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713a 页
No. 788
掌珍论疏卷下


此言相者。即目名□相。非是名外别有体相也。亦可
□□计相也。二脩观行者下。结劝悟入。上来依比量
思择□□所成智。悟入性空。

自下第二依脩习力。悟入性空。初□□□此是登地
巳上。以此论下文。地前虽有有漏脩慧。以□□□判
为闻思慧。地上断惑。判为脩慧。下卷具明。就□□□
□明虽依思择智力悟入□□□脩习力智用□□
□□□□喻如鸟翅羽初生。比知□□于虚空。未能
□□□□□□思择之智。虽比知诸法性空。未能亲
證。亦复如是。

□□□勤下。第二正明依脩习力證法性空。文中又
二。初明依□□力正證性空。二如是正脩下。由悟空
性。类知无生。乃□□□□中又二。初明依脩證于性
空。二如世尊下。引说證成。前□□四。一法二喻三合
四结。初言故复精勤习脩习力者□□□说谓于地
前。虽□□□□□思择智力。比知性空。未依□□地
卷一 第 713b 页 X46-0713.png
脩习无漏證□證法性空故。今于世第法中。一习三
□□道登初地。脩真观行。初现前时。證法性空。故言
故□□□习脩习力也。二如眩医者下。喻况谓地前
凡夫。为有相□□别所盲。如无目入暗则无所见。故
言如眩医者。饵能□□□瞖药故眼净清净。离诸蚊
蝇等明见境界者。谓□□□□真观药故。能遣遍计
所执。及依他等性。慧眼□□□□□戏论等执。明见
性空也。

□□下。合喻。勤习□□□□□者合得饵能
遣除眩医□□遣执取有为□□□□□耶智。正合
前所遣眩医之病。脩真观行初现前时。不由他缘受
妙喜乐。合前眼得清净。不由他缘受妙喜乐□□由
眼饵等缘。而受身心遍满喜乐也。此正是證初□□
□□。取一切有为相故下。合前离诸粗大蝇等也。常
脩大□□合前明见境界也。前中有二。初总明不取。
一切有为□□□取一切施下。次□明□取。□取
中有三。初明不妄取。二□□下。明不妄求。三□不下。
明不妄执。前不妄取中。初明不□□轮。二乃能下。明
不取二严。前三轮中有二。初约施因以□□□轮。二
通约施果以明三轮。初言不取施物。谓达诸法空□
□施者受者。达补特伽罗空。皆谓当施时不取也。二
□□□□者。还明数取趣空。及施果报。亦是法空。果
报有二。□□□□在恭敬供养。二是当来依正两果。
不取施者。谓达□□□□□当果者体空。受者。谓达
当□能受报体空。施□□□□□□在恭敬供养体
卷一 第 713c 页 X46-0713.png
空。二种三轮□得清净者。离□□□□□言清净也。
二乃能正勤下。明不取二严。由得三轮□□□□体
空。亡于彼我。故能精勤。摄受无量福智资粮□□□
担。此二在因为资粮。至果名菩提。以三身为体。宗为
□□尊重荷负。终能得果。故名重担。犹是经云是人
能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二终不下。明不妄
求。文中□□□二。初明不妄贪求三界有漏现未果。
二亦不下。明不□□漏现未果故。妄行其因。三亦不
妄执下。明不妄执。言德□□作者者。此是僧祛。计苦
乐痴等三德。为造作之者。供□□□我。我为受者。受
德所供也。言我为作者者。此是吠世师。计我□□是
作者。亦是受者。故言我为作者。或有外道计大□□
天能造作一切。计极微常。劫坏之时。散在虚空。□□
□时。和合能作一切也。性谓世性。谓一切法各有体
□□□来起入现在。复从现在流入过去。二常脩大
舍下。□□□□境果。谓达法不二。證空平等。无法可
取。故言常脩□□□如是等事下。结證所由。谓由三
世诸佛所说正理。□□□□或次第脩證得悟。有为
无为。所破能破。一切性空。□□□□谓过现佛。当说
谓未来佛。如世尊下。第二引说證成□□□三经一
言。菩萨不应安住诸事行于布施者。谓行施□□达
一切空故。不住自身。而行布施。都无所住行于布□
□达一切空故。不住报思果报。而行布施。此经通明
人法□□空。又世尊言若诸菩萨有情想转不应说
卷一 第 714a 页 X46-0714.png
名真实菩萨者。□□有情者。旧翻名众生。转者起也。
谓有菩萨于诸有情。起□□心计有众生。不应说此
菩萨名为不颠倒真实有智慧□□。此经但明补特
伽罗空。三又世尊言无有小法名能□□菩萨乘者。
谓菩萨知诸行如一切诸法同一空如。于空如□□
□中。何有少行法是其能趣。乘为所趣也。下举胜况
劣。□□□空菩提生死悉皆平等故。无所欣厌也。此
经唯明法空皆證初地巳上脩慧之行。故知脩慧唯
在地上。上来明依□□力正證性空。

自下第二类悟诸法无生乃至平等。文□□□明依
性空悟法无生。二如有问下。引说證成。前中初□□
□后二无生既无。三世又无。三世无故。即前施等三
轮清净趣大菩□□是正脩有为性空观巳。是结前。
复应正观若自性空□□无有生。是生后。若诸法从
本巳来。自体既空。空中何□法可生。故言即无有生
也。二以无生。即无三世。夫三世□法。必有始生终灭。
今既平等皆空。空无有生。生法既无。何□三世何得。
故言即无过去未来现在。既平等皆空。则□□三世
差别。故言于三世无有挂碍。以正观三世。皆离有无
□□取执之垢。故言皆清净相。三依前所说无颠倒
二空之理□施等三轮清净之行。趣大菩提。此以无
趣为趣。亦以无□□假名菩提也。

自下第二引说證成。如有问曼殊室利□□菩萨趣
大菩提。此问脩能趣菩提因行之相。答言梵□□□
卷一 第 714b 页 X46-0714.png
菩提。此是曼殊室利答。谓能达趣脩之行体。如□□
□□果如平等平等无有差别。如是菩萨。真能趣大
菩提。此□□□趣。假名趣也。复问云何名菩提。此问
菩提果相。答言非□□未来现在。谓由诸法皆空无
性。无性故无生。无性故无生。何□三世。菩提之体亦
复如是。无性无生及无三世等。同法□□是菩提相
是故下结劝脩学。谓是彼因果平等如相。无别□□
菩萨脩行趣菩提。应观三世皆悉清净。无有生灭垢
相。脩□□施等行时。达二空真如。行三轮净行。以如
是无行无趣无菩提。假名为行为趣为菩提。是真菩
萨。上来第一明依胜义□谛理。造此略论。令脩行者。
依闻等三慧。悟入一切有为诸法自性皆空。

自下第二依胜义谛理。造此略论。令脩行者。□闻等
三慧。悟入一切无为诸法自性皆空。文中有二。初□
□观行者。依闻思所成智正比量力。悟入无为性空。
二虽□□成智阶梯力巳悟入性空。阙胜脩力。未能
永断所应除□故。复精勤习胜脩力下。明依脩所成
慧。正入无为性空。□中又三。初总明依闻思所成智
正比量力。悟入无为□□。二毗婆沙师咸作此难下。
别明依闻思所成智正比量□□。入自他所执无为
性空。三如是遣除诸过难下。总结劝□□。就初总中
有三。一结前起后。谓如是乃至有为性空。是结前。而
未悟入无为性空。是起后。二乘前生后。明须开之意。
文□有二。初云若不开示乃至终不得成。明不开之
卷一 第 714c 页 X46-0714.png
失。二为开示故下。明为益开宗。言无为无有实不起
似空华。无为是□法。无有实是法。法及有法不相离
名宗。不起是立因。似□华是同法喻。三此中不。明依
宗释颂。文中有五。初明须依宗意。二就真性故下。正
明依宗释颂。三不说遮止下。释无不同异品喻意。四
云何此中下。建立比量。五此所立下。明摄因周尽。就
须依宗意中文二。初正出所依宗。谓是真性故。云□
中简别立宗言词。即上真性。二明须简别意。故言须
简□意。如前应知。谓依世俗学所共知。无为是有。若
对世俗说□为是空。便典现量世间自教等相违。为
是义故。今言无为空者。依胜义谛真性理中。辨无为
空也。如前上卷巳明□应知。

自下第二依宗释颂。文中又二。初正明就真性宗。立
无为是空。非说世俗说无为空也。二非有为故下。正
释颂。文中有三。初释立宗。二即此下。释立因。三空花
无实下。释同法喻。就释立宗中。初释有法。次即此下。
次释其法。就释无为法中有三。初释名。谓非有为故。
说名无为。此即翻对有为□无为义。谓不为生等四
相所为。故名无为。又不为四缘所为。□名无为也。二
辨体。谓即是虚空择灭非择灭及真如性。谓□前所
辨十二处中所除。法处无为一分也。广辨如前。三明
四无为中。先须悟入虚空性空者。有二义。一谓易开
示故。以唯□虚空。无有质碍物。世间共立名作虚空
故。二由于虚空之处既达其空。用此虚空易知之宗。
卷一 第 715a 页 X46-0715.png
以为其门。可以悟入择灭非择及真如等空。故言悟
入所馀无为宗性上来解有法讫。即此世间下。次解
于法。谓即世间所供知虚空无为。就真性空无有实
是名立宗者。上来所明有法及法。结为立宗。二即此
所立下。次释立因。谓即此所立虚空无为。对就胜义
谛真性理故。无实虚空。如此无实之理。论主及歒论
两家之宗。依世俗谛□许此虚空无实。毕竟无生。不
者无也。起者生也。又云。不实毕竟无有生之自性可
得。今言不起者。即由无生。所以不起。如不起之名。本
无有性。但是假说而巳。故言或假立为不起法□。具
此二义。说名为因。结是立因。三空华下。释同品喻。空
华无实。同彼虚空。亦是不起法故。立为同喻者。结是
同喻。上来依宗释颂讫。

自下第三释无不同品喻意。故言不说遮止异品。立
为不同法喻。如前应知。指同前卷释。前云为遮异品
立异法喻。异品无故。遮义巳成。是故不说也。

自下第四建立比量。云何此中建立比量者。此是假
问徵起。谓就真性下者。谓□胜义谛宗而立比量也。
虚空是有法。无实是法。法及有法□相离名宗。以不
起故。名是立因。诸不起者。愚智同知其性无实。犹如
空花。此是同法喻。

此所立因下。第五明摄因周尽。文中有二。初法说。次
喻况。法说中。谓此所立因不起故者。是略举一因名
相。虽复略举一因名体。而意在摄一切同类因。故言
卷一 第 715b 页 X46-0715.png
复有馀因。谓所作故。非能作故。无灭坏故。如是等因。
能遮破所说无为。定有自性。是故如应皆得为因。如
说下。喻况。如说汝当守掌此苏。勿令乌近。为令所守
之苏无损污故。亦应遮彼猫鼠等类不令损污。此亦
如是。虽略举一不起故因。遮破无为定性当知亦摄
非所作非能作无灭坏等因。以此等因皆能□破无
为生等四自性故也。此中无为。为所获起自性。所作
自性。能作自性。灭坏自性。是所遮不起故。非所作故。
非能作故。无灭坏故。是能遮。苏喻所护无为。乌猫鼠
等。喻所遮起等四种自性。能守苏人。喻不起等四因。
人虽是一。对所遮乌等有四。设能遮之方亦四。如因
名虽一。对所随遮自性有四。故能遮因体亦四。互举
此四。所遮自性众多。能遮之因亦众。上来至此。总明
依闻思所成智正比量力。悟入无为性空。

自下别明依闻思所成智正比量力。悟入自他所报
无为性空。令破十六家执。分之为二。前破十一执。破
自佛法内计。二脩观行下。次有五执。破外道计。

前中第一破毗婆沙师执中。文有二。初述外计。二此
若方便下。论主对破。前述外计中有三。初牒论主宗。
述成无义。故言若所立宗无为无实。是无有义。二举
空处等至。證有破无。故言空处等至即无所缘云何
有。言空处者。即无色界中空处地也。等至者。即空处
地定。将入此定。先于定前。起空处地心。于方便时。缘
虚空无为境。若虚空无为无实。便是无法等至。则无
卷一 第 715c 页 X46-0715.png
所缘境。定境既无。云何得有等至定也。第二难云。然
无障碍是虚空相者。自述巳解。既实有无障碍。是虚
空相。何得言无也。中应立量證虚空是有。准下论主
牒文。定有比量也。

第二此若方便下。论主对破。破中有四。初破空处等
至难。二此就胜义下。破第二无碍是虚空相难。三又
即由下。重破初难。四是故我先下。结成巳宗。初中有
二。先牒外人立二种比量。谓双立二宗二因二同法
喻。言空处等至实有所缘者。空处等至是有法。谓是
能缘之定实有所缘。是法。谓定所缘境即是虚空无
为法。法及有法不相离名宗。此是一种丘宗。或境界
实有。境界是有法。实有是法。法及有法不相离名宗。
此是一种立宗。初以等至为有法宗。下以虚空境为
有法宗。初以无为为法宗。下以无为法为法宗。是等
至故下。是立因。此是初宗因。谓證成法义前宗法。以
所缘无为宗。为□□因。以等至定为宗法。因既有能
缘定。定有所缘境。或是等至所缘境者。是第二宗因。
前以无为境为宗法。今还以等至所缘境为因。如馀
等至下。明同法喻。言如馀等至者。是初同法喻。谓如
四静虑及上三空定。如馀等至所缘境皆悉是有。空
处等至所缘境何独是无。或如彼缘者。是下同法喻。
谓如彼七等既是有。空处等至所缘境何为明有。止
来明诸等至及等至所缘境至所缘境一切是有。空
处同彼。故亦是有也。

二其馀等至下。论主对破。谓其
卷一 第 716a 页 X46-0716.png
馀七等至。及彼七等至所缘境。皆是有为。故我上卷
中。明一切有为皆空。则此七等□及所缘境。巳辩性
空讫。则汝所引同法喻。既性自空□无同法喻过也。
此就胜义辩虚空相者。破其第二无境碍是虚空相。
外人就胜义谛立虚空性是有相。今论主牒之以破。
谓立比量破。若就下。约世俗谛。明虚空无实。宗因喻
悉可解。□此下。结非外人。

三又即下。重牒外计以破。
文中有三。初又即□此我所说因者。论主将牒外计
与外人作过。先自序巳宗。谓即由虚空无为之宗。性
空故。所以前说因云不起。我此宗因喻无边故二汝
言下。次序外人先所立宗因喻。故云汝言等至所缘
境故因。依因明论法。二人相歒。俱无有过。则先立量
者。有决定相违过失。故言因有决定相违过也。良由
外人立量云。空处等至实有所缘。是等至故。如馀等
至。论主云。虚空亦非实有。以不起故。犹如空华。故是
决定相违过也。以外人先立量故。过属外人也。

四是
故下。论主结巳宗成。故云我先所立。无为无有实。不
起故似空花。是义成。无障难故也。

自部他部下。破第二执。自谓大乘。他谓小乘。文中有
二。初序外计。二此义唯下。论主对破。前序外计中文
二。初约牒论主宗因。故言若就真性。虚空无实。以不
起故。二此言下。与论主作过。过有□。与论主作违宗
过。彼言。论主□无为无有实。因云不起故。名为无实。
我亦义准此言。有为□者皆应是实。又虚空无为。既
卷一 第 716b 页 X46-0716.png
生起定心故实有。若是实有。论主便有违有为无为
无有实二宗过也。三若言起者下。与论主作因不遍
同品。有不成因过。若言起者亦无有实。是则不起之
因。有不遍同品过。因性不成者。谓起与不起。俱无有
实。论主立因。但言不起。不遍于起过。故言二。此审定
言下。别答前因有不遍同品之过。所以因不成因。


此是义准下。论主对破中。初总明。此是义准。为相似
过类。似不成因过。非真不成二过。初答违宗过中。谓
汝应审定我言。我正云诸不起此皆无有实。非谓审
定言诸无实者悉皆不起。是故虽复能生起等至。何
废无实。故无有过。二虽复勤勇下。答因不遍同品有
不成因过。今举因明论法。□言同品定有性。即得成
因。是以勤勇无间所发之因。虽不遍于同品。亦许为
因。今虽不遍。故亦无有过也。

有馀复言下。破第三执。文中有二。初序外执。就序外
即执中有四。初明空体是有。以世间众生。皆共知虚
空有故。二明花亦有体。嗢钵罗等。世间现见。是有体
故。三空花二下。双结。空花为有。谓空花二种。虽不同
性和合相应。然空花二事。非无自体。以各有体故。四
故花喻下。结非论主。谓空及花即各有体。乃立为无
实者。是义不成。

二此难不然下。论主对破。文中有二。
初正破虚空。二由此下。类破释灭。前中有二。初总非
外人。故言不然。二此空花不为之解择。择云。此空花
喻。就第六转依士训择者。谓八转声中。第六属主声
卷一 第 716c 页 X46-0716.png
也。言八转者。第一名体声。谓分别诸法体。第二名业
声。谓所作业。如破树□是业也。第三名业具声。如手
斧等。第四名所为声。如破树为造舍等。第五名因缘
声。如所从来处。第六名属主声。如言空花。空为主。花
是所属。谓是空之花。故名空花也。第七名所依声。谓
凡所作。必有所依。第八名呼声。谓直呼所前物而巳。
若以男女非男非女三声。各具此八。合成二十四转。
依此八转声。复有六种释词句。谓持业依士等六种。
令若释此空花。依八转声释。是第六转属主声。即空
为主。花为属。谓即空之花。故名空花。依六句训释。当
依士释。谓此空之花。故名空花。此之二释皆花即空。
非空外别有华。此既非有故。喻非无者。谓此空华之
喻。既非有故。我立空华喻得成。故言非无也。

第二由
此下。类破择灭等空也。谓由空华之喻无体道理。脩
观行者。准喻知法。应正悟入虚空无为性空。知虚空
无为既其体空。于择灭非择灭真如等无为性空道
理。亦当悟入。上来正破虚空无为。

自下第四毗婆沙师下。正破择灭无为。文中有三。初
明立难。就立难中有二。初明立难所由。谓不忍遮破
择灭无为为。二复作是难下。正明设难。就设难中。与
论主作违宗过有二种。一约自教辨违。谓汝大乘中。
佛说有择灭能对治有为。有大作用。汝谤言无。即有
自教相违过。二喜贪俱行下。约果教辨违。谓现世爱
灭。由灭此爱。得涅槃果寂静妙乐故。若谤言无。亦是
卷一 第 717a 页 X46-0717.png
自教相违过。

第二此中下。论主对破。先破违自教过。
文中有二。初依俗谛。释通佛教。二依胜义谛。释通自
言。前中又二。初释通经意。二如佛说下。引说證成。初
言此中所以佛说有择灭无为者。为令众生于有为
境生厌离。于无为境起爱乐。故就世俗。说有择灭涅
槃寂静微妙。二如佛说下。引说證成。佛说化生有情
者。谓死蕴后。生蕴前。所受中蕴。名化生有情。以中蕴
生唯化生故。此言有情。依世俗法。于五蕴上。假说名
有情。非实有有情也。择灭亦尔。伹依世谛。假说为有。
我今依佛所说。亦许此择灭无为。随世俗有。故无违
宗过。二依胜义谛释通自言。文中有二。初依宗立理。
故言但就真性遮破择灭也。二故世尊言下。引说證
成。文易解。二亦无诽谤下。破违果教过。亦二。初依俗
谛。释通佛教。二非就胜义下。释通自言。前中。初总明
无有诽谤圣灭谛过。以就世俗下。释无过所以。二非
就胜义下。依胜义谛。释通自言。文相可解。三由此圣
教下。牒教及理。结巳无过。

有馀不善正理论下。破第五执。文中有二。初序外难。
二此下论主对彼。前中言无为无实。无为既无。则所
立宗不成。此是宗过。谓有法不极成过。所立既不成。
所依不起之因亦复不成。此是因过。谓所依不成过。
空华无故。同法喻不成。言有法不成者。总宗因喻三
不成。此中皆由无为有法不成故。我此中作有法不
成难。

此难不然下。论主对破。先破立宗过中。先明无
卷一 第 717b 页 X46-0717.png
为有法。二不显差别下。次解外难言想施设力者。谓
择等四种无为。皆是依世俗假想施设力故。有此四
种也。亦可想者名也。谓依世俗假名。说有此四也。文
中一一别释四无为名。□结假立可解。不显差别下。
释伏难。难云。论主若立无为为假。我立无为为实。则
所立宗。有不极成过。故今释云。不显差别。由共许力。
总立为有法。谓因明立有法之法。不显有法体相差
别。谓总约彼此有义边。立为有法。我以无为。为世俗
有。汝以无为。为胜义有者。虽真俗不同。有义不异。故
准因明法。名为共许力。故总立为有法也。上来解有
法讫。

自下解法。此中以无有实为法。言差别遮遣非
所共知立为宗法者。论主依胜义谛无为无实。外人
依胜义谛无为是实。然我无实之理。非汝外人之所
共知。故言差别。我今立无实之言。遮遣汝有实之语。
故言遮遣非所共知立为宗法也。不彼起下。次破因
过。谓彼无为体性。非是脩起造作之法。汝我二宗皆
共了知故。我立不起为因。證彼无为无。是故下。结无
宗因二过。外人难。无为有法既无。则所依不起之因
亦不立。今明二宗共许无为为有法故。所依不起之
因亦有。故今总结云。无有立宗因过。所说空华不。次
破同喻不成过。所说空华。虽无有事。事者体也。而是
不起等法之有法无性性故者。不起是因。等者等取
馀同类因法。有法即无为。此空华虽无实体。而是因
法所依之有法同喻。何以故。以无有实体性。与无为
卷一 第 717c 页 X46-0717.png
同故。由是能成所成立义无有法不成过失者。举喻
功能。显喻无过。谓由空华。是能成彼所成立宗因有
法义故。无有宗因所依有法同喻不成过也。

毗婆沙下。次破第六执。文亦有二。初序执情。二此言
下。论主对破。前中初总非不然。二择灭下。立量證有。
择灭实有是立宗。道所缘故。违烦恼故。是立因。非无
实法下。结成有义。此言唯有下。论主对破。谓此道所
缘。及违烦恼之言。唯有遮异品俞义。本无同品喻义。
用此以證择灭是有。此义岂成。如遮虚空下指同前
破。虚空下。指中破毗婆沙师救择灭义。指前巳破。此
中不应重执。

经部诸师下。次破第七执。文中有二。初序外执。二若
此义下。论主对破。前中言经部师者。谓一向执经。不
信阿毗达摩。诸十八部中。皆有此执。今此所明。谓根
本经部师也。此部宗中。明三无为。是无体法故。今语
论主云。今论主立虚空皆非实有。如是比量。若对我
宗。便是立巳成过也。

若此义下。论主对破。破中有二。
初辨二宗不同。□无立巳成过。二所立宗言下。重自
举宗。显有无俱破。前中。我以有碍色等无处。随世俗
法。说为虚空体。即是依世俗法。虚空是有。若望汝宗
非立巳成。辨彼无故者。谓汝宗中。辨彼虚空。若真若
俗。一向无故。二所立宗言下。重自举宗。显有无俱破。
但以群生执有者多。所以正破有性。有性既离。无亦
不立。以执有执无。皆是边见。不顺有无不二之理。今
卷一 第 718a 页 X46-0718.png
此论宗。离四句。亡百非。岂有有无之可得也。

铜鍱部师下。破第八执。文亦有二。初序外执。二有为
自性下。论主对破。前中言铜鍱部者。谓佛去世一百
年后。阿输伽王。损坏佛法时。阿输伽王弟出家。得罗
汉果。当灭佛法时。身居上坐。恐佛法更立无法可得。
遂打铜鍱锥。乃诸三藏送著师子国。后阿输伽王。得
信部之僧。取铜鍱三藏以用流通。因以名焉。即是上
座部。彼宗立间隙色。说名虚空。虚空有二义。一不为
他碍。二不碍于他。虚空之色。虽不碍他。而为地碍。故
名有为。汝论主所遣无为。依世俗是有。与我有为不
异故。立巳成过。

二有为下。论主对破。言有为自性如
前巳遣故亦不然者。论主云。我言虚空有者依世俗
假名说有。无其定性。汝言虚空色有者。乃是定性之
有。故我所立。非立巳成过。又汝执虚空色。是有为自
性。如前卷巳破讫。故不更破。

毗婆沙师下。第九破犊子部。即正量部。是以此部所
许。与毗婆沙师同故。指同毗婆沙师破。

相应论师下。第十破喻伽师。文中有二。初明相应师
立计。二实不应理下。论主对破。就初执中复三。初相
应师自立宗。于胜义上。更无执有定性胜义。故名胜
义空。次将明真如即是胜义。谓真如即是诸法胜义。
故就胜义说真如空。即谓于真如上。更无定性真如。
故说真如空也。此言称理者。结巳宗是。二而言真如
非实有者此不称理下。非论主所立。三云何出世下。
卷一 第 718b 页 X46-0718.png
自立道理。證真如是有。若道真如非实有者。云何无
分别智及后得智。乃缘无法为境。得是应于真正道
理也。后得智。于真观前后。缘相智似真如。故作此说。

二实不应理者下。论主对破。破中有二。初论主总非。
言实不应理。谓汝相应师所立之宗。实不应于正理
也。

二如说下。正破。破中有二。初破非论主义。二又汝所
说下。破其立义。前中有三。初正破。二引说證成。三忆
持下。牒以结非。初中。如汝所说此无分别智缘无法
为境不应正理者。何但缘无法为境不分应正理。缘
有法为境。亦不应理。上来虽言缘有无境。未智何法
是所缘有境。故今言。非执真如实有为境得是应理。
以执真如为实有性难成立故。此中偏破有性者。以
其自知缘无法为境不应道理。所以偏破有病也。何
故。难成立故。以缘真如智。非真出世无分别智。此是
立宗。以有所缘故下。立因。谓若智外有所缘境。便是
分别之智。非无分别也。及有为故者。夫无分别智。智
境平等平等。不可说有为之异。若其智外有所缘。则
见智是有为。境是无为。便是分别之智。故言及有为
故。如此缘智者。是因法喻。如此有分别意识俱生缘
境之智。于智外有所缘境。既是有为分别之智。此缘
真如智。亦有所缘。何独不是有为分别智也。

二是故
经言下。引四说。證成无分别智无有所缘。初经。證无
所缘真如境。第二经。證智尚不行。故离名言。智尚不
卷一 第 718c 页 X46-0718.png
行。显智非有。况诸名字。显境非有。境智平等斯之谓
矣。第三经。證如来智。非能现观。显智非能缘。菩提此
翻名智。亦云觉。第四经。重證所缘义胜。谛境非有。以
真如□是所缘故。重引经證无也。

三忆持此下。牒以
结非。文中有二。初牒以结非。二又彼真如下。立量以
非。初中谓汝若能忆持此四经者。不应许此无分别
智。是能现观。此结智非能缘。及缘真如者。此结境非
所缘。

二又彼真如下。立量以非。谓彼真如。非真胜义。
是立宗。是所缘故。是立因。犹如色等。是同法喻。如色
等五尘。及法尘少分。是所缘故。非胜义谛。真如亦尔。
既是所缘。何独得是胜义谛耶。上来破其非论主义
讫。

自下第二破其立义。文中有三。初牒其前计。故言又
汝所说于胜义上更无胜义。二如是等言下。述其所
立。谓如汝于想应师等立。若于此胜义真如上。空无
此定性真如故。说名为空。

诸衣绢下。正明对破。破中有四。一立理以破。二如说
下。引说證破。三若言真如下。破其救义。四具止广诤
下。息诤指说。

就初立理破中有三。一举事责同破。汝
若谓于胜义上更无胜义。即得名为见真理者。牧牛
人等。亦于衣绢等上。更不见有重衣绢。此牧羊人。亦
应得名见真理者。以所观空俱无异故。

二又为下。明
无病妄遮破。又为对治诸恶见故说如是空者。谓汝
若言胜义上。更执有定性胜义。名恶见人。佛为对治
卷一 第 719a 页 X46-0719.png
此恶见人。说胜义空者。此牒其计。于胜义上下。论主
对破。谓于胜义上。更重见有定性胜义。在世曾无此
类恶人。不应遮彼说胜义空也。

三又彼下。明违比量
破。又彼真如。离有无性。非能缘。非所缘。智證之时平
等平等。汝今乃执真如为有。以为所缘。无分别智为
能缘。但言于真如上。更不应重见真如。故名真如空。
便如此执真如为有性道理。巳为我如前所说。无为
无有实不起似空华之比量理之所遮讫。不应更立
也。

二如说下。引说證破。文中有四。一明如来不见生死
及以涅槃。涅槃即是真如。若使真如是实有性。云何
如来说同虚妄生死俱言不见。

二巳正了智下。辨不
见所以。由如来巳正了知无有颠倒所起烦恼。即此
无有颠倒所起烦恼。本性毕竟无有□生之自性。说
此为涅槃。何有可见。

三如是下。说智證之相。如是分
别智。正知涅槃本性毕竟。非是正知。以智无性故。非
不正知。以假名智故。为是义故。假名无分别智也。亦
可无知无不知。假名无分别智也。

四由此圣教下。释
经显离相。文中又四。一由此圣教。应知涅槃真如。唯
是一切分别永灭。无法非实有性。二非离下。反解显
涅槃无性。谓非离无有实性真如转依为相。法身成
就。此言法身即涅槃也。三由得下。顺解显法身无性。
由得观空真对治道者。即无分别智。假说为真对治
道。一切分别下。出所治。毕竟无性。假说为转依法身。
卷一 第 719b 页 X46-0719.png
如文可解。四如契经下。引说證成。文亦可解。

三若说真如下。破相应师救义。文有二。初牒其救词。
二即外道下。广破所救。前中。相应师救云。经中准言
智尚不行。况诸名字。及此中无法可见等文。并以真
如离相及离言说。故作是语。非谓真如毕竟无实而
作是说。故今论主牒其救词云。若言真如虽离言说。
而是实有为。

二即外道下。广破所救中有四。一明真
如及我。名相难异。其体无殊。汝此真如。即与外道所
计我。其体无异。但可名字相心计度差别。汝说为真
如。外道说为我。非体有别也。二如彼真如下。广辨真
如及我二相。文中先辨真如相。如彼真如。虽是实有。
而就胜义谛中真如之体。不可同于色等诸尘。有无
相等言语心行而分别取。故言有非有等分别不成。
我亦如是下。次辨我相。文中三。一辨我体。是其实有。
周遍法界。常住无变。既能造作。又能受领。二而离分
别下。彰我体离。初总标离相。故言而离分别。释离相。
故云以非言语所行等。即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也。
故名离分别下。总结离相。三彼教中下。引说證成。可
解。三我相既尔下。举同责异。有二句。一以同责异。二
此有何下。结同责别。初中。言我体相既其是有。周遍
法界。常住离相。与真如不异。故言我相既尔。而复说
言智缘真能得解脱非智缘我能得解脱此有何别
下。结同责别。文相可解。四唯执朋党下。明法同情隔。
彰巳不信。谓汝相应师。专作朋党。自言。智缘真如得
卷一 第 719c 页 X46-0719.png
解脱。缘我不得。外道亦尔。专作朋党。自言。智缘于我
能得解脱。缘真如不得。故我下。结巳不信。谓汝相应
师所计真如。与外道相似。故我不能信受也。实有非
有者。重显相似相。以俱计为有。□□□有。同执离相。
故云非有也。

四且广诤下。息诤止说。诸有厌怖下。释言意。文相可
解。

复有同类乘劣乘下。破第十一执。文中有四。一序外
执。二若不开示下。论主对破。三为不说下。外人救义。
四实有此说下。论主释通。前中有二。初举处是同證
定有性。谓十二处。通摄为与无为。于有为既有自性。
故知无为亦定有自性。故言十二处。摄有为无为。定
有自性。二以有苦等下。并能为境。生道灭恶。證定有
性。谓此十二处。即是四谛境。观四比境。生十六行智。
精勤脩习下。明缘此四境。能灭惑止苦。若其无为一
同空无有性。云何与彼有为。同能作境。生道灭恶。既
能生道灭恶。故知定有自性。文相可解。

二若不开示下。论主对破。破中有三。初若不能知诸
法性空。则一切圣人。无有舍恶进善之义。谓若不开
示诸法性空。众生咸谓诸或及苦定性是有。性若定
有。谁当能舍三界诸惑及苦过失。诸善功德其性若
定。谁当能脩功德善法而得增进。

二三乘虽下。明若
不能知诸法性空。三乘圣道。应无差别。谓既不作法
空观。但同作人空观。故圣道不得有差别。但可资粮
卷一 第 720a 页 X46-0720.png
根性胜解差别而巳。三如是一切下。若不能知诸法
性空。三乘解脱。应无差别。文中有二。初明作人空观。
除烦恼障故。得二乘解脱。文又二。初解外人伏难。难
云。我向所引。皆是佛说。汝论主不信耶。二论主答云。
我皆信受。此是佛为欲今人依于世俗名。用谛观道
理差别。但是伏惑。非究竟断。又显二乘所證人空解
脱。未见究竟。若圣佛乘。悉皆失没。故名世俗理。依此
世俗理。说彼二乘道差别。非谓胜义法空理差别也。
二若离下。明作法空观故。得佛乘解脱。然文反解。如
文可解。若顺解。应言由佛證入法无我性。故能永断
所知障。故大师□□究竟解脱。

三为不说下。明外人救义。故云若使上下乘解脱有
此差别者。经中。为不说言二乘解脱。及佛解脱。无差
别耶。

四实有此下。论主释通。文有二。初释外人所引解脱
解脱无差别经。谓三乘皆同解脱烦恼障义边。故作
此说。二非一切下。释令所言上下乘解脱差别之意。
谓经中言。三乘同坐解脱床无差别者。自据三乘同
解脱烦恼障不异。故作是说。非谓于一切法种别。知
其自性皆空。解脱所知障故。作如是说。此是法说。譬
如下喻说。二解脱优劣不同。譬如毛孔之空。与太虚
空。空性虽同。大小非无差别。人空解脱。望法空解脱
亦尔。空性虽同。浅深非无差别。若不尔下。反释佛乘
胜于二乘。谓若上下乘證空浅深无差别者。诸佛应
卷一 第 720b 页 X46-0720.png
不能发胜果作用。及所證应非究竟也。且止傍论应
辨正论者。劝息广诤。此中正论者。谓辨诸法□性有
无。傍论者。谓明解脱优劣。解脱优劣既非正明。故劝
且止。诸法定性。明之未讫。故应须辨。

二脩观行下。次别破诸外道执。文中有二。初结前生
后。二此自性下。当计正破。前中明脩行者悟入自佛
法宗所计。虚空等空。是结前。亦当悟入他外道宗所
计。自性等七种句义皆空。是生后也。外道诸师。计此
七种为常故。入无为中破。

二此中下。当计正破。凡破五执。此中自性士夫论者。
破第一执。文中有四。第一序外计。二今应诘下。论主
对破。三若不失下。明外人救义。四具应审下。论主释
通。

前中。言自性者。旧云冥性。以苦乐□为体。即是我
所。士夫者。即是我也。此执同僧祛计。文中有二。初自
述巳宗。言我宗中。明三界皆似空华转变。谓空华用
自性为体。从自性转变。为此空华。三界□□空华转
变。三界亦用自性为体。空华既以自性为□。□空华
便是有体之法。故言非无空华。

二彼是下。难破论主同法喻。显论主所立宗不成。夫
论同喻。要须彼此同许。我宗既将空华是有。论主则
无同喻。同喻若无。所立无为无实之宗亦不成。故言
由彼是有同喻不成。违所立故也。二今应诘问下。论
主对破。文中有三。初牒其计。故云汝言三界皆似空
华转变。二如是下。两关审问。如是三界为是空华一问。
卷一 第 720c 页 X46-0720.png
为非空华两问。三若言下。对前两问为难。若言三界
皆是空华。牒前初问。违害下。与之作过。汝前立宗云。
三界皆似空华。既言似空华。则三界与空华别体。今
言三界是空华。则三界与空华同体。将今同言违前
别语。故言违害自宗空也。三界与空华别体。在世共
知。今言三界即是空华。故言违害共知也。若言三界
非是空华。牒后问也。是则为□□□之作过。谓三界
既非空华。即空华不同三界。三界□□□为体。是则
空华自体定空无。故言是则为无也。空华既其无性。
则我所立同喻成就。空华无义既成。则失汝所立宗
华有之本宗也。

三若言不失下。破其救义。若言不失者。对论主向道
其失空华有之本宗故。今云不失也。空华无声下。释
成不失之义。声者言声也。谓空华无言。能遮论主空
华无言。即复诠同三界有性。是则空华性非无。论主
同喻不成。然我不失本宗也。此是论主牒外人救义
词讫。

四且应察下。论主释通。通中有二。初通其不失之言。
二又遮诠下。释其空华无声等语。前中又二。初两关
审问。二若汝谓我下。对问立过。前云汝为谓我说空
华灭无为同法喻。是一问。为谓我即说空华相为同
法喻。是第二问。二若汝下。对问立过。先对初问。为之
立过。文可解。若说空下。对后问。为之立过。若说空华
为同法喻。空华世俗之无。三界世俗之有。不应同三
卷一 第 721a 页 X46-0721.png
界有。故谓彼空华亦同三界是有。此言下。结呵外人。
二又遮诠下。释其空华无声等语。其前云。我空华无
声。能遮论主空华无言。即复能诠同三界有性。故论
主今破云。夫遮诠之言。但以遮止为胜。遮所遮巳。功
能即尽。无有功能更表所遮差别。汝之空华无声亦
尔。遮我空华无言。功能巳尽。云何更有功能诠表所
遮空华同三界有性差别。如是下。指同前释。可解。

诸数论师下。破第二执。虽俱是僧祛宗。然执计不同。
是故别破。文中有二。初明外计。二论主破。前中文三。
初明立义方便。词云。我虽不能亲自现见。成立最胜
士夫二法体有。然就世间共知诸变异聚。方便准量
而成立彼最胜士夫二体实有也。最胜即自性冥性
苦乐痴等。名之差别也。二谓诸下。外人立量證有。以
非论主。文中立两量。初约自性为量。显自性是有。谓
诸显事有性为因。是立宗。显事是有法。谓大我执五
唯量五体士根。此二十□法。显现可见。故名显事。有
性为因。此是法。谓前显事。各有自性作因也。此法及
有法。不相离名宗。有种类故者。是立因。谓以自性为
种类故。诸有种类一切皆见有性为因。如檀片。是同
法喻如一斤檀。分为多行。多片之中。香皆如本。显事
亦尔。虽复变为二十三种类。种类之中。皆如自性也。
如是显事下。约士夫作量。證士夫是有。如是显事有
能受者。是立宗。显事即二十三法。此是有法。有能受
者。即是我。此是法。法及有法。不相离名宗。所受用故。
卷一 第 721b 页 X46-0721.png
此是因。谓显事是士夫所受用也。诸所受用下。举同
法喻。可解。三既是所受下。结非论主。既有所受用显
事。即有能受用士夫。故知士夫定是实有。当知论主
前说无为无有实之比量。便为我今无为有实敌量
之所违害也。问。歒量相违。与因过中相违决定两边
何别。答前宗为后宗相违。名违敌量。是宗过中。能别
不极成也。二宗所立因各符自宗。名为相违决定。乃
是因过。

二此就世俗下。论主对破。破有三。一依世俗对破。二
依胜义对破。三结巳比量无能违害。就前世俗破中
复二。初明不显差别。许其成量。便立巳成过去。次佛
法中亦复有显事。谓蕴界处等。有性者。谓阿赖耶识
中所有种子。各各自有体性。名为有性。能转变生蕴
界处等。故言便立巳成。若立显事下。第二约显事别
破。为作两过。一无同喻过。二因不成过。初若立显事
乐等为因。即无同喻者。显事无因喻过。汝立一切显
事。皆以苦等为因。于此宗外。更无显事。共佛法同以
苦等为因。可为同喻也。因亦不成者。有性之因。即苦
乐痴。是佛法以不可立。则是随一不成。故言因亦不
成也乐等种类非共许故者。释不成因相。若以比量
下。僧祛立比量。救因不成过。言若以比量成立因言
者。谓成立有性因。言四蕴皆是苦乐痴性。是立宗。是
蕴性故。是立因。如受蕴者。是同法喻。

此所说下。论主对破。为作三过。一此所说痴。非受蕴
卷一 第 721c 页 X46-0721.png
摄。同喻不成。即是喻过。喻既有过。则所立不成。以痴
是行蕴收故。二又汝士夫下。破士夫实有量。又汝士
夫多体相遍。有积聚义。由此士夫。因成不定。空者汝
蕴性故。因望苦等。宗有同品遍转。望士夫不用苦等
为性。即是异品遍转故。有不定过也。以其立士夫。一
一众生。各各有一士夫。□□遍法界。众生身则是有
积聚义。故得名蕴。然士夫不□苦乐等为性。显事即
以苦乐等为性。士夫显事。一一众生。各各皆有。并牙
相遍。未知蕴性故。因为如士夫遍法界故。不用苦等
为性。为如显事遍法界故。用苦等为性。故言因成不
定。

三又汝下。破外人救义。又汝乐等各别。无能一一立
宗。是蕴性故。因义不成者。其前用受蕴。为同法喻。论
主。前破痴非受蕴摄同喻不成。其今救云。诸是蕴者。
皆用或苦或乐。以为体性。犹如受蕴。苦乐一一别说。
为受蕴体。然僧祛宗。苦乐痴三法。必不相离。方始功
能具足。若一一离张。则无功能。故言汝乐等各别无
能。夫论蕴者。积聚为义。汝若苦乐一一别说。为受蕴
者。既不积聚。则蕴义不成。故言因义不成也。举同法
喻。本欲成因。同喻不成。故因亦不成也。上来就世俗
谛。以破外难。

二若就胜义下。就胜义谛以破外难。若就胜义。有实
檀片有性为因。非共许故。同喻不成。同喻檀斥。用有
性作同法喻。佛法不许故。同喻不成也。

又就世俗下。
卷一 第 722a 页 X46-0722.png
第二破士夫比量。文中有二。初依世俗谛破。二就胜
义谛破。就世俗破中。初总破士夫上难。谓若总相立
诸显事。有能受者。不辨差别。是世所共知。立巳成过。
以世所共知能受之者有故。二若立显事下。对二宗
差别。说实有受者。周遍常住。思为自性。则无同喻过。
如是下。显同喻不成相。若就胜义下。则同喻不成。五
不成中。当俱不成。以佛法中无有我故。当其自宗。于
胜义中。更无有我可为同喻。即所立不成。饮食水有
性故。能立不成。前说比量下。对其前云论主前说比
量。便为敌量□佛违宗。故令结云前说比量。无有敌
量能为违害。结巳无过。如我□来破。汝实有汝量。汝
难能立不成。汝皆有过。则我上云无为无有实不起
似空华之量。无有敌量能为违害也。

诸胜论师下。次破第三执。文中有二。初胜论立量。二
此就世俗下。论主对破。前中。始从入息乃至根变等
相。是有法。定有所相。是法。即是我也。既有入出息等
能相之相。故智定有所相我也。此二是宗。是能相故。
是立因。谓入出息是能相也。如见烟等。是同法喻。火
是所相故。烟为能相。二此就世俗下。论主破。破中。初
正破。次时方下类破。就正破中。初约世俗。立有所相。
便成二过。一立巳成过。文可解。二若立彼相下。无同
喻过。言违所立者。谓违所立士夫神我也。二若就胜
义下。亦有无同法喻过。二时方空下。次明类破。

诸胜论师下。破第四执。文中有三。初言极微与意我
卷一 第 722b 页 X46-0722.png
立无为。是述自宗。二成立空因不起故者自不成因者。
道论主初成立无为。无为空不起故因。于论主。有自
不成因过。即是随一不成。以论主宗中。不许极微与
意是不起法也。若谓此二下。次破论主成立有为。有
为空。缘生故因。于他有不成因过。以胜论宗将极微
与意同是无为。不从缘生故。以缘生故因。于彼胜论
有不成因过也。亦是随一不成。应成少分下。总结非。
二因明。论主不起故因。及缘生故因。于自于他。随一
不成。故云应成少分悟入性空也。二若言极微下。论
主对破。破中有三。初反举可其难词。谓意极微若依
世俗。亦是无为。可有此缘生故因。于他有不成因难。
二然所立意下。顺释非其难。文中有二。初破意是无
为。然所立意。且非无为。是立宗。智生因故。是立因。犹
如色等。是同法喻。如是句下。举能作因差别。皆是无
常。證意定非无为也。言同异性者。谓有同性故。有异
性故。二破极微是无为中有二。初约能成因量以破。
又诸极微亦非无为。是立宗。能成因故。是立因。犹如
缕等。是同法喻。如是下。举能作因差别皆是无常。證
极微非定无为也。谓有合故。有离故。有有数故。有同
故。有异故。二或二极微下。约极微是所成因量以破。
初云或二微所成粗物非常为因。是立宗。论主语外
人言。此二极微。体是无常。非常住极微为因。同生粗
微。是所成故。是立因。谓二合能为因。独一不能。即是
假他一微所成也。犹如瓶等。是同法喻。如是下。举从
卷一 第 722c 页 X46-0722.png
因所生差别皆是无常。證极微非是无为。由此下。结
非外说成巳无过。

如上所说下。第五举上例下。类破裸形外道等执。故
言无衣论。亦随所应。当立为空。上来别明依闻思所
成慧。悟入无为性空。

如是遣除下。第三总结劝益。自谓佛法。他谓外道。上
来至此。明无为中。大段第一依闻思所成慧正比量
力。悟入无为性空。

虽闻所成智下。第二依脩所成慧。悟入无为性空。准
前悟入有为中。别明脩慧悟入。此亦应然。今此中略
标而巳。

更不广辨有为者下。第二双明悟入为无为空之脩
慧。与此不异。所以不更具明也。若对初卷悟入有为
性空。此卷上来第二悟入无为性空。

此下第三双辨有为无为性空观。此论□文势。地前
唯有有漏脩慧位。判是闻思位。以未断惑故。初地巳
上是脩慧位。巳断惑故。

就此文中有二。初结前生后。
故云虽闻所成智阶梯力巳入性空等也。言阶梯力
者。以地前未能亡相除惑见法有性故。□闻慧假比
量力。渐次示其诸法性空。由藉闻思。晓示知法性空。
后令观入脩慧。正證诸法空理。然證法性空。由闻思
慧力故。名闻思等慧以为阶梯。阙胜脩力。未能永断
所应除障。地前未得脩慧。伹能伏惑。故云未能永断
所应除障者。言所应除障者。即谓烦恼所知二障。就
卷一 第 723a 页 X46-0723.png
烦恼障中。又有二种。一是见惑。此惑要初地證知方
灭也。若是脩惑。初地巳上但伏上心不断种子。至金
刚心方始顿断其种子。若是所知障。地地别断当地
障种。初地断见惑得人空。又断所知障。得法性空故。
悟诸法性相皆空也。故又精勤习胜脩力者。正明生
后劝习脩慧也。

第二若于此中随有一种下。正明脩慧。就明脩慧中。
大分为七。第一明净障之智。对障显体。第二證得无
动无现下。明前净障之智。依定方能除惑。第三相应
论者下。明对异宗说智不同。劝物取舍。第四如是等
执既灭除巳下。明脩起胜脩之智行相方法。第五由
此理教审观察下。劝依行相理教脩起于智。第六脩
观行者以是慧行无分别下。牒智果相。劝未證者依
之脩学。第七如是妙见所摄受下。明脩智利益。

就前第一初地巳上净障之智对障显体中。又有二
分。第一明于有为无为境上。离有无等四谤相障。此
明不见所缘之境。既能如是远离二边下。明于能知
为无为境。是无之想。想即智也。此能缘无之想亦灭。
此明不见能缘之智也。此中虽寄断四障。以显无分
别慧。非谓前后四时灭此四障也。明无分别慧正起
之时。于境智平等。不见能缘所缘有无等相。若见境
智。不同有无等异。便是其□不可得。显无分别慧故。
广辨四障之过。令人识知。非谓前后四时各断四障。
后得无分别慧也。
卷一 第 723b 页 X46-0723.png

就第一灭有相障而显智中。文则有三。一先举有相
障。文言若于此中者。谓于此初地中也。言随有一种
为无为相有间无间复现行时者。此正出障体。然障
有二种。一是人执。二是法执。初当入地时。巳入见道。
断于人执。然计诸法有性等。即是法执。于二执中。前
巳断人。今但断法。故云随有一种于为无为计有定
相。相即体也。起执之时。或不相续及相续故。言有间
无间。对前巳断人执。人执既除。法执复起。故言复现
行时也。理而言之。当入地则二执俱断。今据说时为
此先后也。二即应如理观彼性空遣除彼相令不显
现者。对障举智。显智能灭障。谓即应如理观彼为无
为性相体空。遣除有相之执。令不现起。故言令不显
现。三悟入诸法离自性故其性本空下。明障灭智显。
得其三益。初明得开涅槃门益。谓三解脱门。二不离
性故下。得趣涅槃门益。谓七种无相行。文并易解。三
由此行相下。明證涅槃益。谓惑灭即是无为。无为即
涅槃。巳此中总辨。非谓地地别论也。言令无所行行
相者。谓正證如之时。于为无为境。无所行相。于智无
能行相。境智平等平等。今为遣障故。偏言令无所行
行相也。文部初法说。言遣除粗相者。此中灭有相障。
对下灭无相等障。说此为粗也。二如眩医下。喻说可
解。

虽于此部下。第二明灭无相障。□显于智。文部。有三。
一先举无相障。言虽于此部巳得无住者谓虽于此
卷一 第 723c 页 X46-0723.png
有为无为有相法部。巳得于相无所住之行。不执有
相。然由空等分别现行有功用心犹相续住。未得无
动了知空等分别现行障碍出世无分别慧者。谓观
境无相。虽能破于有相之境。然此计无相境。若其□
作无相分别现行。此无相心。既是有功用心。犹相续
住。复成空障。而此空障。亦能障于无动无分别慧。若
未得无动无分别慧。无由了知空等分别现行能为
障碍。障碍无分别慧也。第二为欲弃舍下。对障举智。
显智能灭障。为欲弃舍者。明脩智之意。谓为欲弃舍
无相之障故。须观诸法亦有亦无。而弃舍之。然脩对
治不可悠悠。故云勇猛正勤如是观察。言如是观察
者。就胜义谛中。空性之境。亦非实有。此是立宗。言等
者。取有及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等也。谓于胜义谛部。
无此四执也。从缘生故者。是立因。犹如幻等。是同法
喻。幻等从缘生。既非实有。空等四执之境。亦从缘生。
何得实有。此中第三应明利益。利益不异于前。故不
说之。下二亦尔。

第三如是勤脩下。灭亦有亦无障。文中有三。第一先
举亦有亦无相障。言如是勤脩复能除遣空等分别
者。谓我前依胜义谛如是勤脩。复能除遣空亦有亦
无等分别境相之鄣也。初为有病。勤脩空。灭有病。虽
遣空。复成病。然断定之病。不可偏取有除。以有先巳
是病。为是义故。于有空病。双更须勤脩亦有亦无。而
遣空病。空病虽灭。而亦有亦无复更成病。然此亦有
卷一 第 724a 页 X46-0724.png
亦无之病。若不勤脩胜义谛观。无由除遣。故今云如
是勤脩胜义谛观。不伹能除空病。亦复能除亦有亦
无分别之病也。空即空病。等者等取亦有亦无及非
有非无病也。第二除遣彼故下。对障举智。显智能灭
障。除遣彼故者。谓除遣彼有无及亦有亦无病故。空
不空等二边远离。终不更以空等行相观察诸法者。
言二边者。谓亦有亦无二边。此则明智能灭障不起
也。第三如说下。别说證成也。初约五蕴作八对。无相
观前四对。是八脩门。后三。是三空门。第八总结观相。
如色蕴为观。既受等四蕴亦尔。后例十二处。六度三
十七品。八定。六通。十力。四无畏。四无碍。十八不共法。
三摩地。陀罗尼门。一切智。谓于此等诸法门上。患不
观为常。乃至不观非远离。故言乃至广说。文皆可解。

第四既能如是远离二边下。灭非有非无相障。文中
有三。第一先举非有非无境相之障既能如是远离
二边。谓亦有亦无离二边。即能生长处中妙行者。谓
为前有亦有亦无相障。故非有耶非无相来。灭此非
有非无之相。对前亦有亦无相障。是边是粗故。说今
非有非无。为中为妙。

第二此离二边下。对障举智。显
智能灭障。言此离二边处中道理由如上说二种此
量有为无为者。谓此远离二边。中道妙行道理。于能
灭非有非无障□复是是治。然于有为无为境上。仍
见有非有非无之□不称胜义谛理。由是知我上依
胜义谛理。说二种比量。云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
卷一 第 724b 页 X46-0724.png
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花。良以胜义谛理。离此四谛。
非證胜义智。无以能灭故。举前比量意。显證智为此
障治也。良由依證起说。是以举说显證也。色类无故
下。广辨处中妙行之相。谓于为无为色类等法。无色
无示。无住无现。无了别无幖帜等六行。但證胜义谛
时。境智平等。何有行相可得。今举妙行有想意。显胜
无相也。解此六无相。文即为六文。可解。

第三如世尊
下。引说證成六无相行。上来至此明證无分别。胜脩
智时。于为无为等一切境上。不取有相无相。亦有亦
无相。非有非无相。谓能灭取境四谤之障也。此则明
无分别智。不见所缘境。

自下第二既能如是下。明于能知为无为境。是无之
想亦无。此明不见能缘之智。此则境智平等。无能缘
所缘故。是无分别智也。所谓圣智非无宗。无宗者无
相。虚心非无契。契之者无心。此则内外两冥。缘观俱
寂。斯之谓矣。就此文中有四。谓将欲入證此无分别
智之时。一须识障。二须识治。三由识障障便止息。四
识治故便能入證。就前第一须识障中。障有二种一。
是所取境之相分。必须了知能障无分别慧。前巳明
离。故云既能如是远离二□。□实有四。而云二者。但
此四边本唯有无。令就本以说。故云二边。二是能遣。
四无见分。说名为想。今云无二想者。对上所缘境之
相分。就本说二。今明能遣见分之想。亦就本说二也。
故云于能安住无二想上。起分别无二之相。亦能了
卷一 第 724c 页 X46-0724.png
知是障无分别慧。上来明识相见二障讫。寂静安住
者。此一句明能识治。若见有所取境相。及能取之智。
则分别纷动。无由能息故。须寂静境智。安住平等。方
證境智不二无分别慧也。三如是说因下。对前识障。
故障便止息。言如所说因速能永断者。如向所说。见
有境智。即此境智。是分别之因因既永除。则分别语
言。及分别意言。并皆止息也。四證得下。对前识治。便
能入證。故云證得无动无现无相离诸戏论诸法实
性。于其所缘无动證入自相妙知相续安住。此之十
句。辨无分别智證之相。初五说相。后五释成。言證得
无动者。谓于其所缘證得无相故。不为相分所动。言
无现者。谓无分别智正證入时。无有能證之智。见分
显现也。言无相者。谓无分别智正證之时。證胜义谛
理。无二自相。非證总相也。即无有所證之境相分也。
言离诸戏论者。诸无分别智。是真实妙智。远离一切
戏论分别也。诸法实性者。谓无分别智止證诸法实
性之时。相续安住。境智平等。无所取舍也。上来广辨
證得无分别智胜脩慧讫。

虽勤脩习下。第二明无分别智所依定。但断惑之智。
必须依定方能除惑。故说智后。次说所依定也。文中
有二。初明即智所依定。二如世尊言下。引说證成。就
初中。言虽勤脩习无倒空观。此辨智次观證为相。此
即观无所观。而于空性终不作證者。空以无观證为
相。此即止无所止。此之定慧二数。一念同时。说二无
卷一 第 725a 页 X46-0725.png
二相。不同馀分别定慧。虽复同时二数。而有二相也。
如是名为胜义静虑者。结明此定是真实胜定也。如
世尊言虽脩静虑下。引说證成。谓不依五阴。十十二
处。身心。四大等。其文可解。

相应论师下。第三明对异宗说智不同。劝物取舍。文
中有二。第一序异宗。谓大乘中瑜伽论者。所说无分
别智。云有定执言。一切所取能取分别。悉皆远离。是
出世间无分别智。即于其中。起坚实相。精动脩习者。
谓正證无分别智之时。远离所取相分。及能所见分。
说此能离二分之慧。名无分别智。即于此能忘所取
能取之慧。执为真实无分别智相。而精勤脩习□问
若无分别智。不取相分者。应当识外别有法。为□分
别智所缘。则一切法皆是唯识之义不成。瑜伽师义
说答言。缘即识真如。故成唯识。非识外别有法为所
缘也。

第二有馀于此下。说之对破。破中有二。初通破智境。
二复审察言下。唯破智体。前中又三。初立比量通破
智境。二如契经下。引说为證。三由此理教下。结破定
执。前立量中又二。初立二量。以破智境。二举二量因。
次破智境须非最胜。初立量云。如是智生。虽无如上
所说分别者。是立宗。言如是智生者。是分无别智生
也。此是有法。虽无如上所说分别者。谓虽无如上所
说。所取能取相见二分。分别而言有识体。真如为智
所缘。此是法。法及有法名宗。而随无相境相起故。自
卷一 第 725b 页 X46-0725.png
性分别所随遂故。是有为故。此三并是立因。而随无
相境相起故者。汝虽言离所取能取相见二分。分别
而计有。无分别智。随无二分相境相。而起□□□有
能缘智及所缘。无相真境。岂离分别。而言无分别智
也。自性分别所随遂故者。此无分别智。若依初静虑。
及未至中间。必为寻伺数所随遂。故言自性分别所
随遂。亦现量智名自性分别。汝无分别智。虽非比量
分别智。而有现量分别智。所随遂亦可分别。真如为
自性境。即为彼能分别。真如自性之智所随遂。此即
以用随体也。是有为故者。汝此无分别智。既计为能
缘。真如无相为所缘。俱是唯识故。是有为也。如馀现
量有分别觉。不成出世无分别智。□□闻法喻。如馀
现量有分别觉。存于智境。不成出世无分别智。汝今
所言。亦存智境。何独得是分别智。第二比量□又彼
所计。离相离言真如胜义。是立宗。是所缘故。是立因
如馀所缘。不成胜义。是同法喻。如馀五识所缘五尘
境。及定境一念识正取尘之时。此尘亦离相离言。既
不成真□□义。何独今此所缘。独成真如胜义。二即
由此因俱非最胜者。谓即由向二量诸因。證彼相应
师所说无分别□□非最胜也。如契经下。第二引经
为證。初经證胜义谛□□能缘智。后经證无境可经。
由此理教下。第三结破定□行。由此二比量所立理。
及所引二经教。彼相应师。于證无分别智。胜义谛中
应断于此所计有能缘智。及所缘真如境之定执也
卷一 第 725c 页 X46-0725.png
复审察下。第二唯破智体。文中有二。初立比□破其
所说。无分别智。亦非实有。是立。谓我今复更□□。就
胜义谛中。如汝如是说有能缘所缘境智。出世□分
别智。此智于胜义谛中。亦非实有也。从缘生故。是□。
因。犹如幻士。是同法喻。馀文可解。二若智能断下。破
其所说无分别智。能断诸惑。谓若说无分别智能断
于惑。如是定执智能断惑。此能执智。亦如彼所断之
惑。何□□故。有过失故。谓有执者之过失。故我今不
复能开示过失也。若立比量。开示过失。应云无分别
智。不能□惑□立宗。从缘生故。是立因。如馀分别之
智。亦可。犹如幻□□。是同法喻。准前可知。故不开示
也。

第四如是等执既灭除无下。明脩起胜脩无分别慧。
行相方法。文中有三。初明知□相。二脩观行者下。明
智行成满。为佛所记。三如是慧行名圣嘿然下。明无
分别慧。别名不同。前中又二。初正明行解。二如世尊
下。引经为證。

前中又二。初结除前过。故言如是□执
既除灭巳。二于所应智下。立量辨行。言于所应知□
□境性。亦无行解。是立宗。谓境无性相。智无行解。□
□□缘阙故者。是立因。谓境龙生于行解。是行解因
缘。今□应知境既无性相。能缘行解。何缘得生。故言
因缘阙故也。馀智不生由无行解。是同法喻。如馀取
尘之智一。有前尘三有。同时受等数法。以为行解三。
既有受等行解□□智俱生。以同是数法故。若无所
卷一 第 726a 页 X46-0726.png
缘尘。则无行离。行解既无。则智不生也。今无分别智
亦尔。境无性相。则行解不□。□解既其不起。智何由
生三是故名为真实行解者。□□□色等。谓境离性
相非所取。行解不行无能取。此虽则无行解。而行解
究然。虽行解宛然。而无行解故。得名为真□行解也。
二如世尊言下。引经为證。文中有五。初经明行解。二
经明现观。三经明见谛。四经重明现观。文中有五。初
问。二答。三难。四通。五因论生论。五真行解下。通会三
口名别义一也。第二脩观行者下。明智行成满。为佛
□□。□中有三。初明知行成满。二若能如是下。明为
佛所说。三□□经下。引经为證。文皆可解。第三如是
慧行名圣嘿然下。明无分别智。名别不同。文中有二。
初明如是无分别慧行。□名圣嘿然。二如契经下。引
经释成。文中复三。初明诸佛说法。必如实开示所證
之法。二复于是法下。正辨證□□。如是观时下。释嘿
然名。文皆可解。

第五由此理教下。劝依行相理教。脩起无分别智。文
中有三。初明依□理教。审知境智无性。證此明慧能
除晴障。二说颂标宗。三长行广辨。初中有三。初劝以
依行解理教。详审观察。故言由是理教。审观察时。二
一切有为下。明由依行□理教审观。则知一切为无
为法。无有能为心慧境性。三如是知巳下。明若能于
心境平等。是则虽无明慧。而明□宛然。虽明慧宛然。
而无明慧故。一切愚暗。得无所有。说□为除也。
卷一 第 726b 页 X46-0726.png

二说颂标宗。文亦有二。上半颂。前心境平□。□半颂
后无分别慧。能除愚暗。上半中初句。明一切□□相。
下句。明诸佛菩萨智人。能正了知悉皆无性。所以无
□见也。初言心者。谓一切漏无漏心。慧者。一切漏无
漏慧。□者。谓一切空有等法。是心慧境界。现者。谓心
慧所变相分。显现为心慧所缘。诸者。若心若慧若境
若现。其类非□。是故云诸。智者。即佛菩萨證无分别
智。故名智者。由者。因缘也。无分别智藉心慧境现而
作因缘。證法性□□□舍相。所以称由。不取者。谓于
心等四法。知其性空□□□□相。无执无见。所以不
取也。言慧行无分别。无所行而行者。所言慧者。即无
分别智。行者智无所生行。说名为行。□分别者。于似
无影像。无相无言。心境无所分别。名无分别。言无所
行者。游履名行。无分别智无所游履。名无所行。□虽
无所行。而无所不行。故名为行。此则无所行而行宛
然□行宛然。而无所行也。

第三长行中。次第广解。初解心□□中。能集诸行种
子。或为诸行种子所集。故名为心。□□中者。谓此初
句颂中也。能集诸行种子者。谓阿赖耶识□聚集无
始世来。新旧有为诸行种子。是故若心此则是种种
义。滋长义。以解心也。或为诸行种子所集故者。谓一
切有为诸行等法。皆为此阿赖耶识中种子之□起。
是故名心。此则集起。以解心也。次解慧字。言能持胜
德或由彼持令不流散故名为慧者。谓五度□诸胜
卷一 第 726c 页 X46-0726.png
□□□依持般若。为般若开导方始得起故。□能持
胜□□般若。复由彼五度胜德资持。方得成满。故言
或由彼持令不流散故名为慧。次解境字。文中有二。
初正解境□如契经下。引经證境无相。就解境中。初
总对心慧。次解境言。心惠所行名心慧境。境地所行
是名差别者。谓境即是地。盖是心慧所行地。名差别。
是故名字境也。二别口心慧以解境。然此中约有相
以解心境。约无性以解□□□心偏据有漏心。慧偏
据无漏慧。此是影论也。心慧未口口离为存略故。作
此影也。如契经言无相分别慧终不转者。引说證境
无相。显慧无行转即行也。次解现字。现谓显现。正解
现字。即似心慧下。出现体相。谓依心慧境界。而心慧
各变。为相分自缘。故名现也。释劫解诸字。约五□十
二处。五蕴。三十七品。六波罗蜜六通。十力。四无畏。十
八不共法。诸三摩地陀罗尼门。四向四果及一切智
智。此等诸法□□□别皆是心慧境。非一故名为诸。
次解智者。可解。次解□□说舍相因缘者。谓无分别
智。藉心慧境。而作因缘。说诸法性而生平等舍相。所
以称由。次解不取。谓无分别智□心慧境无执。无执
无见。名为不取。解上半讫。

由不取下。解下半颂。文中初藉前为问。因者。是心慧
境。此之智境。是□等舍相。不取之因故。今牒之为问。
达心慧境性相平□而生舍相。不执不取。为何所證
也。即举颂答云。慧□□分别无所行而行。文中先解
卷一 第 727a 页 X46-0727.png
慧行无分别。且止谤□□解无所行而行。前中有三。
初释颂文。二非非所见下。破非显是。三又诸法性皆
非能见下。辨是异非。前中□释慧字。次释元分别字。
后释行字。就慧字中。先□体。故言慧者。即无分别知。
虽复永离一切分别。觉□增益。假名为智。此释慧名。
谓无分别智既永离一切分别。觉慧增益。应不名慧。
何为□名慧耶。故□□复永离一切分别。觉慧增益。
实不可名慧。然□□觉慧。而觉慧宛然。虽觉慧宛然。
而无觉慧故。是无觉慧。觉慧如是无觉觉慧。不知何
以名之。强为立名。□名智也。次释无分别。文中有二。
初正释无分别名。□似无影像。无相无言。境界起相。
自性分别亦无有。故名无别者。言似无影像者。如瑜
伽师云。无分别□离相见等。所取能取分别。然智不
缘无。仍缘□□真如为境。名似无影像。此似无影像
无有十相□□无相。言语道断。名曰无言。心行灭处。
名境界起相。□亦无有。谓其如不作境起心相分。为
心所缘真如。亦非自性分别境。故言亦无有。无有之
言。通上境界起□无有。所以言亦故名无分别者。谓
无分别智不缘如□□相真如。故名无分别也。分别
者。谓无分别无有。所以言亦故名无智。不缘如此离
相。言虽无住者下。释□□□分别。难者云。无分别住。
绝一切相。本无能住□□□谁说无分别。故今释云。
于无分别胜义谛别位。绝一切相无住者。不可宣说
分别有无。而就世俗异□中假名建立。名无分别也。
卷一 第 727b 页 X46-0727.png
如言灯灭阿罗汉灭者。举类显相。如灯灭位处。及罗
汉灭位处。岂可得存灭名耶。伹约觉慧增益。依世俗
言说。相续异位中假□灭名。此亦如是。就分别异位
中。假立尼分别名。□□分别智名有分别者。重复举
类。可解。

中意取下。后行行字。此中谓今说行教中意。
所智于无生境行。说名为行。非据正證时有此行。由
此智行自他法性一切种相平等。平等非有所见故。
不名能见。即非能见。说□真见也。此即非能见。能见
非能见也。如所證故者。此行□见。亦如所證非能见
也。此则显證行平等也。

非非所见下。第二破非显是。中又有二。初徵。瑜伽师
真如□□□□为非所见。二又智有为下。明智与
真如为无□□□见应成不平等见。前中又三。初以
三过徵责。二诸可见下。立量以责。三真如若是可见
下。双以见非见□义徵责。初三过中。初句以见颠倒
责。文云。非二所见□所见相或有分别或无分别真
见得成者。初言非者。谓汝岂非以真如。非是所见。作
所见相。汝如此见。使□成颠倒。真见岂得成也。此见
□与境乖则虚妄不实。□□以分别有无不定。故言
或有分别或无分别也。二真如□是下。以见违宗责。
真如若是所见性者。汝宗之中不应□为非可见性。
三虽依世俗下。以见不平等责。若依胜义。真如本无
能见所见。虽依世俗。假说有平等见。□望胜义。便非
平等故。是不平等见也。二诸可见者下。立量以责。诸
卷一 第 727c 页 X46-0727.png
可见者。皆非真实。是立宗。起解因故。是立因。如阳焰
水。是同法喻。一切可见。皆非真实。□□□□是可见。
亦非真实。三真如若是下。双以见非见□义徵责。真
如若是可见性者。以可见相取。便名为见。不成真见
也。真如若是非可见性。不应说言见真如也。若见非
可见。此见便是颠倒之见。岂得名为平等见也。二又
智有为下。明智是有为。真如无为。性不平等。若尔此
智之见。应成不平等。何故汝宗说为□□。

三又诸法性皆非能见下。辩是异非是。文中有三。初
□。□□以解。第三就胜义以释。前□中。初云又诸法
性皆□□能见。见亦应尔。亦非能见。何以故。俱以无
生为自性故。□生既同。何得一为能见。一非能见。如
境者二种。即皆非能见。故是平等。今依世俗。假名说
智为见。境为非见。故口所说依无生理。非不平等。就
第二中。有三句。初立正义云。又一刹那中證一切法。
皆无现观。何以故。境智皆无生故伹随世俗。假名真
现观。二不应难下□□□□如刀不自割指不自触。
云何一刹那智。能返□□口不照自。云何一刹那證
一切法。故云不应难言返照自体。难成立故谓智。应
不證智之实性也。三二种俱非□释难显真。谓境智
二种。俱非可见境性。亦非能见□性。何以故。以同无
生性。无著别故。所以同一刹那时。亦于自体俱證也。
三若就胜义下。就胜义以释。文中有二。初正就胜义
以释。二如契经下。引说为證。初云□□就胜义。似境
卷一 第 728a 页 X46-0728.png
相。及似智相。本□□生故。智无现观。境□證得。二如
契经下。引说为證。可解。

且止谤论下。释□四句颂。文中有三。初云且止傍论
者。经前生后。名非论颂文为傍。正论颂文为正。二游
履下。正释颂文。初寄□于行以辨无行。故云游履名
行。无游履故名无所行。是无行解下。正解无行义。以
一切法。皆无行解。智亦□是。同无□解。以皆是无生
起性义故。故无□□□□是行不行不行行也。二寄
对无行以辨于□□□□分别慧。以不行相。而为行
相故。即无所行。说名为行。谓无分别慧。性是无生。所
以无有行相。随世俗故。假名说行也。此即不行行。行
不行也。故即下。结说所以也。三此□略说下。结无分
别智。是正勤行果。

第六脩观行者下。牒下智行相劝未證者。依之脩学。
文中有二。约牒述向前慧行定相。故云如是慧行无
分别故。不行而行。□□不行。慧行无生。所以不行。虽
□不行。未尝不行□□言行。虽复言行。而行无自性。
故言不行也。

二远离下□相示物。文中有二。初明智
非能行。次离作意。于法无住。心如虚空。舍离分别。如
入灭定。以观诸法。是以不□□而行即不行。故言远
离一切乃至观诸法性。

二诸佛法身下。明境非所见。
以佛法身。不可了别。无相无见。无□起□□相无影。
超过觉慧。虽如是观。而□□□□□不见□□□即
不见故。诸佛法身乃至见□□□□境体无生。所以
卷一 第 728b 页 X46-0728.png
不见。虽复不见。未尝不见。故言而见。虽复言见。而境
无自性。故言不见也。前明无能行之智后。明无所见
之境。若尔岂同木石哉。斯盖至人以无□之妙慧。契
彼无相之虚境。此则内外两窴。缘观俱寂。岂容境智
于其间哉。

第七如是妙见所摄受下。明脩智利益。文中有三。初
指前妙□能摄受胜利。故云□□是妙见所摄受故。
二能正增□下。出所摄受益。文□□二。初明得自利
益。二能灭他苦下。明利他益。前自利益中又二。初明
得乐益。二清净一味下。明除障益。就得乐益中又二。
初明起因益。能正增长无量福聚。此明起□益。能感
无边微妙乐果。明成果益。清净一味者。是第二除障
益。谓无分别智正證之时。于一切法平等。平等故言
□味。二□□他苦下。明利他益。

如是正观下。明□□□□□分别□是众行之首。而
能通道生一切□□□□此智既證。则万行俱起。文
中有二。初明脩智既證。八行斯成。二如是正观下。明
脩智既證。六行受立。初明智證行成。二如是正观下。
指经广说劝物生信。以观诸法同一。无生不见。法性
有无之相。则能舍离断常耶见。故名正见。證法平等。
遍计永息。耶思不生。名正□惟。由證无生。寻问□行。
戏□□语。一切永息。名为□语。法平等无有起作。离
身□□三种耶业。名为□□以證一切无增灭性。知
命无生。离耶悕望。名为正命。以證诸法无作无起。离
卷一 第 728c 页 X46-0728.png
耶进求。名正精进。以證法性绝于有无。离耶妄念。名
为正念。以證诸法无所取□离耶依住。名为正定。下
指说可解。

如是正观下。明脩智既證六行受立。文中有三。初结
前生后。文言虽□□行而□□事者。谓于一念无分
别智正□□□□□具□□六行。非谓别脩加行方
起。故言□□□□而有是事也。施以弃财离悭为义。
智證之时舍有行弃惑。亦复如是。戒以止恶自思守
为义。智證之时息缘无得。亦复如是。忍以息恚起慈
为义。智證之□證法无生。不忍于生。亦复如是。證法
无生。瞋恚不起。不忍于生。无缘慈立。精进以不怠进
求为义。智證之时。□平等。平等不取胜行。不舍□□。
亦复如是。静虑以□□住心为义。智□之时无能□
□所住。亦复如是。般□□以息耶分别。远离愚痴为
义。智證之时。分别智不□所以戏论不起。一切境平
等。所以远离二相。二此义下。指所说处。可解。第三如
是妙住下。总叹无分别智□导万行。劝物脩学。文虽
近叹无分别智。而远包一部劝物流通也。言如是妙
住有无量门者。无分别智舍□□□□者。据胜义谛
无妙不妙。伹随□□□□□□□□□妙不妙也。所
言住者。智證平等□□□等。复对谁以说于住。此则
非住。而强名为住。即□□住住不住也。然此妙住之
智。正證之时。随义而说有无量法门。无量菩萨藏经
中。佛处处广广说。證□智时有大义利也。谓證大涅
卷一 第 729a 页 X46-0729.png
槃。名为大义。證大菩提。名为大利。以菩提通智。具足
三身。能利自他故。此即以非义利为义利。□劝物脩
学□释可解。

掌珍论疏卷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