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480b 页
卷四 第 497a 页


《显扬圣教论》卷第四

无著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摄事品第一之四

如是已说。果诸功德今当说。颂曰。

「 无量诸解脱
 胜处与遍处
 无诤妙愿智
 无碍解神通」


论曰。无量者。谓四无量。广说如经。一慈无
量。谓慈心俱。无怨无憎无有损害。广大无量
极善修习。于一方面如是次第乃至十方一
切无边世界。意解遍满具足住。慈心俱者。于
无苦无乐众生欲施乐具阿世耶心相应故。无
怨者。即彼对治欲加苦具瞋故。无憎者。即彼
对治障碍乐具瞋故。无损害者。即彼对治欲
与不宜瞋故。广者。于见所行作意故。大者。于
闻所行作意故。无量者。于觉知所行作意故。
极善修习者。由串习相应离诸盖故。于一方
面如是次第乃至十方一切无边世界者。遍
缘器世间及有情世间故。意解者。缘意解思
惟境界故。遍满者。缘无间有情境界故。具足
住者。如前静虑中说。二悲无量谓悲心俱。乃
至广说。悲心俱者。于有苦众生欲拔苦具阿
世耶心相应故。无怨者。即彼对治与苦害故。
卷四 第 497b 页 T31-0497.png
无憎者。即彼对治障碍拔苦害故。无损害者。
即彼对治欲与不宜不喜乐故。馀如前说。三
喜无量。谓喜心俱。乃至广说。喜心俱者。于有
乐众生随喜彼乐阿世耶心相应故。无怨者。
即彼对治欲与苦具不喜乐故。无憎者。即彼
对治障碍乐具不喜乐故。无损害者。即彼对
治欲与不宜不喜乐故。馀如前说。四舍无量。
谓舍心俱。乃至广说。舍心俱者。欲令不染阿
世耶心相应故。无怨者。即彼对治令染贪瞋
故。无憎者。即彼对治障碍除染贪瞋故。无损
害者。即彼对治颠倒不染贪及瞋故。馀如前
说。

此四无量体性云何。谓慈以无瞋善根为体。
悲以不害善根为体。喜以不嫉善根为体。舍
以无贪无瞋善根为体。皆是怜悯众生法故。
于此四中慈唯无瞋。次二无量无瞋一分。舍
是无贪无瞋一分。又复与彼相应等持诸心
心法。并彼眷属皆是四无量体。当知先由增
上法行善修治心。复依清净静虑。方得清净
无量应知。

诸解脱者。谓八解脱广说如经。一有色诸色
观解脱。有色者。依有色定意解思惟故。诸色
者。若色如胜处中广自分别。观者。于诸色中
为变化自在故。意解思惟显示彼相故。二内
无色想外诸色观解脱。内无色想者。依无色
定意解思惟故。外者。除眼等根意解思惟馀
色故。诸色观者。如前说。三净解脱。身作證具
足住。解脱净者。一向意解思惟净妙色为得
增上安乐住故。解脱者。解脱净不净色功用
卷四 第 497c 页 T31-0497.png
障碍心故。身者意身故。作證者。由智断得作
證故。具足住者。如前说。无色诸解脱如前分
别。此中差别者。为欲證得一切种身业自在
故。及为解脱彼障故。复除光色作无边虚空
意解思惟故。名第四无边虚空处解脱。为欲
发起圣神通无诤愿智无碍辩等诸功德故。
又为證得能助发起彼诸功德心自在故。又
为解脱彼障故。复作无边识意解思惟故。名
第五无边识处解脱。行者作如是发起功德
方便。已令第四静虑起。现在前发诸功德。为
欲證得最胜无漏住自在故。又为解脱彼障
故。复作无所有意解思惟故。名第六无所有
处解脱。为欲證得最第一有住自在故。又为
解脱彼障故。复作非想非非想意解思惟故。
名第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为欲證得最胜
寂静住自在故。又为解脱彼障故。复从非想
非非想处心进止出入息灭攀缘故。名第
八想受灭解脱。

胜处者。谓八胜处。广说如经。一内有色想。外
诸色观少。若好若恶若劣若胜。于彼诸色胜
知胜见得如是想名初胜处。内有色想者。如
解脱中说。外者。谓除眼等根显馀色故。诸色
观者。如前说。少者。谓资具摄色意解思惟故。
若好若恶者。谓净不净色之所摄色意解思惟
故。若劣若胜者。谓净不净声香味触之所摄
色意解思惟故。于彼诸色胜者。谓能治所治
作意思惟。障碍功用所不恼故。知者。用奢摩
他道。见者。用毗钵舍那道。得如是想者。谓于
实胜中得实胜无慢想故。于不胜中得实不
卷四 第 498a 页 T31-0498.png
胜无慢想故。二内有色想。外诸色观多。乃至
名第二胜处。内无色想中观少观多二种亦
尔。内有色想外诸色观者如前说。多者。显
示有情世间器世间色遍思惟故。馀如前说。
五内无色想外诸色观青。青显青可见。青光
犹如乌莫迦花。或如婆罗痆斯染青衣色。如
是黄赤白色皆应广说。此中差别者。黄色如
羯尼迦罗花。或如婆罗痆斯染。黄衣色赤色
如槃豆时缚迦花。或如婆罗痆斯染赤衣色
白色如乌奢那星。或如婆罗痆斯鲜白衣色。
青者。谓总句。青显者谓俱生青。青可见者。谓
和合成青。青光者。谓彼二所出鲜净光青。如
青色黄赤白色亦复如是。广说应知。馀如前
说。于一处说二譬喻者。此显俱生和合二种
色故。此八胜处与修三种缘色解脱作所依
止。后四胜处意解思惟。欲界天色及色界色。
又复应知。是诸胜处为治下地种子。随逐作
意思惟。非为对治。自地所治作意思惟。遍处
者。谓十遍处。广说如经。谓地遍处。一能解
了上下及傍无二无量。如是水火风遍。青黄
赤白虚空识遍。上下及傍无二无量。地遍处
者。由色所依遍满故。彼能依色亦遍满。由彼
增长故。一能解了者。谓能證此观补特伽罗。
上下及傍者。谓遍满诸方及四维故。无二者。
离馀诸界及不杂显色遍满故。无量者。无有
分齐相遍满故。如地遍处馀水火风青黄赤
白亦复如是。如其所应。虚空遍处者。谓对治
一切色相作意思惟遍满故。馀如前说。识遍
处者。谓缘无量识作意思惟遍满故。馀如前
卷四 第 498b 页 T31-0498.png
说。

此中由三解脱故得胜色自在。由得彼已方
可说言胜色自在极成就故。识处已上无有
遍满。所缘无量形段依止分别远离故。应知
胜处及与遍处。是诸解脱能清净道。由诸胜
处胜所缘故。由诸遍处所缘遍故。能令解脱
清净应知。

无诤者。谓能守护他烦恼行之所引摄无痴
智见性。及彼相应等持诸心心法。由此行多
所行故。

妙愿智者。谓于三世及非世摄所知法中无
馀如实了知之所引摄无痴智见性。及彼相
应等持诸心心法。由此行多所行故。

无碍解者。谓四无碍解。广说如经。一法无碍
解。谓于一切种一切法差别名中。如实觉悟
之所引摄无痴智见性。及彼相应等持诸心
心法。二义无碍解。谓于一切种一切法种
种相中。如实觉悟之所引摄无痴智见性。馀
如前说。三训词无碍解。谓于一切种一切法
训释词中。如实觉悟之所引摄无痴智见性。
馀如前说。四辩才无碍解。谓于一切种一切
法通达中。如实觉悟之所引摄无痴智见性。
及彼相应等持诸心心法。由此行多所行故。
神通者。谓六神通。如经广说。一神境智见作
證通。谓为示现一切种身业自在无痴智见
性。及彼相应等持诸心心法。由此行行多决
定境界故。二天耳智见作證通。谓为随闻一
切种语业无痴智见性。馀如前说。三心差别
智见作證通。谓为入一切种他心行无痴智
卷四 第 498c 页 T31-0498.png
见性。馀如前说。四宿住随念智见作證通。谓
为入一切种前际趣行无痴智见性。馀如前
说。五死生智见作證通。谓为入一切种有情
趣行无痴智见性。馀如前说。六漏尽智见作
證通。谓为入出离一切烦恼及无馀苦无痴
智见性。及彼相应等持诸心心法。由此行行
多决定境界故。复次颂曰。

「 诸相好清净
 及诸力无畏
 不护与念住
 永断诸习气」


论曰。诸相者。谓三十二大丈夫相。广说如经。
一善安立足大丈夫相。由如来菩提资粮善
圆满故。具足受持平等行故。感得此相。由此
相故。有暂见者。即信如来是大丈夫足相足
幖帜足形貌。如善安立足相。如是诸馀大丈
夫相如其所应尽当知。谓于手中应说手相
手幖帜手形貌。如是于头顶等所馀支节。各
随其名应当广说。好者。谓八十种好。广说如
经。是诸好等若具足相摄。如菩萨地中说。若
随众生所宜随胜相摄。如大慧度经说。若广
分别诸好应知。如广分别相中说。清净者。谓
四一切相清净。广说如经。一依止清净。谓由
如来證得一切相清净智及一切相清净断故。
于依止取住舍中。究竟无上自在。二境界清
净。谓由如来證得一切相清净智及一切相
清净断故。于一切事变化境界中。究竟无上
自在。三心清净。谓由如来證得一切相清净
智及一切相清净断故。于一切相世出世善根
增长心中。究竟无上自在。四智清净。谓由如
来證得一切相清净智及一切相清净断故。
卷四 第 499a 页 T31-0499.png
于一切相所知中。无著无碍智究竟无上自
在。

诸力者。谓如来十力。广说如经。一处非处智
力。谓于一切相因果中能如实问记无碍智
性及彼相应等持诸心心法。二自业智力。谓
于一切相各别处所相续所起业及所得报中
无碍智性。馀如前说。三静虑解脱三摩地三
摩钵底智力。谓于摄受一切相世间清净功
德方便中无碍智性。馀如前说四根上下智
力。谓于出世间功德所依一切相所化有情根
差别中无碍智性。馀如前说五种种胜解智
力。谓于一切相所化有情阿世耶差别中无
碍智性。馀如前说。六种种界智力。谓于一切
相所化有情随眠差别中无碍智性。馀如前
说。七遍趣行智力。谓于一切相乘出离差别
中无碍智性。馀如前说。八宿住随念智力。谓
于一切相前际趣差别中无碍智性。馀如前
说。九死生智力。谓于一切相后际趣差别中
无碍智性。馀如前说。十漏尽智力。谓于一切
相趣非趣出离方便差别中无碍智性。及彼
相应等持诸心心法。又诸力中一切应说能
如实问记。

无畏者。谓四无畏。广说如经。一佛作诚言我
是正等觉者。若有难言于是法中不正等觉。
我于此难正见无缘。是故无畏。谓如来證得
妙善清净一切种智故。二佛作诚言。我诸漏
已尽。若有难言如是如是诸漏未尽。我于此
难正见无缘。是故无畏。谓如来證得妙善清
净一切种断故。此二无畏依自利德。三佛作
卷四 第 499b 页 T31-0499.png
诚言。我为弟子说障碍法染必为障。若有难
言染习此法不能为障。我于此难正见无缘。
是故无畏。谓依如来为所化有情说一切种
所对治法。四佛作诚言。我为弟子说出离道
修定出离。若有难言虽修此道不能出离不
正尽苦及證苦边。我于此难正见无缘是故
无畏。谓依如来为所化有情说一切种能对
治法。此二无畏依利他德。

不护者。谓三不护。广说如经。一如来现行身
业妙善清净无不清净。现行身业可须覆藏。
是故不护。谓如来一切种一切时身业妙善
清净故。为所化有情正说法时。能以胜力折
伏摄受一切徒众。如身业不护。如是第二语
业不护第三意业不护应知。

念住者。谓三念住。广说如经。此即摄受所化
众时于三种徒众行差别中住最胜舍不爱不
恚不染心性。

永断诸习气者。谓诸如来出离无始无量无
数大劫生死。为證自性不随转故。證得如来
妙净智断。复次颂曰。

「 无忘失妙法
 及如来大悲
 佛不共德法
 一切种妙智」


论曰。无忘失妙法者。谓为證一切种一切所
化有情一切所作事不过时故。證得如来妙
净智断。

及如来大悲者。谓如来悲由四种因缘。说名
大悲。一依止一切种妙善清净转依所作成
就故。二长时修习所得故。三妙善清净智所
引故。四缘极深固种种坚牢一切相苦境界
卷四 第 499c 页 T31-0499.png
故。

佛不共德法者。谓十八不共佛法。广说如经。
超过一切声闻独觉地故。彼建立应知。一如
来无误失业。谓无不染污误犯失故。二无卒
暴音。谓无不染污高笑暴音故。三无忘失
念。谓无不染污久作久说不随念故。四无不
定心。谓于一切威仪行住等中。作意等持恒
随转故。五无种种想。谓于流转寂灭中。證
得无分别无差别智故。六无不择已舍。谓究
竟不舍有情事故。七欲无退。谓得所知障清
净故。如欲无退如是。八正勤无退。九念无退。
十等持无退。十一慧无退。十二解脱解脱智
见无退应知。十三于过去世无著无碍智谓
欲作意顷一切种知故。如于过去如是。十四
于未来。十五于现在无著无碍智应知。十六
如来一切身业智为导首随智而行。谓由智
发起摄受于一切时善方便故。如身业如是。
十七语业。十八意业应知。

一切种妙智者。谓證得如来最极清净智断
故。谓于染污清净二法一切种数相差别中。
无碍智性及彼相应等持诸心心法。又复如
来住无漏界。为作一切有情所作事故。于十
方土示佛生有现身言说。心有所行有所宣
说。成等正觉转妙法轮。入大寂灭无碍智性。
及彼相应等持诸心心法。是亦名为一切种
妙智。

又相好等诸佛功德。为释经义略已示现。若
广分别如菩萨地应知如是已别说。九事总
分别今当说颂曰。
卷四 第 500a 页 T31-0500.png

「 当知前九事
 初为二所依
 次二后六种
 摄杂染清净
 染依差别故
 清净所缘故
 心不流散故
 正修方便故
 彼位差别故
 言说等因故
 彼果功德故
 数次第唯尔」


论曰。前九事中。初一切事为二所依。一杂染
所依。二清净所依。由次二事摄诸杂染。一由
界事。二由杂染事。由后六事摄诸清净。一由
谛事。二由依止事。三由觉分事。四由众生事。
五由果事。六由功德事。由二种事摄杂染中
杂染所依故。杂染差别故。由六种事摄清净
中清净境界故。于境界中心不流散故。由不
散乱于所缘境正方便故。正方便者位差别
故。及言说等因故。正方便果故。彼果功德
故。此中位差别故。言说等因故。此二建立众
生事应知。言说等因故者。为言说易故。为随
顺世间故。为避怖畏故。为令信知自他功德
过恶成就故。由是因缘此九种事数。决定及
次第决定。应知为欲思量。如此九事复应广
说。颂曰。

「 欲思量无量
 诸问答差别
 由诸佛语言
 事与想摄故」


论曰。若欲思量如上九事无量问答差别者。
由二种摄故应可思量。一由一切佛语言事
摄故。二由一切佛语言想摄故。此中一切佛
语言事摄者。谓由三种经应知。一由增十经。
二由广义经。三由集异门经。一切佛语言想
摄者。由四种嗢拖南伽他。何者为四。颂曰。
卷四 第 500b 页 T31-0500.png

「 句迷惑戏论
 住真实净妙
 寂静性道理
 假施设现观
 方所位分别
 作执持增减
 闇语所觉上
 远离转藏护
 简择与现行
 睡眠及相属
 诸相摄相应
 说任持次第
 所作境瑜伽
 奢摩他与观
 诸作意教授
 德菩提圣教」


论曰。句者。所谓六处。无量境界无量方所无
量时节。复有三界一欲界二色界三无色界。
复有三界。一小千世界二中千世界三大千
世界。复有四辈。一在家辈二出家辈。三邬波
索迦辈四非人辈。复有三受。谓苦受乐受不
苦不乐受。复有三世。谓过去世未来世现在
世。复有三宝。谓佛宝法宝僧宝。复有三法。谓
善法不善法无记法。复有三种杂染。谓烦恼
杂染业杂染生杂染。复有四圣谛。谓苦集灭
道。复有九次第定。谓初静虑乃至灭受想定。
复有三十七菩提分法。谓念住正断神足根
力觉支道支。复有四种沙门果。谓预流果一
来果不还果最胜阿罗汉果。复有众多最胜
功德。谓无量解脱胜处遍处无诤愿智无碍
辩六神通等。复依广乘有五种事。一相二名
三分别四真如五正智。复有二种空性。一众
生空性二法空性。复有二种无我性。一众生
无我性二法无我性。复有远离二边处中之
行。谓远离增益边及损减边。复有四种真实。
一世间所成。二道理所成。三烦恼障净智所
行处。四所知障净智所行处。复有四种寻思。
卷四 第 500c 页 T31-0500.png
谓名寻思。事寻思。自性假立寻思差别假立
寻思。复有四种如实遍智。谓名寻思所引如
实遍智。事寻思所引如实遍智。自性假立寻
思所引如实遍智。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
遍智。复有三种自性。一遍计所执自性。二
依他起自性。三圆成实自性。复有三种无自
性性。一相无自性性。二生无自性性。三胜义
无自性性。复有五相大菩提。谓自性故功用
故方便故转故还故。复有五种大乘。一种子
二趣入三次第四正转五正转果。谓最初发
心故。于诸有情起大悲故。波罗蜜多故。摄事
故。自他相续成熟故。复有五无量想。一有情
界无量想。二世界无量想。三法界无量想。四
所调伏界无量想。五所调伏方便界无量想。
复有真实义随至。谓于一切无量法中随至
真如及此中智。复有不思议威德信解。复有
无障碍智。复有三十二大丈夫相及八十种
随形好。复有四种一切相清净。十力。四无所
畏。三念住。三不护。大悲。无忘失法。永断习
气。一切种妙智。如上所说。略唯二种。一声闻
乘中所释句。二大乘中所释句。迷惑者。谓四
颠倒。一于无常中计常颠倒。二于苦中计乐
颠倒。三于不净中计净颠倒。四于无我中计
我颠倒。戏论者。谓诸烦恼及杂烦恼。诸蕴住
者。谓四识住及七识住。真实者。谓真如及四
圣谛。净者。谓三种净性。一自体净性。二境界
净性。三阶位净性。妙者。所谓三宝处胜建立
故名为妙。寂静者。谓自善法欲乃至一切菩
提分法及所證果。皆名寂静。性者。谓诸法相
卷四 第 501a 页 T31-0501.png
若自相若共相若假立相若因相若果相。总
名为性。道理者。谓诸缘起及四道理。假施设
者。谓唯于法假立众生及唯于相假立。诸法
现观者。谓六种现观。如成现观品当说。

方所者。所谓色蕴。位者。所谓受蕴。分别者。
所谓想蕴。作者。谓诸行蕴。执持者。所谓识
蕴。增者。此有二种应知。一烦恼增二业增。如
增减亦二种。谓烦恼减业减。闇者。谓无明
疑。语者。谓十二分语趣说名为语。所觉者。谓
种种所说法义名为所觉。上者。谓沙门果。远
离者。谓五种远离。一恶行远离。二淫欲远离。
三众具远离。四聚会远离。五烦恼远离。转者。
所谓三界及与五趣。藏护者。所谓恋过去希
未来著现在。简择者。所谓一行。顺前句顺后
句。事句无事句。色法非色法。有见无见有
对无对。有漏无漏有为无为。有诤无诤。有味
著无味著。依耽嗜依出离。世间出世间。摄属
不摄属。内外粗细胜劣远近。有所缘无所缘。
相应不相应。有行无行。有所依无所依。因非
因果非果。异熟非异熟。有因无因有果无果。
有异熟无异熟。有执受无执受。四大种造非
四大种造。同分彼同分。有上无上。过去未来
现在。善不善无记。欲系色系无色系。学无学
非学非无学。见断修断无断。复有四缘。一因
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复有四
依。一依法不依众生。二依义不依文。三依了
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四依智不依识。复有四
无量。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
遍觉支。八圣道支。四种行。四法迹。奢摩他。
卷四 第 501b 页 T31-0501.png
毗钵舍那。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解脱。胜
处。遍处等。现行者。谓烦恼缠。睡眠者。谓烦
恼随眠。相属者。所谓六处。同一依止相属应
知。复有诸法能引摄法。彼亦展转相属应知。
复有诸根境界能取所取相属应知。诸相摄
者。有十一种相摄。一更互摄。二界摄。三相摄
四种类摄。五分位摄。六不相离摄。七时摄。八
方摄。九一分摄。十全分摄。十一胜义摄。相应
者。所谓五种应知。一与他性相应非自性。二
于他性相应中与不相违法相应非相违法。三
于不相违相应中下中上品相似相应非不相
似。四于下中上品相似相应中同时相应非
不同时。五于同时相应中同地相应非不同
地。说者。所谓四种言说。一见言说二闻言说。
三觉言说四知言说。任持者。所谓四种食。一
段食二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次第者。所谓
五种次第。一流转次第。二成所作次第。三说
次第。四生次第。五现观次第。所作者。谓八种
所作。一依止灭二依止转。三遍知所缘四喜
乐所缘。五得果六离欲。七转根八发起神通。
境者。谓四种所缘。一遍所缘。二令行净所缘。
三善巧所缘。四令烦恼净所缘。瑜伽者。此或
四种或九种。四种者。一信二欲三正勤四方
便。九种者。一世间道二出世间道。三方便道
四无间道。五解脱道六升进道。七下品道八
中品道九上品道。奢摩他者。谓九种心住。观
者。谓三种事观。或四种观。或六事差别所
。应知。三事观者。一有相观二寻求观三审
察观。四种者。一简择诸法观。二极简择诸法
卷四 第 501c 页 T31-0501.png
观。三遍筹量观。四遍审察观。六事差别所
者。一义所缘观二事所缘观。三相所缘观
四分所缘观。五时所缘观。六道理所缘观。诸
作意者。谓七种作意。一了相作意二胜解作
意三远离作意。四摄乐作意五观察作意。六
方便究竟作意。七方便究竟果作意。教授者。
谓五种教授。一教教授二證教授三随次教
授。四不颠倒教授五神变教授。德者。谓如前
所说。无量解脱等诸功德法。菩提者。谓三种
菩提。一声闻菩提二独觉菩提三无上正等
菩提。圣教者。谓授归依制立学处。施设听者。
建立师资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诃欲爱味示
欲过失。显说杂染及清净法。教导出离称赞
功德。广说一切清净分法。复次颂曰。

「 若欲正修行
 遍知等功德
 由十种法行
 及六种理趣」


论曰。若诸行者。于前九事欲正修行。遍知
永断作證修集诸功德等。由十法行及六理
趣。应当修学。十种法行。已如前说。六种理趣
者。一真义理趣。二證得理趣。三教导理趣。四
离二边理趣五不思议理趣。六意乐理趣。
《显扬圣教论》卷第四
卷四 第 502a 页 T31-05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