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一
卷四十一 第 150404c 页
卷四十一 第 1a 页 0476-004.png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四十三端一
    武林道士褚伯秀学
   天道第四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
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
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哉犹
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
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
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而形色名声
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卷四十一 第 1b 页 0476-005.png
而世岂识之哉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斲轮
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敢问公之所读
者何言耶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
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
已矣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
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
斲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
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
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
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古之人
卷四十一 第 2a 页 0476-006.png
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
之糟魄已矣
 郭注其贵常在言意之表故得彼之情唯
 忘言遗书者耳轮扁之不能喻子言物各
 有性教学无益当古之事已灭于今虽或
 传之岂能使古在今哉古不在今今事已
 变故绝学任性与时变化而后至焉
 吕注庄子言此欲学者遣言忘书而不求
 于形色名声之间也夫斲轮事之粗者然
 疾徐甘苦得于手而应于心者虽父子犹
卷四十一 第 2b 页 0476-007.png
 不能喻而受之则夫道之为物其传之难
 于斲轮甚矣诚不能求之于心而唯书之
 读则糟魄之喻非虚言也
 疑独注易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则所谓
 书者不过陈迹而已世以为书足以尽道
 不知道者也言者莫不贵意意者随道而
 无穷言不足传则所谓书者何足贵哉世
 之所贵非所贵也不可言者道之全可以
 言者道之散道本出于性命之自然必也
 会之以无形因之以至理闻于寂寂见于
卷四十一 第 3a 页 0476-008.png
 冥冥可也而世之人舍自然之常性求先
 王之陈迹愈求而愈失矣夫耳目所闻见
 不过乎形色名声其于书也亦若是而世
 人迷真失性谓形色名声为能得彼之情
 此可悲也若能忘其形色名声而弃言遗
 书因之以心会之以意则天地之至理性
 命之大情可不言而知矣篇扁以桓公惑
 于先王之陈迹而不知大道之本故以斲
 轮之事喻之在乎循之以理而不失其性
 不疾不徐得手应心数者自然之性存焉
卷四十一 第 3b 页 0476-009.png
 者所谓理也口不能言所以不能喻之于
 子而老斲轮斲轮技之末犹不可以言喻
 况欲求道于书乎唯善学者读其书求其
 意舍其迹会其心斯免轮扁之讥也
 详道注书言之于意犹形色名声之于情
 情不可得之于形色名声意不可传之于
 书言必矣故善易者得意而忘象得象而
 忘言善诗者得志而忘辞得辞而忘文岂
 非所谓祠祀毕刍狗捐醇精流糟粕弃者
 哉桓公所以因轮扁而悟读书之非王寿
卷四十一 第 4a 页 0476-010.png
 所以因徐冯而起焚书之舞也
 碧虚注古人已往所传者书语而已胡足
 贵哉譬如问答五味只可说其形色名声
 甘苦之味终莫能告也舍形色名声则知
 者不言斯得之矣轮扁之得心应手妙莫
 能喻者有术数存焉此所以终身行之也
 年随时化道逐日新古人语此未尝不慨
 然也
 鬳斋云书能载道所以贵之贵在道不在
 书也以道为言故其言可贵然所贵在意
卷四十一 第 4b 页 0476-011.png
 而不在言意之所向言不得而传则言与
 书皆不足贵矣形色则可见名声则可闻
 道不可见闻而世人欲以形色名声得其
 实可悲也夫此段发明前意谓道不可以
 言传而设喻精妙若此书载古人之言其
 人不存则其不可传者何从得之糟粕之
 餔岂知酒味哉
  迹者履之所出而迹非履也书者道之
  所寓而书非道也悟者因书以明道迷
  者舍道而求书故桓公溺于陈言轮扁
卷四十一 第 5a 页 0476-012.png
  得以进说以粗喻精即事明理无适而
  非道也夫斲轮者选材施工所以任重
  致远而推行于天下即怀道抱德而欲
  有以济世之譬也其运斤之妙得心应
  手虽父子不能相传则方圆长短之数
  疾徐甘苦之节一得之于自然有不容
  以言书者矣况神鬼神帝生天生地之
  道其可以书尽乎扁之老于斲轮岂搰
  搰于椎凿之间而劳筋苦骨为哉盖因
  道进技以天合天得其所以为轮用力
卷四十一 第 5b 页 0476-013.png
  少而见功多故终身由之而弗舍也推
  是理以达于书宜无难矣桓公滞迹遗
  心遂谓圣人已死扁也得以尽其辞而
  救其失夫圣贤所学者道所传者心苟
  得其心则知有不死者存此道可以坐
  进又岂在譊譊乎纸上之糟粕耶此有
  以见圣贤不得已而立言传书南车借
  此以祛世人泥象执文之弊学者信能
  见月忘指而复吾混成之天则回视挟
  册诸生不直一笑此条大意与庖丁解
卷四十一 第 6a 页 0476-014.png
  牛章相类但末后欠桓公领话耳留此
  一语以惠后人必有承当者
 是篇以天道命名特标其首次以帝王圣
 道玄圣素王之事业以道德为主无为之
 常此乘天地驰万物而用人群之道也中
 叙德教礼乐仁义分守形名赏罚治世之
 具无不毕备然皆不离乎人道之常何也
 盖善论天道者必本乎人能尽人道者可
 配乎天天人交通本末一致广无不容渊
 不可测又安知天之非人人之非天乎至
卷四十一 第 6b 页 0476-015.png
 论五变而形名可举九变而赏罚可言此
 万世不易之理所以立人极赞天道也若
 夫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
 之有经云行而雨施矣则天自己出炳灵
 独化地道人道其有不从者乎夫修治具
 以明治道古今之道通论然有用之而治
 用之而乱者以其不知本末先后之序君
 臣详要之宜故也世谓南华立言多尚无
 为而略治具观是篇所陈礼乐政教究极
 精微有非诸子所可及者要皆出于天理
卷四十一 第 7a 页 0476-016.png
 之自然假人以行之耳信明乎自然之理
 则可以由治具而通治道使君臣父子鸟
 兽草木皆得其宜天下击壤讴歌不知帝
 力谓之无为可也至若孔予欲藏书而翻
 经以说成绮问修身而其容崖然是皆狗
 人而忘天所以老聃弗许也唯至人知仁
 义为道之末礼乐为道之宾能天能人极
 贞守本而神未尝有所困故虽有世而不
 足为之累也终以遣书得意糟粕陈言而
 寓之于轮扁盖恐学者狗迹遣心舍本趋
卷四十一 第 7b 页 0476-017.png
 末则去道愈远但当究夫圣人有不亡者
 存则学者当自绝学而入传者当得无传
 之传而天地圣人之心见矣何以古人之
 糟粕为哉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