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88b 页

大乘义章卷第十七(本)

远法师撰

净法聚因中

***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一释名。言贤圣者和善曰贤。会正名圣。正
谓理也。理无偏那故说为正。證理舍凡说为
圣矣。此贤与圣同异有三。一同体名异。其犹
眼目。以同体故莫问始终。皆名为贤。并得称
圣。问曰。若言始终皆圣。如小乘中见道已前
七方便人未有圣德。经论名凡。以何义故得
名为圣。释言。此等虽复未有真圣之德修学
圣道似圣名圣。故论说言。因缘圣人名为凡
夫。说为圣人。二贤圣体别。别有五种。一就
离过成善分别。离恶名贤。如受五戒防禁五
恶便名贤者。具善称圣。故涅槃云。具七圣
财名为圣人。谓。信惭愧戒施闻慧。又云。具足
圣定戒慧故名圣人第二约就三业分别。身
口意调善名之为贤。内心真正说以为圣。三
就自利利他分别。爱怜众生化行纯善名之
为贤。自行真正说以为圣。故涅槃中宣说自
利以为圣行。四约境分别。事中调善名之为
贤。證理舍凡说以为圣。故涅槃云得圣法故
名为圣人。何者圣法。常观诸法性空寂故。
五约位分别。见道已前调心离恶名之为贤。
见谛已上会正名圣。故仁王中地前并名为
三贤。地上菩萨说为十圣。此是第二贤圣分
别。三通局分别。贤通圣局。以贤通故从始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88c 页 T44-0788.png
至终皆名为贤。故经说言。贤者舍利弗贤者
须菩提等。以圣局故见道已前名为凡夫。见
谛已上方得名圣。名义如是。

次辨其相。贤圣
众多。要摄唯四。所谓声闻缘觉菩萨及与诸
佛。佛后别论。今就因门且辨前三。先解声闻
曲有五门。一释其名。二定其相。三对大分别。
四对缘觉中乘分别。五当相分别初释其名。
声闻名义汎解有三。一就得道因缘以释。如
来所说言教名声。餐声悟解故曰声闻。故地
论言。从他闻声而通达故名声闻矣。二就所
观法门以释。如地论说。我众生等但有名故
说之为声。于声悟解故曰声闻。三就化他记
说以释。如法华说。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曰
声闻。三中前二是小声闻后一菩萨。随义以
名。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定其相。如地论说。
声闻之人有五种相。一者因集。过去所修狭
劣善根以之为因。今依起行故曰因集。故地
论言。修小善根但依自益名因集矣。修小善
根是其劣也。但依自益是其狭也。二者畏苦。
深厌三界乐求疾灭。三舍众生。无大悲心。四
者依心。依师教授不能自悟。五者是观。但
能观察众生无我成声闻乘。五中前三对大
明小。后二对中以彰其小。问曰。成实宣说声
闻见二无我。彼以何故但言观察众生无我。
此义隐显如前无我章中具释(此二门竟)

次对大
分别。如法华论。宣说声闻有其四种。一种
性声闻。是人本来常习小法小性成就。于最
后身值佛出世乐欲小法。佛依为说證得小
果。从本立称名种性声闻。二退菩提心声闻。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89a 页 T44-0789.png
是人过去曾习大法。流转生死忘失本念。于
最后身值佛出世乐欲小法。佛依现欲为说
小法證得小果。本学大乘今退住小名退菩
提心声闻。三增上慢声闻。于小法中未得谓
得未證谓證。此实凡夫。四应化声闻。谓诸
菩萨随化示小。四中前二是实声闻。后二非
实。于前二中种性声闻于佛一化决定住小
不能入大。是故此人望后亦名决定声闻。未
来无馀涅槃之后心想生时方能向大。退心
声闻初虽住小以本习故终能入大。故法华
云。除先修习学小乘者。我今亦令入是法法
中。对大如是(此三门竟)

次对缘觉中乘分别。经
说声闻缘觉之别略有二种。一约所观法门
以别。观察四谛而得道者悉名声闻。观十二
缘而得道者皆称缘觉。若从是义声闻人中
乃至七生须陀洹人。于最后身出无佛世藉
现事缘而得道者亦名声闻。此声闻中细分
有二。一声闻声闻。是人本来求声闻道。乐观
四谛成声闻性。于最后身值佛为说四真谛
法而得悟道。本声闻性今复声闻而得道。故
说之以为声闻声闻。二缘觉声闻。是人本来
求声闻道。观察四谛道悟初果。以钝根故于
现在世不得涅槃。天上人中七返受生。于最
后身不值佛世藉现事缘而得悟道。以藉事
缘而得觉故说为缘觉。本声闻性观察四谛
而得道故说为声闻。是故名为缘觉声闻。此
是第一约对所观法门以别。二约得道因缘
以别。从佛声闻而得道者悉名声闻。藉现事
缘而得道者皆称缘觉。若从是义声闻人中。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89b 页 T44-0789.png
从佛闻说十二缘法而得道者亦名声闻。此
声闻中细分有二。一声闻声闻。义如前解。二
缘觉声闻。是人本来求缘觉道。常乐观察十
二缘法成缘觉性。于最后身值佛为说十二
缘法而得悟道。本缘觉性今复声闻而得道。
故说之以为缘觉声闻。如迦叶等则其人也。
对中如是(此四门竟)

次第五门当相分别。于中有
二。一通相以论。二随别解释。通相论中开合
不定。增数辨之。或总为一。谓。三乘中一声闻
乘。或分为二。谓。贤与圣。见谛道前调心离过
名之为贤。见道已上證理成德说以为圣。或
分为三。三有三门。一约三慧以说三种。谓。闻
思修。五停心观亲依教起说为闻慧。总别念
处去教已远。系意思察身受心法判为思慧。
以此欲界想心观行未依定起故不名修。暖
顶已上依于禅定修慧而起判之为修。二约
外凡内凡及圣以别三种。五停心观总别念
处判为外凡。𤏙等四心说为内凡。见道已上
说以为圣。义如后释。三约方便学无学道开
分为三。见道已前修七方便名方便道。五停
心观总别念处暖等四心是七方便。苦忍已
上于理专求说为学道。阿罗汉人于理息求
名无学道。问曰。暖等亦求于理以何义故不
名学道。释言。通说彼亦是学。于中别分彼学
不专。又学不成故不名学。问曰。修学其义
相似暖等四心学意不专。学行不成不名学
者。修心不专修行不成以何义故三慧门中
判为修慧。释言。修学并有通局。学中通者依
三学门。一切修学戒定慧等亦得名学。是则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89c 页 T44-0789.png
𤏙等亦得名学。学中局者。苦忍已上学心专
精学行成就。方名为学。暖顶忍等学未专成
故不名学。修中通者依三慧门。依闻依思所
起诸行齐名为修。是则暖等俱得名修。修中
局者须陀果后于谛重观方得名修。馀者随
义更与异名不得名修。齐释如是。隐显论之
修宽学狭。不得齐类。修云何宽。世俗八禅皆
修慧摄。𤏙等并依禅定修起。故得名修。学云
何狭。学唯望理。𤏙等于理始学。观察未专未
成故不名学。问曰。何故修通世俗学唯望理。
释言。修者具有两义。一修习义。于未得法修
习令起。二修治义。于已得法修治令得。凡夫
本来已得禅定。后起染污或令不净。修令
净。故望世俗八禅定等得名为修。学者唯是
故习之义于未得法故习令起。出世圣道由
未来得习学方證。故望圣道说之为学。于已
得法学义微隐。故于世俗曾得之法不说其
学。隐显且尔。或分为四。四有两门。一约道
说四。谓。方便道见道修道及无学道是其四
也。苦忍已前修七方便道。名方便道。见道
修道其义云何。入圣之初于四真谛推求明
白名为见道。于四圣谛重虑增进说为修道。
位分何处。若依成实入无相位名为见道。故
彼论言。信法二人入见谛道名无相行。世
第一后须陀果前空观无间名无相行。若依
毗昙苦忍已去十五心顶名为见道。言十五
者断见谛惑有十六心。谓。八忍八智。八忍无
碍。八智解脱。彼断欲界见谛烦恼有四法忍
以为无碍。谓。苦法忍乃至道法忍。有四法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0a 页 T44-0790.png
智以为解脱。谓苦法智乃至道法智。断上见
惑有四比忍以为无碍。谓苦比忍乃至道比。
有四比智以为解脱。谓。苦比智乃至道比。此
十六中前十五心是须陀向。判为见道。末后
一心是须陀果。见道不收。为是不说。见道如
是。问曰。暖等亦观四谛以何义故不名见道。
彼虽学观而未能见。为是不取。斯陀行后乃
至那含金刚已还定判修道。重缘谛理断修
惑。故须陀洹果毗昙法中判为修道。成实法
中文无定判。唯义推之亦判为修。此云何知。
彼论说言。信法二人入见谛道名无相行。不
言入见名须名须陀洹。明知。须陀是修非
见。又毗昙中判为修道。成实不非。明知。共用
论判如是。以理细推彼须陀果亦见非见。亦
修非修。云何是见复言非见。见有二种。一
推求义。二明白义。彼须陀果證断见惑迷谛
闇尽。照谛明白故得名见以是见故大智论
中名为见地。又须陀果于大乘中义当初地。
地经论中宣说初地名为见道明知。须陀得
说为见。然须陀洹是其證果。息观之处暂止
推求于见不顺。以是义故复言非见。以非见
故论中判之以为修道。又须陀洹于大乘中
义当初地满足之心。地持宣说初地满心为
修慧行。明知。须陀是修非见。云何是修复
言非修。修有二种。一于诸谛傍观增明。名之
为修。二于诸谛重观增明。进断修惑故名为
修。彼须陀果出离谛惑容裕之边傍修宽多。
现在唯缘道下一行。未来傍于四谛十六圣
行之中悉得增明。随所欲观悉明见故。行从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0b 页 T44-0790.png
是义故得名修。以是修故论名修道。未于四
谛重虑观察。进断修惑故名非修。以非修故
论名见地不名薄地。正义如是。有人宣说。须
陀洹果證断见惑定属见道不得名修。是义
不然。若须陀果證断见惑偏名见者。彼罗汉
果證断修惑应名修道。彼不名修。须陀似彼
何劳致疑。阿罗汉果名无学地。问曰。向说。须
陀洹果證断见惑。亦见非见两义不定。阿罗
汉果證断修惑。亦复如是不定以不。释言。罗
汉经名无学不名为修。以义细推亦修非修。
是义云何。修有二种。一于诸谛重观增明。名
之为修。二于诸智傍修增明。说之为修。彼
阿罗汉谛观满足不更增进。故名非修。以非
修故经名无学。而阿罗汉无学心边傍修诸
智皆令增明。故得名修。以是修故杂心宣说。
无学心现能令一切诸德增明。名为大明发
彰修矣。问曰。前说须陀洹果亦修非修得类
罗汉。亦是无学非无学不。释有同异。言其
同者须陀洹果亦修非修义如上辨。彼阿罗
汉亦是无学亦非无学。于理息求名为无学。
于论三昧神通等事犹须故习。故名为学。言
其异者。须陀果后别有斯陀阿那含等以为
正修。须陀简彼名为非修。于小乘中罗汉果
后更无无学。不得简彼说阿罗汉为非无学。
此是初门。约道分四。二约果说四。果谓须陀
斯陀那含及阿罗汉。辨此四中曲有三门。一
释其名。二定别其相。三明制立。名义如何。须
陀洹者是外国语。义释有三。一当名正翻名
修无漏。如涅槃说。须名无漏。陀洹修习。以修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0c 页 T44-0790.png
无漏名须陀洹。二随义傍翻名为逆流。逆生
死流三途生死永不受故。三随义傍翻亦名抵
债。将拒三途因而不受果。故曰抵债。斯陀含
者亦外国语。义释有二。一当名正翻名为轻
薄。形前立称。欲界九品修惑之中断六品在。
故云轻薄。二随义傍翻名曰频来。简后为目。
欲结未尽。于欲界中频数受身。不如那含一
去不还。故曰频来。旧翻经中悉彰此名。阿那
含者亦外国语。此云不还。形前受称。欲界结
尽不复来生。故曰不还。阿罗汉者亦外国语。
外国语中。三名相通。一阿罗诃。此云应供。二
阿卢汉。此云杀贼。三阿罗汉。此方正翻名曰
不生。随义三翻傍说为无著。无著因亡。于三
界法不复爱染。不生果于襄于三界地不
复爱受身。此四隐显。理实含通。以含通故
俱名须陀。乃至俱名为阿罗汉。如涅槃说。以
此四种皆修无漏。同逆生死并能抵债。是故
一切俱名须陀。皆薄烦恼。是故一切通号斯
陀。于所断离皆悉无还。是故一切通名那含。
皆有无著不生之义。是故一切俱名罗汉。为
分贤圣隐显彰名。是故初果偏名须陀。乃至
第四偏字罗汉。等分贤圣。何故初果偏名须
陀。乃至第四偏字罗汉。亦有所以。其义云何。
超凡入圣先修无漏。是故初果偏名须陀。无
漏转增能薄烦恼。是故第二偏号斯陀。烦恼
转薄于欲不生。是故第三偏名那含。不生穷
极永出诸有。是故第四偏名罗汉。又修无漏
明习道因。薄烦恼者明證诚果。因先果后义
之次第。是故初果明修无漏。其第二果明薄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1a 页 T44-0791.png
烦恼。前薄烦恼明其因亡。不还果丧。因先
果后亦是次第。故第三果明其不还。前不还
果明苦分尽。不生全尽。从分至全亦是次第。
故第四果明其不生。问曰。此名局在小中。亦
通大乘。释言。若入隐显论门偏在小乘。若入
通门大中亦有。如涅槃说。并亦能修习无漏
住薄不还不生义故。名义如是。次第二门别
定其相。须陀有三。一者守果。依如毗昙。唯第
十六道法智心名须陀洹。若依成实无相行
后顺旧之智名须陀洹。馀者悉非。以此證果
苏息处故。二者摄因。前七方便及见道心趣
向须陀。以终摄始。果因从果皆属须陀。三者
进向。须陀果后进断欲结有六无碍五解脱
道来未至后果。以始摄终皆属须陀。今此四
中通摄三种合为须陀。以其不分行果别故。
斯陀含者汎解亦三。一者守果。欲界修治有
九无碍九解脱道。第六一品解脱道心是斯
陀含。馀者悉非。以此證果苏息处故。二者
摄因。须陀果后进断欲界六品修惑。有六无
碍及五解脱趣向斯陀。以终摄始。以因从果
皆属斯陀。三者进向。斯陀果后进断欲结。有
三无碍二解脱道未至那含。以始摄终。通名
斯陀。依涅槃经此三种人通名斯陀。观方已
行。今此四中唯分守果及与进向以为斯陀。
亦以不分行果别故。摄因一种收属初果。为
是不取。阿那含者亦有三种。一者守果。欲界
修治。九解脱中第九一品是阿那含。以此證
果苏息处故。二者摄因。斯陀果后进断欲结。
后三微品有三无碍二解脱道趣向那含。以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1b 页 T44-0791.png
终摄始。以因从果皆属那含。三者进向。那含
果后进断初禅乃至非想一切修惑。除非想
地第九解脱其馀一切无碍解脱。以本摄末
通名那含。今此四中偏分守果及与进向为
阿那含。亦以不分行果别故。摄因一种推属
前果。为是不取。阿罗汉者有其二种。一者守
果。非想一地九解脱中末后一品是阿罗汉。
馀者悉非。以此无学證果心故。二者摄因。那
含果后进断初禅至非想结。一切无碍除后
一品解脱道心。其馀解脱趣向罗汉。以终摄
始。以因从果皆属罗汉。罗汉果后无上可趣
故无趣向。今此四中偏分守果以为罗汉。摄
因一种收属那含。为是不取。问曰。何故初
果之中摄因从果馀不如是。释言。于彼初果
之前更无馀果可以推属。故摄初从后。后三
果前有果可推。故不从后。问曰。何故一切
进向皆属前果而不属后。释言。起后进向道
时。前果之得犹成未舍。故从前名。后果之
得未成未现故不从后。又复从后便坏四果
差别之义。故不从后。云何坏乎。若摄前向以
从后果。斯陀住薄杂不薄义。那含不还杂有
还义。罗汉不生杂有生义。故名为坏。若摄
进向以从前果不坏须陀修无漏义。不坏斯
陀住薄之义。不坏那含不还之义。不坏罗
汉不生之义。故须属前。又复四果纯净功德
出障处说。前向未纯故不从后。又若摄向以
属后果圣人便有增上慢过。云何增慢。未薄
之处已生薄想。未不还处生不还想。未不生
处生不生想。故名增慢。以斯多妨。是故一切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1c 页 T44-0791.png
进向之道四果别分。故属前果而不从后。问
曰。从后若有多过何故初果摄向从后。此如
上释。初果已前无果可属。故牵从后。问曰。若
言初果之前无果可属。摄向从后。馀前有果
推其后向而属前者。彼八禅中初禅已前更
无禅定。彼未来禅可属初禅。二禅已上乃至
非想前有禅故。彼一切禅方便道中无碍解
脱应属下地非上禅收。释言。应齐。立义左右。
不可全同。云何左右。彼八禅定约果分业。一
切方便与根本禅同牵一果。故悉从后。四果
辨义分果异因。故前方便推属前果。分相如
是。次第三门制立四果。圣果细分应有无量。
今以何故定立此四。依毗婆沙多义制立。不
可具论。今此略以五义制也。一约出观以制
四果。凡是制果必约出观。何故而然。出观
之处生得證想。故就制果。云何得知。缘觉之
人修道断结与声闻同。以不数出不制多果。
明知。声闻制立多果正由数出。何故缘觉不
数出观不制多果。声闻偏尔。缘觉利根。以利
根故烦恼轻薄。如人大力担轻不息。缘觉如
是。声闻钝根。以钝根故烦恼深重。如人小力
担重劬息。声闻如是。以劬息故制立多果。断
除三界见惑穷处其必出观。就此出处制立
初果。问曰。何故此处必须出观。释有两义。一
创断见惑多用功力。疲弊故出。二断见惑超
凡成圣。永绝三涂庆嘉故出。除断欲界六品
修惑亦必出观。故就此处制第二果。何故至
此复须出观。解亦两义。一由此惑粗强难息
断之用功。疲弊故出。二离粗过庆嘉故出。断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2a 页 T44-0792.png
除欲界修惑穷尽亦必出观。故就此处制第
三果。何故此处复须出观。亦有两义。一断
欲界贪欲瞋恚悭忿嫉妒无惭愧等诸粗烦恼
用力增多。疲弊故出。二离粗过庆嘉故出。断
上二界一切结尽亦必出观。生其四智究竟
之想。故复约此制第四果。何故此处复须出
观。亦有两义。一断上界一切烦恼用力增多。
疲蔽故出。二永绝生死究竟无学。庆嘉故出。
以此四处必定出观故就制果。馀出不定。故
不制果。问曰。何故断见谛惑要尽方出断修
数出。释有两义。一见谛惑迷心易灭。其犹
折石不假中息而能断尽。如人下坂易故不
息。修惑难除。如绝藕糸。一观相续不能断尽。
故须数出。如人上山难故劬息。二见谛惑能
感三涂增上苦报。畏苦情猛。为是不息。如行
崄地走亦不息。修惑能招人天生死。人天优
游厌畏心弱。是故数息。如无畏处少走多息。
问曰。等是修惑之中。何故断除欲界修惑中
息制果。上界不尔。解有三义。一欲界惑凡夫
多起。习使力强难可制断。故须中息。上界烦
恼凡夫本来起之希小使力轻薄。不假中息
亦能断尽。二欲界惑多难可断尽。故须中息。
上界惑少不息能尽。彼云何少。瞋恚悭嫉无
惭愧等彼处无故。三欲界烦恼二因缘起。一
者因力。不断使性。及助思惟。二者缘力。所谓
色声香味触等。以是二力起惑难断。故须中
息。上界烦恼虽从因起缘力微少易可截制。
不息能尽。不息尽故不制多果。问曰。等是欲
界之中。何故断除六品惑尽。方息制果。断后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2b 页 T44-0792.png
三尽制一果乎。释言。前六过是粗重。圣人于
此厌畏增强故尽方息。后三轻微厌畏情少。
故后别断制一果矣。又粗易断。倍尽方息。故
断前六共制一果。细难舍远。故断后三立一
果耳。若尔上界烦恼转细转难舍离。应制多
果。此如前释。更有馀义。后番论之。此一义
竟。二约四表制立四果。断除见惑示相表制
立初果。又断见惑永绝三途出恶趣表。故立
初果。欲界此九品修惑之中前之六品其性
粗重能发无作。断除彼结出无作表。故就此
处制第二果。欲界地中有其不善。断后三
微出不善表。故就此处制第三果。上界烦恼
性是染污无记之法。断除彼故出离染污无
记之表。故就此处制第四果。此两义竟。三约
四流制立四果。如毗婆沙说。断绝见流制立
初果。于欲流中断其小分立第二果。欲流全
尽立第三果。断绝有流及无明流立第四果。
问曰。何故断绝欲流别立二果。断有无明共
立一果。以欲流中粗细易别故开分二。有及
无明粗细难分故合为一。此三义竟。四约四
生制立四果。亦如论说。对舍湿生及与卵生
制立初果。此二多在畜生道。故离胎少分立
第二果。全舍胎生立第三果。永出化生立第
四果。此四义竟。五对五趣制立四果。亦如
论说。出下三趣制立初果。对人少分立第二
果。全舍人道立第三果。出离天道制第四果。
亦可。舍人及天少分立第三果。全出天道立
第四果。制立如是。上来增数四门分别。或
分为五。一者外凡。五停心观总别念处。事中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2c 页 T44-0792.png
安心未观谛理名之为外。具足死凡鄙之法
故名为凡。二者内凡。暖等四心。学观谛理
得圣人性故名为内。凡法未舍故称为凡。三
者见道。四者修道。五无学道。或分为六。如
涅槃经迦叶品说。彼说恒河有七众生。涅槃
河中有七种人。始从常没乃至俱行。初一常
没贤圣不收。后六是其贤圣所摄。即就此义
以分六种。五停心观乃至暖顶通摄以为出
已还没。忍世第一名出已住。苦忍乃至须陀
洹果名为观方。斯陀行后尽那含行名观已
行。阿那含果尽罗汉向名行已住。阿罗汉果
名为俱行。何故初分名出已没。于此位中乐
求解脱故名为出。分未决定。遇恶知识退起
诸过。沈没恶道名出已没。退起何过。念处已
前有恶斯起。暖顶中退经论不同。依如毗昙
除一阐提馀恶悉起。依涅槃经除其四重五
逆谤法及一阐提。但起十恶及馀遮罪。何故
忍及世第一法为出已住。出如前释。坚守正
观不退起恶。不堕恶趣故名为住。故涅槃
云。住忍法时当知。无量三恶道报皆非数灭。
更不受故。又经说言。世上正见者终不堕恶
道。彼名忍等为上正见。若依成实暖心已去
皆名正见。斯不堕恶齐得名住。何故苦忍至
须陀果名为观方。观四谛故。问曰。暖等齐观
四谛。以何义故不名观方。偏名苦忍至须陀
果为观方乎。释言。暖等观而未见故不与名。
苦忍已去观于四谛获得四事故偏名之。云
何为四。一住坚固道。所有五根无能动者二
能遍观察。悉能呵啧内外烦恼。见疑无明亲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3a 页 T44-0793.png
迷谛理名内烦恼。贪瞋慢等依诸见生。不亲
迷理名外烦恼。三能如实见。所谓忍智八忍
推求。八智决了。四能坏大怨。谓破四倒。以何
义故斯陀行后名观已行。依前谛观系心修
道。为断欲界贪欲瞋恚愚痴憍慢。故名为行。
以何义故那含果后名之为住。经释有六。一
在色界及无色界而受身故名之为住。二不
受欲界人天地狱畜生饿鬼故名为住。三断
无量结馀少在故名之为住。四远离二爱悭
贪瞋恚故名为住。言二爱者。一是色爱。爱染
妻色。二者欲爱。著馀五欲。五不造作共凡夫
事故名为住。此名淫欲为共凡事。六自无所
畏。不令他畏故名为住。自无恶行不畏苦果
故自无畏。于诸众生不恼害故不令他畏。何
故罗汉名为俱行。水喻世间。陆喻出世。是
阿罗汉能观烦恼到于涅槃。是故名为水陆
俱行。或分为七。见谛道前随行分三。谓闻思
修。义如上判。苦忍已上随果分四。谓须陀洹
乃至罗汉。亦如上辨。又依大品三乘共地亦
得分七。一乾慧地。谓五停心总别念处。不定
闻思未得定水而自沾润故名为乾。二者性
地。暖等四心。学观谛理得圣人性故名性地。
三八人地。见谛位中具修八忍名八人地。四
者见地。须陀洹果见谛周尽名为见地。五者
薄地。斯陀行后渐断欲结名为薄地。六离欲
地。那含果后超出欲过名离欲地。七阿罗汉
地。此等如前三乘地中具广辨释。或分为八。
谓四向果。修因趣果名之为向。成德遂因说
以为果。果向细分乃有无量。今据一门且分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3b 页 T44-0793.png
为八。八名是何。谓须陀向至罗汉向。须陀洹
果至罗汉果。于中略以六门分别。一辨定其
相。二就有漏无漏分别。三就有为无为分别。
第四约就禅地分别。五明超越不超越别。第
六明其退不退义。其相如何。依如毗昙从五
停心至道比忍名须陀向。道比智心名须陀
果。若依成实从初尽于无相位来名须陀向。
无相位后顺旧观心名须陀果。彼于四谛总观
不别。为是不说道比忍等以之为向。道比智
心以之为果。须陀果后进断欲界六品修惑。
有亦无碍五解脱道。名斯陀向。末后一品
解脱道心名斯陀果。斯陀果后进断欲果七
八九品修道烦恼。有三无碍二解脱道。名那
含向。末后一品解脱道心名那含果。那含果
后进断初禅至非想结。除非想地末后解脱。
其馀一切无碍解脱名罗汉向。断非想结最
后解脱名罗汉果。相别如是(此一门竟)

次就有漏
无漏分别。须陀洹向论者不同。若依毗昙世
第一前一向有漏。苦忍等心一向无漏。若依
成实闻思位中。想心观行缘事破我。相似无
漏性是有漏。暖等四心观见谛空渐断诸结。
虽能如是犹为有心之所间隔。判之以为杂
相无漏。无相位中一向无漏。须陀洹果定是
无漏。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
果阿罗汉向依如成实一向无漏。唯无漏道
能断结故。若依毗昙性是无漏。随义兼论通
漏无漏。是义云何。斯陀向等有随。圣智断
结名之为正。等智断结说以为随。正是无漏。
随是有漏。问曰。一切悉具二种有不具者。释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3c 页 T44-0793.png
言。齐具。问曰。有人纯用圣道而断烦恼云何
有随。有人纯用等智断结云何有正。依同
修互相成故。云何相成。用无漏道断下烦恼。
即成上地有漏功德。若用等智断下烦恼。亦
成上地无漏功德。所以齐具。阿罗汉果一向
无漏。问曰。斯陀那含果中依如毗昙并说等
智以为随果。说此随果以为有漏。阿罗汉果
何以故不然偏名无漏。释言。等智以为随果。
于非想结全无治能故无随果。无随果故纯
名无漏。有漏无漏分别如是(此二门竟)

次就有为
无为分别。戒定慧等是其有为。数灭功德是
其无为。此二若就灭道分别有为功德悉名
为向。无为功德尽判为果。若就四向四果分
别。向中具有有为无为。果中亦然。问曰。向中
既具二种。有为无为何者正向何者非正。解
有两义。一同类分别。有为无为二种之向别
望有为无为二果各有正义。其相云何。有为
之向望有为果同类相生故得名正。又到果
时得彼因中有为功德。共成一果故亦名正。
向中无为望无为果同类相成名之为正。又
至果时得彼因中无为功德。共成一果故亦
名正。二强弱分别。因中有同为趣果。力强
判为正向。无为无力判为随向。是义云何。因
中有为修习之力能生果中有为功德。故名
为正。复能断结趣向果中无为功德。故望彼
德亦得名正。无为功德在向名随。无前二
能故不名正。问曰。果中有为无为二种德中
何者正果。解亦两义。一同类相望俱是正果。
果中有为正从向中有为行生名为正果。果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4a 页 T44-0794.png
中无为正摄因中无为德成故亦名正。第二
约对求心分别。无为正果。有为随果。何故而
然。圣人源为涅槃修道。无为正是贤圣所求。
故是正果。有为所厌故非正果。良以有为是
所厌离非正果故。烦恼尽已并道亦舍。无为
所欣。是正果故。毕竟求證。有为无为分别如
(此三门竟)

次就禅地以辨其相。依如成实摄末
从本禅地有九。所谓八禅及欲界中如电三
昧。分末异本禅地有十。于初禅中别分中间
通馀说十。若依毗昙摄末从本禅地有八。所
谓八禅。彼宗不说欲界有定故但有八。分末
异本禅地有十。于初禅中别分未来及与中
间通馀说十。禅地如是。依如成实四向四果
并依初禅至无所有。以此七处无漏所依是
故名为七依定矣。并依欲界如电三昧除非
想地。问曰。毗昙宣说空识无所有处不发见
解。成实何故宣说初果及与初向同依无色。
宗别不同立义各异。依如毗昙无色不缘下
有漏种为苦集观。亦不缘下有漏对治为灭
道观。是故无色不发见解。成实得缘故依无
色亦发见解。又问。非想何故不依。无无漏故。
问曰。成实宣说。非想无漏心后入灭尽定。云
何说言非想地中无无漏乎。释言。非想但有
顺旧游观无漏。无其增观断结无漏。为是不
依何者顺旧游观无漏。先用下定发无漏慧。
观非想地苦无常等。然后用彼非想地心缘
前所观苦无常等。名为顺旧游观无漏。以此
心微推求力薄。是故不发增观无漏。若依毗
昙须陀斯陀二果及向在未来禅不通馀地。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4b 页 T44-0794.png
良以此等欲结未尽。未得馀禅。所以不依。阿
那含向或六地摄。根本四禅未来中间。其次
第人必依未来。彼次第人欲结未尽。未得馀
禅。为是不依。超越之人或依未来乃至四禅。
依未来禅入见谛道则未来摄。乃至依于四
禅入见则四禅摄。彼宗四空不入见道。为是
不依。阿那含果亦六地摄。与前相似。其次第
人亦未来摄。何故而然。彼次第人用未来禅
所发无漏为无碍道。断欲界结尽。已还用彼
禅所发无漏为解脱道。故未来摄。不用馀禅
所发无漏断欲界结。是故此果不在馀种。超
越之人或未来摄。乃至四禅义同前解。阿罗
汉向或九地摄。根本四禅未来中间及三无
色。或十地摄。加非想地。无漏正向则九地摄。
若通有漏随向说之则十地摄。云何无漏九
地摄乎。无漏有二。一者行修缘中现起。二
者得修成就而已。若论行修于九地中有无
不定。或具一二三四五六乃至九种。是义
云何。有人纯用未来禅中所发无漏。断初禅
结乃至非想则一地摄。或用初禅或用中间
义亦同尔。或复有人用未来禅及初禅地所
发无漏。断上界结趣向罗汉则二地摄。或用
未来初禅中间所发无漏。断上界结则三地
摄。或用前三加用二禅所发无漏。断上界结
则四地摄。或用前四加用三禅则五地摄。加
用四禅则六地摄。加用空处则七地摄。加用
识处则八禅摄。加无所有则九地摄。此诸地
中所有无漏用下断上。非上断下。行修如是。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4c 页 T44-0794.png
若论得修一切悉具九地无漏。云何悉具。解
有四义。一无漏相望依下成上。阿那含人用
下无漏断下结时。即得上地无漏功德。如用
初禅未来中间所发无漏。断初禅结则得二
禅无漏功德。如是一切。二无漏相望依上得
下。有人凡时或得初禅乃至非想后得圣。已
随用何地所发无漏断上结。时则得下地无
漏功德。三就有漏望于无漏依下成上。如用
二禅方便等智断初禅结则得二禅无漏功
德。如是一切。四就有漏望于无漏依上得下。
如用二禅方便等智。断初禅结则得初禅无
漏功德。同治修故。云何同治。初禅无漏亦
能对治初禅烦恼乃至非想一切烦恼。二禅
地家方便等智亦能对治初禅烦恼。名为同
治。乃至非想方便等智亦能对治无所有结。
名为同治。以同治故用彼二禅方便等智。断
彼初禅烦恼之时。即得初禅无漏功德。虽复
得之少分不多。但得对治初禅结边一分无
漏。馀悉不得。故曰小分。得之云何。彼无碍道
正断之时。应断此结无漏之得心边发生。乃
至用彼非想地家方便等智。断无所有烦恼
之时。亦得初禅无漏功德。虽复得之亦少不
多。但得应断无所有结一分无漏。馀悉不得。
故曰不多。以彼诸地方便等智望初禅地无
漏功德得之既然。望馀地中无漏功德应同
治者得之齐然。不同治者一切不得。阿罗汉
向摄地如是。阿罗汉果亦九地摄。根本四禅
未来中间及三无色。九地无漏皆能对治非
想地结得阿罗汉。故于中若据行修分别或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5a 页 T44-0795.png
未来摄。乃至或是无所有摄。用未来禅断结
證果即未来摄。馀地亦尔。若据得修皆九地
摄。得罗汉时总得九地一切无漏为彼果故。
禅地如是(此四门竟)

次辨超越不超越义。宗别不
同所说各异。成实法中一切贤圣悉无超越。
彼宗凡夫无断结。故毗昙法中四向无超。四
果之中须陀罗汉亦无超越。唯斯陀果及那
含果有超不超。彼宗凡夫有断结故说有超
义。相状如何。有人凡时全未断结。入见谛道
至第十六道比智时。但得名为须陀洹果。或
复有人先于凡时断欲界结从一二品至五品
尽。后入见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时。亦是次第
须陀果摄。而不得名斯陀含向。以于向中无
超證故。或复有人先断欲结至六品尽。复入
见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时。不作须陀亦不作
彼斯陀含向。超證第二斯陀含果。斯陀含人
所断烦恼悉已无故。或复有人先断欲结至
八品尽。后入见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时。亦超
越斯陀果摄。而不得名阿那含向。以于向中
无超越證故。或复有人先断欲结至九品尽。
后入见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时。不作须陀超
證第三阿那含果。阿那含人所断烦恼悉已
无故。或复有人先断初禅至无所有一切烦
恼尽。后入见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时。亦是超
越那含果收。而不得名阿罗汉向。以于向中
无超證故。问曰。何故果中有超向中无超。释
言。超證必在道比。彼第十六道比智心是其
止息證果之处。先断欲结六品及与九品尽
处。亦是止息證果之处。是义相顺故得超證。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5b 页 T44-0795.png
馀品尽处于此止息證处不顺。故无超證。为
是一切向中无超。问曰。道比与彼六品九品
尽处果义相顺得超證者。前十五心与向相
顺。何故不得超證彼向。释言。于前十五心时
非想一地见惑未尽。次第所断犹未穷尽。安
能超證。是故超證偏在道比不在馀心。良以
于前十五心中无超證故。一切向中悉无超
越。问曰。凡时先断六品九品惑尽。尔时何不
即名斯陀及阿那含。要须来至道比智时方
得其名。释言。斯陀及阿那含必无见惑。凡时
虽断六品及九品惑尽见惑犹。故不得名斯
陀含及阿那含。道比智时见惑始尽。故于此
处方得其名。问曰。何故初果无超。于初果前
无所得故。又凡不能断非想地见惑周尽。所
以无超。阿罗汉果何故无超。凡夫不能断非
想地修惑周尽。为是无超(此五门竟)

次明有退无
退之义。须陀向中有退无退。是义云何。五停
心观总别念处一向可退。暖顶二心亦退不
退。是义云何。依如毗昙暖心已上无有断善
作阐提义。名为不退。容起馀过堕三恶道。目
之为退。若依涅槃永更不起四重五逆。及断
善根作一阐提。名为不退。遇恶知识容起十
恶没三恶道。名之为退。若依成实亦更不起
四重五逆及断善根。又亦不起兼重十恶堕
三恶道。名为不退。故成实中说暖顶等为上
正见。往来百千世不堕恶道。容起烦恼造作
轻业人天轮转。名之为退。忍世第一及见道
心一向不退。须陀洹果亦无退理。斯陀向果
那含向果及罗汉向。依如成实于此位中所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5c 页 T44-0795.png
有圣德一切不退。设有退者但退禅定。若依
毗昙于此位中所有圣德亦退。不退是义云
何。分别有四。一约根分别。钝根有退。利根不
退。不动法人定不退故。二约修分别。散慢有
退。专修不退。三约行分别。杂用等智而断
结者容使有退。纯用无漏而断结者牢固不
退。四约趣分别。人中有退。人中多有退因缘
故。在天不退。故论说言。诸天不退。阿罗汉果
依如成实一向不退。设有退者但退禅定。若
依毗昙亦退不退。是义云何。分别有六。第一
约就烦恼分别。烦恼有二。一受生烦恼。于受
生时妄起贪等。二障道烦恼。对缘现起贪瞋
痴等妨碍圣道。彼阿罗汉障道烦恼容使暂
起。名之为退。受生烦恼毕竟不起。名为不退。
二约烦恼因缘分别。因缘有二。一内二外。不
断使性及邪思惟而起烦恼。名之为内。五尘
生结。目之为外。彼阿罗汉已断内因。无有
内因而起烦恼名为不退。容有外缘而起烦
恼。名之为退。谓观增上可贪境界暂生欲染。
寻还断除故经生。三约根分别。钝根有退。
利根不退。是义云何。彼阿罗汉有六种性。退
思护住升进不动。义如后释。彼退法人一向
可退。不动法人一向不退。思护住进义则不
定。若退法人增进为者容使可退。若不退人
增进为者唯住唯增无有退义。四约修分别。
专修不退。散漫有退。故涅槃中说退有五。
一乐多事。二乐说世事。三乐睡眠。四乐近在
家。五乐多游行。以是五事令比丘退。五约行
分别。钝用无漏断结成者一向无退。杂用等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6a 页 T44-0796.png
智断结成者容使可退。是义云何。此人用其
世俗等智攀上。厌下断欲界结至无所有。非
想一地等智不治。用无漏断。由本不牢。为是
有退。是故旧人沙井为喻。其犹沙井上虽
塼叠不免陷坏。此亦如是。第六约就界趣分
别。界谓三界。欲界有退。上界即无故。杂心
云。若说退者必退。乃至必升进者必定升进。
当知。此说欲界罗汉。非上二界。欲界有其退
转因缘。上界无故。趣谓五趣。人中罗汉则有
退转。天中无退。人中多有退因缘故。故论说
言。诸天不退。四向四果辨之粗尔。或分十
三。如毗昙说。见谛道前七方便人则以为七。
见谛道中分为二种。所谓信行及与法行。钝
根之人入见谛道名为信行。信圣人语而起
行故。利根之人入见谛道名为法行。自心见
法而起行故。通前为九。修道位中有其二种。
谓信解脱及与见到。钝根之人在于修道名
信解脱。信圣人语得解脱故。利根之人在于
修道名为见到。自心见法得解脱故。通前十
一。无学位中亦修二种。谓时解脱不时解脱。
钝根之人至无学果名时解脱。以钝根者待
时托处得解脱故。利根至果名不时解脱。以
利根者不得待处得解脱故。通前十三。以见
道上离分六人故。杂心云。事则说有六。或分
十四。如毗昙说。见谛道前说七方便。见谛
道中信行法行。修道位中有信解脱及与见
到。通前十一。阿那含中得灭定者名为身證
通前十二。无学位中说慧解脱及俱解脱。通
前十四。不得灭定名慧解脱。得灭定者名俱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6b 页 T44-0796.png
解脱。亦得开分以为十五。见谛道前七方便
人则以为七。见谛已去四向四果复分为八。
通前十五。亦得开分为二十三。前七方便则
以为七。就后四向四果之中分别利钝则有十
六。通前合为二十三矣。或复开分为二十七。
此有两门。一则如彼成实论说。见谛道前
分为二人。一者信行。二者法行。钝根之人名
为信行。信顺他语而起行故。利名法行。息心
见法而起行故。大集经中见前分二。亦与此
同。前二种人入见谛道名无相行。空观相续
无相间故。通前为三。须陀洹果以为第四。斯
陀含行以为第五。斯陀含果以为第六。阿那
含行以为第七。那含果中离分十一。通前十
八。由其通摄阿罗汉向合为那含。故有十一。
名字是何。一名现般。是人现世于凡身中修
得那含。则于此身修得罗汉故名现般。二名
转世。圣人身上经生已后修得那含。则于现
世修得罗汉是亦通为现般所收。三者中般。
是人现世修得那含不得罗汉。舍欲界身向
上界去。两界中间受身得般。四者生般。于初
禅上随何处生最初受身。未尽寿命修道得
般。五者行般。与前生般同在一身。精勤行道
寿尽得般。名为行般。六无行般。亦与生般
同在一身。不勤行道寿尽得般。名无行般。七
者乐定。于上界中初身不般。展转上生至广
果天。不得涅槃生无色界。八者乐慧。亦于上
界展转上生至广果生。不得涅槃生五净居。
九信解脱。于前人中有钝根者。名为信解。十
名见到。于前人中有利根者。说为见到。十一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6c 页 T44-0796.png
身證。于前人中得灭定者。广如后释。阿罗汉
中差别有九。通前合为二十七人。一是退相。
此人最钝。以钝根故得定必退。二是守相。根
少胜前。深自防守容能不退。三者死相。根
转胜前。深厌诸有不能得定。得已恐失。求欲
自害。名为死相。四者住相。所得三昧不退不
进。五可进相。所得三昧转胜增益。六不坏相。
所得三昧种种因缘不能破坏。七不退相。此
人最胜所得功德尽无退矣。八慧解脱。于前
人中不得灭定名慧解脱。九俱解脱。得灭尽
定。此等一一广如后释。成实如是。更有一种
二十七人。如中阿含福田品说。彼经偏就
见谛已上说二十七。不通见前。相状如何。彼
有居士。名给孤独。请问如来。于世间中有几
福田人。佛答有二。一是学人。二无学人。见谛
已上至阿那含名为学人。阿罗汉果名无学
人学有十八。无学有九。是故通合有二十七。
学人十八经列不次。名字是何。一是信行。二
是法行。三信解脱。四是见到。五是身證。六是
家家。七一种子。八向须陀。九得须陀。十向斯
陀。其第十一得斯陀含。其第十二向阿那含。
其第十三得阿那含。十四中般。十五生般。十
六行般。十七无行般。十八上流。至色究竟正
有此名。更无异释。准依毗昙信行法行在于
见道十五心中。钝名信行。利名法行。信脱见
到准依毗昙在于修道须陀果后。钝名信脱。
利名见到。此四统摄一切学人。以含通故。馀
十四人于中别分。于前信行法行人中开出
三人。一则开出须陀洹向次第之人。入见谛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7a 页 T44-0797.png
道十五心中名须陀向。二则开出斯陀含向。
超越斯陀入见谛道十五心中名斯陀向。三
则开出阿那含向。超越那含入见谛道十五
心中名那含向。于前信脱见到人中随别开
出十三种人。一则开出须陀洹果。第二开出
斯陀含向。谓。次第人向斯陀含未至果。前于
现在中修行者是。第三开出家家之人。谓。次
第人向斯陀含未至果。前分断烦恼径生者
是。第四开出斯陀含果。于中细分有异其二
种。一者超證斯陀含果。二次第證斯陀含果。
通合为一斯陀果矣。第五开出阿那含向。谓。
次第人向阿那含未至果。前于现世中修行
者是。第六开出一种子人。谓。次第人向阿那
含分断烦恼径生者是。第七开出阿那含果。
于中细分亦有二种。一者超證阿那含果。二
次第證阿那含果。今合为一阿那含果。第八
开出中般之人。第九开出生般之人。第十开
出行般之人。十一开出无行般人。十二开出
上流般人。此上流中有胜有劣。胜者色界得
般涅槃。劣者生于无色界中。方始得般。彼举
胜者。是故说言。至色究竟彼向福田。在色界
者有色有形得受供为世福田。为是偏举。十
三开出身證之人。那含果后得灭定者。此之
十三皆是信脱见到中列。学人如是。无学九
者。经列不次。一名思法。二升进法。三不动
法。四者退法。五不退法。六者护法。经自释
言。护则不退。不护则退。七者住法。八慧解
脱。九俱解脱。经文如是。更无异释。九中前七
就根以别。后二约法。前之七种犹如毗昙中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7b 页 T44-0797.png
六种罗汉。六罗汉者退思护住升进不动。彼
阿含经分不动人以为二种。故有七也。九中
退法是毗昙中初退法人。九中思法是彼第
二思法之人。九中护法是彼第三护法之人。
九中住法是彼第四住法之人。九中升进是
彼第五必升进人。九中不动及与不退是毗
昙中不动法人。彼毗昙中不动有二。一本来
不动。二至果中进为不动。九中不动当毗昙
中因来不动。九中不退当毗昙中至果不动。
后二慧脱及俱解脱约法以别。前七人中不
得灭定名慧解脱。得灭定者名俱解脱。此等
至后更当广释。此二十七通见道前七方便
人有三十四。广则无量。开合如是。上来第一
通相分别。次第二门随别解释。五停心观如
前五章中具释。总别念处如前道品章中具
释。暖等四门如前暖等四种善中具广分别。
今先别释须陀洹向。于中曲有六门分别。一
约境分别。第二品数多少分别。三依无碍解
脱分别。四约修分别。五定是非。六转根分别。
言约境者。依昙无德一时见谛。依萨婆多前
后见谛。言一时者案依彼宗。先于见前暖顶
忍中别缘谛空总令纯熟。次于世间第一法
中总缘四谛名用虚假以之为诠。后入无相
总见四谛一切法空。念念增明都无间绝。成
实法中存依此义。言前后者依萨婆多别缘
四谛见有得道。行者先于总别念中总缘四
谛为空无我。而于四谛未得明了。至于暖等
四心之中别缘四谛而为方便。苦忍已上随
别照见。见苦异集。见灭异道。名前后见。诸部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7c 页 T44-0797.png
毗昙存依此义。问曰。二中何者为是。并为
佛。不可偏依。但随人别二说有异。其钝根者
未能破相见诸法空。多依先后渐次见谛。其
利根者能破有相證诸法空。并依一时。又复
二宗立患各异。依昙无德取为患本。虽别见
谛取执未已。要总见空取患方尽。为是观谛
先别后总。依萨婆多痴为患本。虽总观谛闇
相未遣。别观分明闇相乃尽。故依彼宗先总
后别(此一门竟)

次明品数多少之义。依如毗昙
见道位中唯十五心。通须陀果有十六心。八
忍八智是十六也。观欲界苦初忍后智。有其
二心。观上界苦初忍后智。亦有二心。馀谛例
尔。若依成实见道位中有无量心。故彼文言。
以无量心断诸烦恼。非八非九。言非八者说
见道中有无量心相续断惑。破阿毗昙定说
八忍。言非九者说修道中有无量心。破阿毗
昙于一一地定九无碍。何故毗昙定说八忍。
彼宗观有。有相局别。见易明故。何故成实
说无量心彼宗观空。空无分限见难了故(此二门竟)

次就无碍解脱分别。依如毗昙见道位中
具以无碍解脱二道而断见惑。八忍无碍。七
智解脱。应有八智。后一判为须陀洹果。故但
说七。若依成实无相位中单有无碍而无解
脱。何故而然。彼宗所说无碍解脱同是空观。
于中增进说为无碍。顺旧之智判为解脱。顺
旧解脱判属须陀。故无中纯有无碍(此三门竟)

次第四门约修分别。于中有二。一约境界明
修多少。二约行心明修多少。言约境者如毗
昙说。于彼见道十五心中现观一谛。未来还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8a 页 T44-0798.png
于一谛增明。现观一行未来傍于一谛之下
四行增明。随所观察皆明了故。以一谛下四
行义亲故悉增明。问曰。于前四现忍中现观
一谛未来傍于四谛增明。现观一行未来傍
于十六增明。至第十六道比智时义亦如是。
今此见道十五心中何故不尔。未来唯于一
谛增明。唯于同谛四行增明。释言。四现及后
道比是开豫道。心志宽容故修宽多。此十五
心是速疾道。心志峻狭故修狭少。约境如是。
次约行心明修多少。修有二种。一者行修。缘
中现起。二者得修。于所修习得令属己。若据
行修苦法忍时唯得修习苦法忍心。乃至最
后道比忍时唯得修习道比忍心。若据得修
同时相得。或后得前。非前得后。后非得前
故。初苦法忍十五得得。乃至最后道比智心
唯一得得。相状如何。苦法忍心现起之时。有
一非色非心得法。与忍俱起得于现在苦法
忍心。并得种类在未来者令来属己成就一
失。问曰。彼忍由得得之在己不失。彼得由何
在己不失。释言。彼得复由小得得故不失。小
得由何。还由大得得故不失。其犹二生互相
生矣。虽有二得今总合故说为一得。馀亦如
是。问曰。向说以后得前非前得后。今云何言
通得种类在未来者。释言。前说不得后者。苦
忍时得不得后时苦法智等。非谓不得现起法
家未来种类。未来之类望今未起犹名已起。
已起类故苦法智时二得俱生。一得苦智。一
得向前苦法忍心。如是渐增。乃至最后道比
忍时。有十五得与之俱生。一得道比。馀十四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8b 页 T44-0798.png
得得前十四。问曰。后得唯得向前所得法体。
亦得前得。义释不定。一义释之。唯得前法。前
得随法亦成不失。一义释之。通得前得。若
尔展转有无穷过。论自释言。无穷何失。修义
如是(此四门竟)

次定是非。问曰。见中用何为道。
义别四阶。其一义者慧为道体。馀者悉非。离
慧不能忍智法故。第二义者慧及一切心心
数法并及道戒通为正道。八正用此而为体
故。诸得四相道中随义不名正道。第三义者
心法与戒并及四相同时俱起是共有因。相
扶义亲通说为道。诸得望彼起戒异时非共
有因。相扶义疏不说为道。第四义者心法与
戒诸得四相皆有彼此相成之义。通说为道。
问曰。若依前之三义诸得非道亦应非果。又
复果者是得證义。诸得顺果。故名为果。见
道在向。何故论中说得为果。释言。论中说得
为果。同后一义。得不顺向故不名道。得前世
间第一法得亦同此释不名第一。问曰。若依
末后一义得名道者。论中宣说。得彼世间第
一法得不名第一。今云何言得道之得亦名
为道。释言。论说得第一得非第一者。同前三
种非道之义。又世第一位分短促止在一念。
得彼之得前后多念于彼不顺。为是彼得不
名第一。见道宽长得复多念。于彼相顺故得
名道。是非如是(此五门竟)

次就转根而为分别。
问曰。见中心道峻速。得转根不有。言。不得。
于一一行无多缘故。问曰。若言定不得者。依
如毗昙信法二人同在见道。论中宣说。信行
是其法行之因。云何不转。又复释言。劣望于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8c 页 T44-0798.png
胜理有因义。其实不转。若依成实同一空观
实难转根。若依毗昙差别观谛容有转义。是
义云何。凡转根者于境多观亦能转根。于境
力励明净心观亦能转根。其四谛法初则易
知后转难了。行者于前四现忍中学观谛时
有五种别。有一种人于四真谛未能观察。非
苦力励。是人入见但为信行。其第二人四现
忍中于前三谛未熟观察。用道为难力励观
察。是人入见于前三谛见不极明。名为信行。
于后道谛照见明了转为法行。其第三人四
现忍中于前二谛未能观察。于灭于道用之
为难力励观察。是人入见于苦于集见不极
明。名为信行。于灭于道照见明了转为于法
行。其第四人四现忍中于初苦谛未能观察。
于后三谛用之为难力励观察。是人入见于
初苦谛见不极明。判为信行。于后三谛照见
明了转为法行。其第五人四现忍中于四真
谛并皆力励。是人入见于四真谛并极明了
入见谛道。唯名法行。五种人中初后二人不
名转根。中三名转。须陀洹向释之粗尔。次别
解释须陀洹果。斯陀含向通亦是其须陀洹
摄一处合论。于中曲有六门分别。一定其体。
二明得舍。三明须陀断结多少。四明须陀受
身多少。五明家家。六分利钝。言定体者须
陀洹果圣德为体。圣德不同汎论有三。一是
果体。依如毗昙行修分别唯第十六道比智
心是其果体。得修分别通摄见谛十六圣心
悉为果体。若依成实说无相后顺旧空观而
为果体。二学等见。须陀果后游观无漏重缘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9a 页 T44-0799.png
谛理而不增进。三胜果道。须陀果后更起胜
解进断欲结。或一二品乃至六品。此行缘
于何谛进断烦恼。于四谛中趣缘一谛。问曰。
何故前断见惑四谛俱缘。此断修惑唯缘一
谛。释言。前断迷谛烦恼。凡于四谛通皆迷惑。
故须通观。此断缘事贪瞋痴等非舍通迷。故
于四谛趣缘一种能断果后。问曰。此行既缘
谛理。云何能断缘事烦恼。若依毗昙观细舍
粗。是故能断。若依成实一切烦恼皆取性起。
观空破性。为是能断。问曰。此行所观谛理为
深于前能断修惑。为与前同能断修惑。若便
更深深有何相。若当不深安能异断。一释。此
行观理更深故能异断。但此深相阶别难分。
唯圣自觉叵以言别。其犹地地九品烦恼难
可言别。亦如地地生得善根九品难分。虽不
可别非无阶降。此亦如是。又释。此行观理同
前亦能异断。何故如是。理虽同前数观心地。
数观心明。故能异断。如似一药少服减病。多
能尽病。非多尽病便有异药。亦如一食少敢
减饥。多食尽饥。非多尽饥令食不一。此亦如
是。须陀圣德虽复无量要唯此三。辨体如此
(此一门竟)

次约前后论得论舍。先论舍义。问曰。
须陀得果之时为舍前向为当不舍。若依毗
昙證果之时定舍前向。舍有二种。一约行修。
不行名舍。道比智时前十五心不现行故。二
约得修。得断名舍。因得断已果得生故。若
依成实亦舍。以实细分因心谢已果心现
前。名之为舍。相续论之因满为果。非舍前得。
名为不舍。问曰。须陀修增进道。向斯陀时舍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9b 页 T44-0799.png
前果不。释言。不舍。何故如是。證果心深所以
不舍。又复须陀虽起胜行唯依前果而自息
止。为是不舍。次论得义。问曰。须陀證初果
时。为得前向合为后果。为当不得。此如前释。
依如毗昙修有二种。一是行修。二是得修。若
据行修果中唯有道比智心无前十五。若据
得修得于前向合为后果。是义云何。證初果
时舍前向中十五别得。一总得生得道比智。
并得向中十五无漏合为须陀。问曰。为当直
得向中所得功德合为后果。亦得向中能得
之得为后果乎。义解不定。一义释之。唯得所
得无漏功德合为后果。不得能得。何故如是。
所得法体体有彼此通成之义。故复得之。能
得之得非正法体。彼此局别。无有彼此通成
之义。为是不得。又复所得心法为主。心法宽
通一起之者必有种类成在未来。未来有其
可起义故。后复得之合以为果。得非心法。
无有宽通在未来义。故后不得合成其果。以
有此别。是故论中说。舍前得更起果得。得于
前法合为果矣。又更解释。正得前法兼得前
得。合为后果理亦无伤。故论中问曰。若得
有得有无穷过。论自释言。无穷何苦。问曰。若
使果得起时通得前得。何名为断何名为舍。
虽复得之非彼种类。故得名舍。毗昙如是。若
依成实唯立行修无得修修义。是故不说得
于前向合为后果。问曰。须陀起于胜行向斯
陀时。有得前果成后向不。释言。不得起后向
时前果不舍。故无异得。得舍如是(此二门竟)

次论
须陀断结多少。经说。须陀唯断三结。所谓身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799c 页 T44-0799.png
见戒取及疑。问曰。经说。须陀洹人所断烦
恼犹如纵广四十里池。其馀在者如一渧。云
何复言唯断三结。释言。须陀所断实多。以四
义故偏说此三。一以此三是诸惑本举此摄
馀。故偏说三。云何惑本。迷谛十使须陀悉断。
就十使中五见及疑唯障见谛。须陀断尽偏
与断名。贪瞋痴慢通障见修。障见谛者须陀
断尽。障修道者须陀未除。由断未尽不与断
名。就彼所断六使之中三本三随。身见是本。
边见随。戒取是本。见取随。疑心是本邪
见随。经中就本说除三使未亦随故但说
三。二以此三重故偏说。如涅槃释。譬如世间
王来王去。虽多臣流以王重故世人偏说。此
三如是重故偏说。此云何重。彼经释言。一切
众生常所起故。又难觉故。如病常发为重病。
又难识知名为重病。此三尔。众生恒起不觉
为过故曰重矣。三以此三能为一切戒定慧
等三学大怨所以偏说。云何为怨。随相粗对
取障戒。名为戒怨。疑盖障定。名为定怨。身
见障慧。名为慧怨。依毗婆娑则不如是。彼说。
身见能为戒怨。计神是常苦乐不返不畏业
果。纵情作罪。妨修净戒故为戒怨。戒取定怨。
取戒为道妨修胜静故为定怨。疑为慧怨。于
境犹预不能决了。坊于正智故为慧怨。四随
化说三。如涅槃释。或有众生闻说须陀断无
量结退心不求。故但说三。所断如是(此三门竟)
大乘义章卷第十七(本终)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0a 页 T44-0800.png

大乘义章卷第十七(末)

远法师撰

次明须陀受生多少。于中曲有四门分别。一
明须陀受身多少。二明润惑品数多少。三明
烦恼润生多少。四明断惑损生多少。初言受
生身多少者。须陀有四。其第一人现修进得
阿罗汉果。则于现身入般涅槃。其第二人现
修进得阿那含果上界受身。或受一生或二
三四乃至极多。或受十五或受十六。言十五
者。有乐定人四禅遍生有十一身。初禅二处。
上三禅地各有三处。合为十一。加四空处故
有十五。言十六者。有乐慧人四禅遍生有十
一身。加五净居故有十六。此等差别广如后
释。其第三人现身修得斯陀含果欲界受身。
于人天中多受二生少受一生。其第四人于
现在世唯證初果欲界受身。或受一生或二
三四乃至极多。受七生往来十四生。死此
之十四于人天中往来受之。不得类并。何故
如是。以其觉苦厌离心故。此须陀洹曾以观
苦觉苦心盛。人中受生则觉人苦求生天中。
天中受生复觉天过求生人中。为是不并。问
曰。于彼十四生中何处先生。是义不定。人中
得道舍人身已先住天中。天中得道舍天身
已先生人中。故杂心云。人中超升人间满七。
天亦如是。问曰。何故极唯七返不增不减。业
力持故不减七返。道力制故不过七返。又复
业力势极如此。如七药树七步毒蛇七日之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0b 页 T44-0800.png
药七世事等。问曰。此人过七返已唯得涅槃
有生上者。经论不同。依如毗昙及成实论。一
切圣人欲界地中曾经生者。厌苦情深悉不
上生。欲界身中定得涅槃。依阿育王传经所
说有上生者。彼经宣说。有一经生病须陀洹
优波曲多化生五净。明得上生。化之因缘备
如经说。须陀差别义有四阶。此四人中初一
名为现般须陀。中二名为现进须陀。后一名
为受生须陀。次第二门约就欲界受生须陀
明其润生烦恼品数。润生烦恼粗分为三。细
分为九。中分为五。粗分三者。谓。上中下。此
义不定。就过论之粗惑过重说之为上。细惑
过微说以为下。非粗非细说名为中。若据功
力粗惑浮浅。障道力微说以为下。细惑根深。
障道力强说之为上。中惑异前说名为中。故
经宜说。无明住地其力最上。今此且依初义
分之。粗惑为上。细名为下。两楹说中。细分九
者。粗中三品。所谓上上上中上下。中惑亦三。
所谓中上中中中下。细惑亦三。所谓下上下
中下下。中分分五者。谓为下中上上中上
上于中。初二名为上上。次二上中。次二名
上。次二名中。后一名下。此五与彼五阶熏
禅五阶分善其义相似。问曰。分九便足何劳
说五。今为约此明润多少故须辨之。次第三
门明其烦恼润生多少。于中曲有三门分别。
一明诸惑有润不润。二明用惑润生不同。三
明诸惑润生多少。初言诸惑润不润者。有人
宣说九品惑中有乘断者不能润生。不乘断
者用之润生。此义不然。乘断已竟可不润生。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0c 页 T44-0800.png
未断之时何为不润。当知。一切齐能润生。但
润有二。一者现起亲润受生。二者成就冥助
资润。其乘断者未断之时得有冥助资润之
义。亦有现起亲润之义。云何得有。义如后释
(此一门竟)

次明用惑润生不同。于彼九品修惑之
中何者现起亲润受生。何者成就资润受生。
随次论之所有惑中最上粗品缘中现起亲润
受生。馀悉成就资润受生。据实论之惑起无
序。发业润生例非一准。惑上中下不可一定。
是义云何。于受生时有人钝根。或睹胜缘起
增上结。则用此结亲润受生。中下资助。有人
中根。或对中缘起中品结。即用此结亲润受
生。上下烦恼成而随助。有人利根。或逢弱
缘起下品结。则用此结亲润受生。上中随助。
上结生者受身必多。中结次少。下结最少。为
是须陀九品烦恼虽全未断不妨受生多少不
定。以是义故九品惑中。应乘断者亦得现起
润业受生资助已竟(此二门竟)

次明诸惑润生多
少。经论之中文无定判。然今且可准义论之。
九品惑中最初二品。五品分别同是上上。品
类同故齐润三生。于中初品独润三生。馀结
资助润十四生。于中后品独润三生。馀结资
助润十一生。此云何知。彼第三品第四品结
各润二生。此初二品粗于彼结。故润三生。与
彼相邻不得过三。又馀品结二品。二品润生
齐等。以后类前最初二品同润三生。问曰。此
二同润三生。有何差别。初品粗强受生速疾。
后品惑微受生迟迟。如人见物贪强疾取贪
微后取。又初品粗受报粗劣。后品惑微受报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1a 页 T44-0801.png
精胜。又复初品粗强有力。定润三生。后品劣
薄。或润二生。或润三生。而非决定言同润。三
就极为语。其次两品五品分别同是上中。品
类同故齐润二生。于中初品独润二生。馀品
资助共润八生。后品之结独润二生。馀品资
助共润六生。此云何知。前初二品各润三生。
此二细彼。故二不多。又第五品及第六品各
润一生。此二粗彼。故二不少。又复于彼十四
生中前之六生。是第一品第二品惑之所润。
故断第一第二品结。损却六生馀八生在。论
言。若断三四品惑馀二生三生是名家家。言
三生者人三天三即是六生。言二生者人二
天二即是四生。馀八生中断第三品润生之
结受馀六生。名为家家。明知。第三独润二生。
断第四品润生之结受馀四生。名为家家。明
知。第四独润二生。有何差别。别如前释。彼第
五品第六品结。五品分别同是上品。类同故
齐润一生。于中前品独润一生。馀品资助共
润四生。后品之结独润一生。馀品资助共润
三生。道理应然。但此一品有乘断义。若彼乘
断不用润生。若未乘断容将润生。问曰。云何
得知。此二各润一生。以前二品各润二生。此
品细彼。润一不多。第七第八共润一生。此品
粗彼。润一不减。又论宣说。断第四品润生之
惑馀受四生。名为家家。及断第五第六品竟
成斯陀含。唯二生在。明知。此二各润一生。问
曰。此二各润一生。有何差异。异如上释。彼第
七品第八品惑。五品分别同是中品。品类同
故共润一生。馀品资助共润二生。此云何知。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1b 页 T44-0801.png
次前二品各润一生。此品细彼。故合润一。又
复斯陀馀二生中若断第七第八品结唯减一
生。一生犹在。明知。此二共润一生。问曰。此
二共润一生。有何差别。释言。前粗润生力强。
后品微细润生力薄。佐助而已。问曰。此二共
润一生。断第七品彼第八品云何润生。释言。
第八无有独润半生之理。若断第七彼第八
品与第九品共润一生。故毗婆沙说。断第七
品受于一生。断第八品亦受一生。彼第九品
五品分别是其下品独润一生。问曰。何故七
品八品共润一生。此品转细独润一生。以此
垂终系缚牢固。度此已后更无生处。力竞坚
缚故独润一。问曰。毗昙说。须陀洹依未来禅
而入圣道。所依未来应治烦恼。云何得有九
品具结而用润生。释言。未必是未来禅皆能
治结。若先修得未来禅已。作六行观则能断
结。若不作者诸结全在。是故须陀虽依未来
而入圣道。不妨得有具结润生。问曰。成实宣
说。须陀必依初禅至无所有七依处定而入
圣道。得彼定时伏断欲结。得须陀已用何润
生欲界受身。有人释言。用彼过去曾起烦恼
润生受身。此义不然。过去虽有现在不行。于
境不爱。云何受身。有人复言。彼宗圣人不退
圣道得退禅定。以退定故得起欲界烦恼润
生。若尔须陀不退定者应当上生。须陀上生
经论不许。明知。下生不由退定。今正解释。欲
界惑中粗细无量。能伏之定从凡至佛阶别
无数。须陀所依事定粗浅。但伏粗品细惑犹
行。细惑之中义分九品。用之润生。此是第三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1c 页 T44-0801.png
润生多少。次第四门明其断惑损生多少。于
中曲有两门分别。一明断不同。二约断明损。
断有二种。一阶别异断。二者乘断。随惑粗细
渐息渐断名别异断。因断前品后品乘除名
为乘断。九品惑中第六一品决定乘断。何故
如是。此品惑尽便證第二斯陀含果。悕果情
猛故。断第五必乘第六。此品乘断诸论大同。
第九一品论者不同。毗婆沙中一论师说。亦
是乘断。故彼文言。若断第八则第九品不能
遮碍。何故此品复须乘断。义同前释。此品惑
尽證那含果。悕果心猛。为是乘断。若依毗昙
定非乘断。以此垂终极作障碍所以不乘。如
守还人未至边处遮抑则缓。若至边处遮碍
则急。是故义言。若度此已我于何处而受生
也。故难乘断。自馀七品阶别渐断悉无乘义。
有人说言。第二第八亦是乘断。何故如是。果
心之后苏息有力。故断第一必乘第二。断第
七品必乘第八。此义不然。若第二品有乘断
者经论应说。全无说处。明知。不乘。又第八品
论说不乘。准后类前。明知。第二非是乘断。毗
婆沙说。若断第七彼第八品与第九品共润
一生。明知。第八品非乘断。问曰。前说。有乘
断者为当一观相续断尽名为乘断。为当一
世决定断尽名为乘断。释言。一世决定断尽
名为乘断。非是一观相续断尽名为乘断。但
于现世无间断尽亦名乘断。简别断尽亦名
乘断。一世不尽。用之受身。经生乃断不名乘
断。断义如是。次约断明损。断第一品十四
生中损其三生。断第二品复损三生。但有八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2a 页 T44-0802.png
生断第三品损其二生。馀有六生。人三天三。
断第四品复损二生。馀有四生。人二天二。故
论说言。若断三四品馀二生三生是说名家
家断第五品乘断第六。复损二生。馀有二在。
断七断八复损一生。馀有一在。断第九品复
去一生一切皆尽。须陀受身多少如是(此二门竟)

次明家家。于中曲有四门分别。一总解释家
家之义。二明说意。三明建立家家所以。四对
馀果料简有无。初总解释家家义者。论自释
言。从家至家故曰家家。此明须陀厌旧生处
异家受身故名家家。云何异家。此人或时人
中生已舍人生天。复舍天身还生人中。厌本
生处异家受生。天中亦尔。离本生处异处受
生。故曰异处。问曰。若此异处受身名家家者。
何故论言在于人中或在一处。或二或三在
于天中。或在一天或二或三。释言。人中或一
家者或一张家。或一王家名为一家。如是一
切。不妨于中家门各别。天亦如是。于六天中
或一天处。不妨于中住处各异。故得名为从
家至家为家家矣。初门如是。次明宣说家家
之意。为彰其胜故论说言。须陀胜者名为家
家。云何显胜。须陀洹中结有厚薄。其结厚者
不厌旧处容使重生。不名家家。故用初品及
第二品第三品结所受之身非家家摄。薄者
不尔。不肯重生。简薄异厚故说家家。说意如
是。次明建立家家之义。依如论中三义建立。
一断烦恼。二成无漏根。三者受生。言断烦恼
简异具薄须陀洹人。成无漏根简异退者。亦
简凡夫。言受生者简异现般须陀等。故论说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2b 页 T44-0802.png
言。若断三四品成就彼对治。馀二生三生是
说名家家。断三四品是初义也。九品惑或断
三品。或断四品。问曰。何故要断此惑方名家
家。九品惑中初三粗重。于旧生处憎厌情微
容使重生。非家家义。为是要断方成家家。问
曰。若言前三惑粗于旧生家有重生者。于人
天中应并受生。何故从人必生于天。从天必
人释言。当本现生之时。实觉其苦厌人求天。
厌天求人。为是不并。粗结覆心。久远还爱。故
得重生。问曰。于彼九品惑中断三用四。断四
用五。并称家家。何故不说断五用六断六用
于七八品等为家家乎。释言。断五必乘第六。
不用受生故非家家。七八品等于人于天无
二受身。故非家家。成就彼治第二义也。谓
成三品结四品法家对治无漏。凡夫亦能断
除三品四品之结而非家家。故须说此馀二
生三生。是其第三受生义也。馀二生者人二
天二合为四生。馀三生者人三天三合为六
生。九品惑中断前三品用第四品受其六生。
断第四品用第五品受其四生。现般须陀具
前两义以不受生。不成家家故须说此。此第
三门明其建立家家义竟。次对馀果料简有
无。问曰。何故初果之中偏说家家馀果不说。
释言。初果于人天中往来多生。有其从家至
家之义。所以偏说。馀无此义。为是不论。问
曰。那含于上界中亦受多身。何故不说。彼一
一处无量生义。故非家家(此四门竟)

次就须陀分
其利钝。开合不定。或分为二。唯利与钝。如
涅槃说。彼文约就现般须陀及受生者以别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2c 页 T44-0802.png
利钝。现般为利。受生人中二生至多通以为
钝。一生不论。何故不论。一生人中含通利
钝难以偏定为是不说。云何含通。有人现在
应得涅槃。馀缘障难。或乏资缘。或病无力妨
碍修道。由是不得。经生乃得。此则是利。有人
现在勤修不得。经生乃得。此则是钝。有斯不
定故彼不说。或分为三。谓利钝中。如上所列
四种人中。总相粗分现般为利。中间两人现
进为中。经生须陀说以为钝。以次细论现进
人中亦有钝者。于现身中虽得那含上界多
生方得涅槃。经生人中亦有利者。虽于现在
不得馀果。欲界受生而于次身疾得涅槃。或
分为六。退思护住胜进不动义如后释。随别
细分亦可无量。须陀如是。次别解释斯陀含
义。阿那含向通名斯陀。一处合论。于中曲有
四门分别。一定其体。二辨其相。三分利钝。第
四明其断结多少。言定体者。斯陀之果圣德
为体。圣德不同。亦有三种。一是果体。依如毗
昙行修分别。唯取欲界九品治中第六一品
解脱道心而为果体。得修分别通摄须陀果
德无漏。并摄斯陀向中无漏。合为果体。是
义云何。果心现时舍前诸得。别有一种非色
非心果得现生。得第六品解脱道心。并得向
前一切无漏。合成一种斯陀含果。若依成实
唯立行修不说得修。是故但说第六一品解
脱道心以为果体。馀皆谢往现无法体。不说
为果。细分如是。相续论之因满成果。二学等
见义。同前解。三胜果道。更修胜解进断七八
九品烦恼。有三无碍二解脱道。名为胜果。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3a 页 T44-0803.png
(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是斯陀含分别有三。一者现
般现身修得阿罗汉果入般涅槃。二者现进。
现身修得阿那含果上界受身。三者经生。现
无异得欲界受身。此三离分亦得说五。现般
有二。一直现般。于凡身上修得斯陀。即于
现身得般涅槃。二者转世。或于须陀果上经
生。或于斯陀行中经生。复得斯陀。即于现身
入般涅槃。现进为一。通前为三。经生之中有
其二种。一者守果。名一往来。二者进向。名一
种子。此一种子亦三因缘而建立之。谓。断烦
恼成就对治无漏之根。及上受生。三中少一
非一种子。论释如是。以此通前合说为五。辨
相如是(此二门竟)

次分别利钝。开合不定。要摄
唯二。谓。利与钝。现般为利。馀者为钝。亦可。
经生以之为钝。馀者名利。或分为三。谓。利钝
中。现般为利。现进为中。经生为钝。粗判如
是。以实具论现般人中亦有利钝。直尔现般
说之为利。转世现般说以为钝。现进人中亦
有利钝。进到那含中般是利。上生是钝。经生
人中亦有利钝。一种为利。二生是钝。或分为
六。退思护住胜进不动义如后判(此三门竟)

次明
斯陀断结多少。经说。斯陀斯除三结薄贪恚
痴。断三结者义如上辨。所谓身见戒取及疑。
前断此无故通说。又复此三亦有斯陀亲断
之义。如后释。所言薄者。于贪瞋痴正是所
断。薄至几许。欲界九品修惑之中。守果斯
陀除六三在。名之为薄。进向斯陀断七除八。
或断九品未證解脱。从前为论斯称薄矣。断
结如是。于中有义同须陀者。类上可知。不劳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3b 页 T44-0803.png
更解。斯陀如是。次别解释阿那含义。阿罗
汉向通名那含。一处合论。于中亦有四门分
别。一定其体。二辨其相。三分利钝。四断欲
结多少。言定体者。阿那含果圣德为体。圣德
有三。一是果体。依如毗昙行修分别唯取欲
界九品治中末后解脱一念无漏。是其果体。
得修分别通摄向前一切无漏。合为果体。是
义云何。證那含时前得悉舍。一总得生得彼
欲界九品治中末后解脱。并得前来一切无
漏。合为一果。若依成实唯立行修无得修义。
是故唯说欲界治中末后解脱以为果体。二
学等见。义同前释。三胜果道。更修胜行。进断
初禅至非想结。唯除非想末后解脱。名为胜
果。此三通说为那含果。定体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
其相。那含人中开合不定。增数说之。要摄唯
三。一者现般。现身修得阿罗汉果入般涅槃。
二者中般。依如成实从欲上生两界中间受
身得般。故名中般。彼论不立中阴义故。依馀
经论从欲上生中阴身中得般涅槃。名为中
般。三受身般。上界受身然后得般。或分为四。
一者现般。二者中般。三色界般。色界身中修
得涅槃。四无色般。无色界中修得涅槃。或分
为六。如涅槃说。一者现般。二者中般。三者生
般。四者行般。五者无行般。六上流般。初现般
者有三因缘。所以现般。一以利根见烦恼过
速疾断除。所以现般。二得圣道已曾欲界生
厌苦情深。畏上界生勤修对治。是故现般。第
三有人得未来禅。依之断结。馀禅虽得而不
现前。于上二界无有作业亦无生业。为是现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3c 页 T44-0803.png
般。其中般者有二因缘。一以利根中阴身中
圣道现前。见烦恼过能疾断除。所以中般。故
涅槃云。以利根故于中涅槃。二约业分别。业
有二种。一者作业。二受生业。从烦恼起名为
作业。若烦恼行为爱所润能生后果。名受生
业。此人修得世俗八禅有其作业。于禅不爱
无受生业。为是中般。故涅槃云。欲色众生有
二种业。一者作业。二受生业。中涅槃者唯
有作业。是故于中而般涅槃。问曰。此人既是
利根。何不现般至中方般。如涅槃释。此人虽
利四大羸劣不堪修道。或虽有力资缘不足。
为是不得现世涅槃。问曰。中般唯极利根。亦
有差降。如涅槃释。有上中下。若有上根软烦
恼者。未离欲界得般涅槃。若有中根中烦恼
者。始离欲界未至色界得般涅槃。若有下根
上烦恼者。至色界边方得涅槃。问曰。何故舍
欲界身中有涅槃上界无之。依如涅槃四义
辨释。一约性解释。欲界众生其性勇健能得
向果。为是欲界中有涅槃。上界不尔故无中
般。二约烦恼因缘以释。欲界烦恼有二因缘。
一内二外。不断结使及邪思惟而起烦恼。名
之为内。六尘生结。目之为外。此二可厌。故从
欲界中有涅槃。上界唯有内因生结无外可
厌。故无中般。三约二爱而为辨释。爱有二种。
一者欲爱。著外五欲资生之具。二者色爱。爱
著妻色。欲界地中有此可厌故有中般。上界
无此故无中般。四约诸粗烦恼辨释。欲界有
其悭贪瞋妒无惭愧等诸粗烦恼可以厌患。
故有中般。上界无此故无中般。问曰。经说。中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4a 页 T44-0804.png
般那含有四种心。何者是乎。如涅槃说。一
者非学非无学心。谓受生心。二者学心。起上
对治。三无学心。證罗汉果。四者非学非无学
心。谓命终心。问曰。此人何心命终。论自说
言。罗汉报心及威仪心随顺灭心趣向涅槃。
此四心中二是涅槃。二非涅槃。二涅槃者后
二心也。第三无学是證有馀涅槃之心。第四
非学非无学者是入无馀涅槃心也。中般如
是。次解生般行般无行般。此三种人有其作
业及受生业上界受身。色界地中随在何天
最初生处随义分三。不局初禅。此三何异。经
论不同。及有三别。若依毗昙生般最胜。行
般为次。无行最劣。是义云何。论自释言。精勤
方便修速进道。是其生般。有勤方便无速进
道。是其行般。无勤方便无速进道。是无行般。
勤修圣道名勤方便。以利根故所修速成。疾
断馀结名速进道。此人何故名为生般。论自
释言。此人初生起有行道。以勤方便疾断馀
结。初生得般。故云生般。修习无漏十六圣
行名有行道。初生得般有馀涅槃。尽寿方般
无馀涅槃。有言。初生即般无馀。是义不然。论
言。无有舍寿行故。其第二人勤修习道名勤
方便。以钝根故所修难成。断结不疾名无速
道。此人何故名为行般。论自释言。起有行道
断结得般名为行般。又复依于有为缘定断
结得名般亦名行般。此人亦修十六圣行名
有行道。又复此人以利根故观前三谛有为
之法。亦能断结名有为缘。以无速道断结不
疾。尽寿方般。其第三人不能精勤修习圣道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4b 页 T44-0804.png
名不勤求。亦复不能疾断馀结名无速道。此
人何故名无行般。论自释言。起无行道断结
得般名无行般。又复依于无为缘定断结得
般亦名无行。此人钝根多用有漏等智断结。
不修无漏十六圣行名无行道。设修无漏断
非想结。以钝根故观察灭谛无为胜法。方能
断结名无为缘。以无速道疾断结故尽寿方
般。若依成实生般为胜。无行为次。行般为劣。
其第二人自知定当得于涅槃。不勤行道。尽
寿得般名无行般。其第三人以钝根故精勤
行道。尽寿得般名为行般。若依涅槃生般最
劣。行般最胜。无行为中。是义云何。其生般者
涅槃经中名受身般。此人精勤尽寿得般名
受身般。为是最劣。此与成实行般人同。问曰。
若此尽寿得般。以何义故名受身般。佛自释
言。是人受身然后乃断三界烦恼名受身般。
非初受身即得般故名受身般。有人勤修三
昧力故不尽寿命断结得般。若为是最胜此
与成实生般人同。有人自知定得涅槃懈怠
不修。亦以有为三昧力故尽寿得般名无行
般。是故为中。此与成实无行人同。次解上流。
此人转钝。于上界中初身不般。二身已后方
得般者名为上流。流有二种。一烦恼流。二者
道流。断下烦恼上结渐起名烦恼流。道行渐
增名为道流。随此二流次第上升故曰上流。
于中分别略有四种。一不定般。未至广果。于
中或受二三身等而得涅槃。二一切处。次第
受身。上至广果方得涅槃。三者乐慧。生五净
居。四者乐定。生无色界。此后二人行因各别。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4c 页 T44-0804.png
一乐论议二乐寂静。乐论义者生五净居。乐
寂静者生无色界。又复五阶。修熏禅者生五
净居。不以五阶修熏禅者生无色界。何者是
其五阶熏禅。谓。下中上上中上上。云何熏禅。
用无漏禅熏于有漏。令有漏定精胜清净。熏
法如何。行者修得四禅定已初熏第四。初入
众多无漏心中。次入众多有漏心中。后入众
多无漏心中。如是往返渐次略之。乃至最后
二无漏心二有漏心。后二无漏名为熏禅方
便道成。次复入于一无漏心一有漏心。后一
无漏名熏禅成。于此成中五返往来。初返名
下。第二名中。第三名上。第四上中。第五上
上。熏四禅已次熏三禅。次熏二禅后熏初禅。
熏法悉同。修熏禅已若不退者经生五净。名
为生般。不名上流。若有退者下生天中。随
身多少后还断结。修得四禅还重熏之。熏法
似前。于彼成中一返熏者生小广天。亦名无
烦。亦名无凡。二返熏者生无热天。三返熏者
生善可见天。亦名善现。四返熏者生善见天。
五返熏者生无少天。外国名为阿迦尼吒。是
色究竟。问曰。此五直随业别。润惑亦异。释
言。业别润惑不殊。此等同一系缚地故。如
欲界中六天受生惑同业别。问曰。于此五净
居处得有生般上流人不。一义释之。但有生
般无其上流。何故如是。五阶熏中逐胜受生。
不先生下后上生故。又解。亦得本在下天。下
品熏禅生下天中。生彼天已更修胜熏生上
天中。故得上流。若能如是五阶熏禅则厌呵
啧无色界定。不生无色。若欲入于无色界者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5a 页 T44-0805.png
则不能修五阶熏禅。六种如是。或分为七。如
涅槃说。六种如上。加无色般。此无色般与前
六中乐定何异而须别论。前乐定者从色界
去。此无色般从欲界去。与前不同故别说之。
亦得说八。七种如前。加上行般。此上行般
是无色中上流般也。生彼一生即得般者。名
无色般。二三四身方得般者名上行般。此有
三阶。如涅槃说。一有精进及自在定受于二
身。二有精进无自在定。有自在定而无精进
受于三身。三无精进及自在定。两事俱无则
受四身。圣于四空无重生义。是故极多唯受
四身。或分十一。如成实说。一是现般。二是转
世。三是中般。四生。五行。六无行般。七者乐
定。八者乐慧。九信解脱。十者见到。十一身
證。现般转世前合为一。于中别分依凡身上
修得那含。即于现身修得涅槃说为现般。圣
人身上欲界经生后得那含。即于现身得涅
槃者说为转世。转前圣身得那含故有斯不
同。故分两别。此转世人有四处来。一须陀果
上经生而来。二斯陀行中经生而来。三斯陀
果上经生而来。四那含行中经生而来。初二
如是。中般生得般行无行般悉如前释。乐定
乐慧此二是前上流人中随别开分。没上流
名彰此二矣。义如上释。问曰。前说上流人中
有其四种。谓。不定般及一切处乐定乐慧。成
实何故偏彰后二。此不尽语就胜论故。以后
二人因别果殊所以偏举。虽分此二收摄上
流故犹不尽。若不尽者彼不定般及一切处
十一人中收何所。统摄信脱见到所收以此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5b 页 T44-0805.png
二根通摄一切故。此前八种随身随行随义
以分。现中及生随身分异。行无行般随行分
异。乐定乐慧随行随身以分其异。转世一种
随义分异。前八人中有钝根者。名信解脱。以
信他语得解脱故。有利根者。名为见到。自心
见法到解脱故。得灭定者说为身證。得灭定
者心灭自在定与身合。故曰身證。十一如是。
若随根地种性处所离欲等别则有无量。如
杂心说。辨相如是(此二门竟)

次分别利钝开合辨
定。要分唯二。谓利与钝。钝名信脱。利名见
到。此二遍通。随相粗分前六种中现般中般
是其利根。馀是钝根。或分为三。谓。利钝中此
亦名为上中下根。随别粗分前六种中现般
是利。中般为中。馀悉名钝。以实具论现般人
中有利钝中。直尔现般说之为利。转世现般
有钝有中。多身转世说之为钝。少名为中。中
般人中有利钝中。如涅槃经及成实说。未离
欲界而得般者。名之为利。始离欲界未至色
界而得般者。说之为中。至色界边方得般者。
说以为钝。生及般行般及无行般有利钝中。
俱说不定。依如毗昙生般为利。行般为中。无
行为钝。故彼说言。依于利根及软烦恼建立
生般。依于中根及中烦恼建立行般。依于软
根及上烦恼立无行般。若依成实生般最利。
与前相似。无行为中。行般为钝。若依涅槃行
般最利。无行为中。生般为钝。悉如上辨。上流
般中当知亦有利钝中别。如成实说。一身为
利。二三身中。一切处钝。又更分别。不定为
利。一切处中。乐定乐慧齐名为钝。若复细论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5c 页 T44-0805.png
一一皆有利钝中别。或复开分为六种性。退
思护住胜进不动。所得善根可退名退。非是
已退加以思愿方能不退名思法人。畏烦恼
退常自防护而得不退名护法人。所得善根
不退不进名住法人。所得善根必能上进名
必胜进。所得善根牢固不退名为不动。于中
或有根本不动。或有增进始得不动。依如毗
昙从现般人乃至上流齐具此六。利钝如是
(此三门竟)

次明那含断结多少。如经中说。断五下
结及无惭愧悭嫉等过成阿那含。何者五结。
所谓身见戒取及疑贪欲瞋恚。前之三种先
断此无。故通说之。又复前三亦有那含亲断
之义。故通说之。义如后释。后二一向那含
亲断。此五结中前之三种依如成实具足二
下。名为下结。一众生下唯凡夫起。二障下果
亦名下结。唯障初果。若依毗昙唯众生下名
为下结。义同前解。非障下果名为下结。此之
三种通障须陀斯陀那含三种果故。后二是
其欲界烦恼。以界下故名为下结。守果那含
唯断此五。进向那含通断上结。唯非想地末
后解脱而未剋證。那含如是。次别解释阿罗
汉义。于中曲有三门分别。一定其体。二辨其
相。三明断结多少之义。言定体者。阿罗汉果
圣德为体。罗汉果中圣德有二。一是果体。依
如毗昙行修分别。唯非想地九品治中末后
解脱。是其果体。就此体中分为尽智及无生
智。钝根所得直名尽智。利根所得名为尽智
及无生智。何故如是。彼钝根者。得此智时能
尽诸惑。故名尽智。不能保已当结不生。以是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6a 页 T44-0806.png
义故非无生智。利根所得现尽诸惑。复名尽
智。复能保已当结不生名无生智。问曰。尽智
及无生智为在一念为当相续。彼宗所立各
别一念。无相续义。故论说言。尚无二念。况多
相续。问曰。若此名一念者云何得分四智差
别。释言。一念义别说四。非前后四。是义云
何。一念尽集因名我生尽。道行成满名梵行
立。證灭穷极名所作办。永舍当苦名不受后。
无生智中义别亦尔。行修如是。得修分别通
摄向前一切无漏。合成一种阿罗汉果。是义
云何。證罗汉时因中一切诸无漏得一时顿
舍。别有一种果得新生。得彼非想末后解脱。
并得向前一切无漏。合成一种阿罗汉果。若
依成实唯说行修不立得修。是故唯说非想
解脱为罗汉果。于此果中莫问利钝。悉具尽
智及无生智。彼宗所立无学圣慧。尽生死因
名为尽智。能令后果永更不受名无生智。非
想解脱具此两能。是故一切齐具二智。二智
同体随义以分。多念相续不止一念。果体如
是。二无学等见。尽无生后游观无漏。定体
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开合不定。总之唯一。或
分为二。一慧解脱。二俱解脱。不得灭定名慧
解脱。得灭定者名俱解脱。又分二种。一时解
脱。二不时解脱。其钝智根者假时托处方得
解脱。名时解脱。其利根者不假时处而得解
脱。名不时解脱。或分六种。如毗昙说。一退二
思三护四住五必升进六名不动。言退法者。
本在学地无常方便。无顿方便所得可退。名
退法人。言思法者。亦无常顿二种方便。堪能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6b 页 T44-0806.png
思愿令行不退。名思法人。言护法者。有常方
便无顿方便。常自防护令行不退。名护法人。
言住法者。有顿方便无常方便。所得善根不
进不退。故名为住。必升进者。有常方便及顿
方便。而是顿根以二方便堪得不动。名必升
进。不动法者。有常方便有顿方便。而是利根
所得坚固故名不动。于中有二。一本来不动。
二至果中进为不动。此六种中若说退者必定
退转。乃至必进必定上进。欲界罗汉非上二
界。彼上二界唯有住法及不动法。若说退者
可退名退。不必定退。乃至进者可进名进。设
令退者此人进作思护住等后远退失。住本
种性不令退失。如上说者三界罗汉悉具六
种。六中前五是时解脱。后一不时。或分为九。
如成实说。一是退相。二是守相。三者死相。四
可进相。五者住相。六不坏相。七不退相。八慧
解脱。九俱解脱。论自释言。以信等根故有差
别。最钝根者名为退相。此当毗昙退法人也。
但毗昙中退失圣道。成实法中退失三昧。故
无漏智慧不能现前。问曰。若退圣慧不现云
何得成阿罗汉果。释言。虽退时复还得。得已
发慧。故成罗汉。言守相者。根少胜前。云何胜
前。前退法人虽自防护而必退失。此守相人
不护则退。护则不退。不退三昧。此当毗昙护
法人也。言死相者。根转胜前。深厌诸有不能
得定。不得定故无漏智慧难得现前。设得恐
失故求欲自害。故名死相。如瞿坻等。此当
毗昙思法人也。此三住于退分三昧。言住相
者。所得三昧不进不退。此当毗昙住法人也。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6c 页 T44-0806.png
此人住于住分三昧。可进相者。所得三昧转
深增益名可进相。此当毗昙必升进也。此人
住于增分三昧。不坏相者。所得三昧种种因
缘不能败坏名不坏相。此人慧利善取三昧
入住起相。故不可坏。不退相者。此人最胜所
得功德尽无退失。名不退相。此后二人住达
分定。当毗昙中不动人也。于前人中不得灭
定名慧解脱。得灭定者名俱解脱。九种如是。
细分无量。辨相如是(此二门竟)

次明罗汉断结多
少。经中宣说。断五上结成阿罗汉。何者五结。
所谓。色染及无色染无明憍慢及与掉戏。色
界贪爱名为色染。无色贪爱名无色染。此二
于彼十使门中同一贪使。无明痴使。憍慢慢
使。此前使性。言掉戏者。是其掉缠。此五是其
上界烦恼。故名上结。又复那含上人所起亦
名上结。问曰。此与四流四扼烦恼何别。释言。
此五通亦是其流扼所摄。然流与扼凡圣通
起。此五唯是圣人所起。以是那含所起结故。
此五尽处说罗汉果。故说罗汉断五上结。问
曰。何故十使之中。偏说罗汉断贪痴慢不说
馀者。五见及疑见道中断。故此不论。瞋在欲
界。那含时尽。故此不说。问曰。何故十缠之
中。偏说断掉不说馀者。依如毗昙十缠之中。
八在欲界。那含时尽故此不说。睡掉二缠通
上二界。睡即馀结。一切烦恼睡著境界。名之
为睡。随馀结说故不别论。又复睡眠顺于正
受故不说之。若依成实睡在欲界。故不说睡。
掉不同前。所以偏举。问曰。罗汉断除掉缠说
为上结。阿那含人断无惭愧悭嫉忿覆悔眠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7a 页 T44-0807.png
等缠。以何义故不名下结。释言。齐类应名下
结。但阿那含断过众多。简本异末故就使中
说五下结。缠垢别论。阿罗汉人断过狭少。故
通使缠说五上结。问曰。前说。阿那含人断五
下结。五下结中身见戒取及与疑结须陀断
尽。摄前从后通为那含所断五结。今说罗汉。
何为不得摄前从后合断十结。但云断五。释
言。于彼五下结中初之三种分相论之须陀
所断。以实细论亦有那含亲断之义。故得摄
之合为那含所断五结。无有罗汉亲断之义。
是故不得摄之从后。宣说罗汉断除十结。是
义云何。五下结中初之三结三处亲断。一次
第人亲断三结成须陀洹。第二超越斯陀含
人亲断三结成斯陀含。是人凡时断除欲结
至六品尽。后入见道断除三结。至第十六道
比智时即成斯陀。故经宣说。斯陀含人断除
三结薄贪恚痴。第三超越阿那含人亲断三
结成阿那含。是人凡时断除欲结至九品尽。
后入见道断除三结。至第十六道比智时即
成那含。以有此义是故经中说阿那含断五
下结。无有断除五下结尽即成罗汉。是故不
说阿罗汉人断十结矣。罗汉如是。声闻贤圣
略之云尔。次论缘觉。于中曲有三门分别。一
释名义。二对小分别。三对大分别。初释名
义。言缘觉者外国正音名辟支佛。此翻辟支
名曰因缘。佛名为觉。缘觉名义解有两种。一
约所观法门以释。缘者是其十二缘法。始从
无明乃至老死观斯悟解。从缘得觉故号缘
觉。二就得道因缘以释。如辟支佛得道因缘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7b 页 T44-0807.png
经中广说。如拂迦沙。思风动树而得悟道。如
是等皆藉现事缘而得觉悟。故曰缘觉。名义
如是(此一门竟)

次对小分别。于中有二。一对小辨
相。二明同异。言辨相者。经说声闻缘觉之别
有其两门。一约所观法门以别。观察四谛而
得道者悉名声闻。观十二缘而得道者齐称
缘觉。若从是义于今现在值佛为说十二缘
法而得道者亦缘觉收。故经说言。为教声闻
说四真谛。为教缘觉说十二缘。此缘觉中细
分有二。一缘觉缘觉。是人本来求缘觉道。常
乐观察十二缘法成缘觉性。于最后身不值
佛世。藉现事缘而得悟道。本缘觉性今藉事
缘而得觉故。说之以为缘觉缘觉。二声闻
缘觉。是人本来求缘觉道。亦乐观察十二
缘法成缘觉性。于最后身值佛为说十二缘
法而得悟解。从佛声闻而得觉故。说之以为
声闻缘觉。摩诃迦叶即其人也。经中所云为
诸缘觉说十二缘正当斯耳。此亦名为缘觉
声闻。故上声闻人中辨之。此前一门约法以
别。二约得道因缘以别。从他闻声而得道者
悉字声闻。是故摩诃迦叶之流。虽复观察
十二缘法而得悟道。以从佛闻得悟解故。经
中说为声闻众矣。藉现事缘而得道者齐号
缘觉。若从是义乃至七生须陀洹人于最后
身不值佛世。藉现事缘而得道者亦缘觉摄。
此缘觉中细分亦二。一缘觉缘觉。义如上解。
二声闻缘觉。是人本来求声闻道。观察四谛
道悟初果。以根钝故于现在世不得涅槃。天
上人中七返受生。于最后身不值佛世。藉现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7c 页 T44-0807.png
事缘而得缘觉故说为缘觉。是故名为声闻
缘觉。此亦名为缘觉声闻。故上声闻人中辨
之。是中应作四句分别。一是声闻而非缘觉。
所谓声闻声闻人。是义如上解。二是缘觉而
非声闻。所谓缘觉缘觉人。是亦如上释。三
是声闻亦是缘觉。所谓七生须陀洹人。于最
后身不值佛世独悟者是。四者缘觉亦是声
闻。谓最后身值佛为说十二缘法悟解者是。
辨相如是。次论同异。前四人中先就初果。
二以辨同异。先论同义。同有五种。一见理
同。见生空故。地持云。声闻缘觉见阴离阴
我不可得。阴与离阴无我人性。二断障同。同
断四住不受分段。如胜鬘说。三修行同。同修
三十七道品法故。地持云。道同声闻。四得果
同。同得尽智无生智果故。地持云。于最后身
无师自悟得罗汉果说为缘觉。五證灭同。同
證有馀无馀涅槃。此五细论非不少异。大况
粗论一切声闻缘觉人等皆悉同矣。次论异
义异有六种。一者根异。声闻钝根缘觉利
根。问曰。缘觉见理与声闻同。云何利根。释
言。见理虽同声闻明净速疾故得称利。又断
烦恼虽同声闻精进速疾。又不退转故亦名
利。二所依异。声闻依师缘觉不依。三藉缘
异。声闻藉于教法为缘而得悟道。缘觉藉于
事相现缘而得悟解。四所观异。声闻观察四
真谛法。缘觉观察十二因缘法。问曰。胜鬘宣
说。声闻缘觉之人初观圣谛。彼文复言。声闻
缘觉当得世尊为彼宣说四依。言四依者。谓。
四圣谛。是则缘觉亦观四谛。云何说言缘觉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8a 页 T44-0808.png
偏观十二缘乎。释言。缘觉虽观因缘亦别因
缘作四谛观。是故经中说之观谛。是义云何。
彼暖顶前别观三世十二因缘事作别念观。
观十二缘苦无常等作总念观。暖顶已上就
十二缘作其四十四智之观。名为观名为观
谛。何者是其四十四智。十二因缘因果相属
有十二对。先就后对为四谛观。谓。老死苦
老死集老死灭老死道。初则苦观。第二集观。
第三灭观。第四道观。如是逆推乃至初对各
为四观。是故通合有四十四。是故缘觉得名
观谛。问曰。经说。十二因缘下智观故。声闻
菩提中智观故。缘觉菩提乃至上上阿耨菩
提。是则声闻亦观因缘。今云何言声闻偏观
四真谛乎。释言。声闻虽观四谛四中苦集。正
是生死十二缘法。是故亦名观十二缘。通相
如如是。于中分别声闻正观四谛法门。缘觉
正观十二缘门。此第四异。五向果异。声闻人
中四向四果。缘觉人中一向一果。何故如是。
声闻钝根。不能一观相续究竟。数出劬息。故
判多果。以果多故趣向亦别。缘觉利根。一
入圣观相续无间乃至究竟。无中息处故无
多果。无多果故不立多向。但于相续一观之
中。不满之处判为一向。满足之处说为一果。
故地经中说十圣性。声闻多分八。缘觉立
二。六通用异。如地持说。声闻之人二千国土
为通境界。缘觉之人三千国土为通境界。又
复如彼大智论说。小声闻中不作意者。一千
国土为通境界。其作意者二千国土为通境
界。大声闻中不作意者。二千国土为通境界。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8b 页 T44-0808.png
其作意者三千国土为通境界。缘觉人中有
大有小。小缘觉人不作意者。二千国土为通
境界。其作意者三千国土为通境界。大缘觉
者莫问作意及不作意。皆以三千大千国土
为通境界。此等名为通用异也。又复如彼成
实论说。声闻欲知须陀初心至第十六心方
始得知。缘觉之人欲知初心至第六心即便
知之。此亦是其通用别矣。问曰。何故欲知
初心至第六心方始知乎。缘觉作意欲知须
陀苦法忍心凝心观察。彼忍已谢入苦法智
寻后观之。彼智已谢缘上界苦入苦比忍及
苦比智。缘觉即于欲界有漏法中伺之。彼舍
上苦缘欲界集。忍时未知至集法智方始知
之。是故说知第六心矣。初之二人同异如是。
次将第三约对前二以辨同异。彼须陀中七
返受生。于最后身不值佛世独觉之者。望前
声闻声闻之人九同二异。言九同者。一见理
同。二断障同。三修行同。四得果同。五證灭
同。六根性同。七观法同。八向果同。九通用
同。悉如上辨。言二异者。一依止异。于最后身
不依师故。二藉缘异。不藉言教而得果故。望
前缘觉缘觉之人七同四异。言七同者。一见
理同。二断障同。三修行同。四得果同。五證灭
同。准前可知。六依止同。于最后身不依师教
故。七藉缘同。同藉事缘而得道故。言四异者。
一者根异。此人钝根。二观法异。此觉四谛。三
向果异。此人具足四向四果。四通用异。此人
通劣。次将第四望初二人以辨同异。于最后
身值佛为说十二缘法而得觉者。望前声闻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8c 页 T44-0808.png
声闻之人七同四异。言七同者。一见理同。二
断障同。三修行同。四得果同。五證灭同。悉如
上辨。六依止同。依师得度。七藉缘同。同藉言
教。言四异者。一根性异。此人利根。二觉法
异。此觉因缘。三向果异。此无四果四向之别。
四通用异。此人通胜。望前缘觉缘觉之人九
同二异。言九同者。一见理同。二断障同。三修
行同。四得果同。五證灭同。六根性同。七观法
同。八向果同。一向一果。九通用同。悉如上
辨。言二异者。一依止异。此人依师。二藉缘异。
此藉言教。对小如是(此二门竟)

次对大分别。于
中有二。一对大辨相。二明同异。言辨相者。缘
觉有二。一种性缘觉。是人本来习缘觉道成
缘觉性。于最后身观因缘法證缘觉果。二退
转缘觉。是人过去曾习大乘。后退住中亦得
分三。前二如上。更加一种应化缘觉。谓。佛菩
萨应现为之故。天女云。以因缘法化众生故
我为辟支。法华亦云。知众乐小而畏大智。是
故菩萨作声闻缘觉。如是等也。相别如是。次
对大乘辨其同异。言其同者。彼辟支佛一入
圣道永更不退。与菩萨同。不如声闻得圣而
退。何故缘觉一向不退。以利根故纯用无漏
而断漏结故。良以不退同菩萨故。涅槃经中
说辟支佛与诸菩萨合为熟苏。所言异者。略
有十种。一者因异。彼辟支佛过去所修狭劣
善根以为本。不广化生故名为狭不求佛智
说以为劣。不知菩萨因行广大。二者根异。缘
觉钝根。菩萨利根。缘觉所解狭浅不速。故名
为钝。菩萨所解深广峻疾。故名为利。三者心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9a 页 T44-0809.png
异。缘觉畏苦疾求取灭。菩萨不畏常乐处世。
四所解异。缘觉但观十二缘法悟解生空。菩
萨普观一切诸法具解二空。五起行异。缘觉
但修自利之道。菩萨俱利。又复菩萨修行六
度。缘觉不修。六断障异。缘觉但能断烦恼障。
菩萨之人二障双除。二障之义广如上辨。七
得果异。缘觉正得缘觉。菩萨能善有大般涅
槃。小大涅槃义如后释。八起化异。如涅槃
说。缘觉化人但现神通。终日默然无所宣说。
菩萨不尔。能现能说。何故缘觉不能说法。缘
觉出世无九部经。无可宣说。又复缘觉无悲
方便故不能说。以无悲故不起心说。无四无
量碍方便智故不堪说。九通用异。如后六
通义中广说。十体义异。缘觉所有身智功德
悉无常苦无我不净。菩萨真德常乐我净。又
复缘觉所得涅槃唯有乐净而无我常。菩萨
涅槃常乐我净。此之十种亦异声闻。然今且
就缘觉说之。缘觉如是。次解菩萨于中曲有
三门分别。一释名义。二对小分别。三当相分
别。初释名义。菩萨之名是外国语。外国正名
菩提萨埵。此方传者菩下去提。萨下略埵。故
言菩萨。菩提此翻名之为道。萨埵此翻名为
众生。良以此人内心求道备有道行。以道成
人名道众生。问曰。声闻缘觉人等斯皆求道。
并有道行同以道成。以何义故不名菩萨。偏
独此人名菩萨乎。释言。贤圣名有通局。通则
义齐。故涅槃云。乃至须陀亦名菩萨。亦得
称佛。求索尽智无生智道故名菩萨。正觉共
道不共道故说之为佛。但经为欲分别贤圣。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9b 页 T44-0809.png
是故偏名大乘众生为菩萨矣。等分贤圣。何
故偏名此为菩萨。辨有三义。一就愿心望果
解释。唯此众生求大菩提馀悉不求。是故独
此名道众生。故地论言。一上决定愿大菩
提偏言菩萨。此据愿心望果释矣。二据解心
望理解释。凡夫住有。二乘著无。有无乖中
不会中道。唯有菩萨妙舍有无契会中道。是
故独此名道众生。三就行解释。入佛法中有
三种门。一教二义三者是行。教浅义深行为
最胜。声闻钝根从教为名。声者是教。餐声悟
解名声闻矣。缘觉次胜。从义立称。说为缘觉。
缘者是义。于缘得觉。故名缘觉。菩萨最上就
行彰名。以能成就自利利他俱利之道故称
菩萨。故地持云。声闻缘觉但能自度。菩萨
不尔。自度度他是名道胜。以道胜故名道众
生。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对小分别。菩萨有二。
一是渐入。二是顿悟。言渐入者先小后大。问
曰。此人何时入大。释言。小中有二种人。一愚
法人。二不愚法人。执小迷大名愚法人。知小
解大名不愚法人。本来习小小性成就。于最
后身值佛欲小。佛依为说證得小果。得已乐
著不能入大。未来无馀涅槃之后。心想生时
方能向大。劫数长久不可胜计。不愚法者于
过去世曾发大心。流转生死忘失本念暂欲小
法。佛依为说證得小果。得小果已自知有馀
发心向大。于现在世即能入之。问曰。此等既
入大乘。于大乘中位分何处。经无定判。唯义
推之应在善趣。于大乘中初发心后未至种
性悉名善趣。二乘入大在此位中。云何得知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09c 页 T44-0809.png
非善趣前。涅槃经中说善趣前名为常没。常
没三涂常没三有。此非常没。故知非前。云何
得知非善趣后种性位摄。地持宣说。种性菩
萨六入殊胜无始法尔。此人未能现本法性
以成六入。故知非是种性已上。又说种性成
就真实白净之法。此人未成。又说种性六度
性成。此人未得。又说种性一切佛法种子在
身。此人未具又说种性二障清净。此人但能
烦恼障净。种性菩萨堪为物依。此人未能。又
说种性随所闻法而自开解不由他悟。此人
由他。是故得知。非种姓上唯在善趣。问曰。此
等既在善趣。二种死中受何生死。释曰。须陀
至阿那含。受分段死。罗汉辟支受变易死。如
胜鬘说。问曰。胜鬘说。种性上大力菩萨受变
易死。罗汉辟支受变易死。与大力同。何故不
判种性已上。释言。此人所受变易虽同大力
多义不同。故非种性。问曰。二乘发心求大
即名菩萨。如此菩萨在善趣中受变易身。胜
鬘经中何故偏说种性已上大力菩萨受变易
死不说善趣受变易乎。释言。说大有二种门。
一分相门。分大异异小。唯种性上大力菩萨
受变易身。自斯已前悉名分段。声闻缘觉虽
发大心未有大行。仍本名说不名菩萨受变
易矣。二摄相门。摄小成大。于彼声闻缘觉
人中发大心者悉名菩萨。若从是义善趣位
中亦受变易。非唯种姓已上方受。胜鬘所说
大力已上受变易死分相言耳。对彼声闻缘
觉人故。问曰。二乘发心向大既在善趣。于善
趣中为初为中为在毕竟。释言。此人不同极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10a 页 T44-0810.png
凡。初发心者亦不得名善趣中上。云何得知。
如涅槃说。须陀洹人八万劫到。斯陀含人六
万劫到。阿那含人四万劫到。阿罗汉人二万
劫到。辟支佛人十千劫到。经言到者到于阿
耨三菩提心。应当名彼种姓地心。以为所到
菩提心矣。去种姓地尔许。劫数。明知。非是善
趣中上。问曰。一切须陀洹人至辟支佛向种
性地。悉八万劫至十千劫有不到者。释言。现
在不愚法者则发大心修学大乘。尔许劫数
容至种性。若愚法人取小灭者不可称计。微
尘数劫在涅槃中。度是已后心想还生。心想
生已发心向大。向大之后阿罗汉人更二万
劫修学大乘方至种性。辟支佛人更十千劫
修学大乘方至种性。以是义故非一切人悉
八万劫。问曰。须陀天上人中七返受生至罗
汉果。七返受生不过一劫。何缘向大。尔许
差降。或容圣者且作阶降。又更解释。若须陀
等进断残结至罗汉果。然后向大所受不多。
更不断结则向大者有此差降。所有残结能
障法界一切行德。一切诸行悉难成故渐入
如是。言顿悟者不从小入一生学大。问曰。
此人不从小入。修何等行能治罪障得入大
乘。如涅槃说。所谓修习身戒心慧。以修此故
能转罪障趣入大乘。身戒心慧释有八番。广
如上辨。问曰。此人发何等心名入大乘。发三
种心。一厌有为心。闻说生死无常大苦深心
厌离。二求无为心。闻说涅槃常乐我净深心
愿求。三念众生心。缘诸众生有苦无乐决意
济拔。问曰。此人修何等行名学大乘。修三种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10b 页 T44-0810.png
行。一离有为行。修习实观破离生死。二趣无
为行。修行六度趣大涅槃。三度众生行。修行
四摄等益一切。问曰。渐顿二种之人俱在善
趣。何者为胜。释言。不定。从小入者厌有行
胜。以本习故馀二不如。以本学小广大之心
难成就故。其顿悟者求佛化生二种行胜。专
意求佛度众生故。厌有不如。常愿在有教化
众生不专厌故。是故此人在善趣中。受分段
生未受变易。问曰。此等在善趣中互有胜劣。
何处可等。谓。种性上。诸行齐成方能为佛决
定种故。对小如是(此二门竟)

次就大乘当相分
别。于中初先通相分别。后别论之。通中开合
增数辨之。或总为一。谓。三乘中一菩萨众。或
分为二。二有两门。一定不定。二门分别。如地
持说。善趣菩萨数退数进名为不定。种性已
上坚固胜进名为决定。二世出世相对分别。
解行已前名为世间。初地已上名为出世。又
复地前名为信地。初地已上名为證地。又仁
王中。地前名贤地上名圣。或分为三。所谓外
凡内凡及圣。善趣位中名为外凡。种性已上
名为内凡。地上名圣。于中曲以八门分别。一
释名义。第二约就解心分别。第三约就解法
分别。第四约就解缘分别。五约行分别。六约
惑分别。七约业分别。八约报分别先释名义。
言外凡者善趣之人向外求理。未能息相内
缘真性。故名为外。六道分段凡身未舍。故名
为凡。如小乘中念处已前依事趣观相同外
道。名为外凡。此亦如是。向外求理。相同声
闻。未能息相内求真实。故名外矣。言内凡者。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10c 页 T44-0810.png
种性已上渐息缘故内求真性。故名为内。六
道分段虽分断离未有尽处凡夫身未尽。故
亦名凡。故涅槃中说为凡矣。所言圣者初地
已上。息妄契真会正名圣。名义如是(此初门竟)

次约解心以别三位。心有三种。一事识心。所
谓六识。二妄识心。谓第七识。三真识心。谓第
八识。外凡位中但依事识修习观解。未有馀
义。内凡位中事识渐灭。妄识事中慧以渐现
前。初地已上妄识中慧以渐息灭。真识中慧
以渐现前(此二门竟)

次约解法以别三位。外凡
位中事识未亡。心外见法。心外法中推求观
察。见苦无常空无我等未解馀义。内凡位中
息外归内。见一切法唯从心起心外无法。以
见心外无别法故事识渐灭。见一切法唯心
起故七识之解以渐现前。此解现时见一切
法但从妄想自心所现。如梦所睹皆从心起
毕竟无法。初地已上息妄显真。见一切法唯
是真实如来藏性缘起集成真外无法。虽有
所见而无分别。无分别故妄智渐息真德渐
现。解法如是(此三门竟)

次约解缘分别三位。所
解之法有證有教。外凡位中于佛教法假他
开道能方悟解。不能自知。是故判为四依弟
子。于深證法但能信顺。内凡位中于佛教法
能自开解。不假他教。故华严中说十住等。随
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悟不由他人能自
解故堪为初依。于深證法独须他教。故地持
中宣说教授初业菩萨。地经论中说。为一
切信行菩萨说不思议法。初地已上于诸教
法能自宣说。于深證法自能證知不假他教。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11a 页 T44-0811.png
故地持云。有佛无佛堪能次第断烦恼障及
智慧障(此四门竟)

次约行论。行谓六度。外凡位
中修行有相六波罗蜜。虽少观空微故不说。
内凡位中修学破相六波罗蜜。观空破悭以
起檀行。乃至观空破离痴见而起慧行。故地
持云。解行名为无相修方便。初地已上成就
真实六波罗蜜。亦名无相六波罗蜜。證法本
寂无悭无著名檀波罗蜜。自性清净无诸罪
垢名尸波罗蜜。体无违恼名忍波罗蜜。具堪
诸法无所缺少名精进波罗蜜。寂静不动名
禅波罗蜜。永无闇障名般若波罗蜜。故地持
中宣说。初地为无相修。二地已上无相修广。
八地已上无相果成。行别如是(此五门竟)

次约惑
论。惑谓五住。于中进退曲有四义。其一义者。
外凡位中始修无漏断四住地。种性已上观
解成就断四住地性成之结。是其地也。初地
已上实慧深明断无明地。第二义者。善趣修
习事识无漏断四住地。种姓已上修习七识
缘观无漏断无明地。初地已上修真无漏断
无明地。问曰。善趣所断四住为伏为永。释言。
善趣初伏后永。此云何知。经中宣说。种性已
上大力菩萨受变易身。变易必用无漏为因。
无漏业因种性前起。明知。永断。第三义者。五
住烦恼有粗中细。其粗品者善趣渐断种性
时尽。以此粗品种性尽故地持宣说。种性菩
萨二障清净。又地持说。种性菩萨离粗烦恼。
义当此门。其中品者种性已上随分渐断。初
地时尽。以此中品初地尽故。地持宣说。初地
菩萨出障解脱无罪清净。其细品者地上渐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11b 页 T44-0811.png
断至佛乃尽。以此细品地前未断故。涅槃说。
初依菩萨具烦恼性。第四义者善趣位中修
事无漏断四住地。种性已上事治渐息。修起
七识缘照无漏断无明地。初地已上缘照渐
息真德现前。约惑如是(此六门竟)

次约诸业以别
三位。业有二种。漏与无漏。分假之因名为有
漏。变易之因名为无漏。有漏业中有善有恶。
人天之因名之为善。三涂之因说以为恶。恶
有五阶。一是阐提。起大邪见断善根业。二谤
正法。三五逆罪。四犯重禁。五者十恶。若通一
切威仪之罪恶有六阶。业相如是。今约四业
以别三位。于中进退略有两义。一偏对恶业
以别三位。善趣位中修习净信离阐提业。种
性已上解行成立。永离谤法四重五逆三种
恶业。初地已上行德纯善离十恶业。乃离一
切威仪之恶。第二通对善恶分别。善恶二业
有系不系。善趣修习身戒心慧。转重令轻。断
离三涂定系之业。种性已上悲愿力成。往来
自在断离人天定系之业。初地已上德行纯
净永离人天不定系业。亦可。八地已上离之。
第三通对漏无漏业而为分别。善趣修习身戒
心慧断三涂业。种性已上修无漏道渐断人
天分段之业。初地已上真德渐现断变易业。
约业如是(此七门竟)

次约报论。报谓分段变易
之果。分段果中有善有恶。于中曲有两义分
别。一偏约分段生死分别。分段有二。一恶道
分段。谓三恶趣。二善道分段。所谓人天。恶道
分段有正有习。恶业为因四住为缘生三恶
趣名之为正。恶业为因悲愿为缘生三恶趣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11c 页 T44-0811.png
说以为习。恶道中正善趣已前常没所受。善
趣渐断种性时尽。恶道中习种性已上渐次
断除初地时尽。初地尽此离恶道畏。善道分
段亦有正习。善业为因四住为缘受人天身
名之为正。善业为因悲愿为缘受人天身说
以为习。善道中正外凡所受。种性渐断初地
时尽。初地尽此名出三界。又经宣说。初地菩
萨得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亦当此门。善
道中习地上渐断八地上尽。七地已还断未
尽。故大智论中名为肉身。八地已上断之尽。
故彼名法身。二通约分段变易分别。随相粗
分善趣位中受分段身。从小入者善趣位中
亦受变易。小故不说。种性已上分段渐舍受
变易报。初地已上变易渐舍得法身报。三位
如是。或分为四。地持宣说。种性发心及行
方便是其三种。加以善趣即为四也。又依大
品说五菩提。菩提中四在菩萨。亦得分四。五
菩提者。一发心菩提。在于善趣。论自释言。
在于无量生死海中发菩提心。是故名为发
心菩提。二伏心菩提。在于种性解行位中修
习伏忍。故名伏心。三明菩提。谓。初地上乃至
六地波若慧明名明菩提。四出到菩提。谓。七
地上出离众相到无生忍。故名出到。五无上
菩提。谓。如来地。馀不能加。故曰无上。广如
上说。或分为五。善趣为一。解习净信故。璎珞
中名为十信。习种为二。修习净解。故华严云。
随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悟。性种为三。修
起正行故。华严中名为十行。解行为四。亦名
道种。修习如观。十地为五。亦名圣种。成就实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12a 页 T44-0812.png
證。或分为六。前四如上。初地已上离分见修。
故有六种。或分为七。如地持说。善趣为一。种
性已上六住为六。合为七也。言六住者。一种
性住。所谓习种。二解行住。三净心住。所谓。
初地。四行迹住。二地已上。五决定住。八地已
上。六毕竟住。谓第十地。义如上释。或分为
八。八有两门。一开前合后以说八种。一初发
心行。创背生死初发道心。二有相行。依前
发心修起有相六波罗蜜。修此行时见人修
善则便欢喜。见人造罪即便嫌恶。三无相行。
学观空理于生死中不见可厌。于涅槃中不
见可求。修此行时见人造罪心不悒戚。见人
修善亦不欣务。四方便行。虽观空理而常随
有情集诸行。此四在善趣位中。习种为五。
性种为六。解行为七。初地已上圣种为八。开
后合前以说八种。善趣为一。种性已上七地
为七。通前八也。言七地者如地持说。一种性
地。二解行地。三净心地。四行迹地。五决定
地。谓第八地。六决定行。谓。第九地。依前决
定上上趣求名决定行。七毕竟地。谓。第十地。
此义如前七地章中具广分别。或开为九。次
前八中离分种性以之为二。即是九也。或说
为十。如涅槃说。一初发心善趣中始。二熙
连河沙佛所发菩提心。能于恶世不谤正法。
熙连河者于彼恒河四眷属中一种河也。于
此河中一沙一佛尔许佛所发菩提心。方能
恶世不谤正法。三一恒河沙佛所发心。于恶
世中爱乐正法不谤同前。其恒河者是此江
河故。旧翻经多名江河。于此河中一沙一佛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12b 页 T44-0812.png
尔许佛所发心。方能恶世爱乐大乘。闻此不
谤。第四人者二恒河沙佛所发心。能于恶世
爱乐大乘。读诵受持未能解说。第五人者于
三恒河佛所发心。于恶世中爱乐大乘。读诵
受持少为他说未解深义。第六人者四恒佛
所发菩提心。于恶世中爱乐大乘。受持读诵
为他演说。十六分中解一分义。解何等义。如
涅槃说。谓。解佛性如来常住。云何十六。大涅
槃中随义浅深如来分判为十六分。此第六
人始得一分。此前六人同在善趣。齐是四依
弟子所摄。第七人者名为凡夫具烦恼性。五
恒佛所发菩提心。于恶世中能说大乘。十六
分中解八分义。此在种性解行位中。第八人
者名须陀洹及斯陀含。六洹佛所发菩提心。
于恶世中能说大乘。十六分中得十二分义。
位在初地乃至七地。第九人者名阿那含。七
恒佛所发菩提心。于恶世中能说大乘。十六
分中得十四分义。此在第八第九地中。第十
人者名阿罗汉。八恒佛所种诸善根。于恶世
中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大乘经典。十六分义
悉皆具解。位在十地。此等得义深浅之相。如
四依章具广分别。或分十一。地前为一。通
名信地。地上为十。或分十二。一是外凡。二是
内凡。备如上判。地上分十。合为十二。或分十
三。善趣为一。种性为二。解行为三。十地为
十。合为十三。或分十四。善趣为一。习种为
二。性种为三。道种为四。十地为十。合为十
四。或分十五。前十四中分第十地。以之为二。
所谓。法云及与等觉。十地穷终现与佛齐。故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12c 页 T44-0812.png
名等觉。未是證同。或复开分为四十一。善趣
为一。十住十行及十回向并其十地为四十
一。言十住者如华严说。一发心住。于大菩提
起意趣求。二治地住。善修自利利他之道。三
修行住。修护烦恼护小乘行。四生贵住。圣法
中生种性尊贵。五方便住。具足善巧度众生
行。六正心住。得决定智。于佛法中虽闻异说
正见不动。七不退住。虽闻异说正愿不动。八
童真住。行业清净如世童子真净无染。九法
王子住。于佛法王所行住处出生正智。堪能
究竟无上菩提。十灌顶住。行修上顺佛智现
前。此十习种如璎珞说。言十行者如华严说。
一欢喜行。喜心行施。亦令他喜。二饶益行。
修治净戒饶益自他。三无恚恨行。修忍离瞋。
四无尽行。勤修精进摄善无尽。五离痴乱行。
常修定慧离妄分别。六善现行。观法实相般
若现前。七无著行。以无著心修起所行。八尊
重行。成就种种殊胜善根。九善法行。成就种
种化他善法。十真实行。成就第一真实之语。
如说能行如行能说。此十性种如璎珞说。十
回向者如华严说。一者救护一切众生离众
生相回向。菩萨修行六波罗蜜摄取众生。令
离一切烦恼业苦安住菩提名救众生。等心
救济不闻怨亲善恶等别名离众生相。回向
此善根有所趣向名救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二不坏回向。于佛菩萨及一切法得不坏信
名为不坏。回向此善根有所趣向名不坏回
向。三等一切佛回向。经言。菩萨学于过去
未来现在一切诸佛所作回向名等一切回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13a 页 T44-0813.png
向。四至一切处回向。菩萨所修一切善根用
以回向。以回向力令此善根至一切处。譬如
实际无所不至名至一切处。至何等处。所谓。
至于佛法僧处无尽供养。至一切行处具足
修习。至一切果处具足成满。至一切佛刹处
具足庄严。至一切众生处具足摄化。至一切
法处具足解知。如是等也。五无尽功德藏回
向。回已所修无尽功德有所趣向。名无尽功
德藏回向。又复愿求诸佛菩萨无尽功德。能
成无尽功德善根。亦名无尽功德藏回向。六
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回已所修施等善
根有所趣向。为佛守护能成一切坚固善根
坚固愿等。名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七等
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菩萨增长一切善根
回以等益一切众生。名等心随顺众生回向。
八如相回向。菩萨所成种种善根同證一如。
回此善根有所趣向。名如相回向。又复菩萨
回向之心依于种种真如门起。是故亦名如
相回向。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于一切法心
无执著名无缚无著。于法自在称曰解脱。菩
萨不轻一切善根。以无缚无著解脱之心回
彼善法。求普贤行能具普贤一切种德。名无
缚无著解脱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菩萨彼
习无尽善根回之。愿求法界差别无量功德。
名为法界无量回向。此十道种如璎珞说。言
十地者。一欢喜地。成就无上自利利他。初證
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二离垢地。离能
起误心犯戒烦恼垢等清净戒具。名离垢地。
三名明地。随闻思修照法显现。故名明地。四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13b 页 T44-0813.png
明炎地。虚妄烦恼薪智火能烧。故名炎地。五
名难胜地。得出世智方便善巧能度难度。名
难胜地。六现前地。波若有闻大智现前名
现前地。七远行地。善修无相行功用究竟。能
过世间二乘出世间道名远行地。八不动地。
报行纯熟无相无间故曰不动地。九善慧地。
无碍力说成利他行故名善慧地。十法云地。
得大法身具足自在故名法云地。或复开分为
四十二。第十地中别分等觉。通前合为四十
二矣。随别细分亦可无量。通释如是。次第二
门随别解释。先解善趣。依璎珞经善趣位中。
修十种心名为十信。一修信心。二精进心。三
修念心。四修定心。五修慧心。六修成心。七修
舍心。八修护心。九回向心。十修愿心。言信心
者。于入解处净信在前。一心决定乐欲成就
名修信心。言精进者。闻菩萨藏精勤修习无
间善业名为精进。言念心者。常修六念念佛
法僧戒施及天。广释如上。言修定者于事于
义系心安住。远离一切虚伪轻躁忆想分别。
言修慧者。谓。闻思修闻菩萨藏思量观察。知
一切法无我无人自性空寂。言修戒者。受持
菩萨清净律仪身口意净。不犯诸过有犯悔
际。言修舍者。不惜身财所得能舍。言修护
者防护己心不起烦恼。又更分别有五种护。
如地持说。一者默护。得俱生智能疾受法化
度众生。二者念护。念持于法。三者智护。得坚
固智观察法义。以默念智离于退分修胜进
分。四息心护。守诸根门。五他护。随顺他心修
如是行。名之为护。言回向者。所修善根回向
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第 813c 页 T44-0813.png
菩提。不愿诸有回施众生。不专为己回求实
际不著名相。言修愿者。随时修习种种净愿。
如华严经净行品说。如是等也。此之十种在
于信位。助成信行故。璎珞经名为十信。自馀
十住十行十回向及与十地悉如上释。三乘
贤圣辨之略尔。
大乘义章卷第十七(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