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九
卷四十九 第 150438c 页
卷四十九 第 1a 页 0477-050.png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五十一端八
    武林道士褚伯秀学
   秋水第一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
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
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
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
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
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
卷四十九 第 1b 页 0477-051.png
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
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
涯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
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
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
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
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
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
卷四十九 第 2a 页 0477-052.png
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
四海在天地之间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
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
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
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
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
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
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
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郭象注不辩牛马言其广也吾长见笑于
卷四十九 第 2b 页 0477-053.png
 大方之家知其小而不能自大则理分有
 素跂尚之情无为乎其间也物之所生而
 安者趣各有极以其知分故可与言理也
 穷百川之量悬于河河悬于海海悬于天
 地则各有量也此发辞气者有似乎观大
 可以明小寻其意则不然夫世之所患者
 不夷也故体大者怏然谓小者为无馀质
 小者块然谓大者为至足是以上下誇跂
 俯仰自失此生民所惑也欲正之者莫若
 先极其差而因其所谓所谓大者至足故
卷四十九 第 3a 页 0477-054.png
 秋毫无以累乎天地所谓小者无馀故天
 地无以过乎秋毫然后各知其极物安其
 分逍遥者用其本步而游乎自得之场矣
 若观大而不安其小视小而自以为多将
 奔驰于胜负之境而助天民之矜誇岂达
 乎南华之旨哉小大之辨不可相跂故五
 帝三王仁人任士之所为不出乎一域物
 有定域虽至知不能出焉故起小大之差
 将以申明至理之无辩也
 吕惠卿注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则学自外
卷四十九 第 3b 页 0477-055.png
 至而未达乎大道之譬泾流两涘不辨牛
 马则为道而不出乎两旁中央而未至乎
 无所不见也顺流至于北海言循理而求
 则必得其所归旋面望洋向若回趋大道
 从无穷之游也拘于墟则小大之所限笃
 于时则久近之所专束于教则方术之所
 制天下所以不得逍遥者以此出涯涘而
 观大海则脱其拘限而与于无方之观故
 可以语大理也万川归之不盈则益之不
 加益尾闾泄之不虚则损之不加损非久
卷四十九 第 4a 页 0477-056.png
 近所专非小大所限此水之几于道也计
 四海在天地间中国在海内人卒在万物
 若亡若存如此其微而五帝三王仁人任
 士之所忧劳不过于此而或辞之以为名
 语之以为博自大道无方观之轻其义而
 少其闻岂虚言哉
 林疑独注拘虚者不能背境笃时者不能
 趋变束教者不能循道道岁也圣人时也
 执一时而疑岁者终不闻道矣圣人之言
 应时而变所变者言所同者道道散而为
卷四十九 第 4b 页 0477-057.png
 教教者各售其师之说久而成弊则泥束
 不通今为儒者则非释为释者则非道不
 知三圣立教其心则一傥不明此皆束于
 教者也今河伯出涯涘而观海则不蔽于
 一曲可以语大理矣夫北海万川归之而
 不盈尾闾泄之而不虚远过江河之流岂
 可量数而未尝以此自多者比形于天地
 受气于阴阳则为其所制役吾形在天地
 间若小木小石之在泰山也礨空蚁穴𥺀
 米粺子皆至小者而置于山泽之间亦如
卷四十九 第 5a 页 0477-058.png
 北海之在天地也夫物数以万为号取其
 盈数言之人是万物中一物中国九州人
 众所聚何异一毫之在马体耶五帝之连
 续揖让三王之征伐争国仁人之忧民任
 士之勤职虽事业不同俱尽于毫末而巳
 伯夷辞国以为名仲尼修经以为博而誇
 大于当世亦犹河伯之自多于水也
 陈详道注老子多以水喻道道在乎有本
 水贵乎有源庄子所以以北海喻圣人之
 道秋河喻百家之术当是时也大道裂于
卷四十九 第 5b 页 0477-059.png
 百家天真沉于俗习而一曲之士方且欣
 然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犹拘墟之蛙不
 可以语海笃时之虫不可以语冰及其悟
 也然后仰天庭而卑天下之居登泰岳而
 知众山之小此秋水之篇所以作也盖百
 家之学以长众为能故托之河伯圣人之
 道以顺物为功故托之海若百川归之不
 盈尾闾泄之不虚归墟无底故也以小大
 相视则有馀不足之累生以小大相忘则
 俯誇仰叹之情泯庄子不期于相忘而期
卷四十九 第 6a 页 0477-060.png
 于相视将以驱小道归宿于大方而已矣
 陈碧虚注望洋见水之盛大貌未至海门
 则成鄙陋所以为无隅者所嗤是故通变
 适时广大之道也君子小人各有涯量越
 分妄语自遗其丑知其丑者乃可语理知
 愚惑者非愚惑也夫水莫大于海未尝以
 自多者盖取善下后身之义齐魏之争蜗
 角兆民之处毫末皆为贪者举喻五帝之
 所连谓连续仁义也
 林氏鬳斋口义云泾浊也河水骤至而浊
卷四十九 第 6b 页 0477-061.png
 拍满两岸故曰泾流之大两涘非泾渭之
 泾也洋海中若海神名拘墟笃时蟪蛄不
 知春秋之类尾闾沃焦也见山海经礨空
 小穴也人处万物中之一此合太虚之间
 可名者论之其在九州之内又只是一件
 此合草木鸟兽论之二句发得极妙言世
 界之小如此五帝三王所知所能皆不出
 其内也
  褚氏管见云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
  人之门者难为言故秋水至而河伯欣
卷四十九 第 7a 页 0477-062.png
  然东至海则望洋而叹无怪乎海若引
  井蛙夏虫之喻继又形容北海之大不
  可量数然计四海之在天地中国之在
  四海奚啻马体一毫未则安知天地之
  外不有大于天地者乎故是篇借河海
  问答以明小大少多之分与鲲鹏蜩鸠
  之论相类文体机轴变换愈奇海若首
  答大意在曲士束于教欲有以袪其自
  多之谬使为大方之归而已矣辩论极
  致详见下文
卷四十九 第 7b 页 0477-063.png
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北海
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
故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
多知量无穷證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
跂知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
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涂故生而不悦死
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人之所知不
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
至小求穷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
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
卷四十九 第 8a 页 0477-064.png
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郭注物各有量死生时行得失皆分终始
 日新各足而无馀则知远近小大之物各
 有量向明也今故犹古今遥长也掇短也
 證盟古今知变化之不止于生死故不以
 长而悒闷短故为跂察其一盈一虚则知
 分之不常于得也能忘其忧喜死生者日
 新之正道明始终之日新则知故之不可
 执而留矣是以涉新而不愕舍故而不惊
 虽死生之化若一而所知各有限生时各
卷四十九 第 8b 页 0477-065.png
 有率莫若安于所受之分则大小俱足若
 秋毫不求天地之功则周身之馀皆为弃
 物天地不见大于秋毫则顾其形象才自
 足耳将何以知细之定细大之定大耶
 吕注道非小大岂有定体今夫天地吾以
 为至大极吾知之所知而莫得其尽则吾
 所谓大者岂真大所谓小者岂真小耶小
 不乌寡大不为多以知量之无穷也我以
 向为向今为今未及言而今已为向则所
 谓向与今者岂有止哉證夫向今之皆故
卷四十九 第 9a 页 0477-066.png
 则遥而不闷掇而不跂以知时之无止也
 吾安能郁郁侍百年之王则遥而闷者也
 彭祖以久特闻众人匹之则掇而跂者也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察乎盈虚则得而不
 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有始必有终
 有终必有始原始要终而明乎坦途故生
 而不悦死而不祸以知终始之不可故也
 则物之所谓时分终始岂真知也哉知而
 非真知则所知固不若其所不知也生而
 有知未生则无知则其生之时固不若其
卷四十九 第 9b 页 0477-067.png
 未生之时也知至小也无穷至大也以至
 小而求穷至大之域是以迷乱而不自得
 也
 疑独注以形观物有小大以道观物无小
 大量者物之取平时者物之变化分者物
 之辨制始终者物之死生以大知观之是
 皆不足以为物之远近小大也明證今古
 所行之道虽甚远而心无不通之闷所取
 之物拾之甚易而无强行之跂此知时无
 止者能之察乎盈虚故得失无心知分之
卷四十九 第 10a 页 0477-068.png
 无常也世人之忧皆系乎得失唯大知者
 知得失非己任其自然而无忧喜于其间
 明乎坦途故死生不足以动其心则日新
 而无故也夫人有知则为知所役劳形怵
 心逐物忘已不若无知冥然自得矣人生
 之后为生所役胶扰不息不若未生之时
 寂然至虚而已人之知至小万物之境至
 大以至小求至大非迷乱而何
 详道注知物量无穷则小大不足为多寡
 知时无止则今故不足为厌跂知分无常
卷四十九 第 10b 页 0477-069.png
 则得失不足以忧喜知终始无故则死生
 不足为祸悦人之所以观是者以其所知
 也所以有知者以其有生也能冥其所以
 知而复乎未生之时则孰知大者不为至
 细细者不为至大耶
 碧虚注物量无穷则不可以言小大时无
 止则不可以言代谢分无常则不可以言
 得丧终始无故则不可以言变化大人涤
 除玄览知物远事小其用乃众已近理大
 所费甚微故其量莫极也向昔遥而不可
卷四十九 第 11a 页 0477-070.png
 明即今掇而不可證物迁不可闷日新不
 可跂故时难留也察富盈之何贵故得之
 不喜知贫虚之何贱故失之不忧知生死
 为去来故不知悦恶也迎不见首随不见
 后理岂有故哉是知分别之知有尽悗然
 虚旷无穷生则利害纷错死则寂寥一空
 以蚁蛭之趣究昆崙之墟则困矣毫末具
 体细倪有馀也天地倾缺大域不足也
 鬳斋云前言其大于此又言无小无大即
 所谓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也物
卷四十九 第 11b 页 0477-071.png
 量无穷言不可量数时无止言寒暑昼夜
 分无常言有无得失终始新故大知之人
 然后有下面四知明今古为一故迎而未
 至者远而不忧掇而可取者易而不跂由
 乎正道而生死听之明乎此则知终犹始
 不可以终为故也人之所知者人所不知
 者天既生之后我则知之未生之前我何
 由知以我之至小欲穷至大之天宜乎迷
 乱而不自得也
  人能知夫物量时分之无常又何终始
卷四十九 第 12a 页 0477-072.png
  小大多寡之有考明今故之不停则此
  理可见遥谓历时之久掇谓推移之速
  不闷无厌其所生也不跂无求益其生
  也脩短定分安之而已人固不能无生
  不能无知而经云不若无知不若未生
  者盖为世人不务真知而求妄知不务
  全生而求益生以有限而追无穷忘素
  分而希劵外在己之利害不能自明何
  以定物理细大之倪域哉不若无知王
  倪对齧缺之间是也不若未生髑髅不
卷四十九 第 12b 页 0477-073.png
  愿人间之劳是也然既生既知矣将何
  以自免曰能以无生为生不知为知则
  于生何累于知何有哉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