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菩提品¶
菩提品¶ 第 522c 页


瑜伽论记卷第十(之上)(论本第三十八至四十)

释遁伦集撰

论本卷第三十八

**** 菩提品

即所学处五品中第五品。七法中第七法也。
菩提名觉。于此品也广明果德菩提之义名
菩提。三明心。四出列。五无上。此中所辩无上
菩提。既證真实现大神通成就自他。须有果
證。故成就品后此品来也。文中有三。初约五
门出菩提体。第二结说劝知。第三品末三句
赞叹菩提。初五门文则为五。一约智断出菩
提体下名自性。二约最胜以辨菩提。三约十
菩提品¶ 第 523a 页 T42-0523.png
号随念功德以辨菩提。五约差别等德以辨
菩提。前后三。初约二智二断。次约三智二
断。三约共不共德。二断二智是名菩提者。泰
云。如九断智是智果故名智。二断亦是菩提
果故名曰菩提。测云。问菩提名觉。二种无为
体非是觉。云何名菩提。解云。如摄大乘论第
十殊胜具足三身智殊胜。此亦如是智断二
种皆名为智。所以尔者。以真如中具足一切
恒沙功德性。随顺能生修生智等诸功德门。
故名觉也。非缘照故名之为觉。真谛三藏云。
有本觉智能缘平等理。即是金光明经唯有
如。唯有如智者为法身。今三藏云。此说不
然。人法二空所显真如非是识体。云何能照。
言如照言如智名法身者。举智显真如名为
法身。非即智真如名为法身。言二智者即人
空智法空智也。三智二断中初列三智二断
之名。一切烦恼并诸习气永害者。烦恼障断。
遍一切种不染无明无馀永断者。所知障断
也。二次第解中但解三智不解二断。测云。断
烦恼障并习气名清净智。即是正体智。断一
切事中不染污无知故名一切智。即是后得
智。言无滞智者有两释。一云。即前二智作用
揵利故名无滞智。一云。唯约后得智上作用
揵利义说无滞。无有别体。言一切烦恼者。
一百二十八烦恼及二十随烦恼也。并诸习
气者。旧云断粗品正使种子故有馀残习气
细品种子。此说不然。今云习气者。由烦恼种
子故身中无堪任性亦名气。与五蕴身不一
不异。无别体故不可言异。断粗重习气已五
菩提品¶ 第 523b 页 T42-0523.png
蕴不灭故不可言一。是名习气。言一切智者。
依诸经论。一切种智是俗智。一切智是真智。
若依真谛三藏所译经论。如理智名一切种
智。以真如法界是一切诸法种因缘。种因名
一切种智。从境得名也。如俱舍论云。一切种
智灭诸冥。若俗智名一切。今依此文。缘真智
名清净智。缘俗智名为一切智。共不共德中
凡有二涂。一者据身成熟者。唯佛身成就功
德。二乘不得名为不共。如中说三十二相八
十好等。若共二乘同成就者则说为共。如此
中说无诤愿智无碍解等。二者据说。若大小
乘教同说佛德名共功德。谓三十二相八十
随好等。若唯大乘中说诸佛功德小乘不说
名为不共。如摄论等中二十功德最清净慧
等。又依无上依经德品。明如来百八十不共
之法。如彼广说。二约七最胜以辨菩提中。旧
名无上今名最胜。最胜无上互得相释。由无
上故所以最胜。由最胜故所以无上。然依梵
本义当最胜。于中有四。初举数叹胜。二列七
名。三依名解。四转名异释。所依胜者旧名身
无上。智论中诸声闻菩提亦依不具足而得。
独觉菩提或依一切身得乃至或依三十一相
身得无有具依三十二相身得。唯佛菩提具
依三十二相庄严身得名所依胜。四圆满者。
三聚律仪名戒圆满。无邪见故名见圆满。行
住等威仪名轨则圆满。无邪命乞求及说法
等名净命圆满。住最胜中初立二章。由诸如
来多住者是第一章。无上无等三住者是第
二章。诸已下释中初列三住名。二当知下章
菩提品¶ 第 523c 页 T42-0523.png
释中先解第二章。二于此三住中下却释初
章。三空门及灭定名圣住者。唯圣住得名为
圣住。故明如来住三空行及住灭定。四禅四
空是天种类是天之因。佛住天因故名天住。
人虽得定不受定报不名人住。四无量开梵天
道得梵天报多为梵住。于圣住中多住空及
灭定者。若住无愿即厌依他。若住无相即忻
真实。今住空即除厌乐。若入灭定缘虑皆息。
下三定慧多定少。四空定多慧少。唯第四定
定慧均等如来多住。四梵住中如来意多摄
苦故住大悲。昼夜六时下释住大悲之意。如
龙树大智度论说。前三住上加一佛住为四
佛住者。谓首楞伽无量三昧及佛十力四无
畏不共法等皆是佛住。或分十。六天住有八。
谓色四无色四。梵住有四。即四无量。圣位有
四。无愿等灭定。故有十六。广即无量。如彼论
说。第三辨十号中基云。十号名随念功德者。
随众生念而得功德故名随念功德。言世尊
体唯是一有十名号。且如今三藏判十中后
一总号前九别号。就别号中初三通二利。中
三唯自利。后三种唯利他。若尔如初及第三
但明言无虚妄觉法胜义何处明利益。为言
言无虚妄理不孤言须有受人。故知来中亦
有他利等准知。下准纯利他中亦有自利者。
准解可尔。若如旧远法师。于九别号。前五自
德之名。次四利他之号。应利他。如何言自
德。又前五中各为二对。初彰道圆后观灭
极。第三明初止观二因圆后一果德。今依义
言。应者但有应利之义。非是他利。故亦自利。
菩提品¶ 第 524a 页 T42-0524.png
测云。如是十号得名有七。如来应供善逝三
从因为名。正等觉从用及体为名。明行圆满
从德及胜义为名。世间解及天人师从境及用
为名。无上丈夫调御士从假人及用为名。佛
从当体得名。薄伽从多义立名。谓自在等六
义如佛地论说。言无虚妄名如来者。旧论云。
非有如说故名如来。若如智度论成实云。乘
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涅槃说云。乘六
波罗蜜十一空来故曰如来。大品般若云。乘
萨般若来化众生故名如来。金刚般若云。无
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问曰。若言无虚
妄名如来者。佛本因缘发愿。若诸众生不入
涅槃我亦不入。若诸众生不得菩提我亦不
證。虽发是愿而诸众生不自涅槃不得菩提。
佛舍众生自取涅槃及證菩提。云何得名言
无虚妄。景师答曰。道理亦难。一说。根本发心
虽有此愿。自后观菩萨虽利益而不及佛。若
不成佛利他不广。故须成佛道。但诸众生不
入无馀终不入无馀涅槃。故无虚妄。复有说
言。根本发心誓度众生不得菩提我誓不證。
今诸菩萨虽十地行成而不取證。如文殊等。
即楞伽云。阐提有二。一断善根。二者菩萨阐
提毕竟不取无上菩提。正等觉者。测云。此以
正体智为体复言世间解以后得智为体。今
解。亦可正智名正觉。后智名号觉。言如其
胜义者。依他真实总名胜义。以对遍计所执
情有法故。说依他亦名胜义。明谓三明。行如
经说。止观二品等者如旧论云。三明如经
说。行诸止观二法品。今论翻彼。以治三际
菩提品¶ 第 524b 页 T42-0524.png
愚故名三明。问曰。凡夫学人罗汉辟支菩萨
诸佛皆知过去。何故有明非明有力非力。答
曰。凡夫学人但总知果。知之有尽不得名明。
罗汉辟支及具。诸佛因果并知照法周尽名
明。八万劫前通所不及犹有无知。无知所屈
不得名力。问曰。宿命知过去。凡夫二乘同知
于八万。何故天眼见现在。即言凡夫见四天
下梵王见小千声闻见二千辟支见三千耶。
景云。天眼耳通五识中慧作用劣。故随人气
力见远近。现境隔围随力见远近。宿命通等
是意识强得知八万。有释。唯菩萨种姓无生
能知八万劫。如数论等。非馀凡夫故。婆沙
第百辨常见见劫差别。云声闻种姓忆二万
劫。独觉种姓忆四万劫。菩萨种姓忆八万劫。
解天人师中。初列曰章复以义释。与显了义
为开道故。释为实眼故。共一切义为所依
故。释为实智故。义依智显为义所依也。共
不了义为能了故等四句释为实义故。一如
来于众生未了义能为决了。二共众生所生
之义为能断故。三共第一义谛甚深处为能
显故。四共初證甚深者更令明净故。具此四
义故云为实义故。共一切法为根本故等三
句释为实法故。法者教法也。如来共一切教
法为根本故。为开导教法者故。为教法作所
依者故。所以如来为实法也。上明师德下释
师义。如来能正教诫授天人等。测云。言为
实眼故者缘义智。为实智故者缘法智。为实
义故者重举义智。为实法故者重举法智云
云。于能引摄义利法聚等三者。旧论云。义饶
菩提品¶ 第 524c 页 T42-0524.png
益非义饶益非非义饶益也。此即善等三性。
能破诸魔其多功德名薄伽梵者。依品西国
此号最胜。无问外道及佛法人皆叹本师为
薄伽梵。此间无名可翻故存梵语。若依梵本。
一切经首皆言薄伽梵不著佛言。末后亦无
世尊之号。依成实论云。具上九德故名世尊。
亦不称理。第四辨出现中文分有三。初明一
世界中或有多劫无佛或有一劫有多佛出。
二彼彼已下明十方世界有无量佛。第三决
定无有一佛土中下明一世界中无二佛出
意。前中或有一劫有多佛出者。即于贤劫中
有千佛出。故智论云。世界初成于大海中有
千叶莲华。乃至阿迦尼师吒天见水聚中有
千莲华。即云。此劫有千佛出为贤善。问若其
千佛同在成坏一劫而出现者。何故真谛云
成坏空劫皆无佛出唯于住劫有佛出世。于
二十劫中前十劫中有佛出世。后十劫无。前
十劫中前之五劫亦无佛出。第六劫中拘留
孙佛出世。第七劫那含牟尼佛出世。第八劫
中迦叶佛出。第九劫中释迦出。第十劫中弥
勒佛出。从弥勒后无量劫中空无佛漏出。故
知千佛不得出连一成坏劫。若贤劫有千佛。
则言同在成坏一劫中。亦过去庄严劫中有
千佛。亦应同在成坏一劫中。若言同者不然。
如观药王药尚菩萨经说。佛告大众。我于往
昔值妙光佛。最初发心闻说五十三佛名号
心生欢喜。即为他说。千人发心。展转复说。更
有千人发菩提心。如是展转教示复有千人
发菩提心。善男子等初千人者即于过去庄
菩提品¶ 第 525a 页 T42-0525.png
严劫中千佛是也。中千人者即贤劫中千佛
是也。后千人者于未来星宿劫中出现于世。
如彼过去庄严中。末后三佛即毗婆尸佛即
于九十劫中初劫出世。如尸弃佛毗舍浮佛
即在三十二劫中出世。已后无佛。乃至第九
十一劫即是贤劫之初。始有拘留孙佛最初
出世。既说庄严劫中千佛末后三佛经九十
劫中前后出世时劫。贤初千佛亦不同在一
成坏劫。答曰。汝引真谛所判未足为證。所以
者何。西方现判。今时正当住劫二十小劫。小
劫已前四佛出世。弥勒当此初住劫。从减至
增八万岁时方出于世。以大乘判二十住劫
皆有一增一减方成一小劫故。若诸众生机
根成熟有见佛缘。一一小劫有千佛出无有
过。岂说更有十九小劫。汝依真谛而辄判云
后十劫中无有佛出及前五劫亦无佛者。不
应道理。又引俱舍言。庄严劫中后之三佛在
彼释迦修相好业九十一劫中前后而出。时
知不同一类劫有千佛者不然。大乘不说三
僧祇后别于百劫修相好业。而言释迦三僧
祇已满更于九十一劫值彼三佛修相好者。
此是顺小乘不了义说。不可引之为證。是故
今判观药王药尚经说。初千人者同在一庄
严劫出世。亦是一水火劫。中千人者同在一
贤劫出。后千人者同在一星宿劫出现于世。
又即快顺智论所说云。此劫中有千佛出。如
前第二卷记已说其义。第二文中分之为三。
初略立宗。于多世界复有多佛。何以故下问
答广辨。第三释已总结。何以故者。何以得十
菩提品¶ 第 525b 页 T42-0525.png
方世界有多佛故。于中亦三。初问次解后结。
解中有三。初明修因有多成佛。亦多證有多
佛。第二又于十方现有已下明一界中无二
佛同出。證有多佛。第三又不应言下破执同
时修因次第成佛及不成佛。前中云于如是
分者。地持云。如是威仪此名为分。还若彼四
威仪时则名分。亦可是彼六时分也。次云又
于十方乃至一时成佛者。今此意明有修菩
提资粮一时圆满众多菩萨。若不于馀世界
一时成佛而于一世界者不然。破小执言无
十方佛故。下文意若并住睹史天次第成佛
及不成佛者不然。此中有难。如一时发愿一
时圆满。众生在一世界。一佛众生一时根熟。
如何通。义曰。无此者。若尔弥勒释迦众生尚
有前后。根熟而不相同。何说一时根熟众生
同在一界。是故当知下第三结也。由此道理
下第二大段中是第三文结有多佛文也。第
三明一界无二佛意中。初略种一界无有二
佛。第二问答广辨。答中有三。初举随昔愿无
二佛同出。次明第二佛出应无所益。后明一
佛出益多佛出损。自下第五约差别等德以
辨菩提。先辨实德即同。次明化相有别。后明
转依女身能證菩提。问若言女身不證菩提
者。何故法华说龙女成佛等。云何通。义曰。然
彼龙女亦变成男然后成佛。非以女身而成
佛也。上来五段总是第一出菩提体。自下第
二结说可知。第三三句赞叹中初列三种胜。
一体胜。过寻思道故。二德胜。众德所集成故。
三用胜。能生三乘菩提故。复以四名结叹
菩提品¶ 第 525c 页 T42-0525.png
也。

**** 力种姓品

旧师云。上来五品明所学法。下十一品明其
学行。虽后行品是法。前是法体。下是方便造
修之仪。故通名为方便处矣。于中有三。初之
一品明其根本摄学方便。次有九品造缘正
学。后之一品因学成德也。今即不然。第三学
持有十六品。前之五品辨所学处。宗明所学
兼有能学之人。未明应如何学。第六一品正
辨应如是学行。馀之十品正明能学。宗明能
学行兼有所学之法。故学持初云若所学处
说如是学能修学。故有三章。若准下第一品
即有生起若所学处文。解五品已至此力种
姓品。复有生起若如是学文。明上来六品讫。
解若能修学施品中初无生起能修学文。以
此理准。前之五品宗明所学处兼有能学人。
下十一品明所学之行兼明所学法能学人。
即学持初三句若所学处若如是学是。判品
多少。初句明初学法。虽明所学法而未彰应
如是学。故次第二句明应如是学。若能修学
是所学处如是学中兼以明之义此亦分未如前解分为三胜。若所学处若如是学前
六品初有生起。能修学施品中虽无生起。明未功德亦有结文。故知十品是證学。力种姓
者。力是十力。十力种子名力种姓。前第一种
姓品通明一切性种姓未明习成十力种姓。
今欲偏明习种姓故言力种姓品。文中初结
前生后。次开列章门。后依章广辨。就开列中
初举颂。第二长行属当。菩萨欲于前说五品
菩提品¶ 第 526a 页 T42-0526.png
七法所应学处精勤修学。先应发愿愿。是胜
解。解已求法。自既求法。应为他说。说已应
自修行。自既修已复教授他令其修善。复教
诫他令其断恶。他住授诫。便能摄起善身语
意。依章辨中即有十段。初明胜解中先明八
种胜解。后总明修八成满因缘。前中云于其
八种至决定喜乐者。景云。此中胜解信欲欲
是喜乐并为愿体。于此八境名愿依处。测述
两释。一云。胜解数。喜乐是欲数。创入佛位要
须先起净信顺求三宝方乃得入故。一云。胜
解是解脱数。于所缘三宝决定胜解。问若尔
何故论云净信为先决定喜乐耶。解云。是信
欲二法为解脱数同时助伴。由此二法于三
宝境能作决定相耳。虽有两释先释为胜。下
释其旧论不数一二等数。故远法师等错数
八种胜解。即数三宝为三。于菩萨等为第四。
真义为第五。因果令为第六。于应得义为第
七。于得方便为第八。于善言语等者总说前
八法。今此新论云。一二等分明不知。就也
中一一例有二段。一引经说成胜解。二诸于
已下弥勒菩萨释经意。一于三宝愿供。二神
通愿得。三于二谛愿證。第四第五愿于因果
理中通达。六愿得菩提。泰云。于应得义者。菩
提有大义利名之为义。于应得大菩提故云
于应得义。七修行菩提方便。八愿解了十二
分教。言于善言善语善说者。景拟补云。十二
部经约藏不同故有言语说别也。第二解求
法中先问后答。问中有三。当何所求者问所
求法。云何而求者问求方法。何义故求者问
菩提品¶ 第 526b 页 T42-0526.png
求之意。依此三问。答亦有三。答初问中有二。
一开合五明明求四法。第二如是一切已下
离合四法辨求五明。前中言当求菩萨藏声
闻藏者。此开内明为二法也。一切外论者。此
合因明声明医方明为外法。以外道论中先
说因明声明等论。佛法亦间说因明。未多行
用。后至如意论师方始纂习防护外道论难。
方渐行之未能摧敌。后至陈那方始兴盛。一
切外道悉来听习。是故从本合彼三明为外
道论也。一切世间工业处论者。工巧明处所
行事多独立为一以为第四。言当知于十二
分教方广一分唯菩萨藏所馀诸分为声闻藏
者。旧地持云。馀十一部唯声闻藏。是即大乘
无十二部。今云。所馀诸分有声闻藏。是即大
乘具有十二。声闻中但有十一除方广分。一
字参差理趣胡越。其义云何。方广一分明大
乘理故唯菩萨藏。所馀十一者是声闻藏。有
非声闻藏也。若对法云。契经等五。声闻藏中
素怛缆摄者。大乘亦有此五部义。以皆明方
广事故方广之外不别立之。小乘无方广故
别立此五。此五无别二藏相应故。但素怛缆
藏摄。彼论后云。缘起譬喻本事本生此四二
藏中毗奈耶藏菩萨眷属摄。方广未曾有法
此二菩萨藏中素怛缆藏摄。馀经论及此论
藏后文有不同者。如前第四五卷记中含释。
第二明离合四法辨求五明。初中列五明。第
二问答分别。于中初问答辨五明诠法多少。
第二广辨因明所诠之义。前中问五明教名
诠义法名义相转。答中因明论诠义虽无量
菩提品¶ 第 526c 页 T42-0526.png
宗明因果。因明宗说比量。故显摧他自立道
理。声闻明。一者显示安立界相者显示字
体。能成立相者此明字缘。二者显示语工胜
利相者辨声闻用。所谓男女上下等声名语
工胜利。后二明相可知。自下问答广辨因明
所诠之义。于中初解正因果相。后辨已作未
作得失之相。前中有三。初解因相即是十因。
次解果相即是五果。后总结菩萨知因果相
已令处非处智力种姓渐得增长。前中初总
举数。二列三章。三释。四解已总结无有过增。
就第三释中先解举数。后解三章。前中先问
后答。中初列十名。次解十因。后对二因四
缘相摄通塞。解十因文即总解三性十因之
义。于中名想言说三法为随说因。由想说
法名故而起言说。由说义显。是即法随说显
名随说因。基云。谓如先有色名。故后闻此
名遂起想取像善恶。由此取像故遂起言说
因为色等言。又如杂集论第四卷云。随说
因谓名想见言说。兼用先为体。此论不言彼
言见者有何意也。由想取色像故遂起执著
执善名见。因著故起言说。问若清净因云何
名著。清净因见即正见。称彼法知虽非执著
亦名为见。彼论说者。以共想用各别故。此
论等不说者。谓于取像起执著。即一物相似
想中摄见故所以不论。又如汎有所说但唯
有想未必起能。彼论据合作法并起执著说。
此论唯约不执著说。无违。次观待此法为因
故求取彼名观待因。言一切种子望后自果
名牵引因者。依此中文通取有分熏习牵后
菩提品¶ 第 527a 页 T42-0527.png
异熟果。复有名言熏习引后同类果名牵引
因。除因缘种所馀三缘名摄受因。通收有分
名言二种种子。初念自果名生起因。即同时
生也。泰云。如决择云。依诸行净不净业习气
依处施设牵引因。依有润种子因依处施设
生起因。所以者何。由是色无色系法各从自
种子生爱名能润。由此所润诸种子先所牵
各别自体当所生起。如经言。业为盛生因。
爱为生起因。释云。由爱种子润业故报方得
生起。初起时须爱润起故。爱种子望初起果
名生起因。后时相续更不由爱。如罗汉无爱
报亦得相续。但由业力后起报相续。故云一
切种子望后自果名牵引。此之二因即摄大
乘论生引二因义。西方远师有三释。初释云。
一切种子望初念报起名生因。望后念已去
起报名引因。二释云。初望一报生身名生因。
望后死尸名引因。故摄大乘论云。死犹相续。
三释云。无明行望未来生老死名引因。爱取
有望生老死为生因。故十二因缘中无明行
为能引支。爱取有为能生支。次通收一切前
种所生现行望后种所生现行名引发因。通
收内外三性等法各别因缘名定别因。随何
法起皆藉此观待因等亦方得生起名同事
因。一切有为碍生法者是相违因。不相违因
可知。依旧地持解。初二因及后二因共。此间
同解中间六因中唯约外法无记因释。下举
六种相违。正取生起相违名相违因。怨敌相
违中云谓毒蛇鼠狼猫狸鼷鼠者。此中互相
为怨敌。乃至鼷鼠转怖畏毒蛇。如是次第互
菩提品¶ 第 527b 页 T42-0527.png
为怨也。相见之时无心情也。自下对二因四
缘相摄通塞。初对二因。当知牵引种子生起
种子名能生因所诠诸因名方便因者。唯识
二说。一云。此说牵引生起引发定异同事不
相违中诸因缘种未成熟位名牵引种。种成
熟位名生起种。彼六因中诸因缘种皆摄在
此二位中故。虽间现能生因。如四因中生自
种者而多间断。此略不说。或亲辨果二立种
名如说现行谷麦等种。所馀因谓初二五九
及六因中非因缘法。皆是生熟因缘种馀。故
总说为方便因摄。非此二种唯属彼二因。馀
四因中有因缘种故。非唯彼八名所馀因。彼
二因亦有非因缘种。故言此说牵引生起种
子。即彼二因所馀诸因即彼馀八虽二因内有
非能生因。而因缘种胜显故遍说。虽馀因内
有非方便因。而增上多者显故遍说。三藏云。
此菩萨地中明牵引生起二因。皆通有分及
名言熏习。故此二因皆能生因摄。寻伺地中
唯说有分熏习为牵引因。是故不入能生牵
引因摄。基云。牵引生起二因何别。义曰。二
别。一宽狭别。牵引因通增上缘因缘故是能
生因方便因二因所摄。生起因狭唯因缘摄。
二为润未润别。故依处中云。牵引因是习气
因依处。行识支种未被润也。生起因是有润
种子因依处。即已被润也。故有差别。次将四
缘共二因相摄。此说因缘能生因摄。增上缘
性即方便因中间二缘摄受因摄。唯识论释。
虽方便因具后三缘。而增上缘多故此偏说。
馀因亦有中间二缘。然摄受中显故偏说。上
菩提品¶ 第 527c 页 T42-0527.png
来总是解初举数有十种因竟。自下解三性
十因并作三问。后次第答。于中先解世间因。
言广如摄谷论说者。景云。犹如此间商人要
述相似。基云。谓彼土俗书明谷等事名摄谷
论次解杂染十因。言观待境界所有爱味乃
至为观待因者。爱是生死之本。由彼爱是诸
烦恼之广生馀惑发业得报。故有支相续。即
说彼爱为说待因。于现法中无明等法乃至
为牵引因者。泰云。现在无明行熏成种子。以
此种子望于未来馀生生老死等。远牵引故
为牵引因。若现在爱取有望生老死为生起
因。引发因中测云。前牵引因现在无明等种
子望引生老死。今此引发因亦以名色六入
等种子望引生老死。并是种子。有何差别。解
云就实为论皆是种子。于一种子为其二义。
亲能牵起名牵引因。疏而引发名引发因。言
馀无明支及自种子乃至有支能生那落迦等
者。景云。馀无明支者略不举行。自种子者即
识等五支种子。乃至有支者越其爱取但言
有支。从强但说于业。若持彼润已后强弱通
收识等五支。名言种子亦是有支。泰云。从无
明支乃至有支现起及种子为因各生五趣差
别为定别因。测云。谓生那落迦无明支乃至
有支对馀四道名之为馀。下明清净十因。观
待诸行多过患故乐求清净等者。景云。观待
诸行多过患者正出观待因体。乐求已下出
观待因所生之果。乐来清净者发愿也。摄受
清净者起行也。成满清净者得果也。基云。如
次。谓初发心地前住已得无漏。初地已上及
菩提品¶ 第 528a 页 T42-0528.png
已满佛果无漏圆故。安住种姓乃至为牵引
因者。景云。若望道谛即名宰引因。若望灭
谛应名證得因。文中自说證有馀望灭谛也。
彼望清净为牵引因引道谛也。基云。即种姓
望證二涅槃界智为牵引因。望涅槃诸根成
就者。八种胜报如前已辨。种姓所摄至为生
起因者。景云。此同时相生前牵引因远牵未
来异时因果。测述西国三释。一依护法云。以
本有法尔无漏种子能生一切无漏现行。是
故初地已上无漏现行皆有因缘。或有地前
新熏种子。是有漏故但是增上缘。初地已上
新熏无漏种子望彼现行无漏亦得作因缘。以
是无漏故。二护月云。唯有法尔种子。即用此
种子为因缘生现行无漏。三胜军云。唯有新
熏。今此论又就可生义说为种子。基云。定别
因中唯以三乘作法者。此约粗为论。据细
三乘中复分何果何因等无量无数。同事因
中云若清净品者。简杂染同事。然前杂染中
不言。若杂染品法同事因言。此乃影略。又
此言若清净即知前杂染同事因故须简也。
第四结云。如是现有杂染十因清净十因乃
至除此无有过增者。泰云。前明三种十因中
谷麦等十因亦是杂染品摄故。此中总明为
二也。上来已解正因相竟。自下第二明正果
相。即是五果。论体即以异熟生及名言异熟
种子并是异熟果体。言异熟者。谓阿赖耶。一
起酬因始终恒起遍通三界得名异熟。异熟
生者。除赖耶外果报五蕴从异熟种起名异
熟生。名言种子虽不酬因然是异熟之类亦
菩提品¶ 第 528b 页 T42-0528.png
名异熟果。又由无明及行所引发故亦名异
熟果。次即通取内外三性漏无漏。结一切有
为从前同类因生。皆名等流果。次择灭涅
槃由圣道所剋名离系果。通收一切有为及非
择灭并由士夫作用所获皆名士用果。一切
有为由不障碍因自体得生是增上果。又由
圣道无为得显亦是增上果。论文简略而不
具足。辨法不尽。次释其名。因是善恶果是无
记。异因而熟故名异熟。从义得名一切有为
前后相似名等流因。等流为果名等流果。即
当体为名。亦可共等流为果名等流果。即从
因为名。择灭无为体绝羁绊故名离系。离系
即果。当体为名。五蕴和合假立士夫。士夫作
用所得之果名士用果。此即从义作用为名。
士夫是义用是作用。或万法不障一一法有
增上。增上即果。当体为名。亦可用因有得果
之功名为增上。增上为果名增上果。从因受
称。又云或似先业后果随转者。如说杀生后
寿即短命等。可得之果似于前因。故言似先
业后果随转。第三总结如文。上来解正因果
相竟。自下第二辨已作未作得失之相。于中
先解后结。知已令业智力种姓渐得增长。景
云。因受与之义。先明四缘受与。因缘生果果
起。现在种子望果生相时得名受与。灭相过
去无法不名辨受与。答名言种子自类相生。
前念灭时有牵引果能名受。后念种起住生
相时。前种子而得名共。等无间缘受与亦尔。
所缘缘者。若缘现境心心所生时。境界作业
同时受与。若缘过未龟毛兔角无法之时。相
菩提品¶ 第 528c 页 T42-0528.png
分当心显现相分生见分亦名受与。增上缘
者。亦据现在生果名为受与。基云。言谓诸有
情自所作业至终无失坏者。此通明有分熏
习等义。亦无不作至或异果熟者。此结有取。
泰云。此起隔对也。亦无不作业而有果熟。或
后异作恶等因而有异香等异熟也。景后
加解。无有彼人异作此人异熟。答初问竟。下
答第二问中。初问次解后结。云前问远。故
重举问言菩萨云何求闻正法。解中有三。初
闻法殷重。第二校量显胜。第三重辨听法殷
重。校量中三藏云。百分千分数分即当万分。
等分即当亿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者。此乃
西国数中之极。如似此间坏沟间载。载数最
极。三藏又云。依小乘教有六十名一阿僧
祇。若依大乘数有六百名一阿僧祇。测云。若
大乘菩萨者中有百二十数。如藏严经说。即
是第一百二十数。即此论名邬波尼杀昙分
也。第三重辨听法殷重。光明敬重法故无
难心。后明于师所无染散乱。于中初举两句。
后别时二句。解无染中问解结。解中先举三
句。次开三句相数。后别释云言不为随顺不
等过失。拟补云。菩萨听法时不为随顺求
为行人故听法。亦不法师过失听法。不自轻
蔑者。谓起练磨心勿自轻蔑也。解无乱等云。
聆音属耳者。聆者听也。听音专耳也。菩萨何
故求闻正法下答第三问求法之意。欲求一
切智智故求法也。第三解应说正法中。初结
前生后。即为三问。当何所说者。问所说法。云
何而说者。问说方法。何义故说者。问说法意。
菩提品¶ 第 529a 页 T42-0529.png
自下答中。先答初后二问。后答第二说之方。
非谓诸菩萨正所应求即是所说者。即菩提
涅槃所应求处为此菩提涅槃而为他说。依
二种相应为他说已下答第二问明说方法。于
中有三。初开二门。二次第解。三总结为三
十相属当前章门。依随顺说有其十五。无间
而说者。为他说义次第无有间断。不作师奉
者。执提不舍之义名奉。菩萨说法不作奉
手不悭。亦说不执作师长意而不悭正法。清
净说有五相可知。第三以二十相属当两门。
二十句者。若依景云。一应当安住如法威仪等
名以时。又于正法生尊重名说法。又为一切
说法下有十三句名次第说。如是依次勘名
属当可知。测云。如其次第配前二十。基云。四
者相续者。谓前不悭正法。谓不悭故相续为
说。十者不摈。谓庆言慰有罪者不摈罚之但
应庆慰。第四解法随法行中。初开五门。后次
第解。身语意业为三。正思第四修第五。法随
法行者如前释。测云。法者是学法。随法行者
是学之仪式。解中分三。初解三业。二解正思。
三解正修。初正答佛世尊制身语意者。即律
仪戒。开身语意者。即摄善摄生二聚之戒。无
倒远离者。离过即律仪戒。无倒修證者。即后
二聚戒也。解正思中。初问次解后结。解中初
明八思惟相。二由能远离不思议下更成八
相有利益。前中谓诸菩萨乃至先当远离不
思议处思惟彼法。是第一相。言不思议处。如
器世间为有边无边众生世间有尽无尽等。
若思即发生狂乱。显扬云。不思议处有九。一
菩提品¶ 第 529b 页 T42-0529.png
我。二有情。三世界。四业报。五静虑者境界。六
诸佛境界。七十四不可记。第八非正法。九一
切涅槃之所摄。广释如。次下至而无慢后
是第二。次下至次理观察随而悟入第三。
次下于其少分但深信解四。次下至但依其
义不依其文五。如实了知黑说大说六。言黑
说大说者。即是恶说善说。正能了知最初思
惟七。既悟入已数数作意令得坚固八也。更
成八相中泰师释云。于真实义无物无法能倾
能动者。无人物能倾无教法能动。正法悟入
初思惟者。思慧名最初思惟也。解正修中初
问次释。释中有四。初举数列名。二依列解释。
三结显修利。四总结四修摄行周尽。于四修
中第一第二别修。第三俱修未得成满。第四乐
修得成满任运起也。景云。道理止观但俱。
以修止观时势有增减。止势若增名修奢摩
他。观增名修毗钵舍那。止观均等即名双习。
淳熟名乐修。测云。由八种思善依持故者。即
前八种思相是言因。于离言说唯事唯义所
缘境中者。是定所缘境。离言说依依他及离
言说圆成实性义为所缘境。系心令住者正
明体。离诸戏论等明离障。戏论即是五种。
勘对法。于诸所缘而作彼解。勘声闻地。当
知已下结显修利中。初番结上第三修习定
慧。定慧清净是结上第四乐修习也。以下但
别论依定所得。谓于所依中应除粗重者。除
其身中刚圹不调柔性是止功能。及于所知
应清净知见者是观功能。第五解教授中初
问次释。释中初明八种教授。第二摄八为三。
菩提品¶ 第 529c 页 T42-0529.png
第三如是菩萨或由已下牒结教授成八姓。
前中初先举数辨教授自他。于教授时已下
正明八种。言谓或三摩地为依止故其于彼
慈悲等者。明诸菩萨能教授他。言或由其馀
至为作教授者。明彼菩萨为他馀大菩萨及
佛教授。下文又自显。然八教授中前四审机
以为教授方便。后四正明教授。初思其心者。
泰云。心是定也。寻思是四寻思。如实智是四
如实智。菩萨初以寻思寻思于定。复以如实
智正知于定。次思根者。即信等四根。意乐
即乐欲。思随眠者。寻思欲等种子即名为性。
泰云。前明欲等皆据现起熏成种子名曰随
眠。随眠者种子之通名。亦可偏约烦恼种子
说。此心根欲性即是四力境界。皆先起寻思
后起如实智也。下四明教授。第五教作五停
心观。第六教观过去有因离于常执。第七教
观未来有生老死果离于断见。第八教舍不
得谓得增上慢心。远法师云。未作谓作未得
谓得。此于教道起慢。乐触谓触未證谓證。
此于證道所起慢。皆始终分二。摄论已后诸
德等云何。前二约量智。后二约正体智。有
非四慢无差别。有说。未作谓作是凡夫慢。不
得谓得是预流慢。未触谓触是斯陀含慢。未
證谓證阿那含慢者。有说。并是圣人慢。初二
句明得有为果慢。后二句得无为果慢。此四
即是遍趣行等。后四力如次配之。摄八为三
中摄前五种为一。所谓住心摄。次通二种远
离断常名得自利。第八为一舍于留难。若知
彼心乃至无倒系念解释前五为初一义。答
菩提品¶ 第 530a 页 T42-0530.png
为宣说能治断常下解离断常为第二义。若
念舍下解释第八为第三义。牒结教授成八
力姓中。言或由从他得正教授者。牒结前文。
或由其馀菩萨或由如来等或由施他等。牒
结或由三摩地为依止等三句也。所言八力
种姓得增上者。景云。十力中前辨正因果相
已。令处那处力种姓增长。次辨已作不失未
作不得。又令业智力种姓增长。馀八力未辨。
为是今时但言八力种姓得增长。测云。前之
二种汎说因果动物生信为教化。后八辨行
授人令习说为教授。故今就此说之为八。或
解同景。第六教诫可知。第七解方便所摄身
语意中。云复何因缘唯四摄事说名方便者。
问意。行众多。何故唯说四摄利他。下答意中。
利他行广。于中略摄为四即尽。无有过增长
随摄方便者。景云。布施摄他随顺爱语故名
随摄方便。测云。布施前生随顺彼情故名随
摄方便。能摄方便者。景云。爱语开导正为能
摄。测云。彼未附己令其摄受观察正理名能
摄方便。令入方便者。景云。利行令其离恶劝
道调伏名令入也。测云。观察已后令入善处
故名令入。随转方便者。景云。同事者于正事
业同共修行。令彼随己行而转方便也。

第三十九卷

**** 施品

上来菩提分持有十六品。已辨五品是所学
法。分种姓品是学方法。从此向下有其十品。
是能学行兼有所学。于中若景师判文。初之
八品辨自利利他造修之行。菩提分法一品
菩提品¶ 第 530b 页 T42-0530.png
辨内證之行。末后功德一品由前二行證所
成德。于前八品初之六品辨自利行。四摄一
品辨利他行。第八供养亲近修习无量一品
合明二行。虽有此说。今且依基等所判。初之
七品是其自分。不明时重但自分之行。次有
二品明其胜进。末后一品因成果满。就自分
中品分为二。义判有三。品分为二者。初有六
品明自利行。四摄一品明利他行。义判为三
者。二判如上。即四摄品末如是已说多种施
戒乃至同事下双结二利作业彰修成益。自
利六品即名六度。施品建初故言施品。问曰。
何故前明所学处如是学法品首生起。此第
三明能修学文前不生起。有何意耶。义曰。义
准可知。何法分别。下功德品中有结文。自利之文略。已如前力种姓品初解。自利行中
初总举数列六度名。第二次第别解。第三慧
品末后次如是六种已下总结六种引證叹
胜。就别解中即为六段。初解施中初颂及长
行总种纲要开九章门。第二依章广辨。第三
释已总结。馀之五度文例同此。自性施者总
明施之体。一切施者别明施行之相也。施行
非一故言一切。就此施行开馀七门下自属
当。言难行施者。难舍名曰难行。施行殊胜名
难行施。一切门施者。一切施行摄入此门。摄
行宽广名一切门中施。名一切门施。善士施
者。施行纯善所作纯善名善施。一切种施者。
施行具足。一切缘中成此施行名一切种也。
故共前二一切之言名差别也。又三藏云。初
自性门总心施体。次一切施别心一切施体。
菩提品¶ 第 530c 页 T42-0530.png
一切门施者心施前由。一切种施者明于前
因种种施别名一切种施。下五度解三一切。
准此应知。言遂求施者。称来者情随喜所有
名遂求施。此世他乐者。利益此他二世得乐
名为二世乐施。清净施者。施行无过所作无
罪名清净施。依章辨中。自性施即以无贪俱
思及身语业为施性也。就离唯出财施之体。
道理法施无畏施亦具三业及无贪性。安
住律仪者明不破戒也。阿笈摩下明不破见。
旧名阿含讹也。今依梵本。阿笈摩此名传未
即有二义。一者因能传果。知因之见名阿笈
摩。二者教名传。三世诸佛展转说故。信教之
见名阿笈摩见。自有于戒破见不破。见破戒
不破。俱破不破。行施之人有此四句戒见不
破俱不破二句是善施。馀之二句非善施也。
一切施中文分有三。初问次释后结前生后。释
中有二。初广六施。后结略义。前中即六。一明
有财无财施。二终不口授下明法施。三于一
切施谓法施等下明无碍解施。四于诸有怨
下明胜意乐施。五于其施障下明障对治智
施。六内居间静下明增上意乐胜解。前中有
二。初明有财施。二又诸菩萨若现无有可施
财物下明无财施。前中复二。初明内外施。二
又诸菩萨那无差别下明对机应施不应施。
前中复二。初总明内外施。二又诸菩萨略由
二相下约内外分为四。前中复二。初举数列
名以彰内外。后开释中。初内施。次释内外施。
后释外施。文相可知。后开前内外为四中。初
开内为二。一合施身。二分施支节。后开外为
菩提品¶ 第 531a 页 T42-0531.png
二。一受用二自在。景云。一施受用。如施衣
服。一日受用施用一岁。非令施体名施受
用。二求自在者。一切断心并皆施与。基云。谓
于资具财中求受用者。恣彼所求随其受用
是第一。不欲于财而受用之。但欲于财而得
自在。菩萨断自物心舍财共彼住自在是
第二。次明对机施不施中。先略后广。广中有
三。一就内身辨施不施。二约外物辨施不施。
三行布施时普于一切下明施方轨。前中言
若诸菩萨于所行施意乐清净乃至不应舍正
现在前利众生而施身分者。此中诸菩萨先
来意乐清净不舍己身。于现前中有利众生
事。设有来求生菩萨支节不应施与。以现前
利益多故。舍利益少故。通多利益事行。若
心退转自生念言。此应可共不共心。生悭
吝。惜己身故。为破吝故。须舍身分。先心已清
净不舍己身。现前后利益事多不应施身分。
是此中意。约外物中意有十五句。第五戏乐
等物中。初总标其义。次别释五句。后总结宗
要。言若有来求罩罗罝弶者。罩罗取鱼之物。
罝是网鹿之具。弶者取兔鸡等用也。第七不
合父母师长中。云任所屠害捶缚货卖者。随
顺父母以知恩故任彼屠害。尚自不敢窃坏
施心。何况显然施来求者。此总结上不得施
父母等。有心尚自不坏。何况显然品用布
施。第八句意。谓不合以诸百姓等妻子眷属
夺别取布施。唯总以此川土或全或分而布
施时。其百姓妻子等在中总得布施。虽得布
施仍告彼曰。知我恩化敬崇佛法。汝亦宜
菩提品¶ 第 531b 页 T42-0531.png
然。第十五不越学处而行惠施者。谓不以杀
生盗他物等而行惠施。第三明施方轨中有
二十九句。第四不以异意不以愤怒挠浊之
心而惠施者。不以矫诈别有所期名不以异
意也。第九终不妄计唯一切种极善清净而
行惠施等者。或有妄计施者如法受者如法
财物如法名一切种极善清净。如是施者是即世及出世间离欲清净之道。此乃非道计
道。菩萨无此妄计。唯菩萨审了知所行布施
三事如是者但是离欲清净资粮。非真清净
道。真清净道者无漏慧也。第十三不施不合
仪物中有标释结也。言又不告白乃至菩萨不
为者。基云。谓如有人先不食葱不白他知如
布施之法而共之意菩萨不为。乃至广说。非
直此葱不施于彼。亦不以此合器不合仪式
诸事业等而施于彼。是此中意也。又撩掷法
而施摩设不故于彼菩萨不为。不正威仪
而施于菩萨不为。基云。言或复处置等者。或
处置他令作不如法事然后行施。如令他杀
等然后施与。第十五不依名闻利养而行施
中细折有四句。第二十六云。应时不以非时
者。谓饥时施食不施衣等。热时施冷不施火
等。自他净施者。谓不见授者受者。合仪者。所
施彼刀毒酒等。无乱心施其义可知。第二十
九增慧行施中。初总标句。次问答广释。后结。
广释中有四番文。第三番中云性定悭贪是
悭贪类者。本性悭贪名性是悭贪。若非本性
悭贪为他教令悭贪者悭贪类也。第四番中云
尚掩其过不令他知况触于彼者。况复现前
菩提品¶ 第 531c 页 T42-0531.png
以言触悟也。上明现有财施。下明现无财施
中文分为二。初正辨现无财宝增慧行施。后
判位。是地前假名菩萨行施。非是登地。第二
明法施中。初约经卷等辨施不施。二云何菩
萨方便不施下问答重释行施方便。前中有
二。初辨用经卷施及不施。谓有佛法同学求
于经卷。菩萨自量若于此经已辨其义即应
施与。若自未解须有寻读不应施与。第二明
无经卷等即观察自心有三句。初二句中云
设我由此行法施故乃至况令阙乏妙智资粮
者。泰云。假设由此法故即成痴哑不忍法悭
烦恼过故尚应法施。况复法施之时以自无
法故令现在阙乏妙智资粮而不痴哑不能施
耶。今勘旧论云。我宁以法施现世痴哑为
除烦恼犹尚应施。况作来智慧方便。第三
句中复有三思忖。言为为损害自烦恼耶等
者。谓为当损害自烦恼行法施耶。为当为
圆满自智资粮行法施耶。等见不施彼此经
卷等智资粮胜者。留经本自读长智资粮
也。非施于彼建此功德者。施他经卷无此益
也。但于当薄饶益法利非是觉慧者。若癈自
寻读施他经卷。但于来世得失法利不丰觉
慧。第二问答重释方便中。言如苾刍净舍者。
有展转净施。有真实净施。如律中说。第三明
无碍解施。景云。此中谓于三施了达名体为
他说法。即是法义二种无等行施。若了因果
差别之理随乐为说。即名乐说无碍。善达方
言劝修三施即辨无碍。泰云。若异门者。一分
施慈悲名异门。若施体性若释施名若施因
菩提品¶ 第 532a 页 T42-0532.png
果皆如实知。此名无碍解施也。基述三藏云。
若异门体相释名此是法义无碍解。能诠所
诠多异门分别等故。若因果差别是辨无碍
解。辨说因果故。又若准下结文但云由财施
由法故此结上二门由无碍解故。不言是何
无碍。何故不言四无碍皆摄。今释之云。谓于
前财施法施无畏施中所有异门是法无碍。
谓诸教法多以异门分别法相。若体相即义无
碍。所诠之义多约实体言体相。若释名谓训
词无碍。释名字故。若因果差别是辨说无碍。
以能辨说法因果事故。即四无碍皆在此中。
以于财等施上有此无碍。如实了知而行布
施是名无碍解施。又四无碍解中一一皆有
异门体相乃至因果等。未必别配之。今准旧
论云。比类相貌若名义分别因果。即以基云
异门是法无碍等为善释也。第四明无量心
施。诸有恩等者依舍亲心也。第五明对治施。
于中有二。初总举二别释。别释中三。初明所
治四障。次明能治四智。后明四智用有差别。
测云。四障体者。一先未串习以种子上无堪
任性为体。二施物鲜阙。若论外物。以六法四
相是诸尘故。若论内法等。以五蕴十二支为
体。三耽著上妙悦意财物。以增上贪为体。四
观见当来具足财果而深欣乐。以求来果邪
见为体。次明能治四智。一者觉悟者。觉悟自
己。昔来未串习施现有多财而不乐施励而
行。二者忍受众苦者。施物本少能顿施之忍
饥寒苦。三者遍知颠倒者。爱著妙财深为乐
净。令知皆是发烦恼不净之本。故能抽舍。名
菩提品¶ 第 532b 页 T42-0532.png
知颠倒。四见行性不牢者。不著施果了无常
性。第六明增上意乐施。旧名内独净心施。难
行施中云或有上品恩者。旧论云增上施物。
旧大德解云。谓精进物如七宝等。今依新论。
有上品恩者。或可重恩遣赉将惠于人。或可
儿女妻奴等于己有恩将惠于人。云为难矣。
一切门施中略有四相者。若依旧论有五段
文。四段共新论同。更有一句。若自集布施。
是故旧人数四门不同。父母为一。妻子为二。
奴婢作使为三。善友大臣为四。今依新论。自
财为一。化他得财为二。施亲属父母等为三。
施来者为四。前二约财分二。后约施境为二。
善士施有五相可知。一切种施中有十三相。
一无依施者。谓不依名闻果报。二广大施者。
不观受者。凡圣乞求皆空故。善戒经云。不观
福田非福田。欢喜施者三时欢喜也。五田器
施者。施四边道净福田也。六非田器施。旧论
第六名一切施。七一切物施者。谓有物皆舍。
八一切处施。谓所简处所。九一切时施者。谓
不简时节。十无罪施者。谓非法财物所以施
人。十二方土施者。谓随方所须皆悉施。旧论
阙有情物施。分财为二。数成十三。遂求施有
八。旧论云除恼施。此世他世乐施略有九种
者。基云。且如旧远师释云。财法无畏等各有
三。财中者三者。上妙为第一。清净为二。如法
为三。上妙即末尼等上妙物也。清净谓非劫
盗得。如法者谓如法财非刀酒等。其无畏法
施等各三者可知。又有人云。初谓财施法施
无畏者。此辨三种体。于此三上分心六用。
菩提品¶ 第 532c 页 T42-0532.png
财施有二用。谓悭吝积藏垢。无畏施有三。明
三畏。法施合为一。问曰。此中何故馀处法施
为初后明无畏。今此无畏施居先法施为后。
义曰。下论曰。谓财施无畏能令众生此世安
乐。此二俱现乐故。所以邻次财施先明无畏
法施者后。为利后世所以后明。泰云。调伏
悭吝谓舍财物著者。自有人知彼物于己无
用。然悭吝执著故不施人。调伏积藏谓舍用
著者。积集财物拟自受用。菩萨亦舍此心。于
三施中第一舍上妙财物。第二第三非上妙
财物。清净施有十相。言非来求者疾望得财
如诸菩萨速希惠施者。共速希惠施。遇其前
人疾望得财。不执取施者。旧论云不异见言
或执此见空无有果等。有三见。一空无果见。
二害为正法无。三非胜为胜见。此三皆是邪
见所摄。所以者何。若依萨婆多。非胜为胜见
是见取所摄。今依大乘。见取必像于见乃名
见取。今于此中尽不缘见故非见取。又正亲
见若别若总求者相似渐施顿施物平等何缘
而执有差别者。谓若百人前后别渐别渐而
施。一时总百顿施。其福平等。何缘而执福有
差别。

第四十卷

**** 戒品

若依梵本有其三名。尸罗此云清凉。即明戒
体有胜威力能令行者身心清凉。梵语名毗
奈耶此云调伏。据教是能调伏。又有一名名
毗炽多此间名已调伏。此据行律之人名已
调伏。梵本唯此三名亦无毗尼之名。若言律
菩提品¶ 第 533a 页 T42-0533.png
仪及以戒等并是此间名也。景云。有所遮防
故名为戒。戒通善恶。善恶各有遮防。今明善
戒遮防恶法所以名戒。若言防非止恶故名
戒者。恶戒云何得名防非止恶。由有此妨故
得言遮防名戒亦名律仪。内调名律外现法式
名律仪律仪虽通善恶戒今明善律仪也。基
云。戒是防非之异名。言恶戒者。恶体非尸罗。
恶于尸罗名恶尸罗。若尔亦应恶体非是见。
恶出见故名恶见。解即不然。种求以解是
善恶并推求。清凉名尸罗。尸罗求恶体。前明
施品以除外悭。今次持戒以防内垢。故此品
来。文中有三。初问次解后结。解中复三。初解
九门净戒。第二明戒胜利。第三明戒所作。前
中初颂及长行开列九门。后依门辨即为九
段。解自性中初问次解后结。解中有三。初举
数列名。二次第列释。三结难胜利。列四中
依修得戒名从他正受。不依师授要期自净名
善净意业。旧论云。善净心受犯已即悔名还
净。一向凉净名除敬专念。前二是受后二是
持释中有三。初依二受生三据次明受随分
别后明本净还净。前中本受对他言我能持。
故今犯于他愧耻。本自要期我永不犯戒。于
自惭羞。言二因缘故离诸恶作者。泰云。一从
他正受。二意乐清净。以为因缘故后不生悔
也。测有四释。一云。二受为一缘二持为一缘。
二云。即以二持为二缘。三云。惭愧为二因缘
二受为二缘。四云。二受为二因惭愧为二缘。
虽有多释。今取即以二持为二缘。为顺文相
之释也。结叹胜利中应知即是妙善净戒正
菩提品¶ 第 533b 页 T42-0533.png
受随学等。约律仪戒。应知即是无量净戒
等。摄善诸戒。应知即是饶益一切有情等。
摄有情戒。应知即是能获大果胜利净戒等。
总三戒得大果利。一切戒中初问次释后结
前生后。释中有二。初约在家出家略明一切
戒。二又即依此下广明一切戒。于中复二。初
明三聚戒体即是所学。二居诸菩萨欲于如
是菩萨所学等下明依戒修学即能学。前中
有三。初略明受中三聚戒体。二云何菩萨住
律仪戒住摄善法戒下广明持中三聚戒相。
第三结之。前中有二。初总牒开。二依章别释。
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即是苾刍戒
等者。景云。菩萨律仪远至菩提。今约七众形
居律仪辨菩萨者。以制过粗同故。又彼菩萨
身在七众。身语七支随彼七众有具不具。比
丘比丘尼有身语七支。沙弥沙弥尼及正学
等五众但有身语四支。意三皆具足。菩萨即
大戒。二众具有十支。馀之五众但有七支除
语中三。亦可菩萨虽形居后五。然具离诸恶
故。七众受律仪戒时皆具十善业道。以一切
恶皆远离故。是善皆修是生皆摄故。测云。菩
萨律仪与声闻律仪体实差别。但七众旧受
声闻戒者后受菩萨戒时所发支种。若苾刍
即如苾刍戒支种。除与声闻不共学者。其馀
支种即与苾刍所发支同。乃至若近事男女
受五戒竟后更受菩萨戒时所发支种即与近
事戒支种同。故言如是七种戒即是菩萨戒
律仪戒。虽受不发但由支种同故言即是七
众所受戒。其馀菩萨四波罗夷四十二轻戒
菩提品¶ 第 533c 页 T42-0533.png
等皆是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中有违犯故立
此诸戒。非是摄律仪戒。又失声闻戒不失菩
萨戒。所以然者。声闻戒命终二形生等失声
闻戒而不失菩萨戒。或有二缘。一退菩提心
失。二起增上烦恼失。而不失声闻戒。故知菩
萨戒与声闻戒差别。善法戒中言谓诸菩萨
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等者。是略
标。景云。受三聚戒理实同时。义说前后。由先
离恶后方善。测云。依旧论言谓菩萨受律仪
戒上。旧人解云。形前唤后。校量胜律仪正
意相同。七众所以不如。摄善作修不共二乘
故名为上。今云受律仪戒后者。此是义说前
后。非受前后。问三聚净戒俱说受得。何故今
云受律仪后为大菩提积集诸善是摄善法戒
耶。解云。此说相显。律仪戒是止善。说显摄善
法戒是作善。住净戒已修习相显。故云受律
仪为大菩提集善名摄善法戒。就实三聚戒
并说受得故也。此复云何下广明。于中有三。
初约三慧明摄善。二约三业明。如是时时等
明身业。于诸妙境下明语业。于十方界下明
意业。以身语意下总约三业明回向发愿及
供养行而无放逸身业。初约敬田以明三。于
疾病下约悲田以明。第三于诸学处下若依
景云明七善。今依测云明九善。一正念。二正
知。三正行。四防守密护根门。五于食知量。六
初后夜常修悎寤。七亲近善士依止善支。八
护持不犯。九犯已能悔。此九善法并如声闻
地出离地二道资粮中说。此云正念当彼第
五资粮。正能防护根律仪体。正知当彼第八
菩提品¶ 第 534a 页 T42-0534.png
资粮。正行当第四资粮安住具戒等。防守密
护根门者心根律仪所防。六根体由所防无
过清净故。等为一善处思量。言于食知量初
后夜常修悎寤亲近善士等。如彼广说。言于
自愆犯审谛了知深见过去者。当彼第四资
粮。有六句中第五句于微少罪见大怖畏。饶
益有情戒中。若依旧论。即于此初中分为二。
谓彼彼事业及瞻侍病等开为二故。今此论
以同皆是助伴故合为一。此论第四第五二
门彼合为第五。故有此开合不同。故十一数
同。彼有别言第一第二等字。此论有又字。旧
人即依彼文判释云。十一中初二是其同事。
次一是爱语。次四是布施。后四是利行。前同
事中饶益为伴乐事。同病等为伴。共事中
同。今依新论。初一是同事。次一爱语。次五布
施。后四利行。同事有二。初随义利同事。二于
拔苦同事。布施五中初一报恩施。次二无畏
施。无畏施中初一故苦无畏施。次二除爱无
畏施。次一正是财施。后一法施御众。利行四
中初一于无德善人随顺心转。二于有德善
人赞扬实德。言若隐若露等者。或在屏处或
在众前叹他实德。二于有过软性有情调伏
驱摈。于下品者调伏。中品者诃责治罚。上品
者驱摈。四于有情过刚强恶人神力制伏。第
二广明持中三聚戒相初并作三问。下次第
答。答初律仪中初有十句解释。后牒十句结
之。前十句中。第二云于未来世天魔王宫所
有妙欲不生喜乐者。何故不愿生无色等。彼
是定果。以律仪戒是散善故不生定地。因缘
菩提品¶ 第 534b 页 T42-0534.png
则能拘捡乃至彼不现行喜乐亦尔者。自敛
摄名拘捡。由拘捡故不正言乃至寻思无复
作心。如昔于彼不正言论现行生喜乐。菩萨
于今安住。彼不正言论等不现行。喜乐亦同
前现行喜乐。故云亦尔。第七云诸有情所无
损害心无瞋恚心菩萨于彼由坏上品法大悲
故者。旧论云。心不恚恨起法心悲心。远法师
云。法心者是慧。以慧如彼是法数故。无人
可瞋。悲心者救彼。恐当受苦。今又解云。法
大悲者。由坏上品法可起大悲意救众生不
论法也。第九五支不放逸行中。三于现在正
所违犯如法悔除者。据大三世现在违犯寻即
悔除。四先于后时当所违犯发起猛利自誓
欲乐等乃至结云先时所作不放逸者。测述
远师云。如所应行者作善法。如所应住止善
法也。如是如是行乃至令无所犯者。是专心
护。又释云。如如所应者牒前持法。如如所应
住者牒前受法。此明所依法。如是行住等正
辨持戒行。基云。此中意谓。如有一前身于未
来所有犯处自誓不犯。于所应行皆誓之。过
去发愿后身所有善法行之恶皆息之。是于
中意。五若诸菩萨即以如是先时所作不放
逸行为所依止乃至不起毁犯等者。景云。次
前即取三际不放逸前如理作意为第四所受
禁戒。今此第五。即由三际不放逸前如理作
意为依。生于彼三际不放逸行俱行如理作
意为第五。测云。此五中前三是悔过行。后之
二种是防非行。悔过堕三世故有三异。防非
过未故有二别。菩萨成就如是十支下有十
菩提品¶ 第 534c 页 T42-0534.png
句。结前十支广明义。第四又乐远离不生善
足结前文有二。以此二句寻义配之。准第十
配之。第五亦尔。第十中有二。一具足轨则。二
具足净命。具足轨则者。结发露己恶覆藏自
善巧乃至威仪寂静。具足净命结前离矫诈
等一切能起邪命之法。矫诈得财。
是不净命。则令离此矫诈名具足净命。次答
第二问摄善法戒中。初约六度开为十相。后
结配上文。前中约之五度即为五相。开慧度
以为五相。于中有二。初列五名。二是诸菩萨
下释。一善知果胜利。二善知因。次善知因果
例无倒为三四也。五善知摄善法障不于无
常妄见为常等者。于四圣论苦相最粗。是故
于中起于颠倒。非馀三谛。摄善法障者即六
合也。若依基师解云。于智度中别开为五
处。五处者。谓如善果胜利第一。谓即能得菩
提时有相好一切功德等了知善因。是第二。
谓六度行等了知善因果倒不倒第三。谓即
作常乐我净等解是倒因果。若作苦无常等
是不倒因果。了知善法障第四。谓了知六度
之障。谓悭等六趣。了知善果胜利寻求善
因。于因果知倒不计为障等。了知善障等
两能速疾远离之道第五。若依远师云。此
之第三知善因果倒与不倒为二。如是倒二。
如是非倒四。又字中分五处。是诸菩萨能于
善果下覆解前前五处。今义不然。是诸菩萨
下末之文云了知摄善法障为摄善故速能远
离释前何文。若释前第五了知摄善法者。前
但言知障不言远离。今言远离结前第五。岂
菩提品¶ 第 535a 页 T42-0535.png
不相违。今分是诸菩萨下为第五。以远离障
与知障别也。问曰。若取远离障为第五。与前
知善因何异。答曰。前知善因知六度等是因
未能除障。今第五除障故有别也。汝若以知
障除障不得为二为者。知倒非倒应不得为
二。汝既不成。我义显立。知倒与善障何异。答
曰。前倒谓四倒。障谓六蔽。故有别也。问曰。
何故前问三聚戒中有六问。谓住律仪戒。善
护律仪戒等。结律仪戒即双牒二法。今解
摄善法戒下及饶益有情戒不结第二问。但
结住摄善法戒等。有何意也。义曰。唯略结
文。以前例后。律仪戒中双结说。例后二应
知。故不说。更有馀释。其别解脱律仪中初生
起文中。但有住别解律仪言无善护别解戒
言。下结文即双结之有善护之言。其第三解
饶益有情戒中。初生起但有住之一言无第
二善修摄善法戒之言。其结文中即二种俱
结。其第二摄善法戒生起。唯有住言。其结文
中云名住摄善法戒速能摄善一切种相之言
者。意即结善修摄善法戒之言也。以理准。别
解脱戒即生起及结具足有二。其摄善饶生
互有准例。摄善俱二结生起。但一饶生即有
二结。准中二问开九故文不足。又释。前问
且三问。谓住律仪而能善护。此但义非有二
问也。下饶生摄善准亦一问。故下解中生起
及结亦只一种。无劳烦解。下结配中云渐次
者。泰云。诸行不可顿修故渐次修施等也。下
答第三问饶益有情戒中。初举数略标。次广
释。后结。初云由十一相名住等者。远师云。十
菩提品¶ 第 535b 页 T42-0535.png
一相中一一相中各有十一相。所以得知者。
准下第三报恩中具有十一一切种。例馀相
中亦可齐有。略而不说。又释。一一相中有众
多相故言一切。未必具足十一也。基师解云。
何者十一相。若勘前略解饶生十一相释下
文十一切相者。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彼彼事
业皆为助伴下为第一。又诸菩萨有情如理
宣说谓于乐行恶行等下是第二。又诸菩萨
于其有恩诸有情所深知恩惠下是第三。又
诸菩萨于遭怖畏诸有情类能为救护是第四。
又诸菩萨于处衰恼诸有情类能善开解下明
第五。又诸菩萨备资生具随有来求即皆施
与下是第六。又诸菩萨性好摄受诸有情类
如御众下明第七。又诸菩萨于有情心性好
随转随心转时下明第八。又诸菩萨性好赞
扬真实功德令他欢喜下明第九。又诸菩萨
性好悲悯以调伏法调伏有情下是第十。又
诸菩萨为欲饶益诸有情故现神力下明第十
一。此十一准上略解十一相配之。又依下四
十三卷静虑中与此同。虽助伴为二仍合是
第一。若分为二即十二相也。故知合助伴为
一。若依旧地持自有一二乃至十一数。前略
中亦尔。前解略中已会二论不同所以。今此
中依旧地持。十一者。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彼
彼事业皆为助伴下是一。于诸救苦亦为助
伴下第二。即于前言第一中分二第二。即合
前第四第五共为第五一相。地持前略解中
已有如此开合不同。其广解与略文同。今若
准下第四十三卷即事业助伴救苦为二门。
菩提品¶ 第 535c 页 T42-0535.png
又前言第三解报恩中。云如于事业如是于
苦如理说等即分事业救苦为二何意也。义
曰。今准前略。十一相义即事业救苦合为一。
以为助伴义等故。若所为助伴一是事业一是
救苦二义别故。以后四十三及报恩中开为
二。何以得知。即报恩中解云。于如理说于方
便说于如理说前言十一相第二相。方便说是
何。第三是报恩方便说合当第三。报恩中何
处有方便说义。今解第二如理说中有云。或
复方便善巧宣说。如于乐行等即是方便说。
此若十相明义即如理方便宣说合第二。若
说虽同如理方便二义别故。故此中分为二。
问曰若尔何以故此报恩十解不牒报恩来有
何义也。义曰。此解报恩。报恩具前后十相。故
更不别牒报恩相也。若方便说故苦各为一。
前略中应十二相以助伴中分为二故。有义
此助伴为二。若尔何故略中有十一又字。义
曰。其第四第五又字合为第五。其第一谓字
中分助伴为二。即此广文中须准勘知。义曰。
此从古说。其实论梵本无一二三四等标名。
翻译家自置。前第一义为正。若依远师。前二
是同事。次一爱语。次四布施。后四利行。今则
不然。初一同事。次一爱语。次五布施。次四利
行。以二文违。如前别引。又同事中有乐苦同
事初乐后苦。依文寻之。次一爱语相中。云以
相应文句等乃至而为宣说者。即以七句明
如理说相。一以相应文句。二助伴。三随顺。四
清高。五有用。六相称应顺。七常委分资粮
法。如此诸句广如显扬第十三卷及摄释分
菩提品¶ 第 536a 页 T42-0536.png
等说。摄释分三云何为文。谓有六种。一者名
身。二者句身。三者文身。四者语。五者行相。
六者机请。下云语者当知略具八分。谓先首
美妙等。由彼语文句等相应乃至常委分资
粮故能说正法。乃至三如是八语略具三德。
一者趣向德。谓初一种。二者自体德。谓次二
种。三者加行德。谓所馀种。相应者谓名句文
身次第善安立故。又依四种道理相应故。助
伴者能成次第故。随顺者谓解释次第故。清
彻者文句显了故。清净资助者善入众心故。
相称者如众会故。应供故。称法故。引义故。顺
时故。常委分资粮者审悉所作恒常所作故
名常委。彼分者谓正见等此是彼资粮故。然
此相应等句测分为分别。取应顺为第七故。
基判为八句而释之。谓七应顺常委。八分别
资粮法也。今皆不从。即判为七。次明布施
有五。初一报恩施。二无畏施。次一财施。后一
法施。报恩施中具前十一相。景云。初是报恩
施。可解。次于彼事业已下明报恩施中同事。
次于如理说于方便说者。报恩施中爱语。次
于济怖畏于衰恼处开解愁忧者。明报恩施
中无畏施。二句可解。于惠资具者。报恩施内
财施名惠资具。于共依止者。报恩施内法施。
下有四句于报恩施利行。于随心转者。于无
德善人随其事转。于显实德令深欢悦者。于
有德善人赞德令悦。于怀亲爱方便调伏者。
于有过软心调伏驱摈。于现神通者是第十
一。于有刚强现通。折伏惊恐引摄。如应广说
当知亦尔者。如为惊恐所以现通。为欲引摄
菩提品¶ 第 536b 页 T42-0536.png
现通亦尔。泰云。祥处设座者。吉祥好处设床
座也。性好随转下明利得中四。一于无德善
人性好随转。先总后别。先知有情若体若性
者。旧地持云。若性自性。远法师解。若性者有
共住性。自性者无共住性。有自行性已随诸
有情同住同行。自下别明随转有七句。初句
有三。初明菩萨所现身语生他忧苦无益即
止。有益则行。次明菩萨于他事中现行身语
生馀有情忧苦无益则止。有益则行。后明菩
萨于自事中现行身语生他忧苦非学处摄不
顺福智则止。若顺行。如生他忧苦生喜乐亦
尔。上来生他苦乐有随不随。自下第二知他
忿缠可舍不舍有随不随。三明他来须共谈
论。四五六句如文可知。第七句云不屡希望
知量而受者。于非亲情所不数希望供施设
有供施不过分受欲物。虽有七句总是利行
四句中是初句竟。二明赞有德。云于信功德
等者。明七圣财略无惭愧。三明有过易调治
罚驱摈。三品心犯三品诃责。四明有过难调。
现通折伏或为恐怖或为引摄。先开二门后
释可知。第二明依戒修学中。初明依戒修学。
后明学戒胜利。前中又二。初广明修学。二逐
难重解。略中复二。初明从他正受。后明自
净心受。前中有三。初明从他正受。次明专精
守护。后明犯已能悔。前中有四。初明受戒。次
明持戒。第三重明受戒。第四广辨戒相。略
中有二。初正明受戒。第二叹戒利益挍量显
胜。前中有三。初明前方便。次明正受戒。三明
受戒后方便。先略辨义有三门。一明受人。二
菩提品¶ 第 536c 页 T42-0536.png
明授师。三明戒因。前中有六。初明始学必须
大乘已发愿者。二明界趣。受菩萨戒者通欲
界四趣及色界。以梵网经说十八梵天一切
鬼神等但解师语尽受得戒而不言地狱及无
色界故。十八梵如大般若说。初禅中有四。一
梵众天。二大梵天。三梵辅天。四梵天。二禅中
有四。一少光天。二无量光天。三音天。四光
天。三禅中有四。一少净天。二无量净天。三遍
净天。四净天。四禅中有六。一福生天。二福爱
天。三广果天。四清净天。五自在天。六大自在
天。三明形相。即通道俗。四明遮难。如经说。
比丘不得共七逆人现身受戒。七逆者。出佛
身血。杀父母。杀阿阇梨。破羯磨。转法轮僧。
杀圣人。若具七遮即身不得戒。馀一切人得
受戒。五明虚实。如经说乃至变化人尽受得
戒。此即通于化人。非如小乘实报得受非变
化人。六约五蕴。测师云。要具五蕴无心不得。
非如小乘乃至入灭定唯有二蕴亦得戒。第
二明能授师大乘菩萨学戒。依善生优婆塞
戒经。二十师羯磨受如似六法尼。梵网经
说。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若忏悔见好
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不得戒。若现前受菩
萨戒。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若千里内
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前受戒而要见好相。
问曰。何故声闻十师菩萨唯一。答声闻戒因
力弱。须假强缘故须十师。菩萨之人菩提心
强。一师良得。又问准下文云。智者欲授菩萨
戒。先应为说菩萨戒及犯戒相。令自思惟我
堪受戒。何故声闻受戒已后为说四重。四依
菩提品¶ 第 537a 页 T42-0537.png
菩萨先说戒及犯相。答声闻法中若为先说
恐成贼住不得先说。菩萨不尔。要须对面先
菩萨筹量堪其不堪其。然后为受。第三明戒
因。若总相辨因即菩提心。故此文云。发无上
菩提愿已。若别论者。即发三心为三聚因。谓
断恶修善度生也。又若依摄论。五根为三聚
因。精进为初戒因。智根为第二戒因。定根为
第三戒因。信念二根通三戒因。以此二根能
通摄护故。就前方便中有三。所明受人远方
便。谓先发愿。次请师求戒。后偏袒下念佛菩
萨功德运心供养。言于语表义能授能开者。
泰云。旧曰身口二作。今云身口二表。能表
内心故也。于语作业能授。于语作业所诠义
能令他开解。景云。我今欲于善男子所者。于
出家无受菩萨戒者遍求戒。或长老所者。于
出家小者。或大德所者。出家大者。今寻律藏
善见律云。老者而言大德。小者而称长老。首
律师云。此亦不定。谓四分律内牵他出房戒
中。十七群书小六群而语六群言。长老是
我等上座。又五百结集中离波多唤一切去
最大上座作大德长老。十诵律云。从今不得
直唤上座为长老。应言长老某甲。如唤长老
舍利弗目连等。不辞劳倦哀悯听授者。愿师
不辞劳倦哀悯听我请及授我戒也。二随共
所有已下乃至默然而住明近方便。三尔时
有智有力下明戒师近方便。测云。此中戒师
远方便义有文无。所得知有者。别行戒本中
正说戒即远方便。故知义有。然此一段文下
者择是非中说故此不论。言若坐若立者。景
菩提品¶ 第 537b 页 T42-0537.png
云。若对立像戒师则立。若对坐像戒师坐。故
言若坐若立。晖云。戒师壮少有力即立。者
瘦无力即坐。此师依持论判。受戒章云。有三
问答。一问种姓。二问名字。三问发愿。自此已
后下三番羯磨是根本受菩萨戒。旧论无正
法羯磨。三藏观此间无人受菩萨戒。故不肯
翻。诸德或梦得羯磨文示于三藏。三藏云。遂
为流行。别有羯磨正同此论。此文中能受师
问受戒菩萨。皆答言能。不同受比丘戒三羯
磨时无问答也。后方便中文二。初明戒师启
请作證十方众前法尔相现。二明受已敬礼而
退。叹胜校量中数有其七。一百。二千。三数。
四计。五算。六喻。七邬波尼杀昙分。若依能断
金刚经数有其十。一百。二千。三百千。四俱胝
百千。五俱胝那庾多百千。六数。七计。八算。
九喻。十邬波尼杀昙。此中略不言百千俱胝
那庾多。若依般若论师。解前十数以为四种。
一者百千百百。此三名为数胜。持经之福其
数极多。胜前施福故。二者俱胝百千俱胝那
庾多百千。此二名为力胜。持经之福如人身
上有众多毛。唯依一毛折为百千分。布施之
福不及一分。为明持经之福有大势力也。三
者数计算喻。此四名不相似胜。持经之福
其福广大如须弥山。持前施福比之犹如芥
子。大小又云不相似也。四者邬波尼杀昙
分者。此云因果胜。明将持经功德成就无
漏因果。布施之福成有漏因果。今准此释。
菩萨戒所有功德比声闻戒德亦尔。略无俱
胝那庾多百千名为力胜也。上明受戒讫。自
菩提品¶ 第 537c 页 T42-0537.png
下第二明其持戒。于中初数谛思。后专心
闻法。摩怛履迦者此名本母。生智本母即
是论藏名也。又诸菩萨不从一切已下。第
三重明受戒方便。即是远方便故回在后说。
于中有三。初简择戒师。次明住戒人量机
授法。后明师简弟子。前中有二。初明戒师
有慧无信不应从受。次明戒师有其六蔽不
修六度不应从受。有悭贪者等约檀障有四
句。测云。初之二句约内外。于中初是内身。
二是外贪。后之二句约世分别。于中前句是
未来贪。如是菩萨住律仪戒有其四种他胜
处法下。第四广辨戒相。于中有二。初明四重。
后明四十二轻。前中有二。初辨四重相。二随
义分别。若依梵网经具明十重。此论略无前
六。旧名波罗夷。此六不共住。三藏云。梵语
正波罗阇以迦。此云他胜处法。若犯此戒者
他所胜。此四他胜处法具三聚戒。初不为贪
求自赞毁他是律仪戒。即当胜鬘经于诸众
生不起嫉心。第二不悭惜财法是饶益有情
戒。即当胜鬘于内外法不起悭心。第三不忿
结亦是饶益有情戒。第四不谤毁大乘说相
似法是摄善法戒。此四他胜中初贪二悭三
瞋四者痴慢如次为体。第二随义分别中有
五。初明他胜所以。无二堪能为魔所胜。次明
起下中缠犯戒不舍上缠即舍。言非诸菩萨
暂一现行乃至即便弃舍别解脱戒者。景云。
如小乘中经部上座部正量部等说。皆云于
三品缠中随起何缠犯初重罪即舍律仪。唯
萨婆多起三品缠犯他胜处皆不舍戒。今大
菩提品¶ 第 538a 页 T42-0538.png
乘宗不同彼二。若起上缠方舍净戒。中下缠
犯即不舍戒。故非诸菩萨暂一现行他胜处
法即舍律仪。如小乘说诸苾刍等犯他胜法
即舍别解脱戒。如十轮经说。比丘犯重而不
舍戒。为令俗人于僧起敬故言犯重不舍。此
据起中品缠犯。下决择说五缘舍戒中。云或
由舍所学处者。是作意舍戒或由犯根本罪
故舍戒者据上缠犯故。涅槃言我诸弟子或言
犯重舍戒。或说不舍。皆不解我意。今观此论
文相大乘宗说。声闻戒暂犯重即舍。菩萨戒
由数数起缠犯而后舍也。意大同。景师而
言。如小乘说者今不用此言。第三明重受。第
四明二缘舍菩萨戒。下决择说四缘舍戒。开
合不同。至彼当释。景云。下五十三明五缘于
苾刍戒。此中何故菩萨无善根断舍。一形没
二形生舍。解云。菩萨戒从方便善发。断善前
方便时已失方便善即失菩萨戒。不为正断
善时方舍故无断善舍。菩萨本性纯善恶业
轻微故无二形生。舍犯重舍者。即当起上缠
犯他胜处。舍所学处即当退菩提愿菩萨戒。
无命终舍。以经生不失故。第五明净戒经生不
失。虽复重受不名新得。
瑜伽论记卷第十(之上终)
菩提品¶ 第 538b 页 T42-0538.png

瑜伽论记卷第十(之下)(论本第四十一至四十三)

释遁伦集撰

论本卷第四十一

自下第二明轻戒中文分为三。先总劝知犯
非犯相。必犯罪时有品阶降故言软中上也。
第二别解。第三总结无犯。就别解中。若依旧
论有四十二轻戒。新论有四十三。勘当二本。
旧论无第九杀盗等七支性罪。一向不共故
数有四十二。新论则有故具四十三。于中若
其八遮罪有共不共别开为二。应言数有四
十四。又其第二十九闻菩萨藏诸佛神力不
生信解。毁谤中两舌别开为二。应数成四十
五。而今两处皆合故云数有四十三也。若依
仁王经云有四十八种。然不列名。梵网经中
有四十八。一一别说。然与此论所明戒相多
是不同。此四十三中大分为二。初犯四十二
轻障于六度摄善法戒。后犯十一种轻障于
四摄利众生戒。前中初犯七轻障施。次犯七
轻障戒。次犯四轻障忍。次三障精进。次三障
定。后八障慧。障施七中。初五障财施。次一法
施。后一无畏施。前中初一空度日夜不供养
三宝。制多者此云灵庙。言若不恭敬等者。测
云。决择说言。菩萨于摄善法戒勤修习时略
于六心应善观察。一轻蔑心。二懈怠俱行心。
三有覆弊心。四勤劳倦心。五病随行心。六
障随行心。广说乃至如是六心前三生起而
忍受者一向有罪。病随行心进后忍受一向
菩提品¶ 第 538c 页 T42-0538.png
无罪。馀之二心若生起已而忍受者或是有
罪或是无罪。又于作有情利益或中勤修习
时当观察六处摄行。所谓自他财衰财盛法
盛。此中菩萨作自法衰令他财盛此不应为。
如令财盛法盛亦尔。作自财衰令他财盛不
引法衰此则应为。若引法衰此不应为。如令
财盛法盛亦尔。又作自法盛令他财盛此则
应为。如令财盛法盛亦尔。广说如彼。今此
中云不恭敬当彼轻蔑心。懒惰懈怠者即俱
行心。误失念而犯者即是障随行心。喜乐谈
论等分或可六心所不摄无违犯。谓心狂乱
者即当病随行心。自不犯不受明初地已上
不犯。如已得四不坏净苾刍。第二名利无足
障自布施。测云。言有其大欲等者。即当决择
六心中第三覆弊。谓为断彼生起乐欲等者。
由发勤精进故虽数起惑而名不犯。此当彼
六心中劳倦心也。第一于长者有德不起承
迎生谈论。测云。此明法施。又云。懈怠忘念者
总说喜无记心。心法暂时不进义说懈怠忘
念。非随烦恼故非染犯也。无违犯中有遭重
病等十句。言或有违犯说正法者欲将说者。
泰云。谓或耆长故来违犯说法。法师为欲将
护说法者心故不起迎。第四他施资具憍慢
不受障他布施。第五他施重宝恒恨不受亦
障他施。生色可染者。金名生色。以始终不变
故。银名可染。以可染变故。或后知彼于施
迷乱者。谓彼不欲施但由迷乱错行施等。随
舍随受者。谓施主多乐施得财即施。若随舍
即受。施主由是定当贫匮。故拒不受无犯。窣
菩提品¶ 第 539a 页 T42-0539.png
都波者此云高胜处。第六悭法障法施。不犯
中有八句。若依旧论。第七句中开为三句别
有若字。谓若彼钝根闻深妙法生怖畏心。若
知闻已增长邪见。若知闻已毁呰退没。言或
复知彼法至其手转布非人者。非是法器故
名非人。旧论云向恶人说。第七于破戒者弃
舍不作饶益者障无畏施。次明戒七中。初一
遮罪共不共。先明共学后明不共学。小事小
业小希望者。旧云小利小作小方便。测解。不
能广受檀越多施令生施福名小事。不能为
人广有所求名小业。不能积财广摄众生名
小方便。又解。五篇戒中唯约三十事有同不
同。于中十一不同小学。一从非亲房士乞
衣。二过知足取衣。三过三反六默怠功素衣。
四纯黑卧具。五纯白卧具。六减六年作卧具。
七不揲坐具。八受畜宝物。九乞钵。十自乞缕
使非亲里织。十一过前求雨衣过前用。除此
十一馀皆是同有此释而大小行别未可定
判。憍世耶衣者。梵云俱舍此云茧。西方无家
神蚕茧唯有野神茧。蚕茧所出丝作衣名憍
世耶衣。旧云憍舍耶衣。音讹也。第二七支性
罪一向不共。菩萨为物权行不犯。若因守戒
阙利物大行者亦名为犯。此一段文旧论全
无。翻译偏脱。若依景师。此文还属戒六中初。今寻文相亦可同景。然以遮性不同故别
取为一戒。于中先总标。后别释七测云。此中
杀生据大地菩萨说。若八地已上于一切时
恒入观故唯有善心杀生。七地已下有出入
观位故得有无记心杀。故非地前。问地上菩
菩提品¶ 第 539b 页 T42-0539.png
萨不生地狱。何故言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当
堕地狱耶。解云。此假说而论。据实不生。嫉
戒中出家菩萨一切不应行者。在家得行。出
家菩萨为护世间诽谤重故制而不许。妄语
中云为多有情解脱命难故说妄语。问曰。亦
有菩萨为自命难不依正所知境说于妄语。
何独为他耶。论通云。虽诸菩萨为自命难亦
有不依正所知境说于妄语。然今说为救有
情知而思择故说妄语。第三明邪命法生起
诡诳现异相。第四掉动。第五起见立论令厌
涅槃于诸烦恼不应厌怖。第六菩萨自身能
发他人不信重言不护不雪。第七应行梵罚
利物加行不行为犯。次明障忍有四。初释打
骂不能安忍。第二于他有所侵犯或自不为
彼疑侵犯由慢不谢不雪。第三他侵来谢不
受名犯。第四于他怀忿坚持不舍。次明障精
进有三。初一染心御众。第二懒惰懈怠耽睡
眠。第三胜心谈说虚度时日。次明障定有三。
初为惰慢不求禅法。第二不除五盖定障。第
三贪味静虑。次明障慧有八。于中前五约法。
后三就人。前五中。初一起见立论不许学小。
第二学大未精舍大学小。基云。何故不云若
于菩萨藏已精粹究方学声闻藏非是违犯
也。答曰。以菩萨但有日分三时学。未有于菩
萨已精碎究舍大学小义。故于次下戒时总
开无犯。日分三时。上分修佛语。一分学外论。
即小乘与外论俱。下开中义等也。第三于佛
教未精研究而精研学异论。即外道论汎尔
俗书。第四越菩萨法碎求异道深心实玩非
菩提品¶ 第 539c 页 T42-0539.png
如辛药而习近之者。景云。如为除病服辛味
药即著辛味。为识邪宗暂之须披谈即爱邪
论。又味药有除病用。外道邪论无生智用。又
言非如辛药而习近之。基云。此外道论状同
辛药。应厌背之不可近也。是此中意。第五闻
菩萨藏诸佛神力不生信解增背厌谤。于中
有二。初明毁谤有犯。后明强信无犯。景师云。
此后段文仍属第五。基师云。此中言。菩萨
名信佛语应强信。自知无慧眼于如来所说
不应生谤。但知自无知不应诽谤。推佛能知
等。是此中意也。言如来密意语言者。如密迹
力士经说。如来秘要有三。谓身密口密意密。
广说如彼。第六有爱有恚自赞毁他。第七闻
说正法论议决择恒不听。第八于说法师轻
毁嗤笑。上来三十二轻障于六度摄善法戒。
自下有十一轻障于四摄摄有情戒。于中初
一障同事。次一障爱语。次四障布施。后四
障利行。前中初一不助事业。次一不共瘦病。
基云。若准前卷十一种相无问广略。已如前
辨。今此中但是彼十一相。初者谓于事业同
助伴。第二于苦为助伴。此中不说第六虎狼
狮子等畏。若依前卷无问广略。助伴令为第
一乐事助伴。第五明救狮子等畏有二解。一
解如旧地持标十一相三等名。二解如此论。
略中解十一相为十一也。会此不同者。以为
乐救苦事别所以此间开二。前卷以同为助
伴故说合。此中以开助伴为二。故不说狮子
等畏。又即共失财相似不论。彼卷令助伴故。
所以论狮子等畏。又下四十三与前略十一
菩提品¶ 第 540a 页 T42-0540.png
相同。虽开助伴为二义。只是第一若为二。即
十二相非十一相。问曰。何故前三十二略戒
中不论十一相。此中以十一相属之也。义曰。
三十二略戒中以六波罗蜜别摄故不以十一
相属。今此十一相一一相具度。故不同前三
十二略戒。三十二略戒义狭。此中义宽。下总
结无犯。上来总是第一明从他正受竟。自下
第二专精守护。由善清净求学意者。乐求受
律仪戒心。菩提意乐者。求受摄善法戒心。饶
益已下求受摄有情戒心。设有已下第三犯
已能悔。初略后广。一切违犯皆是恶作者。景
云。若轻若重皆可悔除皆名恶作。测云。即是
菩萨四十五轻罪聚中第五恶作摄也。于语
表义等者。测云。谓是能解语表非聋盲等人。
大小虽异同是行人故得对之。上来三段总
明从他正受。又诸菩萨乃至若不会过下第
二明自障心受。若依璎珞经有三种受。一佛
菩萨在世亲从受者名上品戒。二佛过去世
后从受菩萨戒凡夫受名中品戒。三千里内
无受人。要须多时悔除得好善相然后受名
为下品戒。所馀一切如前应知者。如前受戒
已启白诸佛菩萨相现等事广学戒相专精护
持忏悔还净。广说如前。又于菩萨犯戒道中
无无馀犯。已下第二逐难重解。于中初简声
闻戒。声闻戒中若犯四重于现身中不可悔
名无馀犯。今明菩萨戒舍而还受故云无无
馀犯。明法师云。就前四他胜处法。第一以
食犯。第二以悭犯。第三瞋。第四邪见。若邪
见犯第四戒者不同。上中下皆失菩萨戒。若
菩提品¶ 第 540b 页 T42-0540.png
瞋犯第三戒。上中犯者即失。下品不失。若悭
犯第二戒。上品即失。中下不失。若合三品犯
第一戒者皆不失。声闻不尔。故云菩萨无无
馀犯。一解。声闻戒中一切烦恼并犯戒。故云
言无馀犯。菩萨戒中起贪烦恼或不犯。若利
益有情贪不犯菩萨戒。为自利益即犯菩萨
戒。若瞋烦恼为自为他并能犯戒。故云无无
馀犯。明度无极经中贪瞋相对分别失戒。瞋
上品失戒。中下不失。贪三品犯不失戒。次明
须受分齐。多分应共瞋所起犯非贪所起者。
景云。起瞋犯戒。起贪不犯。若依旧论。如世尊
说。菩萨起瞋。瞋恼犯应更受。非受贪欲犯。测
云。问前说四他胜处法中贪犯亦失。云何此
贪答若依旧论但言染犯失戒非贪。是故前
后相违。今依新论。既云多分在瞋。即知贪犯
亦失。是故前后两文不相违也。言非非所犯
者。简非瞋所起。下明犯之轻重。如摄事分应
当了知者。旧论中错云如四摄品应当了知。
远师云。四摄品中无此义。不知为指何经四
摄耶。彼不知此论别有摄事分第九十九卷
说。上明依戒修学。如是菩萨依正一切自毗
奈耶下第二明学戒胜利得三圆满。如是若
略广宣说已下大文第三结上在家出家戒
文。如是广宣说者。结上广明三聚戒文。

第四十二卷

难行戒有三。第三中准旧论即有三一切。一
一切修行。二一切住定。三一切忆念。一切门
戒有四。一正受戒。即从他正受及自净心受。
二本性戒。谓十信已前由性种力所起身语
菩提品¶ 第 540c 页 T42-0540.png
恒清净转。三串习戒。即入十信已去习种姓
中所有自利戒体。四方便相应戒。即四摄事
利他戒也。善士戒五种如文。一切种戒中。尸
罗庄严如声闻地者。旧人等知十七中自有
声闻地所辨庄严之事。谓言别指小乘经中
声闻地讫。止息戒等七者。景云。初是律仪戒。
二转作戒。即摄善摄生二聚戒也。三防护戒。
即总护前二以为第三。后四是果。第四大士
相异熟戒。即三聚戒得涅槃相。第五增上心
异熟戒。即前三聚得上二界果。第六可爱起
异熟戒。即前三聚戒得欲界人天果。第七利
有情异熟戒者。此当利他戒果。泰云。止息是
止持。转作戒是作持转名为起。有所起作名
转作戒。测云。增上心异熟戒者。谓定共戒能
感色无色界异熟果。利有情异熟戒者。谓感
人报殊胜果摄利有情。遂求戒者。旧名息苦
戒。有八种。谓身语七。不善业道及手块杖等
杀之方便以为第八。基云。问此中何故不论
意三业也。义曰。若取意三参身口七即为十。
若十者不成增数门。是以不取。前一切种门
有六种七种。后二世乐有九门。今此遂求乘
上来合增为八。故不取后意三以成十种也。
又前七所发身口不离后三。能发身口必由
后三故不论也。若尔岂无起后三耶。义曰。
虽有隐不说。摄在能发前七中故不说也。二
世乐戒中景云。遮止是律仪戒。开许是摄善
戒。摄受调伏是饶益有情戒。无过者应摄受。
有过者应调伏。此之四种总是戒度。馀五度
俱行戒复为五种。因戒得定名现乐。后得菩
菩提品¶ 第 541a 页 T42-0541.png
提名后乐。基云。即遮止开许摄授调伏为四。
不取身口二业也。及五度不论戒度。此九即
戒度也。测云。初分戒为四。后五度为五。合为
九种。前四中前二自行后二利他。亦可前二
就法分别。恶即遮善法即开。后之二门对人
分别。善者即摄恶者即伏。此四是别解脱戒。
后五中静虑俱行是定共戒。慧俱行是道共
戒。施忍精进三俱行亦是别解脱随行摄。清
净戒有十。景云。初一是受。第十明持。中间八
种明离戒障。言不太沈及不太举者。由太沈
故违犯于戒。设生惭愧亦复微薄。今远离之。
由太举故非应悔处而生悔愧故今亦远离。
泰云。不太沈举者。菩萨若犯戒时起增上惭
愧也。又有人实不犯戒辄生悔愧名非处悔
愧。是大举心菩萨亦离也。基云。十相如地持。
此中第二彼开为二。太沈为一太举为一。摄
此第六轨则第七净命为一。其实轨则净命
义别不可为一。彼之谬也。此第二中太举戒。
言非处者。谓据戒大过遂持非处可持之处
名处过。此可持不可持处为非处。若大举过
此至非处可生悔愧也。测云。如下七十五卷
决择云。复次前戒品中已说十种尸罗清净。
当知初一是意乐清净。馀九是加行清净。于
加行中复有五种。一无间断缺加行。二遍修
加行。三通向加行。四助伴加行。五守护加行。
第二第三为初加行。第四为第二加行。第五
为第三加行。第六第七第八第九为第四加
行。第十为第五加行。其第二第三明无间加
行中。前一明离沈举以明无间加行。后一离
菩提品¶ 第 541b 页 T42-0541.png
懈怠等明无间加行。言太沈等者。明离小犯
生于悔愧妨利他行。太举等者。于非戒处作
悔愧。如外道鸡猪戒等。言如前所说五支
不放逸者。指前戒品初持。谓三际俱行及先
时所作俱明随行不放逸行。后摄事分亦明
之。若依旧论。第六第七合之为一。今开为
二。第二第三合为第二。准决择无间缺加行
及助伴加行。得知旧论开合者错也。上来解
九门净戒讫。下第二明戒胜利中。初明大尸
罗戒当得菩提。二明未成佛来得五胜利。五
中初二现报胜利。第三第四后报胜利。第五
通现后胜利。自下第三明戒行所作。于中初
摄九为三。次明三聚各有所作。后明摄所
作尽。言律仪能安住心者。因戒得定名安住
心中品。大段有三。前二已讫。第三结中云
唯有尔所菩萨净戒者。牒前九门。唯有尔所
净戒利者。牒第二门。唯有尔所净戒所作
者者。牒第三门。除此无过增者。明摄周尽
结无增减。过去已下结前诸戒。三世共皆同
修学。

**** 忍品

对境情安名之为忍。此品广明故云忍品。文
中初问。次释。后结叹功能。释中有二。初开九
章。二依章释。自性中云或思择力为所依止
等者。景云。乃至堪忍怨害者。他不饶益忍体。
此对一切苦具能忍故云遍于一切。对一切
怨家等人能忍故云普于一切。以此文势偏
解他不饶益。亦可思择力等明他不饶益忍。
遍于一切已下明安受苦忍。普于一切已下
菩提品¶ 第 541c 页 T42-0541.png
明思惟解忍。言由无染心者。无志善根也。
纯悯故者。众生缘悲也。者此后文顺于前
解。泰述四释。一云。思慧忍名思择力。修慧忍
名自性。以修慧自性能堪忍故。二云。地前忍
者思择力。由作意故。地上忍名自性忍。任运
起故。三云。初学忍名思择力。久学成名自性
忍。前忍遍一切皆能忍。后忍普一切皆能忍。
又释。遍一切众生皆能忍。普于一切事皆能
忍。一众生中有多事。谓或打或骂等事非一
故也。基云。竖通三界名遍忍。横润四生是普
忍。又总通有情是遍忍。通怨亲是普忍。如是
无量分别。由无染心能悲悯故者。依地持。无
染心即无贪。以忍依无贪及悲心号忍。今无
染心。染心即贪亦得。又即瞋亦得。测云。思择
力为依者。明其忍因。或由自性者。对缘正出
自性忍体。于中初正出忍体。遍于一切等者。
对有情能忍。后普于一切等者。对法能忍。由
无染心能悲悯故能忍者。释成忍义。由贪染
爱己身逢违即忿。故依无染心能有堪忍。由
瞋无悲怜物遇违便怒。故依悲悯能有堪忍。
一切忍中初徵次释后结前开后。释中有二。
初约人分二。后约境开三。于中无约二开
三。后依章列释。前中一耐他怨害忍。景云。用
无恚及众生缘悲为性。测云。用无叹及慧为
性。二安受苦忍。用精进及慧二数为性。三法
思胜解忍。景云。用智慧无缘大悲为性。测云。
用定慧二数为性。依章释中。初释耐他怨害
忍文分有三。初问次解后结。解中有三。初举
忍境。次应知如是学下对境修忍。后云何名
菩提品¶ 第 542a 页 T42-0542.png
忍下释忍者义。初云猛利者是重苦。无间者
相续苦。种种者是多苦。长时者是久远苦。从
他所生众苦现前者。则前四苦现前逼迫。对
境修忍中有二。先修三观后修五想。言三观
者。一自惟往业观。二诸行性苦观。三以小咒
大观。言于性苦上更增是苦者。一切有漏法
以行苦为性。即此性苦上增苦苦坏苦故云
也。然五想中初结前略标。第二广释。亲教轨
范尊似尊等者。和上名亲教师。阇梨名轨范
师。大同学及有德人名尊是此下类名似尊。
无常想中云诸有情若生若长者。基云。生谓
化生类增长故。长谓馀三生渐增长故。今解。
初生长大终归于死。释名中景云。自无愤勃
不报他怨者。于怨能忍也。亦不随眠流注恒
续者。设暂起瞋不久相续。测云。自无愤等明
无上心。亦不随眠等明种子断。次释安受苦
忍文分有三。初问次释后结。解中有三。初举
昔况今总标能忍。二云何下广释一切事苦
三。又诸菩萨虽触众苦下总叹显胜。就广释。
初列八苦。后次第释。依谓四依者。即是粪扫
衣。常乞食。冢间树下座。病缘陈奇药。即此
四种名为什物。世法处苦有九中。前四是八
世法中四也。即违缘合故苦。此中不论利等
四者。以是若欣非苦相故。后即爱法离故生
苦。泰云。坏法坏等者。于可坏法坏时生苦。于
可尽法尽时生苦。乃至可死法死时生苦。如
是八法一时遇缘名若总。别缘一一而会名
差别也。景云。坏尽者。是外资具住处由园林
屋宇衣服坏尽名依上处苦。老病死者内报
菩提品¶ 第 542b 页 T42-0542.png
怀苦。基云。坏法坏者。且谓诸欲法性是坏法
而至坏时名坏法坏。尽法者。谓诸欲法体至
尽无时为尽。前坏法田有买。今尽法尽无
质。老等准知。问曰。若尔尽法尽共死法死
坏法坏共病法法病何别。义曰。一是外法
一是内法。所以别也。摄法七中景云。前五是
闻慧。小乘说受持经论是生得慧。大乘即闻
慧心受持三藏。第六是思慧。第七是修慧。
利他处。苦十一如前者。谓助伴等十一种事。
下释法思胜解忍。初明八种生胜解处。后明
由二因缘忍得安立。前中云于一切法能正
思择者。明修观之始。由善观察等者。明修观
终成。下出境体。若依旧论。不置一二等数。是
以旧人三宝开为三。因果合为一。不数一切
所知所应行处为别一数而成八也。今此八
数如上力种姓品广说。但彼所列数之次第
与此少异。彼处第二是威力。第三是真实义。
今此威力为第三。实义为第二。馀文可知。由
二因缘一长时串习故者。力姓品云。多修胜
解故。二證善净智故者。力姓品云。积集猛利
忍故。善士忍中若远师云。谓诸菩萨乃至天
世界中为一。见胜利已下为二。劝化下为三。
赞忍为四。见能行忍下为五。景泰同之。测云。
文分有三。初总明见忍胜利。二谓能堪忍下
正明五忍。三见胜利下明胜利所作。言五忍
者。初于当来世无多怨敌为一。无多卒难为
二。有喜乐为三。临终无悔为四。于身坏后等
为五。善戒经中说。一者不著恶心瞋心。乃至
五者死已受天人乐。第三明胜利所作中有四
菩提品¶ 第 542c 页 T42-0542.png
句。初是自利。后三是利他。今依后释。即依见
五利故生忍名为五忍。一切种忍中六种七
种。云何六种。一非爱异熟怖故行忍。二悯诸
有情亲善行忍。三于无上菩提起猛利心圆
满忍度而能行忍。四出家法受忍。言由法受
故者。景云。谓为欲法爱所正行。五已串习
今安住忍。六知法无戏论忍。云何七种。一不
饶益忍。即耐他怨害忍。二从一切忍。即安受
苦忍也。此之四种对境分别。三一切处忍。四
一切时忍。此二时处分别。五身忍。六语忍。七
意忍。此即三业分别。前六自分别行。后七胜
进行。总十三种。遂求忍中先解八种名遂求
忍。后释忍名义。八中测云。前三是耐他怨害
忍唯除自恼。后五是安受苦忍除自他恼。前
中于诸有苦来求索者要通能忍者。善戒经
云。贫穷之人数从菩萨乞索。依法大悲不损
恼忍者。由依教法及依大悲故能忍故也。谓
能堪耐除遣有苦有情众苦所有勤苦者。由彼
有情有众苦故。菩萨依彼不生于疲倦能忍
受也。若于有情所损恼由忍故离者。旧论云
所可之小堪忍饶益。此他世乐忍中有九者。
测云。旧论师生老病死即四。寒热饥渴合为
一。除前不放逸故有九种。今解不然。初住不
放逸为一。于诸善法为二。馀句可知。又解。住
不放逸者是总句。若身若心即合为二。馀句
可知。景基同后释。即于善能忍为第一。次寒
热二。饥渴三。蚊虻四。风日五。蛇蝎六。身劬
劳七。心劬劳八。生老等九。清净忍中有十者。
谓诸菩萨乃至终不返报为一。亦不意愤二。
菩提品¶ 第 543a 页 T42-0543.png
亦无怨嫌三。意乐相续乃至非一尽已舍而
不益四。于有怨者自性悔谢五。终不令他乃
至才便受六。于不堪忍成就增上猛利惭愧
七。依于堪忍乃至猛利故爱八。依不损悔乃
至爱乐九。一切不忍下十。准旧地持中置一
一等数。景云。一切不忍者。瞋恚也。并助伴法
者。共瞋俱生身语业等。云并助伴法者。与
瞋相应心心数法及根尘等法。皆得断故离
欲界欲者。由前九种思择忍为因所生等十
修习力忍故能断欲界烦恼欲入静虑地。七
十五说。复次忍波罗蜜多十清净中略有二
种清净。谓前九种名思择力清净。其第十种
名修习力清净。思择力清净复有四种。一远
离罪生清净。二彼不现行清净。三无罪生清
净。四远离彼因缘清净。一种二种三种四种
如其次第。下第三结叹功德。

**** 精进品

策励勤修名精进。即用善位勤数为体。此中
广明故名精进品。科文准前。解自性中测云。
言其心勇悍堪能者。即是下擐甲精进。摄受
无量善法者。即是下摄善法。利益安乐一
切有情者。即是下饶益有情。今判其心勇
悍是下释甲。堪能摄受善法是下摄善。一
切精进中。无间章后别释。擐甲中云其心
勇悍等有四句。初明其勇悍。二若我为脱
一有情苦者明所为。故对法云。所为最胜
为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故。三以千大劫乃至
亦无退屈者明长时。故对法云。长时最胜
经三千劫阿僧祇耶所积集故。四于求无上
菩提品¶ 第 543b 页 T42-0543.png
正等菩提下明究竟回向。故对法云。无尽
最胜由回向大菩提究竟无尽。摄善中云谓
诸菩萨有精进等者。地前能为六度加行。复
能辨地上故。波罗蜜多略有七种者。远师
云。然此七种行实同时随相以分。非无阶降。
初三种姓行位。次一解行。次一初地。次一在
于二地已上。后一在于八地已上。言一切分
别种种分别者。如对法种种分别是十散动。
一切分别即散动。次前解之。言方便相应精
进乃至平等通达故者。泰云。无上菩提是所
应得义。十地已上还名无颠倒道也。难行精
进中有三者。测云。初无间修。次长时修。后无
馀修。意重一种义冠前三。一切门四中。初二
对是四正勤。后二对明修胜利。由断二染三
业净。因修四善三慧增。善士中云不舍一切
欲加行者。谓不舍广大欲愿有善皆修。一切
种中六种七种。六中测云。名虽有六摄为三
对。初无间修殷重修以为一对。次二先因现
起以为一对。后二自分胜进以为一对。无动
中二。下辨不动。一不为现在众苦所动故名
不动。二菩萨所修精进不转成馀二乘三有
性分故不动。基云。所以说言有势有勤等六
属前六种者。谓有坚有猛等馀四有六种也。
七种中。测云。初六是转后一是还。前六中初
一是擐甲。次四是摄善。后一是饶益利他。精
进十一相指同饶益有情精进说。清净精进
中有十种。如决择七十五卷说。复次精进波
罗蜜多有十清净。一安处清净。二纯熟。三策
发。四方便。五不虚所住。六不艰辛住。七出
菩提品¶ 第 543c 页 T42-0543.png
离。八摄受助伴。九速疾神通。十无尽性清净。
始业初业者。基云。始业初业即初发心前明
五停心观等是。测云。种解脱分善根名为始
业。五停心观名为初业。于具种种止举舍相
入住出相者。如前三摩呬多地说。言能善了
知等者。旧论唯有二句。谓常善观察不妄分
别。今依此文有其三句。一能善了知者能知
入相。能无妄失者不妄住相。能善通达者通
达出相。言无间修作殷重修作者。旧论无此。
如三摩呬多地说。无间作意者。谓一切时无
间无断相续而转。殷重作意者。谓不慢缓加
行方便。言闻说种种最极广大者。是尽所有
性即俗谛境。最极甚深者。是如所有性即胜
义谛境。不思议成前俗境。不度成胜义境。

第四十三卷

**** 静虑品

如对法云。其心纯善系心一境故名静虑。此品
广明故云静虑品。科文准前。解自性中。于菩
萨藏闻思为先者修定方便。所有好善者简
别味定也。世出世者。有漏名世间。无漏名出
世。又无漏中缘世谛者名世间。缘真谛者名
出世。心一境性者出静虑体。心正受住者释
静虑义。或奢摩他品等者。景云。于正修时定
势偏多或智慧偏增。此据同聚出体。以四支
五支皆名定故。言双运道通二品者。定慧均
平二品俱转。基云。此中何故言毗钵舍那。景
云。沈举也。意取奢摩他。又义曰。此中不然。今
此中皆有品言。若在定时同时品中非无有
慧馀心心法等。若在观品时同时非先馀心
菩提品¶ 第 544a 页 T42-0544.png
心法等。但以随增说为定品观品。持实当时
具定慧等。其偏句既尔。俱句俱那亦然。测
云。此四句即明四种正修。一奢摩他品。二毗
钵舍那品。三能双运道。四俱通二品。即此
所时与上力种姓品所说四种正修同。彼云。
一者奢摩他。二者毗钵舍那。三者修习奢摩
他毗钵舍那。四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乃
至广说。一切静虑中。初就位分二。后约行分
三。测云。言远离一切分别等者。离见惑故身
心轻安。远离憍举等。离修惑故泯一切相。次
解引等持中。初明不共德。后明共二乘德。后
解饶益有情十一相中。基云。此中同前戒中
略十一相。以事业同伴能为救苦合为第一
故。下第十与第十一别故。十是调伏第十一
观通故。与略戒十一相同已。如前四十一二
卷会之。难行静虑中有三难行。第一难行者。
谓菩萨已得引发神通极善成熟静虑应生上
界。为利有情故还生欲界。是为难行。此中意
也。景云。此不起烦恼。但种子润生起或润生此亦无损。以七地已来皆有利益。须起烦
恼尔时即起。善士静虑有五。一者无爱味静
虑者。谓有漏净及无漏静虑也。后得智唯取
无漏者。据胜而语。一切种中云一者无记变
化静虑者。谓菩萨若嬉戏故现通此唯无记。
若摄化故现神通此唯是善。如决择及杂集
说。名缘义缘者。以修慧中缘似法及似义故。
然理门论等云现量不缘名等者。据散心现
量说。入定之心缘名义皆是现量。是故集量
论云。一切定心皆是现量。遂求中云一者于
菩提品¶ 第 544b 页 T42-0544.png
诸毒药乃至能息能成咒术所依静虑者。菩
萨依定能息诸毒药乃至灾患亦能成也。清
净静虑中第六与第七何别。基云。第六顺入
住出自在。第七逆入住出自在。故有别也。景
云。九者离一切见趣者。离见惑也。十者一切
烦恼所知障净者。离修惑也。测云。一清净
清净。二无漏清净。三根本修方便清净。四證
得根本清净。五自在方便清净。六住自在清
净。七引发神通自在清净。八成熟有情自在
清净。九降伏外道自在清净。十无上障除清
净。

**** 慧品

梵云般若此名为慧。当知第六度。梵云若那
此名为智。当第十度。前明定品心专得照明。
故次辨慧。此中广明故曰慧品。解自性中景
基等云。说谓能悟入一切所知者。即无分别
智也。及已悟入一切所知简择诸法等。是后
得智。泰云。自性慧有二用。一能悟入一切所
知境。二悟入已于所知境中重更简择普缘一
切五明处而简择也。测云。此中初明缘真慧。
二普缘下明缘俗慧。准上应有漏生慧性。略
而不论。亦可利生随缘更无别性。言悟入一
切所知者。谓加行正證二智。及已悟入下明
缘理后得智。或可前是加行后是正證。后得
言悟入一切所知简择诸法者。简择一切诸
法圆成实性。非谓简择依他起性名简择也。
普于一切下明缘俗智。如前力种姓品说。一
切慧中云于离言说法无我性者。此举真智
之境。或于真谛将欲觉寤者。即加行智。正觉
菩提品¶ 第 544c 页 T42-0544.png
寤者。正体智觉悟也。所有妙慧者。是后得智。
最胜寂静明了知现前无有分别下明前三慧
行相。入大总相者。谓真如是总相。又二无我
是总也。基师问曰。何故此言有漏加行智耶。
义曰。前明世间出世间有三种。故此中退有
漏加行智。第二慧中基云。若真如行相唯无
漏后得智。若退而言有漏种类后得智亦有。
若持性而言。如三解脱门义说无分别亦有。
今取退有漏无漏者好。如前加行智难。释言
八处者。谓五明处为五。三性法为三也。此慧
品上下皆以加行等三智配摄之。难行慧三
者。一明證理甚深以明难。二能知有情调化
方便以明难。三约智境无碍以明难。一切门
慧有四者。一闻所成慧。二思所成。三应作而
作应不作而思慧。测云。此即所成有漏修慧。
四明修所生无漏修慧。善士慧有五者。景云。
前三即是三慧。第四即法应知谓知因果智。
五舍烦恼慧即證理慧。泰云。第四谓诸法自
性名诸法法住。诸法差别名法安住。于诸法
自性差别中无颠倒慧也。基云。法谓果法果
法住在因法中故言住法也。测述两释。一云。
知十二缘生中因智。一云。法有二种。一谓有
一法。谓一切有无等五尘等诸自相各住其
位。二法谓有法上种种差别。谓色等上常无
常等可见不可见等差别义。言于诸法法住
者缘有法。安立者缘法智。复有异门等者。景
云。一处如所有。二知尽所有。此之二句论释
有二。一如对法总举世谛事法皆尽名尽所
有性。即彼事法有多义门。有漏无漏有对无
菩提品¶ 第 545a 页 T42-0545.png
对种种义门名如所有性。第二直就真谛
理中以辩二种。如次第九清净门说。谓一
味真如名如所有性。此真如即摄诸法如尽
名尽所有性。一微细慧悟入所如知所有性
缘理故。二周备慧悟入所知尽所有性缘事
故。可皆云真如及四谛十六谛等者。如所
有性。缘生蕴界处等一切事法名尽所有性。
此如对法及瑜伽上下大有此文。三俱生慧
等者。自性念生智菩萨得故。非生处得智。馀
趣得故。四具教慧即是闻慧。五具證慧即修
慧。测云。前五闻思及修法證分别。后五境因
具教住故地分别。后五中初二是境。一微细
慧悟入所知如所有性故等。依真谛三藏云。
如理智名如所有性。如量智名尽所有性。今
解。皆通二智。言如所有性者。称法而知诸法
自性。尽所有性者。于理及事分量尽知是诸
法差别。如是二种皆有三句。一唯缘于理有
其二种。二唯缘于事亦有二种。三理事命缘
亦有二种。若准下文偏约缘理分其二种也。
言俱生慧宿智等者。由前生数习智力故。于
现身中任运智生名俱生慧。具教慧等者。能
受闻义智故名教慧。具證慧者。初者初地已
上所有智慧。如文。一切种慧中六种七种。六
中四谛据在学地。尽无生在无学。七门法智
类智义有种种所同。瑜伽说。缘下界名法。
上界名类。成实说。缘现名法。缘过未名类。对
法缘理名法智。缘能缘智名类。此缘自类名
类。如对法九心见道中说。或初念法后念已
去同缘初念家境名类。如对法意见道中说
菩提品¶ 第 545b 页 T42-0545.png
前二心是法第三是类。世俗智者即等智。神
通智者即尽智。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无学
初相名为相智。十力前行智者。即无生智。有
无生智者根性最利能得十力名十力前行
智。四道理中正道理智者即四谛智也。于四
谛理中正遍知也。泰云。知诸法相名相智。十
力前方便智名十力前加行。旧远师云。前三
如上。神通智者六神通智。相智者是法智相
也。十力方便是十力因。亦可用巧故名方便
事。具足智者四无畏智。旧论云事具足。今云
四道理智。基云。六七十六中何故不言馀
智。此以六门作法故。若取馀智即数增之。故
不说也。又因果门。因中四智摄智周故。果中
二智摄智周故。又因位约谛故唯四四行智。
果位通论故据二智摄说智尽之建七种智
前不明取之。相智即尽智。十力前行智即无
生智。若尔何故前四谛智此不取。有人云。相
智谓缘三十二相智。十力前行智即欲起十
力时方便之智。今释云。若据实而论。法类二
智即四谛智。今以十智各相别论之非前四
谛智。馀智可知。相智者谓缘诸法相智。或缘
一切法体相之智名相智。十力前行同前释。
二世乐慧中有九者。五门处慧为五。即依此
五于他愚痴放逸怯弱勤修正行后四。如其
次第于愚示现。于放逸教导。于怯弱赞励。于
勤行庆慰。基云。内明一种菩萨所行所證所
为之慧是善安住。馀四不然。非所安住。测云。
初五明知法差别。后四化益差别。后四为化
愚痴等四有情故。如次示现教导赞励庆慰。
菩提品¶ 第 545c 页 T42-0545.png
即是馀经中所说示教利喜也。又如戒品说。
所化有情有四差别。于无德善人随顺心转。
即当此中赞励怯弱有情二于有德善人赞扬
实德。当此庆慰勤修正行有情。三于有过软
性有情调伏驱摈。当此教导放逸有情。四于
有过刚强恶人神力制伏。当此示现愚痴有
情也。清净慧中五对十种。景云。言于真实义
有二种慧谓尽所有性及如所有性取真实义
者。此于真如中义说为二。泰云。于真如理有
二种慧。知真如自性名尽所有性。知真如实
际法界差别门名如所有性。谓如差别也。基
云。若自性缘一味如是如所有性。若十六行
缘差别真如是尽所有性。因为一果为一流
转二也。生死流转慧执常等例为一。执无常
等不倒为一。为执受二也。究竟中二者与倒
何别。义曰。彼唯约四倒。此约一切诸惑。测
云。如决择说。复次慧波罗蜜多有五清净。一
通达相清净。二通达缘起清净。三通达教导
清净。四通达士用清净。五通达證得清净。如
次即当此中五对义也。上来自利有三段中
前二已说。复次已下第三总结六种引證叹
胜。文分为二。初引经證成。二异名结叹。前中
复二。初明六度是佛所说。令他正生信。二又
诸如来下明此六度是佛因中本所修习令他
乐修。前中复二。初总引说。后别引六度九门。
言复次如是六度乃至应知者。三藏云。勘善
戒经。初有如是我闻三纸许经。以是佛说三
纸已后并是地持更无差别。疑初三纸翻译
之人不解方音翻为经也。其实但是弥勒所
菩提品¶ 第 546a 页 T42-0546.png
造。谓若是佛说善戒者。此即佛于善戒中一
处专说六度。不应此瑜伽说。此之六度处处
散说。弥勒后时摄在一处。言趣入摄受者。谓
于此九门趣入何门随义摄受。次明六度是
佛本修。于中有二。初总明苦行依止六度。二
戒唯依施下别明苦行依止差别。此中意云。
谓如来本为菩萨时所行苦行舍身等。当知
一切与施行相应。菩萨依止于施故行苦行。
或时示现但行一度或二或三乃至五六。如是
六种下第二异名结叹。于中有三。初明修所
为。二是大白法溟等显六度异名。言是大白
法溟者。一切白法中最为大故。名大法法海
者。一切白法皆摄入中不离此六故。大宝泉
地者。涌生功德无穷尽故。第三又即如是下
明果称因。

**** 摄事品

自利之行推前六度自利尽满须有利人。故
次明摄。摄谓摄授有情。此中广明名为摄品。
前于施品已明施讫。此中唯明三摄事。问若
尔三摄事以慧为体。何故更明。义曰不然。一
布施前已广明。三摄事虽慧摄前未广明。故
今辩之。文中初以颂长行总开九章。后别释
三事。初解爱语以九门。解自性中景测同云。
悦意语者不粗恶语。谛语者是不妄语。法语
者不离间语。引摄义语者是不绮语。基云。可
意语谓不离间。谛语谓不妄语。法语谓不粗
恶。引摄义语不绮语。又未必配之。但随一一
皆有此四。一切爱语中初明三种。后摄三为
二。随世仪转顺都人性者。泰云。随顺在朝
菩提品¶ 第 546b 页 T42-0546.png
都邑仕人性不顺田野人性也。其所昌盛而
不自知如应觉悟以申庆悦者。众生有昌盛
事未自觉知庆慰而告。难行爱语有三。第一
即以能杀一切人者。是怨家恶友能摄益之。
馀可知。一切门中一欲断诸盖向善趣者为
先时所应作法者。景云。人天善业无始世来
数数曾得名说先时所应作法。基云。菩萨化
物欲令證大涅槃。不可直为说道。故先为人
天之行。人天之行名先所应作法也。基云。令
入佛法先说五停心观。最先所应作法也。善
士爱语中云得处有因制立学处者。景云。毗
尼中依有所犯得罪处制立学处。基云。即毗
奈耶因事制戒也。若所说法四依所摄施设
无倒法律正行者。景基同云。如说常乞食粪
扫衣树下坐乐断乐修。依此四事而修行道故
名四依。泰云。依法不依法依人不依人等四
依所摄也。今又解云。四依者。一粪扫衣。二乞
食。三树下座。四腐烂药。显示出苦不退行者
有勇决者。景云。为说见修二道出苦之行名
不退还。三神变者。神通轮记心轮教诫轮也。
一切种爱语中六种七种。六中初二即是开
遮。后四即说四无碍境。法义词辩如其次第。
七中景云。初一慰喻语。第二庆悦语下就
胜益语中分为五。后五中初一教示于他资
具小欲广恣。次一爱语无畏施语。次一法施。
后二可解。测云。七中初二同事语。次有三布
施语下二利行语。施中初一财施。次一无畏。
后一法施。遂求中四即离语四过。八种实语
名八圣语。泰云。言依四净语八圣语者。实见
菩提品¶ 第 546c 页 T42-0546.png
谓见他问言见。实不见谓不见他问言不见。
此二是想境俱阙摄。不见谓不见他问言见。
实见谓不见他问言不见。此二是顺相遣境。
此四是其圣语。言非圣语者。实见谓不见他
问言见。实不见谓见他问言不见。此二是违
想顺境。实见谓见他问言不见。实不见谓不
见他问言见。此二是境想俱相违。此四是其
凡语。基云。遂求有者。谓不取四净取后见等
八也。二世乐有九中。初五除难。后四赞善。前
中景云。初三无畏施。四说正法。断正戒难者。
除彼外道所行苦行戒法。五除量见。泰云。
第四第五破戒邪见。是净戒正见之现作。来
生感三涂众苦。菩萨说圣语为除断也。测云。
初三除异熟难。次一除恶业难。后一除烦恼
难。第八轨则如声闻地。清净有二十种。如前
力种姓品者。彼说有二。一依随顺说有十五。
二依清净说有五。合成三十。如彼广说。上
来已明爱语竟。自下明利行。于中初指广说
如爱语中。次辩差别。后还依九门界以分别。
说差别者谓诸菩萨乃至故名利行者。景云。
爱语汎说理教果法。今利行中随机正授大
乘之行令其修习名为利门。故与爱语为别。
测云。前直说法。今将此法劝物起修。名馀差
别也。自性中云由彼爱语为诸有情示现正
理者。明利行所依法即是爱语。说种种法示
其正理。随其所应等者。正明利行量根所宜。
偏指一门令如说行。如是行中安住悲心者。
明起行因。无爱染心者。明除利行障。劝导等
分别行相。一切利行中云未成熟者。测云。若
菩提品¶ 第 547a 页 T42-0547.png
依大乘未入三祇耶前名未成熟。若入祇耶
之始已去名已成熟。亦如三十七卷中明三
品成熟。于现法利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以
法业德招集守护等者。景云。教学作金银法
或种植等法名法也。业者教作工巧等业。德
者教修学道德。由有法业德广招集财得大
名称及现法乐。泰云。或由传教法等。或由精
进事业等。或由道德等。能集名称及利益守
护增长资财之位名现乐也。基云。法谓如法
不以邪命而得财。业谓商主等业而得财。德
谓道德。有德故得财。他供养者是。于后法利
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等者。测云。现与后乐
后决定故名为后。现报不定故不明现。难行
中云彼于广大极放逸迹极放逸处耽著转故
者。泰云。谓放逸之人所履迹所依停止之处
也。测云。园林[榫-十+(舄-臼)]射往还之处名放逸迹。楼
观殿堂栖宿之所名放逸处。意大同之。一切
门利行即七圣财中略取其四也。善士中有
五者。即是律中所明举罪五德也。声闻地有
文。一切种七中景云。初五是行后二是果。安
处一分所化有情者。简取三乘种姓故名一
分。于善资粮守护长养等者。三乘道前七方
便行总是资粮。或依小乘出离或依大乘出
离。出离方便亦名出离。如今所化于善资粮
守护长养彼地前行。如是或下类释见修离
障摄善。棱法师云。或于远离者。见道离障行。
或于心一境性者。见道摄善行也。或于清净
诸障者。修道离过行也。或于修习作意正安
处之者。修道中摄善行也。后亦约果即大小
菩提品¶ 第 547b 页 T42-0547.png
别分所以为异。泰云。言或于远离者。阿兰若
处等。或于心一境性者。正修定也。或于清净
诸障者。或依定断惑也。或于修作意者。依定
修七作意也。基云。言七种者。依二乘出离第
一远师云。是闻慧也。以财等长养摄入闻慧
远离。是思慧也。第三止。第四观。第五舍。馀
二大小根。今准不然。依二乘出离第一。即依
二乘之教方便令出离。此约随一乘一分善
巧。二者远离。谓或远离一分惑等。又总望远
离自乘惑等。三或于心一境性得定。四清净
诸障得慧。前远离者总言离惑。不言得慧等。
五修习作意正安处之。谓修道中作意。或于
一切作意而可立之。第六第七尽安处已
得自乘果。遂求有八者。景云。此中但菩萨有
情八缠略不明忽覆。旧名除恼。即顺此文除
他缠故。基云。何以唯此八者。谓障三学等故。
无惭无愧二障戒。惛眠二障定或慧。掉举恶
作二障慧或定。嫉悭二总障三学。故不说馀。
或可是八缠。测云。摄八为四。谓无惭无愧为
戒障。惛眠为定障。掉悔为慧障。嫉悭为同法
者。展转受用财法障。故八十九卷云。复次一
切烦恼皆有其缠。由现行者悉名缠故。然有
八种。诸随烦恼于四时中数数现行。是故唯
立八种为缠。谓于修学增上戒时无惭无愧数
数现行能为障碍。若于修学增上四时惛沈
睡眠数数现行能为障碍。若同法者展转受
用财及法。嫉妒悭吝数数现行能为障碍。二
世乐有九中。初三身业不杀不盗不邪淫。第
四不饮酒。若依旧论。但言一切种不饮酒。今
菩提品¶ 第 547c 页 T42-0547.png
云一切窣罗若者是米酒。迷隶耶者景基同
云药酒。泰测等云。是苷蔗等根茎枝叶酒。末
陀者此云蒲桃酒。次曰离四过。后意三根本
总合为一。足前为九。清净利行有十。依外有
五。依内有五。谓依有情外缘而起名外清净。
依自内有悲起利众生行名内清净。若依善
戒经说。前五就所化离过名外净。化功归己
故名内净土。后五就四无量心宗为利他名
外。化时化心无染名内。善戒经错不谓诸菩
萨于诸有情杂恶行者。若依旧论。唯有前三。
阙无第四杂染行句。景云。此四句中前二在
家。杂恶行者杂善行恶。先恶行者凡有所作以
恶为先。下二出家。一有诸罪。二心有杂染。泰
云。于诸有情杂恶行者。先作恶后修善也。有
罪行者遮罪也。是罪非染故。杂染行者性罪
也。基云。或先时以来造恶者名先恶行者。测
云。有罪行者于善无记心犯所受戒。如在无
学位犯罪。杂染行者杂即杂染犯罪也。又云。
初之二种于己起过纯杂分二也。不于非解
脱非定清净处等者。泰云。谓不于无想天等
非解脱处求为真解脱。不四无色定非定清
净处求为定净。即于其中能正劝导名不转
利行。又释。非道计道名定清净也。测云。求世
俗伏道为定清净。基云。谓不转佛法令入邪
中。非不转邪而于进道。四姓者测云。三乘及
善趣位为四姓。或刹利等四姓如应。利行中
泰云。言于自义诸善品随下中上功能差别
可劝导者。若于诸善法品自性成熟。下中上
功能差别可劝导者劝令修习。及由方便功
菩提品¶ 第 548a 页 T42-0548.png
能差别可劝导者。于现起加行方便功能差
别可劝导者令修加行差别。于彼如彼者。于
彼自性义如彼方便而劝导之。基云。此中意
若有有情于自乘德三品善果法可劝导者而
劝导之。若入自乘已后之法而劝导之。下明
同事中略辩其相。不遍历九门分别。测云。准
上类释应有九门。以其同事用前诸行共众
生同。更无别法。准上可知。故略不论耳。所以
知有九门者。如下文说从一切施乃至同事
乃至清净施乃至清净同事。故知皆有九门。
今此文中初问后答。答中初约法辨。第二约
人四句分别。前中有二。初正辩同事。二何以
故下重释。言若于是等者。旧人云若于是义
者。是自今善。于是善根者。依境所修同事体。
下云。若等者成上自分修义。若增者成上胜
进分修义。今释。汎论能化与所化有情若等
若胜方成能化。若劣舍彼不名能化。故言或
等增也。重释中先释同事。二释离讥谦。四
句中景云。初句明能化菩萨自谓为师。所化
菩萨实功德者而隐自善故而不显己德威力
故受化。第一句非他同事显共事。为度下劣
有情。现于旃荼罗类。乃至狗等而生其中。第
三句者。有诸菩萨是他同事亦自类现共他
同事。谓见所化所受善根犹可摇动。为令不
动现共同事。或增者。行位虽等然未成满。有
退动义。故共同事而共行之。泰云。第一句
者。有一菩萨共诸众多菩萨功德威力皆悉
平等。于菩萨道或起增上慢自谓为师或实
受师位。其馀众生须隐自善故而不显己德
菩提品¶ 第 548b 页 T42-0548.png
威力共师相似。行业同故名是他同事。以自
隐善故而不自显共他同事。第二句者。为化
狗等生狗等中。然不共狗等同行狗行。名非
他同事。而自显现生彼。故名而自显现共他
同事。第三句者。谓诸菩萨见所化者所修善
根不坚住故。现共同修令便坚住。或言共彼
修相似善或胜善。第四句可解。上来自分行
中义判为三。前二明讫。自下第三双结二利
作业彰成益。于中分三。初明六度四摄自利
利他作业差别。六谓六度自成佛法。四摄成
熟有情。此就胜说。次明六度四摄现行现行
最胜及以清净三种因缘。第三明六度四摄。
后八门中得果义别。就第二文中初总标次
别释后结。释中初由身语意三种因缘施等
现行。二由广大无杂染二因缘故最胜广大。
次三。普为众生。二普众行。三普于一切时
修。欲由四相成之无染。测师以四相如次配
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已上释之。第三由三因
缘施等清净。谓由炽然故无动转故清净故。
初地已上名炽然无动。第十地名清净。到究
竟地即第十地。或系属一生即住天者。最后
有即已下生身。就第三明得果别。初明得佛
果。后明得辩因中果。但明后八明得八果不
辩自性者。景云。此中欲明得差别果。后之
门辨差别义得果义显自性门总。所以不论。
又复但辨后之八门得果。即摄自性亦入其
中别外无总故。又复自性明体不能得果。八
门正辨义用故明得果。基复云。以自性门不
离后八门故不说。问曰。若尔如上来但云第
菩提品¶ 第 548c 页 T42-0548.png
二一切后方经七是此差别。若不离故不说。
应说第二门所感果。义曰。不然。初自性第二
差别。差别感果自性不说。此感果中得相似
者。非剋体感共一。自为诸果因门故。景云。言
若多修习者初修也。若善清净者次修也。若
具圆满者修成也。亦可配三僧祇解此三义。
难行感果中景云。难施等感解脱法门希奇
神变等果。基云。感希奇法。谓圣教希奇法。或
神通希有法。又云。清净感果中言四净者。谓
所依净。神足为依。取住舍自在。即是促命
等。境界净。即化变起三种自在。心清净者即
一刹那入无量定等。智清净。即一字中说一
切法。如对法第十四解。或所依等。如二十三
功德中辨。亦感生死流转顺菩萨行果者。景
云。菩萨行因之时久流生死。由修施等故得顺菩萨行无罪胜果。基法师云。谓若无漏行。望有漏果。为增
上缘资感。若有漏行望有漏果是正感。
瑜伽论记卷第十(之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