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449b 页
卷一 第 449b 页


No. 1864
大乘入道次第一卷

沙门智周撰

「 稽首无等善调御
 能拔生死苦沈溺
 如空性相无去来
 若影从形应所化
 实相一味妙甘露
 等流八万甚深法
 三贤永截爱流人
 十地长驱正路者
 故我归诚此三宝
 将显入大乘位行
 愿法恒朗长夜中
 有情永拨重昏暗」


夫欲趣求大菩提者。当知二事。一行位修断。
二所求菩提。初复分二。一列位。次明修断。位
次复三。第一列名。第二释名。第三出体。初中
复二。初总后别。总者。今依唯识杂集等论略
开五位。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通达。四修
习位。五究竟位。初四是因。后一是果。次列别
名。初资粮位有三十心。所谓十住十行十回
向。言十住者。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
住。四生贵住。五方便住。六正心住。七不退
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言十行
者。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恚行。四无尽
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尊
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言十回向者。一救
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诸
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
卷一 第 449c 页 T45-0449.png
向。六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七等心随顺
一切众生回向。八如相回向。九无缚无著解
脱心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二加行位中复
有四位。一𤏙位。二顶位。三忍位。四世第一法
位。三通达位中复有二种。一真见道。二相见
道。四修习位中复有十位。一极喜地。二离
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
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
地。其究竟位辨如果中。始从资粮终尽法云
经三大劫。其初资粮加行二位是初大劫。从
通达位至七地终是第二劫。从第八地尽第
十地是第三劫。时毕三祇。行备四位。方登究
竟菩提果矣。

二释名。初辨资粮。先总后别。总言资粮者。资
益己身之粮名为资粮。欲趣菩提要资于行。
此位创修入佛之因名资粮位。故唯识论云。
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修集种种胜资粮故。又
此亦名顺解脱分。言解脱者。所谓涅槃。离烦
恼缚名为解脱。即所求果。顺者不违。分者因
义。即所修行不违于果。是果之因名解脱分。
故唯识云。为有情故勤求解脱。由此亦名顺
解脱分。别名者。一者十住菩萨在此创安其
心。于六度等行未殊胜。但得住名。此十别
者。一此位菩萨创首发于大菩提心。名发心
住。二者菩萨净治三业悲及有识。名治地住。
三者菩萨修胜理观起上妙行。名修行住。四
者菩萨从诸圣法正教中生。名生贵住。五者
菩萨所修善根皆为救物。名方便具足住。六
者菩萨所闻赞毁心定不动。名正心住。七者
卷一 第 450a 页 T45-0450.png
菩萨间说三宝三际有无。心坚不转。名不退
住。八者菩萨三业清洁悟二世间。真简伪虚。
童表无咎。亦犹涅槃婴儿之行。名童真住。
九者菩萨解真俗谛。悟法王法。将有所袭。名
法王子住。十者此位菩萨如王太子堪受王
位。行渐胜故。名灌顶住。二者十行。此位菩萨
行六度等诸行胜故。名之为行。言其十者。一
此位菩萨为大施主。一切能舍。三时无悔。利
誉不悕。悯生慕法。睹者欢敬。名欢喜行。二者
菩萨常持净戒。不染五欲。能令伏众魔一切
众生立无上戒得不退地。名饶益行。三者菩
萨常修忍辱。谦卑恭敬。和颜爱语。不害自
他。悟身空寂。怨对能忍。名无恚行。四者菩萨
假设多劫受诸剧苦。求法济生念念不息。名
无尽行。五者菩萨常住正念恒无散乱。于一
切法乃至生死入住出胎。无有痴乱。名无痴
乱行。六者菩萨善入人法皆无性相。三业寂
灭无缚无著。而复不舍化众生心。巧能随类
现生救物。名善现行。七者菩萨历诸尘刹供
佛求法。传灯度生心无厌足。然以寂灭观诸
法故而于一切心无所著。名无著行。八者菩
萨尊重善根智慧等法。皆悉成就。而由得斯
诸尊重法。二利之行更增修习名尊重行。九
者菩萨得四无碍陀罗尼门诸善慧法。能为
众生作清凉池。守护正法佛种不绝。名善法
行。十者此位菩萨成就第一诚谛之语。学三
世佛真实之语无二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
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名真实行。三者十回
向。在斯位已凡所修行皆为回向。立回向名。
卷一 第 450b 页 T45-0450.png
其十者何。一此位菩萨而行六度四摄法等。
悉为救摄一切有情。令离生死得涅槃乐。名
救护众生。入平等观。不见怨亲众生等相。称
离生相。初回向名因斯而立。二者菩萨于三
宝所得不坏信。因持诸善。回向众生令获善
利。名不坏回向。三者菩萨学三世佛。不著生
死。不离菩提。修回向事。名等诸佛回向。四者
菩萨修习一切诸善根时。以彼善根如是回
向。令此善根功德之力。至于一切三宝之所
一切世界众生之所。作诸供养利益之事。譬
如实际无处不有。名至一切处回向。五者菩
萨修悔过善根。离一切业障。于诸如来一切
众生。所有善根皆悉随喜。以此善根皆悉回
向。庄严一切诸佛净刹。常作佛事。善巧方
便具诸功德。离诸虚妄而无所著。由回向已
得无尽善根。名无尽藏功德回向。六者菩萨
以内外财。随众生意而惠施之。见诸苦者。悲
以身代。坚固安住自在功德。以如是等诸善
功德而回向已。令一切生得大智慧。除灭大
苦。名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七者菩萨而
能增长一切善根。修习究竟安住忍力。闭恶
趣门。永离颠倒。不著诸行。一切善根由皆
悉回向。为一切众生作功德藏。音覆一切。
拔出生死。令得众善。等无差异。名等心随顺
一切众生回向。八者菩萨成就念智。安住不
动心。无所依。寂然不乱。不违一切平等正法。
严刹度生。所修诸善皆顺如相而为回向。名
如相回向。九者菩萨所摄善根离憍慢等。所
有缚著得解脱心。行普贤行。所习诸善不执
卷一 第 450c 页 T45-0450.png
为己及以他人。以无缚著解脱之心回向。饶
益品物一切故。名无著无缚解脱心回向。十
者此菩萨离垢缯系顶。受大法师记。法施
化生。严净世界。出生智等悉同虚界而无限
量。凡有善根修于回向。悉等法界故。名法
界无尽回向。如此等义广如华严。恐繁不具。
前二十九心全第三十少分而属资粮。三十
少分属后加行。问此位初首而有十信。谓信
进念定慧施戒护愿回向。计心四十。何故但
言三十心耶。答即十住中初住离出。以初发
心而甚难故。故离出也。设有圣教言四十心。
当知即据总别说也。理实三十。

第二加行位者。亦分总别。总言加行者。加功
用行而趣见道故。名加行。故唯识云。近见道
故立加行名。即此亦名顺决择分。言决择者。
体即是智。决简于疑。疑不决故。择者简见。见
不择故。智异于彼。故名决择。分者支分。此决
择体即是见道。七觉支中是其一支。故名为
分。顺者趣向欣求之义。加行位中𤏙等善根
欣求趣向彼决择分。故𤏙等善名顺决择。故
唯识云。此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
分故。其别名者。一𤏙。此位菩萨初得见道火。
相前故。名为𤏙。然见道体能断烦恼。如火
烧薪。故喻于火。𤏙位菩萨未得火体。而得火
相。故名𤏙也。二顶。此位菩萨依寻思智观所
取空。此位功极。故名为顶。顶者极义。如山之
顶上之极也。三忍。忍者印可达悟之义也。此
位菩萨知忘执识及心外境而体皆空。故名
为忍。四世第一法。此位菩萨所得智等。一切
卷一 第 451a 页 T45-0451.png
世间所有法中无先此者。名世第一。

第三通达位者。亦分二种。一释总名。言通达
者。證会之义也。此位菩萨无漏之智了證真
如。故名通达。即唯识云。加行无间此智生时。
体会真如。名通达位。此通达位即是见道。唯
识等云。通达位者。谓诸菩萨所住见道。见道
名者即无漏智。照理名见。故唯识云。初照理
故亦名见道。道游履义。行人游履趣于极果。
或通运义。通运行人至于极果。故名为道。次
释别名。一真见道。体离虚妄。亲能證理。实能
断障。故名为真。又释。真者是理。见者是智。
證真之智。名真见道。二相见道。相者类似之
义。真见道后而起于此行解。安摸仿像真见
所有功能。不能證理及断于障。类似于真。故
名相见。

第四修习位者。亦开二种。一释总名。此位菩
萨而更进修无分别智。断所馀障。故名修习。
唯识等云。为断馀障證得转依。复数修习无
分别智。是以此位名修习也。二显别名。又
分为二。初释总地名。后解十别号。此修习位
能为依持生长之义。故名为地。唯识等云。与
所修行为胜依持。令得生长。故名为地。十别
号者。一此地菩萨始入于圣證二空理。能利
自他。所以大喜。是故此地名极喜地。故瑜伽
等云。得未曾得出世间心。具證二空。能益自
他生大欢喜。二此地菩萨具清净戒弃破戒
惑。破戒惑法染污行人。名之为垢。此地能
舍。名离垢地。故瑜伽等云。远离一切微细犯
戒。三此地菩萨由得胜定及殊妙教四种总
卷一 第 451b 页 T45-0451.png
持。以此为因能起三慧。三慧而能照法显现。
名之为光。此地定等能起慧光。所以此地名
发光地。故瑜伽等云。能为无量智光依止。四
此地菩萨妙慧殊胜能断烦恼。如火焚薪。是
故此地名焰慧地。故瑜伽等云。烧诸烦恼智
如火焰。五此地菩萨能令俗谛有分别智而
与真谛无分别智同时俱起。以互违法。令不
相违一时并生。故名难也。前之四地而未能
得今乃得之。故称为胜。胜前地也。是以此
地名难胜地。故瑜伽等云。方便修习最极艰
难方得自在。六此地菩萨能起胜智观十二
缘。不作染净二差别行。有此胜智现生起故。
所以此地名现前地。故瑜伽等云。观察诸行。
又于无相多修作意。方现在前。七此地菩萨
唯修无相不起功用。功用之行创绝斯地。是
以此地无相之行逾于二乘世间等行。故此
名远行地也。故瑜伽等云。能远證入无缺无
间无相作意。八此地菩萨妙无相智不被一
切有相功用及诸烦恼而能鼓击。所以此地
名为不动。故瑜伽等云。不为现行烦恼所动。
九此地菩萨得胜妙智。能善说法以利含识
故。此地名为善慧地也。故瑜伽等云。说法自
在。获得无量广大智慧。十此地菩萨而有胜
智。能藏众德。能断诸障。能遍法身。义同于云
能蔽于空而含于水。是以此地名法云地。故
瑜伽等云。粗重之体广如虚空。法身圆满譬
如大云皆能遍覆。

第五究竟位者。功成事毕。故称究竟。简资粮
等。彼之四位功未毕故。亦简二乘。二乘所得
卷一 第 451c 页 T45-0451.png
菩提涅槃非高胜故。唯佛独能所作皆办功
德最胜。得名究竟。

三出体者。资粮加行此之二位剋性。皆以有
漏加行智为其体故。见道剋性。而以根本后
得无漏二智为体。真相别故。其修习位十地
皆以有为无为诸功德法。以为自体。究竟位
者。即以如来菩提涅槃。以为其体。上虽列位
释名出体三节不同。总当第一辨位次也。

第二明修断者。复开为二。一明所修之行。二
说所断之障。初修行中复分为二。初境后行。
所言境者。谓即三性三无性等多种差别。今
且略明三性之境。谓遍计所执。依他起性。圆
成实性。是智所观名之为境。故摄大乘名所
应知。所应智者即是境也。问此三名体其义
云何。答遍者周普。计者量度也。普计一切
故名遍计。此能周遍量度之心。妄执一切五
蕴等法为我为法。此所妄计我法等类。名为
所执。所执之法但有假名。无其实体。故瑜
伽云。谓随言说依假名言建立自性。自性即
是我法等性也。问所缘蕴等体性不无。能计
妄情亦复是有。何故论云名计所执无自体
耶。答蕴等缘生不离于识。非有似有。而非我
法。妄情不了执为实有。计为我法。而离于
识非一异等。此等所执离识我法及实有等。
今说为无名计所执。不言识内非横计者所
有蕴等亦名无体。故唯识云。一切心及心所
由熏习力所变二分。从缘生故。亦依他起。遍
计依斯妄执定实有无一异俱不俱等。此二
方名遍计所执。问遍计所执其体已明。能遍
卷一 第 452a 页 T45-0452.png
计心未知。何是。答有漏第七及染第六。此之
二识妄执我等名能遍计。故摄论等言意识
名为能遍计故。故八识中唯此二也。问第六
妄执缘一切起。可名遍计。第七但缘第八起
执。何得名遍。答第七执心是第六识执之类。
故亦名遍计。依他起者。依者依托。他者非己。
由仗于他自方得生。名依他起。起者生也。体
即一切有漏无漏心及心所色等五尘从因缘
生。皆名依他。故瑜伽云。谓从众缘所起自性。
圆成实者。圆者圆满体。周遍义也。成即成
就。非生灭义。实乃真实。非虚谬义。唯一真如
具斯三义。名圆成实。故瑜伽论云。谓诸真如。
圣智所行圣智境界。又释。无漏有为亦名成
实。故唯识云。无漏有为离倒究竟。胜用周
遍。亦得此名。此意说云。无漏有为亦具三义。
同于真如。亦名成实。言离倒者。而是实义。烦
恼染法虚妄颠倒。不得实名。无漏不然。故名
为实。言究竟者。即是成义。究竟能断烦恼染
法。成就此能。故名成也。胜用周遍者。是其圆
义。能普断惑。遍缘诸境。故名圆也。由此真如
有为无漏并圆成也。辨中边论第二亦云。真
如涅槃无变异。故名圆成实。有为总摄一切
圣道。于境无倒。亦名成实。摄大乘论亦取无
为有为无漏名圆成实。故知成实通二种也。
问何故瑜伽论但以五法中如为成实耶。答
辨圆成实而有二门。一常无常门。但是常者
名圆成实。离生灭故。无常即非。瑜伽据此。故
以如如而为成实。正智体是生灭法故。故不
取也。二漏无漏门。但是无漏即名成实。离颠
卷一 第 452b 页 T45-0452.png
倒故。有漏即非。所以中边摄论唯识通据二
门亦取正智。诸无漏法亦圆成实。故不相违。
即此遍计其体全无。依他圆成体性是有。故
契经云。有为无为名之为有。我及我所说之
为空。有为无为依他成实。我及我所是遍计
也。三性有无谅可知矣。观遍计境我法体无。
但可令知不生妄执。观依他性。染者惑业及
以苦果。可须断除。净者即是资粮加行见道
修道所行之行。可令修习。观圆成实而令求
證。三无性等所馀之境恐繁不说。

次修行中又分为二。初明发心。后明修行。发
心又二。初明发心。后明发愿。初发心者。将求
大果。必要先发菩提之心。由发此心。欣彼果
故。因能修行断诸惑障。證大涅槃心。若不发。
便无欣趣。欣趣既无。谁有修行。行若不修。何
能断障。障不能断。讵得菩提。故华严经十
住初首名发心住。般若经论十八住中。第一
亦名发心行住。唯识亦云。从发深固大菩提
心。是以第一先须发心。由发心故入僧祇数。
发心之义准诸经论。今者略以十门分别。一
明菩提心之体性。二彰所因。三显行相。四辨
所缘。五明胜利。六谈德量。七挍胜劣。八辨其
喻。九明退缘。十彰守护。一体性者。以信精进
正念正定正慧为体。故摄论云。清净增上力
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增上
力者。即信等五。故以信等而为自体。二彰所
因者。按诸经论。因不一徒。略陈梗概。故大集
经云。众生成就十六种法。能发菩提心。一常
修上心莹磨诸根。二勤修诸善庄严功德。三
卷一 第 452c 页 T45-0452.png
至心持戒不生悔厌。四修集大悲怜悯众生。
五信佛世尊有大慈悲。六为诸众生受行诸
苦。七能坏众生所有苦恼。八调伏诸根具足
正见。九心无所畏不求诸有。十乐求佛智不
乐二乘。十一受乐不慢。受苦无悔。十二恭
敬智慧破坏憍慢。十三知恩报恩。十四具足
身力。十五护持正法。十六不断三宝。又瑜伽
论菩萨地说。菩萨发心由四种缘四因四力
而能发心。言四缘者。一见诸佛菩萨有不思
议神变威力。或从可信闻如是事。既闻是已。
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发大菩提心。二虽
不见闻佛及菩萨神通功德。于菩萨藏闻已
深信。为得如来微妙智故发菩提心。三或有
一类。虽不见佛及以听说如是正法。而见一
切菩萨藏法将欲灭没。便作是念。菩萨藏法
久住世间。能拔无量众生大苦。我应住持菩
萨藏法发菩提心。为灭无量众生大苦。为护
菩萨藏增上力故。于如来智深生信解而得
发心。四者或有一类。虽不睹见正法欲灭。而
于末劫见诸浊恶众生身心十随烦恼之所恼
乱。谓多愚痴。多无惭愧。多诸悭嫉。多诸忧
苦。多诸粗重。多诸烦恼。多诸恶行。多诸放
逸。多诸懈怠。多诸不信。见是事已便作是念。
大浊恶世于今正起。诸随烦恼之所恼乱。能
发下劣声闻心者。尚难可得。况于无上正等
菩提能发心者。我当应发大菩提心。令此恶
世无量有情随学于我起菩提愿。由见恶世
发心难得增上力故。发菩提心。云何四因。一
谓诸菩萨菩萨种姓而得具足。二赖佛菩萨
卷一 第 453a 页 T45-0453.png
善友摄受。三于诸众生多起悲心。四于极多
时生死大苦。难行苦行无有怯畏。云何四力。
一谓诸菩萨由自功力。能于无上正等菩提。
深生爱乐。二由他功力。深生爱乐。三宿习大
乘相应善法。今得暂见诸佛菩萨。或暂得闻
称扬赞叹。即能速发大菩提心。况睹神力闻
其正法。四于现法中。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谛
思惟等。长时修习种种善法。由此加行发菩
提心。三显行相者。希求为相。希求有二。一求
菩提。二求利生。故瑜伽论云。菩萨起心求
菩提时。发如是心。说如是言。愿我决定当
證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又云。
最初发心。于诸众生发起二种善胜意乐。一
者利益意乐。谓欲从诸不善处拔济众生安
置善处。二者安乐意乐。谓于贫匮无依无怙
诸众生所。离染污心。欲与种种饶益乐具。又
般若经论发心行住而有四义。一者广大心。
四生三界咸是慈悲所度之者。二第一心。咸
令有情得无馀依涅槃胜果。三常心。虽度众
生。不见身外有众生相。皆即我身。故能常度
一切众生。四不颠倒心。不起我执执有自他
有情我等。此等诸教皆以决定希求二利。为
发菩提心之行相。四辨所缘者。恒以所求所
度而为所缘。故大般若经云。善现白佛。初
发菩提心菩萨何所思惟。佛言。恒正思惟一
切相智。又瑜伽论云。以大菩提及诸有情一
切义利。为所缘境。缘菩提故。自求当證。缘众
生故。悲心希济。五明胜利者。大集经颂云。若
乐喜发菩提心。如是乃能断恶有。能为人天
卷一 第 453b 页 T45-0453.png
开正路。能闭八难邪险径。诸根具足不盲
聋。皆由至心发菩提。又颂云。能见十方诸世
尊。能闻无上甘露味。若能至心发菩提。是故
能破疑憍慢。无量智慧得自在。能为众生说
法界。华严经云。若有发菩提心。则为不断一
切佛种。则为严净一切佛刹。则为成就一切
众生。则为了达一切法性。则令一切诸众生
界悉得安稳。瑜伽菩萨地云。发心菩萨所摄
善法有二种胜。一因二果。谓所摄善法皆是
无上正等菩提能證因故。所摄无上是此果
故。尚胜二乘。况馀一切世间因果。又云。发心
菩萨有二胜利。一者初发心已即是众生尊
重福田。一切众生皆应供养。亦作一切众生
父母。二者发心即能摄受无恼害福。由此菩
萨成就如是无恼害福。得倍轮王护所守护。
由得如是护所护故。若寝若悟若迷闷等。一
切魍魉人非人等。不能娆害。又此菩萨转受
馀生。由如是福所摄持故。少病无病。不为
长时重病所触。常益众生无劳无损。六谈德
量者。华严经颂云。发心功德不可量。充满一
切众生界。众智共说无能尽。何况所馀诸妙
行。又云。若有菩萨。初发心誓求当證佛菩提。
彼之功德无边际。不可称量。无与等。又云。菩
萨于生死最初发心时。一向求菩提。坚固不
可动。彼一念功德深广无边际。如来分别说
穷劫犹不尽。发菩提心论云。如来言。如诸菩
萨最初发心下劣一念福德果报。百千万劫
说不能尽。况复一日一月一岁。乃至百千所
习诸心福德果报岂可说尽。何以故。菩萨所
卷一 第 453c 页 T45-0453.png
行无尽。欲令一切众生皆住无生忍得无上
菩提故。辨中边论亦云。胜故无尽故。由利他
不息。七挍胜劣者。大集经颂云。若有能发菩
提心。是则能胜一切乘。能净一切众生心。亦
能演说无上道。又云。如恒河沙等众生悉住
声闻辟支佛乘。欲比菩萨初发心业。百分千
分不可为喻。何以故。二乘之人自为解脱观
于烦恼。菩萨不尔。常为众生得解脱故观诸
烦恼。又颂云。如恒河沙等世界。满中妙宝持
用施。虽有如是无量福。不如怜悯发菩提。无
量亿等恒沙佛。净妙华香以供养。如是福德
犹不如。发菩提心七卓步。八辨其喻者。大
集经云。譬如小宝亦不可轻。何以故。如是小
宝能作大事。多所利益。菩萨亦尔。初发心时
亦不可轻。又云。如馀小王一切悉属转轮圣
王。一切人天亦复如是。悉来归属初发心菩
萨。又云。无苷蔗子则无种种石蜜诸味。若无
菩提心者亦无种种三宝诸味。又颂云。若有
菩萨勤精进。即能破坏诸烦恼。如火能焚乾
草木。菩提心能烧烦恼。又发菩提心经论云。
菩萨初始发心。譬如大海初渐起时。当知为
彼下中上价乃至无价如意宝珠而作住处。
此宝皆依大海生故。菩萨发心亦复如是。为
三乘人禅定智慧一切功德之所生处。又如
三千大千世界初渐起时。当知便为二十五
有其中所有一切众生。悉皆荷负作依止处。
菩萨亦尔。一切初渐起时。普为一切无量众
生六道四生乃至四姓。一切荷负作依止处。
又大庄严论广有喻事。恐繁不引。九明退缘
卷一 第 454a 页 T45-0454.png
者。瑜伽论云。有四因缘能令菩萨退菩提心。
一种姓不具。二恶友所摄。三于诸众生悲心
微薄。四于长时生死大苦。难行苦行怯畏惊
怖。十显守护者。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常
勤守护是菩提心。犹如世人守护一子。亦如
瞎者护馀一目。如行旷野守护导者。菩萨守
护菩提之心亦复如是。因护如是菩提心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次发愿中又分为二。初愿后誓也。愿者所习
本矣。誓者能赞缘矣。将备成功。阙一无可。亦
犹轮翼待而飞御。故发菩提心论云。菩萨云
何发趣菩提。以何业行成就菩提。发心菩萨
住乾慧地。先当坚固发于正愿。摄受一切无
量众生。我求无上菩提。救护度脱令无有馀。
皆令究竟无馀涅槃。是故初始发心大悲为
首。以悲心故能发转胜十大正愿。何等为十。
一者愿我先世及以今身所种善根施与一
切。悉共回向无上菩提。令我此愿念念增长。
生生不忘。为陀罗尼之所守护。二者愿我回
向大菩提已。以此善根于一切生处。常得供
养一切诸佛。恒常不生无佛国土。三者愿我
得生诸佛国已。常得亲近。随侍左右如影随
形。无刹那顷远离诸佛。四者愿我得近佛已。
随我所应说法。即得成就菩萨五通。五者愿
我得五通已。即达世谛假名流布。了第一义
得正法智。六者愿我得正法智已。以无厌心
为生说法。示教利喜皆令开解。七者愿我开
解诸众生已。以佛神力遍至十方无馀世界。
供养诸佛听受正法广摄众生。八者愿我于
卷一 第 454b 页 T45-0454.png
诸佛所闻正法已。即能随转清净法轮。十方
世界一切众生听我法者闻我名者。即得舍
离一切烦恼。发菩提心。九者愿我能令一切
众生发菩提心已。常随将护除无利益与无
量乐。舍身命财摄受众生荷负正法。十者愿
我能荷负正法已。虽行正法。心无所行。如诸
菩萨行于正法而无所行亦无不行。为化众
生。又瑜伽论有十大愿。若诸菩萨愿于当来。
以一切种上妙供具。供养无量无边如来。名
第一愿。愿于当来。摄受防护诸佛正法。传
持法眼令无断坏。名第二愿。愿于当来。从睹
史多天宫降下。八相成道。名第三愿。愿于当
来。行一切种菩萨正行。名第四愿。愿于当来。
普能成就一切有情。名第五愿。愿于当来。一
切世界皆能示现。名第六愿。愿于当来。普能
净修一切佛土。名第七愿。愿于当来。一切菩
萨皆同一种意乐加行趣入大乘。名第八愿。
愿于当来。所有一切无倒加行皆不唐捐。名
第九愿。愿于当来。速證无上正等菩提。名第
十愿。诸圣教中愿行非一。恐繁不具。

既发愿已。次立于誓。准庄严论。由五义故立
六种誓。五义者。一能坚固其心。二能制伏烦
恼。三能遮放逸。四能破五盖。五能勤修六度。
云何立誓。若有人来种种求索。我于尔时随
有施与。乃至不生一念悭吝。若我持戒。乃至
失命建立净心。誓无改悔。若我修忍。为他侵
害。乃至割截。常生慈心。誓不恚碍。若修精
进。遭逢寒暑王贼水火师子虎狼无水谷处。
要必坚固誓不退没。若我修禅。为外事恼不
卷一 第 454c 页 T45-0454.png
得摄心。要系念境。誓不暂起非法乱想。若修
智慧。观一切法如真实性。随顺受持于善不
善有为无为生死涅槃。不起二见。若我心吝
悔恚碍退没乱想。起于二见如弹指顷。以施
戒忍精进禅智求得报者。我即欺诳十方世
界无量无边阿僧祇现在诸佛。于未来世亦
当必定不證菩提。菩萨以十大愿持正法行。
以六大愿制伏放逸。必能精进修习六度成
无上菩提。

次求善友者。善友之义大矣哉。将越艰险会
常乐者。无莫由之。故摄大乘唯识等云。要善
友力方成菩提。佛菩萨等是为善友。胜利无
极。难以具言。且略举三用表求意。一者能为
菩提近因故。涅槃经云。佛告诸大众言。一切
众生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近因缘者。莫
先善友。何以故。阇王若不随耆婆语者。来月
七日必定命终堕阿鼻狱。是故近因莫若善
友。二者趣向如来智时有十功能。故华严经
云。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门。令我得入
真实道故。善知识者则趣向一切智乘。令
我得至如来地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
智船。令我得至智宝洲故。善知识者则是趣
向一切智炬。令我得生十力光故。善知识者
则是趣向一切智道。令我得入涅槃城故。善
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灯。令我得见夷险
道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桥。令我得
度险恶处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盖。
令我得生大慈凉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
切智眼。令我得见法性门故。善知识者则是
卷一 第 455a 页 T45-0455.png
趣向一切智潮。令我满足大慈水故。三者能
令越生死海故。大集经偈云。若得亲近善知
识。至心听受无上法。观察内外空三昧。即能
越度生死海。问于善知识起于何心而求于
彼。答华严经云。于善知识生十种心。谓于善
知识生同己心。令我精勤办一切智照道法
故。于善知识生清净自业果心。亲近供养生
善根故。于善知识生庄严菩萨行心。令我速
能庄严一切菩萨行故。于善知识生成就一
切佛法心。诱诲于我令修道故。于善知识生
能生心。能生于我无上法故。于善知识生出
离心。令我修行普贤菩萨所有行愿而出离
故。于善知识生具一切福智海心。令我积集
诸白法故。于善知识生增长心。令我增长一
切智故。于善知识生具一切善根心。令我志
愿得圆满故。于善知识生能成办大利益心。
令我自在安住一切菩萨法故。成一切智道
故。得一切佛法故。

后明修行者。夫天池别乎行潦者。百川纳而
莫遗。地岳殊于推阜者。众尘积而无弃故。
求无上正等菩提。一切诸行莫不备习。于中
分二。一总二别。总者。其资粮等五位中。皆具
自利利他二行及福智二十波罗蜜。故唯识
论云。十波罗蜜五位皆具。然修习位其相最
显。即此六度慧为性者。皆名为智。非慧为体。
并名为福。六波罗蜜通相皆二。别相前五说
为福德。第六智慧。又此六度为济于他而修
六者。六皆利他。若为自修。六皆自利。既云十
度通五位修。又即六度通于福智二利所摄。
卷一 第 455b 页 T45-0455.png
故知十度二利福智通五位也。

问菩提分法及四摄等。皆是功德所修之法。
二利等中是何所摄。答据增相说。菩提分法
自利行收。四摄事等利他行摄。若依实言。皆
通二利。

问菩提分等体义云何。答分之为三。初菩提
分。次明四摄。后显六度。菩提分法略为二门。
一者释名。二略问。答初中又二。先总后别。三
十七菩提分法者。菩提梵音。此译名觉。即如
来等尽无生智。照境穷源故称为觉。分者因
也。此三十七能为觉因。故名为分。次别名
者种类不同。分为七例。一四念住。二四正断。
三四神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支。七八正
圣道。一四念住者。谓身受心法。身等四法是
所观境。慧是能观。慧与念俱。故慧从念称为
念也。住者即境是能观慧所住之境。总称念
住。别言身者。五根四大积集名身。领纳于境
目之为受。集起名心。轨持称法。二四正断者。
体一精进。义用不同。分之为四。已生恶法断
之令灭。未生恶法令永不生。已生善法修令
增长。未生善法修令得生。此四功能断自所
除懈怠障故。故名四断。三四神足者。神谓神
通。妙用难测故名神也。即慧之用。足者彼
因。体即胜定。由依胜定能发通故。故名神足。
足虽一定。定因有四故名四也。其四者何。谓
欲勤心观。于境乐观名欲。止恶进善曰勤。定
能摄心称心。于境简择名观。此四非足。足之
因也。四五根者。增上之义是根义也。由五能
生诸善法故。故总名根。其五者何。谓信精进
卷一 第 455c 页 T45-0455.png
念定慧也。谓于三宝四谛等中。能深忍乐清
净之性。名之为信。勇猛进修。目为精进。于境
忆持。故称为念。专注所缘。号之为定。简择德
失。故得慧名。五五力者。不可屈伏故名为力。
即前五根据不可屈转立力名。故瑜伽云。谁
不能屈。答此清净信若天若魔乃至诸烦恼
缠亦不能屈。故名难伏。体即五根。更无别也。
六七觉支者。觉者是智。支者分类。分类不同
而有七种。名七觉支。其七数者。一念。二择
法。三精进。四喜。五轻安。六定。七舍。于境明
记。名之为念。观察德失。故名择法。炽然修
善。号为精进。于意适悦。故得喜名。调畅身
心。名为轻安。专注所缘。故名为定。远离沈掉
平等寂静。目之为舍。问择法是慧。可名觉支。
馀非慧收。何得名觉。答念支觉法所依止
故。择法自体而是觉故。精进是觉出离支故。
喜是觉法利益支故。轻安定舍此三是觉无
染支故。是以自体及馀非慧总名觉支。何故
此三名无染支。答粗重为因能生诸染。轻安
近能治此粗重。名无染因。由依定故方能离
染。定即名为离染所依。舍正除染。即是无染
之自性也。故此三种得无染名。七八圣道者。
契理通神。目之为圣。运载游履称之为道。其
八者何。谓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
正念。正定。正见。筹量义理。名正思惟。语离
四非。称为正语。身远三过。名为正业。无漏身
语离五邪命。名为正命。修善断恶有胜堪能。
目为精进。明记所缘。称为正念。摄心不乱。号
为正定。推察谛理。故名正见。二略问答者。问
卷一 第 456a 页 T45-0456.png
小乘之人修菩提分教有诚文。何以得知大
乘亦学。答智度论云。问三十七品是声闻辟
支佛道。六波罗蜜是菩萨道。何故于菩提道
说声闻法。答菩萨摩诃萨学一切道品。既云
一切。故知亦通菩萨所学。问菩提分法通诸
位者。何故瑜伽摄论皆云四地方得菩提分
耶。答彼据三地得定戒等。相同世间。四地相
同二乘出世。道品无漏而是出世。故言四地
方得起也。问三乘同修行相何别。答中边论
云。二乘之人以自相续身等为境。以修对治。
菩萨通以自他相续身等为境。而修对治。声
闻独觉于身等境。以无常等行相思惟而修
对治。若诸菩萨于身等境。而以无所得行相
思惟。修于对治。声闻独觉修念住等。但为身
等速得离系。若诸菩萨修念住等。不为身等
离系。但为證得无住涅槃。由此三缘。与二乘
别。

次明四摄。略分二门。初释名字。后辨行相。初
中又二。先总后别。总者。以此四事摄诸有情。
故名四摄。或摄者益他。以施等法益有情故。
故瑜伽云。所有摄事能成就他一切有情。能
成就者即是益也。释别名者。一者布施运心
普及。称之为布。辍己惠人故名为施。二者爱
语音声屈曲表彰名语。闻者悦乐故目为爱。
三者利行。行是所修之行。即是因名。利是所
得利益。即是果称。故瑜伽云。由此能令于现
法中得身轻安。于后法中。般涅槃等此现轻
安后般涅槃。皆并名利。有所益故。四者同事。
同者等也。事者事业。谓与有情等修行业故
卷一 第 456b 页 T45-0456.png
名同事。二行相者。菩萨若欲摄化有情。不过
此四。若欲化彼。先行于施。谓随于彼所须。外
财金银等物。及以内财手足等类。随求皆与。
由随意与故。诸有情亲附菩萨。是名施摄。既
亲附已。次以爱语悦豫彼心。令其受道。故瑜
伽云。云何菩萨自性爱语。常乐宣说可意语
等。略有三种。一慰喻语。对诸有情含笑先言。
命进问安。随宜慰喻。二庆慰语。见诸有情
有昌盛事而庆悦之。三胜益语。为诸有情宣
说一切圆满殊胜微妙法教。既行如上所有
爱语。令所化生心起爱慕归依菩萨。既归依
已。次教修行。瑜伽云。谓诸菩萨由彼爱语。为
诸有情示现正理。随其所应。于诸所学。随义
利行。此意即说。随彼诸乘根性差别。而教行
彼三乘等行得自乘果。又若菩萨如是行中。
必住悲心。无爱染心。劝导调伏。起利行已。次
与所化同其事业。问但化彼行。何假身同。答
自若不行。人焉肯学。为令彼修故。要自作。故
瑜伽云。谓诸菩萨若于是义于是善根劝他
受学。即于此义于此善根自现受学。如是菩
萨与他同事。故名同事。由此四事摄诸有情。
不增不减。

后明六度。六度之义乃有多种。今者略示八
门差别。一辨列。二释名。三显相。四加行。五
净相。六不增不减。七相摄。八胜德果利。一辨
列者。施有三种。一舍财等名为财施。二以三
藏等教施于有情。名为法施。三令他离怖。名
无畏施。戒亦三种。一者能离不善防护受持。
名律仪戒。即沙门等七众所学戒等是也。二
卷一 第 456c 页 T45-0456.png
以一切佛法为体。名摄善法戒。三者以此戒
善资物。名饶益有情戒。忍亦三种。一者怨对
能受。名耐怨害忍。二者贫病寒热种种苦至。
忍而修道而不退屈。名安受苦忍。三者于甚
深法能谛思惟审观义理。名谛察法忍。精进
亦三。一者若修诸行。发起勇悍于行不退。如
入阵者被铠甲。故即无怯退故。名被甲精进。
二者修诸善品而勤进趣。名为摄善精进。三
者能以精勤利乐含识故。名利乐精进。定亦
有三。一者而能安住现法乐故。名为安住静
虑。二者以此能发六神通故。名为引发静虑。
三者用此能成利有情事故。名办事静虑。慧
亦有三。谓生空无分别慧。法空无分别慧。俱
空无分别慧。如次即是别缘我法及俱缘彼
根本之智。简异后得言无分别。

二释名者。先总后别。言总名者。解深密经及
瑜伽云。何缘此名波罗蜜多。由五缘故。一无
染著。不染著波罗蜜多相违事故。二无顾恋。
谓于一切波罗蜜多诸果异熟及报恩中。心
无系故。三无罪过。谓于如是波罗蜜多。无间
杂染法离非方便行故。四无分别。谓于如是
波罗蜜多。不如言词执著自相故。五正回向。
谓如是所作所集波罗蜜多。回求无上大菩
提果故。又对法论云。到所知彼岸名波罗蜜
多。又波罗是所知彼岸义。蜜多是到义。释
别名者。摄论云。能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
广大财位福德。故名为施。能息灭恶戒恶趣。
及能引得善趣等持。故名为戒。能灭尽忿怒
怨雠。及能善住自安隐故。故名为忍。妙能远
卷一 第 457a 页 T45-0457.png
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
故名精进。能销除彼所有散动。及能引得内
心安住。故名静虑。能除遣一切见趣诸邪恶
慧。及能贞实品别知法。故名为慧。

三辨相者。问但施等即得名为波罗蜜多。为
不尔耶。答有得不得。故唯识云。要七最胜之
所摄受。方可建立波罗蜜多。一安住最胜。谓
要安住菩萨种姓。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
菩提心。三意乐最胜。谓要悲悯一切有情。四
事业最胜。谓要具行一切事业。五巧便最胜。
谓要无相智所摄受。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
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谓要不为二障间杂。
若非此七所摄受者。虽行施等。但名施等。不
得名为到彼岸也。

四加行者。问将修此六。以何加行方能进习。
答二利为心能修此六。故大般若经一百二
云。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时。当作是念。我
若不行布施波罗蜜多。当生贫贱家尚无势
力。何由成就有情严净佛土。况当能得一切
智智。我若不护净戒波罗蜜多。当生诸恶趣。
尚不能得下贱人身。乃至况当能得一切智
智。我若不修安忍波罗蜜多。当生诸根残缺
容貌丑陋。不具菩萨圆满色身。若得菩萨圆
满色身行菩萨行。有情见者必获无上正等
菩提。若不得此圆满色身。乃至况当能得一
切智智。我若懈怠不起精进波罗蜜多。尚不
能获菩萨胜道。乃至况当能得一切智智。我
若心乱不入静虑波罗蜜多。尚不能起菩萨
胜定。乃至况当能得一切智智。我若无智不
卷一 第 457b 页 T45-0457.png
学般若波罗蜜多。尚不能得诸巧便慧超二
乘地。乃至况当能得一切智智。又三百五十
一云。于此六种波罗蜜多勤修学时。恒作是
念。世间有情心皆颠倒。没生死苦。不能自脱。
我若不修善巧方便。不能解脱彼生死苦。我
当为彼诸有情类。精勤修学布施净戒精进
安忍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善巧方便。以此念
观故。能炽然修六度也。

五净相者。二种不同。初总后别。总者。解深密
经及瑜伽云。总说一切波罗蜜多清净相者。
当知七种。何等为七。一菩萨于此诸法不求
他知。二于此诸法见已不生执著。三即于如
是诸法不生疑惑。谓为能得大菩提不。四终
不自赞毁他有所轻蔑。五终不憍傲放逸。六
终不小有所得便生喜足。七终不由此诸法
于他发起嫉妒悭吝。行六度时离此七种。方
得名为六度清净。次别相者。大集经云。一成
就八法能净檀波罗蜜。谓离我能施。离为我
施。离爱结施。离无明见施。离彼我菩提相施。
离种种相见施。离悕望报施。离悭嫉其心平
等如虚空等施。离此八法。是谓清净。二成就
八法能护净戒。谓不忘菩提心能护于戒。不
求声闻辟支佛地能护于戒。境界无碍能护
于戒。不特诸戒能护于戒。不舍本愿能护
于戒。不依一切生处故能护于戒。成就大愿
故能护于戒。善摄诸根为灭烦恼故能护于
戒。是谓八法。言护戒者。即灭净相。三成就八
法能净羼提波罗蜜。谓善净内淳至修羼提
波罗蜜。谓善净外不悕望修忍。于上中下究
卷一 第 457c 页 T45-0457.png
竟无障碍修忍。随顺法性无所染著修忍。去
离诸见修忍。断一切诸觉修忍。舍一切诸愿
修忍。除一切诸行修忍。是谓八法。四成就八
法能净毗梨耶波罗蜜。谓净身故发勤精进。
知身如影。不著于身。为净口故发勤精进。知
口声如响。不著于口。为净意故发勤精进。知
意如幻。无所分别。不著于意。为具足诸波罗
蜜故发勤精进。知诸法无自性因缘所摄。不
可戏论。为得照菩提分法故发勤精进。觉了
一切法真实性故无所碍著。为净一切佛土
故发勤精进。知诸佛国土如虚空故不恃所
净。为得一切陀罗尼故发勤精进。知一切法
无念无非念故不作二相。为成就一切佛法
故发勤精进。知诸法人一相平等故而不坏
法性。是为八法。五成就八法能净禅波罗蜜。
谓不依诸阴修禅。不依诸界修禅。不依诸入
修禅。不依三界修禅。不依现世修禅。不依后
世修禅。不依道修禅。不依果修禅。是为八
法。六成就八法能净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
精勤欲断一切不善法。而不著断见。精勤欲
生一切善法。而不著常见。知一切有为法皆
从缘生。而不动于无生忍法。善分别说一切
字句。而常平等无有言说。善能辨了一切有
为无常苦法。于无我法界寂静不动。善能分
别诸所作业。而知一切法无业无报。善能分
别垢法净法。而知一切法性常净。善能筹量
三世诸法。而知诸法无去来今。是为八法。能
净般若波罗蜜多。若有人能依总别净相所
修六度。真实而能到于彼岸。
卷一 第 458a 页 T45-0458.png

六不增不减。如深密经瑜伽等云。世尊何因
缘故。施设如是所应学事但有六数。善男子
二因缘故。一者饶益诸有情故。当知前三。谓
诸菩萨由布施故。摄受资具饶益有情。由持
戒故。不行损害等饶益有情。由忍辱故。彼损
害等堪能忍受饶益有情。二者对治诸烦恼
故。当知后三。谓诸菩萨由精进故。虽未永伏
一切烦恼等。而能勇猛修诸善品。彼诸烦恼
不能倾动善品加行。由静虑故。永伏烦恼。由
般若故。永害随眠。由斯六种不增不减也。

七相摄者。大般若经第三云。以无所得修行
布施。了达一切施者受者及所施物皆不可
得。如是布施能满布施及馀五度。以无所得
修行净戒。了达一切犯无犯相皆不可得。如
是净戒能满净戒及馀五度。以无所得修行
安忍。了达一切动不动相皆不可得。如是安
忍能满安忍及馀五度。以无所得修行精进。
了达一切身心勤怠皆不可得。如是精进能
满精进及馀五度。以无所得而修静虑。了达
一切有味无味皆不可得。如是静虑能满静
虑及馀五度。以无所得修行般若。了达一切
诸法若性若相皆不可得。如是般若能满般
若及馀五度。又摄大乘云。谓于一切波罗蜜
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
谓修施时。禁防忍受策励专心能善了知业
果相属。如是施中即有馀转。若修戒时。远
离悭吝忿恚懈怠散动邪见。如是戒中即有
馀转。修习所馀亦如是说。如有颂言。施时无
贪无犯戒。无嫉无恚起慈心。诸来求者便施
卷一 第 458b 页 T45-0458.png
与。无惓无乱无异见。

八胜德果利。言胜德者。如深密经瑜伽论云。
一切波罗蜜多各有四种最胜威德。一正行
时。能舍悭吝犯戒愤恚懈怠散乱见趣所治
之法。二正行时。为无上菩提资粮。三正行时。
于现法中。能自摄受。饶益有情。四正行时。于
未来世。能得广大无尽可爱诸果异熟。言果
利者。由行六度。而为胜因。能感当来种种妙
果。远则菩提。近人天等。故华严经第五颂云。
昔于众生起大悲。修行布施波罗蜜。以是其
身最胜妙。能令见者生欢喜。昔在无边大劫
海。修治净戒波罗蜜。故获净身遍十方。普
灭世间诸重苦。往昔修行忍清净。信解真实
无分别。是故色相皆圆满。普放光明照十方。
往昔勤修多劫海。能转众生深重障。故能分
身遍十方。悉现菩提树王下。佛久修行无量
劫。禅定大海普清净。故令见者深欢喜。烦恼
障垢悉除灭。如来往昔修诸行。具足般若波
罗蜜。是故舒光普照明。剋殄一切愚痴暗。此
即由行六度之因具佛果德。又深密经瑜伽
论云。世尊如是一切波罗蜜多何果异熟。善
男子当知此亦略有六种。一者得大财富。二
者往生善趣。三者无怨无坏多诸喜乐。四者
为众生主。五者身无恼害。六者有大宗业。如
其次第配其六度。此通因中所得之果。然六
度义乃有无量。粗示八门。馀略不说。

上来所明菩提分法四摄六度。并通相修。通
相修中。按诸经论。而更广明四无量等。恐繁
且止。
卷一 第 458c 页 T45-0458.png

二别修者。且资粮位。三十七种菩提分中。
修四念住四正断及四神足。何以为證。中边
论云。由四神足。心有堪。能顺解脱分善根满
已。复应修习五种增上。既云由四解脱分满。
明知神足在资粮位。四念四断在神足前。是
故亦在资粮位也。问此之三四何在先修。答
先修念住。次四正断。后四神足。问何尔耶。答
无始来于身等境。作诸染净差别之相。起于
爱憎沈没苦海。是以创观身受心法。此之四
种以为无相。故中边云。若诸菩萨于身等境。
以无所得行相思惟而修对治。虽观身等四
境无相。未能除障。次修四断断所断障。故中
边云。今为远离所治障法。及为修集能对治
道。于四正断精勤修习。虽能伏障。未能随意
所欲皆成利乐事等。是故次修四种神足。故
中边云。修四神足。是诸所欲胜事因故。问神
通要定方能发起。此位得通。明已有定。何故
馀论言资粮位而住外门。外门即是非定摄
故。答馀论但言多住外门。不言唯外。故亦有
定。散多定少。故言多住外门转也。

又此地中而亦别修十种法行。故瑜伽云。谓
诸菩萨先于胜解行地。依十法行极善修习。
即此资粮加行二位名胜解行地。未能證解。
但信解故名为胜解。十法行者。准显扬论云。
一者书写。于菩萨藏。若多若小。尊重恭敬。谓
自书写。若使他书。二者供养。若劣若胜。诸供
养具。谓自供养。若将己物令他供养。三者
施他。若自书已。由矜悯他而施于彼。四者谛
听。若他阐读。由宗仰故。五者自读发净信解
卷一 第 459a 页 T45-0459.png
恭敬重心。六者讽诵。从师受已而讽诵之。七
者受持。既讽诵已。为坚持故。以广妙智而温
习之。八者开演。悲悯他故。传授与彼。随其广
略而为开演。九者思惟。独处闲静。极善研
寻。十者修习。如所思惟。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等。

问此十法行何德须修。答能为闻思修等三
慧。作助伴故。故中边颂云。此助伴应知。即
十种法行。又云。由修此十。而得无边诸功德
故。

问于何乘教。行斯十行得无量福。答于大乘
教。非馀二乘。故显扬云。于菩萨藏。中边亦
云。此于大乘有十法行。

何故尔耶。答中边释云。一由最胜。二由无尽
故。于大乘修福无边。非二乘也。

问法门一轨适绝踌躇。教辙分岐履。焉不惑。
且夫阿含至教摈我法留。般若幽筌无非若
幻。华严一切心起法性不亡。涅槃四德无为
我体照。立有无纷乱。人法交驰使乎弱丧。归
方何路。若存乎法我。外道之藉足依。触类皆
空。日亲之典徒习。岂可擿空华为璎珞。堰焰
水为华池者哉。法类于斯。诸何可效。一切靡
作。十行徒施。矛楯斯存。物疑那遣。答法体无
异。应感有差。文虽不同。理实何别。良以有情
无始执我不无。初折彼迷说我非有。二乘由
是计我为无。妄执离心而有实法。复除其病
总说为空。如来说空空心外法。有情不悟执
一切空。空病既增。理当除遣。故华严说三界
唯心。涅槃乃陈无为我净。言心内有。空病因
卷一 第 459b 页 T45-0459.png
除。说境外无。有疾便荡。既殊外道。诚堪所
依。又不全空。十行须习。

问既说皆空。明总非有。若内心有。何曰皆空。
故般若说。照见五蕴等皆空故。答密意总说
一切为空。至理但言。遍计非有。依他成实识
内非无。不说此二亦为非有。问何以为明。答
解深密经瑜伽等言。胜义生菩萨白佛言。世
尊我常独在静处。心生如是寻思。世尊以无
量门曾说。诸蕴所有自相。生相灭相。永断遍
知。未生令生。生已坚住。不忘修习增长广大。
世尊复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
来寂静。自性涅槃。未审世尊依何密意作如
是说。世尊答言。胜义生当知。我依三种无自
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谓相无
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一谓
诸法遍计执相。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
相安立为相。是故说名相无自性性。意云。遍
计无其体相。名相无性。而言相者。依名假立。
非是遍计有体相。故方立为相。即以相无自
性为初无性。故重言性。馀二准知。二谓诸法
依他起相。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是
故说名生无自性性。意云。依他不以自然之
法而生。名生无性。三谓诸法圆成实相。亦名
胜义无自性性。法无我性名为胜义。无自性
性之所显故。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意云。真如是无我性。体即胜义。而非无性。然
因我法二空所显。从彼能显二空为名。亦名
无性。又云。我依如是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
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又云。我依相无自性
卷一 第 459c 页 T45-0459.png
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生灭等。何以故。若
法自相都无所有。则无所有生。若无有生。则
无灭。若无生灭。乃至于中都无少分所有更
可令其般涅槃故。

此中既言。依三无性说诸法无。明知不说成
实依他亦为非有。成实依他而体非是三无
性故。又一切法若皆是无。如来往昔说彼为
无。正当其理。佛今何故称为密意耶。凡言密
意。不尽理故。此即说彼依他等上无遍计。故
言无一切。非依他等实总无矣。明知阿含般
若经等。随所化宜覆相谈也。生由渐深。堪闻
至言。故深密等而谈诸法非空非有。方名了
教。

问何以知然。答深密经云。胜义生菩萨白佛
言。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
鹿林中。唯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
法轮。虽是甚奇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
等先无有能如法转者。而于彼时所转法轮
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
尊在昔第二时中。唯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
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以隐密相转正法
轮。虽更甚奇甚为希有。而于彼时所转法轮
乃至诤论安足处所。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
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
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
相转正法轮。第一甚奇最为希有。于今世尊
所转法轮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
足处所。今略释云。婆罗痆斯此乃梵音。是河
之称。仙人堕者。昔有一王。将诸婇女在园游
卷一 第 460a 页 T45-0460.png
戏。有五百仙。腾空欲度。见已堕落。而失神
通。从事为名言仙堕处。施鹿之事如常应悉。
初为一乘偏谈四谛。法非至极。名有上容。当
恐二乘著于空见。但说依他圆成为有。不说
遍计而体是无。名为未了。即四谛教。诸部小
乘因此互乖。名诤安处。第二时中。为初发趣
大乘菩萨。破其有病说大般若。约遍计执明
诸法空。恐有病增。不说依他圆成为有。名犹
未了。第三时中具辨三性。遍计名无。依他圆
成称之为有。名真了义。更无法过。名无上容。
言二性有。当为发趣二乘之人。谈遍计空义。
当为初发大乘者。具辨三性。即当为彼久学
菩萨。由此故云普为发趣一切乘者。大师既
自断唯空有。名不了义。故不可执唯有唯空。
以为至极。以斯三性通释诸经。说有谈无。何
爽通理。若唯言有。明从成实依他。若总说空。
显依遍计所执。有空双举。对三性言。空有俱
亡。据绝言义。是以迷心不悟一行。尚不能依。
达士通性。十法齐修何咎。

问有情沈浪本因烦恼。此位未伏。尚住外门。
云何而能进修胜行。于无上果勤求不退。答
摄论第六唯识第九皆云。此位二障虽未伏
除修胜行时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练磨其心。
于所證修勇猛不退。一闻无上正等菩提广
大深远。心便退屈。引他已證大菩提者。练磨
自心勇猛不退。二闻施等波罗蜜多甚难可
修。心便退屈。省己意乐能修施等。练磨自心
勇猛不退。三闻谓佛圆满转依极难可證。心
便退屈。引他粗善况己妙因。练磨自心勇猛
卷一 第 460b 页 T45-0460.png
不退。由此三事练磨其心。坚固炽然修诸胜
行。初二意云。彼是丈夫。而能成佛。能行难行
所有施等。我亦丈夫。何乃不能修行成佛。第
三意者。如世间者修微小善。小善犹感人天
大果。我所修行殊胜无边。何故不能感菩提
果。又摄论颂云。无量十方诸有情。念念已證
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
由此练磨故不退也。

其加行位修五根力。故中边云。决择分中。𤏙
顶二种在五根位。忍世第一在五力位。决择
即是加行位也。问先修何者。答先根后力。故
中边云。顺解脱分善根满已。复应修习五种
增上。五种增上即五根也。次修五力。即前五
根能伏于障。不为障伏。功能转胜。改立力名。
故中边云。即前所说信等五根有胜势用。复
说为力。谓能伏灭不信障等。亦不为彼所陵
杂故。又大集经云。五根五力非体有别。故知
约用分为二也。问此五何乃有是次第。答此
依因果相引而立。谓若决定信有因果。为得
果故发此精进。精进发已便住正念。住正念
已心则得定。得定心已能如实知。既如实知
无事不办。故由此义有是次第。𤏙顶二位而
修五根。忍第一法修其五力。引證如前。

又此𤏙等四位之中修唯识观。𤏙顶二位观
所缘境离识皆无。忍世第一印所取境。观能
取心亦非实有。谓自无始[穴/俱]伏昏夜。见林攒
耸。疑网交密。匪悟一切皆唯己心。妄执六尘
识外他造。因乎溺浪浮沈莫停。往返游行。下
上焉息。由是菩萨依因善友作意资粮。自益
卷一 第 460c 页 T45-0460.png
益人。修唯识观。先依𤏙顶观无所取。所取者
何。谓即名义自性差别。此之四种识外无也。
四体者何。答摄大乘论云。此中名者。谓色受
等。义者。如名身等所诠表得。蕴界处等。自性
者。即是名义二种自体。差别者。即是名义等
上谓无常等差别之义。寻思此四唯假非实。
似外相转。实唯在内證知。四种虚妄显现。依
他起摄。了达四种遍计执义皆不可得。此中
意云。名义等四摄一切境。境依于识众缘而
生。非有似有。依他起摄。不了此四依识缘生。
妄执识外有实自体。其心外法而实无也。名
计所执。菩萨观此观外名义自性差别悉皆
是无。是名观无所取境也。非是观于不离识
境亦为无也。设尔何失。答成颠倒过。不离
识法缘生似有。拨有为无故成颠倒。故楞伽
经云。由自心执著。心似外境转。故我说一切
唯有识无馀。又厚严经。如愚所分别外境实
皆无。习气扰浊心。故似彼而转。又大集经言。
有为法一切皆以识为种子。又华严经云。世
间所见法但以心为主。随解取众相。颠倒不
如实。准此等经。故知识外诸法皆无。若不离
识可许似有。问不离识法体既非无。何故称
似。答诸法离言言诠不逮。愚夫妄执。假相当
情。不了内心。执为外有。今显内法似彼妄情。
是故称似。非言似者即称于法。以法本体而
离言故。对彼妄情故称似也。问虽授圣旨斥
境留心。以事详参。物有乖返。至如天盖所䨱。
坤舆所载。川岳万类卉木千殊。事验目存。何
断非有。答海楼崇耸。蜃气虚搆。色境纷杂心
卷一 第 461a 页 T45-0461.png
相幻起。楼非越蜃。迷者执蜃异楼。境不离心。
惑者计境非识。若信境非实。随心可见不同。
执境是真。何乃同观觌异。是以人瞻净水。鱼
瞩华堂。天视琉璃。鬼瞰炎火。其处一也。见四
有差。谅可由心否臧渝别。又若层峰岩石中。
非游步之辙。大工威神出入排于坦路。斯谓
凡情自碍山拥莫通。圣智融贯石空何隔。山
虽是一。通塞两殊。改转既自于心。离识明非
实有。以斯言矣。存没照然。何乃临岐永怀犹
豫至理言矣。万法由心。无有一物而非心也。
故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
悉缘生。无法而不造。又云。若人知心行普造
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此即菩萨
居𤏙顶位观所取也。𤏙顶名义如前已辨。问
以何等智作斯观耶。答以四寻思加行之智
而作此观。智体是一。对境分四。四境即前名
义自性差别是也。以智推寻。此之四种假有
实无。故能推智名四寻思。故摄论云。于加行
时。推求行见假有实无。说名寻思。故知寻思
即观四种加行之智。

次依于忍印所取无。观能取识亦复不有。世
第一法双印能取所取皆无。问何故尔耶。答
前四寻思观所取无未重印可。今重印彼决
定是无。故名为忍。又能取心对境而立。境既
非实。心焉实欤。亦犹因风浪起风息浪沈。籍
境心生。境无心灭。此忍虽亦印能取空。而未
双能印于识境。故世第一而能双印识境皆
空。问外境本空。谈无未乖正理。内识因起。不
有乃爽中宗。华严三界唯心。大集识为法种。
卷一 第 461b 页 T45-0461.png
准斯圣旨。有义皎然。何得今言同境非有。答
依他幻识似有非无。执有实心遍计非有。今
观无彼遍计执心。不说依他识体非有。故唯
识云。若执唯识是实有者。亦遍计摄。由斯圣
教并不相违。问依他识有即名唯识。内境非
无。应名唯境。答依他识有复能变境。境虽内
有。不能变识。故言唯识。不名唯境。又境之体
通于内外。外无内有。识唯是内。若境言唯。恐
滥外境亦是实有。由境有滥。境不言唯。识无
斯过。故言唯识。问何智能观遍计识等为无
等耶。答四如实智。此智是前寻思智果。故摄
论云。了知假有实无所得决定行智方便果
相。名如实智。所言了知假有实无。即寻思
也。故知实智是寻思果。问虽观遍计心境皆
空。空此境心修乎无相。复何摄益。答不了内
心妄执外境。外境既执。因增贪等。贪等既炽。
盲无圣眼。圣眼莫起。不达真理。真理未證。讵
亡惑业。惑业犹存。沈溺五趣。五趣不息。岂登
极果。了达内心。不执外境。外境不执。便息贪
等。贪等息矣故生圣眼。圣眼既生能达真理。
真理既證便除惑业。惑业因亡五趣果息。五
趣息已便登佛果。有斯胜利故修此观。深密
瑜伽而有颂云。若不了知无相法。杂染相法
不能断。不断杂染相法故。坏證微妙净相法。
不观诸行众过失。放逸过失害众生。懈怠住
法动法中。无有失坏可怜悯。

问此加行位能观遍计心境皆空。何不此时
即證真如。答此位虽观遍计心境。而犹未能
除空有相。由有此相不能證理。要二相亡方
卷一 第 461c 页 T45-0461.png
达真理。故唯识云。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
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理彼相灭
已方实安住。

又此位中双修安立非安立观。即四谛等名
为安立。二空观等名非安立。此乃略明加行
位中别修行相。

其通达位别修相者。修七觉支。故中边论云。
由此觉支位在见道。故见道中修其七觉。七
觉名义已如前说。又见道中真相不同。真见
道中。或说三心二心刹那。二即无间及以解
脱。三谓无间解脱胜进。故唯识云。断惑證灭
期心别故。无间断或。解脱證灭。相见有三。三
心相见。杂集唯识瑜伽等云。初内遣有情假。
法缘心生。能除耎品见道所断烦恼粗重。二
内遣诸法假。法缘心生。能除中品见道所断
烦恼粗重。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法缘心
生。能除一切见道所断烦恼粗重。释云。先计
有情。以之为有。今缘有情。但有内心。似有情
现。实无其体。名之为假。能除妄执假有情故。
是故名为遣有情假。生空所显真如之理。名
之为法。缘此智生名缘心起。第二观法。馀同
于前。第三双观人法二空。馀亦同上。

次十六心相见道者。对法等云。谓于苦谛有
四种心。一苦法智忍。谓观三界苦谛真如。二
苦法智。谓忍无间观前真如。證前所断烦恼
解脱。三苦类智忍。谓智无间无漏慧生。于法
忍智各别内證。言后圣法皆是此类。四苦类
智。谓此无间无漏智生。审定印可苦类智忍。
释。苦者苦谛。法者。谓是苦谛所起增上教法。
卷一 第 462a 页 T45-0462.png
智者。谓于方便道中缘苦法智。忍者。谓于苦
谛之中所起现證无漏之慧。二苦法智谓忍
无间者。次前忍后而起缘如。名无间也。馀可
悉矣。苦谛既尔。馀之三谛谛各有四。准苦谛
说。又此十六。八观真如。八观正智。法忍法智
而缘于如。类忍类智而缘于智。

次修习位别修相者。菩提分中修八圣道。中
边论云。于修道中而建立故。又云。一分别支。
谓即正见。此虽是世间。而出世间后。得由能
分别见道位中自所證故。此意说云。此正见
体是后得智。故名世间。非是有漏。名为世间。
既言世间。复说分别见道所證。故知修道修
八圣道。又修习位十地不同。通而言之。地地
皆修十波罗蜜。若依别说十地。如次各修一
度。其究竟位众德明备更无修习。说修何过。
答若许更修。不名无学。亦不得言诸佛平等。
进趣不息。先后异故。既云无学。复称平等。明
果无习。义无惑矣。故唯识云。此遮佛果圆满
善法无增无减故非能熏。彼若能熏。便非圆
满。前后佛果应有胜劣。言能熏者。即修习义。
佛果既不许有能熏。故知佛位即无修习。上
来虽有总别不同。合当第二大段之中。明修
行讫。

次明断障。分之为二。初明二障。后辨断位。初
中复四。一释二障总名。二随列别释。三约识
分别。四显俱生分别。言烦恼障者。烦者扰也。
恼者乱也。扰乱有情不令出离生死苦海。故
名烦恼。障者覆也蔽也。即此烦恼覆蔽涅槃
不得解脱。名烦恼障。二所知障者。有漏无漏
卷一 第 462b 页 T45-0462.png
有为无为一切诸法。是应知境。由障障彼所
知之境。碍能缘心。令心于境而不解了。名所
知障。据实。二障俱障二果。约别而言。初障涅
槃。后障菩提。

二随列别释者。先明烦恼。后列所知。烦恼之
中初明根本。后彰随惑。言根本者。总有六种。
谓贪嗔痴慢疑恶见。谓此六种是随烦恼之
根本。故得根本名。所言贪者。谓耽著为性。嗔
者。损害为性。痴者。于诸理事迷闇为性。慢
者。恃己于他高举为性。疑者于诸谛理犹豫
为性。恶见者。于诸谛理颠倒推度染慧为性。
性是不善。或复有䨱无记所摄。故总名恶。此
恶见中差别有五。一萨迦耶见。于五取蕴执
我我所。萨迦耶见者梵言。唐云移转身见。此
见执彼五取蕴法为我我所。故亦名为我我
所见。二边执见。谓即于彼随执断常。此意
说云。我见后起。执彼我见所执之我。为断为
常。故称边也。三者邪见。一切倒见。于所知事
颠倒而转。皆名邪见。四见取者。谓于诸见及
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意云。言诸见者。
六十二等差别不同。故名为诸。随自所学二
别见。计而此见及见所依五蕴之体。而为最
胜能得清净解脱出离。名为见取。五戒取者。
谓于随顺诸见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
得清净。意云。谓诸外道各依自见而受诸戒。
戒因见起。名顺见戒。妄执此戒及戒所依五
蕴之体。而为最胜能得涅槃清净之果。故名
戒取。后随烦恼者。而是根本等流品类。复依
彼立。故得随名。故瑜伽云。如是所说诸随烦
卷一 第 462c 页 T45-0462.png
恼。当知皆是烦恼品类。随惑不同有二十种。
一忿。依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二恨。由
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三䨱。于自作罪
恐失利誉隐藏为性。四恼。忿恨为先。追触暴
热很戾为性。五嫉。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
为性。六悭。耽著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性。七
诳。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八谄。为网
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九害。于诸有情心
无悲悯损恼为性。十憍。于自盛事深生染著
醉傲为性。十一无惭。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
性。十二无愧。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十三
掉举。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十四惛沈。令心
于境无堪任为性。十五不信。于实德能不忍
乐欲心秽为性。十六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
中懒惰为性。十七放逸。于染净品不能防修
纵荡为性。十八失念。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
性。十九散乱。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二十
不正知。于所观境谬解为性。次所知障根本
亦六。随有二十。与烦恼同。何故如是。答烦恼
依于所知障立。能依所依故数等也。故唯识
云。所知障者。随其所应或多或小。如烦恼说。
如此准知数同烦恼。更不别列。

三约识分别者。问此等烦恼八识之内何识
相应。答且根本十准唯识云。第八藏识全不
相应。第七末那有四俱起。谓贪痴慢及我见。
第六意识十皆相应。眼等五识但有三种。谓
贪瞋痴。问何所以耶。答第八唯是无记性摄。
烦恼染污。性既不同故不俱也。第七相续恒
内执我爱所执我。故得有贪。实非其我。迷无
卷一 第 463a 页 T45-0463.png
我理。故有无明。特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得有
慢。于非我法妄计为我。故有我见。何故无馀。
答由爱我故不得起瞋。我见决定不得起疑。
有我见故故无馀边见。以此五见体皆是慧。
不可一心多慧并起。所以第七但四惑俱。第
六意识遍通三性。缘内外境有胜功力。故得
具十。眼等五识不能称量故无有慢。无分别
故不得有疑。不起执故故无五见。随烦恼者。
此唯染故非第八俱。第七识中唯有大八。谓
掉举。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
知。第六意识容一切俱。五识得与无惭无愧
掉举等八十种相应。问何所以耶。答第八第
六义同前释。以掉举等八遍诸染心。第七是
染故得八俱。五识有染亦得有八。无惭无愧
遍不善心。眼等五识得有不善。故得相应。次
所知障者。数之多少诸识相应亦同烦恼。故
唯识云。七转识内。随其所应。或多或少。如烦
恼说。论既例同。故今不说。

四显俱生分别者。若是烦恼不因邪教及邪
分别邪师等力。自任运起。此等之类名曰俱
生。若要恶友及邪分别邪教等力方得生者。
名为分别。其根本惑十种之中。贪瞋慢痴身
见边见。此之六种而通俱生及以分别。若疑
邪见见取戒取。此之四种唯分别起。而由恶
友或邪教力自审思察方得生故。其随烦恼
既依根本烦恼而生。若依根本俱生起者。即
二十种能依随惑皆名俱生。若依根本分别
惑起。能依随惑皆名分别。故唯识云。二十
皆通俱生分别。随二烦恼势力起故。其所知
卷一 第 463b 页 T45-0463.png
障亦有根本及是随者。俱生分别亦同烦恼。
故不别言。四段不同。总是第一辨其障也。

后明断位者。然断烦恼总有二种。一断种子。
令永无馀。二但折伏。令种力衰不生现惑。若
断其种。唯无漏智。若令力衰。有漏无漏二智
皆得。且资粮位顿悟菩萨无漏之智未起现
行。一向不能断其二障。虽有四力信唯识理。
然亦未能伏于二障。故唯识云。此位未證唯
识真如。明知未得无漏之智。又云。此位菩萨
依因善友作意资粮四胜力故。于唯识义虽
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故于二取所引
随眠。犹未有能伏灭功力。令彼不起二取现
行。言二取者。即是烦恼所知二障。即二障
种名为随眠。以此种子随遂有情三界流转。
名之为随。恒常处在第八识内故。名为眠。问
若言此位不伏二障。略而言之。且违三教。一
者唯识自成。何须彼论复云。菩萨住此资粮
位中。二粗现行虽有伏者。二违华严。解十住
位菩萨颂云。能灭诸烦恼。永尽无有馀。十住
即是资粮位摄。三违中边。彼论亦云。今为远
离所治障法。及为修集能对治道。于四正断
精勤修习。别修四断在资粮位。准此三文。皆
伏断惑。何故第九乃云未伏。答障有俱生分
别不同。其俱生者。此位之中全未能伏。分别
起者。有伏不伏。若自思惟而所起者。此位能
伏。若因邪师邪教起者。即未能伏。或复翻此
初言未伏。约彼俱生及邪教等所起者说。后
说伏者。约自力等分别起者。中边论义准亦
同之。会华严经而有二义。一依自等分别起
卷一 第 463c 页 T45-0463.png
者。此位全伏名为永尽。二据佛法功力可能
永灭烦恼。非言此位即已尽讫。若一切惑此
位实除。何不此时即成正觉。后过十地方得
佛耶。故对望别。诸教无违。其加行位已经资
粮。备修福智练磨心。已有胜功力。欲入见道
而能伏除分别二障。二障俱生犹未全伏。俱
生分别二种种子并全未断。以未證得真无
漏故。有漏观心有所得故。有分别故。未全伏
除。未全能灭。此前二位并以加行有漏之智
而能伏惑。问此有漏智以何等力而能伏耶。
答如瑜伽云。以修三种对治力故。能伏烦恼。
一了知烦恼自性过患。知能发业能招现后
二世苦恼。二思惟对治所缘境相。学观二空
所显真如。三以胜善品慈心相续。修六度等。
以资于心。当知此是永断正见前行之道。

次通达位者。真相不同。其真见道而能断彼
三界分别烦恼所知二障种尽。得入初地。断
行相者。对法论云。问从何而得断耶。答不从
过去。已灭故。不从未来。未生故。不从现在。
道不俱故。然从诸烦恼粗重而得名断。为断
如是如是品粗重。起如是如是品对治。若此
品对治生。即此品粗重灭。平等平等犹如世
间明生闇灭。由此品离系故。令未来烦恼住
不生法中。是名为断。今逐难释。所断粗重及
能治道而皆非一。重云如是。能治正生。所
治正灭。生同灭时。是一平等。灭同生时。复一
平等。是以重言平等平等。总意不说断三世
也。又瑜伽论。初约遮门。不断三世。同于对
法。后约诠言。容断三世。即彼论云。正见相应
卷一 第 464a 页 T45-0464.png
能对治心。于现在世无有随眠。于过去世亦
无随眠。此刹那后离随眠心。在未来世亦无
随眠。后此已后于已转依已断随眠。身相续
中所有后得世间所摄。善无记心去来。今位
皆离随眠。是故三世皆得说断。此意说云。就
于一身前后相续修圣道力。令本识等三时
皆得离随眠。故名断三世。问其真见道但唯
一心。何故对法于能治道重言如是。答据彼
三心见道者说。或可见修治道合言。故瑜伽
云。诸修行者断烦恼等。明通一切断烦恼说。
不唯见道。二相见道亦分为二。初三心相见
所断之惑。谓软品等所有粗重。名如上列。问
何品烦恼名软品等。释。上品烦恼名为软品。
上品法障名为中品。二障下品总名第三。问
初之二障是上品者。何言软中。答以能断道
是下中故。障从其智。名软中等。问准此二障。
但分上下。何乃不立第二中品。答中品不定。
或属上下。故不别开。上下不尔。故不相摄。即
如经中而但说有根上下力。不说中力。斯意
亦尔。

后十六心所断惑者。此亦二种。谓能所取及
上下谛二种不同。然所断惑数同无异。今者
但依能所取观。对法等云。谓苦谛下有四种
心。一苦法智忍。谓观三界苦谛真如。正断三
界见苦所断二十八种分别随眠。释。欲界苦
谛具十烦恼。谓根本十上之二界苦谛各九。
上无瞋故。所以三界但二十八。三界苦谛既
尔。集灭道三三界合言。一一皆有二十八也。
都计四谛。百一十二分别烦恼。是相见除。问
卷一 第 464b 页 T45-0464.png
真见道中断分别尽。更何得有分别烦恼言
相断耶。答理实相见不断烦恼。拟宜于真假
说断也。问何故上界而无瞋耶。答瞋唯不善。
上二界中由定力故无有不善。

次修习位。初总后别。且总断者。俱生烦恼。七
地以前诸识中者犹得现起。八地以上而能
折伏毕竟不行。十地满已金刚喻定现在前
时。一刹那中三界所有俱生烦恼一时断尽。
得成正觉。其所知障。十地之中地地渐断。至
金刚定而方断尽。前六识中所知之障。八地
已去永不现行。由第六识纯无漏故。前之五
识虽非无漏。由能引识是无漏故。无漏势伏。
故眼等识亦无其障。其第七识八地已去亦
得容起。以第六识入生空时。其第七识即是
有漏故。障得起。若入法观。其第七识即平等
智。故不俱起。问十地菩萨何不断彼烦恼障
种而但伏耶。又七地前总伏不起。有是能不。
答以烦恼障不障十地。所以不除。由碍涅槃。
金刚永舍。又菩萨力初地即能然欲济生。故
留不去。七地犹起。故唯识云。其烦恼障。初地
以上能顿伏尽。令永不行。如阿罗汉。由故
意力。前七地中。虽暂现起。而不为失。又摄论
云。留惑至惑尽。證佛一切智。准此等文。但故
意留非不能伏。问七地菩萨既许起惑。应为
染失。答虽起烦恼。无染无失。何以为明。答瑜
伽七十八深密等云。是诸菩萨于初地中。定
于一切诸法法界已善通达。由此因缘。菩萨
要知方起烦恼。非为不知。是故说名无染污
相。又云。于自身中不能生苦。故无过失。菩萨
卷一 第 464c 页 T45-0464.png
生起如是烦恼。于有情界能断苦因。是故彼
有无量功德。又云。今诸菩萨生起烦恼。尚胜
一切有情声闻独觉善根等。准此等教。虽起
烦恼。无染失也。

次别断者。烦恼障体十地不断更无差异。其
所知障准瑜伽论深密经等。有十重障。十地
之中地地别断。能證十如。今略言之。一异生
性障。由此能碍三乘圣性。故立障名。得入初
地方断斯障。问异生性障依于分别烦恼所
知二障种立。二障既是见道即除。明异生性
亦随彼断。何故今言初地方除。答异生性障
虽见道除。然此见道而是初地初心所摄。今
明十地断于十障。隐见不论。言初地断。故亦
无失。问此障亦依烦恼障立。断异生性。烦恼
亦除。如何但说十障皆依所知障立。十地不
断烦恼障耶。答此异生性虽依二障初地并
除。然大乘意取所知障名异生性。又二乘人
亦断烦恼。令显异彼。但说所知。馀之九障
实唯依彼所知障立。问俱生所知初地断不。
答实亦能断。论等且说最初断者。言断异生。
理实初地住出心等亦能断彼俱生障也。二邪
行障。而行有亏。三业违犯。故名邪行。此能碍
彼清净禁戒。名之为障。是所知障俱生一分。
入二地时而能永断。下诸地中所断之障一
一皆是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三闇钝障。能令
三慧所习之法而有妄失。故名闇钝。复能碍
彼胜定总持及胜定等所发三慧。名之为障。
入三地时而便能舍。四微细烦恼现行障。最
下品故。不作意缘。远随现行。故名微细。此能
卷一 第 465a 页 T45-0465.png
碍彼菩提分法故立障名。是第六识所知障
中身见等也。由此身见昔时多共烦恼身见
任运而生故。今此见立烦恼名。实非烦恼。入
四地时即能除此。五于下乘般涅槃障。二乘
名下。菩萨同彼乐涅槃乐厌生死苦。故名下
乘般涅槃也。由此能碍生死涅槃无差别道
故名为障。入五地时方能除也。六粗相现行
障。执灭道二。以之为净。苦集为染。执此二心
粗于后地而起未息。名粗现行。由此能碍无
染净道。乃名为障。入六地时即能除灭。七细
相现行障。观十二缘。而尚见有微细生灭。细
生灭相而未能息。名细现行。由此能碍第七
地中妙无相道。故名为障。入七地时乃得除
矣。八无相中作加行障。生灭等相皆不当情。
名为无相。无相之智未能自在任运而行。然
以加行方乃得起。名作加行。由此加行碍于
八地无功用道。故得障名。入八地已即能永
灭。九利他中不欲行障。能济有情离苦得乐。
名为利他。今求己利。不乐导人。名利他中不
欲行也。由是能碍九地之中四无碍解。故名
为障。入九地已方得除灭。十于诸法中未得
自在障。诸定总持神通事业诸功德等。并名
为法。此法非一故名为诸。于此法中未能专
擅。名未自在。由斯能碍十地之中大法智等。
故称为障。入十地已方能除尽。以上虽有多
门不同。总当第一辨因位讫。

第二大门明所得果。初明其障。后显得果。第
十地中诸功德法虽得自在。而有馀障。未名
最极。谓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运烦恼种
卷一 第 465b 页 T45-0465.png
子。障于佛地。故此十地不名为佛。金刚喻定
现在前时。彼皆顿断入如来地。后显得果。问
三祇时满万行德备嘉因毕矣。胜果如何。答
彼大菩提圆寂二法。是所得果。故集论云。顿
断烦恼及所知障。成阿罗汉及成如来。證大
涅槃及大菩提。是其果也。如来罗汉依菩提
等义别说也。非别有体。今涅槃等分之为二。
先明涅槃。后辨菩提。涅槃之义义类甚多。今
者但依佛所得者。分之为二。一依唯识辨其
四种。二据涅槃明其三事。言四种者。一本来
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
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
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
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
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
槃。释。自体本来而非杂染。虽与容尘烦恼为
依。而不被染。故名本净。此体即是七真如
中实相真如。故名相如。诸法无常。涅槃是常。
故与诸法不得名一。复是诸法真实性。故不
得名异。异应非是诸法之性。如色异声色非
声性。其性本寂。显涅槃名。圆满寂静是涅槃
义。二有馀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
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释。所依
身在名有馀依。馀依之中烦恼皆尽所显真
理名有馀依。而言虽有微苦依者。异熟有漏
苦果之身名微苦也。此据二乘有馀涅槃。不
约佛说。如来有漏悉皆总尽。何得有苦。三无
馀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馀
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四无住处涅槃。
卷一 第 465c 页 T45-0465.png
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
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
常寂。故名涅槃。释。出所知障得大悲般若。不
同二乘乐住涅槃。不同凡夫乐于生死。二皆
不住故名无住。然其四种体一真如。约义分
也。今者佛果四义皆具。问如来有漏苦依身
尽。如何得说具有四耶。答苦惑依尽说无馀
依。非苦依在说有馀依。是故世尊可言具四。
无漏五蕴名非苦依。次明三事入涅槃者。准
涅槃经。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即不
成伊。纵亦不成。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
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
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
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
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释。
能證生法二空之智名为般若。所證生法二
空真如名如来身。由智證理。离诸障染。不为
染缚。名为解脱。言伊字者。据西方说。彼国伊
字两点在上。一点居下。下点喻理。是所依故。
上二喻于般若解脱。依理起故。何故别三不
成涅槃。答言涅槃者。是圆寂义。若唯般若。真
如未證障未解脱。何名圆寂。若唯真理。能證
智无烦恼不断。亦何名寂。若唯解脱。解脱体
假。理智俱无。谁名圆寂。是故三别不名涅槃。
此言总意要非即异。三法俱时方名为入大
涅槃也。智是有为。理即无为。理智是实。解脱
是假。故非即一。有为无为假实异故。智为能
證。理是所證。解脱离缚。故不得异。若别异
者。智證于谁名为能證。理等准此。故知三事
卷一 第 466a 页 T45-0466.png
不得条然而别异也。如是方名入大涅槃。涅
槃之义其事寔多。恐文繁广故不具尽。

次辨菩提。分之为二。初明菩提。后身相摄。菩
提种子有自无始。但为二障之所覆蔽。令不
得起。三祇伏断。十地修习。至金刚位二障都
尽。智从种生。名得菩提。即此菩提相应心品
总有四种。故佛地论等云。一大圆镜智相应
心品。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
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离诸杂染。纯净圆德。
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释。
与智俱时。心所非一。总名心品。我法等执及
能所取。此等皆无名离分别。能缘所缘俱不
可侧。故名微细。而于其境不迷不暗。故名
不愚。一切现前而不忘失。名为不忘。有漏永
尽名为离染。无杂称纯。离过名净。净德备矣。
故得圆名。于一切处能现身土。名为无间。长
时相续现而不息。故称无断。如大明镜众像
托起。今依此智身土影生。法待喻明。故称圆
镜。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观一切
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
一味相续穷未来际。释。真如理性名为平等。
智缘此理名平等智。又昔凡位由执有我。自
他不平。今我执亡观自他等。故名平等。以无
转易称为一味。起无间断故云相续。三妙观
察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善观诸法自相共
相。无碍而转。摄观无量总持定门及所发生
功德珍宝。于大乘会能现无边作用差别。皆
得自在。雨大宝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
利乐。释。神用莫方。称之为妙。遍缘诸境名为
卷一 第 466b 页 T45-0466.png
观察。六度等法名为珍宝。因定而起故称发
生。四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为欲利
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
成本愿力所应作事。释。三业化等是所作事。
智能成彼名成所作。

问此之四智为体即识。为不尔耶。答如次与
彼第八七六前五识而相应故。非体即识。王
臣异故。识为其王。智是所故。问何故佛地庄
严摄论等中并云转彼八识得四智耶。答唯
识论中而有两释。一智虽非识。而依识转。识
为主故。说转识得。二若有漏位智劣识强。无
漏位中智强识劣。为劝有情依智舍识故。说
转八识而得四智。理实非以识为智也。问无
漏智强。复何须识。又以何明佛果有识。答凡
言心所必依心王。若无其识。智依何立。又
准如来功德庄严经云。如来无垢识是净无
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准此经文。岂
佛无识。问此之四智几通因果。及唯果耶。答
圆镜成事成佛方得。妙观平等初地等中而
即分得。佛果圆满。问品犹品类。四智言品。品
类几何。答一一各定有二十二。二十二者。谓
遍行五。别境亦五。善有十一。并一心王成二
十二。二十二法名义云何。答遍行五者。体遍
三界三性诸识。故名遍行。其五者何。一令心
心所而触于境。故名为触。二能警觉应起心
种。引令趣境。故名作意。三能领纳顺违中容
境。故名为受。四能于境安立分齐取其境像。
故名为想。五能令心造善恶等。故名为思。言
别境者。此所伏境而非是一。缘别别境。故名
卷一 第 466c 页 T45-0466.png
别境。其五者何。一于所乐境希望名欲。二于
决定境印名胜解。三于曾习境明记名念。四
于所观境专注名定。五于所观境简择名慧。
言善等者。能于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十
一者何。一者能于三宝四谛真净德中。深忍
乐欲心净名信。二崇重贤善故名为惭。三轻
拒暴恶。名之为愧。四于三界等不耽著故名
为无贪。五于苦事等不起于恚名为无瞋。六
理事明解名为无痴。七勤修善事勤断恶法
而能勇决故名精进。八远离粗重身心调适
故名轻安。九防恶修善名不放逸。十令心平
直无功用住名为行舍。十一不损有情故名
不害。问遍行等法凡夫等有。理即无疑。佛果
云何亦具斯也。答遍与一切心恒相应名为
遍行。故佛必有。若佛无者。何名遍行。信等十
一善心必有。佛唯是善故有信等。如来常乐
證所观境故得有欲。于所观境恒印持。故得
有胜解。于曾受境恒明记。故亦得有念。世
尊无有不定心。故亦得有定。于一切法常决
择。故得有其慧。

问如来之身具无边德。何故但说二十二耶。
答此二十二摄佛一切有为功德莫不备矣。
依此二十二法之上所建立。立种种名。非离
此外别有体也。

二身相摄者。初辨于身。后明相摄。佛身不同
而有三种。一者法身。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具
无边际真净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
实性是大功德法所依止。名为法身。依止之
义是身义故。又此法身唯有真实常乐我净。
卷一 第 467a 页 T45-0467.png
离诸杂染。众善所依。无为功德。无心色等差
别相用。又正自利。寂静安乐无动作故。亦兼
利他。为增上缘。令诸有情得利乐故。居法性
土。虽此身土体无差别。而属佛法相性异故。
据性名土。是所依止故。约相名佛。是能依止
故。又此身土俱非是色。虽不可言形量大小。
然随相事其量无边。譬如虚空遍一切故。以
所遍法而无量故。其能遍法亦名无量。二受
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身。谓诸如来三无
数劫所集无边真实功德及净色身。相续湛
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以自受乐。
名自受用。又唯自利。不为于他说法等故。居
自用土。由昔所修自利功德因缘成故。从初
成佛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净佛土。周圆无
际。众宝庄严。自受用身常依而住。如净土量。
身量亦尔。眼等诸根及诸相好一一无边。由
无限善根所引生故。又功德智慧既非色法。
虽不可说形量大小。依所證理及所依身。亦
可说言遍一切处。二他受用。谓诸如来示现
妙身。而为十地诸菩萨众。现通说法。决众疑
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名他受用。又具无
边似色心等。利益他用化相功德。又唯利他。
为他现故。居于自土。由昔所修利他无漏纯
净佛土因缘成就。随住十地菩萨所宜。变为
净土。或小或大或胜或劣。前后改转。他受用
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无定限。合此自他
二受用身。总名受用。三变化身。谓诸如来变
现无量随类化身。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
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
卷一 第 467b 页 T45-0467.png
事。方便示现。名变化身。唯具无边似色心等
利乐他用化相功德。唯利他摄。为利他现故。
居变化土。由昔所修利他无漏净秽佛土因
缘成就。随未登地有情所宜化为佛土。或净
或秽或小或大。前后改转。佛变化身依之而
住。能依身量亦无定限。

二明相摄者。此之三身而与五法相摄云何。
答真如一种摄于法身。所以者何。准赞佛论
解深密经瑜伽论天亲般若论等皆云。法身
无生无灭。唯真如体无生灭故。又佛地对法
摄大乘等言。佛法身诸佛共有。唯真如理诸
佛共有。馀即不尔。若尔何故摄论中云转去
藏识得法身耶。答第八识中含二障种。谓由
能灭此二障种。方显法身。据此故说转藏识
得。实非以识为法身也。二以圆镜等四智之
中真实功德镜智所起常遍色身。摄自受用。
何以知者。庄严论说。大圆镜智是受用身。摄
论亦云。转诸转识得受用身。故知总以四智
心品实有色心为受用体。三以平等智所现
佛身摄他受用。成所作智所现随类种种身
相摄变化身。此之二身所有色心皆似非实。
何所以然。皆为化他方便示现故。不可说实
智为体。

夫一乘位行理幽事广。若匪圆德。馀何言哉。
是以大阶等觉谷月犹迷。小位声闻衣珠尚
翳。彼智犹若。况乎聋鼓。但以波因海起。光乘
日耀。物既若斯。法何不有。故托圣言编为阶
次。贻诸同好。冀修有绪。斯志未极。故重颂
云。以依众圣言。辨大乘位行。福冀诸有情。常
卷一 第 467c 页 T45-0467.png
住成等觉。
大乘入道次第一卷(终)

夫此章者殊开出苦之户牖。正示入道之
阶级。行人之目足。能诠之肝心也。所以年
来虽发刊印板弘遐迩之愿。斋餐常空一
钵之中。资贮全绝三衣之外。因兹徒抱流
通志。未及彫刻营之处。幸蒙一乘院家之
厚助。忽遂多年恻隐之本望。偏是冥感之
所致也。请愿采手触眼。同益本性之种。读
文解义。速成菩提之果而已。

文永八年(辛未)三月日 愿主西大寺沙门
睿尊偏为正法久住利益有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