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二
卷三十二 第 150354c 页
卷三十二 第 1a 页 0474-042.png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三十三形二
    武林道士褚伯秀学
   在宥第四
贱而不可不任者物也卑而不可不因者民
也匿而不可不为者事也粗而不可不陈者
法也远而不可不居者义也亲而不可不广
者仁也节而不可不积者礼也中而不可不
高者德也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
为者天也故圣人观于天而不助成于德而
不累出于道而不谋会于仁而不恃薄于义
卷三十二 第 1b 页 0474-043.png
而不积应于礼而不讳接于事而不辞齐于
法而不乱恃于民而不轻因于物而不去物
者莫足为也而不可不为不明于天者不纯
于德不通于道者无自而可不明于道者悲
夫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
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
道也天道之与人道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郭注曰因其性而任之则治反其性而淩
 之则乱任贱者贵因卑者尊此必然之符
 也事藏于彼故匿彼各自为不可不为但
卷三十二 第 2a 页 0474-044.png
 当因任耳法者妙事之迹安可以迹粗而
 不陈妙事哉当乃居之所以为远亲则苦
 偏故广乃仁夫礼节者患于系一物物体
 之则积而周矣事之下者虽中非德事之
 难者虽一非道执意不为虽神非大况不
 中不一不神者哉故圣人顺其自为自然
 与高会也不谋而一所以为易恃于二则
 不广率性居远非积也自然应礼非由忌
 讳事以礼接能否自任应动而动无所辞
 让御粗以妙故不乱也恃民之自为而不
卷三十二 第 2b 页 0474-045.png
 轻用因物而就任不去其本也夫为者岂
 以足为故为哉自体此为不可得而止也
 不明自然则有为有为而德不纯矣不能
 虚已以待物则事事失会此不明于道者
 之可悲也天道任万物之自为人道以有
 为为累不能率其自得也同乎天之任物
 自然居物上而各当所任君无为而委百
 官百官有所司而君不与焉二者俱以不
 为而自得则君道逸臣道劳劳逸之际不
 可同日而语也
卷三十二 第 3a 页 0474-046.png
 吕注人贵物贱贱则宜若可以不任而不
 可不任也故因于物而不去以其贱则莫
 足为而不可不为其为也辅其自然而已
 君尊民卑卑则宜若可以不因而天之视
 听犹且因之故恃于民而不轻通变之谓
 事非睹未然则不能知其匿也故接于事
 而不辞制而用之之谓法法非妙道而天
 下以为分故齐于法而不乱仁则君子所
 体而行仁近而义远然非义则仁不能独
 行虽远而不可不居故薄于义而不积仁
卷三十二 第 3b 页 0474-047.png
 本孝弟义以利物义疏而仁亲亲止于父
 子虎狼之所同非所以为至故会于仁而
 不恃礼以节民心为事而无一物不由则
 不可不积故应于礼而不讳德者性之所
 同有不明于天则不纯故成于德而不累
 莫非道也所以为一然而不易则万物之
 应不备故出于道而不谋无为则天之所
 以为神而有不为则非无为之全故观于
 天而不助向之所论绝去圣知攘弃仁义
 与夫符玺斗衡之末皆欲焚破剖折而无
卷三十二 第 4a 页 0474-048.png
 遗此则自天道之精微至于事法之匿粗
 皆不可无何也夫天之所以神也一喣而
 万物盈一吹而万物虚其所以成物一而
 已矣庄子犹是也向之所言则一吹而万
 物虚之时也今之所言一喣而万物盈之
 时也亦以成物而已此其所以体神而入
 天也欤夫道一而已不明于天则不能无
 为而不纯于德由人而下犹可强焉者也
 道则有天有人不通之则无为有为皆无
 自而可不通且不可况不明乎无为者使
卷三十二 第 4b 页 0474-049.png
 物有为者使于物天道则无为而尊者也
 有为者贵人无为者贵于人人道则有为
 而累者也庄子非深乎涉世而有为者而
 谆谆若此盖观之天地之理古今之效知
 其得失尝在此而已矣
 疑独注物至贱也不以其贱而不任其自
 然民至卑也不以其卑而不因其常性贱
 而不任是无物也卑而不因是无民也天
 下其可无民无物乎夫事不为则蠹坏而
 难兴不匿则太显而害道法不粗则民不
卷三十二 第 5a 页 0474-050.png
 知不陈则世不畏也义路也远而可游仁
 宅也近而可居然义不可以不居者以其
 不可无仁也仁不广则无以博施济众不
 亲则爱无差等礼不节则放而无法义不
 积则薄而不厚德不高则无以异众人不
 中则不能与有足者皆至一则属数道之
 散也易则无穷道之变也道无数则学者
 不能穷道不变则万世受其弊天不神则
 功不妙不为则物不成孟子曰莫之为而
 为者是也此十者由用以入体之序圣人
卷三十二 第 5b 页 0474-051.png
 与天合故观天之自然而不相助德出于
 性因而成之而不以为累也谋者指事而
 言显于道以应物岂指事而言哉会者自
 然相合恃者心有所赖与仁相合与性为
 一故无所恃也义者因理而动讳者言违
 于心薄于义而不积大义也应于礼而不
 讳大礼也事成则接之而不辞法成则齐
 之而不乱民为邦本恃之而不轻物为国
 用因之而不去此一节言圣人因体以致
 用之序任其自然而顺之者也物生于道
卷三十二 第 6a 页 0474-052.png
 道统乎物圣人为道不为物而物物自遂
 故物莫足为也而不可不为荀子曰精于
 物者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盖欲其精于
 道而不役于物也古之言道者先明天而
 道德次之明乎在天以求乎在己则纯于
 德矣苟不通于道无所往而不滞碍大道
 散而有天人之分君无为而在上天道也
 臣有为而在下人道也天者自然人者使
 然人而非天者有之未有天而非人者也
 详道注有物而后有民有民而后有事有
卷三十二 第 6b 页 0474-053.png
 事而后有法行法在义行义在仁礼所以
 节文仁义者由是而至于中而不可不高
 者德一而不可易者道卒乎神而不可不
 为之天此由人而入乎天也及由天以之
 人则德自得者也道施诸物者也民有物
 者也物有于民者也不明于天者以人贼
 之故不纯于德不通于道者以事汩之故
 无自而可然则不明于道者又岂能通道
 哉本在于上末在于下要在于主详在于
 臣故良匠无为于斲木而有为于运斤良
卷三十二 第 7a 页 0474-054.png
 御无为于布武有为于揽辔然则为人君
 者岂与下同事为人臣者岂与上同德哉
 经曰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观能
 而天下之官治君坐而论之者以言臣作
 而行之者以能此有为无为之别也
 碧虚注物无弃物不可谓贱而不任用人
 无弃人不可谓卑而不就使事有显晦不
 可谓隐匿而不乌法贵适时不可谓粗迹
 而不陈义有裁断不可谓近远而不处仁
 者博爱不可谓亲疏而不广礼能治乱不
卷三十二 第 7b 页 0474-055.png
 可谓撙节而不积德有高下不可谓中顺
 而不高道之虚无不可谓守一而不易天
 理自然不可谓神妙而不为观于天而不
 助至因于物而不去又覆衍前十条夫外
 物弊弊何足云为而有生所须不可不为
 昩于天理者专礼法滞陈迹丧已于物者
 无自而可也不言而在言所以为尊受役
 而居下所以属人王者法天无为臣下事
 君有职天道人道劳佚不同若不察而倒
 置乱自此始矣
卷三十二 第 8a 页 0474-056.png
 鬳斋云观此一段有精粗不相离之意道
 为贵物为贱人岂能遗物哉道为尊民为
 卑君岂能离民哉明白者道也以之对事
 则事晦匿矣然亦岂能尽遗世事故不可
 不为道精而法粗法岂能尽弃故不可不
 陈言义则去道远而义岂可去故不可不
 居仁爱虽非至道而岂能遗仁故不可不
 广礼有节文似于强世故不可不积德者
 人所同得然有当自立处虽与世和同而
 不可不高也一于自然者道然有当变易
卷三十二 第 8b 页 0474-057.png
 处故不可不易不可知之谓神天之所为
 固不可知然人事不容不尽故不可不为
 观于天而不助谓不容力成于德而不累
 积以为高言其无容心也不谋不计度不
 恃不自以为恩薄迫近也积不化也不积
 则化矣不讳不拘忌不让无所退缩不乱
 有简直之意民虽可恃而不轻我以倚重
 之物虽可因而不去本以就末斡转从上
 数句到此已尽却提起物莫足为也而不
 可不为此物字即精者为道粗者为物事
卷三十二 第 9a 页 0474-058.png
 事物物皆在其中若以道心皆不足为然
 有不可不为者此便是人心处又曰不明
 于天者不纯于德言世间事虽不可不为
 必知自然之理则可若不明天理自然则
 在我之德不纯不通于道即是不明于天
 故无往而不窒碍也无为而尊者天道自
 然有为而累人道不容不乌者也上句属
 道心下句属人心累与危字相近主者天
 道以道心为主也臣者人道使人心听命
 也此臣主字论身中君臣齐物论递相为
卷三十二 第 9b 页 0474-059.png
 君臣其有真君存焉是矣此段自贱而不
 可不任至篇终乃庄子中大纲领与天下
 篇同东坡云庄子未尝讥孔子于天下篇
 得之余谓庄子未尝不知精粗本末为一
 之理于此篇得之
  此段始于任物因民即贵以贱为本高
  以下为基之义次叙事法义仁礼德皆
  不可不为以其纪纲治道一日不可阙
  者也继以一而不可易者道则一得万
  毕操纵在我前八者之存亡无益捐焉
卷三十二 第 10a 页 0474-060.png
  而其妙用则又超乎八目之表结以神
  而不可不为者天言其皆出乎自然也
  自观于天而不助翻序前十条以归于
  民物又明十条之所以然使学者知所
  恃守不至泛然无统也至精莫过乎道
  至粗莫过乎物末又举物者莫足为而
  不可不为然则物之于人难去也省矣
  但能明于天通于道纯于德则不待去
  物而物自不能为之累矣关尹子云圣
  人不去物去识唯不通乎道者无所往
卷三十二 第 10b 页 0474-061.png
  而非累也道一而已此又有天人之别
  以明君臣之分犹元气之判为阴阳也
  阴阳之迭运天人之相因盖不可偏废
  此云相去远矣则以分言之所以警天
  下之为人臣者也敦谓南华之论一于
  清虚而无关治道哉○是篇大意谓君
  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故以
  存民宥众为怀未尝有心乎治之也是
  以天下之民性不淫而德不迁为民上
  者喜怒平而赏罚中盖因天下之自治
卷三十二 第 11a 页 0474-062.png
  而无为治之劳故民易从而法不挠也
  后世君天下者失其辅世长民之要而
  专以赏罚为事上有儒墨曾史之是非
  下有桁杨桎梏之拘制然后为治者不
  胜其劳而民无所措手足矣犹且以仁
  义圣知为足以得天下之情尊之惜之
  家传国效而弗悟其为挠民之具此南
  华所以愿绝弃之也信如所言则天下
  之所寄托渊雷之所发见者有在于是
  国政不至于伧囊人心不至于蠹坏从
卷三十二 第 11b 页 0474-063.png
  容无为而任万物之吹嘘鼓舞又何暇
  治天下哉次设崔瞿之问以发老聃之
  旨明乎为治者罪在撄人心此桁杨桎
  梏之所自来而桀蹠之所以为利者也
  故黄帝问道于空同告以抱神正形清
  静长生之要身为本家国次之未有身
  治而国乱者也今之君天下者能力行
  广成之言则三代之治不难复取天地
  官阴阳皆在吾无为中此所以为在宥
  之道鸿蒙告云将以堕体黜聪守根不
卷三十二 第 12a 页 0474-064.png
  离所以为治身之道也其篇末历叙君
  臣礼法殆无遗论及天道人道之分在
  有为无为之别相去虽若不侔发于其
  心见于事业一也特以表君臣之分正
  其所当为者耳
  太上云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三十三
卷三十二 第 12b 页 0474-06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