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四
卷五十四 第 150457c 页
卷五十四 第 1a 页 0478-022.png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五十六表二
    武林道士褚伯秀学
   至乐第一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
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
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
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
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
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富者苦身疾作多
卷五十四 第 1b 页 0478-023.png
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贵者夜
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
也与忧俱生寿者惛惛久忧不死何之苦也
其为形也亦远矣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
以活身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
为善矣不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故
曰忠谏不听蹲循勿争故夫子胥争之以残
其形不争名亦不成诚有善无有哉今俗之
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
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誙誙然如
卷五十四 第 2a 页 0478-024.png
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
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
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天
下是非果未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
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请尝试言之天无为
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
皆化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
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
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
 郭象注忘欢而后乐足乐足而后身存以
卷五十四 第 2b 页 0478-025.png
 为有乐邪而至乐无欢以为无乐邪身已
 存而无忧择此为据避处等八者莫足以
 活身唯无择而任其所遇乃全耳凡厚味
 声色失之无伤于形得之有损于性今反
 以不得为忧故愚也内其形者知足而已
 亲其形者自得于身中而已夫遗生然后
 能忘忧忘忧而后生可乐生可乐而后形
 是我有富是我物贵是我荣也列士见善
 矣未足以活身善则过当故不周济蹲循
 勿争唯中庸之德为然有善无善当缘督
卷五十四 第 3a 页 0478-026.png
 以为经举群趣其所乐乃不避死吾未知
 乐不乐无怀而恣物耳夫无为之乐无忧
 而已俗以铿鎗为乐美善为誉天下是非
 果未定也无为而任之是非自定矣百姓
 定则吾身近乎存譬夫天地自清宁非为
 之所得故物皆化有意乎为之则有时乎
 滞也无从出之者皆自出耳无有为之象
 皆自殖耳人得无为则无乐而乐至矣
 吕惠卿注略而不论
 林疑独注无乐则不忧无身则不死求其
卷五十四 第 3b 页 0478-027.png
 至乐而不忧活身而不死者无有也然则
 何为何据何避何处何就何去何乐何恶
 虽然亦奚为奚不为奚据奚不据但因时
 顺理无心于其间者至矣夫天下所尊者
 富贵寿善所下者贫贱夭恶又以身安厚
 味美服声色为乐求而不得则为苦而忧
 惧以此养形亦愚矣富者累于财贵者累
 于位身愈寿而忧愈长益远于性命之理
 矣列士忘身而徇名若以为不善又足以
 活人必活人而不失身斯为尽善故古之
卷五十四 第 4a 页 0478-028.png
 人忠谏而不听蹲循而勿争若子胥好争
 反害其身然不争名亦不成是诚有善邪
 无有邪今世俗之所为非正为所乐非真
 乐正为无为所以能有为真乐无乐所以
 能尽乐吾未知世俗之所乐果乐邪果不
 乐邪世俗乐于有为圣人乐于无为无为
 诚乐矣而世俗以为大苦而不能行也故
 至乐者无乐至誉者无誉夫是非起于有
 为唯无为则是非自定无是无非心何适
 而非乐身何往而不存哉清宁者天地之
卷五十四 第 4b 页 0478-029.png
 德而天地非恃于清宁故两无为相合万
 物皆化道出而为物物入而为象无从出
 不知从何出无有象不可得而见也职职
 言各有所主皆出入于无为无为而无不
 为者天地之道人位天地之中岂得无为
 哉
 陈碧虚注若系为据等八目则其乐未必
 至其身未必生天下之所尊所乐者皆外
 物来寄不可必也今以不得而忧惧非愚
 而何金玉轩冕比形疏矣薾然疲役久生
卷五十四 第 5a 页 0478-030.png
 奚荣列士敢为而身不免者以为天下见
 善故也是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善名
 不可必必在全王而已俗之所为所乐奔
 竞誙誙然如将不得已是以尘妄为乐而
 以无乐无誉为苦是非果未定也若乃自
 守分内性真不移可以定是非矣两无为
 相合澹然而众美从之上下有为而不交
 则和气否塞矣眹兆之初本无出入形象
 之迹然万物皆自一气芒芴而来所谓造
 物者无物而有物之自造也人多前识不
卷五十四 第 5b 页 0478-031.png
 能无心安得无为哉
 林氏虞斋口义云奚为奚据以下四句与
 屈原卜居文势一同次叙富贵寿善四段
 本同意皆以物害己者说前三段了后以
 列士一段如此发明变换语势此文法也
 蹲循即逡巡争则残其形不争名不成此
 两句说破世故为名而至于残形不得谓
 之善矣举世群趣誙誙然必取之意我以
 无为为乐而俗反以为大苦则乐誉是非
 果未定也唯无为可以定之耳
卷五十四 第 6a 页 0478-032.png
  褚氏管见云人处幻境之中难遂者乐
  难保者生故是篇首叹至乐活身之不
  可必得而兼有使人安其素分无所为
  据去就于其间则亦奚乐奚恶哉天下
  所乐者富贵寿善厚味声色也而倚伏
  之机莫测美善不可常有所下所苦者
  贫贱夭恶所求不得也而能游乎物初
  则己犹可忘何外累之能及今观夫富
  者之苦身疾作贵者之思虑善否寿者
  之久忧不死皆疏外其形去道远矣列
卷五十四 第 6b 页 0478-033.png
  士之不足活身亦犹是也故忠谏勿争
  徐有以启悟之则君无过举臣得尽职
  君臣之盛也若夫子胥因争以残形亦
  因以成名诚有善邪无有邪观俗之所
  乐果乐邪不乐邪吾以无为诚乐矣而
  世俗以为大苦则其向背可知故必知
  至乐之无乐至誉之无誉者然后安于
  无为始可以定天下之是非矣夫欲求
  至乐活身者唯无为近之天地无为而
  清宁故万物皆化人而能无为物恶得
卷五十四 第 7a 页 0478-034.png
  不化哉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
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
也我独何能无槩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
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
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
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
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
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卷五十四 第 7b 页 0478-035.png
 郭注未明而槩既达而止斯所以诲有情
 者推至理以遣累也
 吕注庄子之所贵则孔子孟孙才颜氏而
 其制行则若子桑子反子琴张之徒何也
 盖人道之弊天下沉于哀乐之邪而灭其
 天理故救之之道为若此
 疑独注庄子袭诸人间不能忘人道故妻
 死则鼓盆而歌见其情发乎声也惠子谓
 子巳长身已老不为不久死而不哭亦见
 其无情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答
卷五十四 第 8a 页 0478-036.png
 以其妻始死也岂得不槩然及察其本无
 生无形无气则果何自而有哉冥于真空
 而莫得其眹也精鞠而为物斯有气有气
 斯有形有形斯有生芒未有象阳之始也
 芴未有数阴之始也阴阳之中各有冲气
 气变而有形有以设饰之形变而有生有
 生则有死死生相随如环无端盖自无气
 无形无生以观之则万物者真空而已自
 有形有气有生以观之则无变而有有变
 而无犹四时之运相为无穷人且偃然寝
卷五十四 第 8b 页 0478-037.png
 于巨室巨室指天地万物譬室中之人人
 何尝不出入于室万物何尝不出入于天
 地哉
 碧虚注闻死感槩人之常情鼓盆而歌假
 物遣累也人本无生孰为形气混乎冥漠
 之际相因而有此生今又化而归无何异
 四时代谢而往来无迹推求原本故止世
 虑也
 鬳斋云形变而有生言先有形而后有此
 动转者释氏云动转归风便是此生字四
卷五十四 第 9a 页 0478-038.png
 时行者有生必有死之喻鼓盆之事亦寓
 言如原壤登木而歌岂亲死之际全无人
 心乎圣门之学所以尽其孝慕者岂不知
 生死之理原壤庄子之徒欲指破人心之
 迷故为此过当之举便是道心惟微不可
 以独行于世所以有执中之训李汉老因
 哭子而问大惠以为不能忘情恐不近道
 大惠答云子死不哭是豺狼也此语极有
 见识若其它学佛者答此问必堕偏见
  庄子妻死章以世情观之人所难忘者
卷五十四 第 9b 页 0478-039.png
  而处之泰然何也盖究其形气之始悉
  本于无杂乎芒芴有气有形形生而情
  识爱乐无所不有至若亲姻情好假合
  须臾耳惑者认以为实缘情生爱因爱
  生贪滋长业缘生死缠缚害形损性一
  何愚哉真人痛悯凡迷方便开喻谓天
  下之物生于有有归于无此自然之理
  金石有坏况于人乎须以毒眼觑破世
  间使无一毫障碍青天白日万古灵灵
  固已无容忧喜于其间而又鼓盆而歌
卷五十四 第 10a 页 0478-040.png
  者寄声于无情之物所以矫流俗哀号
  痛泣过用其情之弊若云易悲为喜则
  亦不免于偏见耳列子载魏有东门吴
  者其子死而不哭人问其故曰吾尝无
  子无子之时不忧今子死与向无子同
  吾何忧焉此达人大观所以异于俗也
  然则外物之傥来不足介怀也宜矣
  槩字说之不通当是嘅然叹也芒芴宜
  读同恍惚
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崙之虚
卷五十四 第 10b 页 0478-041.png
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
恶之支离叔曰子恶之乎滑介叔曰亡予何
恶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死生
为昼夜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恶

 郭注斯皆先示有情然后寻至理以遣之
 若云我无情故能无忧则夫有情者遂自
 绝于远旷之域而迷困于忧乐之境矣
 吕注黄帝之所休则心死形废如土壤而
 不觉柳之生其肘也柳者易生之物以滑
卷五十四 第 11a 页 0478-042.png
 介为事则其初不免惊而恶之终知其生
 之为假借尘垢又何恶焉古之所谓观化
 者其道盖如此
 疑独注黄帝之所休大道也柳阴木左阳
 肘柳生左肘阴阳之变也夫生者造物之
 假借皆尘垢秕糠何足爱恶易曰通乎昼
 夜之道而知明此理也今观于阴阳之变
 化而化及我又何恶邪
 碧虚注二人或以支干离散为善或以滑
 稽介独为善观化空于冥寞之丘峻极之
卷五十四 第 11b 页 0478-043.png
 墟而柳发其肘左取生义夫生者化空之
 假借于空论之生为尘垢长景况之死为
 昏夜也是故生生者不生化化者不化今
 有生乃常生忽化乃常化以常生观常化
 则知常生不真常化不空空化相通于理
 何患哉
 鬳斋云黄帝之所休谓尝休息于此柳疡
 也今人谓生疖也想古时有此名字假借
 喻外物尘垢言至微释氏所谓四缘假合
 是也观物之变化而化及我言我随造物
卷五十四 第 12a 页 0478-044.png
 而变也前言蹶蹶然恶之亦人情也思死
 生之理而知其本原便是道心为主又何
 恶焉
  按柳生左肘其语颇怪诸解略而不论
  独吕注及之偶得管见广而为说云柳
  者易生之木左肘罕用之臂臂罕用而
  木易生喻无心无为者也远化也夫肘
  动物也柳植物也动植异性形质亦殊
  动者俄化为植在常情不能无怪然物
  受化而不自知故处乎大冶之中者例
卷五十四 第 12b 页 0478-045.png
  莫遁焉傥悟吾生之为假借尘垢则肘
  也柳也均为物耳何所容其亲疏爱恶
  哉由是知万物与我同一化机然非静
  极无以见所以滑介叔观于黄帝之所
  休而化及之黄帝土德主静休亦息静
  之义静者化之体动者化之用观化而
  化及与化俱者也身与化俱何往而非
  我此言有情化为无情则无情者亦或
  化为有情至乐篇种有几已下可见皆
  造物所化耳行小变而不失大常当无
卷五十四 第 13a 页 0478-046.png
  适而非乐也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五十六





卷五十四 第 13b 页 0478-04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