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第 630b 页
成唯识论俗诠卷第九
天亲菩萨造颂
护法等菩萨造论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明西蜀沙门 明昱 俗诠
【科从七卷中答外问分五。一假说我法。二种种分
别。三生死相续。四经说三性。八卷竟。此五法无自
性分三。一牒义标问。】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
【若有三性者。牒大乘不离唯识。立三种性正义。如
何下。是难词。
△一牒义标问竟。下二举前八句颂
总答。以后四句颂。属显性唯识分故。】
卷九 第 630c 页 X50-0630.png
「颂曰即依此三性(至)常如其性故即唯实性。」
【前四句。正答问意。谓佛说无自性者。即依此遍计
等三性。立彼三种无性。故佛世尊。密意说彼一切
诸法。皆无自性。言密意者。但是言陈。未申意许。中
四句。释立三无性义。谓依遍计所执性。立相无自
性性。由彼体相。毕竟非有。如虚空华。绳上蛇故。次
依依他起性。立生无自性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
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后依圆成实性。立胜义无自
性性。谓即胜义。由远离前。遍计所执我法性故。又
言由远离前者。是离依他起。远离所执我法者。是
离遍计执。言性者。显是圆成。故下文云。非性全无
后四句。颂唯识性。故基法师。分为显性唯识分。
△
二举颂总答竟。下三解释颂意分四。一总释颂意。】
「论曰即依此前所说三性(至)于有及无总说无性。」
【总释前入句颂。谓即相生胜义无性者。释总立彼
三无性义。相即虚妄遍计之相。立相无性。生即依
他从缘生故。立生无性。胜义即圆成。二空所显故。
立胜义无性。以佛密意说立彼三种皆无自性。非
性全无者谓依他是如幻有。圆成是胜义有。此二
性。非谓全无但遍计是愚夫妄执决定非有。为破
彼故。总说为无。说密意下。释上非性全无。以显密
意。是非了义。于有及无。总说无性者。依圆是有。遍
计是无。
△一总释颂意竟。下二问答别明。】
「云何依此而立彼三(至)而滥第二故此不说。」
卷九 第 631a 页 X50-0631.png
【问答以明立三无性义也。立相无性。是显了说。故
云。毕竟非有。立生无性。是密意说。故云。非性全无。
立胜义无性。亦密意说。故亦云。非性全无。问。太虚
喻圆成众色喻依他。喻中众色无性。所显太虚。法
上应说依他无性。显圆成实。何言胜义无性耶。答
云。虽依他起。非是胜义。亦得说为依他无性。以显
胜义。而滥第二。故此不说依他无性唯说胜义无
性。以第二依他。自无性故。
△二问答别明竟。下三
别释前科。通上第二依教广成分下。前二十四颂
名辩相唯识分竟。二十五一颂。名显性唯识分。即
此别释前科义也。】
「此性即是诸法胜义(至)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
【言此性者。是牒颂中上文云。后由远离前。所执我
法性之性字。以显唯识性义。故云。是一切法胜义
谛故。然胜义下。释胜义别分四种。言胜义者。简于
世俗。今先明世俗亦有四种。一世问世俗。亦名假
名无实谛。谓瓶盆军林等。但有假名。而无实体。二
道理世俗。亦名随事差别谛。谓蕴处界等。随彼彼
事。立蕴等法。三證得世俗。亦名方便安立谛。谓预
流等。于苦集等由證得理而安立故。四安立世俗。
亦名假名非安立谛。谓二空理依彼空门。说为真
性。由彼真性。内證智境。不可言说。名二空理。但假
说故。胜义四者。一世间胜义。宗镜云。体用显现谛。
谓蕴处界等。有实体用。过初世俗。说名胜义。随事
卷九 第 631b 页 X50-0631.png
差别。说名蕴等。故名显现。二道理胜义。宗镜云。因
果差别谛。谓苦集等。智断證修。因果别故。三證得
胜义。宗镜云。依门显实谛。谓二空理。过俗證得。故
名胜义。依空能證。以显于实。故名依门。四胜义胜
义。宗镜云。废诠谈旨谛。谓一实真如。体妙离言。巳
名胜义。又真不自真。待俗故真。即前三真。亦说为
俗。俗不自俗。待真故俗。即后三俗。亦名为真。至理
冲玄。弥验于此。此中下。结显胜义。不依前三。故说
真如。即诸法性(前三。即世间。道理。證得。三胜义。后三。即道理。證得。安立。三世俗)。】
「真谓真实显非虚妄(至)为简世俗故说实性。」
【真谓下。释上真如二字。即是胜义真实名故。亦言
下。复释颂中亦字。为显胜义。不但名真如。亦有法
界实际等名。如馀论中广释。此性下。释成实性。即
唯识性故。于前后二种义中。简别虚妄。及世俗有。
△三别释前科竟。下四结非了义。】
「三颂总显诸契经中(至)总拨诸法都无自性。」
【结警无犯。以防空见耳。谓前二颂。虽言密意。尚未
极成。以后一颂。明唯识性。即诸法体。知无性言。诚
非了义。
△四结非了义竟。通上二显性唯识分竟。
下三行位唯识分分二。一问答总明。】
「如是所成唯识相性(至)方能渐次悟入唯识。」
【如是所成唯识相性者。结前所明三种能变。及见
相等。种种所变。是唯识相。诸法胜义。及真如等。是
唯识性。谁于下。正是问词。谓何等人。于几位中。如
果差别谛。谓苦集等。智断證修。因果别故。三證得
胜义。宗镜云。依门显实谛。谓二空理。过俗證得。故
名胜义。依空能證。以显于实。故名依门。四胜义胜
义。宗镜云。废诠谈旨谛。谓一实真如。体妙离言。巳
名胜义。又真不自真。待俗故真。即前三真。亦说为
俗。俗不自俗。待真故俗。即后三俗。亦名为真。至理
冲玄。弥验于此。此中下。结显胜义。不依前三。故说
真如。即诸法性(前三。即世间。道理。證得。三胜义。后三。即道理。證得。安立。三世俗)。】
「真谓真实显非虚妄(至)为简世俗故说实性。」
【真谓下。释上真如二字。即是胜义真实名故。亦言
下。复释颂中亦字。为显胜义。不但名真如。亦有法
界实际等名。如馀论中广释。此性下。释成实性。即
唯识性故。于前后二种义中。简别虚妄。及世俗有。
△三别释前科竟。下四结非了义。】
「三颂总显诸契经中(至)总拨诸法都无自性。」
【结警无犯。以防空见耳。谓前二颂。虽言密意。尚未
极成。以后一颂。明唯识性。即诸法体。知无性言。诚
非了义。
△四结非了义竟。通上二显性唯识分竟。
下三行位唯识分分二。一问答总明。】
「如是所成唯识相性(至)方能渐次悟入唯识。」
【如是所成唯识相性者。结前所明三种能变。及见
相等。种种所变。是唯识相。诸法胜义。及真如等。是
唯识性。谁于下。正是问词。谓何等人。于几位中。如
卷九 第 631c 页 X50-0631.png
何悟入。唯识相性。谓具下。论主如次。答上三种问
意何谓下。外人复问。答中一本性住种性之性。当
作姓。性者体也。姓者类也。若本有体性。安住菩萨
种类姓故。若本无体性。闻大乘法。熏成大乘种类
姓故。问。何等人。名为具本性住种姓人。答。外凡人
是。何名外凡。曰。虽具此性。未发坚固大菩提心。名
外凡位。问。何等人名为具习所成种姓人。答。内凡
人是。何名内凡。曰。此性定在发心巳后。约初入劫。
名内凡位。云何入劫。谓发心后。修十千劫。方八十
信。言入劫者。乃三僧祇之初首。名为入劫。问。具此
二性。当几类人。答。定性菩萨。二乘回心。问。二乘五
果。回心向大。及顿悟人。至初入劫。修习劫数。同别
多少。答。下从初果。上至五果。回心向大。至入劫位。
乃经八万。六万。四万。二万。十千劫。至资粮初。顿悟
发心。亦十千劫。至资粮初。问。何故初果劫多。五果
劫少。答。烦恼有无。修證多少故。今云本性住种性
者。是诸有情性分自有成佛种子。故云法尔所得
无漏法因。习所成者。谓诸有情。闻大乘法。熏习成
故。要具下。结答问意。】
「何谓悟入唯识五位(至)谓住无上正等菩提。」
【何谓下。问所入位。何名为五。一资粮下。释五位名
义。此位菩萨。巳具二种种姓。发大菩提心勤修六
种殊胜妙行。名资粮位。真见道后。断尽烦恼种子。
證解脱果。名解脱道。此中虽非真见道。及断烦恼。
意何谓下。外人复问。答中一本性住种性之性。当
作姓。性者体也。姓者类也。若本有体性。安住菩萨
种类姓故。若本无体性。闻大乘法。熏成大乘种类
姓故。问。何等人。名为具本性住种姓人。答。外凡人
是。何名外凡。曰。虽具此性。未发坚固大菩提心。名
外凡位。问。何等人名为具习所成种姓人。答。内凡
人是。何名内凡。曰。此性定在发心巳后。约初入劫。
名内凡位。云何入劫。谓发心后。修十千劫。方八十
信。言入劫者。乃三僧祇之初首。名为入劫。问。具此
二性。当几类人。答。定性菩萨。二乘回心。问。二乘五
果。回心向大。及顿悟人。至初入劫。修习劫数。同别
多少。答。下从初果。上至五果。回心向大。至入劫位。
乃经八万。六万。四万。二万。十千劫。至资粮初。顿悟
发心。亦十千劫。至资粮初。问。何故初果劫多。五果
劫少。答。烦恼有无。修證多少故。今云本性住种性
者。是诸有情性分自有成佛种子。故云法尔所得
无漏法因。习所成者。谓诸有情。闻大乘法。熏习成
故。要具下。结答问意。】
「何谓悟入唯识五位(至)谓住无上正等菩提。」
【何谓下。问所入位。何名为五。一资粮下。释五位名
义。此位菩萨。巳具二种种姓。发大菩提心勤修六
种殊胜妙行。名资粮位。真见道后。断尽烦恼种子。
證解脱果。名解脱道。此中虽非真见道。及断烦恼。
卷九 第 632a 页 X50-0632.png
于修大乘资粮时。意在取果。故名顺解脱分。以近
见道。伏除二取。故名加行。真见道后。决择所知障
种。名决择分。此中虽非真见道。而加行时。亦能决
择分别二障。故名顺决择分。得真见道。能所平等。
善达法界故名通达。以无分别智。断所知障种。转
唯识性。故名修习。诸漏永尽。非漏随增。性净圆明。
故名究竟。】
「云何渐次悟入唯识(至)复令悟入唯识相性。」
【问答以明悟入唯识渐次。谓诸菩萨。于资粮位。能
深信解唯识相性。非染非净。于加行位。能渐伏除
唯识相性上能取所取。在通达位。如实通达唯识
相性。体即真如。修习位中。如前所见唯识相性之
理。数数修习。至究竟位。唯识相性。出障圆明。复化
有情。悟入唯识相性。
△一问答总明竟。下二依位
别释分五。一资粮位分三。一牒科标问。】
「初资粮位其相云何。」
【瑜伽云。云何菩提资粮。略有二种。一者福德。二者
智慧。略说福即三波罗密多。谓施戒忍。智即一波。
罗密多。谓般若。精进静虑。各通福智。杂集云。何等
资粮道。谓诸异生。所有尸罗。守护根门。饮食知量。
初夜后夜常不睡眠。勤修正观。正知而住。
△一牒
料标问竟。下二举颂总答。】
「颂曰乃至未起识(至)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前二句。颂资粮位分际。谓从初发心。乃至未起加
见道。伏除二取。故名加行。真见道后。决择所知障
种。名决择分。此中虽非真见道。而加行时。亦能决
择分别二障。故名顺决择分。得真见道。能所平等。
善达法界故名通达。以无分别智。断所知障种。转
唯识性。故名修习。诸漏永尽。非漏随增。性净圆明。
故名究竟。】
「云何渐次悟入唯识(至)复令悟入唯识相性。」
【问答以明悟入唯识渐次。谓诸菩萨。于资粮位。能
深信解唯识相性。非染非净。于加行位。能渐伏除
唯识相性上能取所取。在通达位。如实通达唯识
相性。体即真如。修习位中。如前所见唯识相性之
理。数数修习。至究竟位。唯识相性。出障圆明。复化
有情。悟入唯识相性。
△一问答总明竟。下二依位
别释分五。一资粮位分三。一牒科标问。】
「初资粮位其相云何。」
【瑜伽云。云何菩提资粮。略有二种。一者福德。二者
智慧。略说福即三波罗密多。谓施戒忍。智即一波。
罗密多。谓般若。精进静虑。各通福智。杂集云。何等
资粮道。谓诸异生。所有尸罗。守护根门。饮食知量。
初夜后夜常不睡眠。勤修正观。正知而住。
△一牒
料标问竟。下二举颂总答。】
「颂曰乃至未起识(至)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前二句。颂资粮位分际。谓从初发心。乃至未起加
卷九 第 632b 页 X50-0632.png
行时。名资粮位。后二句。颂此位中功行。谓此位中。
虽欲求證唯识性。而无伏灭二取功能。言二取者
谓名言取。我执取。即是所知烦恼二障。
△二举颂
总答竟。下三解释颂意分三。一释前二句。】
「论曰从发深固大菩提心(至)多住外门修菩萨行。」
【论曰下。释资粮位分际。顺决择者。加行位也。谓彼
发心到加行边。是资粮位。为趣下。释立解脱名。正
等菩提者。究竟位中极果也。胜资粮者。六度所摄
福智二事也。为求此果。修习资粮。益自身故。为有
情故。勤求解脱者。菩萨发心。不同二乘。乐独善寂。
取證涅槃。今此菩萨。依解脱果。伏断烦恼。入我空
观。巳发大心。度有情故。解脱果者。涅槃果也。烦恼
解脱而證得故。此位菩萨虽未證得。亦依彼修。故
名为顺。此位下。释功行。摄论云。能悟入中。大乘多
闻熏习相续。此乃因力也。巳得奉事无量诸佛出
现于世。即善友力。巳得一向决定胜解。非诸恶友
所能动摇。名作意力。谓由三力巳。善能积集。诸善
根等。名资粮力。又菩提心为因。菩萨为友。勤求佛
果为作意。六度为资粮。言能取者。即能缘之心也。
所取者。即所缘之境也。能取有二。一名言取。即所
知障。二我执取。即烦恼障。随眠。即二障种子。外门。
即散心外行。未能得定。故论云。此位菩萨。依四胜
力。于唯识义。虽深信解。由未了达能所取空。多住
外门。修有漏行。故于二取种子。未有伏灭定力。而
虽欲求證唯识性。而无伏灭二取功能。言二取者
谓名言取。我执取。即是所知烦恼二障。
△二举颂
总答竟。下三解释颂意分三。一释前二句。】
「论曰从发深固大菩提心(至)多住外门修菩萨行。」
【论曰下。释资粮位分际。顺决择者。加行位也。谓彼
发心到加行边。是资粮位。为趣下。释立解脱名。正
等菩提者。究竟位中极果也。胜资粮者。六度所摄
福智二事也。为求此果。修习资粮。益自身故。为有
情故。勤求解脱者。菩萨发心。不同二乘。乐独善寂。
取證涅槃。今此菩萨。依解脱果。伏断烦恼。入我空
观。巳发大心。度有情故。解脱果者。涅槃果也。烦恼
解脱而證得故。此位菩萨虽未證得。亦依彼修。故
名为顺。此位下。释功行。摄论云。能悟入中。大乘多
闻熏习相续。此乃因力也。巳得奉事无量诸佛出
现于世。即善友力。巳得一向决定胜解。非诸恶友
所能动摇。名作意力。谓由三力巳。善能积集。诸善
根等。名资粮力。又菩提心为因。菩萨为友。勤求佛
果为作意。六度为资粮。言能取者。即能缘之心也。
所取者。即所缘之境也。能取有二。一名言取。即所
知障。二我执取。即烦恼障。随眠。即二障种子。外门。
即散心外行。未能得定。故论云。此位菩萨。依四胜
力。于唯识义。虽深信解。由未了达能所取空。多住
外门。修有漏行。故于二取种子。未有伏灭定力。而
卷九 第 632c 页 X50-0632.png
不能使彼不起现行耳。
△一释前二句竟。下二释
后二句。】
「故于二取所引随眠(至)即是所知烦恼障种。」
【故于下。牒前二句中义。犹未下。发起解第三句义。
此二下。释颂中二取随眠。是所知烦恼障种。此二
取言。显二取取者。谓名言取。我执取。为能取。见分
相分为所取。故云。执取能取所取性故。二取下。释
随眠。或随增过者。随有种子。增长现行过失故。】
「烦恼障者谓执遍计(至)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释烦恼障。即是所执实我。云何百二十八根本烦
恼。颂曰根本烦恼贪等十。欲界四谛各具十。于上
二界各除瞋。七十二合百十二。谓贪等十烦恼。欲
界四谛各具十种共有四十。上二界除瞋。八谛各
九。有七十二。共前四十。为百一十二。此皆见道所
断。于迷谛时。是分别起。各别取数。若修道断者。是
俱生惑。于迷谛时。任运坚固。唯取三界总数颂云
修道再除疑三见。欲界总加六数算。上二除瞋各
有五。百二十八头头现。谓欲界中。除去疑及邪见
二取四数。唯有六数。上二界中。又各除瞋。一界唯
五。总合十六。共前见所断惑。有百二十八数。此是
见修所断根本烦恼。亦各有随惑。故云。及彼等。此
皆下。释名烦恼义。所知障。即是所执实法。清凉大
师云。若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辩出头数。与烦恼同。
烦恼障粗。有多品类。二乘所断。唯是不善有覆性
△一释前二句竟。下二释
后二句。】
「故于二取所引随眠(至)即是所知烦恼障种。」
【故于下。牒前二句中义。犹未下。发起解第三句义。
此二下。释颂中二取随眠。是所知烦恼障种。此二
取言。显二取取者。谓名言取。我执取。为能取。见分
相分为所取。故云。执取能取所取性故。二取下。释
随眠。或随增过者。随有种子。增长现行过失故。】
「烦恼障者谓执遍计(至)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释烦恼障。即是所执实我。云何百二十八根本烦
恼。颂曰根本烦恼贪等十。欲界四谛各具十。于上
二界各除瞋。七十二合百十二。谓贪等十烦恼。欲
界四谛各具十种共有四十。上二界除瞋。八谛各
九。有七十二。共前四十。为百一十二。此皆见道所
断。于迷谛时。是分别起。各别取数。若修道断者。是
俱生惑。于迷谛时。任运坚固。唯取三界总数颂云
修道再除疑三见。欲界总加六数算。上二除瞋各
有五。百二十八头头现。谓欲界中。除去疑及邪见
二取四数。唯有六数。上二界中。又各除瞋。一界唯
五。总合十六。共前见所断惑。有百二十八数。此是
见修所断根本烦恼。亦各有随惑。故云。及彼等。此
皆下。释名烦恼义。所知障。即是所执实法。清凉大
师云。若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辩出头数。与烦恼同。
烦恼障粗。有多品类。二乘所断。唯是不善有覆性
卷九 第 633a 页 X50-0633.png
故。以数来显。今所知障细。无多品类。唯菩萨断。亦
是异熟无记性摄。故不显数。又显法执无明。唯一
住地。名不染污。不同烦恼四住地摄。故不显数。言
慢等者。亦等随惑。言所知境者。即有为无为。言无
颠倒性者。即真如理。】
「此所知障决定不与(至)有胜有劣断惑前后。」
【论与八识相应。唯第八识。体性微劣不与无明慧
心所俱。故所知障。决不相应。转法空智。与第八俱。
或少或多。如烦恼说者。第七所知。唯是俱生。根随
染惑。亦但十二。故名为少。第六所知。兼通分别。根
随烦恼。总二十六。故名为多。应知二障。皆是染所。
执我执法。义有别故。眼等五识。无分别故。虽有二
障。不起二执。法见疑等者。法即法执。见疑等者。即
七根本。并十小随。俱有分别。与五定不相应。馀由
意力皆容引起者。谓贪瞋痴。及中大随。五识虽具。
由同时意识所引生故。此障下。论通三性。以所知
障。与无明俱。非善性故。烦恼下。会通二障。体同用
别。前后断者。谓此二障。俱以慧为性。故曰体同。执
我执法。故曰用别。先断烦恼。后断所知。故有前后。】
「此于无覆无记性中(至)伏二现行通有漏道。」
【会通四种无记。谓所知障。与六七俱。六七又依异
熟识起。名异熟生。故于四中。唯属异熟生无记。非
馀威仪工巧。变化。三无记。问。前说此障。覆所知境。
何名无覆无记性。答。名无覆者。望二乘说。唯断烦
是异熟无记性摄。故不显数。又显法执无明。唯一
住地。名不染污。不同烦恼四住地摄。故不显数。言
慢等者。亦等随惑。言所知境者。即有为无为。言无
颠倒性者。即真如理。】
「此所知障决定不与(至)有胜有劣断惑前后。」
【论与八识相应。唯第八识。体性微劣不与无明慧
心所俱。故所知障。决不相应。转法空智。与第八俱。
或少或多。如烦恼说者。第七所知。唯是俱生。根随
染惑。亦但十二。故名为少。第六所知。兼通分别。根
随烦恼。总二十六。故名为多。应知二障。皆是染所。
执我执法。义有别故。眼等五识。无分别故。虽有二
障。不起二执。法见疑等者。法即法执。见疑等者。即
七根本。并十小随。俱有分别。与五定不相应。馀由
意力皆容引起者。谓贪瞋痴。及中大随。五识虽具。
由同时意识所引生故。此障下。论通三性。以所知
障。与无明俱。非善性故。烦恼下。会通二障。体同用
别。前后断者。谓此二障。俱以慧为性。故曰体同。执
我执法。故曰用别。先断烦恼。后断所知。故有前后。】
「此于无覆无记性中(至)伏二现行通有漏道。」
【会通四种无记。谓所知障。与六七俱。六七又依异
熟识起。名异熟生。故于四中。唯属异熟生无记。非
馀威仪工巧。变化。三无记。问。前说此障。覆所知境。
何名无覆无记性。答。名无覆者。望二乘说。唯断烦
卷九 第 633b 页 X50-0633.png
恼。不障彼智。若望菩萨。亦是有覆。障彼智故。若所
知下。问。谓所知障。有见疑等多种烦恼。经何说唯
无明住地。无明下。答。随增胜说。非无见疑等。如烦
恼下。例明。四住地者。谓见一切住地。欲爱住地。色
爱住地。有爱住地。如是下。会通见修及漏无漏。断
伏别义。二乘但断烦恼者。乐独善寂故。菩萨俱断
二种者。发大心故。伏二现行。通有漏者。烦恼地前
伏。所知七地伏。
△二释后二句竟。下三别释解行。】
「菩萨住此资粮位中(至)后一唯智馀通二种。」
【谓我法执分别现行。有粗有细。资粮位中。唯伏粗
现。细及俱生。止观力微。未能伏灭。故颂云。犹未能
伏灭。后胜下。谓此位时长。虽分前解后修。总是解
行地摄。以摄大乘论。约三僧祇。唯立四位。前一僧
祗。名解行地。解摄资粮。行摄加行。故云后胜解力。
修诸胜行。以一解行。摄二位故。所修下。问修胜行。
以何为相。答中谓福与智是此行相。且依下。以六
度。分属福智。若论通相。六度皆通福智二种。若论
别相。前五通福。第六唯智。或复下。又以前三为福。
后一唯智。精进禅定。福智俱通。】
「复有二种谓利自他(至)皆是此中所修胜行。」
【异前福智复明二种。谓自他行。亦有通别。如论自
释。四摄事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无量者。慈悲
喜舍。如是下。结成胜行。】
「此位二障虽未伏除(至)坚固炽然修诸胜行。」
知下。问。谓所知障。有见疑等多种烦恼。经何说唯
无明住地。无明下。答。随增胜说。非无见疑等。如烦
恼下。例明。四住地者。谓见一切住地。欲爱住地。色
爱住地。有爱住地。如是下。会通见修及漏无漏。断
伏别义。二乘但断烦恼者。乐独善寂故。菩萨俱断
二种者。发大心故。伏二现行。通有漏者。烦恼地前
伏。所知七地伏。
△二释后二句竟。下三别释解行。】
「菩萨住此资粮位中(至)后一唯智馀通二种。」
【谓我法执分别现行。有粗有细。资粮位中。唯伏粗
现。细及俱生。止观力微。未能伏灭。故颂云。犹未能
伏灭。后胜下。谓此位时长。虽分前解后修。总是解
行地摄。以摄大乘论。约三僧祇。唯立四位。前一僧
祗。名解行地。解摄资粮。行摄加行。故云后胜解力。
修诸胜行。以一解行。摄二位故。所修下。问修胜行。
以何为相。答中谓福与智是此行相。且依下。以六
度。分属福智。若论通相。六度皆通福智二种。若论
别相。前五通福。第六唯智。或复下。又以前三为福。
后一唯智。精进禅定。福智俱通。】
「复有二种谓利自他(至)皆是此中所修胜行。」
【异前福智复明二种。谓自他行。亦有通别。如论自
释。四摄事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无量者。慈悲
喜舍。如是下。结成胜行。】
「此位二障虽未伏除(至)坚固炽然修诸胜行。」
卷九 第 633c 页 X50-0633.png
【总标此位有三勇猛。文中别释。一闻下。谓闻菩提
卒难得證。心便退屈。于退屈时。引巳證者。练磨自
心。勇猛不退。偈云。十方世界诸有情。念念速證善
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二闻下。
谓六波罗蜜。甚难修故。心便退屈。于退屈时。省察
先巳得此殊胜意乐。能行施等。练磨自心。勇猛不
退。谓由得此殊胜意乐。施等波罗密多。任运而转。
颂云。汝昔恶道经多劫。无益勤苦尚能超。今行少
行得菩提。大利不应生退屈。三闻下。谓佛转依难
可證故。心便退屈。于退屈时。引他粗浅微因小善。
况巳六度胜大妙因。练磨自心。勇猛不退。颂云。博
地一切诸凡夫。尚拟远證菩提果。汝巳勤苦经多
劫。不应退屈却沉沦。
△三别释解行竟。通上一资
粮位竟。下二加行位分三。一牒科标问。】
「次加行位其相云何。」
【杂集云。何等加行道。谓巳积集资粮道者。所有顺
决择分善根。谓暖法。顶法。顺谛忍法。世第一法。云
何暖法。谓各别内證。于诸谛中。明得三摩地钵罗
若及彼相应等法。云何顶法。谓各别内證。于诸谛
中。明增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云何顺谛
忍法。谓各别内證。于诸谛中。一分巳入随顺三摩
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云何世第一法。谓各别
内證。于诸谛中。无间心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
等法。
△一牒科标问竟。下二举颂总答。】
卷九 第 634a 页 X50-0634.png
「颂曰现前立少物(至)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前二句。颂此位中行相少物。即带相观心。若谓此
心是唯识性。故以后二句颂破之。
△二举颂总答
竟。下三解释颂意分四。一通释加行分二。一总释
名。】
「论曰菩萨先于初无数劫(至)非前资粮无加行义。」
【菩萨下。结前资粮位中义。为入下。正释立名。既名
加行。而又名顺决择者。以真决择在见道后。即择
法智也。决简疑品。择简见品。疑则择而不决。以犹
豫故。见则决而不择。非正见故。若得正智。二义皆
具今此位中。虽非亲證真决择智。而能发起四寻
思智历观名义自性差别之境。亦是依彼决择智。
修。故名顺决择分。巳得一分决择义故。馀如文释。
△一总释名竟。下二别释义。】
「暖等四法依四寻思(至)二二相同故合思察。」
【初后建立者。寻思为初。故立暖顶。实智为后。故立
忍位。及世第一。摄论六卷云。依如先说为悟入。具
发起如实所作方便因相。说名寻思。了知假有实
无所得决定。行智方便果相。名如实智。四寻思者。
谓寻思名。寻思义。寻思自性寻思差别。四如实智
者。谓名等四法。依识现起。若离识时。不但非有所
现四法。能现本识。亦非有故。如此遍知。名如实智。
名义相异。故别寻求者。摄论云。此中名者。谓色受
等。亦摄名因。名果句等。寻思此名。唯意言性。义寻
卷九 第 634b 页 X50-0634.png
思者。如名身等所诠表。得蕴处界等。推求此惟。唯
假非实。二二相同。故合思察者。上二字。即名与义。
下二字。即自性差别。谓名与义。各有自性差别二
相。若知名之自性差别是非实有。则知义之自性
差别亦是假立。故云合思瑜伽云。于彼名义。或离
相观。或合相观。依止名义合相观故。通达二种自
性假立。差别假立。】
「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至)寻思位极故复名顶。」
【先释暖位。摄论云。明谓能照无有义智。所求果遂。
故名为得。此定创得无义智明。故得明得三摩地。
下寻思者。初获方便故。谓此下。释无所取。故云实
不可得。初获下。释明得名。师此下。释名暖位。摄论
云。譬如钻火。暖为前相。依明下。释成顶位。明相转
增。故名明增。重发方便。名上寻思。馀义俱如前释。】
「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至)此最胜故名世第一法。」
【先释忍位。印前顺后。名印顺定。初获智果。名下如
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者。以此忍智。印前二位。
所取境空。无能取中。亦顺乐忍者。即以忍智。顺后
能取。识亦得空。既无下。释上二空义。印顺下。释立
印顺。及忍位名。依无下。释世第一位。由此见道。名
无间定。二空双印。名上如实智。此法最胜故名第
一。】
「如是暖顶依能取识(至)世第一法双印空相。」
【总释四位。谓前二位。但观境空。不能印境。以无智
假非实。二二相同。故合思察者。上二字。即名与义。
下二字。即自性差别。谓名与义。各有自性差别二
相。若知名之自性差别是非实有。则知义之自性
差别亦是假立。故云合思瑜伽云。于彼名义。或离
相观。或合相观。依止名义合相观故。通达二种自
性假立。差别假立。】
「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至)寻思位极故复名顶。」
【先释暖位。摄论云。明谓能照无有义智。所求果遂。
故名为得。此定创得无义智明。故得明得三摩地。
下寻思者。初获方便故。谓此下。释无所取。故云实
不可得。初获下。释明得名。师此下。释名暖位。摄论
云。譬如钻火。暖为前相。依明下。释成顶位。明相转
增。故名明增。重发方便。名上寻思。馀义俱如前释。】
「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至)此最胜故名世第一法。」
【先释忍位。印前顺后。名印顺定。初获智果。名下如
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者。以此忍智。印前二位。
所取境空。无能取中。亦顺乐忍者。即以忍智。顺后
能取。识亦得空。既无下。释上二空义。印顺下。释立
印顺。及忍位名。依无下。释世第一位。由此见道。名
无间定。二空双印。名上如实智。此法最胜故名第
一。】
「如是暖顶依能取识(至)世第一法双印空相。」
【总释四位。谓前二位。但观境空。不能印境。以无智
卷九 第 634c 页 X50-0634.png
故。忍位有三。下忍印境。中忍顺识。上忍印识。三忍
印顺俱各别故。唯世第一。境识双印。忍各别者。有
三品故。下品名印忍。印所取无故。中品名乐顺。乐
无能取。顺修彼故。上忍名印顺。印能取无。顺观彼
故。故论云。印顺忍时。总立为忍。印顺俱定。名印顺
定。忍即智也。
△二别释义竟。通上一通释加行竟。
下二正释颂意。】
「皆带相故未能證实(至)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
【皆带相故。未能證实者。结前四种加行。俱有所得。
故说下。正释颂意。犹于下。释第一句。心上变如。名
为少物。谓是下。释第二句。以彼下。释第三句。非实
下。释第四句。彼相灭巳方。实安住者。谓过此位。即
入见道实證真如。依如下。引證。前二句。总颂四种
加行。带相观心摄论云。定所行影。唯是内心。如经
云。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次二句。总颂暖顶二
位。观所取空。摄论云。谓审观察。如是似法似义。唯
我定心之所变现。次三句。别颂忍及世第一位。双
印能所。摄论云。谓先巳了所取是无。如所取性既
无。所有所取上能取之性。亦不得成。最后一句。即
上彼相灭巳。方实安住之义。此即见道證唯识故。
摄论云。谓从此后。證无二性所得真如。
△二正释
颂意竟。下三别释行相。】
「此加行位未遣相缚(至)非如二乘唯观安立。」
【释此位中断障行相。未遣相缚者。以有观影故。粗
印顺俱各别故。唯世第一。境识双印。忍各别者。有
三品故。下品名印忍。印所取无故。中品名乐顺。乐
无能取。顺修彼故。上忍名印顺。印能取无。顺观彼
故。故论云。印顺忍时。总立为忍。印顺俱定。名印顺
定。忍即智也。
△二别释义竟。通上一通释加行竟。
下二正释颂意。】
「皆带相故未能證实(至)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
【皆带相故。未能證实者。结前四种加行。俱有所得。
故说下。正释颂意。犹于下。释第一句。心上变如。名
为少物。谓是下。释第二句。以彼下。释第三句。非实
下。释第四句。彼相灭巳方。实安住者。谓过此位。即
入见道实證真如。依如下。引證。前二句。总颂四种
加行。带相观心摄论云。定所行影。唯是内心。如经
云。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次二句。总颂暖顶二
位。观所取空。摄论云。谓审观察。如是似法似义。唯
我定心之所变现。次三句。别颂忍及世第一位。双
印能所。摄论云。谓先巳了所取是无。如所取性既
无。所有所取上能取之性。亦不得成。最后一句。即
上彼相灭巳。方实安住之义。此即见道證唯识故。
摄论云。谓从此后。證无二性所得真如。
△二正释
颂意竟。下三别释行相。】
「此加行位未遣相缚(至)非如二乘唯观安立。」
【释此位中断障行相。未遣相缚者。以有观影故。粗
卷九 第 635a 页 X50-0635.png
重。即分别惑种。唯伏除者。未得永断。故与见道相
违。于俱生下。释未伏灭。此位下。释此位中。学观行
相。大论云。谛有二种。一安立谛。谓四圣谛。二非安
立谛。谓真如。菩萨虽通用二种为所行境。而非安
立谛。是正所观。以未至通达位。如理作意思惟真
实。但见真如相。不见实真如。故非安立谛。名非观
真如。
△三别释行相竟。下四别释界地。】
「菩萨起此暖等善根(至)未證唯识真胜义故。」
【释修加行。能入见道。暖等善根。四加行也。方便时
者。七方便也。七方便者。一五停心(谓多贪者。作不净观。多嗔者。作
慈悲观。多痴者。作十二因缘观著我者。作界分别观。寻思者。作息想观)。二别想念(谓身
受心法。四各别想)。三总想念(即上四法。总是无常。苦空。无我名。总想念)四暖位。
五顶位。六忍位。七世第一法。第四成满者。将入见
道。必托第四舍念清净地。为最胜依故。唯依下。释
初起四加行界趣。此位下。结成二位。唯一地义。谓
摄论中。唯立四位。资粮加行。合为解行地故。
△四
别释界地竟。通上二加行位竟。下三通达位分三。
一牒科标问。】
「次通达位其相云何。」
【杂集云。何等见道。若总说。谓世第一法无间。无所
得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又所缘能缘。平
等平等。智为其相。又遣各别有情假法。假遍遣。二
假所缘法智为相。若别说见道差别。谓世第一法
无间。苦法智忍。苦法智。苦类智忍。苦类智。集法智
违。于俱生下。释未伏灭。此位下。释此位中。学观行
相。大论云。谛有二种。一安立谛。谓四圣谛。二非安
立谛。谓真如。菩萨虽通用二种为所行境。而非安
立谛。是正所观。以未至通达位。如理作意思惟真
实。但见真如相。不见实真如。故非安立谛。名非观
真如。
△三别释行相竟。下四别释界地。】
「菩萨起此暖等善根(至)未證唯识真胜义故。」
【释修加行。能入见道。暖等善根。四加行也。方便时
者。七方便也。七方便者。一五停心(谓多贪者。作不净观。多嗔者。作
慈悲观。多痴者。作十二因缘观著我者。作界分别观。寻思者。作息想观)。二别想念(谓身
受心法。四各别想)。三总想念(即上四法。总是无常。苦空。无我名。总想念)四暖位。
五顶位。六忍位。七世第一法。第四成满者。将入见
道。必托第四舍念清净地。为最胜依故。唯依下。释
初起四加行界趣。此位下。结成二位。唯一地义。谓
摄论中。唯立四位。资粮加行。合为解行地故。
△四
别释界地竟。通上二加行位竟。下三通达位分三。
一牒科标问。】
「次通达位其相云何。」
【杂集云。何等见道。若总说。谓世第一法无间。无所
得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又所缘能缘。平
等平等。智为其相。又遣各别有情假法。假遍遣。二
假所缘法智为相。若别说见道差别。谓世第一法
无间。苦法智忍。苦法智。苦类智忍。苦类智。集法智
卷九 第 635b 页 X50-0635.png
忍集法智。集类智忍。集类智。灭法智忍。灭法智。灭
类智忍。灭类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类智忍。道类
智。如是十六忍智是见道差别相。
△一牒科标问
竟。下二举颂总答。】
「颂曰若时于所缘(至)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前二句。谓菩萨得真见道时。于所缘境。及无分别
智。俱无所得。后二句。谓菩萨得住唯识真实性者。
远离能所二取相故。
△二举颂总答竟。下三解释
颂意分七。一总释颂意。】
「论曰若时菩萨于所缘境(至)有所得心戏论现故。」
【若时下。释前二句。尔时下。释后二句。智与真如平
等平等者。以离能所故。故云能所取相。皆是戏论
有所得心。
△一总释颂意竟。下二执辩二分。】
「有义此智二分俱无(至)故应许此定有见分。」
【初义谓无二分理未正故。次义谓有二分。义亦未
正。有二。不成唯识义也。带彼相下。破无相分。难以
色智名声智者。以无所缘。智无别故。若无见下。破
无见分。谓若无见分。应不能缘境。圣教宁说缘真
如智。智即见分。真如即境。若无见分。岂真如为境。
又名能缘。故应许有见分。】
「有义此智见有相无(至)故应许此有见无相。」
【此义正理。许有见分。显唯识义。虽有下。释有见分。
虽无下。释无相分。以真如境。不离本智。故说挟带
真如相起。无外相分。如小乘正量部。立相分师。造
类智忍。灭类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类智忍。道类
智。如是十六忍智是见道差别相。
△一牒科标问
竟。下二举颂总答。】
「颂曰若时于所缘(至)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前二句。谓菩萨得真见道时。于所缘境。及无分别
智。俱无所得。后二句。谓菩萨得住唯识真实性者。
远离能所二取相故。
△二举颂总答竟。下三解释
颂意分七。一总释颂意。】
「论曰若时菩萨于所缘境(至)有所得心戏论现故。」
【若时下。释前二句。尔时下。释后二句。智与真如平
等平等者。以离能所故。故云能所取相。皆是戏论
有所得心。
△一总释颂意竟。下二执辩二分。】
「有义此智二分俱无(至)故应许此定有见分。」
【初义谓无二分理未正故。次义谓有二分。义亦未
正。有二。不成唯识义也。带彼相下。破无相分。难以
色智名声智者。以无所缘。智无别故。若无见下。破
无见分。谓若无见分。应不能缘境。圣教宁说缘真
如智。智即见分。真如即境。若无见分。岂真如为境。
又名能缘。故应许有见分。】
「有义此智见有相无(至)故应许此有见无相。」
【此义正理。许有见分。显唯识义。虽有下。释有见分。
虽无下。释无相分。以真如境。不离本智。故说挟带
真如相起。无外相分。如小乘正量部。立相分师。造
卷九 第 635c 页 X50-0635.png
谤大乘论七百偈。破古大乘师所缘缘义云。汝若
言巳相是相分。将为所缘者。且如汝大乘宗无分
别智。缘真如时。不带起真如相分(以无分别智。自不变带真如相)。
其真如望能缘智。见分应无所缘缘义。必若言本
智缘如。亦有相分者。即违汝自宗。一切经论。如何
会通。古大乘师。被此一难。当时绝救。奘大师救云。
我宗大乘。解带有二义。一者变带。二者挟带。若变
带者。即变带似质之巳相起。是相状之相。今根本
智缘如时。即无。若挟带者。即有。根本智亲挟带真
如体相而缘。更不变相分。故成所缘缘也。如自證
下。喻明上义。谓同体自證分。缘见分时。亲挟带见
分是亲所缘。喻根本智缘真如境。亦是挟带亲所
缘义。变而下。显非根本。故说如后得。应有分别故。
以疏所缘。必托本质分别变故。
△二执辩二分竟。
下三通结二名。】
「加行无间此智生时(至)初照理故亦名见道。」
【释此位中立二种名。此智。即根本智。不离真如。既
得智生。即会真如。故名通达。真如即理。以初照理。
复名见道。
△三通结二名竟。下四广明见道。】
「然此见道略说有二(至)由意乐力有堪能故。」
【总标二种。文中别释。无分别智。即根本智。非从外
得。故名根本。实證真理者。十真如中。分證一种也。
实断随眠者。永断分别种子也。虽多下。谓见道时。
虽说一心。而由四道。方能亲證。谓加行道。一刹那
言巳相是相分。将为所缘者。且如汝大乘宗无分
别智。缘真如时。不带起真如相分(以无分别智。自不变带真如相)。
其真如望能缘智。见分应无所缘缘义。必若言本
智缘如。亦有相分者。即违汝自宗。一切经论。如何
会通。古大乘师。被此一难。当时绝救。奘大师救云。
我宗大乘。解带有二义。一者变带。二者挟带。若变
带者。即变带似质之巳相起。是相状之相。今根本
智缘如时。即无。若挟带者。即有。根本智亲挟带真
如体相而缘。更不变相分。故成所缘缘也。如自證
下。喻明上义。谓同体自證分。缘见分时。亲挟带见
分是亲所缘。喻根本智缘真如境。亦是挟带亲所
缘义。变而下。显非根本。故说如后得。应有分别故。
以疏所缘。必托本质分别变故。
△二执辩二分竟。
下三通结二名。】
「加行无间此智生时(至)初照理故亦名见道。」
【释此位中立二种名。此智。即根本智。不离真如。既
得智生。即会真如。故名通达。真如即理。以初照理。
复名见道。
△三通结二名竟。下四广明见道。】
「然此见道略说有二(至)由意乐力有堪能故。」
【总标二种。文中别释。无分别智。即根本智。非从外
得。故名根本。实證真理者。十真如中。分證一种也。
实断随眠者。永断分别种子也。虽多下。谓见道时。
虽说一心。而由四道。方能亲證。谓加行道。一刹那
卷九 第 636a 页 X50-0636.png
修。于无间道。一刹那见。胜进道中。一刹那入。解脱
道中。一刹那證。故说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真如相
等。总说一心。初义下。说由相入真。故有渐次。粗浅。
即相见道。断我执。證人空。深细。即真见道。断法执。
證法空。次义下。说真不复相。一断永断。名真见道。
由意。乐力。有堪能故者。意乐。即愿乐也。此显欲證
即證。无渐次故。二义虽别。俱不违理。】
「二相见道此复有二(至)以真见道不别缘故。」
【复开二种。文中别释。观非安立谛者。不缘四谛。唯
以三品心观察也。有情。即所遣人执。假缘智。即能
遣之心。人粗易断。故名软品。即下品也。诸法。即法
执。法细于人。故名中品。言遍遣者。总收前二为第
三心。故结云。前二名法智。各别缘故。以名法者。各
别数也。第三名类智。总合缘故。以名类者。是同类
义。法真下。释立相见道名。法者取法之义。清凉大
师云。仿学为义。问。真见道中。有相见二分。何以但
言法真见道之见分耶。答。真见道中。虽有二空自
證。而见分亲缘真如。所以法之。然见分中。有无间
解脱二道。随断二障。随證二空。各有二见分。无间
道中。断惑别故。人法二见分。各别法之。立前二心。
解脱道中。證理同故。人法二见分。总合法之。立第
三心。故云。别总建立。名相见道。初义未正。谓此三
心。是真见道。次义正理。谓三品别缘。是相见道。】
「二缘安立谛有十六心(至)差别建立名相见道。」
道中。一刹那證。故说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真如相
等。总说一心。初义下。说由相入真。故有渐次。粗浅。
即相见道。断我执。證人空。深细。即真见道。断法执。
證法空。次义下。说真不复相。一断永断。名真见道。
由意。乐力。有堪能故者。意乐。即愿乐也。此显欲證
即證。无渐次故。二义虽别。俱不违理。】
「二相见道此复有二(至)以真见道不别缘故。」
【复开二种。文中别释。观非安立谛者。不缘四谛。唯
以三品心观察也。有情。即所遣人执。假缘智。即能
遣之心。人粗易断。故名软品。即下品也。诸法。即法
执。法细于人。故名中品。言遍遣者。总收前二为第
三心。故结云。前二名法智。各别缘故。以名法者。各
别数也。第三名类智。总合缘故。以名类者。是同类
义。法真下。释立相见道名。法者取法之义。清凉大
师云。仿学为义。问。真见道中。有相见二分。何以但
言法真见道之见分耶。答。真见道中。虽有二空自
證。而见分亲缘真如。所以法之。然见分中。有无间
解脱二道。随断二障。随證二空。各有二见分。无间
道中。断惑别故。人法二见分。各别法之。立前二心。
解脱道中。證理同故。人法二见分。总合法之。立第
三心。故云。别总建立。名相见道。初义未正。谓此三
心。是真见道。次义正理。谓三品别缘。是相见道。】
「二缘安立谛有十六心(至)差别建立名相见道。」
卷九 第 636b 页 X50-0636.png
【此中总标缘安立谛。复开二种。文中别释。一者下。
标数。所取。即真如。能取。即正智。言法类者。法即现
法。各别义也。类即种类。即同现法种类性故。谓于
下。释成。苦法智忍者。忍是胜解。即智之因。谓于现
法。正智胜解。现观真如。能断烦恼。而未能證解脱
实智。故云谓观等。二十八种分别随眠者。欲界苦
谛具十烦恼。色无色界。除瞋各九。共二十八。苦法
智者。智即印持是忍之果。由前忍故。此智现前。智
现前故。观前真如。證前解脱。故云谓忍等。苦类智
忍者。类即同类。谓苦法智无间。即有无漏胜解慧
生。名苦类智忍。于法忍智。各别内證者。以此类忍。
證法忍。通后类智。證法智。故云言后圣法。皆是此
类。谓后圣法。依止前法。即后类智。类此忍故。显扬
论云。前为后后之所依止。故亦名类。四苦类智。同
前类忍。谓前第三智忍无间。即有第四无漏智生。
审定印可第三智忍。如于下。结成十六种心。八观
真如。即是八忍。八观正智。即是八智。忍能断惑。智
能證果。故有前后。又云。四法忍断惑。四法智證果。
四类忍。證法忍法智。四类智。證类忍。法真下。释立
相见道名。此亦取法真见道见分自證分。差别建
立相见道名。无间断惑。即前法忍法智。于真见分。
各别法之。解脱證理。即后类忍类智。于真自證分。
差别法之。】
「二者依观下上谛境(至)分别随眠名相见道。」
卷九 第 636c 页 X50-0636.png
【言下上者。欲界为下。名现前界。色无色界为上。名
不现前界。俱以四谛为境。故云苦等。各有二心者。
谓下上界。诸四谛中。各有忍智二心。故成十六。瑜
伽五十五云。于一谛二种智生。谓忍可欲乐智。及
现观决定智。法真下。释立名。百一十二分别随眠
者。显扬十七云。谓欲界见苦谛等所断。各有十种。
色无色界见苦等断。各有九种。谓各除瞋。如是欲
界四十。色无色界各三十六。名为一百一十二烦
恼。】
「若依广布圣教道理(至)由此九心名相见道。」
【此明他处。不言十六。唯言九种。亦依前义差别建
立。二十六种者。谓安立谛。前有十六。后有十六。故
名前后二番十六种也。谓法下。释立九种心。谓法
类品忍智者。法是现法。有忍有智。类是种类。亦有
忍智。故一谛中。有此四心。四四十六。今合说者。是
合法忍为类忍。又合法智为类智。于四谛中。各唯
一忍各唯一智。故说忍智。各有四观。即为八心。若
谓有观。必应有止。故说八止。总为一心。问。何故八
止。总说为一。答云。此见道中。观顺见义。故开为八。
止非见义。故合为一。共成九心。名相见道。】
「诸相见道依真假说(至)二中初胜故颂偏说。」
【释二见道。立名次序。谓若立名。必先依真。而后假
说。世第一法无间而生者。谓真见道。从世第一法
无间现前。方生相见道名。此立名之次也。及断随
卷九 第 637a 页 X50-0637.png
眠。非实如是真见道后。方得生者。谓加行位。巳有
相见道心。能伏分别现行。于见道位。根本智起。能
断分别随眠。此伏断之次也。谓相见道。于非安立
谛。三种心。能伏烦恼随眠。及安立谛十六种心。令
烦恼更不复起。此后刹那。名真见道。非如立名之
次。真见道后。方得生起相见道故。非安下。是难词。
谓若真见后。复起。相见是断随眠后。又伏随眠。故
云非安立后。又起安立。何以故。分别随眠。真巳断
故。前真下。释二种见道。于唯识性相。各别證义。颂
偏说者谓颂中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是真
见道无分别义。
△四广明见道竟。下五会通二智。】
「前真见道根本智摄(至)不执著故说离二取。」
【释二见道二智摄义。复申问答。以明二分有无。答
中二义俱偏。一虽有见无相分故。】
「有义此智二分俱有(至)由斯后智二分俱有。」
【正义谓后得智。必有二分。说此思惟。是有见分。似
真如相。有相分故。不见真实真如性者。明后得智。
不亲缘如。又说下。此智分别。说有见分。自共相等。
證有相分。又说此智下。复引经證。难破前执无相
分义。身土名似色。说法名似声。转色蕴下。牒计难
破。若谓转色蕴依。不应现身土等色。转四蕴依。应
无受等心。四蕴者。受想行识也。佛果位中。若无受
等。应如木石。何名圣者。又若下。破识无定所缘也。
变似境者。变色似色境。变声似声境。若不变似境。
相见道心。能伏分别现行。于见道位。根本智起。能
断分别随眠。此伏断之次也。谓相见道。于非安立
谛。三种心。能伏烦恼随眠。及安立谛十六种心。令
烦恼更不复起。此后刹那。名真见道。非如立名之
次。真见道后。方得生起相见道故。非安下。是难词。
谓若真见后。复起。相见是断随眠后。又伏随眠。故
云非安立后。又起安立。何以故。分别随眠。真巳断
故。前真下。释二种见道。于唯识性相。各别證义。颂
偏说者谓颂中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是真
见道无分别义。
△四广明见道竟。下五会通二智。】
「前真见道根本智摄(至)不执著故说离二取。」
【释二见道二智摄义。复申问答。以明二分有无。答
中二义俱偏。一虽有见无相分故。】
「有义此智二分俱有(至)由斯后智二分俱有。」
【正义谓后得智。必有二分。说此思惟。是有见分。似
真如相。有相分故。不见真实真如性者。明后得智。
不亲缘如。又说下。此智分别。说有见分。自共相等。
證有相分。又说此智下。复引经證。难破前执无相
分义。身土名似色。说法名似声。转色蕴下。牒计难
破。若谓转色蕴依。不应现身土等色。转四蕴依。应
无受等心。四蕴者。受想行识也。佛果位中。若无受
等。应如木石。何名圣者。又若下。破识无定所缘也。
变似境者。变色似色境。变声似声境。若不变似境。
卷九 第 637b 页 X50-0637.png
则色离色境体。声离声境体。故云。离自体法。应非
所缘。法若离体。缘色等时。应缘声等。又缘下。破无
生识之缘也。以法无体。不能生故。由斯理趣。后得
智品。二分俱有。
△五会通二智竟。下六摄六现观。】
「此二见道与六现观(至)谓尽智等究竟位智。」
【问答明摄六种现观。瑜伽云。决定义。是现观义。思
现观者。乃是最上喜受相应思所成慧。名思现观。
上品喜受。即初地中受也。诸法。即色心等。共相。即
无常等。谓此思慧。于加行位。引生暖等。此慧观察
力用最猛。立现观名。问。暖等四法。何非现观。答。暖
等不能等。信现观者。信非是观。令观不退。故立此
名。无漏戒者。即道共戒。破戒垢染。故必除之。戒亦
非观。以戒能令观体增明。立此名故。现观智。即缘
非安立谛三品心也。谛现观。即安立谛苦等智也。
瑜伽云。即由此心势力。故于苦等安立谛中。有第
二现观位。清净无碍苦等智生。当知依此智故。苦
集灭道智得成立。即前三心。并止观品。能證见断
烦恼寂灭。能得永灭一切烦恼。及所依事。出世间
道。是名现观智谛现观。现观。即第四现观也。第四
现观边智。名谛现观者。方是第五现观名。瑜伽云。
谓此现观后。所得之智。名现观边智。又云从前现
观起巳。于下上诸谛中。二二智生。是名现观边智
谛现观。究竟现观者。佛果位中智也。尽智等者。烦
恼所知二障永尽。故云究竟位智。瑜伽云。谓由永
所缘。法若离体。缘色等时。应缘声等。又缘下。破无
生识之缘也。以法无体。不能生故。由斯理趣。后得
智品。二分俱有。
△五会通二智竟。下六摄六现观。】
「此二见道与六现观(至)谓尽智等究竟位智。」
【问答明摄六种现观。瑜伽云。决定义。是现观义。思
现观者。乃是最上喜受相应思所成慧。名思现观。
上品喜受。即初地中受也。诸法。即色心等。共相。即
无常等。谓此思慧。于加行位。引生暖等。此慧观察
力用最猛。立现观名。问。暖等四法。何非现观。答。暖
等不能等。信现观者。信非是观。令观不退。故立此
名。无漏戒者。即道共戒。破戒垢染。故必除之。戒亦
非观。以戒能令观体增明。立此名故。现观智。即缘
非安立谛三品心也。谛现观。即安立谛苦等智也。
瑜伽云。即由此心势力。故于苦等安立谛中。有第
二现观位。清净无碍苦等智生。当知依此智故。苦
集灭道智得成立。即前三心。并止观品。能證见断
烦恼寂灭。能得永灭一切烦恼。及所依事。出世间
道。是名现观智谛现观。现观。即第四现观也。第四
现观边智。名谛现观者。方是第五现观名。瑜伽云。
谓此现观后。所得之智。名现观边智。又云从前现
观起巳。于下上诸谛中。二二智生。是名现观边智
谛现观。究竟现观者。佛果位中智也。尽智等者。烦
恼所知二障永尽。故云究竟位智。瑜伽云。谓由永
卷九 第 637c 页 X50-0637.png
断修所断故。所有尽智无生智生。或一向出世。或
通世出世。于现法中。一切烦恼。永断决定。于当来
世。一切依事。永断决定。名究竟现观。上释六种现
观竟。下与二见道相摄。】
「此真见道摄彼第四(至)而非性故不相摄。」
【第四观中。有根本智。有后得智。此真见道。唯通根
本故云少分。第五观中。世出世智。此相见道。唯世
间智。及第四观中。后得智。亦云少分。第二信观。第
三戒观。虽与此二见道俱起。但助不退。及观增明。
而实非是现观自性。故不相摄。论中不言第一第
六。俟更参考。
△六摄六现观竟。下七结成见道。】
「菩萨得此二见道时(至)能尽未来利乐一切。」
【结成见道断惑證果位次。达法界者。通达位也。诸
平等者。摄论第六云。得三平等。谓一切众生平等。
一切菩萨平等。一切诸佛平等。
△七结成见道竟。
通上三通达位竟。下四修习位分三。一牒科标问。】
「次修习位其相云何。」
【杂集云。何等修道。谓见道上所有世间道。出世间
道。软道。中道。上道。加行道。无间道。解脱道。胜进道。
皆名修道。云何世间道。谓世间四禅四空。由四种
相。应广分别。谓杂染故。清白故。建立故。清净故等。
云何出世间道。谓于修道中。法智类智品所摄苦
智集智灭智道智。及彼相应诸三摩地者。云何软
道。谓软软。软中。软上。云何中道。谓中软。中中。中上。
通世出世。于现法中。一切烦恼。永断决定。于当来
世。一切依事。永断决定。名究竟现观。上释六种现
观竟。下与二见道相摄。】
「此真见道摄彼第四(至)而非性故不相摄。」
【第四观中。有根本智。有后得智。此真见道。唯通根
本故云少分。第五观中。世出世智。此相见道。唯世
间智。及第四观中。后得智。亦云少分。第二信观。第
三戒观。虽与此二见道俱起。但助不退。及观增明。
而实非是现观自性。故不相摄。论中不言第一第
六。俟更参考。
△六摄六现观竟。下七结成见道。】
「菩萨得此二见道时(至)能尽未来利乐一切。」
【结成见道断惑證果位次。达法界者。通达位也。诸
平等者。摄论第六云。得三平等。谓一切众生平等。
一切菩萨平等。一切诸佛平等。
△七结成见道竟。
通上三通达位竟。下四修习位分三。一牒科标问。】
「次修习位其相云何。」
【杂集云。何等修道。谓见道上所有世间道。出世间
道。软道。中道。上道。加行道。无间道。解脱道。胜进道。
皆名修道。云何世间道。谓世间四禅四空。由四种
相。应广分别。谓杂染故。清白故。建立故。清净故等。
云何出世间道。谓于修道中。法智类智品所摄苦
智集智灭智道智。及彼相应诸三摩地者。云何软
道。谓软软。软中。软上。云何中道。谓中软。中中。中上。
卷九 第 638a 页 X50-0638.png
云何上道。谓上软。上中。上上。云何加行道。谓由此
道。能舍烦恼。是名修道中加行道。云何无间道。谓
由此道。永断烦恼令无所馀。云何解脱道。谓由此
道。證断烦恼所得解股。云何胜进道。谓为断馀品
烦恼所有加行无间解脱道。是名胜进道。又谓展
转进趣。引发胜品功德。亦名胜进道。
△一牒科标
问竟。下二举颂总答。】
「颂曰无得不思议(至)舍二粗重故便證得转依。」
【无得不思议者。谓无所取。名为无得。及无能取。名
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者。以断世间故。舍二粗重者
以断二障种子故。便證得转依者。以能證得二种
果故。
△二举颂总答竟。下三解释颂意分四。一释
颂转依。】
「论曰菩萨从前见道起巳(至)即十地中无分别智。」
【释第一句颂。言馀障者。俱生二障也。远离所取。说
为无得。离能取者。名不思议。是出世间下。释第二
句。所断二取。是世间本。故能断智。名出世间。依二
义者。一体无漏。二證真如。唯根本智。具此二义。馀
智所无。故云不然。此根本智。即十地中能断俱生
所知障种者。名无分别智。】
「数修此故舍二粗重(至)證得如斯二转依果。」
【释第三句颂。谓数修此无分别智。方舍二障。违细
轻者。以种子名粗重。故与无分别细轻智相违。此
能下。释第四句颂。广大转依者。转舍依他起中烦
道。能舍烦恼。是名修道中加行道。云何无间道。谓
由此道。永断烦恼令无所馀。云何解脱道。谓由此
道。證断烦恼所得解股。云何胜进道。谓为断馀品
烦恼所有加行无间解脱道。是名胜进道。又谓展
转进趣。引发胜品功德。亦名胜进道。
△一牒科标
问竟。下二举颂总答。】
「颂曰无得不思议(至)舍二粗重故便證得转依。」
【无得不思议者。谓无所取。名为无得。及无能取。名
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者。以断世间故。舍二粗重者
以断二障种子故。便證得转依者。以能證得二种
果故。
△二举颂总答竟。下三解释颂意分四。一释
颂转依。】
「论曰菩萨从前见道起巳(至)即十地中无分别智。」
【释第一句颂。言馀障者。俱生二障也。远离所取。说
为无得。离能取者。名不思议。是出世间下。释第二
句。所断二取。是世间本。故能断智。名出世间。依二
义者。一体无漏。二證真如。唯根本智。具此二义。馀
智所无。故云不然。此根本智。即十地中能断俱生
所知障种者。名无分别智。】
「数修此故舍二粗重(至)證得如斯二转依果。」
【释第三句颂。谓数修此无分别智。方舍二障。违细
轻者。以种子名粗重。故与无分别细轻智相违。此
能下。释第四句颂。广大转依者。转舍依他起中烦
卷九 第 638b 页 X50-0638.png
恼所知二种粗重。转得依他起中菩提涅槃二种
大果。故说依字。是依他起。馀义如文。由数修下。释
上转舍转得义。由转下。显二果名。无上觉。即无上
菩提果也。成立下。名大乘所立唯识。一切有情平
等共有。所谓世间有漏无漏。若因若果唯识所具。
则知有情。于此位中。二转依果。亦应證得。】
「或依即是唯识真如(至)在大牟尼名法身故。」
【又作一义。解上依字。即是真如。愚夫下。释生死依
真如。圣者下。释涅槃依真如。由数修下。复释转舍
转得义。言依如生死。及依如涅槃者。上云生死涅
槃。依真如故。设问云。真如性净。何有生死杂染所
依。答云。如虽性净。而相杂染者。谓此真如。是诸法
体。应知诸法。是真如相。则彼二障。二种生死。是此
真如杂染相故。设问云。既此位中。巳得證果。何要
别立究竟位耶。答云。虽于此位。亦断所知。分證菩
提。而非此中。颂意所显。颂意但显转舍唯识相。转
得唯识性。问。转唯识相。得何等身。答。二乘满位。转
唯识相名解脱身。在大牟尼。转唯识相。名法身故。
△一释颂转依竟。下二修断證义分三。一问答标
数。】
「云何證得二种转依(至)二种转依由斯證得。」
【问答以明二种转依。必从地中修行断障。渐證真
如。于二转依。方能證得。
△一问答标数竟。下二依
数别释分四。一十圣地。】
大果。故说依字。是依他起。馀义如文。由数修下。释
上转舍转得义。由转下。显二果名。无上觉。即无上
菩提果也。成立下。名大乘所立唯识。一切有情平
等共有。所谓世间有漏无漏。若因若果唯识所具。
则知有情。于此位中。二转依果。亦应證得。】
「或依即是唯识真如(至)在大牟尼名法身故。」
【又作一义。解上依字。即是真如。愚夫下。释生死依
真如。圣者下。释涅槃依真如。由数修下。复释转舍
转得义。言依如生死。及依如涅槃者。上云生死涅
槃。依真如故。设问云。真如性净。何有生死杂染所
依。答云。如虽性净。而相杂染者。谓此真如。是诸法
体。应知诸法。是真如相。则彼二障。二种生死。是此
真如杂染相故。设问云。既此位中。巳得證果。何要
别立究竟位耶。答云。虽于此位。亦断所知。分證菩
提。而非此中。颂意所显。颂意但显转舍唯识相。转
得唯识性。问。转唯识相。得何等身。答。二乘满位。转
唯识相名解脱身。在大牟尼。转唯识相。名法身故。
△一释颂转依竟。下二修断證义分三。一问答标
数。】
「云何證得二种转依(至)二种转依由斯證得。」
【问答以明二种转依。必从地中修行断障。渐證真
如。于二转依。方能證得。
△一问答标数竟。下二依
数别释分四。一十圣地。】
卷九 第 638c 页 X50-0638.png
「言十地者一极喜地(至)合令相应极难胜故。」
【初地中。三义名为极喜。一者获圣性。得圣位故。二
者證二空味真理故。三者益自他成利行故。摄论
云。由此最初得能成办自他义利胜功德故。唯约
第三义说。十住婆沙云。始得法味。生大欢喜故。唯
约第二义说。解深密云。成就大义。得未曾有。出世
间心。生大欢喜故。唯约第一义说。二地言离垢者。
即离前地。以前欢喜。名为垢染。故说远离烦恼垢
故。尸罗。即戒。名道共戒。深密经云。远离一切微细
犯戒。是故第二。名离垢地。清凉大师云。性戒成就。
非如初地。思择护戒。婆沙云。虽云行十善道。离诸
垢故。亦不异戒。三地由得胜定。发修慧光。由得总
持教法。发闻思光。彼无边慧。即是三慧。深密经云。
由彼所得三摩地。及闻持陀罗尼。能为无量智光
依止。是故第三。名发光地。四地烦恼。必依所知障
起。故断所知。烦恼亦断。深密经云。由彼所得菩提
分法。烧诸烦恼。智如火燄。是故第四。名燄慧地。名
𦦨慧者。菩提如火。智慧如燄。从喻得名。五地谓真
谛智。是无分别。俗谛世间工巧等智。是有分别。故
说互违。深密经云。由即于彼菩提分法。方便修习。
最极艰难。方得自在。是故第五。名极难胜地。】
「六现前地住缘起智(至)令得生长故名为地。」
【六地深观缘起。悟一切法无染无净。于无相观。能
引现前。深密经云。现前观察诸行流转。又于无相
卷九 第 639a 页 X50-0639.png
多修作意。方现在前。是故第六。名现前地。七地远
行有三义。一到无相边。二功用至极。三望前超过。
深密经云。能远證入。无缺无间。无相作意。与清净
地。共相邻接。是故第七。名远行地。八地由任运故。
功用不能动。由无分别智相续故。相不能动。总由
上二。烦恼不能动。深密经云。由于无相得无功用
于诸相中。不为现行烦恼所动。是故第八。名不动
地。九地四无碍者。谓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辞无碍
解乐说无碍解。深密经云。于一切种说法自在获
得无量广大智慧。是故第九。名善慧地。十地中。粗
指云。重指水。如空者。谓智云德水。广大无边。如虚
空故。深密经云。粗重之身。广如虚空。法身圆满。譬
如大云。皆能遍覆。是故第十。名法云地。巳上十地。
若约寄位。初之三地。寄同世间。通摄五乘。中之四
地。寄三乘法。后之三地唯寄一乘。从前差别。进一
乘故。如是下。结成地义。能生能长功德胜行。故名
为地。
△一十圣地竟。下二十胜行。】
「十胜行者即是十种波罗蜜多。」
【此中总标。下文别释。有十二章。一释名。二释性。三
释相。四释不增减。五释次第。六释修。七释摄。八释
果。九释三学。十释位。十一释别名。十二总结。】
「施有三种谓财施(至)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
【梵语檀那。此云布施。撤巳惠人。名之为施。财施能
令资生。无畏令得安乐。法施令得法忍。梵语尸罗
行有三义。一到无相边。二功用至极。三望前超过。
深密经云。能远證入。无缺无间。无相作意。与清净
地。共相邻接。是故第七。名远行地。八地由任运故。
功用不能动。由无分别智相续故。相不能动。总由
上二。烦恼不能动。深密经云。由于无相得无功用
于诸相中。不为现行烦恼所动。是故第八。名不动
地。九地四无碍者。谓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辞无碍
解乐说无碍解。深密经云。于一切种说法自在获
得无量广大智慧。是故第九。名善慧地。十地中。粗
指云。重指水。如空者。谓智云德水。广大无边。如虚
空故。深密经云。粗重之身。广如虚空。法身圆满。譬
如大云。皆能遍覆。是故第十。名法云地。巳上十地。
若约寄位。初之三地。寄同世间。通摄五乘。中之四
地。寄三乘法。后之三地唯寄一乘。从前差别。进一
乘故。如是下。结成地义。能生能长功德胜行。故名
为地。
△一十圣地竟。下二十胜行。】
「十胜行者即是十种波罗蜜多。」
【此中总标。下文别释。有十二章。一释名。二释性。三
释相。四释不增减。五释次第。六释修。七释摄。八释
果。九释三学。十释位。十一释别名。十二总结。】
「施有三种谓财施(至)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
【梵语檀那。此云布施。撤巳惠人。名之为施。财施能
令资生。无畏令得安乐。法施令得法忍。梵语尸罗
卷九 第 639b 页 X50-0639.png
此云持戒。防非止恶。名之为戒。言律仪者。谈法式
也。于不善法。而能远离。及防护故。摄善法者。无善
不修。饶益有情。无生不度。梵语羼提。此云忍辱。堪
受诸法。不忘不怀。名之为忍。忍外障。曰耐怨害。忍
内障。曰安受苦。谛察法忍。忍无生故。梵语毗梨耶。
此云精进。练心于法。名之为精。精心务达。目之曰
进。被甲。则勇悍防恶。摄善。则方便进趣。利乐精进
度生无足。梵语禅那。此云静虑。静简散心。虑简无
慧。止观均故。安住。则常在禅定。引发。则定能生慧。
办事。则利乐有情。梵语般若。此云智慧。推求谛理。
名之为慧。能断我执。故名生空。能断法执。名为法
空。二执俱断。名俱空故。方谓方法。便谓便宜。以有
方便。能转悲智。运大智故。回前六度。向大菩提。运
大悲故。亦前六度。拔济有情。不舍生死。求菩提。名
菩萨行。希求要誓。名之为愿。希求菩提自利愿也
誓度有情。利他愿也。不可屈伏。任运成就。目之曰
力。思但役心。徐而细故。择与慧俱。急而粗故。二者
并用。缓急得中。令前六度。无间现前。复于诸度。任
运修习。不由择力而决了者名之为智。由前六种。
成就此智。名受用法乐。复由此智。助满前六。名成
熟有情。一释名竟。】
「此十性者施以无贪(至)一切俱行功德为性。」
【无贪。即善十一中一法。要由无贪相应思。于自身
财。方能惠舍。戒以受学菩萨戒时三业为性。大论
也。于不善法。而能远离。及防护故。摄善法者。无善
不修。饶益有情。无生不度。梵语羼提。此云忍辱。堪
受诸法。不忘不怀。名之为忍。忍外障。曰耐怨害。忍
内障。曰安受苦。谛察法忍。忍无生故。梵语毗梨耶。
此云精进。练心于法。名之为精。精心务达。目之曰
进。被甲。则勇悍防恶。摄善。则方便进趣。利乐精进
度生无足。梵语禅那。此云静虑。静简散心。虑简无
慧。止观均故。安住。则常在禅定。引发。则定能生慧。
办事。则利乐有情。梵语般若。此云智慧。推求谛理。
名之为慧。能断我执。故名生空。能断法执。名为法
空。二执俱断。名俱空故。方谓方法。便谓便宜。以有
方便。能转悲智。运大智故。回前六度。向大菩提。运
大悲故。亦前六度。拔济有情。不舍生死。求菩提。名
菩萨行。希求要誓。名之为愿。希求菩提自利愿也
誓度有情。利他愿也。不可屈伏。任运成就。目之曰
力。思但役心。徐而细故。择与慧俱。急而粗故。二者
并用。缓急得中。令前六度。无间现前。复于诸度。任
运修习。不由择力而决了者名之为智。由前六种。
成就此智。名受用法乐。复由此智。助满前六。名成
熟有情。一释名竟。】
「此十性者施以无贪(至)一切俱行功德为性。」
【无贪。即善十一中一法。要由无贪相应思。于自身
财。方能惠舍。戒以受学菩萨戒时三业为性。大论
卷九 第 639c 页 X50-0639.png
四十卷谓律仪戒。以七众别解脱戒为体。谓苾刍
戒。苾刍尼戒。正学戒。勤策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
近事女戒。即在家出家戒名菩萨戒。与声闻共故。
若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后。一切所作。为
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以为其体。总上律仪。
及摄善法。共名摄众生戒。即饶益有情戒也。忍以
无瞋。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为性。无瞋精进。即
善十一中二。审慧。即别境五中慧。所以有此三者。
大论四十二云。自无愤勃。不报他怨。亦不随眠。流
注相续。是名菩萨耐怨害忍。即以无瞋。及三业为
性。若安受苦忍。即精进三业为性。若谛察法忍。即
以审慧三业为性。故此三业。通于三忍。精进以勤。
及彼所起三业为性。精进。即善十一中之一数也。
勤即精进。以勤行三业为体。静虑以等持为性。等
持。即三摩地。虽是别境心所之一。今约定说。不通
散心。故不说三业。对法论云。起三业自在用时。所
有一切种常安住。即通三业。以约用故。慧波罗蜜。
通后五种。皆以择法为性。说是根本后得智故。以
根本智为第六体。后之四体。皆后得智。八以欲解
及信为性者。信于前境。方有印持。信解现前。随生
乐欲。由此三故。而发要誓。故愿波罗。以信解欲为
彼体性。此说自性者。总结前说。各别性故。若并下。
显助伴义。故以一切俱行功德为性。二释性竟。】
「此十相者要七最胜(至)一一皆应四句分别。」
戒。苾刍尼戒。正学戒。勤策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
近事女戒。即在家出家戒名菩萨戒。与声闻共故。
若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后。一切所作。为
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以为其体。总上律仪。
及摄善法。共名摄众生戒。即饶益有情戒也。忍以
无瞋。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为性。无瞋精进。即
善十一中二。审慧。即别境五中慧。所以有此三者。
大论四十二云。自无愤勃。不报他怨。亦不随眠。流
注相续。是名菩萨耐怨害忍。即以无瞋。及三业为
性。若安受苦忍。即精进三业为性。若谛察法忍。即
以审慧三业为性。故此三业。通于三忍。精进以勤。
及彼所起三业为性。精进。即善十一中之一数也。
勤即精进。以勤行三业为体。静虑以等持为性。等
持。即三摩地。虽是别境心所之一。今约定说。不通
散心。故不说三业。对法论云。起三业自在用时。所
有一切种常安住。即通三业。以约用故。慧波罗蜜。
通后五种。皆以择法为性。说是根本后得智故。以
根本智为第六体。后之四体。皆后得智。八以欲解
及信为性者。信于前境。方有印持。信解现前。随生
乐欲。由此三故。而发要誓。故愿波罗。以信解欲为
彼体性。此说自性者。总结前说。各别性故。若并下。
显助伴义。故以一切俱行功德为性。二释性竟。】
「此十相者要七最胜(至)一一皆应四句分别。」
卷九 第 640a 页 X50-0640.png
【总举十波罗蜜。以七最胜摄受为相。文中别释。七
种最胜者。一以大乘二种种性为安住。二以大菩
提心为依止。三以悲悯有情为意乐。四以万行为
事业。五以无相智为巧便。六以无上菩提为回向。
七以永断二障为清净。若非下。结显施等。必摄七
义。方到彼岸。由斯下。明施等对十波罗蜜。有差别
义。施等十种。唯是有为有漏性摄。十波罗蜜。到彼
岸故。无漏无为性所摄故故云由七最胜。方可建
立波罗蜜多。四句分别者。有施非波罗蜜。有波罗
蜜非施。有亦施亦波罗蜜。有非施非波罗蜜。三释
相竟。】
「此但有十不增减者(至)證十真如无增减故。」
【此明十波罗蜜不增减义。谓于一地。唯断一障。及
二种愚。證一真如。地地皆然。义无增减。】
「复次前六不增减者(至)诸菩萨道唯有此二。」
【此明前六波罗蜜多不增减义。六种相违者。布施
违悭贪。持戒违毁戒。忍辱违瞋恚。精进违懈怠禅
定违散乱。智慧违愚痴。六种波罗蜜多。是诸佛法。
布施等六种。成熟有情。能所相准。名不增减。又施
等下。明二道摄六波罗蜜。显不增减。增上生道。显
唯自利。故云感大财体。及眷属故。决定胜道。自他
俱利。故云成熟有情及佛法故。诸菩萨道。唯有此
二者。以摄六种。无馀事故。名不增减。】
「又前三种饶益有情(至)由此前六不增不减。」
卷九 第 640b 页 X50-0640.png
【复以二利摄六波萨蜜多。显不增减。谓以布施。施
彼资财。持戒。不损恼彼。忍辱。堪忍彼恼。是前三名
利他行。精进等三对治烦恼。名自利行。以精进修
善。则烦恼不动。静虑观心。现行不起。智无分别。永
断随眠。是故此三。于诸烦恼。能伏能断。二利各三。
不增减故。又由下。明六种共为无住涅槃资粮。显
不增减。施等三种。假观利生。不住涅槃。精进等三。
能断烦恼。不住生死。生死涅槃。二皆不住故云无
住处涅槃资粮。生死涅槃各不住三。名不增减。无
住涅槃。即佛所證大涅槃果。由此下。结成前说。六
不增减。】
「后唯四者为助前六(至)如解深密广说应知。」
【释后四种。助前六义。四中前一。通助前三。以施等
三无巧方便。不能行故。精进等三。四中后三。各别
相助。大论第七十八云。于前三种波罗蜜多。所摄
有情。以诸摄事。方便善巧。而摄受故。安住善品。意
云。巧用施等以摄物也。愿助精进者。大论云。由此
愿故。烦恼微薄。能修精进。力助静虑者。大论云。由
此力故。于内心住。有所堪能。故说力度。助于定也。
智助般若者。大论云。由此智故。堪能引发出世间
慧。故说智为慧助。是以后四。助于前六。令前六度
修习圆满。前六不能助后四也。四释不增减竟。】
「十次第者谓由前前(至)释总别名如馀处说。」
【此明十种波罗蜜多次第。有四门别。一引发。二持
卷九 第 640c 页 X50-0640.png
净。三粗细。四易难。言引发者。深密经云。能为后后
引发依故。谓诸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吝便能受
持清净禁戒为护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巳能发
精进。发精进巳能办静虑。办静虑巳。便能护得出
世间慧。是故我说波罗蜜多。如是次第。言持净者。
能为前前持净依故。虽行布施摄益有情。由净戒
力。施得清净。由忍力故。戒得清净。由精进故。忍得
清净。由静虑故。精进清净。由般若故。静虑清净。言
粗细者。前前为粗。后后为细。于诸行中。施为最粗。
故先建立。智为最细。故后方陈。言易难者。义同粗
细。以前望后。立前为粗。显易修故。以后望前。立后
为细。显难进故。一一相望。故有前前。及后后义。初
一唯前。后一唯后。中之八度。递为前后。五释次第
竟。】
「此十修者有五种修(至)如集论等广说其相。」
【总举五种修。修十波罗蜜。文中别释。任持修者。力
能任持。故有四种。谓种姓力自体力。大愿力。大智
力。具此四力。方能任持。作意修者。心能作意。亦有
四种。谓胜解心。爱味心。随喜心。愿乐心。具此四心。
作意修习施等诸行。意乐修者。复有五种。谓无厌
意乐。广大意乐。欢喜意乐。无染意乐。善好意乐。随
诸意乐修诸行故。方便修者。亦有三种。即三轮清
净。无分别智。而观察故。二利善巧。是方便义。自在
修者。亦有三种。一身自在。自性受用二种身故。二
引发依故。谓诸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吝便能受
持清净禁戒为护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巳能发
精进。发精进巳能办静虑。办静虑巳。便能护得出
世间慧。是故我说波罗蜜多。如是次第。言持净者。
能为前前持净依故。虽行布施摄益有情。由净戒
力。施得清净。由忍力故。戒得清净。由精进故。忍得
清净。由静虑故。精进清净。由般若故。静虑清净。言
粗细者。前前为粗。后后为细。于诸行中。施为最粗。
故先建立。智为最细。故后方陈。言易难者。义同粗
细。以前望后。立前为粗。显易修故。以后望前。立后
为细。显难进故。一一相望。故有前前。及后后义。初
一唯前。后一唯后。中之八度。递为前后。五释次第
竟。】
「此十修者有五种修(至)如集论等广说其相。」
【总举五种修。修十波罗蜜。文中别释。任持修者。力
能任持。故有四种。谓种姓力自体力。大愿力。大智
力。具此四力。方能任持。作意修者。心能作意。亦有
四种。谓胜解心。爱味心。随喜心。愿乐心。具此四心。
作意修习施等诸行。意乐修者。复有五种。谓无厌
意乐。广大意乐。欢喜意乐。无染意乐。善好意乐。随
诸意乐修诸行故。方便修者。亦有三种。即三轮清
净。无分别智。而观察故。二利善巧。是方便义。自在
修者。亦有三种。一身自在。自性受用二种身故。二
卷九 第 641a 页 X50-0641.png
行自在。现变化身同法。行故。三说自在。宣说诸法
无滞碍故。释义出杂集十二卷。文繁不引。六释修
竟。】
「此十摄者谓十(至)后四皆是后得智摄缘世俗故。」
【此中总明十种互相摄义。文中别释前后。及纯杂
修。依修前下明引发。谓修前一。引发后九。故云前
摄于后。必待前故。此引发门必前引后。非后引前。
故云后不摄前。不待后故。依修后下明持净。谓修
后一。持净前九。故云后摄于前。持净前故。此持净
门。必后持前。非前持后。故云前不摄后。非持净故。
若依下。此名纯杂修习。谓有纯修一者。有杂修馀
者。有不修者。故云展转应作四句。一纯修非杂。二
杂修非纯。三亦纯亦杂。四非纯非杂。此实下。明开
合。与二智相摄。合为六者。第六通二智。开为十者。
第六唯根本。后四通后得。以缘世俗故。七释摄竟。】
「此十果者有漏有四(至)或互相资或二合说。」
【此明十波罗蜜所證之果。异熟唯有漏。离系唯无
漏。故此二果。各唯一位。等流士用增上。三果。有漏
无漏二位俱通。或互相资。或二合说者。是兼有漏
无漏二位说故。八释果竟。】
「十与三学互相摄者(至)甚深广大如馀处说。」
【总举十波罗蜜与三学相摄。文中别释三学别义。
戒学有三。皆言正者。以正远离。及正修證学正度
生。非邪戒故。此与二乘有共不共者。前一是共。后
无滞碍故。释义出杂集十二卷。文繁不引。六释修
竟。】
「此十摄者谓十(至)后四皆是后得智摄缘世俗故。」
【此中总明十种互相摄义。文中别释前后。及纯杂
修。依修前下明引发。谓修前一。引发后九。故云前
摄于后。必待前故。此引发门必前引后。非后引前。
故云后不摄前。不待后故。依修后下明持净。谓修
后一。持净前九。故云后摄于前。持净前故。此持净
门。必后持前。非前持后。故云前不摄后。非持净故。
若依下。此名纯杂修习。谓有纯修一者。有杂修馀
者。有不修者。故云展转应作四句。一纯修非杂。二
杂修非纯。三亦纯亦杂。四非纯非杂。此实下。明开
合。与二智相摄。合为六者。第六通二智。开为十者。
第六唯根本。后四通后得。以缘世俗故。七释摄竟。】
「此十果者有漏有四(至)或互相资或二合说。」
【此明十波罗蜜所證之果。异熟唯有漏。离系唯无
漏。故此二果。各唯一位。等流士用增上。三果。有漏
无漏二位俱通。或互相资。或二合说者。是兼有漏
无漏二位说故。八释果竟。】
「十与三学互相摄者(至)甚深广大如馀处说。」
【总举十波罗蜜与三学相摄。文中别释三学别义。
戒学有三。皆言正者。以正远离。及正修證学正度
生。非邪戒故。此与二乘有共不共者。前一是共。后
卷九 第 641b 页 X50-0641.png
二不共。以彼声闻。唯共律仪。无摄善法。饶益有情。
故说不共。甚深广大者。摄大乘论云。复次应知略
由四种殊胜。故此殊胜。一由差别殊胜。谓即此戒。
三品别故。二由共不共殊胜。戒与声闻。共不共故。
三由广大殊胜学处。福德修行。證果俱广大故。四
由甚深殊胜。所学尸罗。逆顺甚深。难可测故。巳上
四种。拣异小乘故云殊胜。】
「定学有四一大乘光明定(至)如馀处说。」
【定学四者。一学发大乘理教行果。四种智慧定故。
二学无边广大福德自在王定故。三学守贤善。法
之定故四学勤行度生定故。言健行者。君子自强
不息之谓。此四下。摄大乘论云。略由六种差别应
知。一由所缘差别。谓大乘法为所缘故。二由种种
差别。谓大乘光明集福王定。贤守健行等三摩地。
种种无量故。三由对治差别。谓一切法总相缘智。
以楔出楔道理。遣阿赖耶识中一切障粗重故。四
由堪能差别谓住静虑乐。随其所欲而受生故。五
由引发差别。谓由引发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故。六
由作业差别。谓能振动。炽然等诸大神通故。巳上
六种俱异小乘。故名差别。今此四者。即彼论中第
二种种差别也。】
「慧学有三一加行无分别慧(至)所馀处说。」
【慧学三者。一学修因慧故。二学證果慧故。三学度
生慧故。此三下。摄大乘论云。谓无分别智。若自性。
故说不共。甚深广大者。摄大乘论云。复次应知略
由四种殊胜。故此殊胜。一由差别殊胜。谓即此戒。
三品别故。二由共不共殊胜。戒与声闻。共不共故。
三由广大殊胜学处。福德修行。證果俱广大故。四
由甚深殊胜。所学尸罗。逆顺甚深。难可测故。巳上
四种。拣异小乘故云殊胜。】
「定学有四一大乘光明定(至)如馀处说。」
【定学四者。一学发大乘理教行果。四种智慧定故。
二学无边广大福德自在王定故。三学守贤善。法
之定故四学勤行度生定故。言健行者。君子自强
不息之谓。此四下。摄大乘论云。略由六种差别应
知。一由所缘差别。谓大乘法为所缘故。二由种种
差别。谓大乘光明集福王定。贤守健行等三摩地。
种种无量故。三由对治差别。谓一切法总相缘智。
以楔出楔道理。遣阿赖耶识中一切障粗重故。四
由堪能差别谓住静虑乐。随其所欲而受生故。五
由引发差别。谓由引发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故。六
由作业差别。谓能振动。炽然等诸大神通故。巳上
六种俱异小乘。故名差别。今此四者。即彼论中第
二种种差别也。】
「慧学有三一加行无分别慧(至)所馀处说。」
【慧学三者。一学修因慧故。二学證果慧故。三学度
生慧故。此三下。摄大乘论云。谓无分别智。若自性。
卷九 第 641c 页 X50-0641.png
若所依。若因缘。若所缘。若行相。若任持。若助伴。若
异熟。若等流。若出离。若至究竟。若胜利。若差别。若
作事。若甚深。应知三种无分别智。各具此十五种
相。名增上慧殊胜自性者。谓无分别智。离五种相
为自性。一离无作意。不同睡醉闷等无作意故。二
离过有寻伺地。不同二禅。及上诸地。无寻伺故。三
离想受灭寂。不同灭定等名无心定故。四离色自
性。不同色法顽无知故。五离于真义异计度。不同
计度有分别故。故有颂曰。诸菩萨自性。远离五种
相。是无分别智。不异计于真。二所依颂曰。诸菩萨
所依。非心(无分。别也)而是心(又能照境)。是无分别智。非思议
种类(此所依心。不问思议种也)。三因缘颂曰。诸菩萨因缘。有言
闻熏习(闻大乘为因故)。是无分别智。及如理作意(顺理起智也)。
四所缘颂曰。诸菩萨所缘。不可言法性(法无自性性)。是
无分别智。无我性真如。五行相颂曰。诸菩萨行相。
复于所缘中。是无分别智。彼所知无相。六任持颂
曰。诸菩萨任持。是无分别智。后所得诸行。为趣进
增长(得智任持。诸行增长)。七助伴颂曰。诸菩萨助伴。说为二
种道(施戒忍进为资粮。道。禅定为依止道)。是无分别智。五到彼岸性
(即前五波罗蜜)。八异熟颂曰。诸菩萨异熟。于佛二会中(受用
变化二佛会中)。是无分别智。由加行證得(异熟有漏由加行證)。九等
流颂曰。诸菩萨等流。于后后生中(等于前前故)。是无分
别智。自体转增长。十出离颂曰。诸菩萨出离(见道名出
离)。得成办相应(修道为成办)。是无分别智。应知于十地。
异熟。若等流。若出离。若至究竟。若胜利。若差别。若
作事。若甚深。应知三种无分别智。各具此十五种
相。名增上慧殊胜自性者。谓无分别智。离五种相
为自性。一离无作意。不同睡醉闷等无作意故。二
离过有寻伺地。不同二禅。及上诸地。无寻伺故。三
离想受灭寂。不同灭定等名无心定故。四离色自
性。不同色法顽无知故。五离于真义异计度。不同
计度有分别故。故有颂曰。诸菩萨自性。远离五种
相。是无分别智。不异计于真。二所依颂曰。诸菩萨
所依。非心(无分。别也)而是心(又能照境)。是无分别智。非思议
种类(此所依心。不问思议种也)。三因缘颂曰。诸菩萨因缘。有言
闻熏习(闻大乘为因故)。是无分别智。及如理作意(顺理起智也)。
四所缘颂曰。诸菩萨所缘。不可言法性(法无自性性)。是
无分别智。无我性真如。五行相颂曰。诸菩萨行相。
复于所缘中。是无分别智。彼所知无相。六任持颂
曰。诸菩萨任持。是无分别智。后所得诸行。为趣进
增长(得智任持。诸行增长)。七助伴颂曰。诸菩萨助伴。说为二
种道(施戒忍进为资粮。道。禅定为依止道)。是无分别智。五到彼岸性
(即前五波罗蜜)。八异熟颂曰。诸菩萨异熟。于佛二会中(受用
变化二佛会中)。是无分别智。由加行證得(异熟有漏由加行證)。九等
流颂曰。诸菩萨等流。于后后生中(等于前前故)。是无分
别智。自体转增长。十出离颂曰。诸菩萨出离(见道名出
离)。得成办相应(修道为成办)。是无分别智。应知于十地。
卷九 第 642a 页 X50-0642.png
十一究竟颂曰。诸菩萨究竟。得清净三身。是无分
别智。得最上自在。十二胜利有三。一加行无染胜
利颂曰。如虚空无染(喻也)。是无分别智。种种极重恶
(是无染处)。由唯信胜解(信无分别。发起。胜解。于恶不染)。二根本无染胜
利颂曰。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解脱一切障。得
成办相应(修道名成辩。如见。道而修。说为相应)。三后得无染胜利颂
曰。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常行于世间。非世法
所染(世法有八。利衰。誉。毁。称。讥。苦。乐)。十三差别颂曰。如哑求受义
(哑喻无分别。求受喻加行)。如哑正受义(正受喻境智平等)。如非哑受义
(喻后得智。有分别故)。三智譬如是。复有愚及五识。未解。人目。
四喻四颂文繁不引。十四作事颂曰。如末尼天乐。
无思成自事(无思。总喻智无分别)。种种佛事处。常离思亦尔。
十五甚深颂曰。非于此非馀(此即依他。是有分别。馀非依他。是无分别)。
非智而是智(有无双非。显甚深义)。与境无有异(心境一如)。智成无
分别。彼论尚有馀文。不复繁引。】
「如是三慧初二位中(至)加行现种俱巳舍故。」
【设问云。即此三慧。于五位中。若种若现。云何有无。
答云。如是三慧于初资粮。及加行位。种具有三。现
唯加行。以前二位。未得见道。故无根本及后得故。
于通达位。现二种三者以时促故。无加行义。于修
习位。前七地中。种现俱三者。以前七地。有漏无漏。
二智间起断惑證果。有加行故。八地以去。后三地
等。现二种三以无功用。违加行故。问。既无加行。何
趣上地。答所有进趣。皆用后得。问既皆后得。何用
别智。得最上自在。十二胜利有三。一加行无染胜
利颂曰。如虚空无染(喻也)。是无分别智。种种极重恶
(是无染处)。由唯信胜解(信无分别。发起。胜解。于恶不染)。二根本无染胜
利颂曰。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解脱一切障。得
成办相应(修道名成辩。如见。道而修。说为相应)。三后得无染胜利颂
曰。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常行于世间。非世法
所染(世法有八。利衰。誉。毁。称。讥。苦。乐)。十三差别颂曰。如哑求受义
(哑喻无分别。求受喻加行)。如哑正受义(正受喻境智平等)。如非哑受义
(喻后得智。有分别故)。三智譬如是。复有愚及五识。未解。人目。
四喻四颂文繁不引。十四作事颂曰。如末尼天乐。
无思成自事(无思。总喻智无分别)。种种佛事处。常离思亦尔。
十五甚深颂曰。非于此非馀(此即依他。是有分别。馀非依他。是无分别)。
非智而是智(有无双非。显甚深义)。与境无有异(心境一如)。智成无
分别。彼论尚有馀文。不复繁引。】
「如是三慧初二位中(至)加行现种俱巳舍故。」
【设问云。即此三慧。于五位中。若种若现。云何有无。
答云。如是三慧于初资粮。及加行位。种具有三。现
唯加行。以前二位。未得见道。故无根本及后得故。
于通达位。现二种三者以时促故。无加行义。于修
习位。前七地中。种现俱三者。以前七地。有漏无漏。
二智间起断惑證果。有加行故。八地以去。后三地
等。现二种三以无功用。违加行故。问。既无加行。何
趣上地。答所有进趣。皆用后得。问既皆后得。何用
卷九 第 642b 页 X50-0642.png
根本。答无漏观中。任运趣故。亦有根本。究竟位。唯
以根本證真如理。后得利生。尽未来际。故于加行。
种现俱舍。上释三慧摄五位竟下文总释三学。与
十波罗蜜相摄。】
「若自性摄戒唯摄戒(至)定摄静虑慧摄后五。」
【言自性者。即各自体无相杂义。故云戒学摄戒。定
学摄静虑。慧学摄后五。施忍勤。三学不摄。若并助
伴。皆具相摄者。谓随互相助力。于三学中。一一皆
摄十波罗蜜。若随用者。用即业用。依体起故。故云
戒摄前三。资粮自体眷属性故。谓此戒学。以戒为
体。施为资粮。忍为眷属。精进三摄遍策三者。谓精
进一法。三学共摄。精进即勤。以勤行三学。故云遍
策三故。随显摄者。显即显现。义现前故。故说前三。
如前戒摄。亦摄精进。守护戒故。九释三学竟。】
「此十位者五位皆具(至)若现若种俱唯无漏。」
【此明十种波罗蜜多位次。谓于五位。十种皆具。唯
修习位。其相最显。以十地中。必以施等为正。行故
然初下。释十波罗蜜多。各有有漏无漏种子现行。
以明诸位简别。谓初二位。顿悟菩萨。未伏分别惑。
故于无漏现行不起。渐悟菩萨。巳得生空四如实
智。故漏无漏。种现俱通。通达位中。于一刹那。得真
见道。故于有漏。不起现行。修习前七。现种俱通。以
漏无漏。相间起故。八地以去。种二现一者。以彼有
漏惑。永伏不起故。究竟位中。有漏种现。俱永断故。
以根本證真如理。后得利生。尽未来际。故于加行。
种现俱舍。上释三慧摄五位竟下文总释三学。与
十波罗蜜相摄。】
「若自性摄戒唯摄戒(至)定摄静虑慧摄后五。」
【言自性者。即各自体无相杂义。故云戒学摄戒。定
学摄静虑。慧学摄后五。施忍勤。三学不摄。若并助
伴。皆具相摄者。谓随互相助力。于三学中。一一皆
摄十波罗蜜。若随用者。用即业用。依体起故。故云
戒摄前三。资粮自体眷属性故。谓此戒学。以戒为
体。施为资粮。忍为眷属。精进三摄遍策三者。谓精
进一法。三学共摄。精进即勤。以勤行三学。故云遍
策三故。随显摄者。显即显现。义现前故。故说前三。
如前戒摄。亦摄精进。守护戒故。九释三学竟。】
「此十位者五位皆具(至)若现若种俱唯无漏。」
【此明十种波罗蜜多位次。谓于五位。十种皆具。唯
修习位。其相最显。以十地中。必以施等为正。行故
然初下。释十波罗蜜多。各有有漏无漏种子现行。
以明诸位简别。谓初二位。顿悟菩萨。未伏分别惑。
故于无漏现行不起。渐悟菩萨。巳得生空四如实
智。故漏无漏。种现俱通。通达位中。于一刹那。得真
见道。故于有漏。不起现行。修习前七。现种俱通。以
漏无漏。相间起故。八地以去。种二现一者。以彼有
漏惑。永伏不起故。究竟位中。有漏种现。俱永断故。
卷九 第 642c 页 X50-0642.png
十释位竟。】
「此十因位有三种名(至)及烦恼种故未究竟。」
【此明十波罗蜜多因位三名。即三僧祇修胜行义。
一名波罗蜜者。谓资粮加行二位。历一僧祇。名为
初劫。于彼长时。施等力微。未伏烦恼。不觉现行。于
唯识性。虽解希求。未实安住。而于一行。唯起一行。
由未见道。故但有名耳。二名近波罗蜜者。谓通达
位。及修习位。前七地中。历一僧祇。名第二劫。于彼
长时。施等渐增能伏烦恼。虽未究竟。住唯识性。而
由见道。分證真理。虽于一行。起诸胜行。由于加行。
方得现前。未得无功自在现故。故名为近。由斯下。
谓虽起烦恼。无烦恼过失。以度生故。方现贪等。名
为故意。三名大波罗者。谓从八地。乃至等觉。历一
僧祇。名第三劫。于彼长时。施等转增。能毕竟伏一
切烦恼。永不现行。能于一行。自在显现一切行故。
故名为大。问。既永不起烦恼现行。何不名佛。答。犹
有所知微细现种。及烦恼种。故未究竟。要至等觉
金刚喻定现在前时。究竟断故。十一释别名竟。】
「此十义类差别无边(至)而皆摄在十到彼岸。」
【总结十种义类无边。略示纲要问。十行十地。何依
何修。答。十于十地。虽实皆修而随相增。地地修一。
问。十地。行门。差别无量。何唯十种。答。虽十地有无
量门。而皆摄在十到彼岸。十二总结竟。
△二十胜
行竟。下三十重障分二。一正释十种。】
「此十因位有三种名(至)及烦恼种故未究竟。」
【此明十波罗蜜多因位三名。即三僧祇修胜行义。
一名波罗蜜者。谓资粮加行二位。历一僧祇。名为
初劫。于彼长时。施等力微。未伏烦恼。不觉现行。于
唯识性。虽解希求。未实安住。而于一行。唯起一行。
由未见道。故但有名耳。二名近波罗蜜者。谓通达
位。及修习位。前七地中。历一僧祇。名第二劫。于彼
长时。施等渐增能伏烦恼。虽未究竟。住唯识性。而
由见道。分證真理。虽于一行。起诸胜行。由于加行。
方得现前。未得无功自在现故。故名为近。由斯下。
谓虽起烦恼。无烦恼过失。以度生故。方现贪等。名
为故意。三名大波罗者。谓从八地。乃至等觉。历一
僧祇。名第三劫。于彼长时。施等转增。能毕竟伏一
切烦恼。永不现行。能于一行。自在显现一切行故。
故名为大。问。既永不起烦恼现行。何不名佛。答。犹
有所知微细现种。及烦恼种。故未究竟。要至等觉
金刚喻定现在前时。究竟断故。十一释别名竟。】
「此十义类差别无边(至)而皆摄在十到彼岸。」
【总结十种义类无边。略示纲要问。十行十地。何依
何修。答。十于十地。虽实皆修而随相增。地地修一。
问。十地。行门。差别无量。何唯十种。答。虽十地有无
量门。而皆摄在十到彼岸。十二总结竟。
△二十胜
行竟。下三十重障分二。一正释十种。】
卷九 第 643a 页 X50-0643.png
「十重障者一异生性障(至)是故二性无俱成失。」
【总举二转依中。所断十种重障。文中别释。异生性
障者。依彼分别二障种立。若断彼种。转名圣性。应
知此障。唯在地前。三贤六道。名异生性。唯断一种
者。二乘见道时。唯断分别烦恼。即入圣流。名为圣
性。菩萨具断二种者。当作俱字。彼见道时。俱断分
别烦恼所知障种。即入圣位。名得圣性。后十卷广
大转中。具能通达。亦当作俱字。二真下。明凡圣二
性。不俱生义。虽大小乘。断分别惑。有狭有广。见道
俱真。故名二真见道。犹明下。喻不俱生。如秤下。喻
无间断。以智起时。惑即除灭。故云低昂时等。诸相
违法。理必应然者。谓智与惑违。未有有智。而容有
惑。未有有惑。而亦有智。故云二性无俱成失。论意。
异萨婆多宗。彼宗所立见道之前。断异生性。无间
道起。无惑种俱。说言断耳。彼即难云。既依见道断
种立名。即无间道。有惑种俱。异生未断。如何凡圣
无俱成失。故此释云。见道起时。彼种不成。犹如明
生。不与暗并。故凡圣性。无俱成失。】
「无间道时巳无惑种(至)总说为愚后准此释。」
【问答明断惑證果。期心别也。无间道。即见道时。谓
既见道。巳无惑种。后起解脱。复为何用。答云。断惑
證灭。期心别故者。无间道时。但能断惑。解脱道时。
方得證果。故云期别。后智断惑。本智證果。故云心
别。为舍彼品粗重性故者。释起解脱道之所以也。
卷九 第 643b 页 X50-0643.png
复自云。无间道时。虽无分别惑种。而未舍彼俱生
惑种。俱生性细。名无堪任。为舍彼故。及證此品择
灭无为。故起解脱。言此品者。即此巳断分别种也。
设问云。真见道生。巳名圣者。何有异生诸业果耶。
答云。虽见道生。亦断业果。而今初地。说断烦恼。是
诸恶趣。业果根本。故说初地。断二种愚。及彼种子。
以粗重言。即种子义。一执下。释上二愚。总是分别
我法二执。但以因果有别。分作二种。故云愚品。总
说为愚。后准此释者。初地既尔。后九同故。】
「或彼唯说利钝障品(至)唯依十地修所断说。」
【又作一义。解释上意。烦恼是染污性故利。所知是
无记性故钝。彼粗重言。显彼利钝二障种子。此据
巳断者说。或二所起无堪任性者。又显二种是俱
生义。此据现断者说。如入下。引喻以明巳断者。谓
入无想灭尽定者。俱断苦根。以二定中。无苦受故。
于入定时。虽无苦根现行种子。而名入定。断彼粗
重。此初地中。亦尔。虽初下。通释地上所断。言虽二
障。意取所知。经说十种无明。即十障品愚。非是烦
恼染污性故。二乘亦能断烦恼障。是与菩萨共故。
非此菩萨独断品中所说。又前经说十种无明不
染污者。唯依十地修所断中所知障说。故知地上
唯断所知。设问云。初地所断既通二障。何非染污
下文答释。】
「虽此位中亦伏烦恼(至)将成佛时方顿断故。」
惑种。俱生性细。名无堪任。为舍彼故。及證此品择
灭无为。故起解脱。言此品者。即此巳断分别种也。
设问云。真见道生。巳名圣者。何有异生诸业果耶。
答云。虽见道生。亦断业果。而今初地。说断烦恼。是
诸恶趣。业果根本。故说初地。断二种愚。及彼种子。
以粗重言。即种子义。一执下。释上二愚。总是分别
我法二执。但以因果有别。分作二种。故云愚品。总
说为愚。后准此释者。初地既尔。后九同故。】
「或彼唯说利钝障品(至)唯依十地修所断说。」
【又作一义。解释上意。烦恼是染污性故利。所知是
无记性故钝。彼粗重言。显彼利钝二障种子。此据
巳断者说。或二所起无堪任性者。又显二种是俱
生义。此据现断者说。如入下。引喻以明巳断者。谓
入无想灭尽定者。俱断苦根。以二定中。无苦受故。
于入定时。虽无苦根现行种子。而名入定。断彼粗
重。此初地中。亦尔。虽初下。通释地上所断。言虽二
障。意取所知。经说十种无明。即十障品愚。非是烦
恼染污性故。二乘亦能断烦恼障。是与菩萨共故。
非此菩萨独断品中所说。又前经说十种无明不
染污者。唯依十地修所断中所知障说。故知地上
唯断所知。设问云。初地所断既通二障。何非染污
下文答释。】
「虽此位中亦伏烦恼(至)将成佛时方顿断故。」
卷九 第 643c 页 X50-0643.png
【此是释词。谓于初地虽亦顿伏俱生烦恼。不起现
行。亦可假说断彼粗重。而非正意。故此不说断烦
恼种。理实下。结显十地。唯断所知。问。烦恼随眠。何
时方断答云。住满地中。时既淹久。理应进断所应
断障。三时者。三阿僧祇劫也。资粮如行。历一僧祇
名渐伏顿断道。渐伏俱生。顿断分别故。通达。修习
前七地中。历一僧祇。名顿伏渐断道。顿伏烦恼。渐
断所知故。修道后三。至究竟位。历一僧祇。名永伏
永断道烦恼所知。究竟断故。是三道别。住满地中。
时既淹久者。是后僧祇。于此长时。应断馀障。若不
尔者。三时断道。应无别故。复引经證。得现观者。现
量观也。谓见道后。亲證真如。是现量境。不同地前
但得比量。故说菩萨得现观巳。唯断所知。以留烦
恼助愿度生。不同二乘断尽烦恼。速趣涅槃。故修
道下。论主释引證义。】
「二邪行障谓所知障中(至)或唯起业不了业愚。」
【瑜伽七十九云。云何邪行障。当知略说后后引发。
有八种相。一者能退智邪行。退故。妄念邪行。妄故。
坏百法邪行。坏故恶意现邪行。恶故。难调伏邪行。
难调故。行非道邪行。行非故。不贤良邪行。不贤故
不如义邪行。摄论云。谓于身等邪行障。彼言身等。
即是三业。共有十恶。名邪行障。即前初地生大欢
喜故能误犯三业。名为邪行。是故论中自释云。谓
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误犯三业。此简烦
卷九 第 644a 页 X50-0644.png
恼。及分别起。唯显俱生所知。由有误犯。障净尸罗。
得登二地。便能永断。彼障下。明断二愚。同前释义。
微细误犯为因。种种业趣为果。故分为二。或唯下。
又以起业。不了。为二愚。起业愚者。即彼发起误犯
三业。不了愚者。即于彼业。不能了知虚妄自性。而
执实有。故名为愚。】
「三闇钝障谓所知障中(至)能障总持闻思慧者。」
【忘失三慧。故名闇钝。即二地中。极净尸罗。以纯修
戒。无定慧故。故论释云。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
所闻思修慧忘失。彼障下。明断二愚。同前释义。一
欲贪愚。即是烦恼。故有问云。上云所知障中俱生
一分。今何得举欲贪烦恼。答。谓彼所知。多与欲贪
俱时转故。名欲贪愚。今得定慧。所知障断。欲贪随
伏。以此贪欲。无始时来。恒依所知而得转故。陀罗
尼者。此云总持。以持一法。得一切法。故名为总。前
障胜定修慧为因。今障闻思二慧为果。故分为二。】
「四微细烦恼现行障(至)故能永害二身见等。」
【由贪定慧。故名烦恼即三地中。胜定总持。故下二
种愚。名定爱法爱。论主自释云。第六识俱身见等
摄。谓此烦恼。唯第六俱。非第七者。以彼烦恼。八地
方伏。最下品者。无记性摄故。不作意缘者。任运而
起故。远随现行者从无始来故。具此三义。故名微
细。以有身见。不能观身为不净等。故起贪爱烦恼。
今得菩提。便能永断问。既云所知障中俱生一分。
得登二地。便能永断。彼障下。明断二愚。同前释义。
微细误犯为因。种种业趣为果。故分为二。或唯下。
又以起业。不了。为二愚。起业愚者。即彼发起误犯
三业。不了愚者。即于彼业。不能了知虚妄自性。而
执实有。故名为愚。】
「三闇钝障谓所知障中(至)能障总持闻思慧者。」
【忘失三慧。故名闇钝。即二地中。极净尸罗。以纯修
戒。无定慧故。故论释云。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
所闻思修慧忘失。彼障下。明断二愚。同前释义。一
欲贪愚。即是烦恼。故有问云。上云所知障中俱生
一分。今何得举欲贪烦恼。答。谓彼所知。多与欲贪
俱时转故。名欲贪愚。今得定慧。所知障断。欲贪随
伏。以此贪欲。无始时来。恒依所知而得转故。陀罗
尼者。此云总持。以持一法。得一切法。故名为总。前
障胜定修慧为因。今障闻思二慧为果。故分为二。】
「四微细烦恼现行障(至)故能永害二身见等。」
【由贪定慧。故名烦恼即三地中。胜定总持。故下二
种愚。名定爱法爱。论主自释云。第六识俱身见等
摄。谓此烦恼。唯第六俱。非第七者。以彼烦恼。八地
方伏。最下品者。无记性摄故。不作意缘者。任运而
起故。远随现行者从无始来故。具此三义。故名微
细。以有身见。不能观身为不净等。故起贪爱烦恼。
今得菩提。便能永断问。既云所知障中俱生一分。
卷九 第 644b 页 X50-0644.png
何名微细烦恼。答云。彼所知障。昔与我执烦恼同
起。说烦恼名。今得菩提。彼所知障。便能永灭。依所
知起我见烦恼。亦永不行。又问云。前之三地。何不
尔耶。答云初二三地等。二身见者。所知烦恼。俱依
身见等起。故名为二。】
「宁知此与第六识俱(至)烦恼二爱亦永不行。」
【问此我执见等何唯第六识俱答中谓第七识相
应烦恼。前七地中。犹得现起。与馀六识相应烦恼。
为依止故。以前七地。非无漏道。故至八地。方永不
行。此第六粗。彼第七细。伏有前后。故此地中。所伏
烦恼。第六相应。身见下。释上所说身见等言摄定
法爱。三地增者。爱修胜定。及总持故。四地永断违
菩提故。由斯下。释断二愚。摄定法爱。等至即定。名
定爱愚。愚即无明遍染心等。故与爱俱。定爱定愚
如是相摄。法愚法爱。相摄亦尔。所知障摄定法二
愚无明断故。烦恼相应定法二爱亦永不行。以不
执我能修定法。是断烦恼。不执胜定大法实有。是
断所知。爱定为因爱法为果。故开为二。】
「五于下乘般涅槃障(至)即是此中乐涅槃者。」
【求證菩提。必厌生死。以有欣厌故名为障。即前四
地求出世心。故同二乘。有欣厌义。彼障下。释断二
愚。即是欣厌。以有欣厌。即障五地真俗等观无差
别道。入五地时得此道故。便能永断。欣涅槃为果。
厌生死为因。故分为二。】
起。说烦恼名。今得菩提。彼所知障。便能永灭。依所
知起我见烦恼。亦永不行。又问云。前之三地。何不
尔耶。答云初二三地等。二身见者。所知烦恼。俱依
身见等起。故名为二。】
「宁知此与第六识俱(至)烦恼二爱亦永不行。」
【问此我执见等何唯第六识俱答中谓第七识相
应烦恼。前七地中。犹得现起。与馀六识相应烦恼。
为依止故。以前七地。非无漏道。故至八地。方永不
行。此第六粗。彼第七细。伏有前后。故此地中。所伏
烦恼。第六相应。身见下。释上所说身见等言摄定
法爱。三地增者。爱修胜定。及总持故。四地永断违
菩提故。由斯下。释断二愚。摄定法爱。等至即定。名
定爱愚。愚即无明遍染心等。故与爱俱。定爱定愚
如是相摄。法愚法爱。相摄亦尔。所知障摄定法二
愚无明断故。烦恼相应定法二爱亦永不行。以不
执我能修定法。是断烦恼。不执胜定大法实有。是
断所知。爱定为因爱法为果。故开为二。】
「五于下乘般涅槃障(至)即是此中乐涅槃者。」
【求證菩提。必厌生死。以有欣厌故名为障。即前四
地求出世心。故同二乘。有欣厌义。彼障下。释断二
愚。即是欣厌。以有欣厌。即障五地真俗等观无差
别道。入五地时得此道故。便能永断。欣涅槃为果。
厌生死为因。故分为二。】
卷九 第 644c 页 X50-0644.png
「六粗相现行障(至)未能多时住无相观。」
【有染有净。名为粗相。即前五地。无差别道。真俗等
观染净相现名粗现行。彼障下。释断二愚即染净
相。以有染净。障无净染。故于六地。无染净时。二愚
永断。观察流转者。即是因缘流转门故云染分摄
故。相多现行。即是因缘还灭门。故云取净相故。二
相未泯。故云相观多行。未能多时。住无相观。若住
无相。方名六地无染净道。观察流转为因。相多现
行为果。故开为二。】
「七细相现行障(至)未能空中起有胜行。」
【有相观灭。无相观生。名细相现行障。即前六地无
染净道。住无相观。名细现行。彼障下。释断二愚。即
细生灭。以生灭相。障妙无相。故于七地。永断二愚。
纯于无相作意勤求者。谓前六地。虽是纯于无相
作意勤求。未能空中起有胜行。空中。即无相中也。
若无相中。而有胜行。方是七地妙无相道。生因灭
果。开为二愚。】
「八无相中作加行障(至)生空智果不违彼故。」
【加行障者。障无功行。即前七地空中胜行。故障八
地无功用道。不任运起。问。观相有无。诸地何别。答
云。前之五地等。相观有无。义如文释。设问云。既纯
无相即恒相续无功用义。何障第八无功用耶。故
答云。虽恒等。相即是身。土是器界。以第七地。现身
器时。后得智中。作意加行方得现故。如是下。释断
卷九 第 645a 页 X50-0645.png
二愚。即是加行能所二相。谓有加行。障无功用。加
行灭巳。现身现土。任运现前。故云得二自在。一于
无相作功用愚者。即前七地能现身土加行功用。
二于相中不自在愚者。即前所现身相土相。不自
在义。故复释云。令于相中不自在故。此亦摄土相
一分故。问。二道二障。后三地中。有无何别。八地下
答。谓于二道。纯是无漏。非有漏道。故云任运起故。
于二障中。唯存所知。无烦恼障。故云永不现行。生
空智果。不违彼故者。谓第七识烦恼方伏。故得人
空。法执犹存。以人空智。不违彼故。】
「九利他中不欲行障(至)皆是此中第九障摄。」
【任运自在。名不欲行。即前八地无功用道。乐修巳
利。故于利生。不欲勤行。彼障下。释断二愚。即是能
障四无碍者。故第一种愚。障三无碍解。于无量所
说下。释三种无碍解义。所说之法。即所诠义。名义
无碍解。能说名句。即能说法。名法无碍解。能所之
后。复有展转辩论言词。名词无碍解。陀罗尼者。此
云总持。各于一中现一切故。二辩下。释第二种愚
障第四无碍解。以能随宜巧为说故。名辨无碍。愚
能下。总结二愚。障四无碍。名第九障。】
「十于诸法中(至)障大法智云及所含藏者。」
【诸法未得自在障者。亦前八地无功用道。双障二
地心法自在。故于九地。障心自在。名不欲行。于十
地中。障法自在。名于诸法未得自在。通观所有诸
行灭巳。现身现土。任运现前。故云得二自在。一于
无相作功用愚者。即前七地能现身土加行功用。
二于相中不自在愚者。即前所现身相土相。不自
在义。故复释云。令于相中不自在故。此亦摄土相
一分故。问。二道二障。后三地中。有无何别。八地下
答。谓于二道。纯是无漏。非有漏道。故云任运起故。
于二障中。唯存所知。无烦恼障。故云永不现行。生
空智果。不违彼故者。谓第七识烦恼方伏。故得人
空。法执犹存。以人空智。不违彼故。】
「九利他中不欲行障(至)皆是此中第九障摄。」
【任运自在。名不欲行。即前八地无功用道。乐修巳
利。故于利生。不欲勤行。彼障下。释断二愚。即是能
障四无碍者。故第一种愚。障三无碍解。于无量所
说下。释三种无碍解义。所说之法。即所诠义。名义
无碍解。能说名句。即能说法。名法无碍解。能所之
后。复有展转辩论言词。名词无碍解。陀罗尼者。此
云总持。各于一中现一切故。二辩下。释第二种愚
障第四无碍解。以能随宜巧为说故。名辨无碍。愚
能下。总结二愚。障四无碍。名第九障。】
「十于诸法中(至)障大法智云及所含藏者。」
【诸法未得自在障者。亦前八地无功用道。双障二
地心法自在。故于九地。障心自在。名不欲行。于十
地中。障法自在。名于诸法未得自在。通观所有诸
卷九 第 645b 页 X50-0645.png
地障法。皆前地行。能障后地。今观九地心自在行。
非障十地法自在者。应知此障。亦从八地中来。以
无功用。障心法故。彼障下。释断二愚。即是能障神
通等者。谓大法智。及大法云。含藏一切神通等事。
皆是十地法自在义。未登十地。被愚所障。不得现
前。入十地时。得法自在。便能永断。大神通者。即所
含藏神通事业。悟入微细秘密者。即能含藏大法
智云。大智普观。大云普覆。故于诸法皆能悟入。愚
能障之。故说应断。问。此障既断。何不名佛。下答云。】
「此地于法虽得自在(至)證大涅槃大菩提故。」
【此地于法。虽得自在。而有馀障。未名最极。谓有下。
释有馀障。即二障种。由前所说。住满地中。时既淹
久。理应进断所应断障。彼以等觉名为满地。故说
金刚喻定现前。顿断馀障。入如来地。由斯下。释断
二愚。即有馀障。佛地说断者。是说巳断。非佛地断。
以有馀障。等觉断故。极细著者。即所知障。以有所
知。多执著故。极细碍者。即烦恼障。以有烦恼。多障
碍故。故集论下。引證断障證果义。成阿罗汉。唯断
烦恼。所得涅槃。有馀无馀。非无住处。及成如来。證
大涅槃。大菩提者。二障永断。二死永亡。證大涅槃。
名无住处。證大菩提。名圆满觉。
△一正释十种竟。】
成唯识论俗诠卷第九
非障十地法自在者。应知此障。亦从八地中来。以
无功用。障心法故。彼障下。释断二愚。即是能障神
通等者。谓大法智。及大法云。含藏一切神通等事。
皆是十地法自在义。未登十地。被愚所障。不得现
前。入十地时。得法自在。便能永断。大神通者。即所
含藏神通事业。悟入微细秘密者。即能含藏大法
智云。大智普观。大云普覆。故于诸法皆能悟入。愚
能障之。故说应断。问。此障既断。何不名佛。下答云。】
「此地于法虽得自在(至)證大涅槃大菩提故。」
【此地于法。虽得自在。而有馀障。未名最极。谓有下。
释有馀障。即二障种。由前所说。住满地中。时既淹
久。理应进断所应断障。彼以等觉名为满地。故说
金刚喻定现前。顿断馀障。入如来地。由斯下。释断
二愚。即有馀障。佛地说断者。是说巳断。非佛地断。
以有馀障。等觉断故。极细著者。即所知障。以有所
知。多执著故。极细碍者。即烦恼障。以有烦恼。多障
碍故。故集论下。引證断障證果义。成阿罗汉。唯断
烦恼。所得涅槃。有馀无馀。非无住处。及成如来。證
大涅槃。大菩提者。二障永断。二死永亡。證大涅槃。
名无住处。證大菩提。名圆满觉。
△一正释十种竟。】
成唯识论俗诠卷第九
卷九 第 645c 页 X50-064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