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743a 页

成唯识论音响补遗卷第十〔龙诫〕
清武林莲居 绍觉大师 音义
新伊大师 合响
法嗣智素 补遗

【△次结属二障(二)初正结二障摄。】

「此十一障二障所摄。」

【△次明二障断义(二)初断种现位(二)初正释(二)
烦恼障。】

「烦恼障中见所断种(至)八地以上毕竟不行。」

【音义 先明见断。极喜地初心断者。即异生性中
一分。彼障现起地前巳伏者。谓资粮加行位也。修
所断下。次明修断。清凉释曰。直观论文。初地巳上。
能顿伏尽修惑现行。如阿罗汉诸漏巳尽。无复烦
恼。次云由故意力。七地之中。虽暂现起。而不为失。
自是一段。通于妨难。谓有问曰。既如阿罗汉。令永
不行。如何前曰犹起我见。七地巳前犹起贪瞋等
耶。答云。由故意力起。谓六地之前。容有出观。尚有
误起。七地之中。常在无相。为化众生故意现起。而
卷十 第 743b 页 X51-0743.png
不为失。八地巳上毕竟不行者。道力胜故。

△次所知障。】

「所知障中见所断种(至)无漏伏故障不现起。」

【音义 先明见断。若种若现。义同烦恼。修所断下。
次明修断。若种若现。亦即前说十一障中所明俱
生一分。八地以上下。复约后三地。以明诸识相应
所知有现不现。无漏观心。者第六识心。果相续者。生
空智果。能违彼者。谓八地巳去。生空智果。及所依
心王。以皆转成无漏。与同聚所知障相违。所以不
复现行。第七识法我见等四种现起。以微细故。八
地巳上。犹复现行。至第十地位中。法空智果起。方
乃伏尽。前五识俱法贪瞋痴三种所知。八地巳上。
虽未转依。为第六无漏观心之所伏故。亦不现起。

△次释妨。】

「虽于修道十地位中(至)而三位显是故偏说。」

【音义 问曰十地位中。于烦恼障。但伏不断。何故
前三修习位中。俱断二障及彼粗重。答云。虽于修
道等。此中粗重。唯指无堪任性。三位者。一见道位。
二不动地。三佛地。问诸位皆断。何独三位。答三位
显故偏说。

合响 清凉钞第二之一云。解深密经说三粗重。
一者在皮。初地即断。二者在肤。八地方断。三者在
骨。唯佛地断。虽则馀位亦断粗重。而三位显。是故
偏说。初地舍凡入圣位故。八地无漏常相续故。佛
卷十 第 743c 页 X51-0743.png
地果满。顿得舍故(文)

△次断种渐顿(二)初徵。】

「断二障种渐顿云何。」

【△次释(二)初释所断障(二)初第七识俱二障种。】

「第七识俱烦恼障种(至)任运内起无粗细故。」

【音义 无学者。谓阿罗汉独觉如来。不言八地巳
上者。未断此种故。任运内起无粗细者。释俱顿断
义。谓此识俱见等。唯执第八。以为自内实我实法。
不缘于外。故无粗细。无粗细故。所以顿断。

△次馀六识俱二障种(二)初烦恼障种。】

「馀六识俱烦恼障种(至)一刹那中三界顿断。」

【音义 先明见断。谓第六识中分别起种。三乘见
位。一切顿断。修所下次明修断。三乘断有渐顿。故
曰随应。一一渐次九品别断者。谓有一类钝根二
乘。约七生断。将三界九地。每地分九品。预流果人。
断欲界思惑。至第五品。名一来向。断第六品。名一
来果。以有三品馀惑。还来人间故。若断至八品。名
不还向。断尽九品。名不还果。以欲界惑尽。不生人
间。故不还果。寄生净居。复断上八地各九品惑。至
七十一品。名阿罗汉向。断尽后品。證罗汉果。复有
一类利根二乘。于九地惑。合为一聚。共为九品。虽
有九品。一生别断。不待七生故。若上根者。顿断九
品。若中根者。先断上三品。次断中三品。次断后三
品。若软根者。九品一一别断。先断上上品。次断上
卷十 第 744a 页 X51-0744.png
中品。乃至最后断下下品等。其类不一。广如他处。
故经云。预流果人。有一生得阿罗汉者。有二生五
生乃至七生。得阿罗汉道者。即其义也。菩萨下。次
菩萨可知。

△次所知障种。】

「所知障种初地初心(至)品类差别有众多故。」

【音义 先明见断。谓六识俱分别而起所知障种。
非关二乘。唯在菩萨。初地初心见道中断。若修断
者。不同烦恼三界顿断。要于修道十地位中渐次
而断。断尽此种。在金刚定。何以渐断。谓六识俱者。
通缘内外粗细境生。品类差别。有众多故。

△次明能断道。】

「二乘钝根渐断障时(至)前后相望皆容具有。」

【音义 准古通释加行等四道。别义云。加行道者。
谓引无间道前之加行也。无间道者。谓断惑也。解
脱道者。无间道后。名解脱道。谓巳解脱所应断障。
最初所生。胜进道者。除前三外。所馀诸道。渐胜进
故。即解脱道后。所起诸道也。是涅槃路。故名为道。
文中言二乘渐断障者。唯依断七转识中俱生烦
恼障说。加行胜进或总或别者。总则俱时。别分前
后。或前位胜进。即后位无间之加行。故名为总。望
前前之加行。优劣实殊。故目曰别(或前之胜进不能引起后之无
间。复修后位加行。故名为别)。菩萨渐断障者。唯约断七识中俱
生所知障说。不同二乘刹那刹那四道皆有。即有
卷十 第 744b 页 X51-0744.png
问曰。经无量劫。佛果乃成。时既淹久。云何言刹那
刹那。能断證耶。古师答曰。此义不然。时经长远。唯
分别故。如有颂曰。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顷。过时
虽无量。摄在一刹那。又曰菩萨精进。极炽盛故。虽
经久劫。而谓少时。如有颂云。愚修虽少时。怠心疑
巳久。佛于无量劫。勤勇谓须臾。

合响 集论第五卷云。云何加行道。谓由此道。能
舍烦恼。是名修道中加行道。云何无间道。谓由此
道无间。永断烦恼。令无所馀。云何解脱道。谓由此
道。證断烦恼。所得解脱。云何胜进道。谓为断馀品
烦恼。所有加行无间解脱道。是名胜进道。又复弃
舍断烦恼加行。或勤方便思惟诸法。或勤方便安
住诸法。或进修馀三摩钵底。诸所有道。名胜进道。
又为引发胜品功德。或复安住所诸有道。名胜进
(文)

△四释證十真如(二)初标。】

「十真如者。」

【△次释(二)初正释义(十)初遍行真如。】

「一遍行真如谓此真如(至)无有一法而不在故。」

【音义 谓初地中所證法界。名遍行义。即是断异
生性障。所显一分之真理也。

合响 清凉钞三十四之四云。由断前障。證遍行
真如。谓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梁
摄论中。名为遍满。遍满一切有为行故。意明。无有
卷十 第 744c 页 X51-0744.png
一法非二空故。此地最初。遍證遍满。钞云。谓有难
言。下之九如。岂不遍耶。岂复非是二空所显。故为
此通。意明。遍行之如。是如总相。下之九如。随德别
立。今当初得。得于总相。以受别名(文)

△二最胜真如。】

「二最胜真如谓此真如(至)于一切法最为胜故。」

【音义 第二地中所證法界。名最胜义。无能测量。
不可比对。远离邪行犯戒垢故。如智论云。大恶病
中戒为良药。大怖畏中戒为守护。死愚闇中戒为
明灯。于恶道中戒为猛将。死海水中戒为大船。即
最胜义。

合响 清凉疏三十五之一云。此亦由翻破戒之
失。为无边德。钞云。由具戒故。證最胜如。谓此如理
最为胜故。如说离欲。名为最胜。

△三胜流真如。】

「三胜流真如谓此真如(至)于馀教法极为胜故。」

【音义 第三地中所證法界。名胜流义。谓第三地。
断闇钝障。于法无碍。为众法眼。由得三慧。照大乘
故。真如所流教法。于馀胜者。梁摄论释曰。从真如
流出正体智。正智流出后得智。后得流出大悲心
大悲流出十二部经。名为胜流真如。若馀教法。非
證真如之所流出。所以非胜。

合响 玄谈第七卷。引古疏云。由此地中。得于三
慧。照大乘法。观此法教根本真如。名胜流真如。或
卷十 第 745a 页 X51-0745.png
證此如。说法胜故(文)。会玄第十三卷云。彼释有二
意。初约所流教释。由此地中者。即第三地。名发光
地也。论云。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
故。云三慧照大乘法也。观此教法根本。名胜流真
如者。约三慧观教法根本。名为胜流真如。此逆推
本也。或證此如下。二约所说法释。以此地菩萨證
此真如。得说法胜。由本胜故。末亦胜也。胜流之真
如。皆依主释。初约所流教法以彰名。后约所说胜
法以彰名也。又云。谓有问言。彼宗真如凝然。何有
流义。故疏云。彼宗虽不立真如随缘。而说佛正体
智。證最清净法界。而于后得。安立教法。名为如流。

△四无摄受真如。】

「四无摄受真如(至)非我执等所依取故。」

【音义 第四地中所證法界。名无摄义。谓第四地
断微细烦恼障。所證真如。非色心有无等法所系
属故。亦非我执我慢我爱无明边见我所等。所依
所取故。

△五类无别真如。】

「五类无别真如(至)非如眼等类有异故。」

【音义 第五地中所證法界。名类无别。谓第五地
断下乘般涅槃障。所證真如。毕竟无尽。无有变易
故。生死涅槃。二皆平等。故无差别。

合响 清凉钞三十六之二。引摄论云。名为相续
无差别法。世亲释云。谓于此中体无有异。非如眼
卷十 第 745b 页 X51-0745.png
等。随诸有情。相续差别。各各有异。无性意同。而梁
论云。由此法界。能令三世诸佛相续。身不异者。众
生迷此。万类之异。诸佛證此。居然不变(文)

△六无染净真如。】

「六无染净真如(至)亦不可说后方净故。」

【音义 第六地中。所證法界。名无染净。谓第六地
断粗相现行障故。證得真如。观十二因缘。知缘起
法。无染无净。非谓如也。由真如故。法无染净。名此
真如。为无染净。

合响 会玄第十一卷云。依辩中边论。菩萨因證
此真如。于诸法上。得无染净。所證真如。从此彰名。
若唯识论。即当体彰名真如。随障不染。随智不净。
如玉性洁。泥不能染也(文)

△七法无别真如。】

「七法无别真如(至)种种安立而无异故。」

【音义 第七地中所證法界。名法无别。谓第七地。
断细相现行障。所證真如。古疏云。虽诸教法。依如
建立。如无异故。又于教中。立种种名。法界实相等。
而如无异。

合响 会玄云。依唯识说。法即能诠教法。无别即
所诠真如。真如不随能诠教法。而有差别故。若辩
中边论。菩萨證此真如巳。得妙无相道。能达诸教
法体差别。故立其名(文)

△八不增减真如。】
卷十 第 745c 页 X51-0745.png

「八不增减真如(至)现相现土俱自在故。」

【音义 第八地中。所證法界。名不增减。谓第八地
断无相中作加行障。所證真如。杂染减时。而无有
减。清净增时。而无有增。故曰离增减执。如中边论
云。由通达此。圆满證得无生法忍。于诸清净杂染
法中。不见一法有增有减。即此亦名相土自在所
依真如者。摄论释曰。谓此法界。是相自在之所依
止。于诸相中。而得自在。名相自在。随所欲相。即现
前故。土自在者。谓此法界。是土自在之所依止。于
所现土。而得自在。名土自在。如欲令土成金宝等。
随意成故。释曰。相约现身。土约现界。

△九智自在所依真如。】

「九智自在所依真如(至)于无碍解得自在故。」

【音义 第九地中所證法界。名智自在。谓第九地
断利他不欲行障。所證真如。是智自在之所依止。
故能于人天众中。以四种无碍辩才。任运自在。善
说法故。

合响 清凉钞三十八之二。引无性释云。谓此地
中。得无碍解所依止故。分證得智波罗蜜多。于一
切法。不随其言。善能了知诸意趣义。如实成就一
切有情。受胜法乐(文)

补遗 会玄云。智即能依。真如即所依。能依之智。
證此所依真如巳。便于四无碍解。而得自在。

△十业自在所依真如。】
卷十 第 746a 页 X51-0746.png

「十业自在等所依真如(至)总持定门皆自在故。」

【音义 第十地中所證法界。名业自在。谓第十地
断诸法中未得自在障。所證真如。为神通等之所
依止。所依既胜故。神通作业等。皆得自在。如清凉
云。住一切地。成就一切佛菩萨等。即业自在义。若
广说者。如净名不思议品。及摄论等所明。

补遗 会玄云。业即菩萨事业。谓神通陀罗尼。及
三摩地。并身等三业。谓此菩萨。化作种种利乐有
情之事。皆悉无滞。名为自在也。

△次明立意。】

「虽真如性实无差别(至)为令圆满后后建立。」

【音义 问曰。真如之理。唯一法界。体无异殊。那有
十耶。释曰。随德立名。假说十种。又问。初地见理。巳
知一切。何必依后后位。立此十耶。释云。初地虽达。
而能證行犹未圆满。为令满行。依后后立。能證行
者。即十种波罗蜜多。

合响 虽真如下。清凉疏三十四之三云。此约所
證德异。故有十地亲證。钞引古疏释云。真如实无
别。随其所證所生能證胜德。假立十种。释曰。既云
所生能證胜德假立十种。蚤有智明昧义矣。又疏
问。地地正證者。如初地中正智。亲證真如。则后九
地中。不应更證。以如无二无异故。古德释云。如虽
一味。约智明昧。有十亲證。此亦顺理。钞云。应知亲
證之言。但望当地加行后得。故名为亲。不望后地。
卷十 第 746b 页 X51-0746.png
说为亲證。故不相违也。虽初地下。清凉疏云。此则
亦约能證明昧义也。钞云。此一段文。自明废立。应
有问言。初地之内。不达十如。应无发趣之果。能达
后后相及得果。若巳通达。何不齐證真如十德。故
今答云。达即齐达。證行未圆故。行位有十。故有十
种圆满真如。乃至如来。十皆能了。如辩中边论。广
有分别。又疏云。如人观空。小时不远。大则渐增。空
虽无差。眼有明昧(文)

△次明转依果(二)初承前起后。】

「如是菩萨于十地中(至)于二转依便能證得。」

【△次正释转依(二)初释转依位别(三)初总标。】

「转依位别略有六种。」

【△次别释(六)初损益转。】

「一损力益能转谓初二位(至)而渐伏现行亦名为转。」

【音义 谓资粮加行二位。名损力益能转依。损力
者。由此二位。依殊胜解及闻熏习。损减依附异熟
识中烦恼熏习。又由胜解闻熏习故。羞耻过恶。令
诸烦恼少分现行。或不现行。故云损力。益能者。即
由胜解等力故。增益依附异熟识中所习净法功
能。故云益能。若尔未断障种。何名转依。故答曰。虽
未断障等。

补遗 损谓减损。力谓势力。益谓增益。能谓功能。
谓资粮位。具四种力。修六种行。发三种练磨心。信
解唯识。故云习胜解。谓加行位。起四寻伺。发四实
卷十 第 746c 页 X51-0746.png
智。观二取空。欲界人中。修此厌心殊胜。具有惭愧。
由此二位熏习胜解惭愧之力。便能损染益净(云
云)。

△二通达转。】

「二通达转谓通达位(至)證得一分真实转依。」

【音义 谓见道位。名通达转依。以断异生性障。證
得一分真实理故。

△三修习转。】

「三修习转谓修习位(至)多令非真不显现故。」

【音义 先正释。摄大乘下会通摄论。通达真俗者。
清凉释曰。以有相观。通俗无相观达真。令真非真
现不现者。入无相观真现。非真不现。出观真不现。
入有相故非真现。后四地多令非真不显现者。常
在无相观。故多不现。由杂烦恼。未名清净。则非真
犹现。故有多言。

△四圆满转。】

「四果圆满转谓究竟位(至)穷未来际利乐无尽。」

【音义 谓究竟名圆满转依。以三僧祇。修行圆满。
金刚喻定。断尽粗重。从此自利毕切。唯是度生尽
未来际。故名圆满转依。

△五下劣转。】

「五下劣转谓二乘位(至)无胜堪能名下劣转。」

【音义 清凉释曰。此有六义。名下劣转。一专求自
利。趣小菩提。二厌生死苦。欣乐涅槃。三唯达生空
卷十 第 747a 页 X51-0747.png
真如。四唯断烦恼障种。五唯證真择灭。真择灭者。
有馀无馀二种涅槃。六无胜堪能。此句通该上五
句义。

△六广大转。】

「六广大转谓大乘位(至)有胜堪能名广大转。」

【音义 翻上六句。名广大转。其义如文。

△三简示。】

「此中意说广大转依舍二粗重而證得故。」

【音义 颂中言。舍二粗重故。便證得转依者。意说。
六中广大转依。非馀五种。问何以不取果圆满转。
答对因位说。所以不取。又约位言。不出后二大乘
小乘。今不取小乘故。唯取第六。

△次释转依义别(三)初总标。】

「转依义别略有四种。」

【△次别释(四)初能转道(二)初标。】

「一能转道此复有二。」

【△次释(二)初能伏道。】

「一能伏道谓伏二障(至)随其所应渐顿伏彼。」

【音义清凉释曰。六行伏惑。是曰有漏。加行渐伏。根
本后得能顿伏故。

补遗 有漏加行。唯能渐伏。前云彼障现起。地前
渐伏。无漏根本后得。俱能顿伏。前云初地以上能
顿伏尽。

△二能断道(二)初正释。】
卷十 第 747b 页 X51-0747.png

「二能断道谓能永断(至)所證所引未成办故。」

【音义 此道定非有漏加行者。二道除有漏。三智
除加行。有漏曾习等者。释非有漏。有二义故。非有
漏道。一曾习相执所引。二未泯相故。如前文云。谓
异生类。三性心时。虽外起诸业。而内恒执我。由执
我故。令六识中所起施等。不能忘相。所以有漏。非
能断道。加行趣求等者。释非加行。所證谓真如。所
引谓本智。以加行智。未能成办此理智故。非能断
道。

△次料简(二)初师有断无断者。】

「有义根本无分别智(至)后得不然故非断道。」

【音义 此师意。取根本智。为能断道。非后得者。不
能亲證真如变相观故。

△次师二智俱有断。】

「有义后得无分别智(至)根本后得俱能正断。」

【音义 先正释后得。亦名能断。故瑜伽下引證。出
世断道。谓根本智。世出世断道。谓本后二智。纯世
间道者。即有漏加行也。由斯下结示。

合响 会玄第十卷云。后得智不断者。不能断迷
理随眠。不亲證理故。而于安立四谛之理。无颠倒
證。知体是依他故。但断迷事随眠。彼疏云。迷理随
眠。行相深远。要證彼理。方能断之。迷事随眠。行相
浅近。虽有相观。亦能断之。准百法钞。问后得智能
断惑者。未审能断何惑。答慈恩有二解。一云。但约
卷十 第 747c 页 X51-0747.png
二乘后得智。能断俱生中迷事随眠。不约菩萨说
也。即显烦恼通本后二智能断。若所知障。唯根本
智断。二云。菩萨后得智。亦能断所知障。所知障中。
有迷理迷事。迷理执故难断。唯根本断。若迷事非
执易断。后得亦能断。故瑜伽下。会玄释曰。此护法
引瑜伽出世断道。證根本智断迷理随眠。引世出
世断道。双證根本后得断迷事随眠。世出世者。拣
纯世间故。意言。是世之出世。故云世出世。此约修
道位中。云迷事惑目之曰世。拣纯世间。复云出世。
此断道既通二智。故引为證。或可此迷事。是后得
所断道曰世。亦是根本所断道故。复云出世也。

补遗 开蒙云。能断道。谓无分别根后二智。断迷
理事根随惑。故名能断道。迷理迷事随眠者。清凉
云。眠伏藏识。随缘缠绕迷事理境。故立二名。体即
二障种子。

△二所转依(二)初标。】

「二所转依此复有二。」

【△次释(二)初持种依。】

「一持种依谓根本识(至)而不能持种故此不说。」

【音义 圣道转令舍染得净者。谓地上菩萨。修圣
道时。转舍依止本识染分依他。转得依附本识净
分依他。故持种识。有转依义。问前七识等。并依他
起。亦圣所依法。何非转依。释意如文。

补遗 清凉曰。谓在因中。双持染净。今得圣道。舍
卷十 第 748a 页 X51-0748.png
染得净。即名转依。

△二迷悟依。】

「二迷悟依谓真如中(至)而非根本故此不说。」

【音义 真如谓迷悟依者。真如即是诸法实性。在
缠为迷。出缠为悟。迷时则染法依之而起。悟时则
净法由是而生。圣道起时。舍染得净。是以真如。有
转依义。问馀依他起。亦迷悟依。此何不说。故答(云
云)。

补遗 宗镜云。虽说迷悟依。非即心境持种。以真
如不变。不随于心变万境故。伹是所迷耳。后还净
时。非即摄相即真如故。但是所悟耳。

△三所转舍(二)初标。】

「三所转舍此复有二。」

【△次释(二)初所断舍。】

「一所断舍谓二障种(至)由此名舍遍计所执。」

【音义 障治相违者。真无间道是能治智。二障种
子是所治惑。犹明与闇势不并生。故曰彼便断灭。
上明断种名舍。彼种断故。下次显伏现名舍。清凉
释曰。实我实法自性本无。但对妄情。妄似于有。今
妄情断。无境对心。假说此境。亦名为断。由此道理
名舍所执。诸有处言断遍计者。义在于此。

补遗 开蒙云。所断舍。谓二障种。每遇地地无间
道时。彼便灭故。

△二所弃舍(二)初正释。】
卷十 第 748b 页 X51-0748.png

「二所弃舍谓馀有漏(至)由此名舍生死劣法。」

【音义 先明弃种名舍。清凉钞释曰。馀有漏者。即
二障馀有漏善法。劣无漏种者。即十地中所生现
行。圆谓圆满。明谓行相分别。异于菩萨。未圆明故。
此净八识。非馀有漏劣无漏依。故皆弃舍。又钞云
劣无漏者。即第十地中。所生现行。金刚道中。方能
舍故。二由未舍白净无记者。即异熟识。第八地中
舍赖耶名。第十地中。犹名异熟识。至如来位方舍
异熟。名无垢识。三由未舍有漏善法者。即与二障
种俱。其二障种是所断舍(文)。彼种舍巳下。次明现
不生名舍。开蒙。问所弃舍。答为有漏善异熟无记
劣无漏变易身(生死劣法。即变易生死劣无漏法也)。取要只是有漏
种现。劣无漏种现。至此最后解脱道时。尽弃舍之。
名四事也(文)

补遗 由此名舍生死劣法一句。总结上有漏种
现劣无漏种现四事。

△次料简(二)初师无间道舍。】

「有义所馀有漏法种(至)与二障种俱时舍故。」

【合响 清凉释曰。此之有漏。及劣无漏。与二障种。
一时而舍。由二障种。有此二故(文)

补遗 开蒙云。前念金刚心时。名无间道。断尽一
切微细二障。至第二念。弃舍四事。

△次师解脱道舍。】

「有义尔时犹未舍彼(至)第八净识非彼依故。」
卷十 第 748c 页 X51-0748.png

【音义 先申正解。谓金刚喻定起时。但舍障种。未
能舍彼有漏等种。何者。断二障时。当无间道。此有
漏等。与无间道。不相违故。菩萨应无下。以理斥前。
菩萨应无生死法者。谓无间道时。犹是菩萨。若言
兼舍有漏等种。则此菩萨。应无一分变易生死法
故。此位应无所熏识者。所熏谓异熟识。意云。有漏
等种。亦异熟持。要须金刚道后。解脱道起。此识方
空。若谓无间道时。巳舍所持。则能持异熟亦舍。则
此位中。应无所熏识故。若无间道。巳舍异熟。是则
因位菩萨。应名佛故。既巳名佛。起解脱道。应无用
故。言无用者。良以解脱道起。有二种用。一弃有漏
等种。二證极果真理。若谓无间道时。巳舍诸种。则
解脱道。应无舍种之用故。由此下。结示正释。

△四所转得(三)初总标。】

「四所转得此复有二。」

【△次别释(二)初所显得(二)初总释所显得。】

「一所显得谓大涅槃(至)故体即是清净法界。」

【音义 涅槃此云圆寂。亦云灭度。秦言无为。亦名
安隐。义如常释。总之即一真法界也。谓有问曰。涅
槃自性清净本然。遍周法界。圣凡咸具。那言所显
及与得耶。故释云。此虽本来等。又问既有障覆。令
不显现。何名本净。故答云此依真如等。

合响 会玄第四卷云。其涅槃性。体是无为。本来
而有。自性清净。后逢善友。断障所显。虽一真如。逢
卷十 第 749a 页 X51-0749.png
缘證别。名四涅槃(文)

△次别明四涅槃(三)初总标。】

「涅槃义别界有四种。」

【音义 涅槃之理。殊无二致。但以凡圣优劣言之。
略分四别。

△次别释(二)初正释(四)初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至)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音义 谓一切下。释本性净义。谓即蕴处界等一
切诸法所依之理。虽为客尘烦恼所覆。如净明珠
处于淤泥。其体本净。如经云。染而不染。难可了知。
此理不简圣凡。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下。释涅槃
义。此与诸法不一异者。异应真如非彼实性。一则
此性应是无常。离一切相一切分别者。谓不可以
有无等四句言之。寻思路绝者。显境名言所不能
至。名言道断者。表义名言所不能到。

补遗 开蒙云。本性无染。谓之清净。本性寂然。故
曰涅槃。佛地论云。无始时来。自性清净。具足种种
过十方界极微尘数性相功德。一切名言。皆不能
得。唯是清净。圣智所證二空所显真如。为其自性。
诸圣分證。诸佛圆證。

△二有馀依涅槃。】

「二有馀依涅槃(至)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合响 有馀依涅槃者。谓即真如出烦恼障。尚有
分段生死苦所依故。以诸圣者。最后苦身。未曾灭
卷十 第 749b 页 X51-0749.png
故。瑜伽云。住有馀依。堕在众数。犹有众苦所得转
依。犹与六处而共相应。众数者。谓五蕴身。以有此
身有众苦故。问既有众苦。何名涅槃。答虽有微苦
相应。而障永灭。亦名涅槃。以果缚虽存。子缚巳尽
故。既有所依。不无迁灭。何名涅槃。开蒙云。能招染
尽。故名涅槃。

△三无馀依涅槃。】

「三无馀依涅槃(至)众苦永寂故名涅槃。」

【音义 并灭身智。则苦依亦无。名无馀依。大患永
灭。诸苦永寂。即涅槃义。瑜伽云。住无馀依。不堕众
数。永无众苦。而于六处。永不相应。

补遗 清凉云。此有馀无馀。通大小乘。而说真如
为体。即异小乘。

△四无住处涅槃。】

「四无住处涅槃(至)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音义 即真如出所知障者。意显烦恼同于二乘。
故略不说。大悲下。释无住义。由大悲心常辅翼故。
观诸有情。为三苦所迷。沉沦生死。以四摄法。拔济
含识。是故不住涅槃。由般若智常辅翼故。于念念
中。断一切障。安住无为。所以不住生死。涅槃生死。
二俱不住。故名无住。问穷未来际利乐有情。即利
他之妙用。那名涅槃。故答曰用而常寂。

△次料简(二)初约凡圣通简。】

「一切有情皆有初一(至)唯我世尊可言具四。」
卷十 第 749c 页 X51-0749.png

【△次申问答别简(五)初简善逝有有馀依(二)初问。】

「如何善逝有有馀依。」

【音义 此蹑上句唯我世尊可言具四意为问。善
逝者。佛十号中之一。问者意云。二死巳离。诸苦永
寂。名之曰佛。宁有微苦所依未尽之涅槃耶。

△次答。】

「虽无实依而现似有(至)是故世尊可言具四。」

【音义 答意有二。先明示有。同于二乘。如乳光经
说。世尊有疾。命阿难索乳疗渴。即其一事。复有金
鎗背痛等报。诸如是等。皆现似有之义。或苦下。后
明以无漏蕴。为有馀依。故曰非苦依在。如涅槃经
云。我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等。

合响 开蒙云。如来之身。有馀乐依。无漏之身。非
苦依故。名有馀依。不同二乘有馀苦依。身有属故。
问何知无苦。答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
复如是。故知无苦。有馀乐依。问蕴虽无漏。不无迁
灭。何名涅槃。非寂静故。答能招染尽。故名涅槃。

△二简二乘容有前三(二)初问。】

「若声闻等有无馀依(至)岂有馀依彼亦非有。」

【合响 此蹑上文二乘无学容有前三意问也。此
有二问。初谓声闻等。既有无馀依。如何有处云。但
有有馀依。无无馀依。此以他处无无馀。难此中有
也。次谓有处云。一向都无。岂有馀依。彼二乘无学。
亦非有耶。此以他处都无。难此中有有馀依也。
卷十 第 750a 页 X51-0750.png

△次答(有两番)初一番(二)初约圆寂义隐答次问。】

「然声闻等身智在时(至)所显真理有馀涅槃。」

【音义 谓有处言。都无涅槃者。依声闻等身智未
灭时说。为有所知障所依苦身未尽。故言都无。非
彼实无烦恼障尽有馀涅槃。

补遗 苦依即果缚也。二乘身心。正属所知障。

△次约未證无馀答初问。】

「尔时未證无馀圆寂(至)无苦依尽无馀涅槃。」

【音义 谓有处言。彼无无馀依者。即彼声闻等身
智在时。犹未證得无馀依故。是以言无。然彼后时
非无生缘巳毕。化火自焚。身智俱泯。馀依灭尽之
无馀依也。

△次一番(二)初依无住处答次问。】

「或说二乘无涅槃者依无住处不依前三。」

【音义 谓有处说都无涅槃者。或依第四无住处
涅槃而说。非谓前三亦说无也。

△次约不定性答初问(二)初正释不定无无馀依。】

「又说彼无无馀依者(至)非如一类入无馀依。」

【音义 或说二乘无无馀依者。依不定性声闻等
说。彼才證得小果。即发大心。留身久住。行菩萨道。
非如一类定性二乘。唯取小果。永入无馀。故说二
乘无无馀依。

△次转释一类有无馀依(二)初正释有无馀。】

「谓有二乘深乐圆寂(至)而由彼證可说彼有。」
卷十 第 750b 页 X51-0750.png

【音义 问曰。上言一类入无馀依者。意复云何。释
云。谓有二乘等深乐圆寂者。畏生死苦。但念空无
相无作故。现苦所依任运灭者。谓现在身。是过业
所感。业既渐尽。则果报身。亦任运灭故。馀有为法。
谓二乘观智。及相应心品。此等既无所依。与彼苦
依同时顿舍。便證无馀。问苦依与智。既同时舍。无
馀真理。谁为能證。答入无馀时。虽无身智。然先由
彼身智證得。故可假说彼有耳。

△次对佛辩同异。】

「此位唯有清净真如(至)故复说彼与佛有异。」

【合响 问既證无馀。便与佛等。何故二乘与佛有
异。答此位既断烦恼。證得清净真如。离分别想。得
寂灭乐。依斯义故。与佛无差。然上不求菩提。下不
度众生。因乖万行。果缺圆常。故复说彼有异于佛。
如有经云。法性真常离心念。二乘于此亦能得。不
以此故为世尊。但以甚深无碍智。即斯义也。

△三简断所知得无住处(二)初问。】

「诸所知障既不感生如何断彼得无住处。」

【音义 蹑上问起。意云。感后有生。由烦恼障。故断
彼障。得二涅槃。然所知障。既非感生。如何断彼。亦
得无住处涅槃耶。

△次答。】

「彼能隐覆法空真如(至)令于二边俱不住故。」

【音义 答意云。所知虽不感生。然能障于法空真
卷十 第 750c 页 X51-0750.png
理。亦能障于利乐他业。断此障故。显法空理。此所
显者。即是不住二边之妙涅槃理。所以断彼时。得
无住处。

△四简断所知不得择灭(二)初正简(二)初问。】

「若所知障亦障涅槃如何断彼不得择灭。」

【音义 此亦蹑前意问。谓若所知。既障无住涅槃
真理。是则断彼。应得择灭无为。以择灭智。断一分
障。显一分理故。

△次答。】

「择灭离缚彼非缚故。」

【音义 答曰。择灭无为。是离烦恼障缚所显。彼所
知障。既不感生。非同烦恼能缚有情。住于生死。故
断彼时。不得择灭。但證真如无为耳。

△次释难(二)初难。】

「既尔断彼宁得涅槃。」

【音义 谓所知障。既非缚故。如何断彼。亦得无住
涅槃。

△次释(二)初明无住非灭缚得故非择灭摄(二)
正释。】

「非诸涅槃皆择灭摄(至)即真如中二择灭摄。」

【音义 先泛明所摄义别。谓前所明四种涅槃。有
是择灭。有非择灭。非彼四种皆择灭摄。若谓皆属
择灭摄者。是则四中初一。应非涅槃。以性净理。原
非断障之所得故。能缚下。正明无住非择灭摄。烦
卷十 第 751a 页 X51-0751.png
恼是缚。择灭离缚。故断彼时證真择灭。所知非缚。
但障大悲及法空理。故断彼时。不得择灭。问既断
所知。不得择灭。何名涅槃。答然由断彼所知。得显
法空真理。此法空理。本来寂灭。故说涅槃。非此涅
槃以择灭为性也。故四下。结示可知。

△次释难(二)初约不动等二难唯断缚得择灭。】

「若唯断缚得择灭者不动等二四中谁摄。」

【音义 上句牒定前义。下句正问。不动等二者。等
于想受灭。谓不动想受灭二种无为。望馀四无为
中。谁所摄耶。

△次约暂离释不动等二非择灭摄。】

「非择灭摄说暂离故(至)有非择灭非永灭故。」

【补遗 入第四禅。名为不动。入灭尽定。名受想灭。
此二说是暂离有似。缘阙不生之非释灭义。故曰
说暂离故非择灭摄。何以不属择灭。以择灭无为。
唯究竟灭故。有非择灭非永灭者。释上暂离义。谓
择灭有二种。如第二卷中。释择灭无为云。不由择
力本性清净。或缘阙所显故。名非择灭。苦乐受灭。
故名不动。想受不行。名想受灭。故不动等二。乃是
缘阙所显之非择灭。以非永灭故。非是本性清净
之非择灭。以本性清净。是永灭故。不动等缘阙所
显之义。应捡开蒙六无为章。

△次明无住是灭障得故亦择灭摄(三)初正立。】

「或无住处亦择灭摄由真择力灭障得故。」
卷十 第 751b 页 X51-0751.png

【音义 无住处亦择灭摄者。由法空观智。真择灭
力。断所知障。而證得故。

△次释成。】

「择灭有二一灭缚得(至)谓断馀障而證得者。」

【音义 又恐难云。前言无住非择灭摄。此云亦择
灭摄。前后二说。其旨云何。故释云。择灭有二等意。
明前约离缚所得择灭。故说择灭不摄无住。此依
灭障所得择灭。故说择灭亦摄无住。

△三结示。】

「故四圆寂诸无为中(至)究竟灭者择灭所摄。」

【音义 先正结。初一即真如者。由性净涅槃。不依
决择。而證得故。不属择灭。次不动下。列前释难义。
结不动等。二暂伏灭者。成实论曰。二乘那含果。及
菩萨远行地前。所入舍念清净三昧。及灭尽定。由
俱生烦恼。未永断伏。故名暂伏灭。究竟灭者。即是
三乘无学果所入二定。由永断伏俱生烦恼障故。
名究竟灭。

△五简所知障亦障涅槃(二)初问。】

「既所知障亦障涅槃如何但说是菩提障。」

【音义 意云。所知障既障无住涅槃。如何圣教。但
说是智障。不言障涅槃耶。

△次答。】

「说烦恼障但障涅槃(至)理实俱能通障二果。」

【音义 理实俱能通障二果。然诸圣教。依胜用说。
卷十 第 751c 页 X51-0751.png
各别障一。是故于此不应为难。

△三简示。】

「如是所说四涅槃中唯后三种名所显得。」

【音义 初一非所显得者。以自性清净涅槃。不由
断障所显得故。

△次所生得(二)初正释(二)初总明所生得。】

「二所生得谓大菩提(至)此即四智相应心品。」

【音义 简非二乘所證。名大菩提。从无漏种生因
所生。名所生得。问曰。无漏种子法尔而有。自种而
生。那名得耶。释意可知。

合响 会玄第四卷云。菩提体是有为。本有种子。
多闻熏习。因修增长。体即四智(文)。开蒙云。转灭有
漏八识之时。从无漏种。生起四智。名所生得。

△次别释四智品(二)初徵。】

「云何四智相应心品。」

【音义 相应心品者。异类合成一聚名品。即八净
识。及馀信善心所也。

△次释(二)初正释智品(二)初别释体相(四)初大圆
镜智相应心品。】

「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至)如大圆镜现众色像。」

【音义 谓此心品离诸分别者。由因中无计度故。
所缘行相微细难知者。由因中行相穷极微细。难
可了知。及此所缘内外境。亦微细难测故。不妄不
愚一切境相者。由因中能缘三类性境。不差谬故。
卷十 第 752a 页 X51-0752.png
性相清净者。因中相染而性净。今智光发明。性相
俱净故。纯净圆德者。纯者无杂。净即离染。圆者满
义。现种依持者。现行功德之依。种子功德之持。自
性明善。名为清净。有漏永亡。云离诸杂。染此能现
生自受用等三身三土。及后三智。如大圆镜。现众
色之影像。

补遗 会玄云。镜智离分别故。依持平等所缘行
相。亦不可知。于真俗境。如实了知。不妄不愚(云云)

△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

「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至)一味相续穷未来际。」

【音义 自他有情悉平等者。由昔因中执有我故。
自他不等。今我执既无。故皆平等。诸有情者。谓十
地菩萨也。妙观察智不共所依者。因中第七识。为
第六识不共所依。果上平智。亦为妙观察智之所
依故。无住涅槃之所建立者。由悲与智恒相应故。
一味者。一无漏味也。馀义可知。

△三妙观察智相应心品。】

「三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至)令诸有情皆获利乐。」

【音义 清凉释曰。神用无方。称之曰妙。缘自共相。
名为察智。自即色心等别。共即同无常等。又摄论
云。圆成实性为共相。依他起性为自相。摄观者。摄
即摄藏。观即观察。六度道品。为功德宝。诸神通等。
为作用差别。谓以现相或放光等。

△四成所作智相应心品。】
卷十 第 752b 页 X51-0752.png

「四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至)成本愿力所应作事。」

【音义 示现种种变化三业者。准佛地经释曰。由
是如来勤身化业。示现种种工巧等处。摧伏诸技
傲慢众生。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
教。成熟解脱。由是如来庆语化业。宣提种种随所
乐法。文义巧妙。小智众生。初闻尚信。以是善巧方
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由是如来
决意化业。决择众生八万四千心行差别。以是善
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广如
彼经。

△次总示立名。】

「如是四智相应心品(至)一切有为功德皆尽。」

【音义 有疑问曰。四智心品。每品定有二十二法。
能所变等。云何但以智得名耶。故释云。如是四智
等二十二法者。五遍行。五别境。信等十一。并所依
净识。各有二十二法。能遍谓内二分。所变谓相见
分故。此四品总摄一切有为功德尽者。谓即由智
品定有二十二法故。所以四品。总摄一切善法。以
无漏位中智用增盛。以智名显。故云四智相应心
品。佛地论云。大觉地中。无边功德。略有二种。一者
有为。二者无为。无为功德。净法界摄。有为功德。四
智所摄。

△次诸门分别(二)初正释(四)初转得门(三)初师转
识成智。】
卷十 第 752c 页 X51-0752.png

「此转有漏八七六五识相应品如次而得。」

【补遗 开蒙。问转何识生何智。答转前五得成所
作。六妙观察。七平等性。八大圆镜(文)

△次师智依识转。】

「智虽非识而依识转识为主故说转识得。」

【音义 问曰。智是心所。识是心王。巳转未转。其体
原异。那言转识而得四智耶。释云。智依识转。非转
识体。然识是心王。有主义故。说转识得。

合响 开蒙。问转识成智。智者别境中慧。岂不转
王。成心所耶。答称实转王得王。转所得所(文)

△三师转强得强。】

「又有漏位智劣识强(至)转八识而得此四智。」

【音义 清凉释曰。言识劣者。以二分中。但有净故。
不同众生分别强故。言智强者。无恶慧故。决断胜
故。

合响 会玄第十三卷。引百法钞云。有漏位中。智
劣识强。无漏位中。智强识劣。问何因如是耶。答因
中识强者。为境强故。以识为了别境而生故。问因
何境强。答为烦恼强。烦恼强者。为智慧劣。因此生
死轮回。果中智强识劣者。为境劣故。境劣者。为烦
恼无故。烦恼无者。为智强故。因此智强。能舍生死。
得涅槃等。

△二初起门(二)初别明(四)初大圆镜智(二)初师无
间道时起。】
卷十 第 753a 页 X51-0753.png

「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至)便无能持净种识故。」

【△次师解脱道时起。】

「有义此品解脱道时(至)持无漏种令不失故。」

【音义 二释之中。此释为正义。并见前所弃舍中。

△二平等性智。】

「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至)相依相续尽未来际。」

【音义 第七因中转。故云见道初起。有漏等位或
有间断者。谓十地中。未能断尽俱生二执。若第六
识入生法观时。观我法空。伏二执故。此智现前。若
出二观时。与漏心俱。则不现起。故言或有。至十地
后心。乃成究竟无漏。以净第八。而为所依。相续无
间。尽未来际。

合响 宗镜第五十七卷。问第六能断惑。断惑成
无漏。第七不能断惑。何故亦成无漏。答谓第七识
是第六所依根。第六是能依识。能依识既成无漏。
第七所依根。亦成无漏。谓第六入生法二空观时。
第七识中。俱生我法二执。伏令不起。故第七成无
(文)

△三妙观察智。】

「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至)或无心时皆容现起。」

【音义 此智亦因中转。通大小乘。若生空妙观察
智。于二乘位。见道初起。至无学位。方得究竟。若在
菩萨渐悟之者。解行地终顿悟之者。要至上位。若
非有漏。或无心时。皆容现起。解行地终。即加行位
卷十 第 753b 页 X51-0753.png
上位。即初见道。至第八地。若非有漏。谓非有漏心
时。或无心时。谓灭尽定。意云。无漏心时。及有心时。
方容现起。若法空妙观察智。菩萨见道。方得初起。
展转乃至上位。若非有漏等。三时皆容现起。此上
位。谓十地后心。若非有漏等者。有漏与彼相违。生
空不违法执。无心则无六识。故此三时皆不现起。

△四成所作智(二)初师修道位亦起。】

「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至)后得引故亦得初起。」

【合响 清凉释曰。谓第六意识。后得引故。于净土
中。起五识故。

△次师成佛时初起。】

「有义成佛方得初起(至)而数间断作意起故。」

【音义 以十地下。明所依根。非无漏故。显非因中
转义。眼等下。清凉释曰。言不共者。谓眼根唯为眼
识依故。言必俱者。是俱有依。根识同时故。言同境
者。即同境依。根识共同缘一境故。此三名异。俱是
五根。皆三依中俱有依摄。所依眼等。既是有漏。故
不能发无漏识智。此二于境有明昧者。二即是漏
及与无漏。无漏识取境明。有漏识取境昧。十地五
识。既是有漏。故至佛果方成所依。由斯下结申正
释。而数间断作意起者。谓虽于佛果巳成无漏。然
数间断。必假作意缘力。方得生起。非如馀智相续
无间。

△次总简。】
卷十 第 753c 页 X51-0753.png

「此四种性虽皆本有(至)勿前佛德胜后佛故。」

【音义 问曰。此四智品。皆从本有无漏种生。若起
现行。应一切时。均成无漏。云何得有前后因果转
依之不一耶。释云。此四种等。意明虽皆本有。要熏
乃发。熏有胜劣故。因位渐增。果位圆满。既圆满巳。
不增不减。尽未来际。又问。何以佛位不增减耶。答
云。但从即生。不熏成种故。若更熏种。则前佛熏多
似优。后佛熏少似劣。故云勿前佛德胜后佛故。

△三缘境门(四)初大圆镜智(二)初师但缘真如。】

「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至)行相所缘不可知故。」

【△次师缘一切法。】

「有义此品缘一切法(至)馀一分二准此应知。」

【音义 先标通缘一切诸法。庄严下引證。先引圣
教。又此下次引正理。谓昔因中。既缘种及身器。于
今果位。亦应缘无漏种。及身土等故。行缘下通前
所因。谓赖耶缘俗。名不可知。此亦应尔。名不可知。
缘真如下。释通本后二摄。了俗由證真故说为后
得者。谓能了俗之智。是根本智。證真如之后而得
者。故说了俗。名后得智。意显此智能證真如。必有
了俗之后得故。馀一分二准此应知者。例后平妙
二智。一体分二。意亦均此。

补遗 问二智既是一体。起无前后。何名后得。答
由證真故有根本。由了俗故有后得。了俗必由證
真故。假立前后。
卷十 第 754a 页 X51-0754.png

△二平等性智(三)初师但缘第八。】

「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至)如染第七缘藏识故。」

【△次师但缘真如。】

「有义但缘真如为境缘一切法平等性故。」

【△三师遍缘真俗。】

「有义遍缘真俗为境(至)二智所摄于理无违。」

【音义 通缘真俗。乃为尽理。佛地下證成。十种平
等性者。文见第四卷中。由斯下结示。

△三妙观察智。】

「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至)皆无障碍二智所摄。」

【△四成所作智(二)初师但缘五种现境。】

「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至)一一皆于五境转故。」

【补遗 前三依心根故。二智俱通。此智但依色根。
而数间断。作意起故。故唯后得。所谓变相观空唯
后得。问谓之后得者。根本而后生。前五既无根本。
何有后得。答是彼类故。同达彼故。

△次师遍缘三世诸法。】

「有义此品亦能遍缘(至)起化业故后得智摄。」

【音义 先明遍缘三世。佛地下引经释成。然此下
通前引论。并可意知。随作意下。释唯后得。不同前
三。通二智摄。

△四作用门(二)初承前标后。】

「此四心品虽皆遍能缘一切法而用有异。」

【△次释四用别。】
卷十 第 754b 页 X51-0754.png

「谓镜智品现自受用(至)破诸疑网利乐有情。」

【补遗 会玄引百法钞云。大圆镜智。摄自受用身。
以含持种子。亲变根身。为众色心总所依故。平等
性智。摄他受用身。反因立号。观自他平等。现十平
等身。行相胜故。妙观察智。能观诸法自共相故。于
净秽二土。说法断疑。最为殊胜。二身皆摄。若成所
作智。摄变化身。谓即此智。遍能成就昔时所作利
他愿故。现三种化身。义为胜故。

△次结广。】

「如是等门差别多种。」

【△次结示。】

「此四心品名所生得。」

【合响 谓四智总名菩提。此结所生得也。

△三结示。】

「此所生得总名菩提及前涅槃名所转得。」

【合响 此以所生菩提所显涅槃。总结所转得也。

补遗 大乘法师云。理凝本有出缚。而号涅槃。智
照新生果圆。而称正觉。乃四德之鸿源。三明之妙
本也。

△三简示。】

「虽转依义总有四种(至)颂说證得转依言故。」

【合响 此约颂所简四转依义中。唯是后一。即所
转得。以所转得中。具菩提涅槃。故言二。即转依义
别中之结章也。
卷十 第 754c 页 X51-0754.png

△三简示。】

「此修习位说能證得非巳證得因位摄故。」

【补遗 谓此中明转依果。正说修习位能證得。非
巳證得。是因位摄。故此广释颂义之第三科简示
也。

△五究竟位(三)初末论设问。】

「后究竟位其相云何。」

【△次举本颂答。】

「颂曰此即无漏界(至)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三末论释成(三)初指前标相。】

「论曰前修习位所得转依应知即是究竟位相。」

【△次正释颂文(三)初释第一句(二)初正释。】

「此谓此前二转依果(至)世出世间利乐事故。」

【音义 清凉释曰。诸漏永尽者。此即离彼相应缚
(烦恼是心所起。必托于心王。心所染心。名相应缚)。非漏随增者。此即显
离所缘缚义(宗镜云。心心所法。皆能缘境。境不离系。名所缘缚)。性净简异
二乘无学。有所知障。不名净故。圆明简彼十地菩
萨。未圆满故。具此诸义。名无漏界。馀义可知。

△次释妨(二)初释四智唯无漏妨(二)初问。】

「清净法界可唯无漏摄四智心品如何唯无漏。」

【音义 问意云。清净法界。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可
言唯无漏摄。四智菩提。从种生故。有为无漏。何得
亦唯无漏摄耶。

△次答。】
卷十 第 755a 页 X51-0755.png

「道谛摄故唯无漏摄(至)而实无漏道谛所摄。」

【音义 云道谛摄者。应知苦等四谛。前二属有漏。
后二无漏摄。谓佛所有四智身土等。自无漏种生。
属道谛摄。故唯无漏。圣说道谛唯无漏故。恐又问
曰。佛变化身。示同众生有生老死。及业烦恼。何唯
道谛。故释曰。虽有示现等。

△次释佛应无五根等妨(二)初问。】

「集论等说十五界等(至)五根五识五外界等。」

【音义 蹑前问曰。若佛功德身土等。皆唯无漏摄
者。如何集论等说。除后三界。馀十五界。唯是有漏。
岂如来无五根等耶。

△次答(二)初有二师明如来根识等非蕴处界摄
(二)初初师。】

「有义如来功德身土(至)故与彼说理不相违。」

【音义 初解可知。然非正义。

△次次师(二)初释义。】

「有义如来五根五境(至)论说五识性散乱故。」

【音义 谓如来五根五境。属法界摄。以从首楞严
等诸三昧生故。此明根境二五非界处等摄也。非
佛下复通妨难。问曰。如来五尘言法界摄。此或可
然。降佛巳还。有情五识。必藉如来法界五尘为质
变相。而缘此所托质。宁非五外界所摄耶。释曰。非
佛五识虽依此变。而所变者粗。可言界处等摄。为
质者细。岂五境摄。如来下。明佛五识非识界摄。
卷十 第 755b 页 X51-0755.png

△次料简。】

「成所作智何识相应(至)是故于此不应为难。」

【音义 前后问答。共有五番。成所作智何识相应
者。问也。意谓如来五识。若非五识界摄者。则所转
成智。谓与何净识俱起耶。答曰第六识相应者。意
云。由第六识观机。能起三类分身之化用故。若尔
与观察智体有何别。答云。彼观诸法自共相。此唯
起化用。即差别义。既尔。观察成智。应不并生。若并
生者。于一类识。同时起二。不应理故。许不下。答意
可知。或与第七下。又作一意答前问。谓成所作智。
或可与第七净识俱依根。五识缘色等境。是平等
智。作用差别故。谓平等智。起他受用身。有成事智
品。亦缘色等故。若尔与平等智性有何别。谓平等
智起他受用身土。成智起变化身土。故有差别。岂
不下。复设问曰。成事智品。如应摄在五识之中。岂
不得耶。非转下。答非谓转彼五识。得此智品。其体
即是彼所摄。复举例云。如转生死等。此解亦未尽
理。

△次第三师明如来身土等亦蕴处界摄(四)初正
立义。】

「有义如来功德身土(至)彼三皆通有漏无漏。」

【音义 谓如来四智功德等法。属蕴处界摄者。如
其所应。摄在三科之中。何以故尔。彼三皆通漏无
漏故。异生蕴等纯有漏。菩萨蕴等通漏无漏。佛果
卷十 第 755c 页 X51-0755.png
蕴等纯无漏。谓馀所成者。通漏无漏。佛所成者。纯
无漏故。

△二会相违(二)初会集论。】

「集论等说十五界等(至)而非二乘所知境摄。」

【音义 初句牒前引论。彼依下次会通。谓彼集论。
依二乘粗浅境说。境既粗浅。能缘根识亦粗浅。故
说唯有漏。不依如来微妙境说。故云非说一切。谓
除下转释。馀谓九界有情。后三即意根法境及意
识。

△次会馀处。】

「然馀处说佛功德等(至)十九界等圣所遮故。」

【音义 有圣教云。佛功德等非界等摄者。谓此胜
境。而非二乘劣智所知境故。所以言非界等所摄。
以理而言。如应摄在蕴处界中。所以者何。佛功德
等。属有为故。经说有为皆蕴摄故。又说诸法界处
摄故。若谓非十八界等摄者。应是十九界。十三处。
六蕴摄故。十九界等。圣所遮故。

△三斥前师。】

「若绝戏论便非界等(至)说馀成者非佛所成。」

【音义 先以本颂。斥初解非。又处处下。复引他处
通斥前二家解。如经云。憍陈如。因灭无常色。而获
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又论说五识性散乱者。
说馀九界。非佛所成。故不相违。

△四结正释。】
卷十 第 756a 页 X51-0756.png

「故佛身中十八界等皆悉具足而纯无漏。」

【△次释第二句(三)初释不思议。】

「此转依果又不思议(至)非诸世间喻所喻故。」

【音义 此以三义。释不思议三字。意可思准。

△次释善字(二)初正释。】

「此又是善白法性故(至)违不善故俱说为善。」

【音义 善者白净义。谓二转依是纯净故。离染黑
故。名之曰善。善者顺益义。清净法界。远离生灭。解
脱诸苦。极安隐故。四智心品。妙用无方。泽彼群生。
极巧便故。二种皆有顺益义故。违不善法。违损义
故。俱说为善。

△次释妨(二)初问。】

「论说处等不唯无记如来岂无五根三境。」

【音义 难者意谓。论说十二处中。五根与香味触。
性唯无记。馀通三性。故云不唯无记。而上章言。佛
四智等。唯是善摄。岂如来身无五色根。及香味触
之八处耶。

△次答。】

「此中三释广说如前(至)善种所生无漏善摄。」

【音义 谓此中亦同前有。绝戏论故。妙定生故。非
根境摄。及如应有根境等。三师解释。若申第三师
正义者。应云论说五根三境唯无记者。彼依馀成
就者说。非佛所成。故佛身中。十二处等。皆悉具足。
而纯善性。一切下。复明唯善。并可如文准知。
卷十 第 756b 页 X51-0756.png

△三释常字。】

「此又是常无尽期故(至)穷未来际无断无尽。」

【音义 此以无尽期。释二果常义。先标。清净下别
明。涅槃自性无生灭。无变易。故有常义。四智虽非
自性无生灭。以所依法界是常。而能依四智。亦说
为常。非自性下。释四智非自性常义。然四智下。释
四智自性。亦有常义。

△三释后二句(二)初释安乐二字。】

「此又安乐无逼恼故(至)故二转依俱名安乐。」

【音义 斯以无逼恼。释二果安乐义。先标。清净下
别明。永离体害者。谓所知障。是智体害。今既圆明。
故言永离。此二下结可知。

△次释解脱等八字(二)初释解脱身三字。】

「二乘所得二转依果(至)无殊胜法故恒名解脱身。」

【音义 解脱身者。摄论曰。唯永远离烦恼障缚。如
村邑人。离械锁等所有禁系。息除众苦。而无殊胜
增上自在。富乐相应。

△次释大牟尼名法(二)初略明颂义。】

「大觉世尊成就无上(至)二转依果皆此摄故。」

【音义 梵音牟尼。此云寂默。永寂二边。默契中道。
二果亦名法身者。法谓诸功德等。身者体义。依义。
聚义。此法身五法为性者。此以聚义。释法身也。佛
地经云。清净真如。及四智品。名为五法。以清净法
界。名为涅槃。四智心品。名为菩提。合此二种。名为
卷十 第 756c 页 X51-0756.png
法身。不独一种清净法界。名法身也。以二转依。摄
此五法。五法皆是法身摄故。

补遗 起信笔削记卷第五云。身具三义。一者体
义。真如自体任持不失故。二者依义。为彼报应之
所依故。三者聚义。一切功德之所集故。

△次广解法身(三)初明能依身(四)初正释三身(二)
初总标。】

「如是法身有三相别。」

【合响 摄大乘论第一卷云。若无自性身。应无法
身。譬如眼根。若无法身。应无受用身。譬如眼识。应
知此中所依能依。为同法喻。若无受用身。巳入大
地诸菩萨众。应无受用法乐。菩提资粮。应不圆满。
譬如见色。若无化身。胜解行地诸菩萨众。诸声闻
等劣胜解者。最初发趋。皆不应有。是故决定应有
三身(文)

△次别释(三)初自性身。】

「一自性身谓诸如来(至)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音义 受用变化平等所依者。此以能依显所依。
胜也(前文约聚义名身。故以五法名法身。此中以能依显所依。约义名身。又真净法界。离相寂
然。绝诸戏论。是以体义。名法身也)。前章通立二果。亦名法身。此中
唯以法界自性。名法身者。以后二身。即菩提果故。
应知前后。但是开合立名。所以标中言。如是法身
有三相别。即开意也。然此自性。于三身中。又得法
身之通称。故云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者。此
卷十 第 757a 页 X51-0757.png
以依义释法身也。

合响 开蒙引普润大师云。轨持为法。依止名身。
凭何以知。光明疏云。法名可轨。诸佛轨之而得成
佛。摩诃衍云。湛湛绝虑寂寂名断。能为色相。作所
依止。凭此而知。问寂寂名断。安曰法身。答法实无
名。为机诠辩。召寂寂体。强称法身。问湛湛之体。当
同虚空。答凡所有相。皆是非相。觉五音如谷响。如
实无声。了万物如梦。形见皆非色。空有不二。中道
照然。不可闻无。谓空断绝(文)

△次受用身(三)初标。】

「二受用身此有二种。」

【△次释(二)初自受用。】

「一自受用谓诸如来(至)恒自受用广大法乐。」

【音义 谓诸如来。于三阿僧祇劫中修习福智之
所引生。本有无漏种子所起现行。四智功德。及镜
智所起。圆满清净。常遍色身。总名自受用身。

合响 开蒙。问何义故名为报身。答三无数劫。修
所得故。名为报身。唯此是实。后皆应身。普润云。报
谓果报。三祇修因所得果故。身者。依止相续二义
名身。问依止义。答有为功德所依止故。问相续义。
答尽未来际。无断尽故。问其果报者。何教所明。答
摩诃衍云。具胜妙因。受极乐果。远离苦相。故名为
报。问依止相续义何所出。答唯识论云。所起无边
真实功德。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此其出也。
卷十 第 757b 页 X51-0757.png

△次他受用。】

「二他受用谓诸如来(至)令彼受用大乘法乐。」

【音义 此由證自受用故。为欲利他十地菩萨。于
平等智中之所现者。名他受用。如华严之舍那身
是也。

△三结。】

「合此二种名受用身。」

【△三变化身。】

「三变化身谓诸如来(至)令各获得诸利乐事。」

【音义 变化身者。亦由證自受用故。为欲利他贤
位菩萨。及二乘。与六道异生。于成事智中。现随类
身。随彼机宜。演说三乘及人天因果。令彼各得世
出世间诸利乐事。名变化身。摄论曰。变化身者。从
睹史多天宫。现殁受生。受欲。踰城出家。往外道所。
修诸苦行。證大菩提。转大法轮。入大涅槃故。

合响 开蒙。问变化身。答无而歘有。谓之变化。聚
化五蕴。名之为身。问化身数类。答有三类。一大化
身。二小化身。三随类化。问大化身。答千丈大化。王
大千界。被地前机。问小化身。答丈六金身。王一四
天下。二乘凡夫是所被机。问随类化。答猿中现猿。
鹿中现鹿。名随类化。问拘尸罗现三尺身。城东老
母指掌所现。此当何类。答据被人类。属小化身。据
非丈六。属随类化(文)

△二五法相摄(二)初标。】
卷十 第 757c 页 X51-0757.png

「以五法性摄三身者。」

【△次释(二)初初师。】

「有义初二摄自性身(至)故知三身皆有实智。」

【音义 初二摄自性身者。谓五法中。一真法界及
圆镜智。摄三身中自性身。经说下引證。经说真如
是法身者。此證一真法界。摄自性身。论说转去阿
赖耶等二句者。此證圆智。摄自性身。中二智品摄
受用身者。谓五法中平妙二智。摄三身中受用身。
说平下引證如文。后一智品摄变化身者。谓五法
中。成事智品。摄三身中变化身。说成下引證。又智
下。复以四智总摄三身。故结云三身皆有实智。言
智殊胜者。佛地经云。又佛三身。皆十义中。智殊胜
摄。

△次次师(二)初明一真如摄自性身(二)初正释。】

「有义初一摄自性身(至)无相无为非色心故。」

【音义 谓五法中。一真法界。摄三身中自性身。何
以镜智。不摄自性。谓镜智品。非本性常故。有生灭
故。是生因之所生故。是有相有为色心法故。自性
反是。故不相摄。

△次通论。】

「然说转去藏识得者(至)不可说为色心等物。」

【音义 初句牒前引。论谓由下次通论。意云。由转
本识中。二障种子。显法性身。非同镜智。转去彼识
而證得者。故不可以镜智。亦摄自性身也。智殊下
卷十 第 758a 页 X51-0758.png
次通前释。先牒。是彼下次通。谓法身是彼四智之
依止。是彼四智之实性故。言具摄三身。理实不摄
法身。唯摄后二身故。自性下。出不摄法身之意。谓
自性虽具无边功德。而是无为法故。不可为镜智
色心所摄。

△次明后四法摄馀二身(二)初正释(二)初通明智
摄二身。】

「四智品中真实功德(至)种种身相摄变化身。」

【音义 谓通以四智。及镜智所现色身。摄自受用。
平等成事二智所现。如应摄馀二身。

△次转释自受用身。】

「说圆镜智是受用佛(至)实有色心皆受用摄。」

【音义 问曰。何由而知四智功德摄自受用耶。释
曰。说圆镜智等。又问。转去藏识。亦得自受用身。何
以不言。释云。虽转藏识等。应知转藏识有二义别。
一者转灭识中二障种子显现法身。二者转染识
体成大圆镜得自受用。今此伹说显法身义。而于
转染成净一义。略不言之。又说下。以理推明。圆智
定属自受用摄。唯證因得者。唯是清净圣智之所
證故。又受用身。通摄佛地不共有为功德。故自受
用摄彼四智。故四下结示。

△次斥前(二)初正斥。】

「又他受用及变化身(至)故此二智自受用摄。」

【音义 前师云。三身皆有实智。此中斥云。他受用
卷十 第 758b 页 X51-0758.png
及变化等。复有问曰。圣教说变化身智殊胜摄。何
非实智。故今释云。虽说化身等。又问。圣说二身。即
是二智所现。何得体非实智。故复释云。但说平等。

△次释疑。】

「然变化身及他受用(至)无根等用故不说有。」

【音义 问曰。若他受用。及与变化。而非实智为体
者。大似土偶人无异。何能说法利生耶。释曰。然变
化等。复问身等有质。可言化现。心等无形。岂能化
现耶。释云。无上觉等。若不尔下。反释能现。谓若如
来不能化现心及心所。无形质法。则如来贪瞋等。
久巳断故。云何能现。如来实心。等觉菩萨。尚不能
知。云何声闻及傍生等。能知佛心。故知声闻等能
知者。即化现故。如有经云。诸天亦知佛心。如佛一
时。深摈众僧。还念欲取。梵王悉知。又于一时。心念
为王如法化世。魔王即知而来劝请。又诸比丘亦
知佛心。如佛将泥洹时。阿那律陀。次第知佛所入
诸禅三昧。其类实繁。不能枚举。由此下引證。化无
量类皆令有心者。涅槃经说。人天百万。设最后供。
唯纯陀供。是佛亲受。馀悉化人。此化人者。皆似有
心。令彼人天。各各自谓佛受我供故。馀文可思。虽
说下通妨。问既变化身有根心。云何他处说无根
心。答虽说变化无根心等。此依二乘劣定所起根
心。是声闻等所现化人。不依如来实智所起根心。
又彼劣定所化根心。无真实受用。故论不说有化
卷十 第 758c 页 X51-0758.png
根心。

△三三身德别。】

「如是三身虽皆具足(至)利乐他用化相功德。」

【合响 先标。谓自性下别释。谓本性常故有常德。
白法善故有净德。寂静安隐故有乐德。解脱离缚
故有我德。性净圆明故名离诸杂染。含容众德故
名众善所依。自受用身等者。即圆镜智所起。常遍
色身。及四智品。真常功德。馀二身可知。

△四自他利殊。】

「又自性身正自利摄(至)唯属利他为他现故。」

【音义 为增上缘者。谓诸佛自性身。即法界理。此
理遍一切法。及有情心。以故有情发心修行。皆藉
此而为内因。令其所作咸悉成就。故云为增上缘。
令诸有情。得利乐故。

△次明所依土(四)初法性土。】

「又自性身依法性土(至)譬如虚空遍一切处。」

【音义 准古疏云。佛义是相为功德法所依止故。
众德聚故。二身自体故。法是性义。功德自性故。能
持自性故。诸法自性故。体为土义。相义为身。意云。
属佛是相。属法是性。直语所依名土。故云体为土
义。以能依名所依。为法性身。故云相义为身。言随
事相其量无边者。以变化等三身三土。事既无边。
与之为性。岂有边耶。

合响 开蒙。问唯一法性宁分身土。答能依义边。
卷十 第 759a 页 X51-0759.png
名之为身。所依义边。名之为土(文)。宗镜第八十九
卷云。此即于自心性相。分身土之名。以自心相义
名身。自心性义名土(文)

△二自受用土。】

「自受用身还依自土(至)亦可说言遍一切处。」

【音义 先明土量。纯净佛土因缘者。即菩提分法
等。谓净第八所变自受用土。由昔所修自利。无漏
净土。因缘之所出生。众宝庄严。周遍圆满。无有涯
际。如净土下。次例身量。如起信论云。身有无量色。
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
种庄严。随所示现。即有无边不可穷尽。皆是无量
劫来。无量善根所引生故。功德下。例同功德智慧。
所證谓二空真如。所依谓自性法身也(清凉云。功德随所依
身。智慧随所依土)。

合响 开蒙。问报身体。答四智菩提。无漏五蕴。问
报土体。答无漏色蕴。问能所依。答根根尘尘。遍周
沙界。情器有异。情为能依属报身。器为所依属报
土。此实报土。

△三他受用土。】

「他受用身亦依自土(至)能依身量亦无定限。」

【音义 利他无漏纯净佛土因缘者。如净名经云。
直心是道场。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等。
或小大胜劣等者。谓初地所见净土。望于二地。为
小为劣。展转乃至第九地。望于法云。为小为劣等
卷十 第 759b 页 X51-0759.png
为大为胜。反是可知。

△四变化土。】

「若变化身依变化土(至)能依身量亦无定限。」

【音义 利他无漏净秽因缘者。应知佛所修因。无
非净行。宁有秽土成熟之理。良以众生根性有殊。
或宜顺导者。则现净土而摄受之。应逆化者。则现
秽土。而折伏之。以故弥陀现居净土。释迦示生堪
忍。如有经云。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即斯义
也。净秽大小前后改转者。净如螺髻梵王。见此佛
土。无非七宝。秽如身子所见。唯瓦砾荆棘等。大小
例知。能依身量亦无定限者。由机不一故。或见千
丈。或唯丈六。乃至或有见佛只三尺等。

△三身土合简(二)初别约诸佛分简身土有同不
(三)初自性身土。】

「自性身土一切如来同所證故体无差别。」

【合响 清凉疏云。自性身土一向体同。钞云。既同
所證。明是体同。如一室之空(文)

△次自受用身土。】

「自受用及所依土(至)而皆无边不相障碍。」

【合响 清凉疏云。自受用者。平等无二。相似名同。
钞云。如千灯光。同照室内(文)

△三馀二身土(二)初标。】

「馀二身土随诸如来所化有情有共不共。」

【合响 清凉疏云。馀二身土。亦相似名同。而随机
卷十 第 759c 页 X51-0759.png
见异。钞云。有共不共者。共为异故名共。非是同义。
不共随化别故。上二皆异。然共不共。亦相似名同。
令其各见。共不共差。即随机见异(文)

△次释。】

「所化共者同处同时(至)一佛能益一切生故。」

【音义 清凉释曰。于中三。初释共义。佛各变者。如
今释迦化身。若一类众生。昔与阿閦弥陀药师宝
集。皆悉有缘。应受其化。所化之者身不可分。在贤劫
时。阎浮之处。则阿閦如来。化一佛身。为释伽文。阿
弥陀佛。亦化一身。为释迦文。药师琉璃光。亦化一
身。为释迦文。宝集如来。亦化一身。为释迦文。同在
迦毗菩提树下。一时成佛。令诸众生。但谓一释迦
文佛。如五盏灯。同照一物。共发一影。实有多光。名
发一影。而相杂故。谓之为一。如其一人。属于五佛。
如上所明。若百千人。同属五佛。亦如是见。五佛为
一。于不共下。二释不共。设见十方百千化佛。亦是
一佛。化现诸身耳。诸有情类下。第三双结释成就。
上来共不共义。或多属一或一属多者。然应更有
或多属多或一属一。文无者略。不尔下。弹馀师义
然摄论中。有三师义。一云共。一一皆度一切等故。
二云不共。以类本来相属别故。如慈氏释迦。同事
底沙佛。佛见释迦所化先熟。为之入定。令其七日
忘下一足。一偈赞佛。超于弥勒九劫先成。岂非别
耶。三云有共不共。若一向共。何用多佛。若一向不
卷十 第 760a 页 X51-0760.png
共。不应历事多佛。愿度一切。不应以巳所化众生。
付嘱后佛。今唯识论。即第三正义。略弹共家。不弹
不共。

△次通约生佛合简身土所变不同(二)初约漏等
判属四谛(二)初明无漏识变者道谛摄。】

「此诸身土若净若秽(至)三法因缘杂引生故。」

【音义 谓上四种身土。约佛无漏识上所变现者。
同乎能变。俱纯无漏。何者。是善无漏共不共等种
子生故。蕴等下。通伏疑。疑云。谓如能变是无漏故。
所变身土亦无漏。则能变是识。所变亦应唯是识
相无蕴等之别耶。故释云。蕴等识相等。意云。能变
虽是识。所变蕴等从能变识起。总皆识相。不必皆
同。以从蕴处界三种引生故。

补遗 宗镜云。所变身土。若第八识中。从种子变
生四尘五尘现行者。名因缘变。佛唯无漏。若六七
识变。名分别变。佛唯无漏。

△次明有漏识变者苦集摄。】

「有漏识上所变现者(至)不尔应无五十二等。」

【音义 此诸身土。若约九界有情。有漏第八识上。
托佛身土为质。所变亲相分者。同能变识。皆是有
漏。何者。纯从有漏种所生故。善等下。问曰。若能变
是有漏。所变亦是有漏。则能变识性是无记。则所
变亦应唯是无记性耶。故释云善等识相等。意云。
能变虽是无记。所变善等。不必皆同无记识相。以
卷十 第 760b 页 X51-0760.png
从识中三性种子。杂引生故。蕴等同异类此应知
者。应云蕴等识相。不必皆同。三性因缘杂引生故。
若言不尔。应无五蕴十二处等。

△次约三性别示五观(五)初示遣虚存实观(二)
安慧立相见为虚自證为实。】

「然相分等依识变现(至)许识内境俱实有故。」

【音义 此师意。以相见二分。为遍计所执。自證分
识性。为依他起。依他起法。从因缘生。固是唯识。遍
计所执是虚妄起。故云非如识性依他中实。不尔
下。谓若相分等。亦是依他中实。则许实有内境。唯
识之理。何由成耶。此安慧所立非正义。

△次以护法立遍计为虚四分俱实。】

「或识相见等从缘生(至)不尔真如亦应非实。」

【音义 此师正义。谓相等四分。俱依他起。虚实如
识者。依真胜义言。识如幻梦。则所变相分亦虚。约
世俗谛言。依他不无。则相见分亦是实有。若尔则
有实境耶。故释云。唯言遣外。不遮内境。如不然者。
本智所缘真如内境。亦应非实。

△二示舍滥留纯观(二)初问。】

「内境与识既并非虚如何伹言唯识非境。」

【音义 意云。境识既并非虚。是则论家应云唯识
唯境。如何但言唯识。而非境耶。

△次答。】

「唯识内有境亦通外(至)非谓内境如外都无。」
卷十 第 760c 页 X51-0760.png

【音义 谓识唯内有。境通内外。谓境虽是内识所
变。外人妄计心外有法。若言唯境。恐滥外计。所以
但言唯有识耳。或诸下。又一义释。谓诸愚夫。迷执
外境。起三杂染。不解观心。解脱生死。衰悯彼故。但
言唯识。非谓亦无内境。

△三示摄末归本观。】

「或相分等皆识为性由熏习力似多分生。」

【音义 谓相见分。亦识为体。由熏习力。似二分生。
若摄末归本。唯一自證分耳。

△四示遣相證性观。】

「真如亦是识之实性故除识性无别有法。」

【音义 问八识四分。是妙俗谛。可言唯识真如。乃
废诠谈旨。岂亦唯识耶。故释云。真如亦即识之实
性。故除识外无别有法。

△五示隐劣显胜观。】

「此中识言亦说心所心与心所定相应故。」

【音义 问既言唯识。何故又有五十一心所法。故
释曰。此中识言等。

补遗 宗镜第三十五卷云。唯识二观者。一唯心
识观。二真如实观。进趣大乘方便经云。若依一实
境界。修信解者。应当学习二种观道。一唯心识观。
二真如实观。学唯心识观者。所谓于一切时。一切
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
一切境思。若心往念。皆当察知。勿令使心无记攀
卷十 第 761a 页 X51-0761.png
缘不自觉知。于念念间。悉应观察。随心所有缘念。
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巳内心。自生想念。
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所谓内心自生长短
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
界。未尝有想起于分别。当知一切境界。自无分别
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
一切相。如是观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离心。则
无一法一相。而能自见有差别也。真如实观者。思
唯心性。无生无灭。不自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
之想。又三十六卷云。言观之一字。理有二种。一观
瞩。二观察。初观瞩者。如前五识。缘五尘境。瞩对前
境。显现分明。无推度故。现量性境之所摄故。次观
察者。向自识上。安模建立。伺察推寻境分剂故。今
立观门。即当第二观察义。约能观之心。出体有四。
一尅性出体。唯别境慧。此慧能拣去散乱染无记
等。择留善净所变境故。二能所引体。定引慧故。三
相应体。五蕴除色。四眷属体。并色五蕴。问相应四
蕴心王心所。取其何者为能观察。答先辩心王。次
明心所。若八识心王。唯取第六。问前五七八。俱能
缘虑。何以不取。答且前五识。有漏位中。唯现量缘
实五尘境。第八唯现量缘三境故。种子根身器世
间境。性唯无记。第七有漏位中。常缘第八见分为
境。非量所收。今能观心。因教比知变起相分。比量
善性。独影境摄。故唯第六有此功能。问第六心王。
卷十 第 761b 页 X51-0761.png
有其几种。答义说有四。一明了意识。与前五识。同
缘五尘。分明显了。二定中意识。引得上定。定中所
起。三独散意识。不与前五同缘。为简明了。故立独
名。又非定中所起。故名为散。独于散位。而生起故。
四梦中意识。于睡眠位。起此识故。问四中何者为能
观心。答得上定者。定中意识。现量观故。未得定者。
独散意识。能为观体。次明心所者。有五十一法。今
明能观心。但唯善性第六识。其相应心所。随心王
说。定中心所。唯二十一。谓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
或寻伺中。随取一法。即二十二。寻粗伺细。不俱起
故。浅深推度。思慧为体。若与散位心王相应。即二
十法。于前善中。除轻安故。轻安一法。是定引故。有
定资身。方得调畅。有轻安义。或二十一。于寻伺中。
随取一故问。能观心。于三境之中。此何境。答定散
二位。皆独影境。变假相故。此假相分。从能缘见分
种生。自无其种。故名独影。言独影自有二类。一有
质。即此观心托彼为质。二无质。缘龟毛等。问定散
二位。托彼质缘熏得何种。答唯熏能观心心所见
分种子。相分是假不熏。有漏观心。不熏无漏质种。
问三量之中。此是何量。答定位现量收。散位比量
摄。不通非量。非正观故。问三性何性。答唯善性故。

△第三释结施愿分(二)初结示题名。】

「此论三分成立唯识(至)乃得圆满非增减故。」

【音义 先结。末论名曰成唯识者。谓以宗因喻等
卷十 第 761c 页 X51-0761.png
三支。成立唯识理故。复说此名净唯识者。显理究
竟。极明净故。次出本论名。曰唯识三十颂者。由三
十颂。显唯识理。自因至果。乃得圆满。义无增减故。

△次结归施愿。】

「 巳依圣教及正理
 分别唯识性相义
 所获功德施群生
 愿共速登无上觉」


【音义 初二句结归。次二句施愿。】
成唯识论音响补遗卷第十


音释


(衣炎切。音阉。滞也。久留也)

(去冀切。音器)

(丑林切。音琛)

(五到切慢也)


(于废切。恶也污也)

(息约切。刮削也)

(许物切忽也)
螺髻
(上卢戈切下古诣切)


(郎狄切)

(朱欲切观也)


「 佛光恩照
 三千大千
 随缘遍满
 恒沙法界
 普度众生
 悉證菩提
 身心安泰
 年时丰捻
 风雨调顺
 日月升恒
 乾坤清宁
 百昌蕃炽
 上下乐利
 中外恊和
 遮物咸亨
 万善圆成
 情与无情
 同登正觉」


大清雍正十三年四月初八日   〔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