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56a 页
*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 卷第一
* 十地义(阙文)
* 卷第二
* 第二明断伏义
* 一明断伏(一明断伏 二论修行 三辨得失)
* 二论杂问答
* 料简第三明时节劫数
* 金刚心义
* 一明大意
* 二释名
* 三明出体
* 四料简
* 卷第三 卷第四
* 阙文
* 卷第五
* 二谛义
* 一明大意
* 二明释名
* 三论立名
* 四明有无
* 五辨观行
* 六论相即
* 七明体相
* 八辨绝名(阙文)
* 九明摄法(阙文)
* 十明同异(阙文)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56b 页 X46-0556.png
* 卷第六
* 感应义
* 一大意
* 二释名
* 三明体相
* 四广料简
* 卷第七
* 佛性义
* 一明大意
* 二论释名
* 三辨体相
* 四广料简(一辨宗途二明證中道为佛性体)
* 卷第八(疑卷头有阙文)
* (三论寻经佛性名 四明本始有义 五辨内外有无 六论见不见佛性 七料简 八会释)
* 卷第九
* 二智义
* 一大意
* 二论释名
* 三体相
* 四辨料简(一辨料简 二论须弥入芥子 三明断伏)
* 卷第十(或卷第十二欤)
* 三乘义
* 一释名
* 二体相
* 三广料简
* 四明五乘
* 庄严义
* 一明释名
* 二出体相
* 三广料简
* 感应义
* 一大意
* 二释名
* 三明体相
* 四广料简
* 卷第七
* 佛性义
* 一明大意
* 二论释名
* 三辨体相
* 四广料简(一辨宗途二明證中道为佛性体)
* 卷第八(疑卷头有阙文)
* (三论寻经佛性名 四明本始有义 五辨内外有无 六论见不见佛性 七料简 八会释)
* 卷第九
* 二智义
* 一大意
* 二论释名
* 三体相
* 四辨料简(一辨料简 二论须弥入芥子 三明断伏)
* 卷第十(或卷第十二欤)
* 三乘义
* 一释名
* 二体相
* 三广料简
* 四明五乘
* 庄严义
* 一明释名
* 二出体相
* 三广料简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56c 页 X46-0556.png
* 三位义
* 一释名
* 二体相
* 三料简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终)No. 784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卷第二
第二明断伏义有两。一明断伏。二论杂问答。
第一明断伏有三。一明断伏。二论脩行。三辨得失。
第一明断伏义。略如梦觉义中释也。今约地明之。
十地义成实论师。推与庄严家也。周齐二国。盛明十
地义。此义从来虽盛明之。复后时菩提勒那两三藏
来。翻十地论。功用由两师也。今成实论。释十地断伏
义不同。一庄严家云。所伏之或。略有四种。一者见
谛或。二者思惟。三者习气。四者无知也。于此四惑。分
为十品。见论或为三。谓上中下品。从多为言。以上品
生地狱。中品招畜生。下品堕鬼神。如论说也。以思惟
为三品。即系三界。欲爱住地以为上品。色爱住地以
* 一释名
* 二体相
* 三料简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终)No. 784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卷第二
第二明断伏义有两。一明断伏。二论杂问答。
第一明断伏有三。一明断伏。二论脩行。三辨得失。
第一明断伏义。略如梦觉义中释也。今约地明之。
十地义成实论师。推与庄严家也。周齐二国。盛明十
地义。此义从来虽盛明之。复后时菩提勒那两三藏
来。翻十地论。功用由两师也。今成实论。释十地断伏
义不同。一庄严家云。所伏之或。略有四种。一者见
谛或。二者思惟。三者习气。四者无知也。于此四惑。分
为十品。见论或为三。谓上中下品。从多为言。以上品
生地狱。中品招畜生。下品堕鬼神。如论说也。以思惟
为三品。即系三界。欲爱住地以为上品。色爱住地以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57a 页 X46-0557.png
为中品。有爱住地以为下品也。此三界思惟系地。必
异不同也。见谛[(一/巾)*巳]拾三涂。是从多说之也。习气是见
思之馀残。故不须分别。合为一分也。无明住地其力
最强。能鄣深行。断之最久。且约事相分为三别。谓色
尘无知。以为上品。心难无知。以为中品。集起无知。以
为下品。诚论三无知。牙有粗细。今以从多遂事故。如
向说也。于四分中。开为十品。亦十阶伏之。第一地前。
前十心伏见谛上品。第二中十心伏见谛中品。第三
后十心伏见谛下品。第四初地伏欲界思惟。第五二
地伏色界思惟。第六三地伏无色界思惟。第七四
地。能伏馀习气。第八五地伏色尘无知。第九六地伏
心难无知。第十七地伏集起无知也。所以必论于地
前伏见谛惑尽者。从凡成圣。此事良难。见谛违圣道。
若伏此惑巳。句可入圣位。如其未边。不容得道也。断
道亦十阶。初地断见谛上品。二地断见谛中品。三地
断见谛下品。四地断欲界思惟。五地断色界思惟。六
地断无色思惟。七地断习气。八地断色尘无知。九地
断心难无知。十地断集起无知。引大亮师释生生中
云。三住见谛尽。四住欲界思惟尽也。开善等云。六地
之末必与罗汉齐功。故无色结尽。如璎珞经意也。又
即知五地色界思惟尽也。庄严家云。十住论云。初地
见惑尽者。此意正言能断见谛。不言都尽也。如须陀
洹得见谛尽必至涅槃。以譬初地得生佛家。故生观
喜。少分为喻。不言初地见谛都尽也。如十住论中。亦
异不同也。见谛[(一/巾)*巳]拾三涂。是从多说之也。习气是见
思之馀残。故不须分别。合为一分也。无明住地其力
最强。能鄣深行。断之最久。且约事相分为三别。谓色
尘无知。以为上品。心难无知。以为中品。集起无知。以
为下品。诚论三无知。牙有粗细。今以从多遂事故。如
向说也。于四分中。开为十品。亦十阶伏之。第一地前。
前十心伏见谛上品。第二中十心伏见谛中品。第三
后十心伏见谛下品。第四初地伏欲界思惟。第五二
地伏色界思惟。第六三地伏无色界思惟。第七四
地。能伏馀习气。第八五地伏色尘无知。第九六地伏
心难无知。第十七地伏集起无知也。所以必论于地
前伏见谛惑尽者。从凡成圣。此事良难。见谛违圣道。
若伏此惑巳。句可入圣位。如其未边。不容得道也。断
道亦十阶。初地断见谛上品。二地断见谛中品。三地
断见谛下品。四地断欲界思惟。五地断色界思惟。六
地断无色思惟。七地断习气。八地断色尘无知。九地
断心难无知。十地断集起无知。引大亮师释生生中
云。三住见谛尽。四住欲界思惟尽也。开善等云。六地
之末必与罗汉齐功。故无色结尽。如璎珞经意也。又
即知五地色界思惟尽也。庄严家云。十住论云。初地
见惑尽者。此意正言能断见谛。不言都尽也。如须陀
洹得见谛尽必至涅槃。以譬初地得生佛家。故生观
喜。少分为喻。不言初地见谛都尽也。如十住论中。亦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57b 页 X46-0557.png
以初地巳断三界思惟。可令初地思惟都尽耶。故知
言断谛缚而未尽也。又云别相与无知有别故。习气
必粗。无知必细。粗则先除。细则后断。八地巳上。正断
无知。则知习气于七地中尽也。故彼云。从初地至七
地。则能伏能断者。初地断欲界见谛。兼伏欲界思惟。
二地正断色界见谛。兼伏色界思惟。三地正断无色
界见谛。兼伏无色界思惟。四地正断欲爱住地。即玄
伏三界外无明恒沙上烦恼。五地正断色爱住地。充
伏色尘无知。六地正断有爱住地。即充伏心难无知。
七地正断习气。即充伏色心集起也。从初地至七地。
亦断亦伏。从八地巳上。只断而不伏。馀句可寻也。二
少庄严龙光传开善义。或云三地断见惑尽。或云初
地断见惑尽。而多用初地尽。故开善问从报恩等。依
璎珞经云。初地菩萨断见谛惑故。十地论亦云。初地
见谛惑尽也。二地菩萨断人中烦恼。三地菩萨断
天上烦恼。四地菩萨断三禅巳下烦恼。五地菩萨断
三空巳下烦恼。六地菩萨断非相非非相烦恼。故五
住惑中后四住地惑。亦蕴在其中。是旧意。彼云四住
惑与见思惑。无别异体。大小两乘名为异耳。抧园寺
槁法师义宗。五住地惑并是总痴惑也。又古旧相传。
取璎珞经意。罗汉与六地齐功也。七地巳上义家云。
恒沙上烦恼等。五种习气。九品无知。总痴九品含在
中也。若三十心菩萨。伏相惑烦恼。亦得言断。报因力
与鄣解力习因力灭也。故大经迦叶品云。住忍法时。
言断谛缚而未尽也。又云别相与无知有别故。习气
必粗。无知必细。粗则先除。细则后断。八地巳上。正断
无知。则知习气于七地中尽也。故彼云。从初地至七
地。则能伏能断者。初地断欲界见谛。兼伏欲界思惟。
二地正断色界见谛。兼伏色界思惟。三地正断无色
界见谛。兼伏无色界思惟。四地正断欲爱住地。即玄
伏三界外无明恒沙上烦恼。五地正断色爱住地。充
伏色尘无知。六地正断有爱住地。即充伏心难无知。
七地正断习气。即充伏色心集起也。从初地至七地。
亦断亦伏。从八地巳上。只断而不伏。馀句可寻也。二
少庄严龙光传开善义。或云三地断见惑尽。或云初
地断见惑尽。而多用初地尽。故开善问从报恩等。依
璎珞经云。初地菩萨断见谛惑故。十地论亦云。初地
见谛惑尽也。二地菩萨断人中烦恼。三地菩萨断
天上烦恼。四地菩萨断三禅巳下烦恼。五地菩萨断
三空巳下烦恼。六地菩萨断非相非非相烦恼。故五
住惑中后四住地惑。亦蕴在其中。是旧意。彼云四住
惑与见思惑。无别异体。大小两乘名为异耳。抧园寺
槁法师义宗。五住地惑并是总痴惑也。又古旧相传。
取璎珞经意。罗汉与六地齐功也。七地巳上义家云。
恒沙上烦恼等。五种习气。九品无知。总痴九品含在
中也。若三十心菩萨。伏相惑烦恼。亦得言断。报因力
与鄣解力习因力灭也。故大经迦叶品云。住忍法时。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57c 页 X46-0557.png
断无量三恶道报。当知不从智缘而灭也。又伏义解
不同。一云如𧂐伏也。二云如鱼鳞伏也。三报恩云。必
须品品各各相翻伏也。初地菩萨断见惑而不伏。而
望思惟惑。亦伏义也。二地菩萨巳上至十地菩萨巳
下。亦伏亦断。金刚心菩萨伏而不断。佛果断而不伏
也。若解与惑相对辨者。六地巳下如前说也。伹四住
地惑。见谛惑。三界思惟惑。依五九品无知者。四九品
三种各各一除道𥞋也。于七地巳上所断伏惑。亦有
三种性不同。一总痴无明住地九品。二无知九品。三
习气九品。此三种性一除道所断伏也。洹沙上色尘
等五种。即是无明无知习气性收之。所以只立三种
性。若名目论之四种也。若断伏者。七地断恒沙上烦
恼。则伏色尘无知。八地正断色尘无知。则伏心难无
知。九地正断心难无知。则伏集起无知。十地正断集
起无知。则伏无始无明也。馀二种蕴在其中也。问习
气是见思之馀气。安得与无明住地无知齐轻重耶。
彼答有漏凡夫所起尚轻。三乘圣人所起习馀气安
(在其中也)得重耶。问如十住论。初地巳断三界思惟。安言二三
地巳去始断耶。答如云因灭故果忘。以因收果。远义
明之。非品扶相翻也。大乘明义。断伏数种势。自有人。
于凡夫时。无量劫心乐经学无所得大乘人。或于假
位中。无数劫中。学无所得人一人中观心意洗。即是
如经云。一念相应慧。断无量烦恼及习。若尔何只断
三界思惟耶。今大乘意望彼两种断伏。亦是傍经论
不同。一云如𧂐伏也。二云如鱼鳞伏也。三报恩云。必
须品品各各相翻伏也。初地菩萨断见惑而不伏。而
望思惟惑。亦伏义也。二地菩萨巳上至十地菩萨巳
下。亦伏亦断。金刚心菩萨伏而不断。佛果断而不伏
也。若解与惑相对辨者。六地巳下如前说也。伹四住
地惑。见谛惑。三界思惟惑。依五九品无知者。四九品
三种各各一除道𥞋也。于七地巳上所断伏惑。亦有
三种性不同。一总痴无明住地九品。二无知九品。三
习气九品。此三种性一除道所断伏也。洹沙上色尘
等五种。即是无明无知习气性收之。所以只立三种
性。若名目论之四种也。若断伏者。七地断恒沙上烦
恼。则伏色尘无知。八地正断色尘无知。则伏心难无
知。九地正断心难无知。则伏集起无知。十地正断集
起无知。则伏无始无明也。馀二种蕴在其中也。问习
气是见思之馀气。安得与无明住地无知齐轻重耶。
彼答有漏凡夫所起尚轻。三乘圣人所起习馀气安
(在其中也)得重耶。问如十住论。初地巳断三界思惟。安言二三
地巳去始断耶。答如云因灭故果忘。以因收果。远义
明之。非品扶相翻也。大乘明义。断伏数种势。自有人。
于凡夫时。无量劫心乐经学无所得大乘人。或于假
位中。无数劫中。学无所得人一人中观心意洗。即是
如经云。一念相应慧。断无量烦恼及习。若尔何只断
三界思惟耶。今大乘意望彼两种断伏。亦是傍经论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58a 页 X46-0558.png
中语说之。而彼心意存故终不离断常宗。故被破也。
故大乘明义。或一种[巾*龙]戾根缘。或乐多功德根缘。开
之得言发心十住明伏。初地巳上断也。若无量劫学
无所得利根之缘。未必须两种开之。故如菩萨头陀
云。最上利根者。不出生死。亦不入涅槃。又经云我成
佛时。无三宝名字等也。又依经论中。对除明义。亦有
两种。一功德门明之。如施伏悭乃至定伏乱也。二者
就智慧门明之。正见伏耶见。乃至观因缘能伏痴等。
不二而二。约假上假名说之也。又约功德门。伏枝条。
不伏根本相惑也。就观门。习学空无所有。则能伏根
本。枝条自忘之。是无名相假名说也。又一往分门明
义。习空慧能伏相惑。此则必次第从重至轻。无有中
间不次第。如十地义从浅至深也。而约有中别知及
诸功德行。此则造心行各起更牙深浅。如施行巳深
定行则浅等也。或可观理则深观事犹浅也。别行门
户既不同故。更牙同起。亦可于行自有阶级浅深。从
下至中至上也。故大论云。有上中下。下下下中下上。
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也。又如大经云。拔木
与浣衣譬等也。经云从散心入初禅。从初禅入二禅。
乃至入灭定。从灭定出非想定。非想定出非用处定。
如是次第下出散心。如是次第入出也。又经论云。从
散心入二禅。从二禅。入第四禅。如是间次超入灭定。
出定亦如是。间次超出灭定。复有顺逆超出入。种种
行。定行既如斯多种者。馀诸行类亦然也。虽不二而
故大乘明义。或一种[巾*龙]戾根缘。或乐多功德根缘。开
之得言发心十住明伏。初地巳上断也。若无量劫学
无所得利根之缘。未必须两种开之。故如菩萨头陀
云。最上利根者。不出生死。亦不入涅槃。又经云我成
佛时。无三宝名字等也。又依经论中。对除明义。亦有
两种。一功德门明之。如施伏悭乃至定伏乱也。二者
就智慧门明之。正见伏耶见。乃至观因缘能伏痴等。
不二而二。约假上假名说之也。又约功德门。伏枝条。
不伏根本相惑也。就观门。习学空无所有。则能伏根
本。枝条自忘之。是无名相假名说也。又一往分门明
义。习空慧能伏相惑。此则必次第从重至轻。无有中
间不次第。如十地义从浅至深也。而约有中别知及
诸功德行。此则造心行各起更牙深浅。如施行巳深
定行则浅等也。或可观理则深观事犹浅也。别行门
户既不同故。更牙同起。亦可于行自有阶级浅深。从
下至中至上也。故大论云。有上中下。下下下中下上。
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也。又如大经云。拔木
与浣衣譬等也。经云从散心入初禅。从初禅入二禅。
乃至入灭定。从灭定出非想定。非想定出非用处定。
如是次第下出散心。如是次第入出也。又经论云。从
散心入二禅。从二禅。入第四禅。如是间次超入灭定。
出定亦如是。间次超出灭定。复有顺逆超出入。种种
行。定行既如斯多种者。馀诸行类亦然也。虽不二而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58b 页 X46-0558.png
二。开之无量门。如空中书也。无有踪迹。但假名名字
耳。无空行异于有行。无有行异于空行。无入别出。无
出别入。无超异顺异超等不同。地摄两论。成毗二家
等。有定处所也。利根者遇一华一草一色一香一光
明。即能断伏无量烦恼。闻饭香亦悟无生也。故华严
经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如是展转生。非亦实
智者。无所畏也。何必须次第门与超顺门等耶。又必
须善智识境智等。然改境智万法无有二相。如有不
有无不无。毕竟清净。即是断伏义。于此中。毕竟清净。
名为断义。于中昧者名为伏也。故大品经云。一念相
应慧断无量烦恼及习也。无得大乘。断伏义者。功而
明之。反观自心。心非心。毕竟清净。四句五句不可得。
有何烦恼系属于心。何有心能系烦恼。故无量义经
云。心意识巳也。故大品经相行品云。行亦不受。不行
亦不受。行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受亦
不受也。三慧品亦云。若心心数法不行故行般若波
罗蜜。又品云。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
蜜。如佛所化人行也。菩萨头陀经云。照明菩萨问心王
菩萨云。观烦恼性内度脱众生。其相可解。外法云何。
心王菩萨答。内外法不异。虽彼不异。要先观内。一烦
恼净。众多亦净。何以故尔。内是外之根本。众圣之源。
得斯妙法。法度众生。众生无尽。佛身无尽。众生无边。
佛身亦无边。众生性即是虚空性。虚空性即是佛性
也。又彼经云。心为毒虫。大乘法杖。鞭于心毒虫。内外
耳。无空行异于有行。无有行异于空行。无入别出。无
出别入。无超异顺异超等不同。地摄两论。成毗二家
等。有定处所也。利根者遇一华一草一色一香一光
明。即能断伏无量烦恼。闻饭香亦悟无生也。故华严
经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如是展转生。非亦实
智者。无所畏也。何必须次第门与超顺门等耶。又必
须善智识境智等。然改境智万法无有二相。如有不
有无不无。毕竟清净。即是断伏义。于此中。毕竟清净。
名为断义。于中昧者名为伏也。故大品经云。一念相
应慧断无量烦恼及习也。无得大乘。断伏义者。功而
明之。反观自心。心非心。毕竟清净。四句五句不可得。
有何烦恼系属于心。何有心能系烦恼。故无量义经
云。心意识巳也。故大品经相行品云。行亦不受。不行
亦不受。行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受亦
不受也。三慧品亦云。若心心数法不行故行般若波
罗蜜。又品云。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
蜜。如佛所化人行也。菩萨头陀经云。照明菩萨问心王
菩萨云。观烦恼性内度脱众生。其相可解。外法云何。
心王菩萨答。内外法不异。虽彼不异。要先观内。一烦
恼净。众多亦净。何以故尔。内是外之根本。众圣之源。
得斯妙法。法度众生。众生无尽。佛身无尽。众生无边。
佛身亦无边。众生性即是虚空性。虚空性即是佛性
也。又彼经云。心为毒虫。大乘法杖。鞭于心毒虫。内外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58c 页 X46-0558.png
清净也。华严经云。无心于彼此。而能充一切。往往经
云。无心意也。维摩经云。譬如幻化人。为幻化人说法。
当违是意而为说法也。中论成坏品云。若有所受法
皆是断常也。又一切大乘经常云。举幻化人说法之
意。显于圣人无心也。地摄与成毗四家义宗。一向不
得如幻化人行行。何以故尔。彼地摄论等。含意识与
阿梨耶识。成论等含六识故。不同幻化人说法也。一
家意。一往粗论现起解断成就惑。若功而论之。现起
观断现起心。此心四句尽净。即巳现起心。即成就或
随巳也。不同有所得家等。烦恼虽去。而有净心体[彳*(百-日+ㄎ)]
在至佛也。故彼师等引夫人经云。不思议智慧断
一切烦恼藏。此文證唯解断惑也。今大乘宗一往
论之。亦有此义。而要论之者。空有两境。智双尽净。名
为空智。断一切烦恼藏也。故一家宗假伏中断。中伏
假断。中假俱断。中假俱伏。亦得言。有解伏空解断。有
解断空解伏。空有俱断。空有俱伏。至而论之。假空有
断伏。中即乖断恒伏。何故尔。解惑相除。正是假故。而
前论四句者。一往开中假相也。问前云。若利根者。一
华一草等。亦得是断伏者。十信三十心等。亦得言名
断耶。答二而不二明之。如经云。初发心菩萨等三世
诸佛者。发心亦得言断伏。三十心亦同断伏。初地巳
上皆然也。但初发心者。从凡以来。始向入毕竟不二
心。名为发心也。伏心者。折有不有。折无不无。屈折动
转。无所平于有无等相。名为伏心也。断心者。迥出有
云。无心意也。维摩经云。譬如幻化人。为幻化人说法。
当违是意而为说法也。中论成坏品云。若有所受法
皆是断常也。又一切大乘经常云。举幻化人说法之
意。显于圣人无心也。地摄与成毗四家义宗。一向不
得如幻化人行行。何以故尔。彼地摄论等。含意识与
阿梨耶识。成论等含六识故。不同幻化人说法也。一
家意。一往粗论现起解断成就惑。若功而论之。现起
观断现起心。此心四句尽净。即巳现起心。即成就或
随巳也。不同有所得家等。烦恼虽去。而有净心体[彳*(百-日+ㄎ)]
在至佛也。故彼师等引夫人经云。不思议
一切烦恼藏。此文證唯
论之。亦有此义。而要论之者。空有两境。智双尽净。名
为空智。断一切烦恼藏也。故一家宗假伏中断。中伏
假断。中假俱断。中假俱伏。亦得言。有解伏空解断。有
解断空解伏。空有俱断。空有俱伏。至而论之。假空有
断伏。中即乖断恒伏。何故尔。解惑相除。正是假故。而
前论四句者。一往开中假相也。问前云。若利根者。一
华一草等。亦得是断伏者。十信三十心等。亦得言名
断耶。答二而不二明之。如经云。初发心菩萨等三世
诸佛者。发心亦得言断伏。三十心亦同断伏。初地巳
上皆然也。但初发心者。从凡以来。始向入毕竟不二
心。名为发心也。伏心者。折有不有。折无不无。屈折动
转。无所平于有无等相。名为伏心也。断心者。迥出有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59a 页 X46-0559.png
无等尽净。离四句百非。名为断也。此意正歆相除。两
相相望。故就假明也。若尔向入不二名为发心。屈折
平相。而未明不都净者。名为伏心。永净者名为断心
也。故一家云。一往大意断伏虽如此。经论中有四种
名目。解惑相番相对论之。如正使见论与思惟二种。
粗烦恼惑。于任十信断意。从中发心巳上。至六地巳
下。断见思家习气烦恼惑也。从七地巳上。至第十地
巳下。断二种无知惑也。故璎珞经云。六地菩萨。即非
想想慧烦恼。又第七地经论多云。远离三界。故言远
行地。所以如此者。见思有二种。一正使见思。二习气
见思惑也。论师云。习气别无知总痴无知。三种品帙
齐轻。故一除道所除。今论不然。宁得无知同习气轻
耶。如身子等恶口与忽忽无知同品耶。问开善等诸
师。约世法与若忍。道种终心与初地初心。解惑相并
不相并。解不同。一开善旧相传云。解生惑灭一时。而
同言解生故惑灭。不得言惑灭故解生也。此解最儜。
汝见谛上品惑。必在世法心边。若忍明解心边。终不
带上品惑。那得言解生时是上品惑灭。明同时释耶。
又汝言惑灭之语。目无目有。终是目有是惑有。向诮
无时。不得与明解同时。如源品无明是佛斤断无明。
此无品无明。只得言金刚心斤带。不得言是佛心斤
带。金刚心是前念。佛心是后念。那得同时。故解生时
是惑灭时。此释太无所以也。此义既然。为[绝-糸+禾]最后望
初地。类此责之也。二报恩云。解生与惑灭。决定不得
相相望。故就假明也。若尔向入不二名为发心。屈折
平相。而未明不都净者。名为伏心。永净者名为断心
也。故一家云。一往大意断伏虽如此。经论中有四种
名目。解惑相番相对论之。如正使见论与思惟二种。
粗烦恼惑。于任十信断意。从中发心巳上。至六地巳
下。断见思家习气烦恼惑也。从七地巳上。至第十地
巳下。断二种无知惑也。故璎珞经云。六地菩萨。即非
想想慧烦恼。又第七地经论多云。远离三界。故言远
行地。所以如此者。见思有二种。一正使见思。二习气
见思惑也。论师云。习气别无知总痴无知。三种品帙
齐轻。故一除道所除。今论不然。宁得无知同习气轻
耶。如身子等恶口与忽忽无知同品耶。问开善等诸
师。约世法与若忍。道种终心与初地初心。解惑相并
不相并。解不同。一开善旧相传云。解生惑灭一时。而
同言解生故惑灭。不得言惑灭故解生也。此解最儜。
汝见谛上品惑。必在世法心边。若忍明解心边。终不
带上品惑。那得言解生时是上品惑灭。明同时释耶。
又汝言惑灭之语。目无目有。终是目有是惑有。向诮
无时。不得与明解同时。如源品无明是佛斤断无明。
此无品无明。只得言金刚心斤带。不得言是佛心斤
带。金刚心是前念。佛心是后念。那得同时。故解生时
是惑灭时。此释太无所以也。此义既然。为[绝-糸+禾]最后望
初地。类此责之也。二报恩云。解生与惑灭。决定不得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59b 页 X46-0559.png
同时。只得言惑灭故解生。若尔惑灭当世法时。解生
当次念苦忍时。故引释论云。福将生时罪灭也。又正
类因灭故果生等也。此师于彼[二/糸]宗。大胜前解。而终
不离即常有斤同。汝解未有时。宁得惑灭于前耶。若
尔此惑即不须除道。亦非相对除。什难则无量也。今
谓具如前说。如成论师云。同时不同时忘法了悟。毕
竟非时非不时。名为断伏。何处解与惑有南斗。明同
时不同时也。问若然者都不论同时与前后时耶。答
不二而二。开之有二。一依释论云。福充将生时罪灭
者。名字同惑灭故解生。义理应然也。二由解起故惑
灭。若解不生。惑则不灭故也。虽尔若解惑于却蒙。于
无名相中假名相说。就假用明之。又成论等。有门同
宗。以解即惑。必是现起。前解断成就惑。今则现起解
断现起或。亦同言现起解。除成就惑义也。若悟中时
非解非惑。而亦得言非解非惑。了悟非解非惑故。名
为中即者。亦有此义也。问前云中假皆断等四句相
违耶。答彼四句明者。为弹片常途一向云。真断假不
断故尔。若不二而二开者。从浅入深。一往相断伏就
假明之。若通而明之。四句如前也。此义后金刚心中
具释之也。又论师开善云。于五方便与三十心中。缘
境前后释不同。法师在东山时释云。并缘虚假理也。
中出阳洲时云。缘真不秤缘。近临死时定云。是缘虚
假理。何以故。故论四无碍智品云。外人问何者近法
位世谛知。论主答云。望燸顶法中是也。又论三三昧
当次念苦忍时。故引释论云。福将生时罪灭也。又正
类因灭故果生等也。此师于彼[二/糸]宗。大胜前解。而终
不离即常有斤同。汝解未有时。宁得惑灭于前耶。若
尔此惑即不须除道。亦非相对除。什难则无量也。今
谓具如前说。如成论师云。同时不同时忘法了悟。毕
竟非时非不时。名为断伏。何处解与惑有南斗。明同
时不同时也。问若然者都不论同时与前后时耶。答
不二而二。开之有二。一依释论云。福充将生时罪灭
者。名字同惑灭故解生。义理应然也。二由解起故惑
灭。若解不生。惑则不灭故也。虽尔若解惑于却蒙。于
无名相中假名相说。就假用明之。又成论等。有门同
宗。以解即惑。必是现起。前解断成就惑。今则现起解
断现起或。亦同言现起解。除成就惑义也。若悟中时
非解非惑。而亦得言非解非惑。了悟非解非惑故。名
为中即者。亦有此义也。问前云中假皆断等四句相
违耶。答彼四句明者。为弹片常途一向云。真断假不
断故尔。若不二而二开者。从浅入深。一往相断伏就
假明之。若通而明之。四句如前也。此义后金刚心中
具释之也。又论师开善云。于五方便与三十心中。缘
境前后释不同。法师在东山时释云。并缘虚假理也。
中出阳洲时云。缘真不秤缘。近临死时定云。是缘虚
假理。何以故。故论四无碍智品云。外人问何者近法
位世谛知。论主答云。望燸顶法中是也。又论三三昧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59c 页 X46-0559.png
品云。共分脩者。脩定脩慧。是世间三昧。世在燸顶法
中是也。圣正三昧者。入法位即是若忍巳上是也。故
知五方便与三十心。并缘虚任理境也。虚假理即是
世谛故也。彼宗若缘真境。出缘虚假理。解进不断。退
不伏。何者被导心行故也。若缘虚假理者。则伏亦得
言断。如报因业牙灭故也。今大乘明义。具如前释。于
真俗并得断伏。非真非俗。亦得言断伏。若毕意净者。
有何断伏耶。于假名方便开。则无往不得说也。论师
等旧云。世谛[狂-王+戊]法观。以有解入空。若得空解现前。名
为真法观。则名为空解。若以空出有。名为世谛观。即
名为有解。向者若无空解导有解。有解即触境生着。
若从空出有。空解导不令着境。知世谛三假七灾虚
任故。即不生着排俗入真。即是有解资空解。从空出
有。即是空解导有解。空解即是空慧。有解即是方便
慧。彼宗有解终异于空解。空解终异于有解。有方便
无实慧。此方便亦被缚。有空无方便。此空亦被缚。如
是缚。若尔岂是能断伏耶。今谓须依经。先以定动。然
后慧拔。因缘假名伏。假名因缘断。故先以假破性。次
因缘破任。如此即是根本清净。即须中假度之。空是
有空。有是空有。生是灭生。灭是生灭。若如此者。捶荡
动转。则名为伏道。空非空空。有非有有。生灭非灭。灭
生。非生非灭。非空非有。此即是断惑最初入道之方
法也。又一家作十鄣者。初地断凡夫我相鄣。二地断
众生身耶门鄣。三地断无明暗相鄣。四地断解法慢
中是也。圣正三昧者。入法位即是若忍巳上是也。故
知五方便与三十心。并缘虚任理境也。虚假理即是
世谛故也。彼宗若缘真境。出缘虚假理。解进不断。退
不伏。何者被导心行故也。若缘虚假理者。则伏亦得
言断。如报因业牙灭故也。今大乘明义。具如前释。于
真俗并得断伏。非真非俗。亦得言断伏。若毕意净者。
有何断伏耶。于假名方便开。则无往不得说也。论师
等旧云。世谛[狂-王+戊]法观。以有解入空。若得空解现前。名
为真法观。则名为空解。若以空出有。名为世谛观。即
名为有解。向者若无空解导有解。有解即触境生着。
若从空出有。空解导不令着境。知世谛三假七灾虚
任故。即不生着排俗入真。即是有解资空解。从空出
有。即是空解导有解。空解即是空慧。有解即是方便
慧。彼宗有解终异于空解。空解终异于有解。有方便
无实慧。此方便亦被缚。有空无方便。此空亦被缚。如
是缚。若尔岂是能断伏耶。今谓须依经。先以定动。然
后慧拔。因缘假名伏。假名因缘断。故先以假破性。次
因缘破任。如此即是根本清净。即须中假度之。空是
有空。有是空有。生是灭生。灭是生灭。若如此者。捶荡
动转。则名为伏道。空非空空。有非有有。生灭非灭。灭
生。非生非灭。非空非有。此即是断惑最初入道之方
法也。又一家作十鄣者。初地断凡夫我相鄣。二地断
众生身耶门鄣。三地断无明暗相鄣。四地断解法慢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0a 页 X46-0560.png
鄣。五地即身净我慢鄣。六地断微烦恼鄣。七地断微
细集鄣。八地断除无相有行鄣。九地断不能利益一
切众生鄣。十地断一切诸法不自在鄣也。十地对十
鄣。明之断二十无明者。初地断凡夫我相鄣。即断二
种无明。一者鄣一切法无明。二者润三恶道无明也。
问何意初地菩萨断除凡夫我相鄣耶。答若是道种
终心菩萨。犹有习气。即虽二种我见。亦名生法二我
也。问生法二空同论师意耶。答大异。大乘明义二谛
并是生空。何者。二谛并是假故。若法空者。即是中道
正法为法空也。若登初地。即能除粗习。即离我见得
真生法二空。故言除凡夫习我相鄣入真圣位也。一
往明之。初地断二种无明。除凡夫我相鄣。而初地断
伏。实是无量。何正断二种无明。除凡夫我相鄣。此是
编举一方为语耳。问初地何意断凡夫我相鄣耶。答
地前得道种终心。所以厌生死欣乐涅槃。舍生死之过。
更求出离之乐。良计有我气故尔。无我气故。脩禅等
诸行。安我置好处。犹我相气故。名为凡夫我也。明初
地则断即离我见。得空无我真观。即名为真圣位也。
他家云。有此空无我理。可会之境。今则不尔。向者未
悟。犹言有我。今悟不见外其所见云我。故言无我。何
得别无我理可会耶。见即向见有我。名之为惑。今悟
我无我。此即为伏。即是断只名伏为断。何处更别断
伏可得耶。约位明之。道种终心。未离五怖畏。只犹计
我气未洗尽。故有怖畏。今初地既得真空无我慧。不
细集鄣。八地断除无相有行鄣。九地断不能利益一
切众生鄣。十地断一切诸法不自在鄣也。十地对十
鄣。明之断二十无明者。初地断凡夫我相鄣。即断二
种无明。一者鄣一切法无明。二者润三恶道无明也。
问何意初地菩萨断除凡夫我相鄣耶。答若是道种
终心菩萨。犹有习气。即虽二种我见。亦名生法二我
也。问生法二空同论师意耶。答大异。大乘明义二谛
并是生空。何者。二谛并是假故。若法空者。即是中道
正法为法空也。若登初地。即能除粗习。即离我见得
真生法二空。故言除凡夫习我相鄣入真圣位也。一
往明之。初地断二种无明。除凡夫我相鄣。而初地断
伏。实是无量。何正断二种无明。除凡夫我相鄣。此是
编举一方为语耳。问初地何意断凡夫我相鄣耶。答
地前得道种终心。所以厌生死欣乐涅槃。舍生死之过。
更求出离之乐。良计有我气故尔。无我气故。脩禅等
诸行。安我置好处。犹我相气故。名为凡夫我也。明初
地则断即离我见。得空无我真观。即名为真圣位也。
他家云。有此空无我理。可会之境。今则不尔。向者未
悟。犹言有我。今悟不见外其所见云我。故言无我。何
得别无我理可会耶。见即向见有我。名之为惑。今悟
我无我。此即为伏。即是断只名伏为断。何处更别断
伏可得耶。约位明之。道种终心。未离五怖畏。只犹计
我气未洗尽。故有怖畏。今初地既得真空无我慧。不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0b 页 X46-0560.png
见有我可得。故离五怖畏名真菩萨也。问前明十鄣
出何经论耳。答出相续解脱经云。断二十二愚心也。
初地断二愚。乃至十地断二十愚。一地断二愚。即唯
为十障也。最后两愚即等学地所断。故经云。二十二
愚。凡十地能过也。二十二愚者。一众生及法计者愚。
二恶趣烦恼愚。三微细犯戒愚。四种愚。五欲爱愚。
六满足闻持愚。七正受爱愚。八法爱愚。九向生死背
思惟愚。十向涅槃背思惟愚。十一诸行生愚。十二诸行
相愚。十三微细相愚。十四方便思惟愚。十五微发愚。
十六相自在愚。十七无量陀罗尼无量字句上上知
慧愚。十八乐说自在愚。十九神通愚。二十微细秘密
愚。二十一尔炎正受微细愚。二十二鄣闭愚也。问论
师云。五方便与三十心等解所含相惑。故缘真不秤。
今大乘亦同此说不。答并不同也。今只出诸师说不
同也。一南涧云。非想九品相惑。入似解体也。而非想
第九品相。是界外烦恼故。世第一法相。是界外无漏
所断也。今谓此意非小义宗。若尔第一法解体。无有
被朵义也。二庄严云。见谛上品相惑既被伏故。以第
二品巳上相惑。并得入似解体义也。三法云报恩龙
光。传开善义云。非相九品相惑。与五方便三十心。似
解体相惑齐。若尔无间第一法。解体相惑。与非相第
九品相惑恰齐。何者。非想第九品相惑。是起相之始。
第一法相是相尽之终。始则从轻向重。终即从重向
轻。故二处齐也。小乘明义。既始此虽彼大乘明义。解
出何经论耳。答出相续解脱经云。断二十二愚心也。
初地断二愚。乃至十地断二十愚。一地断二愚。即唯
为十障也。最后两愚即等学地所断。故经云。二十二
愚。凡十地能过也。二十二愚者。一众生及法计者愚。
二恶趣烦恼愚。三微细犯戒愚。四种
六满足闻持愚。七正受爱愚。八法爱愚。九向生死背
思惟愚。十向涅槃背思惟愚。十一诸行生愚。十二诸行
相愚。十三微细相愚。十四方便思惟愚。十五微发愚。
十六相自在愚。十七无量陀罗尼无量字句上上知
慧愚。十八乐说自在愚。十九神通愚。二十微细秘密
愚。二十一尔炎正受微细愚。二十二鄣闭愚也。问论
师云。五方便与三十心等解所含相惑。故缘真不秤。
今大乘亦同此说不。答并不同也。今只出诸师说不
同也。一南涧云。非想九品相惑。入似解体也。而非想
第九品相。是界外烦恼故。世第一法相。是界外无漏
所断也。今谓此意非小义宗。若尔第一法解体。无有
被朵义也。二庄严云。见谛上品相惑既被伏故。以第
二品巳上相惑。并得入似解体义也。三法云报恩龙
光。传开善义云。非相九品相惑。与五方便三十心。似
解体相惑齐。若尔无间第一法。解体相惑。与非相第
九品相惑恰齐。何者。非想第九品相惑。是起相之始。
第一法相是相尽之终。始则从轻向重。终即从重向
轻。故二处齐也。小乘明义。既始此虽彼大乘明义。解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0c 页 X46-0560.png
惑类此皆然也。今大乘明义即不然。无惑入解。无解
含惑。但假名名字开为解惑。惑解因缘也。若未净了
悟为含惑。毕竟了悟时名为勉相惑。何处别有解体。
而含相惑体。故不秤缘耶。今无得宗明之。彼智慧等。
并是无明。故须洗除也。
第二论脩行。脩行门。成实论师释不同。庄严闻脩
功德。有十重。三十心中。初十心脩初地功德。于中十
心。脩二地功德。后于十心脩三地功德。于初地中。脩
四地功德。于二地中。脩五地功德。三地中脩六地功
德。于四地中脩七地功德。于五地中脩八地功德。于
六地中脩九地功德。于七地中脩十地功德也。此是
约阶级略言。次第然之。亦不全如之。何者正以空解
为成地之要。所脩功德。未必次二行相随故。如地前
巳脩十二门禅。三地后脩此法。则成无定定门。如之
馀行类亦然也。今谓未必然之。如八九十三地中。何
不脩功德耶。若言念念空有并观者。即是脩功德智
慧。何必言五六七三地中。脩八九十功德配之耶。开
善门徒云。空有两行齐进。只有有行长一品。所以金
刚心菩萨。有中万行等佛。未有空智一品。故名为等
觉佛也。问初地菩萨三十心所伏惑断却者。何德二
行只长一品行。答彼云小乘不了教明义。于十五心
中不出观。彼大乘明义。初功品品中。出观脩万行故。
终长一品而巳也。伹须深功德资发初地空慧故。其
所脩品品多深也。今大乘明义。具有四句。有解多与
含惑。但假名名字开为解惑。惑解因缘也。若未净了
悟为含惑。毕竟了悟时名为勉相惑。何处别有解体。
而含相惑体。故不秤缘耶。今无得宗明之。彼智慧等。
并是无明。故须洗除也。
第二论脩行。脩行门。成实论师释不同。庄严闻脩
功德。有十重。三十心中。初十心脩初地功德。于中十
心。脩二地功德。后于十心脩三地功德。于初地中。脩
四地功德。于二地中。脩五地功德。三地中脩六地功
德。于四地中脩七地功德。于五地中脩八地功德。于
六地中脩九地功德。于七地中脩十地功德也。此是
约阶级略言。次第然之。亦不全如之。何者正以空解
为成地之要。所脩功德。未必次二行相随故。如地前
巳脩十二门禅。三地后脩此法。则成无定定门。如之
馀行类亦然也。今谓未必然之。如八九十三地中。何
不脩功德耶。若言念念空有并观者。即是脩功德智
慧。何必言五六七三地中。脩八九十功德配之耶。开
善门徒云。空有两行齐进。只有有行长一品。所以金
刚心菩萨。有中万行等佛。未有空智一品。故名为等
觉佛也。问初地菩萨三十心所伏惑断却者。何德二
行只长一品行。答彼云小乘不了教明义。于十五心
中不出观。彼大乘明义。初功品品中。出观脩万行故。
终长一品而巳也。伹须深功德资发初地空慧故。其
所脩品品多深也。今大乘明义。具有四句。有解多与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1a 页 X46-0561.png
深。而空解上与浅。空解多与深。而有解小与浅。有解
具有多小浅深。空解无多小深浅也。如一中解无量。
量量中解一。但一中解无量等。约有行空行开者也。
但一往宗途明之。有行多功德资发空行也。若约多
根性论之。如单复中假出入无定也。开善云。空行长
深一品。故无明住地佛菩提智行断。如夫人经中说
也。问定行同慧行者。小乘声闻慧有三。定亦例不。答
此充例。今且依论师云者。三种声闻。一充声闻。此即
充定慧。二义声闻。此即义定慧。三名字声闻。即名字
慧。故声闻人有得八定慧有不得八定有也。
第三明得失义有二(一明得失。二说并观不并观。第一得失有二义。一明内外凡。二
说三退)。且前论阶级位虚所定。然彼论得失也。阶位诸
说不同。若欲见十地。本业经与持地经。明十地义最
分明。又十地经与十住经。本业璎珞经。仁王经等。悉
辨十地也。具如大意中一一引意。今更明出也。护国
仁王经第三品云。地前习种性。性种性。道称性也。璎
珞经云。初十心为习种性。中十心为性种性。后十心
道种性也。又此经云。乃至有六种性。何者。习种性。性
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前三性是地前
位三也。后三性是初地巳去是也。持地经。地前有二
种住。一种性住。二解行住。又明种性云。略有二种。一
者性种性。二者习种性也。诸法师取文意云。从具缚
凡夫以去。自能殊胜者。名性种性。性不改故名为性。
习解巳成不改为恶。名为性种性也。若脩行所得名
具有多小浅深。空解无多小深浅也。如一中解无量。
量量中解一。但一中解无量等。约有行空行开者也。
但一往宗途明之。有行多功德资发空行也。若约多
根性论之。如单复中假出入无定也。开善云。空行长
深一品。故无明住地佛菩提智行断。如夫人经中说
也。问定行同慧行者。小乘声闻慧有三。定亦例不。答
此充例。今且依论师云者。三种声闻。一充声闻。此即
充定慧。二义声闻。此即义定慧。三名字声闻。即名字
慧。故声闻人有得八定慧有不得八定有也。
第三明得失义有二(一明得失。二说并观不并观。第一得失有二义。一明内外凡。二
说三退)。且前论阶级位虚所定。然彼论得失也。阶位诸
说不同。若欲见十地。本业经与持地经。明十地义最
分明。又十地经与十住经。本业璎珞经。仁王经等。悉
辨十地也。具如大意中一一引意。今更明出也。护国
仁王经第三品云。地前习种性。性种性。道称性也。璎
珞经云。初十心为习种性。中十心为性种性。后十心
道种性也。又此经云。乃至有六种性。何者。习种性。性
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前三性是地前
位三也。后三性是初地巳去是也。持地经。地前有二
种住。一种性住。二解行住。又明种性云。略有二种。一
者性种性。二者习种性也。诸法师取文意云。从具缚
凡夫以去。自能殊胜者。名性种性。性不改故名为性。
习解巳成不改为恶。名为性种性也。若脩行所得名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1b 页 X46-0561.png
为习种性。亦不言两性高下也。又持地经。分解行以
为三忍。谓下忍为初十心。中忍为中十心。上忍后十
心也。又云解行住是初发心。未同净心地。净心地即
是观喜地也。论师分位如此也。今谓初发心心有中
假三种发心。一者二谛观中明之。即是无所得遍行
六度菩萨发心也。二者具中假观为发心也。三者通
五十心为发心也。故言解行住。是发心。但释初发心。
未得净心地。有两义。一是初发心。具中任。为净心地。
二是三十心未得初地观喜。故言未同净心地也。如
持地经云。二种之解行位。则别名五十心。为解行者。
即通三位也。问内外凡夫位何者。答地摄两论。成毗
二家。释不同。一云初六心巳下为外凡夫位。从七心
巳上为内凡夫位。故璎珞经本业两经为證。二经同
云。身子于第六心中退为小乘。至七心便不退。故退
为外。不退为内也。二云初十心为外凡夫。中十心巳
上为内凡夫位。故菩萨断结经云。有十二贤圣人。云
中十心为性行人。后十心名为解行人。以十地为十
人。合二人为十二贤人。经说不数初十心人。故知犹
是外凡夫位也。三诸论师等多云。三十心并是内凡
夫位。类小乘五便内凡夫位也。故持经中。四十二贤
圣人云。初十心为习种性。中十心为性种性。后十心
为道种性。又十地足前三十心。金刚心为等觉地。佛
地为妙觉。故四十二也。又所以知三十心是初地前
者。大论第二卷云。三十心并是地前方便位也。又此
为三忍。谓下忍为初十心。中忍为中十心。上忍后十
心也。又云解行住是初发心。未同净心地。净心地即
是观喜地也。论师分位如此也。今谓初发心心有中
假三种发心。一者二谛观中明之。即是无所得遍行
六度菩萨发心也。二者具中假观为发心也。三者通
五十心为发心也。故言解行住。是发心。但释初发心。
未得净心地。有两义。一是初发心。具中任。为净心地。
二是三十心未得初地观喜。故言未同净心地也。如
持地经云。二种之解行位。则别名五十心。为解行者。
即通三位也。问内外凡夫位何者。答地摄两论。成毗
二家。释不同。一云初六心巳下为外凡夫位。从七心
巳上为内凡夫位。故璎珞经本业两经为證。二经同
云。身子于第六心中退为小乘。至七心便不退。故退
为外。不退为内也。二云初十心为外凡夫。中十心巳
上为内凡夫位。故菩萨断结经云。有十二贤圣人。云
中十心为性行人。后十心名为解行人。以十地为十
人。合二人为十二贤人。经说不数初十心人。故知犹
是外凡夫位也。三诸论师等多云。三十心并是内凡
夫位。类小乘五便内凡夫位也。故持经中。四十二贤
圣人云。初十心为习种性。中十心为性种性。后十心
为道种性。又十地足前三十心。金刚心为等觉地。佛
地为妙觉。故四十二也。又所以知三十心是初地前
者。大论第二卷云。三十心并是地前方便位也。又此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1c 页 X46-0561.png
位中巳能厚习善根。脩诸善行。善习助道法。供养诸
佛。习诸清白法。为善知识行护。具如斯法位。无容退
转。故知是内凡夫位也。又四依中一衣故。是内凡夫
位。十信发心位。是外凡夫也。今大乘明义。山中旧云。
从十信反心巳。是内凡夫菩萨位。其巳能八相成道。
为天人作师。故大经及迦叶最后卷七言偈云。发心
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
故我礼初发心。发心巳为天人师。胜出声闻及缘觉。
如是发心通三界。故亦是初依人也。大品三慧品亦
云。从初发心行彼若此经岂非从初发心行彼若也。
问小乘五方便是内凡夫。具如成实论中说。大小相
准望。充如彼师说耳。答不例。小乘中引不了教。宁得
相准望耶。小乘中一生得道者可准望。大乘亦得一
生得道耶。今大乘意。十信位中巳能八相成道。巳證
正法波若。宁得犹秤外凡夫耶。今一家意中。十信前
如偏行六度菩萨未得正法波若。唯得二彼无行得
用波若。为内凡夫。如无行同二乘人。亦是无所得。契
内二乘。故大品经大如品云。有六十菩萨。于五百佛
所。行六波罗蜜等。具行万行。而无方便故。实际作證。
故不得入菩萨位。亦如劝学品明。有菩萨摩诃萨。无
量劫行六波罗蜜。而不入菩萨位。亦不入声闻位。此
等并是彼十信位人等也。问若尔两品明菩萨无行
得菩萨耶。答亦非无所得菩萨。今列意者。彼菩萨位。
至二谛空中准望论之。亦是有所得故。从是外凡夫
佛。习诸清白法。为善知识行护。具如斯法位。无容退
转。故知是内凡夫位也。又四依中一衣故。是内凡夫
位。十信发心位。是外凡夫也。今大乘明义。山中旧云。
从十信反心巳。是内凡夫菩萨位。其巳能八相成道。
为天人作师。故大经及迦叶最后卷七言偈云。发心
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
故我礼初发心。发心巳为天人师。胜出声闻及缘觉。
如是发心通三界。故亦是初依人也。大品三慧品亦
云。从初发心行彼若此经岂非从初发心行彼若也。
问小乘五方便是内凡夫。具如成实论中说。大小相
准望。充如彼师说耳。答不例。小乘中引不了教。宁得
相准望耶。小乘中一生得道者可准望。大乘亦得一
生得道耶。今大乘意。十信位中巳能八相成道。巳證
正法波若。宁得犹秤外凡夫耶。今一家意中。十信前
如偏行六度菩萨未得正法波若。唯得二彼无行得
用波若。为内凡夫。如无行同二乘人。亦是无所得。契
内二乘。故大品经大如品云。有六十菩萨。于五百佛
所。行六波罗蜜等。具行万行。而无方便故。实际作證。
故不得入菩萨位。亦如劝学品明。有菩萨摩诃萨。无
量劫行六波罗蜜。而不入菩萨位。亦不入声闻位。此
等并是彼十信位人等也。问若尔两品明菩萨无行
得菩萨耶。答亦非无所得菩萨。今列意者。彼菩萨位。
至二谛空中准望论之。亦是有所得故。从是外凡夫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2a 页 X46-0562.png
位故被破。如地摄等四家菩萨也。今谓就十信前。未
得二谛假空无所有。为外凡夫位。得二谛任空有所
无无所得。为内凡夫位也。故大师云。未得彼空。有所
得行行。如地摄四家人。若回心值无所得善相识。专
学无所得行行。如入无所得者。即是外凡夫入内凡
也。又以此外凡。行无所得。得入十信无所得位。虽得
入十信。由前无便方便。行行故。虽入正位。而犹有明
昧。故开为十地。若未得二谛任空时。无量劫行无所
得人一人彼十信位无量劫行行。利根者。即便顿断
众惑洗尽义。故经云。不在涅槃。不在生死。亦不由妙
觉等觉入菩萨。又经云。一念相应慧。断无量烦恼及
习也。经意亦是初发菩萨也。
第二论三种退有两(一明三种退。二论堕顶义)。所言三种退义者。
释三退位。次第亦不同。招提云。位退行念退也。今谓
行位念三退也。又释。位退者释不同。一云地前第六
心巳下退位。声闻或退为凡夫也。故彼云。三十心中。
第六心。犹有三涂业。牵生之业未尽故。堕三恶道。连
羁不绝。若第七心只有报果。无复牵生业。勉三涂之
业也。二云第六心巳下。伹退为二乘。不退作凡夫。报
恩所说也。三白琰法师云。舍利弗于第六住退者。十
住断结经第七品身子自说云。或曩昔在坏器时。或
从一住至五位。复还退堕。而在初地。复从初住到六
住。如是经历六十劫中。竟不能到不退转地。今取此
文。身子于六住退。非六心退。此谓六地以为六住。开
得二谛假空无所有。为外凡夫位。得二谛任空有所
无无所得。为内凡夫位也。故大师云。未得彼空。有所
得行行。如地摄四家人。若回心值无所得善相识。专
学无所得行行。如入无所得者。即是外凡夫入内凡
也。又以此外凡。行无所得。得入十信无所得位。虽得
入十信。由前无便方便。行行故。虽入正位。而犹有明
昧。故开为十地。若未得二谛任空时。无量劫行无所
得人一人彼十信位无量劫行行。利根者。即便顿断
众惑洗尽义。故经云。不在涅槃。不在生死。亦不由妙
觉等觉入菩萨。又经云。一念相应慧。断无量烦恼及
习也。经意亦是初发菩萨也。
第二论三种退有两(一明三种退。二论堕顶义)。所言三种退义者。
释三退位。次第亦不同。招提云。位退行念退也。今谓
行位念三退也。又释。位退者释不同。一云地前第六
心巳下退位。声闻或退为凡夫也。故彼云。三十心中。
第六心。犹有三涂业。牵生之业未尽故。堕三恶道。连
羁不绝。若第七心只有报果。无复牵生业。勉三涂之
业也。二云第六心巳下。伹退为二乘。不退作凡夫。报
恩所说也。三白琰法师云。舍利弗于第六住退者。十
住断结经第七品身子自说云。或曩昔在坏器时。或
从一住至五位。复还退堕。而在初地。复从初住到六
住。如是经历六十劫中。竟不能到不退转地。今取此
文。身子于六住退。非六心退。此谓六地以为六住。开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2b 页 X46-0562.png
文正明。七地为不退忍故也。今谓不然。彼师等定执
经中心与住及地三名。安处所故。一师或安下位中。
一师复安上位中。故作此说。终是着名随相耳。诸佛
及弟子不着名不随相也。经中或三十心位中作住
地名说。或安初地巳上等说。故或上或下。须得通途
意也。故一家旧判。十信发心中。前第六心巳下退为
二乘也。故璎珞本业经云。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
弗。不能入七信者。正是十信发心位说了。何以知之。
十住断结云。身子自秤云。我昔在坏器时也。今谓十
信前得二谛空位中退也。本业经云。退入外道。起大
耶见。及作五逆等。岂非初发心前具缚凡夫菩萨汎
明之也。若得中假十信位。与三十心菩萨。及初地巳
上。更造大耶见等。无有是处。初发心菩萨巳能八相
成道。为二乘作师。岂更起大耶见等。但一家旧云。初
地菩萨生在佛家。不离诸佛。岂更造五逆等耶。且约
今政明之。如弥勒菩萨。是初发心菩萨。而为阿罗汉
等之所礼敬。岂更起五逆耶见等耶。问若尔十信位
中。如彼经说是下劣凡夫耶。答从来学有所得凡夫。
遇大乘法门。悟无所得正道。而犹暂时起有所得心。
名为起大耶见等。故经云。宁起五逆四重等罪。而不
能起有所得心之断也。今谓十信前。开作十信。明之
不开发心十信。如仁王经云。三十心中。初十心为十
信也。毗昙家云。调达得燸法巳退大耶见等。论师释
不同。一云五方便中。有此义。终是数气。二云五方便
经中心与住及地三名。安处所故。一师或安下位中。
一师复安上位中。故作此说。终是着名随相耳。诸佛
及弟子不着名不随相也。经中或三十心位中作住
地名说。或安初地巳上等说。故或上或下。须得通途
意也。故一家旧判。十信发心中。前第六心巳下退为
二乘也。故璎珞本业经云。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
弗。不能入七信者。正是十信发心位说了。何以知之。
十住断结云。身子自秤云。我昔在坏器时也。今谓十
信前得二谛空位中退也。本业经云。退入外道。起大
耶见。及作五逆等。岂非初发心前具缚凡夫菩萨汎
明之也。若得中假十信位。与三十心菩萨。及初地巳
上。更造大耶见等。无有是处。初发心菩萨巳能八相
成道。为二乘作师。岂更起大耶见等。但一家旧云。初
地菩萨生在佛家。不离诸佛。岂更造五逆等耶。且约
今政明之。如弥勒菩萨。是初发心菩萨。而为阿罗汉
等之所礼敬。岂更起五逆耶见等耶。问若尔十信位
中。如彼经说是下劣凡夫耶。答从来学有所得凡夫。
遇大乘法门。悟无所得正道。而犹暂时起有所得心。
名为起大耶见等。故经云。宁起五逆四重等罪。而不
能起有所得心之断也。今谓十信前。开作十信。明之
不开发心十信。如仁王经云。三十心中。初十心为十
信也。毗昙家云。调达得燸法巳退大耶见等。论师释
不同。一云五方便中。有此义。终是数气。二云五方便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2c 页 X46-0562.png
前踏行观中起五逆四重等罪也。问此菩萨退为凡
夫耶。答大乘明义。或可暂时起更还正道。此菩萨异
法有故。终不为凡夫也。问三退配于三位。其相何耶。
答不二而二明之。行退观假。初发心位中。第六心巳
下。一家旧云。中发心中前第六心发心巳下。位退。亦
于第六发心巳下。亦婫之念退者。即七地初忍巳下
婫之也。故经云七地菩萨爱佛地功德。不名无烦恼
也。问三退退相何耶。答行退者。巳伏烦恼。种类更暂
起。名为行退也。位退者。退起作二乘位心。名为位退
也。念退者。七地初忍菩萨。所未断烦恼来现前。名为念
退。若尔七地初忍巳下有此义。中忍巳上则无也。问
行退行因缘故退。答如经中说。有四事故退。一者久
习放逸烦恼因缘利故退也。二者久植愚痴之业。亲
近有所得恶知识。故退也。此二事。师云有所得学问
等也。若造十恶等事。不足及言也。三事见王等多生
怨家雠[恪-口+各]故所以退也。四者资财不具足故退也。如
大经。迦叶问佛。若利根者。何故不现般涅槃。佛答为
不具足故。所以不般涅槃。若尔为多有𨷂少。故所以
退也。位退者。如璎珞经云。大士退也。大士所以退者。
行菩萨行时。天帝释见菩萨行行有真实坚因以不
识之。一时化作婆罗门来乞眼。行菩萨者。不逆一切
众生意故。即排眼童子与之。婆罗门亦得眼童子。即
掷之脚踏破之。法财王子即念言。汝既无所用者。何
意就我乞眼。得眼即踏破之改何益。眼是导行之主。
夫耶。答大乘明义。或可暂时起更还正道。此菩萨异
法有故。终不为凡夫也。问三退配于三位。其相何耶。
答不二而二明之。行退观假。初发心位中。第六心巳
下。一家旧云。中发心中前第六心发心巳下。位退。亦
于第六发心巳下。亦婫之念退者。即七地初忍巳下
婫之也。故经云七地菩萨爱佛地功德。不名无烦恼
也。问三退退相何耶。答行退者。巳伏烦恼。种类更暂
起。名为行退也。位退者。退起作二乘位心。名为位退
也。念退者。七地初忍菩萨。所未断烦恼来现前。名为念
退。若尔七地初忍巳下有此义。中忍巳上则无也。问
行退行因缘故退。答如经中说。有四事故退。一者久
习放逸烦恼因缘利故退也。二者久植愚痴之业。亲
近有所得恶知识。故退也。此二事。师云有所得学问
等也。若造十恶等事。不足及言也。三事见王等多生
怨家雠[恪-口+各]故所以退也。四者资财不具足故退也。如
大经。迦叶问佛。若利根者。何故不现般涅槃。佛答为
不具足故。所以不般涅槃。若尔为多有𨷂少。故所以
退也。位退者。如璎珞经云。大士退也。大士所以退者。
行菩萨行时。天帝释见菩萨行行有真实坚因以不
识之。一时化作婆罗门来乞眼。行菩萨者。不逆一切
众生意故。即排眼童子与之。婆罗门亦得眼童子。即
掷之脚踏破之。法财王子即念言。汝既无所用者。何
意就我乞眼。得眼即踏破之改何益。眼是导行之主。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3a 页 X46-0563.png
众生难化。即起退心。我不复行菩萨道。我退作二乘
自调自度也。若至七心。即充不退也。念退者。如十地
经云。七地菩萨爱佛地功德。不名无烦恼也。花严亦
云。三界烦恼尽故。不名有烦恼。爱佛地功德故。不名
无烦恼。故念退也。今正取未断烦恼来现前。名为念
退也。问此菩萨行巳深。何意起此念耶。答论师说不
同。一开善门徒云。引接名字明之有二乘。故经云。有
三种意生身。何者空解万行相资。乃同二乘人。不脩
万行。云何得空解断三界惑出界外耶。又此菩萨虽
断正使巳尽。始出界内。未得空有并观。钝根菩萨。有
时起爱佛地功德。或时乐没空时也。二者有实行二
乘家。即是庄严等门徒云。不唯钝根。无方便菩萨
爱佛地功德。亦是声闻等二乘断三界正使尽。往生
反易生死时。闻佛无量功德。即生爱佛地功德。又此
菩萨正就有行明之。初地至第六地。犹有退转。以正
使未尽。万行难精故。从来所脩之法。或有巳得胜品。
而须申退胜品。名为堕顶也。或复入空无相无作等
生法。名为着空也。报恩亦同此说。故华严经云。七地
菩萨者。寂不脩万行。故诸佛来摩头劝发。种种教化。
汝未得无量法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发起万行。又
楞伽经亦云。七地菩萨着空故。十方诸佛七过来摩
顶。劝发万行。同前经文。释论第十卷云。七住菩萨观
诸法空无所有不生不灭。如是观巳。一切世界中。心
不着。欲放舍六波罗蜜。入于涅槃。尔时十方诸佛。放
自调自度也。若至七心。即充不退也。念退者。如十地
经云。七地菩萨爱佛地功德。不名无烦恼也。花严亦
云。三界烦恼尽故。不名有烦恼。爱佛地功德故。不名
无烦恼。故念退也。今正取未断烦恼来现前。名为念
退也。问此菩萨行巳深。何意起此念耶。答论师说不
同。一开善门徒云。引接名字明之有二乘。故经云。有
三种意生身。何者空解万行相资。乃同二乘人。不脩
万行。云何得空解断三界惑出界外耶。又此菩萨虽
断正使巳尽。始出界内。未得空有并观。钝根菩萨。有
时起爱佛地功德。或时乐没空时也。二者有实行二
乘家。即是庄严等门徒云。不唯钝根。无方便菩萨
爱佛地功德。亦是声闻等二乘断三界正使尽。往生
反易生死时。闻佛无量功德。即生爱佛地功德。又此
菩萨正就有行明之。初地至第六地。犹有退转。以正
使未尽。万行难精故。从来所脩之法。或有巳得胜品。
而须申退胜品。名为堕顶也。或复入空无相无作等
生法。名为着空也。报恩亦同此说。故华严经云。七地
菩萨者。寂不脩万行。故诸佛来摩头劝发。种种教化。
汝未得无量法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发起万行。又
楞伽经亦云。七地菩萨着空故。十方诸佛七过来摩
顶。劝发万行。同前经文。释论第十卷云。七住菩萨观
诸法空无所有不生不灭。如是观巳。一切世界中。心
不着。欲放舍六波罗蜜。入于涅槃。尔时十方诸佛。放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3b 页 X46-0563.png
大光明。照菩萨身。以手摩头。语菩萨言。汝勿生此心。
汝亿本愿。欲度一切众生。汝未得三十二相八十种
好也。又夫人经亦云。无漏业为因。无明为缘。能生声
闻辟支佛三种意生身故。定有实行二乘人。若无实
行人者。七地菩萨无容无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改着
空寂。不脩万行。始欲舍六波罗蜜入于涅槃也。若如
开善云。实无二乘者。而诸经说者。皆是迹中为物引
接故。此释不成语也。真谛三藏自性责开善云。彼国
中无有人言无实二乘者。汝自辄言。无有实行二乘。
故三藏师引夫人经云。三种意生身。即是声闻意辟
支佛意菩萨意生。于变易生死中。今谓通而为语。亦
有二乘。亦无二乘也。言有者。佛随缘方便。彼名字开
三乘。故有之。故经云。除佛方便说也。言无者。无如四
家说七地中会三乘故。一家云具四句也。问如斯三
经一论等。著寂菩萨等。若为通释了。答大乘无所得
义通云。如地摄两论成毗二家。有所得无方便菩萨。
难改回心入正道。而由前无方便行行故。至七地时。
犹见思惑习故着寂。不如法行行。故诸佛来发起。汝
等未得真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若小小分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如初正八相成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并
有之也。问中十心中。自有顿断烦恼。不由等觉妙觉
究竟涅槃者。七地巳下菩萨等。宁得有着寂不脩万
行。为诸佛来种种发起。顿如此差降耶。答正是前时
有方便无方便行行。故须如斯。则与钝差别。如释迦
汝亿本愿。欲度一切众生。汝未得三十二相八十种
好也。又夫人经亦云。无漏业为因。无明为缘。能生声
闻辟支佛三种意生身故。定有实行二乘人。若无实
行人者。七地菩萨无容无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改着
空寂。不脩万行。始欲舍六波罗蜜入于涅槃也。若如
开善云。实无二乘者。而诸经说者。皆是迹中为物引
接故。此释不成语也。真谛三藏自性责开善云。彼国
中无有人言无实二乘者。汝自辄言。无有实行二乘。
故三藏师引夫人经云。三种意生身。即是声闻意辟
支佛意菩萨意生。于变易生死中。今谓通而为语。亦
有二乘。亦无二乘也。言有者。佛随缘方便。彼名字开
三乘。故有之。故经云。除佛方便说也。言无者。无如四
家说七地中会三乘故。一家云具四句也。问如斯三
经一论等。著寂菩萨等。若为通释了。答大乘无所得
义通云。如地摄两论成毗二家。有所得无方便菩萨。
难改回心入正道。而由前无方便行行故。至七地时。
犹见思惑习故着寂。不如法行行。故诸佛来发起。汝
等未得真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若小小分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如初正八相成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并
有之也。问中十心中。自有顿断烦恼。不由等觉妙觉
究竟涅槃者。七地巳下菩萨等。宁得有着寂不脩万
行。为诸佛来种种发起。顿如此差降耶。答正是前时
有方便无方便行行。故须如斯。则与钝差别。如释迦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3c 页 X46-0563.png
文。久巳成佛。无有一切烦恼。而尚受九报。今烦恼未
尽菩萨中。自有着空。而不着空何疑了。问释迦文久
巳成佛。而为一切众生。方便受九种报耶。得相例了。
答久巳得种觉。犹尚为物九报者。烦恼未充菩萨。自
有由有方便无方便行行故。上七地下有汎空不汎
空。何须疑之。无方便地摄等诸家。好有此疑也。故手
德楞伽[冰-水+居]经云。一一地中。径百千大劫。方本一地之
行。软根不在其数。故知初地巳上。并有利钝。钝者即
是前无方便行行。故至七地。自有沈空着寂故。诸佛
来发起也。问如真谛三藏云。与诸论。师释六地与七
地中。为二国中间也。答今大乘义不同彼说。今谓假
十信与中十信。中间为二国中间。难可过度。即是分
段。与反易两种生死为中间故。一家举譬言。有南北
二国中间。如大江五十里中间。复有清江与监察故。
难可通度。正意任十信中虽断正使尽。而转入中十
信为难。亦是正使虽烦恼而为习气故。万行难精。故
从来所脩之行。或时胜品而须申退失。劣品名为堕
顶义。或改入空无相作等生法心。名为着寂等。如前
说也。若从凡夫来依偏学无所得者。一入假十信时。
复进得中十信。即成种觉有限。故得中十信巳上。至
七地亦无有着寂沈空者也。故大经云。八万劫到。六
万劫到。四万劫到。二万劫到。十千劫到。如此等人。并
是利根者也。钝根经无量劫。方成一任行也。亦有人
言。多经论云。七地着寂。是三乘共十地中七地。非菩
尽菩萨中。自有着空。而不着空何疑了。问释迦文久
巳成佛。而为一切众生。方便受九种报耶。得相例了。
答久巳得种觉。犹尚为物九报者。烦恼未充菩萨。自
有由有方便无方便行行故。上七地下有汎空不汎
空。何须疑之。无方便地摄等诸家。好有此疑也。故手
德楞伽[冰-水+居]经云。一一地中。径百千大劫。方本一地之
行。软根不在其数。故知初地巳上。并有利钝。钝者即
是前无方便行行。故至七地。自有沈空着寂故。诸佛
来发起也。问如真谛三藏云。与诸论。师释六地与七
地中。为二国中间也。答今大乘义不同彼说。今谓假
十信与中十信。中间为二国中间。难可过度。即是分
段。与反易两种生死为中间故。一家举譬言。有南北
二国中间。如大江五十里中间。复有清江与监察故。
难可通度。正意任十信中虽断正使尽。而转入中十
信为难。亦是正使虽烦恼而为习气故。万行难精。故
从来所脩之行。或时胜品而须申退失。劣品名为堕
顶义。或改入空无相作等生法心。名为着寂等。如前
说也。若从凡夫来依偏学无所得者。一入假十信时。
复进得中十信。即成种觉有限。故得中十信巳上。至
七地亦无有着寂沈空者也。故大经云。八万劫到。六
万劫到。四万劫到。二万劫到。十千劫到。如此等人。并
是利根者也。钝根经无量劫。方成一任行也。亦有人
言。多经论云。七地着寂。是三乘共十地中七地。非菩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4a 页 X46-0564.png
萨独十地中七地。又言馀经论言之。或可是如彼说。
而华严经语。岂是三乘地意。彼经未明二乘事。云何
是耶。但华严经中。虽未说二乘事。而理中明十地相。
唯望断正使尽。出反易生死中。受生二乘事义。故记
而明之。经两意不相违背也。亦是解脱月菩萨请说
二乘法故。充有二乘。但彼经来意。亦未尽也。三今说
释迦教。对舍那教明之。释迦具有但不但教也。舍那
所说教不但教也。舍那教中。直明并诸微尘世界大
小缘事。如释迦说西方事。非是舍那缘事也。故金刚
藏菩萨为解脱月菩萨说法文言。此中不宜闻二乘
法。所以不说小乘教。教解脱菩萨请金刚藏菩萨云。
此中亦充有堪闻小法有利益者。为说之。而文不见
说。故一家相传云。虽请说。而不说故。无有但教。亦无
二乘。何劳说也。而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云。释迦佛光
明至时。三乘人同光来事者。一家判云。回小入大二
乘有二义。一实是菩萨。仍归本名为二乘。如法花经
云。巳授记三乘。从本为名声闻也。二无所得二乘。亦
不妨但无。有摄地两论成毗二家二家但者也。彼经
与论等云。七地菩萨着寂等故。诸佛来摩顶发起事。
四家定执安置高下。故须更料简之。今割空着别明
之故。开合散束。不相妨意故。七地着寂。且初发心着
寂。寂且初发心着寂。即是七地着寂。初发心明了。即
是七地明了。七地净了。即是初发心净了也。故华严
经云。一微尘世界。即是无量微尘世界。无量微尘世
而华严经语。岂是三乘地意。彼经未明二乘事。云何
是耶。但华严经中。虽未说二乘事。而理中明十地相。
唯望断正使尽。出反易生死中。受生二乘事义。故记
而明之。经两意不相违背也。亦是解脱月菩萨请说
二乘法故。充有二乘。但彼经来意。亦未尽也。三今说
释迦教。对舍那教明之。释迦具有但不但教也。舍那
所说教不但教也。舍那教中。直明并诸微尘世界大
小缘事。如释迦说西方事。非是舍那缘事也。故金刚
藏菩萨为解脱月菩萨说法文言。此中不宜闻二乘
法。所以不说小乘教。教解脱菩萨请金刚藏菩萨云。
此中亦充有堪闻小法有利益者。为说之。而文不见
说。故一家相传云。虽请说。而不说故。无有但教。亦无
二乘。何劳说也。而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云。释迦佛光
明至时。三乘人同光来事者。一家判云。回小入大二
乘有二义。一实是菩萨。仍归本名为二乘。如法花经
云。巳授记三乘。从本为名声闻也。二无所得二乘。亦
不妨但无。有摄地两论成毗二家二家但者也。彼经
与论等云。七地菩萨着寂等故。诸佛来摩顶发起事。
四家定执安置高下。故须更料简之。今割空着别明
之故。开合散束。不相妨意故。七地着寂。且初发心着
寂。寂且初发心着寂。即是七地着寂。初发心明了。即
是七地明了。七地净了。即是初发心净了也。故华严
经云。一微尘世界。即是无量微尘世界。无量微尘世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4b 页 X46-0564.png
界。即是一尘世界。一多多一等也。如支楞伽经云。初
地即是第十地。第十地即是初地。初地即是第八地。
第八地即是初地等也。而经论中。偏约第七地。明着
寂等故。诸佛来发起者。开不二而二论之。第七地是
断四住地习气尽。出七地入八地等事。故经论中多
约七地释之。此释意。地摄等四家。二见难受信。若得
大乘无所得意者。任运义理说也。问三退位定有高
下耶。答不异而异明之。亦得高下。异而不异论之。初
行退即是复念退。复念退即是初行退。位退亦然也。
三位开善云。从凡至圣。阶位高下。略分为三也。一具
缚凡夫位。二善恶供位。三性地位也。此三位并是初
地之与凡圣成分别耶正也。从凡圣与未登初地。约
发菩萨心。略有三阶级。初二是凡夫位。后一是似圣。
似圣有为内凡夫。前具缚供位名为外凡夫。于外凡
夫中。复有二也。一有见众生巳立。而未有一念胜善
心。名为一立也。二有善恶供位。此位之人。虽复[沉-几+夫][洽-(一/口)+酉]
要有归期。故从具位之供位。性地者既入正定。即是
高[(冰-水+日)/(小-(丁-一)+ㄎ)]善根巳不改。退断善根也。今大乘明位不同前
说也。就无所得善根假中分之。自从未曾得起向无
所得善根巳还。名为具缚凡夫位也。自从是大经念
向无所得善根巳上名。为善恶共位也。即是大经云。
从值熙连河沙佛。未满一沙巳还。阶位之末。此中人
法悉名为共位不定聚。亦是暂出还没位。以耶正善
恶为体也。若曾值一熙连诃沙佛所。发菩提心。名为
地即是第十地。第十地即是初地。初地即是第八地。
第八地即是初地等也。而经论中。偏约第七地。明着
寂等故。诸佛来发起者。开不二而二论之。第七地是
断四住地习气尽。出七地入八地等事。故经论中多
约七地释之。此释意。地摄等四家。二见难受信。若得
大乘无所得意者。任运义理说也。问三退位定有高
下耶。答不异而异明之。亦得高下。异而不异论之。初
行退即是复念退。复念退即是初行退。位退亦然也。
三位开善云。从凡至圣。阶位高下。略分为三也。一具
缚凡夫位。二善恶供位。三性地位也。此三位并是初
地之与凡圣成分别耶正也。从凡圣与未登初地。约
发菩萨心。略有三阶级。初二是凡夫位。后一是似圣。
似圣有为内凡夫。前具缚供位名为外凡夫。于外凡
夫中。复有二也。一有见众生巳立。而未有一念胜善
心。名为一立也。二有善恶供位。此位之人。虽复[沉-几+夫][洽-(一/口)+酉]
要有归期。故从具位之供位。性地者既入正定。即是
高[(冰-水+日)/(小-(丁-一)+ㄎ)]善根巳不改。退断善根也。今大乘明位不同前
说也。就无所得善根假中分之。自从未曾得起向无
所得善根巳还。名为具缚凡夫位也。自从是大经念
向无所得善根巳上名。为善恶共位也。即是大经云。
从值熙连河沙佛。未满一沙巳还。阶位之末。此中人
法悉名为共位不定聚。亦是暂出还没位。以耶正善
恶为体也。若曾值一熙连诃沙佛所。发菩提心。名为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4c 页 X46-0564.png
性地也。故经云得十六分中一中道分[彳*又]方是发菩
提心位。如五种菩提心中说也。具缚位。流转无际。无
有出期。故具缚也。所以共位者。凡有两共。一者下同
具缚。二者上同性地。所以然者。行位虽有高下。值缘
即谛法还成具缘也。不失念时。乃吇三十心。十地方
便故。与性地同也。故大经云。譬如有人出家剃发。虽
未受沙弥戒巳堕女。若有发心始吇此经。虽未阶位
十地巳堕十假安中。故知与性地共也。故知还同。具
缚假者。菩萨戒经云。性地菩萨。始能不谤法断善根。
故知共位人备秤具缚也。此人名为信根菩萨。亦名假
名菩萨。所言以假名者。非唯道心未是似解。亦改迹立。
今曰菩萨是非假立也。大品经亦云。轻毛菩萨。譬为
名。解行未深。多生退转。有似毛之随风东西也。大经
迦叶品云。菩萨有二也。一者假名。二者实义。此目假
名。与本业经名目同。故言名字。即是轻毛不定。故名
字说之耳。分别耶正善恶者。若具缚唯耶无正。若性
地但正不耶。共位者耶正兼有。善恶具行也。高下升
沈者。具缚之位。唯是沈没鄙下流转。无际不出也。性
地者。既入正定。则能高升。善根巳立。不改退断善根
也。共位者可上可下。亦升亦沈。暂出还没。故不定𥦡
也。大品经庄严品云。毕定众中干慧地不取安故。起
期望故。不定位也。问性是三十心中明之。宁同于发
心中明耶。答多二义。一是发心当体是性地。二是从
三十心向下𢪛十信。亦是性地也。问性是何义。向三
提心位。如五种菩提心中说也。具缚位。流转无际。无
有出期。故具缚也。所以共位者。凡有两共。一者下同
具缚。二者上同性地。所以然者。行位虽有高下。值缘
即谛法还成具缘也。不失念时。乃吇三十心。十地方
便故。与性地同也。故大经云。譬如有人出家剃发。虽
未受沙弥戒巳堕女。若有发心始吇此经。虽未阶位
十地巳堕十假安中。故知与性地共也。故知还同。具
缚假者。菩萨戒经云。性地菩萨。始能不谤法断善根。
故知共位人备秤具缚也。此人名为信根菩萨。亦名假
名菩萨。所言以假名者。非唯道心未是似解。亦改迹立。
今曰菩萨是非假立也。大品经亦云。轻毛菩萨。譬为
名。解行未深。多生退转。有似毛之随风东西也。大经
迦叶品云。菩萨有二也。一者假名。二者实义。此目假
名。与本业经名目同。故言名字。即是轻毛不定。故名
字说之耳。分别耶正善恶者。若具缚唯耶无正。若性
地但正不耶。共位者耶正兼有。善恶具行也。高下升
沈者。具缚之位。唯是沈没鄙下流转。无际不出也。性
地者。既入正定。则能高升。善根巳立。不改退断善根
也。共位者可上可下。亦升亦沈。暂出还没。故不定𥦡
也。大品经庄严品云。毕定众中干慧地不取安故。起
期望故。不定位也。问性是三十心中明之。宁同于发
心中明耶。答多二义。一是发心当体是性地。二是从
三十心向下𢪛十信。亦是性地也。问性是何义。向三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5a 页 X46-0565.png
十心十信明耶。答性是不改义。而有二种。一者解假
性。二者解中道故。发心以上明地性也。依大经。有洹
河七种人中。初三种人即是三位人也。一常没人。二
暂出还没人。三住人也。常没人者。起耶见一阐提等。
趣向有所得。皆以重恶自沈没。不能出生死。故言常
没也。暂出还没人者。若遇大乘善知识。发菩提心。故
出生死。求生信心正见脩善。若经生。若遇有所得恶
知识。还起耶见。断善根故。还复没。或升或沉。故言暂
出沉人也。此两人。必是出家人也。住人者。安立无所
得善提。是第三人。如师子吼品云。小乘四念处燸法
人。依迦叶品。小异。如佛性义中说也。无所得善根巳
立。求不复断善根。不退起耶见等。名为住理人也。又
大经云。三种病人者。即此三人也。何者解不同。一云
初具缚凡夫者。不可除必死人为具缚耶定位也。遇
退医得差。不遇即不差者。共位不定人也。断自差人
即是性地人也。二云若未立信根。名为必死不差人。
为初人也。若初发心。至第六心。差不差病人也。第七
心以上自差人。不如前说也。又诸经论中有三种名。
一耶定聚。二不定聚。三正定聚也。解此三聚位。开善
云。耶定者起耶见。失正理。遇或之名。亦言耶定起心
定执划计也。不定者。或正或遇善知识。信三宝四谛
因果。信善现前。即是正见。正见未善安。还复失忘。遇
缘谤法断善根故。复生耶见。故不定也。正定者信根
巳立。习善安立。不谤正见。不断善根。故名为正定也。
性。二者解中道故。发心以上明地性也。依大经。有洹
河七种人中。初三种人即是三位人也。一常没人。二
暂出还没人。三住人也。常没人者。起耶见一阐提等。
趣向有所得。皆以重恶自沈没。不能出生死。故言常
没也。暂出还没人者。若遇大乘善知识。发菩提心。故
出生死。求生信心正见脩善。若经生。若遇有所得恶
知识。还起耶见。断善根故。还复没。或升或沉。故言暂
出沉人也。此两人。必是出家人也。住人者。安立无所
得善提。是第三人。如师子吼品云。小乘四念处燸法
人。依迦叶品。小异。如佛性义中说也。无所得善根巳
立。求不复断善根。不退起耶见等。名为住理人也。又
大经云。三种病人者。即此三人也。何者解不同。一云
初具缚凡夫者。不可除必死人为具缚耶定位也。遇
退医得差。不遇即不差者。共位不定人也。断自差人
即是性地人也。二云若未立信根。名为必死不差人。
为初人也。若初发心。至第六心。差不差病人也。第七
心以上自差人。不如前说也。又诸经论中有三种名。
一耶定聚。二不定聚。三正定聚也。解此三聚位。开善
云。耶定者起耶见。失正理。遇或之名。亦言耶定起心
定执划计也。不定者。或正或遇善知识。信三宝四谛
因果。信善现前。即是正见。正见未善安。还复失忘。遇
缘谤法断善根故。复生耶见。故不定也。正定者信根
巳立。习善安立。不谤正见。不断善根。故名为正定也。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5b 页 X46-0565.png
其位亦同前具缚等三位也。今大乘明之。亦同具缚
等中三位说也。通称聚者。有二义。一聚集义。二类义。
亦是同义。同类而聚集。如方以类聚也。凡[尸@报]有所得
耶心之位。是类者悉入耶聚中也。不定正定亦然之。
又具缚共性三位。此别名者。具者备有有所得。鄙劣
故。以鄙法所成也。夫者是行者通秤。若凡等庸劣所
成。即是庸夫也。共位者。善恶相兼。未决之名。若化缘
善。其位未立。善性成故也。耶正亦犹未决定。杂一切
善恶故。共在一位中也。性者不改故名性。习性巳成。
不改为恶。信根安立。能生诸善。故言地也。通秤位者
分尊卑高下。各自处也。作如斯明者。大都得无得大
判之。若细论之。如前释也。地摄两论。成毗二家。一切
善恶。无非具缚。并是理外故。若学无所得心想。依谛
向不二者。亦是共位也。十信位中释不同。一山家旧
云。中十信中。前六心巳下。亦同言共位。从七心巳上
性位也。二云假十信中。前六心巳下共位。第六心巳
上性位也。又山家从多约菩萨位中随名分位之。略
有三阶。一者七心上名为入不退法。二初地巳上名
法位。亦言阿鞞跋致。至此处即生在佛家。如前引经
论释。初地文中说也。三者七地名为法位。亦言阿鞞
跋致位也。发趣品明。七地名为等定慧地也。故大论
云。前三地慧多定小。后三地定多慧小。不能入菩萨
位。七地巳上定慧均等。渐得种智。名为等定慧地。此
意亦是教门明之。菩萨初发心。万行但进。至七地方
等中三位说也。通称聚者。有二义。一聚集义。二类义。
亦是同义。同类而聚集。如方以类聚也。凡[尸@报]有所得
耶心之位。是类者悉入耶聚中也。不定正定亦然之。
又具缚共性三位。此别名者。具者备有有所得。鄙劣
故。以鄙法所成也。夫者是行者通秤。若凡等庸劣所
成。即是庸夫也。共位者。善恶相兼。未决之名。若化缘
善。其位未立。善性成故也。耶正亦犹未决定。杂一切
善恶故。共在一位中也。性者不改故名性。习性巳成。
不改为恶。信根安立。能生诸善。故言地也。通秤位者
分尊卑高下。各自处也。作如斯明者。大都得无得大
判之。若细论之。如前释也。地摄两论。成毗二家。一切
善恶。无非具缚。并是理外故。若学无所得心想。依谛
向不二者。亦是共位也。十信位中释不同。一山家旧
云。中十信中。前六心巳下。亦同言共位。从七心巳上
性位也。二云假十信中。前六心巳下共位。第六心巳
上性位也。又山家从多约菩萨位中随名分位之。略
有三阶。一者七心上名为入不退法。二初地巳上名
法位。亦言阿鞞跋致。至此处即生在佛家。如前引经
论释。初地文中说也。三者七地名为法位。亦言阿鞞
跋致位也。发趣品明。七地名为等定慧地也。故大论
云。前三地慧多定小。后三地定多慧小。不能入菩萨
位。七地巳上定慧均等。渐得种智。名为等定慧地。此
意亦是教门明之。菩萨初发心。万行但进。至七地方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5c 页 X46-0565.png
等二门耶。又须知之。小乘二十七贤圣位。今大乘明
之。撮合为十信位。故二十七蕴在其十信中也。
第二堕顶[打-丁+(解-角+?)]义。所言堕顶者。大品经劝学品云。菩
萨摩诃萨。不以方便行六波罗蜜。入空无相无作三
昧。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亦不入菩萨位。是名菩萨法
生。故堕顶也。此经文意说不同。[俎-且+马]法师云。六住中空
心为顶。有心为堕。以六地终心正由空解故。出离二
乘也。岌法师云。七住空心为顶。有心为堕也。七地之
始永离二乘故。六地以还未勉二乘。故言堕。故释论
云。从忍无生忍中间名为顶。故六地以下。从忍七地
巳上。是无生忍也。通法师。六地最极为顶。未登为堕
也。尚禅师云。三十心极处为顶。登顶即入初地菩萨
位故。大品第三卷劝学品云。不以方便行六波罗蜜。
既言不以方便行六波罗蜜者。未得真解故。无方便
犹存著。所以不得入初地。又不堕二乘地者。二乘独
善为境。今大士久行六波罗蜜。欲来作佛。不堕二乘。
但滞著心故不得登初地真位。故法生故堕顶者此
习解未熟。未称无生。于一切法犹起著心。故言法生
也。若深广心秤独成菩萨位。来不退二乘也。招提云。
七地无生法。即为顶。是六地之上。决定入七地之心。
以起取著之名为法爱。于时不能至顶故。必不为二
乘。进退无授故名堕也。今谓释论第四十九卷。直云
顶空从忍。无生忍之间地前。为从忍。初地巳上。为无
生忍也。今观经论意。起有欲心为堕。无欲心为顶。故
之。撮合为十信位。故二十七蕴在其十信中也。
第二堕顶[打-丁+(解-角+?)]义。所言堕顶者。大品经劝学品云。菩
萨摩诃萨。不以方便行六波罗蜜。入空无相无作三
昧。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亦不入菩萨位。是名菩萨法
生。故堕顶也。此经文意说不同。[俎-且+马]法师云。六住中空
心为顶。有心为堕。以六地终心正由空解故。出离二
乘也。岌法师云。七住空心为顶。有心为堕也。七地之
始永离二乘故。六地以还未勉二乘。故言堕。故释论
云。从忍无生忍中间名为顶。故六地以下。从忍七地
巳上。是无生忍也。通法师。六地最极为顶。未登为堕
也。尚禅师云。三十心极处为顶。登顶即入初地菩萨
位故。大品第三卷劝学品云。不以方便行六波罗蜜。
既言不以方便行六波罗蜜者。未得真解故。无方便
犹存著。所以不得入初地。又不堕二乘地者。二乘独
善为境。今大士久行六波罗蜜。欲来作佛。不堕二乘。
但滞著心故不得登初地真位。故法生故堕顶者此
习解未熟。未称无生。于一切法犹起著心。故言法生
也。若深广心秤独成菩萨位。来不退二乘也。招提云。
七地无生法。即为顶。是六地之上。决定入七地之心。
以起取著之名为法爱。于时不能至顶故。必不为二
乘。进退无授故名堕也。今谓释论第四十九卷。直云
顶空从忍。无生忍之间地前。为从忍。初地巳上。为无
生忍也。今观经论意。起有欲心为堕。无欲心为顶。故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6a 页 X46-0566.png
经云。菩萨不方便行六波罗蜜。入空无相无作等故。
法生。故堕顶也。若尔菩萨方便行波罗蜜回出凡夫
二乘有所得菩萨相情之外名为顶。非方便行六波
罗蜜故法生堕顶。如地摄等四家菩萨等也。若为位
论之。前三退即是堕。非前三退即是顶也。故大品经
差别品云。得无所有巳。见一切法空。四谛所摄法皆
空。若见观是时。便入菩萨位中。是为菩萨位。性地中
不从堕顶。用是堕顶故。声闻辟支佛地也。而诸法师
多用六地心终为顶。或言七心初为顶。约位明顶者。
观经文意。应是六地终心为顶也。大陌而论之。八地
以上无生寂灭忍。入法流水。无功用心。无改有念。故
无念退也。释论云。登第八地。第六地中增退中云。六
住退得无生也。第八九位入法流也。
第二明并观不并观。释并照不并照具如二智说
也。今略出之。而说者不同。一云八地巳上。始能并照。
七地巳下未能并也。二云六地巳下。悉未并照。始入
七地巳上皆并照也。三云中忍巳下。未能并照。七地
上忍巳去。一向并照也。四招提云。三阶明之。一六地
巳下一向不并照。二八地巳上一向能并照。三七地
或并不并。泽于七地。以为三阶。一下忍力微弱。竭力
即并照。二中忍渐胜。并照转多。三终心一向能并照。
仍入八地位大寂也。五开善云七地中三忍。下忍失
念。亦不并照。中忍不失念。亦未并照。上忍得并照。八
地任运行也。六宝亮法师云初地巳上巳能并照。地
法生。故堕顶也。若尔菩萨方便行波罗蜜回出凡夫
二乘有所得菩萨相情之外名为顶。非方便行六波
罗蜜故法生堕顶。如地摄等四家菩萨等也。若为位
论之。前三退即是堕。非前三退即是顶也。故大品经
差别品云。得无所有巳。见一切法空。四谛所摄法皆
空。若见观是时。便入菩萨位中。是为菩萨位。性地中
不从堕顶。用是堕顶故。声闻辟支佛地也。而诸法师
多用六地心终为顶。或言七心初为顶。约位明顶者。
观经文意。应是六地终心为顶也。大陌而论之。八地
以上无生寂灭忍。入法流水。无功用心。无改有念。故
无念退也。释论云。登第八地。第六地中增退中云。六
住退得无生也。第八九位入法流也。
第二明并观不并观。释并照不并照具如二智说
也。今略出之。而说者不同。一云八地巳上。始能并照。
七地巳下未能并也。二云六地巳下。悉未并照。始入
七地巳上皆并照也。三云中忍巳下。未能并照。七地
上忍巳去。一向并照也。四招提云。三阶明之。一六地
巳下一向不并照。二八地巳上一向能并照。三七地
或并不并。泽于七地。以为三阶。一下忍力微弱。竭力
即并照。二中忍渐胜。并照转多。三终心一向能并照。
仍入八地位大寂也。五开善云七地中三忍。下忍失
念。亦不并照。中忍不失念。亦未并照。上忍得并照。八
地任运行也。六宝亮法师云初地巳上巳能并照。地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6b 页 X46-0566.png
师亦同此说。故彼师云。取仁王经意云。初地并照。八
地巳上任运自成美其胜同名耳。今大乘明义。初发
心中十心菩萨。巳能八相成道。即能并照。如仁王经
说意。复必须识。遍圆横竖之立。既能并照。无故入空。
出有异时。但为化缘。宜现入定出定入观出观等也。
若尔非直真俗并照。亦就俗中法法并照。就真中如
十八空等并照。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如是横竖
总别。无不满足也。琰公云。七地菩萨。定有并照者。终
心一向能并。正是断习气。极品明心与有知并也。下
忍并者。必是温故。空心与有知共并。断或之心不能
与有知并也。中忍之心自能屡并应。多是温故。空心
有知。得并。断或之心小能尔也。正以什公肇公等。多
七地自动而寂故。今推斥七地为三阶之辨也。开善
意亦略同此意。伹上忍明之也。今谓多种之说。并是
正入发心。向入发心。观行未调利时。学方法得有如
此义。巳入正位时。任行亦有也。但什肇两师。多遍约
正使尽明之。大意同今说也。又彼师云。发照七地上
忍。悉罗发照初地巳去至七地中忍。亦得反照。但不
恒反照也。大势并照义类之。从浅至深。反照之力。转
增进也。于初地巳去至七地中忍。𠄎罢反照。我是某
地。巳得尔许法门。无若干烦恼也。六地巳下不能自
于空心知入其地。至若干品七地巳上。则能知如向
空有并照也。今谓亦如照初发心菩萨巳能反照等
也。成论师解。并照鄣不同。一云别有无知鄣也。二云
地巳上任运自成美其胜同名耳。今大乘明义。初发
心中十心菩萨。巳能八相成道。即能并照。如仁王经
说意。复必须识。遍圆横竖之立。既能并照。无故入空。
出有异时。但为化缘。宜现入定出定入观出观等也。
若尔非直真俗并照。亦就俗中法法并照。就真中如
十八空等并照。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如是横竖
总别。无不满足也。琰公云。七地菩萨。定有并照者。终
心一向能并。正是断习气。极品明心与有知并也。下
忍并者。必是温故。空心与有知共并。断或之心不能
与有知并也。中忍之心自能屡并应。多是温故。空心
有知。得并。断或之心小能尔也。正以什公肇公等。多
七地自动而寂故。今推斥七地为三阶之辨也。开善
意亦略同此意。伹上忍明之也。今谓多种之说。并是
正入发心。向入发心。观行未调利时。学方法得有如
此义。巳入正位时。任行亦有也。但什肇两师。多遍约
正使尽明之。大意同今说也。又彼师云。发照七地上
忍。悉罗发照初地巳去至七地中忍。亦得反照。但不
恒反照也。大势并照义类之。从浅至深。反照之力。转
增进也。于初地巳去至七地中忍。𠄎罢反照。我是某
地。巳得尔许法门。无若干烦恼也。六地巳下不能自
于空心知入其地。至若干品七地巳上。则能知如向
空有并照也。今谓亦如照初发心菩萨巳能反照等
也。成论师解。并照鄣不同。一云别有无知鄣也。二云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6c 页 X46-0566.png
无别鄣。但有缘由之鄣。良由或多知弱故。不能照。或
小知强故能照。直是多智并生便无别照。故无别鄣
也。今谓未必一向尔。若不二而二论之。一智照多境。多
智照一境。多智照多境。一智照一境。境发智亦尔。照
义既多种。鄣义亦应有别者也。反照智解亦不同。一
开善云。照青之智反照照青解也。二龙光云。别有智
智但自反身反照如是无穷反照也。若尔一知知
青。还以此知此知。如开善者。鄣亦说有别无别不同
境别。故有别鄣。还以青智反照故无鄣也。龙光云有
别鄣也。今明不二而二明之。并得两说。但名字同意
异也。论师云。小乘之人。有高位利根者。有中则得照
一切空心不能与有知并也。中乘人。于有中并照。温
故空心。亦可能与有智并。照如大论云。或侵习气。与
七地下忍相似也。反照亦可。如论云凡夫总相自缘
名为反照。如定行自反缘住得。如菩萨别反照则无
也。今谓初发心菩萨并有之。若菩萨二乘亦菩萨一
种也。如成论师所明。三乘别异。善根人舍波义论之。
如彼说而巳。今大乘宗望彼有所论都无之也。
第二杂简。
问何者功德智慧庄严耶。答且弃功德与智慧两门。
不二而二明之。依大品经第一卷序品。举万行与万
德境智等。劝学文意。依一种开八段意摄法无不尽。
最后结云。欲得功德如是者当学波若波若。波罗蜜
者。正法。波若为本。所开三乘观。与三果并境智等为
小知强故能照。直是多智并生便无别照。故无别鄣
也。今谓未必一向尔。若不二而二论之。一智照多境。多
智照一境。多智照多境。一智照一境。境发智亦尔。照
义既多种。鄣义亦应有别者也。反照智解亦不同。一
开善云。照青之智反照照青解也。二龙光云。别有智
智但自反身反照如是无穷反照也。若尔一知知
青。还以此知此知。如开善者。鄣亦说有别无别不同
境别。故有别鄣。还以青智反照故无鄣也。龙光云有
别鄣也。今明不二而二明之。并得两说。但名字同意
异也。论师云。小乘之人。有高位利根者。有中则得照
一切空心不能与有知并也。中乘人。于有中并照。温
故空心。亦可能与有智并。照如大论云。或侵习气。与
七地下忍相似也。反照亦可。如论云凡夫总相自缘
名为反照。如定行自反缘住得。如菩萨别反照则无
也。今谓初发心菩萨并有之。若菩萨二乘亦菩萨一
种也。如成论师所明。三乘别异。善根人舍波义论之。
如彼说而巳。今大乘宗望彼有所论都无之也。
第二杂简。
问何者功德智慧庄严耶。答且弃功德与智慧两门。
不二而二明之。依大品经第一卷序品。举万行与万
德境智等。劝学文意。依一种开八段意摄法无不尽。
最后结云。欲得功德如是者当学波若波若。波罗蜜
者。正法。波若为本。所开三乘观。与三果并境智等为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7a 页 X46-0567.png
功德也。正法波若之实非功德智慧等。而举末用目
之。亦得言功德智慧等。所开六度为功德。就功德中。
开为第六度为智慧。五度为功德。并造境生为智慧。
如善静为功德等。并得之也。又大经第二十五云慧
庄严者。从一地乃到十地者。或可举正法明之。或可
举第六度说之。福德庄严者。谓檀波罗蜜乃至波若
非波若波罗蜜者。举任明之。今谓福慧慧福。因缘语
耳。而六行中分之。前五度是福。第六度为慧。又第六
中。分有分为福。空为慧。故经云波若非波若波罗蜜
如前也。问若为是大庄严与大庄严发趣耶。答释论
三空文云。大庄严发趣大庄严乘于大乘也。又云。菩萨
行檀波罗蜜乃至波若波罗蜜。能舍内外财物。而行
犹存有吾我。所以未得生空。直名为大庄严也。若菩
萨行檀波罗蜜。罢舍内外所有。无有吾我之心。即得
生空。名为发趣大乘也。复次菩萨行檀波罗蜜。乃至
波若波罗蜜罢舍内外。忘三事。毕竟净具足生法二
空。故名为乘于大乘也。释论第五十卷云。初地至三
地。慧多定小。未能深摄心故。四五六地。定多慧小。以
是故不得入菩萨位。今生空法空定慧等故。能安隐
行菩萨道。从跋致地。渐渐得一切种智地也。论师释
此意言。定慧。以正观空理理静为定。有中分别知为
慧。如成论止观品云。分别阴界等心为观。会真我之
心为止。立名各取一义也。又就此一说。分为四阶。一
初三地照空心小。照有心多。二四五六三地照空心
之。亦得言功德智慧等。所开六度为功德。就功德中。
开为第六度为智慧。五度为功德。并造境生为智慧。
如善静为功德等。并得之也。又大经第二十五云慧
庄严者。从一地乃到十地者。或可举正法明之。或可
举第六度说之。福德庄严者。谓檀波罗蜜乃至波若
非波若波罗蜜者。举任明之。今谓福慧慧福。因缘语
耳。而六行中分之。前五度是福。第六度为慧。又第六
中。分有分为福。空为慧。故经云波若非波若波罗蜜
如前也。问若为是大庄严与大庄严发趣耶。答释论
三空文云。大庄严发趣大庄严乘于大乘也。又云。菩萨
行檀波罗蜜乃至波若波罗蜜。能舍内外财物。而行
犹存有吾我。所以未得生空。直名为大庄严也。若菩
萨行檀波罗蜜。罢舍内外所有。无有吾我之心。即得
生空。名为发趣大乘也。复次菩萨行檀波罗蜜。乃至
波若波罗蜜罢舍内外。忘三事。毕竟净具足生法二
空。故名为乘于大乘也。释论第五十卷云。初地至三
地。慧多定小。未能深摄心故。四五六地。定多慧小。以
是故不得入菩萨位。今生空法空定慧等故。能安隐
行菩萨道。从跋致地。渐渐得一切种智地也。论师释
此意言。定慧。以正观空理理静为定。有中分别知为
慧。如成论止观品云。分别阴界等心为观。会真我之
心为止。立名各取一义也。又就此一说。分为四阶。一
初三地照空心小。照有心多。二四五六三地照空心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7b 页 X46-0567.png
多。照有心少。三七一地两势齐。而犹牙起也。四八九
十三地。两智必并照。念念寂灭。所以然者。见谛之或。
品数本少。非止可略。此欲界思惟而先在三十心。今
中巳伏意故。今就真观断之。不烦多力故。初三地在
真观心少也。脩行之意。本为济物。既巳成圣。无客独
善故。多出空观。权智恐度人。致令有心。心起甚段也。
此言小多。是依前空说。非与夺之意也。四五六地仍
前以来。多起有智。资此入空。空心长久。以四地所断。
是欲界思惟等。于见谛或。品转细细。故难断。爱著人
天。弥难舍。虽五地所断。是色界思惟。有四禅系缚。于
诸禅定。易起味心。兼以转细。弥更难。遣六地所断。是
无色界思惟。有四空转缚。此或转细。起味心弥多。故
断或心多多须数数入观。谓为多也。有心小者。四地
脩道品。五地习五明。六地论观因缘。此则有中观行。
亦殊不小。不客高位泏有。反小前三正皆此三地。空
观心小。有行必多。今则空观心多。谓有心稍少耳。空
录六地邻于七地。七地空有稍均。谓之定慧平等。六
地未能相及。故存小多之秤。然空六地。以前犹亦多
须泏有也。例如大经第二十八云。十住菩萨智慧力
多。三昧力少。声闻缘觉三昧力多。智慧力少。故不见
佛性。此义意言。十住菩萨受法王位。两复为众生雨
甘露法雨。常有分别故。智用则多任刀者。空未馀求
进。故言定少。此皆义言之。非是定说。今于六地以前。
多小之义亦充尔也。二乘分内。但念脩空。于菩萨神
十三地。两智必并照。念念寂灭。所以然者。见谛之或。
品数本少。非止可略。此欲界思惟而先在三十心。今
中巳伏意故。今就真观断之。不烦多力故。初三地在
真观心少也。脩行之意。本为济物。既巳成圣。无客独
善故。多出空观。权智恐度人。致令有心。心起甚段也。
此言小多。是依前空说。非与夺之意也。四五六地仍
前以来。多起有智。资此入空。空心长久。以四地所断。
是欲界思惟等。于见谛或。品转细细。故难断。爱著人
天。弥难舍。虽五地所断。是色界思惟。有四禅系缚。于
诸禅定。易起味心。兼以转细。弥更难。遣六地所断。是
无色界思惟。有四空转缚。此或转细。起味心弥多。故
断或心多多须数数入观。谓为多也。有心小者。四地
脩道品。五地习五明。六地论观因缘。此则有中观行。
亦殊不小。不客高位泏有。反小前三正皆此三地。空
观心小。有行必多。今则空观心多。谓有心稍少耳。空
录六地邻于七地。七地空有稍均。谓之定慧平等。六
地未能相及。故存小多之秤。然空六地。以前犹亦多
须泏有也。例如大经第二十八云。十住菩萨智慧力
多。三昧力少。声闻缘觉三昧力多。智慧力少。故不见
佛性。此义意言。十住菩萨受法王位。两复为众生雨
甘露法雨。常有分别故。智用则多任刀者。空未馀求
进。故言定少。此皆义言之。非是定说。今于六地以前。
多小之义亦充尔也。二乘分内。但念脩空。于菩萨神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7c 页 X46-0567.png
力心不喜乐。如法华经中说。义言定多智用少也。七
地之终。脩习万行。大段巳脩。故云七地定慧均平也。
七地所断之或。或品与见谛思惟正等故。断此细惑。
空慧转多。备脩万行。必具足故。有中福慧。甚亦倍多。
空有二行俱多。而大略相类。故云等也。七地之终所
备略具。次入八地。念念常寂。八地文云皆乘船入海。
为譬船中所须。事事巳足。故任力待时。自去九地巳
去功德亦然也。今谓无为法中。而有差别。亦有此义。
而未必一向。如此理而论之。菩萨一證中道。必脩万
行俱进。如仁王经云。初地一念具足八万四千般若
波罗蜜。载为摩诃衍。𠄎灭为金刚。亦言定。亦言一切
行。如是广赞波若波罗蜜中说也。大论云。定慧者。随
义一往论之。何者依璎珞经云。欲界见思惟习。或前
三地菩萨。断上二界见思习。或后三地菩萨断故。定
慧各有二义。前三地慧多定小者。一者随所化众生
处。菩萨于见思惟习之地。定浅小难用。故言定少。而
有中分别。行易而多。故言慧多。如于慧地也。二者汎
论初入道。必入空为[立*(而/而)]。亦是道与俗反故平于诸法
为正道专者。此心故言慧多定少也。后三地有二义。
一者色无处众生多者静心。亦是定深。而易用故。菩
萨随并者。定为意故言定多。而有中分别等小故。言
慧小也。二者菩萨因诸禅定诸神通。行十二门禅等。
故言定多慧小也。故须假诸广之。又不唯随所化明
之菩萨。自行明昧多小。亦得大论说也。又古旧云。人
地之终。脩习万行。大段巳脩。故云七地定慧均平也。
七地所断之或。或品与见谛思惟正等故。断此细惑。
空慧转多。备脩万行。必具足故。有中福慧。甚亦倍多。
空有二行俱多。而大略相类。故云等也。七地之终所
备略具。次入八地。念念常寂。八地文云皆乘船入海。
为譬船中所须。事事巳足。故任力待时。自去九地巳
去功德亦然也。今谓无为法中。而有差别。亦有此义。
而未必一向。如此理而论之。菩萨一證中道。必脩万
行俱进。如仁王经云。初地一念具足八万四千般若
波罗蜜。载为摩诃衍。𠄎灭为金刚。亦言定。亦言一切
行。如是广赞波若波罗蜜中说也。大论云。定慧者。随
义一往论之。何者依璎珞经云。欲界见思惟习。或前
三地菩萨。断上二界见思习。或后三地菩萨断故。定
慧各有二义。前三地慧多定小者。一者随所化众生
处。菩萨于见思惟习之地。定浅小难用。故言定少。而
有中分别。行易而多。故言慧多。如于慧地也。二者汎
论初入道。必入空为[立*(而/而)]。亦是道与俗反故平于诸法
为正道专者。此心故言慧多定少也。后三地有二义。
一者色无处众生多者静心。亦是定深。而易用故。菩
萨随并者。定为意故言定多。而有中分别等小故。言
慧小也。二者菩萨因诸禅定诸神通。行十二门禅等。
故言定多慧小也。故须假诸广之。又不唯随所化明
之菩萨。自行明昧多小。亦得大论说也。又古旧云。人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8a 页 X46-0568.png
地巳上断或不同一糸。次南法师传述。旧云。八地巳
上念念断或。亦不须诸佛来开化。何以故。念念入法
不出观。宁同被开道耶。而经云。诸佛来摩顶劝发起
者。闻是迹中为物故耳。二云。止同言空有并观。寂无
出入观。故言念念寂灭常居法流水耳。八地巳上去
佛劫数甚多。犹须感佛。而俱得开化。不容都无。所
待念念进行也。故渐备经云。第十住菩萨。犹须承佛
威光。得百万三昧。故知犹夜化无容念念自断。或进
行也。今谓八地以去。亦须诸佛开化。既是未净之地。
无容一向不须开道也。故经云。初地不知二地境界。
乃至第十地不至如来举足下足也。亦是大顿悟家
云。至第十地。始见无生。小顿悟家云。至七地始见无
生也。又七地菩萨诸佛来摩顶劝发者。至第八地。不
容一向顿不须待也。经云。念念常寂者。如经云。不起
灭定而现诸威仪。心意识亡。幻化无心。于彼此而能
应一切。名为常寂。何时导有心神。常在观不出观。名
为常寂。若七地巳下有心神体。出入观耶。理而论之。
初发心时巳。平于诸法。心意识等。如虚空幻。化人无
心于彼此。此是彼非。而约动为散。为出嘿而为静为
入。于幻化人。动静无二也。菩萨一證正法者。动静即
是用也。住大涅槃建立大事也。故经云。初发心毕竟
二不别也。而经云。八地巳上。常寂入法流。七地巳下
有出入观等者。欲济物故。习气充净故。割折空差别
明也。诸菩萨非静非动。能静能动。非出非入。而能出
上念念断或。亦不须诸佛来开化。何以故。念念入法
不出观。宁同被开道耶。而经云。诸佛来摩顶劝发起
者。闻是迹中为物故耳。二云。止同言空有并观。寂无
出入观。故言念念寂灭常居法流水耳。八地巳上去
佛劫数甚多。犹须感佛。而俱得开化。不容都无。所
待念念进行也。故渐备经云。第十住菩萨。犹须承佛
威光。得百万三昧。故知犹夜化无容念念自断。或进
行也。今谓八地以去。亦须诸佛开化。既是未净之地。
无容一向不须开道也。故经云。初地不知二地境界。
乃至第十地不至如来举足下足也。亦是大顿悟家
云。至第十地。始见无生。小顿悟家云。至七地始见无
生也。又七地菩萨诸佛来摩顶劝发者。至第八地。不
容一向顿不须待也。经云。念念常寂者。如经云。不起
灭定而现诸威仪。心意识亡。幻化无心。于彼此而能
应一切。名为常寂。何时导有心神。常在观不出观。名
为常寂。若七地巳下有心神体。出入观耶。理而论之。
初发心时巳。平于诸法。心意识等。如虚空幻。化人无
心于彼此。此是彼非。而约动为散。为出嘿而为静为
入。于幻化人。动静无二也。菩萨一證正法者。动静即
是用也。住大涅槃建立大事也。故经云。初发心毕竟
二不别也。而经云。八地巳上。常寂入法流。七地巳下
有出入观等者。欲济物故。习气充净故。割折空差别
明也。诸菩萨非静非动。能静能动。非出非入。而能出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8b 页 X46-0568.png
能入也。故虽开之。无纤豪之别。具如前说也。又论师
云。于十地中。利钝分判三品明也。一初地至六地灼
然有利钝如二乘也。二七地亦有利钝。而转微相。比
不堪悬绝心有二种也。三八地巳上说不同。一云
学功巳备。念念自断或。故无改钝。唯利一品而巳。二
云七地学功备者。此是大数言耳。然空得此法时。犹
有遍观。故有迟速。八地巳去无容念念断或故。则舍
一念。犹有多少之或。此人数十刹那温故。未进断或。
故品段亦无定也。若七地之终功行始弁故。八地以
去迟束必不悬绝。而则异于七地。所以开三阶者。彼
师云。六地以前。犹断正使。所脩福慧。未央成满。故此
彼神道异故。有无量迟速心不等也。七地正使巳尽。
唯断习气。备脩万行。大段粗周。故迟束之相就咸也。
八地馀习巳断。止断无知。常无出观。故利钝相微也。
龙光云。七地巳去或断二性。或三性烦恼。而习性不
同。故微微有迟疾行也。又就迟疾。双约定慧。有三阶
明之。一者六地巳下同定发慧。或以浅定发深慧。或
定发浅慧。如二乘所宜不定也。若大士之行。六度俱
脩。不同与二乘正为空解。故得深慧者。定则心深也。
开馀诸度类之。而开力多能能于浅定发深慧也。二
者七地菩萨。于师子奋迅逆顺超越故。能从灭尽定
入散心散心直能入灭尽定。此是温故之慧。于定门
利者。力能如是。若是断或之心。多用胜定。入于深慧
灭定解不同。一云空解义枰灭定。能从神通说法动
云。于十地中。利钝分判三品明也。一初地至六地灼
然有利钝如二乘也。二七地亦有利钝。而转微相。比
不堪悬绝心有二种也。三八地巳上说不同。一云
学功巳备。念念自断或。故无改钝。唯利一品而巳。二
云七地学功备者。此是大数言耳。然空得此法时。犹
有遍观。故有迟速。八地巳去无容念念断或故。则舍
一念。犹有多少之或。此人数十刹那温故。未进断或。
故品段亦无定也。若七地之终功行始弁故。八地以
去迟束必不悬绝。而则异于七地。所以开三阶者。彼
师云。六地以前。犹断正使。所脩福慧。未央成满。故此
彼神道异故。有无量迟速心不等也。七地正使巳尽。
唯断习气。备脩万行。大段粗周。故迟束之相就咸也。
八地馀习巳断。止断无知。常无出观。故利钝相微也。
龙光云。七地巳去或断二性。或三性烦恼。而习性不
同。故微微有迟疾行也。又就迟疾。双约定慧。有三阶
明之。一者六地巳下同定发慧。或以浅定发深慧。或
定发浅慧。如二乘所宜不定也。若大士之行。六度俱
脩。不同与二乘正为空解。故得深慧者。定则心深也。
开馀诸度类之。而开力多能能于浅定发深慧也。二
者七地菩萨。于师子奋迅逆顺超越故。能从灭尽定
入散心散心直能入灭尽定。此是温故之慧。于定门
利者。力能如是。若是断或之心。多用胜定。入于深慧
灭定解不同。一云空解义枰灭定。能从神通说法动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8c 页 X46-0568.png
转事心能斯静也。二云是灭定。以此定起说法等也。
三者八地巳上。常以深定。与深慧共俱。乱心久尽。故
定慧俱进。但遂慧言之。故成迟疾也。四等诸度其鄣
亦巳文亡。当其分限。阶品品齐。进亦逐慧品言之。以
成迟疾也。今大乘明之。不二而二。开差别明之。悟心
有明昧论之。兼有论说故。弥勒尊者。摩德勒伽藏经
中言。如是于一一地中。径百千大劫。有成一地之行。
软根不者开段。故知初地巳上一一地。并有利钝也。
经言。并有诸说而空寂不同。如前说也。又如偈中言。
诸地行相入脩习。出法门五种法。释云。相分如初地。
为阎菩提王。乃至第十地为摩榼首罗天王。又相者。
以相别为义。能标别于诸地也。入分者以进入义。进
入地体即是下忍初入其地也。行分者。是趣地之因。
三十心为初地之行分。从二地以去。各有因也。脩习
分者。研脩为义。自是中忍。脩习地。体增明满足。出分
者。出离为义。即是是上忍一地满足。高胜显出也。通
秤分者。亦以别为义。五种既殊别。故即为分。亦名五
门。门能通义也。论师云。大品所明十地。与地经所说
十地异也。何者大品经明义。是三界内事不了。未说
高位。菩萨所断。是恒沙之烦恼。是无边集谛。又未说
十地为常住之因。如此比类。如居士经。并是不了地
经。今大乘明义即不然。龙树菩萨于大论自明言。波
若法华等经。是显现教。法花经云。秘蜜教。大师云大
经。亦例云亦是秘蜜教。宇得闇心言不了经。如涅槃
三者八地巳上。常以深定。与深慧共俱。乱心久尽。故
定慧俱进。但遂慧言之。故成迟疾也。四等诸度其鄣
亦巳文亡。当其分限。阶品品齐。进亦逐慧品言之。以
成迟疾也。今大乘明之。不二而二。开差别明之。悟心
有明昧论之。兼有论说故。弥勒尊者。摩德勒伽藏经
中言。如是于一一地中。径百千大劫。有成一地之行。
软根不者开段。故知初地巳上一一地。并有利钝也。
经言。并有诸说而空寂不同。如前说也。又如偈中言。
诸地行相入脩习。出法门五种法。释云。相分如初地。
为阎菩提王。乃至第十地为摩榼首罗天王。又相者。
以相别为义。能标别于诸地也。入分者以进入义。进
入地体即是下忍初入其地也。行分者。是趣地之因。
三十心为初地之行分。从二地以去。各有因也。脩习
分者。研脩为义。自是中忍。脩习地。体增明满足。出分
者。出离为义。即是是上忍一地满足。高胜显出也。通
秤分者。亦以别为义。五种既殊别。故即为分。亦名五
门。门能通义也。论师云。大品所明十地。与地经所说
十地异也。何者大品经明义。是三界内事不了。未说
高位。菩萨所断。是恒沙之烦恼。是无边集谛。又未说
十地为常住之因。如此比类。如居士经。并是不了地
经。今大乘明义即不然。龙树菩萨于大论自明言。波
若法华等经。是显现教。法花经云。秘蜜教。大师云大
经。亦例云亦是秘蜜教。宇得闇心言不了经。如涅槃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9a 页 X46-0569.png
义中所破也。诸师作如此言。依泥梨品明之。恐是无
间之因也。又大论第四十九云。引十地名竟云。如十
住论中说。此十住论。传云。是龙树论别有十住论。非
天亲十住论也。今一家传云。大品经发趣品所说十
地。与地经所明十地一种。但说之方法。少少异。宗致
意无异也。及大品经第一云十地。十地断结经十地。
菩萨本业璎珞经十地等。大乘经所明十地。一种究
竟大乘十地也。但间中或隐。改说方法异。无为高下
了不了义也。问受生者。凡有三种。若因结业生。名为
生身。若以愿他爱结业生者。名为愿身。若知充机而
现身生者。名充身。此事云何。答释不同。一论师等云。
十地中前二地。于三恶道及三界人天。具三身。第三
一地于三恶道。但生无有结业。生因巳尽故。于三
界人天具三身义。第四地上忍。于欲界但一应身。更
无有身。于上二界具三身也。寻中下忍。意可知之。
五地上忍于二界。但一应身也。于上一界得有三身。
中下两忍寻之可知。六地上忍于三界中。但一应身。
又依身不定。于三界外。则具三身。中下两忍。寻之可
知。七地以上于三界中。但一应身。于三界外具三界。
于下[歹*肖]咸之。二云无有以愿他爱[彳*束]生则逐。结[缶-山+小]不
尔。但应生身故[乃-(必-心)+十]生也。而约地生多小者。依璎珞经
云。初地断见谛烦恼。二地断人中烦恼。三地断天上
烦恼。四地断三禅以下烦恼。五地断三宝以下烦恼。
六地断非相非非相烦恼者。例前可知。七地以上金
间之因也。又大论第四十九云。引十地名竟云。如十
住论中说。此十住论。传云。是龙树论别有十住论。非
天亲十住论也。今一家传云。大品经发趣品所说十
地。与地经所明十地一种。但说之方法。少少异。宗致
意无异也。及大品经第一云十地。十地断结经十地。
菩萨本业璎珞经十地等。大乘经所明十地。一种究
竟大乘十地也。但间中或隐。改说方法异。无为高下
了不了义也。问受生者。凡有三种。若因结业生。名为
生身。若以愿他爱结业生者。名为愿身。若知充机而
现身生者。名充身。此事云何。答释不同。一论师等云。
十地中前二地。于三恶道及三界人天。具三身。第三
一地于三恶道。但
界人天具三身义。第四地上忍。于欲界但一应身。更
无有
五地上忍于二界。但一应身也。于上一界得有三身。
中下两忍寻之可知。六地上忍于三界中。但一应身。
又依身不定。于三界外。则具三身。中下两忍。寻之可
知。七地以上于三界中。但一应身。于三界外具三界。
于下[歹*肖]咸之。二云无有以愿他爱[彳*束]生则逐。结[缶-山+小]不
尔。但应生身故[乃-(必-心)+十]生也。而约地生多小者。依璎珞经
云。初地断见谛烦恼。二地断人中烦恼。三地断天上
烦恼。四地断三禅以下烦恼。五地断三宝以下烦恼。
六地断非相非非相烦恼者。例前可知。七地以上金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9b 页 X46-0569.png
刚心以下断恒沙等烦恼。亦是可寻也。三今大乘明。
如大经迦叶品。住忍法时。断无量三恶道报。当知不
从知缘而灭者。五善根巳断三恶道报故。今任十信
中。无有于三恶道结业生义。亦是无有人天中结业
生身。此举三学果明之。自此巳去。逐所断或。有生身
无生身。寻之可解。又中七信巳上。依经断见思两习
气。或与无知或。判可知之。但三生身逐结业。生与应
生可知之。但以愿他爱狭生身。应必须业与愿共方
得受生身。无有但愿力生义。何者何菩萨不愿度一
切众生。而不得并被化者。唯有愿而不得并受化者。
彼众生若无有自结业者。不蒙被化。若少有结业者。
则被化入道也。问诸地菩萨作王云何。答依仁王波
若经云。初地作四天王。二地作忉利天王。三地作炎
摩天王。四地作兜率陀天王。五地作化乐天王。六地
作他化自在天王。七地作初禅梵王。八地作二禅天
王。九地作三禅天王。十地作四大静王也。诸师云前
三王通关三身生。后七王但一应身也。问十地有
色无无云何耳。答解不同。一云六地巳下有色相。或
因未尽故。七地以上无色相。或因尽故。二云七地以
下有色有习气因故。八地以上无色习气尽故。三云
十地并有色。由或因故。常住佛无色。或因尽故。四云
至佛有妙色。例如至佛妙心判此巳现法身。论师多
曰第三师说。今大乘明义。约彼名之至佛有色并是
彼故也。若约中论之。非色非心等也。问十七地行者。
如大经迦叶品。住忍法时。断无量三恶道报。当知不
从知缘而灭者。五善根巳断三恶道报故。今任十信
中。无有于三恶道结业生义。亦是无有人天中结业
生身。此举三学果明之。自此巳去。逐所断或。有生身
无生身。寻之可解。又中七信巳上。依经断见思两习
气。或与无知或。判可知之。但三生身逐结业。生与应
生可知之。但以愿他爱狭生身。应必须业与愿共方
得受生身。无有但愿力生义。何者何菩萨不愿度一
切众生。而不得并被化者。唯有愿而不得并受化者。
彼众生若无有自结业者。不蒙被化。若少有结业者。
则被化入道也。问诸地菩萨作王云何。答依仁王波
若经云。初地作四天王。二地作忉利天王。三地作炎
摩天王。四地作兜率陀天王。五地作化乐天王。六地
作他化自在天王。七地作初禅梵王。八地作二禅天
王。九地作三禅天王。十地作四大静王也。诸师云前
三王通关三身生。后七王但一应身也。问十地有
色无无云何耳。答解不同。一云六地巳下有色相。或
因未尽故。七地以上无色相。或因尽故。二云七地以
下有色有习气因故。八地以上无色习气尽故。三云
十地并有色。由或因故。常住佛无色。或因尽故。四云
至佛有妙色。例如至佛妙心判此巳现法身。论师多
曰第三师说。今大乘明义。约彼名之至佛有色并是
彼故也。若约中论之。非色非心等也。问十七地行者。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69c 页 X46-0569.png
答真谛三藏师如牵十七经。證有九矧义。彼论云。九
品心故有第九矧。而此间不出此经。故难信。而开名
目义。一名善心地。谓布施持戒等善心地。二者闻慧
地。三者思慧地。四者脩慧地。此四种是欲界善心地。
此三慧于三界分之段。与论释不同段明。欲界有闻
思两慧。色界有思脩二慧。无色界但脩慧也。论意欲
色二界具有三慧。无色界唯有脩慧。故彼论三慧品
云。欲界色界一切也。无色界中唯有脩慧也。五者有
心定地。谓四禅四无色定。六者无相定心地。谓无想
定心说灭尽定。三地是凡夫定善心地故。七者声闻
地。八者缘觉地。九者十信地。十者十住地。十一者十
行地。十二者舍小乘回向大乘地。十三者大乘十回
向地。十四者十地。十五者佛地。如来相慧功德。十六
者有馀涅槃地。十七者无馀涅槃也。二涅槃是断德
也。今谓非有馀非无馀。亦非智断。强名无馀涅槃也。
料简第三明时节劫数。
经中成明三劫一十里石或言四十里方石。用六欲
天衣。人间日月三年一下拂石。尽石为一小劫也。六
十里石。梵天衣六殊重。三年一下拂石尽。若为中劫
也。然彼天无日月。以宝珠光明取开明珠以辨岁数
也。八十里石。净居天衣无馀两重。亦三年一下拂方
石尽。若为一大劫。亦无日月。取玸镜光明有易晓脱
以内数岁月也。然劫数亦不定。或言八千里八万里
方石。若为一大劫下一千一万里石故自是大劫也。
品心故有第九矧。而此间不出此经。故难信。而开名
目义。一名善心地。谓布施持戒等善心地。二者闻慧
地。三者思慧地。四者脩慧地。此四种是欲界善心地。
此三慧于三界分之段。与论释不同段明。欲界有闻
思两慧。色界有思脩二慧。无色界但脩慧也。论意欲
色二界具有三慧。无色界唯有脩慧。故彼论三慧品
云。欲界色界一切也。无色界中唯有脩慧也。五者有
心定地。谓四禅四无色定。六者无相定心地。谓无想
定心说灭尽定。三地是凡夫定善心地故。七者声闻
地。八者缘觉地。九者十信地。十者十住地。十一者十
行地。十二者舍小乘回向大乘地。十三者大乘十回
向地。十四者十地。十五者佛地。如来相慧功德。十六
者有馀涅槃地。十七者无馀涅槃也。二涅槃是断德
也。今谓非有馀非无馀。亦非智断。强名无馀涅槃也。
料简第三明时节劫数。
经中成明三劫一十里石或言四十里方石。用六欲
天衣。人间日月三年一下拂石。尽石为一小劫也。六
十里石。梵天衣六殊重。三年一下拂石尽。若为中劫
也。然彼天无日月。以宝珠光明取开明珠以辨岁数
也。八十里石。净居天衣无馀两重。亦三年一下拂方
石尽。若为一大劫。亦无日月。取玸镜光明有易晓脱
以内数岁月也。然劫数亦不定。或言八千里八万里
方石。若为一大劫下一千一万里石故自是大劫也。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70a 页 X46-0570.png
又华严经阿僧祇品云。略摄开要数明千万为一亿。
为一那由他。千万为一亿为一那由他。千万亿那由
他为一加那。千万亿加那为一频婆。千万亿频婆为
一阿僧祇。僧祇此云不可得。不可说不可量也。诸法
师云。前万里石若为大劫。即是一阿僧祇也。今明此
大劫约地位。辨行行久近经数之少多者。从十信发
心供养熙连河沙佛一劫。得到中十信。以中十信二
劫到习种性之初。从习种性经三劫行得慧性种性。
性种性故经四劫得到道种性。道种性经五劫。得到
初地。初地经六劫得到二地。二地经七劫。得到三地。
三地经八劫。得到四地。四地经九劫得到五地。五地
经十劫得到六地。六地经十一劫得到七地。七地经
十二劫。得到八地。八地经十三劫得到九地。九地经
万劫得到十地。十地经百劫。学佛威仪得到佛地也。
出本业璎珞经。作如此都合一万一千八百四十劫。
行行方得到佛地也。若如二乘人。八万劫乃到十千
劫。行行到中十信位也。依仁王经。判地前到佛中间
劫数。大准望相似后结掫始终经无量劫。但从十地。
到金刚心到佛。此与本业经。不[ㄊ/(巾-〡+串)]倍校言。若为释者。
诸法师云。本业经据大劫为明也。仁王经取中劫为
暗。故两经文文不相妨也。又依庄严楞伽藏经云。于
一一地中。经百千大劫。方成一地之门。不数软根者
也。着尔时节即不事定也。
金刚心义。有四重(第一明大意。第二释名第三出体。第四科简)。
为一那由他。千万为一亿为一那由他。千万亿那由
他为一加那。千万亿加那为一频婆。千万亿频婆为
一阿僧祇。僧祇此云不可得。不可说不可量也。诸法
师云。前万里石若为大劫。即是一阿僧祇也。今明此
大劫约地位。辨行行久近经数之少多者。从十信发
心供养熙连河沙佛一劫。得到中十信。以中十信二
劫到习种性之初。从习种性经三劫行得慧性种性。
性种性故经四劫得到道种性。道种性经五劫。得到
初地。初地经六劫得到二地。二地经七劫。得到三地。
三地经八劫。得到四地。四地经九劫得到五地。五地
经十劫得到六地。六地经十一劫得到七地。七地经
十二劫。得到八地。八地经十三劫得到九地。九地经
万劫得到十地。十地经百劫。学佛威仪得到佛地也。
出本业璎珞经。作如此都合一万一千八百四十劫。
行行方得到佛地也。若如二乘人。八万劫乃到十千
劫。行行到中十信位也。依仁王经。判地前到佛中间
劫数。大准望相似后结掫始终经无量劫。但从十地。
到金刚心到佛。此与本业经。不[ㄊ/(巾-〡+串)]倍校言。若为释者。
诸法师云。本业经据大劫为明也。仁王经取中劫为
暗。故两经文文不相妨也。又依庄严楞伽藏经云。于
一一地中。经百千大劫。方成一地之门。不数软根者
也。着尔时节即不事定也。
金刚心义。有四重(第一明大意。第二释名第三出体。第四科简)。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70b 页 X46-0570.png
第一大意。经论所明金刚心者。乃是借譬之名。以
况事理二种也。何者。一是以况于穷学之地等学也。
二是以况于不二之道也。所以此两意者。开横竖之
宗致。即是具中假。方得秤金刚。非中假则非金刚也。
金刚有多义。要略有坚有利二能也。一者金刚妙宝
体有坚故。众物所不能伤也。二者能有利故。所拟皆
破。物无不破也。金正法远离一切趣不趣也。故况之
为坚。洞遣是非。故譬之无不破为利也。又等觉之地
众累斯尽。故言无不破。故言利。众或所不能侵为坚。
故言金刚心。如金刚妙宝用利体坚也。
第二释名。金刚心者。坚利为义。正法道百非所不
非。百是所不是。故言坚实为义。所拟无不破。言利为
义亦是十地上忍胜身菩萨。所拟无不破故。坚利为
义也。心者有二意。一者正道为心。故大经云。阿耨多
罗三貌三菩提心也。二者欲脩心法。更非远物。心是
迷悟之主故。众生神明研脩。悟此心非心。入理之门
为心。又得果之心。故秤金刚心也。
第三明出体。金刚心有二种。一者正法为体。二者
横而为论之。终学之地。照斯圆万累都尽。空有两解
为体。两用之中。亦得言常解为主也。若言望坚正道
则二法并是假用非体。问金刚心体位云何。答解不
同。一云穷学地。穷学地又说不同。一云穷学望结望
故。名为金刚。体位言。约作用极边。受金刚体位名。故
如金刚宝瓶即足无缺也。三建初云。通因果为金刚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70c 页 X46-0570.png
体。彼意取波若经云。引燃灯佛所空所得。此證因前。
以为金刚。从彼经故。文云。于燃灯佛所。无所得菩提。
此證果前为金刚位也。彼师等定因果处所。故作此
说。今谓不二而二论之。圣大论波若。非二乘法。又非
佛法者者因。名为波若者果。若为菩萨婆若者。因为
波若。果为菩萨若。若望大经片昔曰三照为涅槃者。
波若通果地若论正法。波若如大火聚者。非因非果
也。金刚心正约因。为金刚心也。
第四料简。问前云金刚心者。拔阇罗萨埵而金刚
有多义。要略有能何者多义耳。答世间金刚者。清净
为义。无有秽浊故。二者穷胜为义。诸宝中胜故。三者
难恻为义。一切世间无能本价故。四者难得为义。如
世间金刚贫人。所不能得故。五者有势为义。如转于
圣王。金轮宝飞行自在。有大力势故。六者不定为义。
金刚若置诸色中。随色变无定故。七者主为义。如转
轮王金轮宝为众宝之主。一切诸宝悉皆随从也。八
者能集为义。如世间金刚。若得者。一切宝物自在聚
集教。九者庄严庄教为义。如金刚能庄教。佛者法身
首也。如此九种义。譬于金刚三昧之用。具如大经德
王第六功德中说也。问世间金刚唯山羊角与龟甲
二种。能伤损者。今横坚二金刚。亦有非金刚义不。答
世间金刚有两种。能伤损。馀一切物莫能伤损者。亦
有二义。一者偏。若馀物无伤损义。二者穷学金刚心。
一切烦恼不能累。为譬唯生灭没。况于二种物。今正
以为金刚。从彼经故。文云。于燃灯佛所。无所得菩提。
此證果前为金刚位也。彼师等定因果处所。故作此
说。今谓不二而二论之。圣大论波若。非二乘法。又非
佛法者者因。名为波若者果。若为菩萨婆若者。因为
波若。果为菩萨若。若望大经片昔曰三照为涅槃者。
波若通果地若论正法。波若如大火聚者。非因非果
也。金刚心正约因。为金刚心也。
第四料简。问前云金刚心者。拔阇罗萨埵而金刚
有多义。要略有能何者多义耳。答世间金刚者。清净
为义。无有秽浊故。二者穷胜为义。诸宝中胜故。三者
难恻为义。一切世间无能本价故。四者难得为义。如
世间金刚贫人。所不能得故。五者有势为义。如转于
圣王。金轮宝飞行自在。有大力势故。六者不定为义。
金刚若置诸色中。随色变无定故。七者主为义。如转
轮王金轮宝为众宝之主。一切诸宝悉皆随从也。八
者能集为义。如世间金刚。若得者。一切宝物自在聚
集教。九者庄严庄教为义。如金刚能庄教。佛者法身
首也。如此九种义。譬于金刚三昧之用。具如大经德
王第六功德中说也。问世间金刚唯山羊角与龟甲
二种。能伤损者。今横坚二金刚。亦有非金刚义不。答
世间金刚有两种。能伤损。馀一切物莫能伤损者。亦
有二义。一者偏。若馀物无伤损义。二者穷学金刚心。
一切烦恼不能累。为譬唯生灭没。况于二种物。今正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71a 页 X46-0571.png
法之道。远离一切故。又诸有所得颠倒。于正观中洗
尽。故得秤为金刚也。成实论释。能断所断不同。一云
能所尽皆就相续假中论之。实法中则无也。所以知
然。一念之起或。则自谢后。更不续故。是空无一等。云
何决有能为累耶。故要须是相续不断。能有[目*闇]鄣之
用。以此义推。故所断之或。要是相续道中明也。能断
之智亦是就相续明也。实法则无决有能灭之力也。
二云解或寘理相违之法起。则于或之治为岂得言
一违一不违耶。所断之或。本触成就。不名假明之。龙
光传开善义。成就长假无智。有念念谢灭。故不约实
法论也。三释恩传建无云。按假谈实能断之解。假实
俱能所断之或。伹假无实也。刀断草木不例。何者刀
断木等。是色法故。能断所断。假实俱又云。刀断木等
既无成就故。约假明之。实法自在。故不假论能断所
断也。解断之或。伹成就无有。念念生灭。唯有流动无
常也。今大乘明义则不然。如十地大意中说。捡责我
我所。了悟不得我与乘所。尔时理外容烦恼。尚得名
为断伏也。不如成实论等假实解实分汾云相断伏
也。问大品经差别品云。菩萨断无碍道行。佛于解脱
道行。两行何相耶。答不二而二明之。金心为因。佛地
为果。因无碍。果为解脱。而得名论师不得一南涧仙
解云。举义则无碍与解脱。举因果别。金刚心当体是
无碍。佛果当体是解脱。何者。金心伏源品或。或体无
决有牵习果力与鄣解力释因力直是是成就或体
尽。故得秤为金刚也。成实论释。能断所断不同。一云
能所尽皆就相续假中论之。实法中则无也。所以知
然。一念之起或。则自谢后。更不续故。是空无一等。云
何决有能为累耶。故要须是相续不断。能有[目*闇]鄣之
用。以此义推。故所断之或。要是相续道中明也。能断
之智亦是就相续明也。实法则无决有能灭之力也。
二云解或寘理相违之法起。则于或之治为岂得言
一违一不违耶。所断之或。本触成就。不名假明之。龙
光传开善义。成就长假无智。有念念谢灭。故不约实
法论也。三释恩传建无云。按假谈实能断之解。假实
俱能所断之或。伹假无实也。刀断草木不例。何者刀
断木等。是色法故。能断所断。假实俱又云。刀断木等
既无成就故。约假明之。实法自在。故不假论能断所
断也。解断之或。伹成就无有。念念生灭。唯有流动无
常也。今大乘明义则不然。如十地大意中说。捡责我
我所。了悟不得我与乘所。尔时理外容烦恼。尚得名
为断伏也。不如成实论等假实解实分汾云相断伏
也。问大品经差别品云。菩萨断无碍道行。佛于解脱
道行。两行何相耶。答不二而二明之。金心为因。佛地
为果。因无碍。果为解脱。而得名论师不得一南涧仙
解云。举义则无碍与解脱。举因果别。金刚心当体是
无碍。佛果当体是解脱。何者。金心伏源品或。或体无
决有牵习果力与鄣解力释因力直是是成就或体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71b 页 X46-0571.png
在既失三力于解牵习果无决有碍故。无碍义显。故
目金心。为无碍。既有或体。故不足秤解脱。解脱义不
鄣也。既不碍于金心。金心习因牵起佛果。断此彼伏
源品或。逍然无碍故。解脱义显。名为解脱也。二龙光
绰师传述开善义云。无碍解脱两道。并是果地当体
名何者。佛果断或故。或不碍于解。名为无碍。解体逍
然无累。名为解脱。匝由解脱故无碍。不由无碍故解
脱。解脱胜于无碍。无碍劣于解脱。故解脱在果。无碍
在因。何者如被缚故有碍。则不得云有碍故被缚故。
解脱故无碍也。大乘宗明之。就假横论之。如仙师释。
于名字中明之亦好。而彼处所被落无所得中大乘
意。只了此有无心毕竟尽得名为解脱者。此有无心
为被缚。若尔不起有无心体名。名无碍道。毕竟尽解。
名为解脱道。义开为有。故经中不二而二云。菩萨无
碍为行。佛为解脱中行。此是因果义。由因果。由果故
因。因是果因。果是因果。故无因实于果。无果实于因。
故无名相中。开两为故无处所也。又如假故中无假
实中无中实假所论云。亦假亦中。二为亦然之。问无
碍解脱有傍正不。答不二而二。对境明之。两种悉正。
若开论之。劫或解脱为正。无碍为傍。若言于正行无
有有所得。脱有所得。名为无碍。名为解脱者。则无有
傍正。若从假入中。假为伏。亦是无碍为。是菩萨为
者。正观中名为断。亦是解脱道。是佛道故。大品经
十三卷一念品云。无所得即是道。即是果。即是阿耨
目金心。为无碍。既有或体。故不足秤解脱。解脱义不
鄣也。既不碍于金心。金心习因牵起佛果。断此彼伏
源品或。逍然无碍故。解脱义显。名为解脱也。二龙光
绰师传述开善义云。无碍解脱两道。并是果地当体
名何者。佛果断或故。或不碍于解。名为无碍。解体逍
然无累。名为解脱。匝由解脱故无碍。不由无碍故解
脱。解脱胜于无碍。无碍劣于解脱。故解脱在果。无碍
在因。何者如被缚故有碍。则不得云有碍故被缚故。
解脱故无碍也。大乘宗明之。就假横论之。如仙师释。
于名字中明之亦好。而彼处所被落无所得中大乘
意。只了此有无心毕竟尽得名为解脱者。此有无心
为被缚。若尔不起有无心体名。名无碍道。毕竟尽解。
名为解脱道。义开为有。故经中不二而二云。菩萨无
碍为行。佛为解脱中行。此是因果义。由因果。由果故
因。因是果因。果是因果。故无因实于果。无果实于因。
故无名相中。开两为故无处所也。又如假故中无假
实中无中实假所论云。亦假亦中。二为亦然之。问无
碍解脱有傍正不。答不二而二。对境明之。两种悉正。
若开论之。劫或解脱为正。无碍为傍。若言于正行无
有有所得。脱有所得。名为无碍。名为解脱者。则无有
傍正。若从假入中。假为伏。亦是无碍为。是菩萨为
者。正观中名为断。亦是解脱道。是佛道故。大品经
十三卷一念品云。无所得即是道。即是果。即是阿耨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71c 页 X46-0571.png
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菩萨头经云。穷上利物菩萨初
发心时便成正觉。不由次第。等觉妙觉。前念为因。后
念为果。金刚圣体种知现前涅槃中究竟果也。问佛
果所断或灭时。即是佛时。若尔是或灭时解生时
不。答成论师解不同。如十地义中说。一云解时当
佛果。所断或灭当金心时。佛果与金心不问。云何言
解生时是或灭时耶。金必或充别佛而金心巳积伏
或或无既三中不鄣金心牵习果。习果起或体自逍
亡。逍亡时终当金心时不至佛。此义于十地义中巳
破竟也。二龙光述开善云。解生时。是或灭时。如苦忍
时解生时。是或灭时。何者若忍边成就。或体向无。苦
忍向有。向有向无。非前后故。故言一时也。佛果断源
品惑者。此一处断伏不同馀处。何者。此源品无明成
终系于金心无明体终不假佛果。而言菩提智断。无
始或体者。如果起故因灭。若不应起者。因则不灭。由
果应起。故因灭也。问若应起果能断金心惑。此则应
未有寂得未有解体能断金心之巳有或耶。答由果
应向有故。金心边或灭。若佛果不向有。金心成就或
终无有灭由当佛果向有解向或逍亡。故推正与佛
果罗断源品无明。此源品或。虽系于金心。金心非其
治道。故推佛果也。今大乘明义不同两说。或体本来
不生。今亦无灭。解亦然。善言或灭解生。解生或灭。作
此动念心即是颠倒。岂能隔凡成圣。圣伹假名开为
解或明治而言方明之。如大论说。福将生恶灭者。得
发心时便成正觉。不由次第。等觉妙觉。前念为因。后
念为果。金刚圣体种知现前涅槃中究竟果也。问佛
果所断或灭时。即是佛
不。答成论师解不同。如十地义中说。一云解
佛果。所断或灭当金心时。佛果与金心不问。云何言
解生时是或灭时耶。金必或充别佛而金心巳积伏
或或无既三中不鄣金心牵习果。习果起或体自逍
亡。逍亡时终当金心时不至佛。此义于十地义中巳
破竟也。二龙光述开善云。解生时。是或灭时。如苦忍
时解生时。是或灭时。何者若忍边成就。或体向无。苦
忍向有。向有向无。非前后故。故言一时也。佛果断源
品惑者。此一处断伏不同馀处。何者。此源品无明成
终系于金心无明体终不假佛果。而言菩提智断。无
始或体者。如果起故因灭。若不应起者。因则不灭。由
果应起。故因灭也。问若应起果能断金心惑。此则应
未有寂得未有解体能断金心之巳有或耶。答由果
应向有故。金心边或灭。若佛果不向有。金心成就或
终无有灭由当佛果向有解向或逍亡。故推正与佛
果罗断源品无明。此源品或。虽系于金心。金心非其
治道。故推佛果也。今大乘明义不同两说。或体本来
不生。今亦无灭。解亦然。善言或灭解生。解生或灭。作
此动念心即是颠倒。岂能隔凡成圣。圣伹假名开为
解或明治而言方明之。如大论说。福将生恶灭者。得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72a 页 X46-0572.png
言或灭解生。而常解是所或。故或灭无所失。解生亦
无所起。毕竟无迹。名为断伏也。而触位明之。既云
菩萨无碍道行。解脱道行。故金心断惑也。问经云金
心所有相前如常中月。所有烦恼如烟微鄣。故智金
心或未尽也。答此经意金心菩萨所逍尽烦恼如烟
微鄣或不至佛故也。问金心菩萨。定有两解。并不及
佛耶。答论师常一往论之有解齐佛出解则不及佛
一品。故金刚心等觉佛。若能而论之。有解亦有明昧。
何者金心虽得册吾品金心。犹及或体故有解。
昧于佛地。佛地无或故明也。问金心及解与佛道解
等者。二地无浅深耶。答释不同。一南涧仙师云。境上
有浅深之义。故妙觉等觉两智有浅义。等觉但伏
不断。便罗穷显段得与佛一等。而浅深之处。既难智
故要除或方得睹深处。又带无常故。唯佛穷也。答彼
旧云或是一品。而于境上。自有难易故也。二龙常师
云。约有解明之。一往论之。无难易。浅深一等故。言等
觉佛。或体有两力。一或体能鄣于解。二或体罢障用。
用既被伏无既鄣解之用力牵果之用。如死人无所
能为。或望于解傍缘故或体虽有而不能令解[日*闇]解
既偏照了无二。但无常故。不及为昧。又常无常殊耳。
今大乘明义。无二而二。假名名字。开为浅深。胜劣明
明得有多种势也。因有三义。一因满。二元无明向无。
三果释具足三义故昧也。果亦有三义。一果满。二无
或体。三极果。故明也。何以故知之。经云后身菩萨。但
无所起。毕竟无迹。名为断伏也。而触位明之。
菩萨无碍道行。解脱道行。故金心断惑也。问经云金
心所有相前如常中月。所有烦恼如烟微鄣。故智金
心或未尽也。答此经意金心菩萨所逍尽烦恼如烟
微鄣或不至佛故也。问金心菩萨。定有两解。并不及
佛耶。答论师常一往论之有解齐佛出解则不及佛
一品。故金刚心等觉佛。若能而论之。有解亦有明昧。
何者金心虽得册吾品
昧于佛地。佛地无或故明也。问金心及解与佛道解
等者。二地无浅深耶。答释不同。一南涧仙师云。境上
有浅深之义。故妙觉等觉两智有浅义。等觉但伏
不断。便罗穷显段得与佛一等。而浅深之处。既难智
故要除或方得睹深处。又带无常故。唯佛穷也。答彼
旧云或是一品。而于境上。自有难易故也。二龙常师
云。约有解明之。一往论之。无难易。浅深一等故。言等
觉佛。或体有两力。一或体能鄣于解。二或体罢障用。
用既被伏无既鄣解之用力牵果之用。如死人无所
能为。或望于解傍缘故或体虽有而不能令解[日*闇]解
既偏照了无二。但无常故。不及为昧。又常无常殊耳。
今大乘明义。无二而二。假名名字。开为浅深。胜劣明
明得有多种势也。因有三义。一因满。二元无明向无。
三果释具足三义故昧也。果亦有三义。一果满。二无
或体。三极果。故明也。何以故知之。经云后身菩萨。但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72b 页 X46-0572.png
见终。不见始。亦故身菩萨小见。故又璎珞经云。金刚
心菩萨百劫者。学佛威仪。故知昧佛也。若无上多义。
即应佛等而逐缘昧也。问此金心菩萨明解那得生
耶。答论云。要以由金刚前心。了明解未能除或。由映
润故得生金刚心令有也。问伊既此一品或生。伊得
起时。那忽反能伏除耶。答得有如此者。良由伊积
此前心明力。虽既为伊所生。要由前既解力。后微微
增胜。所以还复能有除力也。无异况从木生。还复能
有烧木之用。以此义惟解由或有而复能除也。大乘
明义。金心之前。细有所得润起金心。金心有所得心
尽者。金刚心解向有或向无故假名。名字开之。无不
如斯种种义但意永异论师等说今虽言由或有之
不有有除而不除除并是若方便。又论师释金心断
或尽不尽。古今诸法师相传不同。庄严等师传述。金
刚心断或尽。但传无常义异于佛。彼义宗佛若二谛
之外源品无明。是或因所得故。金心所断故。何者或
因即空是真谛。金刚心体源品或名为断或。佛是至
有有真有出二谛外。故不断也。故菩萨璎珞本业经。
释义品云。金刚心菩萨登大山顶。入百千三昧。集佛
威仪用坐处其知见。亦常无常。一切境智。当知如佛
名为学佛也。而经中云。佛菩提智断者。觉佛菩提断
也。问若金刚菩萨断或尽。佛无异者。何经云如佛名
为觉佛。则应言是佛也。又金刚心彼映润起以不。答
断或尽则无或。映润起若是[舟*火]映润则断或未尽之。
心菩萨百劫者。学佛威仪。故知昧佛也。若无上多义。
即应佛等而逐缘昧也。问此金心菩萨明解那得生
耶。答论云。要以由金刚前心。了明解未能除或。由映
润故得生金刚心令有也。问伊既此一品或生。伊得
起时。那忽反能伏除耶。答得有如此者。良由伊积
此前心明力。虽既为伊所生。要由前既解力。后微微
增胜。所以还复能有除力也。无异况从木生。还复能
有烧木之用。以此义惟解由或有而复能除也。大乘
明义。金心之前。细有所得润起金心。金心有所得心
尽者。金刚心解向有或向无故假名。名字开之。无不
如斯种种义但意永异论师等说今虽言由或有之
不有有除而不除除并是若方便。又论师释金心断
或尽不尽。古今诸法师相传不同。庄严等师传述。金
刚心断或尽。但传无常义异于佛。彼义宗佛若二谛
之外源品无明。是或因所得故。金心所断故。何者或
因即空是真谛。金刚心体源品或名为断或。佛是至
有有真有出二谛外。故不断也。故菩萨璎珞本业经。
释义品云。金刚心菩萨登大山顶。入百千三昧。集佛
威仪用坐处其知见。亦常无常。一切境智。当知如佛
名为学佛也。而经中云。佛菩提智断者。觉佛菩提断
也。问若金刚菩萨断或尽。佛无异者。何经云如佛名
为觉佛。则应言是佛也。又金刚心彼映润起以不。答
断或尽则无或。映润起若是[舟*火]映润则断或未尽之。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72c 页 X46-0572.png
大乘宗如夫人经云。佛菩提智所断。故是金心巳断
或尽。佛则无所断也。而十住断结经云。金刚心菩萨
智慧如定中曰所有烦恼如烟微鄣。此则所断或。如
烟微鄣。非犹有或如烟微鄣也。二开善等诸师。传述。
金心断或未尽。唯佛菩提方尽。故大品经差别品云。
菩萨无碍道中行。诸佛解脱中行。解脱于或。即是断
或。故断结经云。诸佛解脱道中行。是断或也。亦如夫
人经等所说也。亦道理明之。解惑相对。理应然也。又
难云。若金心断惑尽即应是佛。何故犹是因。今何故
然无既有惑累故也。庄严家难金刚心解未足。犹有
体存。故则应为集谛。佛苦无常等耶。开善义答。或惑
应佛苦等但被伏故。无复能为故。大明至苦果等不
来也即是因果不遂义。故彼家义。从七地中忍巳上。
有惑因无果因果不随义也。又大乘明义。念念惑果
有成就因缘差不惑亦得因果不随义也。问若金刚
心断或不尽何得名金刚耶。答解不同。仙公云。虽金
刚或未尽。而众或所不累故。秤金刚也。又彼云。金刚
心罢伏断。非一念力。如刀斫续假用也。龙光传开善
义。只一念自是假则能伏断也。仙公义假不当前后
绰公义假当于后各执不同也。问金刚不可破坏者。
此心不及得言暗𣋆由穷微或岂非微或使令然身
既使其𣋆则有损亦瘵义则非金刚也。答金刚心解
体内是明解非暗。乃是小明而不及佛真明。故相待
言暗。不同凡夫相或入体中也。问解体是解非或者。
或尽。佛则无所断也。而十住断结经云。金刚心菩萨
智慧如定中曰所有烦恼如烟微鄣。此则所断或。如
烟微鄣。非犹有或如烟微鄣也。二开善等诸师。传述。
金心断或未尽。唯佛菩提方尽。故大品经差别品云。
菩萨无碍道中行。诸佛解脱中行。解脱于或。即是断
或。故断结经云。诸佛解脱道中行。是断或也。亦如夫
人经等所说也。亦道理明之。解惑相对。理应然也。又
难云。若金心断惑尽即应是佛。何故犹是因。今何故
然无既有惑累故也。庄严家难金刚心解未足。犹有
体存。故则应为集谛。佛苦无常等耶。开善义答。或惑
应佛苦等但被伏故。无复能为故。大明至苦果等不
来也即是因果不遂义。故彼家义。从七地中忍巳上。
有惑因无果因果不随义也。又大乘明义。念念惑果
有成就因缘差不惑亦得因果不随义也。问若金刚
心断或不尽何得名金刚耶。答解不同。仙公云。虽金
刚或未尽。而众或所不累故。秤金刚也。又彼云。金刚
心罢伏断。非一念力。如刀斫续假用也。龙光传开善
义。只一念自是假则能伏断也。仙公义假不当前后
绰公义假当于后各执不同也。问金刚不可破坏者。
此心不及得言暗𣋆由穷微或岂非微或使令然身
既使其𣋆则有损亦瘵义则非金刚也。答金刚心解
体内是明解非暗。乃是小明而不及佛真明。故相待
言暗。不同凡夫相或入体中也。问解体是解非或者。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73a 页 X46-0573.png
在忍欢喜等门应名之。金刚体无或故也。答通乘得
有此义。但约位分别者。其体不可破。而能破或尽。一
种巳满。唯在金心独受金刚名也。大乘义就横疏论
了并同有了伹得同意。如空中鸟迹明义故。水异彼
有所同义。大乘明义。解或相治。假上明之。故一家宗
云。金刚心。正论相治。佛则逍然无果也。故大品经第
五卷。发趣品最末云。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四念
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具足满断烦恼。及习
住十地。当知如佛也。而今两佛异者有四。一因满果
满异也。二小见多见异。三常无异。四解或并不并异。
有四义故。有明昧异。如前说。而经云等觉者。等见与
等满故等。而实不等也。问就胜者为谈。佛是金刚体。
怪诸法尽更无馀故也。答义实尔。故大经第三卷金
刚身品明。佛是金刚。但寻此品意。唯取其常不可破
坏义为金刚。不论罢功以显彼满足无用也。问穷学
是金刚。其既有无常。宁譬金刚耳。答无差别差别明
之。实是后心。方是真金刚。但随分明无非金刚也。亦
得当体分有之亦得言。问金刚更名耶。答要有四名。
一名金刚心如前。二金刚三昧。三金刚身。四金刚慧。
亦同当体分有身亦得言前两从因缘远因于心近
缘于定后二体用也。身即是体名。慧是属用名也。问
大经出几名。答有五名。一名首楞严。此言曾伏。亦言
究竟。亦言健定。亦名脩治也。二者金刚譬于坚利。三
名波若。亦得名当体名亦约智慧也。四名师子吼。譬
有此义。但约位分别者。其体不可破。而能破或尽。一
种巳满。唯在金心独受金刚名也。大乘义就横疏论
了并同有了伹得同意。如空中鸟迹明义故。水异彼
有所同义。大乘明义。解或相治。假上明之。故一家宗
云。金刚心。正论相治。佛则逍然无果也。故大品经第
五卷。发趣品最末云。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四念
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具足满断烦恼。及习
住十地。当知如佛也。而今两佛异者有四。一因满果
满异也。二小见多见异。三常无异。四解或并不并异。
有四义故。有明昧异。如前说。而经云等觉者。等见与
等满故等。而实不等也。问就胜者为谈。佛是金刚体。
怪诸法尽更无馀故也。答义实尔。故大经第三卷金
刚身品明。佛是金刚。但寻此品意。唯取其常不可破
坏义为金刚。不论罢功以显彼满足无用也。问穷学
是金刚。其既有无常。宁譬金刚耳。答无差别差别明
之。实是后心。方是真金刚。但随分明无非金刚也。亦
得当体分有之亦得言。问金刚更名耶。答要有四名。
一名金刚心如前。二金刚三昧。三金刚身。四金刚慧。
亦同当体分有身亦得言前两从因缘远因于心近
缘于定后二体用也。身即是体名。慧是属用名也。问
大经出几名。答有五名。一名首楞严。此言曾伏。亦言
究竟。亦言健定。亦名脩治也。二者金刚譬于坚利。三
名波若。亦得名当体名亦约智慧也。四名师子吼。譬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目次¶ 第 573b 页 X46-0573.png
于无畏说。五名佛性亦得言当体。亦得言因果也。彼
经意随用得有无量名。问彼跋阇罗此言金刚。金刚
定是何物。答成言是胜金成言是利铁也。问此金刚
心金。与金坚之金金身品金金光明之金。若为同异。
答不同不异。一往弹之而亦得言金光之金。与金刚
身品之金。并就果地法身明之。故大经答云。金刚身
因果。明法身常住不可破坏。犹如金刚。明护法为因
能得此法身果。举果辨因也。金光明之金。譬法身。明
忏悔施食不然等所得但总别异也。金坚之金。有二
义。一正法明之。一约因中明之。果则萨婆若。故金刚
心之金。约等觉论也。金坚之金。虽云萨婆若明明之。
是因而因中举于下地也。若言摩诃婆若。亦非涅槃
意。亦通果地也。十地金刚心义竟。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记卷第二
经意随用得有无量名。问彼跋阇罗此言金刚。金刚
定是何物。答成言是胜金成言是利铁也。问此金刚
心金。与金坚之金金身品金金光明之金。若为同异。
答不同不异。一往弹之而亦得言金光之金。与金刚
身品之金。并就果地法身明之。故大经答云。金刚身
因果。明法身常住不可破坏。犹如金刚。明护法为因
能得此法身果。举果辨因也。金光明之金。譬法身。明
忏悔施食不然等所得但总别异也。金坚之金。有二
义。一正法明之。一约因中明之。果则萨婆若。故金刚
心之金。约等觉论也。金坚之金。虽云萨婆若明明之。
是因而因中举于下地也。若言摩诃婆若。亦非涅槃
意。亦通果地也。十地金刚心义竟。
无依无得大乘四论记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