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第 598c 页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卷第七
佛性义有四重。第一明大意。第二论释名。第三辨体
相。第四广料简。
第一明大意者。兴皇大师云。必须语无依无得□□
所住为宗。故大品□□□□□发初云。以不住法住
般若波罗蜜中故。关中僧睿法师大品疏中云。启彰
玄门。以不住为始。以无得为终故。若有一豪可得。并
须破洗。何以故。若留一微豪。则非无得宗致。故大经
云。佛性者非有非无。非因非果。非内非外。非常非断。
等离四句。绝百非。虽然尔复得言凡一切众生皆有
佛性。而亦得言无言。有之兴无。约得失之情。分之为
卷七 第 599a 页 X46-0599.png
□。即是有所得无所得也。故大经梵行品云。有所得
者生死二十五有。无所得者名大涅槃也。经既言。有
所得者名为生死。故无有佛性。无所得者名为涅槃。
故有中道佛性。更无别物也。但失之者。佛性为生死
二十五有。得之者生死二十五有为佛性。故失者即
是理外。得者即是理内。故一家义宗。颠倒不颠倒无
豪末差别。故大经如来性品云。犹如甘露。亦如毒药。
或有服为甘露长生。或有服毒药伤命而早夭。仁王
经云。菩萨未成佛时。菩提为烦恼。成佛巳时。烦恼为
菩提。中论涅槃品云。涅槃实际兴世间际。无豪釐差
别。如斯多文。即是理内外意也。故言理外众生。无有
佛性。而此颠倒众生。复有入理还源之义。故亦得言
有佛性。故经云。凡有心者。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也。故仁王经受持品云。大王是波若波罗蜜。是诸
佛菩萨一切众生心识之神本也。若然者。岂非还源
本净义也。问五时波若者。第二时教等。经云何引此。
證佛性义。答彼自作五时四时等。非经论意。今依经
中半满教意辨之也。问何因缘说于佛性。答大论云。
诸佛不以无因缘及小因缘而说。说必有因缘说。今
如法华经云。为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大事者。所谓
开佛知见。乃至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说。今佛性
亦然。知见即是佛性也。问佛性何法而名佛性耶。答
大师云。三世诸佛以此为性。故名佛性。即是三世十
方诸佛之源本。十方三世诸佛由此而成佛。故言源
者生死二十五有。无所得者名大涅槃也。经既言。有
所得者名为生死。故无有佛性。无所得者名为涅槃。
故有中道佛性。更无别物也。但失之者。佛性为生死
二十五有。得之者生死二十五有为佛性。故失者即
是理外。得者即是理内。故一家义宗。颠倒不颠倒无
豪末差别。故大经如来性品云。犹如甘露。亦如毒药。
或有服为甘露长生。或有服毒药伤命而早夭。仁王
经云。菩萨未成佛时。菩提为烦恼。成佛巳时。烦恼为
菩提。中论涅槃品云。涅槃实际兴世间际。无豪釐差
别。如斯多文。即是理内外意也。故言理外众生。无有
佛性。而此颠倒众生。复有入理还源之义。故亦得言
有佛性。故经云。凡有心者。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也。故仁王经受持品云。大王是波若波罗蜜。是诸
佛菩萨一切众生心识之神本也。若然者。岂非还源
本净义也。问五时波若者。第二时教等。经云何引此。
證佛性义。答彼自作五时四时等。非经论意。今依经
中半满教意辨之也。问何因缘说于佛性。答大论云。
诸佛不以无因缘及小因缘而说。说必有因缘说。今
如法华经云。为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大事者。所谓
开佛知见。乃至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说。今佛性
亦然。知见即是佛性也。问佛性何法而名佛性耶。答
大师云。三世诸佛以此为性。故名佛性。即是三世十
方诸佛之源本。十方三世诸佛由此而成佛。故言源
卷七 第 599b 页 X46-0599.png
本。欲令一切众生因悟佛性皆成佛。故说佛性也。无
差别中差别说佛性。藏公开为八种。故说于佛性。何
者。一为对昔三乘性故说佛性。昔三乘性者。谓菩萨
辟支声闻。皆有此三性。此三藏教中意也。今为破如
此等计故。明唯有一佛性。无二乘。以是因缘故。说佛
性也。二者为对保自守之源故。说佛性也。明二乘四
知究竟。自言是极。守自而住。不复进求佛果。今为破
此等计。故云汝等皆有佛性。悉当作佛。云何守于小
乘不了义经意。所以说于佛性也。三者为发菩提心
众生故。云汝当皆作佛有佛性。若能发心行。必得成
佛。若无佛性。何能发心脩行成佛。犹如乳有酪性。攒
摇成酪。若无酪性。攒摇终不得成酪。今亦尔。众生皆
有佛性。发心脩行。即得成佛。为是义故。说佛性也。四
者为下劣众生说于佛性。汝等皆有佛性。当得作佛。
莫生下劣之心。应生尊胜之心。主导之心。为此等事
故。说于佛性也。五者为憍慢自高卑他之人故。说于
佛性。自言巳胜言他鄙劣。故说佛性。明一切众生皆
有佛性。皆当作佛。佛性无有高下。云何得尊卑耶。六
者为好作罪众生故说。汝是一切众生同源。宁得相
煞。即是煞害者。说于佛性。汝若煞者。便煞佛等。一切
众生皆佛性。当作佛故。说于佛性也。七者小乘人一
阐提。断于善根。毕竟无得佛理。如言大经本未至时。
严观等法师。皆云。一阐提无佛性。为破如此等计故。
说于佛性也。八者为三脩比丘封执无常。脩三法印。
差别中差别说佛性。藏公开为八种。故说于佛性。何
者。一为对昔三乘性故说佛性。昔三乘性者。谓菩萨
辟支声闻。皆有此三性。此三藏教中意也。今为破如
此等计故。明唯有一佛性。无二乘。以是因缘故。说佛
性也。二者为对保自守之源故。说佛性也。明二乘四
知究竟。自言是极。守自而住。不复进求佛果。今为破
此等计。故云汝等皆有佛性。悉当作佛。云何守于小
乘不了义经意。所以说于佛性也。三者为发菩提心
众生故。云汝当皆作佛有佛性。若能发心行。必得成
佛。若无佛性。何能发心脩行成佛。犹如乳有酪性。攒
摇成酪。若无酪性。攒摇终不得成酪。今亦尔。众生皆
有佛性。发心脩行。即得成佛。为是义故。说佛性也。四
者为下劣众生说于佛性。汝等皆有佛性。当得作佛。
莫生下劣之心。应生尊胜之心。主导之心。为此等事
故。说于佛性也。五者为憍慢自高卑他之人故。说于
佛性。自言巳胜言他鄙劣。故说佛性。明一切众生皆
有佛性。皆当作佛。佛性无有高下。云何得尊卑耶。六
者为好作罪众生故说。汝是一切众生同源。宁得相
煞。即是煞害者。说于佛性。汝若煞者。便煞佛等。一切
众生皆佛性。当作佛故。说于佛性也。七者小乘人一
阐提。断于善根。毕竟无得佛理。如言大经本未至时。
严观等法师。皆云。一阐提无佛性。为破如此等计故。
说于佛性也。八者为三脩比丘封执无常。脩三法印。
卷七 第 599c 页 X46-0599.png
定谓有为法无常。一切法无我。唯涅槃寂灭。为破此
执。故说佛性。明诸法何曾有我及无我义耶。为破我
故。说一切法无我。其通计皆言无我。为破无我故。说
有佛性我。即是有我破无我。乃识佛性真我。故经言。
空者生死。不空者大涅槃。为破此等计故。说于中道
佛性义也。今谓大意亦不出前八种说。而今依大经
云。五名中波若与佛性。眼目异名。并大论说。波若意
开佛性。有十意也。一者为究竟至菩萨行故说。二者
为十方诸佛诸母故说。三者为大小两乘异故说。四
者为破三乘三性别故说。五者为二乘永究竟四智。
不复进求尊胜道故说。六者为分别生法二身供养
故说。七者为破二边令住中道故说。八者为破一阐
提不成佛故说。九者为二乘令信正法故说。十者成
就万行故说佛性也。问即此颠倒众生有佛性不。答
既言颠倒众生故无也。如此义大异地摄两论与成
毗二家。彼宗八识七识。即有真如性故。翻摄论等昆
崙三藏法师明言。真如性于八识烦恼中有。而不为
烦恼所染。亦非智慧所净。自性清净故。非净非不净。
体既无染。不须智慧所净。故名非净。非非净者。断除
虚妄。体方显现。故曰非非净。即自性清净心也。彼论
三种佛性中。自性住佛。如从凡夫。乃至金心。所有净
识。未离烦恼。于烦恼中住。若尔岂非或识中有真如
性也。论师真谛即或下有可类摄也。但此间摄论师
偷诵三论义疏意。安置彼义中。轻毛之人信从之。非
执。故说佛性。明诸法何曾有我及无我义耶。为破我
故。说一切法无我。其通计皆言无我。为破无我故。说
有佛性我。即是有我破无我。乃识佛性真我。故经言。
空者生死。不空者大涅槃。为破此等计故。说于中道
佛性义也。今谓大意亦不出前八种说。而今依大经
云。五名中波若与佛性。眼目异名。并大论说。波若意
开佛性。有十意也。一者为究竟至菩萨行故说。二者
为十方诸佛诸母故说。三者为大小两乘异故说。四
者为破三乘三性别故说。五者为二乘永究竟四智。
不复进求尊胜道故说。六者为分别生法二身供养
故说。七者为破二边令住中道故说。八者为破一阐
提不成佛故说。九者为二乘令信正法故说。十者成
就万行故说佛性也。问即此颠倒众生有佛性不。答
既言颠倒众生故无也。如此义大异地摄两论与成
毗二家。彼宗八识七识。即有真如性故。翻摄论等昆
崙三藏法师明言。真如性于八识烦恼中有。而不为
烦恼所染。亦非智慧所净。自性清净故。非净非不净。
体既无染。不须智慧所净。故名非净。非非净者。断除
虚妄。体方显现。故曰非非净。即自性清净心也。彼论
三种佛性中。自性住佛。如从凡夫。乃至金心。所有净
识。未离烦恼。于烦恼中住。若尔岂非或识中有真如
性也。论师真谛即或下有可类摄也。但此间摄论师
偷诵三论义疏意。安置彼义中。轻毛之人信从之。非
卷七 第 600a 页 X46-0600.png
吴鲁师意。所谓是章甫安编发文身头戴也。问即此
众生无佛性者。涅槃论云。云何众生是佛耶。答正是
此意。若约道明之。即此众生毕竟不可得。故言众生
是佛。故彼论云。非众生内有佛。亦非外有佛。亦非非
有。非非无也。此意即是假亦中。若言颠倒众生。那得
巳者耶。故言无佛性非如虚妄。或中有真如性者。此
真如虚妄等不能染也。
第二释名。诸法师。释名不同。今且前明得名不同
古旧。一言佛与性。并在因中之目。一切众生有灵知
觉性。得佛无改。简异木石等无性。故大经云。一切众
生皆有佛性也。二龙光法师云。佛之与性。在当果地。
所以然者。佛名觉了。因无其义故。性本不改。佛即嶷
然。故受性称。因中无常。故性义不定。而今因中。并称
佛性者。皆从果为名。论师取彼师意云。欲示果之二
种。必是心因所得。亦斥小乘与外物虚妄等也。此意
后简之。三开善知藏法师云。果地是佛非性。因中是
性非佛也。所以然者。佛名觉了。常住为宗。因无其义。
故果但是佛也。性者不改为宗。因中得佛之理。此无
改易。故是性义也。果不感果无有其非。因则非至果
故。因伹是性。而今果亦名性。是从因为名。因亦称佛。
是从果受称。所以两相从者。欲示因果之理必然。相
开有在。即斥昔日教与木石虚空等也。第四家今大
乘无所得义则不胜。何得分派。缘种种释。终不离断
常二心有所得也。经自说。佛性非有非无。非内非外。
众生无佛性者。涅槃论云。云何众生是佛耶。答正是
此意。若约道明之。即此众生毕竟不可得。故言众生
是佛。故彼论云。非众生内有佛。亦非外有佛。亦非非
有。非非无也。此意即是假亦中。若言颠倒众生。那得
巳者耶。故言无佛性非如虚妄。或中有真如性者。此
真如虚妄等不能染也。
第二释名。诸法师。释名不同。今且前明得名不同
古旧。一言佛与性。并在因中之目。一切众生有灵知
觉性。得佛无改。简异木石等无性。故大经云。一切众
生皆有佛性也。二龙光法师云。佛之与性。在当果地。
所以然者。佛名觉了。因无其义故。性本不改。佛即嶷
然。故受性称。因中无常。故性义不定。而今因中。并称
佛性者。皆从果为名。论师取彼师意云。欲示果之二
种。必是心因所得。亦斥小乘与外物虚妄等也。此意
后简之。三开善知藏法师云。果地是佛非性。因中是
性非佛也。所以然者。佛名觉了。常住为宗。因无其义。
故果但是佛也。性者不改为宗。因中得佛之理。此无
改易。故是性义也。果不感果无有其非。因则非至果
故。因伹是性。而今果亦名性。是从因为名。因亦称佛。
是从果受称。所以两相从者。欲示因果之理必然。相
开有在。即斥昔日教与木石虚空等也。第四家今大
乘无所得义则不胜。何得分派。缘种种释。终不离断
常二心有所得也。经自说。佛性非有非无。非内非外。
卷七 第 600b 页 X46-0600.png
非因非果非等。至论佛性非在非不在。无所的当。一
道清净。无在无不在。虽无在无不在。而假名说在不
在。无在则不在因果巳性。无不在遍在因果已性。如
天女问舍利弗。汝身色相。今何所在。舍利弗曰。身色
相。无在无不在。天女曰。善哉无在无不在。佛所说
也。若具足言之。无在不在无在无不在具足中假也。
故今佛性。非因说为因。非果说为果。故在因名为佛
性。在果名为涅槃。故佛性法性法界真如等。并是一
物种种名不同。亦名佛性如来性三宝性。故言佛法
僧三宝性。无上第一尊。至论佛性皆非而无所当。虽
非因果。而能为因果之本。不唯为因果作本。亦为一
切清法作本也。此即不当当佛果而名为因者。则非
佛性为因性也。不当当涅槃而名为果者。即非涅槃
为果性也。故虽非因而为因本。故佛性非因亦为二
因。佛性非果能为果本。故非果为二因。佛性非果能
为果本故。非果为二果。此即二果二因是因果果因。
以非因非果为本本故为正因也。用故为傍。傍以因
正为名。正以因傍得称。然待傍为正。此未是好正。能
无傍无正。乃名为正。此正不可复言。言正则属傍。言
体即属用。故佛性一道清净无二。无二而为二。故有
因果果因相待得名。伹此相待有横竖不同。有三种
释名。一者表里释名。即是竖而论之。因以不因为义。
果以不果为义。佛以不佛为义。性以不性为义。即
名为义。即义为名。此是竖表释名。故居士经云。五受
道清净。无在无不在。虽无在无不在。而假名说在不
在。无在则不在因果巳性。无不在遍在因果已性。如
天女问舍利弗。汝身色相。今何所在。舍利弗曰。身色
相。无在无不在。天女曰。善哉无在无不在。佛所说
也。若具足言之。无在不在无在无不在具足中假也。
故今佛性。非因说为因。非果说为果。故在因名为佛
性。在果名为涅槃。故佛性法性法界真如等。并是一
物种种名不同。亦名佛性如来性三宝性。故言佛法
僧三宝性。无上第一尊。至论佛性皆非而无所当。虽
非因果。而能为因果之本。不唯为因果作本。亦为一
切清法作本也。此即不当当佛果而名为因者。则非
佛性为因性也。不当当涅槃而名为果者。即非涅槃
为果性也。故虽非因而为因本。故佛性非因亦为二
因。佛性非果能为果本。故非果为二因。佛性非果能
为果本故。非果为二果。此即二果二因是因果果因。
以非因非果为本本故为正因也。用故为傍。傍以因
正为名。正以因傍得称。然待傍为正。此未是好正。能
无傍无正。乃名为正。此正不可复言。言正则属傍。言
体即属用。故佛性一道清净无二。无二而为二。故有
因果果因相待得名。伹此相待有横竖不同。有三种
释名。一者表里释名。即是竖而论之。因以不因为义。
果以不果为义。佛以不佛为义。性以不性为义。即
名为义。即义为名。此是竖表释名。故居士经云。五受
卷七 第 600c 页 X46-0600.png
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不生不灭无常义。本以生
灭为无常。而无生灭为无常义。即是表里释名也。二
者开发释名。即是佛以法义。法以佛义。横而明也。如
因以待果得名。果以待因得名。故因则非因因。果则
非果果。故假名说因果。假因说果。须果说因。若有因
可因。因是自因。何须于果。有果可果。果是自果。何须
于因也。今谓假故无自义。因他无自体。故假名所待
因果非因果。待假因果非因果假名方便因缘待说
相因。无自性故无法。无法则无所有。无所有。所以相
因而说。一切法无二无所有义故。因得以果为名。即
以果为义。果得以因为名。以因为义。故大经云。欲令
众生深识世谛故。说第一义。欲令众生深识第一义
故。说世谛也。则名义亦然也。此则自他释名开发义
也。三者当体释名。佛是觉了为义也。今明性亦有三
种势。例佛可知也。性以不性为义。不性则苞一切法。
皆无性空无所有。清净随缘假名说不性为性。随缘
所明欲辨何性。论佛性伹假名佛为性。故名为佛性。
故佛性法界法性。只论一道更无别法。故性以不性
为义。不性以性为义。则达此不性性。性为不性。则达
非性非不性。了此性不性。则此人有佛性。不了。则无
佛性。故云凡有心者。皆有佛性。何得以即时不了语
众生等皆有佛性正因耶。次约经开五种佛性释名。
师说不同。开善智藏法师云。正是专当不偏义。众生
神明与如来种智。虽复大小之殊。而同是虑智。性相
灭为无常。而无生灭为无常义。即是表里释名也。二
者开发释名。即是佛以法义。法以佛义。横而明也。如
因以待果得名。果以待因得名。故因则非因因。果则
非果果。故假名说因果。假因说果。须果说因。若有因
可因。因是自因。何须于果。有果可果。果是自果。何须
于因也。今谓假故无自义。因他无自体。故假名所待
因果非因果。待假因果非因果假名方便因缘待说
相因。无自性故无法。无法则无所有。无所有。所以相
因而说。一切法无二无所有义故。因得以果为名。即
以果为义。果得以因为名。以因为义。故大经云。欲令
众生深识世谛故。说第一义。欲令众生深识第一义
故。说世谛也。则名义亦然也。此则自他释名开发义
也。三者当体释名。佛是觉了为义也。今明性亦有三
种势。例佛可知也。性以不性为义。不性则苞一切法。
皆无性空无所有。清净随缘假名说不性为性。随缘
所明欲辨何性。论佛性伹假名佛为性。故名为佛性。
故佛性法界法性。只论一道更无别法。故性以不性
为义。不性以性为义。则达此不性性。性为不性。则达
非性非不性。了此性不性。则此人有佛性。不了。则无
佛性。故云凡有心者。皆有佛性。何得以即时不了语
众生等皆有佛性正因耶。次约经开五种佛性释名。
师说不同。开善智藏法师云。正是专当不偏义。众生
神明与如来种智。虽复大小之殊。而同是虑智。性相
卷七 第 601a 页 X46-0601.png
感召。故谓名正因。正感佛果。对缘因为名。非傍助义。
缘因者缘由为义。虽有正因。不脩万行。终不能得果。
由藉万善脩行故得佛果。对正因为缘。名亦名境界。
如草木虚空等。其不能了出佛果。但为观智所缘。为
心作境。故名境界也。了因者。照了为义。万善之类。显
出佛果。故名了因。如燃照物。譬其对境明了也。果者
以酬因为义。果果者。谓从果生果。故名果果也。今谓
三种意如前。正是远离为义。故华严经性起品云。正
法远离一切趣不趣也。大品经无生品云。何等波若
波罗蜜。答云。远离故。名般若波罗蜜。何等法远离。远
离阴界入等。乃至一切法内空外空等也。正是中实
为义。如正观论也。亦得不偏释也。因者本义由义也。
故经言无住为本。般若非生一切法等也。缘因者。亦
得如旧释名得也。了因者。了因者。了不二为义。亦如
常释得也。果与果果。亦类释得。虽尔意永异诸师也。
至论佛性。佛穷四句百非故佛也。性是正义。正是实
义。穷正实性也。
第三论体相。佛性礼相故。旧师执解有三家不同。
涅槃宗体要是佛性义也。一道生法师执云。当有为
佛性体。法师意一切众生即云无有佛性。而当必净
悟。悟时离四句百非。非三世摄。而约未悟众生。望四
句百非。为当果也。二昙此远法师执云。本有中道真
如为佛性体也。三于生远之间执云。得佛之理为佛
性。是望法师义也。于三师宗本中。未执不同。略有十
缘因者缘由为义。虽有正因。不脩万行。终不能得果。
由藉万善脩行故得佛果。对正因为缘。名亦名境界。
如草木虚空等。其不能了出佛果。但为观智所缘。为
心作境。故名境界也。了因者。照了为义。万善之类。显
出佛果。故名了因。如燃照物。譬其对境明了也。果者
以酬因为义。果果者。谓从果生果。故名果果也。今谓
三种意如前。正是远离为义。故华严经性起品云。正
法远离一切趣不趣也。大品经无生品云。何等波若
波罗蜜。答云。远离故。名般若波罗蜜。何等法远离。远
离阴界入等。乃至一切法内空外空等也。正是中实
为义。如正观论也。亦得不偏释也。因者本义由义也。
故经言无住为本。般若非生一切法等也。缘因者。亦
得如旧释名得也。了因者。了因者。了不二为义。亦如
常释得也。果与果果。亦类释得。虽尔意永异诸师也。
至论佛性。佛穷四句百非故佛也。性是正义。正是实
义。穷正实性也。
第三论体相。佛性礼相故。旧师执解有三家不同。
涅槃宗体要是佛性义也。一道生法师执云。当有为
佛性体。法师意一切众生即云无有佛性。而当必净
悟。悟时离四句百非。非三世摄。而约未悟众生。望四
句百非。为当果也。二昙此远法师执云。本有中道真
如为佛性体也。三于生远之间执云。得佛之理为佛
性。是望法师义也。于三师宗本中。未执不同。略有十
卷七 第 601b 页 X46-0601.png
家。第一白马爱法师。执生公义云。当果为正因。则简
异木石无当果义。无明初念不有而巳。有心则有当
果性。故脩万行尅果故当果为正因体。此师终取成
论意。释生师意。未必尔。法师既非凡人。五事證知故
也。非法师亦有同此说。正言显即是果。隐即为因。只
是一切转侧以为同果也。第二灵根令正。执望师义
云。一切众生本有得佛之理为正因体。即是因中得
佛之理理常也。故两文为證。一者师子吼品云。佛性
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
此明正因性。而言诸佛以此为性。故證知因中有得
佛之理也。二者亦师子吼菩萨问言。若一切众生巳
有佛性。何用脩道佛答佛与佛性。虽无差别。而诸众
生。悉未具足。此正自有性。而无佛故。言未具足。亦简
异木石等无性也。此性也此两师异者。爱公约玄常
住果明之。令正约即因中得佛之理常也。第三灵味
小亮法师云。真俗共成众生真如性理为正因体。何
者。不有心而巳。有心则有真如性上生故。平正真
如正因为体。苦无常为俗谛。即空为真谛。此之真俗。
于平正真如上用故。真如出二谛外。若外物者。虽即
真如。而非心识故。生巳断灭也。第四梁武萧天子义。
心有不失之性。真神为正因体。巳在身内。则异于木
石等非心性物。此意。因中巳有真神性故。能得真佛
果。故大经如来性品初云。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
众生有佛性。即是我义。即于木石等为异。亦出二谛
异木石无当果义。无明初念不有而巳。有心则有当
果性。故脩万行尅果故当果为正因体。此师终取成
论意。释生师意。未必尔。法师既非凡人。五事證知故
也。非法师亦有同此说。正言显即是果。隐即为因。只
是一切转侧以为同果也。第二灵根令正。执望师义
云。一切众生本有得佛之理为正因体。即是因中得
佛之理理常也。故两文为證。一者师子吼品云。佛性
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
此明正因性。而言诸佛以此为性。故證知因中有得
佛之理也。二者亦师子吼菩萨问言。若一切众生巳
有佛性。何用脩道佛答佛与佛性。虽无差别。而诸众
生。悉未具足。此正自有性。而无佛故。言未具足。亦简
异木石等无性也。此性也此两师异者。爱公约玄常
住果明之。令正约即因中得佛之理常也。第三灵味
小亮法师云。真俗共成众生真如性理为正因体。何
者。不有心而巳。有心则有真如性上生故。平正真
如正因为体。苦无常为俗谛。即空为真谛。此之真俗。
于平正真如上用故。真如出二谛外。若外物者。虽即
真如。而非心识故。生巳断灭也。第四梁武萧天子义。
心有不失之性。真神为正因体。巳在身内。则异于木
石等非心性物。此意。因中巳有真神性故。能得真佛
果。故大经如来性品初云。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
众生有佛性。即是我义。即于木石等为异。亦出二谛
卷七 第 601c 页 X46-0601.png
外。亦是小亮气也。第五中寺小安法师云。心上有冥
转不引之义。为正因体。此意神识有冥传用。如心有
异变相。至佛。亦简异木石等。一其日而巳。亦出二谛
也。第六光宅云法师云。心有避苦求乐性义为正因
体。如解皆或之性向菩提性。亦简异木石等无性也。
故夫人经云。众生若不厌苦。则不求涅槃义。释云。以
此心有皆生死之性。为众生之善本。故所以为正因。
亦是出二谛外。又于时用师亮师义云。心有真如性
为正体也。梁武等三师义宗诸师云只一心神名执
一义为分三宝之也。第七河西道朗法师。末庄严旻
法师。招提白琰公等云。众生为正因体。何者。众生之
用总御心法。众生之义言其处处受生。令说御心之
主。能成大觉。大觉因中。生生流转。心获湛然。故谓众
生为正因。是得佛之本。故大经师子吼品云。正因者
谓诸众生也。亦执出二谛外也。第八定林柔法师义。
开善知藏师所用。通而为语。假实皆是正因。故大经
迦叶品云。不即六法。不离六法。别则心识为正因体。
故大经师子吼品云。凡有心者。皆得三菩提。故法师
云。穷恶阐提。亦有反本之理。如草木无情一化便罪
无有终得之理。众生心识相续不断。终成大圣。今形
彼无识。故言众生有佛性也。故迦叶品亦云。非佛性
者。墙壁瓦石无情则简草木等。此意有心识灵知。能
感得三菩提果。果则俱二谛也。第九地论师云。第八
无没识为正因体。第十摄论师云。第九无垢识为正
转不引之义。为正因体。此意神识有冥传用。如心有
异变相。至佛。亦简异木石等。一其日而巳。亦出二谛
也。第六光宅云法师云。心有避苦求乐性义为正因
体。如解皆或之性向菩提性。亦简异木石等无性也。
故夫人经云。众生若不厌苦。则不求涅槃义。释云。以
此心有皆生死之性。为众生之善本。故所以为正因。
亦是出二谛外。又于时用师亮师义云。心有真如性
为正体也。梁武等三师义宗诸师云只一心神名执
一义为分三宝之也。第七河西道朗法师。末庄严旻
法师。招提白琰公等云。众生为正因体。何者。众生之
用总御心法。众生之义言其处处受生。令说御心之
主。能成大觉。大觉因中。生生流转。心获湛然。故谓众
生为正因。是得佛之本。故大经师子吼品云。正因者
谓诸众生也。亦执出二谛外也。第八定林柔法师义。
开善知藏师所用。通而为语。假实皆是正因。故大经
迦叶品云。不即六法。不离六法。别则心识为正因体。
故大经师子吼品云。凡有心者。皆得三菩提。故法师
云。穷恶阐提。亦有反本之理。如草木无情一化便罪
无有终得之理。众生心识相续不断。终成大圣。今形
彼无识。故言众生有佛性也。故迦叶品亦云。非佛性
者。墙壁瓦石无情则简草木等。此意有心识灵知。能
感得三菩提果。果则俱二谛也。第九地论师云。第八
无没识为正因体。第十摄论师云。第九无垢识为正
卷七 第 602a 页 X46-0602.png
因体。故彼两师云。从凡至佛。同以自性清净心为正
因佛性体。故彼云。自性住佛性。引出佛性。得果佛性
也。此引出得果两性。彼师解不同。一云三性并是正
因性。一云自性住是正因性。馀二性非。何者。果与果
果两性。是得果性。引出性。即是十二因缘所生法。观
知了因性。自性住。是非因非果佛性正因性也。地论
师云。分别而言之。有三种。一是理性。二是体性。三是
缘起性。隐时为理性。显时为体性。用时为缘起性也。
地摄两论义玄同。昔时昙无远师义也。今谓此十师
等说。并自心依经度。可谓如大经云竞投瓦砾。谬传
羊角之刀。如师子吼中𠲖𠲖。故须一一破之。
问十家亦引经。汝亦据经。何独汝是他非耶。答此事如
世娘婢二子。诤父家业。为岂相类也。又今家禀南天竺
学摩诃衍龙树之风。彼依[雨/判][户@贝]学小乘诃梨之论。又地
摄两论学有得大乘师宗巳是悬绝。汝学成讫与地
摄论。我学三论。我论初命章。十二门论云。今当略解
摩诃衍。中论初亦云。如摩诃般若波罗蜜中说。汝论
初命章云。何故造此论。我欲正论三藏中实义。若尔
岂悬绝。故法华经安乐行品云。莫亲近三藏学者。又
大品边学品云。十地为戏论乃至一切戏论故。彼义
宗无没识为解或之本。至金心无没尽显无垢。岂非
二见之徒。故经言诸有二者有所得。亦是从冥生觉。
同外道义。何者。无没无明上。脩习十地解起。岂非从
冥生学义也。是故师徒异。教门亦异。岂得相比耶。故
因佛性体。故彼云。自性住佛性。引出佛性。得果佛性
也。此引出得果两性。彼师解不同。一云三性并是正
因性。一云自性住是正因性。馀二性非。何者。果与果
果两性。是得果性。引出性。即是十二因缘所生法。观
知了因性。自性住。是非因非果佛性正因性也。地论
师云。分别而言之。有三种。一是理性。二是体性。三是
缘起性。隐时为理性。显时为体性。用时为缘起性也。
地摄两论义玄同。昔时昙无远师义也。今谓此十师
等说。并自心依经度。可谓如大经云竞投瓦砾。谬传
羊角之刀。如师子吼中𠲖𠲖。故须一一破之。
问十家亦引经。汝亦据经。何独汝是他非耶。答此事如
世娘婢二子。诤父家业。为岂相类也。又今家禀南天竺
学摩诃衍龙树之风。彼依[雨/判][户@贝]学小乘诃梨之论。又地
摄两论学有得大乘师宗巳是悬绝。汝学成讫与地
摄论。我学三论。我论初命章。十二门论云。今当略解
摩诃衍。中论初亦云。如摩诃般若波罗蜜中说。汝论
初命章云。何故造此论。我欲正论三藏中实义。若尔
岂悬绝。故法华经安乐行品云。莫亲近三藏学者。又
大品边学品云。十地为戏论乃至一切戏论故。彼义
宗无没识为解或之本。至金心无没尽显无垢。岂非
二见之徒。故经言诸有二者有所得。亦是从冥生觉。
同外道义。何者。无没无明上。脩习十地解起。岂非从
冥生学义也。是故师徒异。教门亦异。岂得相比耶。故
卷七 第 602b 页 X46-0602.png
大经云。亦名甘露亦名毒药也。今明西种弹佛性。岂
开心非心。乃至八九识亦然。故今非心不心。是故得
辨心不心并是佛性。今若明佛性无所而不非。如大
经下文云。非有非无。非有为非无为。非常非无常。乃
至非断非不断。是故佛性。非非所不非。是是所不是。
是非亦不非。非是亦不是。百非所不非。百是所不是。
横绝百非。竖绝四句。横绝百非者。如前说。佛性非有
非无。非常非无常。非心非色。如是一切皆非。如此皆
非。何但于百非乃至百千万非。乃至无量非也。竖绝
四句者。如言佛性。非心非不心。非亦心非心。非非心
非非不心。如是四句并绝。一切皆非。百非乃至千万
非。无量既非。即召无量是。前既百非。乃至万不非无
量非。一切皆非者。今论是即百是万是。乃至一切皆
是。若善若恶。若色若心。一切皆是佛性。如大经下文
明。烦恼是佛性。色亦是佛性。如释空空云。是是非是
是名为空空。非则并非。是则双取。是故是是非是是
皆是空空。是是非是是。而是是非是。非非非非。而非
非不非也。第一家第二家。当果理与得佛理为正因
体者。今三义破之。一者无责之如破三世也。此两理。
为是有。为是无。理若是有。异于无者。理则应生。巳异
于无。即是巳有故。属现在理。若是无无。则无理也。又
为是巳理为理。未理为理。理时为理。巳理为理者。即
应巳生为生。巳生不应更生。亦不得巳理为理。若未
理则无理。理时则此理是事也。又此理是空。为离空
开心非心。乃至八九识亦然。故今非心不心。是故得
辨心不心并是佛性。今若明佛性无所而不非。如大
经下文云。非有非无。非有为非无为。非常非无常。乃
至非断非不断。是故佛性。非非所不非。是是所不是。
是非亦不非。非是亦不是。百非所不非。百是所不是。
横绝百非。竖绝四句。横绝百非者。如前说。佛性非有
非无。非常非无常。非心非色。如是一切皆非。如此皆
非。何但于百非乃至百千万非。乃至无量非也。竖绝
四句者。如言佛性。非心非不心。非亦心非心。非非心
非非不心。如是四句并绝。一切皆非。百非乃至千万
非。无量既非。即召无量是。前既百非。乃至万不非无
量非。一切皆非者。今论是即百是万是。乃至一切皆
是。若善若恶。若色若心。一切皆是佛性。如大经下文
明。烦恼是佛性。色亦是佛性。如释空空云。是是非是
是名为空空。非则并非。是则双取。是故是是非是是
皆是空空。是是非是是。而是是非是。非非非非。而非
非不非也。第一家第二家。当果理与得佛理为正因
体者。今三义破之。一者无责之如破三世也。此两理。
为是有。为是无。理若是有。异于无者。理则应生。巳异
于无。即是巳有故。属现在理。若是无无。则无理也。又
为是巳理为理。未理为理。理时为理。巳理为理者。即
应巳生为生。巳生不应更生。亦不得巳理为理。若未
理则无理。理时则此理是事也。又此理是空。为离空
卷七 第 602c 页 X46-0602.png
耶。即是空空则无理。离空则无理也。第三家真俗平
正真如性为正因体者。如二谛中破。色性是空。初念
始明正因。此正因即始生。真则有初。若未有众生
时。复谁作正因。若言初念众生。生于真如上者。如空
中生万物。万物宁得虚空为体。如器中有物也。此师
最儜也。第四家似外道义也。既言真神性为正因体。
巳在身内异于木石等。岂非是神我边。在二十四法
中耶。第五小安师云。即心有冥传不引之用为正因
故。真如性为正因体。又云同照提义也。第六光宅云。
心有真如性故。有避苦求乐用。真性为正因体。今虽
意同。第三家。无明初念始有。真如性亦始有。既始有
云何心灭。而真如性。脱心有为出在常住性。若尔不
开心法。若然岂是正因体。又云避苦求乐性亦是开
善亦无一类也。第七家召提等云。众生是正因体者。
经中巳破。如波若经说。若有我相众生相。即非菩萨。
又如金光明经云。善女当观。何处有人众生。本性空
寂。无明故有。若尔岂非以无明所谓见众生而为正
因佛性耶。若以众生为正因性者。见众生即见佛性
耶。若御心之主非成大觉。故言众生为正因。是得佛
之本者。众生本是处处生。故名众生。三聚等成。故众
生是因成假。因假极至三聚等成。所得佛果非处处
生。又非因成假。因果不相称。当云何得正因名。终是
即因非正因体也。又众生不当知与不知。宁得以觉
知佛作正因耶。又文云。众生佛性住五阴中。若害五
正真如性为正因体者。如二谛中破。色性是空。初念
始明正因。此正因即始生。真则有初。若未有众生
时。复谁作正因。若言初念众生。生于真如上者。如空
中生万物。万物宁得虚空为体。如器中有物也。此师
最儜也。第四家似外道义也。既言真神性为正因体。
巳在身内异于木石等。岂非是神我边。在二十四法
中耶。第五小安师云。即心有冥传不引之用为正因
故。真如性为正因体。又云同照提义也。第六光宅云。
心有真如性故。有避苦求乐用。真性为正因体。今虽
意同。第三家。无明初念始有。真如性亦始有。既始有
云何心灭。而真如性。脱心有为出在常住性。若尔不
开心法。若然岂是正因体。又云避苦求乐性亦是开
善亦无一类也。第七家召提等云。众生是正因体者。
经中巳破。如波若经说。若有我相众生相。即非菩萨。
又如金光明经云。善女当观。何处有人众生。本性空
寂。无明故有。若尔岂非以无明所谓见众生而为正
因佛性耶。若以众生为正因性者。见众生即见佛性
耶。若御心之主非成大觉。故言众生为正因。是得佛
之本者。众生本是处处生。故名众生。三聚等成。故众
生是因成假。因假极至三聚等成。所得佛果非处处
生。又非因成假。因果不相称。当云何得正因名。终是
即因非正因体也。又众生不当知与不知。宁得以觉
知佛作正因耶。又文云。众生佛性住五阴中。若害五
卷七 第 603a 页 X46-0603.png
阴。名为煞生。众生可煞。佛性便应可煞可断。众生既
无常。佛性亦无常也。又文云。佛性非阴非众生。故佛
性非开众生。宁得以众生为佛性。故知佛性非众生。
非不众生。是故众生不是佛性。
问若然河西那云众生是佛性。答法师意恐如涅槃
论云。众生是佛性也。第九十两家执正因差前诸师
而不离断常过。亦是因中有果过。隐隐有个理。如俗
即有真谛理气过。亦是二谛中破之。地摄两家。妄与
真一。妄与真异。二俱有过。若一。妄覆真。令真隐名藏
者。真亦应覆妄。真应常显名法身。若妄与真异。则各
体二义。故堕二见。亦是于一家。虚实二谛。伪上明之
即涉。故中论十二门论云。有为空故无为亦空也。故
彼地摄两论意。金心以下。是有为。无垢识是无为。故
虚实两识故被破也。第八家开善述用定林寺柔法
师义。心为正因体者。今依论七句捡责心为正因。为
生为不生。若生为正因。如论破生。自生。他生。共生。无
因生。三时求生。巳生。未生。生时生。此七句求生不可
得。何有此心识为正因佛性耶。大经师子吼第二云。
约五阴明之。色非佛性。识非佛性。如是五阴一一并
非佛性。又云心非佛性。何以故。心是无常。佛性常恒
无变故。又华严经云。佛性者非心识之所识。亦非境
界也。又金刚波若经云。佛说诸心皆为非心。如是诸
经并云。心非佛性。云何定说心法为正因耶。又经
云。不即六法。六法既非佛性。不离六法。何得用六法
无常。佛性亦无常也。又文云。佛性非阴非众生。故佛
性非开众生。宁得以众生为佛性。故知佛性非众生。
非不众生。是故众生不是佛性。
问若然河西那云众生是佛性。答法师意恐如涅槃
论云。众生是佛性也。第九十两家执正因差前诸师
而不离断常过。亦是因中有果过。隐隐有个理。如俗
即有真谛理气过。亦是二谛中破之。地摄两家。妄与
真一。妄与真异。二俱有过。若一。妄覆真。令真隐名藏
者。真亦应覆妄。真应常显名法身。若妄与真异。则各
体二义。故堕二见。亦是于一家。虚实二谛。伪上明之
即涉。故中论十二门论云。有为空故无为亦空也。故
彼地摄两论意。金心以下。是有为。无垢识是无为。故
虚实两识故被破也。第八家开善述用定林寺柔法
师义。心为正因体者。今依论七句捡责心为正因。为
生为不生。若生为正因。如论破生。自生。他生。共生。无
因生。三时求生。巳生。未生。生时生。此七句求生不可
得。何有此心识为正因佛性耶。大经师子吼第二云。
约五阴明之。色非佛性。识非佛性。如是五阴一一并
非佛性。又云心非佛性。何以故。心是无常。佛性常恒
无变故。又华严经云。佛性者非心识之所识。亦非境
界也。又金刚波若经云。佛说诸心皆为非心。如是诸
经并云。心非佛性。云何定说心法为正因耶。又经
云。不即六法。六法既非佛性。不离六法。何得用六法
卷七 第 603b 页 X46-0603.png
是佛性。六法既是佛性者。何以故六法非即。六法则
非即。亦无用故。今明非即六法。六法既非。不离六法。
六法亦非。则即离皆非佛性也。今观此十说。皆有体
之可体。于今所说毕竟无此义。今时无所得意。求此
有所得十说可得。可明佛性体相。求之既不可得。不
知以何为体相。故经云。当观诸法。何处有人反众生。
本性空寂。无明故有也。又大品经三慧品云。佛言。吾
以五眼。尚不见众生。岂况菩提可得。而无因众生。而
欲得菩提。今虽言即因所见。为世谛。即不可得为真
谛。故彼所明。皆是二义故无正。何得为正因耶。
问前十师说。并为护过。故被破者。今时此间宝憙渊
师祇洹云公。作真如为正因性。复云何耶。答一往观
述彼师义宗。似落治域素法师义宗。并庄严义。及地
论。无一而非正宗。亦是彼师不识大乘论中因中有
果无果等被破。故私心卜著作义。不足及破限。如耽
罗刀斤利等人。非礼乐所被也。今大乘明义。正以
中道为正因体。故正因佛性是正法。故经云。正法正
道本不二也。从来所说皆是二义。何者。空有生死涅
槃凡圣等。一切法无非是二也。大品经三慧品云。诸
有二者。有所得。无有二者。无所得也。大品经二十二
卷边学品云。有二相者。无有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
罗蜜。无有道。无有果。乃至无有顺忍。何况见色相乃
至一切种智相。若无脩道。云何得须陀洹乃至阿罗
汉果。辟支佛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断烦恼及习
非即。亦无用故。今明非即六法。六法既非。不离六法。
六法亦非。则即离皆非佛性也。今观此十说。皆有体
之可体。于今所说毕竟无此义。今时无所得意。求此
有所得十说可得。可明佛性体相。求之既不可得。不
知以何为体相。故经云。当观诸法。何处有人反众生。
本性空寂。无明故有也。又大品经三慧品云。佛言。吾
以五眼。尚不见众生。岂况菩提可得。而无因众生。而
欲得菩提。今虽言即因所见。为世谛。即不可得为真
谛。故彼所明。皆是二义故无正。何得为正因耶。
问前十师说。并为护过。故被破者。今时此间宝憙渊
师祇洹云公。作真如为正因性。复云何耶。答一往观
述彼师义宗。似落治域素法师义宗。并庄严义。及地
论。无一而非正宗。亦是彼师不识大乘论中因中有
果无果等被破。故私心卜著作义。不足及破限。如耽
罗刀斤利等人。非礼乐所被也。今大乘明义。正以
中道为正因体。故正因佛性是正法。故经云。正法正
道本不二也。从来所说皆是二义。何者。空有生死涅
槃凡圣等。一切法无非是二也。大品经三慧品云。诸
有二者。有所得。无有二者。无所得也。大品经二十二
卷边学品云。有二相者。无有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
罗蜜。无有道。无有果。乃至无有顺忍。何况见色相乃
至一切种智相。若无脩道。云何得须陀洹乃至阿罗
汉果。辟支佛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断烦恼及习
卷七 第 603c 页 X46-0603.png
也。又一切法二。皆是有法。有法便有生死起。不得离
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也。
问无有二者。定是无所得耶。答大品经第十一卷照
明品云。若菩萨作是念。波若波罗蜜。无所有。如虚空。
不坚固。是菩萨。远离般若波罗蜜。若尔若有所念。即
非如。中论云。若有所受即堕断常也。大经第十五梵
行品云。无所得者。名为大乘。菩萨不住诸法。故得名
大乘。是故菩萨。名为无所得也。有所得者。名为声闻
辟支佛道。菩萨求断二乘之道。故得佛道。是故名为
无所得也。故义家云。有所得者。无道无果。无所得者
有道有果故。若尔寻此十说义宗。无非二义。岂是得
正因佛性耶。故十说毕竟有无所故。有所得者于今
皆无。故毕竟空尽净。一切法是净亦净尽亦尽。故今
中道为正因体。中道体清净而明佛性体者。无体为
体。故大品经第十二卷叹净品云。是一切法性。亦是
无性。是无性即是性。不起不灭故。佛无体为体。即是
以净悟为体。故中道正法为正因佛性体也。
问更何文證。答文甚多。大经第二卷末。亦得明佛性。
如琉璃宝珠。正譬中道。佛性亦可譬明缘果也。又如
来性品亦举譬行明中道佛性。佛性性实非隐显。约
迷悟明隐显。失者成隐。得者显。亦是缘正两性傍正
论也。一体三宝明中道佛性。非三一故有三一。此两
意明佛性意犹未足是。若广明中道佛性。如下文。如
经云。明与无明。愚者谓二。智者了达知其无二。无二
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也。
问无有二者。定是无所得耶。答大品经第十一卷照
明品云。若菩萨作是念。波若波罗蜜。无所有。如虚空。
不坚固。是菩萨。远离般若波罗蜜。若尔若有所念。即
非如。中论云。若有所受即堕断常也。大经第十五梵
行品云。无所得者。名为大乘。菩萨不住诸法。故得名
大乘。是故菩萨。名为无所得也。有所得者。名为声闻
辟支佛道。菩萨求断二乘之道。故得佛道。是故名为
无所得也。故义家云。有所得者。无道无果。无所得者
有道有果故。若尔寻此十说义宗。无非二义。岂是得
正因佛性耶。故十说毕竟有无所故。有所得者于今
皆无。故毕竟空尽净。一切法是净亦净尽亦尽。故今
中道为正因体。中道体清净而明佛性体者。无体为
体。故大品经第十二卷叹净品云。是一切法性。亦是
无性。是无性即是性。不起不灭故。佛无体为体。即是
以净悟为体。故中道正法为正因佛性体也。
问更何文證。答文甚多。大经第二卷末。亦得明佛性。
如琉璃宝珠。正譬中道。佛性亦可譬明缘果也。又如
来性品亦举譬行明中道佛性。佛性性实非隐显。约
迷悟明隐显。失者成隐。得者显。亦是缘正两性傍正
论也。一体三宝明中道佛性。非三一故有三一。此两
意明佛性意犹未足是。若广明中道佛性。如下文。如
经云。明与无明。愚者谓二。智者了达知其无二。无二
卷七 第 604a 页 X46-0604.png
之性即是实性。乃至隐之与显。愚者谓二。智者了达
知其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三之与一。愚者为二。
智者了达知其无二。无二之性即实性。如是广明中
道佛性也。又迦叶品文。佛呵迦叶。汝今何故失意作
如此问。我先不说中道为佛性耶。又师子吼文。凡有
六问。初问云。何为佛性。佛答。佛性者即是第一义空。
又云何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声闻缘觉伹见于空。
不见不空。故不行中道。故不见佛性。智者见空与不
空。行中道故。见于佛性。下文结言。第一义空。即是佛
性。佛性即是中道也。又佛答第一问言。汝问以何义
故名为佛性者。佛性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道
种子。下文结言。如是中道名为佛性。又下文云。佛性
者。非内非外。又云非因非果名为佛性。非因非果故
常恒无反。其文甚多。皆以中道为佛性也。若如前十
家所执。并须破之。如上所说。今则皆是佛性。即是就
理假用明佛性义。故经言正因者。谓诸众生。此意者
众生实是缘因性。但约能御所御明之。众生是能御
故名为正因。如对偏明中。实非正中。非偏非中。乃名
为正中。非耶非正。方是正中。今众生亦尔。能御故名
正因。实论非能御非所御乃名为正因性。亦可如涅
槃论众生是佛也。又经云。凡有心者皆当成佛者。亦
是理假用明之。是故假中亦是佛性。即是正因之体。
中假亦是佛性。即是正因之用也。今以悟为体。故佛
名为觉。对此明法名不觉之称。至论佛性非觉非不
知其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三之与一。愚者为二。
智者了达知其无二。无二之性即实性。如是广明中
道佛性也。又迦叶品文。佛呵迦叶。汝今何故失意作
如此问。我先不说中道为佛性耶。又师子吼文。凡有
六问。初问云。何为佛性。佛答。佛性者即是第一义空。
又云何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声闻缘觉伹见于空。
不见不空。故不行中道。故不见佛性。智者见空与不
空。行中道故。见于佛性。下文结言。第一义空。即是佛
性。佛性即是中道也。又佛答第一问言。汝问以何义
故名为佛性者。佛性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道
种子。下文结言。如是中道名为佛性。又下文云。佛性
者。非内非外。又云非因非果名为佛性。非因非果故
常恒无反。其文甚多。皆以中道为佛性也。若如前十
家所执。并须破之。如上所说。今则皆是佛性。即是就
理假用明佛性义。故经言正因者。谓诸众生。此意者
众生实是缘因性。但约能御所御明之。众生是能御
故名为正因。如对偏明中。实非正中。非偏非中。乃名
为正中。非耶非正。方是正中。今众生亦尔。能御故名
正因。实论非能御非所御乃名为正因性。亦可如涅
槃论众生是佛也。又经云。凡有心者皆当成佛者。亦
是理假用明之。是故假中亦是佛性。即是正因之体。
中假亦是佛性。即是正因之用也。今以悟为体。故佛
名为觉。对此明法名不觉之称。至论佛性非觉非不
卷七 第 604b 页 X46-0604.png
觉。乃名为正法体。故一家言。只指法性。为三宝。待不
觉言觉。待觉言不觉。待不觉言觉。以觉为佛宝。待觉
言不觉。以不觉为法宝。觉与不觉不二故同。同是僧
宝。若尔岂得复有一圆真体。而说为三。此一不复是
一。故无一。此三不复是三。故无三。故强名三一一三。
无三无一。以觉为佛。故言佛即是如来性也。前言尽
净。是净亦净。无所觉体亦无无。皆名为觉者。亦觉此
无所觉。名为佛性。故未有此觉。则无佛性。故言凡有
心者。有佛性。性为有也。又木石外物等本来清净。未
曾病故。不言有佛性。唯有有心者。亦如对偏明中。唯
心是能起颠倒妄情。横谓心此心还能悟不二清净。
故就有心者。得菩提。至悟时无内外相。故言佛性者。
非内非外。非因非果等。一切得净也。又亦得言。破外
道木石等有情。故约情明之凡有心者也。又片破一
阐提不成佛。故言凡有心者有佛性。成菩提。非石壁
瓦砾等也。故劝令自觉悟心。若悟心本来清净名为
佛性。尔时不曾有拄木等法殊别。但约知不知明差
别故。菩萨头陀经云。照明菩萨。问心王菩萨云。观烦
恼性内度脱众生。其相可解。外法何。心王菩萨答云。
内外法不异。虽复不异。要先观内一烦恼净众多法
净。何以故尔。内是外之根。众生圣之源。得斯妙法。法
度众生。众生无尽。佛身无尽。众生无边。佛身无边。众
生性即是虚空。虚空即是佛性也。故一家明之。佛性
体以悟为体。此悟悟一切皆非而悟。是观解心即是
觉言觉。待觉言不觉。待不觉言觉。以觉为佛宝。待觉
言不觉。以不觉为法宝。觉与不觉不二故同。同是僧
宝。若尔岂得复有一圆真体。而说为三。此一不复是
一。故无一。此三不复是三。故无三。故强名三一一三。
无三无一。以觉为佛。故言佛即是如来性也。前言尽
净。是净亦净。无所觉体亦无无。皆名为觉者。亦觉此
无所觉。名为佛性。故未有此觉。则无佛性。故言凡有
心者。有佛性。性为有也。又木石外物等本来清净。未
曾病故。不言有佛性。唯有有心者。亦如对偏明中。唯
心是能起颠倒妄情。横谓心此心还能悟不二清净。
故就有心者。得菩提。至悟时无内外相。故言佛性者。
非内非外。非因非果等。一切得净也。又亦得言。破外
道木石等有情。故约情明之凡有心者也。又片破一
阐提不成佛。故言凡有心者有佛性。成菩提。非石壁
瓦砾等也。故劝令自觉悟心。若悟心本来清净名为
佛性。尔时不曾有拄木等法殊别。但约知不知明差
别故。菩萨头陀经云。照明菩萨。问心王菩萨云。观烦
恼性内度脱众生。其相可解。外法何。心王菩萨答云。
内外法不异。虽复不异。要先观内一烦恼净众多法
净。何以故尔。内是外之根。众生圣之源。得斯妙法。法
度众生。众生无尽。佛身无尽。众生无边。佛身无边。众
生性即是虚空。虚空即是佛性也。故一家明之。佛性
体以悟为体。此悟悟一切皆非而悟。是观解心即是
卷七 第 604c 页 X46-0604.png
内法。若尔何得言佛性非内非外者。观解是内。此[彳*又]
非[彳*又]。故非内法。亦非外法。故悟时不见内外生死涅
槃凡圣有无解惑二法。故菩萨行般若时。一切皆非
行。故心心数法不行为行波若。波若即是佛性。所以
佛性法性法界如如。亦是正道。更无二别也。
第四广料简有八。一辨宗途。二明證中道为佛性体。
三论寻经佛性名。四明本始有义。五辨内外有无。六
论见不见佛性。第七料简。第八会教。
第一辨宗途。三论一家。得辨涅槃义宗。故德王文。
亦可是具论佛性。而师子吼文正意乃显。亦得言方
具足也。问第二卷纯陀品。正开宗辨常。可非涅槃义
耶。哀叹品。明圆伊三点。岂非论涅槃耶。第三卷金刚
身品。遣百非。非涅槃佛性耶。第四卷明显纳妃生子
等。皆是涅槃义。何意非涅槃义。又如来性品明佛性。
佛性亦是中道。如来三转明佛性。最后以中道结成
辨如来性。岂非是明佛性。而师子吼文方显明佛性
具足。此文明涅槃义恃是于汝义便故作此说也。答
不然。未悉经之大宗。故作此语也。前多文虽明涅槃
佛性。而来意各异。直是答问意。未是正释涅槃佛性
等义。若玄悟之人。于乃足之。而文意宗途犹是未足。
彼问云何作善业果。佛答由佛性故。能作善业。次问
云何诸菩萨非见难见性。佛答明菩萨髣髴见宣是
答问而巳。未是正解佛性义。答言玄悟之者亦得此
是了教。若论言方宗致未具足也。下师子吼之明义。
非[彳*又]。故非内法。亦非外法。故悟时不见内外生死涅
槃凡圣有无解惑二法。故菩萨行般若时。一切皆非
行。故心心数法不行为行波若。波若即是佛性。所以
佛性法性法界如如。亦是正道。更无二别也。
第四广料简有八。一辨宗途。二明證中道为佛性体。
三论寻经佛性名。四明本始有义。五辨内外有无。六
论见不见佛性。第七料简。第八会教。
第一辨宗途。三论一家。得辨涅槃义宗。故德王文。
亦可是具论佛性。而师子吼文正意乃显。亦得言方
具足也。问第二卷纯陀品。正开宗辨常。可非涅槃义
耶。哀叹品。明圆伊三点。岂非论涅槃耶。第三卷金刚
身品。遣百非。非涅槃佛性耶。第四卷明显纳妃生子
等。皆是涅槃义。何意非涅槃义。又如来性品明佛性。
佛性亦是中道。如来三转明佛性。最后以中道结成
辨如来性。岂非是明佛性。而师子吼文方显明佛性
具足。此文明涅槃义恃是于汝义便故作此说也。答
不然。未悉经之大宗。故作此语也。前多文虽明涅槃
佛性。而来意各异。直是答问意。未是正释涅槃佛性
等义。若玄悟之人。于乃足之。而文意宗途犹是未足。
彼问云何作善业果。佛答由佛性故。能作善业。次问
云何诸菩萨非见难见性。佛答明菩萨髣髴见宣是
答问而巳。未是正解佛性义。答言玄悟之者亦得此
是了教。若论言方宗致未具足也。下师子吼之明义。
卷七 第 605a 页 X46-0605.png
正明体用有六问。一问言何名佛性。二问以何义名
佛性。三问何故复名常乐我净。四问一切众生何故
不见。五问菩萨住以何法故不了了见佛性。佛何法
故了了见。六问佛以何眼而得了了见。菩萨以何眼
见故不了了见耶。故如此解释名义。乃是具足故。一
家相传云。[彳*又]佛性师子吼文方具足也。纯陀品旧虽
云开宗常辨。文意片破三脩比丘故辨常。非正宗也。
故大论释大品如化品云。为新发意菩萨。说涅槃是
真实善妙有也。此大经后迦叶品。亦云为假名菩萨。
说常乐我净。闻佛涅槃。谓空脩行故为说四法。此言
合释意也。前哀叹品明三点四德涅槃义。而斥破昔
日无法涅槃意故来。何者。明三点涅槃。直是秘藏义。
对昔不具足明。今方具足明。昔解脱非究竟。今具足
解脱故。又此解脱无般若故也。今时明脩三点四德
究竟具足故来意也。故复婴儿行品云。常乐我净亦
是婴儿行。菩萨二乘亦是婴儿行。一切众生亦如是
也。第三卷金刚身品。遣百非来意。酬前问。问云何得
及。复以何因缘得等故意来。非正明中直佛性。亦是
假上百非为[绝-糸+弓]也。故下文云。佛告迦叶。如来身者是
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等。即是法身也。迦叶问
如佛所说。如是等身。我悉不见。唯见无常破坏身等。
何以故。如来今当入涅槃故。佛则举百非答之。故为
答问意故来也。第四卷虽明住涅槃能建大义。此亦
是答云何开微密等。问云。三密中身密开秘藏义。昔
佛性。三问何故复名常乐我净。四问一切众生何故
不见。五问菩萨住以何法故不了了见佛性。佛何法
故了了见。六问佛以何眼而得了了见。菩萨以何眼
见故不了了见耶。故如此解释名义。乃是具足故。一
家相传云。[彳*又]佛性师子吼文方具足也。纯陀品旧虽
云开宗常辨。文意片破三脩比丘故辨常。非正宗也。
故大论释大品如化品云。为新发意菩萨。说涅槃是
真实善妙有也。此大经后迦叶品。亦云为假名菩萨。
说常乐我净。闻佛涅槃。谓空脩行故为说四法。此言
合释意也。前哀叹品明三点四德涅槃义。而斥破昔
日无法涅槃意故来。何者。明三点涅槃。直是秘藏义。
对昔不具足明。今方具足明。昔解脱非究竟。今具足
解脱故。又此解脱无般若故也。今时明脩三点四德
究竟具足故来意也。故复婴儿行品云。常乐我净亦
是婴儿行。菩萨二乘亦是婴儿行。一切众生亦如是
也。第三卷金刚身品。遣百非来意。酬前问。问云何得
及。复以何因缘得等故意来。非正明中直佛性。亦是
假上百非为[绝-糸+弓]也。故下文云。佛告迦叶。如来身者是
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等。即是法身也。迦叶问
如佛所说。如是等身。我悉不见。唯见无常破坏身等。
何以故。如来今当入涅槃故。佛则举百非答之。故为
答问意故来也。第四卷虽明住涅槃能建大义。此亦
是答云何开微密等。问云。三密中身密开秘藏义。昔
卷七 第 605b 页 X46-0605.png
所作并是涅槃方便用。未是正解涅槃义。故下文佛
叹云。汝今欲尽如是大乘大涅槃海。汝复值我能善
解故。未是正解涅槃义也。
问师子吼品明佛性。为第八卷明佛性并师子吼明
中道。如来性品亦明中道。若为异。答他家未见有释
之。今谓异也。故变释之。第八卷为答作善业问也。明
于佛性故始复非作善业。若不见佛性作善业。不成
善业。此是空脩梵行。如小般若经明。值八百四千万
亿诸佛。悉承事无空过者。犹是空脩梵行。至见燃灯
佛散五华。始得无生忍。复行立可名是菩萨行。今答
迦叶问意。亦胜见佛性故非作善业也。次问意作善
业犹如佛者。云何得见此难见之性。若为作善业得
见此难见性耶。即次答难见性。佛性力故得见。如彼
文说。今师子吼文中明佛性正佛性体用因缘正义
也。若迦叶品正明佛性。乃方便用。如二十七贤圣等。
又能灭恶生善。复非有善恶妙用。如善星调达罗睺
阿难等人也。故一家相传云。师子吼品。正明平正中
道义。经名涅槃。而具论佛性。佛性即是涅槃义。既辨
佛性。应云佛性品。而从能论之人为名。故言师子吼
品也。故涅槃一部有四大士言论涅槃佛性正道。若
为异者。一家相传云。初迦叶正论因果常无常义。若
德王正论涅槃体用常无常义。师子吼正论佛性缘
正两性常无常义。下陈女即论生死涅槃常无常义。
故彼经云舍无常色获得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亦复
叹云。汝今欲尽如是大乘大涅槃海。汝复值我能善
解故。未是正解涅槃义也。
问师子吼品明佛性。为第八卷明佛性并师子吼明
中道。如来性品亦明中道。若为异。答他家未见有释
之。今谓异也。故变释之。第八卷为答作善业问也。明
于佛性故始复非作善业。若不见佛性作善业。不成
善业。此是空脩梵行。如小般若经明。值八百四千万
亿诸佛。悉承事无空过者。犹是空脩梵行。至见燃灯
佛散五华。始得无生忍。复行立可名是菩萨行。今答
迦叶问意。亦胜见佛性故非作善业也。次问意作善
业犹如佛者。云何得见此难见之性。若为作善业得
见此难见性耶。即次答难见性。佛性力故得见。如彼
文说。今师子吼文中明佛性正佛性体用因缘正义
也。若迦叶品正明佛性。乃方便用。如二十七贤圣等。
又能灭恶生善。复非有善恶妙用。如善星调达罗睺
阿难等人也。故一家相传云。师子吼品。正明平正中
道义。经名涅槃。而具论佛性。佛性即是涅槃义。既辨
佛性。应云佛性品。而从能论之人为名。故言师子吼
品也。故涅槃一部有四大士言论涅槃佛性正道。若
为异者。一家相传云。初迦叶正论因果常无常义。若
德王正论涅槃体用常无常义。师子吼正论佛性缘
正两性常无常义。下陈女即论生死涅槃常无常义。
故彼经云舍无常色获得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亦复
卷七 第 605c 页 X46-0605.png
如是也。虽复具辨常无常义。而常无常不同。虽复明
因果佛性等。而常无常不同。而用显正道。更无异也。
然纯陀。虽因戏供为开秘之端。及兴文殊言论。而正
意但明片倒更相倒写治病。明涅槃佛性正意未足。
但为开涅槃佛性之缘由方便即是开路义也。今谓
五大士开说涅槃一部五种之异也。纯陀兴文珠共
为一大士。因献供为开密之端。即是因供约有为无
为常无常倒写更相治病。略开涅槃门。迦叶因问答约
常无常。广开涅槃。德王约体用。明常无常方便脩成
门。师子吼约不思议中道佛性缘正常无常门。陈如
约生死涅槃耶正不二常无常门也。大经疏中具说
之。大经明百非有三一处说。一者金刚身品明法身。
离四句百非一切皆非。而假法身上。论百非。正意望
正法为傍也。二者第十九卷德王品明。离四句百非。
亦是假上百非为正。正法为傍也。三者师子吼品。明
佛性。离四句百非。正就中道正法法身涅槃佛性同
明正道不二。不二而二。故非因而因。因有二。一境界
因。即是二谛。二了因即是观智。观智即是般若。般若
即是二智。非果而果。果有别总。总而名别为菩提
果。别而用总。涅槃为果果。此四明傍。傍而非傍。所以
为正。故正因非因非果。则应非体非不体而为体者。
以佛性义为体。以何为佛性义。以佛性体为义。此为
一蜜也。而经言佛性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
道种子者。即明中道为佛性种子。种子为中道佛性。
因果佛性等。而常无常不同。而用显正道。更无异也。
然纯陀。虽因戏供为开秘之端。及兴文殊言论。而正
意但明片倒更相倒写治病。明涅槃佛性正意未足。
但为开涅槃佛性之缘由方便即是开路义也。今谓
五大士开说涅槃一部五种之异也。纯陀兴文珠共
为一大士。因献供为开密之端。即是因供约有为无
为常无常倒写更相治病。略开涅槃门。迦叶因问答约
常无常。广开涅槃。德王约体用。明常无常方便脩成
门。师子吼约不思议中道佛性缘正常无常门。陈如
约生死涅槃耶正不二常无常门也。大经疏中具说
之。大经明百非有三一处说。一者金刚身品明法身。
离四句百非一切皆非。而假法身上。论百非。正意望
正法为傍也。二者第十九卷德王品明。离四句百非。
亦是假上百非为正。正法为傍也。三者师子吼品。明
佛性。离四句百非。正就中道正法法身涅槃佛性同
明正道不二。不二而二。故非因而因。因有二。一境界
因。即是二谛。二了因即是观智。观智即是般若。般若
即是二智。非果而果。果有别总。总而名别为菩提
果。别而用总。涅槃为果果。此四明傍。傍而非傍。所以
为正。故正因非因非果。则应非体非不体而为体者。
以佛性义为体。以何为佛性义。以佛性体为义。此为
一蜜也。而经言佛性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
道种子者。即明中道为佛性种子。种子为中道佛性。
卷七 第 606a 页 X46-0606.png
何者如方便说空以有为种子。说有以空为种子。今
不二中道为佛性。则以中道为佛性种子。故中非佛
性(中道种子)。称为佛性。故以中道为佛性种子。故说中道以为
佛性。故佛性为中道种子。说佛性以中道。故佛性为
中道种子。境智智境。缘正正缘。非如是等。皆得种子。
处处说如假名义也。又如非有非无。而称佛果为妙
有。则此有以非有非无。为种子。又非有非无而无。此
无以非有非无为种子。有无既尔。则非因非果。而因
而果。则因果以非因非果为种子。故佛性或为二因
本。成为菩提涅槃本。故今欲识佛性。则须识境智。
达境智则了佛性。唯佛性为二因二果为本也。但立
佛性。少多不同。古来河西朗法师壹法师云。立四种。
一正目。二缘因。三果性。四果果性。庄严法师等又同
此说也。二治城索法师。亦立四种性。而兴前异。谓三
因一果。三因者。一正因。二缘因。三境界因也。一果者。
即是三因所得一果也。以因有境智差别故。开为三
也。果唯一相。故但为一也。其文證者。引下答师子吼
问。因开为三。果唯一故有四性。若引师子吼文中因
兴因因者。此自引明十二因缘有资发义。非是制性
之少多。此文别立果果者。则依此文亦别立有因因
是其异义。其体即了因者我亦果果是异义者。其体
即果性也。三制旨义有六种佛性。谓三果二果。及兴
本有佛性正因也。五性可明。而别有本性者。正因也。
引如来性品云。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有此
不二中道为佛性。则以中道为佛性种子。故中非佛
性(中道种子)。称为佛性。故以中道为佛性种子。故说中道以为
佛性。故佛性为中道种子。说佛性以中道。故佛性为
中道种子。境智智境。缘正正缘。非如是等。皆得种子。
处处说如假名义也。又如非有非无。而称佛果为妙
有。则此有以非有非无。为种子。又非有非无而无。此
无以非有非无为种子。有无既尔。则非因非果。而因
而果。则因果以非因非果为种子。故佛性或为二因
本。成为菩提涅槃本。故今欲识佛性。则须识境智。
达境智则了佛性。唯佛性为二因二果为本也。但立
佛性。少多不同。古来河西朗法师壹法师云。立四种。
一正目。二缘因。三果性。四果果性。庄严法师等又同
此说也。二治城索法师。亦立四种性。而兴前异。谓三
因一果。三因者。一正因。二缘因。三境界因也。一果者。
即是三因所得一果也。以因有境智差别故。开为三
也。果唯一相。故但为一也。其文證者。引下答师子吼
问。因开为三。果唯一故有四性。若引师子吼文中因
兴因因者。此自引明十二因缘有资发义。非是制性
之少多。此文别立果果者。则依此文亦别立有因因
是其异义。其体即了因者我亦果果是异义者。其体
即果性也。三制旨义有六种佛性。谓三果二果。及兴
本有佛性正因也。五性可明。而别有本性者。正因也。
引如来性品云。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有此
卷七 第 606b 页 X46-0606.png
佛性。即是我义故。立有六种佛性也。四云立五种性。
一正因。二了因。三缘因。四果。五果果性。诸师多同此
说也。五开善云。广论因果。共有四名。各有四名也。共
有四名者。一因。二因因。三果。四果果也。各有四名者。
因四者。一正因。二缘因。三了因。四境界因也。果四者。
一三菩提。二涅槃。三第一义空。四智慧也。直名因
者。谓十二因缘。因缘之体。唯观智作因无所有更因
故单受因名也。因因者。谓观智心是了因体。以因前
境。复为三菩提因故。受重因称也。果者以三菩提。
众因所得。前来有果。宜单受果名也。果果者。谓大涅
槃。此是断德。不由断得智。而由智故断即涅槃义。是
果果果故重名果果也。因有四者。三是经有之。境界
之有相传师说。何者寻因义。唯应缘正二种。而今因
性乃有四者。缘因义则广观智境者。束为缘因。此之
缘因故是缘缘之义。故境界因名经文无也。直是先
辈诸师释缘因。谓诸法体义为心作境界缘。了非境
界。异缘因也。正因者。谓心是觉知。非招大觉。气类无
差至当无遍故。名为正因也。缘因者。善及众义助发
正因。傍相缘由。故曰缘因。若因无二则招果不成。故
缘正二种明其必用。苦果无二则智断不圆。便非超
果表。无足可慕。故明三菩提显智周满。次提涅槃
灭累都尽。故因果各二。以明理胜可得。故开佛之性
略有四。谓因兴果。各有其二因。二者一正因。二缘因。
果二者。一智。二断也。此是智藏法师自手书佛性义
一正因。二了因。三缘因。四果。五果果性。诸师多同此
说也。五开善云。广论因果。共有四名。各有四名也。共
有四名者。一因。二因因。三果。四果果也。各有四名者。
因四者。一正因。二缘因。三了因。四境界因也。果四者。
一三菩提。二涅槃。三第一义空。四智慧也。直名因
者。谓十二因缘。因缘之体。唯观智作因无所有更因
故单受因名也。因因者。谓观智心是了因体。以因前
境。复为三菩提因故。受重因称也。果者以三菩提。
众因所得。前来有果。宜单受果名也。果果者。谓大涅
槃。此是断德。不由断得智。而由智故断即涅槃义。是
果果果故重名果果也。因有四者。三是经有之。境界
之有相传师说。何者寻因义。唯应缘正二种。而今因
性乃有四者。缘因义则广观智境者。束为缘因。此之
缘因故是缘缘之义。故境界因名经文无也。直是先
辈诸师释缘因。谓诸法体义为心作境界缘。了非境
界。异缘因也。正因者。谓心是觉知。非招大觉。气类无
差至当无遍故。名为正因也。缘因者。善及众义助发
正因。傍相缘由。故曰缘因。若因无二则招果不成。故
缘正二种明其必用。苦果无二则智断不圆。便非超
果表。无足可慕。故明三菩提显智周满。次提涅槃
灭累都尽。故因果各二。以明理胜可得。故开佛之性
略有四。谓因兴果。各有其二因。二者一正因。二缘因。
果二者。一智。二断也。此是智藏法师自手书佛性义
卷七 第 606c 页 X46-0606.png
作此说也。
问何故因中而名正缘。不作因兴因因名说。及论于
果。便言果兴果果。不作正果缘果说耶。答龙光传
开善释通论尽得。故大经师子吼文云。佛性者有因
有因因。有果有果果。而今不作此立名。为有便不便。
心识望于种智。是因无类正相灭召故宜立受正名。
万善但是相缘由而巳故受缘名。及證果体并是正。
酬前因故不得言正果缘果。但立智断。两德体虽一
时。义其前后。要是由智故断。不由断故智。所以智受
果。断称果果。其义便也。三义取舍者。若便因中以神
明为正因。善为了因。所以缘为境界者。对而为语。果
上亦得有三果。佛地神明此为正果。果地之善此为
了果。果上有生心之义。即境界果。而今因立三果。地
不然者。开善释云因中神明是得佛之本。故宜立
为正因。而必藉万善方现。故须立善为了因。善心由
境发。故复立境界。乃至果中三义非要。所以然者。心
通因果未足为德。果地不须了出。又果之境义非学
者所求。故并不分立。但就善中。不出智慧涅槃。以智
慧故无明永灭。涅槃极果。故生死报巳。既果中要不
出斯两。故即立为二性。以智为果。涅槃为果果也。又
不例者。在因之时。先有于心。后方习善。故前善心巳
是正因。后善方为了因。若论果地起之时。即心即善。
无善心后善之义故。不可分为两果也。
问既不立果上之境为境界果。今此义定属何性。若
问何故因中而名正缘。不作因兴因因名说。及论于
果。便言果兴果果。不作正果缘果说耶。答龙光传
开善释通论尽得。故大经师子吼文云。佛性者有因
有因因。有果有果果。而今不作此立名。为有便不便。
心识望于种智。是因无类正相灭召故宜立受正名。
万善但是相缘由而巳故受缘名。及證果体并是正。
酬前因故不得言正果缘果。但立智断。两德体虽一
时。义其前后。要是由智故断。不由断故智。所以智受
果。断称果果。其义便也。三义取舍者。若便因中以神
明为正因。善为了因。所以缘为境界者。对而为语。果
上亦得有三果。佛地神明此为正果。果地之善此为
了果。果上有生心之义。即境界果。而今因立三果。地
不然者。开善释云因中神明是得佛之本。故宜立
为正因。而必藉万善方现。故须立善为了因。善心由
境发。故复立境界。乃至果中三义非要。所以然者。心
通因果未足为德。果地不须了出。又果之境义非学
者所求。故并不分立。但就善中。不出智慧涅槃。以智
慧故无明永灭。涅槃极果。故生死报巳。既果中要不
出斯两。故即立为二性。以智为果。涅槃为果果也。又
不例者。在因之时。先有于心。后方习善。故前善心巳
是正因。后善方为了因。若论果地起之时。即心即善。
无善心后善之义故。不可分为两果也。
问既不立果上之境为境界果。今此义定属何性。若
卷七 第 607a 页 X46-0607.png
便属境界因。则了因所不照。云何是境界。若言属果。
性。则果中复无其名也。答开善云。属果无嫌。以因中
智不知。不可是境界因摄。而佛果之知此能反照。即
境是智故。宜属果性也。名之兴奢者。前言心是正因。
善是了因。然无心不得佛果。无善亦不得佛。而今心
名正因者。心为得佛之本。善为得佛之末。所以然者。
昔时有心未起于善。然得佛之理。其义为足。非是待
后起善方此理生。故两法相比。心宜名正因也。又无
心果不生。无善果不起。而今善名了因者。有二义。一
者以了因之能本是断或显果。心非别慧。无断惑之
功。善知非断。故宜名了因也。二者了因为用本是始
起。而了昔有法。若论神明。兴佛理本来俱有。何所论
了。故复起善法得言了昔神明也。且神明即是了因
还用后经师子吼文言若乳中有酪□是了因。若是
了因复何须了也。境界因名者。从了因而立。所以然
者。正因之心。不明习学。故无劳说境。了因既明脩习。
必托境而生。故境界名从了因而立。果兴果果。即是
智断𣲪义有前后。故说此二名。自此所乱也。今谓此
师亦是一往好。但不离断常心。何者多因多果。并是
体义俱有处所故。成有所得。虽然而无所得义横论
欲作此说亦得。但未必就智断明明约总别方圆论
之不无此说。断德。蕴在其中也。今谓开佛性只应二
性也。一正。二缘。非因果名为正。是因果即是缘。是故
缘正两性也。但就缘性更开立因果。就正因即成三
性。则果中复无其名也。答开善云。属果无嫌。以因中
智不知。不可是境界因摄。而佛果之知此能反照。即
境是智故。宜属果性也。名之兴奢者。前言心是正因。
善是了因。然无心不得佛果。无善亦不得佛。而今心
名正因者。心为得佛之本。善为得佛之末。所以然者。
昔时有心未起于善。然得佛之理。其义为足。非是待
后起善方此理生。故两法相比。心宜名正因也。又无
心果不生。无善果不起。而今善名了因者。有二义。一
者以了因之能本是断或显果。心非别慧。无断惑之
功。善知非断。故宜名了因也。二者了因为用本是始
起。而了昔有法。若论神明。兴佛理本来俱有。何所论
了。故复起善法得言了昔神明也。且神明即是了因
还用后经师子吼文言若乳中有酪□是了因。若是
了因复何须了也。境界因名者。从了因而立。所以然
者。正因之心。不明习学。故无劳说境。了因既明脩习。
必托境而生。故境界名从了因而立。果兴果果。即是
智断𣲪义有前后。故说此二名。自此所乱也。今谓此
师亦是一往好。但不离断常心。何者多因多果。并是
体义俱有处所故。成有所得。虽然而无所得义横论
欲作此说亦得。但未必就智断明明约总别方圆论
之不无此说。断德。蕴在其中也。今谓开佛性只应二
性也。一正。二缘。非因果名为正。是因果即是缘。是故
缘正两性也。但就缘性更开立因果。就正因即成三
卷七 第 607b 页 X46-0607.png
也。复缘因中更开因与因因。缘果中更开果与果果。
此则缘中有四。足正因则成五性。然缘中虽有四句。
开于缘正。以因果为缘。成因果之名则定也。因中不
得安果名。果中不得安因名。是故虽无差别。而因中
开但作因兴因因。果中开伹作果与果果之目。此是
因缘方假明故也。今明一往正法佛性。是正因性。若
至论明之。佛性不当因果。而能起因果用。故非因非
果。为正法佛性而非生遍用。遍用故有因布果。非因
而因。因布二。谓因兴因因。非果而果。果有二种。谓果
兴果果。非因而因。因有二种。谓因是即境界。因因即
是观智也。非果而果。果有二种。果兴果果。果即是菩
提。果果即是大涅槃。两因为傍。二果为傍。是傍而正。
正故非因非果也。故华严经云。十方诸如来。因共一
法身。即是正法法身也。又经宝王如来性起品实慧
如来性起品云。佛性非为因果体即是佛性。非因非
果而能为因果等用也。大师于时直云。非因非果为
正性正法佛性。若非因非果。结为正因。则将因怙正
谓为正因也。
问非因非果结为心因。亦应非果非因结为正果。便
应有六种佛性。何心五佛性耶。答通论因果有五种。
正因对傍明五种性。正果对傍亦应有五。故明因必
对果为傍。明果必对因亦为傍。傍正得有五。而今为
五种佛性者。明佛性本不二。正道正法无二故。所以
为一。故开傍正为二有因果。果有二果。因有二因。故
此则缘中有四。足正因则成五性。然缘中虽有四句。
开于缘正。以因果为缘。成因果之名则定也。因中不
得安果名。果中不得安因名。是故虽无差别。而因中
开但作因兴因因。果中开伹作果与果果之目。此是
因缘方假明故也。今明一往正法佛性。是正因性。若
至论明之。佛性不当因果。而能起因果用。故非因非
果。为正法佛性而非生遍用。遍用故有因布果。非因
而因。因布二。谓因兴因因。非果而果。果有二种。谓果
兴果果。非因而因。因有二种。谓因是即境界。因因即
是观智也。非果而果。果有二种。果兴果果。果即是菩
提。果果即是大涅槃。两因为傍。二果为傍。是傍而正。
正故非因非果也。故华严经云。十方诸如来。因共一
法身。即是正法法身也。又经宝王如来性起品实慧
如来性起品云。佛性非为因果体即是佛性。非因非
果而能为因果等用也。大师于时直云。非因非果为
正性正法佛性。若非因非果。结为正因。则将因怙正
谓为正因也。
问非因非果结为心因。亦应非果非因结为正果。便
应有六种佛性。何心五佛性耶。答通论因果有五种。
正因对傍明五种性。正果对傍亦应有五。故明因必
对果为傍。明果必对因亦为傍。傍正得有五。而今为
五种佛性者。明佛性本不二。正道正法无二故。所以
为一。故开傍正为二有因果。果有二果。因有二因。故
卷七 第 607c 页 X46-0607.png
傍因傍果。因布因因。果有果果。为四。四为傍。傍而为
正。则非因非果。不被开故。唯是一故。成五佛性。又
非因非果。所以为因。此结独无二故而建立因故
得以正因而不得更明于果。又佛性明珠一道清净。
无有二故。在因为因。在果为果。今正因不明正果。正
因本不对果故。何者正因正果无别法。故大品三慧
品云。彼若波罗蜜。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也。
而性帖为正。故非因非果。所以为正因。故明佛性。不
明性佛。故唯一不二也。又两望明之。得有因果义。而
同是一道无有二故。唯五非六。若开缘因境界因得
为六性。而合明故五也。故一家言。方开性五种佛性
者。若论根本。伹有缘正两性。即是中假缘正者。只是
傍正相对明之。正性者。正法之异因。正道之别名。正
法未曾因之兴果。未曾真之与俗。而于无名相中假
名说。非因果中开于因果。因则缘因。果则缘果。即成
三性。一缘同性。二缘果性。三非因非果正性。若尔本
是一正性。开为缘正两性。开为三性。兴四性五性合。
则五成四。四成三。三成二。二成一。一成为无也。问一
性无量性与五性何异。答异也。一性无量性。是则差
别无差别语。亦可一性无差别语。无量性差别语
也。五性则无差别差别语也。问五性中正性因怙
名正因。果怙名正果。应有七种六种。若言正因果
无别体故。成五性者。亦应言正果。不应为正因。若
不尔者。则成七六种也。答亦得正果。而今立正因。不
正。则非因非果。不被开故。唯是一故。成五佛性。又
非因非果。所以为因。此结独无二故而建立因故
得以正因而不得更明于果。又佛性明珠一道清净。
无有二故。在因为因。在果为果。今正因不明正果。正
因本不对果故。何者正因正果无别法。故大品三慧
品云。彼若波罗蜜。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也。
而性帖为正。故非因非果。所以为正因。故明佛性。不
明性佛。故唯一不二也。又两望明之。得有因果义。而
同是一道无有二故。唯五非六。若开缘因境界因得
为六性。而合明故五也。故一家言。方开性五种佛性
者。若论根本。伹有缘正两性。即是中假缘正者。只是
傍正相对明之。正性者。正法之异因。正道之别名。正
法未曾因之兴果。未曾真之与俗。而于无名相中假
名说。非因果中开于因果。因则缘因。果则缘果。即成
三性。一缘同性。二缘果性。三非因非果正性。若尔本
是一正性。开为缘正两性。开为三性。兴四性五性合。
则五成四。四成三。三成二。二成一。一成为无也。问一
性无量性与五性何异。答异也。一性无量性。是则差
别无差别语。亦可一性无差别语。无量性差别语
也。五性则无差别差别语也。问五性中正性因怙
名正因。果怙名正果。应有七种六种。若言正因果
无别体故。成五性者。亦应言正果。不应为正因。若
不尔者。则成七六种也。答亦得正果。而今立正因。不
卷七 第 608a 页 X46-0608.png
明正果者。正明从涅槃船入生死。无性立一切法义
明之。故正因不正果也。故正性非因非果因。帖[彳*古]名
正因。则无果亦无因。故非因果。若果名帖[彳*古]名正果。
则此因亦无果故非因果。唯有五性。无七六性也。
问可得言正性中有正因此。正果有正果无正因者。
缘性中有缘因。无缘果。有缘果无缘因。若缘因对缘
果。则正因对正果。遂成七六性。若正因此正果。缘
因无缘果。不对唯有三种性。若对则有六七性也。答
非并难。如前说正性。只是强假名。詺正法正道正性
正因果等无量名。犹如大经三十一卷云。天主随义
作名十一。一名帝释。二名憍尸迦。三名婆嗟婆。此云
为好严饰色心好㽵严好功德智真严饰也。四富兰
陀。此云为调伏诸根也。五祛婆此云身无胜也。六因
陀罗此云光明具足也。七千眼。实是二眼。但释不同。
一云共修罗战时。能作千眼。令怖修罗也。云二天主
能于一时中作一千事。如千眼见。八舍脂夫从妇作
名。舍脂此为悦可言也。九金刚者。有二义。一云形体
坚固。如金刚。二云手执金刚杵也。十宝顶。智慧之众
宝之上故宝顶。十一宝幢。内有智慧之宝。非有所建
立义也。又如涅槃。一名随义无量也。今开五性者。取
异名之正因名。足缘性中四种。为五性四性差别。差
别名故不得如帝释多名也。问正性非因果。结为正
因。因名起何处。结名果。果名起何处。答明正性非因
非果。非对非不对。百非不能非。百是不能是。是非所
明之。故正因不正果也。故正性非因非果因。帖[彳*古]名
正因。则无果亦无因。故非因果。若果名帖[彳*古]名正果。
则此因亦无果故非因果。唯有五性。无七六性也。
问可得言正性中有正因此。正果有正果无正因者。
缘性中有缘因。无缘果。有缘果无缘因。若缘因对缘
果。则正因对正果。遂成七六性。若正因此正果。缘
因无缘果。不对唯有三种性。若对则有六七性也。答
非并难。如前说正性。只是强假名。詺正法正道正性
正因果等无量名。犹如大经三十一卷云。天主随义
作名十一。一名帝释。二名憍尸迦。三名婆嗟婆。此云
为好严饰色心好㽵严好功德智真严饰也。四富兰
陀。此云为调伏诸根也。五祛婆此云身无胜也。六因
陀罗此云光明具足也。七千眼。实是二眼。但释不同。
一云共修罗战时。能作千眼。令怖修罗也。云二天主
能于一时中作一千事。如千眼见。八舍脂夫从妇作
名。舍脂此为悦可言也。九金刚者。有二义。一云形体
坚固。如金刚。二云手执金刚杵也。十宝顶。智慧之众
宝之上故宝顶。十一宝幢。内有智慧之宝。非有所建
立义也。又如涅槃。一名随义无量也。今开五性者。取
异名之正因名。足缘性中四种。为五性四性差别。差
别名故不得如帝释多名也。问正性非因果。结为正
因。因名起何处。结名果。果名起何处。答明正性非因
非果。非对非不对。百非不能非。百是不能是。是非所
卷七 第 608b 页 X46-0608.png
不是非也。缘性不得例。缘性有浅深差别义故。有因
果相对起。正因假令对。则无对为对。如真俗相因起。
真如对虚妄相由也。佛性隐即名如来藏。显则名法
身。如此名隐名为正因。显名为正果。此则迷悟也。望
理外明之如此义。缘正二因并隐悉显。非正因缘因
宗也。今论缘正二义。如中假体用。并𨹂理内明也。须
知正法建立。缘因缘果义名为正因。若缘因缘果则
名为缘果。又此缘果能表正因义。则正因义说正果。
只此一正法。能建义是正因所表义。是正果一正法。
两望明之。复缘因缘果望正因而立。即是缘果。此缘
果复能表正因。义名为缘因也。就缘因缘果自相望。
万行能辨万果。义亦是缘因。万德酬万行。义亦是缘
果义。但正因正果缘因缘果。竖论是正宗。万行万德
相望。是傍义非正宗。伹欲成四句。故正因隐时名为
正因。显时名为正果。一正法两义分之。亦有此义。而
缘因因果开两法二义论之。正因因果一法一体。两
望明之。故唯立五性。不开六性也。缘因果兴正因果。
如中假体用能所一列。若四性的约假上开之。故不
例。隐显义望理外为宗明也。望理外者。缘正两因果。
并有隐显也。伹藏有二义。一是隐未显为义。二是苞
含蕴为藏也。
第二明證中道为佛性体。问前出体中。据大经四
文證中道为体。为一意。为异耶。答通论不异。细而论
之不无体用殊别。何者前两后一正明佛性用中。问
果相对起。正因假令对。则无对为对。如真俗相因起。
真如对虚妄相由也。佛性隐即名如来藏。显则名法
身。如此名隐名为正因。显名为正果。此则迷悟也。望
理外明之如此义。缘正二因并隐悉显。非正因缘因
宗也。今论缘正二义。如中假体用。并𨹂理内明也。须
知正法建立。缘因缘果义名为正因。若缘因缘果则
名为缘果。又此缘果能表正因义。则正因义说正果。
只此一正法。能建义是正因所表义。是正果一正法。
两望明之。复缘因缘果望正因而立。即是缘果。此缘
果复能表正因。义名为缘因也。就缘因缘果自相望。
万行能辨万果。义亦是缘因。万德酬万行。义亦是缘
果义。但正因正果缘因缘果。竖论是正宗。万行万德
相望。是傍义非正宗。伹欲成四句。故正因隐时名为
正因。显时名为正果。一正法两义分之。亦有此义。而
缘因因果开两法二义论之。正因因果一法一体。两
望明之。故唯立五性。不开六性也。缘因果兴正因果。
如中假体用能所一列。若四性的约假上开之。故不
例。隐显义望理外为宗明也。望理外者。缘正两因果。
并有隐显也。伹藏有二义。一是隐未显为义。二是苞
含蕴为藏也。
第二明證中道为佛性体。问前出体中。据大经四
文證中道为体。为一意。为异耶。答通论不异。细而论
之不无体用殊别。何者前两后一正明佛性用中。问
卷七 第 608c 页 X46-0608.png
一文正明佛性体。所以然哀叹品意失琉璃珠譬。正
况失佛性。故云乘船游失琉璃没深水中。是时人入
水觅是宝珠。竞提瓦砾等。欢喜持出。乃知不真。是时
大众见珠在水下。时有智人。以巧方便。安徐入水即
便得珠。此明得失义。以三脩比丘所脩三品为观。有
所得动于心水故。失中道正观圆珠佛性。而谓为得。
以失道谓是道也。时有智人。即是菩萨正观不动心
水。得佛性珠。以四句无可为动者。故云不动心水得
圆珠也。故佛性即是众生心水。得失为二。故经云菩
萨未得菩提时。菩提为烦恼。菩萨得菩提时。烦恼为菩
提。此得失亦是隐显。佛性之体。此亦缘有得失。至论
佛性不关得失。虽然此文终时正欲辨得失义。此亦
不异如来性品。如来性品亦尔。诸譬正论隐显义。故
经云其馀力士。角力相扑。是额上珠寻没肤中。不自
觉知是珠所在。此即是失时。明医执镜照面珠于镜
中明了显现。乃至以雪山甘药为譬。是药真味停留
在山。随其流处有种种味。以心水清净故。得于佛性
真味。故此真味在不二正观之心。但失人种种谓为
佛性。故使佛性上味不得知。故知前十家所明佛性。
岂非是谓情所见说故有诸味不同也。此品答云何
作善业大佛今当说问。以因佛性作善业则为佛因。
而失佛性行善故非佛因。若尔流出义则失佛性。故
流转六道非作因。得真味则入内佛性不流出。方能
作善业为佛因。此品正论佛性得失义成。以斥三脩
况失佛性。故云乘船游失琉璃没深水中。是时人入
水觅是宝珠。竞提瓦砾等。欢喜持出。乃知不真。是时
大众见珠在水下。时有智人。以巧方便。安徐入水即
便得珠。此明得失义。以三脩比丘所脩三品为观。有
所得动于心水故。失中道正观圆珠佛性。而谓为得。
以失道谓是道也。时有智人。即是菩萨正观不动心
水。得佛性珠。以四句无可为动者。故云不动心水得
圆珠也。故佛性即是众生心水。得失为二。故经云菩
萨未得菩提时。菩提为烦恼。菩萨得菩提时。烦恼为菩
提。此得失亦是隐显。佛性之体。此亦缘有得失。至论
佛性不关得失。虽然此文终时正欲辨得失义。此亦
不异如来性品。如来性品亦尔。诸譬正论隐显义。故
经云其馀力士。角力相扑。是额上珠寻没肤中。不自
觉知是珠所在。此即是失时。明医执镜照面珠于镜
中明了显现。乃至以雪山甘药为譬。是药真味停留
在山。随其流处有种种味。以心水清净故。得于佛性
真味。故此真味在不二正观之心。但失人种种谓为
佛性。故使佛性上味不得知。故知前十家所明佛性。
岂非是谓情所见说故有诸味不同也。此品答云何
作善业大佛今当说问。以因佛性作善业则为佛因。
而失佛性行善故非佛因。若尔流出义则失佛性。故
流转六道非作因。得真味则入内佛性不流出。方能
作善业为佛因。此品正论佛性得失义成。以斥三脩
卷七 第 609a 页 X46-0609.png
比丘所行失于正道谓为道。故以醉人譬譬于比丘
也。又诃云。未求大乘法食来。为大乘除诸结使。心犹
未染大乘正法。即是付例故说。至论佛性清净称圆
珠也。师子吼品。正论佛性体。如后广释也。迦叶品明
佛性用。即是善恶用也。如调达善星恶用。罗[目*(危-(夗-夕)+夫)]阿难
善用。故广明善恶。善恶人有佛性。佛性非善恶故。能
善恶二用也。然实论。明用四处文同辨用。论体四处
皆明体。一往从多明之作之分也。胜哀叹品。旧云琉
璃珠譬。譬于常住果。故言此珠是常住果珠也。今谓
正明佛性之常无常。有方便用无方便得失义。故今
谓此珠非常非无常。非因非果。中道珠也。而今众生
深识常无常用。故文言以珠力故水皆澄净。即是以
珠制常无常也。如来性品。作善业。乃善反恶用也。亦
是举珠为譬云。其人眉间有金刚珠。既在眉之中间。
即譬中道。又言此珠在水如虚空月形端正。譬中道。
此遍虚空。亦是非有非无。故得云譬中道两舍也。
问既言非常非无常。经文何故言是常耶。答只为体
非常非无常。所以识常无常。此常是非常。此无常是
非无常乃至无苦无乐。乃名大乐也。正意由佛性力
故。得作善业故。答上云何作善业问也。师子吼品正
明佛性体之非因非果也。迦叶品明能作善恶业用。
而明佛性之力。故能生善根。故文言阐提断善根。遂
得还生善根。即是由佛性力故也。故一家相传云。从
多约经时之涅槃。上帙正斥昔明义为宗。未得任道
也。又诃云。未求大乘法食来。为大乘除诸结使。心犹
未染大乘正法。即是付例故说。至论佛性清净称圆
珠也。师子吼品。正论佛性体。如后广释也。迦叶品明
佛性用。即是善恶用也。如调达善星恶用。罗[目*(危-(夗-夕)+夫)]阿难
善用。故广明善恶。善恶人有佛性。佛性非善恶故。能
善恶二用也。然实论。明用四处文同辨用。论体四处
皆明体。一往从多明之作之分也。胜哀叹品。旧云琉
璃珠譬。譬于常住果。故言此珠是常住果珠也。今谓
正明佛性之常无常。有方便用无方便得失义。故今
谓此珠非常非无常。非因非果。中道珠也。而今众生
深识常无常用。故文言以珠力故水皆澄净。即是以
珠制常无常也。如来性品。作善业。乃善反恶用也。亦
是举珠为譬云。其人眉间有金刚珠。既在眉之中间。
即譬中道。又言此珠在水如虚空月形端正。譬中道。
此遍虚空。亦是非有非无。故得云譬中道两舍也。
问既言非常非无常。经文何故言是常耶。答只为体
非常非无常。所以识常无常。此常是非常。此无常是
非无常乃至无苦无乐。乃名大乐也。正意由佛性力
故。得作善业故。答上云何作善业问也。师子吼品正
明佛性体之非因非果也。迦叶品明能作善恶业用。
而明佛性之力。故能生善根。故文言阐提断善根。遂
得还生善根。即是由佛性力故也。故一家相传云。从
多约经时之涅槃。上帙正斥昔明义为宗。未得任道
卷七 第 609b 页 X46-0609.png
论佛性。中下两帙正明佛性也。师子吼品第二十五卷。
具明佛性礼。答师子吼问云汝问云为何佛性者。善
男子佛性名第一义空。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
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兴不空。广历诸法。明空不空我
无我等。行二乘人二乘人但见空不见不空。故不行
中道。无中道故。不见佛性。此即二乘不见佛性。佛性
即于此人是无佛性也。以无所得。知人见空是不空。
不空是空故。行中道。行中道故。即见佛性也。但解第
一义空。名智慧义。开善云。第一义空。则佛果之时兴
法性冥一。故大经大众问品偈言。若非计三宝常住
同真谛也。下地诸智但非会不寘。如来非会非寘如
从境为名目言第一义空也。言智慧者。明此则真不
同草木。虽复即真而至忘弥存故言智慧也。此师终
是二见之徒。故作此说。智不智作不作实。故落被见
也。今云第一义空。名为智慧者。此无所得空。即智为
空。即空为智。即是亦假亦假亦中义也。故所言空者。
不见空兴不空。则此明空是非空非不空。而有空不
空用故。智人达此空不空。是非空非不空。得有空不
空用。我无我等皆然。二乘不了。故不见空不空。对此
为言。亦应云不见智兴不智。则非空不空。为第一义
空。则非智不智故。为第一义智故。以空为智。何得是
智。以智为空何得为空。故非空非智为第一义空。为
佛性为。中道第一义空为佛性耶中道为佛性种子
即种子为中道也。智者则不动切者。不见空与不空。
具明佛性礼。答师子吼问云汝问云为何佛性者。善
男子佛性名第一义空。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
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兴不空。广历诸法。明空不空我
无我等。行二乘人二乘人但见空不见不空。故不行
中道。无中道故。不见佛性。此即二乘不见佛性。佛性
即于此人是无佛性也。以无所得。知人见空是不空。
不空是空故。行中道。行中道故。即见佛性也。但解第
一义空。名智慧义。开善云。第一义空。则佛果之时兴
法性冥一。故大经大众问品偈言。若非计三宝常住
同真谛也。下地诸智但非会不寘。如来非会非寘如
从境为名目言第一义空也。言智慧者。明此则真不
同草木。虽复即真而至忘弥存故言智慧也。此师终
是二见之徒。故作此说。智不智作不作实。故落被见
也。今云第一义空。名为智慧者。此无所得空。即智为
空。即空为智。即是亦假亦假亦中义也。故所言空者。
不见空兴不空。则此明空是非空非不空。而有空不
空用故。智人达此空不空。是非空非不空。得有空不
空用。我无我等皆然。二乘不了。故不见空不空。对此
为言。亦应云不见智兴不智。则非空不空。为第一义
空。则非智不智故。为第一义智故。以空为智。何得是
智。以智为空何得为空。故非空非智为第一义空。为
佛性为。中道第一义空为佛性耶中道为佛性种子
即种子为中道也。智者则不动切者。不见空与不空。
卷七 第 609c 页 X46-0609.png
以为智者。又既言见空与不空。即得言以不见空与
不空。即非空非不空。而有空不空用。故以非空非不空。
故非见空不空。而空以空不空不空空故。有非空
非不空。因非空非故不空故。非见空不空。假名我无
我等也。诸佛亦然。以佛性为本。故法界法性真如般
若涅槃办分因果等也。故经明正法体。非不有用。明
非不有体。而必须得意逐义强分故。有所属故。有不
二而二也。言又念佛性涅槃法身此不异。故经中说
此三种。以明百非。百非即是中道不二之体。伹此体
非礼。故体乃是用。故体所以百是文用。此用非用。故
用乃体故用也。开善云经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土翻云无上正遍知道。此兴智慧辨义是一。故大
经言。智者见空兴不空。至如遍知。亦有亦无悉了。但
举智慧对第一义空。为明智体。本来无相。说无上正
遍知。以对涅槃。为赞智功圆极。馀累都尽。显智断二
德。为翻生死之要。然宾云。果中诸德悉名为佛性。故
经言如来藏者。即我义也。今谓横论相对明义名字
中亦有此义。伹断德为大涅槃者。太涉如涅槃义中
说也。又一家约经相待门。明车轮三世车轮四句也。
大经从初至德王巳还。通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而
未明其少多。至师子吼品。明佛性有两种四句。初四
句云。因兴因因。果与果果也。次四句云。是因非果。是
果非因。亦因亦果。非因非果也。师子吼品云。十二因
缘是因亦因因。是果亦果果。无论二因五果三因二
不空。即非空非不空。而有空不空用。故以非空非不空。
故非见空不空。而空以空不空不空空故。有非空
非不空。因非空非故不空故。非见空不空。假名我无
我等也。诸佛亦然。以佛性为本。故法界法性真如般
若涅槃办分因果等也。故经明正法体。非不有用。明
非不有体。而必须得意逐义强分故。有所属故。有不
二而二也。言又念佛性涅槃法身此不异。故经中说
此三种。以明百非。百非即是中道不二之体。伹此体
非礼。故体乃是用。故体所以百是文用。此用非用。故
用乃体故用也。开善云经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土翻云无上正遍知道。此兴智慧辨义是一。故大
经言。智者见空兴不空。至如遍知。亦有亦无悉了。但
举智慧对第一义空。为明智体。本来无相。说无上正
遍知。以对涅槃。为赞智功圆极。馀累都尽。显智断二
德。为翻生死之要。然宾云。果中诸德悉名为佛性。故
经言如来藏者。即我义也。今谓横论相对明义名字
中亦有此义。伹断德为大涅槃者。太涉如涅槃义中
说也。又一家约经相待门。明车轮三世车轮四句也。
大经从初至德王巳还。通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而
未明其少多。至师子吼品。明佛性有两种四句。初四
句云。因兴因因。果与果果也。次四句云。是因非果。是
果非因。亦因亦果。非因非果也。师子吼品云。十二因
缘是因亦因因。是果亦果果。无论二因五果三因二
卷七 第 610a 页 X46-0610.png
果牙相生。故是车轮。无明当体是因。而生行因。故言
因因。识是果而说行果生。故识是果果。故言彼无明
体。亦因亦因因。识亦果亦果果。生缘老死。老死缘生
亦然。故是知现在五果。只如未来生老死。欲知过去
二因。只如现在爱取有。故因能生果。果巳复是远因
为车轮故。无明为因。而生生行因。故无明得因因名。
行是无明果而生识果故得果果名。于识果中有为
因。得生老果。于生死死更为因。此是车轮名。则观智
生菩提。菩提生涅槃。为果果则。于涅槃果果更应有
因。即十二因缘。十二因缘生观智。观智生菩提则。车
轮此始终义也。佛性亦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因
者所谓十二因缘也。因因者所谓十二因缘所生观
智也。果者所谓三菩提也。果果者无上大涅槃也。今
十二因缘为境界因。此明八不为因缘故。十二因缘
义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具中论
说。菩萨坐道场时观十二因缘不生不灭如虚空。此
为境界因性。能生观智。观智从境界因生。为因因。随
从境界因生为果。而望菩提。为了因出菩提果故言
因。菩提为观智所生为果。菩提果上说大涅槃。涅
槃为果果。此四句车轮未明正因。又次经云四句
者。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亦因亦果
如十二因缘所生观智。是三句未正明正因也。第一
句境界因性也。第二句明果果性也。第三句明观智
者解不因。一云是了因性。了因从前因生。是复能生
因因。识是果而说行果生。故识是果果。故言彼无明
体。亦因亦因因。识亦果亦果果。生缘老死。老死缘生
亦然。故是知现在五果。只如未来生老死。欲知过去
二因。只如现在爱取有。故因能生果。果巳复是远因
为车轮故。无明为因。而生生行因。故无明得因因名。
行是无明果而生识果故得果果名。于识果中有为
因。得生老果。于生死死更为因。此是车轮名。则观智
生菩提。菩提生涅槃。为果果则。于涅槃果果更应有
因。即十二因缘。十二因缘生观智。观智生菩提则。车
轮此始终义也。佛性亦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因
者所谓十二因缘也。因因者所谓十二因缘所生观
智也。果者所谓三菩提也。果果者无上大涅槃也。今
十二因缘为境界因。此明八不为因缘故。十二因缘
义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具中论
说。菩萨坐道场时观十二因缘不生不灭如虚空。此
为境界因性。能生观智。观智从境界因生。为因因。随
从境界因生为果。而望菩提。为了因出菩提果故言
因。菩提为观智所生为果。菩提果上说大涅槃。涅
槃为果果。此四句车轮未明正因。又次经云四句
者。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亦因亦果
如十二因缘所生观智。是三句未正明正因也。第一
句境界因性也。第二句明果果性也。第三句明观智
者解不因。一云是了因性。了因从前因生。是复能生
卷七 第 610b 页 X46-0610.png
为菩提果。还是因故。言亦因亦果也。二今谓亦因是
了因。亦果是果性。因果虽殊。而同是智慧故。又摄性
尽故也。第四句云。非因非果。名为佛性者。正因性也。
若尔因则境界性。因因则是观智。虽有两性并是因
门。果则菩提智性。果果即是大涅槃。㧾亿或可是断
德。虽有二性。并是果门也。因中判境智。果中判智断
也。开善云因果更非异法。若本有是常果。非始造非
终成。故非生非灭。此常果为本有。而于必得故在因
中说。说因为果。果在因中。故众生佛性住五阴中。而
无别一法道因果即是因望果。果在因中。但彼执因
中定无。故说本有。破定执有故说因中无也。如众生
佛性。非有非无。亦无别性。非因非果亦尔。何者在因
说佛。非巳是佛。在果说有。非始是有。则因中巳说佛
性。故涅槃之体本自有之。非适今也。如初德王说也。
今大乘意非因非果佛性者。此始明正性。足前三句。
成四句。为五种佛性也。非因非果者非因非向者。境
界兴观智两因也。非果非向者。菩提兴涅槃两果也。
此论正法不当因果。明因取正。名为正同。明果取正。
名为正果。论佛性正不当因果。论佛性体。则第一义
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兴不空。智者见空兴
不空。广历诸法我无我等。用此片二乘有所得。伹见
空不见不空。不行中道。故不见佛性。则智佛性何但
不当因果而为因果本。亦不当空不空。而能为空不
空本。故能起空不空。乃至不当我无我。能为我无我
了因。亦果是果性。因果虽殊。而同是智慧故。又摄性
尽故也。第四句云。非因非果。名为佛性者。正因性也。
若尔因则境界性。因因则是观智。虽有两性并是因
门。果则菩提智性。果果即是大涅槃。㧾亿或可是断
德。虽有二性。并是果门也。因中判境智。果中判智断
也。开善云因果更非异法。若本有是常果。非始造非
终成。故非生非灭。此常果为本有。而于必得故在因
中说。说因为果。果在因中。故众生佛性住五阴中。而
无别一法道因果即是因望果。果在因中。但彼执因
中定无。故说本有。破定执有故说因中无也。如众生
佛性。非有非无。亦无别性。非因非果亦尔。何者在因
说佛。非巳是佛。在果说有。非始是有。则因中巳说佛
性。故涅槃之体本自有之。非适今也。如初德王说也。
今大乘意非因非果佛性者。此始明正性。足前三句。
成四句。为五种佛性也。非因非果者非因非向者。境
界兴观智两因也。非果非向者。菩提兴涅槃两果也。
此论正法不当因果。明因取正。名为正同。明果取正。
名为正果。论佛性正不当因果。论佛性体。则第一义
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兴不空。智者见空兴
不空。广历诸法我无我等。用此片二乘有所得。伹见
空不见不空。不行中道。故不见佛性。则智佛性何但
不当因果而为因果本。亦不当空不空。而能为空不
空本。故能起空不空。乃至不当我无我。能为我无我
卷七 第 610c 页 X46-0610.png
等用作本也。
问何故就正同明中道。不约馀四明中道耶。答通而
论之皆有之。故一家明义。用中兴体中也。而四是中
道用。用则用正为体。故四是非正中也。前云是果非
因如大涅槃。此据始终为论。复言涅槃为因。此据无
始终义。果还复为因。始终无始终。并是中道之用。假
名中道义也。问大经云。十二因缘不断不常。乃至不
因不果。是何性。答亦可是正因性也。问正因非因果
而帖为正因者。缘性可得言恄为因果耶。答是因果。
何须沾之正立假体故。问若缘性不须怗。正因可怗
者。正因是中。缘因非中。若缘正俱是中者。缘正俱怗
答望理外性实者。亦有此义。俱理内中立中假。假则
是因果。中则非因果。强怗为正因正果也。问正同非
因非果。怗为因果者。缘因是因是果。亦应怗为非因
非果。若缘因是因果故。不得怗非因非果者。正因非
因果。亦不得怗为因果也。答从浅向深。故不例。若无
方通义。亦有此义。但从假入中不例也。
第三寻推佛性名。
显庆三年岁次戊午十二月六日兴轮寺学问僧
法安为大皇帝及内殿故敬奉义章也。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卷第七
问何故就正同明中道。不约馀四明中道耶。答通而
论之皆有之。故一家明义。用中兴体中也。而四是中
道用。用则用正为体。故四是非正中也。前云是果非
因如大涅槃。此据始终为论。复言涅槃为因。此据无
始终义。果还复为因。始终无始终。并是中道之用。假
名中道义也。问大经云。十二因缘不断不常。乃至不
因不果。是何性。答亦可是正因性也。问正因非因果
而帖为正因者。缘性可得言恄为因果耶。答是因果。
何须沾之正立假体故。问若缘性不须怗。正因可怗
者。正因是中。缘因非中。若缘正俱是中者。缘正俱怗
答望理外性实者。亦有此义。俱理内中立中假。假则
是因果。中则非因果。强怗为正因正果也。问正同非
因非果。怗为因果者。缘因是因是果。亦应怗为非因
非果。若缘因是因果故。不得怗非因非果者。正因非
因果。亦不得怗为因果也。答从浅向深。故不例。若无
方通义。亦有此义。但从假入中不例也。
第三寻推佛性名。
显庆三年岁次戊午十二月六日兴轮寺学问僧
法安为大皇帝及内殿故敬奉义章也。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卷第七
卷七 第 611a 页 X46-0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