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第 623b 页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卷第九
二智义有四重。第一大意。第二论释名。第三出体。第
四辨料简。
寻经论意。言般若无智而无所不知。至人无得而无
所不得。智即穷微之鉴。而无照功之神。即应会之用
而无所不照。不可言有。名照但绝。不可言无。是故垂
二智斯在也。所言二智者。盖是应物之假名。相待之
称也。问般若无知无所不知者。无知即应不照。无不
智即应是照。云何二言不称耶。答地摄两论成毗二
家释云。真谛真如义即无所知。俗谛虚妄边即有所
知也。分两片释之。此意终是二见之气释也。今大乘
明义。望彼家境智兴心识。正是毒虫。故必须破洗地
卷九 第 623c 页 X46-0623.png
摄成毗四家境智心识。方显无迹境智等。大乘之凡
行舍世故。至人能智境界。而绝无造行于境。故言无
知。而如幻人无所不知。知故言无所不知。只是无知
为知。只是知为无知。无知非如彼知。知非如彼所知。
今言知无知无毫末异也。因知故无知。由无知故知。
知无知因缘假名。如空中长短无二相也。亦得言真
谛真如义不见故无无所不知。世谛虚妄见故言无
知也。虽对破之。而经论正意如前也。故山中旧云。至
妄而弥存妄。存妄存存则无所不知。如幻人知妄则
心识绝虑。知幻人无心识故无知也。如斯无所得意
非学无得之凡人不知何言也。故经云大乘法杖梗
心毒虫令死。著心虫死。内外清净。而要须从内净得
外清净也。问曰前云般若无智无所不知。是何般若。
体与用耶。若约体兴用明之。亦得。而今意正约用般
若无智而知之。非正般若也。故大师云。经论明有无
者。有不可言有。非有非不有。无不能言无。非无非不
无。以非有非不有。而无所不有。以非无非不无。无所
不无也。故佛性非因非果。非因而因。因有二因。一境
界因。二缘因。非果而果。果有二种。一果即菩提。二果
果。即大般涅槃。今不论二果。但明二因。一境界因。二
缘因。故缘因则二智。境界因即二谛。二谛二智以佛
性为本。但有二也。一是因本。二是本因。因本即正因
佛性为二因之本。本因说是境界因兴缘因。缘因即
是二智。境界即二谛。故二谛二智。以二因为本。故言
行舍世故。至人能智境界。而绝无造行于境。故言无
知。而如幻人无所不知。知故言无所不知。只是无知
为知。只是知为无知。无知非如彼知。知非如彼所知。
今言知无知无毫末异也。因知故无知。由无知故知。
知无知因缘假名。如空中长短无二相也。亦得言真
谛真如义不见故无无所不知。世谛虚妄见故言无
知也。虽对破之。而经论正意如前也。故山中旧云。至
妄而弥存妄。存妄存存则无所不知。如幻人知妄则
心识绝虑。知幻人无心识故无知也。如斯无所得意
非学无得之凡人不知何言也。故经云大乘法杖梗
心毒虫令死。著心虫死。内外清净。而要须从内净得
外清净也。问曰前云般若无智无所不知。是何般若。
体与用耶。若约体兴用明之。亦得。而今意正约用般
若无智而知之。非正般若也。故大师云。经论明有无
者。有不可言有。非有非不有。无不能言无。非无非不
无。以非有非不有。而无所不有。以非无非不无。无所
不无也。故佛性非因非果。非因而因。因有二因。一境
界因。二缘因。非果而果。果有二种。一果即菩提。二果
果。即大般涅槃。今不论二果。但明二因。一境界因。二
缘因。故缘因则二智。境界因即二谛。二谛二智以佛
性为本。但有二也。一是因本。二是本因。因本即正因
佛性为二因之本。本因说是境界因兴缘因。缘因即
是二智。境界即二谛。故二谛二智。以二因为本。故言
卷九 第 624a 页 X46-0624.png
寻本谛智之本。本于佛性。得了二谛二智。了达二谛
二智得了于佛性。但昔教未显故未明五种佛性。今
教巳显。故明五种佛性。故始得说其本。明二谛二智
本是二因二因为本。然境智悉有其本。自有就用明
本。自有就体明本。二谛以境界因为本。二智以缘因
为本。此就用明本。二因以正因佛性为本。就体明本。
正因非因非果为本。是即般若也。空有二谛二智。以
佛性为本。故言二因为境智本。就二用相因即互为
本。今于佛性为谛智本。了谛智为本。则明了佛性故
明二谛二智。为开佛性。明佛性为开二谛二智。故言
本也。所以寻本说二谛二智体。地摄等四家所行也。
故大经云。所言空不见空兴不空。不见不空故不行
中道。既不行中道。故不见佛性不见佛性故。亦应云
不见二谛二智。故大品经二十四卷四摄品云。佛告
须菩提凡夫实不知世谛。不知第一义。不知中道。不
知分别道果。云何当有诸道不等也。故地摄成毗等
目所见世谛。兴观智所證真如真谛。即是有所得二
谛二智。非今所明。无所得二谛二智。佛菩萨所行故。
寻二智本。本于佛性。何佛性为本也。问二智既言佛
性为本。二谛亦应尔。何意二谛不明寻本。而二智中
说本耶。答不二而二。诠之亦应同。以佛性为本而不
即明二谛者。二谛是佛所说教门。教门称于众生根
缘为谛。众生悟解为智。而解之智。于何悟解。悟解佛
性不二正法故。于二智中明于异本也。
二智得了于佛性。但昔教未显故未明五种佛性。今
教巳显。故明五种佛性。故始得说其本。明二谛二智
本是二因二因为本。然境智悉有其本。自有就用明
本。自有就体明本。二谛以境界因为本。二智以缘因
为本。此就用明本。二因以正因佛性为本。就体明本。
正因非因非果为本。是即般若也。空有二谛二智。以
佛性为本。故言二因为境智本。就二用相因即互为
本。今于佛性为谛智本。了谛智为本。则明了佛性故
明二谛二智。为开佛性。明佛性为开二谛二智。故言
本也。所以寻本说二谛二智体。地摄等四家所行也。
故大经云。所言空不见空兴不空。不见不空故不行
中道。既不行中道。故不见佛性不见佛性故。亦应云
不见二谛二智。故大品经二十四卷四摄品云。佛告
须菩提凡夫实不知世谛。不知第一义。不知中道。不
知分别道果。云何当有诸道不等也。故地摄成毗等
目所见世谛。兴观智所證真如真谛。即是有所得二
谛二智。非今所明。无所得二谛二智。佛菩萨所行故。
寻二智本。本于佛性。何佛性为本也。问二智既言佛
性为本。二谛亦应尔。何意二谛不明寻本。而二智中
说本耶。答不二而二。诠之亦应同。以佛性为本而不
即明二谛者。二谛是佛所说教门。教门称于众生根
缘为谛。众生悟解为智。而解之智。于何悟解。悟解佛
性不二正法故。于二智中明于异本也。
卷九 第 624b 页 X46-0624.png
第二释名。所言二智者。一者方便实智。二者实方
便智也。如八不义中释。实以审谛为义。法实审谛。无
所有。无所说故。方便以善巧为义。亦得言方便以实
为义。实以方便为义。亦言方便不方便为义。实不实
为义也。又经论出异名非一。或名权智。亦名善权智。
亦合名行权。方便智亦名世谛智。或名俗谛智等。或
名真智。或合名真实智。亦名如实智。亦名如如智。钝
实际法性等也。但释权义解不同有四家。一云权是
变谋。善巧之善故。反常合道也。二云权假之义。即随
境名智。世俗与应现非实也。三云权时权宜暂示之
名。是化导接引巧恒名也。四云权是从譬之名。如世
权衡称物。量其轻重。权是锤也。则权以诠量义。衡者
以平为义。今但取权。以譬化物之智能诠量机宜。称
于化道善得其时宜也。风俗通书取传易明之权者
铃也。如国语书第九云。衡横诸法摄云。称兴衡是平
义。今皆是释权。权义多种。随时通变铃量时宜。悉是
其义。但举譬为名也。通称智者。亦有三势。一智达了
为义。亦是决了义。大品经金刚品云。决了义。大论二十
三卷云。决定智无所疑。故名为智。亦得言智慧解智
等义。二权以智为义。权以智为义。亦得言智以愚为
义。是以智为义。三智以不知为义。权以不权为义。地
摄两论。引地持论云。离增上慢智名如实智。有五义。
一对妄明实智。何者。知如来藏真实法。名实智。知于
妄想情所起法名妄智。二对假明实。何者。知第一义
卷九 第 624c 页 X46-0624.png
真谛法名为实智。知于世谛名法。名假智。三对相明
实。何者。知知一实性名实智。知于二谛有无法相。名
相智。四对教明实。何者。證穷法性名实。寻言教始学
名教智。五对权明实。何者。知于一乘真实。名实智。了
知三乘权化名方便智也。方便智者。汎解经论。有四
种。一通趣方便。知见道前方便等进趣向与不与果
为由。故曰方便。与果相对明之也。二施造方便。如十
波罗蜜中方便波罗蜜。于脩行善为之故言方便也。
此义十波罗蜜中说也。三聚成方便者。诸法同体巧
相集成。故曰方便。云何巧成。彼云。一真心中。旷备法
界恒沙佛法。是诸佛法。以同体故。今谓无住本能生
一切法也。四权巧方便。实无此事。权巧施之。故曰方
便于中分别有三种。一是身巧。谓作猿猴鹿马等化
事。二是口巧方便。实无三乘。随缘化说之。三是意巧
方便。慧起前身口二种。巧化度。如法华经云。寻念过
去佛所行方便力故。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如是
等也。今谓无差别说差别。并有五种。四种即是般若
能生一切法义。但如彼所解必破洗除假名所设。即
是开空中织罗等并得也。
第三明体相。二智体至论正法中道为体。约用明
之。照俗方为方便智体。照真如为实知体。如地摄家。
阿梨耶识。为二智体。若成论等心为二智体。今随如
大意中说。不二为体。约用明之。实方便知为体。方便
实智为体也。
实。何者。知知一实性名实智。知于二谛有无法相。名
相智。四对教明实。何者。證穷法性名实。寻言教始学
名教智。五对权明实。何者。知于一乘真实。名实智。了
知三乘权化名方便智也。方便智者。汎解经论。有四
种。一通趣方便。知见道前方便等进趣向与不与果
为由。故曰方便。与果相对明之也。二施造方便。如十
波罗蜜中方便波罗蜜。于脩行善为之故言方便也。
此义十波罗蜜中说也。三聚成方便者。诸法同体巧
相集成。故曰方便。云何巧成。彼云。一真心中。旷备法
界恒沙佛法。是诸佛法。以同体故。今谓无住本能生
一切法也。四权巧方便。实无此事。权巧施之。故曰方
便于中分别有三种。一是身巧。谓作猿猴鹿马等化
事。二是口巧方便。实无三乘。随缘化说之。三是意巧
方便。慧起前身口二种。巧化度。如法华经云。寻念过
去佛所行方便力故。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如是
等也。今谓无差别说差别。并有五种。四种即是般若
能生一切法义。但如彼所解必破洗除假名所设。即
是开空中织罗等并得也。
第三明体相。二智体至论正法中道为体。约用明
之。照俗方为方便智体。照真如为实知体。如地摄家。
阿梨耶识。为二智体。若成论等心为二智体。今随如
大意中说。不二为体。约用明之。实方便知为体。方便
实智为体也。
卷九 第 625a 页 X46-0625.png
第四辨广料简有三。第一杂料简。第二论须弥入
芥子。第三明断伏。
第一杂料简。兴皇大师云。此境智义。最难解。凡有
心者。无不云心行于境。此心为妄俗。定有此法得佛
之因故。此心法虽即空。而心法是妄俗。异于虚空等
法也。今约三人显其重病。馀者可知也。一者坐禅人
所计。必有能缘之心。所守之境。及与捉光明。或如星。
或如初月。此为正定体见。如此执计。恐是刹利神黄
色。婆罗门神赤色。毗舍神色白。首陀神色黑无异。故
此见不可即。故不得今无所得境智义。二者行道持
戒人。亦云必有能行所行之道。此见不可息而行故
亦不能得。今无迹义。三者地摄成毗论师等解义人。
各有求了之心及所了之义等。如是等见。人无勉。无
勉者故终不能得解无所得义也。师云境智能所立
见偏遍而具旷。若人法等多而为一种。此见为狭亦
短。上三见难息故。一家渐舍明二智者。即是初章对
他而辨之。他境智能所性成此境。即非智境。此智即
非境智。故落有所得。今知是境。只境名知。化知非境
是知故知。境非知是境故境。今是知境故。是不境而
境。亦是境知故。是不知而知。以不境境即非境。不知
知即非知。所以非境非知。而境而智。此是渐舍语。非
关境知义。何者。以非境非智二去即是断。而境而智
两来即是常。以非境非智两尽岂非断。而境而知无
所从而有岂非常耶。答非境非智一义故名中。而境
卷九 第 625b 页 X46-0625.png
而智二义故名假。名为当有一。不二开为二。云何不
二而明二耶。又不二故一。一岂是中耶。答一是中。二
亦应中也。既不一故二。二宁称假耶。若二是假。一亦
应是假故令辨非偏故假名中故名中假也。若作智
境境智初章义者。大师云。此犹是掘头无首尾。虽然
比于有所得家屋智之境。犹有万倍之胜也。故令辨
境智者。了二与不二义。何者。明境智义即是辨于能
所。所以明境智能所者。一正为欲开发佛性义。二为
欲显于正道。云何能所开发佛性。明佛性非因非果。
非有非无。非境非智。非能所。名曰正性。正性非因果。
而开为因果。开因能所名为境智。即是因与因因。开
果即是果与果果。大般涅槃。依开善宗即是知断。若
依旧总别义。即是果与果果也。若了前大意中之意。
不须广说。但恐未解。故更明之。今开因能所者。以十
二因缘境。能生观照。名为佛性。即是名境界佛性。观
十二因缘智名为佛性。即是为观智。故言十二因缘
犹如葫瓜能发热病复能除也。然此能所不可言其
一。不可言其异。以离缘境无别观智。离观智亦无别
因缘。亦十二因缘能缘义即是智。能发义即是境。所
以十二因缘亦是因。亦是因因。亦是能发。亦是所发
也。言境智能所是相开发义者。明境名因智起发。若
无智者即境名不发。由智故境名发。智名亦因境乃
发。若无境者智名即不发。以因缘故境智俱发。智名
因境乃生。若无境即智名不生。亦境名从智乃生。故境
二而明二耶。又不二故一。一岂是中耶。答一是中。二
亦应中也。既不一故二。二宁称假耶。若二是假。一亦
应是假故令辨非偏故假名中故名中假也。若作智
境境智初章义者。大师云。此犹是掘头无首尾。虽然
比于有所得家屋智之境。犹有万倍之胜也。故令辨
境智者。了二与不二义。何者。明境智义即是辨于能
所。所以明境智能所者。一正为欲开发佛性义。二为
欲显于正道。云何能所开发佛性。明佛性非因非果。
非有非无。非境非智。非能所。名曰正性。正性非因果。
而开为因果。开因能所名为境智。即是因与因因。开
果即是果与果果。大般涅槃。依开善宗即是知断。若
依旧总别义。即是果与果果也。若了前大意中之意。
不须广说。但恐未解。故更明之。今开因能所者。以十
二因缘境。能生观照。名为佛性。即是名境界佛性。观
十二因缘智名为佛性。即是为观智。故言十二因缘
犹如葫瓜能发热病复能除也。然此能所不可言其
一。不可言其异。以离缘境无别观智。离观智亦无别
因缘。亦十二因缘能缘义即是智。能发义即是境。所
以十二因缘亦是因。亦是因因。亦是能发。亦是所发
也。言境智能所是相开发义者。明境名因智起发。若
无智者即境名不发。由智故境名发。智名亦因境乃
发。若无境者智名即不发。以因缘故境智俱发。智名
因境乃生。若无境即智名不生。亦境名从智乃生。故境
卷九 第 625c 页 X46-0625.png
境智因缘。二名俱生。既境名因智发故。智能名为境
所。境能名为智所。能所相开发。若有异智之顽境何
关智发。若有异境之智。何关境发。以是性义各自成
故也。今明因境得开智。因智得发境。若不同智岂得
发境。故今就二望为释。以智为能照。境为所照。境为
能发。智为所发。此所即能故。能照只是照于所能。所
发只是发于能所故。境所名智能。智所名为境能。故
境智俱能所。以境能为智所。故说智及知处皆名为
般若。以智能是境所。故说境及境处皆得名为境。既
说境及境处皆名为境故。故说境及境处皆名为
尔炎。既境能为智所。故非境。亦智能为境所。故非智。
非境非智。而境而智。既非境而境故名非境境。非智
而智故名不智智。不智智故不有而有。不境境故亦
不有而有。有而不有。不有而有。故名无所有。有而不
有故。名有所无也。故经云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
者。地摄等四家云。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从智得
名也。此亦难解。若言境从智得名者。境非情非智法。
智亦应非情非灵智法。又境不生灭者。智亦应非生
灭。又境无阶级。智亦应无阶级也。今谓不然。有二义。
一者般若境。般若智。般若教。故并得般若。如五种佛
性义也。二者如前。即智能为境所也。又说境及境处
皆名为尔炎者。是即境为智所故。所以能是所能。所
是能所。是即中先假。名为待绝义。所言待绝者。诸法
本来无有绝与待义。而为众生故立诸法假名相待。
所。境能名为智所。能所相开发。若有异智之顽境何
关智发。若有异境之智。何关境发。以是性义各自成
故也。今明因境得开智。因智得发境。若不同智岂得
发境。故今就二望为释。以智为能照。境为所照。境为
能发。智为所发。此所即能故。能照只是照于所能。所
发只是发于能所故。境所名智能。智所名为境能。故
境智俱能所。以境能为智所。故说智及知处皆名为
般若。以智能是境所。故说境及境处皆得名为境。既
说境及境处皆名为境故。故说境及境处皆名为
尔炎。既境能为智所。故非境。亦智能为境所。故非智。
非境非智。而境而智。既非境而境故名非境境。非智
而智故名不智智。不智智故不有而有。不境境故亦
不有而有。有而不有。不有而有。故名无所有。有而不
有故。名有所无也。故经云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
者。地摄等四家云。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从智得
名也。此亦难解。若言境从智得名者。境非情非智法。
智亦应非情非灵智法。又境不生灭者。智亦应非生
灭。又境无阶级。智亦应无阶级也。今谓不然。有二义。
一者般若境。般若智。般若教。故并得般若。如五种佛
性义也。二者如前。即智能为境所也。又说境及境处
皆名为尔炎者。是即境为智所故。所以能是所能。所
是能所。是即中先假。名为待绝义。所言待绝者。诸法
本来无有绝与待义。而为众生故立诸法假名相待。
卷九 第 626a 页 X46-0626.png
故言待绝。是即中先假也。非能非所能所者。是即中
后假。故即是绝待义也。非能非所能所。是所非所。是
能非能。故非能非所。能所即中后假。即是绝待义。所
言绝待者。虽为众生故立诸法假名相待。此能所实
非能所。以能非能。以所非所故。绝于向者相待。故言
绝待也。
问诸法假名相待。为众生故开立此义可解。此绝待
义为谁故明之。答亦为众生故开相待义与绝待。何
以故。众生但解由能故所。由所故能。而不解非能非
所。即不解绝待义。即未具足义。故开绝待义。即是破
病意。若但识相待。不识绝待义者。非但不识绝待义。
亦复不识相待义。所以待而有不待义。不待而有待
义也。大师云。如非常非无常。而常而无常。是二鸟双
游。不相舍离。即是其义。故今非能非所。是绝待义。亦
是非能非所。双游相待义也。如地摄等四家。境智既
异。不得但名波若及但名尔炎。如此之见。须毕竟
净之。如大品经云。色毕竟净。乃至萨婆若亦毕竟
净。一切法究竟毕净故。因缘境智名方得生也。一家
旧云。此境智。犹如新故故。借新故事释成也。何者。实
论即非本始。此新无故。而因新故故。因故故新。因故
故新。故名为新。因新故故。新名为故。新名为故。即新
故俱故。故名为新。即一切皆新也。若更复明分新故
者。即得以新新名新。故故名故。既得新新名新。亦得
新新名故。既得故故名故。亦得故故名新。此即是因
后假。故即是绝待义也。非能非所能所。是所非所。是
能非能。故非能非所。能所即中后假。即是绝待义。所
言绝待者。虽为众生故立诸法假名相待。此能所实
非能所。以能非能。以所非所故。绝于向者相待。故言
绝待也。
问诸法假名相待。为众生故开立此义可解。此绝待
义为谁故明之。答亦为众生故开相待义与绝待。何
以故。众生但解由能故所。由所故能。而不解非能非
所。即不解绝待义。即未具足义。故开绝待义。即是破
病意。若但识相待。不识绝待义者。非但不识绝待义。
亦复不识相待义。所以待而有不待义。不待而有待
义也。大师云。如非常非无常。而常而无常。是二鸟双
游。不相舍离。即是其义。故今非能非所。是绝待义。亦
是非能非所。双游相待义也。如地摄等四家。境智既
异。不得但名波若及但名尔炎。如此之见。须毕竟
净之。如大品经云。色毕竟净。乃至萨婆若亦毕竟
净。一切法究竟毕净故。因缘境智名方得生也。一家
旧云。此境智。犹如新故故。借新故事释成也。何者。实
论即非本始。此新无故。而因新故故。因故故新。因故
故新。故名为新。因新故故。新名为故。新名为故。即新
故俱故。故名为新。即一切皆新也。若更复明分新故
者。即得以新新名新。故故名故。既得新新名新。亦得
新新名故。既得故故名故。亦得故故名新。此即是因
卷九 第 626b 页 X46-0626.png
缘显发。新故名新。故新名故。名故。新名故亦复名新
新。故名新亦复名故故。以新故故名故故新新为新
故故故新也。一家相传云。如前云。能所义长。而果果
等义即短也。
问若能所义长者。因果义等亦应长。若因果义短者。
能所亦应短。答因果义宗祖但是相感相酬一义。所
且狭且短。而能所义即无所不通。如非因果为能。则
有所成因果。亦因果为能成。非因果为所故因果义
故能而不所也。今明境所因能智故名为所能。智所
能因境能所故名为能所能所既言二种俱能。亦二
种俱所。二种俱所故所而不能故能所。二种俱能故。
能而不所。能而不所故所能。能所非所。所能非能。故
非所非能。强名之为实智也。又树叶等并说苦空无
常等。岂非是智慧。又幻化人等能说种种法。得常非
是能智故。一家义宗境智并通也。
问树木等说法。幻化说法。非有心法。宁得智慧通耶。
答他宗境智有异。有心无心异。二见故作此疑耳。今
明一无量。无量一。即是散束开合故。亦得一亦得异。
故通于智慧也。一家辨能所复所能故名不所能。不所
能者即是不能能。此即是绝待能。故实智名能而不
所。此方便亦非实方便。故亦能而不所等。亦无能无
所。名为实谛。亦无能所名世谛。所以一家辨三种二
谛。正如此意。既能而不所。复非能非所者。此能非所
能。此所亦如此。故明此境智能所等但绝也。地摄两
新。故名新亦复名故故。以新故故名故故新新为新
故故故新也。一家相传云。如前云。能所义长。而果果
等义即短也。
问若能所义长者。因果义等亦应长。若因果义短者。
能所亦应短。答因果义宗祖但是相感相酬一义。所
且狭且短。而能所义即无所不通。如非因果为能。则
有所成因果。亦因果为能成。非因果为所故因果义
故能而不所也。今明境所因能智故名为所能。智所
能因境能所故名为能所能所既言二种俱能。亦二
种俱所。二种俱所故所而不能故能所。二种俱能故。
能而不所。能而不所故所能。能所非所。所能非能。故
非所非能。强名之为实智也。又树叶等并说苦空无
常等。岂非是智慧。又幻化人等能说种种法。得常非
是能智故。一家义宗境智并通也。
问树木等说法。幻化说法。非有心法。宁得智慧通耶。
答他宗境智有异。有心无心异。二见故作此疑耳。今
明一无量。无量一。即是散束开合故。亦得一亦得异。
故通于智慧也。一家辨能所复所能故名不所能。不所
能者即是不能能。此即是绝待能。故实智名能而不
所。此方便亦非实方便。故亦能而不所等。亦无能无
所。名为实谛。亦无能所名世谛。所以一家辨三种二
谛。正如此意。既能而不所。复非能非所者。此能非所
能。此所亦如此。故明此境智能所等但绝也。地摄两
卷九 第 626c 页 X46-0626.png
论成毗二家。亦有谛智。须辨同异。今辨谛智之名。与
他四家虽同。意永异。何者。彼有二谛理与会理之二
智。今无此二谛理及二智之可有。故不同之。而等有
谛智者。名字中亦得同而异也。今无如彼谛智故。无
可论同。既无可论同。复有何可论异也。既无可论同
异。故馀一切法无可论同。既无可论同。复有何可论
异也。今永其异无之可异。求其同不成。即无同之可
同。故智同出同者。同二谛未曾同。令我若为同异。出
异者。异二谛未曾异。异义既不成。令我何所异也。若
言即道理同异汝同异义得成者。可论令我与汝同。
令我与汝异。汝同异既不成。令我何所同异。辨二智
亦类然也。今明无同之可同之。无异之可异。责汝谛
智既不成。有何同异也。又汝二谛体一体异。一异既
不成。故无二谛。二谛无故亦无谛智。故不须论谛智
同异也。今明二谛。是佛菩萨所行方便随缘故说。如
华严等经所辨也。大经又云。世谛即第一义谛。但随
顺众生说有二谛耳。十二门论亦云。因世谛故得第
一义谛。因第一义谛故得涅槃。以方便随顺说二谛
者。明凡夫随业所感即世谛。今随彼而说。故说非第
一义。第一义中无说无言。故如二谛中说之也。今明
二谛是因缘义。不可得其异。岂可论其一。不如龙光
宗执二体。开善等言一体。今是第一义世谛。世谛第
一义。即是说不说。不说说。不说不说。不可二不可一。
不如他云真异于俗。不说异说也。故一家云。如王宫
他四家虽同。意永异。何者。彼有二谛理与会理之二
智。今无此二谛理及二智之可有。故不同之。而等有
谛智者。名字中亦得同而异也。今无如彼谛智故。无
可论同。既无可论同。复有何可论异也。既无可论同
异。故馀一切法无可论同。既无可论同。复有何可论
异也。今永其异无之可异。求其同不成。即无同之可
同。故智同出同者。同二谛未曾同。令我若为同异。出
异者。异二谛未曾异。异义既不成。令我何所异也。若
言即道理同异汝同异义得成者。可论令我与汝同。
令我与汝异。汝同异既不成。令我何所同异。辨二智
亦类然也。今明无同之可同之。无异之可异。责汝谛
智既不成。有何同异也。又汝二谛体一体异。一异既
不成。故无二谛。二谛无故亦无谛智。故不须论谛智
同异也。今明二谛。是佛菩萨所行方便随缘故说。如
华严等经所辨也。大经又云。世谛即第一义谛。但随
顺众生说有二谛耳。十二门论亦云。因世谛故得第
一义谛。因第一义谛故得涅槃。以方便随顺说二谛
者。明凡夫随业所感即世谛。今随彼而说。故说非第
一义。第一义中无说无言。故如二谛中说之也。今明
二谛是因缘义。不可得其异。岂可论其一。不如龙光
宗执二体。开善等言一体。今是第一义世谛。世谛第
一义。即是说不说。不说说。不说不说。不可二不可一。
不如他云真异于俗。不说异说也。故一家云。如王宫
卷九 第 627a 页 X46-0627.png
生。即是第一义世谛。后舍俗出家。即是世谛第一义。
故从初得道夜终至涅槃夜。凡有所说。无非二谛因
缘。故云常说中道也。大师云。如涅槃经辨三行。谓苦
行。乐行。不苦乐行。不苦不乐行者。即是佛菩萨所行
之道。不上不下。名为常行中道。中道是第一义谛。佛
菩萨能行中道故。得第一义谛。了第一义故。方得行
世谛。以了不二故。方能了二。既了二谛故能发生二
智。二乘既不行中道。故不得第一义谛。不得第一义
谛故。亦不识世谛。所以不二智。云何识境智。故言二
乘不识境智。故亦不得境智之名。凡夫故自无。故经
云。二乘不见不空。故不行中道。故不得第一义空也。
今明佛菩萨方便所行二谛如斯。故不同四家有二
谛二理等异不异等也。二乘既不行二谛故无二智。
无二智故无有般若。而成论师云。二乘与菩萨俱会
第一义。伹有中种种行行异者。斯即乖经。亦不识经
中义也。
问权智与方便智。是一是异。若通而为谓一。何者无
非方便并是假名故。若无差别差别即异故。一家判
实方便智。即长而广。权得短而狭。若从王宫生至双
林一化始终名为方便智。于方便中。抽取一枝用。一
时暂示转变种种异事。如芥子贮须弥。室苞覆像等。
淫女酒肆等。此是即权用。用竟即癈。故短而狭。故名
权智也。故大师开三种二智。一有实方便有权方便。
二有方便实有权实。三有方便权有实权。六种二故
故从初得道夜终至涅槃夜。凡有所说。无非二谛因
缘。故云常说中道也。大师云。如涅槃经辨三行。谓苦
行。乐行。不苦乐行。不苦不乐行者。即是佛菩萨所行
之道。不上不下。名为常行中道。中道是第一义谛。佛
菩萨能行中道故。得第一义谛。了第一义故。方得行
世谛。以了不二故。方能了二。既了二谛故能发生二
智。二乘既不行中道。故不得第一义谛。不得第一义
谛故。亦不识世谛。所以不二智。云何识境智。故言二
乘不识境智。故亦不得境智之名。凡夫故自无。故经
云。二乘不见不空。故不行中道。故不得第一义空也。
今明佛菩萨方便所行二谛如斯。故不同四家有二
谛二理等异不异等也。二乘既不行二谛故无二智。
无二智故无有般若。而成论师云。二乘与菩萨俱会
第一义。伹有中种种行行异者。斯即乖经。亦不识经
中义也。
问权智与方便智。是一是异。若通而为谓一。何者无
非方便并是假名故。若无差别差别即异故。一家判
实方便智。即长而广。权得短而狭。若从王宫生至双
林一化始终名为方便智。于方便中。抽取一枝用。一
时暂示转变种种异事。如芥子贮须弥。室苞覆像等。
淫女酒肆等。此是即权用。用竟即癈。故短而狭。故名
权智也。故大师开三种二智。一有实方便有权方便。
二有方便实有权实。三有方便权有实权。六种二故
卷九 第 627b 页 X46-0627.png
也。问若为是实方便。复云何权方便耶。答师云。实方
便。如向长而广。即是实方便。亦是权方便。是声闻方
便也。权方便者。即是向于长广方便中。抽一枝权用。
此皆是权示。一方便用。此方便即短。亦得言如前权
实并是菩萨作方便。故言权方便也。故是实方便此
即广长。权方便短狭也。问若为是方便权实耶。答即
如王宫。虽生不起。双林灭而无失。此即无始无终。无
生无灭。法相常尔。即是方便实。此亦长广也。权实者。
如二乘人断烦恼所得智慧。即是权实。何以故。二乘
人断烦恼所得智慧实。未是实智。但权时落其所得
为实。故名为权实。亦即是实权。何以故。落此为实即是
权。作此说者。岂非实权耶。只此二乘人所有方便。亦
即是权方便。权时落之为方便也。又只佛今断烦恼
所有智慧。亦是权实也。何以故尔。佛本来离四句百
非。而为众生脩證得故。所得智慧落为实智。此亦是
权詺其实知。故是权实也。问何者实权。及方便权耶。
答方便权即是向权方便。还是向方便中。抽一权用。
即是方便权也。实权者即是向权实。还是实智中。抽
一断除用。如佛断烦恼所有智。此是实智中抽一权
用。故名为实权也。
问可得言诠实慧一用。只就方便慧中有权实不。答
亦具如向方便权中权尔。暂用即是权。只此权即非
权。岂非实。此权实并就方便中有也。何以故。向辨实
慧。只王宫生不生乃至双林灭即非灭。即是实慧。何
便。如向长而广。即是实方便。亦是权方便。是声闻方
便也。权方便者。即是向于长广方便中。抽一枝权用。
此皆是权示。一方便用。此方便即短。亦得言如前权
实并是菩萨作方便。故言权方便也。故是实方便此
即广长。权方便短狭也。问若为是方便权实耶。答即
如王宫。虽生不起。双林灭而无失。此即无始无终。无
生无灭。法相常尔。即是方便实。此亦长广也。权实者。
如二乘人断烦恼所得智慧。即是权实。何以故。二乘
人断烦恼所得智慧实。未是实智。但权时落其所得
为实。故名为权实。亦即是实权。何以故。落此为实即是
权。作此说者。岂非实权耶。只此二乘人所有方便。亦
即是权方便。权时落之为方便也。又只佛今断烦恼
所有智慧。亦是权实也。何以故尔。佛本来离四句百
非。而为众生脩證得故。所得智慧落为实智。此亦是
权詺其实知。故是权实也。问何者实权。及方便权耶。
答方便权即是向权方便。还是向方便中。抽一权用。
即是方便权也。实权者即是向权实。还是实智中。抽
一断除用。如佛断烦恼所有智。此是实智中抽一权
用。故名为实权也。
问可得言诠实慧一用。只就方便慧中有权实不。答
亦具如向方便权中权尔。暂用即是权。只此权即非
权。岂非实。此权实并就方便中有也。何以故。向辨实
慧。只王宫生不生乃至双林灭即非灭。即是实慧。何
卷九 第 627c 页 X46-0627.png
妨权非权。即是实慧耶。大师或时开二种二智。一者
是实方便二慧。二者权实二智也。若实慧与方便慧。
即就大品经意。若权实二智。是就净名经意。大品经
是平道用故。正辨实慧与方便慧。净名经为一时为
时众故。当时善巧之用种种无所不为。以是义故。净
名经正辨权实二智也。故法师结会云。所言权实者
名声闻。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故。声闻无别
有实智。并是权化。故言权实也。所言方便实者。是当
体得名也。权实者背上[洺-口+王]得名。非当体得名也。实方
便与权方便者。理实是菩萨方便也。若权方便是声
开方便亦得。是背上得名也。故实方便者是菩萨实
方便慧。故言实方便也。权方便者亦如上权实。并是
菩萨权作方便。故言权方便也。方便权与实权者。并
是菩萨方便权与实权也。所言方便权者。此即是菩
萨方便慧上善巧之用。如维摩经所辨。菩萨种种无
所不为。故言方便权也。所言实者。即是于真实上更
起用。故言实权。亦是上用也。若方便权者。是实方便
真上善巧之用。故方便。谓实长权则短也。若实权者。
是即对实知明权智。故诸经云权实二智也。又有四
种二真。何者。一方便实真。二实方便真。此两句即是
体也。三实权。四方便权。此二句是用也。所言实方便
与方便实是体者。菩萨一化始终并是菩萨方便。故
言方便。对用故名为体也。所言宝权与方便权是用
者。于方便真上更起之用。于实真上更起之用。故言
是实方便二慧。二者权实二智也。若实慧与方便慧。
即就大品经意。若权实二智。是就净名经意。大品经
是平道用故。正辨实慧与方便慧。净名经为一时为
时众故。当时善巧之用种种无所不为。以是义故。净
名经正辨权实二智也。故法师结会云。所言权实者
名声闻。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故。声闻无别
有实智。并是权化。故言权实也。所言方便实者。是当
体得名也。权实者背上[洺-口+王]得名。非当体得名也。实方
便与权方便者。理实是菩萨方便也。若权方便是声
开方便亦得。是背上得名也。故实方便者是菩萨实
方便慧。故言实方便也。权方便者亦如上权实。并是
菩萨权作方便。故言权方便也。方便权与实权者。并
是菩萨方便权与实权也。所言方便权者。此即是菩
萨方便慧上善巧之用。如维摩经所辨。菩萨种种无
所不为。故言方便权也。所言实者。即是于真实上更
起用。故言实权。亦是上用也。若方便权者。是实方便
真上善巧之用。故方便。谓实长权则短也。若实权者。
是即对实知明权智。故诸经云权实二智也。又有四
种二真。何者。一方便实真。二实方便真。此两句即是
体也。三实权。四方便权。此二句是用也。所言实方便
与方便实是体者。菩萨一化始终并是菩萨方便。故
言方便。对用故名为体也。所言宝权与方便权是用
者。于方便真上更起之用。于实真上更起之用。故言
卷九 第 628a 页 X46-0628.png
是用也。方便真上更起权用是菩萨知也。于实真上
更起权用者。是声闻知也。菩萨于实真上权作二乘
之用故言实权也。此亦如前实权也。论师宗有渐顿
遍三种教不同。今就渐教有四时与五时教。辨二智
义。白琰师云。鹿苑即前说人天之教。此时未正转法
轮置与不取起。自鹿苑迄于双林。既有四时法轮。故
就此明二智也。一实智。二权智也。第一时先小乘二
智。若依毗昙宗会四实理以为实智。俗谛之解及等
智等皆为权智也。论意明之。能照真空。以为实智。照
四谛理。一切俗境皆为权智。对境说智。理应如之。立
二智之说不必一同。对境立教多种。如以能照功为
实智化物之功皆为权智等也。开善五时意祖同耳。
第二时说大乘二智。取冥心真境。以为实智。涉有化
人为权智。并净名思益首楞严等经。略同与五时般
若为宗也。开善意以照真为实智。照俗为权智。与俗
十化物说法应变神通皆为权智摄。故权智有多种
也。第三时说同归教二智。谓智归一以为实智。分别
说三。以为权智。又照寿量长以为实智。照诸应身能
权智也。开善云。以照空为实。照有是权智。本是定林
寺荣法师义。后诸法师云。褒贬教。以备鉴空有一切
智为实。真转变化物示现多方皆为权。何者。初数多
说有。般若教多明空。二乘舍有沈空。不能脩习种智。
故守住小道。菩萨具照万境。则为实智。与能化度变
现不测故并有权实备明而智也。第四时说圆极二
更起权用者。是声闻知也。菩萨于实真上权作二乘
之用故言实权也。此亦如前实权也。论师宗有渐顿
遍三种教不同。今就渐教有四时与五时教。辨二智
义。白琰师云。鹿苑即前说人天之教。此时未正转法
轮置与不取起。自鹿苑迄于双林。既有四时法轮。故
就此明二智也。一实智。二权智也。第一时先小乘二
智。若依毗昙宗会四实理以为实智。俗谛之解及等
智等皆为权智也。论意明之。能照真空。以为实智。照
四谛理。一切俗境皆为权智。对境说智。理应如之。立
二智之说不必一同。对境立教多种。如以能照功为
实智化物之功皆为权智等也。开善五时意祖同耳。
第二时说大乘二智。取冥心真境。以为实智。涉有化
人为权智。并净名思益首楞严等经。略同与五时般
若为宗也。开善意以照真为实智。照俗为权智。与俗
十化物说法应变神通皆为权智摄。故权智有多种
也。第三时说同归教二智。谓智归一以为实智。分别
说三。以为权智。又照寿量长以为实智。照诸应身能
权智也。开善云。以照空为实。照有是权智。本是定林
寺荣法师义。后诸法师云。褒贬教。以备鉴空有一切
智为实。真转变化物示现多方皆为权。何者。初数多
说有。般若教多明空。二乘舍有沈空。不能脩习种智。
故守住小道。菩萨具照万境。则为实智。与能化度变
现不测故并有权实备明而智也。第四时说圆极二
卷九 第 628b 页 X46-0628.png
智。照果以为实智。照生死诸法若俗若真皆为权智。
又以照本为实智。照迹为权智也。开善第四法华同
归教。若依此宗照一乘之理。本来是一。今则无二无
三智。一因得一果。是实智。照方便接引。说三乘差别。
三因得三果为权智。若于佛果分权实者。照寿命长
远无量为实智。应迹神通之力脩短之异为权。何者。
彼经言。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也。天人经亦说意。声闻
辟支佛者是佛方便。于今望昔则昔说三。是今一之
方便。今一是昔三之实相。则就一乘三乘开为权实
也。与一乘之果归于佛地。佛地过于昔教寿不可尽。
于此复为实。应脩短皆是神通力。如是悉是权。此正
宗小教中所说如实智境之实。说法转境之权。能通
有之也。第五时教。开善云常住究竟教。亦名一体三
宝教。故云大经宗。常住一体三宝。佛性宗致也。故亦
两义。得权实二智也。一就佛果。以对因之照常住果。
是一实谛。知因中未真虚伪不停为权智。二就本迹
得权实。佛果妙本智此为实。应迹不现智此为权。与
常住果取正智为宗。若教中所说义通有诸馀义。而
权实分者。观空为实。照有名权。以应现说法变动之
皆是权也。第二就顿教明权实者。开善等云。华严梵
网经等是顿之教。是实与自备有权实二智也。问顿
教具有二智者。为当取五时二智。偏取大经极教二
智耶。答彼云。涅槃明果大灭度为宗。厝除无常病故。
次第渐渐深至果为极。即佛果本地为实智。因中生
又以照本为实智。照迹为权智也。开善第四法华同
归教。若依此宗照一乘之理。本来是一。今则无二无
三智。一因得一果。是实智。照方便接引。说三乘差别。
三因得三果为权智。若于佛果分权实者。照寿命长
远无量为实智。应迹神通之力脩短之异为权。何者。
彼经言。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也。天人经亦说意。声闻
辟支佛者是佛方便。于今望昔则昔说三。是今一之
方便。今一是昔三之实相。则就一乘三乘开为权实
也。与一乘之果归于佛地。佛地过于昔教寿不可尽。
于此复为实。应脩短皆是神通力。如是悉是权。此正
宗小教中所说如实智境之实。说法转境之权。能通
有之也。第五时教。开善云常住究竟教。亦名一体三
宝教。故云大经宗。常住一体三宝。佛性宗致也。故亦
两义。得权实二智也。一就佛果。以对因之照常住果。
是一实谛。知因中未真虚伪不停为权智。二就本迹
得权实。佛果妙本智此为实。应迹不现智此为权。与
常住果取正智为宗。若教中所说义通有诸馀义。而
权实分者。观空为实。照有名权。以应现说法变动之
皆是权也。第二就顿教明权实者。开善等云。华严梵
网经等是顿之教。是实与自备有权实二智也。问顿
教具有二智者。为当取五时二智。偏取大经极教二
智耶。答彼云。涅槃明果大灭度为宗。厝除无常病故。
次第渐渐深至果为极。即佛果本地为实智。因中生
卷九 第 628c 页 X46-0628.png
死应迹为权。若顿之教备明因果。因则十地等万行。
果则涅槃是常。于一教中备有诸权实。可同四时。大
乘但自有不同。初教小乘故。如彼经云。舍利弗等五
百声闻如聋如盲。不闻不见大乘大事也。与同五时
者。照真为实智。俗为权。同初教也。亦如般若说万行
等。又菩萨行明德空有并观。即同般若净名。与未必
尽同裒贬耳。得同归一乘。与方便接引。则有法华权
实常住因果本迹之智。苞涅槃之权实。皆是菩萨道
故。是同佛华严也。第三明偏方教。亦名不定教。亦明
二智。与权实不定。一开善等云。或但明实。如枯树经
说常。如偏为梵志说佛性为灭不断。此则偏明实也。
或有偏明权假。如为毒龙说唯现佛影示是权迹也。
或一者备明权实。如夫人经云。一谛一依是真实。而
复明一乘及二乘五乘。是方便等即是权也。金光明
经中云。佛真法身为实。应物现形是权也。虽尔未必
以权实为宗。与有远义也。旧相传云。偏方教正意处
所偏从众偏等为宗也。今大乘明义。并不同四时五
时三种说。非经说言。具如梦觉等义科中破也。开善
等云。实智者不空为义。以前境是真。称实与智目。解
心名实知。权智者浮虚为义。前境是虚。称虚与知故。
亦目心故名权智也。摄论师亦云。或依他性与分别
性与智名权智。如真实性与智名实知。或如三性与
智名为权智。如三无性而知。名为实知。或云如应化
而知名为权智。如法身而知名为实智。或二身智慧
果则涅槃是常。于一教中备有诸权实。可同四时。大
乘但自有不同。初教小乘故。如彼经云。舍利弗等五
百声闻如聋如盲。不闻不见大乘大事也。与同五时
者。照真为实智。俗为权。同初教也。亦如般若说万行
等。又菩萨行明德空有并观。即同般若净名。与未必
尽同裒贬耳。得同归一乘。与方便接引。则有法华权
实常住因果本迹之智。苞涅槃之权实。皆是菩萨道
故。是同佛华严也。第三明偏方教。亦名不定教。亦明
二智。与权实不定。一开善等云。或但明实。如枯树经
说常。如偏为梵志说佛性为灭不断。此则偏明实也。
或有偏明权假。如为毒龙说唯现佛影示是权迹也。
或一者备明权实。如夫人经云。一谛一依是真实。而
复明一乘及二乘五乘。是方便等即是权也。金光明
经中云。佛真法身为实。应物现形是权也。虽尔未必
以权实为宗。与有远义也。旧相传云。偏方教正意处
所偏从众偏等为宗也。今大乘明义。并不同四时五
时三种说。非经说言。具如梦觉等义科中破也。开善
等云。实智者不空为义。以前境是真。称实与智目。解
心名实知。权智者浮虚为义。前境是虚。称虚与知故。
亦目心故名权智也。摄论师亦云。或依他性与分别
性与智名权智。如真实性与智名实知。或如三性与
智名为权智。如三无性而知。名为实知。或云如应化
而知名为权智。如法身而知名为实智。或二身智慧
卷九 第 629a 页 X46-0629.png
为权智。真如法身智慧为实智。地论例此可类也。今
观四家所执二智。多从境得名。故落二边。境异于知。
知异于境。故无慧方便缚。无方便慧缚中也。今明由
慧方便由方便慧。乃谓有方便慧有慧方便解故。今
谓只佛性般若为二智之体。只二知即是般若佛性。
何事缚。何事解也。如诸佛身非真非应而有真应之
能。般若非权非实而有权实二能。今明曲随从便之
能为权。若一化始终相通。以其昔为凡。初求佛道。至
双林则长广。故方便。但方便谁通。如见谛道前巳善
相亦名方便。又诸观行并前后方便与正观。而今方
便知者。释迦初生。至金沙集。并是方便智也。
问大论云方便波罗蜜。唯菩萨有之。二乘则无此。何
方便耶。答一家解不同。一云无住建立一切法为方
便慧。此方便慧。通一切法中。而亡义为方便慧。别相
知一切法义名道慧种慧。若尔亡义则总是方便。别
相智义。道慧道种慧。一时义分异。如论师色是无常
法尘所收。青黄等义是五尘所收也。复须智之。如论
师义能智解是至亡。解是体。亡是用。义分异。今大乘
明义。亡是体。解是用。无分别而知一切境。若尔如幻
化人无分别义是亡。而非是不知境解是。如色等而
知解故解知也。如六度中。般若一度导五度。五度亡
前境。而亡知之异。今正法般若故亡一切法。而无所
不知。是六度等知。故论云方便智唯菩萨有。如六度
中般若。唯圣人得之异也。二云得正法般若之六度
观四家所执二智。多从境得名。故落二边。境异于知。
知异于境。故无慧方便缚。无方便慧缚中也。今明由
慧方便由方便慧。乃谓有方便慧有慧方便解故。今
谓只佛性般若为二智之体。只二知即是般若佛性。
何事缚。何事解也。如诸佛身非真非应而有真应之
能。般若非权非实而有权实二能。今明曲随从便之
能为权。若一化始终相通。以其昔为凡。初求佛道。至
双林则长广。故方便。但方便谁通。如见谛道前巳善
相亦名方便。又诸观行并前后方便与正观。而今方
便知者。释迦初生。至金沙集。并是方便智也。
问大论云方便波罗蜜。唯菩萨有之。二乘则无此。何
方便耶。答一家解不同。一云无住建立一切法为方
便慧。此方便慧。通一切法中。而亡义为方便慧。别相
知一切法义名道慧种慧。若尔亡义则总是方便。别
相智义。道慧道种慧。一时义分异。如论师色是无常
法尘所收。青黄等义是五尘所收也。复须智之。如论
师义能智解是至亡。解是体。亡是用。义分异。今大乘
明义。亡是体。解是用。无分别而知一切境。若尔如幻
化人无分别义是亡。而非是不知境解是。如色等而
知解故解知也。如六度中。般若一度导五度。五度亡
前境。而亡知之异。今正法般若故亡一切法。而无所
不知。是六度等知。故论云方便智唯菩萨有。如六度
中般若。唯圣人得之异也。二云得正法般若之六度
卷九 第 629b 页 X46-0629.png
等万行。即是方便。六度等与方便。义分通别异耳。问
从王宫生乃至双林灭并是方便慧。与得正法之方
便为一为异。答总别异也。王宫生双林哉之方便即
长广故异也。问脩行成佛是方便不。他明修行满故。
得成佛则非方便。若佛菩萨应应化众生脩行满成
佛则是方便。今则不尔。成佛亦是方便。不成亦方便。
至论道行。未曾是成与不成也。又他云浅为深用。深
为浅用。皆是方便。若浅为浅用深为深用。此则非方
便。今明具有四句。并是方便。并非方便者。浅为深深
为浅既是方便。亦浅为浅深为深亦是方便。比论道
门未曾深浅。深浅并是方便。假令方便非方便。亦是
方便引接物故耳。并非方便者。未体语故。并是方便
者体语法相故。浅深不二故。浅得为深。深得为浅。并
是方便也。问浅云何得为深。答此浅深浅故。若浅非
深浅。则不成浅。既是深浅则无碍。故浅得为深。深得
为浅也。
问地摄两论。成毗二家。既六度等行得为方便波罗
蜜不。答不得为方便。彼只得遍行六度。与偏三十七
十二行等。宁得是方便。故大品大如品云。六十菩萨
五百佛所行万行。而不得入菩萨位。故授记不得。又
小般若经云。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承事无空过者。
而不得授记。于值燃灯佛。方得授记。大品经三叹品
亦然也。若尔彼四家云何得方便。而得云彼有所得
得方便也。问净名经方便品云。方便意。其相云何。兴
从王宫生乃至双林灭并是方便慧。与得正法之方
便为一为异。答总别异也。王宫生双林哉之方便即
长广故异也。问脩行成佛是方便不。他明修行满故。
得成佛则非方便。若佛菩萨应应化众生脩行满成
佛则是方便。今则不尔。成佛亦是方便。不成亦方便。
至论道行。未曾是成与不成也。又他云浅为深用。深
为浅用。皆是方便。若浅为浅用深为深用。此则非方
便。今明具有四句。并是方便。并非方便者。浅为深深
为浅既是方便。亦浅为浅深为深亦是方便。比论道
门未曾深浅。深浅并是方便。假令方便非方便。亦是
方便引接物故耳。并非方便者。未体语故。并是方便
者体语法相故。浅深不二故。浅得为深。深得为浅。并
是方便也。问浅云何得为深。答此浅深浅故。若浅非
深浅。则不成浅。既是深浅则无碍。故浅得为深。深得
为浅也。
问地摄两论。成毗二家。既六度等行得为方便波罗
蜜不。答不得为方便。彼只得遍行六度。与偏三十七
十二行等。宁得是方便。故大品大如品云。六十菩萨
五百佛所行万行。而不得入菩萨位。故授记不得。又
小般若经云。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承事无空过者。
而不得授记。于值燃灯佛。方得授记。大品经三叹品
亦然也。若尔彼四家云何得方便。而得云彼有所得
得方便也。问净名经方便品云。方便意。其相云何。兴
卷九 第 629c 页 X46-0629.png
星大师开为四。若疾为疾亦非方便。若不疾为疾亦
非方便。若疾为不疾亦非方便。若不疾为不疾亦非
方便。世人意不疾为疾。疾为不疾。亦应是方便义。而
言非方便者。根师云本来正非是本来。故非方便。大
师复云。非疾非不疾。能疾能不疾。此乃是方便。非疾
非不疾。疾不疾此疾。此初缘弘道故方便。不来非不
来。来不来。来亦为缘。不来不来亦为缘。故是方便。故
净名不来非不来。亦为缘不来。故是方便。宝积亦非
来非不来。而为缘来。故是方便也。大师云。此经文既
明现疾。即应云疾碍品。而称方便品者。又云此是就
根本方便二智权巧现疾。从根本为名。故言方便品
也。问三乘初入中道时。必从方便入中道耶。答地摄
两论成毗二家宗。必从方便入正观。通而为證。亦有
得正观。后脩方便也。今无依无得宗者。若通明方便。
义亦有之。若正法方便者得正法。后始得方便。解似
如论师等宗拔道等世谛解进不。即退不伏故得空
解后始得之。今正法云。方便则别。故于正法后得之
也。故大论云。方便波罗蜜唯菩萨有之也。
问云何偏行六度等耶。答一家云。未得正法般若之
万行。并是遍行六度等行也。问若未得正法般若行
行。并是有所得者。都无无所得菩萨与二乘耶。答有。
何者。当教如教与憕故得假无所得。即是无所得二
乘菩萨也。问若尔地摄等四家。亦得遍行六度等行。
云何是有所得行耶。答彼境与智异解故。有所得行。
非方便。若疾为不疾亦非方便。若不疾为不疾亦非
方便。世人意不疾为疾。疾为不疾。亦应是方便义。而
言非方便者。根师云本来正非是本来。故非方便。大
师复云。非疾非不疾。能疾能不疾。此乃是方便。非疾
非不疾。疾不疾此疾。此初缘弘道故方便。不来非不
来。来不来。来亦为缘。不来不来亦为缘。故是方便。故
净名不来非不来。亦为缘不来。故是方便。宝积亦非
来非不来。而为缘来。故是方便也。大师云。此经文既
明现疾。即应云疾碍品。而称方便品者。又云此是就
根本方便二智权巧现疾。从根本为名。故言方便品
也。问三乘初入中道时。必从方便入中道耶。答地摄
两论成毗二家宗。必从方便入正观。通而为證。亦有
得正观。后脩方便也。今无依无得宗者。若通明方便。
义亦有之。若正法方便者得正法。后始得方便。解似
如论师等宗拔道等世谛解进不。即退不伏故得空
解后始得之。今正法云。方便则别。故于正法后得之
也。故大论云。方便波罗蜜唯菩萨有之也。
问云何偏行六度等耶。答一家云。未得正法般若之
万行。并是遍行六度等行也。问若未得正法般若行
行。并是有所得者。都无无所得菩萨与二乘耶。答有。
何者。当教如教与憕故得假无所得。即是无所得二
乘菩萨也。问若尔地摄等四家。亦得遍行六度等行。
云何是有所得行耶。答彼境与智异解故。有所得行。
卷九 第 630a 页 X46-0630.png
故大品经云。实际作證故有所得也。无所得二乘与
菩萨所憕由境。故知由智故境。境智不二而二憕故
假无所得也。故一家云。破性得假即是初门也。故有
两种遍行。有得无得异也。
问既言无所得。云何遍行耶。答如前未得正法。故名
遍行。而如假而无所有解。故无所得。彼有二谛。理与
事等。落有所得。故中论最后两品。明小乘无所得行
也。故论云巳知摩诃衍入第一义谛。云何声闻行入
中道第一义谛。此论具明大小两乘无所得行故。一
家制云。二十五品明大乘观行。最后两品。明小乘观
行。约观行明得无得者。一切万法并得无得异。故思
益经。一切法正。一切法邪。即是大经。亦名甘露。亦名
毒药意也。问无得六度三十七十二行等。未得正法。
故名为遍行者。无大小乘异耶。答有之。自行化他万
行不行果故不乖大小两乘也。
问大品经第一卷云。道慧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智。
其相云何。答兴皇大师云。道慧道种慧。是因中空有
两智。一切智一切种智。是果地空有二智。如云权实。
犹是真应二身。然权实宜在因中。真应宜在果中也。
问此权实是智慧名。真应是身名。岂是相主当耶。答
大师云。汝五分法身是戒定慧解脱解脱智见等。云
何是身。若名五阴。岂言并色耶。故今只真应身。只是
真何是疑耶。又师释云。道慧即是真空道故名为空
慧。道种慧即是有慧。知有中种别故。果地亦然。一切
菩萨所憕由境。故知由智故境。境智不二而二憕故
假无所得也。故一家云。破性得假即是初门也。故有
两种遍行。有得无得异也。
问既言无所得。云何遍行耶。答如前未得正法。故名
遍行。而如假而无所有解。故无所得。彼有二谛。理与
事等。落有所得。故中论最后两品。明小乘无所得行
也。故论云巳知摩诃衍入第一义谛。云何声闻行入
中道第一义谛。此论具明大小两乘无所得行故。一
家制云。二十五品明大乘观行。最后两品。明小乘观
行。约观行明得无得者。一切万法并得无得异。故思
益经。一切法正。一切法邪。即是大经。亦名甘露。亦名
毒药意也。问无得六度三十七十二行等。未得正法。
故名为遍行者。无大小乘异耶。答有之。自行化他万
行不行果故不乖大小两乘也。
问大品经第一卷云。道慧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智。
其相云何。答兴皇大师云。道慧道种慧。是因中空有
两智。一切智一切种智。是果地空有二智。如云权实。
犹是真应二身。然权实宜在因中。真应宜在果中也。
问此权实是智慧名。真应是身名。岂是相主当耶。答
大师云。汝五分法身是戒定慧解脱解脱智见等。云
何是身。若名五阴。岂言并色耶。故今只真应身。只是
真何是疑耶。又师释云。道慧即是真空道故名为空
慧。道种慧即是有慧。知有中种别故。果地亦然。一切
卷九 第 630b 页 X46-0630.png
智即是空智。知一切法皆一相无相。即是一切智。一
切种智即是有智也。又大论中释有别意。得道真即
是总慧。明总知三乘及人天一切诸道。故名为道慧。
道种慧者即是别真。能历别智三乘及人天一切诸
道种别不同。故名为道种智。果地亦然。一切知即是
总知一切。种智即别智。若作向空有。一往判道知者
只是实智。道种智只是权智。若总别明之小异。何以
故。总未必是空也。故二乘唯道慧。此则唯有总智。若
作空證。亦唯有空知。故大品经三慧品云。一切智即
是声闻辟支佛智。
问何因中言道慧道种慧。若果则不尔也。答具道是
能通宜当于因也。言道慧即是智空道。言道种者即
是空有种别也。大师或时开为四句。一者开因果即
合境智也。二者开境智合因果也。三者境智与因果
俱开。四者境智与因果俱合也。开因果合境智者。即
是大品经云。因中开二慧。果中开二智也。因中二慧
者。道慧与道种慧也。道慧是空慧。道种慧是有慧也。
果中开二智者。一切智与一切种智也。一切智是空
智。一切种智是有智也。故道慧即是方便实慧。道种
慧即是实方便慧。因中二慧既如此。果中二智。亦尔。
故一切智即是方便实智。一切种智即是实方便智
也。何故因中与慧名。果中与智称者。慧一往宜知而
巳故羸劣。如十力当相智。故因中与慧名也。智是决
断达照胜用。如十力中是非智。故果中与智名也。此
切种智即是有智也。又大论中释有别意。得道真即
是总慧。明总知三乘及人天一切诸道。故名为道慧。
道种慧者即是别真。能历别智三乘及人天一切诸
道种别不同。故名为道种智。果地亦然。一切知即是
总知一切。种智即别智。若作向空有。一往判道知者
只是实智。道种智只是权智。若总别明之小异。何以
故。总未必是空也。故二乘唯道慧。此则唯有总智。若
作空證。亦唯有空知。故大品经三慧品云。一切智即
是声闻辟支佛智。
问何因中言道慧道种慧。若果则不尔也。答具道是
能通宜当于因也。言道慧即是智空道。言道种者即
是空有种别也。大师或时开为四句。一者开因果即
合境智也。二者开境智合因果也。三者境智与因果
俱开。四者境智与因果俱合也。开因果合境智者。即
是大品经云。因中开二慧。果中开二智也。因中二慧
者。道慧与道种慧也。道慧是空慧。道种慧是有慧也。
果中开二智者。一切智与一切种智也。一切智是空
智。一切种智是有智也。故道慧即是方便实慧。道种
慧即是实方便慧。因中二慧既如此。果中二智。亦尔。
故一切智即是方便实智。一切种智即是实方便智
也。何故因中与慧名。果中与智称者。慧一往宜知而
巳故羸劣。如十力当相智。故因中与慧名也。智是决
断达照胜用。如十力中是非智。故果中与智名也。此
卷九 第 630c 页 X46-0630.png
经意不明境智。故言合境智也。开境智合因果者。即
指净名经意。彼云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无方
便慧缚。有方便慧解。即是明菩萨二慧也。既辨能
照之智。即有所照之境。故言开境智也。而此经不辨
因果。故合因果也。因果与境智俱开者。即指大经云。
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即开因果也。有因者是十
二因缘之境。有因因者即是所生之智。即是开境智。
故言俱开也。境智与因果合者。因是不果因。果是因
果。故不因非因。因果非果。故非因非果。合因果也。境
是智境故非境。智是境智故非智。故非境非智。即是
合境智义。所以言境智与因果俱合。此是一往结撮
语。故大品经意。非俱开因果。而开境智也。问境智义
为开佛性者。智谛义与谛智义。为开何物耶。答所以
辨智谛者。为开中实也。所以谛智者。为开般若也。如
地摄等。有得者言。智慧翻般若。故言般若即是智慧。
今谓不尔。般若非愚非智。所言智谛为开中实者。谛
是真谛中非智也。所以智谛为开中实者。谛是真俗。
中实非真俗。故名离非真非俗中实。故明真俗二谛。
故言智谛为开中实也。所言谛智者。为开般若。故言
谛智义为开般若。故中实是般若之异。故中实即是
般若。二谛是境智之异名。故二谛即是二智也。以是
义故中实即是般若。般若即是中实也。问菩萨禀佛
二谛。发生二智时。理教义。境智义。若为异耶。答若言
异者。空有是教。非空非有是理。何以故。空有表非空
指净名经意。彼云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无方
便慧缚。有方便慧解。即是明菩萨二慧也。既辨能
照之智。即有所照之境。故言开境智也。而此经不辨
因果。故合因果也。因果与境智俱开者。即指大经云。
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即开因果也。有因者是十
二因缘之境。有因因者即是所生之智。即是开境智。
故言俱开也。境智与因果合者。因是不果因。果是因
果。故不因非因。因果非果。故非因非果。合因果也。境
是智境故非境。智是境智故非智。故非境非智。即是
合境智义。所以言境智与因果俱合。此是一往结撮
语。故大品经意。非俱开因果。而开境智也。问境智义
为开佛性者。智谛义与谛智义。为开何物耶。答所以
辨智谛者。为开中实也。所以谛智者。为开般若也。如
地摄等。有得者言。智慧翻般若。故言般若即是智慧。
今谓不尔。般若非愚非智。所言智谛为开中实者。谛
是真谛中非智也。所以智谛为开中实者。谛是真俗。
中实非真俗。故名离非真非俗中实。故明真俗二谛。
故言智谛为开中实也。所言谛智者。为开般若。故言
谛智义为开般若。故中实是般若之异。故中实即是
般若。二谛是境智之异名。故二谛即是二智也。以是
义故中实即是般若。般若即是中实也。问菩萨禀佛
二谛。发生二智时。理教义。境智义。若为异耶。答若言
异者。空有是教。非空非有是理。何以故。空有表非空
卷九 第 631a 页 X46-0631.png
非有故。空有是教。非空非有是理也。若言境智义识
空有故。名为实方便智。识有空故。名为方便实智。即
是教为境也。若了惟空有非空有者。即是非权非实。
名为正观。亦得言名中发于观。观发于中也。问二谛
教理。二谛境发生二智。若为异耶。答异也。若言二谛
教为表理。转教为理。若言转教为理者。即是二谛境
发生二智也。何者。识有空故名方便实智。识空有故
有实方便智。非是二谛境转为作二知也。二谛是能
发。二智是所发。二智是能照。二谛是所照。故智能为
境所。是即能所。境所为智。能是即所能。智所为境能。
是即所能。境能为智所。是即能所。故所能非能。能所
非所。非能非所。平等无二。故名为假中。虽然非能非
所。本来不二。而能而所。故名为中假也。大小两教相
望者。小乘望大乘者。小乘二理转为大乘教。大乘望
小乘者。转教为小乘。理如半满满半意也。又教转为
理。理转为教意。即是有无为非有无。非有无为有无。
即是指教为理。指理为教。如斯之意。非地摄等四家
所行处也。
第二辨须弥入芥子。有两重。一明应变义。二论入芥
子。
第一明应变。所言应变者。权智两能有应有变。应则
赴感垂迹。变则神通转境。以垂迹故随同六道。示现
心形。随机利物。以转境故。脩短改变。巨海细相。大海
成苏。须弥入芥。暂应变之功皆权智也。若法事相。皆
空有故。名为实方便智。识有空故。名为方便实智。即
是教为境也。若了惟空有非空有者。即是非权非实。
名为正观。亦得言名中发于观。观发于中也。问二谛
教理。二谛境发生二智。若为异耶。答异也。若言二谛
教为表理。转教为理。若言转教为理者。即是二谛境
发生二智也。何者。识有空故名方便实智。识空有故
有实方便智。非是二谛境转为作二知也。二谛是能
发。二智是所发。二智是能照。二谛是所照。故智能为
境所。是即能所。境所为智。能是即所能。智所为境能。
是即所能。境能为智所。是即能所。故所能非能。能所
非所。非能非所。平等无二。故名为假中。虽然非能非
所。本来不二。而能而所。故名为中假也。大小两教相
望者。小乘望大乘者。小乘二理转为大乘教。大乘望
小乘者。转教为小乘。理如半满满半意也。又教转为
理。理转为教意。即是有无为非有无。非有无为有无。
即是指教为理。指理为教。如斯之意。非地摄等四家
所行处也。
第二辨须弥入芥子。有两重。一明应变义。二论入芥
子。
第一明应变。所言应变者。权智两能有应有变。应则
赴感垂迹。变则神通转境。以垂迹故随同六道。示现
心形。随机利物。以转境故。脩短改变。巨海细相。大海
成苏。须弥入芥。暂应变之功皆权智也。若法事相。皆
卷九 第 631b 页 X46-0631.png
是权智之迹的。冥论其功。正法为本。有所得四家云。
实智为本也。应物转境。由不二为能。亦得无缘慈悲
有其能。今论权真之用。则慈悯恻念。运此种道。种道
无方。遂慈悲之心施济拔。种种应赴也。但应物转境。
地摄等四家不同。一云昊等诸法师云。应有法起。如
应化七珍及四大等法。或丈六佛身色形体也。二开
善云。应化同物止令人见。无而现有。无别法生。如杘
楪楪则非应。虽应为净土及与佛耳。但慈善根力。于
法身上。能令见脩短。体实无有法也。三云或有法起
或无法起。随物所宜。神力无碍。若须无起则能令无
起。若物须有起则能令有起者。智力能现。乃是不测。
化物无方不思议耳。此义似同地摄宗。彼宗唯识义。
心外无别境起之与不起。但是心所作起。此意不可
解。若无别境。即化道无用。自心作能化所化。何开显
颠倒众生。若言颠倒众生为作增上缘者。增上缘本
约法明之。外说无有法。宁作解耶。今大乘无所得意。
既是因缘明义。故因缘起。何不起因缘空无故。何所
论记故。亦起不起故。起不妨不起。不起不妨起也。转
变前境。亦释不同有三说。一云果报恒尔。伹令应得
应度者见转变。如大海之水鱼龙所依。忽成苏酪。以
济饥者。但能令见。则使食之得饱。得度见之。其质如
本。无得异也。如鬼神饱食鱼肉亦吐鱼肉等。而人见
鱼肉等。安在不失也。二云神力改变皆转成体质故。
变土为金等。实成妙宝。以海水为酪。能济长饥者。如
实智为本也。应物转境。由不二为能。亦得无缘慈悲
有其能。今论权真之用。则慈悯恻念。运此种道。种道
无方。遂慈悲之心施济拔。种种应赴也。但应物转境。
地摄等四家不同。一云昊等诸法师云。应有法起。如
应化七珍及四大等法。或丈六佛身色形体也。二开
善云。应化同物止令人见。无而现有。无别法生。如杘
楪楪则非应。虽应为净土及与佛耳。但慈善根力。于
法身上。能令见脩短。体实无有法也。三云或有法起
或无法起。随物所宜。神力无碍。若须无起则能令无
起。若物须有起则能令有起者。智力能现。乃是不测。
化物无方不思议耳。此义似同地摄宗。彼宗唯识义。
心外无别境起之与不起。但是心所作起。此意不可
解。若无别境。即化道无用。自心作能化所化。何开显
颠倒众生。若言颠倒众生为作增上缘者。增上缘本
约法明之。外说无有法。宁作解耶。今大乘无所得意。
既是因缘明义。故因缘起。何不起因缘空无故。何所
论记故。亦起不起故。起不妨不起。不起不妨起也。转
变前境。亦释不同有三说。一云果报恒尔。伹令应得
应度者见转变。如大海之水鱼龙所依。忽成苏酪。以
济饥者。但能令见。则使食之得饱。得度见之。其质如
本。无得异也。如鬼神饱食鱼肉亦吐鱼肉等。而人见
鱼肉等。安在不失也。二云神力改变皆转成体质故。
变土为金等。实成妙宝。以海水为酪。能济长饥者。如
卷九 第 631c 页 X46-0631.png
三相举体实生实灭等。此解亦难。如论中破也。三云
备有两义。或须改质。或须使令见。此意变取前二说。
故有质变。而质如本不异也。如一劫为七日。七日为
一劫。其义亦尔。随其利益。则实得用。故海实成苏。土
实为宝。若止令须见宝便有利益。亦能令见。故方便
自在。开善同此说也。今大乘明义。如大小般若经中
说。无为法中而有差别。亦如佛藏经云。无名相中假
名说法。故云变不住变。言不变不住不变。不住变说
变。不住不变说不变。说变为不变。说不变为变。变不
变。不变变。假名因缘变不变故。虽变不失不变。虽不
变不失变。故假名因缘言起应法。不失应法。不起应
法。不起不失。应法起。故经言变为苏酪。其相如本不
异。轻举远到。亦本不异。一劫为七日。七日为一劫等。
类然也。若州学龙树之风。谁信谁解可證。是牛马前
弹琴不异也。
第二明须弥入芥子义。所言须弥入芥子义者。此山
高广。而能令见。或入或不入。皆随应者所宜。芥子不
大。而纳高山。须弥不小。能入芥子。可谓力之妙不思
议解脱矣。若改山令小。开芥子便大。自能然。但不令
大。不令小。而能如此。是谓奇特。故不思议解脱也。问
若使物变其质。能入义可解。而须难之。若须弥入芥
子。鸟雀吞此芥子。鸟应食须弥。食须弥而飞行。如其
不食。信知非实入芥子中也。今谓有二能。一神力
故。鸟子吞芥子。而不能飞行。二神力能飞行也。又从
备有两义。或须改质。或须使令见。此意变取前二说。
故有质变。而质如本不异也。如一劫为七日。七日为
一劫。其义亦尔。随其利益。则实得用。故海实成苏。土
实为宝。若止令须见宝便有利益。亦能令见。故方便
自在。开善同此说也。今大乘明义。如大小般若经中
说。无为法中而有差别。亦如佛藏经云。无名相中假
名说法。故云变不住变。言不变不住不变。不住变说
变。不住不变说不变。说变为不变。说不变为变。变不
变。不变变。假名因缘变不变故。虽变不失不变。虽不
变不失变。故假名因缘言起应法。不失应法。不起应
法。不起不失。应法起。故经言变为苏酪。其相如本不
异。轻举远到。亦本不异。一劫为七日。七日为一劫等。
类然也。若州学龙树之风。谁信谁解可證。是牛马前
弹琴不异也。
第二明须弥入芥子义。所言须弥入芥子义者。此山
高广。而能令见。或入或不入。皆随应者所宜。芥子不
大。而纳高山。须弥不小。能入芥子。可谓力之妙不思
议解脱矣。若改山令小。开芥子便大。自能然。但不令
大。不令小。而能如此。是谓奇特。故不思议解脱也。问
若使物变其质。能入义可解。而须难之。若须弥入芥
子。鸟雀吞此芥子。鸟应食须弥。食须弥而飞行。如其
不食。信知非实入芥子中也。今谓有二能。一神力
故。鸟子吞芥子。而不能飞行。二神力能飞行也。又从
卷九 第 632a 页 X46-0632.png
来旧说不同有三家。一云直神力令其得见入。如重
病者眼见过去父母。此二亲力。亦无来去处。而鬼神
力令其得见也。二云亦神力令见须弥入芥子。其实
不入。如人从牛尾至背上骑度头上。而傍见人入牛
尾。从腹里度出口中也。三云实入芥子内中。须弥如
此高大。芥子虽小。而能容。芥子亦不令大。须弥亦不
令小。而神力入故。名不思议。郭仆取他人好马。与富
家人父母。令入唾中。亦野猴牵车入冢墓中也。又开
善等论师。释延促劫数。若实延七日为一劫。此人经
一劫。不见其宗亲。若促一切为七日。则一劫之事在
七日之中。如灯明佛说法华经六十小劫。说法之后。
不见眷属。眷属久死亡。而不尔。则知非实促耶。彼旧
答有两义。若神力则山变入芥子业行。则山相如本。
若于神力。则七日实延为一劫。一劫实促为七日。又
以七日之促能入在一劫之长。能以一劫之赊入在
七日之短。业行果报。犹是七日。亦犹是一劫也。若说
法华座六十小劫。则长在促时中。约两法延促久得
而说也。若神力实以山入芥子。以劫为七日。答于行
业果报。则山不入芥子。劫不曾促。鸟雀犹是果报义
中无吞山也。眷属一报之生非得广者。还知七日而
巳。于彼不曾延促之也。问七日遂延成一劫。则此七
日遂长。非复七日。异人岂得更见之耶。如坐斧柯烂
者还家巳亡眷属。又神力延为百年百年遂长。非百
年则别有神力之时节为一劫。若百年遂不长。何
病者眼见过去父母。此二亲力。亦无来去处。而鬼神
力令其得见也。二云亦神力令见须弥入芥子。其实
不入。如人从牛尾至背上骑度头上。而傍见人入牛
尾。从腹里度出口中也。三云实入芥子内中。须弥如
此高大。芥子虽小。而能容。芥子亦不令大。须弥亦不
令小。而神力入故。名不思议。郭仆取他人好马。与富
家人父母。令入唾中。亦野猴牵车入冢墓中也。又开
善等论师。释延促劫数。若实延七日为一劫。此人经
一劫。不见其宗亲。若促一切为七日。则一劫之事在
七日之中。如灯明佛说法华经六十小劫。说法之后。
不见眷属。眷属久死亡。而不尔。则知非实促耶。彼旧
答有两义。若神力则山变入芥子业行。则山相如本。
若于神力。则七日实延为一劫。一劫实促为七日。又
以七日之促能入在一劫之长。能以一劫之赊入在
七日之短。业行果报。犹是七日。亦犹是一劫也。若说
法华座六十小劫。则长在促时中。约两法延促久得
而说也。若神力实以山入芥子。以劫为七日。答于行
业果报。则山不入芥子。劫不曾促。鸟雀犹是果报义
中无吞山也。眷属一报之生非得广者。还知七日而
巳。于彼不曾延促之也。问七日遂延成一劫。则此七
日遂长。非复七日。异人岂得更见之耶。如坐斧柯烂
者还家巳亡眷属。又神力延为百年百年遂长。非百
年则别有神力之时节为一劫。若百年遂不长。何
卷九 第 632b 页 X46-0632.png
延百年。则果报神力有长短两时。并如净秽二质同
处耶。答时脩短亦能相入。不复论。此但就延促之时。
实成一劫。此促遂长。终是神力令促为长。于此义非
短经于无量长也。若任果报。唯应百年。若延之遂长。
则不见家。如坐斧。何者也。或作百年之解。如一坐六
十小劫。谓如食顷。长作促解也。自复神力实使成一
劫。而果报犹百年。恒自延长。恒自报促。两义不妨。乃
是神力异也。而彼云。其相如抽绵令长。如牵白糖申
缩。则如蚯蚓缩也。问日月延与不延。便应两义。则有
长短二时耶。答灵根寺令正云。唯一体一时。遂义亦
两时也。问神力延果报。则长果报。亦应制神力便短。
若各自并论。则神力与果报。俱不可思议。其理应歒
敌则应相制。答两种皆不可思议。故各自有长有短。
又有一释云。果报神力皆不可思议。但遍就延义边。
脩短自在。皆由神力。使其实长短脩有之一劫。当其
长时犹能令短。尚是百年。则见脩短自在皆神力也。
如实移世界。复使不移。如经中说。即皆神力也。故不
思议品云。又菩萨以一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到十
方遍亦一切。而不动本处。此即移而不动也。问本自
百年。岂是神力使尔耶。答神力令短者为长。长则非
复百年。若复其短即令长者。短亦莫非神力也。又神
力与果报。两义明之者。则就他人非得度者见。其犹
百年或七日耳。若得度者。乃得无量年。延其果报故
久也。若反受复欲交促。还以长为短也。出入延促虽
处耶。答时脩短亦能相入。不复论。此但就延促之时。
实成一劫。此促遂长。终是神力令促为长。于此义非
短经于无量长也。若任果报。唯应百年。若延之遂长。
则不见家。如坐斧。何者也。或作百年之解。如一坐六
十小劫。谓如食顷。长作促解也。自复神力实使成一
劫。而果报犹百年。恒自延长。恒自报促。两义不妨。乃
是神力异也。而彼云。其相如抽绵令长。如牵白糖申
缩。则如蚯蚓缩也。问日月延与不延。便应两义。则有
长短二时耶。答灵根寺令正云。唯一体一时。遂义亦
两时也。问神力延果报。则长果报。亦应制神力便短。
若各自并论。则神力与果报。俱不可思议。其理应歒
敌则应相制。答两种皆不可思议。故各自有长有短。
又有一释云。果报神力皆不可思议。但遍就延义边。
脩短自在。皆由神力。使其实长短脩有之一劫。当其
长时犹能令短。尚是百年。则见脩短自在皆神力也。
如实移世界。复使不移。如经中说。即皆神力也。故不
思议品云。又菩萨以一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到十
方遍亦一切。而不动本处。此即移而不动也。问本自
百年。岂是神力使尔耶。答神力令短者为长。长则非
复百年。若复其短即令长者。短亦莫非神力也。又神
力与果报。两义明之者。则就他人非得度者见。其犹
百年或七日耳。若得度者。乃得无量年。延其果报故
久也。若反受复欲交促。还以长为短也。出入延促虽
卷九 第 632c 页 X46-0632.png
种种释。而彼义宗有世谛法体异无而有故。不合大
乘无所得经论意。地论师云。大无大相。小无小相。故
小能容大。亦是有个大法体与小法体。云何相容。终
妨大乘无得之经论。摄论师宗法师云。分别性入解
也。今谓亦不然。心作入解。实无有入者亦无有大小
相。何所冷入不入与大小相也。依他性有法体故如
假相。观入实无所入。依他性法不入故也。今大乘意
言大小为二。非大非小。大小不二。不二故一。一是假
一。不一故异。异是假异。以假一故。一是不一一。异是
假异故。异是不异异也。异是不异异。异是一异也。一
是不一一。一是异一也。一是异一。而不失异。异是一
异。而不失一。故入出为二。不入不出。出入不二。不二
故入。入是假入。非入故出出。是假出。以假入故入。是
不入入。出是假出故出。是不出出也。出是不出出。出
是入出。入是不入入。入是出入也。入是出入故。入不
失出。出是入出故不失入。故入不妨于出。出不妨于
入。入出出入。故经云。一无量无量一。即是一身无量
身。无量身一身。类此而言申缩赊促。同质异质。净秽
大小内外。并是一意也。如居士经不思议品云。菩萨
以一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倒十方遍示一切。而不
动本处。又如海水变为苏酪等。而其相如本不异。若
如地摄两论成毗二家。有世谛虚妄法体。岂得如斯
耶。大乘明义。如空中织罗虚里织纹。故一不失无量。
无量不失一等也。故兴皇大师。开六种简异他。一巨
乘无所得经论意。地论师云。大无大相。小无小相。故
小能容大。亦是有个大法体与小法体。云何相容。终
妨大乘无得之经论。摄论师宗法师云。分别性入解
也。今谓亦不然。心作入解。实无有入者亦无有大小
相。何所冷入不入与大小相也。依他性有法体故如
假相。观入实无所入。依他性法不入故也。今大乘意
言大小为二。非大非小。大小不二。不二故一。一是假
一。不一故异。异是假异。以假一故。一是不一一。异是
假异故。异是不异异也。异是不异异。异是一异也。一
是不一一。一是异一也。一是异一。而不失异。异是一
异。而不失一。故入出为二。不入不出。出入不二。不二
故入。入是假入。非入故出出。是假出。以假入故入。是
不入入。出是假出故出。是不出出也。出是不出出。出
是入出。入是不入入。入是出入也。入是出入故。入不
失出。出是入出故不失入。故入不妨于出。出不妨于
入。入出出入。故经云。一无量无量一。即是一身无量
身。无量身一身。类此而言申缩赊促。同质异质。净秽
大小内外。并是一意也。如居士经不思议品云。菩萨
以一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倒十方遍示一切。而不
动本处。又如海水变为苏酪等。而其相如本不异。若
如地摄两论成毗二家。有世谛虚妄法体。岂得如斯
耶。大乘明义。如空中织罗虚里织纹。故一不失无量。
无量不失一等也。故兴皇大师。开六种简异他。一巨
卷九 第 633a 页 X46-0633.png
细相容。二脩短改变延促。三以空为有以有为空亦
如一异可知。四以心为非心非心为心。亦例之。五一
为无量无量为一亦如前。六能有所改火为水。水为
火等也。此六种意。若见前大小出入开合散束之意。
不须一一释。但有得家难见。所以一一释也。
第一明须弥入芥子有两。一明须弥入芥子。二明不
可思义。一明须弥入芥子。前第一意。须弥之大芥子
之小。异不可令相容。而菩萨神力能令缘见入。令其
作入解。故经云。唯应度者。乃能见之。此令应度缘
入解耳。今难汝言不能令须弥实入芥子。菩萨则𨷂大
入小能义。言实不入而能令缘见入者。亦应菩萨能
山壁直过。伹令缘见过。实不能通入三恶道化亦应
尔也。次师云从背上度实不入腹度者。亦𨷂能入与
令见入义也。第三师云。我具三义。一神力令其见入。
二复背上度与令其见入。三实入芥子。如牵车入冢
等也。今只鸡芥子之小须弥之大。实有两法体。若为
论其八耶。彼师云。此是诸上地菩萨不思议事。下地
菩萨与凡夫所不能度量也。今更难。汝若言不能量
事。何但此事不可思议。万事并不可思议。而因果之
道甚深。乃至解成相即金心后成佛。乃至转凡为圣。
此亦是甚深事。那得漫分别耶。又地论师云。大无大
相。小无小相。所以得入。此不可解。汝论巨细相容。既
言大无大相谁入小。又无小相谁能容耶。摄论云。我
唯识义能入小也。此亦难解。终是前三种释中第一
如一异可知。四以心为非心非心为心。亦例之。五一
为无量无量为一亦如前。六能有所改火为水。水为
火等也。此六种意。若见前大小出入开合散束之意。
不须一一释。但有得家难见。所以一一释也。
第一明须弥入芥子有两。一明须弥入芥子。二明不
可思义。一明须弥入芥子。前第一意。须弥之大芥子
之小。异不可令相容。而菩萨神力能令缘见入。令其
作入解。故经云。唯应度者。乃能见之。此令应度缘
入解耳。今难汝言不能令须弥实入芥子。菩萨则𨷂大
入小能义。言实不入而能令缘见入者。亦应菩萨能
山壁直过。伹令缘见过。实不能通入三恶道化亦应
尔也。次师云从背上度实不入腹度者。亦𨷂能入与
令见入义也。第三师云。我具三义。一神力令其见入。
二复背上度与令其见入。三实入芥子。如牵车入冢
等也。今只鸡芥子之小须弥之大。实有两法体。若为
论其八耶。彼师云。此是诸上地菩萨不思议事。下地
菩萨与凡夫所不能度量也。今更难。汝若言不能量
事。何但此事不可思议。万事并不可思议。而因果之
道甚深。乃至解成相即金心后成佛。乃至转凡为圣。
此亦是甚深事。那得漫分别耶。又地论师云。大无大
相。小无小相。所以得入。此不可解。汝论巨细相容。既
言大无大相谁入小。又无小相谁能容耶。摄论云。我
唯识义能入小也。此亦难解。终是前三种释中第一
卷九 第 633b 页 X46-0633.png
意也。实不入而令入解。汝实无前别境。而乱识入出
解。故心外无别境者。亦如前难。𨷂于有别境义。若尔
有何众生可度。汝自可度故。则别有众生入道义也。
今一家意大是小大。小是大小。既是因缘大小。何意
不能相容。小大复何故不入大小。大小大小。故无相
碍。虽大小相容入。而不失大小。犹如云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而不相失也。又无名相中假名詺入得者。
何不假名詺出。若詺入而不得詺出者。亦不得詺入。
既得入者。亦得名出者。故种种得詺无所𨷂少。故经
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如是辱转生非真家智
者无所畏也。问如前人难云。须弥入芥子。火烧芥子。
须弥亦应被烧。鸟食芥子。须弥亦鸟所食。答无所得
无迹须弥芥子者。鸟亦是无迹之鸟。无迹之食故。具
论四句五句并得之。但随俗有便有不便。逐转倒所
解有得不得明之也。故须弥虽入芥子。而其中众生
不觉不知。亦复不迮。故经云时众见烧。净土不毁也。
问菩萨何不局须弥开芥子使入耶。答如前具有四
句五句。亦有能有此权用但非是巨细相容权此属
故变权也。二明思议不思议一切诸法无非不思议
也。问大能入小是不可思议小入大非是不可思议
不。答如经云色不思议受想行识亦不思议。乃至萨
婆若不思议。得有此义。而今明小能入大。物理常然。
世俗所知。故非不思议。大能入小。则奇特非常可解。
故是不思议耳。问小入大悲是不思议者。则应大得
解。故心外无别境者。亦如前难。𨷂于有别境义。若尔
有何众生可度。汝自可度故。则别有众生入道义也。
今一家意大是小大。小是大小。既是因缘大小。何意
不能相容。小大复何故不入大小。大小大小。故无相
碍。虽大小相容入。而不失大小。犹如云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而不相失也。又无名相中假名詺入得者。
何不假名詺出。若詺入而不得詺出者。亦不得詺入。
既得入者。亦得名出者。故种种得詺无所𨷂少。故经
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如是辱转生非真家智
者无所畏也。问如前人难云。须弥入芥子。火烧芥子。
须弥亦应被烧。鸟食芥子。须弥亦鸟所食。答无所得
无迹须弥芥子者。鸟亦是无迹之鸟。无迹之食故。具
论四句五句并得之。但随俗有便有不便。逐转倒所
解有得不得明之也。故须弥虽入芥子。而其中众生
不觉不知。亦复不迮。故经云时众见烧。净土不毁也。
问菩萨何不局须弥开芥子使入耶。答如前具有四
句五句。亦有能有此权用但非是巨细相容权此属
故变权也。二明思议不思议一切诸法无非不思议
也。问大能入小是不可思议小入大非是不可思议
不。答如经云色不思议受想行识亦不思议。乃至萨
婆若不思议。得有此义。而今明小能入大。物理常然。
世俗所知。故非不思议。大能入小。则奇特非常可解。
故是不思议耳。问小入大悲是不思议者。则应大得
卷九 第 633c 页 X46-0633.png
待小小应不待大耶。答待因缘谁通。不思议则别也。
问只今大小小大。既是因缘。只是因缘。是因缘法。岂
非不思议耶。答若以大小因缘法甚深。并是不思议。
如前。但反常所解故。开思议不思议。异于通义也。问
经云不思议解脱者。解脱与不思议为一为异。答不
思议是解脱。解脱是不思议。而无别。中说别者。菩萨
心虑洗尽。毕竟净如。幻人所行。名为解脱。此解脱非
下地与二乘度量所行得。故不思议。即是不思虑也。
若尔虽无别异。义分之。由解脱故。不思议也。但释不
思议不同。一什法师云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脩
短改度。或巨细相容。变化随意。于法自在解脱于闲
故名解脱。能者能然物不知所以故曰不思议。亦云
法身大士念则随应不入定然后能也。心得自在不
为。不所缚故曰解脱也。二肇法师云。渐远幽深。二乘
不能恻。不思议也。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此
经自始于净土。终于法供养。其中所明。虽然。其不思
议解脱一也。三竺道生师。亦云巍道生。亦云道生法
师。此师释不同。一云长安生肇之生。彼乱之时避难
来愓州也。二云八之生弟子同名生此生也。法师云。
或止形迹心不必然。故复言其解脱更一名不思议
者。凡有二种。一曰理空无非或情所𠷰。二曰神寄非
浅识所量。若体夫空理则说思议之或。或既脱矣。则
所为难恻也。法师云。或正形心不必然故。释不同。一
云或是不定之辞或也。二云迷之或也。四径山远公
问只今大小小大。既是因缘。只是因缘。是因缘法。岂
非不思议耶。答若以大小因缘法甚深。并是不思议。
如前。但反常所解故。开思议不思议。异于通义也。问
经云不思议解脱者。解脱与不思议为一为异。答不
思议是解脱。解脱是不思议。而无别。中说别者。菩萨
心虑洗尽。毕竟净如。幻人所行。名为解脱。此解脱非
下地与二乘度量所行得。故不思议。即是不思虑也。
若尔虽无别异。义分之。由解脱故。不思议也。但释不
思议不同。一什法师云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脩
短改度。或巨细相容。变化随意。于法自在解脱于闲
故名解脱。能者能然物不知所以故曰不思议。亦云
法身大士念则随应不入定然后能也。心得自在不
为。不所缚故曰解脱也。二肇法师云。渐远幽深。二乘
不能恻。不思议也。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此
经自始于净土。终于法供养。其中所明。虽然。其不思
议解脱一也。三竺道生师。亦云巍道生。亦云道生法
师。此师释不同。一云长安生肇之生。彼乱之时避难
来愓州也。二云八之生弟子同名生此生也。法师云。
或止形迹心不必然。故复言其解脱更一名不思议
者。凡有二种。一曰理空无非或情所𠷰。二曰神寄非
浅识所量。若体夫空理则说思议之或。或既脱矣。则
所为难恻也。法师云。或正形心不必然故。释不同。一
云或是不定之辞或也。二云迷之或也。四径山远公
卷九 第 634a 页 X46-0634.png
弟子昙说师云。不思识有二种。一于思虑虑不能虑。
二会于人不思不虑。七住以下要解思虑解而得非
至极。七地以上穷理尽性。解方无滞。事无不了。道无
不极。自照我虑应不以情。所谓不思议也。五岩法师
云。菩萨无心应为物有说。众生但睹其教。莫恻所由。
故名所说为不思议。说而无心故不碍于有。虽无心
而能说。故不碍于无。有无所不能累。故名之为解脱。
故名不思议解脱也。六骋师云菩萨得般若方便故。
体惟诸法因缘假名。假说有不在有。假说无不在无。
虽说有无。有无是无相也。故般若经云。譬如幻师于
四衢道中。化作幻人化也。毗摩罗经云。譬如幻化人。
为幻化人。说法。当达是意故不思议也。七曰琰师云。
八地菩萨有内有外。内外不思而应。不议而作。外则
二乘下地不能恻度。故名不思议也。问云何二乘下
地不能恻量。答如数人云。三度。一根度。谓下根度谓
下根不知上根。二地度。谓下地不能恻上地。如初禅
不知二禅等。三人度。不果不知上果。今二乘不能屈
菩萨故名不思议。然此三度。犹是上绝下地意也。今
明。一下地不能思量上地所为事。故名不思议。二菩
萨神通运变巨细相容。何以言之。假为不思议也。摄
山师住持超称之美为不思议。故净名经下文言有
解脱名不思议也。今谓菩萨得般若方便所为之事。
非以四句五句所得。如骋师意。而有二。一下地不能
思上地所为事。故名不思议。二菩萨通运变巨细相
二会于人不思不虑。七住以下要解思虑解而得非
至极。七地以上穷理尽性。解方无滞。事无不了。道无
不极。自照我虑应不以情。所谓不思议也。五岩法师
云。菩萨无心应为物有说。众生但睹其教。莫恻所由。
故名所说为不思议。说而无心故不碍于有。虽无心
而能说。故不碍于无。有无所不能累。故名之为解脱。
故名不思议解脱也。六骋师云菩萨得般若方便故。
体惟诸法因缘假名。假说有不在有。假说无不在无。
虽说有无。有无是无相也。故般若经云。譬如幻师于
四衢道中。化作幻人化也。毗摩罗经云。譬如幻化人。
为幻化人。说法。当达是意故不思议也。七曰琰师云。
八地菩萨有内有外。内外不思而应。不议而作。外则
二乘下地不能恻度。故名不思议也。问云何二乘下
地不能恻量。答如数人云。三度。一根度。谓下根度谓
下根不知上根。二地度。谓下地不能恻上地。如初禅
不知二禅等。三人度。不果不知上果。今二乘不能屈
菩萨故名不思议。然此三度。犹是上绝下地意也。今
明。一下地不能思量上地所为事。故名不思议。二菩
萨神通运变巨细相容。何以言之。假为不思议也。摄
山师住持超称之美为不思议。故净名经下文言有
解脱名不思议也。今谓菩萨得般若方便所为之事。
非以四句五句所得。如骋师意。而有二。一下地不能
思上地所为事。故名不思议。二菩萨通运变巨细相
卷九 第 634b 页 X46-0634.png
容。何以言之。假为不思议也。问何位菩萨为是不思
议。答解不同。一什肇二师云。七住菩萨所作。有不思
议。空有并观。下地未能故也。二招提光宅两师云。八
地巳上方能真俗并照。名不思议。七地学并不恒也。
三开善师云。七地分三忍。下忍失中不失而并观上
忍能并观也。四虚昧小亮师云。初地巳能并观。不为
二乘之所𠷰度名不思议也。今大乘明义。从初发心
巳上。能空有并观。所以得并观者。为證正法观故并
观。故名为不思议。故大经第三十四卷云。发心毕竟
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
𥝓初发心。故初发心菩萨识有则知空。有是空有故。
识空则知有。空是有空。故初心能并未明。后心并巳
得就。明晦不同异耳。有经文则用。无文便舍也。问约
何法论不思议。答解不同。肇师云。统万行中则以权
智为主。树德之本则六度为根。济蒙之或则慈悲为
首。宗极则不二为言斯不思议本也。如借座登王清
饭香室包像接大千。并是不思议之迹。幽开难启圣
应不同。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虽本。本迹虽殊不
思议一也。诸法师云。观肇师意。通明境知理教皆名
不思议也。生师意亦举境智明之也。如招提意。权智
是不思议。而二智并德不思议也。问权可是不思议
耶。彼答空解导有解。空解为有解之本。故名并是不
思议也。今大乘明义有通有别。通而为论。一切理教
境智空有。并是不思议。故大品经云。色不思议乃至
议。答解不同。一什肇二师云。七住菩萨所作。有不思
议。空有并观。下地未能故也。二招提光宅两师云。八
地巳上方能真俗并照。名不思议。七地学并不恒也。
三开善师云。七地分三忍。下忍失中不失而并观上
忍能并观也。四虚昧小亮师云。初地巳能并观。不为
二乘之所𠷰度名不思议也。今大乘明义。从初发心
巳上。能空有并观。所以得并观者。为證正法观故并
观。故名为不思议。故大经第三十四卷云。发心毕竟
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
𥝓初发心。故初发心菩萨识有则知空。有是空有故。
识空则知有。空是有空。故初心能并未明。后心并巳
得就。明晦不同异耳。有经文则用。无文便舍也。问约
何法论不思议。答解不同。肇师云。统万行中则以权
智为主。树德之本则六度为根。济蒙之或则慈悲为
首。宗极则不二为言斯不思议本也。如借座登王清
饭香室包像接大千。并是不思议之迹。幽开难启圣
应不同。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虽本。本迹虽殊不
思议一也。诸法师云。观肇师意。通明境知理教皆名
不思议也。生师意亦举境智明之也。如招提意。权智
是不思议。而二智并德不思议也。问权可是不思议
耶。彼答空解导有解。空解为有解之本。故名并是不
思议也。今大乘明义有通有别。通而为论。一切理教
境智空有。并是不思议。故大品经云。色不思议乃至
卷九 第 634c 页 X46-0634.png
识受想行萨婆若不思议。别有三种。一如肇师等云。
下地不解恻。二任运行。三如大品云。色乃至萨婆若
通明也。又约有得与无得。判思议不思议。问云何有
得可思议无得不思议也。答师云且傍净名经明之。
无所得绝有所得境界。故无所得。是不可思议。故居士
经下文。具破有得之大有得之小。故五百声闻与八
千菩萨。并皆被呵。故不得之。若因若果境智等并不
来故落理外性。故有所所得可思议。无所德名不可
思议也。今就无所得中有三义。一教。二境。三智。三种
并是不可思议。教不可思议者。如题云维摩诘所说
也。智者圣智能智圣所智。是圣境故。二智为能说。二
谛是所说。此之行说事理相称。故如行而说。说圣所
行。如说而行。行圣所说。圣智是能智。圣境是所智。能
智之智。既是不思议。所智之境。亦是不思议也。问何
故圣智圣境并是不思议耶。答地摄两论成毗二家。
从多而明之。境是凡夫圣同行。但智有异。如凡夫亦
行青黄等之境。而有执着。圣人亦行青黄等境。而不
着。境是可思议。智是不思议也。今明人之智。既不与
凡夫二乘共智故。是不思议也。境亦是不与凡夫二
乘共故。境智并不思说。正由般若方便故耳。问何以
得知境亦不与凡夫二乘共耶。答如华严经十地文
言。诸佛圣主道。微妙甚难知。非思量境界。唯智者所
行处也。仁王经云。凡夫六识粗故得粗六尘。圣人六
识妙故得妙六尘也。故大品经云。一切诸法悉不思
下地不解恻。二任运行。三如大品云。色乃至萨婆若
通明也。又约有得与无得。判思议不思议。问云何有
得可思议无得不思议也。答师云且傍净名经明之。
无所得绝有所得境界。故无所得。是不可思议。故居士
经下文。具破有得之大有得之小。故五百声闻与八
千菩萨。并皆被呵。故不得之。若因若果境智等并不
来故落理外性。故有所所得可思议。无所德名不可
思议也。今就无所得中有三义。一教。二境。三智。三种
并是不可思议。教不可思议者。如题云维摩诘所说
也。智者圣智能智圣所智。是圣境故。二智为能说。二
谛是所说。此之行说事理相称。故如行而说。说圣所
行。如说而行。行圣所说。圣智是能智。圣境是所智。能
智之智。既是不思议。所智之境。亦是不思议也。问何
故圣智圣境并是不思议耶。答地摄两论成毗二家。
从多而明之。境是凡夫圣同行。但智有异。如凡夫亦
行青黄等之境。而有执着。圣人亦行青黄等境。而不
着。境是可思议。智是不思议也。今明人之智。既不与
凡夫二乘共智故。是不思议也。境亦是不与凡夫二
乘共故。境智并不思说。正由般若方便故耳。问何以
得知境亦不与凡夫二乘共耶。答如华严经十地文
言。诸佛圣主道。微妙甚难知。非思量境界。唯智者所
行处也。仁王经云。凡夫六识粗故得粗六尘。圣人六
识妙故得妙六尘也。故大品经云。一切诸法悉不思
卷九 第 635a 页 X46-0635.png
议也。大论亦云凡夫见漫證。圣人假名谁行也。问
何意境智。俱不思议耶。答因缘境智故。并是无得无
碍故。指智为境。指境为智。指境为智。智说是不思议。
指智为境。境岂可思议耶。指境为智。圣说有智。指智
为境圣则有境。前四家既不指智为境。非唯无智。即
亦无境。俱是转倒。出缘之心所缘之法。皆悉不成也。
有得家所明。凡圣共行一境义。彼宗五住地烦恼。烦
恼润成业牙。感得世谛。今行满得断五住地。或尽则
业随坏。业与烦恼既坏世谛即断。既无世谛。亦无真
谛。所以然者。以世谛即体不可得为真谛。既无世谛。
宁有真谛。是则二谛俱失。二谛既无。亦二智云何有。
佛照二谛耶。假令穷急云。虽无世谛而有真谛者。则
孤真独在。如地论人云。独真如。若尔便是无俗之真
如。离色有空。而经云。离色无空无色。云何有独存之
真如耶。又论师云。有世谛者扸有尽为不尽。解不同。
一云不尽借空破人空也。二云扸尽。此解如大论所
破。若扸也世谛遂尽。则失世谛。既失世谛。云何有真
谛。假令云失真谛后方脩世诸者。则是持空为有也。
若言扸世谛不尽。则无人见空。汝假今借空破世谛
入空。汝终有世谛。宁得见空。故便无真谛。故相传云。
自古至今。无人能释了了可解者也。唯见南涧仙师
云。成有缘假者际空。际空者缘空。缘空者际空。无穷
者有穷。际空者缘。假穷者成无穷也。今明此释犹未
免上责。汝言缘假际空。犹是有穷。际空缘假犹是无
何意境智。俱不思议耶。答因缘境智故。并是无得无
碍故。指智为境。指境为智。指境为智。智说是不思议。
指智为境。境岂可思议耶。指境为智。圣说有智。指智
为境圣则有境。前四家既不指智为境。非唯无智。即
亦无境。俱是转倒。出缘之心所缘之法。皆悉不成也。
有得家所明。凡圣共行一境义。彼宗五住地烦恼。烦
恼润成业牙。感得世谛。今行满得断五住地。或尽则
业随坏。业与烦恼既坏世谛即断。既无世谛。亦无真
谛。所以然者。以世谛即体不可得为真谛。既无世谛。
宁有真谛。是则二谛俱失。二谛既无。亦二智云何有。
佛照二谛耶。假令穷急云。虽无世谛而有真谛者。则
孤真独在。如地论人云。独真如。若尔便是无俗之真
如。离色有空。而经云。离色无空无色。云何有独存之
真如耶。又论师云。有世谛者扸有尽为不尽。解不同。
一云不尽借空破人空也。二云扸尽。此解如大论所
破。若扸也世谛遂尽。则失世谛。既失世谛。云何有真
谛。假令云失真谛后方脩世诸者。则是持空为有也。
若言扸世谛不尽。则无人见空。汝假今借空破世谛
入空。汝终有世谛。宁得见空。故便无真谛。故相传云。
自古至今。无人能释了了可解者也。唯见南涧仙师
云。成有缘假者际空。际空者缘空。缘空者际空。无穷
者有穷。际空者缘。假穷者成无穷也。今明此释犹未
免上责。汝言缘假际空。犹是有穷。际空缘假犹是无
卷九 第 635b 页 X46-0635.png
穷过也。大乘明义。菩萨初发心即学无所得。即空有
所得有与无得。无得之有无二谛。学之得佛时方净。
于地摄等四家有无故彼有与无并鄣般若故。学般
若时不行四家有之无。故体诸法。有是不有之有。
无是不无之无。得入非有非无。方便假名有无。故得
佛时。始得具足因缘二谛也。又对他明四句。并是不
可思议。他云有一句。无一句。亦有亦无一句。此三句
是不可思议。第四非有非无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方是不可思议。摄论师云。第九识名言所不及。故言
语道断。想所不及。故心行处哉。故第九识不可识。又
诸进云四句。并是可思议。离四句百非。方是不思议
也。今谓不然。汝言第四句是真谛与第九识。破俗入
真。息妄显真。如议终是一边一物云何是不可思议。
故翻摄论三藏法师。识义明意。阿摩罗者。正番无垢
无垢有二种。一者此议虽在众生烦恼身中。不为烦
恼垢累所染。二者名言想识所不及。若尔岂非一物。
十地观所證境可言非一边耶。故大师呵云。有所得
人。如断头脚折。学问人好言。我四谛璃亦离四句有
非真谛与真如。亦离四句百非。故同三论宗也。汝宗
安理明百非。且息妄显真。破俗入真等。宁得同宗耶。
今明三句四句。在四句内之。出四句外。并皆不成不
思议。三句与四句。并是因缘无踪迹。云何言三句是
不可思议。在四句出四句。求之不可得。宁言可得与
不可得。故中论理般品云。从因缘品巳来。推求诸法
所得有与无得。无得之有无二谛。学之得佛时方净。
于地摄等四家有无故彼有与无并鄣般若故。学般
若时不行四家有之无。故体
无是不无之无。得入非有非无。方便假名有无。故得
佛时。始得具足因缘二谛也。又对他明四句。并是不
可思议。他云有一句。无一句。亦有亦无一句。此三句
是不可思议。第四非有非无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方是不可思议。摄论师云。第九识名言所不及。故言
语道断。想所不及。故心行处哉。故第九识不可识。又
诸进云四句。并是可思议。离四句百非。方是不思议
也。今谓不然。汝言第四句是真谛与第九识。破俗入
真。息妄显真。如议终是一边一物云何是不可思议。
故翻摄论三藏法师。识义明意。阿摩罗者。正番无垢
无垢有二种。一者此议虽在众生烦恼身中。不为烦
恼垢累所染。二者名言想识所不及。若尔岂非一物。
十地观所證境可言非一边耶。故大师呵云。有所得
人。如断头脚折。学问人好言。我四谛璃亦离四句有
非真谛与真如。亦离四句百非。故同三论宗也。汝宗
安理明百非。且息妄显真。破俗入真等。宁得同宗耶。
今明三句四句。在四句内之。出四句外。并皆不成不
思议。三句与四句。并是因缘无踪迹。云何言三句是
不可思议。在四句出四句。求之不可得。宁言可得与
不可得。故中论理般品云。从因缘品巳来。推求诸法
卷九 第 635c 页 X46-0635.png
有无。无无亦无。乃至非有非无亦无。若尔可得判云
是思议是可不思议耶。彼等虽言在四句不在四句。
终是有所得。故并是可思议也。故兴皇大师常言。决
得初章度之初章之言他有有可有无可无有有自
有无无自无故有住有无无住无中。若尔分言思议
与不思议耶。今依论并得破。彼四家所明四句与不
四句。破洗方显不思议。故一家云。非四非不四。故有
四不四。并是不思议。所以然者。以指非四非不四。为
四不四。非不四既是不思议。四与不四。岂可思议。若
言四是四不四是不四。可言可思议也。今明指四为
不四。指不四为四因缘四不四等如幻无依得无无
所得。云何是思议。故大品经句义品云。如鸟飞空无
踪迹。不可寻。无处所。菩萨句义亦复如是。若尔可得
论思议与不可思议耶。问不思议是因名果名。答不
思议岂是因果。复岂得非因果。若定是因果是思议。
又定非因果亦是可思议。故今明因果非因果思议
非思议。不思议。非不思议。方是不可思议也。一家云。
有怗义。非因而因。怗之名因。非果而果。帖名果。亦得
因果。又菩萨不思议名因。佛不思议名果。亦有之。至
论道门。何曾是因是是果是思议是不思议也。
第二明长短奢促义。若解须弥入芥子。即自解长
短等五种义。佛菩萨神力。能延一念为百劫。能促百
劫为一日。四家释意。如芥子义中说。今明如食须经
六十劫。此即是奢促长短。须识因缘假名长短无定
是思议是可不思议耶。彼等虽言在四句不在四句。
终是有所得。故并是可思议也。故兴皇大师常言。决
得初章度之初章之言他有有可有无可无有有自
有无无自无故有住有无无住无中。若尔分言思议
与不思议耶。今依论并得破。彼四家所明四句与不
四句。破洗方显不思议。故一家云。非四非不四。故有
四不四。并是不思议。所以然者。以指非四非不四。为
四不四。非不四既是不思议。四与不四。岂可思议。若
言四是四不四是不四。可言可思议也。今明指四为
不四。指不四为四因缘四不四等如幻无依得无无
所得。云何是思议。故大品经句义品云。如鸟飞空无
踪迹。不可寻。无处所。菩萨句义亦复如是。若尔可得
论思议与不可思议耶。问不思议是因名果名。答不
思议岂是因果。复岂得非因果。若定是因果是思议。
又定非因果亦是可思议。故今明因果非因果思议
非思议。不思议。非不思议。方是不可思议也。一家云。
有怗义。非因而因。怗之名因。非果而果。帖名果。亦得
因果。又菩萨不思议名因。佛不思议名果。亦有之。至
论道门。何曾是因是是果是思议是不思议也。
第二明长短奢促义。若解须弥入芥子。即自解长
短等五种义。佛菩萨神力。能延一念为百劫。能促百
劫为一日。四家释意。如芥子义中说。今明如食须经
六十劫。此即是奢促长短。须识因缘假名长短无定
卷九 第 636a 页 X46-0636.png
相。无往不得故尔耳。虽尔若正破颠倒时则不得道。
不离颠倒别有不颠倒。则应云颠倒异不颠倒。若使
颠倒消尽。何处离颠倒。别有不颠倒道理也。长短奢
促亦尔。长短是所运。权智是能故。能能所异亦是不
异异也。然长短更无定相。只长而短短而长。于觉者
长而短。于梦者短而长者。为定是长。为定是短。于梦
是长。于觉常短。举譬如此。今延促长短亦尔。只以
长为短。于短者常见短。以短为长。于长者常见长
正短为长。只是以短为长寿。以长为短短者见短。
此只是现见见现耳。何故然人梦觉故。若就凡
夫二乘有了不了也。问云何言谓如食顷。即是现见
也。宛然能令此见。长亦能令短。然实不短。令缘见短。
亦是一能也。问今促长为短。延短令长者。为当促其
果报所得之长。延其果报之短令长。为当别有长短
延促耶。若促其果报所得之长令短。如八万劫寿令
促成一念。岂不令其短寿延令长寿也。更问汝促长
短者。此缘宜见短。令促长为短。令其见短。乃好脱复
有缘须见长者。汝为当即取向被促成短之者作长。
令须长缘见长。为当更别有长令须长缘见长耶。若
还取向被促者令缘见长者。则应不被促。既巳被促
成短。云何复令作长令被缘见长耶。答菩萨神力何
所不为。只被促令长。长者局令促。长者长。短者短。不
定为寄特也。须弥入芥子亦尔。缘令应见须弥入芥
子。即令异入脱。复有为缘不须入芥子即令见不入。
不离颠倒别有不颠倒。则应云颠倒异不颠倒。若使
颠倒消尽。何处离颠倒。别有不颠倒道理也。长短奢
促亦尔。长短是所运。权智是能故。能能所异亦是不
异异也。然长短更无定相。只长而短短而长。于觉者
长而短。于梦者短而长者。为定是长。为定是短。于梦
是长。于觉常短。举譬如此。今延促长短亦尔。只以
长为短。于短者常见短。以短为长。于长者常见长
正短为长。只是以短为长寿。以长为短短者见短。
此只是现见见现耳。何故然
夫二乘有了不了也。问云何言谓如食顷。即是现见
也。宛然能令此见。长亦能令短。然实不短。令缘见短。
亦是一能也。问今促长为短。延短令长者。为当促其
果报所得之长。延其果报之短令长。为当别有长短
延促耶。若促其果报所得之长令短。如八万劫寿令
促成一念。岂不令其短寿延令长寿也。更问汝促长
短者。此缘宜见短。令促长为短。令其见短。乃好脱复
有缘须见长者。汝为当即取向被促成短之者作长。
令须长缘见长。为当更别有长令须长缘见长耶。若
还取向被促者令缘见长者。则应不被促。既巳被促
成短。云何复令作长令被缘见长耶。答菩萨神力何
所不为。只被促令长。长者局令促。长者长。短者短。不
定为寄特也。须弥入芥子亦尔。缘令应见须弥入芥
子。即令异入脱。复有为缘不须入芥子即令见不入。
卷九 第 636b 页 X46-0636.png
只令向入者应见不入。入不入因缘。只是一须弥。恒
在外。如一音说法随类各得解。只一口业既各各随
所乐者。皆闻之。身与意二业。亦各各现之。三种境。一
一境亦现种种法门也。何以故然一家义宗说智为
境。说为智故。智既种种相。境亦得然故也。若别一须
弥不入。亦不是为寄特也。又如只一无量无量一。一
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只是一须弥。或在内或在外。
缘欲见内。常见在内。缘欲见外常见在外。内外因缘
故名不思议耳。今长短亦然。令长为短。缘恒见短。能
令短为长。缘常见长。于长为短。于短者为长。故名身
义。未必分身。一为多。多为一。此即是动身通亦是奇
特。而前者本相如故。最为奇特也。
第三明空为有有为空。此亦类前可寻也。如四家
明义。有与无各有法体。不得有为空。空为有。今明言
有不住有。言空不住空。故詺有为空。詺空为有。故有
变为空。空变为有。离有无空。离空无有。空即是有。有
即是空。虽尔。得意言之。离有有离有有空离空有有。
此离是不离离故。离不失即。即不失离。开合随意得。
但用时有便不便。必须有所以明之。又菩萨神力以
空为有为空。故普现观音。变虚空。及与草树等化众
生如木栅变为空。令人得出栅狱。并壁鄣为空。或偷
三宝物去而处处山与不得去者。岂非空为有等也。
又如佛神力魔王头上系莲华。魔王不耐。便上天上。
犹还见花。如此处处求避犹见。无有得脱。又搦取虚
在外。如一音说法随类各得解。只一口业既各各随
所乐者。皆闻之。身与意二业。亦各各现之。三种境。一
一境亦现种种法门也。何以故然一家义宗说智为
境。说为智故。智既种种相。境亦得然故也。若别一须
弥不入。亦不是为寄特也。又如只一无量无量一。一
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只是一须弥。或在内或在外。
缘欲见内。常见在内。缘欲见外常见在外。内外因缘
故名不思议耳。今长短亦然。令长为短。缘恒见短。能
令短为长。缘常见长。于长为短。于短者为长。故名身
义。未必分身。一为多。多为一。此即是动身通亦是奇
特。而前者本相如故。最为奇特也。
第三明空为有有为空。此亦类前可寻也。如四家
明义。有与无各有法体。不得有为空。空为有。今明言
有不住有。言空不住空。故詺有为空。詺空为有。故有
变为空。空变为有。离有无空。离空无有。空即是有。有
即是空。虽尔。得意言之。离有有离有有空离空有有。
此离是不离离故。离不失即。即不失离。开合随意得。
但用时有便不便。必须有所以明之。又菩萨神力以
空为有为空。故普现观音。变虚空。及与草树等化众
生如木栅变为空。令人得出栅狱。并壁鄣为空。或偷
三宝物去而处处山与不得去者。岂非空为有等也。
又如佛神力魔王头上系莲华。魔王不耐。便上天上。
犹还见花。如此处处求避犹见。无有得脱。又搦取虚
卷九 第 636c 页 X46-0636.png
空犹如电光耳。不可得即瞋脚踏地便如踏空。即是
能令有为空。智空有无定相也。
第四明以心为非心非心为心。何者说心者顽。说
顽为心。故以心为非心。非心故经云。潮浪说苦空。树
动明生灭无生灭也。他家即不得。彼境与智各法体
有情与无情二见故也。问十一切入观。神通变现。权
智转变。三种。若有异耶。答不一不异。虽尔。若不二而
二明之。若论转边亦不具而三种异者。一十一切观。
彼自见前境变异。而于他则不见。二若神通则通外
道及二乘。三若权变唯有菩萨可。故经云二乘虽能
变身满虚空。而不令此大身入岳尘身。故知无此权
智用也。问真身权变神通三事云何异耶。答若通义
亦不异也。而别义明之大异。若作真应则是本迹。
真是本。应是迹。从本垂迹。若是权实并既应用中明
之。权即是抽应中一用一时为如前云方便是一化
终明之。于方便中抽一用也。若是神通。亦就应中有
此用也。故神通则不齐应义。如外道及凡失尽得神
通。何必是应耶。问今不问凡夫神通。只就菩萨所有
神通及权用。若为异并是故实云何异耶。答神通则
直取其转实不壅。故名为通。权即善巧适时宜。名为
权故。神通则对权即长。如面折外道转易戏处。并是
权用。此非通也。问实大海水为苏酪。鹫王皆得苏酪
而鱼等犹见是水迹游行饭水如故。此亦如须弥入
芥子三义释之。问鱼所饭者。定是水定是苏酪耶。答
能令有为空。智空有无定相也。
第四明以心为非心非心为心。何者说心者顽。说
顽为心。故以心为非心。非心故经云。潮浪说苦空。树
动明生灭无生灭也。他家即不得。彼境与智各法体
有情与无情二见故也。问十一切入观。神通变现。权
智转变。三种。若有异耶。答不一不异。虽尔。若不二而
二明之。若论转边亦不具而三种异者。一十一切观。
彼自见前境变异。而于他则不见。二若神通则通外
道及二乘。三若权变唯有菩萨可。故经云二乘虽能
变身满虚空。而不令此大身入岳尘身。故知无此权
智用也。问真身权变神通三事云何异耶。答若通义
亦不异也。而别义明之大异。若作真应
真是本。应是迹。从本垂迹。若是权实并既应用中明
之。权即是抽应中一用一时为如前云方便是一化
终明之。于方便中抽一用也。若是神通。亦就应中有
此用也。故神通则不齐应义。如外道及凡失尽得神
通。何必是应耶。问今不问凡夫神通。只就菩萨所有
神通及权用。若为异并是故实云何异耶。答神通则
直取其转实不壅。故名为通。权即善巧适时宜。名为
权故。神通则对权即长。如面折外道转易戏处。并是
权用。此非通也。问实大海水为苏酪。鹫王皆得苏酪
而鱼等犹见是水迹游行饭水如故。此亦如须弥入
芥子三义释之。问鱼所饭者。定是水定是苏酪耶。答
卷九 第 637a 页 X46-0637.png
亦饭水亦不饭水。如前三种解也。今大乘明义。亦如
须弥入芥子。菩萨神力能令鹫王实饮苏酪。鱼实得
饮水等。互不相妨也。
第五一身无量身。无量身一身。
此义若了前开合
束散。亦不须明之。但人恐未解故重辨之。华严经云。
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展转生非实知者。无所畏
也。一从无量生。无量从一生。故言展转生。一为无量
故。一非实。无量为一故无量非实。一无量非无量。无
量一则非一。是则非一非无量。知者解了故无所畏
也。若是愚者闻一无量非无量。闻无量一非一。便怖
畏也。今能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即是权智巧能也。若
他人则离一为无量。离无量为一。一不开无量。无量
不开一。故若合则失无量。若离则一也。他摄两论等
云。一是真如一也。无量者二义。一理起性万用无量。
二于真如上起妄用也。论师云一是真谛。无量是世
谛。非一故也。今明不一不多。而一而多。故一为多。多
为一也。问若尔则不得开一为三念三归一耶。答只
为一。不定一二故。三可为一。一可为三。故三一一三。
故言开一乘为三乘。会三归一。道门则非一非三也。
第六明能所改实。一家判云。因果义最短。次境知
处中能所最长而广也。论师云善恶果牙感得苦乐。
果即是相生故。因感前果生于后。即是前后因果。若
境智是一时因果也。汝生习两因。必因前果后。如论
破。因既巳灭后果。何关因生果耶。若无而为果作因。
须弥入芥子。菩萨神力能令鹫王实饮苏酪。鱼实得
饮水等。互不相妨也。
第五一身无量身。无量身一身。
此义若了前开合
束散。亦不须明之。但人恐未解故重辨之。华严经云。
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展转生非实知者。无所畏
也。一从无量生。无量从一生。故言展转生。一为无量
故。一非实。无量为一故无量非实。一无量非无量。无
量一则非一。是则非一非无量。知者解了故无所畏
也。若是愚者闻一无量非无量。闻无量一非一。便怖
畏也。今能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即是权智巧能也。若
他人则离一为无量。离无量为一。一不开无量。无量
不开一。故若合则失无量。若离则一也。他摄两论等
云。一是真如一也。无量者二义。一理起性万用无量。
二于真如上起妄用也。论师云一是真谛。无量是世
谛。非一故也。今明不一不多。而一而多。故一为多。多
为一也。问若尔则不得开一为三念三归一耶。答只
为一。不定一二故。三可为一。一可为三。故三一一三。
故言开一乘为三乘。会三归一。道门则非一非三也。
第六明能所改实。一家判云。因果义最短。次境知
处中能所最长而广也。论师云善恶果牙感得苦乐。
果即是相生故。因感前果生于后。即是前后因果。若
境智是一时因果也。汝生习两因。必因前果后。如论
破。因既巳灭后果。何关因生果耶。若无而为果作因。
卷九 第 637b 页 X46-0637.png
得言果从巳灭因起者。一果一切物生。亦是一因能
生一切果也。故今论因果约善恶。果牙相生。故最[豆*寸]
局也。若境皮智一时因果者。若智未起。境亦未有。而
今能照智起。境即未起未有。云何一时。若是巳境发
令起智。亦非一时。若言境智一时起而相生者。此即
并有。云何判云境生智一时因果如二角耶。亦复是
境一法。是智一法。有两法。有所得境智。非生死境智
也。论师义四心前后相生。如识心实为想心。若举体
变。即失生灭。若举体生灭。即失改实义。若半生灭半
实。则无有是处。具如论中破也。故彼四心并非佛菩
萨无所得四心也。彼义宗方便知照俗境。实智照真
境。故两知便异。不相关故。方便知亦缚。实智亦缚。两
真并缚。岂是方便解真解耶。故今境智相生处中也。
问一切法为智作境境义亦长云何处中。答生智义
亦长。而智是伹造境义。故言处中也。能所义最长而
广。无非能所。前论因果与境智。并不能所。如无为亦
是所缘。虚空等能合。故能所长。如权智为能。苏酪为
所也。今一家意就境智能所者。只境能名为智所。智
能名为境所。只境所是智能。只智能是境所。境所是
智能。所以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也。若言境是顽
法法智是解法者。云何得言并名为般若。知能是境
所。是故说境及境所。背名为尔涅槃智母也。例如佛
谛知如行而说。名为知谛。如说而行名为谛知。今境
智之尔所照如所行。是境智所行。如所照。名为智境。
生一切果也。故今论因果约善恶。果牙相生。故最[豆*寸]
局也。若境皮智一时因果者。若智未起。境亦未有。而
今能照智起。境即未起未有。云何一时。若是巳境发
令起智。亦非一时。若言境智一时起而相生者。此即
并有。云何判云境生智一时因果如二角耶。亦复是
境一法。是智一法。有两法。有所得境智。非生死境智
也。论师义四心前后相生。如识心实为想心。若举体
变。即失生灭。若举体生灭。即失改实义。若半生灭半
实。则无有是处。具如论中破也。故彼四心并非佛菩
萨无所得四心也。彼义宗方便知照俗境。实智照真
境。故两知便异。不相关故。方便知亦缚。实智亦缚。两
真并缚。岂是方便解真解耶。故今境智相生处中也。
问一切法为智作境境义亦长云何处中。答生智义
亦长。而智是伹造境义。故言处中也。能所义最长而
广。无非能所。前论因果与境智。并不能所。如无为亦
是所缘。虚空等能合。故能所长。如权智为能。苏酪为
所也。今一家意就境智能所者。只境能名为智所。智
能名为境所。只境所是智能。只智能是境所。境所是
智能。所以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也。若言境是顽
法法智是解法者。云何得言并名为般若。知能是境
所。是故说境及境所。背名为尔涅槃智母也。例如佛
谛知如行而说。名为知谛。如说而行名为谛知。今境
智之尔所照如所行。是境智所行。如所照。名为智境。
卷九 第 637c 页 X46-0637.png
此意语据所行。则据能之不令其二故作此说耳。问
权实二智。并有鄣与悉有境生耶。答师解不同。一云
权智无别鄣。若有别鄣则有别境。何谓权实智有鄣
有境能断伏也。今难若言权智无别鄣。亦应权智无
别脩习。亦应非智耶。且不能作权用为有鄣故。不能
得权用。未得时不能权用。今得罢能权用故。当智有
鄣。何故言无别鄣。若言无别境者。权智则无能所。有
能所则有境。权智是能所。实苏酪为所也。二云权智
有鄣有境也。即难。有别鄣有别境者。与实智何异耶。
答释不同。一云权智于我上起我。作如此事事则起
也。二若于水作苏酪时。于水上起如色好。好则属法
尘。色则五尘所收也。三云于当起苏酪上生权智也。
鄣则不解起作不无明使为鄣也。今大乘明义。不二
而二明之。智既有两鄣与境亦有二种也。问若尔正
取何物或耶。答如前三种释也。问若尔同彼三释耶。
答名同意异也。前三说性境智。或今明因缘三种鄣
境智故无踪迹异彼也。问于三种上起为境者。于实
智何异耶。答三智必从他上起。即是背上智实智当
境而生智故异也。问若尔是佛境智耶。答一切尽是
也。问者未说所行是境不。答得是境也。问若尔非正。
境耶。答何意非也。非正境者。但境通一切处。非正智
所对照也。问向智未说所行是理不。答得是理也。问
若尔理是佛智境。不实相是佛境不。答是也。问向潜
谋蜜照所宜之根缘。是境不。答是境也。问佛所说名为
权实二智。并有鄣与悉有境生耶。答师解不同。一云
权智无别鄣。若有别鄣则有别境。何谓权实智有鄣
有境能断伏也。今难若言权智无别鄣。亦应权智无
别脩习。亦应非智耶。且不能作权用为有鄣故。不能
得权用。未得时不能权用。今得罢能权用故。当智有
鄣。何故言无别鄣。若言无别境者。权智则无能所。有
能所则有境。权智是能所。实苏酪为所也。二云权智
有鄣有境也。即难。有别鄣有别境者。与实智何异耶。
答释不同。一云权智于我上起我。作如此事事则起
也。二若于水作苏酪时。于水上起如色好。好则属法
尘。色则五尘所收也。三云于当起苏酪上生权智也。
鄣则不解起作不无明使为鄣也。今大乘明义。不二
而二明之。智既有两鄣与境亦有二种也。问若尔正
取何物或耶。答如前三种释也。问若尔同彼三释耶。
答名同意异也。前三说性境智。或今明因缘三种鄣
境智故无踪迹异彼也。问于三种上起为境者。于实
智何异耶。答三智必从他上起。即是背上智实智当
境而生智故异也。问若尔是佛境智耶。答一切尽是
也。问者未说所行是境不。答得是境也。问若尔非正。
境耶。答何意非也。非正境者。但境通一切处。非正智
所对照也。问向智未说所行是理不。答得是理也。问
若尔理是佛智境。不实相是佛境不。答是也。问向潜
谋蜜照所宜之根缘。是境不。答是境也。问佛所说名为
卷九 第 638a 页 X46-0638.png
谛。此谛得是佛境不。答亦得也。但此据佛能说。此谛
不正名为境。而得是境者。佛教佛何容不解此教。既
是所解故便得是境也。问发者能发智则有智。若无
所照之缘。便应无智耶。答无也。何容无事有此智湛
湛如境也。问若尔一切境等是佛境者。缘亦应尔。诸
法皆得是缘境。何故言二谛教为缘智境耶。答言二
谛教是缘智境者。此据缘知。始生能发知之功。的是
二谛教。故名二谛教。为缘境。此言二谛教为境。此据
初为證此罢何种而非智境理亦是智境。才是所解
才是能发者。并是知境也。问境既对智。此智可解于
境。理既非境。非境非智。云何以此境智智非境非智
是境耶。答何妨非境非智之知知非境非智之境耶。
问若言非境非智之智。智非境非智之境者。便成境
智。何谓是理也。答非境非智。而詺是境。是智者。何妨
非境非智詺为非境非智之理。是所智之理境也。但
就理明境智无二明之。若境对明智者。正约假用明
之。须识此意也。复须识一家宗致。明二智俱如俱不
如。二智俱绝俱不绝。俱说俱不说。二智说行即是二
智俱如。行说即是俱不如。二智说行即是二俱绝。行
说即是二智俱不绝。二智既尔。二谛说不说。如不如。
绝不绝。例然也。又虽二智说只是一智说。二智不说
只是一智不说。所以尔者。实方便故。二智俱说。方便
实故二智俱不说。束此二智说即是一方便。岂非一
智说。束智不说只是一实。岂非一智不说。此方便是
不正名为境。而得是境者。佛教佛何容不解此教。既
是所解故便得是境也。问发者能发智则有智。若无
所照之缘。便应无智耶。答无也。何容无事有此智湛
湛如境也。问若尔一切境等是佛境者。缘亦应尔。诸
法皆得是缘境。何故言二谛教为缘智境耶。答言二
谛教是缘智境者。此据缘知。始生能发知之功。的是
二谛教。故名二谛教。为缘境。此言二谛教为境。此据
初为證此罢何种而非智境理亦是智境。才是所解
才是能发者。并是知境也。问境既对智。此智可解于
境。理既非境。非境非智。云何以此境智智非境非智
是境耶。答何妨非境非智之知知非境非智之境耶。
问若言非境非智之智。智非境非智之境者。便成境
智。何谓是理也。答非境非智。而詺是境。是智者。何妨
非境非智詺为非境非智之理。是所智之理境也。但
就理明境智无二明之。若境对明智者。正约假用明
之。须识此意也。复须识一家宗致。明二智俱如俱不
如。二智俱绝俱不绝。俱说俱不说。二智说行即是二
智俱如。行说即是俱不如。二智说行即是二俱绝。行
说即是二智俱不绝。二智既尔。二谛说不说。如不如。
绝不绝。例然也。又虽二智说只是一智说。二智不说
只是一智不说。所以尔者。实方便故。二智俱说。方便
实故二智俱不说。束此二智说即是一方便。岂非一
智说。束智不说只是一实。岂非一智不说。此方便是
卷九 第 638b 页 X46-0638.png
一亦是二实。亦是一复是二也。次更转二智说即是
二不说。即是不二也。论二不二即是不二也。说不说
如不如绝不绝也。若言非二非不二。则是不论说不
说。不论如不如。不论绝不绝也。问如此明二智及境
智二谛等。并何所以异于地摄等四家耶。答大有所
以。何者欲辨于地摄等论所不至处。亦是令其转心
向无所得。不令住也。何者二谛即是两教。此为欲开
道也。用境智为欲开佛性。二智为欲开般若即是非
至处。问彼并有三种。宁言非其至处。答彼只论假中
明之。复落纳目。所以令其真非处向无所得无为。即
是大有所以也。问如仁王经与地经等云。七方便四
十四智。并应是智慧。若为摄二智耶。答仁王经云。七
方便者。一观色二观色集。三观色灭。四观色灭道。五
观色味。六观色过。七观色出也。观色者观色果报苦
谛观也。观色集者因缘缘集谛观也。观色灭者。观色
尽处。数灭无为灭谛观也。观色道者观色对治漏漏
道道谛观也。观色味者。观察前色生爱味也。观色过
者观察前色能生苦过也。观色出者观察前色能生
灭道也。就色观中。若然诸法亦此七能与中假作方
便智。横则为真假方便智。竖则为中作方便也。四十
四智者。如地经中说。亦成论引经明之也。此犹是前
七方便中初四门观。就十二因缘。为此四观生四十
四智差别。十二因缘次第相生。因果相属。有十一对。
约此十一。从末寻本。逆以推之。先就老死对生为四
二不说。即是不二也。论二不二即是不二也。说不说
如不如绝不绝也。若言非二非不二。则是不论说不
说。不论如不如。不论绝不绝也。问如此明二智及境
智二谛等。并何所以异于地摄等四家耶。答大有所
以。何者欲辨于地摄等论所不至处。亦是令其转心
向无所得。不令住也。何者二谛即是两教。此为欲开
道也。用境智为欲开佛性。二智为欲开般若即是非
至处。问彼并有三种。宁言非其至处。答彼只论假中
明之。复落纳目。所以令其真非处向无所得无为。即
是大有所以也。问如仁王经与地经等云。七方便四
十四智。并应是智慧。若为摄二智耶。答仁王经云。七
方便者。一观色二观色集。三观色灭。四观色灭道。五
观色味。六观色过。七观色出也。观色者观色果报苦
谛观也。观色集者因缘缘集谛观也。观色灭者。观色
尽处。数灭无为灭谛观也。观色道者观色对治漏漏
道道谛观也。观色味者。观察前色生爱味也。观色过
者观察前色能生苦过也。观色出者观察前色能生
灭道也。就色观中。若然诸法亦此七能与中假作方
便智。横则为真假方便智。竖则为中作方便也。四十
四智者。如地经中说。亦成论引经明之也。此犹是前
七方便中初四门观。就十二因缘。为此四观生四十
四智差别。十二因缘次第相生。因果相属。有十一对。
约此十一。从末寻本。逆以推之。先就老死对生为四
卷九 第 638c 页 X46-0638.png
智。一观老死苦。二观老死集。三观老死灭。四观老死
灭道。次第逆推乃至行支。对前无明。亦例有此四智。
所谓观行行集行灭及行灭道。无明望前更无集因。
所以不说。何故逆观据果寻因顺谛观故是一种观
门此亦是假观也。七十七知也。如地经明之。又如成
论引经释也。此观亦具中假。亦可二谛假明也。七十
七智差别者。现在世中。生缘老死。不离生缘老死。十
一节中生两智故。二十二智。过未二世亦然。故六十六
智也。此六十六智是法住智。是世谛智也。灭相观者。
是泥洹智。横则真智。竖则中观也。从老死乃至无明
者。悉同然也。今穷其相。此智其中假此十二因缘浅
明之但假上明也。深则无明毕竟无生无哉即是中
也。而成论等但假上明之。不及中。复性有得也。今大
乘明意说则具中假观也。约假明之。六十六智。就中
明之十一智。今中假明故七十七智也。问约三世开
六十六者。泥洹智亦应例。何故十一耶。答此差别无
差别明义。六十六是无差别。差别故六十六。十一是
差别故十一也。问别不别故十一者只应一智。那十
一耶。答实尔。而约十一故十一。如三种中也。前六十
六观回生果住持不感名为法住智。小乘明义。故十
一观智苦无常空无我等趣向涅槃名泥洹智。今大
乘论不然。若渐入明义。亦有此意。若直竖明之。正约
中明也。故通而论之。四十四七十七等智。三乘同观。
亦得十一智。不同二乘。如成论等意。声闻人等中有
灭道。次第逆推乃至行支。对前无明。亦例有此四智。
所谓观行行集行灭及行灭道。无明望前更无集因。
所以不说。何故逆观据果寻因顺谛观故是一种观
门此亦是假观也。七十七知也。如地经明之。又如成
论引经释也。此观亦具中假。亦可二谛假明也。七十
七智差别者。现在世中。生缘老死。不离生缘老死。十
一节中生两智故。二十二智。过未二世亦然。故六十六
智也。此六十六智是法住智。是世谛智也。灭相观者。
是泥洹智。横则真智。竖则中观也。从老死乃至无明
者。悉同然也。今穷其相。此智其中假此十二因缘浅
明之但假上明也。深则无明毕竟无生无哉即是中
也。而成论等但假上明之。不及中。复性有得也。今大
乘明意说则具中假观也。约假明之。六十六智。就中
明之十一智。今中假明故七十七智也。问约三世开
六十六者。泥洹智亦应例。何故十一耶。答此差别无
差别明义。六十六是无差别。差别故六十六。十一是
差别故十一也。问别不别故十一者只应一智。那十
一耶。答实尔。而约十一故十一。如三种中也。前六十
六观回生果住持不感名为法住智。小乘明义。故十
一观智苦无常空无我等趣向涅槃名泥洹智。今大
乘论不然。若渐入明义。亦有此意。若直竖明之。正约
中明也。故通而论之。四十四七十七等智。三乘同观。
亦得十一智。不同二乘。如成论等意。声闻人等中有
卷九 第 639a 页 X46-0639.png
利有钝。四十四智是钝人观行。七十七智利人观行。
何者四十四智。观果由因。为观易成。钝人能作。故判
之为钝。七十七智观因生果。为观难故约利人方能
故说也。今大乘意彼说意彼说并是假上观。今则具
中假观故异彼说。故地经意为利根菩萨说此因缘
法。因缘法中观门无边。广如彼经弁因缘义也。问前
云现在世中生缘老死。有二集观。一生缘老死。二不
离生缘老死。此二有何别。答傍毗婆娑并地经意云。
初是正观。后是逆翻观也。问何不从无明乃至老死。
先从老死至无明行因缘耶。答因缘法中有二种次
第。一顺。二逆。从始终顺次第。从终至是逆次第。观法
多途不可定一也。又此法是声闻观法。声闻人钝根。
从来寻本。至观易成故然矣。似如四谛观门次第也。
问因缘相生无穷老死望攻何故不说缘生之义。答
实无穷相生。如地经云。老死攻作因义菩萨能作此
观而不说者。有二义。一声闻不堪闻故。二欲摄三世
法尽故。亦是教门一种说之也。又见成论文云。诸外
道人多迷因缘。或云冥性是众生因。或说梵天等为
因故。佛为破彼执故。因作果实不虚。故说不离现在
世中生缘老死既有此二边未同然终是三世法欲
尽故教门意耳。大乘意亦不无此意。伹意异如诸料
中说也。
第三明断伏义。俱如十地金刚心梦觉三科中说。
今既开二智故。略尔明之。一家旧云。只是动执断。即
何者四十四智。观果由因。为观易成。钝人能作。故判
之为钝。七十七智观因生果。为观难故约利人方能
故说也。今大乘意彼说意彼说并是假上观。今则具
中假观故异彼说。故地经意为利根菩萨说此因缘
法。因缘法中观门无边。广如彼经弁因缘义也。问前
云现在世中生缘老死。有二集观。一生缘老死。二不
离生缘老死。此二有何别。答傍毗婆娑并地经意云。
初是正观。后是逆翻观也。问何不从无明乃至老死。
先从老死至无明行因缘耶。答因缘法中有二种次
第。一顺。二逆。从始终顺次第。从终至是逆次第。观法
多途不可定一也。又此法是声闻观法。声闻人钝根。
从来寻本。至观易成故然矣。似如四谛观门次第也。
问因缘相生无穷老死望攻何故不说缘生之义。答
实无穷相生。如地经云。老死攻作因义菩萨能作此
观而不说者。有二义。一声闻不堪闻故。二欲摄三世
法尽故。亦是教门一种说之也。又见成论文云。诸外
道人多迷因缘。或云冥性是众生因。或说梵天等为
因故。佛为破彼执故。因作果实不虚。故说不离现在
世中生缘老死既有此二边未同然终是三世法欲
尽故教门意耳。大乘意亦不无此意。伹意异如诸料
中说也。
第三明断伏义。俱如十地金刚心梦觉三科中说。
今既开二智故。略尔明之。一家旧云。只是动执断。即
卷九 第 639b 页 X46-0639.png
是除诸见之根。何者皆以初章动定执令动。亦如前
科简中说如不如。如说不说。不说二不二不二不二。
作如此动诸见心想等。即是名为伏也。断者说言不
二二所以非二二不二非不二。非二非不二。即是断
诸心想之根裁尽净不在四句五句。故名为即也。离
不了则名为即。不了则名为伏。亦得言深即名即。浅
则名为伏。如云经论云。下下智即上上烦恼。上上知
即下下烦恼者。约假上相翻义论之。至论断伏义。正
洗平心体。如幻化人。不行心想。不断不伏。强名即也。
一家云虽言权实即是开般若。二谛亦然开一实。今
明二谛亦只是二智。何以故然只谛即是智。智推寻
是谛故。智说詺智为谛。其实无异。谛是智之异名。智
是谛之殊称也。谛智既不异。所显亦不异。故言二谛
显一实权实开般若也。故今谓一实只是般若也。一
家明境智亦不异智权寻说相当便名为谛。缘禀谛
生解。即名为境谛。还以复是智。如是传传得也。次明
二智说二谛。智能而谛所。二谛说二智而智所也。问
若为二谛说二智耶。答二谛正诠辨于二智。即是谛
说智也。师有时云。因缘只是假。假名名。只是空耳。有
时云。一切不通。因缘何关空。空何关假名。如此皆不
通也。师有时云。无明为与般若相似。何者无明颠倒。
能作人天六道。无所有中宛然作有此力为大也。般
若力大者。能生刹利大家。能出生四果圣人。及辟支
佛菩萨佛。此此力大大也。问既言实录无所有。云何
科简中说如不如。如说不说。不说二不二不二不二。
作如此动诸见心想等。即是名为伏也。断者说言不
二二所以非二二不二非不二。非二非不二。即是断
诸心想之根裁尽净不在四句五句。故名为即也。离
不了则名为即。不了则名为伏。亦得言深即名即。浅
则名为伏。如云经论云。下下智即上上烦恼。上上知
即下下烦恼者。约假上相翻义论之。至论断伏义。正
洗平心体。如幻化人。不行心想。不断不伏。强名即也。
一家云虽言权实即是开般若。二谛亦然开一实。今
明二谛亦只是二智。何以故然只谛即是智。智推寻
是谛故。智说詺智为谛。其实无异。谛是智之异名。智
是谛之殊称也。谛智既不异。所显亦不异。故言二谛
显一实权实开般若也。故今谓一实只是般若也。一
家明境智亦不异智权寻说相当便名为谛。缘禀谛
生解。即名为境谛。还以复是智。如是传传得也。次明
二智说二谛。智能而谛所。二谛说二智而智所也。问
若为二谛说二智耶。答二谛正诠辨于二智。即是谛
说智也。师有时云。因缘只是假。假名名。只是空耳。有
时云。一切不通。因缘何关空。空何关假名。如此皆不
通也。师有时云。无明为与般若相似。何者无明颠倒。
能作人天六道。无所有中宛然作有此力为大也。般
若力大者。能生刹利大家。能出生四果圣人。及辟支
佛菩萨佛。此此力大大也。问既言实录无所有。云何
卷九 第 639c 页 X46-0639.png
得有人天六道等耶。答只为须开此谛此即世谛故
有。若实录无所有。故此言世谛非如四家有缘假之
理虚妄为世谛体。今谓假名字有名为世谛。无所有。
于世人颠倒者为有。于圣人妄有无所有也。问瓶衣
是因缘是假不。答如初章中巳说。今言如泥瓶即是
切相成是假。若瓶衣等无方假。假得是假。又诸法无
自性诸佛菩萨得诸法自在。假名詺。或以人为瓶。或
以衣为桎。此即是衣柱人瓶瓶人即是因缘是假也。
答别而为谁则是果之因。与果为因。得是因缘。非果
因。于果非是因缘也。问是因与非因。无果义一理。云
何因生果与非因不生果。答虽复言无。麻是油因缘
故生油。砂非油因缘。故不生也。问等是无义一种。何
故麻是因缘而砂非因缘耶。答麻虽言无义齐而是
有无。非是无无。砂无油是无故无也。一家虽言能所
最长。境智处中。因果最局。今更破令具齐。若言一切
皆能所者。今亦一切诸法皆因缘皆因缘只是果因。
岂有法而非因缘。若言因缘。摄法不尽。则应假名
摄法亦应不尽。既无非假名者。亦应无非因缘者。若
尔能所摄法。即既尽。因缘摄法何往不尽也。四若言
能所摄法尽者。亦应有非能非所。云何方能所摄尽
耶。若言唯有能所。无有非能非所者。则应唯有相待。
无有绝待耶。今谓一往能所摄不尽。二往三往则尽。
何者一往能所。唯摄能所。岂摄非能所。二者则尽者。
明非能非所。能非能。所非所。此巳复是能所。此能所
有。若实录无所有。故此言世谛非如四家有缘假之
理虚妄为世谛体。今谓假名字有名为世谛。无所有。
于世人颠倒者为有。于圣人妄有无所有也。问瓶衣
是因缘是假不。答如初章中巳说。今言如泥瓶即是
切相成是假。若瓶衣等无方假。假得是假。又诸法无
自性诸佛菩萨得诸法自在。假名詺。或以人为瓶。或
以衣为桎。此即是衣柱人瓶瓶人即是因缘是假也。
答别而为谁则是果之因。与果为因。得是因缘。非果
因。于果非是因缘也。问是因与非因。无果义一理。云
何因生果与非因不生果。答虽复言无。麻是油因缘
故生油。砂非油因缘。故不生也。问等是无义一种。何
故麻是因缘而砂非因缘耶。答麻虽言无义齐而是
有无。非是无无。砂无油是无故无也。一家虽言能所
最长。境智处中。因果最局。今更破令具齐。若言一切
皆能所者。今亦一切诸法皆因缘皆因缘只是果因。
岂有法而非因缘。若言因缘。
摄法亦应不尽。既无非假名者。亦应无非因缘者。若
尔能所摄法。即既尽。因缘摄法何往不尽也。四若言
能所摄法尽者。亦应有非能非所。云何方能所摄尽
耶。若言唯有能所。无有非能非所者。则应唯有相待。
无有绝待耶。今谓一往能所摄不尽。二往三往则尽。
何者一往能所。唯摄能所。岂摄非能所。二者则尽者。
明非能非所。能非能。所非所。此巳复是能所。此能所
卷九 第 640a 页 X46-0640.png
摄巳复得也。问此言非能非所。可犹是能所摄耶。若
言非能所非不能所。若为更能所摄耶。答此则应言
摄不摄。是菩萨有尽二种法门。有摄不摄。有尽不尽
法门。岂得令一向摄一向尽也。又一家旧云。权实二
智通因果。在因开佛性。在果则开涅槃。何者佛性名
为中道。在因权实显非权非实。非权非实。即是中道。
中道即是佛性。即是权显实佛性也。问二智得为牙
相知不。二智为自智不。答具如十地义中说。今更明
之。论师等释不同。一龙光云。用反照故照一切智。一
切智即是所照。反照即是能照。复更有反照智知。此
反照知如是。更有反照。无穷反照也。二开善等云。即
照青知。反照青知。所以牢有非二乘所得也。三云一
大反照智。照一切智。更立小反照知。照大反照智。然
此小反照知。还为大反照知所照。此小反照智。唯能
照。大反照。大反照故大反照知则能照小反照知。复
能照一切知。此似教人四相义。此破如论中说也。今
大乘明义则不然。此能是所能。此所是能所。既是能
所离能无所。既是所能离所无能。无能故随意反照
无得也。问方便智实智。牙得相知不。若便实智知方
非权非实可从起耶。故今明得非权非实而权也。问
他家计性权实汝也。今前以初章动。次则拔如云前
以定动。后则前拔汝今既言。假名诸法非实亦非假。
复用何物拔假耶。若言假有是有。此还是性实义。答
今明假有非有何须拔耶。问汝言假权实显非权非
言非能所非不能所。若为更能所摄耶。答此则应言
摄不摄。是菩萨有尽二种法门。有摄不摄。有尽不尽
法门。岂得令一向摄一向尽也。又一家旧云。权实二
智通因果。在因开佛性。在果则开涅槃。何者佛性名
为中道。在因权实显非权非实。非权非实。即是中道。
中道即是佛性。即是权显实佛性也。问二智得为牙
相知不。二智为自智不。答具如十地义中说。今更明
之。论师等释不同。一龙光云。用反照故照一切智。一
切智即是所照。反照即是能照。复更有反照智知。此
反照知如是。更有反照。无穷反照也。二开善等云。即
照青知。反照青知。所以牢有非二乘所得也。三云一
大反照智。照一切智。更立小反照知。照大反照智。然
此小反照知。还为大反照知所照。此小反照智。唯能
照。大反照。大反照故大反照知则能照小反照知。复
能照一切知。此似教人四相义。此破如论中说也。今
大乘明义则不然。此能是所能。此所是能所。既是能
所离能无所。既是所能离所无能。无能故随意反照
无得也。问方便智实智。牙得相知不。若便实智知方
非权非实可从起耶。故今明得非权非实而权也。问
他家计性权实汝也。今前以初章动。次则拔如云前
以定动。后则前拔汝今既言。假名诸法非实亦非假。
复用何物拔假耶。若言假有是有。此还是性实义。答
今明假有非有何须拔耶。问汝言假权实显非权非
卷九 第 640b 页 X46-0640.png
实之中道佛性。果地。亦显非真非应。此之显中道。亦
应云显佛性。何故言显涅槃耶。答涅槃犹是佛性之
异名耳。是故佛非因非果。以因名怙之。此正法则名
为正因。以果名帖之。则名为正果。更无别法。只是一
正。在因则以境智开正佛性。在果则寄知即与总别
此正果。此所显即是正涅槃也。问白果果即是涅槃。
岂是用涅槃。开正涅槃耶。答佛性说有正。涅槃亦有
缘正。言用智即总别开涅槃。即是正涅槃果果即是
缘涅槃也。问白言非因非果。而因而果。此是缘性与
怙若为异耶。答若是怙虽是因果。此因果并正涅槃。
非因非果。而因而果。并是缘也。问既并有因果之名。
岂得判缘正耶。若不然。若是缘乃当以非因非果。正
性本。然缘性当体是因果非是怙故。名为因果。若是
正性当体实非是因果。强以因名怙名为因。故此因
正强以果名怙。此果则正也。问佛便则是实智方便
既照方便。云何名为实智。若方便智知实。则是方便
照实智。方便既照实实为方便智耶。今谓只以方便
为实。实为方便。既实为方便。既知实岂不知方便。只
以方便为实智。方便不妨知实。不如四家二智各别
著前难。亦是四家义宗权实等并可权可实不能得
有所显。今明假名权实故。在因得显非权非实。即是
显于佛性。在果假名真应。故得显非真非应定涅槃
也。故一家厈四家云。真应权实等皆是无首尾。屈头
而起说无首尾。所以是有所得。漫污。故大师云。所说
应云显佛性。何故言显涅槃耶。答涅槃犹是佛性之
异名耳。是故佛非因非果。以因名怙之。此正法则名
为正因。以果名帖之。则名为正果。更无别法。只是一
正。在因则以境智开正佛性。在果则寄知即与总别
此正果。此所显即是正涅槃也。问白果果即是涅槃。
岂是用涅槃。开正涅槃耶。答佛性说有正。涅槃亦有
缘正。言用智即总别开涅槃。即是正涅槃果果即是
缘涅槃也。问白言非因非果。而因而果。此是缘性与
怙若为异耶。答若是怙虽是因果。此因果并正涅槃。
非因非果。而因而果。并是缘也。问既并有因果之名。
岂得判缘正耶。若不然。若是缘乃当以非因非果。正
性本。然缘性当体是因果非是怙故。名为因果。若是
正性当体实非是因果。强以因名怙名为因。故此因
正强以果名怙。此果则正也。问佛便则是实智方便
既照方便。云何名为实智。若方便智知实。则是方便
照实智。方便既照实实为方便智耶。今谓只以方便
为实。实为方便。既实为方便。既知实岂不知方便。只
以方便为实智。方便不妨知实。不如四家二智各别
著前难。亦是四家义宗权实等并可权可实不能得
有所显。今明假名权实故。在因得显非权非实。即是
显于佛性。在果假名真应。故得显非真非应定涅槃
也。故一家厈四家云。真应权实等皆是无首尾。屈头
而起说无首尾。所以是有所得。漫污。故大师云。所说
卷九 第 640c 页 X46-0640.png
所开等。皆须初章度之。他明权可权实可实。权可权
故不须实故权也。实可实不须权故。实不须实故权
则自权。不须权故。实此实是自实。如斯权实并自性
有所得也。今谓对此则应云。今权不可权。实不可实。
权不可权。须实故权。实不可实。须权故实。须实故权。
权不自权。须权故实。实不自实。权是实权。所以非权。
实是权实。所以非实。此则得从权实转入非权非实。
此即亦得言以权实显非权非实。所以得起权实。所
谓假权假实故。今谓有所对而起。故有首尾也。他四
家权实既可权实。不得从权实转入非权非实也。既
不得从权实转入非权非实。岂有性既须显佛。便可
失可隐耶。答佛性实未曾隐。岂可显。虽复隐之而不
失。显之亦不得也。具如佛性义说。问如维摩经佛道
品云。非道为道。若为断伏。答地接两论成毗二家宗。
即三毒空真谛真如为道。何以故。彼宗虚妄与虚假
是一法。真如真谛自是无相理一法。虽相即明。义终
是理故不勉二见。今谓不然。道名通一切法佛道。乃
至地狱道。九十六种地水火风至香味触等道。道未
曾有二。但举佛乘道故名为佛道。若尔佛菩萨行诸
法。无非是道。此是权道权故于一切法皆道无非是
道也。若然体于一切法无二相。即是断伏明味则为
断伏也。一家明义。只道是道是无而义故及常合道。
通达佛道。道是能通为义。无而无壅乃名道。以故者
无碍无碍为而乃名道。如经云身子为女为身子。故
故不须实故权也。实可实不须权故。实不须实故权
则自权。不须权故。实此实是自实。如斯权实并自性
有所得也。今谓对此则应云。今权不可权。实不可实。
权不可权。须实故权。实不可实。须权故实。须实故权。
权不自权。须权故实。实不自实。权是实权。所以非权。
实是权实。所以非实。此则得从权实转入非权非实。
此即亦得言以权实显非权非实。所以得起权实。所
谓假权假实故。今谓有所对而起。故有首尾也。他四
家权实既可权实。不得从权实转入非权非实也。既
不得从权实转入非权非实。岂有性既须显佛。便可
失可隐耶。答佛性实未曾隐。岂可显。虽复隐之而不
失。显之亦不得也。具如佛性义说。问如维摩经佛道
品云。非道为道。若为断伏。答地接两论成毗二家宗。
即三毒空真谛真如为道。何以故。彼宗虚妄与虚假
是一法。真如真谛自是无相理一法。虽相即明。义终
是理故不勉二见。今谓不然。道名通一切法佛道。乃
至地狱道。九十六种地水火风至香味触等道。道未
曾有二。但举佛乘道故名为佛道。若尔佛菩萨行诸
法。无非是道。此是权道权故于一切法皆道无非是
道也。若然体于一切法无二相。即是断伏明味则为
断伏也。一家明义。只道是道是无而义故及常合道。
通达佛道。道是能通为义。无而无壅乃名道。以故者
无碍无碍为而乃名道。如经云身子为女为身子。故
卷九 第 641a 页 X46-0641.png
经云。女相无在。无不在。于此通达无而道彼经意皆
以常破病。通达佛道。破如地摄等四家。定内外尊卑
之病。明无定内之与尊卑即是无在不在是佛所说
也。经云。若有真。是非俱是。若无真则是非俱非。故言
无真则不成方便。有真则方便。如住贪瞋耶见等烦
恼。而殖众德本。此非直贪瞋等非非者为非口殖众
德本方便亦转。非唯无慧。只方便亦不成也。若有真
者非唯是者为是。碍是既是道非亦是道。所以反常
非道然通达佛道。佛有此用。故名佛道。菩萨有此能
故名菩萨道。乃至地狱有此用名为地狱道等。地摄
诸家。是道不得非道。非道不得是道。故是非非俱非
也。非种为种。非番属为属。欢然也。又明思议权之与
实。皆为显非思议非不思议。非权非实。不二义。亦是
净名现疾之所由。文殊问疾之本意。现病问病。只为
显此不二之正道也。然法门无量。如善财童子俱一
善知识怙得一法。得生起涅槃解。或凡圣等一切法
皆是法门。如净名经不二法门。因二入不二。二为不
二之门。门则有开有闭。此约迷惟两缘如谛为道门
缘。若迷教不能通达道此门。则闭缘。若了悟教此门
则开也。一家相传约不二法门品中。开有两意二文。
有三意。二文亦是三文也。所言二文者。一前净名命
谓菩萨各各说所解。释入不二法门。二者诸菩萨请
说不二真门也。所言两者三十二菩萨说。净名不说。
即是说不说二意也。三意者。一明三十二菩萨因二
以常破病。通达佛道。破如地摄等四家。定内外尊卑
之病。明无定内之与尊卑即是无在不在是佛所说
也。经云。若有真。是非俱是。若无真则是非俱非。故言
无真则不成方便。有真则方便。如住贪瞋耶见等烦
恼。而殖众德本。此非直贪瞋等非非者为非口殖众
德本方便亦转。非唯无慧。只方便亦不成也。若有真
者非唯是者为是。碍是既是道非亦是道。所以反常
非道然通达佛道。佛有此用。故名佛道。菩萨有此能
故名菩萨道。乃至地狱有此用名为地狱道等。地摄
诸家。是道不得非道。非道不得是道。故是非非俱非
也。非种为种。非番属为属。欢然也。又明思议权之与
实。皆为显非思议非不思议。非权非实。不二义。亦是
净名现疾之所由。文殊问疾之本意。现病问病。只为
显此不二之正道也。然法门无量。如善财童子俱一
善知识怙得一法。得生起涅槃解。或凡圣等一切法
皆是法门。如净名经不二法门。因二入不二。二为不
二之门。门则有开有闭。此约迷惟两缘如谛为道门
缘。若迷教不能通达道此门。则闭缘。若了悟教此门
则开也。一家相传约不二法门品中。开有两意二文。
有三意。二文亦是三文也。所言二文者。一前净名命
谓菩萨各各说所解。释入不二法门。二者诸菩萨请
说不二真门也。所言两者三十二菩萨说。净名不说。
即是说不说二意也。三意者。一明三十二菩萨因二
卷九 第 641b 页 X46-0641.png
入不二也。二文殊因二入不二。三净名因无言入不
二也。言二文者三十二菩萨言说入不二。此是一文
也。文殊亦言说入不二。此是一文。故成两文。净名嘿
然无言。无现即无有文也。亦是三文者。二十二菩萨
说入不二一文也。文殊亦说入不二。复是一文。维摩
嘿然不说即有不说文故成三文也。初三十二菩萨
说。及净名不说。中间文殊说不说。说则成前说成
及不说。说边成前三十二菩萨说。不说边即后净名
不说也。亦得言三十二菩萨因二入不二。文殊因二
不二。入非二非不二。净名因非二非不二。入非非二
非非不二也。此三意三转。似如有浅深阶级。然此意
相成。三十二菩萨因二入不二。成文殊因不二入非
二非不二。文殊非二非不二。成净名非非二非非不
二。良由非非二非非不二故。有非二非不二。良由非
二非不二故。有二非二。如大经师子吼品云。若不因
非二非不二。岂得意一言二也。问三十一菩萨因二
入不二。可摄入不二法门品。文殊入非二非不二。净
名入非非二非非不二。那摄入不二法门品相。答有
两种势。三十二菩萨此二不二。文殊是二不二非二
非不二。净名是非二非不二。非非二非非不二故。皆
摄入不二故。皆摄入不二法门品也。又三种转法。即
如二谛八不义中说。有破病意。有无穷转势。有举浅
深门入中道正法义也。
二智义记卷一。
二也。言二文者三十二菩萨言说入不二。此是一文
也。文殊亦言说入不二。此是一文。故成两文。净名嘿
然无言。无现即无有文也。亦是三文者。二十二菩萨
说入不二一文也。文殊亦说入不二。复是一文。维摩
嘿然不说即有不说文故成三文也。初三十二菩萨
说。及净名不说。中间文殊说不说。说则成前说成
及不说。说边成前三十二菩萨说。不说边即后净名
不说也。亦得言三十二菩萨因二入不二。文殊因二
不二。入非二非不二。净名因非二非不二。入非非二
非非不二也。此三意三转。似如有浅深阶级。然此意
相成。三十二菩萨因二入不二。成文殊因不二入非
二非不二。文殊非二非不二。成净名非非二非非不
二。良由非非二非非不二故。有非二非不二。良由非
二非不二故。有二非二。如大经师子吼品云。若不因
非二非不二。岂得意一言二也。问三十一菩萨因二
入不二。可摄入不二法门品。文殊入非二非不二。净
名入非非二非非不二。那摄入不二法门品相。答有
两种势。三十二菩萨此二不二。文殊是二不二非二
非不二。净名是非二非不二。非非二非非不二故。皆
摄入不二故。皆摄入不二法门品也。又三种转法。即
如二谛八不义中说。有破病意。有无穷转势。有举浅
深门入中道正法义也。
二智义记卷一。
卷九 第 641c 页 X46-0641.png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卷第九
显庆三年岁次戊午年十二月六日兴轮寺学问
僧法安为 大皇及内殿故敬奉义章也。
显庆三年岁次戊午年十二月六日兴轮寺学问
僧法安为 大皇及内殿故敬奉义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