忧念。改易
不定。识论云。此六转识易脱不定。故容与三受相
应。皆领违顺。俱非境故。领顺境相。适悦身心说名
乐受。领违境相。逼迫身心说名苦受。领俱非境。于
身心非逼非悦名不苦不乐受。或名五受。以苦分
忧。以乐分喜。故如是三受与五识相应。说名身受。
与意识相应。说名心受。若恶念起时。则根本惑与
随惑相连而起。若善念起时。信等善法亦相连而
起。以此染净诸心所法相连意识。于性.界.受三恒
常转易耳。】
「 动身发语独为最」
【此颂第六识行相最胜。于八识中独此识最强。以
具三种思故。一审虑思。谓筹量时无造作故。名审
虑思。二决定思。意既决定。有所作故。名决定思。三
动发思。动谓动身。发谓发语。动身之思名为身业。
发语之思名为语业。思即是业。故动发思为身语
业。则前二思为意业也。具此三种思故。造善恶业
此识强于诸识耳。】
「 引满能招业力牵」
【此颂上三业能招引.满二果。牵引八识受生死苦
也。引者谓此识能引诸识造业。满者谓此识能引
前五满八识异熟果报。故云。一业引一果。多业能
圆满也。能招业力牵者。如与善位十一相应则为
善业牵之而往人天。与根随染位相应则为恶业
不定。识论云。此六转识易脱不定。故容与三受相
应。皆领违顺。俱非境故。领顺境相。适悦身心说名
乐受。领违境相。逼迫身心说名苦受。领俱非境。于
身心非逼非悦名不苦不乐受。或名五受。以苦分
忧。以乐分喜。故如是三受与五识相应。说名身受。
与意识相应。说名心受。若恶念起时。则根本惑与
随惑相连而起。若善念起时。信等善法亦相连而
起。以此染净诸心所法相连意识。于性.界.受三恒
常转易耳。】
「 动身发语独为最」
【此颂第六识行相最胜。于八识中独此识最强。以
具三种思故。一审虑思。谓筹量时无造作故。名审
虑思。二决定思。意既决定。有所作故。名决定思。三
动发思。动谓动身。发谓发语。动身之思名为身业。
发语之思名为语业。思即是业。故动发思为身语
业。则前二思为意业也。具此三种思故。造善恶业
此识强于诸识耳。】
「 引满能招业力牵」
【此颂上三业能招引.满二果。牵引八识受生死苦
也。引者谓此识能引诸识造业。满者谓此识能引
前五满八识异熟果报。故云。一业引一果。多业能
圆满也。能招业力牵者。如与善位十一相应则为
善业牵之而往人天。与根随染位相应则为恶业
894-A¶ 第 430c 页 X55-0430.png
牵之而往三途。如影随形故曰牵。然其引业乃能
造之思。要是第六意识所起。若其满业能造之思
从五识起。然五无执不能造业。虽造满业亦非自
能。但由意引方能造作。故五亦具善恶二性。七八
二识皆不能造。无记性故。 有漏章竟。】
「 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犹自现缠眠」
【此颂六识转妙观察智。初下品转也。以第六识顺
生死流。具有分别俱生我.法二执。若逆流还源亦
仗此识作我.法二空观。今转识成智从观行位入
生空观。至七信位方破分别我执。从八信起作法
空观。历三贤位至初地初心方断分别法执。故云。
分别二障极喜无。颂言欢喜即初地也。发起者初
转智也。以第六识三品转智。初地下品转八地。中
品转等觉。上品转初心者。以一地中有三种心。谓
入.住.出。初入地时名初心耳。分别二执巳破。俱生
二执方现。故云现缠眠。缠即现行。眠即种子。以登
地时俱生种现未纯伏灭。故云犹自现缠眠耳。】
「 远行地后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此颂第六识中品上品转智义也。远行即第七地。
后字即八九十地至等觉位也。谓登八地中品。转
智犹未最极。直至等觉后心方为最上品转。故曰
圆明。以究竟位中诸漏永尽。无漏随增性净圆明。
到此地位六识方得纯净无漏。即转成妙观察智
而圆明普照大千之界矣。谓如来善能观察诸法
造之思。要是第六意识所起。若其满业能造之思
从五识起。然五无执不能造业。虽造满业亦非自
能。但由意引方能造作。故五亦具善恶二性。七八
二识皆不能造。无记性故。 有漏章竟。】
「 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犹自现缠眠」
【此颂六识转妙观察智。初下品转也。以第六识顺
生死流。具有分别俱生我.法二执。若逆流还源亦
仗此识作我.法二空观。今转识成智从观行位入
生空观。至七信位方破分别我执。从八信起作法
空观。历三贤位至初地初心方断分别法执。故云。
分别二障极喜无。颂言欢喜即初地也。发起者初
转智也。以第六识三品转智。初地下品转八地。中
品转等觉。上品转初心者。以一地中有三种心。谓
入.住.出。初入地时名初心耳。分别二执巳破。俱生
二执方现。故云现缠眠。缠即现行。眠即种子。以登
地时俱生种现未纯伏灭。故云犹自现缠眠耳。】
「 远行地后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此颂第六识中品上品转智义也。远行即第七地。
后字即八九十地至等觉位也。谓登八地中品。转
智犹未最极。直至等觉后心方为最上品转。故曰
圆明。以究竟位中诸漏永尽。无漏随增性净圆明。
到此地位六识方得纯净无漏。即转成妙观察智
而圆明普照大千之界矣。谓如来善能观察诸法
894-A¶ 第 431a 页 X55-0431.png
圆融次第。复知众生根性乐欲。以无碍辨才说诸
妙法。令其开悟获大安乐。皆妙观察智之用也。】
* ○七识颂
「 带质有覆通情本
随缘执我量为非」
【此颂七识境性量也。此识于三境中唯缘真带质
境。谓以心缘心。中间相分两头生。以挟带本质巳
相而起。名真带质。言通情本者。拣前六识乃以心
缘色为似带质境也。谓此带质又通七识能缘心。
以恒起执故。即情也。又通八识见分是所缘。即本
也。本者谓七识依此见分而立。故以此七识缘第
八见分为我中间相分。乃体相之相以。七识与八
识见分本质交带挟起故名为真。以此相分一半
与所缘第八见分同一种生。一半与能缘第七见
分同一种生。以八识之见分一半作前七识。即有
覆性。一半乃内八识见分体。即无覆性。今七识恒
起遍计执。第八见分为自内我。故曰依彼转缘彼。
故四性之中唯有覆无记。若无覆无记则属第八
识。以非善不善无可记录。故名无记。谓此识虽无
善恶而恒与四惑相应盖覆真性故名有覆无记。
随缘执我量为非者。此句乃拣量也。若言带质境
则属比量所缘。今因与四惑相应。随缘第八见分
执之为我。本非是我谬执为我。故名非量。】
「 八大遍行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此颂七识所具相应心所也。谓大随八。遍行五。别
妙法。令其开悟获大安乐。皆妙观察智之用也。】
* ○七识颂
「 带质有覆通情本
随缘执我量为非」
【此颂七识境性量也。此识于三境中唯缘真带质
境。谓以心缘心。中间相分两头生。以挟带本质巳
相而起。名真带质。言通情本者。拣前六识乃以心
缘色为似带质境也。谓此带质又通七识能缘心。
以恒起执故。即情也。又通八识见分是所缘。即本
也。本者谓七识依此见分而立。故以此七识缘第
八见分为我中间相分。乃体相之相以。七识与八
识见分本质交带挟起故名为真。以此相分一半
与所缘第八见分同一种生。一半与能缘第七见
分同一种生。以八识之见分一半作前七识。即有
覆性。一半乃内八识见分体。即无覆性。今七识恒
起遍计执。第八见分为自内我。故曰依彼转缘彼。
故四性之中唯有覆无记。若无覆无记则属第八
识。以非善不善无可记录。故名无记。谓此识虽无
善恶而恒与四惑相应盖覆真性故名有覆无记。
随缘执我量为非者。此句乃拣量也。若言带质境
则属比量所缘。今因与四惑相应。随缘第八见分
执之为我。本非是我谬执为我。故名非量。】
「 八大遍行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此颂七识所具相应心所也。谓大随八。遍行五。别
894-A¶ 第 431b 页 X55-0431.png
境中之慧。根本惑中贪.痴.见.慢。共十八心所也。问。
此识何与八大相应耶。答。若无昏沉应不定有无
堪任性。掉举若无应无嚣动。便是善等。非染污位。
若染心中无散乱者。应非流荡非染污心。若无失
念不正知者。如何能起烦恼现前。若无不信懈怠
放逸。如何论说此三心所染心相应。故染污意决
定皆与八大随烦恼相应而生。问。此识何与五遍
行相应耶。答。此五法遍一切识与诸心等。故七识
应具也。问。何与别境中之慧相应耶。答。慧与我见
为体性故。故亦宜有。问。何与根惑中之贪.痴.见.慢.
四烦恼相应耶。答。一我贪者。谓此识一向贪爱第
八见分。执之以为我则耽染爱著不暂舍故。二我
痴者。即无明。谓此识不了第八之体本无实我。妄
计为实。迷无我理。故名我痴。三我见者。谓不了第
八本非是彼之我。而起我见。妄认为我故。四我慢
者。由执为我。遂令骄倨自大贡高飞举故。问。根本
六中开见成十。此识何独具四耶。答。以有我见故
馀诸见不生。问。何故此识不与疑.瞋二烦恼相应
耶。答。由我见故。审详明决疑无容起。故不与疑相
应。由我爱故。深生耽著。瞋不得生。故不与瞋相应。
问。何故不与别境四法相应耶。答。谓欲是希望。未
遂合事。此识恒与第八和合。缘以为境。更无希望。
故不与欲相应。解者。于事尚在未定。起决定解印
證持守。此识决定恒执第八为自内我。更无异念
此识何与八大相应耶。答。若无昏沉应不定有无
堪任性。掉举若无应无嚣动。便是善等。非染污位。
若染心中无散乱者。应非流荡非染污心。若无失
念不正知者。如何能起烦恼现前。若无不信懈怠
放逸。如何论说此三心所染心相应。故染污意决
定皆与八大随烦恼相应而生。问。此识何与五遍
行相应耶。答。此五法遍一切识与诸心等。故七识
应具也。问。何与别境中之慧相应耶。答。慧与我见
为体性故。故亦宜有。问。何与根惑中之贪.痴.见.慢.
四烦恼相应耶。答。一我贪者。谓此识一向贪爱第
八见分。执之以为我则耽染爱著不暂舍故。二我
痴者。即无明。谓此识不了第八之体本无实我。妄
计为实。迷无我理。故名我痴。三我见者。谓不了第
八本非是彼之我。而起我见。妄认为我故。四我慢
者。由执为我。遂令骄倨自大贡高飞举故。问。根本
六中开见成十。此识何独具四耶。答。以有我见故
馀诸见不生。问。何故此识不与疑.瞋二烦恼相应
耶。答。由我见故。审详明决疑无容起。故不与疑相
应。由我爱故。深生耽著。瞋不得生。故不与瞋相应。
问。何故不与别境四法相应耶。答。谓欲是希望。未
遂合事。此识恒与第八和合。缘以为境。更无希望。
故不与欲相应。解者。于事尚在未定。起决定解印
證持守。此识决定恒执第八为自内我。更无异念
894-A¶ 第 431c 页 X55-0431.png
不烦印持。故不与胜解相应。念唯记忆过去所习
事业。此识恒缘第八现境。不烦记忆。故不与念相
应。定唯一意专注境。此识任运。刹那念念别缘。不
专不一。故不与定相应也。问。何故此识不与善十
一心所相应耶。答。善是净故。此识染污。故不与善
相应。问。何故不与十小随相应耶。答。以忿等十法
行相粗动。此识审细。故不与相应。又无惭.无愧唯
是不善。此识唯无记。故亦不与相应。问。何故不与
四不定相应耶。答。恶作是追悔过去所作事业。此
识恒缘第八。无有疑悔。故不与恶作相应。睡眠是
藉外缘辛苦勤劳。身不自在。心睡昧劣。有时暂现。
此识一类内执第八为我。不假外缘。故不与睡眠
相应。寻伺者。寻谓寻求。令心匇遽于意言境粗转
为性。伺谓伺察。令心匇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此
识唯依内门而转一类执我。不假寻伺。故非七识
所具耳。】
「 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此颂七识自性行相皆是思量。故恒相随第八见
分执之为我。论云。思量为性相者。双显此识自性
行相也。意以思量为自性故。即复用彼为行相故。
由斯兼释所立别名。以能恒审思量名末那故。未
转依位恒审思量所执我相。巳转依位亦恒审思
量无我相故。恒之与审于八识中有四句分别。八
识恒而非审。谓不执我。无间断故。六识审而非恒。
事业。此识恒缘第八现境。不烦记忆。故不与念相
应。定唯一意专注境。此识任运。刹那念念别缘。不
专不一。故不与定相应也。问。何故此识不与善十
一心所相应耶。答。善是净故。此识染污。故不与善
相应。问。何故不与十小随相应耶。答。以忿等十法
行相粗动。此识审细。故不与相应。又无惭.无愧唯
是不善。此识唯无记。故亦不与相应。问。何故不与
四不定相应耶。答。恶作是追悔过去所作事业。此
识恒缘第八。无有疑悔。故不与恶作相应。睡眠是
藉外缘辛苦勤劳。身不自在。心睡昧劣。有时暂现。
此识一类内执第八为我。不假外缘。故不与睡眠
相应。寻伺者。寻谓寻求。令心匇遽于意言境粗转
为性。伺谓伺察。令心匇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此
识唯依内门而转一类执我。不假寻伺。故非七识
所具耳。】
「 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此颂七识自性行相皆是思量。故恒相随第八见
分执之为我。论云。思量为性相者。双显此识自性
行相也。意以思量为自性故。即复用彼为行相故。
由斯兼释所立别名。以能恒审思量名末那故。未
转依位恒审思量所执我相。巳转依位亦恒审思
量无我相故。恒之与审于八识中有四句分别。八
识恒而非审。谓不执我。无间断故。六识审而非恒。
894-A¶ 第 432a 页 X55-0432.png
谓执我。有间断故。五识非恒非审。不执我。有间断
故。七识亦恒亦审。执我。无间断故。不恒则与八识
血脉断矣。不审则与六识血脉断矣。以七识无本
位。故护法云。五八无法亦无人。六七二识甚均平。
五八无执。六七有执。是均平义。五八一恒一非恒。
六七一恒一非恒。亦是均平也。有情日夜镇昏迷
者。镇。常也。谓第七识恒常思量审察。一向执我。故
令诸有情恒处生死之中。常于长夜昏迷而不自
觉者。以七识执我之过也。】
「 四惑八大相应起
六转呼为染净依」
【此牒前染所与识相应。故令有情日夜昏迷。障真
义智。蔽圣慧眼。其由烦恼为害耳。转者不定义。即
三性.三量.三境易脱不定。名为转识。前七皆名转
识。唯第八名不转识。第六转识呼第七为染净依
者。谓此识有漏。内常执我。故令第六念念成染。由
此识无漏。恒思无我。故令第六念念成净。七识为
所依。六识为能依。依即根也。是以第六成染成净
皆由第七识。故云六转呼为染净依。 有漏章竟。】
「 极喜初心平等性
无功用行我恒摧」
【此颂七识下品中品转智义也。凡一地具初中后
三心。即入.住.出。故有三品。今谓末那识于初地初
心即当转平等性智。以地前六识作生空观。到初
地初心即破分别二障。故曰分别二障极喜无。而
平等性智方才现前。此乃下品初转也。以俱生二
故。七识亦恒亦审。执我。无间断故。不恒则与八识
血脉断矣。不审则与六识血脉断矣。以七识无本
位。故护法云。五八无法亦无人。六七二识甚均平。
五八无执。六七有执。是均平义。五八一恒一非恒。
六七一恒一非恒。亦是均平也。有情日夜镇昏迷
者。镇。常也。谓第七识恒常思量审察。一向执我。故
令诸有情恒处生死之中。常于长夜昏迷而不自
觉者。以七识执我之过也。】
「 四惑八大相应起
六转呼为染净依」
【此牒前染所与识相应。故令有情日夜昏迷。障真
义智。蔽圣慧眼。其由烦恼为害耳。转者不定义。即
三性.三量.三境易脱不定。名为转识。前七皆名转
识。唯第八名不转识。第六转识呼第七为染净依
者。谓此识有漏。内常执我。故令第六念念成染。由
此识无漏。恒思无我。故令第六念念成净。七识为
所依。六识为能依。依即根也。是以第六成染成净
皆由第七识。故云六转呼为染净依。 有漏章竟。】
「 极喜初心平等性
无功用行我恒摧」
【此颂七识下品中品转智义也。凡一地具初中后
三心。即入.住.出。故有三品。今谓末那识于初地初
心即当转平等性智。以地前六识作生空观。到初
地初心即破分别二障。故曰分别二障极喜无。而
平等性智方才现前。此乃下品初转也。以俱生二
894-A¶ 第 432b 页 X55-0432.png
执全未破故。曰六七俱生地地除。故从二地作双
空观断俱生二执起。至第七无功用行破藏识方
断俱生我执。故云我恒摧。良由第六识入生空观。
碍此七识。俱生我执不生。俱生法执犹存。故云单
执末那居种位。平等性智不现前。不现前者但未
圆满。乃中品转也。故曰第七修道除种现。由第六
识入生法二空观故。碍此七识俱生我法二执不
起。故云双执末那归种位。平等性智方现前。直至
等觉后心。二执方才破净。此智方得圆满。乃上品
转也。故曰金刚道后总皆无。言居者居住。归者归
藏。问。第七转智何由第六入双空观耶。答。第七乃
有覆无记。唯俱生无分别惑。故以无分别于缘境
时。唯任运转。无力断惑。故登地时自不能转。由六
识断分别二障。转二空智。故第七仗之得初下品
转也。至八地无功用道。乃破俱生我执。俱生法执
犹存。故云我恒摧。此但我执摧落。乃中品转耳。】
「 如来现起他受用
十地菩萨所被机」
【此颂七识上品转智义也。以前初地初心但下品
转。俱生我执但伏而未断。俱生法执犹存。至七地
无功用行名中品转。但我恒摧。从八地起但伏俱
生法执而犹间起。皆非最极。直至如来究竟位中。
烦恼.所知二障种现俱尽。平等性智方得圆满。名
上品转也。故此智圆时则能现他受用微妙报身。
住华藏界。为十地菩萨说大法也。此佛说法。二乘
空观断俱生二执起。至第七无功用行破藏识方
断俱生我执。故云我恒摧。良由第六识入生空观。
碍此七识。俱生我执不生。俱生法执犹存。故云单
执末那居种位。平等性智不现前。不现前者但未
圆满。乃中品转也。故曰第七修道除种现。由第六
识入生法二空观故。碍此七识俱生我法二执不
起。故云双执末那归种位。平等性智方现前。直至
等觉后心。二执方才破净。此智方得圆满。乃上品
转也。故曰金刚道后总皆无。言居者居住。归者归
藏。问。第七转智何由第六入双空观耶。答。第七乃
有覆无记。唯俱生无分别惑。故以无分别于缘境
时。唯任运转。无力断惑。故登地时自不能转。由六
识断分别二障。转二空智。故第七仗之得初下品
转也。至八地无功用道。乃破俱生我执。俱生法执
犹存。故云我恒摧。此但我执摧落。乃中品转耳。】
「 如来现起他受用
十地菩萨所被机」
【此颂七识上品转智义也。以前初地初心但下品
转。俱生我执但伏而未断。俱生法执犹存。至七地
无功用行名中品转。但我恒摧。从八地起但伏俱
生法执而犹间起。皆非最极。直至如来究竟位中。
烦恼.所知二障种现俱尽。平等性智方得圆满。名
上品转也。故此智圆时则能现他受用微妙报身。
住华藏界。为十地菩萨说大法也。此佛说法。二乘
894-A¶ 第 432c 页 X55-0432.png
绝分。故言十地菩萨所被机耳。故曰于如来究竟
位中转成无漏。则能现前他受用身。即能被之佛。
十地菩萨乃所彼之机也。报身有二。一自受用。乃
自受用广大法乐。与法身同体。唯佛与佛乃能知
之。十地菩萨可见者。乃他受用耳。】
* ○八识颂
「 性唯无覆五遍行」
【此颂八识性与心所也。此识于四性中唯是无覆
无记性。问。何以知是无覆无记耶。答。以此识是异
熟性故。异熟者。异谓别异。即因果性别。熟谓成熟。
此唯属果。因果合说名为异熟。既是异熟。定非善
染二性所摄。若此识是善染者。流转还灭应不得
成。以非善染故。能随善染而成流转还灭。此约异
熟显无记也。此识是善染依而非善染。此若是善。
应非染依。此若是染。应非善依。由非善染。故能为
善染依。此约善染所依显无记也。此识是所熏性。
以非善染而能受善染熏。若是善染应非受熏。若
不受熏则应善染。因果皆成断灭。此约所熏显无
记也。具上三义。證知第八唯是无覆无记性摄。言
无覆者。覆谓染法。有障碍义。有盖蔽义。障碍圣道
不得生起。盖蔽真心不得清净。此识无此二义。故
名无覆。言无记者。谓善因感可爱之果。恶因感非
爱之果。彼二皆有殊胜强盛之体可记可别。此识
无此二义。故名无记。如镜体光明。本非青黄。故能
位中转成无漏。则能现前他受用身。即能被之佛。
十地菩萨乃所彼之机也。报身有二。一自受用。乃
自受用广大法乐。与法身同体。唯佛与佛乃能知
之。十地菩萨可见者。乃他受用耳。】
* ○八识颂
「 性唯无覆五遍行」
【此颂八识性与心所也。此识于四性中唯是无覆
无记性。问。何以知是无覆无记耶。答。以此识是异
熟性故。异熟者。异谓别异。即因果性别。熟谓成熟。
此唯属果。因果合说名为异熟。既是异熟。定非善
染二性所摄。若此识是善染者。流转还灭应不得
成。以非善染故。能随善染而成流转还灭。此约异
熟显无记也。此识是善染依而非善染。此若是善。
应非染依。此若是染。应非善依。由非善染。故能为
善染依。此约善染所依显无记也。此识是所熏性。
以非善染而能受善染熏。若是善染应非受熏。若
不受熏则应善染。因果皆成断灭。此约所熏显无
记也。具上三义。證知第八唯是无覆无记性摄。言
无覆者。覆谓染法。有障碍义。有盖蔽义。障碍圣道
不得生起。盖蔽真心不得清净。此识无此二义。故
名无覆。言无记者。谓善因感可爱之果。恶因感非
爱之果。彼二皆有殊胜强盛之体可记可别。此识
无此二义。故名无记。如镜体光明。本非青黄。故能
894-A¶ 第 433a 页 X55-0433.png
现青黄耳。问。此识与几心所相应耶。答。恒与作意.
触.受.想.思相应。识论云。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
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是遍行摄
故。正是楞伽经中流注生住灭也。问。此识何故不
与别境五法相应。答。互相违故。曰如何相违。谓别
境之欲希望所好乐事。此识任彼善恶业转无所
好乐。故不与欲相应。胜解是印證守持决定之事。
此识任运不能印持亦无决定。故不与胜解相应。
念是明记过去曾习之事使不忘失。此识昧劣不
能明记。故不与念相应。定能令心专注一境无有
异缘。此识任运刹那别缘三类。故不与定相应。慧
唯简择得.非得事。此识微细昧略不能简择。故不
与慧相应。且别境者别别缘境而得生故。此识唯
是一类相续。故不与别境相应也。问。此识何故不
与善所相应耶。答。此识唯是异熟无记。非善性故。
故不与善十一相应。问。此识何不具染所耶。答。此
识非恶性故。故不与根.随烦恼相应。问。此识何不
具四不定耶。答。恶作等四虽通无记。非一切时常
相续。故不与异熟相应。是故第八识唯具遍行五
心所耳。】
「 界地随他业力生」
【此颂第八识本无生死。但随业力而转也。谓由前
六所造善恶业力。牵引此识往来于三界九地五
趣四生九中受异熟果。为总报主。以为体故。以与
触.受.想.思相应。识论云。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
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是遍行摄
故。正是楞伽经中流注生住灭也。问。此识何故不
与别境五法相应。答。互相违故。曰如何相违。谓别
境之欲希望所好乐事。此识任彼善恶业转无所
好乐。故不与欲相应。胜解是印證守持决定之事。
此识任运不能印持亦无决定。故不与胜解相应。
念是明记过去曾习之事使不忘失。此识昧劣不
能明记。故不与念相应。定能令心专注一境无有
异缘。此识任运刹那别缘三类。故不与定相应。慧
唯简择得.非得事。此识微细昧略不能简择。故不
与慧相应。且别境者别别缘境而得生故。此识唯
是一类相续。故不与别境相应也。问。此识何故不
与善所相应耶。答。此识唯是异熟无记。非善性故。
故不与善十一相应。问。此识何不具染所耶。答。此
识非恶性故。故不与根.随烦恼相应。问。此识何不
具四不定耶。答。恶作等四虽通无记。非一切时常
相续。故不与异熟相应。是故第八识唯具遍行五
心所耳。】
「 界地随他业力生」
【此颂第八识本无生死。但随业力而转也。谓由前
六所造善恶业力。牵引此识往来于三界九地五
趣四生九中受异熟果。为总报主。以为体故。以与
894-A¶ 第 433b 页 X55-0433.png
前七色心等法为依止故。问。何偏为体。答。具三义
故名真异熟。一遍义。谓此识遍三界。简前五识不
遍无色界等。二常相续。简第六有间断故。三业招。
简第七全无业招。自是有覆。非他业故。具此三义
故能为体。言受异熟果者。谓由前六造善恶业。牵
引第八受善恶报相续不断。名异熟果。言引业者。
引谓牵引。谓业有力能引第八受总报故。满业者。
满谓满足。谓满别报。即前六识造善恶业。能满第
八善恶二果。以一业引一果。多业能圆满故。第八
名总报主。而前六名别报主也。然前转识之无记
性者。乃从异熟识起。名异熟生。非真异熟。有间断
故。以此第八当体虽无善恶。而被他六识造善恶
之业力而牵引于三界九地受生死者。乃前六识
之过也。故前六识颂云。引满能招业力牵者。此也。】
「 二乘不了因迷执
由此能兴论主诤」
【此颂第八深密义。言二乘者。简非大乘。谓小乘不
知者。以世尊一向未曾显说故。二乘人不信有此
识。所以不说者。以此识甚深微细。非思量所知。非
二乘智慧所觉。在菩萨地尽亦不能尽知。唯佛与
佛乃能究尽。故不说耳。故云。陀那微细识。习气成
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陀那此云执持。此
识之体深隐精微。故曰微细识。习气即所持种子。
谓识中无始微细生灭念念受熏。以此习种能发
现行引生诸趣。于根身器界流转无停。故如暴流。
故名真异熟。一遍义。谓此识遍三界。简前五识不
遍无色界等。二常相续。简第六有间断故。三业招。
简第七全无业招。自是有覆。非他业故。具此三义
故能为体。言受异熟果者。谓由前六造善恶业。牵
引第八受善恶报相续不断。名异熟果。言引业者。
引谓牵引。谓业有力能引第八受总报故。满业者。
满谓满足。谓满别报。即前六识造善恶业。能满第
八善恶二果。以一业引一果。多业能圆满故。第八
名总报主。而前六名别报主也。然前转识之无记
性者。乃从异熟识起。名异熟生。非真异熟。有间断
故。以此第八当体虽无善恶。而被他六识造善恶
之业力而牵引于三界九地受生死者。乃前六识
之过也。故前六识颂云。引满能招业力牵者。此也。】
「 二乘不了因迷执
由此能兴论主诤」
【此颂第八深密义。言二乘者。简非大乘。谓小乘不
知者。以世尊一向未曾显说故。二乘人不信有此
识。所以不说者。以此识甚深微细。非思量所知。非
二乘智慧所觉。在菩萨地尽亦不能尽知。唯佛与
佛乃能究尽。故不说耳。故云。陀那微细识。习气成
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陀那此云执持。此
识之体深隐精微。故曰微细识。习气即所持种子。
谓识中无始微细生灭念念受熏。以此习种能发
现行引生诸趣。于根身器界流转无停。故如暴流。
894-A¶ 第 433c 页 X55-0433.png
真非真恐迷。言我若说为真。其奈带持种子妄习
不除。众生将迷妄为真。未免瀑流漂转。我若说为
非真。其奈体即真如。离此无真。众生将弃真为妄。
未免向外驰求。由此真与非真二俱难言。是故非
时非机故我常不开演。以不令众生堕彼二种之
迷故也。以世尊寻常但为小根说六识。建立染净
根本。故二乘一向未闻。以浅智难知故不了耳。又
云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故曰因迷
执。以小乘不信有此识故。大乘论师引三经四颂
四教十理證有此识。故云由此能兴论主诤。引證
之义。识论广明。文繁不引。】
「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此颂八识体性渊微随缘生识之义也。浩浩者。广
大无涯之貌。谓如来藏性海由不思议熏变而为
业海。故此识体广大无涯。以具三藏义故名为藏
识。三藏者。一能藏。即是能持义。犹如库藏。能藏一
切宝贝等物。谓无量劫来所作一切善恶种子。唯
此识能藏。此约持种边说。二所藏。即是所依义。犹
如库藏是宝贝等所依故。此识是一切善染法所
依处。故名所藏。此约受熏边说。又能藏义者。谓根
身等法唯此识能含藏故。如像在珠。故曰。欲灭一
切法。总在赖耶中。欲觅一切像。总在摩尼内。次所
藏义者。谓此识体即以色心等为所藏处。以色心
等是此识之相见二分。故如珠在像内。故曰欲觅
不除。众生将迷妄为真。未免瀑流漂转。我若说为
非真。其奈体即真如。离此无真。众生将弃真为妄。
未免向外驰求。由此真与非真二俱难言。是故非
时非机故我常不开演。以不令众生堕彼二种之
迷故也。以世尊寻常但为小根说六识。建立染净
根本。故二乘一向未闻。以浅智难知故不了耳。又
云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故曰因迷
执。以小乘不信有此识故。大乘论师引三经四颂
四教十理證有此识。故云由此能兴论主诤。引證
之义。识论广明。文繁不引。】
「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此颂八识体性渊微随缘生识之义也。浩浩者。广
大无涯之貌。谓如来藏性海由不思议熏变而为
业海。故此识体广大无涯。以具三藏义故名为藏
识。三藏者。一能藏。即是能持义。犹如库藏。能藏一
切宝贝等物。谓无量劫来所作一切善恶种子。唯
此识能藏。此约持种边说。二所藏。即是所依义。犹
如库藏是宝贝等所依故。此识是一切善染法所
依处。故名所藏。此约受熏边说。又能藏义者。谓根
身等法唯此识能含藏故。如像在珠。故曰。欲灭一
切法。总在赖耶中。欲觅一切像。总在摩尼内。次所
藏义者。谓此识体即以色心等为所藏处。以色心
等是此识之相见二分。故如珠在像内。故曰欲觅
894-A¶ 第 434a 页 X55-0434.png
赖耶识只在色心中。欲觅摩尼珠只在青黄内。所
谓能藏自体于诸法中。又能藏诸法于自体内也。
三执藏。即坚守不舍义。犹如金银等藏为人坚守。
此识为染污末那坚执为自内我。故名执藏。以有
此三义故。令积劫因果不失不坏。故云不可穷。此
识本是湛渊之心。为四缘等境风鼓动故。生起七
识波浪。造种种业。故经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
动。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故云渊深七浪境为
风也。】
「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公」
【此颂八识之力用也。言此识既能受熏。复能执持
种子根身器界。以是无记性。故能受善染熏。以其
体广大。故能持种。又能持根身器界令一期不散
坏。为所缘境。以此故能为三界总报主也。故往来
六道。死时后去。投胎先来。为众生之命根。故云作
主公。依经论而辨此识舍出之处。瑜伽云。善业从
下冷。恶业从上冷。二皆至于心。一处同时舍。杂宝
藏经云。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旁生膝盖离。地
狱脚板出。然经论异者。经明六趣差别。论明善恶
两途。其义一也。 有漏章竟。】
「 不动地前才舍藏
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
普照十方尘刹中」
【此颂八识次第舍名乃至究竟转智之义也。此第
八识具三种名。一阿赖耶识。二异熟识。三庵摩罗
谓能藏自体于诸法中。又能藏诸法于自体内也。
三执藏。即坚守不舍义。犹如金银等藏为人坚守。
此识为染污末那坚执为自内我。故名执藏。以有
此三义故。令积劫因果不失不坏。故云不可穷。此
识本是湛渊之心。为四缘等境风鼓动故。生起七
识波浪。造种种业。故经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
动。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故云渊深七浪境为
风也。】
「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公」
【此颂八识之力用也。言此识既能受熏。复能执持
种子根身器界。以是无记性。故能受善染熏。以其
体广大。故能持种。又能持根身器界令一期不散
坏。为所缘境。以此故能为三界总报主也。故往来
六道。死时后去。投胎先来。为众生之命根。故云作
主公。依经论而辨此识舍出之处。瑜伽云。善业从
下冷。恶业从上冷。二皆至于心。一处同时舍。杂宝
藏经云。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旁生膝盖离。地
狱脚板出。然经论异者。经明六趣差别。论明善恶
两途。其义一也。 有漏章竟。】
「 不动地前才舍藏
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
普照十方尘刹中」
【此颂八识次第舍名乃至究竟转智之义也。此第
八识具三种名。一阿赖耶识。二异熟识。三庵摩罗
894-A¶ 第 434b 页 X55-0434.png
识。一名阿赖耶识。此云无没。以真如随生死而不
失不坏。故云无没。又云藏识。以具三藏义故。谓此
识因七识念念执为我故。从无始来长劫相续沉
沦生死。别教菩萨从初发心修行。历过三贤登地
以去。至第七地破俱生我执。烦恼永断不受彼熏。
七识不执我。三藏之名从此才舍。显过最重。故云
不动地前才舍藏也。二名异熟识。谓八地以后尚
有微细俱生法执及有漏善种。尚引后果。亦从无
始至等觉位。名异熟识亦具三义。一变异而熟。因
种变异果方熟故。二异时而熟。因灭果生定异时
故。三异类而熟。以善恶因至果方熟故。具此三义
名异熟识。至金刚道后等觉后心證解脱道。异熟
方空。一念顿断最初生相无明。为入妙觉。因亡果
丧。此异熟识方断。故云金刚道后异熟空也。三名
庵摩罗。此云白净无垢识。谓如来藏清净真心虽
在生死。本来无染。返流还净。从證佛果。尽未来际。
名无垢识。本如来藏以有鉴机照用无思而应。故
亦名识。此识与大圆镜智同时发起。相续执持无
漏种故。故云大圆无垢同时发。到此境智相应法
身显现。圆明普照十方尘刹。故云普照十方尘刹
中也。良由始以一念不觉之无明。迷此一心。遂将
真如理体变而为妄相。本有智光变而为妄见。今
返妄归真则泯见相而归一心。理智一如方极一
心之源。此唯识之极则。乃如来之极果也。】
失不坏。故云无没。又云藏识。以具三藏义故。谓此
识因七识念念执为我故。从无始来长劫相续沉
沦生死。别教菩萨从初发心修行。历过三贤登地
以去。至第七地破俱生我执。烦恼永断不受彼熏。
七识不执我。三藏之名从此才舍。显过最重。故云
不动地前才舍藏也。二名异熟识。谓八地以后尚
有微细俱生法执及有漏善种。尚引后果。亦从无
始至等觉位。名异熟识亦具三义。一变异而熟。因
种变异果方熟故。二异时而熟。因灭果生定异时
故。三异类而熟。以善恶因至果方熟故。具此三义
名异熟识。至金刚道后等觉后心證解脱道。异熟
方空。一念顿断最初生相无明。为入妙觉。因亡果
丧。此异熟识方断。故云金刚道后异熟空也。三名
庵摩罗。此云白净无垢识。谓如来藏清净真心虽
在生死。本来无染。返流还净。从證佛果。尽未来际。
名无垢识。本如来藏以有鉴机照用无思而应。故
亦名识。此识与大圆镜智同时发起。相续执持无
漏种故。故云大圆无垢同时发。到此境智相应法
身显现。圆明普照十方尘刹。故云普照十方尘刹
中也。良由始以一念不觉之无明。迷此一心。遂将
真如理体变而为妄相。本有智光变而为妄见。今
返妄归真则泯见相而归一心。理智一如方极一
心之源。此唯识之极则。乃如来之极果也。】
894-A¶ 第 434c 页 X55-0434.png
八识规矩颂纂(终)
* No. 894-B
题(二)百法明门八识规矩纂释后
余不敏。天黜其形。自信有尊形者存。故夙抱超然之
志。在龆龀即闻我 大师法雷起蛰。时则跃然归依。
结想有年。往癸丑岁从先人宦游于衡。适礼 大师
于灵湖。即蒙摄受。时见虚中益公。其精敏机警知为
法器。然未识所志向。及丁巳夏 大师归老匡庐之
五乳峰下。余以二亲见背。乃决志依归求出世业。于
辛酉春始判然入山。大师怜之。从入室后得闻法要。
朝夕与公商确奥义。洞彻言外。余跃然喜也。不唯与
之忘形。抑忘心矣。食息靡间。一日见公案头百法规
矩纂释。展卷同刘孝廉仲安氏阅之。一读三叹曰。公
之精义入神之如此也。心虽不闲于宗。案习闻此论
虽老师宿学亦苦于难入。盖以论释论文简义幽。且
断章不备。况旧无解。故多面墙。近则本论释有数家。
又未参合。于此犹然。故吾此末学所以泣岐也。今公
详论文于名相之下。取古今诸疏会通一贯。且得亲
894-A¶ 第 435a 页 X55-0435.png
闻 大师之心印而折衷之。故文如析薪。义若观火。
不劳旁搜曲讨而洞达法相之源。不异三车执笔也。
意别数载。何公超悟之蚤而入法之精如此。讵非拔
灵根于虚壤者。未易易也。顾予与公大有夙契。愧不
能赞其万一。聊述此以纪法缘之始末云。
天启二年岁在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秣陵遗民方远题于五乳峰下之溪上阁
* No. 894-C
百法规矩纂释后叙
余自降心白业归命佛乘。时抱出尘之志。切喜依教
寻源。惟以如来法海汪洋。义天广博。于奢摩他路未
能下手。每开卷未尝不望涯而叹也。及询诸尊宿。咸
教以先明起信.百法诸论。云此乃一大藏之关键。如
欲万里之行始于足下。未有足下之步不移而能之
万理者。是知百法规矩乃足下之步也。故曰明得百
法可入大乘之门矣。余即简鲁庵补注。见其文约义
幽犹然。故吾罕得其要。丙寅秋适匡山虚公来游黄
山。锡过白岳。余与家仲兄遇于汶上。首请楞严三观。
次及圆觉.起信。而师每发一言。义出常见。酬一难。理
不劳旁搜曲讨而洞达法相之源。不异三车执笔也。
意别数载。何公超悟之蚤而入法之精如此。讵非拔
灵根于虚壤者。未易易也。顾予与公大有夙契。愧不
能赞其万一。聊述此以纪法缘之始末云。
天启二年岁在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秣陵遗民方远题于五乳峰下之溪上阁
* No. 894-C
百法规矩纂释后叙
余自降心白业归命佛乘。时抱出尘之志。切喜依教
寻源。惟以如来法海汪洋。义天广博。于奢摩他路未
能下手。每开卷未尝不望涯而叹也。及询诸尊宿。咸
教以先明起信.百法诸论。云此乃一大藏之关键。如
欲万里之行始于足下。未有足下之步不移而能之
万理者。是知百法规矩乃足下之步也。故曰明得百
法可入大乘之门矣。余即简鲁庵补注。见其文约义
幽犹然。故吾罕得其要。丙寅秋适匡山虚公来游黄
山。锡过白岳。余与家仲兄遇于汶上。首请楞严三观。
次及圆觉.起信。而师每发一言。义出常见。酬一难。理
894-A¶ 第 435b 页 X55-0435.png
彻玄微。所谓狮儿哮吼自与群兽别也。一日于师囊
中披得此纂。与仲兄捧览三复。不觉从前滞碍划然
巳解。百法则详而备。规矩则简而明。使初学之士一
见了然。无复泣岐之叹矣。持斯钥而竟探宝藏顿获
家珍。岂不快哉。余曰。此希有之法。曷不公诸宇内。师
谦而秘之。余坚请。得寿诸梓以广法施。愿诸学者因
言得义。了义明心。庶不负虚师亦不负自巳。是为叙。
时
崇祯四年岁次辛未花朝
天都弟子在新程开裕拜撰并书
中披得此纂。与仲兄捧览三复。不觉从前滞碍划然
巳解。百法则详而备。规矩则简而明。使初学之士一
见了然。无复泣岐之叹矣。持斯钥而竟探宝藏顿获
家珍。岂不快哉。余曰。此希有之法。曷不公诸宇内。师
谦而秘之。余坚请。得寿诸梓以广法施。愿诸学者因
言得义。了义明心。庶不负虚师亦不负自巳。是为叙。
时
崇祯四年岁次辛未花朝
天都弟子在新程开裕拜撰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