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七 第 150326c 页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0473-016.png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二十八立七
武林道士褚伯秀学
胠箧第一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
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
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
不固也然则向之所谓和者不乃为大盗积
者也尝试论之世俗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
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
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
武林道士褚伯秀学
胠箧第一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
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
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
不固也然则向之所谓和者不乃为大盗积
者也尝试论之世俗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
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
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0473-017.png
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馀里阖
四境之内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
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
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
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
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
二世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
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郭注为大盗积为大盗守知之不足恃也
如此法圣人者法其迹迹者已去之物非
四境之内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
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
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
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
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
二世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
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郭注为大盗积为大盗守知之不足恃也
如此法圣人者法其迹迹者已去之物非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0473-018.png
应变之具奚足尚而执之哉执成迹以御
乎无方无方至而迹滞矣所以守国而为
人守之为大盗者不盗其圣法则无以败
其国言圣法唯人所用未足为全当之具
吕注摄缄縢固扃鐍以防胠箧发匮之盗
世俗所谓知也及巨盗至则负之而趋唯
恐其不固然则世俗所谓知有不为大盗
积者乎立宗庙社稷屋邑州闾以守四境
者世俗所谓圣也田成子窃齐国并其圣
知之法以守盗贼之身则世俗所谓圣有
乎无方无方至而迹滞矣所以守国而为
人守之为大盗者不盗其圣法则无以败
其国言圣法唯人所用未足为全当之具
吕注摄缄縢固扃鐍以防胠箧发匮之盗
世俗所谓知也及巨盗至则负之而趋唯
恐其不固然则世俗所谓知有不为大盗
积者乎立宗庙社稷屋邑州闾以守四境
者世俗所谓圣也田成子窃齐国并其圣
知之法以守盗贼之身则世俗所谓圣有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0473-019.png
不为大盗守者乎世俗所谓圣知者如此
真圣知者固不然也
疑独注胠者潜开也摄缄縢固扃鐍此世
俗之知禦小盗而已大盗至则负揭而趋
向之缄鐍非唯不能禦盗适足以资盗也
世俗所谓知非周万物之知故不免为大
盗积世俗所谓圣非不可知之圣故不免
为大盗守此老庄所以欲绝弃之也田成
窃国并与圣知之法以守盗贼之身则凡
圣人之迹见于法度者皆不免于盗然以
真圣知者固不然也
疑独注胠者潜开也摄缄縢固扃鐍此世
俗之知禦小盗而已大盗至则负揭而趋
向之缄鐍非唯不能禦盗适足以资盗也
世俗所谓知非周万物之知故不免为大
盗积世俗所谓圣非不可知之圣故不免
为大盗守此老庄所以欲绝弃之也田成
窃国并与圣知之法以守盗贼之身则凡
圣人之迹见于法度者皆不免于盗然以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0473-020.png
田成之安比尧舜不亦过乎曰凡有身而
为天下之所寄托者皆秕糠绪馀何足校
优劣若夫尧舜之不可寄托天下者岂田
成子得以拟议邪
碧虚注知谓造箧匮缄縢扃鐍者积谓裒
敛宝货而畜聚者圣谓掌符玺权衡斧钺
者守谓保宗庙社稷封彊者且齐国之创
制立度何尝不法圣人而田恒夺其圣知
据有其国则圣知者乃大盗之资也
鬳斋云世俗之知本为鼠窃之备大盗至
为天下之所寄托者皆秕糠绪馀何足校
优劣若夫尧舜之不可寄托天下者岂田
成子得以拟议邪
碧虚注知谓造箧匮缄縢扃鐍者积谓裒
敛宝货而畜聚者圣谓掌符玺权衡斧钺
者守谓保宗庙社稷封彊者且齐国之创
制立度何尝不法圣人而田恒夺其圣知
据有其国则圣知者乃大盗之资也
鬳斋云世俗之知本为鼠窃之备大盗至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0473-021.png
则并挈而去矣田氏篡齐以私量贷公量
入看左传所言便见借圣人之法以济其
盗贼之谋战国时大抵如此故庄子以此
喻之
备盗以缄縢扃鐍者世俗之知也穴室
负匮探囊者超俗之知也人有超俗之
知造化间几何而一遇哉以之上盗天
和以养形保神下盗地利以肥家富国
何不可者而乃甘于妄意室中之藏以
希不义之货而不顾公论之不可逃遗
入看左传所言便见借圣人之法以济其
盗贼之谋战国时大抵如此故庄子以此
喻之
备盗以缄縢扃鐍者世俗之知也穴室
负匮探囊者超俗之知也人有超俗之
知造化间几何而一遇哉以之上盗天
和以养形保神下盗地利以肥家富国
何不可者而乃甘于妄意室中之藏以
希不义之货而不顾公论之不可逃遗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0473-022.png
臭之不可掩何弗思之甚邪窃尝考其
所由亦有以致之者世无积而守之彼
恶得而夺之然自胠箧之欲充之而至
于窃国信乎履霜坚冰之不可不谨也
夫窃国者非并其圣知之法而窃之虽
得国无以自立则圣知者天下之利器
在人用之如何耳其权或堕奸雄之彀
中未有不反为所制者后文云窃钩者
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小盗有诛而大盗无禁是岂齐民之术
所由亦有以致之者世无积而守之彼
恶得而夺之然自胠箧之欲充之而至
于窃国信乎履霜坚冰之不可不谨也
夫窃国者非并其圣知之法而窃之虽
得国无以自立则圣知者天下之利器
在人用之如何耳其权或堕奸雄之彀
中未有不反为所制者后文云窃钩者
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小盗有诛而大盗无禁是岂齐民之术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0473-023.png
哉彼既窃国为君而又禁民为盗亦知
仁义之不可废也得非以圣知之法守
其盗贼之身乎漆园慨立是论所以诛
千古奸雄之心麟经真笔之严可以并
行于世矣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
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
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
胥靡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故蹠之徒问
于蹠曰盗亦有道乎蹠曰何适而无有道邪
仁义之不可废也得非以圣知之法守
其盗贼之身乎漆园慨立是论所以诛
千古奸雄之心麟经真笔之严可以并
行于世矣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
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
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
胥靡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故蹠之徒问
于蹠曰盗亦有道乎蹠曰何适而无有道邪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0473-024.png
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
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
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
人之道不立蹠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
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
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
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
贼而天下始治矣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
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
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
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
人之道不立蹠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
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
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
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
贼而天下始治矣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
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0473-025.png
是重利盗蹠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
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
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
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
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
之门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
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
利者虽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
此重利盗蹠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
也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
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
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
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
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
之门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
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
利者虽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
此重利盗蹠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
也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0473-026.png
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
也
郭注暴主得据君人之威以戮贤臣而莫
之敢抗者皆圣法之由也向无圣法则桀
纣焉得放其毒而使天下侧目哉圣勇义
知仁五者所以禁盗而及为盗资则圣人
之利天下少害天下多斯言虽信而犹不
可亡圣者天下之知未能都亡故须圣道
以镇之也群知不亡而独亡圣知则天下
之害又多于有圣矣有圣之害虽多犹愈
也
郭注暴主得据君人之威以戮贤臣而莫
之敢抗者皆圣法之由也向无圣法则桀
纣焉得放其毒而使天下侧目哉圣勇义
知仁五者所以禁盗而及为盗资则圣人
之利天下少害天下多斯言虽信而犹不
可亡圣者天下之知未能都亡故须圣道
以镇之也群知不亡而独亡圣知则天下
之害又多于有圣矣有圣之害虽多犹愈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0473-027.png
于亡圣之无治也虽愈于亡圣未若都亡
之无害也甚矣天下莫不求利而不能一
亡其知何其迷而失致哉夫唇竭非以寒
齿而齿寒鲁酒薄非以围邯郸而邯郸围
圣人生非以起大盗而大盗起此自然相
生必至之数也且圣人不立尚于物而不
能使物不尚人无贵贱事无真伪苟尚圣
法则天下吞声闇服此乃桀蹠所至赖以
成其大盗者也若乃绝尚守朴弃其禁令
而代以寡欲所以掊击圣人而我朴自全
之无害也甚矣天下莫不求利而不能一
亡其知何其迷而失致哉夫唇竭非以寒
齿而齿寒鲁酒薄非以围邯郸而邯郸围
圣人生非以起大盗而大盗起此自然相
生必至之数也且圣人不立尚于物而不
能使物不尚人无贵贱事无真伪苟尚圣
法则天下吞声闇服此乃桀蹠所至赖以
成其大盗者也若乃绝尚守朴弃其禁令
而代以寡欲所以掊击圣人而我朴自全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0473-028.png
纵舍盗贼而彼奸自息矣竭川非以虚谷
而谷虚夷丘非以实渊而渊实绝圣非以
止盗而盗止盗止而华尚之迹都去矣将
重圣人以治天下而桀蹠之徒亦资其法
所资者重所利不得轻则小盗之所因大
盗之所利也轩冕斧钺赏罚之重者所以
禁盗也大盗又逐而窃之反为彼用是以
成其大盗而大盗必行以仁义平以权衡
信以符玺劝以轩冕威以斧钺盗此公器
然后诸侯可得而揭也是故仁义赏罚适
而谷虚夷丘非以实渊而渊实绝圣非以
止盗而盗止盗止而华尚之迹都去矣将
重圣人以治天下而桀蹠之徒亦资其法
所资者重所利不得轻则小盗之所因大
盗之所利也轩冕斧钺赏罚之重者所以
禁盗也大盗又逐而窃之反为彼用是以
成其大盗而大盗必行以仁义平以权衡
信以符玺劝以轩冕威以斧钺盗此公器
然后诸侯可得而揭也是故仁义赏罚适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0473-029.png
足以诛窃钩者耳夫蹠之不可禁由所盗
之利重利之所以重由圣人之不轻也鱼
失渊则为人禽利器明则为盗资故不可
以示人也
吕注世俗所谓知所谓圣者皆以法为之
所谓至知至圣亦不出乎圣勇义知仁之
名而不知知之所以知圣之所以圣也故
四子者不能全其身而蹠之徒反资以为
盗则世俗之所谓圣知者不免为大盗积
守耳至知在于不知至圣在于无名而世
之利重利之所以重由圣人之不轻也鱼
失渊则为人禽利器明则为盗资故不可
以示人也
吕注世俗所谓知所谓圣者皆以法为之
所谓至知至圣亦不出乎圣勇义知仁之
名而不知知之所以知圣之所以圣也故
四子者不能全其身而蹠之徒反资以为
盗则世俗之所谓圣知者不免为大盗积
守耳至知在于不知至圣在于无名而世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0473-030.png
俗之圣知反所以资盗则利天下少害天
下多非虚言也唇齿以况相因鲁酒邯郸
以况非相因而相因然则欲治天下莫若
掊挚圣人纵舍盗贼善恶两忘而已夫心
谷不虚而贼心得以起其间者以圣为渊
而壅之也竭圣川而涸之则谷虚而盗不
生矣心渊不实而贼心得入于其间者以
圣为丘而倾之也夷圣丘而损之则渊实
而盗不侵矣此圣人已死大盗不起天下
所以无故也所谓死者不生其心是已贼
下多非虚言也唇齿以况相因鲁酒邯郸
以况非相因而相因然则欲治天下莫若
掊挚圣人纵舍盗贼善恶两忘而已夫心
谷不虚而贼心得以起其间者以圣为渊
而壅之也竭圣川而涸之则谷虚而盗不
生矣心渊不实而贼心得入于其间者以
圣为丘而倾之也夷圣丘而损之则渊实
而盗不侵矣此圣人已死大盗不起天下
所以无故也所谓死者不生其心是已贼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0473-031.png
心生而大盗起虽重圣人以治天下是重
利盗也详见下文并窃之语故窃之钩者
诛窃国者为诸侯而莫之能禁也诸侯之
门仁义存焉则是并圣知仁义而窃之也
况其尤大而揭诸侯者乎虽轩冕斧钺有
所不能禁劝凡此皆离真为圣之过而犹
以圣法明天下是示人以利器故大盗得
以夺之也
疑独注道有君子有小人得道之正则圣
勇义知仁皆正就其不正者而充之则为
利盗也详见下文并窃之语故窃之钩者
诛窃国者为诸侯而莫之能禁也诸侯之
门仁义存焉则是并圣知仁义而窃之也
况其尤大而揭诸侯者乎虽轩冕斧钺有
所不能禁劝凡此皆离真为圣之过而犹
以圣法明天下是示人以利器故大盗得
以夺之也
疑独注道有君子有小人得道之正则圣
勇义知仁皆正就其不正者而充之则为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0473-032.png
大盗而已盗之所谓道者妄意所藏先入
后出知可否分均也凡得其一者为小盗
蹠得其全者也庄子尝寓言于杂篇与吾
夫子为对以明大盗与大圣其知一也所
用不同耳善人则资五者以立己恶人则
资五者以为盗善恶皆本于人心而天下
为善者常少为恶者常多庄子所以深矫
之鲁酒薄邯郸围圣人生大盗起此自然
相生必至之理且圣人制法岂有意于起
人之伪人自袭其迹以为伪所谓掊击圣
后出知可否分均也凡得其一者为小盗
蹠得其全者也庄子尝寓言于杂篇与吾
夫子为对以明大盗与大圣其知一也所
用不同耳善人则资五者以立己恶人则
资五者以为盗善恶皆本于人心而天下
为善者常少为恶者常多庄子所以深矫
之鲁酒薄邯郸围圣人生大盗起此自然
相生必至之理且圣人制法岂有意于起
人之伪人自袭其迹以为伪所谓掊击圣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0473-033.png
人者深恶圣人之迹也若襌家所谓我当
时若见释迦瞿昙出世一棒打杀意同纵
舍盗贼亦欲息诈伪耳川谷之水相通丘
渊之上相资喻圣人之迹大盗所资圣人
已死绝圣弃知之意大盗不起争尚之迹
都去矣苟不绝圣知以止盗反重圣法以
治天下蹠之徒将乘之以为盗是重利之
也夫斗斛权衡符玺仁义皆圣人治天下
之具庄子意谓凡涉形器法度者皆大盗
所资为盗而至于窃国则斗斛权衡符玺
时若见释迦瞿昙出世一棒打杀意同纵
舍盗贼亦欲息诈伪耳川谷之水相通丘
渊之上相资喻圣人之迹大盗所资圣人
已死绝圣弃知之意大盗不起争尚之迹
都去矣苟不绝圣知以止盗反重圣法以
治天下蹠之徒将乘之以为盗是重利之
也夫斗斛权衡符玺仁义皆圣人治天下
之具庄子意谓凡涉形器法度者皆大盗
所资为盗而至于窃国则斗斛权衡符玺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0473-034.png
皆为所有而刑赏自己出矣且尧舜三代
之所赖以为治者其形器法度与后世同
而治乱之迹异者彼所赖虽在此及其成
功则此虽存而可以无用也后世諰諰然
唯此之为赖其权一堕奸人之彀则所赖
以安者往往以致危田成子之事是也圣
人退处幽密而操至权以斡万化故力旋
天地而世莫睹其机威服海内而人不名
以武此所以行万物于术内而天下莫能
禦又岂以利器示人哉
之所赖以为治者其形器法度与后世同
而治乱之迹异者彼所赖虽在此及其成
功则此虽存而可以无用也后世諰諰然
唯此之为赖其权一堕奸人之彀则所赖
以安者往往以致危田成子之事是也圣
人退处幽密而操至权以斡万化故力旋
天地而世莫睹其机威服海内而人不名
以武此所以行万物于术内而天下莫能
禦又岂以利器示人哉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0473-035.png
详道注以知治人莫如齐国以知治身莫
如四子以暴乱人莫如盗蹠皆曰尝法圣
人矣然齐国不免田氏之篡四子不逃时
君之戮而盗蹠竟以寿终是法圣人而为
治者无益窃圣迹而为恶者无害则圣人
之于天下也不足以止盗适足以起盗也
庄子非不知圣人应物适时而已后世祸
乱随之而起者盖唇亡则齿寒鲁酒薄而
邯郸围其可以齿寒而责唇邯郸围而咎
鲁耶率归过于圣人者遣其有迹之累也
如四子以暴乱人莫如盗蹠皆曰尝法圣
人矣然齐国不免田氏之篡四子不逃时
君之戮而盗蹠竟以寿终是法圣人而为
治者无益窃圣迹而为恶者无害则圣人
之于天下也不足以止盗适足以起盗也
庄子非不知圣人应物适时而已后世祸
乱随之而起者盖唇亡则齿寒鲁酒薄而
邯郸围其可以齿寒而责唇邯郸围而咎
鲁耶率归过于圣人者遣其有迹之累也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0473-036.png
碧虚注知之出也或利或害圣之显也或
生或死利害不能惑者至知也生死不能
动者至圣也若四子者皆矜知誇圣而自
取灭亡又恶知至知至圣哉圣知大盗相
因者也圣知生则大盗起大盗止则圣知
亡掊挚圣人绝弃之也纵舍盗贼不贵货
也圣知泯绝民性淳厚天下平而无事矣
夫窃仁义圣知者欲其贵也盗金宝珠玉
者欲其富也然天与之则公人取之则私
若公公而私私岂轩冕所能劝斧钺所能
生或死利害不能惑者至知也生死不能
动者至圣也若四子者皆矜知誇圣而自
取灭亡又恶知至知至圣哉圣知大盗相
因者也圣知生则大盗起大盗止则圣知
亡掊挚圣人绝弃之也纵舍盗贼不贵货
也圣知泯绝民性淳厚天下平而无事矣
夫窃仁义圣知者欲其贵也盗金宝珠玉
者欲其富也然天与之则公人取之则私
若公公而私私岂轩冕所能劝斧钺所能
卷二十七 第 11b 页 0473-037.png
禁哉
鬳斋云四子虽贤而身皆得罪盗蹠反以
自免此言贤者不足恃而窃圣知者或以
自利也为盗之道是庄子撰出以讥世其
言虽怪而实有理说到不善人多善人少
利天下少害天下多处亦是精绝唇齿川
谷之喻明圣人不为盗设反为大盗之资
圣人不生大盗不起言无圣人亦无盗贼
而天下自治也重圣人而治言圣人复出
而制法奸人得之益以欺世战国诸侯篡
鬳斋云四子虽贤而身皆得罪盗蹠反以
自免此言贤者不足恃而窃圣知者或以
自利也为盗之道是庄子撰出以讥世其
言虽怪而实有理说到不善人多善人少
利天下少害天下多处亦是精绝唇齿川
谷之喻明圣人不为盗设反为大盗之资
圣人不生大盗不起言无圣人亦无盗贼
而天下自治也重圣人而治言圣人复出
而制法奸人得之益以欺世战国诸侯篡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0473-038.png
夺而得皆大盗也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
侯既为侯立国则亦以爱民利物为事是
并窃仁义圣知也名为大盗者人皆欲逐
之今诸侯窃国立于人上故曰揭而世未
有用刑以禁止之者皆愤世而乌此言
世之所谓至知至圣者例不免为大盗
积反不若不以圣知称者无所积而盗
莫能窥也故引四贤以證圣知之不足
恃夫天生忠贤匡君辅国节义所在有
死无贰而上或不之察恶其逆耳拂情
侯既为侯立国则亦以爱民利物为事是
并窃仁义圣知也名为大盗者人皆欲逐
之今诸侯窃国立于人上故曰揭而世未
有用刑以禁止之者皆愤世而乌此言
世之所谓至知至圣者例不免为大盗
积反不若不以圣知称者无所积而盗
莫能窥也故引四贤以證圣知之不足
恃夫天生忠贤匡君辅国节义所在有
死无贰而上或不之察恶其逆耳拂情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0473-039.png
始则疏远之甚则谴斥之而彼忠不能
自泯终于戮之而后已吁忠贤之戮奸
臣之幸也咎證若此国其能久乎夫为
臣奸大盗岂无其术所谓术者亦不越
乎圣知之法以所资者重故所取不容
轻然其厉阶非一日之积必酌其君上
之可罔有司之可欺因时乘势以遂其
悖道之举然犹不免资圣知仁义以为
治如前立国者所云一废而一兴川谷
丘渊之消长也圣生而盗起鲁酒邯郸
自泯终于戮之而后已吁忠贤之戮奸
臣之幸也咎證若此国其能久乎夫为
臣奸大盗岂无其术所谓术者亦不越
乎圣知之法以所资者重故所取不容
轻然其厉阶非一日之积必酌其君上
之可罔有司之可欺因时乘势以遂其
悖道之举然犹不免资圣知仁义以为
治如前立国者所云一废而一兴川谷
丘渊之消长也圣生而盗起鲁酒邯郸
卷二十七 第 13a 页 0473-040.png
之相因也虽重以圣知而为治重利盗
蹠也宜矣且窃钩者受制于圣知之法
而窃国者夺圣知之法以制人是以善
人少而不善人多虽轩冕斧钺不足以
为劝惩也信知圣知者天下之利器不
可以示人彼窃窥其机将为所夺犹鱼
之脱渊蝼蚁得以困之矣语云民可使
由之不可使知之然则圣人之治天下
必有神而化之之术欤此一节自曷尝
不法圣人至圣人者天下之利器凡十
蹠也宜矣且窃钩者受制于圣知之法
而窃国者夺圣知之法以制人是以善
人少而不善人多虽轩冕斧钺不足以
为劝惩也信知圣知者天下之利器不
可以示人彼窃窥其机将为所夺犹鱼
之脱渊蝼蚁得以困之矣语云民可使
由之不可使知之然则圣人之治天下
必有神而化之之术欤此一节自曷尝
不法圣人至圣人者天下之利器凡十
卷二十七 第 13b 页 0473-041.png
一处圣人字今本皆然唯陈碧虚照张
君房校本并作圣知考之前文世俗所
谓知世俗所谓圣之语则说亦可通据
当篇本意正论立法之多弊则从元本
可也窃意张氏当时被旨校定及碧虚
述解进呈之时恐其间论圣人处语或
有嫌权易以圣知因而传袭耳然有当
用圣人处若曷尝不法圣人不得圣人
之道不立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圣人已
死圣人不死此不可易者馀易为圣知
君房校本并作圣知考之前文世俗所
谓知世俗所谓圣之语则说亦可通据
当篇本意正论立法之多弊则从元本
可也窃意张氏当时被旨校定及碧虚
述解进呈之时恐其间论圣人处语或
有嫌权易以圣知因而传袭耳然有当
用圣人处若曷尝不法圣人不得圣人
之道不立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圣人已
死圣人不死此不可易者馀易为圣知
卷二十七 第 14a 页 0473-042.png
亦自有理至若圣人者天下之利器则
是圣知无疑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二十八
是圣知无疑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二十八
卷二十七 第 14b 页 0473-043.png