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四 第 150593a 页
卷八十四 第 1a 页 0483-106.png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八十六空十一
武林道士褚伯秀学
则阳第五
少知曰四方之内六合之里万物之所生恶
起太公调曰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
相生相杀欲恶去就于是桥起雌雄片合于
是庸有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
以成此名实之可纪精之可志也随序之相
理桥运之相使穷则反终则始此物之所有
言之所尽知之所至极物而已睹道之人不
武林道士褚伯秀学
则阳第五
少知曰四方之内六合之里万物之所生恶
起太公调曰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
相生相杀欲恶去就于是桥起雌雄片合于
是庸有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
以成此名实之可纪精之可志也随序之相
理桥运之相使穷则反终则始此物之所有
言之所尽知之所至极物而已睹道之人不
卷八十四 第 1b 页 0483-107.png
随其所废不原其所起此议之所止少知曰
季真之莫为接子之或使二家之议孰正于
其情孰偏于其理太公调曰鸡鸣犬吠是人
所知虽有大知不能以言读其所自化又不
能意其所将为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
于不可围或之使莫之为未免于物而终以
为过或使则实莫为则虚有名有实是物之
居无名无实在物之虚可言可意言而愈疏
未生不可忌已死不可阻死生非远也理不
可睹或之使莫之为疑之所假吾观之本其
季真之莫为接子之或使二家之议孰正于
其情孰偏于其理太公调曰鸡鸣犬吠是人
所知虽有大知不能以言读其所自化又不
能意其所将为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
于不可围或之使莫之为未免于物而终以
为过或使则实莫为则虚有名有实是物之
居无名无实在物之虚可言可意言而愈疏
未生不可忌已死不可阻死生非远也理不
可睹或之使莫之为疑之所假吾观之本其
卷八十四 第 2a 页 0483-108.png
往无穷吾求之末其来无止无穷无止言之
无也与物同理或使莫为言之本也与物终
始道不可有有不可无道之为名所假而行
或使莫为在物一曲夫胡为于大方言而足
则终日言而尽道言而不足终日言而尽物
道物之极言默不足以载非言非默议有所
极
郭注问物之所起或谓道能生之此皆自
尔而无所生凡此事故云为趣舍所起于
阴阳之相照四时之相代过此已往止于
无也与物同理或使莫为言之本也与物终
始道不可有有不可无道之为名所假而行
或使莫为在物一曲夫胡为于大方言而足
则终日言而尽道言而不足终日言而尽物
道物之极言默不足以载非言非默议有所
极
郭注问物之所起或谓道能生之此皆自
尔而无所生凡此事故云为趣舍所起于
阴阳之相照四时之相代过此已往止于
卷八十四 第 2b 页 0483-109.png
自然其相理相使皆物之所有非无能有
之物表无所复有故言知不过极物废起
无所原随此议之所止或谓道莫为也或
谓道或使也或使者有使物之功物有自
然非为之所能由斯而言季真之言当也
至精至大皆不为而自尔物有相使亦自
尔也故莫之为者未为非物凡物云云皆
由莫为而过去实自使之无使之者居指
物之所在物之所在其实至虚求之于言
意之表而后至焉突然自生吾不能禁忽
之物表无所复有故言知不过极物废起
无所原随此议之所止或谓道莫为也或
谓道或使也或使者有使物之功物有自
然非为之所能由斯而言季真之言当也
至精至大皆不为而自尔物有相使亦自
尔也故莫之为者未为非物凡物云云皆
由莫为而过去实自使之无使之者居指
物之所在物之所在其实至虚求之于言
意之表而后至焉突然自生吾不能禁忽
卷八十四 第 3a 页 0483-110.png
然自死吾不能违近在身中犹莫见其自
尔而欲忧之此二者世之所疑物理所穷
故知言无穷然后与物同理常不为而自
然道不能自有有者自然也物所由而行
故假名曰道举一隅便可知求道于言意
之表则足不能忘言而存意则不足道物
之极常莫为而自尔不在言与不言极于
自尔非言默所议也
吕注少知闻谓之道则已有而不得与道
比故疑于无物问万物所生恶起所谓制
尔而欲忧之此二者世之所疑物理所穷
故知言无穷然后与物同理常不为而自
然道不能自有有者自然也物所由而行
故假名曰道举一隅便可知求道于言意
之表则足不能忘言而存意则不足道物
之极常莫为而自尔不在言与不言极于
自尔非言默所议也
吕注少知闻谓之道则已有而不得与道
比故疑于无物问万物所生恶起所谓制
卷八十四 第 3b 页 0483-111.png
乎虚者也日月往来升降消长相照相盖
相冶也寒暑屈伸王相生尅相代相生相
杀也物生天地间随阴阳四时而运是以
欲恶去就乘之以行雄雌片合动静有常
故有安危祸福聚散等事此名实之可纪
而精之可志非不可致诘者也先后相随
之谓序相理而未尝乱也桥则乘之以行
运则因之以济相使而未尝定也穷则反
终则始阴阳尔四时尔是物之所有非道
之无也言知之所止极此而已此则万物
相冶也寒暑屈伸王相生尅相代相生相
杀也物生天地间随阴阳四时而运是以
欲恶去就乘之以行雄雌片合动静有常
故有安危祸福聚散等事此名实之可纪
而精之可志非不可致诘者也先后相随
之谓序相理而未尝乱也桥则乘之以行
运则因之以济相使而未尝定也穷则反
终则始阴阳尔四时尔是物之所有非道
之无也言知之所止极此而已此则万物
卷八十四 第 4a 页 0483-112.png
之所生起非所以生而起有名万物之母
是也若夫睹道之人未尝无物故不随所
废未尝有物故不原所起泊然无名出乎
六合之外岂言知之所及哉季真莫为随
所废也接子或使原所起也鸡狗之鸣吠
其所化所已为也其所以鸣吠所自化所
将为也精至无伦则无内大不可围则无
外或使莫为果安在耶此所以未免于物
以其不丽于实则丽于虚故也以有名实
为物之居不知其未尝有以无名实为物
是也若夫睹道之人未尝无物故不随所
废未尝有物故不原所起泊然无名出乎
六合之外岂言知之所及哉季真莫为随
所废也接子或使原所起也鸡狗之鸣吠
其所化所已为也其所以鸣吠所自化所
将为也精至无伦则无内大不可围则无
外或使莫为果安在耶此所以未免于物
以其不丽于实则丽于虚故也以有名实
为物之居不知其未尝有以无名实为物
卷八十四 第 4b 页 0483-113.png
之虚不知其未尝无所以言而愈疏也生
死之不可却止则超乎言意虽近在身而
不可睹也或使莫为皆疑之所假而非理
之真往无穷则迎不见首来无止则随不
见后是物之理非物之形也或使莫为则
可言可意不免与物终始而已恶睹所谓
无止无穷哉道不可有以其无有也有不
可无以其自无非我无之也然则道者假
名安可以名为道莫为或使皆在物一曲
何足以合乎大道言而尽道希言自然也
死之不可却止则超乎言意虽近在身而
不可睹也或使莫为皆疑之所假而非理
之真往无穷则迎不见首来无止则随不
见后是物之理非物之形也或使莫为则
可言可意不免与物终始而已恶睹所谓
无止无穷哉道不可有以其无有也有不
可无以其自无非我无之也然则道者假
名安可以名为道莫为或使皆在物一曲
何足以合乎大道言而尽道希言自然也
卷八十四 第 5a 页 0483-114.png
言而尽物多言数穷也自物观之则道非
物自道观之无物非道道物之极言默不
足以载终身言未尝言则非言也终身不
言未尝不言则非默也议至于此然后为
极
疑独注阴阳则相照以日月相合以天地
相治以风雨四时则相代以寒暑相生以
春夏相杀以秋冬为有阴阳四时欲恶雌
雄于是桥起安危祸福悉由之矣至于相
理相使与夫穷反终始者皆物之所有言
物自道观之无物非道道物之极言默不
足以载终身言未尝言则非言也终身不
言未尝不言则非默也议至于此然后为
极
疑独注阴阳则相照以日月相合以天地
相治以风雨四时则相代以寒暑相生以
春夏相杀以秋冬为有阴阳四时欲恶雌
雄于是桥起安危祸福悉由之矣至于相
理相使与夫穷反终始者皆物之所有言
卷八十四 第 5b 页 0483-115.png
知所能至极物而已睹道之人则见于形
气之表岂复留意于物而推废起之由哉
此议之所止也莫为则自然天也或使则
使然人也和同天下则非一曲矣鸡鸣狗
吠人所共知其所以鸣吠与所将为虽大
知不能以言意求矣由是而推至于极大
极细皆非人力所能为也莫为则知天不
知人或使则知人不知天滞物一偏终以
为过虚实有无之名相因而生可言意则
愈疏不若求之言意之表也夫人之生死
气之表岂复留意于物而推废起之由哉
此议之所止也莫为则自然天也或使则
使然人也和同天下则非一曲矣鸡鸣狗
吠人所共知其所以鸣吠与所将为虽大
知不能以言意求矣由是而推至于极大
极细皆非人力所能为也莫为则知天不
知人或使则知人不知天滞物一偏终以
为过虚实有无之名相因而生可言意则
愈疏不若求之言意之表也夫人之生死
卷八十四 第 6a 页 0483-116.png
顺乎性命孰能禁阻此理非远在吾身中
如四时循环而不可睹则或使莫为之说
疑其为假而非性命之至吾观夫复命之
本其往也无穷出生之末其来也无止言
道之无则与物同理言道之有则与物终
始非有非无出于强名则或使莫为皆在
物一曲而未至于大方况欲语道之无方
乎言而足者内无所慊故尽道言而不足
者反此不若非言非默而道物两得之也
碧虚注少知问世间万物之所生起太公
如四时循环而不可睹则或使莫为之说
疑其为假而非性命之至吾观夫复命之
本其往也无穷出生之末其来也无止言
道之无则与物同理言道之有则与物终
始非有非无出于强名则或使莫为皆在
物一曲而未至于大方况欲语道之无方
乎言而足者内无所慊故尽道言而不足
者反此不若非言非默而道物两得之也
碧虚注少知问世间万物之所生起太公
卷八十四 第 6b 页 0483-117.png
告以阴阳四时照治生杀之理人民欲恶
去就禽兽之雌雄片合桥起高劲貌事有
安危祸福缓急聚散之不同而相易相生
相摩相成之不一外有名称可纪内有精
微可志自天地至于万物皆随次序而相
理相使物穷则反事始则终殚言竭知止
极事物之粗莫能窥道之藩篱也唯睹道
之人不随物之废起而任物之芸芸我则
括囊全生而已又问道之莫为也其如事
业何道之或使也其如自然何当物之情
去就禽兽之雌雄片合桥起高劲貌事有
安危祸福缓急聚散之不同而相易相生
相摩相成之不一外有名称可纪内有精
微可志自天地至于万物皆随次序而相
理相使物穷则反事始则终殚言竭知止
极事物之粗莫能窥道之藩篱也唯睹道
之人不随物之废起而任物之芸芸我则
括囊全生而已又问道之莫为也其如事
业何道之或使也其如自然何当物之情
卷八十四 第 7a 页 0483-118.png
孰偏孰正答以鸡鸣狗吠是人所知而莫
知其所以鸣吠谓其莫为耶何缘而忽鸣
吠谓其或使耶他物何为寂然自化之理
孰知将为之情孰识唯置其莫为者则可
以察或使之情任其或使者则可以审莫
为之理推此而论虽至大极细皆不免于
物莫逃乎累失物所赖者名与实名实丧
则物何有唯妙道至理不涉思议气来则
生气散则死方生复死方死倏生可谓近
矣而理不可睹在于冥悟而已或使则利
知其所以鸣吠谓其莫为耶何缘而忽鸣
吠谓其或使耶他物何为寂然自化之理
孰知将为之情孰识唯置其莫为者则可
以察或使之情任其或使者则可以审莫
为之理推此而论虽至大极细皆不免于
物莫逃乎累失物所赖者名与实名实丧
则物何有唯妙道至理不涉思议气来则
生气散则死方生复死方死倏生可谓近
矣而理不可睹在于冥悟而已或使则利
卷八十四 第 7b 页 0483-119.png
人莫为则自全达者左右逢原迷者疑心
未释假道而行耳吾观道之本末空寥恍
惚不可随迎论其无穷无止亦与动植无
二世以有用无为为言教之本既形言教
则不能超物故与之终始有无二理皆借
妙本而行季真之无接子之有皆一曲之
论见笑于大方之家有无皆贯事理兼明
为言而足言而足则道无遗矣有无偏执
事理互陈为言不足言不足则物无逃矣
道之极也默不能默物之极也言不能言
未释假道而行耳吾观道之本末空寥恍
惚不可随迎论其无穷无止亦与动植无
二世以有用无为为言教之本既形言教
则不能超物故与之终始有无二理皆借
妙本而行季真之无接子之有皆一曲之
论见笑于大方之家有无皆贯事理兼明
为言而足言而足则道无遗矣有无偏执
事理互陈为言不足言不足则物无逃矣
道之极也默不能默物之极也言不能言
卷八十四 第 8a 页 0483-120.png
若离其言言去其默默然后冥会忘言之
机目击众妙之极
鬳斋口义照犹应盖犹合相治相消长也
春生秋杀随时代谢然后有欲恶去就安
危祸福等事皆同中之异者桥拱而起片
即判也自欲恶已下其名实精微件件可
见可书也随序之相理即阴阳相治桥起
而运相为消长故曰使穷通终始物之必
然言知之至极此而已唯知道之人于所
以废起者皆归之自然故言议至此而止
机目击众妙之极
鬳斋口义照犹应盖犹合相治相消长也
春生秋杀随时代谢然后有欲恶去就安
危祸福等事皆同中之异者桥拱而起片
即判也自欲恶已下其名实精微件件可
见可书也随序之相理即阴阳相治桥起
而运相为消长故曰使穷通终始物之必
然言知之至极此而已唯知道之人于所
以废起者皆归之自然故言议至此而止
卷八十四 第 8b 页 0483-121.png
莫为言事皆偶然或使有主之者鸡鸣狗
吠喻人所知不同虽有大知不能尽其言
意所自化所将为若以此理分析语大语
小不可穷已皆累于物终以为过谓有物
司之是实也谓本无所主是虚也有实则
有名为累谓无则名实俱泯然所谓无者
终在亦累于物曰有曰无皆可以言传意
度去道远矣未生不容不生当死岂可违
阻此理近在目前而不可睹以为或使又
以为莫为世之疑情假此而起即本始未
吠喻人所知不同虽有大知不能尽其言
意所自化所将为若以此理分析语大语
小不可穷已皆累于物终以为过谓有物
司之是实也谓本无所主是虚也有实则
有名为累谓无则名实俱泯然所谓无者
终在亦累于物曰有曰无皆可以言传意
度去道远矣未生不容不生当死岂可违
阻此理近在目前而不可睹以为或使又
以为莫为世之疑情假此而起即本始未
卷八十四 第 9a 页 0483-122.png
动之时观之见其往者无穷即既动而止
之时观之见方来者无止但泯于无方可
合万物而同一体或使莫为皆未离于物
与之终始不免于有何可得而无之若以
真实而观道之一字亦是假名二者之论
泥于一偏安得合乎大道我有真见终日
言亦无妨若无真见虽多言而不离于形
似道精也物粗也若要其极言默皆不足
以尽非言非默之中自有至极之议释氏
所谓如我按指海印发光似汝举心尘劳
之时观之见方来者无止但泯于无方可
合万物而同一体或使莫为皆未离于物
与之终始不免于有何可得而无之若以
真实而观道之一字亦是假名二者之论
泥于一偏安得合乎大道我有真见终日
言亦无妨若无真见虽多言而不离于形
似道精也物粗也若要其极言默皆不足
以尽非言非默之中自有至极之议释氏
所谓如我按指海印发光似汝举心尘劳
卷八十四 第 9b 页 0483-123.png
先起亦此意
天有阴阳四时人有欲恶去就物有雌
雄判合桥起凭虚而起庸有用是而有
言事或无因或有因皆出于天人万物
之交化而本于道之绪馀安危至聚散
八者又自前而生其迹愈粗历数人据
纪述无遣于是随次序以相理而君臣
父子之义明凭虚运以相使而穷反终
始之机著故其言知所至极物而止此
治世之论方内事也若夫方外睹道之
天有阴阳四时人有欲恶去就物有雌
雄判合桥起凭虚而起庸有用是而有
言事或无因或有因皆出于天人万物
之交化而本于道之绪馀安危至聚散
八者又自前而生其迹愈粗历数人据
纪述无遣于是随次序以相理而君臣
父子之义明凭虚运以相使而穷反终
始之机著故其言知所至极物而止此
治世之论方内事也若夫方外睹道之
卷八十四 第 10a 页 0483-124.png
士则不随物所废不原物所起首尾既
忘中亦不立然则何所容其拟议哉季
真接子当时有此二家之论各执一偏
犹杨墨之乌我兼爱以其不合乎道故
以鸡鸣狗吠鄙之人皆知其鸣吠而不
知所以鸣吠则吾于二子之论又安能
知其所自化哉以此理析之凡至小极
大或使莫为皆不离于物莫免乎患或
使有由然则实也莫为虽虚有名则实
系之未得为全无也昔之语道者必离
忘中亦不立然则何所容其拟议哉季
真接子当时有此二家之论各执一偏
犹杨墨之乌我兼爱以其不合乎道故
以鸡鸣狗吠鄙之人皆知其鸣吠而不
知所以鸣吠则吾于二子之论又安能
知其所自化哉以此理析之凡至小极
大或使莫为皆不离于物莫免乎患或
使有由然则实也莫为虽虚有名则实
系之未得为全无也昔之语道者必离
卷八十四 第 10b 页 0483-125.png
四句谓有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离此
即是道犹舍东西南北即中也请观夫
四时之往来日星之奔运天行健而不
息海嘘吸而有信莫之为耶或使之耶
然则有为之者有使之者鸣吠为风气
所使生死为大块所使四时日星天海
皆有真宰司之但为于无为使于无使
耳人之生死去来不可阻此理近在身
中而不可睹其义亦然观其本而往者
无穷观其末而来者无止则知受役于
即是道犹舍东西南北即中也请观夫
四时之往来日星之奔运天行健而不
息海嘘吸而有信莫之为耶或使之耶
然则有为之者有使之者鸣吠为风气
所使生死为大块所使四时日星天海
皆有真宰司之但为于无为使于无使
耳人之生死去来不可阻此理近在身
中而不可睹其义亦然观其本而往者
无穷观其末而来者无止则知受役于
卷八十四 第 11a 页 0483-126.png
造化者往古来今而不息非独我也何
可胜言与物同此理而已若泥于或使
莫为则有言有名之所自起与物终始
而无已也道不可有有之则窒滞而不
通何由造虚玄之妙道处有无之间而
不著于有无假有无以行无所往而非
道若季真接子者各殉一曲岂可达乎
大方言而足者得道之精言而不足者
得道之粗言一也而有道物之分若究
其极物之虚即道也言默皆不足以载
可胜言与物同此理而已若泥于或使
莫为则有言有名之所自起与物终始
而无已也道不可有有之则窒滞而不
通何由造虚玄之妙道处有无之间而
不著于有无假有无以行无所往而非
道若季真接子者各殉一曲岂可达乎
大方言而足者得道之精言而不足者
得道之粗言一也而有道物之分若究
其极物之虚即道也言默皆不足以载
卷八十四 第 11b 页 0483-127.png
惟超乎言默之表斯为道之极议也欤
褚氏统论是篇自则阳王果起论称山
樊隐德以镇市朝奔竞之风有以见至
人善达物之绸缪使之归乎恬畅是谓
饮人以和而使人化者也裨益治道多
矣以其爱民无已故民爱之安之亦无
已盖以道济物出乎性情之真民安有
不化者世人往往殉物失己日远旧都
望之畅然则未至蔑尽犹思所以求复
而能见所自见闻所自闻其忻悦当何
褚氏统论是篇自则阳王果起论称山
樊隐德以镇市朝奔竞之风有以见至
人善达物之绸缪使之归乎恬畅是谓
饮人以和而使人化者也裨益治道多
矣以其爱民无已故民爱之安之亦无
已盖以道济物出乎性情之真民安有
不化者世人往往殉物失己日远旧都
望之畅然则未至蔑尽犹思所以求复
而能见所自见闻所自闻其忻悦当何
卷八十四 第 12a 页 0483-128.png
如人之治身犹治国也心君正而五官
理国君正而群辅贤非独利于一时犹
足以兴日后之化如汤得三臣傅于前
而有夫子继其后若四时之成岁功又
河内天外人之辩哉次因齐魏败盟而
举兵遂引触蛮为喻以眇当时好战之
君明所习之隘陋所争之不足争也孔
子舍蚁丘讥有迹之可嫌封人论为禾
忌欲恶之为孽此皆示应世理身之要
至于伯矩叹辜人以失为在己正己以
理国君正而群辅贤非独利于一时犹
足以兴日后之化如汤得三臣傅于前
而有夫子继其后若四时之成岁功又
河内天外人之辩哉次因齐魏败盟而
举兵遂引触蛮为喻以眇当时好战之
君明所习之隘陋所争之不足争也孔
子舍蚁丘讥有迹之可嫌封人论为禾
忌欲恶之为孽此皆示应世理身之要
至于伯矩叹辜人以失为在己正己以
卷八十四 第 12b 页 0483-129.png
正物也籧瑗随年化恃知所不知用物
之知也此又论治民化物之方灵公之
为灵定葬于未然则凡所为者不得不
为造物有定算托之于人耳若夫丘里
之言合散同异马非百体立体得名大
人合并为公万物殊而道备犹大泽之
百材大山之木石或同出而异用或异
产而同归不越乎形气之分化而至理
尽矣结以季真接子虚实皆为执滞未
免与物循环而已故必超乎言默之表
之知也此又论治民化物之方灵公之
为灵定葬于未然则凡所为者不得不
为造物有定算托之于人耳若夫丘里
之言合散同异马非百体立体得名大
人合并为公万物殊而道备犹大泽之
百材大山之木石或同出而异用或异
产而同归不越乎形气之分化而至理
尽矣结以季真接子虚实皆为执滞未
免与物循环而已故必超乎言默之表
卷八十四 第 13a 页 0483-130.png
心融而意得之道物之极议存焉则知
可道可名之非真常而非言非默之可
载道也明矣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八十六
可道可名之非真常而非言非默之可
载道也明矣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八十六
卷八十四 第 13b 页 0484-00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