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七
卷四十七 第 150431a 页
卷四十七 第 1a 页 0477-004.png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四十九端六
    武林道士褚伯秀学
   缮性第一
缮性于俗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
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古之治道者以恬
养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
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
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
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
乎文礼也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
卷四十七 第 1b 页 0477-005.png
己德德则不冒冒则物必失其性也
 郭注己治性于俗而欲以俗学复性命之
 本所求者愈非其道也己乱心于欲复役
 思以求明思之愈精失之愈远若夫发蒙
 者必离俗去欲而后几焉恬静而后知不
 荡知不荡而性不失无以知乌而任其自
 知虽知周万物恬然自得也知而非为则
 无害于恬恬而自为则无伤于知二者交
 相养则和理之分岂出它哉和故无不得
 道故无不理无不容者非为仁而仁迹行
卷四十七 第 2a 页 0477-006.png
 无不理者非为义而义功著若夫义明而
 不由中则物愈疏仁义发中而还任本怀
 则志得志得则乐信行容体而顺乎节文
 其迹则礼也以一体之所履一志之所乐
 行之天下则一方得而万方失矣各正性
 命而自蒙己德则不以此冒彼若以此冒
 彼安得不失其性哉
 吕注缮性于俗其患常在益生而失其初
 而又俗学以求复之则滋远矣滑欲于俗
 其患常在趣舍以杂其明而又思以求致
卷四十七 第 2b 页 0477-007.png
 之则滋昏矣恬者安之而不知其然以是
 而养知非思以求致其明也知其生而无
 以知为而不用则异乎安之而不知其然
 以是而养恬非俗学以求复其初也易之
 神明老氏之恍惚庄子之恬知其实一也
 古之治道者未有不以是交相养而能至
 者也恬之失在昩则无以发其照旷知之
 失在皦则无以复乎混冥二者交相养而
 和理出其性非自外至也通于天地者德
 德则和也行于万物者道道则理也德之
卷四十七 第 3a 页 0477-008.png
 体和而其用无不容则为仁道之体理而
 其用无不理则为义义明而物不得不亲
 中也中纯实而非伪乐之所由生信则有
 诸中形诸外而为文礼也礼者忠信之薄
 而乱之首也夫万物各正性命则自蒙己
 德矣所谓德者奚以冒彼为哉礼乐遍行
 则道德滋远而不能无冒冒则物必失其
 性天下所以乱也
 疑独注古之真人不治性于俗而抱其素
 朴所以能复本初不滑欲于俗而精思通
卷四十七 第 3b 页 0477-009.png
 道所以能致其明讵有蒙蔽者乎夫唯缮
 性于俗则所竞者伪而又俗学以求复其
 初滑欲于俗则所逐者情而又用思以求
 致其明终不可得矣复初者尽其性致明
 者至于命初则未有物明则已见道也恬
 则安安则静静则知知则动动静交相济
 故知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和出乎使
 然故言德理出乎自然故言道德得乎己
 故无不容博爱之谓也道散乎物故无不
 理事得其宜之谓也有容以为仁有理以
卷四十七 第 4a 页 0477-010.png
 为义义明而后物亲乃表吾之不欺忠者
 不欺之谓也仁足以容义足以理忠足以
 与物亲则至乐生于中而节文著于外若
 夫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己德
 者圣人也圣人之德非有心于覆天下而
 天下之物各正其性如强欲以德覆冒之
 则物必失其性矣
 详道注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
 之欲也性之所本者真欲之所贵者正今
 也缮性于俗则真沉于伪矣而欲以俗学
卷四十七 第 4b 页 0477-011.png
 求复其初则学愈博而性愈失滑欲于俗
 则正沦于邪矣而役思以求致其明则思
 愈烦而志愈迷古之治道者不然以恬养
 知故能致其明而理无不穷以知养恬故
 能复其初而性无不尽性者知与恬之本
 和理者知与恬之用知恬交相养则仁义
 礼乐混而为道德知恬交相失则道德枝
 而为仁义礼乐夫仁出于德义出于道固
 已薄矣又况乐出于仁礼出于义哉
 碧虚注处涂而避污在垢而求照非蔽蒙
卷四十七 第 5a 页 0477-012.png
 而何躁竞必昏恬静必知有知不役善保
 静也知而不用故能和恬而自葆故有理
 虽假种习而本乎天然自得故能和众己
 通故能治物上仁与德同以含容为本上
 义与道同以通理为原处中和而不淫者
 乐也整容貌而中节者礼也礼以应物乐
 以正性自检则真率人则乱彼自正者以
 蒙养己德德固则守恬而不冒此乃各正
 性命恬知相养者也
 鬳斋云缮性以俗学讥当时儒墨之言性
卷四十七 第 5b 页 0477-013.png
 者以俗学治性而求复理性之初滑于利
 欲而思欲致虚明之地此至愚无知者也
 定能生慧故曰以恬养知知吾本来无物
 何以知为然后能定故曰以知养恬二者
 交相养而后得其自然之性和理犹云和
 顺静定而得其本然和顺之性也恬养知
 知养恬六字最妙道德即是和顺无不容
 即无不爱无不理各得其宜也义明而后
 与物亲便是尽已之谓忠以中心真纯见
 于外以其发见者求之中心即是乐则生
卷四十七 第 6a 页 0477-014.png
 生则恶可已也信其容体之所行而有自
 然之节文即是周旋中礼也外求礼乐而
 不知其本故曰偏行言只见得一半蒙犹
 晦也德积不露而彼自正不冒者我非以
 德加诸人也冒则物必失其性矣
  诸解并以俗学立说陈碧虚照张君房
  校本学上无俗字其义简明言性本自
  然不假修学今之学者贵乎日益以要
  世誉是治性于俗也而犹刻苦进学以
  求复性初博而无要真愈失矣贪著爱
卷四十七 第 6b 页 0477-015.png
  憎沉迷不反是滑欲于俗也而犹深思
  曲虑以求致其清明知竭精劳清明愈
  远矣凡人非天纵之资固不可以无学
  学者所以涵养性天发其慧照以古人
  之成绩印我心之同然期于还淳复本
  而已非开人凿窍以益其知见增其杂
  毒之谓也夫人性无有不善亦不能无
  欲率性以道则欲出于正如饥食渴饮
  寒衣倦息之类治性于俗则欲出于邪
  食必珍饮必醇衣必华息必纵是也欲
卷四十七 第 7a 页 0477-016.png
  入乎邪则性失乎善溺于流俗浸远乎
  道矣道以恬忺为贵俗以华竞为先学
  非其学思非其思人心道心之所以分
  上善大恶之所以立也唯绝学无思乃
  可复性初而致清明柰何外学以杂之
  妄思以障之是以学日益而真日损思
  日烦而道日疏此真人之所哀也若夫
  全自然之性而不为俗所治者本初不
  期复而复存正性之欲而不为俗所滑
  者清明不期致而致惟道集虚故也语
卷四十七 第 7b 页 0477-017.png
  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学
  与思者圣贤资之以进脩而南华不取
  何邪盖贤者以内学为学近思为思圣
  人以绝学为学无思为思所以异乎世
  俗多闻博识之学也由内学而至于绝
  学由近思而至于无思圣贤之能事毕
  矣恬主静知主动静生润动生炎炎润
  得中而和理出焉和者德之粹理者事
  之宜二者皆吾性中物非由外铄也世
  人知恬不能交养动静所以或偏利害
卷四十七 第 8a 页 0477-018.png
  相摩生火焚和而真性亏矣唯治道者
  动静不越乎道应物而不藏存恬以养
  知知生而不用又所以养恬性极乎和
  事尽其理而天地之和应矣此修身以
  及天下之明验也后叙仁义忠礼乐忠
  字详郭注成疏皆当是中治道至于尚
  礼乐则愈下矣所以乱继之礼乐非能
  乱世而继之者不能无乱势使然也若
  能由礼乐而跻乎仁义由仁义以归乎
  道德斯为弭祸乱而致隆平之术也欤
卷四十七 第 8b 页 0477-019.png
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澹漠焉当
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
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
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逮德下衰
及燧人伏戏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
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
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𣻏
醇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
于心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
之以文益之以博文灭质博溺心然民民始
卷四十七 第 9a 页 0477-020.png
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
 郭注任其自然故至一夫德所以下衰者
 由圣人不继世在上者不能无为而羡无
 为之迹故致弊也世已失一惑不可解故
 释而不推安其所安而已圣人能任世之
 自得岂能使世得圣哉故皇王之迹与世
 俱迁而圣人之道未始不全也善者过于
 适之称有善而道不全行者违性而行之
 行立而德不夷以心自役则性去也彼我
 之心竞为先识则无复任性忘知任性斯
卷四十七 第 9b 页 0477-021.png
 乃定也文博者心质之饰初者性命之本
 也
 吕注所谓处混芒而得澹漠者即燧人羲
 黄至一之妙处而诸圣人者混芒澹漠之
 粗迹也自其妙处观之以道莅天下而使
 民无知无欲谓之至一亦其宜也自其粗
 迹观之均于为天下而其德不免于下衰
 而不出于至一也故为道者常绝圣弃知
 复归于无物而是篇论至于此者诚以夫
 至一之际虽燧人羲黄不得容于其间也
卷四十七 第 10a 页 0477-022.png
 而世之学圣人之言与其迹者不知吾身
 有所谓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之处则
 闻此言而惊疑笑讶不足怪也自燧人至
 唐虞则治化之流𣻏淳散朴时有厚薄其
 应不同所谓大道废有仁义知慧出有大
 伪也夫道无不善有所谓善则不合矣德
 无所行有所谓行则不夷矣仁则善之长
 义所以行之也道德性而已仁义则性之
 发乎心也离道险德是去性而从心矣化
 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今以心定
卷四十七 第 10b 页 0477-023.png
 天下之心则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
 下故附以文而灭质益以博而溺心文则
 礼乐博则学质则性也礼乐行而天下乱
 求所以复初致明何可得哉
 疑独注自人在混芒之中至此之谓至一
 文意屡见于前兹不复说燧人改火伏羲
 制文始有为天下之心虽能顺人心而不
 能使之为一若在混芒之世也神农伐共
 工黄帝战蚩尤虽志在安民然不顺于群
 生矣尧平章百姓舜流放四凶兴治行化
卷四十七 第 11a 页 0477-024.png
 自此而始故孔子断书首于唐虞也善者
 道之散人知可欲之善则离道以逐善行
 者德之迹人知可行之行则以德为险行
 为夷矣然后去性从心而彼心亦起彼我
 之心相识强生分别以知为知故不足以
 定天下也文胜则质灭博记则心劳民始
 惑乱而不能复其性情矣
 详道注一则全于道而无所顺顺则顺于
 物而无所安安则无乱矣一之失然后顺
 顺之失然后安安之失然后乱自古之人
卷四十七 第 11b 页 0477-025.png
 三降而至于唐虞民始惑乱而不安无以
 反其性情不顺也无以复其初不一也夫
 道本继善实离之也行虽行德实险之也
 性者心之国心者性之君性未尝不静而
 心或使之静者未尝不淳而使之者离之
 善为道者存心以养性不善为道者去性
 而从心则彼我之心竞为先识揽是非撄
 利害其去道也远矣彼间间之知恶足以
 定天下哉以知为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
 之文以饰质而适以灭质益之博以迪心
卷四十七 第 12a 页 0477-026.png
 而适以灭心是扬堁止尘纵风止焰天下
 几何而不惑乱乎
 碧虚注至德之世素朴无知澹漠无欲故
 淳一焉燧人钻火伏羲画卦顺物情则不
 一矣神农耒耜黄帝干戈有所安则不顺
 矣尧征丹水舜伐有苗则朴散矣为善近
 名离道也独行损生险德也去湛然之性
 师自成之心以心度心竞为前识此道之
 华而愚之始也是知知不足以定天下恬
 可以养万物为道则质存绝学则心静弃
卷四十七 第 12b 页 0477-027.png
 知则反本无为则复初也
 鬳斋云混芒即晦藏不自露澹漠则上下
 不相求举世纯全于道无欠曰至一知有
 理可顺则纯一巳离人各以理为安则有
 己而离于道矣有善之名则道益远有行
 可见则德不平去自然之性从有为之心
 我以有心为彼以有心应是心与心相识
 察也用知不足又益之以礼乐文华用心
 于此则犹陷溺也
  鬼神守其幽万物遂其性至于人有知
卷四十七 第 13a 页 0477-028.png
  而不用非在混芒而得澹漠能如是乎
  此之谓至一言上古君德真淳民心无
  二也远德下衰有逆之者故以顺天下
  为心则离乎至一矣有挠之者故以安
  天下为心则忤其真性矣下至唐虞兴
  治化以散淳朴离道德而为善行则去
  性愈远以心识心用知不足附以文博
  是犹抱薪而止火也已之性情犹不能
  自得其如天下何南华论唐虞之世已
  离道若此盖上古淳质犹婴儿之夫孩
卷四十七 第 13b 页 0477-029.png
  次则能言笑而有喜怒由兹已降喜怒
  哀乐交乎中奸诈机险形于形觊其还
  淳复朴不亦难乎今欲澄源而清流故
  以燧人伏羲例在德衰之列则其所期
  望者跻民于太古之上而有德无位惜
  哉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