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第 104b 页
《摄大乘论》卷下
阿僧伽作
后魏世佛陀扇多于洛阳译
入智相云何。多闻薰身故。非阿犁耶识所
摄。如阿犁耶识种子成。寂静思惟所摄。诸法
义现相所生可取事处有见者意言处。是中
谁入智相。大乘所薰多闻相续身。无量诸亲
近得故。信欲一向故。善集善根故善助功德。
智行菩萨何处入还。彼现见法义现相意语
处。因大乘法生故。信解地中见道行修道
行。及尽至一切法唯记尔。随顺闻信因故。
如是彼分别證因故。一切障对治及离障故。
从何处入。善根力持故。三种相心转明。种种
庄处灭故。念法义定慧一切时正行。及不放
逸故。诸世界无量众生类。无量念念中成阿
卷二 第 104c 页 T31-0104.png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转心者。随所心布施
等波罗蜜助集行。彼心我已得。是故我不加
用诸波罗蜜。修道能满成。第二转明者。诸禅
法成就已。死后寻得随所须一切身事。得有
障善根者。况我善修善根得无障善根。寻即
一切诸势不成。第三转明者。是中有偈。
「 人类得菩提
于念念中间
众生无量故
至时应舍行
随心所行施
清净无垢心
彼得心止事
勇健布施成
善者灭身已
自势随所心
善者灭身已
彼势云何不」
舍声闻缘觉心灭念故。于大乘中一切有疑
无疑故灭疑或。闻思诸法除我相我我所相
执故。灭法慢者。前所住及安一切相。不念不
分别故。及灭分别者。是中有偈。
「 在前随所除
相念自住处
智尽不分别
得上菩提尔」
以何云何入彼闻习业。寂静思惟所摄法义。
现见意言四种求。名义性胜安。求等四种如
实知故。名事性胜安性胜。如实知彼不觉见
故。如是彼菩萨唯入记故顺修。彼名义现
见意言。彼名意言唯正观。彼名所依义唯意
言正观。然彼名性胜安唯观。于后唯意言不
觉已有名彼义有性胜安有性胜义相不见已。
此四种求及四种观。见知已彼名义现相意
言中唯记入。彼记事中入已。为当唯入。彼
有相见二事及种种事入。名义性胜义。六种
相无义故。彼可取能取事现处故。不断种种
等波罗蜜助集行。彼心我已得。是故我不加
用诸波罗蜜。修道能满成。第二转明者。诸禅
法成就已。死后寻得随所须一切身事。得有
障善根者。况我善修善根得无障善根。寻即
一切诸势不成。第三转明者。是中有偈。
「 人类得菩提
于念念中间
众生无量故
至时应舍行
随心所行施
清净无垢心
彼得心止事
勇健布施成
善者灭身已
自势随所心
善者灭身已
彼势云何不」
舍声闻缘觉心灭念故。于大乘中一切有疑
无疑故灭疑或。闻思诸法除我相我我所相
执故。灭法慢者。前所住及安一切相。不念不
分别故。及灭分别者。是中有偈。
「 在前随所除
相念自住处
智尽不分别
得上菩提尔」
以何云何入彼闻习业。寂静思惟所摄法义。
现见意言四种求。名义性胜安。求等四种如
实知故。名事性胜安性胜。如实知彼不觉见
故。如是彼菩萨唯入记故顺修。彼名义现
见意言。彼名意言唯正观。彼名所依义唯意
言正观。然彼名性胜安唯观。于后唯意言不
觉已有名彼义有性胜安有性胜义相不见已。
此四种求及四种观。见知已彼名义现相意
言中唯记入。彼记事中入已。为当唯入。彼
有相见二事及种种事入。名义性胜义。六种
相无义故。彼可取能取事现处故。不断种种
卷二 第 105a 页 T31-0105.png
相义。现相所生故。闇中如见绳谓蛇现相故。
所谓如绳蛇不实。非众生故。如是觉义者非
有。回蛇意唯住绳意。彼亦微思量色香味触
相故。是中依慧绳慧亦回成。如是此诸六
种相名现相。意言中如绳慧。六种相实义实
处唯记慧。亦思量成就性慧故。如是此菩
萨意言现相义相事入。分别性入。成唯主记
入故。他性云何成就性入。回唯记想。彼
者是诸意言。闻法习者。彼尔时分别义相。菩
萨一切义现相生无有馀成。是故唯记现相
亦不生。是故一切义无分别事名住。已于法
界如现见随住。尔时彼菩萨同等念已。生
无分别念智。是故此菩萨名为入成就性。于
中有偈。
「 法众生法义
同别有性义
不净净尽至
分别名境界」
如是此菩萨智及相唯记入故。名为入成。彼
入已名为住欢喜地。善达法界。及生如来家。
得一切众生平等心。得一切菩萨等心。是彼
菩萨见道行。佛以何义故。入彼唯记处离
法念。彼出世间定慧智。藉得种种相记智同
相。一切阿梨耶识因种子灭故。法触种子增
长已转身。一切佛法集故。入一切智智。藉彼
所得智。一切阿犁耶识相处如幻等见故。性
不颠倒行。是故彼菩萨如幻师所作。义处相
同因果唯有说一切时不颠倒成。彼以记
入中四种禅定所依。四种攒相法云何知。四
种求故非不身无义无忍中得光明三昧。暖
相依增忍中光明增长三昧。上依四种中如
所谓如绳蛇不实。非众生故。如是觉义者非
有。回蛇意唯住绳意。彼亦微思量色香味触
相故。是中依慧绳慧亦回成。如是此诸六
种相名现相。意言中如绳慧。六种相实义实
处唯记慧。亦思量成就性慧故。如是此菩
萨意言现相义相事入。分别性入。成唯主记
入故。他性云何成就性入。回唯记想。彼
者是诸意言。闻法习者。彼尔时分别义相。菩
萨一切义现相生无有馀成。是故唯记现相
亦不生。是故一切义无分别事名住。已于法
界如现见随住。尔时彼菩萨同等念已。生
无分别念智。是故此菩萨名为入成就性。于
中有偈。
「 法众生法义
同别有性义
不净净尽至
分别名境界」
如是此菩萨智及相唯记入故。名为入成。彼
入已名为住欢喜地。善达法界。及生如来家。
得一切众生平等心。得一切菩萨等心。是彼
菩萨见道行。佛以何义故。入彼唯记处离
法念。彼出世间定慧智。藉得种种相记智同
相。一切阿梨耶识因种子灭故。法触种子增
长已转身。一切佛法集故。入一切智智。藉彼
所得智。一切阿犁耶识相处如幻等见故。性
不颠倒行。是故彼菩萨如幻师所作。义处相
同因果唯有说一切时不颠倒成。彼以记
入中四种禅定所依。四种攒相法云何知。四
种求故非不身无义无忍中得光明三昧。暖
相依增忍中光明增长三昧。上依四种中如
卷二 第 105b 页 T31-0105.png
实观知入唯记中。以无义决定心。真实中入
一切三昧依顺谛忍。自此后唯记相思量彼。
是次第三昧。依世间上法见故。此诸三昧近
入地应知。如是入地得见谛道。菩萨唯入
记云何行修道。随所分别说十地。摄一切修
多罗现事住故。以杂念出世间。及藉彼得定
慧智故。无量百千亿习故。如是身转已。为得
三种佛身。为得故修行。所有诸声闻證道法。
及此诸菩萨此二有何差别。胜声闻證入中。
菩萨證入有十。一种胜事应知。一者念胜。念
大乘法故。二者淳至胜。大功德助集淳至故
三者證胜。众生法无我證故。四者涅槃胜。摄
取不住涅槃故。五者地胜。十地尽至故。六者
净胜。烦恼习灭佛世界令清净故。七者一切
众生同得记心胜。化众生行不断绝故。八
者生胜。生如来家故。九者取生胜。佛世界
会中一切时取生故。十者果胜。十力四无
畏十八不共佛法无量功德成就故。是中有
偈。
「 迭互作客事
于事名所求
唯求彼诸事
分别二所安
如实知见故
离义分别三
见彼是非事
彼无二所执
喻若顺分别
复有教授偈
镜像意于后
菩萨在诸定
回彼义想已
忆持自想事
住心如是内
知无所可取
于后无能取
无分别知尔」
更复有證道偈。所谓大綖庄严论中说。
一切三昧依顺谛忍。自此后唯记相思量彼。
是次第三昧。依世间上法见故。此诸三昧近
入地应知。如是入地得见谛道。菩萨唯入
记云何行修道。随所分别说十地。摄一切修
多罗现事住故。以杂念出世间。及藉彼得定
慧智故。无量百千亿习故。如是身转已。为得
三种佛身。为得故修行。所有诸声闻證道法。
及此诸菩萨此二有何差别。胜声闻證入中。
菩萨證入有十。一种胜事应知。一者念胜。念
大乘法故。二者淳至胜。大功德助集淳至故
三者證胜。众生法无我證故。四者涅槃胜。摄
取不住涅槃故。五者地胜。十地尽至故。六者
净胜。烦恼习灭佛世界令清净故。七者一切
众生同得记心胜。化众生行不断绝故。八
者生胜。生如来家故。九者取生胜。佛世界
会中一切时取生故。十者果胜。十力四无
畏十八不共佛法无量功德成就故。是中有
偈。
「 迭互作客事
于事名所求
唯求彼诸事
分别二所安
如实知见故
离义分别三
见彼是非事
彼无二所执
喻若顺分别
复有教授偈
镜像意于后
菩萨在诸定
回彼义想已
忆持自想事
住心如是内
知无所可取
于后无能取
无分别知尔」
更复有證道偈。所谓大綖庄严论中说。
卷二 第 105c 页 T31-0105.png
「 助集无边行
功德智菩萨
法思善决定
语言达义尽
彼知正义已
说住彼定心
法界现意故
是以离二相
离心无有馀
善知心亦无
知二既是无
正住于法界
不分知力故
同时常同行
彼身窟聚患
如象灭诸毒
牟尼说善法
善住意思量
根本法界处
念至知意故
唯分别正取
速得功德处」
如是说入智相已。彼因果说云何知。六种波
罗蜜故。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故。
云何此诸六波罗蜜唯记入成。云何彼入果
六波罗蜜成。是中菩萨于施不著。于戒不毁。
于苦不瞋。于修不懈怠。如是此诸乱因不行
故。因不行故。一向已寂静思惟诸法。入唯记
已依六波罗蜜。及入唯记故。菩萨净深心所
摄故。得六波罗蜜。是以中间六波罗蜜行顺
说信故。乐求随喜故。得利润离忍。菩萨自大
乘中说甚深大。唯分别正觉得无分别智。
「 欲信净心明
本彼觉法流
十地近菩提
不假自然得」
有何义故唯说六波罗蜜。障对治差别安故。
一切佛法集句处故。及随顺化一切众生故。
不动相对治故。说檀波罗蜜及尸罗波罗蜜。
不动相。谓世不著及家不著。动者。回相
对治故说。谓羼提波罗蜜及毗离耶波罗蜜。
回因相者。世间众生作恶行长受苦。及于
卷二 第 106a 页 T31-0106.png
修善行法中生疲倦。以发不回失相对治故。
谓阇那波罗蜜及般若波罗蜜。失相者。乱心
及无智。如是障对治数差别故。四波罗蜜不
散相。一波罗蜜不散相成。以散依故。如实法
正觉集诸佛法。如是集一切佛法。句处故数
差别。以檀波罗蜜益众生。尸罗波罗蜜不作
恶。能忍毗离耶波罗蜜作事尽至故。如是益
相化众生。化以故调伏。于后不入定心为令
入定心。已入定心为得解脱故。数劝故得解
脱。如是化一切众生。句处故数差别。应知。然
此诸波罗蜜相云何知。以六波罗蜜身最依
菩萨心故。彼以最故。遍行不断增上意一切
众生助乐故。方便善巧最故。所有无分别知
摄取故。发愿最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
愿故净最烦恼智障。修集无障故。所有布施
彼亦名波罗蜜。所言波罗蜜。布施非波罗蜜。
如是四句如布施中。如是诸馀波罗蜜中皆
有四句。如顺应知。此诸波罗蜜以此何义故
有此渐次说。前波罗蜜后波罗蜜。随顺生故。
彼复释。云何知一切世间声闻缘觉布施等。
善根中增上到彼岸故。波罗蜜者。妒吝贫穷
破除故。令得大势功德故。布施持戒灭恶道
令得善道。三昧戒瞋恨灭除故。他者仿佯住
忍。懈怠及诸恶不善法令远离故。增长无量
善法出故精进破乱想。内心住将来故。禅定
一切见无。智灭除真故。及相别故。知诸法
故名智。云何此诸波罗蜜有修事可。知略
有五种修事应知。习行因行修事。信欲修
事。心正念修事。方便善巧修事。所作事忆持
谓阇那波罗蜜及般若波罗蜜。失相者。乱心
及无智。如是障对治数差别故。四波罗蜜不
散相。一波罗蜜不散相成。以散依故。如实法
正觉集诸佛法。如是集一切佛法。句处故数
差别。以檀波罗蜜益众生。尸罗波罗蜜不作
恶。能忍毗离耶波罗蜜作事尽至故。如是益
相化众生。化以故调伏。于后不入定心为令
入定心。已入定心为得解脱故。数劝故得解
脱。如是化一切众生。句处故数差别。应知。然
此诸波罗蜜相云何知。以六波罗蜜身最依
菩萨心故。彼以最故。遍行不断增上意一切
众生助乐故。方便善巧最故。所有无分别知
摄取故。发愿最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
愿故净最烦恼智障。修集无障故。所有布施
彼亦名波罗蜜。所言波罗蜜。布施非波罗蜜。
如是四句如布施中。如是诸馀波罗蜜中皆
有四句。如顺应知。此诸波罗蜜以此何义故
有此渐次说。前波罗蜜后波罗蜜。随顺生故。
彼复释。云何知一切世间声闻缘觉布施等。
善根中增上到彼岸故。波罗蜜者。妒吝贫穷
破除故。令得大势功德故。布施持戒灭恶道
令得善道。三昧戒瞋恨灭除故。他者仿佯住
忍。懈怠及诸恶不善法令远离故。增长无量
善法出故精进破乱想。内心住将来故。禅定
一切见无。智灭除真故。及相别故。知诸法
故名智。云何此诸波罗蜜有修事可。知略
有五种修事应知。习行因行修事。信欲修
事。心正念修事。方便善巧修事。所作事忆持
卷二 第 106b 页 T31-0106.png
修事。是中四种事如前所作。忆持事修事者。
所有诸佛自然作佛事。不断不休息。修诸波
罗蜜令满满已。心念修喜乐随喜忆念等心。
六种心所摄故。修广心不断心喜心作益心
大心及真心。所有菩萨随所阿僧祇劫。得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等时念念中。舍一
切自身及恒河沙等世界七宝。令满已施。诸
佛如来乃至未坐道场。而菩萨行布施心无
厌足。如是等时念念中三千大千世界满中
火时。现四种威仪。虽少一切资用而现作。
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心。乃至坐道场。如
是菩萨不厌修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
心。此是菩萨广心。所有彼菩萨此无厌足心。
乃至坐道场不断及不舍。是名此身。若彼菩
萨喜心故。彼六波罗蜜所作众生益。非彼众
生以得此益故。此是菩萨喜心。若彼菩萨作
益众生。于六波罗蜜作益摄取。见如己身自
身见如众生。此是菩萨作益心。若彼菩萨彼
如是六波罗蜜所集善根。回发愿令一切众
生得爱果报。此是菩萨大心。若彼菩萨彼如
是六波罗蜜修集善根。与一切众生同发愿
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是菩萨真心。如是六种心所摄故。修乐喜心。若彼菩萨六
种修心行行者。彼馀无量诸菩萨彼善根令
随喜。如是菩萨六心所摄随喜心令修。若彼
菩萨一切众生六种心所摄。六波罗蜜修事
希求如记。六心所摄。六波罗蜜修不离者。
乃至坐道场。如是菩萨六种心所摄希求意
行修。若此六种心所摄菩萨心修故。闻已发
所有诸佛自然作佛事。不断不休息。修诸波
罗蜜令满满已。心念修喜乐随喜忆念等心。
六种心所摄故。修广心不断心喜心作益心
大心及真心。所有菩萨随所阿僧祇劫。得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等时念念中。舍一
切自身及恒河沙等世界七宝。令满已施。诸
佛如来乃至未坐道场。而菩萨行布施心无
厌足。如是等时念念中三千大千世界满中
火时。现四种威仪。虽少一切资用而现作。
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心。乃至坐道场。如
是菩萨不厌修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
心。此是菩萨广心。所有彼菩萨此无厌足心。
乃至坐道场不断及不舍。是名此身。若彼菩
萨喜心故。彼六波罗蜜所作众生益。非彼众
生以得此益故。此是菩萨喜心。若彼菩萨作
益众生。于六波罗蜜作益摄取。见如己身自
身见如众生。此是菩萨作益心。若彼菩萨彼
如是六波罗蜜所集善根。回发愿令一切众
生得爱果报。此是菩萨大心。若彼菩萨彼如
是六波罗蜜修集善根。与一切众生同发愿
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是菩萨真心。如是六种心所摄故。修乐喜心。若彼菩萨六
种修心行行者。彼馀无量诸菩萨彼善根令
随喜。如是菩萨六心所摄随喜心令修。若彼
菩萨一切众生六种心所摄。六波罗蜜修事
希求如记。六心所摄。六波罗蜜修不离者。
乃至坐道场。如是菩萨六种心所摄希求意
行修。若此六种心所摄菩萨心修故。闻已发
卷二 第 106c 页 T31-0106.png
一好心。彼功德量等功德。及一切恶作障消
灭。何况菩萨。云何此诸波罗蜜有差别。以
三种相应知。法施财施及无畏施。止戒。摄
善法戒。作众生益戒。作恶忍羼提忍苦羼提。
法思惟忍苦羼提。勇猛精进。行精进。不怯弱
不瞋恨喜精进行。现相作忆持。无分别方便
行。无分别及有分别。及藉彼得智。云何此
诸波罗蜜摄事。应知此诸波罗蜜摄一切善
根。彼相彼随顺及彼因气故。云何此诸波罗
蜜诸障。一切烦恼摄事知。彼相彼因及彼果。
云何此诸波罗蜜有益事可知。世间行时势
力所摄同生所摄。眷属所摄大作事行成吉
所摄。不恼少尘所摄。一切工巧诸论咒术处
细意所摄。增长是无恶。乃至坐道场。一众生
现一切义作事。是名菩萨益。云何此诸波
罗蜜迭共决定分别事知。或有处一切六波
罗蜜布施声说。或有持戒声。或有忍辱声。
或有精进声。或有禅定声。或有智慧声说。是
中有何意趣。一切波罗蜜行中。彼一切同助
至故。是意如是说入因相果已。云何彼修差
别事知。谓十菩萨地。何等欢喜离垢明作焰
难胜现前远行不动善慧及法云。云何此诸
地十事差别。应知十种无明障对治故。如是
十种相智中。及法界十种障住故。云何十
种相智法界。一切处义故。初地中上义故。
第二地中因上义故。第三地中无所取义故。
第四地中身心无差别义故。第五地中无烦
恼净义故。第六地中种种法无差别义故。第
七地中无胜无劣义故。第八地中相自在身
灭。何况菩萨。云何此诸波罗蜜有差别。以
三种相应知。法施财施及无畏施。止戒。摄
善法戒。作众生益戒。作恶忍羼提忍苦羼提。
法思惟忍苦羼提。勇猛精进。行精进。不怯弱
不瞋恨喜精进行。现相作忆持。无分别方便
行。无分别及有分别。及藉彼得智。云何此
诸波罗蜜摄事。应知此诸波罗蜜摄一切善
根。彼相彼随顺及彼因气故。云何此诸波罗
蜜诸障。一切烦恼摄事知。彼相彼因及彼果。
云何此诸波罗蜜有益事可知。世间行时势
力所摄同生所摄。眷属所摄大作事行成吉
所摄。不恼少尘所摄。一切工巧诸论咒术处
细意所摄。增长是无恶。乃至坐道场。一众生
现一切义作事。是名菩萨益。云何此诸波
罗蜜迭共决定分别事知。或有处一切六波
罗蜜布施声说。或有持戒声。或有忍辱声。
或有精进声。或有禅定声。或有智慧声说。是
中有何意趣。一切波罗蜜行中。彼一切同助
至故。是意如是说入因相果已。云何彼修差
别事知。谓十菩萨地。何等欢喜离垢明作焰
难胜现前远行不动善慧及法云。云何此诸
地十事差别。应知十种无明障对治故。如是
十种相智中。及法界十种障住故。云何十
种相智法界。一切处义故。初地中上义故。
第二地中因上义故。第三地中无所取义故。
第四地中身心无差别义故。第五地中无烦
恼净义故。第六地中种种法无差别义故。第
七地中无胜无劣义故。第八地中相自在身
卷二 第 107a 页 T31-0107.png
义故。及世界自在依义故。第九地中依智自
在义故。第十地中依业自在义故。依陀罗尼
三昧门自在义故。是中有偈。
「 上义及因上义故
不摄义及身相续
无烦恼染净义故」
「 乃至不异义
不胜无劣义
依第四自在
法界中无明
二种及以十
十地有障故
对治说诸地」
然此无明诸声闻不杂。诸菩萨中杂。何故初
地名为欢喜。彼初故自益他益。堪能成德义
故。何故第二地名为离垢。破戒垢令远作故。
何故第三地名为明。作不动三昧三摩拔提
依故大法光依故。何故第四地名为焰。菩提
分法烧一切障故。何故第五地名为难胜地。超菩提分故。由真谛智与世间智更互相违合此难合令相应故。何故第六地名为现前。
因缘智依般若波罗蜜行现作故。何故第七
地名为远行。有功用行尽至故。何故第八地
名为不动。一切相不动故。何故第九地名为
善慧。得上辩才智故。何故第十地名为法云。
杂念一切法智一切陀罗尼三昧门藏故。如
云如虚空。上烦恼障灭故。法身满故。云何
此诸地得智。有四种相。得信地信地行得顺
地。十种法行得故。證得初地中證法界證
一切地故。成就得此诸地修尽至故。云何此
诸地修事知。此菩萨地地中修舍摩他毗婆
舍那已。有五种相修。何等五种所谓杂修。
无相修。无功用修转明修。转转修。如是此菩
在义故。第十地中依业自在义故。依陀罗尼
三昧门自在义故。是中有偈。
「 上义及因上义故
不摄义及身相续
无烦恼染净义故」
「 乃至不异义
不胜无劣义
依第四自在
法界中无明
二种及以十
十地有障故
对治说诸地」
然此无明诸声闻不杂。诸菩萨中杂。何故初
地名为欢喜。彼初故自益他益。堪能成德义
故。何故第二地名为离垢。破戒垢令远作故。
何故第三地名为明。作不动三昧三摩拔提
依故大法光依故。何故第四地名为焰。菩提
分法烧一切障故。何故第五地名为难胜地。超菩提分故。由真谛智与世间智更互相违合此难合令相应故。何故第六地名为现前。
因缘智依般若波罗蜜行现作故。何故第七
地名为远行。有功用行尽至故。何故第八地
名为不动。一切相不动故。何故第九地名为
善慧。得上辩才智故。何故第十地名为法云。
杂念一切法智一切陀罗尼三昧门藏故。如
云如虚空。上烦恼障灭故。法身满故。云何
此诸地得智。有四种相。得信地信地行得顺
地。十种法行得故。證得初地中證法界證
一切地故。成就得此诸地修尽至故。云何此
诸地修事知。此菩萨地地中修舍摩他毗婆
舍那已。有五种相修。何等五种所谓杂修。
无相修。无功用修转明修。转转修。如是此菩
卷二 第 107b 页 T31-0107.png
萨此五种修已得五种果。所谓除一切恶。身
种种想离得乐法意。一切处无量不作畔在
相。法光明现相。知净分别相。彼诸分别念同
行。为满法身及成就故。上中上因作摄故。
名以十地中十波罗蜜修事成。六中六随所
说。有四方便波罗蜜。六波罗蜜所集善根。
彼一切众生共故。发愿愿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作愿故。愿波罗蜜者。未来种种愿现
相故。波罗蜜缘牵将故。力波罗蜜者。能修力
等六波罗蜜。不断同行故。智波罗蜜者。六波
罗蜜差别智。法同受报化众生故。然此四波
罗蜜。般若波罗蜜无分别智藉得智所摄。然
复一切诸地。一切波罗蜜。非不修成波罗蜜
藏所摄。此法门几时此诸地修事满成。有五
种众生。三阿僧祇劫信行人。初阿僧祇净深
心行无相行及有相行。有六地及七地。第
二阿僧祇还彼不现相人。自此以上乃至十
地。第三阿僧祇修道满足成。是中有偈。
「 胜上力故
坚心胜智
菩萨三祇
发行尽至」
如是说因果修差别已。是中云何增上戒胜
事知。如菩萨地持中说。受菩萨戒品中略
复有四种胜故。胜事应知。差别胜。同不同
戒胜。上胜。及甚深胜。是中差别胜者。谓受戒
摄善法戒。作众生益戒故。是中上戒者。二种
戒住义故。知摄善法戒集佛法住义故。作
众生益戒者。教化众生住义故。知声闻同戒。
诸菩萨性重不同。行不同戒者。制重同行故。
彼戒中随所声闻犯。于中菩萨不犯戒。随所
种种想离得乐法意。一切处无量不作畔在
相。法光明现相。知净分别相。彼诸分别念同
行。为满法身及成就故。上中上因作摄故。
名以十地中十波罗蜜修事成。六中六随所
说。有四方便波罗蜜。六波罗蜜所集善根。
彼一切众生共故。发愿愿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作愿故。愿波罗蜜者。未来种种愿现
相故。波罗蜜缘牵将故。力波罗蜜者。能修力
等六波罗蜜。不断同行故。智波罗蜜者。六波
罗蜜差别智。法同受报化众生故。然此四波
罗蜜。般若波罗蜜无分别智藉得智所摄。然
复一切诸地。一切波罗蜜。非不修成波罗蜜
藏所摄。此法门几时此诸地修事满成。有五
种众生。三阿僧祇劫信行人。初阿僧祇净深
心行无相行及有相行。有六地及七地。第
二阿僧祇还彼不现相人。自此以上乃至十
地。第三阿僧祇修道满足成。是中有偈。
「 胜上力故
坚心胜智
菩萨三祇
发行尽至」
如是说因果修差别已。是中云何增上戒胜
事知。如菩萨地持中说。受菩萨戒品中略
复有四种胜故。胜事应知。差别胜。同不同
戒胜。上胜。及甚深胜。是中差别胜者。谓受戒
摄善法戒。作众生益戒故。是中上戒者。二种
戒住义故。知摄善法戒集佛法住义故。作
众生益戒者。教化众生住义故。知声闻同戒。
诸菩萨性重不同。行不同戒者。制重同行故。
彼戒中随所声闻犯。于中菩萨不犯戒。随所
卷二 第 107c 页 T31-0107.png
菩萨犯戒。是中声闻不犯戒。菩萨防身口心
戒。声闻唯防身口。是故菩萨起心犯戒。非诸
声闻。略说所有一切众生恶。而有益身口意
业。彼一切菩萨应行。及彼中学如是共不共
胜。应知上胜复有四种。上故种种无量戒。上
故摄取无量功德。上故一切众生助益乐心
眷属。上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上故及
得无量功德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
中甚深。若菩萨如是方便善巧故。杀生等十
种业修行。是以不恶。成得无量功德。速得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应化身业口业。是甚
深戒应知。是以作国王治国。计种种示众生
恼事。是以化众生安置善处。示种种生恼。
馀众生示馀益。馀者令心以发。发已先化。化
已心回。此是菩萨戒甚深胜事。如是四种胜
事。略说菩萨上戒胜事应知。如是分别。复
有菩萨戒差别无量。亦如比尼响方广修多
罗中。如是说增上戒胜已。增上心胜事复云
何知。略有六种差别应知。念差别。种种差别。
业作事差别。现气差别。业差别。念大乘法故。
大乘光明一切功德积聚三昧。三昧王现护
首楞严等三昧无量种种故。一切法杂念智
显顺故。阿犁耶识一切障诸恶使令除故。禅
定乐行已随所生故。处生故。一切世界无障
神通现故。动放光遍视异事作。来往略广。一
切色身入同行。往上下作自在隐蔽他。神
现念与乐。放光现大神通故。摄一切苦行。现
十种苦行故。十种苦者。所谓受许苦行。菩提
愿许故。不退苦行。世间诸苦不退故。不背
戒。声闻唯防身口。是故菩萨起心犯戒。非诸
声闻。略说所有一切众生恶。而有益身口意
业。彼一切菩萨应行。及彼中学如是共不共
胜。应知上胜复有四种。上故种种无量戒。上
故摄取无量功德。上故一切众生助益乐心
眷属。上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上故及
得无量功德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
中甚深。若菩萨如是方便善巧故。杀生等十
种业修行。是以不恶。成得无量功德。速得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应化身业口业。是甚
深戒应知。是以作国王治国。计种种示众生
恼事。是以化众生安置善处。示种种生恼。
馀众生示馀益。馀者令心以发。发已先化。化
已心回。此是菩萨戒甚深胜事。如是四种胜
事。略说菩萨上戒胜事应知。如是分别。复
有菩萨戒差别无量。亦如比尼响方广修多
罗中。如是说增上戒胜已。增上心胜事复云
何知。略有六种差别应知。念差别。种种差别。
业作事差别。现气差别。业差别。念大乘法故。
大乘光明一切功德积聚三昧。三昧王现护
首楞严等三昧无量种种故。一切法杂念智
显顺故。阿犁耶识一切障诸恶使令除故。禅
定乐行已随所生故。处生故。一切世界无障
神通现故。动放光遍视异事作。来往略广。一
切色身入同行。往上下作自在隐蔽他。神
现念与乐。放光现大神通故。摄一切苦行。现
十种苦行故。十种苦者。所谓受许苦行。菩提
愿许故。不退苦行。世间诸苦不退故。不背
卷二 第 108a 页 T31-0108.png
向苦行。一切众生恶行苦行中彼现现事故。
现苦行。作恶众生中。作一切利益义现故。不
染苦行。世间生以世间法不染故。信苦行。
于大乘虽无解一切甚大事信故。證苦行。众
生法无我證故。顺觉知苦行。诸如来甚深密
语所说顺觉知故。不寂静不染苦行。不舍世
间彼不染故。行苦行。住一切障解脱诸佛如
来乃至世间众生际。自然作一切众生一切
义行故可者。复顺觉知苦行。所有诸佛密语
说若随彼所觉。所谓云何菩萨布施成。若使
无所布施。而彼无量十方世界作布施成云
何布施喜心成。若一切布施不喜乐。云何布
施信成。若使诸如来信不去。云何布施与意
成。若使自身令与布施。云何乐布施成。若使
一切时无所布施。云何布施大事成。若于布
施起不坚相。云何布施增长成。若使起妒
心。云何布施尽意成。若使不住于尽法时。云
何布施自在成。云何布施无量成若不住无
尽故。如布施如是持戒等乃至般若波罗蜜
随顺应知云何杀生成。若使众生世间害。云
何偷盗成若使馀者未与众生而自取之云何
邪淫成若使淫邪而行。云何妄语成。若使
如妄语作妄语说。云何绮语成。若使常以
空门行而行。云何恶口成若使到智彼岸。云
何两舌成若使善知诸法而能诠说云何贪
成。若使常与无常禅定法令得故修行。云
何瞋心成。若使一切烦恼心中取行。云何
邪见成。若使一切处到一切事如实邪见经
明甚深佛法。何等法而说甚深。是中有此
现苦行。作恶众生中。作一切利益义现故。不
染苦行。世间生以世间法不染故。信苦行。
于大乘虽无解一切甚大事信故。證苦行。众
生法无我證故。顺觉知苦行。诸如来甚深密
语所说顺觉知故。不寂静不染苦行。不舍世
间彼不染故。行苦行。住一切障解脱诸佛如
来乃至世间众生际。自然作一切众生一切
义行故可者。复顺觉知苦行。所有诸佛密语
说若随彼所觉。所谓云何菩萨布施成。若使
无所布施。而彼无量十方世界作布施成云
何布施喜心成。若一切布施不喜乐。云何布
施信成。若使诸如来信不去。云何布施与意
成。若使自身令与布施。云何乐布施成。若使
一切时无所布施。云何布施大事成。若于布
施起不坚相。云何布施增长成。若使起妒
心。云何布施尽意成。若使不住于尽法时。云
何布施自在成。云何布施无量成若不住无
尽故。如布施如是持戒等乃至般若波罗蜜
随顺应知云何杀生成。若使众生世间害。云
何偷盗成若使馀者未与众生而自取之云何
邪淫成若使淫邪而行。云何妄语成。若使
如妄语作妄语说。云何绮语成。若使常以
空门行而行。云何恶口成若使到智彼岸。云
何两舌成若使善知诸法而能诠说云何贪
成。若使常与无常禅定法令得故修行。云
何瞋心成。若使一切烦恼心中取行。云何
邪见成。若使一切处到一切事如实邪见经
明甚深佛法。何等法而说甚深。是中有此
卷二 第 108b 页 T31-0108.png
说。常法佛法。依法身常故。断见法佛法。灭一
切障故。生法佛法者。能生应身故。有觉法佛
法者。八万四千众生行有对治故。有贪法佛
法者。有贪众生取如己故。如是有瞋法佛法。
有痴法佛法。见有凡夫法佛法。无染法佛法。
真如成就已一切障不能染故。离染法佛法
者。生世间而世间法不能染故。以是义故名
为甚深佛法。修诸波罗蜜化众生。令佛国清
净。现一切佛法故诸菩萨三昧作事差别应
知。如是说增上胜心已。增上胜慧复云何知。
无分别智中性处身处因处念处相处持处伴
处报处因气处出处尽至处。藉彼无分别功
用行。等处差别处藉无分别得处。馀处持自
然作事处甚深处意。无分别智增上慧胜知。
是中离五种相。无分别性智故。意离念故。果
离有觉有观地故。离想受灭定舍离色性故。
真实处舍种种相故。彼无分别智离如是五
种相。应知此如所说。无分别智性差别安
立中。说偈。
「 诸菩萨真实
远离五种相
无分别智处
真中种种名
诸菩萨身者
善心正是心
无分别智中
义心真实说
诸菩萨因者
同言闻习故
无分别智中
意行同思惟
诸菩萨念者
诸法无诠事
无分别智中
无我及真如
诸菩萨相者
于彼正念处
无分别智中
智处无诸相
切障故。生法佛法者。能生应身故。有觉法佛
法者。八万四千众生行有对治故。有贪法佛
法者。有贪众生取如己故。如是有瞋法佛法。
有痴法佛法。见有凡夫法佛法。无染法佛法。
真如成就已一切障不能染故。离染法佛法
者。生世间而世间法不能染故。以是义故名
为甚深佛法。修诸波罗蜜化众生。令佛国清
净。现一切佛法故诸菩萨三昧作事差别应
知。如是说增上胜心已。增上胜慧复云何知。
无分别智中性处身处因处念处相处持处伴
处报处因气处出处尽至处。藉彼无分别功
用行。等处差别处藉无分别得处。馀处持自
然作事处甚深处意。无分别智增上慧胜知。
是中离五种相。无分别性智故。意离念故。果
离有觉有观地故。离想受灭定舍离色性故。
真实处舍种种相故。彼无分别智离如是五
种相。应知此如所说。无分别智性差别安
立中。说偈。
「 诸菩萨真实
远离五种相
无分别智处
真中种种名
诸菩萨身者
善心正是心
无分别智中
义心真实说
诸菩萨因者
同言闻习故
无分别智中
意行同思惟
诸菩萨念者
诸法无诠事
无分别智中
无我及真如
诸菩萨相者
于彼正念处
无分别智中
智处无诸相
卷二 第 108c 页 T31-0108.png
随顺真实义
分别无有异
迭共随顺故
彼义顺和成
离智无言说
说中有所行
以说相违故
彼说无有言
诸菩萨持者
彼智无分别
藉彼得彼行
彼到增长处
诸菩萨伴者
说为二种行
无分别智中
五波罗蜜性
诸菩萨报者
诸佛二界中
无分别智处
以得顺行故
诸菩萨因者
上上诸生处
无分别智中
胜到故正说
诸菩萨出事
为得顺义故
无分别智中
解知诸十地
诸菩萨尽至
因三净身得
无分别智中
得上神通故
如空无有染
彼智无分别
众恶种种上
唯信欲为正
如空无所染
彼智无分别
远离一切障
得顺成就故
如空无有染
彼智无分别
常行世间故
而世法不染
哑义随顺故
如哑所觉义
非如不哑用
说为三种智
如痴所用受
如痴所觉知
非如痴所用
说为三种智
解通五种义
如达五种事
如意识所知
说为三种智
不通论修论
如通法义解
分别无有异
迭共随顺故
彼义顺和成
离智无言说
说中有所行
以说相违故
彼说无有言
诸菩萨持者
彼智无分别
藉彼得彼行
彼到增长处
诸菩萨伴者
说为二种行
无分别智中
五波罗蜜性
诸菩萨报者
诸佛二界中
无分别智处
以得顺行故
诸菩萨因者
上上诸生处
无分别智中
胜到故正说
诸菩萨出事
为得顺义故
无分别智中
解知诸十地
诸菩萨尽至
因三净身得
无分别智中
得上神通故
如空无有染
彼智无分别
众恶种种上
唯信欲为正
如空无所染
彼智无分别
远离一切障
得顺成就故
如空无有染
彼智无分别
常行世间故
而世法不染
哑义随顺故
如哑所觉义
非如不哑用
说为三种智
如痴所用受
如痴所觉知
非如痴所用
说为三种智
解通五种义
如达五种事
如意识所知
说为三种智
不通论修论
如通法义解
卷二 第 109a 页 T31-0109.png
如是渐次知
知为行创首
如人蔽诸目
彼智无分别
彼后得开目
彼智藉所得
如空智亦尔
彼智无分别
彼处色现相
彼智藉所得
如珠伎乐等
作事无分别
如是离住故
诸佛业庄严
非彼及馀处
有智及无智
彼智无差别
是智无分别
体性无分别
明识一切法
众生中分别
彼智无分别」
是中无分别功用行有三种。因现相取生差
别故。无分别智亦有三种。少欲知足不颠倒。
无分别无谤故。藉彼得智亦有五种。證得忆
念差别离成就时现分别故。释成无分别智
义故。复说馀偈。
「 饿鬼畜生人
诸天如罗汉
等同意差别
得成诸尘义
过去如梦等
无差亦有二
非有而作念
彼念顺义故
义及成就义
彼智无分别
彼无即无佛
得事即不成
菩萨得神通
彼以信力故
地等如是无
随善者觉见
成就此智慧
勇健得禅定
一切法正依
及见如是义
智行分别中
及现一切义
应知无义事
彼记永所无」
般若波罗蜜中无分别智及无优劣。如大品
知为行创首
如人蔽诸目
彼智无分别
彼后得开目
彼智藉所得
如空智亦尔
彼智无分别
彼处色现相
彼智藉所得
如珠伎乐等
作事无分别
如是离住故
诸佛业庄严
非彼及馀处
有智及无智
彼智无差别
是智无分别
体性无分别
明识一切法
众生中分别
彼智无分别」
是中无分别功用行有三种。因现相取生差
别故。无分别智亦有三种。少欲知足不颠倒。
无分别无谤故。藉彼得智亦有五种。證得忆
念差别离成就时现分别故。释成无分别智
义故。复说馀偈。
「 饿鬼畜生人
诸天如罗汉
等同意差别
得成诸尘义
过去如梦等
无差亦有二
非有而作念
彼念顺义故
义及成就义
彼智无分别
彼无即无佛
得事即不成
菩萨得神通
彼以信力故
地等如是无
随善者觉见
成就此智慧
勇健得禅定
一切法正依
及见如是义
智行分别中
及现一切义
应知无义事
彼记永所无」
般若波罗蜜中无分别智及无优劣。如大品
卷二 第 109b 页 T31-0109.png
经说。菩萨住般若波罗蜜中。以不住故能满
修行。彼云何以不住故能满诸波罗蜜。舍
无种处故。舍离外道我见处见故。舍离未得
正诸菩萨妄念分别处故。舍离世间涅槃二
边处故。舍离唯灭烦恼障处喜故。舍离众生
益舍离无馀涅槃界处。声闻乘及菩萨乘中
有何胜。差别有五种。相胜故。无分别胜故。唯
阴等法无分别故。非有方胜證正一切相知
及依一切众生方故。不住胜因不住涅槃故。
永胜无馀涅槃界中住到无量故。及上胜果。
此经无乘有上胜故。是中有偈。
「 五种胜义故
慈悲以为身
世间出世势
不久当得现」
若诸菩萨成就如是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功
德。得自在于众生益处。何故复有诸众生。而
复有苦缚者。示彼众生。有彼众生业障对故。
诸善法受彼助得势。示现于彼生善起障故。
示现开现故。示现还受彼受用势时。现彼不
善法益因事故。助受彼势时还彼馀众多众
生。示现有障因故。而见众生众生众事有缚。
是中说偈。
「 现烦恼障故
患目不正视
诸众生菩萨
不得诸势义」
如是说增上慧胜事已。灭胜事复云何。菩萨
灭者。诸不著不住涅槃。彼相者舍同诸烦恼
染。不舍世间。偈中转身。是中世间是他相性。
是烦恼染分。涅槃彼亦是净分。身者彼是二
分。他相性者。转身还彼他相性中得对治。所
染分中转净分中护。然彼回略有六种。作微
修行。彼云何以不住故能满诸波罗蜜。舍
无种处故。舍离外道我见处见故。舍离未得
正诸菩萨妄念分别处故。舍离世间涅槃二
边处故。舍离唯灭烦恼障处喜故。舍离众生
益舍离无馀涅槃界处。声闻乘及菩萨乘中
有何胜。差别有五种。相胜故。无分别胜故。唯
阴等法无分别故。非有方胜證正一切相知
及依一切众生方故。不住胜因不住涅槃故。
永胜无馀涅槃界中住到无量故。及上胜果。
此经无乘有上胜故。是中有偈。
「 五种胜义故
慈悲以为身
世间出世势
不久当得现」
若诸菩萨成就如是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功
德。得自在于众生益处。何故复有诸众生。而
复有苦缚者。示彼众生。有彼众生业障对故。
诸善法受彼助得势。示现于彼生善起障故。
示现开现故。示现还受彼受用势时。现彼不
善法益因事故。助受彼势时还彼馀众多众
生。示现有障因故。而见众生众生众事有缚。
是中说偈。
「 现烦恼障故
患目不正视
诸众生菩萨
不得诸势义」
如是说增上慧胜事已。灭胜事复云何。菩萨
灭者。诸不著不住涅槃。彼相者舍同诸烦恼
染。不舍世间。偈中转身。是中世间是他相性。
是烦恼染分。涅槃彼亦是净分。身者彼是二
分。他相性者。转身还彼他相性中得对治。所
染分中转净分中护。然彼回略有六种。作微
卷二 第 109c 页 T31-0109.png
弱益回以信力故。住闻习故。依有惭愧烦恼
行不行故。得證回入地诸菩萨现正不正现
处故。乃至六地修转不现。有障念相现。善净
正意故。乃至十地中满果回现无障。一切相
念得一切相念。自在微小回小乘已。證众生
无我故。一向背世间故。一向舍世间。上回诸
菩萨已。證法无我故。还彼处见寂静灭诸烦
恼使等。而不舍彼故。诸菩萨于微小回中有
何患。舍众生益果。菩萨法离已。共诸小乘等
同解脱是患。菩萨上回中有何利益。世间法
中自身及他身得自在故。一切道一切众生
视己身故。多以三乘中种种善巧方便。化众
生令住故。是中说偈。
「 正覆迷凡夫
不正一切现
诸菩萨常正
不假自然行
不说而说知
非义正义故
彼身有转事
正说为解脱
世间及涅槃
若生现智者
尔时彼世间
即说为涅槃
不舍非不舍
善知世间故
无利无有衰
善知涅槃故」
如是说灭胜已。智胜云何知。以三种佛身故
说智胜事。一真身。二报身。三应身。是中诸佛
真身者。谓法身依一切法得自在故。报身若
以种种诸佛众会中显明法身。所依佛世界
清净依。受大乘法乐故。所有依法身者。从兜
率天中托身生受欲出家。亲近外道。苦行成
道。转法轮。示大涅槃。是中说偈。
「 得相自在事
以摄受身故
行不行故。得證回入地诸菩萨现正不正现
处故。乃至六地修转不现。有障念相现。善净
正意故。乃至十地中满果回现无障。一切相
念得一切相念。自在微小回小乘已。證众生
无我故。一向背世间故。一向舍世间。上回诸
菩萨已。證法无我故。还彼处见寂静灭诸烦
恼使等。而不舍彼故。诸菩萨于微小回中有
何患。舍众生益果。菩萨法离已。共诸小乘等
同解脱是患。菩萨上回中有何利益。世间法
中自身及他身得自在故。一切道一切众生
视己身故。多以三乘中种种善巧方便。化众
生令住故。是中说偈。
「 正覆迷凡夫
不正一切现
诸菩萨常正
不假自然行
不说而说知
非义正义故
彼身有转事
正说为解脱
世间及涅槃
若生现智者
尔时彼世间
即说为涅槃
不舍非不舍
善知世间故
无利无有衰
善知涅槃故」
如是说灭胜已。智胜云何知。以三种佛身故
说智胜事。一真身。二报身。三应身。是中诸佛
真身者。谓法身依一切法得自在故。报身若
以种种诸佛众会中显明法身。所依佛世界
清净依。受大乘法乐故。所有依法身者。从兜
率天中托身生受欲出家。亲近外道。苦行成
道。转法轮。示大涅槃。是中说偈。
「 得相自在事
以摄受身故
卷二 第 110a 页 T31-0110.png
分别甚深德
诸佛作念事」
诸佛如来法身有何相。略有五种应知。一转
身相一切烦恼障分。他相性回转中。一切障
得解脱。现法自在处净分依转。回他相性故。
白法体相能满十波罗蜜。得十自在故。是
中命自在心自在及资用自在者。为满檀波
罗蜜故。业自在及生自在者。为满尸罗波罗
蜜故。信自在者。为满羼提波罗蜜故。愿自在
者。为满毗离耶波罗蜜故。五通所摄。如
意通者。为满禅波罗蜜故。智自在及法自在
者。为满般若波罗蜜故。不二相事非事二相
故。依一切法非事故。有为无为不二相。业烦
恼无为有现相。时现得自在故。别不别是一
不一相。是中一切诸佛不异身故。无量身
心故。示现成佛。于中说偈。
「 自称无我故
离别无有身
是彼本顺故
分别得立名
性差别无异
具足及无始
不分别一佛
或多依久处」
常相依真如净相。本愿力取作事不尽故。不
思议相彼真如净中唯内所證知。世间馀未
曾有。及非测量境界。云何复此法身。见觉
观故。彼初得暂念大乘无分别。藉彼得智。
五种相善修故。一切诸地中善集助道行。微
小难坏障能令坏故。如金刚三昧。彼三昧中
间坏一切障故。依彼身转故。得复有几种。自
在故法身得名为自在。略说五种。世界身相
好无分别无边声响音不可观顶自在故。转
色阴上妙无量最乐行自在。转回受阴故。说
诸佛作念事」
诸佛如来法身有何相。略有五种应知。一转
身相一切烦恼障分。他相性回转中。一切障
得解脱。现法自在处净分依转。回他相性故。
白法体相能满十波罗蜜。得十自在故。是
中命自在心自在及资用自在者。为满檀波
罗蜜故。业自在及生自在者。为满尸罗波罗
蜜故。信自在者。为满羼提波罗蜜故。愿自在
者。为满毗离耶波罗蜜故。五通所摄。如
意通者。为满禅波罗蜜故。智自在及法自在
者。为满般若波罗蜜故。不二相事非事二相
故。依一切法非事故。有为无为不二相。业烦
恼无为有现相。时现得自在故。别不别是一
不一相。是中一切诸佛不异身故。无量身
心故。示现成佛。于中说偈。
「 自称无我故
离别无有身
是彼本顺故
分别得立名
性差别无异
具足及无始
不分别一佛
或多依久处」
常相依真如净相。本愿力取作事不尽故。不
思议相彼真如净中唯内所證知。世间馀未
曾有。及非测量境界。云何复此法身。见觉
观故。彼初得暂念大乘无分别。藉彼得智。
五种相善修故。一切诸地中善集助道行。微
小难坏障能令坏故。如金刚三昧。彼三昧中
间坏一切障故。依彼身转故。得复有几种。自
在故法身得名为自在。略说五种。世界身相
好无分别无边声响音不可观顶自在故。转
色阴上妙无量最乐行自在。转回受阴故。说
卷二 第 110b 页 T31-0110.png
一切名身句身字身自在。转回想阴故。应身
愿显引众摄取白法自在事。转回行阴故。如
镜观见作事忆持智自在事。转回识阴故。有
几处意身法身。应知略说三种身。种种佛身
行依故。是中说偈。
「 得五种爱身
诸佛得自己
利爱彼所得
是彼义求得
所作无能障
法微义通得
得无非最爱
佛常不尽见」
受种种报。依身化诸菩萨故。种种应身依故。
多以化声闻。法身有几种。佛法所摄应知。一
者净转阿犁耶识得法身故。报者转色根得
报智故。行者转行欲得无量智行故。自在者。
转种种业所摄自在。得一切世界无障碍神
通智自在故。假用者。一切见闻解知。转假名
得悦一切众生。智说自在故。去遣者。转一切
诸难遣得一切众生一切难。去遣智故。如
是六种佛法故。诸佛法身所摄应知。所有此
诸佛法身。彼为杂为不杂。身心业差别故不
杂。视无量处成正觉故杂。如法身报身亦尔。
心业差别故不杂。非身差别。以转无量身故。
应身者亦如报身应知。法身具几种功德。应
知善净四种无量解脱。及诸有退遍净处。无
诤愿知四无碍六通。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四种一切相净。十力四无所畏。三不护四
念处灭习不忘法。大悲十八不共佛法。及
一切相具智故。是中说偈。
「 悯念诸众生
顺利及诸心
不利世乐心
归命彼益事
愿显引众摄取白法自在事。转回行阴故。如
镜观见作事忆持智自在事。转回识阴故。有
几处意身法身。应知略说三种身。种种佛身
行依故。是中说偈。
「 得五种爱身
诸佛得自己
利爱彼所得
是彼义求得
所作无能障
法微义通得
得无非最爱
佛常不尽见」
受种种报。依身化诸菩萨故。种种应身依故。
多以化声闻。法身有几种。佛法所摄应知。一
者净转阿犁耶识得法身故。报者转色根得
报智故。行者转行欲得无量智行故。自在者。
转种种业所摄自在。得一切世界无障碍神
通智自在故。假用者。一切见闻解知。转假名
得悦一切众生。智说自在故。去遣者。转一切
诸难遣得一切众生一切难。去遣智故。如
是六种佛法故。诸佛法身所摄应知。所有此
诸佛法身。彼为杂为不杂。身心业差别故不
杂。视无量处成正觉故杂。如法身报身亦尔。
心业差别故不杂。非身差别。以转无量身故。
应身者亦如报身应知。法身具几种功德。应
知善净四种无量解脱。及诸有退遍净处。无
诤愿知四无碍六通。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四种一切相净。十力四无所畏。三不护四
念处灭习不忘法。大悲十八不共佛法。及
一切相具智故。是中说偈。
「 悯念诸众生
顺利及诸心
不利世乐心
归命彼益事
卷二 第 110c 页 T31-0110.png
得离一切障
牟尼退世间
智所知遍处
归命心解脱
无馀一切众
灭一切烦恼
不杂灭烦恼
归命有高处
自然无有障
不退常入定
一切诸难中
归命能释者
身及所依处
言智及说者
心常无有退
归命善说者
往知彼语言
来往知他心
众生无实中
归命善教诲
赞取丈夫法
一切生见圣
见已即生敬
归命分别者
取处及诸势
应身并愿中
三昧智自在
归命得彼岸
方便归依净
令利诸众生
大乘出世利
归命魔降伏
智灭及出事
作障并演说
自他及外道
归命不可退
诸众善能说
远离二种染
无护不可忘
归命将诸众
修行一切行
无有圣不知
一切时悉知
归命真实义
众生所作中
圣视不相违
作事无暂停
归命不妄者
一日一夜中
六时观众生
成就大慈悲
归命益心者
行至及与得
智慧并诸业
诸声闻缘觉
归命最上者
三身大菩提
具得一切相
牟尼退世间
智所知遍处
归命心解脱
无馀一切众
灭一切烦恼
不杂灭烦恼
归命有高处
自然无有障
不退常入定
一切诸难中
归命能释者
身及所依处
言智及说者
心常无有退
归命善说者
往知彼语言
来往知他心
众生无实中
归命善教诲
赞取丈夫法
一切生见圣
见已即生敬
归命分别者
取处及诸势
应身并愿中
三昧智自在
归命得彼岸
方便归依净
令利诸众生
大乘出世利
归命魔降伏
智灭及出事
作障并演说
自他及外道
归命不可退
诸众善能说
远离二种染
无护不可忘
归命将诸众
修行一切行
无有圣不知
一切时悉知
归命真实义
众生所作中
圣视不相违
作事无暂停
归命不妄者
一日一夜中
六时观众生
成就大慈悲
归命益心者
行至及与得
智慧并诸业
诸声闻缘觉
归命最上者
三身大菩提
具得一切相
卷二 第 111a 页 T31-0111.png
遍处一切众
归命决疑者」
诸佛法身成就如是诸功德。复有馀性因果
业顺行功德。是故诸佛如来法身名为无上
功德应知。是中说偈。
「 成就诸真实
超过一切地
到一切众上
度脱一切众
具无量无边
世间见功德
世界不可见
一切诸人天」
然复甚深最甚深。诸佛法身彼甚深事云何
知。是中说偈。
「 无生生诸佛
不住而善住
一切自然事
食为四种食
不破及无量
无量同一业
不见及见业
诸佛三身成
无有成正觉
非一切非佛
念念不可量
事非事所显
不染及至染
并染有所依
非染非染已
入真正法体
诸佛过诸阴
住于正阴中
彼非馀非即
彼舍中善灭
一切是杂业
唯离大海水
作事竟复作
益他无有念
不见众生过
如破器中月
遍一切世间
彼法光如日
或时成正觉
或涅槃如火
无时而彼无
诸佛常住身
诸佛非正法
诸人趣恶道
非梵行法中
真实身处行
彼一切处行
及以无处行
归命决疑者」
诸佛法身成就如是诸功德。复有馀性因果
业顺行功德。是故诸佛如来法身名为无上
功德应知。是中说偈。
「 成就诸真实
超过一切地
到一切众上
度脱一切众
具无量无边
世间见功德
世界不可见
一切诸人天」
然复甚深最甚深。诸佛法身彼甚深事云何
知。是中说偈。
「 无生生诸佛
不住而善住
一切自然事
食为四种食
不破及无量
无量同一业
不见及见业
诸佛三身成
无有成正觉
非一切非佛
念念不可量
事非事所显
不染及至染
并染有所依
非染非染已
入真正法体
诸佛过诸阴
住于正阴中
彼非馀非即
彼舍中善灭
一切是杂业
唯离大海水
作事竟复作
益他无有念
不见众生过
如破器中月
遍一切世间
彼法光如日
或时成正觉
或涅槃如火
无时而彼无
诸佛常住身
诸佛非正法
诸人趣恶道
非梵行法中
真实身处行
彼一切处行
及以无处行
卷二 第 111b 页 T31-0111.png
见一切身中
一切根无境
除灭诸烦恼
如咒禁毒药
烦恼到及尽
诸佛一切智
烦恼到道处
世间寂灭处
是故大方便
诸佛不思议」
然此甚深有十二种应知。所谓生成业住甚
深。差别算数业甚深。成正觉甚深。厌离甚深。
灭阴甚深。教化甚深。时现甚深。成正觉示现
涅槃甚深。行甚深。示现己身甚深。灭烦恼甚
深。不思议甚深。义法身诸菩萨忆念诸佛时
有何等念所念。略说菩萨以七种相。随念诸
佛一切诸佛是得。时法自在故。修念诸佛得
一切世界无障碍神通。是中说偈。
「 障中阙少因
众生界中遍
诸佛无自在
定二随顺者」
诸如来常身者。真如无间垢解脱故。诸佛如
来最微恶者。远离一切烦恼智障故。诸佛自
然者。自然作一切佛事无休息故。诸佛大势
者。佛世界清净受大势乐故。诸佛无染者。世
间生而一切世间法不能染故。诸佛如来大
义者。示现成正觉及涅槃。未化众生令化。已
化者为得解脱故。是中说偈。
「 唯在于己心
常势净所显
不为而大法
报身故所得
不急而能行
现彼复多生
一切一切佛
智者彼应忆」
诸佛世界清净事复云何。如佛十万偈修多
罗菩萨藏序分中说。如来最光明七宝庄严。
遍无量世界放大光明。无量善分别住处中
一切根无境
除灭诸烦恼
如咒禁毒药
烦恼到及尽
诸佛一切智
烦恼到道处
世间寂灭处
是故大方便
诸佛不思议」
然此甚深有十二种应知。所谓生成业住甚
深。差别算数业甚深。成正觉甚深。厌离甚深。
灭阴甚深。教化甚深。时现甚深。成正觉示现
涅槃甚深。行甚深。示现己身甚深。灭烦恼甚
深。不思议甚深。义法身诸菩萨忆念诸佛时
有何等念所念。略说菩萨以七种相。随念诸
佛一切诸佛是得。时法自在故。修念诸佛得
一切世界无障碍神通。是中说偈。
「 障中阙少因
众生界中遍
诸佛无自在
定二随顺者」
诸如来常身者。真如无间垢解脱故。诸佛如
来最微恶者。远离一切烦恼智障故。诸佛自
然者。自然作一切佛事无休息故。诸佛大势
者。佛世界清净受大势乐故。诸佛无染者。世
间生而一切世间法不能染故。诸佛如来大
义者。示现成正觉及涅槃。未化众生令化。已
化者为得解脱故。是中说偈。
「 唯在于己心
常势净所显
不为而大法
报身故所得
不急而能行
现彼复多生
一切一切佛
智者彼应忆」
诸佛世界清净事复云何。如佛十万偈修多
罗菩萨藏序分中说。如来最光明七宝庄严。
遍无量世界放大光明。无量善分别住处中
卷二 第 111c 页 T31-0111.png
间住故。不可差别界过三界境界。过出世间
上善根所生善净自在识相处。如来加持处。
大菩萨住处。无量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
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行处。大法
味爱乐所润处。现一切众生作一切事处离
一切烦恼所恼处离一切魔处。过一切庄严
如来庄严加持处。过大念意至处。大奢摩他
毗婆舍那乘处。入大空无相无愿处。无量劫
庄严大莲华王处。大妙堂中住处尔。是此佛
世界清净中明色世状势量。施处施因施果
势。诸势伴势眷属势益势业作势润势无畏
势住处势行势乘势持势门势及说家势。然
彼佛世界清净中色势。一向清净一向乐一
向不恶一向自在。然复彼诸佛法界一切时
作五种作事应知。防护众生诸难事。见者离
聋盲瘖哑颠狂等诸难作事故。救济防护诸
恶道作事。于不善处劝令安住善处故。无方
便防难作事。诸外道无方便行解脱处。毁令
住佛法故。亲同见防难作事。过三界助道行
故乘防难作事。诸菩萨住异乘。及不定诸声
闻令修行住大乘故。此诸五种作事中。一切
诸佛等作事应知。是中说偈。
「 因身作事差别故
及说诸行差别事
彼差力故诸世间
非彼无故诸如来」
若是不共声闻缘觉。同诸佛法身成就如是
功德势者。彼以何意故说为一乘。是中说偈。
「 别取有馀者
及持有馀故
为不定者说
诸佛一乘理
信于法无我
等有性差别
上善根所生善净自在识相处。如来加持处。
大菩萨住处。无量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
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行处。大法
味爱乐所润处。现一切众生作一切事处离
一切烦恼所恼处离一切魔处。过一切庄严
如来庄严加持处。过大念意至处。大奢摩他
毗婆舍那乘处。入大空无相无愿处。无量劫
庄严大莲华王处。大妙堂中住处尔。是此佛
世界清净中明色世状势量。施处施因施果
势。诸势伴势眷属势益势业作势润势无畏
势住处势行势乘势持势门势及说家势。然
彼佛世界清净中色势。一向清净一向乐一
向不恶一向自在。然复彼诸佛法界一切时
作五种作事应知。防护众生诸难事。见者离
聋盲瘖哑颠狂等诸难作事故。救济防护诸
恶道作事。于不善处劝令安住善处故。无方
便防难作事。诸外道无方便行解脱处。毁令
住佛法故。亲同见防难作事。过三界助道行
故乘防难作事。诸菩萨住异乘。及不定诸声
闻令修行住大乘故。此诸五种作事中。一切
诸佛等作事应知。是中说偈。
「 因身作事差别故
及说诸行差别事
彼差力故诸世间
非彼无故诸如来」
若是不共声闻缘觉。同诸佛法身成就如是
功德势者。彼以何意故说为一乘。是中说偈。
「 别取有馀者
及持有馀故
为不定者说
诸佛一乘理
信于法无我
等有性差别
卷二 第 112a 页 T31-0112.png
深心应化故
尽处唯一乘」
以何义故。一切诸佛如来等同法身。而说多
佛事故。于中说偈。
「 一界无有二
常同有作事
次行不顺故
释成多佛事」
法身诸佛。云何不永涅槃。非不永涅槃。应知
是中说偈。
「 远离一切障
及作事不尽
诸佛永已灭
亦是不名灭」
何故报身不名具真身成。有六种相故。示现
色身故。及无量佛世界中分别现故。随信现
故。不定见真实异种种见故。现同生事。菩萨
声闻天等种种众杂见故。及阿犁耶识等转
身现故。唯成报身不名真身有何义故。唯是
应身不名真身。有八相故。诸菩萨远时得不
动三昧。兜率天中人中生事不成。宿命知者
书数算印工巧论。受欲行馀事中无知不成。
不善说及善说法中知已。往亲近外道处不
成。善知三乘行故。苦行不成。舍百亿阎浮
提一阎浮地中成正觉转轮不成。中间成
正觉示方便。馀处应化身作佛事。彼唯兜率
天中成正觉。何故不一切阎浮提中同时成
正觉事。知此知中无阿含證。复无馀义可解
释成。复无二佛同时一世界中现。有相违故。
彼多化故。摄取四方世间。及如无二转轮圣
王同时生故。是中说偈。
「 诸佛未应化
同至多藏故
一切相成觉
见故而能行」
一切众生利益事。万行修集大菩提。永入涅
尽处唯一乘」
以何义故。一切诸佛如来等同法身。而说多
佛事故。于中说偈。
「 一界无有二
常同有作事
次行不顺故
释成多佛事」
法身诸佛。云何不永涅槃。非不永涅槃。应知
是中说偈。
「 远离一切障
及作事不尽
诸佛永已灭
亦是不名灭」
何故报身不名具真身成。有六种相故。示现
色身故。及无量佛世界中分别现故。随信现
故。不定见真实异种种见故。现同生事。菩萨
声闻天等种种众杂见故。及阿犁耶识等转
身现故。唯成报身不名真身有何义故。唯是
应身不名真身。有八相故。诸菩萨远时得不
动三昧。兜率天中人中生事不成。宿命知者
书数算印工巧论。受欲行馀事中无知不成。
不善说及善说法中知已。往亲近外道处不
成。善知三乘行故。苦行不成。舍百亿阎浮
提一阎浮地中成正觉转轮不成。中间成
正觉示方便。馀处应化身作佛事。彼唯兜率
天中成正觉。何故不一切阎浮提中同时成
正觉事。知此知中无阿含證。复无馀义可解
释成。复无二佛同时一世界中现。有相违故。
彼多化故。摄取四方世间。及如无二转轮圣
王同时生故。是中说偈。
「 诸佛未应化
同至多藏故
一切相成觉
见故而能行」
一切众生利益事。万行修集大菩提。永入涅
卷二 第 112b 页 T31-0112.png
槃不成愿行。徒修无报故。报身应身无常故。
云何诸佛常身。依常法身故。于诸因身应身
报不定故。复应身者。视现功德如常受乐
及如常势故。常事应知。诸佛法身虽无量无
边时诸佛义处。无有假用作事。于中说偈。
「 诸佛德胜无异无量
众生因弱彼不失者
得已得彼一切无因
有断彼不应顺成」
《摄大乘论》卷下
云何诸佛常身。依常法身故。于诸因身应身
报不定故。复应身者。视现功德如常受乐
及如常势故。常事应知。诸佛法身虽无量无
边时诸佛义处。无有假用作事。于中说偈。
「 诸佛德胜无异无量
众生因弱彼不失者
得已得彼一切无因
有断彼不应顺成」
《摄大乘论》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